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问题

2024-11-28

个性问题(通用12篇)

个性问题 篇1

书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它不仅能把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 还能把一个人的内心锻造得十分强大, 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更有可能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我想, 正因为如此, 莎士比亚才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每个人而言, 阅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

然而, 我们怎样才能激发起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又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呢?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读书得像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才能酿出蜜来。诚然, 鲁迅先生倡导广泛阅读、大范围的浏览, 的确是一种好方法。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先辈们力推多读, 反复阅读, 深度阅读, 也不失为一种好的读书方法。但是我觉得, 这些流传多年的阅读方式适应于普天大众。对于小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刚刚踏入阅读大门, 识字不多, 阅历极少, 一般的阅读方式对他们来讲效果不得而知。在这种情形下, 怎样引导孩子们阅读, 自然而然就成了每个小学语文老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于刚刚被领进读书门槛的孩子来说, 我个人觉得, 不应太在乎孩子读多少, 而是要更在乎孩子怎样读。无序的、盲目的、随意的读书方式, 只会是一种消遣, 注定读书的效果一定非常有限!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道理就在于此。于是我在思考:是否可以变通、创新, 通过一些问题设置、一些问题指引, 诱发孩子阅读的潜在动能, 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解读文本呢?

就像我们的课堂, 一堂好课, 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师生共同探究、互动、交流智慧与情感的舞台, 课堂教学的过程, 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主动探究的过程。一个好的老师必须是一个好的设计者、引导者。老师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通过问题的指引, 创设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谐有趣的课堂学习活动氛围, 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既然课堂教学如此, 课外阅读又何尝不能尝试一下呢?阅读文本, 也就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由于学生年龄小, 知识有限, 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当然也会受到限制。如果老师能先阅读文本, 了解文本内容, 清楚文本故事的来龙去脉, 把握作者赋予文本的丰富情感, 就能为引导孩子阅读做好前期“侦察”, 为问题设计做充分准备。老师再通过抓住孩子好奇好胜的心理, 根据孩子的需求, 进行巧设问题。这必定能激发起孩子阅读探究的兴趣, 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这一定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解读文本。

当然, 问题的设计是要认真考量的。首先是要适应孩子年龄、心理特点的需求, 其次是符合孩子理解文本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能起到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作用。这就要求问题设计既不能过于简单, 也不要太深奥;要有层次感, 适应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要做到:问题设计的难度要有浅有深, 由浅入深, 层层引入, 环环相扣, 最终达成孩子快乐阅读, 读懂文本, 解读文本的目标。

问题的设计不但要认真考量, 而且要讲究方法。从阅读范围来说, 有的是一个章节的问题, 也有的是几个章节的问题, 还有的是整本书的问题。从题型来说, 或单选题, 或多选题, 或判断题, 或分析问答题;从问题设计的目的来说, 有认知力的问题, 也有理解力的问题, 有分析力的问题, 还有应用力的问题。

例如《青铜葵花》一书, 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一、选择题

1.葵花被寄养到青铜家的原因是什么? ()

A.家里贫穷B.青铜家条件好C.爸爸意外溺水D.为了读书

2.青铜为了让葵花能上学做了什么? ()

A.打工挣钱B.放弃上学C.帮买书包D.帮找学位

3.奶奶把什么东西留给葵花? ()

A.金戒指B.花鞋C.项链D.手镯

4.奶奶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

A.善良B.聪明C.好看D.凶狠

5.下列答案里哪一选项不是青铜和葵花经历的苦难? ()

A.水灾B.火灾C.蝗灾D.地震

二、判断题:

1.《青铜葵花》讲的是一个城市女孩和一个乡下男孩的故事。 (是否)

2. 为了能让葵花看马戏表演青铜就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是否)

3.葵花是10 岁那年命运又将她招回城里的。 (是否)

4.葵花走后青铜常常遥望芦花荡的尽头, 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是否)

5.《青铜葵花》告诉我们:我们要敢于正视痛苦, 尊敬痛苦。 (是否)

三、问答题:

1.书中, 青铜和葵花的命运怎样?他们哪些举动或品格感动了你?

2.《青铜葵花》哪些美景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找出来多读一读。

3.你觉得葵花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4.青铜给你留下怎样的深刻印象?

5.你喜欢《青铜葵花》吗?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

我是这么设想的: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属于认知力和理解的问题, 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认识人物, 了解情节。这些问题大都是一个章节里的问题, 浅显易懂, 孩子们只要通过阅读文本, 就基本能回答。问答题属于分析力和运用力问题, 相对有一点难, 需要读懂文本, 联系前后情节,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回答。

孩子们在阅读文本前, 可以带着问题指引, 有目的地读书。在阅读文本后, 可以根据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生生互动, 讨论交流, 各抒己见。这既增加了孩子们读书的的乐趣, 又能通过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 更好地了解了书里的内容, 理解了文本, 解读了文本。很显然, 每个孩子的理解不同, 答案有时候也不尽相同。特别是问答题和分析题, 更是突出孩子的主观个性。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孩子读有所思, 读有所获,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其乐融融。这正是我企望通过问题设计诱发个性解读所要的阅读效果!这也正是我们郑冬梅工作室所倡导的开放式大阅读里的个性解读啊!在此, 希望广大同仁们也来共同探讨更好的读书方案!

个性问题 篇2

答:

(1)一发火就骂人、砸东西,甚至打人。

(2)情绪反应十分简单,缺乏幽默感,不会开玩笑,对于满意的事沉默不语,对不满意的事常会通过吵架、发脾气等方式解决。

(3)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心理防御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发泄。

(4)对很小的事也沉不住气。

(5)一点就着,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当然不能自控,事后又特别后悔。

(6)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尤其在情绪激动的时候。、简述处理冲突矛盾的方法步骤?

答:

①明确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

②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

③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难以接受的?

④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

⑤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简述教育中教师表现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

教育中教师的行为如何表现,受教育情景影响,但在更大程度上并非偶然因素所致,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在一系列内外变量的整合下形成的,这些变量主要是: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的自我角色认知,教师的学生观,教师的焦虑,教师的个性差异,教师的情绪等。在此重点例举几项情绪因素。

①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被焦虑所困扰的教师内心感到紧张、着急、害怕、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减弱,同时常常伴有头痛、心律不齐、失眠、食欲不振及胃痛不适等身体反应。

②抑郁。抑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落消沉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少言寡语、孤独沉默,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总是过分自责,遇事总往坏处想,一点细小的过失都会带来无穷的烦恼,长期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会使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情绪抑郁消沉的教师往往对学习、交往和活动失去热情和动力,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由于自我评价太低,常常自怨、自责,认为自己无能无用,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持久严重的抑郁情绪还能导致抑郁神经症、肿瘤、胃溃疡、结肠炎等多种身心疾病。

③愤怒。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被人阻止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引起人愤怒的原因有很多,对教师而言,主要来自于学生,因为教师觉得自己是教师,是权威,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长者,应当受到学生的尊重、拥护,这是天经地义的,但这种期望与现实差距很远时,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很容易导致其出现激动、易怒的行为;另一方面,教师一般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定目标,此时教师认为是为学生着想,但学生事实上并不领自己的情,或不屑一顾,或敷衍了事时,教师易表现为激动、愤怒。

④消沉。消沉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不相协调的反应,是人们对待世界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消沉的人往往有如下外在表现:情绪明显低落,对什

么都不感兴趣,烦躁、悲观、忧郁;有的还伴有生理上的反应。如头痛、失眠、厌食、消化不良等,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让它表现出来或发泄出来,会使精神萎靡不振,身心疲劳,工作、学习效率降低。

⑤冷漠。冷漠是一种对外界刺激漠不关心、冷淡、退让的消极情绪体验。冷漠状态对教师的身心危害极大,它往往是个体压抑内心不满情绪的一种表现,表现为冷漠,内心却倍感痛苦、孤独、寂寞、愤恨,有强烈的压抑感,由于没有发泄途径,巨大的心理障碍无法释放,便会破坏心理平衡,导致种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

思考题、教师的压力管理的策略有哪些?

第一,社会支持策略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⑴ 争取学生的协助;⑵ 争取领导的支持;⑶ 同事协作、共同抗压;⑷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第二,改善认知策略

认知重建:问题并不是问题,只有看问题的问题才是问题。

(1)变化性和不确定性(2)不完美性。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性,接受现实中有缺点的自己,同时也容忍他人的缺点。相信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完美,没有人能够不犯错误。(3)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正。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不可过分苛求公正。(4)信任自己和别人(5)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

第三,问题解决(积极应对)策略

面对压力事件较理想的选择是面对压力事件,深入分析,沉着应对。处理问题态度为冷静面对并解决,问题克服过程的标准步骤如下:

(1)认清压力事件的性质;(2)理性思考及分析问题事件的来龙去脉;(3)确认个人对问题的处理能力;(4)累积寻求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信息;(5)运用问题解决技巧,拟定解决计划;(6)积极处理问题(7)若已完全尽力,问题仍无短时间克服,则表示问题本身处理的难度甚高,有可能需要长期奋战不懈,除了必须培养坚忍不拔的斗志之外,可能还需要其它的精神力量支持。

第四,职业发展策略

要减弱心理压力的不良反应,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通过学习、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第五,时间管理策略:

⑴ 考察自己时间管理的特点⑵ 将每件工作依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序⑶ 要有效计划和安排时间⑷ 改正自己的做事偏好⑸ 提高做事的效率⑹ 学会积零成整⑺ 学会说“不”:学会合理地拒绝

第六,目标管理策略:

检视自身目前状况,找出缺陷和不足;总结成败经验,发现自身工作优势; 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三年或五年目标:包括学业目标、工作目标等,并对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到目标细节和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完善监督执行机制:一是自身监控,二是通过组织管理实现目标监控;反馈与总结:对每个阶段、每项细节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奖励。

第七,资源整合策略:

当教师感到教学压力过大,常常陷入对工作难以应付的窘境时,这显示出自身教学资源濒临枯竭的一个征兆,表明你需要学习、进修,需要重新整合自己的教学资源,需要充电了。

回顾总结、及时反思,不断积累自身教育资源;学习进修、参加研讨,及时获取新的教育资源

第八,身体放松策略:

(1)运动:温和地转动头部,颈部,或伸懒腰,动动肩膀等

(2)音乐放松:当你烦躁不安时,听舒缓,流畅,平静的音乐;当你抑郁焦虑急需发泄自己的愤懑时,听一些激荡的音乐,有利于宣泄情绪,使心情平复。

(3)冥想:选择一个宁静舒适的场所,闭上眼睛,想像自己静卧在宁静的草原或是平静的海滩上,望着远处缓缓起伏的波浪,谛听草原深处或海滨传来的细细的声音,使自己逐渐进入一种舒缓、宁静的氛围中,融入自然,忘却烦恼,从而使心灵得以平静。

(4)睡眠 :形成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定时睡眠,睡觉之前尽量不作情绪性的思考,保证睡眠的质量.2、教师生活空间狭隘的表现?

教师的职业特点规范了教师的生活空间是狭隘的,在生活中其表现出来的是单

一、封闭的生活空间,每天就是两点一线:学校——家里。反复的两点一线生活,也让不少的教师身心受到影响。教师生活空间狭隘的表现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几点:

1.繁复的教学生活

在正常上班时期,教师每日远不能在八小时工作内完成他们手中的任务,他们的课已不再是普通的常规课,而是纷繁复杂的非常规课,如赛教课、公开课、展示课。所以繁重的教学任务只能延续到下班之后的非上班时间。他们的工作不仅是单纯的定时给学生上课,还要时刻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他们面对的不只是学生工作,还要随时接受学校安排的各种监督和检查;他们不只是在校时间忙教学工作,还要在名义上的假期里接受学校安排的或上级通知的各项培训和教学活动;他们在学校与学生在一起,在校外还得不断地安排时间和家长交谈。他们除了上课时间不开手机外,其他任何时间都要保持通讯畅通,以免学生或家长找。所以说,教师一天都与学生分不开。

教师的上班时间不再只是八小时,教师的工作任务不再只是上课了,教师的话语对象不再只是学生,教师的除吃饭睡觉时间,教师的其他时间基本是教学琐事在消耗、在侵占、在吞噬,教师过的是名副其实的教学生活。

2.封闭的生活环境

教师的活动范围呈现了封闭的线段模式:粗线条的两点一线是学校——家里,细线条的两点一线是办公室——教室。教师奔跑在封闭的校园里时时刻刻履行着“人民教师”的角色,周转在狭小的教室里年复一年地传递既定的知识。在相对封闭且自足的领域,他们习惯于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养成了孤立的探索,偏爱上个人的方式。如果他的经验探索成功了,别人只

知其果,不知其因;如果他的尝试探索失败了,别人是不知其果,更不知其因。教师习惯在封闭的大范围内建立个体的“势力范围”,避免给他人留下能力不足及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印象,也避免自己辛辛苦苦摸索的成功经验被他人盗取,被他人超越。

3.教师生活质量低下

夫妻间的四个性问题 篇3

Q1如果我丈夫目睹了我生孩子的情景,他会不再对我产生兴趣吗?

毫无疑问,你的丈夫在这一经历中目睹了他的生活中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而这有可能给他带来一些心灵上的震动,甚至是创伤。但是目前人们尚不了解这一经历是否一定会给性吸引带来后果。一项调查表明,目睹生产过程的男性当中,有64%的人认为这一经历十分难得可贵,仅有9%的人因此感到“不安”。

在丈夫们目睹了妻子生产过程之后,一段时间内停止了性生活是正常的。这并不是因为妻子此时丧失了性吸引力,而是在一般情况下,丈夫认为妻子刚做母亲,处于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状态下。丈夫知道妻子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事情,是大自然以其神奇的方式使初为人父人母的男女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新生儿的身上。

心理学家说,最为重要的是在生产之前及之后的沟通,谈一谈将要发生的事情,学习有关做父母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获得有关信息,还要谈谈婴儿降生之后你们对性生活的期待。

Q2我读到的有关文章都说,每对夫妇平均每周进行一至两次性生活。我的丈夫和我已经五个月没有进行性生活了,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事不对头了?

不是你想像的那样。每对夫妻都有着自己的周期,没有性生活的一段时期之后,是一段有性生活的时期。每周进行一次性生活这一数字是计算一年内被调查者进行性生活的总数,从而得出的每周的平均数。这并不意味着每对夫妇每周进行一次性生活,一年只进行52次,生活不会这般机械。

当然也有一些夫妇,他们每周进行两次乃至三次之多的性生活,但他们并不是大多数。调查表明,对年龄在20~29岁的女性和25~34岁的男性而言,平均数字是每个月进行五次性生活,也就是说平均每周一次多一点。

根据性心理专家的解释,夫妇有时会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不进行性生活,随之而来的是较为频繁的性生活。性生活的频率是非常不规则的,时冷时热。通常性爱的方式并不是由吸引力的强弱和激素的多少引起或决定的。外界的因素,诸如疲劳、财政问题、焦虑、有了孩子,甚至是要个孩子这样的想法,都会给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Q3我经常在性生活后觉得很沮丧,我怎么了?

性心理专家认为,也许你们夫妇两个人都很懂得如何进行性生活,但是问题就在于你们之间的沟通不足。

男子本能地知道该怎样去做,这是一种神秘的本能。但是,女子总是害怕或羞于告诉丈夫如何才能激起她们的性欲、抚爱哪些部位最为有效,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丈夫不具有那种知识,她们就会变得不安起来。

这并不意味着只需说出“你应该这样抚爱我”,或者“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心理学家进一步解释道,“你可以温柔地牵引他的手,而且当他表现得很出色、让你高兴时,你应该做出反应,从而鼓励他,让他知道你的心情。这种做法是建立起一种有效语言沟通的最为理想的方法。

Q4如果孩子偶然看见了我们在进行性生活,他会不会因此而变得很不安?

最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专家认为:发生这种事情会让孩子感到不安的风险是存在的,或者孩子会因此而更具有性意识,超出了他的年龄所允许的程度。孩子有可能在游戏过程中模仿性行为。但是如果这种事已经发生了,一定要当心你是如何与孩子谈论这件事情的。如果孩子太小、无法理解性爱的话,他有可能会把性爱看成是令人恐惧的事,因此要向他解释这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这仅仅是母亲与父亲之间相爱的方式。但是,千万不要大动干戈地解释这仅是成年人可以做的事,因为这有可能引发孩子更多的好奇心。总之,避免让孩子看到你们夫妇之间的性行为是最重要的。

个性问题 篇4

笔者以两个毕业班共计82名学生为对象, 从对考场作文满意程度、对作文喜欢与否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考场作文的表现不满意, 并表示写作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可想而知, 我们高中教师潜心钻研, 精批细讲, 作文教学付出的大量心血, 最终换回的却是学生对作文的排斥, 实在令人汗颜。

高考成绩揭晓以后, 我又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 结果让我大跌眼镜的是, 很多基础夯实, 刻苦认真的学生语文成绩平平, 仅在100分以下, 很明显作文分数较低。同时, 我也发现那些有个性、有主见但基础一般的同学, 语文成绩明显突出。例如, 高考语文128分的陈同学, 喜欢历史、哲学, 追求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管同学属于构思“慢热型”, 擅长选择自身以外的素材, 富有个性, 高考语文取得了120分的成绩。作为语文教师, 我反观平时作文教学, 追求安稳, 为避免跑题而鼓励中规中矩行文, 为保障作文基础等级而忽视个性写作, 缺乏个性化分析能力、个性化立意的指导, 造成学生写作的“八股文”。

诚然, 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 就是唤醒自我生命意识, 增进自我人性意识;实践中, 激发个性抒发, 鼓励真情抒写。鉴于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尝试鼓励学生回归个性, 抒发自我真性情, 启发学生个性写作。

1.鼓励学生变换视角, 多维度构思。进入高中, 学生生活视野拓宽, 阅历也丰富了, 而习作能力依然低幼化、格式化, 缺少个性诉求。这就是“八股式”作文教学的弊端, 造成作文缺少自我观察视角, 难张自我个性, 难抒自我之见。作文个性化, 就是写我之所感所闻、发我之所想所思, 表现与众不同的喜怒哀乐、爱恨喜恶。自由灵活的思想是创新写作的源泉, 学生勤于思考, 转换视角, 必然想法灵活, 见解深邃, 所抒情感题旨亦独具匠心。平时练笔时我尝试引导学生变换视角、深入构思,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颇有成效。

以“简单”为题, 多角度构思练笔。同学甲:什么是简单?佛说:“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堂。”简单地说, 就是生活无欲无求, 欲安随安。如果你心平气和地面对生活, 简简单单地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 那么最大的享受就是乐在其中。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去思考“复杂”的世界、“复杂”的事、“复杂”的人, 你会发现原来世间的一切都是如此简单。说起复杂, 不是事物的复杂, 而是人为的思想行为的复杂化。同学乙:简单并非偷工减料、马马虎虎, 而是一种对外在事物的去繁从简, 对内在事物的执着和坚持不懈。天上最普通的白云, 它们是世上最简单最纯洁的, 但它们的目标从来不简单。它们执着于天际, 不断前行, 行走在朝阳霞光之中, 行走在春华秋实之间。无论外在是美是丑, 是阳光是风暴, 它们从未停止, 从未改变。不变的不仅是简单的外表, 更是执着的内心。同学丙:邓小平说过,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想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看似很简单的题目, 经过变换视角、独特构思,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书写。在平时的练笔训练中, 若能多多创造这样的环境, 必将有利于学生抒写“唯我独有”的文章来。

2.鼓励学生追求自我, 抒发真性情。所谓“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写作本身就是个人思想外化和传达的一种方式, 是民族、社会等生命意识的深刻警醒与呼唤。个性化写作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对外物的睿智思考与智慧表达, 是一种个人理性的回归。个人理性的回归就是要抒发真实的个性和个性的真实, 实现真我情感的自然流露。那些令人魂牵梦绕, 同喜同悲的故事, 之所以给人能留下弥久的烙印, 都是因为故事本身是我们生活的缩影, 它唤醒了大众触摸生活的本真。所以, 对学生作文的最低要求, 也是最高要求, 都应该是抒写自我真性情。实践中, 我巧设题目, 让学生抒写自我真情。

《欣赏自我》学生习作节选:同学甲:人生这个偌大的舞台, 不过是自己在演绎自己。每个人都有观众, 而最重要的观众是我们自己。欣赏自我, 品味自我, 超越自我, 才不负这一生只此一次的演出, 亦是绝唱。同学乙:冰心说过:宇宙是一个大生命, 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 叶落归根, 我们是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 我们是多么卑微, 多么渺小, 而一滴一叶, 也有它自己的使命。

同学丙:要学会欣赏自我便要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不在自己犯错时狡辩、推卸责任;不在自己成功时自满、停步不前。最重要的便是牢牢抓住自己的闪光点, 懂得把握优势, 阅纳自我, 不断提升。同学丁:欣赏自我, 没有成功与失败之分。成功者欣赏自己是对自己的肯定。失败者欣赏自己, 至少我努力过, 拼搏过, 我不是一无所获。

由此可知, 学生用文字表达欣赏自我的真实情感, 抒写自我的真性情。这种写作才是快乐的写作, 才是真正的写作, 才是抒发自我的写作, 因为它源于真实, 源于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

写作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喜恶代替学生写作实践, 也不能急功近利。作文教学理应突破藩篱, 拓宽思维, 尊重并鼓励学生写作个性。学生的心灵世界, 是他们对自我生活的个性提炼和独到领悟。鼓励学生个性化写作, 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质感,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富有创造精神的未来栋梁!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地位不言而喻。但现如今学生模式化“宿构作文”倾向严重, 缺乏深刻独到的个人创见。根源在于“旨在求稳、注重形式”的指导模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积极引导学生转换视角, 抒写真情, 实现写作个性化。

个性问题 篇5

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回答提示: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些在简历上都有,其实,企业最希望知道

的是求职者能否胜任工作,包括: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个性中最积极的部分、做过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

就等,这些都可以和学习无关,也可以和学习有关,但要突出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说得合情合理企业才会相信。企业很

关于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问题 篇6

【摘 要】新课程理念对学生作文提出了个性化要求,而如何实现作文的个性化是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质朴自然、情感真实充沛和理性思辩三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问题。

【关键词】学生作文 个性化 质朴自然 理性思辩

作文的个性化,是作文整体流溢出的一种独特魅力,一种独到的风格和韵致。作文要想夺人眼目,则要靠个性来装饰才会有亮点;作文要想博得青睐,一定要有个性闪烁其间:或质朴自然,或情感充沛,或闪烁哲理光芒。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的个性化应是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

在学生作文中,大多数呈现出这样两种情况:一是纯客观的的叙述和描写,无主观情感的表露,无自己的情感倾向;二是客观叙述描写与主观情感的表达分离,情感的表达成为无病呻吟,大多停留在文从字顺层面的模式化和概念化,因无情绪彰显而缺少个性。

一、质朴自然是一种个性

质朴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就是要写出真生活、真性情,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白居易作诗要先诵给老妪听,懂则可,不懂则改,直至老妪能完全听懂。孙犁的“荷花淀”风格,散发着淡淡的泥土的气息,以清新自然朴素著称。

冰心曾说过:“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忆读书》)冰心作品的可爱可读,源于浸润其间的质朴、纯真和挚爱。

质朴自然就是不事张扬,不搞铺排,不玩深沉,就是本色纯真及发自肺腑的情感表达。

看看江苏考生的《怀想天空》: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

这是农村孩子生活的真实写照,这种文风不就是时下所提倡的质朴文风?而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自作多情的作文,则应在质朴自然上多下点功夫了。

二、真实充沛的情感是一种个性

情感充沛、真实感人才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激情和力量。巴金曾说,他写作不是因为他有才华,而是因为他有真情。“以我手写我心”,以我情扣他心,只有真情溢于笔端,作文才能为人称道。

如何才能写出情感充沛、真实感人的作文呢?

1.抒胸臆,发真情

真诚敞开你的心灵,去掉多余的迎合、表白、空泛的激昂和拔高的表演。作文时务必从心理上彻底摒弃那种不愿抒真情、说真话,怕别人窥见自己心灵深处的“秘密”的认识,克服“为文造情”“无病呻吟”的弊病。近年来高考作文不限文体,为作文提供了极大的自主写作空间,直抒胸臆的作文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备受阅卷者的青睐。写作时应该以自由的心智抒情,以真切的生活体验抒写自己的所想所悟,表达自己的真心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好作文能打动人心的重要一点,那就是真诚之心。在高考作文中,情感是连接考生与阅卷者的桥梁,是碰撞出阅卷者心灵火花的电石,考生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阅卷者的喜怒哀乐的琴弦,才会与你的读者获得共鸣。

2.对生活及其对象充满情感

要抒发真实动人的情感,首先必须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情感。对人事景物淡然漠然、漫不经心或不热爱生活的人,对事物不可能有情感性的感受。因此,要写好文章,必须关心时代,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观察外物时,要注意体验;深入感受时,要展开联想,进入想像,把情感充分激发起来。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3.从细微处着笔

“细微处”可以是细微之物,还可以是细微之言,细微之神(情),甚至是细小之数。鲁迅从一次雇车的小事之中,见出了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于是有了严于解剖自己的独特感受,《一件小事》成了人们反躬自省的一面共同的镜子。从细微处着笔,就是要用具体可感的生活细节来表达情感。文章要有感情,情因事而发,事感人而情自浓。无论是抒写爱国情、民族情,还是表现父子情、母女情、手足情、友情、爱情都要因事而发。

4.情感表达须提炼

情感既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又要高度浓缩。情感生活应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富有表现力和艺术张力的情感。有生活味的情感能打动人,决不意味着生活原生态的情感一定能打动人。一篇表达肤浅、粗糙、低俗情感的作文,是无法打动人的。作文须恪守“三不”:不夸张——写作时对情节不夸大或缩小而导致内容变形失真;不失实——内容要经得起推敲,即使是细节也应合乎情理,给人真实感;不矫情——情感自然流露,合乎生活之情与人之常情,而不是牵强附会。

总之,抒真情,说实话,重细节,多想象,用心悟,巧表达是写出情感动人的文章的有效方法。

三、理性思辩是一种个性

科学而理性的思辩充满着智慧的光辉,洋溢着时代的人文色彩。

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分析,应该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从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设置看,学生的理性思考、辩证分析能力正日渐受到青睐,如2003年有“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有“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等。如果作文时不作一点理性的思考,没有一定的思辩能力,则很难写出让人信服的文章来。

1.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运用“即使”“如果”等假设的形式,采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迂回”战术,可能会使作文章更臻于一片崭新的天地。

请看下面一段摘自高考优秀作文《心中的天平》的文段:

“感情如同天平一端的重物,选择什么作为量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如果能用理智控制住感情,会使他显得亲切而又冷静;一个人如果能用道德控制感情,会使他显得高尚而又真诚;一个人如果能用责任感控制感情,会使他显得坚毅而又可信。”

这位考生将自己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理性思索,用富于情感的优美的文字加以表达,充满思辩色彩和哲理韵味。

2.由点触面

泛泛而谈,会使作文浮于表面;就事论事,会使作文流于浅薄。若能透过表象触及本质,或由点触面,会使作文更富于思辨性和哲理性。

如高考优秀作文《我爱唐装》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可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走上了国际大舞台,并绽放着最美丽的花朵呢?为何,唐装还是那件唐装,如今却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呢?原来,这是中国经济腾飞之后,是中国重振泱泱大国雄风之后,是人们足以骄傲地自称“我是炎黄子孙”之后对民族热爱最直率的呈现。爱祖国,爱唐装,爱这个能让我们扬眉吐气的国家的一切。我们的“海尔”拒绝了多少想要分一杯甜水的外企,我们的陶瓷惊艳了多少黄头发蓝眼睛。”

借“唐装”来分析“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不局限于就衣论衣,而是透过表象洞察到实质:从唐装到国货,到祖国传统美物,到国家经济腾飞,到国力强盛带来的认知观念的巨变。

3.换位思考

荣辱、祸福、苦乐、悲喜、美丑等,得失等,换位思考、换角度思考,换位可出新。感他人之所未感,言他人之所未言,你的思考就区别于他人,拥有了你的个性,你所谈的便是个性化的感受。

再看看高考满分作文《学会历史般的旁观》的开头: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对象眼中的结果不一样,原因何在?亲疏不同。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爱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爱憎,历史会还给我们一份真实的面目。这样的论述,显得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4.忌绝对化

避免了绝對化,可以使论述的思辩色彩更浓郁。请看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理性的美》的结尾:

“也听一些短视的人说,这世界太冷,需要温度,需要感情。殊不知无聊地躁动是太感性,太缺乏理智。理智不等于冷,正如感情不等于温暖一样。理智是美的东西,一切美都是有温度的,理智的人也有感情,理智的思考也有局限和麻烦,只是有些理智只是所谓的理智,没有到达高的境界也就不会领悟到高层次的美。”

作者说明理智不等于冷,理智的人也有感情,“没有到达高的境界也就不会领悟到高层次的美”,这就使得文章有了思辩性,也有效避免了绝对化。

个性问题 篇7

审美认同问题可以说贯穿于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 西方音乐在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有着当时主流的审美观念, 如古希腊的以教育为音乐的主要功能的审美观、中世纪的音乐为宗教服务的审美观、古典主义时期理性之上的审美观和浪漫主义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审美观等等, 这些观念极大地影响了该时期音乐的创作和发展。而不管在任何时期, 都找不到一种音乐、一支歌曲是世界上所有人都一致喜爱的, 时至今日, 也找不到某个流派或风格的音乐能赢得所有人的喜好。这其中存在的, 就是音乐的审美认同问题。

在音乐审美问题上, 一直就存在着“品位无高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说法, 审美是最难以制定统一标准的, 在历史上少数文化法西斯政权试图以强制手段将人们的审美统一化, 其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在西方音乐史中, 因为审美问题而引发的事件比比皆是, 从1 7 5 2年“喜歌剧之争”到1 9 1 3年5月2 9日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首演等等, 均是由于对于音乐审美持不同观点、立场所引起的。那么, 在音乐审美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许多学者的著作中, 都给音乐审美的认同归因为共同的文化圈、共同的成长经历、共同的生活环境等等, 由于这些原因, 形成一种“被一群人所共同理解和运用”的“或多或少的声音关系的体系”, 即“音乐风格”, 这种“特定的音乐风格中所呈现的材料和它的组织的内在的可能性和或然性”制约着“来自人类心理过程性质的期待”。这些观点我觉得颇有道理。如西方音乐史上不同国家的人们都有自己本国的音乐文化特征, 如意大利和德国歌剧就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各个国家不同阶层的人们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 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我想都是上述的因素。但是如果相同文化背景、成长经历、社会阶层的人群都只有相同的审美倾向的话, 为什么相同地域、时代的音乐形态也会各异呢?比如同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风格也会各不相同, 尤其是贝多芬, 已将古典乐派带入到了浪漫主义之中。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应归结为作曲家个人的个性了。作曲家在音乐实践中除了创作者的身份外, 同时也是欣赏者, 他是别人作品的欣赏者, 更是他自己的作品的欣赏者。作曲家在欣赏中不满足于已有的音乐风格, 力求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能体现自己个人风格的、不同于前人或同时代人的音乐手法和形态, 渐渐地, 他个人从对以往音乐风格的审美认同中脱离出来, 形成自己的新风格, 并以作品的听觉新异性赢得公众的新的审美认同。而公众由于其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各异, 有些继续沉浸在旧的风格中, 有些则为新风格所吸引, 当然一定还有两种风格都能接受和都不接受不感兴趣的类型。而在这接受与不接受中, 每个接受者的个性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1 9 1 3年3月3 1日维也纳举行的勋伯格等人作品的音乐会上, 观众分为两派争斗起来。都是西方音乐的观众, 作曲家也是维也纳人, 但在审美认同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这就是个人的个性在起作用。

有些学者指出, 一个人在其青春发育期时所接触的音乐, 将会影响他一生, 极有可能成为他一生的偏爱和喜好。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人背井离乡许多年后依然对其家乡小曲、地方戏情有独钟, 为什么那些在文革中成长的人对《红灯记》《龙江颂》《沙家浜》等样板戏念念不忘。但是, 我们还应该看到, 许多人从农村到城市读大学后, 由于较多接触西方古典音乐, 继而对古典音乐发生浓厚兴趣, 成为一生挚爱;有些人在青春期时喜爱流行音乐, 而到了成年后随着思想的成熟, 逐渐对流行音乐失去兴趣, 转而喜爱别的音乐类型。这些例子都显示出个性在审美认同中的巨大力量。这是因为, 不仅“期待”心理可以引起审美反应, 对原有风格的“阻扰和耽搁”即对音乐风格的“偏个装饰音、一个意外的力度变化, 达到整个音乐风格的改变, 都会给审美主体带来审美感受上的变化。而审美感受的变化是带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风格改变的重要源动力。也正因为如此, 听着法国传统大歌剧长大的卢梭在意大利喜歌剧到法国演出后就坚定地拥护起喜歌剧, 还亲力亲为创作了喜歌剧《乡村卜者》;正因为如此, 在海顿、莫扎特音乐中成长起来的贝多芬才能在后来开辟出不同于前人的音乐风格;正因为如此, 使弹着车尔尼练习曲等古典练习曲长大的李斯特, 在后来创作出《超级练习曲》等音乐会练习曲这种全新的练习曲形式。这些作曲家的个性在其风格的塑造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这个性正是源自人类的好奇和创新的天性, 正是这种天性推动着音乐历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的前进, 使人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勇于实践新的理论和方法、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熟悉2 0世纪之前的西方音乐的人们, 在听觉上都形成了相近的审美习惯。这是因为, 尽管西方音乐有着不同时期和流派的分别, 但一些基本的音乐手法还是相通的, 如属到主的进行、调性感觉、和声色彩等, 人们在欣赏音乐时, 在这些方面还是有着基本相同的心理趋向的, 用伦纳德·迈尔的话说就是“风格”和“期待”的心理现象。但是到了2 0世纪后, 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 (用伦纳德·迈尔的说法就是对风格的“偏离”的追求) 把这西方音乐最基本的形态也彻底击碎了, 如无调性否定了传统的调性、偶然音乐否定了传统的音乐作品的概念等等, 而这些新的尝试尽管到今天还是在争议当中, 但从还有观众支持这些类型的音乐中可以看出, 审美认同真的是一个关乎审美对象个性的复杂问题。

当然, 人除了好奇之外, 还有许多其它的天性, 比如怀旧, 也是许多人的天性, 这些人会去欣赏传统的曲目、老一辈演奏家、歌唱家的表演、去听老唱片等等, 正是许许多多的天性和性格, 和生活经历、文化层次等格是在生活经历、受教育过程之中养成, 反过来又深深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 二者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我认为, 个性因素不仅在音乐的创作和表演环节中起巨大作用, 在音乐审美中其作用同样不可小视, 在考察音乐审美认同问题时, 个体的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万万不可“一刀切”、用理论的框架去生搬硬套, 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充分考虑到审美主体的个性特点, 以求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实事求是的结论。毕竟, 在音乐审美问题上, 是很难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和尺度的。

参考文献

[1]宋瑾《音乐美学基础》[M]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伦纳德·迈尔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3]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4]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5]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个性问题 篇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从面向21世纪的中学教育改革趋势来看,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的发展是当今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之一。基于个性内涵的丰富性, 以及作文教育的独特性, 目前的作文教学改革重点内容是:鼓励和培养学生有个性地作文。而要真正完成这个任务, 首先就是教师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以及自身素质的加强。只有教师真正体现了个性化的做人, 个性化的教学, 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完成个性化的作文。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

个性化的教学, 尤其是个性化的作文教学, 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高自身素质, 促进学生发展。

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原则, 就是提倡每位教师应有各自的教学特色, 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教育是人类特殊的实践活动, 它承担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的任务。教师应该在遵循语文教学大纲, 保证达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选择取舍等方面有所侧重, 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只要我们留意一下成就卓著的语文教师的教学, 就不难发现, 这些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 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的优势。我们普通语文教师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特色, 也可以尽量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可以说, 教师的德识才学的每个方面, 都会对学生形成很大的影响, 因为中学生的模仿性强, 可塑性大, 很容易接受新事物, 所以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会给学生的成长烙上深深的印记, 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发挥个体优势, 只有有个性化教学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有个性化的学生;只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 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呈现个性化的特点。

(二) 重视学习过程, 关注个别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如何要求学生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问题做了专门的解释, 因为以往的语文教学只强调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 过于偏重结论性的目标而忽视过程体验性目标, 致使语文教育教学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而遭到世人的重新审视和批评。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大胆扬弃, 在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道路上重塑自我, 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 掌握学习的方法, 形成丰富的情感, 养成良好的习惯。个性化作文的写作过程是学生表达感受和体验的过程, 因此个性化作文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的切实经历, 不断积累素材, 积淀情感。同时, 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学习过程来宣扬自己的教学认识结构和教学风格, 用自己独到的教学方式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所以说,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关心和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三) 抓住习作优点, 激发写作热情。

激励实际上就是对成功的一种预支, 让被激励者提前领略到成功的快感。每个学生, 作为一篇文章的作者, 他们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因此教师要认真阅读学生的习作, 抓住习作中的每一个长处和优点, 既要注意整篇文章的成功, 更要善于发现局部的闪光点, 多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表扬。衡量作文最忌用一把简单统一的尺子, 而需要多几把尺子, 尺度的高低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大小灵活决定, 大到文章全篇的审题立意、构思和过渡, 小到文章的开头结尾, 一句话, 一个词, 甚至一个标点, 教师要努力去寻找值得表扬的点点滴滴。人的个性是有差别的, 学生作为写作主体, 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写作个性。有的倾向于艺术型, 有的倾向于思想型, 有的二者平衡。艺术型的人或重实感、或重想象, 一般擅长写记叙文、抒情文;思想型的人或重于归纳, 或重于演绎, 一般擅长写议论文、说明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独特的个体体验和心灵体会, 在作文中大胆地表现“人无我有”的独特个性。当然在倡导“说真话, 表真情”的愉悦氛围中, 由于存在学生生活体验的多少, 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差异, 习作中的言语或坦白、直露、不加修饰, 或晦涩、朦胧、故弄玄虚。教师在阅读这样的作文时, 要尽量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劳动, 要俯下身子, 平视学生, 顺着原来的思路, 走进他们的世界去审核文章是否合理, 说得是否明白。尽量找出文章中的优点, 并给予肯定表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 抓住习作中的优点, 尤其是平时的写作练习, 用不着求全责备。

三、小结

新的作文理念是对传统的反叛, 是对文本意识的真正回归, 是对独立思想、创造个性品质的呼唤。教师的个性化作文教学, 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 拓宽观察的领域。关注人生, 关注社会, 关注生存状态, 关注人类的未来和命运, 都应该成为学生写作的题材。一切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焦点话题, 都不应该有所顾忌, 有所回避。

摘要:在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全面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 大力提倡作文个性化教学, 深入进行作文个性化的教学与研究, 彻底解放学生的写作个性, 探索一条符合素质教育的作文写作之路, 已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课题。因此, 我们应该把写作教学这一学科问题从狭隘的学科论中剥离出来, 放在更为深广的社会和历史的大环境中。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教学, 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也是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 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提高素养,重个性转变观念,评价多元

参考文献

[1]王存娟.创新型语文教师的课堂创新意识.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 (6) :51.

[2]程翔.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中学语文教学, 2003, (1) :36.

个性问题 篇9

一、人的个性发展观与知识经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性发展的历史。”[1]而且, 马克思曾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人的个性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即“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是完全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生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阶段。”[2]从马克思的这段话可以看出, 三个阶段的划分理论最终将人的全面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了人的个性自由上。

人的个性发展首先表现为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包括“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和运用”[3], 个人的知识、兴趣和审美能力全方位多向度发展。其次是“作为目的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4]。这是人的个性发展最基本最一般的含义, 这种能力潜藏于每一个个体身上, 并通过每个人的实践活动、艺术活动, 形象思维等表现出来。三是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交往和交往形式的发展。三种发展模式共同作用, 构成了人的个性发展的基本过程, 这样, 我们就可以把人的个体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研究对象。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把人的发展直接成为个人发展, 重视和尊重个体能力, 鼓励个性自由和解放。“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5]“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6]另外, 我们还要考虑共性的问题。个性发展必不可少, 还应遵循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唯物辩证法。“全面发展”不单单指个人的发展, 也不单单指在经济中的发展, 而是个人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整体和谐进步。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也为人的共性和谐提供了机遇。

兴起于上世纪末全球化成为趋势的大背景下的知识经济, 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 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由于它又是以人的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存储和消费上的经济, 因此, 又被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空间。知识经济的最重要和第一位资源是人的智力, 因此, 拥有这一资源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最主要的推动力, 很多学者在这一点上已经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逐渐形成共识。知识经济的知识, 不单单局限于学识水平, 还应该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等内容。在智能化和信息化比较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 努力促使个人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马克思人的个性发展理论题中应有之义。

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的个性的解放意义重大。与马克思关于人的个性理论相一致, 我们可以将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通过人们使用自身劳力或进行劳力合作对自然和资源进行配置和占有, 以人的体力劳动为核心的人的依赖关系, 即自然经济阶段;其次是人们通过广泛的交往和使用先进生产工具来改变自身生产方式, 进而改变生产力的发展的商品、工业经济阶段;第三种是以脑力 (智力) 劳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 人们通过对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的配置特别是对知识信息的合理利用, 逐步取代工业经济阶段的短缺资源, 进而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由此, 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经济作为最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人的自由个性是相适应, 相融合的。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个性发展特征

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是人的个性不断得到解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个性发展表现出其独有的特质。

1. 个体劳动智能化

劳动是人类的特性, 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用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7]个人劳动的知识化、智能化对于经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对人的个性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农耕文明时代, 技术不发达, 教育水平低下,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个体劳动力, 生产分配方式也主要是按照对劳力资源的占有而进行的。工业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打破了旧的经济发展方式, 以机器代替传统手工工具, 以动力代替体力、畜力,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出现的知识经济正在逐渐改变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形成了以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技术水平, 扩展了人的文化知识范围, 使人的智力劳动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个人付出的劳动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机械式的操作, 而是使用知识, 依靠智力创新, 进而转化为生产力, 从而使人具有了劳动智能化的特点。

2. 人的社会交往形式和范围更加广泛

在经济技术十分发达的当今社会, 交往对人的个性发展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个性总体说来是人所独有的, 因此, 人的发展必然包含个性的发展, 这一点在前文已有所述。但是, 人的发展“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容许的范围之内, 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容许范围之内取得的。”[8]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中, 个人交往受到严重限制, 人与人之间只有简单的小范围的交往, 这种交往所呈现的是一种明显的距离约束。因此, 就有了人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彼此之间关系 (交往) 范围扩大的需求, 这就需要“集体”的力量来解决。“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也就是说, 只有在集体中, 才能有个人自由。”[9]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兴盛,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 资源的整合和分配也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等, 人的交往范围和方式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式, 个人的才能突破传统社会中的层层障碍得到充分展现, 人的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和发展。

3. 人的个性能力不断提高

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人的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这意味着人的个性潜能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个体之中。社会客观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的不断完善将会激活每个个体中的个性潜质, 促使个性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意味着人的个性将不断得到催化、整合, 促使个人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其个性发展之中, 个人就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其主体性。知识经济社会中, 人的能力要求十分严苛, 人的个性能力也需要得到充分激发。相反地, 知识和信息系统的完善为人的个性的发展给予了可能, 但是, “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 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10]因此, 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人的个性能力的不断提高, 要求人作为经济和社会主体不断挖掘个性潜质, 激发个性能力的提升, 更好地为未来社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知识经济与人的个性发展间的互动

重视人的个性自由, 重视知识经济的繁荣发展。现代社会发展知识经济应该如何处理与人的发展以及人的个性张扬之间的关系, 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一, 知识经济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11]当然, 人的个性发展就会受到束缚。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将创造更加丰富的生产资料,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人的个性将得到充分发展。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讲, 知识经济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剩余产品, 将会使人们的交换行为与范围不断扩大, 进而突破传统的地域和国家界限, 使人不依赖于某个或者某些共同体而独立发展, 个人将更加自主、自由、自立, 从而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第二, 知识经济对人的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首先,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经济, 因此要求每个人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要求每个人不断地进行创新, 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这样极易形成自我、功利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使得个人的发展走向畸形。其次,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的实践活动必然是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复杂的体力劳动, 因此就会使人产生只需要发展科技知识而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内容。同时,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出现, 人们日常的思维逻辑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虚拟空间中的文化、交往以及价值主流多元化趋势明显, 容易形成“百家齐鸣, 唯我独尊”的局面。这就要求个人在彰显个性的同时, 更加注重文化水平的提升, 注重思维逻辑的合理性, 注重情感的交流和意志的坚定。

第三, 人的个性自由需要知识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更加健全的社会机制和更加完善的服务体制。如前所述, 人的个性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更高水平的发展, 而且, 这一发展是以人的发展的“第二大形态”为前提和基础的。这就需要在未来社会将知识摆在极为关键的战略地位, 将知识纳入到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中;就要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从依靠土地、资本、机器和劳动等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 转变为依靠知识和信息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就要“经济为知识护航”, 建立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机制, 培养更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保障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就要建立全社会的服务体系, 在基本生活保障、社会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劳动报酬等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大经济投入, 努力消除个人之间的“类差别”, 保障人的个性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和谐发展;就要充分发挥知识、信息技术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不断使人感受到知识经济在理解人、关怀人当中的积极作用和对人的个性的促进作用。

我们现代化建设既要重视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人的个性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 同时还应注意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附带的负面效应;既要把这种消极影响适时转化, 又要将人的个性自由融入到知识经济的运行发展过程中, 这样, 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稳步前进。

摘要:人的个性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在知识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下, 如何更好地发展人及其个性, 是人学现代化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

个性问题 篇10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存在的问题

(1)无视阅读文本的作用。阅读文本,是阅读学习的核心内容。 一篇阅读文章,并不是词语的简单堆砌,字里行间都饱含作者的真情实感,是作者个性化的生活体验以及思维情感。 但是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个性化阅读存在误解, 没有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突出文章内容的地位,忽视了阅读文本。 脱离阅读文本开展阅读教学,只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学生的独特的见解,使得阅读文章的魅力得不到突显,实则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2)轻视教师的课堂主导。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一些教师过于放纵学生,本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目标放纵了学生。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让学生想怎么阅读就怎么阅读, 表面上看来是对学生阅读学习主体地位的尊重,其实让自己的课堂主导与管理作用得不到发挥, 加大了课堂教学的混乱程度。 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小学生不能正确了解阅读学习的目的,也无法掌握正确的方法,更达不到个性化阅读学习的目标。

(3)基础知识教学力度弱。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学生语文学习成果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识字、认词与造句,让学生可以利用语文课堂所学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给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但是,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很少有效地组织学生识字和认词,没有重视语言基础教学。 学生没有良好的语言基础, 就很难理解阅读文章,产生个性化见解。

(4)合作学习活动效率低。合作学习是教学创新时期值得倡导的一个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可以进行自由的交谈与讨论,这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将合作学习活动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想法的表达。 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 急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落实的对策

做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革教学观念与方法,推动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1)重视阅读文本核心作用。文本,是阅读学习内容的重要载体,其承载着作者的个人情感与观点。 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正确理解, 并在教学活动中规范学生的阅读观点,让学生从文本出发,深入分析阅读内容,找到值得学习的价值理念。只有重视文本,才能促进小学生多种个性化想法的产生,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体验。 比如在讲解《九寨沟》的时候,教师就要重视文本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深入到作者描述的美丽情境中,在体验九寨沟美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对于九寨沟的感情,促进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2)权衡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个性化阅读教学并不是放纵型的阅读教学, 肯定学生主体地位也不意味着给学生完全的自由。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学习活动需要得到教师正确的引导。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小学生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比如在讲解《虎门销烟》的时候,教师要通过主导作用的发挥,向小学生传递更多的背景知识,用图片或者动画来促进小学生理解这样一个具有意义的历史事件。 同时,要在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给他们传递正确的阅读方法, 将朗读与默读结合起来,促进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实施。

(3)合理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有效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设计有效的合作学习问题,更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 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当与教学目标相统一, 更要具有合作特性。 小学生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教师要利用难度适当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 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表与获得一些个性化的阅读见解, 让小学生的眼界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得到扩展。 合作学习,更是加强语文基础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小学生探索基础知识, 有利于阅读教学成果丰富化。 比如在讲解《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时候, 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找到课文中的生字与生词,加大基础知识教学力度。 同时,再提出“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魅力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篇11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不能任由学生“天马行空”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现代阅读理念的指导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以理解性阅读为基础,从作品的基本意义出发,尊重作品的“基础性内容”(指文章所显示的“环境或者说背景、结构、逻辑”)而进行的“合理诠释”,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而认为个性化阅读可以“无中生有”的学生,凌驾于文本之上,自以为获得了对文本生杀予夺的大权。这样的学生参照当代的生活背景,凭借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任意曲解文本,甚至脱离文本。他们曲解了“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将文本解读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因为开价太高才卖不出去”、“孔乙己向法官递交申诉状了,打赢官司了”、“《背影》中的老父亲是因为懒得走路才从铁轨爬过去,还被铁路公安抓住罚了款”……

试问,如此解读文本的学生到底将文本放在什么位置?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狮子大开口地漫天要价,还是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可怜的小女孩吗?那她的典型意义何在?文本中批判社会黑暗的主题又何在?如果为了体现“个性”而去任意曲解文本,对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有何帮助?这样,只能使文本失去了它本身的本质性、前提性意义,让学生去戏说文本,戏说经典,只能将语文“妖魔化”。如果任这种“妖魔化语文”风靡教坛,将会对纯正语文造成极大危害,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带来毁灭性破坏。

曾祥芹先生曾说:“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原则是‘多元有界。读者在作者‘第一文本的基础上见仁见智建构了‘第二文本。但多元解读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不是无界的,而是有界的,这个‘界就是文本语境,就是文本的客观意义。在肯定文本解读的主观差异性的同时必须坚持文本解读的客观统一性。”[1]因此,个性化阅读要从作品的基本意义出发,尊重作品的“基础性内容”(指文章所显示的“环境或者说背景、结构、逻辑”)而进行“合理诠释”。

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应该是“有中生新”,应该通过积累性阅读与理解性阅读把各部分的理解进行综合分析,联系自己的体验、经历,与作者保持良好的心灵沟通,通过不断探究、创新,从而形成个性化阅读。无限提高读者主体地位而将作者放逐于后,随心所欲、毫无节制的,甚至是美其名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方式和态度是非常不可取的。个性化阅读是积累性阅读和理解性阅读的升华。积累性阅读的基础打得越扎实宽厚,理解性阅读水平也就越高,那种“天马行空”随意化的解读是要不得的。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不能以牺牲教师的教学个性为代价

我们强调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而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个性。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多元理解,教师必须有一个衡量价值取向的尺度。如何把握这个尺度,势必要求教师与文本先对话。教师只有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品咂文本语言的精妙,深刻领会课文的人文意蕴,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价值取向。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并挖掘蕴含在课文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做出多元解读是积极的教学行为。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学生作为个性迥异的生命个体,他们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这使得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反应也不见得是完全合理的,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体验切不可一味地肯定、叫好,让评价失去原则。

有人认为:魏书生的教学素养是谁也学不了的,还有人认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些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事实上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生的研究与定位、对教学方法的感悟与实践、个人语文能力的积淀与修养、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情感与态度等都是有差别的。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有的老师爱张扬,有的爱低调;有的善独立思考,有的善兼收并蓄;有的会说,有的会写等等。这些差别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个性,这些“个性”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学生“个性化阅读”方法的形成,甚至决定着学生阅读的价值取向。就目前的阅读教学来看,老师都循着一个模式,认为学生想法越“独特”、说得越离奇就越“个性”,这样就有了如读汪曾祺《胡同文化》说“破烂房子早该拆掉了”;读李密的《陈情表》大谈“李密是拿亲情作筹码向晋武帝叫板”;读苏洵的《六国论》说“秦灭六国是历史的进步”……一些偏离价值取向的所谓个性化的感悟。

也许是因为新课程的大势所迫,有些教师由作品主题意义的绝对一元化走向了对任意穿凿附会的认同。有的教师对学生在解读文本时附会之论予以肯定,也许是怕被别人指为压抑学生的个性和扼制学生思维创新吧!但是,矫枉不能过正!对文学文本意义的解读,的确会打上个人主观色彩的烙印,但毋庸置疑,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无限延伸的,它理应受到作者、作品的制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孔子,但一千个孔子还是本自《论语》的孔子。”[2]由于重视读者主体创造性而忽视作品整体性、本质性的意义是片面的。如果一个读者的解读如梦中呓语,自以为是,不能激起其他读者的共鸣,这项解读的工作也就失去了价值,反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就不能起到培养创新思维的作用。

最近,笔者听过一堂县级公开课,有一个老师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时,鼓励学生就其主旨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出发点无疑是善意的--有一个学生说“她拥有那么多珍宝,为什么不另选夫婿?”这个解读的结果看上去好象很个性化,事实上,这种个性化的解读扰乱了人物性格的逻辑,是很浅薄也是难以成立的。教者居然对这种归纳给予了高度赞赏,而后的专家点评中,也居然大施溢美之辞,认为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具体表现。说法很让人费解!

因此,对于无限衍义的解读观,教师应正视它的危害,将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下。总之,研究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绝不能忽视教师自身的个性!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不能过多过滥

(一)存在的问题

现在,笔者高兴地看到,不少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自觉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积极运用来辅助阅读教学,这给阅读教学带来了不少生机和活力。但是,随着多媒体课件被广泛引入课堂,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喧宾夺主,貌合神离,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堵塞学生的想像空间等。

1.多媒体课件使用过滥

时下许多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简直成了多媒体制作技术的比拼舞台,各种声音、图像、音乐、动画、视频、文字等材料通过大屏幕和音箱作用于人的眼睛和耳朵,强烈刺激着人的感官神经,且接二连三,充斥课堂的始终。教师在相当程度上成了机械的鼠标操作员,学生则成了偶尔信口开河、人云亦云的说上几句的看客。笔者观摩过一节电教整合课《江南的冬景》,主讲的教师在本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躬身操作电脑,切换各种文本、声音、图片、视频之类,学生们则好奇而茫然地盯着大屏幕,既为课件的声、光、图、色所吸引,又不知自己在学习些什么。联翩优美的画面从眼前闪过,低沉抒情的乐曲在耳边回荡,哪有时间提出和思考深刻而有价值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带入了预设好的结论中,没有丝毫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创新可言。

2.课件内容堵塞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一位教师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课件上展示的菲利普夫妇都是一副十足的冷酷、贪婪的丑恶嘴脸,学生们看在眼里,哪里还会有对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解读呢?

3.用课件展示“答案”

每个问题提出来,师生经过讨论,表面上“统一”了见解后,教师都要用课件给出“标准答案”。问题和课件是一一对应关系,表面看严谨、周密,却限制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深入。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助手。恰当使用多媒体可以创设良好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还可以补充资料,增大课堂容量,增加课堂的开放性和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课件绝不是课改的装饰或招牌,也不是可以包办一切的灵丹妙药,它永远也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确实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全面达成知识和能力、过程和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

2.语文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掌握好“度”。真理再向前迈进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在使用多媒体之前应仔细评估它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盲目贪多求全,不能喧宾夺主,主客倒置。不考虑好这些就滥用课件,其结果只能会适得其反,既浪费了教师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剥夺了其主体性,削弱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费力而不讨好。须知,语文课堂教学归根结底还得落实到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对文本的解读欣赏,对三维目标的扎实落实上来,这是任何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都不可能替代的。

3.不使用或较少使用多媒体未必就不是一节好课,关键看需不需要。如果为使用而使用,将课文和课本上的插图制作成课件用屏幕显示,那就完全看不出它有什么积极作用了。至于将板书制作成课件展示出来,则是忽略了其提纲挈领的独特作用和动态生成的特点。而为问题设计好相应的答案用课件来展示,则会无形中束缚住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其陷入单项思维的泥潭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全面走入课堂,在带给教师惊喜和神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和思考。著名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指出:“今年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不少语文课上快餐式的‘读图几乎取代了‘读文的训练,这又进一步加重了语文教学失魂落魄的症状。”但是,只要教学者注意研究它的运用规律,扬长避短,恰当使用,它就一定会给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注释:

个性问题 篇12

一、个性化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基于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教学者在实施个性化的过程中没有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究其原因, 找出解决的方法。例如, 可以是问卷调查、找学生谈心的方式。经过调查发现小学生惧怕教师的责骂、同学的嘲笑, 所以有时候有自己的观点也不会说出来, 再加上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 对一个问题已经不会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去进行思考, 而是简单地从一个为什么的角度去考虑。这也就是教师在语文教

学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没有取得好效果的原因所在了。

二、对小学个性化教学中的对策的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 教师应该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多与学生参与互动, 共同挖掘一个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如, 续写《寓言两则》, 学生的兴奋度得到了提高, 因为故事的诱惑力是他们无法抗拒的。又如, 教师对学生进行看图写话训练时, 可以取消字数限制等硬性规定, 只根据画面写话即可, 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无形之中个性化也得到突显。对一个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 教师要深入其中, 并鼓励学生积极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对发言的学生积极地表扬, 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不懈的动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树立一个“良师益友”的好形象, 这样就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更好地制订教学计划。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更好地突显自身隐藏的个性,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其必要性。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只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身的平台, 才能更好地培养个性化强的人才, 更好地符合社会需要。分析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云生.儿童个体作文的源与流[J].语文教学通讯, 2007 (33) .

[2]李美华.让小学生习作回归真我[J].小学语文教学, 2007 (10) .

上一篇:命题结构下一篇:城市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