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治疗

2024-09-05

居家治疗(精选11篇)

居家治疗 篇1

肺结核病 (pulmonary tuberculosis) 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该菌最易攻击的器官即为肺部, 患者痰中藏有细菌时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1]。虽然肺结核较过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 但在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 早期发现, 及时而长期的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十分有效[2]。在治疗全过程中, 有极大部分患者在75%左右的治疗时间中均在院外进行居家治疗, 此时患者治疗依从性将决定患者一段时间后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221例,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肺结核病的诊断标准分析影响居家治疗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从而探讨有效的治疗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221例,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肺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被确诊为肺结核病[4]。其中男134例, 女87例;年龄24~78岁, 平均 (46.43±13.42) 岁;学历高中及以上88例, 高中以下123例;家庭月收入2000元及以上75例, 2000元以下146例;居住情况流动人口37例, 常住人口184例。221例患者均给予过抗结核药物治疗, 且意识清楚, 日常生活可以自理, 并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 (1) 有精神疾病史; (2)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3) 药物禁忌者。 (4) 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了解患者在家中服用药物的依从性, 调查具体内容包括: (1) 患者是否经常忘记服药。 (2) 患者是否经常自行调整药量。 (3) 患者是否未经医嘱私自停止服用药物。 (4) 患者是否按照药物规定时间服用药物。 (5) 患者是否对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用药时间不够明确。 (6) 患者是否经常忘记是否已经服用药物, 从而造成多服或者少服现象发生。 (7) 患者是否相信各种药物广告而未经医嘱私自服用药物[5]。并根据依从情况将其分为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依从性差标准:上述问卷内容有2项及以上答案为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同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及临床资料的比较

221例患者中, 依从性好120例, 依从性差101例。两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居住情况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影响患者药物依从性多因素分析

性别 (β=1.448, P<0.05) 、年龄 (β=1.221, P<0.05) 、学历 (β=0.979, P<0.05) 、家庭月收入 (β=1.207, P<0.05) 以及居住情况 (β=1.204, P<0.05) 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应该遵循早期发现, 联合、规则、适量的用药治疗, 同时治疗要坚持全程[6]。目前保证患者院外治疗期间保持规则、联合、适量同时全程的治疗, 就要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目前为止DOTS (非住院肺结核患者实行全面监督化学治疗) 疗法是较为有效的保证监督方式[7]。该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遏制依从性较差如不遵循医嘱服用药物、不按时服药、不能按要求复诊等等, 有效使药物起到应有疗效, 同时减轻肺结核患者及其主治医生的经济及心理负担[8]。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 肺结核患者在居家治疗期间依从性相对较低, 221例患者中, 依从性好120例, 依从性差101例, 依从率为54.3%, 有相关报道也表示其基本未超过80%, 但本次数据结果却是较一般依从性水平低[9]。且依从性水平较低的原因较为复杂, 与多种方面因素均有一定关系。通常的调查结果显示, 女性患者相对男性患者拥有更高的依从性, 这可能与女性本身对身体健康关注较为密切有关, 同时, 女性患者普遍更易遵循医嘱要求[10]。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 在男性患者134例中, 依从性好的有61例, 依从性差的73例。女性患者87例中, 依从性好的59例, 依从性差的28例, 本结果与同领域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年龄60岁及以上37例, 60岁以下83例, 比较发现60岁以下人数相对更多。青年人群对病情接受相对更容易, 可以正确的积极面对治疗, 而老年人由于医药卫生知识的不健全, 导致其自卑和拒药的心理发生[11]。

学历高中及以上56例, 高中以下64例。从结果来看, 肺结核患者依从性也与教育程度有关, 通常教育程度越高的患者, 更加了解长期及按时服药的必要性, 较为理解医生的话语含义, 对疾病健康重视观念也相对较强[12]。通常对肺结核知识了解较深入的患者对其治疗也更加关注和谨慎, 在居家治疗过程中有任何异常症状均会及时就诊, 征得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治疗方式[13]。除了上述结果外, 家庭收入也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原因之一。家庭月收入2000元及以上49例, 2000元以下71例, 家庭收入较少, 经济相对拮据的患者在用药一段时间后, 会因症状有所缓解而停药来节省药物花费[14,15]。另外, 在依从性好的患者中, 居住情况流动人口14例, 常住人口106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流动居民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差, 有相关报道表明, 移民在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干预影响, 要想保证流动患者治疗的连续性首先应该保证各地结合预防中心做好交接工作, 建立一定督促机制和手段, 更有助于提高流动居民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 性别 (β=1.448, P<0.05) 、年龄 (β=1.221, P<0.05) 、学历 (β=0.979, P<0.05) 、家庭月收入 (β=1.207, P<0.05) 以及居住情况 (β=1.204, P<0.05) 均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综上所述, 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以及居住情况对肺结核居家治疗依从性有所影响, 要对其进行相关教育, 给予重视,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居家治疗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从而探讨有效的治疗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221例, 对所有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了解患者在家中服用药物的依从性, 并根据依从情况将其分为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性别 (β=1.448, P<0.05) 、年龄 (β=1.221, P<0.05) 、学历 (β=0.979, P<0.05) 、家庭月收入 (β=1.207, P<0.05) 以及居住情况 (β=1.204, P<0.05) 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以及居住情况对肺结核居家治疗依从性有所影响, 要对其进行相关教育, 给予重视,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居家治疗,肺结核,依从性,相关因素

居家康复训练指南 篇2

为了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在发病早期,很多病人(特别是年纪较轻者)和家属都会抱着很大的希望,积极主动地进行康复训练。当然,让偏瘫肢体尽早进行功能训练有利于日后的康复,但康复训练并非简单地动起来就好,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恰当的康复训练反而会妨碍偏瘫肢体的恢复,甚至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比如由于偏瘫肢体肌力有所下降,很多病人和家属常会错误地认为,训练肌力运动量越大越好。事实上,由于上肢的屈肌肌力较强,较伸肌占优势,如果让病人练习握拳和提重物,将使屈肌优势进一步加强,抑制伸肌运动的恢复,最终使上肢呈现屈肌痉挛状态,病人的手将呈握拳状态,不能主动伸展,无法完成一些单个的独立动作。还有一些病人急于在家属搀扶下练习步行,结果反而加重了异常的画圈步态。这种因运动训练错误导致偏瘫病人出现肢体运动不协调的一系列症状,称为误用综合征,它不仅增加了病人日常生活的难度,还妨碍了其偏瘫肢体的恢复。

那么,如何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首先要明确,脑卒中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不同于周围神经的损伤,一般不宜采用单纯加强肌力的运动方法。其次,应把治疗重点放在恢复正确的运动姿势,控制屈肌及伸肌的相对平衡上,而不是增强肌肉的力量和速度。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促进正常运动,抑制异常运动,宁慢勿躁,循序渐进,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居家环境是偏瘫病人的主要康复场所。病人出院后,最重要的是尽可能维持一天24小时的生活,只要能基本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起床、穿衣、盥洗、吃饭、行走等,就能进一步提高其他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另外,还应注意一些由于肌张力过强、肌肉痉挛而产生的异常肢体体位,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见右页)。

对脑卒中病人而言,本文介绍的这些措施只是康复治疗中最基本的方法,如何进行有系统、正规化的康复治疗,仍需专业医生的指导。由于偏瘫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们往往病急乱投医,道听途说一些消息就四处奔走,结果却收效甚微,耽搁了治疗时机。如同内、外、妇、儿等学科一样,康复医学科也是一门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的学科,不是一般非专业医生及其他学科医生所能掌握的。只有在经过正规培训的专业医生指导下,病人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发病后6个月内是脑卒中病人的最佳康复时期,其中从第三个月开始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进步。在这段时间内,除了用药物治疗引起脑卒中的原发疾病,以防脑血管再出血或再梗死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康复治疗和训练,尽快和最大程度地恢复偏瘫肢体的功能。

就目前而言,仍然没有一种药物能真正有效地针对已经损伤坏死的脑组织细胞产生可逆性的疗效。一个脑卒中后卧床不起、仅仅希望通过药物治疗获得治愈的病人,与一个脑卒中后能积极配合康复医生进行正规康复训练的病人相比,其疗效是有本质区别的。

1.卧位:病人一般都不愿意向患侧卧,但患侧卧位可以消除肢体的痉挛模式,而且,病人处于这样的体位,容易获得对瘫痪肢体的实体感觉,并重新认识肢体的位置,从而形成感觉。向患侧卧时,病人的患肩尽量前伸,肘关节伸直,掌面向上,手指分开;下肢健侧在前,屈曲于一支撑的枕垫上,患侧腿在后,膝关节微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

2.坐位:偏瘫侧上肢应置于面前桌子上,可在臂下垫一枕头,防止因肢体下垂导致静脉回流不畅、肢体肿胀。另外,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无力、松弛,极易造成肩关节的松弛性半脱位,引发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所以,需要时可用三角巾悬吊。不过,这只是临时性措施,主要应该多做些被动活动及由健肢相助的活动。

3.预防肩关节僵硬:病人无论处于坐位还是卧位,应经常做一些有效而简单的动作,以防止肩关节僵硬和疼痛。在健侧手的帮助下,两手叉开相握,保持肘关节伸直,双上肢举过头顶,同时向健侧伸,使患侧肩胛骨尽可能向前方移动。

4.保持前臂旋后:病人坐位,交叉双手使双上肢尽量前伸,患者向患侧倾斜,健肢用力推压患肢至旋后位(即患手掌心向上),同时压迫患手各手指至伸直位。

5.保持腕关节背伸:病人坐位,采用叉手动作,双手垂直支撑于桌面,用健手向患侧推压,使腕关节背伸,反复活动;每做一次,维持背伸位数十秒至1分钟。

轻症手足口病的社区居家治疗护理 篇3

1临床资料

2012年~2014年我社区共对3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居家治疗,年龄包括:1~3岁20例、4~6岁12例、6~10岁5例,男女比例2:1,36例患儿1周内症状消失、皮疹消退、康复痊愈。

1.1建立手足口病定期随访制度,我中心规定居家隔离治疗的手足口病病(出院回家的病例)由主管传染病人员负责随访,并做到跟踪随访及时,登记准确完整。手足口病患者随访时间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每位患儿访视不得少于7次,新发病例首次随访需到患者家庭进行现场随访,对患者或其监护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并详细记录发病过程、患儿的症状体征、用药情况、向每个患者家庭发放手足口病宣传资料,以提高患者家庭防病能力,每次随访必须做好文字记录,被随访人随访期间外出寄宿至亲属家电话随访,做好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对住院治疗痊愈出院病例,接到市疾控中心随访病例后,随访人员应及时开展随访工作,掌握和观察患者病情转归,一旦发生随访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并发症,要及时通知患者家庭将患者立即专职上级定点医院救治,争取救治时机,最大程度的降低病死率。

1.2为每位患儿建立健康档案:掌握患儿的基本情况,为规范管理手足口病患儿提供信息,手足口病患者的档案应包括患儿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是否学龄期、家长姓名、职业、家长文化程度、居住环境、联系方式、诊断依据、治疗护理措施、疫情报告及转归情况,手足口病的档案资料是对每个患儿疾病真实客观记录,通过查阅手足口病的档案资料统计本辖区内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患儿分布托幼机构和学校,可以通过对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采取措施,居家治疗及护理进行效果评价。填写随访表,装入个人档案中,并及时录入电子档案,为进一步做好本辖区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1.3医务人员随访内容:随访的人员要求有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随访内容包括:发病过程:包括患儿发热及疱疹出现时间、就诊医院,是否住院治疗,用药情况,流行病史,是否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病后是否隔离观察等项目。指导患儿家长学会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如精神状态,口腔有无溃疡、进食是否疼痛、疱疹出现的部位,大小便情况、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地段医师。病情进展、指导内容:临床表现是否好转、痊愈、病情加重。消毒隔离:物体表面、地面、患儿接触到的地方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坐便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冲刷。用药指导:按医嘱进行服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出现异常及时与地段医师联系。隔离时间:手足口病是比较容易传染的一种传染病,没有研制出疫苗,隔离时间应为发病后不少于2周,或症状消失后1周,隔离期间不要与健康儿童接触,不要到人多地方去,隔离期满才可以上学,并且有医院开具的证明。

1.4对患儿家庭指导内容。对婴幼儿:家长喂养婴幼儿时要洗手,每次用完的奶瓶要及时煮沸消毒,手足口病属于粪口传播疾病,1岁以上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饮食给予营养丰富食物,提高患儿免疫力,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玩耍及避免日光曝晒,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居家隔离时间、体温下降、皮疹消退、水泡结痂、需要隔离2周。指导患儿家长测量体温方法、每日早、晚测量体温、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家庭医师联系,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患儿用过的玩具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侵泡30 min后用清水冲洗,以免药物残留损害患儿皮肤、物体表面、地面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餐具用煮沸方法消,被服、衣物可置于日光下下暴晒6 h以上。部分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导致食欲差,故饮食要清淡,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在进食前用生理盐水漱口或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预防细菌继发性感染。加强皮肤护理1岁以下患儿包裹双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有疱疹破溃可涂0.5%碘伏。家长发现患儿出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1.5随访人员对居家隔离治疗的患儿上门随访,尽量不要电话随访,我在随访过程中发现很多患儿在患病期间是爷爷奶奶监护,爷爷奶奶对患儿病情及护理知识掌握不够,我们要上门给予指导。如如何为患儿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使用消毒药物的名称、配比浓度、用量等详细说明,老年人有困难的我们就把消毒剂给配好,避免造成配比错误,达不到消毒目的,我们对老人监护的患儿尽量多给予一些指导,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1.6健康教育指导方式:社区门诊设立了手足口病咨询处,由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家长的疑问,讲解手足口病防治相关知识相关疾病知识。室外制作宣传栏,手足口病是由粪口传播疾病、要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病情的自我检测及护理、消毒隔离方法等疾病相关知识,中心和上级部门下发手足口病宣传册5500余份,放在中心醒目的地方提供给居民观看。中心医务人员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深入到社区,对本辖区内小学和社区居民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讲座,要求10岁以下家长参加,用现场实际操作指导他们家庭护理方法,如消毒剂的配比、体温测量、观察疱疹形状及并发症的观察等严格做好各种消毒隔离工作,同时做好和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增加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疾病,消除恐惧心理。

1.7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小学管理:我中心管辖内有(11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每年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教育,组织校医和11所幼儿园老师进行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小学和托幼机构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由卫生行政部门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

2体会

居家养老服务 篇4

规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简称《条例》)将于1月29日表决,如果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了政府责任,如果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违反条例损害老年人权益将被追责。

子女赡养义务写入《条例》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条例》的说明。他用一组数据表明北京亟须一部规范居家养老的法规。北京比全国提前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4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超300万,而这些老人中,有90%选择在家养老,6%的在社区养老。这两种方式合称为居家养老。

《条例》明确指出,居家养老就是指以家庭为基础,政府主导,还要依托城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养老模式。所以,《条例》基本原文照搬了上位法中有关家庭赡养责任的内容,在第四条规定了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八项养老服务中用餐居首

柳纪纲介绍,《条例》并非按以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的内容所写,而是以老人最亟须的服务如何解决为导向制定,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条例》第三条,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为八大类,包含了老人用餐、医疗卫生服务、家庭护理服务、家政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精神慰藉等。八大类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统筹、企业参与,本着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原则向老年人提供。在具体实施上,政府部门会出台一些扶持和补贴政策。

“可以看到,我们把就餐写到第一位,在立法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居家养老,对用餐便利的需求最明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

拟对《条例》实施执法检查

《条例》规定,市和区、县政府应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监察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建立相应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违反《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不当导致老人合法权益受损的,将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据介绍,《条例》草案经人大审议后,将于1月29日投票表决。如顺利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民政、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还会出台进一步的实施办法。人大常委会也计划在今年对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解读1 老年人就餐怎么实施?

《条例》草案此前的审议稿明确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食堂开放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但上会的审议稿没有这条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称,这项在老年食堂开放中给予了宽泛的规定,没有列那么全面。北京目前有3500家老年餐桌,立法调研中也得知有不少大型餐饮企业对老年人配餐有参与想法。根据本条例,政府部门可通过制定措施扶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方式可以多样。

在老年人用餐方面,政府会给企业一个引导,但不会限制价格,将主动权交给市场。此外,还会对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给予补贴等。这方面民政局、老龄办还将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

解读2 社区养老设施怎么配建?

在养老设施保障方面,《条例》提出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要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对于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现状,区县政府有责任配置,对于滥用社区配置的养老设施,应收回并用于养老服务。

《条例》中相关罚则写明,擅自改变政府配置的养老设施拒不整改的,可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退赔补贴资金和相关费用。

刘维林介绍,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在此前颁布的相关法规里已有明确规定,所以本条例只给出指向性规定。同时,条例规定鼓励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社区养老设施配置。

解读3 医疗卫生服务怎么便利?

目前,社区卫生机构配备的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品种不能满足需求。原因有三:一是出于用药安全考虑,一些药品只能在大医院用;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药品的具体品种、规格不同;三是多数社区医疗机构不具备储存大量药物的条件。

草案第十三条对社区用药的保障作出规范,规定市人力社保、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用药报销政策,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改革、完善基层用药制度,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储备。

但有些问题还难以依靠本条法规一步到位解决,市人大代表臧美华认为,应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使医疗资源逐步向社区深入。

刘维林坦言,入户诊疗从法律上来说依然有障碍,但这种诊疗方式恰是居家养老需要的,所以不会一直搁置,总会找到办法解决。

解读4 养老服务人才如何保证?

《条例》草案第十六条规定了政府应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推进职业教育。

刘维林称,全市达到专业化标准的养老人才缺口很大,这块服务在市场基本是空白。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正准备建设居家养老护理员的培养体系。被培养的主体之一就是近10万人的家政服务员队伍,希望通过培训可以让这些家政服务员,尤其是服务对象是老人的服务员,都可以具备养老护理的资质。

解读5 惠及范围是否全覆盖?

有代表提出,《条例》中明确了政府职责,一些服务的提供还需由政府财政补贴。但惠及范围是北京市户籍老人,还是对在京居家养老的老人,并不明确。代表担心,大量的政府补贴如用不到刀刃上,会造成浪费。

市人大相关部门介绍,现在这个法规是起引领推动作用的,刚性不够。但对创新性的针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各方面纳入,给予了引导性规定。

法规大部分内容覆盖了在京老人,包括户籍老人也包括长期在京居住生活的老人。法规实施后,市政府、民政局、老龄委等相关部门会出台一系列实施细则,针对不同情况,出台不同内容。

政策会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地方财政主要补贴的是户籍人员;但一些外地来的常住人口,他们本人、子女也为北京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一些政策也会惠及他们。■ 探访

小区无老年餐桌 老人自己拎菜上楼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老人社区就餐和医疗还存不方便

近日,新京报记者在海淀区四季青镇的一些小区走访发现,大多数小区还未设置老年餐桌,一些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的照料也存有缺憾。

8旬老人自己买菜做饭

1月24日下午,海淀区四季青镇常青园北里小区,84岁的李淑芬刚从超市出来,左手拄着手杖,右手拎着一袋菜。超市的师傅从楼中出来跟她打招呼:“李奶奶,我帮你把米放在家门口了。”

跟李淑芬上到4层,门口放着师傅送上来的米和面粉。她说,女儿住在回龙观,自己和外孙女住。“闺女每周给我送一次菜,有菜,也有肉。我要还缺什么就到下面社区超市买,重的东西,米啊、面啊,师傅们就给我扛上来。”

李淑芬的外孙女在外企工作,平时回家晚,午饭要老人自己做,有时晚饭也是她做给外孙女吃。“老年餐桌这几年老听说,但我们这里没有。我们这小区是回迁房,农民多,他们都有儿女在身边,不需要这个。但我们需要的也没办法。”老人说。

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

记者在西四环沿线的几个社区走访发现,都没建老年餐桌。对此,四季青镇相关负责人刘斌表示,希望《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出台后,基层能尽快落实,让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得到照料。

他介绍,2009年,北京市提出推广“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从那时起,完善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建设,我们就一直在做。但几年来也没全面建起来,执行中遇到一些困难。有的小区需要老年餐桌的老人确实不多,我们也拿出补贴给没办老年餐桌的小区老人送餐,但餐饮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据了解,某餐饮企业曾从海淀区拿到一年10万元的补贴资金,为老人送餐。该企业能辐射10个左右的社区,每年服务人数近4000人次。这家餐饮企业的老板说,“每天配餐都没有定额,每一顿饭怎么安排,也是众口难调。”

上门看诊就是量量血压

记者走访的几个小区都有社区医务室。但行动不便的老人如遇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社区医生能否入户诊疗,却没统一规范。

常青园北里的刘美娟老人说:“我们跟大夫都熟,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就是在家看的。”但也有老人就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该小区社区医生解释:“由于北京卫生部门有规定,入户诊疗不能破皮,凡是破皮的都要到医疗单位。所以我们一般到老人家中,也就是量量血压等简单检查。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搀扶到医务室,但遇到突发情况,还是应拨打急救电话。”

刘斌称,现在社区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设施都配备齐了,“但要实现比较现代的家庭医生的照料水平,一方面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基本上行动方便的还是会选择到大医院;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制度设计上的衔接,针对老年人医养结合出台可执行的办法。”

刘斌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还希望民政部门多与基层沟通,了解他们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新京报记者 吴为

■ 焦点

杜德印:草案名称调整不求“大而全”

“需要修改一条修改一条,需要修改一款修改一款,需要修改一句修改一句,需要修改一词修改一词,需要修改一字修改一字。”昨日下午,在朝阳代表团分组审议会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对《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修改,提出要求。

自启动立法调研直到昨日提请审议,《条例》的名称和养老模式的选择等,都有重大调整。杜德印表示,这些重大调整反映了对提高立法公正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新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7月起施行。同年,北京启动《北京市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但昨日提请审议的草案名称已改。

杜德印表示,草案名称的调整,不再制定“大而全”的北京市实施办法,而是针对北京96%的老人面临的较突出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体现出“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立法原则。

立法之初确定的居家养老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但调研发现,“社区为主”难以承载起居家养老服务的重任,目前专业养老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而具备专业护理素质的家政员数量偏少。

据此,《条例》将养老模式调整为“政府主导,以专业公司的专业服务、专业运营为主,社区为基础”;同时明确了各相关主体间的权责。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即专业公司,提供专业化服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公益性互助服务。

且《条例》还埋下“伏笔”,明确政府有培育居家养老商业保险的责任,“市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政府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人给予适当补贴”。新京报记者 王姝

■ 观察

人大首次牵头起草法规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昨天提交市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进行四审。从立法设想到提交人大审议,一年时间的锻造打磨,一部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法规即将出炉。据了解,这也是首部由市人大牵头起草的法规。

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内务司法办公室主任刘维林介绍,这是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一个亮点,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此外,法规草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能更充分发挥民主,引起社会更高关注。这不仅是人大立法工作的进步,对法规本身是宣传,为法规实施打下基础。

从立法程序上,以往经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案均由市政府主导起草,一般来说时间较长,程序也较多。但这一次,《条例》是由市人大内司委牵头起草的,由市人大常委会自己提交法律案进行审议。

刘维林说,由于这部法规涉及全市300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在保证质量上还要加快速度。过去一年,这项法规经过多次调研,他自己参与的就有50多次,法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意见,在政协立法协商。从最初的近30条,修改到22条,最精简的时候法规草案只有15条。四审的法规草案为20条。

经过人代会审议,法规还将吸纳代表的建议、意见,1月29日,将由700多名市人大代表共同表决。新京报记者 郭超

■ 互动

删养老配套设施指标代表担心执行难到位

昨日朝阳团分组审议,来自朝阳区法院的市人大代表李有光提出,此前征集意见时,对社区养老设施配建,曾制定了800平方米这一指标,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不应制定类似不能马上实现、“一刀切”的数据指标。《条例》删除了这一数据指标。“有利有弊”,李有光说,“指标少了,评判标准缺失,如何保证执行到位?”

来自朝阳区文化委员会的市人大代表陈巴黎也提出,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为例,虽然规划中对公共文化设施配建有明确要求,但现实中,仍有部分社区执行不到位,“对于社区养老设施配建,哪些部门负责监督,哪些部门负责验收,《条例》应明确”。

两人发言结束后,同在审议现场的朝阳区委书记程连元、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先后发言。“关于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标准,历史上已几次反复,配建的难度较大”,程连元说。杜德印强调,“只要政府下了决心,养老设施配建肯定能做好”。

“我的爱人是名医生,”市人大代表宋光成说,经常有得了急病的邻居打来电话求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所以就会上门,给病人诊断、开药、输液。但这里面有问题,离开医院后,她有没有资格在社区执业?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杜德印再次“答疑”,表示离开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内只能遵循志愿者服务的相关规定,提供志愿服务。此外,可以按照目前的医生多点执业的相关规定,加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 建议

人大代表、北京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刘学锋:北京市去年11月13日至23日,单是在家烧死的老人就有9位,“这在和平年代是很惊人的数字,政府应该管一管”,因此应该为失能、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安全报警装置,一旦遇到火情就能直接报警,而不单单是像上述条例中提到的只提供紧急救援呼叫设施。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任学良:养老应该鼓励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应由政府建立养老引导资金,为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并设置一些必要条件,也不能一刀切,如何补贴应该以征信系统做支撑,比如年满70岁,按照家庭收入不同,给予老人补贴。

市人大代表温瀚英和刘颖:要给予老人居家养老良好的配套,目前一些老旧小区的老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建议应该出台配套标准,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绝对香港居家 篇5

取名“住好d”,绝对开宗明义。杨志超说:“1996年,我在英国大学修毕建筑学位回港,曾任职‘则师’(建筑师的俗称)数年,算是打过工,后来发觉本地建筑设计多多掣肘,创作空间有限。刚好遇上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创办了‘住好d’。‘住好d’是一句通俗的广东话口语,我们认为不论贫富,各人都想‘住好d’(提高生活质素),名字正好配合‘无阶级观念’及‘通俗’的品牌哲学(Brand philosophy),除可满足自己重拾香港本土文化的私心外,亦期望可藉此建立一个真正属于香港人的品牌。”不过别以为“住好d”的英文名G.O.D.自夸工艺“神工鬼斧”,G.O.D.所指是“Good of Design”的经营理念,对设计上的美学、实用性的坚持,不用言表。

香港人对中国文化的偏见

近年,“住好d”不论在家具及家品设计上,均渗入了不少老香港和中国文化的元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难以摆脱老套的观念,杨志超从来不敢苟同,亦努力将这个观念纠正过来。“中国传统文化就等于老套?其实也不是的,不少中国味道很浓厚的东西本身也不是土气的,反而能令一些平凡不过的东西,重新包装成截然不同的设计,才是我觉得最有趣、最富挑战性之处。亦正因为它们本质上很是平凡,随处可见的,故无形中设计便增添多一份浓厚的亲切感。”当中,就以套在四方桌上的麻将垫最受“六婶”、“三太公”(源自许冠杰名曲《打雀英雄传》,即打麻将的人)欢迎。“或许是因为香港人惯性接受中国传统的事物。其外表都不太好看,好象对筷子、碗、麻将等的外观都不甚讲究。其实设计得美观点又何尝不可呢?”

BOXOUT富传统文化的家品设计

家居反映主人的生活

到底怎样才是理想家居?杨志超认为没有一定的标准。“我相信家居摆设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没有追不追潮流的,反正在忙碌工作后,能享受舒适的家居便可,当然设计亦应能反映主人的生活,充分表现个人风格。我的家就很像G.O.D.店,因为我喜欢把新产品的样板拿回家试用,这样才可以用家的角度不断改良设计。”G.O.D.的家品设计不少都以香港及中国传统文化作取材,是巧合还是巧妙安排呢?“其实我们并没有刻意设计某一个年代的家品,不过从市场反应来看,我们的顾客像是对富70年代设计味道的产品最爱不释手。或许是因为那个年代的香港文化较有性格,较有代表性,亦是香港社会逐步西化,同时仍旧保留不少中国传统特色的时代,是一段许多香港人同样回味的时光。”Douglas更认为不论是本港或是全世界,亚洲风味的家具设计将会渐趋主流,当中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亦愈见备受重视,可想而知“中国风”设计未来绝对是势不可挡。近年,Douglas亦刻意在设计上加入强烈的对比,揉合中、西式家具设计,例如黑色欧陆吊灯衬中式烛灯,更大胆尝试新旧对比的设计,重新包装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让富中国调子的设计登堂入室。

Delay no more穿上身的G.O.D

除此之外,DougIas亦敢于接受新挑战,由开业之初只生产特色家具,到近年推出林林总总的家品,还涉足时装设计。旗下的“Delay no more”时装品牌虽走的是通俗路线,但一点也不粗俗。“De Jay no more”的创作主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迟,别走鸡”,取名也有其绝妙、点到即止的幽默一面。Douglas个人亦很喜欢轻便简约的打扮,就像采访当天一身“Delay no more”大字Tee配牛仔裤,随意又尽显设计师的反叛性格。

房子内有吊灯?

可能大家也有同感,新添置的家具往往看起来都不及放在店内美轮美奂。“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买下其它配衬的货品吧!”Douglas打趣说了一句又认真起来。“事实上,不少顾客最初并没打算买东西,随便买了一个新咕臣回家后,才发现不太配衬家中的旧沙发,最后还是一并换掉。当然室内灯光运用也是不少人在家居布置上经常忽略的一大环节。”身为本地著名家具设计师,Douglas对一般人的家居设计又有何建议呢?“你可会发觉不少住所的大厅和睡房中央都挂了一盏吊灯,确实很是刺眼,错误的灯光运用可是一般人家居布置上的最常见问题。”

十周年回忆录

居家治疗 篇6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常州市2014年5月—2015年1月经实验室确诊的中小学校流感暴发事件的流感病例、家庭接触者和继发病例。流感样病例定义为发热≥38 ℃, 伴有咳嗽或咽痛症状之一者[12]。原发病例定义为流感暴发事件中的发病学生。家庭接触者定义为1周内与原发病例在同一家庭或宿舍共同居住的人员。家庭继发病例定义为同一家庭或宿舍内在原发病例发病后,出现发热≥38 ℃ 或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 排除其他疾病的人员。

1. 2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在实验室确定为流感暴发后7 d内完成首次调查,内容包括原发病例的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用药情况、家庭居住条件、家庭人口数、家庭内其他流感样病例情况。在首次调查后的10 ~ 15 d内完成第二次调查,内容包括原发病例症状恢复情况、病休在家天数以及家庭内流感样病例发生情况等。调查采用现场一对一询问并填写调查表,每份调查表经质检员审核,要求调查员纠正错误和补充填写。以调查到的家庭继发病例数为分子,所有家庭接触者为分母计算家庭继发感染率[13]。以原发病例与其家庭内首例继发病例的发病时间间隔计算代间距( serial inteval)[14]。

1. 3统计分析采用Epi Data 3. 1软件建立数据库, 实行双轨录入,用Open Epi 3. 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一般情况2014年5月—2015年1月,常州市共报告10起中小学校流感暴发事件,累计报告病例466例,调查应答270例( 57. 94% ) ,排除发病前家庭内已有流感样症状患者20例,原发病例250例,家庭250户,家庭接触者1 075例,每户家庭均仅有1例原发病例。住校生同宿舍成员为家庭接触者。原发病例中男生133例,女生117例,年龄6 ~ 15岁; 调查家庭中,人口数最少2人,最多9人; 家庭居住面积为20 ~ 500 m2,人均居住面积为3. 33 ~ 100 m2。

2. 2家庭环境与继发感染率1 075例家庭接触者中175例出现了流感样症状,家庭继发感染率为16. 28% ( 95% CI = 14. 19% ~ 18. 61% ) 。家庭类型信息收集完整的244户,其中公寓楼156户,家庭接触者622例; 独立房屋的65户,家庭接触者302例; 为集体宿舍的23户,家庭接触者121例。以公寓楼为参照, 居住在独立房屋和集体宿舍的家庭继发感染率RR值分别为1. 47,1. 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其中集体宿舍的家庭继发感染率最高,为25. 62% 。同时,家庭继发感染率随房屋面积和人均居住面积增加而有减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 房屋面积为121 ~ 200 m2时继发感染率最低,人均居住面积≤20 m2是家庭传播的危险因素,( RR = 1. 78) ; 每天开窗通风的家庭继发感染率低于不经常开窗通风的家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而不同家庭人口间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 ( ) 内数字为感染率 /% 。

2. 3原发病例病休在家时间与家庭继发感染率250例原发病例中71. 6% ( 179 /250) 因病休息在家至少1 d以上,原发病例病休在家的家庭其继发感染率高于原发病例未病休在家的家庭( P = 0. 010) 。原发病例不同病休天数 的继发感 染率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见表2。

2. 4流感暴发时间、病例型别与家庭继发感染率10起暴发疫情中2014年5月报告2起,2014年12月— 2015年1月报告8起,不同的流感流行季节其家庭继发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0起暴发疫情全部为B型流感,其中Yamagata型( BY) 8起,Victoria型( BV) 1起,Yamagata型和Victoria型混合感染1起,不同流感病毒亚型的继发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 ( ) 内数字为感染率/% 。

注: ( ) 内数字为感染率/% 。

2. 5家庭继发感染病例数及其代间距93户家庭报告了继发感染病例,最少1例,最多5例,其中46. 24% ( 43 /93) 的家庭报告1例,32. 26% ( 30 /93) 的家庭报告2例,21. 51% ( 20 /93) 的家庭报告3例及以上。代间距为0 ~ 22 d,中位数为3 d,85. 71% ( 48 /56) 的继发病例出现在原发病例发病后7 d内。

3讨论

流感家庭传播研究可以了解与流感相关的各种疾病和流感病毒在封闭环境中的传播情况[15],家庭继发感染率可以对流感感染风险或流感病毒传播能力作出量化评估[13]。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家庭传播研究用于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封闭环境中的传播特点和制订有效的防控策略[13],我国北京、广东、重庆等地也开展了病例个案的家庭传播情况和危险因素调查[9,16 - 17]。黄艳等[18]在2009年开展了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后家庭继发感染调查,其家庭继发感染率较低,仅为1. 5% ,可能与2009年流感大流行期间,家庭对于流感防护意识较强,居家卫生健康习惯较好有关。

本研究显示,中小学校流感暴发后引起的家庭继发感染率达16. 28% ,与部分研究结果较一致[19 - 20], 但高于Leung[21 - 23]等调查的3. 7% ~ 5. 9% 。国外研究发现,家庭接触者中如果以流感病毒PCR检测阳性者作为继发感染病例,其继发感染率为3% ~ 38% ; 以主诉流感样症状为继发感染病例时,其继发感染率为3% ~ 37%[13,24]。本次调查的暴发疫情均为乙型流感,Azman等[25]研究显示,原发病例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家庭继发感染率无差异。

继发感染率可以预测家庭接触者罹患流感样症状的风险,其差异取决于居住环境、家庭成员年龄构成、随访时间长短、免疫史以及抗病毒药物预防等因素[17,24,26 - 27],但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能否降低继发感染率则尚无定论[13,28 - 29]。本研究对不同家庭类型的继发感染率进行了比较,集体宿舍尤其是学生宿舍, 人均居住面积仅3. 33 m2,空间狭小,成员间接触时间较长,增加了传播风险。本研究显示,随着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增加,继发感染率有下降趋势,提示较大的居住和生活空间可降低继发感染风险,而良好的卫生习惯则可以减少家庭内传播,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17,30]。本研究显示,家庭继发感染率与家庭人口数无关,与France等[20]研究结果一致,但与Sikora等[31]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因此,为防止流感的家庭传播, 应在病例施行居家隔离治疗的同时加强家庭成员的个人防护,卫生和教育部门应向家属提供更多正确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方法和必要的免疫接种信息,以尽可能的减少家庭感染风险。

代间距是重要的传染病监测和趋势预测数据,可用于确定暴发、检疫时间和开展接触者追踪[14,32],代间距越短表明该传染病有效传播速度越快,疫情容易迅速在人群中播散。本研究的流感代间距中位数为3 d,与有关的研究一致[13,20,33]。本研究期间发生的暴发事件均为乙型流感。有研究显示,各型流感中乙型流感代间距最长,中位数可达4. 9 d[33]。总的来说,原发病例和家庭继发病例发病时间间隔较短,大部分家庭传播都在1周之内[16],因此控制家庭传播的各项措施应尽早实施。

国内有研究表明,在经历了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公众对流感威胁的认知仍普遍不高,对洗手、疫苗接种等流感预防行为的好处和效果无切实认识[34],对流感的家庭预防和控制措施准备还不够充分,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健康保健意识可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机会[17],因此在流感暴发疫情处置过程中,除加强病例的监测报告与家庭随访,还应对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教育,可通过发放告知书、校讯通等形式,提高家长认知程度和家庭卫生防护知识, 提倡开窗通风、适当环境消毒和疫苗接种,疫情控制后应及时进行效果评估,必要时开展学校卫生督导等工作。

居家治疗 篇7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居家隔离,护理

2009年3月开始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2], 通过飞沫、气溶胶, 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少数病例病情重, 进展迅速, 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11月, 我院发热门诊接诊流感样患者 (包括甲流轻症患者) 280例, 均排除高危人群和其他并发症, 其中男146例, 女134例, 年龄9~64岁。

1.2 方法

发放《居家隔离治疗病情观察表》和《甲型H1N1流感患者居家隔离治疗须知》, 社区医生对居家治疗病例进行上门随访每2天1次, 电话询访每日至少2次。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处理。

1.3 护理

1.3.1 护理指导

1.3.1.1 一般护理

患者尽量单间居住, 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其共同居住者中如患有基础性疾病或年老体弱者, 则不宜实施居家隔离。患者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 保护遮掩口鼻。

1.3.1.2 陪护者及家属保护

患者隔离期间尽可能避免与家庭成员密切接触, 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 在家庭共同区域 (客厅、餐厅、卫生间等) 活动时需戴口罩[3]。尽可能相对固定一名家庭成员照顾、接触居家休息和隔离治疗的流感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 应戴医用防护口罩。照顾、接触患者的家庭成员外出时应戴外科口罩, 减少传播疾病的机会。隔离期间, 患者应尽量避免离家, 如需离家 (如到医院就诊) 需戴外科口罩。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 特别是儿童、老人、孕妇或合并慢性基础病者应该咨询医生决定是否需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4]。

1.3.1.3 病情观察

患者居家休息和隔离治疗期间, 应密切观察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 每日早晚测量体温, 并记录, 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加;呼吸困难或胸痛;口唇发绀;严重呕吐、腹泻, 出现脱水表现;意识改变:反应迟钝、嗜睡、惊厥等;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等变化, 应及时就诊。社区将有专门的医务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 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 按照要求提供与疾病有关的信息。

1.3.1.4 饮食和用药

管理好患者的饮食和药物:饮食有规律, 不暴饮暴食, 以清淡为主, 重营养, 忌大补, 减轻胃肠负担。实行分餐制。嘱患者大量饮用开水, 每日不少于2 000 ml。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药。

1.3.1.5 患者居家清洁、消毒和废物处理指导

(1) 注意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 每次不少于30 min。避免对流风, 温、湿度要适宜。 (2) 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手绢和纸巾要妥善处理。使用肥皂清洗衣物, 并及时晾干。衣服、被褥等纺织品, 阳光下暴晒半天以上。 (3) 患者使用的餐具、衣物应单独清洗、单独使用。 (4) 手: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5) 地面、墙壁、桌椅、床、门把手、体温计等:使用有效氯为200~400 mg/L的含氯消毒机擦拭或喷洒, 作用15 min后清水擦拭干净。 (6) 卫生间:地面、冲水开关、便池等, 使用有效氯为1 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拖地、擦拭、冲刷, 作用15 min。 (7) 排泄物、呕吐物:用固定容器盛放, 稀薄的排泄物、呕吐物, 每1 000 ml加漂白粉50 g, 搅匀放置2 h后按生活垃圾处理。 (8) 垃圾:喷洒10 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至表面湿润保持4 h以上。

1.3.1.6 心理护理

保持平和乐观心态, 督促患者坚持良好作息[5], 患病期间不要上班 (上学) , 至少需在家中隔离观察7 d, 体温正常3 d以上, 流感样症状消失1 d后, 方可解除隔离。

2 结果

通过我们的护理指导和心理护理, 280名患者均顺利度过隔离期, 恢复正常生活, 家属及同居者无一人被感染。

3 讨论

应做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 使患者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讲解我国已有防治非典的成功经验, 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 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 我们一定能齐心协力战胜甲流。

参考文献

[1]曾光.甲型H1N1流感防治百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

[2]应急布局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区的医院感染防控[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3) :161-162.

[3]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的管理方案 (试行版) [Z].2009-7-13.

[4]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1N1流感诊治方案[Z].3版.2009.

安心使用居家空调 篇8

选购和使用要点

首先, 您在选购空调时, 应尽量选购质量、品牌与售后服务好的产品。不要片面追求低价, 价格低的产品往往采用的钢板和涂料质量差, 购买时新的看不出, 使用几年后便开始锈蚀。按照空调一般使用寿命, 每台若贵2 000元, 每年不过增加200元成本, 但高效高质的产品省电, 其维修费用少、使用寿命长。倘若空调连续运行时间长, 建议选变频空调, 因为变频空调在部分负荷时的能效比高, 运行更节能。所谓能效比是指单位电耗可提供的冷量和热量, 通常制冷的能效比小于制热的能效比, 所以应当关注制冷能效比是否达到国家标准。

其次, 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非常重要, 要有良好的通风才会降低能耗和延长使用寿命。直接安装在室外的建筑平台上是最佳的, 且比较安全。如安装在凹槽内再加百叶装修效果最差。

最后, 夏季室内温度设定一般在26℃左右, 若穿着服装比较清凉, 同时辅以电扇通风, 则28℃〜30℃的温度是可接受的, 这样可以节电。冬季室温可设定在18℃左右。

需注意的是, 夏季空调停机后, 由于盘管及凝水盘内还有积水, 在高室温下与积聚在空调器内的污垢等发生反应, 再次开机时送风中会有明显的异味。为了减少异味, 可以在空调停机前转换为通风运行模式, 使得机内水分蒸发, 或者可在开机的同时先打开门窗运行10 min左右, 然后关闭门窗。

维护和保养

空调在日常运行时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具体维护保养要求如下:

室内机组的维护保养

首先, 要定期清洗蒸发器的进风过滤网。可在清洁水中加入少量洗洁剂清洗, 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后装上, 最好每年消毒1〜2次。对于清洗蒸发器翅片上的结灰, 可用硬尼龙刷清除结灰, 洗刷后可用吸尘器吸灰。

其次, 要经常检查凝露水排水管是否畅通, 如果堵塞, 应及时清除墙塞物, 以使凝露水畅通, 否则会溢出积水盘, 还可以按需要在凝水管出水口附近放置消毒排污丸。

室外机组的维护保养

主要是要保护好冷凝器翅片, 不可有倒片, 若有倒片应矫正。定期清除冷凝器翅片间结灰, 确保通风顺畅, 污垢严重时可采用清洗剂清洗。定期对室外机组内部做清洁工作, 清除外壳表面结灰, 经常保持清洁状态。

整机的维护保养

首先, 要正确选用熔断器容量, 其容量一般为空调机组额定电流的2倍左右。定期检查压缩机和风机的运行状态, 查看是否有异常噪声, 当听到有不正常的杂声, 如金属碰撞声、电动机嗡嗡声、外壳震动声, 应立即停机查看, 找出发生源, 予以排除。定期检查电器的运行状况, 主要是控制电器, 如继电器和保护电器等。并对电器板进行清扫, 保护良好的运行环境。定期检查制冷系统的运行状态, 手感检查压缩机的吸、排气温度。可以装接压力表的机组, 应装接压力表, 以检测高、低压压力状态。

空调长期不用时, 可以用布遮盖, 遮盖前注意晾干其各部件, 但在重新使用空调前一定要除去遮盖物孙婷婷/摄

其次, 定期检查制冷系统连接管口焊接点、接口处是否有油迹, 有油迹处应进行检漏。经常检查空调机组的插头与插座的接触是否良好。保持电气系统的干燥、清洁, 防止电气系统受潮漏电。特别是在梅雨季节更要做好防潮、防霉工作。

水系统的维护保养

要注意查看冷、热水系统的运行状况, 关注水泵的运行噪声, 若有异常杂声, 应及时检查。

定期对水系统进行清洗, 以清除管壁污垢, 提高其冷、热水的传热效率。定期检查水系统内有无空气混入, 水系统内混入空气会使水泵发生气蚀现象, 它会损伤零件, 降低水泵寿命, 经常做抽空气作业, 水泵气蚀时, 其压力表抖动厉害。

清理和清洗

空调在使用期间应注意日常保养, 定期进行清理和清洗, 每年在停止使用后和开始使用前, 也应该进行清理和清洗, 必要时还需消毒, 保证空调正常使用, 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并使之处于高效工作状态。

1.清理和清洗空调之前, 一定要拔掉电源插头, 之后, 要检查是否有漏电现象。特别要注意的是清理空调时切忌用水直接冲洗, 以免空调的电器部分受潮, 影响绝缘, 引起电器故障或发生触电事故。

2.空调的面板、面框等塑料件或有装饰镀层的外壳上的污物应用软布进行干擦, 以免划伤影响美观。如果太脏, 可用40℃以下的温水或中性皂温水将柔软棉布浸湿并拧干后擦掉脏物, 注意电器部分不得用水擦洗。切勿用50℃以上的热水或去污力强的清洗剂揩擦, 更不能用汽油、酒精等有机溶剂擦拭, 以免其失去原有的颜色和光泽。空调上的各种标志、线路图等不要损坏或者去除。

3.空气过滤网易于积尘, 可用吸尘器打扫或放在自来水笼头上冲洗, 如果过滤网太脏, 可用含中性洗涤剂的温水溶液洗涤, 并用清水漂洗干净, 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入空调器。切不可在太阳下晒干或用火烘烤, 否则会使过滤网变形, 过滤网最好每年消毒1〜2次。

4.换热器部分可以用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吹除灰尘, 也可用吸尘器吸除灰尘。如果积尘严重可用专用清洗剂或者细水流清洗, 但清洗时注意不要将水溅到电器部分, 也可用绘画用的刷笔仔细刷洗。清洗时注意避免肋片损伤和倒伏。电器部分可用气体吹净灰尘, 或用酒精擦洗, 要注意各接线端的螺钉、接插件不能松动。清除异物时, 如有接线头脱落, 请专业人员帮助其恢复原状, 不能插错、接错, 要紧固牢靠。

居家度假 篇9

A staycation is a neologism for aperiod of time in which an individualor family stays and relaxes at home ornear home. Common activities of a stay-cation include use of the backyardpool, visits to local parks and muse-ums, and attendance at local festivals.For example:

A: Have you had any plan for thecoming winter vacation?

B: Well, I guess I’ll just have astaycation since it’s too cold outside.

“居家度假”是个新词,指一个人或一家人待在家里或在家附近放松的一段时光。其活动通常包括使用后院泳池、游览当地公园或博物馆,以及参加当地节日等。例如:

A:有没有计划接下来的寒假怎么过啊?

老人的居家操 篇10

踱步健身 在自家客厅里来回踱步,不急不缓,步履匀称,坚持走3000余步,就可以达到平时散步的效果。在家踱步时,还可以听听轻音乐或新闻,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当天早晨的锻炼任务。这样踱步可以活动全身,促进血液循环,使睡了一晚上的身体得以放松。

颤抖健身 可在家中的床上或地板上进行。运动前先喝1杯凉开水。然后,仰卧在床上(或地板上),枕头不必太高,双手、双脚自然平放。静止1分钟后,双手缓缓向上举起,双脚竖起,四肢与身体形成90度角。然后,四肢同时轻轻抖动,每次3~5分钟,早晚各1次。颤抖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头痛、高血压以及腰酸背痛等疾病。

下蹲健身 双手叉腰,双脚与肩同宽,两眼平视,屈膝缓缓下蹲、脚跟离地,重心落在脚尖上,同时口中念“哈”字,将腹中浊气吐出;起立时吸气,意守丹田,意想自己已经把新鲜空气吸入丹田。运动宜缓,周而复始,中老年人运动可慢一点,亦可取半蹲姿势。每天练2~3回,每回30次左右。

局部健身 坐在沙发上,运动双手,或击掌拍手,或引体向上。如此各做30次后,切换到做眼保健操,揉耳操,按摩腹部操等。此外,“摇头晃脑、抓耳挠腮”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并且很适合老人。所谓摇头晃脑,就是慢节奏地左右上下晃动脑袋,以头不晕眼不花为标准。抓耳挠腮,就是搓揉自己的双耳,自上而下,反复50次。因为,人体的各个部位在耳部都有反应区,不断刺激有防病健体之功效。

(摘自《中国医药导报》)

居家治疗 篇11

1. 老年人居家环境致跌危险因素分析

1.1 跌倒发生地点

通过对1520名调查对象的分析, 其中有280名曾经发生过跌倒, 跌倒率为18.42%;其中男性136名, 占48.57%, 女性144名, 占51.43%。其中有72名发生过2次跌倒, 占跌倒总人数的25.71%。有1例发生过3次跌倒。在280例跌倒案例中, 有198例发生在室内, 占71%, 有82例发生在室外, 占29%, 由此可见老年人在室内跌倒的概率远高于室外。而在198例室内跌倒案例中, 跌倒发生在厨房的情况最多, 占室内跌倒总数的40.91%, 其次是卧室 (25.25%) 、门槛 (11.62%) 、客厅 (11.62%) 、卫生间 (10.10%) , 其他 (0.51%) 。如图1所示:

1.2 跌倒原因

由下图可知, 老年人的跌倒有50.73%是滑倒, 占跌倒总数的一半以上, 而家居环境中可能使老年人滑倒的因素非常多, 如地板过于光滑、上厕所洗澡时没有扶手、过线过暗等, 都是需要注意的一些家居环境的危险因素, 除此之外, 有27.74%是绊倒, 这也说明制造无障碍的室内环境对于老年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其他的跌倒原因还有踏空 (13.14%) 、碰撞 (6.20%) 、活动过度 (1.82%) , 其他 (0.36%) , 如图2所示: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预防老年人跌倒家居环境危险因素评估表》和一些相关资料, 老年人居家环境中主要的预防跌倒措施如表1所示:

老年人因为其生理特点对居住环境有更高的需求。因此, 要从居住环境设计方面弥补老年人生理上的不足, 减少环境因素对老年人的影响, 保障其居住环境安全、方便。对于老年人的居住空间, 应着重考虑地面材料、灯光、扶手等的细部设计, 坚持无障碍的室内设计原则。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卫生间内坐便器、洗面盆、浴缸/淋浴旁没有安装扶手是老年人居住环境中存在较多的致跌危险因素, 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

2. 老年人居住环境改造和优化设计

2.1 门厅

门厅是连接大门和居住空间的区域, 虽然在面积上所占比例较小, 但是使用频率高且容易发生跌倒, 因为老年人需要在门厅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如进门、开关灯、换鞋穿衣等, 因此, 门厅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来适应老年人的需求来保障老年人动作完成顺畅、安全。

门厅的致跌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进门处门槛、照明、辅助设施和物品的摆放。门槛是一个重要的致跌因素, 进门处的门槛有可能会使老年人发生绊倒、踏空, 老年人也有可能在跨越门槛时因重心不稳发生跌倒。因此, 应尽可能不设置门槛 (如图3所示) , 若必须设置门槛时, 需满足《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户门内外不宜有高差。有门槛时, 其高度不宜大于20mm, 并设坡面调节” (如图4所示) 。

门厅处宜可以使用自然光线, 使室内外的照度形成一种自然过渡, 避免老年人的眼睛不能接受照度的水平剧烈变化。此外, 因为门厅处经常会光线不足, 应设置照明装置, 且开关应安装在进门处容易操作的位置。

门厅宜设置座凳以方便老年人换鞋穿衣, 旁边设置竖向扶手帮助老年人坐下起身。此外, 门厅不要有杂物堆积, 尽量保持通畅, 可以安装一个摆放物品的平台方便老年人临时放置杂物。

2.2 卫生间

卫生间作为上厕所、洗澡、洗漱的场所, 是老年人活动较多且相对不安全的地方。在居住模式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下, 大部分老年人都没有合适自己的独立卫生间, 特别是在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情况下, 一般都居住在距离卫生间较远的次卧中。在去卫生间的过程中, 需要穿过起居室, 路线曲折, 行走距离远而且易受到地面、灯光等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给老年人带来不便, 增加跌倒的危险性。此外, 由于现在的卫生间都是基于普通人的需求进行设计, 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不同, 常常会感到不便, 因此, 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对卫生间的致跌危险因素进行改造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措施。

2.2.1 卫生间位置

每套住宅因户型和面积不同, 卫生间的数量和位置也不尽相同, 通常每套住宅设一个以上卫生间, 有三个以上卧室时常常在主卧内设置一个专用卫生间。但老年人因为生理原因, 去卫生间较频繁, 尤其是在夜间, 容易发生危险, 因此, 应尽可能缩短老年人去卫生间的行动路线, 减少无谓的动作和过程。老年人的卫生间应尽可能的靠近其卧室 (如图5所示) , 或在其卧室内设独立卫生间。

2.2.2 卫生间入口

根据对北京市社区1520名老年人的跌倒情况的调查发现, 因绊倒和踏空发生跌倒的概率分别为28%和13%。卫生间入口处的高差很容易导致老年人绊倒或踏空, 尤其是晚上, 灯光昏暗, 老年人视力不好、行动不便, 容易看不清地面情况, 而且很多旧住宅中卫生间入口处高差很大, 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 应尽量减小卫生间入口处的高差, 根据《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规定:“过道地面及其与各居室地面之间应无高差。过道地面应高于卫生间地面, 标高变化不应大于20mm, 门口应做小坡以不影响轮椅通行”。

2.2.3 卫生间介护设备

(1) 坐便器旁安全扶手设置

通常情况下, 坐便器位于洗面盆和淋浴/浴缸之间, 两侧都没有墙。老年人在上厕所时没有依靠, 坐下、起身都不方便, 而且若起身时因脑部供血不足发生眩晕, 容易站立不稳, 发生跌倒。因此, 应在坐便器旁边设置扶手帮助老年人蹲下、起身、站立,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卫生间内与坐便器相邻墙面应设水平高0.7m的“L”形安全扶手或“Ⅱ”形落地式安全扶手”, 对于坐便器旁边两侧都临空的情况, 要至少在一侧设置悬挑扶手, 若坐便器一侧有墙, 可以在墙上也设置扶手。如图6所示。

(2) 洗面盆旁安全扶手设置

卫生间内洗面盆的高度应适应老年人身高, 并在侧向安装横向扶手, 方便老年人在洗漱时进行支撑、保持身体的稳定。

(3) 浴盆、淋浴旁边的安全扶手设置

通常情况下不建议老年人使用浴盆, 因为在跨入和跨出浴盆时卫生间地面和浴盆内光滑的内表面容易使老年人跌倒, 而且要做出抬腿的动作, 动作幅度较大, 因此, 使用浴盆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若一定要使用浴盆时, 要在浴盆的两侧设置安全扶手, 根据《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贴墙浴盆的墙面应设水平高度0.6m的“L”形安全扶手, 入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在淋浴时因为要长时间站立, 容易感到劳累, 而且由于地面积水较多容易滑倒, 因此, 卫生间地面应平整, 在淋浴两侧墙面可设置横向扶手, 并设置固定或可以移动的洗浴凳。

3. 客厅、卧室、厨房

客厅环境的防跌倒优化设计主要是物品和家具的摆放以及沙发、椅子的方便使用。首先客厅内不要放置杂物 (如图7所示) , 所有物品应放置在老年人容易拿到的地方, 不需要借助凳子或梯子取物, 避免发生登高取物跌倒的情况。此外, 物品和家具的位置不要经常变化, 使老年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活动, 以免发生碰撞、滑倒。因老年人行动不便、身体不灵活, 沙发或椅子的高度过高过低都会使老年人坐下和起身困难, 出现站立不稳的情况, 常用的椅子还应设置扶手, 方便老年人使用 (如图8所示) 。

卧室是老年人生活最多的室内空间, 根据之前的调研结果, 发生在卧室内的跌倒有30%是在上下床时发生的跌倒, 因此, 应尽量减少老年人上下床的次数和床边的危险因素。卧室内应使用双控开关且开关的设置以及电话等应靠近床铺, 使老年人在床上也可以开关灯、打电话根据《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规定:“老年人居住建筑中宜采用带指示灯的宽板开关, 长过道宜安装多点控制的照明开关, 卧室宜采用多点控制照明开关, 浴室、厕所可采用延时开关, 开关离地高度宜为1.10m”;床边也不要有杂物, 以免老年人上下床时发生碰撞、绊倒, 床铺高度要适宜, 下床时双脚可以踏在地板上, 避免出现双脚悬空的情况, 因此, 老年人应按照自身情况选择高度适合起身的床铺 (如图9所示) 。

根据对北京市1520名老年人跌倒情况的调研结果, 有41%的跌倒是发生在厨房, 是跌倒发生率最高的室内空间, 而跌倒原因中有65%为滑倒, 由此可见, 厨房内的地面状况是居家环境的一个重要致跌因素。因为厨房是多水多油的地方, 因此, 除了平时要尽量保持地面干燥、无油渍外, 厨房地板要采用在潮湿情况下也不打滑的材料, 对于厨房内的常用物品也要放置在不用攀高或不改变体位可取用的地方 (如图10所示) 。

4. 地面和通道

根据对北京市社区1520名老年人跌倒情况的调查, 共有280名老年人曾经发生过跌倒, 其中滑倒的占跌倒总数的50%以上, 地面易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致跌因素。因为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差, 而且很多行动不便者还要借助拐杖等工具, 如果出现打滑的情况, 也很难像年轻人一样灵活处理, 对地面的要求较高。因此, 住宅中的地面应该尽量选择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当有楼梯时必须在每一阶台阶的边缘贴防滑条。若地板上铺设有地毯或地垫, 应保证其平整, 没有褶皱或边缘卷曲, 与地板之间设置防滑胶垫避免其滑动。对于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板要特别注意使用防滑地砖, 保持地面平整, 干燥, 由于厨房有较多水和油, 要采用在潮湿情况下也不打滑的材料。卫生间内面盆、座便器、浴盆/淋浴旁边容易积水的地方可以设置防滑胶垫 (如图11所示) 。还应该避免采用深色的地板, 在采光不足的情况下, 会使视觉难以辨别, 造成行动不便, 易于跌倒。除此之外, 室内不应设置高差, , 在室内外空间环境变化的边界如门厅、通道和房间不得设置门槛 (如图12所示) 。

5. 室内光环境

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不同, 较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光, 因此, 普通的灯光设计会给老年人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室内灯光过暗或过亮都会使老年人看不清室内环境、前方障碍物, 发生跌倒、碰撞的情况, 给老年人造成伤害。因此, 注重室内的灯光设计, 使照明光环境适应老年人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一个重要措施。

室内灯光应该均匀分布, 避免照度的剧烈变化, 老年人的住宅建筑室内照度推荐至如表2所示:

除此之外, 在过道、卫生间的必要位置应该设置局部照明 (如图13所示) , 根据《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老年人居室夜间通向卫生间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 在其临墙离地高0.40m处宜设灯光照明” (如图14所示) 。有条件时, 也可以在卫生间的洗面盆、坐便器处设置局部照明。卧室内开关应设置在床边容易操作的位置, 还应设置小夜灯, 方便老年人夜间活动。

6. 小结

通过调研得出老年人在居家环境中跌倒的主要诱因为:滑倒、踏空、碰撞以及活动过度。在老年人在居家环境优化设计时应当做出应对。综上所述, 对于居家环境优化设计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所有的房间都要合理安排室内家具高度和位置, 家具的摆放位置不要经常变动, 不要使用有轮子的家具, 将常用的物品放在老年人方便取用的高度和地方, 避免老年人因为不熟悉生活空间和登高取物跌倒, 客厅内沙发和椅子的高度、软硬度要适合老年人起身, 常用椅子可以设置扶手。

(2) 老年人的家居环境应坚持无障碍观念, 移走可能影响老人活动的障碍物;特别是在门厅、室内通道、卫生间和老年人卧室床边, 不要放置杂物。

(3) 地面要保持平整, 室内不要有台阶和门槛, 当室内有楼梯时要在每阶台阶的外边缘贴防滑条;室内应设置防滑地砖, 保持地面干燥、无油渍, 特别是卫生间和厨房内地面, 应采用在潮湿的情况下也不打滑的材料;卫生间内可以在容易积水的地方放置防滑胶垫;

(4) 卫生间是老年人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 也是最容易跌倒受伤的地方, 因此, 卫生间内应设置介护设备, 在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旁设置扶手方便老年人进行支撑, 保持身体稳定。

(5) 老年人上厕所频繁, 特别是在夜间, 若卧室与卫生间距离很远, 老年人去卫生间时很容易跌倒, 室内卫生间应该尽量靠近老年人卧室, 或在老年人卧室内设置独立卫生间。

上一篇:误差传递效应下一篇:经济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