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口语训练

2024-09-08

加强口语训练(共12篇)

加强口语训练 篇1

口语, 是人们一生中使用得最多的表达手段和交流方式。在未来社会中, 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 通讯工具的发展, 口语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和频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语文教学中, 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 激发欲望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八年的教学经验, 我的理解是:口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活动。而这种言语交际活动往往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 口语交际教学中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 似曾相识的感觉, 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 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会调动出来, 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学生就会带着情感, 怀着兴趣, 走进创设的情境, 最佳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一) 创设情境, 演

在阅读教学中, 语言的积累已经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如何促使学生将积累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而课本剧的设计可以使这个问题简单一些。课本剧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如在教学《奴隶英雄》时, 我没有对文章的内容一一讲解, 而是设计了课本剧的表演, 让教室变成了小小的舞台, 学生在精彩表演的同时还配上了自己的语言。学生把课文中的情节在课堂上表现出来, 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课本剧”的表演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 通过小小的舞台, 他们努力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这样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 创设情境, 说

创设说话情境, 使学生有表达的欲望, 这是说话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例如, 在教学《丑小鸭》这一课时, 我创设情境: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高兴极了!它扑扑翅膀, 向家的方向飞去……一路上, 它会遇见谁, 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站起来说。

(三) 创设情境, 辩

辩论, 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见解, 揭露对方的缺陷, 以使自己的观点有立足之地。辩论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 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思维的僵化, 呆滞;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 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交际能力。在辩论赛中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 精心筛选, 严密组织语句, 锻炼自己的听、说、读的能力。

二、营造氛围, 互动交流

口语交际是一种语言信息的交互往来, 语言信息是双向互动传递状态, 是交际中的双方或多方都处在互动状态之中, 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它不是自言自语, 而是语言信息的交互往来, 它必须注重倾听, 表达应对口语交际的能力, 这就需要交流互动才能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在儿童的心理世界,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这种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学生只要拥有这种心理品质, 就会敞开心扉, 敢说话, 敢提问, 敢有不同见解, 作为教师要带着常识的眼光, 带着敬佩欣赏之情, 保护学生的这种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哪怕他们的语言是幼稚的片面的, 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教师都要给予热情的肯定。

三、恰当指导, 鼓励表达

有些教师认为口语交际课是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教师只是组织者, 至于学生说得怎样, 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提高不太重视, 教师成为旁观者, 这样不但降低了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 也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 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比如学生在表达时, 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或者是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 加上心情紧张, 事先想好的一说起来就颠三倒四, 文不对题, 这时老师应及时帮助学生, 给予指导, 使学生能够顺畅表达, 自如交流。当学生处在交流中忘词的尴尬场面时, 教师要及时为学生补充说明想要表达的意思, 并为学生解释这是因为紧张没有说出来, 这样既挽回学生的自尊, 又为学生继续表达搭建了桥梁。

总之, 在口语交际课中, 我们只要把这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去, 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让孩子们生龙活虎地投入口语训练中来, 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

加强口语训练 篇2

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论文

小学生语文基本素质包括许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的理解语言文字接受信息,又能准确而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换言之,就是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就目前小学语文推行素质教育而言,

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客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

1.是语文教学整体结构的需要。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素质中的基本能力,口语交际训练是听说读写四项任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口语交际不同于写文章,它可以通过语音、语调、体态语言表达比书面语言更广泛的内涵,因而更能直接地表情达意。口语交际不能像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有时要边想边说,或者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要想口语交际中言之成理,甚至出口成章,不经过认真训练是不行的。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对学生的读写训练抓得很紧,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基本放任不管,从而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脱节,语文能力跛腿,高分低能。

2.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交际活动的速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口头语言(口语交际)在交际中越来越显示出比书面语言更加快捷的特点,卫星电话,可视电话的应用,电脑语音输入系统的诞生,都为口头语言在远距离交际表达领域拓展了广阔的应用空闻,因此,对学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1.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必须要求明确、训练达标。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各年级口语交际要求非常明确,低、中、高各年级都有不同的目标。低年级说一句完整的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口答老师的问题,口齿清楚;中年级能复述课文讨论问题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恩,能清楚明白的讲述一件事,高年级要求能创造性的复述课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能明白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既不能盲目拔要要求,也不能草鞋无样,

边打边相。

2、要创设轻松平等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说得自在,说得轻松。

自在轻松要有一种坦然的心理状态,要想消除学生口语交际时的紧张情绪和害羞心理,教师的教态、语官要亲切和蔼。学生口语交际时要耐心点拔,热情鼓励,创造一种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平等的另一个合义是每个学生的训练机会均等,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性特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后进生大胆参加训练,使全体同学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3.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空间,增强口语交际训练力度。

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在语文课内进行,单纯依靠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项目进行练习,口语交际的空间狭小,训练量也不大,这与口语交际训练所要达到的要求是不相称的,困此,要采取多种途径,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空间,加大训练力度,可以有以下几种

方武:

(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扩展口语交际训练。

系统论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语文教学中听说壤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口语交际训练从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因此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听、读、写训练有机的结奋起来,必然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从日常生活中的应对交谈到课堂上的提问答问,从简单的见面问好,到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都耍求学生有听话、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口语交际训练必须与听相结合,让学生在听中学说,可以听老师讲述之后学生说,可以听广播、录音之后说,可以

听故事后谈自已的看法.可以在课堂提问后讨论.可以由老师讲述生活中最近发生的某些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由学生进行评判,同学之间展开讨论,既听同学们的发言,又发表自己的见解,即练习了听话又练习了口语交际。这种训练方式要求教师善于

预设矛盾,创设独特的问题情景,引起争议.让每位学生各抒己见。

与读相结合,在读书的过程中练练口语交际。朗读课文是口语交际的另一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都对口语交际训练有所促进复述课文则为口语交际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复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可以变顺序,补充情节,创造性的复述课文。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

茂,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故事性,如果指导学生用演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田忌赛马》、《苦柚》等课文就很适于表演,如《奴隶将军》本身就是剧本,更不必说。

与写相结台,要求学生在作文之前打好腹稿先说后写,可以说中心,说提纲·说主要内容,说全篇(口头作文);也可以写后再说,说选材的方法,评价作文的得与失,说写作的体会等等。

(2)在课外活动中练习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训练不能空对空,要使学生说起来言之有物,教师必须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就要求我们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先活动后说,

如开展语文游戏之后口语交际。如校外参观访问,春游、秋游,校内外重大庆祝纪念活动都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好契机。活动之前,老师要提出学生观察的要求,活动之时要指导学生观察,活动结束后要马上组织学生口语交际。如我校学生参加新沟大桥通车

典礼之后,教师第二天组织了口语交际课。由于学生有亲身的生活体验,活动中又有意识地进行了观察,所以这次口语交际课上得很成功,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同学几乎出口成章。

有些语文课外l活动本身就是极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如: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小型辩论会、普通话比赛等。要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尽量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

(3)口语交际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训练学生语感对读而言是重要的,但对说而言也很重要。小学生口语交际不规范不正确是难免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语言,培养学生语感。要培养学生的话序感,指导学生说得有条理,有顺序。教师可以出示一段语序混乱的话,

让学生进行调整性的复述,也可以出示顺序错乱的口语交际提纲,让学生自己调整顺序·然后围绕提纲口语交际。要培养学生的语意感,在指导学生口语交际时选择正确的词语和句子,明确表达自已的意思。教师耍及时纠正学生口语交际申使用不恰当的近义词,表

示肯定、否定的然否副词,表示主动、被动的介词。还要注意在训练中指导学生删除口语交际时重复哆嗦的词,培养他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表情达意。要培养学生的语情感,要求学生通过语音的轻童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配合适当的表情、动作等体态

语言表达自已的感情·要能把握好几种常用句武的语调、语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要专注的倾听,及时的给予评价,既纠正错误,又热情鼓励。鼓超他们向新的目标不断迈进的勇气。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只有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并以认真的态度,开拓的精神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抓紧抓好,才能彻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质。

(4)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发展学生思维。

口语交际训练是训练学生思维、表达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必须与发展学生思维相接合,要达到学生口语交际出口成

如何加强英语口语训练 篇3

英语作为中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言语操练才能达到。但是这种操练并非是漫无目的、多多益善的,它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何加强英语口语训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偏重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及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训练指导,加大学生自学的活动量,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在以下几方面要加强口语训练。

一、课堂上加强口语训练 培养语感 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练好各种句型,教师要创设语言环境,注意情景对话,不孤立教学单词,努力培养学生讲英语的良好习惯。(1)进行多种训练。在对学生句型训练时,每学一个句型,都必须通过重复、模仿、替换、转换、扩展等多种训练,达到熟练程度,为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奠定基础。如:“Sit down,please”、“Good morning,Han mei mei”、“How are you?”。然后进行扮演角色的对话。教师用清晰的语言介绍给学生们,并告诉这种新结构的意义及语法的形式。(2)做重复交流活动。练完句型,如果学生们达到了理解的程度,教师应按照上下文逐渐地创造一些交流活动,如介绍情景活动:“去商店买东西”(go Shopprng),让一位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另一位扮演顾客,“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 ”让两位学生利用日常交际用语去演或实习买卖东西这一活动。通过这种交流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际英语的用法。这样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会使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相联系,是培养学生讲英语习惯的好方法。

二、平时加强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训练 在培养学生讲英语习惯的训练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含羞,产生不敢讲、不愿讲等心理障碍,教师应采用鼓励的办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1)在面对全体中要有所侧重。在训练中,教师要把侧重点放在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身上,除了鼓励、指导外,应给他们较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逐渐由羞怯变为敢说。同时,教师一方面给他们做示范,一方面对他们要有耐心,态度和蔼,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2)在训练中多给些有趣的话题。中学生活泼、好奇、好表现、善模仿、喜欢交际。鉴此,在训练活动中要多创设一些有趣味的对话内容。如:talk about “your family,your favourite food ,sports”?等等。(3)要及时纠正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在练习过程中,特别是口语活动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师要认真、仔细、及时地纠正学生在语言、语调上出现的错误,或让学生间互相纠正。三、生活中运用英语,加强口语训练 课本上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是离生活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缩短这种距离,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具。教具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语教学中,最受学生接纳、喜爱的莫过于对他们有意义的,与他们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东西,反之则差的很多。在一节“The apples are sweet. The grapes are sour.”的一节课上,授课老师的教具选择单一,整节课下来就是那几幅卡片来介绍、练习,课堂气氛没能很好地调动起来,而后经过反思,在上另一个班时带了几个苹果、梨子,并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尝一尝,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课上学的句子变的鲜活起来,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学生学習热情空前高涨。学生们乐于用英语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这样就加强了学生的口语训练。有位老师在教学衣物时带了各种样式的衣服,有裤子,有裙子,有衬衫,也有夹克等等,真正把抽象的单词与具体形象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学生的积极性顿时提高了很多争先恐后的用英语交流,这样就练习了他们的口语。截取生活中的典型。生活中的典型既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心理,紧密联系生活,把精彩的东西呈现给学生,把他们所关注的带给他们。在教学Who’s he? Who’s she?时,在课件上放些名人的照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学生热情很高,个个踊跃欲试,在猜的过程中练习的不亦乐乎,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总之,孩子们有了学习兴趣,练习口语就更不成问题了,从而也就提高了英语成绩。

加强口语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篇4

一、口语训练的使用性和时效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劣等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能迅速地进行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形成了这种素质,学生就成了“学会学习”的人。

世纪的更替,科技的发展,赋予职专生新的任务。相对于普通高中,职业中专的口语训练尤为重要。在现实生活中,职专生必须具有自荐的勇气和能力。那种“沉默是金”、“金口难开”、“只当观众,不当演员”的学生只能是求职过程的落伍者,最终被社会遗弃。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说话。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能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并在创业的成功之路上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口语训练的临场性和反复性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和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又为社会服务的。因此,任何教学绝不能只限于狭小的牢笼内,而应向社会开放。素质教育的考试是取得信息反馈和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相对与书面考试和比赛来说,口头的考试与比赛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职专生平时很少当众表明自己的观点,课堂很少发言,活动很少参与。这无疑是他们缺少自信的缘故。这就要求教师选择一些肯定自我、树立自我形象的题目,如“我的优点、特长”、“最有趣的一件事”等,在即兴发言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心。另外,还可以设计“应急反应训练”,面对台下的诘问、反问,使台上的人经历由出丑到泰然自若的过程,克服心理障碍。可见,临场的心理因素是口语训练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只有反复训练,才呢有所收获。特别是对那些“第一次”的同学,更应多鼓励,使其有“第二次”、“第三次”,学生之间是存在自身素质的差异,但通过口语训练是可以缩小乃至消除这个差异的。

三、口语训练的文学性和鼓动性

目前,就业市场出现高学历化,且学历需求有迅速升高的趋势,大多学生家长认为,只有读大学,才没有下岗的危险。因此,大部分同学挤入普通高中,形成“普高热”,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职业中专的困境。来到职专的学生大多素质低、底子薄,连朗诵课文都成问题,又何言其他?作文更是千篇一律,词句贫乏,说理不清。针对这种情况,适合进行口头作文是必要的。口语训练能在学生心中施加一定砝码,促使他们去听新闻和读报纸,广泛阅读书籍,从中纠正发音,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文化素养。另外,在口头作文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标准生动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会成为大家的向往和追求。

四、口语训练的创造性和连贯性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每名职业中专学生努力追寻的,而这种能力是用言语来表达,靠语言来完善的,这就说明,言语和思维存在着内在的相关性。加强口语训练是提高这种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试想,在你的面前若摆出一个代数式“1+1=”,答案不言自明。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并让大家求异思维,那答案恐怕不止一个了。这虽然是小学生的脑筋急转弯的游戏,但在职专生思维创新方面,还是受益非浅的。职专生毕业后大多走向毕业岗位,面试回答问题时,要求大胆创新,独具匠心,能有让一个企业从低谷中崛起的魄力。这时,你的言语不仅要流畅自然,而且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加强口语训练,让学生练说、练讲,由结结巴巴到流利自如;由前言不搭后语到条理清晰,思维缜密。

口语交际训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低水平到高层次的训练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步提高,而且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和培养学生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职业中专的学生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而且是学生上岗就业的前提,更能为进行良好的社会交际提供保障。

摘要:职业中专的学生,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是推进当前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加强口语训练并置于教育的首位是学生上岗就业的前提,也为建立良好的社会交际提供了保障。

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篇5

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口语交际则是思维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多多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对发展学生思维大有裨益.对小学生适时进行口语规范化训练,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更主要的是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

作 者:杨玉霞 高秋英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2627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5)分类号:G642关键词:口语训练 思维能力

如何加强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 篇6

关键词:听说训练;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92-01

一、培养讲普通话习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书面表达水平

大纲提出:作文应当由说到写的顺序逐步提高要求,这是因为口头语言的发展走在书面语言的前面,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也指出“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可见,说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写得好不好。翻开农村学生的作文本,存在很多突出问题,

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让学生有充分的说话环境。因此,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形成用普通话交流的良好风气,对提高农村学生的口头能力起根本作用。城市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普遍比农村学生好,这与他们都能较好的使用普通话不无关系。而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在农村小学一直实施不好,大部分的学生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是使用的家乡话,对此,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我深有感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活环境对学生的阻碍,一方面却是教师的努力不够。推普工作是语文教师重要的职责之一,教师应有深刻的认识,下功夫排除推普工作中的困难,教育学生讲普通话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说话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乐于说,说得好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成功的提问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挥。课堂提问切忌太深或是太浅。太深的提问让学生觉得压力大,学生绞尽脑汁,不得其解,心中无数如何能大胆发言、并说得好?而太浅的提问让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面对“是不是”“有没有”“对不对”的满堂问,学生想都不用想,习惯性的答案脱口而出,难有展现能力的空间。所以,课堂提问应精心设计,才能发挥作用。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概括性较强的题目,学生的思维难于一步到位。教师可以将题目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由分及总,寻找答案。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面对较复杂深奥的问题,学生的思维难免“卡壳”。有些教师索性把答案说白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此一来,学生得不到锻炼,容易丧失积极主动性。此时,教师可以把题目暂放一旁设计有关性质相同。且较易理解的题目,以达到贯通、启发的效果。

3、改变角色,置身情境。如果学生把回答问题当成一种任务、一项测试,那么,紧张感必定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反之,如果把回答问题当做一次展示知识或个性的机会,则会兴趣盎然,积极发言。

4、巧设谬论,引发驳论。教师故意提供一个错误的答案,以引发学生的反驳,说出理由,这也是激发学生说话兴趣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中,教师有意说出“农夫想出了揠苗助长的方法,禾苗一天之内就长了一大截,这样子,过不了几天就能得到丰收,农夫真是个聪明的人!”班级顿时哄的一笑,学生纷纷表示反对,说出理由,讲出道理,并联系到生活当中。

三、掌握说话的恰当时机,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1、课前预习检查,有备而说。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不必局限于字词,可以从更多的方面着手。如“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这样,很好地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的习惯,养成做好说话准备的习惯。

2、课后结束总结,有感而发。课后总结的任务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进行,这样,既不利于检查学生的只是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失去一个表达、交流的机会。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如设计“口述课文内容”“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同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你有什么感想?”等说话题目,鼓励学生大胆说,并且在交流过程中,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感受激奋情境,一吐为快。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的说话欲望。如在教学《卖火材的小那女孩》一课中,教师先进入角色,以哀伤、沉重的感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入情,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此时,学生对穷苦人民的深深同情、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的强烈不满充满了胸膛,当教师提出“小女孩的不幸遭遇表现在哪里?”“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命运?”“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你应该怎样珍惜幸福生活?”学生情绪饱满,你一言我一语的畅想心声。

在学生说话过程中,教师应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及时与学生鼓励,让他们有成就感,有说话的乐趣,同时应带头示范,鼓励学生多使用成语、古诗句、歇后语、格言等,以培养积累、运用词汇的能力,增强说话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加强口语训练 篇7

一. 重视并指导朗读

在课文的教学中, 我以“读”开路,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形式有范读、领读、齐读、默读、快读、分角色朗读等, 交替轮番使用。我指导学生要求他们能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强弱、快慢、停顿、轻重、变读与儿化等语音知识和技巧。模仿中央台的播音员, 根据不同语境, 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

二. 学会即兴发言

即兴发言的前提是“听”, 听清楚对方的要求, 然后依据要求回答。我要求学生先归纳听到的, 迅速整理出要点, 思考该怎样应答, 然后才发言。我要求学生先把话说清楚, 然后才讲究生动形象。有的同学比较怯场, 我鼓励他们先把话写下来, 想清楚了才说。我允许有的学生把说话的提纲或提示语先写出来熟记后才说, 我也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尽量出口成章。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是最好的口语训练。课上学生发言的面尽可能的广些, 我常采用指名回答、举手发言、站起来自由表达、按座位顺序依次表达等方法, 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口头表达比较充分。

三. 训练要求逐步提升

我常选择一些贴近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话题作为口语训练的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心口合一, 养成诚实说话的习惯;心中怎么想, 嘴里就怎么说, 说错了修改重说;每讲一句话, 都要尽可能地符合汉语语言规范。

口语训练制度化。平时训练放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 让学生站在那儿讲一分钟到三分钟。从介绍一条信息到讲清一项知识或一个成语典故等等, 逐渐引导学生讲上一节课所授内容, 使与本节教学内容相衔接, 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这样也赢得了时间。

在口语训练中, 有听了说, 说了写, 听了写, 写了说;有读了说, 说了写, 读了写, 写了说。这种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充分得到训练。我不失时机地表扬, 鼓励, 学生的说话兴趣便被激发了。训练半学期后开始“口头作文”, 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做充分准备后讲五分钟, 然后整理誊到作文本上, 实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相结合。

四.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 我们进行了诗歌朗诵、绕口令比赛、演讲比赛、故事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如演讲比赛:我们围绕主题多个命题实行临场抽签, 给每个选手10分钟准备。这种训练层次较高, 难度较大, 检查演讲者写作能力、应变能力。如辩论会: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代表, 抽签确定正反方, 辩手依据论题准备材料参辩。如辩论《逆境与顺境哪个能造就人才?》, “逆境”一方有的列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的引《史记》, 诸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有《国语》;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等等圣贤发愤所为的事例。“顺境”一方有的从正面举例, 如李嘉诚出巨资把儿子送到国外接受良好教育, 儿子学成归来, 子承父业;有的从反面例举环境不好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 如贫困山区的孩子成才难等等。这种正反方式的辩论, 学生很感兴趣。它促使学生加强知识积累, 培养说话的敏捷性、严密性,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还如进行“记者招待会”:围绕主题让提问和回答的双方事先做好准备。我们设置5-7个岗位请学生扮演主持人和领导, 其余的学生为“记者”, 由他们提出问题请“领导”回答, 历时半小时, 最后师生一起评议, 这样气氛紧张而热烈, 学生兴趣浓烈。

五. 严格要求积极引导

语文教师要起好表率, 平时的言语非常重要。讲起课来引经据典娓娓动听, 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潇洒自如, 没有口头禅, 不结结巴巴, 学生自然会非常喜欢你的课。我要求学生说话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用词恰当、句子完整、条理清楚;要求学生背诵一字不漏、一字不改;朗读时或坐或站都要挺胸、句读分明、不读错字、不丢字加字、不读错后自我纠正;强调要抑扬顿挫, 语速适中, 要有气势、力度。引导学生能说会道, 做到想说、敢说、爱说、会说。

加强说话训练,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篇8

一、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生活中, 口语的用处往往比书面语更广, 而且口语又是书面语的基础。只有先说好了才能写好, 只有会说才能会写。所以, 要写好作文, 提高全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尤为重要。现在的语文教学中, 只注意课文的思想内容的教学, 忽视口语教学, 也就是说, 语文忽视了语文知识的运用, 这也为学生写作文制造了障碍。当今社会, 人际交流日益广泛密切, 各种竞争日益激烈, 笨嘴拙舌怎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未来, 对学生加强口语训练,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鼓励并激发学生开口说话的兴趣

我在农村教学, 农村的学生胆怯、羞于开口。“嘴笨”导致“手笨”。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勇气, 缺乏锻炼。我就帮这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让他们鼓起勇气, 大胆开口说话。每接一个班, 上第一节语文课时, 我都让学生走上讲台作自我介绍, 平时上课时, 对那些也很想说话但由于胆怯羞于开口或一开口就脸红的学生, 对那些性格内向不愿意发言的学生, 对那些口齿不清结结巴巴的学生, 我尽可能鼓励他们, 并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即使他们说话语序混乱、缺乏条理或吐字不清、重复啰嗦、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只要他们能说上一句流利完整的话, 我就给他们以鼓励, 并让全班同学为他们这微小的进步鼓掌, 以增强他们大胆开口说话的信心和勇气, 这样, 这些学生敢说了, 说话兴趣增强了, 说话水平也一天比一天高了。可以想象, 让他们把说的话写下来, 作文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三、先读后说提高说话能力

要让学生会说须先读, 即先读后说。在语文教学中, 每一篇课文我都让学生先读再说。或说大意, 或说重点, 或说写作特点, 或说喜欢的片段, 或说读后感想———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还可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如《少年闰土》一课, 同学们都认为作者回忆少年闰土月下看瓜那一段景色描写最精彩, 我就让学生反复读, 然后再复述, 最后再表演。许多学生经过多次复述、表演, 对课文掌握更熟练了, 感悟更深了。先读后说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 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普遍认为, 对自己说出来的内容, 感受更深, 记得更牢。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在作文教学时, 我一般先让学生说一下自己准备写什么, 然后再写。如写记叙文:宣布了写作范围, 我先让学生互相说说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想想人物的形象、语言、动作, 有什么心理活动———学生说的过程就是选材的过程, 又是谋篇布局的过程。两节作文课第一节说, 第二节写, 同学们感到轻松自然。千万不要认为是浪费时间。这样先说后写, 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也提高了同学们选材构思、遣词造句的能力。

加强口语训练 篇9

一、创设和谐语境,鼓励学生“敢说”

害怕说话不当而当众出丑等问题是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所以教师要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自由、信任的交际氛围,尊重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讲完《藤野先生》后,我让学生也介绍一个熟悉的人,我先问:在生活中我们会和许许多多的人接触,那么你最熟悉谁呢?”这时我看到我班吴凯(比较内向)同学,他满脸通红,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这时我微笑地让他站起来,对他说:“你一定有一个十分了解的人,给大家说说?”他放松了些,说:“我班班长,我们从小就在一个班读书。”“好,既然很熟悉班长,你不妨就他的外貌、衣着、性格等描述一下,班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慢条斯理地讲完了一个小故事——他们两人之间的友谊。讲完后,我问大家:“吴凯讲的好不好?”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吴凯也羞涩笑了起来。其他同学受到了感染,也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一节课就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度过了。这样做,不但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心理,也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选择适当话题,使学生有话“想说”

学生的投入程度与其对话题的关注程度密切相关。教师在确立话题时应考虑到话题的现实意义、难易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否产生浓厚的交际氛围。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结合课文来进行。现行人教版教材在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近二十次的口语训练;综合性学习每册教材安排大小综合共六次,且都与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其中都配置了关于口语训练的内容。因此,话题可以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中选取,这样既可巩固并提高阅读教学与写作的效果,又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因为选取的材料为学生所熟悉,使学生有了共同的知识背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沟通的愿望和“一吐为快”的冲动

三、群体互动交流,促成学生“多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尽量创造群体互动,留给学生多说的机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 强化问答,鼓励质疑

教师在教课过程中提出许多问题,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开动脑筋锻炼思维能力,同时也要学会组织语言,把自己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运用语言很好地传达出来,使得老师和同学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这就是一个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这种问答形式在课堂中应得到继续强化。

(二) 在表演中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摹拟表演的内容可以根据课文改编,即课本剧,这种形式使得学生必须把课文吃透,既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掌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可使学生在这种表演中训练口语表达。教材中选取的剧本有限,因此可以把教材中有复杂故事情节、激烈矛盾冲突、鲜明人物形象的课文改编成新颖生动的课本剧,如《皇帝的新装》、《走一步,再走一步》、《羚羊木雕》等都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设计场景,编写台词,设计形体语言,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舞台表演的口语。

四、指导说话技巧,使学生有话“会说”

(一) 给学生示范

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己寻找课文的“美”点,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在教《紫藤萝瀑布》时,要求学生找出“最欣赏的佳句”,按照“我欣赏的佳句是……,因为……”的句式说话。在学习《童趣》一文后,要求学生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学生说出了“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童年是一支优美的歌谣”,“童年是自由飞翔的小鸟”,“童年是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告诉学生,把这些句子组合起来还是一首诗呢!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朱自清的《春》中的“春之五图”时,我先示范讲解“春花图”,其他四幅图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效果很好。在讲解中,既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朗读、背诵是把书面语言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学生的口语受到严格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正确而有表情的说话能力。朗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并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增加词汇量,学到多种多样的句式,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每天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

(三) 恰当使用“辅助语言”

加强口语训练 篇10

一、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学生动口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成长的经历看,进入中学以后,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因素影响,青春期的害羞心理逐步产生,沉默寡言较为普遍。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将会变得木讷呆板。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口才的训练中,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是打开心结。针对学生“害怕”开口说话的心理,我反复告诉学生:人要不断超越自我,不要怕当众说话,要锻炼自己当众说话,只有通过反复锻炼,才能克服紧张的心理状态,否则永远也开不了口。同时,介绍古今中外很多口才家的成功经验:绝大多数先天条件并不突出,都是通过后天训练才取得成功的。如少年时代是一个口吃患者的原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通过经常朗读诗文,对着镜子纠正口形和舌根部位,从回答问题窘得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变成了口齿流利、擅长交谈、口才出众的外交家、政治家……通过这样一些典型的引导,唤起了一些自卑学生动口的自信与勇气。

二是创造机会。针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缺少动口机会的实际,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造动口的机会。课堂上尽量安排一些朗读和背诵,有时也可穿插一些成语接龙等文字游戏。同时,利用班会课或组织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题采访、演讲比赛等活动,为每个学生创造至少一次动口的机会。

三是营造氛围。学生在众人面前不敢开口讲话,多数是性格内向、顾虑多多,但在人少的时候有时却夸夸其谈。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营造一种宽松的良好氛围,适当地引导学生显露“才华”,唤醒学生表现的欲望。根据学生表达能力的差异,可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积极发挥其带动作用,增添他们说话的勇气和积极性;对于胆怯的学生,必须伸出热情之手,挖掘其回答问题的闪光点,并适当给予鼓励,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培养他们敢说、爱说的能力,真正营造热烈、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语言的欣赏性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遵循认识的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分阶段、分步骤实施。重点过好三关:

首先是语音关。在口头表达训练中,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要经常进行语音的基本训练,如分清翘舌音、平舌音、声母、前鼻音和后鼻音韵母等。特别是在方言地区,要分清每一个常用字、词的标准读音,而不受方音的干扰。在一定的语音训练的基础上,将标准的发音落实到字词当中,落实到朗读和普通话语言交流当中去。在此过程中,可采取背古诗、说绕口令、即兴说话等形式,或组织朗诵、演讲、辩论、讲故事、才艺、汉语拼音知识竞赛等活动来巩固标准音,力求做到字正腔圆。

其次是词汇关。语言来源于生活,重在积累。要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必须拥有丰富的语汇。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词汇量大了,表述的选择性就多了,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倡导学生做卡片,把优美的字词、精彩的表述、名言警句、成语格言记录下来,把生活的感悟、成长的点滴记录下来,博采众长,广撷精华。同时,要求学生定期进行整理分类,方便查找。这样,积累的素材多了,使用就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第三是修辞关。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修辞用得好,就能娴熟地驾驭语言,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准确地、绘声绘色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达到启发、影响听众的目的。因此,我们要重视修辞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多种多样的表达能力和技巧,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优美,表达更加流畅。

三、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表达的逻辑性

思维训练是口语训练中的重要环节。大家知道,思维与语言密切相连,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外化。思维严密,则表述清晰流畅;思维不严密,则语言表达不可能流畅清楚。因此,要提高口语表述水平,必须先提高思维素质和能力。同时,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要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思维的训练上。思维需要训练,训练应有可操作性。为此,我们设置了以下几种模式:

(1)朗读。每学期,我都结合课本内容,安排多场次的专题朗读。如选择一些有多个角色的课文,组织学生分角色来朗读。朗读时要求学生发音要正确、清晰,抑扬顿挫,表情丰富,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色体验中提高自己口头表达与对内容欣赏的能力。

(2)讲故事。在语文教学中,可定期组织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由学生自选,因为他们常常喜欢一些妙趣横生、具有哲理意义的故事。通过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组织讨论。结合上课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在上《友邦惊诧论》时,开展关于爱国主义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要以史为鉴,富国强兵,否则落后就要挨打;有的学生说要从身边做起,自觉使用国货,支持民族工业……大家在讨论中从不同的视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思维能力得到有益的锻炼。

(4)举办辩论赛。每个学期,教师都可以组织几场辩论赛,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围绕着“功,是否能补过”开展辩论,正反双方两组学生从提出论题,到组织论据,再到回答对方反驳,必须思维严密、条理清晰,否则一有漏洞,必被对方抓住,导致满盘皆输。

通过系统训练之后,学生的语言才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家普遍反映:一是思维清晰了,二是反应灵敏了,三是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

总之,普通话口语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将口语训练穿插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口语训练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才能。

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针对部分中学生口语表达困难的情况,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语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才能。

加强口语训练 篇11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口语交际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早就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著名文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说得更彻底:“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在西方,人们甚至把口才、美元、电脑称之为世界三大战略武器。不管古今中外的人们怎样评价口才,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主要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随着现代载体和传播媒体的发展,这种作用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虽然近几年来听说能力得到加强,但与实际要求仍相差甚远。很多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还存在着面红耳赤,羞于言语,表达不清或前后矛盾的现象。平时交流也常常语无伦次,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不够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也是造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提高语文素质。为此,我们着重进行了以下的训练。

1.加强朗读训练。主要用于训练语感体验和语音表达,同时也能丰富词汇、训练记忆和培养审美能力。

2.开设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在讲中注意语言、思路、仪表等问题,利于发展学生的语音技巧和情感心理。

3.学生讲评作文。习作后,学生互评(要求学生侧重于结构或语言修辞等一两个方面的内容修改,修改后讲评)。由于课外有时间做充分的准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见解,有利于激励学生成功感和增强自信心。

4.戏剧片断表演。要求学生选取课本剧中的片断进行表演,在表演时,允许学生照剧本台词表演,也鼓励学生综合剧中人物的特点,把人物的各个成分纳入新的联想中建立新的完整形象,通过新编的台词表现出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语文组合和口头表达能力。

5.开设开放性课例。通过演讲,作文讲评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胆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于是,可在每单元的教学中,选择一篇阅读课文,用一课时作为开放性教学课。这一课时,主要是学生依据所学知识通过自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问和答问的过程中,学生的发展思维和收敛思维都得到了锻炼。

6.组织开展辩论会。选择有争论性的问题。先组织学生写作文,再挑选观点不同的学生进行辩论如围绕“父母私拆孩子的信件是否正确”“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是不是好士兵”“如何看待父母的严要求”等论题展开必要的争论。锻炼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观点的能力。

7.采访活动和模拟答记者问。在开展采访活动前,先在班上组织模拟答记者问活动,让班干部或科代表等集体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体会怎样提问和答问,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明确了采访的要求,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外出采访。外出采访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检验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信息的提炼及纵使概括能力。

这一系列节奏快、效率高、趣味浓的口语交际训练,体现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表达观点,做到条理清楚,观点鲜明。

相信经过不断磨合一定能使学生拾阶而上,不断提高说话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浅谈加强小学生口语训练 篇12

一、语言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 听别人说的话, 学别人写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 说给别人听, 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 书面语言的读和写, 四种本领都要学好。有人看语文课的成绩光看作文, 这不免有点儿片面性, 因为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 应该作全面考查。忽视口头语言、忽视听和写的训练, 似乎是比较普遍的情况, 希望大家重视口头语言的表达。在小学尤其应该重视。

所以, 从语文学科的实质出发, 阐述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辩证关系, 使我们今后教学更加明确了。

1. 口语训练是语文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

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也这样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 发展合作精神。”

2. 从教学要求来看, 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它们相互促进, 但不能彼此代替, 需处理好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因此, 在教学中, 要反复朗读欣赏, 丰富学生的句式, 以达到积累句子的目的。还要指导学生通过理解词语, 学习新的遣词造句的方法, 学会准确用词、合理搭配。这样, 就要挖掘课文中学生口语和书面语言中没有的或不常出现的句式, 用来丰富学生句型句式, 积累句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 重视口语训练, 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老师精心设计口语训练项目是最关键的一步。比如可以进行朗诵、造句、答问式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

二、口语训练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苏霍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 不仅是为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聪明。”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知道语文和思维是密切联系的。人们借助语言开展思维活动, 借助语言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使人变得更聪明, 所以, 心理学家们把语言作为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发展学生的思维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渗透在讲解、复习等环节之中, 因为口语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各有长处, 应相互补充。

首先, 从口语问答与书面表达比较来看, 说话训练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敏性。

口头问答时, 词和句子的发音必须在极短时间里进行, 儿童掌握的单词, 由此形成牢固的暂时联系, 说出并不困难, 但要说出新的完整句子, 甚至一大段话时头脑中的储备就不够应付, 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对能说的内容及其结构进行新的综合, 这就极大地锻炼了思维的灵敏性, 在说话练习中, 多让学生即席发言大有好处。

其次, 从口头表达与默想 (只想不说) 比较上看, 说话训练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默想时使用的内部语言, 条理性差, 口头语言需要适当组织, 以便对方能懂, 这种组织就会促使思维条理化, 儿童如能连贯地说一段话, 这就标志他们思维条理性加强了。

此外, 说话训练中的集体讨论比个别批改书面作业更能培养理解力。

个别批改书面作业, 一般是教师批, 学生看, 批语常常极为简略, 学生不容易很好理解批改的意图, 其他学生不能得到有益启示。说话训练往往是全面性的, 一个说, 大家听, 有经验的老师还尽量引导全班进行补充、评论, 也很少通过提问质疑等方式, 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说话的内容。在集体讨论中,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理解事理和辨析语文言的能力, 又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口语为书面语言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语言发展总规律看, 口头语言是先出现的, 书面语言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无论从社会或个体来看, 都是如此, 儿童学习书面语言, 必须通过从口头的词、句向书面词、句过渡, 正是由于儿童入学前已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和句, 才使学习书面语言成为可能。入学后, 儿童口语中使用的词汇数量增多, 那么书面语言的词汇量也全“水涨船高”。因此, 儿童入学后, 口语训练不能放松, 需有计划有步骤地教他们正确地运用词语造句, 连句成段, 进而围绕中心, 更流畅地讲述所见所闻, 表达思想感情, 不断对儿童现有口头语言进行加工、改造、提高, 教师应该经常地、及时地把口头语言发展的成果用书面语言巩固下来, 像口述见闻, 口头复述以及讲故事等都是写日记和命题作文的重要基础, 当儿童能顺利地清楚地连句成段才能更好地学会用书面语言写作。

四、结语

上一篇:GC法测定下一篇:城市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