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还一报策略

2024-10-11

一报还一报策略(共3篇)

一报还一报策略 篇1

一、重复囚徒困境与合作

囚徒困境博弈可以说是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运用最多的博弈模型了。但是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的一些重要特征并没有被完全分析过。因此, 首先, 我们来具体分析囚徒困境的基本假设、收益结构等。在囚徒困境博弈中, 有两个国家S1、S2。他们有两种选择:合作与背叛。假设他们不能通过言语沟通 (这个假设也不是完全不合理的, 例如双方裁军, 双方语言沟通也未必能阻止背叛) , 因此, 各国都是在不知道对方选择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两国都合作, 得到收益为3;如果两国都背叛, 将都得到收益1;如果一方合作, 另一方背叛, 那么合作的一方就由于被对方欺骗, 收益为0。其收益矩阵为:

注R:对双方合作的奖励, T:对背叛诱惑的收益, S:给笨蛋的得益。P:双方背叛的得益。

其中, 下标1、2分别S1、S2的选择。表示括号内的左边的数字代表S1的收益, 右边代表S2的收益。S1的偏好顺序是D1C2>C1C2>D1D2>C1D2。由于博弈的对称性, S2的偏好也是一样。由于双方占主导的策略是背叛。因此, 纳什均衡就是相互背叛。

但是, 在重复囚徒困境博弈时, 还要假定以下几个条件:

1.假定S1或者S2不能轮流使用合作和背叛来得益。其含义就是交替地背叛对方和被对方背叛的收益没有双方合作好。用公式表示就是R> (T+S) /2。

2.参与人之间没有什么手段可以用来实施威胁和做出承诺。 (1) 这一条要求就是参与人可以自由选择策略。

3.假定不能在博弈之前确定对方会如何选择。对对方选择的认识只能来自于与对方的博弈过程。

4.不能消灭对方, 也不能放弃对局。因此, 对策者在每次对局中时选择合作和背叛。

5.不能改变对方的收益值。这个收益值已经包含了每个对策者关于对方利益的考虑。 (2)

根据博弈重复的次数, 合作的可能性是有差别的。如果囚徒困境博弈进行有限次, 那么, 双方没有合作的动机。因为, 最后一次大家显然不合作, 由于预先知道双方在最后一次要背叛, 倒数第二次也就没有合作的动机。那么两个自私者从第一步起就会背叛。

但是博弈进行无限次时, 情形就不同了。这里涉及未来的折现 (the shadow of future) 。未来折现是在重复博弈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阿克塞尔罗德看来, 参与人倾向于认为未来所得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其次, 参与人总会有些机会不再相遇。因此, 下一步的收益总是被看做比当前一步少。未来的序列收益可以通过折现系数 (假定为w) 而计算出来。假如每一步得到收益, 那么下一步的收益也是1, 但是只值现在的w (即1·w) , 依次类推, 一般情况下, 每一步收益为1分那么就有1+w+w2+w3+…=1/ (1-w) 。在无限次囚徒困境中, 由于有可能当前都背叛而得到的收益不能超过一直合作所能得到的收益, 那么, 理性的行为者就会选择合作。这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折现系数的大小了。

例如, 两个参与人, 假定另一个选择“一报还一报”策略。这一个参与人选择“一直背叛”策略或者选择“一直合作”策略, 那么, 选择“一直背叛”策略的收益为V1=T+wP+w2P+…=T+wP/ (1-w) 。如果这个选择“一直背叛”策略的人改变策略, 选择一直合作, 那么收益为V2=R+Rw+Rw2+…=R/ (1-w) 。那么这个参与人就会比较两者的收益, 如果为V2>V1, 即R/ (1-w) >T+wP/ (1-w) 或者w> (T-R) / (T-P) , , 那么这个就会选择一直合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一是在“囚徒困境”中, 表现最好的策略也要取决于对方的策略。二是折现系数w很大, 那么合作的可能性就是存在的。这也就否定了一直背叛是最优策略。

在重复囚徒困境中, 既然没有独立于对方的最好策略, 那么, 什么策略表现得较好呢?阿克塞尔罗德利用计算机进行两次竞赛 (the tournament approach) , (1) 发现最为简单的策略赢得了比赛;并且第二次计算机竞赛中, 在大家知道第一次竞赛结果的基础上, 还是取得了胜利。他得出结论:“一报还一报”策略在竞赛中胜出。

二、“一报还一报”策略 (TIT-FOR-TATStrategy)

(一) 策略定义与特征

“一报还一报”策略在国内大部分人都理解为“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等, 但这些词语都是贬义词, 就有误解“一报还一报”策略的意义。因此, 有必要说明“一报还一报”策略的真正含义。“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很简单, 就是首先第一步选择合作, 其后的每一步都选择跟对方上一步相同的策略。但是“一报还一报”策略却具有一般策略所不具有的优点。

阿克塞尔罗德给出了“一报还一报”策略6种优良特征:一是具有善良性, 它不首先背叛。在计算机竞赛中, 凡是善良的规则之间相处得很好, 也就是能得到较高收益。只要对方不背叛, 每个善良的规则一定是持续合作直到最后一步。二是具有宽容性。就是别人只背叛一次, “一报还一报”只报复别人的一次。而那些不太宽容的规则有可能会在报复别人的同时, 也是在自我报复, 姑而在计算机竞赛中这些不太宽容的规则收益也较低。因为, “一旦一方的背叛诱发一长串的报复和反报复, 双方都要吃亏。”这是人们考虑“反射效应 (echo effect) ”不深入的缘故。一般的人都会想第一层次, “即选择的直接效果, 那就是背叛比合作来得收益高。第二层次是选择的间接效果, 即考虑对方是否会出发自己的背叛。但是第三层次就很少有人考虑了, 即为了反应对方的背叛行为, 有人就会重复甚至扩大自己以前的挑衅性选择, ……一个孤立的背叛变成了一连串无休止的报复。” (2) 三是具有韧性 (robustness) 。就是“一报还一报”策略不仅能够跟那些不太善良的策略相处而得到较高的收益, 而且也能够跟那些善良的策略相处而得到较高的收益, 这就表明它在很大的环境中表现极佳。四是策略具有明晰性, 在使用“一报还一报”策略时, 别人能够很快识别出你的策略。五是不占他人便宜。从两次竞赛的结果, “一报还一报”策略并不比其他的策略的收益高多少。因为, 试图占便宜可以引起如下的风险:一种是如果一个策略用背叛试探是否可以占便宜, 它就得冒被那些可激怒的规则报复的风险;另一种是双方反击一旦开始, 就难以摆脱僵局;第三种是放弃了其他的一些合作机会。 (3) 六是报复性, 而且是即刻报复。在某些情况下, 即刻报复比等一段时间才报复是有好处的, 因为即刻报复, 可以让对方知道背叛是会受到立即惩罚的。

那么既然“一报还一报”策略自身有如此多的优点, 但也还是一个缺点, 那就是报复性可以形成恶性循环。比如对方由于一次疏忽而选择了背叛, 那么“一报还一报”策略也就是背叛, 这样对方可能又会选择背叛, 于是就有可能形成了恶性循环。

虽然有形成恶性循环的可能性, 但是“一报还一报”策略还是一个善良的策略。那么合作如何建立, 又如何维持了?

(二) 合作的建立和集体稳定性

一般说来, 合作分为三个阶段:起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起始阶段在无条件背叛的世界里合作如何产生的问题。中间阶段是基于回报的策略能够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策略组成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最后阶段是, 基于回报的合作一旦建立起来, 就能防止其他不太合作的策略的侵入。

第一, 侵入和集体稳定性。整个群体都采用一个策略, 而一个新的策略的个体进入这个群体中来, 这个新来者将只和原有群体中的个体相遇。而原来群体中的个体可以看作只和原有群体中的另一些个体相遇, 因为这个新来者只是群体中的个体可以忽略的部分。因此, 如果新来的个体在与原来的个体相遇时比两个原有的个体相遇时收益高, 那么就称新来的策略可以侵入原有策略。由于原有的个体几乎占有整个群体, 所以侵入的概念等价于这个变异的个体干得比群体平均要好。如果一个策略不能被其他策略侵入, 这个策略就是集体稳定的。

第二, “总是背叛”策略总是集体稳定的。“总是背叛”的集体稳定性就是意味着没有任何单一的个体可以指望比继续背叛和不合作做得更好。如果对方一定背叛, 你合作就一定吃亏, 你的收益为0。在一个都采取“总是背叛”的群体, 一个人每一步收益都是1, 如果没有其他人愿意合作的话, 那么任何都不可能得到更高的收益。如果你合作的话, 你被对方剥削。因此, 在这样的群体中, 任何个人合作是没有用处的。这个情形最为典型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各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如果大家都在扩充军备, 而你不扩充军备的话, 那就等于自杀。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丘吉尔的回忆录中清晰的可见的。

第三, 当未来足够重要时, “一报还一报”是集体稳定的。并且未来重要性跟囚徒困境中收益结构有关系。这一命题也是国际关系中论证国际合作是可能出现的重要证据之一, 特别是新自由制度主义。因为在国际关系中, 国家消失的可能性很小, 这样就满足了无限次博弈的条件, 而且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 一次合作收益的损失 (相对于背叛而言) 可以在将来一次合作中弥补起来, 于是未来就会变得重要。于是采取“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就不会有其他的策略可以侵入。

第四, 只有当未来足够重要时, 任何可能首先合作的策略才可能是集体稳定的。因为一个策略是要集体稳定时, 就必须保护自己不受任何策略包括“总是背叛”策略的侵入。这里是很直观的, 比如你在首先合作时被欺骗了一次, 你要有报复的机会来惩罚对方。这样对方会盘算如果遭到报复后其收益是否能大过一直合作, 这也就命题的前提条件:未来足够重要。

第五, 对于善良的策略, 如果是集体稳定的, 它就必须能被对方的第一个背叛激怒。“如果一个善良的策略不被在第n步所激怒, 那么它就不是集体稳定的, 因为它能被只在第n步背叛的策略侵入。”这一命题初看起来有点不好理解, 其实道理还是明白的。比如, 一个侵入的策略在第n步背叛, 因为前面n-1步合作的收益和加上这一背叛的收益, 以及双方一直背叛的收益不能超过了这个侵入策略一直合作所能得到的收益, 那么原来的策略就是一个稳定的策略。

第六, 能以一个特定小概率的小群体侵入“总是背叛”的策略, 那是那些具有最大识别力的策略, 如“一报还一报”。即是只要“一报还一报”策略与“一报还一报”策略相遇的比例为p, 那么, 它与“总是背叛”策略相遇的比例就是1-p。只要p值达到能满足“一报还一报”策略之间的平均收益超过了原来“总是背叛”策略与“总是背叛”相遇的收益, 那么采用“一报还一报”策略的小群体就能侵入“总是背叛”群体。

第七, 如果一个善良的策略不能被单个个体侵入, 那么它也不能被这类个体的小群体侵入。一旦合作建立起来, 不遵守合作一个小的新来者群体不能改变其原来合作的情形。例如在美国众议院中议员之前的合作, 由于新来的议员的人数较少, 这就不会改变原来的情形。

通过以采取特殊的策略, 可以证明在无条件的背叛情形下也能出现合作, 这是第一层意思。这也否定了现实主义在无政府状态下不可能合作的结论。当然, 这样的合作是要有条件, 如果由一些散乱的个体去努力, 合作不可能建立。因为, 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相遇与再相遇。第二层意思是只要具有识别能力的个体之间有即使是很小的比例彼此相遇, 合作也可能小群体内先建立起来。第三层次是在小群体内的合作可以扩展到更大的群体中去。这些命题构成阿克塞尔罗德的理论核心。而且命题6和命题7使阿克塞尔罗德成为博弈演化论中的先驱之一。那么, 合作既然能够在自私者之间出现, 我们如何培育合作呢?

(三) 合作的培育

博弈论从两个方面来提出建议来促进合作。认为在“重复囚徒困境”中, 应该遵行四个原则:

一是不要嫉妒。博弈论认为, 在现实生活中, 多大数情况都是非零和的。但是人们喜欢比较, 经常拿别人的成功跟自己比较, 这样就容易导致嫉妒。在国际关系理论中, 其实就是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的争论。而在“囚徒困境”的形式下, 抵消对方的优势只能通过背叛来实现。但也会造成恶性循环, 背叛导致更多的背叛和对对方的惩罚, 这样在给别人惩罚的同时, 也伤害了自己。因此, 在一个非零和的世界里, 为了自己做得好, 你没有必要非得比对方做得更好。特别是当你要和许多不同的对手打交道时。 (1) 但是, 这里只是不要更别人比较, 但要跟自己比较, 要让自己做得最好。

二是不要首先背叛。这一点博弈论成为善良性规则。首先, 不善良的规则有两个坏处。第一是一些运用相当复杂的策略来试探是否可以欺骗而能逃脱惩罚, 但是计算机竞赛的结果其收益都不是很好, 因为有些情愿报复而不被占便宜的策略存在。第二是根据命题7, 不善良的规则很难在采用善良策略的群体中存在下来。由于较差的策略由于演进的关系而被淘汰, 剩下的就是较为善良的策略, 这样, 也就不能生存下来了。那么, 是否可以先背叛再合作呢?当然是可以的, 正所谓是“不打不相识”, 但这是一个很有风险的策略。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要首先背叛是有前提的, 一是要能有较长时间的接触 (the future of shadow) 。其次, 在“总是背叛”等群体的情况下, 合作是没有回报的。因此, 其结论就是分清其具体情形, 在决定是否首先背叛, 而不是只做“好好先生”。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 国际关系是复杂的, 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强调是应该的, 而且也是可能的, 只是要区分具体的情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是对合作和背叛都要给予回报, 这一点可以从“一报还一报”优越性中看出。“一报还一报”策略就是不管合作和背叛都给以同样的回报。因为给予合作以回报, 这在伦理上是很正常的。但是, 在给予恶人时, 伦理上都是要仁慈、宽恕。但正是这样, 才给恶人以欺负好人的机会。比如, 像采取“两报还一报”策略, 如果对方违反两次, 就给予报复;如果只违反一次, 那么宽恕。这样, 就会给恶人有空子。因此, 博弈论总结到, 最优宽恕水平与环境有关。特别是如果主要的危险是来自那些善于占“好说话”规则便宜的策略, 那么, 太多的宽恕就要付出代价。对背叛类似一对一的反应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相当有效的。

四是不要耍小聪明。计算机竞赛的结果说明, 策略复杂不一定能赢得胜利。因为在“囚徒困境”中, 双方的行为都是相互影响的, 自身的行为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预期 (expectation) , 在决策时需要知道对方的行为, 而对方行为的形成有来自于对你的预期, 如果你给对方的预期是不清楚的话, 这样, 你也就不能清晰地判断对方行为, 这样就像是害人反而害己。所以, “一报还一报”策略具有清晰性, 让对方了解你的行为, 这样你也更好地形成对对方行为的判断。

博弈论是可以在国际关系理论运用, 论证合作在无政府状态下合作是可能的, 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虽然也遭到一些批评, 但对于研究国际合作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摘要:分析了囚徒困境、重复囚徒困境之间的纳什均衡是不同的, 因此, 对国际合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由此引出“一报还一报”的策略对促进合作的影响。进而提醒在运用博弈论分析国际合作时需要注意中偏好假设的质疑与回应。

关键词:博弈论,重复囚徒困境,“一报还一报策略”

注释

1 最早用博弈论框架来对承诺和威胁进行研究是托马斯·谢林。参见《冲突的战略》,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年版。特别是第2、5、7、8章。另see Thomas Schelling, Arm and Influe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2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 (修订版) , 第8页。

3 (1) 关于两次竞赛的详细分析, 参见:Robert Axelrod“, Effective Choice in the Prisoner’s Dilemma”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24, 1980, pp.3-25, and“More Effective Choice in the Prisoner’s Dilemm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24, 1980, pp.379-403.

4 (2)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 (修订版) , 第26页。

5 (3) 值得注意的是, 在国际关系中存在着占便宜而不怕被报复的情形, 例如大国在经济问题上欺负小国。-23-

6 (1) 斯奈德曾作过相似的证明, 他认为越多国家合作, 相对收益的关系就会减轻。See Snidal, Dunc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mong Relative Gains Maximizer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5, No.4 (.Dec., 1991) , pp.387-402.关于国际合作的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分析, 可见拙文《》

一报还一报策略 篇2

作为16至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威廉·莎士比亚以其不朽的剧作, 有力地推动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 人们开始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圣经》里的说教与准则, 并以《圣经》作为自己进行道德判断的准绳。对于这一点, 莎士比亚这位文坛巨匠当然不会忽视, 因为他的剧作在很多方面似乎在努力迎合这种无所不在的凡人对于“神性的企望”。 (Simond, 1898:15—16)

英国学者柏恩思曾经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 甚至可以说, 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 (转引自朱维之, 1992:64) 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报还一报》正是一部这样深受《圣经》影响、贯穿着《圣经》教义与宗教典故的作品。该剧创作于1604年, 其创作时间与《詹姆士王钦定本圣经》的编撰时期不谋而合。6年之后, 世界上第一部权威的英文版《圣经》便宣告问世了。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 与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相比, 《一报还一报》暗藏了更多的《圣经》因素。

柯尔律治曾称《一报还一报》为“莎翁剧作之大成”。 (转引自梁工, 2006:1038) 剧本融合了悲剧、喜剧两种因素, 与《圣经》中“罪”与“宽恕”的观念密切相关。本文从“罪”与“宽恕”两方面入手, 探讨该剧同《圣经》的联系。

2.《一报还一报》的主要故事情节

公爵文森修统治着维也纳, 他十分仁慈宽厚, 对犯法的人也不加惩罚。因此, 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社会上伤风败俗的现象十分严重, 神圣的婚姻制度遭到破坏。有鉴于此, 公爵想暂时离开公国, 派安哲鲁代行职权。安哲鲁担任新职不久, 发生了一位叫克劳狄奥的绅士勾引一位年轻小姐并导致其怀孕的事件。安哲鲁按照法律条文把克劳狄奥关进监狱, 并判处死刑。克劳狄奥托人叫他姐姐依莎贝拉向安哲鲁求情。安哲鲁对美丽的依莎贝拉动了邪念。他对依莎贝拉表示:如果她把处女的贞洁献给他, 他可以饶她弟弟一命。依莎贝拉坚决拒绝了安哲鲁的卑鄙要求。公爵用计谋揭穿了安哲鲁的卑鄙行径, 保全了克劳狄奥的性命, 也成全了克劳狄奥的婚姻。依莎贝拉以其高贵品德赢得了公爵的爱情, 并做了公爵夫人。

3. 罪与恶

3.1《圣经》中的“罪”

《圣经》的主题就是人类的罪, 以及神从罪中拯救人类的恩典。“罪”的神学含义主要包括:首先, 罪是违抗神, 违背神的律法:“凡犯罪的, 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 (《约翰一书》3:4) 其次, 罪亦是不遵守神的准则。

基督教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原罪, 认为人是有罪的存在。所谓原罪, 即人类始祖因为偏离了神的准则而堕落。 (肖四新, 2007:96) 据《圣经》记载, 亚当、夏娃偷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 导致“原罪”产生。人的原罪首先造成人与上帝关系的破裂, 因为人企图与上帝一样拥有智慧, 这使他们再也不能坦然站立在上帝面前, 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 而必须“藏在园中的树木中, 躲避亚卫神的面” (《创世纪》3:8) 。其次, 原罪还造成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破坏。男人犯罪之前称女人为“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 (《创世纪》3:23) , 犯罪之后把责任推在女人身上, 说:“与我同居的女人, 把树上的果子给我, 我就吃了。” (《创世纪》3:12)

基督教文化认为, 因为原罪, 人无法自救, 需要上帝的救赎, 所以原罪观成了基督教文化理论与实践得以立足的基础。

以上是《圣经》中关于“罪”的基本观点, 下面结合剧作《一报还一报》进行具体分析。

3.2《一报还一报》中的“罪”

3.2.1 安哲鲁与路西奥

信徒与异教徒的两种罪恶

新摄政安哲鲁上任之初极为严厉地执行了律法, 他企图通过把妓院夷为平地, 重判犯“奸淫罪”的克劳迪奥来宣告自己的权威和对律法的尊重, 这与《圣经》向来对淫荡罪大恶极的看法和重判相一致。然而, 安哲鲁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他以克劳迪奥的生死诱逼依莎贝拉委身于自己, 不禁使人想到《圣经》中的扫罗、大卫、所罗门和亚哈, 他们在追求妇女和财富的过程中反复滥用权力, 使律法在这些“上帝代理人”手中未被有效和公正地运用。

安哲鲁表面是天使, 骨子里却是魔鬼:他以执法严明的法官角色来行事, 以神圣法律的崇高名义来说话, 可内心深处隐藏着不可遏制的罪恶欲望。他既具有《旧约》中犹太人的愚顽, 又具有《新约》中法利赛派的伪善。他拒绝宽恕依莎贝拉的弟弟, 反而要求依莎贝拉屈服于他, 并犯下她所请求宽恕的罪行, 这与那些伪善的《旧约》中的犹太人十分相似。保罗就曾经批判《旧约》中的犹太人:“你说人不可奸淫, 自己还奸淫吗?你厌恶偶像, 自己不偷盗庙中之物吗?你指着律法夸口, 自己倒犯律法玷辱神吗?” (《罗马书》2:22-23)

路西奥蔑视律法和公爵的权威, 他所体现的是异教徒的罪恶。剧中描绘了路西奥和朋友们嘲笑律法的场景:

路西奥对绅士乙说:“你倒像哪个虔敬的海盗, 带着‘十诫’出去航海, 可是把其中的一诫涂掉了。”

绅士乙问:“是‘不可偷盗’那一诫吗?

路西奥答:“对了, 他把那一诫涂掉了。” (第一幕第二场)

这个例子体现了路西奥代表的国民对律法的违抗和权威的藐视。正因为如此, 公爵才布下选定代理人的计划以加强统治。这与《旧约》中的描述很形似:上帝任命亚伯拉罕和他的后代犹太人作代表向世人宣讲律法, 以求在混乱的持续中重建权威。另外, 路西奥并不是公爵的信徒, 他对公爵的不恭最后暴露时, 曾用一个不尊敬的笑话回复公爵的归来:“殿下刚才还说过, 您本来是一个教士, 是我把您变成一个公爵, 那么好殿下, 您就是为了报答我起见, 也不该叫我变成一个乌龟呀。” (第五幕第一场) 类似的, 在耶稣复活中, 大祭司和长老们付钱给罗马士兵, 让他们作伪证, 说是耶稣的门徒从坟墓里偷走了尸体, 以证明耶稣复活不过是一个骗人的把戏。路西奥与这些人物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显然莎士比亚对于路西奥这个异教徒的塑造借鉴了《圣经》中的这些典故。

3.2.2 罪与救赎

“原罪”使人的形象难以完美, 而《圣经》揭示的罪却是指向救赎的。

犯罪之人必然受到惩罚。在《圣经》中, 犹太人一再违背神的律法, 背弃与神的约定, 因而受到上帝的一次次无情惩罚。罪的救赎只能来自神。上帝派耶稣来到人间, 就是让他替人类赎清罪责, 让信奉他的人因而得救。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他用自己的死而复活表明, 他已经战胜了罪给人带来的最大惩罚———死亡。

《圣经》中很多经文论及罪与救赎。参见《罗马书》:“因为世人都犯了罪, 亏缺了神的荣耀, 如今却蒙神的恩典, 因基督耶稣的救赎, 就白白地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 是凭着耶稣的血, 借着人的信, 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 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 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 乃是永生。”

罪与救赎的《圣经》观念在《一报还一报》有着很充分的体现。比如:

依莎贝拉为了说服安哲鲁赦免自己的弟弟, 旁征博引, 据理力争, 充分利用《圣经》中有关赎罪的训导, 希望安哲鲁能以慈悲为怀, 宽恕自己的弟弟。依莎贝拉对安哲鲁说:“唉!一切众生都是犯过罪的, 可是上帝不忍惩罚他们, 却替他们设法赎罪。” (第二幕第二场)

依莎贝拉这里所说的“惩罚”, 是指上帝可能采取的用以毁灭整个世界的手段, 如同《新约·创世纪》中记述的那次洪水一样。而“赎罪”则显然是指耶稣的殉难。依莎贝拉的这句话可能是在暗指《罗马书》里的一段:“唯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她的话也可能是指《约翰福音》里的一段:“神爱世人, 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 叫一切人信他的, 不至灭亡, 反得永生。”

莎士比亚熟悉基督教教义, 对人性的理解也特别深刻, 因此他没有让《一报还一报》中的几个罪人死去, 而是设法救赎他们。克劳狄奥得到许多人的同情和关爱, 安哲鲁获得了宽恕, 巴那丁也因醉酒无法忏悔而被推迟处罚。

3.2.3 善与恶

“原罪”是由于人类始祖偷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所致, 换句话说, 人是为了追求知识, 获得智慧而犯下原罪。理性智慧一方面使人类摆脱原始状态的无知, 另一方面又使人远离神的庇护, 导致种种罪孽和邪恶。其实, “‘罪’不只是基督教对于人类存在方式及其现实处境的神话式描述, 从道德的层面上说, 它已经在逻辑上承认了某种“善”, 否则便无所谓“罪”。 (杨慧林, 2002:290) 莎士比亚受《圣经》影响至深, 他通过改造和利用这些观念, 在创作中频繁表现善与恶冲突的永恒主题。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报还一报》, 会发现剧中明显写到善与恶的冲突和斗争, 当时社会风气败坏到令人瞠目的程度, 上层人开妓院, 下层人充当老鸨子, 绅士们公开谈论自己的性病和风流韵事。

依莎贝拉是按照圣徒形象塑造出来的人物, 对信仰的忠诚使她成为毫无世俗欲望的人。一方面, 她尽管知道修女生活的艰辛和严肃———“讲话的时候不准露脸, 露脸的时候不准讲话” (第一幕第四场) , 依然想皈依圣·克来尔做修女, 因为她期望的修女生活比现实生活更肃穆。另一方面, 她的许多行为暗示她一直默默地以圣徒为规范。这也使她将新摄政安哲鲁的求欢视为对自己信仰的测试和考验。安哲鲁说:“放弃礼法的拘束, 解脱一切忸怩。把你的肉体呈献给我, 来救你弟弟的性命。否则, 他不但不能活命, 而且因为你的无情冷酷, 我要叫他遍尝各种痛苦而死去。” (第二幕第二场) 面对这无耻的要挟, 作为虔诚信徒的依莎贝拉把肉体的痛苦化作精神的愉悦, 断然拒绝了这个伪君子:

“我宁愿接受死刑的宣判, 让无情的皮鞭在我身上留下斑斑血迹, 我会把它当做鲜明的红玉, 即使把我粉身碎骨, 我也会从容去死, 像一个疲倦的旅人奔赴他渴慕的安息地, 我却不愿让我的身体蒙上羞辱。” (第二幕第二场)

莎士比亚在依莎贝拉身上集中了“善”与“恶”的冲突,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使之体现出善良与邪恶的较量, 激励着观众以纯正的信仰去追求至上的纯洁。

4. 仁慈与宽恕

4.1《圣经》中的“宽恕”

宽恕通常理解为饶恕人的罪和不足之处。熟悉《圣经》的人都知道, 宽恕是贯穿其始终的神学精神。《旧约》描述神为满有怜悯的神, “不轻易发怒, 并有丰盛的慈爱” (《出埃及记》34·6) , “有恩典, 有怜悯” (《诗篇》103·8) 。

对于“原罪”的认同, 使得刑罚和律法必定让位于拯救一切罪人的仁慈和宽恕。善良的基督徒都能怀着无比博大的胸襟为众生祈祷, 以仁慈之心去宽恕罪人。《新约》中有关宽恕、仁慈、博爱的箴言和训诫比比皆是, 它们告诉世人, 有了爱, 一切过错和仇恨都可以掩盖和化解。

上帝的仁慈和宽恕之心在信徒心中激起回应, 并透过信徒的行为在人世间实现最为广泛的宽恕。莎士比亚对此的赞同与支持在其剧本中《一报还一报》清晰可见。

4.2《一报还一报》中的“宽恕”

莎士比亚的剧作充分体现了对《圣经》中宽恕思想的认可和赞同, 他主张世间每个人皆应怀有对其他人的宽恕之心。

与其他剧作相比, 《一报还一报》更是明显体现出了莎士比亚的宽恕主张。依莎贝拉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圣经》中的章节, 为弟弟向安哲鲁请求宽恕, 最终又以实际行动宽恕仇人安哲鲁。

依莎贝拉面对弟弟受到的刑罚, 她先是说:“法律是公正的, 可是太残酷了。” (第二幕第二场) 后来又论述了宽恕的无害性:“可是您要是能够对他发生怜悯, 就像我这样为他悲伤一样, 那么也许您会心怀不忍而宽恕了他吧?您要是宽恕了他, 对于这世界是毫无损害的。” (第二幕第二场)

世人要铭记上帝赐予自己的仁慈, 并将同样的怜爱带给他人, 这是《圣经》通篇所推崇的精神。正如《马太福音》所述:“于是主人叫了他来, 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 我就把你所欠的债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悯你的同伴, 像我怜悯你吗?’” (《马太福音》18:32, 33)

聪明的伊莎贝拉灵活地运用了这段典故, 采用近乎同样巧妙的方式来恳求安哲鲁饶恕自己的弟弟:“要是高于一切的上帝, 毫无假借地审判到您, 您能够自问无罪吗?请您这样一想, 您就会恍然自失, 嘴唇里吐出怜悯的话来。” (第二幕第二场)

接着, 依莎贝拉又对安哲鲁说:“请您反躬自省, 问一问您自己的心, 有没有犯过和我的弟弟同样的错误;要是它自觉也曾沾染过这种并不超越人情的罪恶, 那么请您舌上超生, 恕了我弟弟的一命吧。” (第二幕第二场) 这段话其实是借用了《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来进行推己及人的劝说, 目的仍是让安哲鲁宽赦克劳狄奥。

在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中, 宽恕犯罪者或仇敌是常见的结尾形式。在《一报还一报》中, 公爵文森修信奉“慈悲调剂着公道”。慈悲代表人道, 法律代表公道。 (陈宏新, 1997:20) 按法律条文规定, 未婚男女同床是非法奸淫行为, 判处克劳狄奥、安哲鲁死刑是罪有应得。但如果照此执行, 则法律显得过分严苛, 是小过错大惩罚, 是轻罪重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就需要“慈悲”出面“调剂”了。在《一报还一报》结尾处, 公爵文森修充分体现了仁慈和宽恕的观念, 赦免了假仁假义的安哲鲁所犯奸淫与背信之罪, 并下令叫三对发生性行为的未婚男女 (克劳狄奥和朱丽叶、安哲鲁和玛利安娜、纨绔子弟路西奥和因他而养下孩子的妓女) 正式结婚。这样一来, 本属不合法不光彩的丑事, 就变成了合法而皆大欢喜的喜事。

5. 结语

一报还一报策略 篇3

一、提高重视程度, 夯实征订工作基础

我们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作为做好“一报两刊”征订工作的重要前提, 持续提高本单位工作人员和各相关单位对档案报刊征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对“一报两刊”征订工作的宣传上, 我们不断创新宣传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 丰富宣传内容, 利用依安政务网、宣传栏等载体, 宣传“一报两刊”对推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强化了各单位对“一报两刊”征订工作的认识。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向主管县长汇报, 取得领导支持, 组织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一报两刊”征订会议进行部署, 促进报刊征订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巩固工作成果。2007年, 我县的档案报刊征订工作就在省局进行过交流, 这些年我们一直将这项荣誉作为激励和鼓舞全局上下做好工作的重要动力。几年来, 全局上下积极工作, 保持了荣誉、延续了传统, 报刊订阅数量稳中有升。以上各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使相关单位对“一报两刊”征订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也坚定了我们做好征订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为开展好征订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心组织实施, 细化征订工作措施

在“一报两刊”征订工作中, 我们不断总结经验, 积极探索报刊征订工作的有效方法, 务求使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抢前抓早抓征订。为了避免与其他报刊订阅撞车, 我们力争早发动、早部署、早落实, 在报刊征订工作启动之前就着手研究部署征订工作, 并派出业务指导人员深入相关单位, 提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二是广开渠道抓征订。在“一报两刊”的征订工作上, 我们不拘泥于以往的经验, 不局限于固有的模式, 而是不断想办法, 定措施, 广开渠道推进征订工作。如充分发挥亲情、友情、同学情、家属情的作用以及同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较熟悉的工作优势来开展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经常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将工作完成了。三是突出重点抓征订。在工作中, 我们始终坚持突出重点, 将教育局、农业局、县委办、政府办等单位规模大、档案工作量多的订刊大户作为重点工作对象, 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使这些单位无论在订阅时间上还是在订阅份数上都走在各单位的前列。

三、健全工作机制, 增强征订工作保障

为了把“一报两刊”征订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把健全工作机制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以各项机制的建立健全确保征订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即把征订工作任务目标层层分解, 落实到人, 做到人人肩上扛指标。单位主要领导对“一报两刊”征订工作负总责, 主管领导具体抓。每年征订期间, 我局都召开局务会议, 由业务指导股具体负责, 按照业务指导分片包干到人, 按人划定征订指标, 既加深了与有关单位联系, 又使征订工作落到了实处。二是健全督促机制。2011年3月, 我县加大了档案工作推进力度, 首次将档案工作同社会治安、安全、计生等工作等同起来, 列入《中共依安县委、依安县人民政府关于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实行单项扣分制, 分值5分, 造成重大影响的, 实行一票否决。以此为基础, 我局在年末执法检查中, 将报刊征订列为一项权重较多的检查内容, 起到了督促和约束作用,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健全奖励机制。从2007年开始, 依安县政府每年都召开档案工作表彰奖励大会, 对在档案工作上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而“一报两刊”征订工作就是衡量先进的重要标尺之一, 档案报刊征订任务没完成的乡镇、部门不能被评为先进集体, 档案工作人员也不能被评为先进个人, 从而切实提高了各单位对“一报两刊”工作的重视程度, 有效促进了征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上一篇:中美会计下一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