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供人员论文(共4篇)
储供人员论文 篇1
随着军械仓库储存保管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套越来越完善,仓库安全管理环境越来越好。然而,仓储事故仍有发生,为什么储存保管条件改善了、法规制度健全了,事故仍然没有彻底制止呢?从最近几年调查的情况看,主要原因是官兵心理因素方面存在问题。选择具有合适心理特质的人员从事军械装备储存保管工作,是实现军械仓库安全管理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而要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军械仓库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体系是关键性工作。
1 建立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体系的意义
建立装备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体系,旨在:(1)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适宜从事军械仓储职业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如同生理指标不合格不能从事仓储工作一样,心理指标不合格也不能从事仓储工作。(2)作为人员配置和考核培训的重要依据。(3)开展心理咨询。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有利于增强军械仓库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性
军械装备物资仓储工作的艰苦性、风险性和单调性等特点对储供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确保安全的基础,基本仓储职业心理素质需要在从事该职业前就应具备。而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体系,对于储供人员的选拔、工作配置及考核评定中心理因素的评价,依据的大都是以往的经验而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甚至还未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因此,构建科学的装备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体系,是对储供人员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要补充,对于增强仓储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性具有很大地现实指导意义。
1.2 有利于提高军械仓库人力资源管理的经济性
通过长期观测研究表明,经过长期训练过的储供人员在预防仓储事故方面要比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强得多。即使如此,笔者认为这种培训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特征基础之上的,一个生来就优柔寡断、思维迟钝、行动缓慢、胆小怯懦的人,即使经过培训也难以担当重任。“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一成语充分表达了这个道理。因此,为避免不适宜从事装备仓储职业的人员进入军械仓储职业,避免在这些人身上花费不必要的时间、经费,在军械仓库人员选拔或培训前就应当通过科学的心理评价来搞清楚待选、待训人员的个性特点、态度动机、能力等心理特质,对已具有一定能力基础的人进行培训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3 有利于拓展军械仓库安全管理思路
“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也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这是安全领域常说的一句话。它说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军械仓库安全管理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以传统的安全技术和法规制度为重点,这些硬性基础毋庸置疑是不可缺少的,但事实已经证明,这些虽能解决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但对储供人员心理因素这一根本性问题尚无法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储供人员选拔、考核及培训与心理素质测评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准确掌握官兵的心理动态,纠正心理偏差,预防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事故及犯罪;可以通过准确把握储供人员的心理,进行针对性地加强训练,使其心理时刻处于良好状态。可见,通过储供人员安全心理的引入,为仓储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安全管理思路。
此外,就积极的方面来说,如果军械仓库储供人员的各种心理品质能够符合工作的要求,使得储供人员能够人适其职,人尽其能,那么仓储队伍团体的工作绩效必能提高,同时储供人员亦能从工作中获得最大的满足,这不但能够提高军械仓储整个组织的效能,而且对官兵的发展及心理健康亦有相当大的帮助。因此,对军械仓库储供人员心理品质的把握,就成了军械仓库人事管理重要的一环,亦是军械仓库预防人误事故,提高组织绩效,促进储供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
2 建立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和查阅文献,对于构建军械仓库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体系,对新加入仓储职业的人员和在职储供人员中进行安全心理侧评工作,目前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因素,时机已经成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外军和我军大量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目前,发达国家的军队普遍开展了心理选拔,一大批心理专家在各国军队中服务。心理测验以及建立在测验基础上的人员心理评估和选拔,已成为军事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外,特殊行业领域的心理测评比较成功,例如,在飞行员的选拔测试中,通过系统科学的心理评价来提高飞行员的成材率,同时减少事故率。在以色列、英国,每次选拔飞行员都要经过几个星期的心理测试。自上世纪末以来,在我军义务兵征募工作中,除了常规体检外,相关单位已开始尝试心理检测的应用。但与外军相比,我军的职业心理研究总的来说显得还比较稚嫩。当前,我军对航天员、飞行员的心理测评已经比较成熟,在雷达员和驾驶员的研究上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制定了相关心理标准,其他领域的军人心理测评系统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虽然各种心理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不同,但有其共性可循,因此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有大量成功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可以借鉴,这就为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环境。
2.2 计算机技术和相关应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托和方法手段
经过一百多年的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特长和人格特点等是可以用测试的方法检测出来的。这种方法以前用填表或做试验的形式来实现,但有两个问题,首先时间特别长,比如,回答500个问题,要2个小时;其次,结果出来的慢,答题两个小时,结果要一两天才能拿到。现在,将心理测试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花费较小的成本,并缩短了测试时间,增强了心理测试的可行性和普遍性。用心理物理法可以测定认知能力,传统的做法是制造一系列心理测量仪器,用仪器来测定认知能力,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计算机能完成很多功能,可以把心理测仪器的功能转化到计算机上,让计算机来完成测试任务。计算机具有处理数据速度快、保存数据容量大、便于数据的加工和传递的优点,因此,可以编制一系列程序来模拟心理测量仪器的功能,进行认知心理测试,国际上有很多心理软件公司,那些比较成熟的计算机心理学测试公司都是成套推出软件。这些技术在为心理研究提供方法、技术的同时也大大缩减了研究周期和研究经费,使得许多领域的心理研究得以开展。
2.3 我军有一支军事心理学研究队伍
我军军事心理学创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中间几经起伏,到90年代末,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军各级领导学好心理学等三门课,掀起了全军学习心理学的高潮,军事心理学得以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依据军队建设的需要,我军建立起了一支从事军事心理学研究的骨干队伍,在军事人员选拔、军人心理健康、特种军事环境对军人心理活动影响、军人心理训练、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心理战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通过组织全军性课题攻关等形式,开展了飞行员选拔、航天员选拔、初级军官选拔以及应征青年的心理测验等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为我军军事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全军组织了部队心理医师培训,对官兵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使研究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发挥了军事心理学在提高部队战斗力方面的特有作用,充分显示出了我军军事心理学队伍的研究实力。
3 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体系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建立军械仓库装备储供人员安全心理测评系统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反复地研究论证,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3.1 建立装备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指标体系
人的心理通常是抽象的,无法直接对其进行评价判断,要实现对储供人员安全心理问题的分析判断,就必须把这种抽象的评价目标逐步分解成为具体化的、可直接测量的分目标,这种分目标就是安全心理指标。而显然单一的某项心理指标只能反映评价对象的一个局部,只有系统化、具有紧密联系的一个安全心理指标群,才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这样一个指标群就构成了指标体系。在评价中,只有明确了用什么指标来评价储供人员的安全心理水平,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用这些指标来评价储供人员的安全心理素质和状态。因此,安全心理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的基础,也是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的重要依据,是安全心理评价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3.2 制定装备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标准
储供人员安全心理标准,是储供人员在从事军械装备物资接收发出和储存保管等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基准”,其作用是为装备储供人员相关安全心理评价活动提供判别标准和评判依据。新颁布的安全工作条例强调: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对安全进行定性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储供人员安全心理测评系统必须重视定性分析基础上的定量研究。也就是说储供人员安全心理研究不仅要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评价准则的问题,即储供人员心理品质达到什么标准才是好,什么程度可以说储供人员的安全心理品质是合格的,是优秀的。因此,在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研究中,必须在研究确定军械仓库装备储供人员应具备的一般能力、特殊能力、人格特征、态度价值观等心理品质基础上,制定仓储职业对储供人员最低可接受的心理标准,进而将该测评系统和标准运用于军械仓库储供人员的安全心理评估,以提高仓储职业人员的选拔培训质量及日常管理水平。
3.3 建立装备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估系统
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最终都是为建立安全心理评估系统服务的。只有建立科学的安全心理评估系统,才有一个可操作性的工具来对储供人员进行心理评估和鉴定。将储供人员安全心理研究成果运用到军械仓库安全管理工作之中,才能追踪观察,确定人员是否能够胜任岗位培训和仓储工作,进而对发现有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或心理干预,防止问题继续发展,避免简单化处理引起矛盾突变。可见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估系统是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的最终实现途径。由于不同阶段安全心理评估的目的和重点不一样,对各项心理指标的内容和标准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针对不同阶段心理评价的目的,建立不同的评估系统。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估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人员入库、工作配置前、培训后、在岗考核,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估系统的建立必须以这四个阶段为背景,针对具体情况分阶段建立不同的评估系统。
建立储供人员安全心理评价体系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广大有识之士的通力合作。可以相信,它的建立必将会给现代军械仓库安全工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毛海峰.安全管理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以色列)盖尔,(美)曼格斯多夫主编.苗丹民,王京生等译.军事心理学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北京军区—联勤部司令部/装备部军械装甲部.后方军械仓库建设与安全管理文件资料汇编[M].2007.
储供人员论文 篇2
1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的基本要素
我军弹药储供保障体系分为战略储备、战役储备和战术储备[1]。相应的,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分为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三个基本层次。战略级保障可视化包括总部指挥机关和有关业务部门的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主要实现总部级总体弹药保障的宏观可视,充分把握弹药保障活动的总体运行状态、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战役级保障可视化主要包括战区、集团军、省军区和军兵种的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主要实现战区级弹药保障的可视,其内涵和战略级保障可视类似,是连接战略级保障可视和战术级保障可视的桥梁和纽带。战术级保障可视化主要针对作战部队和后方仓库的业务工作可视,主要包括仓储、供应、指挥等各系统的可视化,实现对弹药等装备器材储供全过程的需求感知、动态跟踪、实时查询和精确控制等。
弹药储供保障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保障需求、保障资源、保障过程、保障控制和保障环境等。因此,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主要包括整个保障环节中的保障需求可视化、保障资源可视化、保障过程可视化、保障控制可视化和保障环境可视化。其中,保障需求可视化是实现部队需求的实时感知,是解决要什么的问题;保障资源可视化是解决有什么的问题,保障资源可视化可分为静态信息可视化和动态信息可视化,静态信息可视化是指保障资源的数、质、时、空等静态参数的可视化,动态信息可视化是指保障资源流通和变化参数的可视化;保障过程可视化是实现弹药筹措、运输、储存、供应等一系列物流过程的可视化;保障控制可视化是运用数据模型,掌握保障资源的管理准则,利用数字化处理方式,实现对保障全过程的控制信息数字化处理;保障环境可视化主要包括工厂、仓库、交通运输线路、可动员资源及保障力量和战场信息等。
2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的架构分析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依托国家和国防有线与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基于分布式WEB服务器,将弹药筹措、储备管理、请领补给、运输投送和保障指挥等环节整合于一体。结合我军弹药保障特点,构建信息识别与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交换与信息跟踪子系统、信息处理与存储管理子系统和业务应用与决策支持子系统,在整个构架中,将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贯穿整个系统,同时,采用开放设计,使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可以与作战指挥系统以及其它作战管理信息系统相互兼容。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的技术结构采用基于WEB技术为核心的层次结构。整个技术结构概括为五个层次[2]:
(1)用户层。用户层主要是系统的管理和实际使用者,包括:作战部队、弹药仓库、物流运输机构、保障总指挥部、供应厂家和装备管理部门。
(2)应用层。应用层由各个分系统组成,包括弹药本身信息、弹药申请、运输平台等组成,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系统及其系统部件。
(3)数据层。数据层是由辅助数据库、弹药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组成,同时,建立元数据库,分类编码数据库。
(4)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适应各种通信方式的传输平台,能满足不同协议、不同格式的信息传输。
(5)应用技术支撑层。应用技术支撑层以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地理信息与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撑整个可视化保障系统。
3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结构设计
3.1系统总体构成
根据我军弹药保障体制和保障特点,将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基础支撑部分、数据采集与传输部分、数据资源部分和系统应用部分。
(1)基础支撑部分。基础支撑部分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标准及弹药和物资编码、关键技术和弹药保障的理论知识。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依托军队指挥自动化网、国防通信网,以及国家和地方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标准主要包括弹药及保障物资信息分类、指标体系、各类信息编码代码等各类标准和规范等。系统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自动识别与信息采集、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决策支持、模拟与仿真、信息安全、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等关键技术。装备保障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与弹药储供保障有关的军事理论、装备保障知识、保障标准制度和业务处理流程等。基础支撑部分是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与整个国家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密切相关。
(2)信息采集与传输部分。信息采集与传输部分主要包括源数据采集和电子数据交换。数据采集主要采用条码技术、射频技术等识别技术对源数据进行自动采集,通过识别、筛选、转换、整合等,构建相关数据库系统。数据传输主要运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间数据交换和相应处理。
(3)数据资源部分。数据资源主要包括弹药保障数据中心以及各种综合数据库。按照现行的弹药保障体制,在弹药综合数据库和专业综合数据库的基础上,采取按级存储,集中管理的数据分布策略,分别建立弹药仓库、弹药保障基地、总部弹药管理部门等数据中心,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多级数据分布存储体系。实现对储备物资的统计、汇总、查询、分析、辅助决策等综合应用,提供弹药保障数据的接收更新、统计汇总、备份恢复,以及用户定义、访问授权等管理功能,依托军队计算机网络,实现总部弹药管理部门、弹药保障基地、弹药仓库之间的数据交换。综合数据库是按照统一的信息体系和标准,通过对相关专业数据库进行数据抽取、筛选、转换和融合,实现各类业务信息主题数据库,并形成总部、军区(基地)综合数据库等[3]。
(4)系统应用部分。主要是面向弹药保障用户的系统,其依托军队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弹药保障的需求、状态、过程和控制可视,主要有仓库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军区弹药保障应用系统、总部应用系统等。
3.2系统硬件结构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硬件结构由RFID射频识别模块、BD-2(北斗—2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MGIS(军事地理信息系统)模块、可视化数字终端模块、计算机网络模块和分布式数据库模块等组成。
(1)RFID模块。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在弹药运输工具或在弹药集装工具上安装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分别安装在后方弹药仓库、野战弹药仓库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等合适位置。当弹药进行出(入)库及在运输的路途中,电子标签识别装置通过天线对标签上的数据信息进行读取记录,利用有线或无线网络传递给远程的控制管理中心。
(2)BD-2和MGIS模块。BD-2和MGIS模块是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全球定位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BD-2定位装置的功能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计算出货物的具体位置,完成对运送车辆、船舶、飞机位置的定位功能。这是弹药保障全程可视化的基础。
(3)可视化数字终端模块。可视化数字终端模块主要由不同用户使用的可以通过终端系统实时查询弹药运输的详细情况,并通过数字终端进行短消息的发送,发送的短消息包括弹药的登记信息、运输人员、上下运输装备、位置信息、报警信息等。
(4)计算机网络模块。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使用户可在任何地方访问查询网上的任何资源,促进了系统管理运用的自动化。可视化保障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数据集成系统,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通信是其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可视化保障系统网络环境应主要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网,网络高速化也是可视化保障系统进行数据实时访问的重要条件[4]。
(5)分布式数据库模块。由于弹药保障工作涉及的层次、业务繁多,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因而决定了可视化保障系统必须是由一个多数据源组成的综合数据库系统。作为可视化保障系统的核心,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把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统一起来,以适应装备各种机构、各个部门地域分散的需要。
3.3系统软件结构
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的软件结构主要建立在弹药保障综合数据库基础上的弹药筹措、弹药储存、弹药请领、弹药补给、弹药投送等各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等构成。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弹药请领系统、弹药收发系统、弹药运输平台以及其它各个业务系统和保障指挥系统等。
(2)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的构成主要包括我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栅格地图数据库、卫星影像图等空间数据库,运输平台数据库、弹药信息数据库以及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军事标图系统,国家和总部颁发的相关法规文件,全国县级人口、社会经济、敌社情等信息的相关专题数据库。
(3)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对弹药储存空间进行精确设计,合理布局,使弹药存放到位,模拟和预测未来联合作战弹药消耗标准,设计分发方案等决策支持系统。
4结论
可视化是未来弹药保障发展的方向,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对于及时掌握部队需求、弹药资源、保障状态等情况,实现弹药指挥效能和弹药保障效益最大化,使弹药保障做到适时、适地、适量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我军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军弹药储供保障效率,对于提高我军平、战时弹药储供保障能力,推进我军弹药储供保障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结合我军弹药保障的特点,分析了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的基本要素和弹药保障可视化系统的总体架构。从系统总体结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三个方面对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系统架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设计。
关键词:弹药储供保障,可视化,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1]龚传信.装备勤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赛伟.可视化后勤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王秀华,巩秀.构建我军通用弹药供应保障可视化系统探讨[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8,19(3):113-117.
储供人员论文 篇3
关键词:弹药储供,电子数据交换,精确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推进,信息化战争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武器打击精确、战场对抗激烈、部队机动性强,弹药等战场物资消耗量大,对弹药储供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军现行弹药保障存在保障模式环节多、应急性差、反应速度慢、保障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已不适于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弹药保障模式,提高弹药保障效能,是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基于通信网络的信息传输技术,它采用传输标准化的电子数据文件来代替纸面文件,消除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数据重复输入,具有减少纸张单据、消除人为失误、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并且在传输过程中具有防篡改、防冒领、电子签名等一系列安全保密措施。因为具有这些优点,EDI技术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将EDI技术应用到弹药储供保障中,对改革传统弹药保障模式,提高弹药储供保障效能,保障战时部队弹药供应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弹药储供保障特点,借鉴国际贸易EDI运行模式,构建弹药储供保障EDI系统,对EDI技术应用于弹药储供保障进行了研究。
1 弹药储供EDI系统总体设计
1.1 弹药储存供应体系
弹药储供是弹药储存保管与调拨供应的简称,储存保管是对质量合格的弹药,要努力保持其技术状态良好,延缓其战术技术性能的下降,延长其实际储存寿命。调拨供应是将预定品种数量且质量可靠的弹药及时、准确地预储预置到指定位置和投送到作战人员手中。弹药储备分为三级,分别为战略储备、战役储备和战术储备,战略储备和战役储备弹药储存在后方弹药仓库中,战术储备弹药储存在集团军、师、旅、团等队属弹药仓库中。弹药储存供应体系由总部弹药业务部门、战区装备部、集团军、师、旅、团保障部以及后方仓库等组成。弹药保障指挥层、部队用户层和弹药存储机构共同组成完备的弹药储存供应体系。
1.2 基于当前体系下的弹药储供EDI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我军弹药保障现行体制,弹药储供EDI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弹药储供EDI中心提供完备的邮箱管理、用户管理、报文语法检查管理、用户请求管理、安全管理等多种功能,总装弹药管理业务部门和各大军区、军兵种弹药管理部门以及各仓储单位通过军网联接储供EDI中心,进行弹药储供业务报文处理,实现弹药调拨单、回执、发货通知、运单等弹药储供信息的高效、快捷传递与交换。
各业务单位利用本单位的EDI系统生成报文,并把其转换成EDI标准报文,经过加密处理后,通过通讯软件发送给储供EDI中心。储供EDI中心确认后,根据其目标地址把其放入目标用户的邮箱,并通知目标单位。目标单位经中心确认为合法单位后,进入储供EDI中心,打开储供中心邮箱接收报文,并对其进行解密运算,解密后的数据信息再通过EDI转换模块生成标准报文,并抽取报文中数据自动录入到自己的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系统中。
1.3 弹药储供EDI中心构建
弹药储供EDI系统用户端设计分为报文的数据结构和设计、翻译软件、通信软件,这些与商业EDI系统区别不大,而且,在商业领域上已经有很成熟的用户端,弹药储供保障EDI系统可借鉴商业EDI用户端进行设计。弹药储供EDI系统与商业领域运用的EDI系统最大的区别就是EDI中心的设计和建设。
EDI的产生和日益发展以及国际标准EDIFACT电子单证的出现,为EDI用户提供全面服务的中心系统应运而生,这就是EDI中心[2]。EDI中心不仅要实现服务和收发报文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EDI中心还具备E-mail功能和网络管理能力。EDI系统一般包括EDI中心系统和用户端EDI系统两大部分。而EDI中心的功能模块由E-DI访问系统、信息交换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网络控制系统、翻译软件组成,结构组成如图2所示。
根据现行军队体制,把弹药储供EDI中心设置在军队最高的装备指挥机关总装备部,同时在各大军区、海军、空军及二炮建立弹药储供EDI中心节点。各军事单位根据需求向有保障关系的弹药管理部门申请弹药补给,经在线审批后,通过弹药储供EDI系统向需求单位下发弹药调拨单,对所保障部队进行弹药补给,同时通过弹药储供EDI系统向上级部门上报弹药补给情况。
弹药储供EDI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当弹药仓储EDI中心收到用户的报文后,按地址可分发至所寄单位的邮箱中储存,直到收件人收取,并把反馈登记发送到弹药储供EDI中心,中心再根据邮箱地址送到相应的邮箱中,等待用户接收,或通知用户接收。
弹药储供EDI中心可以提供以下几项服务[3]:
(1)电子信箱服务:弹药储供EDI中心在任何时间下都接收用户投递的报文,以信件的方式加以存储,并按“信封”规定的目的地址投递;用户可在任何时间打开设在弹药储供EDI中心的信箱取走对方用户发给自己的报文并检索发给自己的所有报文。
(2)报文语法检查管理服务:弹药储供EDI中心的管理系统要对用户发来的EDI报文进行语法与数据标准格式的检查,确保报文符合规定标准。
(3)格式转换服务:弹药储供EDI中心支持使用不同报文标准的用户间进行通信,并可以在所支持的各种报文标准间进行相应的格式转换。
(4)弹药储供EDI中心还可以提供其他增值服务,如电子布告栏、各种专题数据库的查询,并向用户提供各种公用信息。
2 基于EDI系统的弹药储供流程
基于EDI系统的弹药储供流程主要有以下步骤:
(1)使用单位提出需求、制作EDI申请报文,发送报文到EDI中心,EDI中心将报文进行备案并根据报文发送地地址将申请报文存储到相关单位邮箱,比如说军区弹药保障机构邮箱、总部业务部队邮箱等,等待指挥控制机构及部门对申请报文进行审批。
(2)指挥控制机构及主管部门根据权限,通过EDI终端下载弹药申请报文,并作以备案,通过所在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制作弹药调拨计划方案,方案制定好后下达弹药电子调拨单到EDI中心,EDI中心将弹药电子调拨单进行备案并根据电子调拨单发送地址将电子调拨单发送到相关邮箱,比如到相关仓库邮箱、运输机构邮箱、接收单位邮箱以及总部等相关机构的邮箱,等等。
(3)相关仓库、运输机构、接收单位以及总部等相关机构等与本次弹药调拨有关的单位(各个接收到本次调拨邮件的单位)通过EDI终端下载弹药电子调拨单,同时,根据要求发送回执向指挥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同时,根据电子调拨单内容,并根据任务及职责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总部业务部队收到邮件后,将电子调拨单相关数据导入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备案;运输机构接收到邮件后,根据调拨弹药种类、数量等匹配运输车辆,做好弹药运输准备;弹药仓库根据邮件内容,将调拨单相关数据直接导入到仓库管理信息系统,对弹药数据库进行更新,并作好弹药出入库准备,等等。
(4)根据弹药电子调拨单指令,相关单位通过EDI即时通信模块进行相互协调,进行弹药的物流运输,同时,弹药发出仓库将发出弹药情况形成报文发送到EDI中心相关邮箱,并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相关地理信息系统等组成的保障可视化系统,实时监控弹药运输过程。
(5)弹药接收单位同时结合弹药保障可视化系统,实时查询所需弹药运输情况及到达位置,并作好弹药接收准备。
(6)弹药运输到达指定位置,弹药接收单位接收弹药,弹药接收完毕,接收单位将弹药接收情况形成回执发送至EDI中心相关邮箱,至此,整个弹药调拨过程结束。
整个弹药调拨过程信息流通过EDI系统顺畅流通,同时在弹药运输过程中通过EDI系统和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相关地理信息系统等构成的弹药保障可视化系统将信息流与物流实时联系在一起,保障了弹药供应过程中的状态可视。同时,EDI系统的身份鉴别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数据加密机制、防止责任抵赖机制整个弹药储供过程信息安全保密。
3 结论
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要求有高效的弹药保障作为支持。通过运用EDI技术可以改革弹药储供保障的时空关系,使储供系统和信息系统成为可视、可调、可控的有机整体。同时,通过EDI技术整合了整个弹药储供保障链,使弹药储供保障结构呈现扁平化、一体化趋势。在保障过程中加强了横向连通,缩短了信息反馈时间,优化了保障流程,减少了保障层次和环节,提高了保障效率。弹药储供保障EDI系统对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快节奏和高精度,实施“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喜刚.电子数据交换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许勇,吴国新,顾冠群.因特网EDI的安全研究及实现[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1):1-5.
储供人员论文 篇4
辽河油田不同的采油区块井场面积情况也有所不同, 冷家油田的井场面积比辽河油田单井井场平均面积小, 井场面积非常有限。由于湿蒸汽发生器附属设备数量多、占地面积大, 单井注汽时, 现场搬迁摆放场地紧张, 操作难度大。研制占地面积小, 便于灵活搬迁的湿蒸汽发生器附属设备是一个新的课题。
1 活动注汽锅炉配套储供油系统应用情况分析
由于井场平台的面积有限, 就要有效地利用井场来进行各项作业。湿蒸汽发生器附属设备多, 占井场地面积大, 更需要占地面积小的设备设施。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方针下, 也更需要节能、安全的设备设施。
1.1 分体式储供油系统
1) 现有燃油热泵组有2个活动卸油台 (9 m×3 m) 、1个储油箱 (3.3 m×4.6 m) 、1个预热箱 (3.3 m×4.6 m) 、1间油泵房 (3.3 m×8 m) , 井场摆放占地面积达到83 m2。在搬迁的过程中由于井场场地面积大小不一, 燃油热泵组组件较大, 且零散、占地面积多, 在吊装摆放时十分困难。
2) 每次搬迁都要用活动的螺茨泵将油箱内底油抽出, 为避免燃料油流出造成现场污染, 要对油箱及连接管线进行封堵。由于劳动量大, 工艺流程安装复杂, 每次搬迁仅燃油热泵组组件就需要15 t卡车3台。搬家车辆的数量较多, 也增加了搬运费用和搬运时间。
3) 燃油热泵组各部件之间工艺管线连接每次搬家时, 都要将各部件组装拆卸并再次安装才能使用。搬迁时配电系统中的各电动机、油箱中的电加热器、温度控制器等电器线路都要进行拆卸和重新安装。外接电缆线较多, 现场接线散乱, 拆装工作量大, 用电也不安全。
4) 在冬季生产中, 由于燃油热泵组组件多, 拆卸前要对各组件间的油路系统管线用蒸汽或空气进行扫线, 安装后要对管线进行预热投运, 防止燃料油冷却凝结, 这个过程既费时、费力, 又不安全。
启炉投运时如果燃油不符合炉前燃烧的油温要求, 就要对燃料油进行循环加热, 循环时间越长, 耗能越大。
在预热过程中, 燃油要从储油箱、预热箱、油泵房至锅炉房逐级加热, 当加热油温达不到燃烧要求时, 再经回油流程返回预热箱循环加热 (图1) 。
式中:
m——油箱油量;
T——预热时间;
C——油比热, 取值0.453;
P——加热电功率, k W;
Δt——加热温差, ℃;
η——换热效率。
已知预热油箱油量为15.18 t, 加热温差Δt为10℃, 24 k W静态加热器换热效率为64%, 可得预热时间为5.7 h。
燃油加热温度提升慢, 加热时间长, 致使耗电量大, 启炉投运时间长, 影响注汽投产。
1.2 原有外置卸油泵式一体化储供油系统
1) 整装橇座式的一体化储供油系统是改进后的储供油设备。它是由储油箱、卸油箱、卸油泵、供油泵房及供油泵等设备组成。由于该整体橇座能够集中卸油、储油、供油及加热为一体, 故称为一体化供油系统[1]。
2) 该系统优势为占地面积小, 搬迁方便灵活, 现场摆放及工艺连接方便快捷, 是原分体式供油系统的替代设备。
3) 外置卸油泵式一体化储供油系统不足之处是:冬季外置的卸油泵启动非常困难, 由于处于低温状态, 卸油泵及工艺管路内存留的燃料油极易凝结, 从而需要加热、扫线等各种方法来启动卸油泵, 极大地增加工作量、缩短卸油泵的使用寿命;该系统必须与锅炉燃油流程连接后才能运行使用, 不能独立自成系统, 影响灵活运用;受卸油口限制, 在工作现场极大限制了卸油车辆的卸油通道。
现场运行表明, 以上分体式和外置卸油泵式两种储供油设备都有不足之处, 遇到油井同平台作业的情况下, 都严重制约着现场安全。为达到安全规范, 占地面积控制在20~30 m2内, 减少连接的工艺管路、电缆。要快速进入热备状态就必须要设计出新的储供油设备。
2 新型一体化储供油系统研究方案
将现有的燃油热泵组件中的卸油台、卸油箱、储油箱、油泵房, 以及供电设施整合为一体, 形成多功能一体化储供油系统。当拉油车卸油时可直接将燃料油卸入内置卸油箱内, 省去了以往卸油过程中必须将油车开至卸油台上向卸油箱卸油再转入储油箱中的过程[2] (图2) 。
这种方法大大节约了储供油系统的现场占地面积, 搬家时减少吊装车辆和吊装时间, 使搬家现场的工艺连接和电器连接工作量大大减少。这种一体化储供油系统每台活动注汽锅炉配置一套, 即可投入使用。
一体化储供油系统可按油车放油口的离地高度确定卸油口高度, 这样就可以省去卸油台装置。
另外, 根据活动注汽锅炉最大排量 (单位时间内锅炉的蒸发量) 所需的耗油量来确定卸油箱和储油箱的容量, 再根据供、卸油泵泵组工艺, 电加热器及配电控制系统所占的面积来确定一体化储供油系统的外形尺寸, 既能满足搬运的车辆要求又能满足正常的生产运行。
根据确定的可行性方案, 设计出新型一体化储供油系统 (表1) 。
2.1 结构一体化
新式储供油系统设计是将储油区、泵组区、配电控制区3个功能区有序紧缩在同一泵房内;又根据锅炉耗油量设定储油箱有效容积为20 m3, 并将卸油箱设计为嵌入储油箱内 (图3) ;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卸油工艺管路, 而且储油箱包裹卸油箱, 使储油箱内的油温直接与卸油箱油温进行热传导, 不用在卸油箱内安装电加热器也可进行保温, 减少热损失。
2.2 工艺改进
1) 新型一体化储供油系统去掉了卸油台, 卸油口采用90°双面转角设计, 经多次与拉油罐车的试验调整, 确定卸油口的离地高度为900 mm, 这样使拉油罐车在任何注汽现场都能直接卸油, 不需其他附件配合。
2) 卸油泵移至室内安装, 省去启动前的火烤、电加热、蒸汽加热等不安全措施, 提高安全系数, 降低用电能耗。
3) 在电加热器出口至卸油泵出口连接内循环工艺, 通过阀组可以灵活方便切换流程, 达到循环加热和正常供油的目的。
4) 回油连接端口双向预留, 这样新式一体储供油设备在现场摆放位置不受连接限制, 节省连接管材, 减少连接工作量。
5) 在储油箱上安装防爆式浮球液位计, 使储油箱内液位能够一目了然, 操作人员可以随时观察, 对油箱内液位及时监控, 防止卸油过程中冒罐, 造成卸油污染。同时, 根据液位计刻度变化可计算出锅炉的耗油量及燃油单耗。
新型一体化储供油系统工艺流程见图4。
2.3 优化供配电系统
燃油热泵组只经1根主电缆即可连到配电间, 减少搬家现场中电缆拆卸数量, 实现集中供电。
供油泵采用变频控制, 降低耗电。通过供油出口安装智能压力变送器和控制柜安装PID智能压力控制器, 可在压力控制器上根据锅炉用油压力情况灵活设定, 实现变频器的压力自动调节, 达到本地控制目的。同时, 在控制柜上安装冗余切换开关和外接端子, 使锅炉控制盘燃油压力通过PID自动调节, 实现锅炉供油压力远传控制, 使本体控制、介入控制一体化, 达到冗余设计的目的, 使供油的变频调节更加方便灵活。
通过以上3项实施应用, 新燃油一体化装置不仅在外观上有所变化, 而且实用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表2) 。
3 应用效果
3.1 效果评定
在新型一体化储供油设备设计制做完毕后, 首先对卸油情况进行投运测试。
1) 卸油车在不同注汽现场卸油, 因为采用了90°卸油口, 拓展了卸油车在现场停摆角度, 经多次测试, 效果十分理想。
2) 现场去掉了卸油台, 卸油口高度适中, 在不同注汽现场拉油罐车都能卸油, 并且卸油效果较好, 达到了设计要求。
3) 新型一体化设备摒弃了原来的燃油泵组的积木式组合方式, 所有组件都设计制做在了一个彩板房内, 占地仅为26.4 m2, 相比原燃油泵组83 m2占地面积大大减少, 这样搬家时只需一辆卡车就可以轻松吊装, 达到了预期效果。
4) 由于卸油箱与储油箱为嵌入式结构, 并且一体化燃油泵组的储油箱与供、卸油泵相间设计, 这样一来, 油箱内燃油自带温度与供、卸油泵组件间可自行热传导, 无须再对卸油过程进行扫线和预热, 既节能又省时省力。
电加热器出口内循环工艺可迅速提升油箱内的油温, 达到快速启炉的目的。通过预热时间公式计算出一体化储供油系统在与原燃油热泵组在相同储油量和加热温差下, 预热时间由5.7 h降至了3.7 h。根据公式 (1) 计算如下:
原燃油热泵组采用静态电加热器, 加热效率为0.64 (根据热功计算) , 计算可得预热时间为5.7 h;一体化储供油系统采用节能型流态电加热器, 加热效率为0.96 (根据热功计算) , 计算可得预热时间为3.7 h。
实际计算表明, 一体化储供油系统的各项指标达到了活动前设定的目标值, 并取得较好效果。
3.2 效益分析
原燃油泵组搬一次家需15 t卡车3辆才能吊装搬走, 现一体化燃油泵组只1个彩板房, 1辆卡车轻松吊装, 省去了2辆卡车的费用, 其中运输费1600元, 吊装费800元, 人工费240元。以活动炉全年注汽搬迁20井次, 计算全年可省52 800元, 注汽作业区6台活动注汽炉全年节约316 800元。
制做成本:原积木式燃油热泵组制做成本为29万元左右, 而新型一体化储供油系统的制做成本仅为19万元左右, 如果全部采用新型一体化储供油系统, 冷家油田注汽作业区共6台活动注汽锅炉, 可节约成本为60余万元。
由于采用了节能型流态电加热器和内循环加热工艺, 在同等条件下, 使油箱内温度上升10℃就可节电48 k Wh。每台锅炉全年按300天注汽计算, 启炉每天卸油一次, 注汽作业区共6台活动注汽锅炉, 计算可节电86 400 k Wh, 折合费用69 120元。仅搬迁费与电费全年共计节约可达38.592万元。
因减少了搬家吊装车次, 缩短了搬家和安装时间, 减小了管线连接时间、电器连接时间和注汽站员工投运该系统时间, 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注汽锅炉能够及时启炉注汽, 提高注汽时率, 增加注汽效益。
4 结论
通过应用新型一体化储供油系统, 有效降低了井场占地面积, 减少了搬迁工作量, 缩短了搬迁后启炉热备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耗电量, 该工艺改进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通过对原有储供油设备使用的分析, 明确其不足之处, 从而改进其技术工艺, 实现了活动注汽锅炉节省占地面积、搬移拆装方便快捷、有效缩短启炉预热时间的目的, 研制了新型一体化设备。现场应用证明, 改善工艺后, 新型一体化储供油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耗电量, 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关键词:注汽锅炉,储供油系统,内嵌卸油箱
参考文献
[1]韩安荣.通用变频器及其应用 (第二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