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自己(共5篇)
完善自己 篇1
一、认识“磨课”,洞悉意义
磨课, 是某位教师在一段时间内, 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节)教学进行反复、深入的揣摩、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即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反复磨课后,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
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又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要使教师在磨课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必须正确认识“磨课”:
追求卓越与尊重个性。磨课活动中普遍追求课堂的亮点争取出彩。因此,理想的磨课应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应以执教者的素质为依据, 充分尊重执教者已有教学设计的合理成分,在与执教者进行充分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引领执教者进行优化与提升,把执教者的个人智慧和其他参与者的智慧有机整合。
专业引领与平等对话。磨课需要专业引领,缺少专业引领就会陷入低水平重复,在磨课活动中,能力强者、职务高者往往成为最后关头的“定调者”,磨课活动最终成为他们个人思想的翻版。因此理想的磨课应集思广益,形成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研究氛围, 构建广阔的教育智慧的平台, 开展平等对话,力戒话语霸权。
长久实效与急功近利。有赛则磨,无赛不磨,急功近利。理想的磨课应成为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 应成为学校的一项研究制度,成为广大教师提升教学素养的“练功场”。但平时的磨课活动经常与“考核课、评优课、参赛课、公开课”相伴相生。所以,理想的、真正的理磨课应该是: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根据自己对磨课的价值追求, 描绘了理想中磨课的主要特点:第一,磨课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使参与者和执教者经历一个深层次的专业对话过程, 我们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变革,更要考虑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而这毫无疑问将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教育素养的提升;第二,磨课是一种集体性的教育创新活动,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境界的过程,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同伴互助、共同研究、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理念;第三,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生成的过程,磨课者之间应当关系平等、心理相融,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协助;磨课的引领者要力求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善于把大量时间留给执教者和其他参与者,让他们进行最大限度的交流与对话,使所有参与者与磨课共同成长的理念得到落实; 当然磨课应当充分尊重执教者的劳动, 把执教者的个人智慧和其他参与者的集体智慧有机整合在一起。正如张志勇厅长对磨课的解释:“我们所讲的磨课,其目的,绝不是让每个研修组去打造一节优质课,而是要发现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进而用研修组的团队力量,用远程研修的协同智慧、专家智慧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里, 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
二、在“磨课”中完善自己
为了保证磨课活动的质量,根据对磨课一般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我认为应遵循以下磨课规则:(1) 教学管理人员全员参与,保证各组的磨课活动在相关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下磨出新意、磨出成果;(2) 每位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努力做到四个“一”:即认真上好或听好每一节课,做一次有质量的磨课发言 ,写一份有分量的磨课心得, 向执教者提一条有价值的教学建议;(3)强化对研究氛围的宏观调控,要求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少讲“人情话”、“场面话”,多提建议、意见;(4)实施上课─磨课─上课的操作模式,使上课和磨课形成一个前后相通、及时反馈的工作链条;(5)提升磨课的技术含量,对每节课进行录像(摄像)和制作,以便磨课时根据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回放。
培育求真、求实、求善的磨课精神。这种磨课精神根植于老师们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 它是对业务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它是一种坚信“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坚定信念。
形成“好课多磨”的研究意识。磨课活动能唤醒教师深藏于心的研究意识, 让我们体验到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和技术含量,品尝到从事教育工作基于创新而涌动的职业幸福。让老师们知道:好课是磨出来的。通过磨课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汲取他人长处,接受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与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同时磨课活动给了我很深启示, 丰富了我对磨课活动的理解。一是磨课活动离不开评价促进机制。人都是有惰性的,广大教师要求专业发展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存在的也是潜在的,学校必须通过任务驱动、评估考核、典型示范等各种办法促进教师积极参与磨课活动。过分下放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导权,只能让磨课活动低效化。二是磨课活动离不开专业引领。放弃了专业引领或专业引领者的水平低下, 都会使校本教研活动的同伴互助成为一种低水平的徘徊。三是磨课活动离不开机制创新。机制是磨课活动高效运作的基础,必须把磨课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规则和程序, 同时要结合活动现场的实际,及时、灵活处置各种即时的矛盾和问题,使磨课真正成为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平台。
三、初中英语组磨课设计
(一 )磨课内容
1.磨教材 :磨课程标准、教参、教科书。 以课标为依据 ,以教参为指导,对课本进行拓挖思悟。
2.磨目标 : 准确定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度目标。把握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3.磨学生: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及情感态度为依托,使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4.磨环节 :基本环节包括 :热身环节、新授环节、练习环节、巩固环节。
5.磨细节:如:语音教学、文化教学、语法教学、提问艺术等。
(二 )磨课流程
第一步:制订计划
年级组(教研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召开全体英语教师会议,探讨确立研究目标,选定课例,确定授课教师,落实全组每人的工作任务,做好全程时间安排。经过讨论、比较、选择较好的个性研究课例。
第二步:第一次备课
授课教师分析课标、教材、学生,根据个人经验进行第一次备课,写出教案。
第三步:第一次打磨
教研组全体教师针对授课教师的备课,进行研讨,给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完善教学设计。与此同时要做好观课准备,制定观课量表,对教师进行分工。
第四步:上课观课
教师按新教案执教一节课。学科组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授课老师上课,教研组其他教师依据分工进行观课,并做好详细记录。
第五步:第二次打磨
全体教师观课后进行研讨会议, 根据观课时所做的记录进行议课、评课。执教教师做好记录,观课教师写出观课报告。
第六步:第三次备课
授课教师要根据大家的点评和观课量表的分析再次进行备课,再完善教案,达到最优,年级组(教研组)教师加以推广应用。
第七步:总结反思
总结本次课例研究, 形成教研组课例研究总结和组员个人的总结反思。
完善自己 篇2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身边朋友睿智,与智者同行他能善启人心明而渐通;身边朋友宽容,久熏于己心体澄澈,常在丽日光风之内;身边朋友相亲,你也会从他爱人的心怀中学会爱身边之人。“好丑心太明,同物不契;贤愚心态明,则人不亲。”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和大方的人在一起,处事你
就不小气;和睿智的人在一起,遇事你就不迷茫;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你就变机敏。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人生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场表演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人生每次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
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懂得感恩的人,善待他人;懂得惜福的人,善待自己;懂得欣赏的人,善待周围的一切。与好的朋友相处,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启迪,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善了自身。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着生活的锤炼,让自己更厚道一些,更善良一些,在理解别人的同时完善自己。
语文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教学个性 篇3
一、讲究教学艺术培养教学个性
教育是一门艺术,要使学生受到的教育终身受用,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讲究教学的艺术和方法。
有这样一个事例。
我高中时的班级举行了毕业20年同学聚会,在座谈会上,同学们一个个发言,大家都感谢老师对他们的栽培,年逾古稀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一直坐着聆听同学们的发言,直到座谈会马上结束时才慢慢地站起来说:“今天我来收作业了。大家还记的毕业时最后一堂班会课吗?”这时大家才想起那天,班主任语文老师把他们带到操场上,让大家在跑道上跑500米,并记下跑的时间、速度及感受,布置完后老师便离开了,没想到今天老师说出了实情。老师说:“我离开操场后,在教室的走廊上观看了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情况,其中有4个跑了5分钟20秒,一人跑的太快脚扭伤了,有15人跑时觉得没趣,退出跑道在场地外等人,除此之外的同学虽勉强跑完了路程但并没啥感受。”老师停顿了一会继续说:“我就这次作业的评判及我多年的人生体验,送给同学们几句话,其一,成功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其二,身边小事做不好的人一般都成不了大气。其三,跑得太快,还要跑得稳。其实,有了起点并不意味着到了终点,同学们现在都到了三十五六岁,还不是对教师说感谢的时候,请多说说自己人生的感悟。”
由这个例子不难看出,这位语文教师很有教学个性,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他的这种教学艺术和教学个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合理控制情绪,塑造教学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有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给清华大学高年级学生讲学的情形,文中写到这位学者在给同学们讲课之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有些记不起来,他用手敲打他的秃脑门,敲了几下之后,记忆便又畅通。大概人们觉得他很有趣,当他背不下去了,都拭目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也跟着欢喜。先生给大家背时,他真是手舞足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听课者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当然,我们不提倡语文课必须上成“表演”课,然而听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情的学者讲课,毕竟是一种享受。事实上,许多名牌教师上课都有自己的特色,或旁征博引,逻辑严密,整堂课如一篇议论文,滴水不漏;或纵横恣肆,行云流水,整堂课如一篇抒情诗,挥洒自如;或开篇铿锵,重锤响鼓;或收尾绵长,余味无穷。语文教师既要在课堂上以情绪打动学生,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调整好上课的情绪,或委婉和蔼,或慷慨激昂,或语调舒缓如和风细雨,或抑扬顿挫似速雷疾风,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我们的个性,应该是一曲舒缓、悠长而百听不厌的歌,是一幅幅徐徐展开且意境无穷的画。
初中教材第六册有一篇自读课文《泰坦尼克号》,这篇文章描述了杰克和罗斯这对年轻恋人在沉船后生离死别的感人情景。对于这篇文章,许多老师选择了让学生自读,不再讲解。但笔者认为,这部影片之所以风靡全球,是因为杰克和罗斯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感动了观众,而这种爱情观都是学生所缺乏的。因此,笔者首先让学生在电教室观看了这部影片,使学生对这部影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我们再来学习文章的内容。首先,笔者给大家范读了杰克和罗斯在水里生死离别的对话,笔者凄婉的声音让学生唏嘘一片,并趁机动情地说:“现在,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许多人连爱情的真谛都不知道是什么就盲目恋爱,以至于影响了学习,后悔一辈子,大家现在还小,主要任务是学习,苹果是青的时候不要吃,因为它又酸又涩,只有等它长熟之后,才会酸甜可口。”大家听了之后都若有所思。这样既帮学生揭开了爱情的神秘面纱,又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在学习臧克家《有的人》一文时候,首先,笔者介绍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他爱国忧民的思想,充分表现了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孺子牛的精神。笔者组织的有关资料打动了学生,使学生在接触课文之后就对鲁迅先生肃然起敬。分析完课文之后,笔者说:“本来,生死乃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古往今来,多少哲人和诗人对此惆怅过,悲叹过,思考过,议论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生死观,‘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是一种生死观。‘好死不如赖活着又是一种生死观。而我们又能如何呢?”从接下来同学们的发言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的心灵正在承受着正确的人生观的冲击。
话剧《雷雨》一课,重点是剖析周朴园的性格,课文节选部分,正是打开周朴园心灵的一把钥匙。笔者说:“周朴园与阔别30年的前妻鲁侍萍偶然相遇了,周家客厅摆设的还是鲁侍萍以前所喜欢的家具,鲁侍萍产后得病不能开窗见风的习惯,周朴园还是30年如一日的恪守着,柜子上还摆放着鲁侍萍的像片,这一切都表示,周朴园时时刻刻在思念着鲁侍萍。可是,当他见到鲁侍萍时却勃然变色,惊慌地质问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鲁侍萍:‘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周朴园面对“鬼魂”是如此的“真诚”,而面对真人又是多么冷酷;在惊慌之余,他又想将鲁侍萍“稳住”,随即又想用支票来了结这30年的恩恩怨怨。由此可见,周朴园是伪君子,如果不是这样,他有什么必要对一个“鬼魂”作这些纪念形式呢?那么,如何理解周朴园的“真诚”与“虚伪”呢?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知道自己虚伪的人还不算大虚伪,只有虚伪到连自己也不知道虚伪了,才是真虚伪,最大的虚伪。原来,周朴园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虚伪了,他对鲁侍萍怀念的“深情”连他自己都被感动了。于是,在这种“真诚”之中,他的愧疚的灵魂也终于得到了安慰。而我们在交往中,对人一定要真诚,虚伪的人那是不会被人认可和喜欢的。”从这篇课文中,既让学生理解了本文的内容,又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了最好的教育。我们的教学个性冲击了学生,使学生赞叹、羡慕、激动、兴奋,最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肯定不断提高。
完善自己 篇4
关键词:戏曲教育,艺术创新,德艺双馨
虽说艺无止境, 但艺术家都在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近日,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江苏省京剧院黄孝慈老师带队来盐城高校演出, 特意在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开办了一场艺术讲座。
聆听孝慈老师的讲座, 我受益匪浅, 心灵得到了净化, 她提出艺术家的人生至境就是“造福人类, 完善自己”, 如醍醐灌顶, 一下子给了我多年一直求思未得的答案。
“造福人类, 完善自己”是马克思的名言。也就是说, 当我们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幸福美满做奉献的同时, 我们也在使自己的个性得到丰富和完善,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现代人, 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开阔的人文视野、立体化知识结构和健康体魄的大写的人。
江苏京剧院名誉院长、二度梅获得者、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老师在京剧界有一雅号“黄大胆”。在《红菱艳》一剧中, 她突破旦角程式, 将影视手法大胆引入京剧舞台, 1989年底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揽入怀中;时隔10年, 又“撕碎了自己”, 出演虎妞, 首次将京剧传统身段和现代歌舞动作融合, 《骆驼祥子》让她再摘梅花奖!她为我们讲述自己的艺术人生, 细腻生动的演讲, 坎坷沧桑的人生, 韵味十足的范唱, 使我们如痴如醉。
我由此懂得了艺术最高审美境界是韵味, 以至于如孔子听韶乐而入迷, 三月不知肉味。在有些演艺人员沉迷于麻将、金钱和实用主义的情形下, 这些艺术家们仍坚持个人操守, 坚持演出, 不断探索, 执著追求, 她们的梦想是能尽快排演一出出新戏, 将多年的艺术积累、感悟付诸实践, 以至不在艺术生涯中留下遗憾。
演员要想“造福人类”, 首先必须“完善自己”, 德艺双馨。
都说“演员是吃青春饭的”, 这是大众消费文化的一种说法, 但对于民族艺术的严肃艺术, 我们崇尚的是她所塑造的舞台形象, 及其高超的人物刻画能力和演唱技巧。黄老师对待艺术创作是如此的严谨和勤奋。她说:“我接到剧本之后, 不是先看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而是通过读剧本, 努力研究探索剧本的主题思想, 深刻了解作家的意图、剧本演出的现实意义。只有当准确、深刻地理解了剧本, 才可能真正地理解你所扮演的角色。你对剧本理解得越深刻, 那么你创造的角色也越有深度, 才能准确体现人物在全剧中所担负的任务。”黄孝慈老师梅开二度, 当之无愧, 她对艺术那种近乎痴狂的追求, 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讲座是短暂的, 受益却是永恒的, 她使我感悟出人生的真谛:艺术工作者的人生, 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 年年草不同。创新之乐源于突破之苦, 黄老师感慨“一个小动作也会让人彻夜难眠”。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人才, 爱岗敬业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首要条件, 黄孝慈老师说:艺术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部分, 精神情操、滋润人们心灵的和煦春风与甘露。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 当物质化的潮流迅猛地占领着人的生活空间, 使人的精神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时, 优美、高尚的艺术养分更会成为人们迫切的渴求。同时, 演员还应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
可以说, 戏曲是民族艺术中最复杂、最生僻、最难讨好的品种, 但它实际上是高度综合化和艺术化的人文精品, 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在现代浮躁的社会环境下, 却有多少戏曲艺术工作者在为它甘守清贫, 艰辛拼搏, 使它正散发着如成熟女性般的特有魅力, 为越来越多“断代”的观众所接受和热爱。而这, 需要我们广大的戏曲工作者甘于清贫, 执著坚守, 这也是在“造福人类”, 自然也是在“完善自己”。
完善自己作文 篇5
我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知识,完善我们的不足。从读书中,我认识到《上下五千年》中,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感受到《三国演义》中,文官武将的斗智斗勇;学习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勇气与毅力;体会到《简·爱》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从读书中,我体会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豪情;了解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心为民;认识到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孤单悲伤;感受到欧阳修“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悠闲恬静;体会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惆怅。读书,使我们的思想更加深邃,使我们的知识更加完善。
想要更加完善自己。我们要拥有自信。因为如果别人不相信你,那千万不要气馁,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追求理想,一定能成功。我对自己无时无刻都充满了信心,错了我不怕,重要的是改正错误,而且不会在同一个坑里摔跤。我们要拥有勇气,敢于拼搏,勇于拼搏。居里夫人说过:“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生命写成的。只有拼搏,才能见到蔚蓝的天空,更广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