枪击事件

2024-07-30

枪击事件(共12篇)

枪击事件 篇1

1998年9月21日,美国俄勒岗州的春园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校园枪击事件。事件发生在当地的涉斯顿高中,早晨7点56分,一名15岁的学生手持5.6毫米口径步枪进入学生餐厅并开始向正在就餐的学生射击。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名学生当场身亡,有23名学生受伤,其中一人因伤势过重,在抢救过程中不治身亡。

正当枪手准备装弹继续射击的间歇片刻,几个学生一拥而上抢下了凶手携带的步枪和两支手枪,并将他制服。

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警察、消防与医疗急救车迅速赶到出事学校,对这一引起世界关注的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也逐步展开。

但事件还在继续发展,更大的悲剧被发现了。在凶手被拘留以后,警察随即派人到他的家进行调查。警察从凶手家的窗户望进去,发现两具成人尸体。后来证实他们是凶手的父母。

枪击事件在一小时内结束,紧急状态取消;制造枪击事件的青年被警方拘留;受伤者被送进医院;技术人员开始对作案现场进行调查和证据搜集工作。

然而,涉斯顿高中枪击案本身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却十分棘手。电话从世界各地打来,询问事件发生的过程。在接下去的7天内,大约有400名记者与摄影师赶到春园市。

除了新闻媒体之外,全市民众都想知道事件的相关信息。受伤学生父母想知道自己的孩子被送往了哪家医院,其他人想知道如何提供帮助。与此同时,谣言也出现了。

涉斯顿高中枪击案成为在此之前所有美国校园枪击案中最严重(按死亡人数衡量)的一起,因而该事件成为当时的头版新闻。

公共信息发布与交流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与复杂性。然而这一过程的正确实施在事后受到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地方领导的表扬。这篇文章即向大家介绍这项工作是怎样做的,分析这一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策略,并讨论多部门协调一致的信息发布机制。

最初的事件信息发布

在枪击事件发生后的几分钟内,春园市市政府向当地新闻机构发布了一条声明,证实在涉斯顿高中发生了枪击事件并有多人受伤,更进一步的消息将会随时发布。

在事件现场的公共信息发布官员来自春园市消防局,他向在场记者提供了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受伤人数及其性质。

新闻媒体的反应

春园市和尤金市是姊妹城市,且互相接壤。事件发生后,尤金与春园地区的四家电视台、一家日报社、一家双周刊和大约二十家电台在刚听说枪击案发生后,绝大多数当地媒体便向那所高中派去了采访记者。

坐落在春园市以北100英里以外的波特兰市有差不多相同数量的新闻媒体机构。在有关枪击事件的最初报道出来后的30分钟内,波特兰市绝大多数新闻媒体机构都指定了专人和春园市联系采访报道。

协同面对突发事件

在大约早上10钟左右,春园市政府的官员们意识到本市发生枪击事件的消息会引起全世界的注意,迅速以非正式的方式取得了一致意见,即处理这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通过协作来获取和发布消息,市政府的新闻发言人作为牵头人立即和各个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这些部门包括春园市负责该高中的校区管理机构;提供救护车辆的春园市防火救生处;正在学校调查事件经过的春园市警察局;正在枪手家中调查的莱恩县司法部门;对受伤者进行医治的圣心医院和美肯泽一委拉米特医院;作为当地检察官的莱恩县地区律师事务所。

在较早做出的另一个决定是在春园市政府成立一个应急指挥中心。前面提到的各个部门同意派代表进驻该中心。另外,在同一地点的市政府议事厅则成为向不断增多的各方新闻记者做新闻发布的地点。

急救中心电话爆满

枪击事件发生后数分钟,所有打到地区紧急呼叫中心(911)的线路已告爆满,市政府、校区办公室、警察局的电话线路也告紧张。

枪击事件一小时内,为了满足公众信息的需要,一个专用电话号码公布了。在当地电话公司的协助下,打到该专线的电话会直接通向市政府建立的信息中心。电话在那里又会被分流到临时安排的多条电话线路来回答公众的问题。

与处理事件无直接关系的市政府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如图书馆工作人员)被临时抽调出来接听电话。一个“问答提纲”迅速草拟出来。它包含了当时已经明确的有关枪击事件的初步信息。在回答电话时,临时工作人员以这个提纲为依据解答公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专用电话在前36个小时是不分昼夜由工作人员接听的。在这之后,电话在早7点到晚6点也都有专门人员接听。随着新的信息不断涌入,“问答提纲”也不断得到更新。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则按照更新后的内容来回答公众的质询。

来自外部的帮助

在满足公众对事件信息需求的系统建立以后,从春园市以外调来协助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了。根据需要,尤金市几个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也驱车赶到春园市增援。(笔者当时为尤金市警察局新闻发布处处长,也应地区领导人的要求,前往春园市提供帮助。)

媒体的动作

正当官员们在迅速调查事件发生的具体细节的时候,媒体已经开始采访每个他们在现场能接触到的人,包括学生、现场目击者、学生家长及其他当地居民。在取得核实并正式公布的材料之前,媒体报道了从该枪手同学那里得到的凶犯的

新闻采访人员迅速赶到这所高中。在那里,记者们在警察设立的临时隔离线以外拍摄录像和照片。

上午1 0点,应急处理中心(EOS)发布了一条公告,证实并提供了有关事件的一些详细情况,公布了供公众和媒体咨询的电话号码,并告知中午在应急中心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的准备

每一个事件相关单位都被要求在上午11点以前派一名发言人到应急处理中心,其中包括校区管理机构、警察局、司法部门、两家医院和急救中心,春园市政府的新闻发言人成为总召集人。

在各方代表到达之后,大家开了一个会。每个单位把自己要对外公布的信息提出来和大家共享。这一步骤被证明非常有用。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相互矛盾的信息被发现并被及时纠正。

例如,尽管那些受伤的学生已经被迅速地在紧急处理后送进医院,但现场出现的(现在看来是可以理解的)混乱情况是,对哪个学生被送到哪家医院没有做准确的记录。结果,当急救单位在汇报有多少受伤学生被送到两家医院中的哪一家医院的时候,受伤者总数和两家医院实际接收的伤员数目两者之间不吻合。这种信息上的混乱,对一个已经受到惊扰的社区来说,将会影响民众对当局的信任。在新闻发布会前的信息整合过程中,医院急救中心的新闻发言人通过几次电话核实才得以确认受伤者的准确数字。

另外,由于这是一起犯罪案件,一些信息的发布要受到一定限制。既要使调查忠于事实,又要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权利。法律顾问将哪些东西可以对外发布,哪些不能对外公布,对各部门发言人进行了辅导。

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中午,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新闻发布会。在政府官员准备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其他新闻发言人准备了正式新闻发布的有关内容,研究哪些信息是已知的和经过确认的。

新闻发布会采取了直截了当的方式,先由新闻发言人召集人作一个简要的介绍,然后再由不同部门的发言人分别就各自单位在事件应急中的角色及可以对外发布的信息做了发言。正式新闻发布会的文件在会议中间进行了散发,并就与会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做了解答。在给了足够时间让现场的记者提问后,发布会的主持人宣布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方发言人需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去继续工作,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将在下午4点举行。

新闻发布会小结

新闻发布会后,各部门发言人与新闻发言人召集人召开了一个“碰头会”,回顾了新闻发布会上媒体提出的问题,商讨了在下午4点的新闻发布会之前哪些方面需要获取进一步的信息。

按计划开展工作

早期采取的这些措施和行动,都发生在枪击事件之后的四个小时以内,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计划与工作程序成为后来几天的工作的依据。有关事件的最新信息,陆续在不断更新的新闻发布中随时公布出来。新闻发布的内容也由关于事件本身的信息,发展到诸如哪些地方提供了捐赠,需要的时候在哪些地方可以得到心灵安抚服务等方方面面的信息。

整个社区都在这次事件中受到震动并在精神上受到影响。枪击事件的第二天晚上,市政府举行了一个守夜活动,让社区居民在聚会过程中正视所发生的一切,分担民众的忧虑与关心。乐手们演奏了富有安宁温馨旋律的音乐,社区和宗教界人士也分别在活动上讲了话。

行之有效的做法

事件中新闻发言人们的成功实践虽然在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但后来被总结为“联合信息中心”模式,即处理重要紧急事件过程中涉及多部门协同行动的一种方法。联合信息中心的主要概念是:由参与处理紧急事件的各部门领导人参加;在所有事件相关部门实行信息共享;对外发布的信息经核实之后再向媒体和社会公布;保证应急反应中“以一个声音讲话”,并在主要危机事件中控制谣言的传播。

另外,工作被具体划分为若干块儿,分工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工作人员过于繁忙的情况出现。例如,负责准备新闻发布会内容的人不去接电话,也不去接受媒体的采访,而是集中精力收集、核实信息,并整理成书面材料,以便其他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回答公众提问时有所依据。

枪击事件 篇2

我读完《非常事件——虐猫事件》这篇文章,才发现原来孩子们的心灵很脆弱。我被文中成绩名列前茅的三个小女生触目惊心了。

当我读到“这个小女生拎着猫尾巴,把小猫从花盆里拎出来,扔在地上。小猫惨叫一声,它四脚朝天,四只脚爪拼命地舞着。三个小女生蹲下来,兴致勃勃地看小猫挣扎。”惨不忍睹,令我目瞪口呆。紧接着“三个小女生一起动手,给小猫灌红的的液体。‘喵„„’惨烈的叫声,撕心裂肺。小猫蹦起来,在地上滚来滚去。小猫痛苦万分,三个小女生就这么笑嘻嘻地看着它,好像在玩一个没有生命的电动玩具„„”时。和马小跳一样看不下去,一样愤怒。为什么她们才二年级就这么心狠手辣呢?读到后面,我才知道原来这三个小女生都像那只小猫一样可怜。她们都是在缺少爱的环境中成长,所以她们心中也缺少爱。当遇见那只跟她们命运相同的小猫是,便用折磨它来发泄心中的恨。最令我震惊的是:“戴眼镜的老师取下眼镜来擦眼泪,‘这三个女生,都是班上的好学生,特别是王欣和胡娜,学习从来不让老师操心。每次都得三好学生。周小妮的成绩虽然不如王欣和胡娜那么好,但是她非常听话,看起来也是个胆小的女孩子,可我看她给小猫灌辣椒水„„”其实有些孩子的成绩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听话。但是,他们是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有情有义、容易感动、爱憎分明、表里如一的孩子。有一颗充满爱心的种子,才能留住美好的童年。轻轻撒播,让爱温暖人间。

生命事件与语言事件 篇3

语言事件发生前,在一个写诗人身上,总是发生了一次生命事件,不论这生命事件是但丁、杜甫等那样强烈的,还是佩索阿、博尔赫斯等那样幽微的。一个人投身写作,真正意义上的写作,那就意味着要花大量时间面对自己过孤独而幸福的生活,生命事件正是在这种向内的观照中产生,或者说,这是关键性的步骤,通向着语言事件的可能。在我们这个被耽误过多的沉陷板块向高原板块漂移和接驳的转换时刻,肉身经历的丰富无疑是整体的、普遍的,而这酝酿着每个个体的生命事件的发生。关键是,生命事件一旦发生,其主体就已经成为诗人了,不论这人从事何种行当,从事何种写作。由此可见,诗并非只发生在诗的领域,她乃是人之存在的目的和最佳形态,所谓“诗意的栖居”是也。我不知道,一个人为何投身诗歌写作……但是结果就是我们确实在写诗,而且,贪恋写作。我们奋力地使我们的生命不断发生变化,并期待着语言事件的发生,但不论后者有无发生,生命本身不断走在成功的路上,一双积极之眼所看见的积极的路,真实地兑现在写诗者的脚下。

我感念陈家坪身上的沉实与辽阔,为他为自己生命所创就的景观而向他庆贺。他出生农村,不过初中学历,而能像高尔基一样完全通过立足社会,靠一路走来的坎坷、勤奋完成自我教育,在当下真可算是奇迹。他比现在的那些“程序猿”更加懂得“迭代”的功能价值,他一步步地确认那些作为一个人之尊严存在的价值观:良知、批判性、爱……越确认越丰富,就像洪水退却之后的第一代移民,当然,他也幸运接收到了友爱的光照,但那片新垦地上的创收可都是他自己的功劳,而且是硕果累累,包括数量不菲的诗作、若干本访谈录、几部纪录片以及大量一手的素材……

陈家坪新近整理出的这部《法典》诗集,是他的《吊水浒》(收录作品时间截至2009年)之后的新诗集,是2010年至今所有作品的精选。诗集分乡村抒情诗、超验之诗和政治抒情诗三卷。

乡村抒情诗一卷中,收入诗作不多,十四篇,大概是前集已写得够多。这一卷,仍有前集的影子,早逝的母亲和沉陷的故乡是主要的吟哦对象,多在回忆、省亲、忏悔中展开,《墓畔》《柔软》《小狗和三弟》大概是对应着的重要作品,《玩命》《老鼠》在本事上和时空上有些逸出,也是有意味的佳作。总的来说,陈家坪依然想通过这一小卷作品,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乡及亲属世界,通过选编作品多角度地切入。

我如今怎样去探望被拆迁的房屋?

窗户停留在空中,像月亮已经消失,

土墙化作泥,密密麻麻地长满杂草。

依然有歌声,从某一个房间里传出,

可感受到房间里原有的陈设?

……

有一些东西,并未被及时带走,

似乎再也不会失而复得。

……

为什么我会放声哭泣?

刚刚来还是永久离开?

请听我无法说出的原由,

并理解我一路上的沉默。

——《柔软》

去年年底,陈家坪携妻回了一趟重庆兴寿县老家,去探望已被拆迁的房屋,在留念的感伤(“柔软”)里,记忆复苏,窗户、歌声、弟弟、杏树、花朵、晾晒的青菜、燕子和它的窝、炊烟、鞭炮声……以虚幻写真实,以过去写现在,催人泪下。人生变迁如此剧烈,多少事物无力保留!这是没有遗失过故乡的人所不能体味的。

而我最喜欢的是那首忏悔诗《小狗和三弟》,兹全录如下:

我的腿曾狠狠地踢过一只小狗,

当它休克时我心里充满了内疚。

我想起小狗在追着我疯狂吼叫,

我的恐惧感一下子得到了释放。

我的手曾狠狠地打过三弟的后背,

三弟被击倒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我们在一起是玩追人的游戏,

最后暴力显露出了它的原型。

我的腿和我的手告诫我,

我曾经是一个野蛮的人。

我把这野蛮写进了诗中,

希望能得到诗神的规训。

我的腿变成了一只小狗,

手也从三弟的后背缩回。

当我被生活狠狠地踢打,

小狗和三弟却给我安慰。

“我曾经是一个野蛮的人”,这当然是一句完全实诚的话,但不表示说自个儿现在就文明了,而是确认过去的自己的生命状态——没有被文明规训的粗野。陈家坪通过这句诗确认了过去的自己,也指引着现在的自己,明确自己进展的方向,通过“得到诗神的规训”而优雅文明,不再做出欺凌弱小的蛮霸之举。“当我被生活狠狠地踢打,小狗和三弟却给我安慰。”小狗是大度的,被踢得休克后,还可以疯狂地追着吼叫;三弟,被狠狠打过之后,已经淡忘了(这就是亲人)。现在,充当当初野蛮之“我”角色的是生活中的恶,“我”被“狠狠地踢打”,小狗和三弟教会“我”像他们一样刚强,依然用善良来回报生活世界。陈家坪在一篇访谈中说:“作品的善与美,有分别。但丁认为善在于作品的思想,美在于作品的文词修饰。善与美令人欣悦,尤其善更为特别。一首诗的善难被谈论它的人懂得,因为需要精细的理解力,而美则显而易见。人们多关注美,少关注善。我们努力去构想社会的新形态,新人;放眼文明,现存的先进模式不少,唯实践举步艰难。”(《木朵访谈陈家坪:能不能形成回声?》,2011年)善,也就是爱,是陈家坪的核心动念。乡村的毁灭、被生活狠狠地踢打,他用以回应的力量依然是善与爱。因为他智慧地知道这些问题的根因在哪儿。他的爱、善与批判是统一的心性所做出的,有各有其位的安排。

《法典》的大头是第二卷“超验之诗”。顾名思义“超验”有超越经验的超现实意思,但是通读这一卷诗作,会发现,这里的“超验”还有反讽之意,比如那首《广场僵尸舞》就是一个佐证。通过细致的观察、书写,为我们所描绘的异样景观,逾越了生活的正常范畴,而沦落为诡谲。

nlc202309090350

陈家坪写过一首《厌倦》,相当地噬心:

生活已经厌倦了我,因为不变的口音和善变的诺言,

一不小心我把一张白纸捏成纸团请原谅!

为什么我会看见一个奔跑的女孩?

当我买了一杯豆浆忘了领取吸管,

我望着一个老人牵着孙子的手远去,

花瓣落在地上不在空中是有道理的,

尽管厌倦,而我一如既往地热爱着。

从后面的诗句“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像一个中国式的鲁滨逊”,可以推测,这是生病烦心时之作,但是可以借助他流露出的词汇,来考察他大致的“厌倦”之因。“不变的口音和善变的诺言”确切所指难以知道。就我所知,“不变的口音”对于陈家坪的交往曾经多有困扰,乡音浓厚多少影响了交流的畅达。“尽管厌倦,而我一如既往地热爱着。”本性难改,乡音与痴爱,居然串通一气。

本性的坚决,让陈家坪从其底层脚踏实地上升的经验,对一些不接地气的天才提出了批评:

我们时代的天才病污染了空气。

他没有配剑,但有想象的剑术,

有见识,知识与个性的双重偏见。

他以为自己进入了伟大者的行列,

其实早已远离人性最基本的生长,

他因自居时代之上而远离了时代,

像一个守财奴,有数不尽的横财。

——《李白论天才》

他认为“天才病”的病因是违背了“人性最基本的生长”,可谓思力精微博大。完全依托想象的才能不是可靠的“剑术”,不远离时代就要居于时代之下,向下扎根。他肯定天才的存在,但是出于公心认为,天赋才华的浪费是可惜的。他从怎样一个角度来下如此判断?这跟第三卷有关。

第三卷,我以为是陈家坪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主题的开拓上,陈家坪以此卷作品几可以独步大陆诗坛而无敌手。但是从语言上,表达手法传统,完全散文化的叙述诗意缺乏。受东欧诗人(尤其是米沃什)“见证诗学”影响极大的陈家坪可能认为,即时的为历史留下印迹极为重要,所以使用“拍立得”手法即便给人留下诗艺不够成熟的印象也在所不惜。陈家坪曾自述:“今年我四十一岁,大半生过去,除了生存上的奔波,用在写诗上的精力恐怕要占去百分之八十;我所获甚少,足以说明我在写作上的愚笨。”(《木朵访谈陈家坪:能不能形成回声?》2011年)对于这卷作品,我喜欢的不多,其中较为成功的,要算含有戏剧性场景的篇章,而那些直接付诸议论的,出彩的较少。不过,我觉得,这不会根本影响这批作品的分量。在这批作品里,陈家坪展现出了他最正确、有力的批判,为中国大陆诗坛留下了屈指可数的类似的珍贵声音,为中国大陆诗坛几由小情调诗、纯诗等包揽,而呈出了尴尬的例外。这批作品,体现出一个中国诗人在时代最前沿领域的在场,他的良知、勇气,其所做出的揭露和批判,泽被友人与后人。

这一卷,我认为《灾民哀歌》组诗最为成功。在美学上,他借用了绘画领域的拼贴手法,利用各大报刊媒体对汶川地震的即时报道,将其中核心新闻点截取重新编写,大概是每一篇报道的新闻点编写为一节,累积而成38首。在我视野范围内,关于汶川大地震的作品中没有超出这组诗的。其中的信息含量也是空前的。作为一个独立知识分子,陈家坪做到了完全忠实于真理,极为精彩地化腐朽为永恒,而不是像他自己所担心的“诗的力量是微弱的,它甚至因为这样的行为而顿失光芒,只剩下表面的一些形迹,并随同岁月的流逝而消散”,决不是。

博尔赫斯在《我的一生》中写道:“我见过一个女人和两三个男人。”而在青年作者才展开的人生中,无疑也会遭遇三两个男女黑夜中灯盏般的存在。正是如此,青年作者在其成长路上得到了视野上方向性的启悟,才能更完整地建构他的世界。陈家坪之于我,有一层这样的关系。他身上基于良知的批判、投身行动的实践深刻地影响了我,让我知道如何在当下时代扎马步,取得立身的根基,以及,身体力行地介入是如何地重要。我想他身边的其他朋友也会有类似的感触和影响。这让我们不论未来朝什么方向发展,视野不会那么局限,即便追求超越的境界,也会把双腿稳稳地扎进祖国的泥土。

因为近水楼台,我得以长时间阅读陈家坪这个人。在我这里,他的人其实多少遮蔽了他的诗,或许也跟他的诗的声音有关。但是这不是说,我无视他的诗歌的独特性和分量,只是他的诗与他的人比较起来还是后者更加伟岸。在我,我早已深悉陈家坪身上已经发生了生命事件,但是在他身上到底有没有语言事件发生,作为朋友,作为还在辗转中的求道者,我要暂时保留看法——如果我们把语言事件看成是与生命事件真正地打通,走向艺术上真正的澄明和觉悟的话,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把肯定推迟。

你述说出中心的基础

凭着良知从废墟举重若轻

……

黑暗里人群不会散去

但大厦东边不亮西边亮

物质在光亮里蠢蠢欲动

明天的中心却在黑暗中生长

——拙作《致陈家坪》

2016年8月7日

枪击事件 篇4

2016年上半年,接连发生了3个热点网络事件,从一开始关注“常州毒地事件”,转而聚焦“魏则西事件”,再到围观“雷洋事件”,公众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不断转移。一个新事件的出现,让原本喧哗的前一个事件变得“默默无闻”,迅速从公众关注议题的榜单中消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公众焦点转移?本文以上述3个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事件热度、传播方式和舆情演化等角度入手,具体分析网络事件传播中公众关注议题的变化,从而梳理和概括出公众焦点转移的原因。

一、事件概述

2016年4月1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以《不该建的学校》为名,报道了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异常患病的事件,并将患病原因与学校附近化工厂受污染的土地联系在一起。该报道被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二次传播,节目视频也随即被转发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一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媒体还在跟踪报道“常州毒地事件“的时候,五一期间“魏则西事件”又引爆了公众话题。

2016年5月1日,微信公众号“有槽”推送了名为《一个死在百度和部队医院之手的年轻人》的文章,将魏则西之死归结为百度竞价排名和莆田系医院的过失,阅读量迅速攀升到10万以上。该篇文章从微信公众号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以及各大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这将原本仅在知乎平台上传播的“魏则西事件“,经过多个社交媒体的发酵和各大媒体的报道后,最终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魏则西事件”的热度还未消退,2016年5月9日,另一篇名为《刚为人父的人大硕士,为何一小时内离奇死亡?》的知乎文章突然闯进了公众的视野,立即在各大平台上引发了网友刷屏式的转发。随即,各大媒体跟进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硕士雷洋“涉嫌嫖娼”被控身亡和北京检方对雷洋案立案侦查的新闻。由于对雷洋死亡原因和警方调查过程等内容存疑,公众的关注焦点也从“魏则西事件”转移到“雷洋事件”。

二、事件热度与公众焦点转移

上述3个热点网络事件,无一例外地都引发了大范围的网络关注和社会舆情。笔者借助百度指数和知微数据平台,依次梳理“常州毒地事件”“魏则西事件”“雷洋事件”发展过程中公众对事件关注度的变化趋势,分析公众关注议题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百度指数是通过分析用户在百度中输入内容的次数和频率,为用户呈现某个关键词在百度中的搜索规模,并依据时间推移采用图表等可视化的方式显示结果。知微数据共享平台是通过抓取新浪微博中加V认证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和机构发布的微博,透过新浪微博大V在某一事件中的参与程度,来分析事件的传播范围和传播热度。

一般来说,透过搜索引擎的热度指数变化能很直观地反映出某一事件的网络热度和受众关注度。[1]以“常州毒地”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中进行检索,得出了“常州毒地事件”的网络搜索指数变化趋势图(见图1)。

由图1我们可以看出,“常州毒地事件”搜索指数在A点形成第一个小高峰,从A点到E点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F点骤然上升达到搜索热度的最高值,随后又逐渐下降,H点之后基本保持直线稳定趋势。从时间点来看,4月19日之前“常州毒地”的搜索指数为0,A点出现于4月20日,前后仅一天时间搜索指数就达到了1485。知微数据显示4月20日微博数据总量有231条,高于4月17日至4月19日的微博数据总和190条。从微博内容来看,此时公众关注“常州毒地事件”本身发展和后续报道。在5月10日之前,事件热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5月10日之后搜索热度骤然上升,在5月12日达到最高热度。通过分析这段时间的微博内容,笔者发现部分网民将雷洋的死因和“常州毒地事件”联系起来,新内容的混入使得“常州毒地事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热度因此迅速上升。此后,事件又再次淡出公众的关注焦点,事件热度下降后呈稳定趋势。

以“魏则西”和“雷洋”为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中进行检索,得出了“魏则西事件”和“雷洋事件”网络搜索热度对比图(见图2)。

其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魏则西事件”和“雷洋事件”百度搜索热度。从曲线1我们可以看出,“魏则西事件”在A点达到搜索热度顶峰后骤然下降,B点前有微小的上升趋势,B点之后热度逐渐下降,基本上都在“雷洋事件”搜索热度之下。相反,曲线2整体呈上下波动态势,前期在A点、B点都形成高峰,在热度逐渐消退的过程中,也偶有小高峰产生,后期在I点再次形成高峰之后,热度迅速下降,搜索指数基本保持平稳状态。“魏则西事件”在五一期间成为热议话题,占据着公众的关注焦点。“魏则西事件”热度逐渐下降时,“雷洋事件”被曝光,公众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新事件上。5月10日之后,“雷洋事件”的搜索热度超过“魏则西事件”,并在此后一直保持热度优势,6月30日又再次达到搜索高峰。

对比图1和图2,不难发现即使“常州毒地事件”最高搜索指数2520,也很难与“魏则西事件”和“雷洋事件”任意时间点的热度相提并论,“魏则西事件”的B点热度是157141,“雷洋事件”的G点热度是21136,都高于“常州毒地事件”的最高热度。由此我们得出,虽然“常州毒地事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网民围观,实际上事件的热度并不高,并没有形成大范围的网络热议。此时一旦出现新事件,公众的注意力便会迅速转移。

三、传播方式与公众焦点转移

对比如上3个事件,笔者发现“常州毒地事件”是在传统媒体报道之后,再经过网络媒体扩散传播,最终在社交媒体平台引发公众围观,其传播路径为“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公众关注”。“常州毒地事件”最早源起于2016年4月17日的央视新闻节目,但其网络搜索热度却始于4月19日,事件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平台耗费了两天时间。

相较于“常州毒地事件”的传统传播模式,“魏则西事件”和“雷洋事件”则属于网络原发性事件,即事件发生源头和主要传播平台都在网络场域中,并逐渐扩散到传统媒体中,其传播模式为“网络传播—公众关注—媒体跟进”。由于网络传播的自发性和即时性,使得事件一经网络发酵,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引发公众关注,甚至演化为网络舆情事件。

“魏则西事件”和“雷洋事件”的最初信息源都来自于国内网络问答社区知乎。2016年2月26日,魏则西本人在知乎上发表了他在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的求医经历。4月12日,魏则西父亲用他的知乎账号,向网友告知了魏则西离世的消息。到此时间点,有关魏则西的信息只限于知乎社区的传播。5月1日,朋友圈的一篇文章将“魏则西事件”正式带进了公众视野中,并且一经传播立即成为热点网络事件。从5月1日开始,短短两天时间里,网络搜索热度在5月3日就达到了941053。同样,“雷洋事件”也源于5月9日的一篇知乎文章,同日网络热搜指数开始攀升,至5月11日达到第一个高峰379371。随后在网民关注和媒体跟进后,事件热度波动上升,在5月14日达到最高峰399210。

同样是热点网络事件,“常州毒地事件”用了两天时间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平台,又“花费”一天时间直到4月20日,即事件报道3天后才迎来了网络热搜高峰。这期间形成的时间差妨碍了“常州毒地事件”的迅速传播,后续也未能在网络平台上引发公众强势关注。其他两个事件都原发于网络平台,该优势缩短了公众与信息源之间的距离,使得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事件的内容,迅速聚集公众目光,引发公众围观和热议。

借助知微数据平台,笔者以10天为时间段进行划分,对新浪大V参与3个事件的微博数据量进行了统计:4月11日至5月1日“常州毒地事件”的微博数共948条,占总微博数的76%。“魏则西事件”在5月1日至5月11日的微博数为11030条,占总微博数的88%。“雷洋事件”在5月11日至6月10日的微博数为11315条,占总微博数的72%。

结合3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来看,公众焦点转移的时间大致与新事件产生的时间吻合。新事件带来的信息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公众对前一个事件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公众的注意力并不会在新事件产生之后立即发生转移,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才会逐渐超越前一个事件,从而引起公众的大范围关注。

四、舆情演化与公众焦点转移

借助新浪微博话题功能,笔者分别对3个事件的舆情演化脉络进行分析。首先,笔者以“常外”“常州外国语”和“常州毒地事件”为关键词,在新浪微博检索出8个与“常州毒地事件”相关的话题。从1月份出现“常外求救”话题,到4月17日新闻报道后的“常外污染事件”,再到4月19日学校回应引发的“常外公开信”话题,公众开始聚焦常外污染事件,到讨论校方公开信内容,再到8月27日通报“常外事件”调查结果,历时半年之久的“常州毒地事件”终于落下帷幕,事件舆情也就此结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常州毒地事件”长时间没有新的进展,5月份开始公众的关注焦点逐渐转变,“常州毒地事件”舆情也由多变少,开始逐渐消退。

以“魏则西”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新浪微博出现了21个与之相关的话题。其中,“魏则西百度推广事件”话题最受关注,阅读量高达12.9亿,讨论量达到18.7万。“魏则西事件”将百度推广和莆田系医院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关医疗体制改革、人性思考、竞价排名、内容造假等成为事件舆情中的高频词。5月9日调查组公开了对百度公司和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的调查结果。5月18日《人民日报》发文《追问:魏则西事件后百度的整改落实了吗?》,跟进了百度网页整改的情况。从2月26日至5月18日,“魏则西事件”画上了句号。

笔者以“雷洋”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新浪微博未能找到相关话题。笔者通过其他检索方式,在认证为“雷洋妻子”的微博账号“@雷洋家属唯一微博”中发现了已被系统删除的“雷洋事件”话题。通过梳理媒体报道内容和相关微博内容,笔者发现事件舆情演化脉络与新闻报道基本一致,从最初怀疑雷洋死因,到要求警方出具执法材料,再到检方对雷洋案立案侦查,最后尸检公布“窒息死亡”,网络舆情随媒体不断演化。

在这3个事件中,网络舆情演化曲线基本上和事件热度重合。随着事件的产生和发展,事件舆情大致呈现“萌芽—上升—高潮—回落—沉寂”这5个阶段。当事件舆情进入回落期时,此时若有新的事件发生,最容易导致公众关注焦点的转移。此时前一个事件发展趋势已经明朗,新事件却“扑朔迷离”,出于好奇和满足的心理,公众会转移注意力到新事件上去。

五、结语

从事件热度来看,公众焦点容易从热度低的事件转移到热度高的事件。从传播方式来看,传统传播方式下的事件会花费更长时间引发公众围观,而网络传播方式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公众围观。新事件虽然会分散公众原有的注意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公众的注意力并不会在新事件产生之后立即发生转移,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才会逐渐超越前一个事件,从而引起公众的大范围关注。从舆情演化来看,事件热度和舆情发展趋势基本吻合。若新事件发生在上一个事件的舆情高潮期之后,公众的关注焦点最容易发生转移,因为此时上一个事件发展趋势已经明朗,新事件刚刚萌芽,出于好奇和满足等心理,公众会投入更多注意力到新事件中。

参考文献

枪击事件 篇5

响应者对象

在iOS中不是任何对象都能处理事件,只有继承了UIResponder的对象才能接收并处理事件,我们称之为“响应者对象”

UIApplication、UIViewController、UIView都继承自UIResponder,因此它们都是响应者对象,都能够接收并处理事件

UIResponder内部提供了以下方法来处理事件

这些类可以覆盖下列几个方法处理不同的触摸事件 ```objc //触摸事件

(void)touchesBegan:(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void)touchesMov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void)touchesEnd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void)touchesCancelled:(NSSet )touches withEvent:(UIEvent )event;

//加速计事件

(void)motionBegan:(UIEventSubtype)motion withEvent:(UIEvent *)event;

(void)motionEnded:(UIEventSubtype)motion withEvent:(UIEvent *)event;

(void)motionCancelled:(UIEventSubtype)motion withEvent:(UIEvent *)event;

//远程控制事件

(void)remoteControlReceivedWithEvent:(UIEvent *)event; ```

事件的参数

UITouch

UITouch的作用

保存着跟手指相关的信息,比如触摸的位置、时间、阶段

当手指移动时,系统会更新同一个UITouch对象,使之能够一直保存该手指在的触摸位置

当手指离开屏幕时,系统会销毁相应的UITouch对象

UITouch的方法

- (CGPoint)locationInView:(UIView *)view;

返回值表示触摸在view上的位置

这里返回的位置是针对view的坐标系的(以view的左上角为原点(0, 0))

调用时传入的view参数为nil的话,返回的是触摸点在UIWindow的位置

- (CGPoint)previousLocationInView:(UIView *)view;

该方法记录了前一个触摸点的位置

UIEvent

每产生一个事件,就会产生一个UIEvent对象

UIEvent:称为事件对象,记录事件产生的时刻和类型

常见属性

事件类型

@property(nonatomic,readonly) UIEventType  type;

@property(nonatomic,readonly) UIEventSubtype subtype;

事件产生的时间

@property(nonatomic,readonly) NSTimeInterval timestamp;

事件的产生和传递

发生触摸事件后,系统会将该事件加入到一个由UIApplication管理的事件队列中。

2.UIApplication会从事件队列中取出最前面的事件,并将事件分发下去以便处理,通常,先发送事件给应用程序的主窗口(keyWindow)

3.主窗口会在视图层次结构中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视图来处理触摸事件,这也是整个事件处理过程的第一步

4.找到合适的视图控件后,就会调用视图控件的touches方法来作具体的事件处理

touchesBegan…

touchesMoved…

touchedEnded…

如果父控件不能接收触摸事件,那么子控件就不可能接收到触摸事件(掌握)

如何找到最合适的控件来处理事件?

自己是否能接收触摸事件?

触摸点是否在自己身上?

从后往前遍历子控件,重复前面的两个步骤

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子控件,那么就自己最适合处理

原理

// point:是方法调用者坐标系上的触摸点的位置- (UIView *)hitTest:(CGPoint)point withEvent:(UIEvent *)event{ // 1.判断下能否接收触摸事件 if (self.userInteractionEnabled == NO || self.hidden == YES || self.alpha <= 0.0) return nil; // 2.判断下点在不在控件上 if ([self pointInside:point withEvent:event] == NO) return nil; // 3.从后往前遍历子控件 int count = (int)self.subviews.count; for (int i = count - 1; i >= 0 ; i--) { // 取出显示在最前面的子控件 UIView *childView = self.subviews[i]; // 转换成子控件坐标系上点 CGPoint childP = [self convertPoint:point toView:childView]; UIView *fitView = [childView hitTest:childP withEvent:event]; if (fitView) {return fitView; } } // 表示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view return self;}

事件传递的完整过程

1>先将事件对象由上往下传递(由父控件传递给子控件),找到最合适的控件来处理这个事件,

2>调用最合适控件的touches….方法

3>如果调用了[super touches….];就会将事件顺着响应者链条往上传递,传递给上一个响应者

4>接着就会调用上一个响应者的touches….方法

如何判断上一个响应者

1>如果当前这个view是控制器的view,那么控制器就是上一个响应者

2>如果当前这个view不是控制器的view,那么父控件就是上一个响应者

响应者链的事件传递过程

如果view的控制器存在,就传递给控制器;如果控制器不存在,则将其传递给它的父视图

在视图层次结构的最顶级视图,如果也不能处理收到的事件或消息,则其将事件或消息传递给window对象进行处理

如果window对象也不处理,则其将事件或消息传递给UIApplication对象

如果UIApplication也不能处理该事件或消息,则将其丢弃

响应者链条示意图

响应者链条:是由多个响应者对象连接起来的链条

作用:能很清楚的看见每个响应者之间的联系,并且可以让一个事件多个对象处理。

响应者对象:能处理事件的对象

监听触摸事件的做法

如果想监听一个view上面的触摸事件,之前的做法是 自定义一个view

实现view的touches方法,在方法内部实现具体处理代码

通过touches方法监听view触摸事件,有很明显的几个缺点

1.必须得自定义view

由于是在view内部的touches方法中监听触摸事件,因此默认情况下,无法让其他外界对象监听view的触摸事件

不容易区分用户的具体手势行为

UIGestureRecognizer

为了完成手势识别,借助于手势识别器----UIGestureRecognizer

利用UIGestureRecognizer,能轻松识别用户在某个view上面做的一些常见手势

UIGestureRecognizer是一个抽象类,定义了所有手势的基本行为,使用它的子类才能处理具体的手势

UITapGestureRecognizer(敲击)

UIPinchGestureRecognizer(捏合,用于缩放)

UIPanGestureRecognizer(拖拽)

UISwipeGestureRecognizer(轻扫)

UIRotationGestureRecognizer(旋转)

延长事件的长度 加大事件的厚度 篇6

古老的传说

那家佐

落叶,孤桥,古刹。

一个小脚女人,背着个孩子,一个女孩儿。跪于送子观音面前。她虔诚地祈祷,盼着生下个男孩儿。孩儿她爸已经纳了妾,只因她没能生下个男孩儿。

这是她外婆的外婆。

枯藤,老树,农家。

一个绾髻女人,抱着个孩子,一个女孩儿。久久伫立于古道,翘首等待着离家远走的孩儿她爸,只因她没能生下个男孩儿。

这是她妈妈的妈妈。

柳丝,清泉,小镇。

一个短发女人,牵着个孩子,一个女孩儿。抽泣着回到娘家,一头扑在母亲的怀抱,诉说着丈夫的打骂,只因她没能生下个男孩儿。

这是她的妈妈。

霓虹灯,立交桥,城市。

一个披肩长发的女人,疯了似的在跑,身后跟了个娃娃,一个女娃。妈妈给她讲了妈妈的故事,还有外婆的以及外婆的外婆的故事。她笑了,笑着笑着,又伤心地流出泪来。

难道自己也是这个古老传说中的她……

赏析

闻一多曾提出著名的“三美”诗歌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何谓建筑美?闻一多认为,建筑美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均衡美在诗里的反映,它把诗歌的审美从听觉领域扩大到视觉领域。诗歌不单要具有音韵学上的音乐美,而且要具有形式上的整齐美。旧体诗如此,新体诗也如此。比如下面这首名为《却上心头》的歌词,读起来就有一种整齐的美。

天也悠悠,地也悠悠,天地无边无尽头。

魂也悠悠,梦也悠悠,魂萦梦牵何时休?

几度回首,几度凝眸,几度相思几度愁?

说也含羞,说也含羞,望断天涯何时休?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诗歌如此,记叙文也可以如此。记叙文若采用往复循环的写法,不但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且能用一次又一次同类事件的反复出现来延长事件的长度,加大事件的厚度,从而使叙事得以强化和升华,使读者对叙事得以进行不断的回味和思考。这样的范文很多,《古老的传说》就是其中较为优秀的一篇。

这篇文章有好几种版本,我宁愿相信这一种。文章写的是生女孩的女人的悲剧,这个悲剧是用四个女人的相同遭遇反复出现来构成的:第一个是“她外婆的外婆”的遭遇,只因她没能生下个男孩儿,丈夫纳了妾;第二个是“她妈妈的妈妈”的遭遇,只因她没能生下个男孩儿,丈夫就抛下妻女而离家远走;第三个是“她的妈妈”的遭遇,只因她没能生下个男孩儿,便常常遭受丈夫的打骂;第四个是“她”的遭遇,“疯了似的在跑”。作者采用的是“情节重复,细节省略”的写法:“情节重复”拉大了故事的时间长度。文章通过这一遭遇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身上的反复发生,让读者对重男轻女这一封建遗留思想产生“史”的认识,不仅鞭挞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而且还揭露了这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产生的历史土壤,批判了至今还在我们生活中作怪的封建意识的痼疾。几个画面的组接对读者形成了强有力的主题冲击力量;“细节省略”则是对情节进行粗线条的勾勒而不是细节描写,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单独看哪一个片段都很单薄,组合在一起则厚重得让读者产生一种压抑感,就像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只有组合在一起,那些单独看来平常至极的词语才能渲染出凄清的意境,写出天涯游子的“断肠”之痛。

往复循环式结构在组合细节单元时,不是像纵向式结构那样,采用时间顺序,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设计场面,而是按照空间逻辑的顺序,把几个相同画面拼装在一个艺术空间里。当然,也可以把几个不同的画面拼装在一个艺术空间里,这样也能产生往复循环式的美感,只不过从写作理论上讲,这已不再是“往复循环式结构”,而是“片段组合式结构”了。请看下面一篇学生的习作:

卖柑者言

沈阳东北育才学校 汪 湛

西服、领带、手机。

“这橘子怎么卖?”

“两块一斤,这橘子可好了,皮薄肉甜,

买了包你不后悔。你要多少?”

工作服、麻绳手套。

“师傅,这橘子怎么卖?”

“两块,要多少?”

“问问,不买。”善意地笑。

一脸不屑。

布衣、布鞋。

“老乡,旅馆怎么走?”

“不知道。”

恳求地再问,

白眼。

你看,不同的画面也可以放在一起构成一个艺术空间,既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又留给读者较大的思考空间。其实,“片段组合式结构”也罢,“往复循环式结构”也罢,其体现的艺术规律是统一的:在多样中寻找一种集中。这就是说:这两种结构都有若干个不同或相同的画面,这若干个画面组合在一起要表现一种统一的、集中的内蕴。主题含蓄,是这种写法的特点之一,一般情况下行文中不夹杂议论。

枪击事件 篇7

一、突发事件的内涵和范围

自从非典以来, 与“突发事件”相关的词语、概念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但名称和含义却并不完全相同。笔者认为, 突发事件在本质上是对原有社会正常秩序的破坏, 并且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或造成损害。只有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或损害达到一定规模和严重程度, 才可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突发事件。

2007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概念作了统一的界定, 该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社会安全事件的性质特征

(一) 社会安全事件是特定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事件发生后又对社会产生特殊的影响。

它发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内, 是多种社会矛盾交织冲突的产物, 这种多因性体现了事件形成的复杂性。事件对社会治安秩序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者损害, 事件影响范围足以达到所谓“社会性”或“公共性”的程度。

(二) 社会安全事件有有组织的, 也有无组织的。

人为事件的组织发动者, 在事件爆发前总是避人耳目、秘密行动, 并试图选择影响最大的时机与场合, 采取突袭的方式, 以求达成声势、达到目的。某些特定的事件, 不是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体行为, 而是一种自发的、一哄而上的群体行为, 虽然事件的发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这一过程往往是隐性加剧, 当矛盾激化时即形成连锁反应, 突然爆发。

(三) 社会安全事件往往更具有动态性, 运动方式更为剧烈。

它的发生是各种社会消极因素以社会互动的方式作用于群体的结果, 将导致某一方面、某一区域乃至更大范围内常态行政管理机制的失灵, 需要采取紧急的法律、行为方式应对。

(四) 社会安全事件通过损害公共财产、危及公共安全、

破坏公共秩序、减损公众福祉等方式, 对过去的稳定状态构成现实的威胁或损害, 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引起一连串的相关反应。社会安全事件在可能造成公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同时, 还会危及社会制度甚至国家政权, 或至少对其产生深远的消极影响。

三、社会安全事件的外延分歧

学术界对于社会安全事件外延的讨论并不多, 同时因为《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晚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且在法律条款中对社会安全事件的内容表述不是十分详细, 因此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应急预案中规定亦不尽一致。如《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主要包括重特大群体性事件、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重特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公共场所滋事事件、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重特大刑事案件、重大恐怖事件和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 民族宗教事件, 经济安全事件, 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刑事案件等”。从立法精神和现实操作来看, 笔者认为, 应将群体性事件纳入社会安全事件, 同时将经济安全事件、刑事案件排除在社会安全事件之外, 不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

四、关于经济安全事件的归属问题

深入分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条款可见, 社会安全事件的主要应对部门是公安机关, 主要应对措施中不包括经济措施, 而只有当突发事件严重影响经济运行时, 才会采取必要的经济应急措施。

在汪永清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1) 中, 将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的措施概括为:“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 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 控制事态发展;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 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等。

以上条款和解读表明, 《突发事件应对法》所指的社会安全事件不包括经济安全事件, 其对经济非正常运行的规定, 仅可作为以上四类突发事件所导致的次生灾害的应对措施, 而不应适用于起因是经济安全事件的应对。因此,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分级分类”中, 又对社会安全事件具体内容的规定指出“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 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是存在问题的, 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初衷不符, 应该作出适当的调整。该法仅适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不适用于单纯经济安全事件的应对。

五、关于群体性事件和刑事案件的归属问题

上面已经论及经济安全事件不应包含在社会安全事件中, 那么群体性事件和刑事案件是否应纳入社会安全事件范畴呢?这就要首先明确社会安全事件的概念。“社会安全事件是因人与人之间关系而引发的, 或者说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关系领域内的, 威胁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或者整体利益的事件。……是指‘重大群体性事件’、‘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恐怖袭击’等一切发生的严重威胁社会治安秩序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需要采取应急特别措施进行处置的突发事件。” (2) 同时据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提出的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 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 由部分公众参与并形成一定组织和目的的集体上访、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 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 (3) 。由此可以认为, 群体性事件应该属于社会安全事件范畴。

此外, 一般认为,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其概念过于宽泛, 并不是所有刑事案件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紧急性和危害性, 一般也不会导致行政管理机制的失灵。只有当刑事案件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严重暴力冲突等时, 才符合突发事件中社会安全事件的特征要求。因此, 不宜将刑事案件纳入社会安全事件范畴。

六、结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社会安全事件不应包括经济安全事件和刑事案件, 它主要应该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群体性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 应予以准确把握, 不能擅自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 不能擅自运用该法的相关措施处置经济安全事件和刑事案件等不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对象, 防止法律的滥用。

参考文献

[1]郭兴旺.突发公共事件:绕不开的话题[J].中国发展观察, 2005, (05) .

[2]李岳德, 张禹.突发事件应对法立法的若干问题[J].行政学研究, 2007, (04) .

[3]汪永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9.

[4]周定平.关于社会安全事件认定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

枪击事件 篇8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稀有事件 (即小概率事件) 和突变性事件.

一类突变型事件是黑天鹅事件, “隐喻”那些意外性事件, 它们极为罕见, 在通常的基于已有数据的预期之外, 在发生前, (数据中) 没有任何前例可以证明, 但一旦发生, 就会产生极端的影响。因此在统计上黑天鹅事件是不可预测的。

在概率论中把概率很接近于0 (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 的事件称为稀有 (或小概率) 事件。它广泛存在于静态数据或动态数据中。一般多采用0.01和0.05两个值作为小概率标准。当然具体概率小到何种程度才算小概率, 一般不作具体规定而是指出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标准。对于概率值很接近于1的事件, 其对立事件的概率也就很接近于0, 因而是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事件原理是说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中不大可能出现, 而另一方面, 大量重复实验则很可能发生 (久而久之几乎必然出现) 。

在假设检验中, 如果根据命题原假设计算出来的某事件概率小于所设定的显著性水平, 则也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因稀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认为该事件不大可能发生了从而拒绝它。在一次试验中, 小概率事件不应该发生, 若发生了, 则否定原假设, 接受与其对立的备择假设。

稀有突变事件是随机过程中稀有发生的没有明显先兆的不期而遇的突变现象。

稀有事件或稀有突变事件的捕捉在许多行业却是核心业务。比如:

1.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风险管理。而破产或大的违约或欺诈出现一般是稀有突变事件。

2.日常市场营销中的问卷回应是稀有事件。

3.搜索引擎赖以生存的网络广告点击的有效转换是稀有事件。

4.蓝筹股价的大幅跳动是稀有突变事件。

5.在一比较安全的小区域和较短时间内的恶性安全事故出现是一稀有事件。

6.在一小区域内一较短时间内的极端天气的出现是稀有突变事件。

7.发生在某人或动物身上的基因突变是稀有突变事件。

8.一般产品质量控制中的次品出现是稀有事件

9.大众化产品消费者中的极端VIP的出现是稀有事件。

10.社会动乱突变群体事件是稀有突变事件。

11.罕见的致命流行病的爆发是稀有突变事件。

12.在一小区域内一较短时间内的破坏性的地震的出现是稀有突变事件。

因此有必要对稀有事件和稀有突变事件分析和预测作系统化的、分类和预测 (甚至常常要求实时预测) 的研究及开发出相应的技术和产品来。

二、已开展的主要工作及重要成果

我们 (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中心, Y.Pan和J.Wu和我) 在稀有事件捕捉度量及其在 (大数据环境下) 金融风险控制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与进展。同时为大数据环境下的相关工作做了一些必要的铺垫工作。

在处理大数据环境下的稀有事件预测问题是需要机器自学习算法的, 而机器自学习则依赖稀有事件预测的度量。传统上用基尼系数作为判别准则。我们发现基尼系数基本不能反应Pareto二八原理。我们给出了与这一原理一致的通用判别纲领和两个判别准则及其在网络广告实时竞价中的应用[1,2]。这一成果得到审稿人高度赞赏。

在处理高维混合型大数据环境下的稀有目标捕捉时常常需要将连续变量合理离散化。我们依据自变量与应 (目标) 变量的概率关联找到了一个优化离散化的算法。

大数据的分析计算与应用软件的程序也是很复杂的, 难免存在少许意料之外的缺陷或错误 (bugs) 。这些缺陷或错误的出现是稀有事件。程序调试纠错先得找到缺陷何在。我们[5,7]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寻找缺陷的算法。

我们[6]提出了一个可与决策树等通行办法同等有效的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手段预测金融危机的算法。

我们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合作, 就中国境内5亿人的个人数据对其信用作评分系统的开发, 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当中。本信用评分项目是研究运用先进的数据技术, 通过对银行信用卡/贷款顾客的信用历史纪录和业务活动的纪录的深度挖掘、分析和提炼, 发现蕴藏在复杂数据中的反映顾客风险特征和预期信贷表现的知识和规律, 并且通过评分的方式总结出来, 作为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此信用评分模型, 是针对违约拖欠的风险的概率进行预测。比如说, 对未来的6个月中有可能破产/销账的概率的预测。从建模技术角度来说, 首先要明确“坏账户”的定义, 而后的研究内容包括原始数据分析, 整合, 样本选取, 特征变量抽取和衍生, 建模, 模型验证, 解释。

三、面临的问题

在大数据兴起之前, 就有大量的稀有事件和稀有突变事件的预测的成功的故事, 比如在上述1, 2, 5, 6, 7, 8, 9领域里, 虽然其中有些模型或算法有待改进或优化, 而且预测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3,4,8]。这些需要进一步的工作的相当部分必须在大数据环境里实现。而3, 4, 10, 11, 12本身便是大数据环境里的问题。

在大数据的环境里稀有事件和稀有突变事件的预测充满挑战, 其原因在于:

与稀有事件看似无关实际却有一定关联的因子 (数据) 在哪里?如何搜集?

与稀有事件有一定关联的因子 (数据) 即便已经存在于手边的高维大样本数据中, 如何将它们在可允许的时间内找出来?

现存的比较成功的稀有事件捕捉的算法和技术在于主要处理单一类型的 (通常维数不很高样本不很大的) 数据。而与稀有目标有关联的常常是混合型的高维大样本数据。现有的经典理论和算法都不能有效支持混合型的高维大样本。

现存的稀有事件捕捉 (或预测) 模型算法及技术限于矩阵式的静态数据或时间序列型的动态数据, 而许多稀有事件是藏于盒式的纵向数据 (由时间, 个体和变量构成的数据) 中。纵向数据是结构化的大数据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中的变量类型也是混合型的。目前, 纵向数据分析与算法局限于简单的数值型纵向数据的线性回归。而且预测的主要是主流或众数事件而不是例外的稀有事件。

在许多商业应用中, 稀有 (或例外) 事件与主流事件是必须同时兼顾的。比如, 银行与保险公司一方面要降低或控制风险, 另一方面要市场要机会。二者是矛盾的。如何平衡风险与机会, 便是在设计稀有事件捕捉的算法时必须考虑的 (不可不惜一切代价) 。平衡的模型算法内涵主流事件和例外事件的不同预测, 平衡点因时因地因事而异。这在矩阵式数据挖掘里已经是不轻松的工作, 何况是在纵向大数据的环境下。

网络社交数据和网络搜索数据是不规则的非结构化的大数据, 即便结构化了, 也既非矩阵式亦非盒式的。许多稀有事件或稀有突变事件的发生可以从网络社交数据或网络搜索数据中找到先兆或线索。这里的挑战除了结构化精简化外还有一个计算复杂度的处理。

大数据中蕴藏着的标的价值许多都是稀疏的, 其中部分便是以稀有事件的形式存在。有效挖掘这些稀有事件的价值一方面有相当的困难, 另一方面也是可能的。比如网络搜索广告正取代传统媒体广告:一方面从CPM到CPA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已经在CPM到CPC (CPM到CPA的中间站) 有了一定的进展。

四、举措和建议

大数据结构理论本身尚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在现阶段处理任何有关大数据的问题还是要从问题本身出发解决问题, 再从问题及问题解决之道上升至一般结构和算法理论。大数据环境下的稀有事件或稀有突变事件的预测便是一个具体而又具有相当普遍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我们与发达国家是同步的, 而且基础也是可比的。

希望我国对在大数据下金融信用风险、环境、气象、地震、网络搜索市场和虚拟社交等方面的稀有事件或稀有突变事件的分析预测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给予足够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W.Huang, Y.Pan and J.Wu (2014) ,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rare event targeting, International J.Data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in press.

[2]W.Huang, Y.Pan and J.Wu (2014) ,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rare even targeting and real time bidding optimization, in Encyclopedia of Business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John Wang ed., IGI Global, in press.

[3]P.Jorion (2007) , Value at Risk, 3rd ed., McGraw-Hill.

[4]Y.Koh and N.Rountree (2010) , Rare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5]G.Kou, Y.Lu, Y.Peng, Y.Shi and W.Wu (2012) , Classifier Evaluation for Software Defect Prediction, Studies in Informatics and Control21, 117-126.

[6]W.Kwak, Y.Shi and G.Kou (2012) , Bankruptcy Prediction for Korean Firms after the 1997 Financial Crisis:Using a Multiple Criteria Linear Programming Data Mining Approach,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38, 441-453.

[7]Y.Liu, L.Zhang, Y.Zhang and Y.Shi (2012) , Bug Detection in Source Code in Process Monitoring,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8, 591-601

枪击事件 篇9

“机制”是事物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网络群体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则是指:网络群体事件在发生发展传播过程中, 事件舆论的内部生成、组织及运行变化的规律, 它具体表现为一连串不可分割的前后延续过程, 即舆论的潜伏阶段———扩散阶段———爆发阶段———蔓延阶段——终结阶段。

一、“微笑局长”事件

2012年8月26日, 陕西前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在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陷入“微笑”门而被网民围观, 又因回应言辞欠妥, 陷入诚信危机;继而被扒出戴名表和豪华眼镜等奢侈品, 舆论焦点转向对杨的腐败追查, 强大的网络舆论最终促使相关部门对其作出撤职调查的处理。该事件发生之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散开, 引发广大网民在各大网络社区、微博上热议。见下表:

说明:以上数据中各论坛只算原帖数,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则包括原帖和跟帖。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2年11月29日止。

由发帖数据统计可以看出, 该事件受到网民关注的强度比较大, 而且形成整个八、九月份的舆论焦点, 而消息传播和舆论形成的主要场地也由之前的网络论坛转移到微博。但是, 以上数据统计只能整体体现事件被关注的程度, 而不能呈现事件在不同时间段, 网民关注的强弱度和舆论的基本走势。因此, 我们还要查看事件的百度指数图:

通过此图我们可以看出, 媒体与网友的关注度几乎是同步发展。关注度高峰主要集中在9月6日前后纪委对杨达才调查的质疑, 以及9月21日对杨达才的撤职处理。随着事件进展变化, 由于各种“戴表照”不断被曝光, 关于杨达才“政坛神童”、财产公开的讨论以及后期对事件的各种讨论分析, 在8月30日、9月4日、9月25日几个时间节点涌现几个小高潮。据此, 我们可以将事件舆论传播分为:潜伏阶段 (8.26———8.27) 、扩散阶段 (8.28———9.16) 、爆发阶段 (9.17———9.21) 、蔓延阶段 (9.22———10.10) 、终结阶段 (10.11———11.30) 。

二、网络群体事件舆论传播机制的五阶段

1. 舆论潜伏阶段。

这一阶段是事件已经发生, 网络中关于事件的各种话题已经传播, 但不广泛, 传播尚处于分散阶段未形成舆论关注点, 社会也还未出现群体集合现象, 是事件的原初阶段。在这个阶段及时进行引导和调控能获得最大效果, 但同时也是事件最难被察觉阶段。在对事件的披露中, 既可能是传统媒体首先报道, 进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形成网络舆论, 也可能是网络率先发声, 传统媒体跟进。不管率先披露的是什么媒体, 对于处在不易觉察但有可能发展为网络群体事件的话题和事件,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在事件尚处初发阶段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调控, 否则事态就会继续升级发展。

网友“@JadeCong”在翻看“8·26”陕西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图片时被一名官员的笑容激怒后, 于16时35分发微博称:“事故现场官员满面笑容, 情绪稳定。”并附上了相关截图。该微博被广泛转发后, 36人死亡的惨剧与冷血官员的微笑形成鲜明对比。此后一场针对当事人的人肉搜索大幕拉开, 网友不仅公开“局长”的个人资料, 还陆续曝光其在不同场合佩戴不同款式的豪华手表, 对5块手表进行估价的微博成为关注重点, 被转发14531次, 引发评论5350条。杨达才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表哥”, 事件继续升级发酵。

2. 舆论扩散阶段。

对于那些已备受网民关注且网上流传的话题或事件, 如果缺乏权威消息来源, 当地媒体又三缄其口的话, 关于事件的不同流言便会找到滋生和传播的温床, 网络便会呈现出舆论搅拌机和放大器的作用。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在网络的扩散传播中得到混合和放大, 最后由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这一阶段是网络事件控制和引导的关键点, 一方面广大网民在各种传言的误导煽动下, 不断积蓄大量的抱怨、困惑甚至是愤懑情绪;另一面, 被压抑的情绪尚未爆发, 局势仍在可控范围。这时如果引导得当就有可能化解危机, 如果引导不当或者不作为任由事态发展, 结局就是舆论的“雪崩”。

面临日渐升温的网络质疑, 与其他无视网民指责、躲避媒体采访的官员相比, 杨达才选择了迅速回应。8月28日晚, 杨达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快对网友的质疑作出回应。29日21时至22时, 杨达才主动在新浪微博中回答网友提问并就事件进行解释, 向网民致歉。30日, 陕西省纪委回应称将对事件作认真深入的调查。9月1日三峡大学学生上书要求陕西省财政厅公开杨达才财产信息。9月2日, 《新快报》记者刘虎爆料杨达才兼任省纪委委员事实, 引发网民对陕西省纪委的调查质疑。9月5日, 湖北新亚特集团公司董事长爆料称, 杨达才从参加工作到任县委常委仅仅用了2年零8个月, 是“政坛神童”。9月6日后, 部分媒体陆续从杨达才的豪华手表到眼镜再到腰带挖掘爆料, 直到9月17日舆论大爆发前的20多天里, 各方意见和观点进行了激烈交锋、博弈、扩散。

在此次事件中, 反腐职能部门和陕西省财政厅由于未能准确研判舆情、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因而成为舆论质疑的主要对象。如在网上要求杨达才公开个人收入自证清白的呼声未能得到回应后, 湖北三峡大学在校学生于9月1日即向陕西省财政厅提交要求公开杨达才工资的申请, 却在20天后收到了个人工资收入事项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答复。而杨达才的及时回应却又未触及财产和实质问题, 更不能自圆其说, 这让杨“低调、诚恳”的正面评价演化为诚信危机。越来越多的表的曝光, 也让杨达才从“微笑局长”晋升为“表哥”和“表叔”。

3. 舆论爆发阶段。

当事件在前两个阶段未能得到较好控制和引导, 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处置失当, 迅速升温的网民情绪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强化、感染, 引发大规模的网络集结, 甚至是社会骚乱或社会运动。这一阶段, 由于大量的传统媒体强势介入, 网络论坛、社区、微博广泛传播热议使得事件在短时间迅速演变为焦点事件, 潜舆论也转为强势显舆论。因此, 有研究者提出处置突发事件的“‘黄金四小时’观念, 要求及时发布新闻, 政府第一时间发声, 第一时间处理问题, 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1]。

如在“微笑局长”事件中:由于事件前期的舆论积蓄和扩散, 9月17日, 《钱江晚报》刊文《局长天天在正常上班》。该消息被凤凰网转载后, 点击量高达33913人次。9月21日《I时代》刊文《大学生申请公开“微笑局长”工资遭拒》, 《河南商报》微博:《媒体称陕西拒绝公布工资信息“微笑局长”笑了》, 网友直呼:“表哥就是势大, 靠山不一般呐!!”评论直指山西财政厅和省纪委。《中国日报》、《京华时报》、《法制日报》等多家报纸及人民网、新华网、搜狐、新浪、网易等主流网站及其他网站围绕财产公开被拒展开热议和讨论, 甚至嘲讽挖苦, 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同日, 山西省纪委在其官方网站公布对杨达才撤职的处罚决定。据百度数据统计, 该日网民关注度高达23020。而据新浪微博数据统计, 事件在该日获得的微博帖数数量更是多达262808个, 事件舆论走向高潮。

此外, 舆论爆发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网络谣言的大量滋生传播。因为担心事态的继续恶化, 或者是出于消除管理部门的负面影响, 往往对网络舆论采取压制措施, 封锁消息来源, 使处于焦虑愤懑中的群体因获知真相的信息渠道受阻。压抑与愤怒的社会情绪在网络与现实中迅速弥漫开来, 关于事件真相的各种猜测、谣言便会迅速在人群中传播散布。当网络上的网民围观演化为现实中的群体聚集时, 相关部门就会动用警察、公安、特警对聚集群体进行驱散弹压, 网络世界的舆论对立就会演化为现实的冲突斗争。在群体无意识、情绪的相互感染, “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驱使下局面迅速恶化, 这时只要有人点上哪怕一点点火星, 群体聚集就会马上转为群体暴力。

4. 舆论蔓延阶段。

有些网络群体事件在爆发之后并不是马上就消解和终结, 而是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蔓延期。具体表现为随着事件致因的消除, 网络关注度逐步降低, 舆论在经过爆发期的各种观点交锋之后逐步趋于稳定。传统媒体、网民、相关机构、专家学者纷纷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探讨研究事件的性质、影响和启示, 共同推动舆论的发展走向。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每一件网络群体事件都必须经历蔓延阶段, 只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 关涉群众利益而相关部门又处置失当的事件, 才会在经历爆破式的释放之后影响仍继续延伸。那些在事件传播中被网民概括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热词也将继续传递着特定阶段的网络情绪。如“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洗脸死”、“蒜你狠”、“桥修修”、“表哥”、“房叔”等等。

在“微笑局长”事件中, 9月21日后, 舆论关注度迅速下降, 舆论逐步趋于平稳。但25日又陆续有消息爆出“微笑局长”存款超1600万, 名表83块, 使本来逐步平稳的舆论又出现一个小高潮, 此后舆论开始降温回复平稳。10月10日, 大学生刘艳锋正式就两机构拒绝公开局长工资提起行政诉讼。随后“表哥”事件关注度继续平稳下降, 但其影响仍继续存在。网民、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纷纷就事件从各种视角作伦理、学理、法理等的探讨和现实批判。网络热词“表哥”、“微笑局长”成为事件当事人的身份符号, 在网络空间流行。

5. 舆论终结阶段。

舆论终结期中, 舆论强度下降, 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度持续减弱, 事件本身由于得到解决以及新的网络议题的出现, 事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微笑局长”事件中, 随着当事人被处理, 中日钓鱼岛之争、莫言获诺奖以及十八大召开在即等新鲜话题和兴奋点的不断出现, 转移了人们的视线。10月10日以后, 事件基本上处于渐行渐远的终结状态。虽然如此, 但是事件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解, 并且还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而网络热词“表哥”、“表叔”也被用来移指与此事相似的其他人。譬如网民把“手戴5万雷达镶钻手表, 腰系15000元的爱马仕腰带”的某官员称为“表叔”, 把拥有21处房产的广州城管蔡彬称为“房叔”等等。

三、小结

由以上分析可见, 网络群体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同一般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既有相似的地方, 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网络群体事件舆论的发展期, 有时舆论发展的时间延续较长, 有时则可能仅仅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就使事件升级。但不管怎样, 其基本的传播机制是沿着一条有迹可循的轨迹发展的。在进行诸如此类事件的舆论引导时, 我们只要掌握了其舆论传播的基本机制和规律, 就能依据各个阶段的舆论特征, 实施有的放矢的引导工作, 从而最终使舆论朝向正态方向发展。当然, 网络传播只是现实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的映射, 网络群体事件最终的解决, 靠的仍是现实生活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枪击事件 篇10

关键词:群体暴力,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谣言

前言

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在世界各地各种制度的国家中都有发生。究其原因,有些是由当地群众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升级所致。很多事件的导火索都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事态发展初期并不那么严重,但为什么最后都会以群体暴力事件的结果收场呢?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事态的迅速扩大?下面我们就以这次发生的“俯卧撑事件”为例,来对群体性暴力事件的整个过程做一番分析。

“俯卧撑事件”回顾

2008年6月28日下午,贵州省瓮安县城发生一起严重的围攻政府部门及打砸烧事件。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并围攻公安民警和消防人员。

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是:6月22日,李树芬和同伴刘某在县城西门河大堰桥上散步,此前李有过想跳河的念头,但被刘某制止,刘某见李心情有所平静,“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时,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李溺水身亡后,县公安局依法进行调查验证,并做出死亡原因鉴定,但因死者家属情绪反复,拖延数天后仍不接受死亡原因鉴定结论。接着,各种谣言迅速散播,一时群情汹涌,全城哗然,少数不法分子借机煽动,最终导致一幕群体性暴力事件。因刘某有“在桥上做俯卧撑”一说,故“瓮安6·28事件”也被戏称为“俯卧撑事件”。

群体性暴力事件的诱因和特征

首先,群体性暴力事件是指某一特定群体为满足某种要求或基于某种诱因,以暴力方式公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导致事态扩大、冲突加剧,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破坏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应立即予以处置的事件。如暴乱、足球骚乱和群体械斗事件等(1)。

其次,群体性暴力事件一般都是突发性的。即使它有前期的策划等,但也是需要一个点燃事件的导火索的。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由于突发事件容易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政府的行为会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以及关注的核心(2)。

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大多数群体性暴力事件是因某一特定群体利益受到损害或某种意愿不能满足而直接诱发的。这些诱发因素蕴含的争执、纠纷、矛盾的出现和解决,与社会各阶层、行业的许多社会成员利益直接相关联,涉及社会联系、经济、政策、民族、宗教、文化等不同领域的深层次问题,症结难以排解(3)。

瓮安县“6·28”打砸抢烧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贵州省有关领导表示:“6·28”事件是一起起因简单但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利用、甚至是黑恶势力人员直接插手参与的,公然向党委、政府挑衅的群体性事件(4),并认为,这次事件直接的导火索是李树芬的死因,但背后深层次原因是社会治安状况差,各种社会矛盾交织,法制和品德教育重视不够、一些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利益诉求的期望值太高,部分干部作风不扎实,基层基础工作较薄弱等五个方面(2)。从中可以看出,“6·28”事件的爆发就是由于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而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所致,这起事件最大的特征就是无直接的利益关联,从矛盾的产生到最后的激化经过了一段时间。

群体性暴力事件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主体是群体,并且这些非正式群体具有共同的利益关系、类似的思想情感和共同的行为目标。参与群体性暴力事件的人员,是为了实现某方面的利益或达成某方面需求,才参与到群体性暴力事件中。他们共同行动想要达到的目标是满足其自身需要,或者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4),其中分为骨干分子和一般参与人员。骨干分子是指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行动,带头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积极进行反面宣传、鼓动、呐喊、哄闹等活动的人员。他们对事件的发展起着激化矛盾,扩大事态,加剧冲突和推波助澜作用(5)。经事后调查显示,在这次“6·28事件”中被警方抓获的黑帮分子,分别属于6个帮派,其中主要是在当地横行已久的“玉山帮”,也可以说他们就是这次事件中的骨干分子,是他们恶意传播谣言,怂恿鼓动群众进行暴力事件。这部分人也是以后在突发性的群体暴力事件中政府要重点关注和监视的对象。只要将他们控制住了,整个暴动的事态就应该可以得到缓和。

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经常伴随有谣言的迅速传递。这些事件就是随着网络上劈天盖地的谣言而激化的。有传言说,李树芬是被“奸杀后投入河中”;还有传闻说,元凶是县委书记的亲侄女,另外两个参加行凶的男生和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又说元凶是副县长的孩子;还有传言活灵活现地说,被害女生的“叔叔、爷爷、奶奶因上告被打住院抢救,妈妈被打得说话含糊,已失去理智,婶婶被剪去头发关押到派出所”;更耸人听闻的传闻是,女生的叔叔在与公安人员的争执中被公安人员打死……在从22日到28日的大约六天时间里,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这些传闻充耳不闻、听之任之。他们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当地的媒体也处于麻木状态。可以看出这类事件在当地已经丧失了新闻的“新鲜性”,才导致了这次事态的激化和扩大。所以,在谣言满天飞时,正式渠道的沉默给了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可以说,“6·28”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一起偶然事件导致的群众情绪失控。

更为可悲的是,在网络上,“俯卧撑”这个词语已成为流行词汇。“做俯卧撑”成了网友对一些问题因某种原因引而不发甚至做立场中立状的代名词。这表明多数网民对政府的调查结果给予了调侃,可以看出一些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谣言的控制与政府信息公开

一个很小的刑事案件为何会引发大规模的群众事件?在此次“俯卧撑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事件的最初起因到事后的各种传闻,再到新闻发布会上的追问都暴露出一个问题:谣言的扩散和信息不通畅。“6·28”事件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是:流言的产生有着社会基础,一些群众宁愿相信流言所述极有可能,也不愿相信公安局关于尸检的结论。

本来简单的一桩命案,作为当地执法部门,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给群众一个真相其实并不难。但很显然,无论是当地有关部门,还是相关媒体,似乎都在回避问题本身。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各种媒体上看到,无论在当地有关部门的解释还是媒体的报道中,只是大概描述了群众围攻和冲击政府的行为事实,但对造成这一事实的导火索、对引发事件的命案并没有些许的说明和相关解释,仅仅一句“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作结论。这一明显带有纸里包火意味的含糊其辞,无疑会衍生出诸多的猜测和臆想,而群众据此不满也是理所当然的(6)。

“俯卧撑事件”之所以动辄闹大,造成恶劣的影响,跟政府方面的处置不当有密切关系:一是有关部门在事件萌发阶段,不负责任,推诿扯皮,甚至不适当地采取强压手段,把小事变成大事;二是每逢事件发生,政府往往立即封锁消息,不让记者介入,不许消息外传。现今的突发群体事件最后闹到不可收拾多半跟后者有关。此外,在事发那几天,我们只是听到政府和媒体的声音,但受害者家属及群众的声音则明显缺失(7)。媒体大篇幅报道的仅是官方的“没有殴打当事人”的解释,毫无说服力可言。这一点光从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就说不过去。公众从新闻中想知道的是事件的原始面貌,而不是记者和某些人的想当然。如果公众从媒体上看到的只是官方的说法,就必然会产生质疑,会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他们想知道的“真相”。

要避免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让政府获取民众信任。一旦有了突发事件,众多媒体若能及时跟进报道,公布政法部门对事情的处理过程,让事件当事人双方都有解释和说话的机会,将民众的意见及时反馈出来,站在客观的立场,不断地质疑发现事件中的遗漏部分,监督政府机关有效透明办公,随时解答老百姓的疑问,不信任的前提也就不存在了。不让谣言惑众,就必须将真相在第一时间告知公众。真相告知得越快,老百姓就越相信政府的诚意、对真实性的认可度越强。告知得越多,谣言越没有立足之地;消息越公开透明,老百姓对事件的判断才能越准确(8)。这是在任何突发事件中媒体都必须做到的,也是稳定公众情绪最好、最正确的办法,更是媒体人员的职业原则所在。

防御及应对策略

毫无疑问,正视并且反思这些处于深层次的因素,可以让我们重新看待“瓮安事件”发生的原因,也必将有益于避免下一个“瓮安事件”的发生。

首先,对于“瓮安事件”这样的群体性暴力事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抓住那少数别有用心者以及直接插手参与的黑恶势力人员,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并且疏导那些被煽动利用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有让更多群众明白了真相,才能使谣言不攻自破,使权力真正为民所用,他们才不会被轻易地煽动利用(9)。

其次,必须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在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真实、准确地发布信息,正确地引导舆论,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至关重要。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政府没有及时公布相关信息、资讯是导致该事件恶化的根本原因。若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初期就迅速公布相关信息及应对方案,一方面能体现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决心与信心,赢得人们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则可平息公众的情绪与猜测,促使公众积极配合政府及时处理问题,防止事件影响扩大化,同时也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再次,是要及时地理顺公众情绪。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情绪、心态显现为不稳定状态,这是社会变迁的正常反应。在群众产生不满情绪时,要尽力化解群众的不满情绪。但是,由于它仅仅是一种“情绪”,压抑久了一有机会就可能爆炸,往往是没来由的小事也会变得惊天动地。尤其是当许多人介入到那些与己无关的群体事件发泄自己情绪时,往往会加剧矛盾冲突的烈度和复杂性,很可能使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在相当范围内产生影响,乃至造成全社会的震荡(10)。

最后,要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了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也促进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它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一种对话的机制,媒体除了听政府“说”以外,还有“问”的权利,因而媒体应站在公众的立场向政府提问,将公众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这是保证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

枪击事件 篇11

了核电站的核泄漏,在并未真正威胁到中国的情况下,仅仅是“食用碘盐可防核辐射”、“核辐射污染了海盐”等几篇网络“水军”的谣言,居然导致我国突发“抢盐事件”,大量超市销售一空,个别不良商家借机提价。令人欣喜的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公开信息,成功应对了“抢盐”这一突发事件。从“抢盐事件”可以看出,互联网在信息传播,包括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方面,一方面表现出“双刃剑”的特性,即正面积极的网上舆论能振奋精神、激扬民气、凝聚人心;负面消极的网上舆论也能扰乱视听、混淆是非。另一方面,也显现出“麦克风”的特征,即其传播范围大大超过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扩大效应特别是对负面信息的扩大效应尤为明显。

而在这样的“麦克风时代”,作为党委政府,必须有效统筹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资源,大力提升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能力,特别是网上舆论引导能力。

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把好舆情收集关,为正确应对网络突发事件打下扎实基础。党委政府领导层每天都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特别是要重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引导,对于网民的歪曲报道和误导性言论,要通过网络对话的形式,讲明事件真相,积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防止事态升级,为下一步的处置工作创造条件,争取时间。而要做到及时发现、处置与企业有关的网上舆情,一要安排专职人员收集网情,坚持每天搜索与本地或本单位相关的信息,以及网友对信息的跟踪评论。网情收集的重点则是当前网上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突出涉及本部门舆情报道、网民对社会热点难点的反映以及一些敏感性、苗头性信息。二要及时下载有关的网上信息,整理筛选后编成《网上舆情信息》,第一时间送领导参阅,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迅捷、信息量大的优势,可以使领导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获悉大量信息。避免网上舆论脱离党政领导的视线。可通过及时报送使重要问题得到领导的批示和处理。

其次,要把好信息公开关,积极消除社会负面影响。网络监督一方面为党委政府获取信息、依法管理提供了一个途径,但其存在的社会负面效应也是有目共睹的。一旦不利舆论占据主导地位时,容易给党委政府的处置工作带来难度。“食用碘盐可防核辐射”、“核辐射污染了海盐”等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快速形成并扩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民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及时、客观、透明的信息公开,能最大程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性方面发展;而一旦对信息进行隐瞒或迟缓公布,容易造成虚假信息流行,导致事态扩大升级,危及社会稳定,甚至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

因此,党委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要注重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建设,做到信息公开内容规范、形式完善、及时高效,提高处置工作的透明度,做到既不抵制公开,又不乱公开,对信息公开的程序、公开的内部审批权限、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还要认真策划信息发布方案。突发事件发生后虽说要坚持“快报事实”,但也要注意“慎报原因”,精心谋划,掌握方法,把握技巧。要有专门的领导把关,统一协调和把握发布口径。在信息发布上,要注意避免激发矛盾;要实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最好的舆论引导,就是及时发布权威的真实信息。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并不断更新信息,让网民及时了解事情真相,了解企业的态度和正在采取的措施,网民就不会胡乱猜疑。

其三,要把好舆论引导关,有效改变网民的视角及观点。目前,网上对突发事件之所以出现许多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有害言论、攻击行为,出现“网络暴力”、“网络仇恨”等现象,与有些网民缺乏自律自觉有很大关系。公共关系学界的一位专家说过:我们不能改变事件,但可以改变大众对此事件的看法。由此看来,适时适当的舆论引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这种时刻,有几种力量可以为我所用:一是发挥专家学者的引导作用。从尊重网民主体需求的角度出发,针对网民上网易受权威左右的心理特点,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以真名参与网上讨论,强化正确的主导声音;二是发挥网评员的引领作用。培养建设网评员队伍,组织网评员参与网上跟帖和讨沦,扩大网上主流声音。注重培养“意见领袖”,增强网上权威声音的力量。三是发挥网络论坛与博客的作用。突发事件一经披露,会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受众往往会追问事件发生原因、最新进展、处置措施、反映情况等,论坛与博客是披露此类信息的最好渠道。建设好令网民信赖的企业网络论坛与博客,使其成为公正舆论的辐射源,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舆论阵地。四是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组织在线交流、网上访谈、网上讨论等活动,把网民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方向。如在党委政府网站或论坛开设“网上直通车”专栏,启动党政领导与网民定期在线交流活动。使党委政府与网民互动交流成为一种常态,拉近党委政府与网民的距离。

其四,把好解决处理关,努力平息社会公众的情绪。当前,相当一部分突发事件的起因并不复杂,往往是因一些诸如劳资矛盾、经济纠纷、意外事件等简单事由而引发,对于这些矛盾,一旦在网上经不恰当言论误导,矛盾就很容易被激化,使得事态扩大,事件升级。对于这一类的突发事件,党委政府在处置中要坚持就事论事原则,不能匆忙定性下结论,要迅速将事件真相调查清楚,对于中心矛盾,做到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围绕焦点问题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突发事件仅仅依靠正确的现场处置工作而没有适时问责机制,不能最终平息社会公众的情绪,也可能使处置阶段的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而完善的问责机制不仅可以使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序开展,稳定社会公众情绪,而且还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树立企业形象的需要。对于因政策失误或干部的疏忽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或给予批评教育;对于因不法企业或人员违法违规导致的问题,要在迅速查清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党纪的要严肃依法追究责任,通过适时问责,积极消除社会不良影响。

枪击事件 篇12

公共危机事件后社会传闻产生及传播的原因

什么是社会传闻?社会传闻是指公众对特定事件所建构的有一定情节的故事, 反映了公众对该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情绪。社会传闻反映了当前的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影响, 也反映了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关注和公众的心理状态。因此, 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社会传闻的产生及迅速传播与环境背景和公众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 公共危机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就是社会传闻产生的大的环境背景。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它往往会打乱社会正常的生活、工作等秩序, 甚至还对公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常态破坏了, 不确定性就会增加, 社会传闻的出现就是不确定性的体现。具有破坏性的公共危机事件也就是社会传闻产生的诱发原因。所以, 社会传闻往往是由“社会危机、不幸事件或突发的重大事件引起” (1) 。“7·5”事件就诱发了诸如绑架娃娃等传闻。

第二, 公众的恐慌心理是社会传闻产生和迅速传播的助推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一个客观效果就是造成公众心理的恐慌。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 出于本能的公众急切需要了解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可能会影响其利益的事态。而公共危机事件又造成了正常的信息传播不畅, 在这个时候, 公众的求知欲和知情欲显得特别强烈。公众往往密切关注、四处打听、相互传播, 总想通过手机等方式“获取某些最关心的内容, 比如情况的内幕、结果以及可能导致的对个人的利害” (2) 。而这种打听来的传闻往往带有某种程度的恐慌, 恐慌也会随着传闻的传播感染更多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 公众的恐慌心理加快了社会传闻的产生和传播。

公共危机事件后社会传闻的特征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社会传闻往往出现得较多且很集中。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 社会上就有很多传闻。2009年7月26日, 某小区张贴寻找两个小孩的启事。这一普通的社会事件后来被传成是暴乱分子要用“绑架娃娃当人质与政府交换被抓的嫌犯”。后来经过记者核实, 将调查的结果刊登在2009年7月31日《都市消费晨报》第A5版。还有很多诸如针扎导致腿断、犯罪分子强购500把斧子等社会传闻在公众中广泛传播。社会传闻对公共危机事件后的处理工作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因此对社会传闻的研究有着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经过收集和分析“7·5”事件后大量社会传闻的资料, 总结和梳理了以下几点特征。

社会传闻往往会在某个信息不明的普通社会事件后产生。经过对事实资料的分析, 发现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的社会传闻往往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而这个事实依据就是某个信息不明的普通社会事件。由于社会尤其是媒体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上, 所以对有些平时可能会报道的社会事件无暇顾及, 这就为社会传闻提供了可乘之机。据2009年8月4日的《乌鲁木齐晚报》报道, 7月23日在沙湾县老沙湾镇黄沙梁七角地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有传言说该案系分裂暴徒所为, 也有传言说是案中男子为获得42万元抚恤金杀害自家三口人。而这种社会传闻其实就是普通社会事件的歪曲版。

社会传闻与公共危机事件本身有着必然联系。对公众而言, 公共危机事件不仅会造成公众心理恐慌, 而且还成为公众认知的逻辑参考点。公众“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 (3) , 因此公众会在这个背景下对一些普通社会事件产生相应的认知, 就会将普通社会事件与公共危机建立联系。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 整个社会基本上都处于恐慌状态。一起普通的社会事件在信息不明的情况下, 会被打上危机的标签, 而公众获知此类事件就会朝坏的方面联想。在“绑架娃娃”的社会传闻调查过程中, 就有一位李先生在看到寻人启事后, 认为大家对绑架娃娃的猜测是有一定可能性的。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之前就听说过有小孩被绑架的事, 现在两个小孩一起失踪, 由不得人不往这方面想。” (4) 公共危机事件无形中营造了公众判断周围事态的氛围。社会传闻大多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出现的。

社会传闻还和公众的恐慌心理有着必然联系。公众的恐慌心理往往源于对外界不确定性的无法把握。而公共危机事件则破坏了以往正常的社会秩序, 增加了社会的不确定性。在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 公众一直将处于焦虑、恐慌状态。一旦出现信息不明的社会事件, 公众紧绷的弦就会被重重地刺激一下。在这种情况下, “人的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负面情绪和不安全感所遮盖” (5) , 公众自然就会对信息不明的社会事件给予大量的猜测。乌鲁木齐市发生针刺事件后, 就有很多人猜测针刺的可能会造成的危害。有传闻说因针刺而导致截肢, 得艾滋病、乙肝等。诸如此类的传闻很多, 这些社会传闻都反映了公众对危机的恐慌。而公众在传播社会传闻时, 其恐慌心理也将随着社会传闻感染其他人。所以, 公众在传播社会传闻时, 不仅仅是传播了传闻本身, 还扩散了公众的恐慌心理。

社会传闻大多通过人际传播进行扩散。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 社会传闻大多是通过人际传播的途径传播的。在这个时候, 正常的信息渠道已不能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要, 那么人际传播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信息补充作用。伯杰和卡拉布里兹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设就是“人际传播是降低不确定性的主要手段” (6) , 这一点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显得尤为突出。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 大众传媒主要的任务放在了揭批三股势力, 宣传民族团结、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方面, 对于很多普通的社会事件无暇顾及。这个时候, 自治区政府对网络和移动通信进行了必要的管制, 大家只能通过电话等方式来交流。缺少安全感的人们在互通社会传闻时往往都是在善意地提醒对方要注意安全等方面的事项。

社会传闻本身是“言之凿凿”、无源可寻。刘建明教授在其《舆论学概论》中就指出, 社会传闻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情节。通过对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出现的社会传闻的分析, 笔者发现这些社会传闻被传者叙述得有鼻子有眼, 而且细节翔实。笔者也通过电话被告知类似的社会传闻, 对方在叙述传闻时十分肯定, 且会举出很多让你相信的细节, 可谓“言之凿凿”。关于“绑架娃娃”的传闻, 就有记者逐一核实线索。根据2009年7月31日《都市消费晨报》的报道, 在记者回访时, 被采访者说“我不认识这个路人, 公交车来后我们就分开了, 无法核实是谁的孩子被绑架了”、“听同事的爱人的朋友说的”, 等等, 在措辞上显得谨慎了, 而先前在告诉记者时却是十分肯定。

应对社会传闻的策略

社会传闻对于公众心理、社会稳定以及政府处理公共危机事件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 因此政府和大众传媒有必要对社会传闻实时监控, 加以澄清。如何终止社会传闻继续发挥作用呢?本文认为得从政府和大众传媒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对于政府来讲, 政府应该本着信息透明的原则。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利用各种途径及时公布社会上所发生的具有危害可能的事件, 避免和终止社会传闻的产生和继续起作用。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不久, 新疆新闻办新闻中心就通过手机短信和大众传媒时时通报最近发生的警情。公众对所通报的社会事件有了大致的了解, 这样就可以从普通社会事件的源头上避免社会传闻的产生。

而大众传媒也要敏锐地觉察社会传闻, 及时追踪报道, 澄清事实原委。同时, 大众传媒在核实社会传闻的报道写作中, 也要注意不可报道得太过笼统, 一定要做到细节翔实, 可以有效地终止社会传闻的进一步扩散。

参考文献

[1][2]刘建明等著:《舆论学概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3]全国十三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4][5]邢东:《记者追溯绑架传闻结果:都是听人说的》, 《都市消费晨报》, 2009年7月31日。

上一篇:病毒发展趋势论文下一篇:核心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