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指标

2024-08-03

绩效评价指标(共12篇)

绩效评价指标 篇1

近十年来, 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总目标, 深入研究国家预算分配政策, 深化完善部门预算改革, 积极推进转移支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 逐步建立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和财政监督相结合的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绩效评价是政府公共管理理论在财政支出管理上的应用创新和方法创新。

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意义

1、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不同类别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内容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必须根据各类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特点设置不同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2、绩效评价指标体现了绩效评价主体的评价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中设置的指标, 体现了绩效评价主体对绩效的理解和追求。

3、绩效评价指标会影响评价客体的行为。如果绩效评价指标科学、合理, 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评价指标努力, 就会使财政支出取得好的效果;反之, 就会使财政支出达不到好的效果。

二、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目的、不同类别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内容, 以及指标的设计原则, 采用适当的方法, 确定财政各类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

第二步:运用适当的方法, 确定各个指标相对于项目总体绩效的重要性, 并用数量化的方法表示出来, 即赋予每个指标一定的权重。

第三步:通过适当的方法, 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参照标准, 即确定指标的标准值。

三、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支出绩效评价是建立在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客观、公正、可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基础上的, 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独立、客观、公正原则。整个评价过程是公开的, 程序是合理的, 评价结果将会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

2、目标与绩效结合原则。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 能够正确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3、重要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值。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优先使用最具部门或行业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影响。

4、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是指绩效评价指标要能准确地反映绩效的内涵。设计指标体系时还要考虑现实可行性, 特别是要考虑指标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及其成本。

四、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根据评价内容和设置要求, 分为基本指标和具体指标。

(一) 基本指标的分设

将基本指标分为目标设定情况、目标完成程度、组织管理水平、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等二级指标细化和分设三级指标, 具体指标解释如下:

(1) 目标设定情况。指对预定目标的设定、规划情况是否科学、合理, 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依据的充分性:项目资金设立依据是否充分。

2.目标的明确度: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明确。

3.目标的合理性: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设置是否客观、科学, 能否体现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

4.完成的可能性: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 预测项目预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适用于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2) 目标完成程度。指项目总体目标或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5.目标完成率=目标完成数/预定目标数×100%。

6.目标完成质量=实际达到的效果/预定目标×100%。

实际达到的效果是指评价对象实际达到的效益, 当效益可以量化时, 则采用相应的数额;当效益不可量化时, 可以采用专家评议、调查问卷等方法, 得出结论。目标绩效指标评价对象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预定目标, 目标绩效为100。

7.完成的及时性:项目资金使用的预定目标是否如期完成, 未完成的理由是否充分。

8.验收的有效性:项目验收方式的合理性、验收机构的权威性和验收结果的公正性等。

(3) 组织管理水平。指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 逐步形成和运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基础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支持系统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措施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9.管理制度保障: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以及落实到位情况;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及时归档。

10.支撑条件保障:项目承担单位的人员、设备、场地、信息等支撑条件的保障情况。

11.质量管理水平:项目的技术指标和质量管理, 达到国家、部委或行业等技术和质量管理标准的情况。

(4) 资金落实情况。主要反映项目的计划投入、资金到位等情况。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2.资金到位率=实际拨付金额/计划投入资金×100%。

13.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配套资金/计划投入配套资金×100%。

14.资金到位及时性:各项资金是否按项目进度及时到位。

15.财政投入乘数=财政投入后带动其他资金投入总额/财政投入金额。

(5) 实际支出情况。主要反映实际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超支或结余情况、资金利用效率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6.资金使用率=实际使用金额/实际拨付金额×100%。

17.支出的相符性:项目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批复 (或合同规定) 的用途是否相符, 项目经费收支的平衡情况以及支出调整的合理性 (只计算财政拨款部分) 。

18.支出的合规性:项目的实际支出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情况。

(6) 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反映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19.信息的真实性:项目实际发生支出的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准确和规范。

20.信息的完整性:项目资金投入、支出、资产等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

21.信息的及时性:各类会计核算资料提供的及时性;已完成项目是否及时进行决算与审计;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是否及时登记入账等情况。

(7) 财务管理状况。主要反映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财务管理有效性及财务制度执行状况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22.制度的健全性:项目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的完整性和合法性;是否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并符合有关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规定。

23.管理的有效性: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 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财务管理制度是否按规定有效执行。

(8) 资产配置与使用。主要反映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和资产使用情况等。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24.制度的健全性:项目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和合法。

25.制度的有效性: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固定资产是否有专人妥善保管。

26.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所有固定资产×100%。

(二) 具体指标分设

(1) 经济效益。指项目对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等。

(2) 社会效益。指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具有不同的社会影响。

(3) 生态环境效益。指项目实施对综合开发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4) 可持续性影响。指项目实施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影响程度等。在该指标分设时, 可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分设一并考虑。

(三) 、确定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库建立后, 邀请若干专家对指标库中的指标进行分析、权衡、补充、选择, 最后确定评价指标。

(四)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应采用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的步骤: (1) 选定专家, 给出赋权要求, 且保证权数归一化; (2) 由各位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 即给指标赋权; (3) 汇总各专家的赋权结果, 并将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 (4) 专家参考反馈意见修改其初次赋权结果; (5) 重复“反馈”与“修改”, 直到达到符合要求的精度; (6以各位专家最终赋权值的平均作为组合权重结果。上述做法比较规范, 形式上比较严谨, 但工作量很大, 而且也不一定符合实际。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多采用专家集体商议的办法确定权重。

(五)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指标标准值是绩效评价指标的标尺或准绳, 既要反映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又要符合我省财政支出项目的实际绩效水平。具体可采用以下标准:

(1) 计划标准。即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作为评价标准。

(2) 行业标准。即以同行业的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 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计算得出的评价标准。

(3) 历史标准。即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或同类部门、单位绩效评价指标的历史数据为样本, 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出的历史平均水平作为评价标准。

(4) 经验标准。即由专家根据实际经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 经分析研究后得出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会计[M].大连出版社, 2005.12

[2]邓方辉, 李文彬, 李少抒.2009年广东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红皮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1

绩效评价指标 篇2

作者:汪黎

财政监督:财会版 04期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重点和难点。《审计署至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到20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开展绩效审计。目前看来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达到了要求,绩效审计的实施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原因有多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困难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

(一)绩效审计的概念。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管理资源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起源于Terry Fenrick提出的3E(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评价理论。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投入达到目标。效率性是指产出与投入的关系,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是指目标实现程度,是否达到目标。

(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个用来衡量、评价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管理资源有效性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用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评价被审计单位或者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从而做出全面的评价。

绩效指标评价体系的重点内容应包含评价标准、考评体系和管理体制。如对某种政策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我们就要以一个科学的标准评判其是否达到政策设定的目标,以考评体系来评判政策执行的效果,查找政策执行过程中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政策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二、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的现状

(一)绩效审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3E上。绩效审计的对象范围广泛,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上。目前我国在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5号――经济性审计、第26号――效果性审计、第27号――效率性审计分别规定了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审计的主要内容。

(二)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只有原则性定义。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大多是原则性描述。从内部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看,多数都是建议采用类似组织、项目各种档次的先进标准,并且都是原则性的建议,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

(三)以财务指标为主的定量指标。目前比较常用的企业绩效评价规定是根据《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制定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财统[]5号),其中设计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是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7项指标构成,这些指标的计算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对这些指标评价的标准目前主要依据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标准值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全国国有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统计分析测算,按10大类、97小类制定。对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按照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规定,通过与其所处行业标准值对照进行。

(四)现有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及标准值的局限性。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的制定基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特点是逻辑清晰、指标具体,适用于企业资本金运营的绩效审计项目。其局限性是核心指标仅仅围绕财务指标,主要着眼于账面价值和静态价值,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割裂,指标结果很难反映业务内涵,同时与具体参与人员的工作和业务流程运作的关联性不大,对审计目标的深入评价还需要更多的分析依据。

2.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综合性不足。绩效审计的审计范围越来越广,评价指标很难统一化。现阶段绩效审计评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评价标准相对单一,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指标不平衡,逻辑关系不清晰,绩效审计结果不全面。

3.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缺乏专业性。绩效审计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很多审计内容比如建设项目绩效、生产管理绩效、客户服务绩效、咨询服务绩效、科研开发绩效等都无法按照企业绩效标准值来评价,不同专业人力和流程绩效还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专业性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三、以平衡计分卡原理设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克服绩效指标关联不紧密、综合性不强、专业性不足的问题,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设计指标体系是一种选择。其特点是从审计目标出发,注重目标与指标、指标与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筛选整合不同专业层面的各种绩效指标,使其结构严谨、平衡、相互强化。

(一)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筛选绩效评价指标。以国家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为参考,通过敏感性分析,选择对被审计企业总体绩效影响最关键的指标,搭建绩效审计分析的财务指标系统,如表1所列示的全国国有企业评价标准。

指标的筛选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动态调整,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在处于卖方市场没有赊销的企业就可以剔除。对于借款利率低于资产收益率的企业,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的权重也可以做适当的调整。目前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在绩效考评时增加了经济增加值(EVA)指标(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强调了股东增值,平衡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剔除了谨慎性原则对会计数据的影响,显示了新型的企业价值观。但是这个指标还没有被证明比传统指标更有优势,有待于在绩效审计实践中进行检验。

(二)根据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选择绩效评价指标。业务流程指标的选择可以借鉴关键绩效指标法(KPI),通过对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确定对绩效影响最关键的指标。

某石油企业对油品数质量管理的绩效进行审计,该流程是油品销售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获取利润的重要环节。审计目的是通过了解和掌握油品销售企业在油品进、销、存环节数质量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最大限度地提升绩效,保证质量、服务和效益。该流程的.输入端为油品采购、流转、销售,关键指标是油品的数量多少、质量好坏、价格高低;输出端为油品销售收入,关键指标是法规遵守程度、客户满意度。影响数量指标绩效的主要工作是采购、验收、保管、转运、销售、盘点等环节;影响质量指标绩效的主要工作是供应商的选择和产品验收、运输、保管、销售等环节;影响效益的主要因素是采购、销售价格、损耗。

这些环节关键指标的取得要结合实际测量,并与公司标准对比。如油品损耗指标控制是否达到效果(见表2)。

为了改进绩效还需统计影响指标的相关因素,比如影响数量指标的因素包括是否配备计量工具、是否按期检定、是否由不同单位检定结果,可通过统计表进行分析(见表3)。

通过分析不能达标的原因,比如计量器具不合格或者人员能力素质达不到,再采取相应的改进办法提高绩效,达到绩效审计的目标。审计完成后对业务流程的相关绩效指标要分析其敏感性,确定最关键的绩效指标,并总结形成组织过程资产,在以后的绩效审计项目中可以作为标准值参考。

(三)设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绩效指标。人是执行战略、政策最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组织战略、项目目标的绩效。组织希望从成员身上获得劳动力、技能储备、生产率、灵活性,需要员工忠诚、有责任感、经验、士气。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体现在员工产出(生产率)、服务时间、职责履行结果,额外技能贡献、对企业及负责流程的合理建议,提高自身绩效的建议、工作履行情况的反馈等方面。同时也需要衡量企业为员工创造的价值,员工价值是人力有效发挥作用的来源,应作为个人绩效因果关系来考察。

在对某大型石油炼制企业进行绩效考核审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某炼油联合车间的考核非常有效。首先是专业人员测试装置运行的参数;然后组成专家组根据测试的参数、装置的设计指标等计算出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加上一定的拔高,形成奋斗目标;最后由车间组织技术人员与专家组交流,车间对有异议的指标提出修正理由。修正完成后形成内操的岗位工作标准有174条、外操有252条。同时考虑到未来的进一步优化,规定对提出建议改进效率的人员进行奖励,这些标准均由人员进行操作,非常适合人员的绩效考核。比如,在用电方面规定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在用水方面规定锅炉除氧器溢流水不能大于1%,排污不能大于6%,冷却水排放温度不应小于50℃。针对还有“确保、力争、奋斗”三个台阶的绩效标准,对超过标准的绩效进行重奖,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结合岗位标准设立员工个人绩效标准,有利于对个人绩效进行评价。为了促进个人发展、衡量企业创造的员工价值,还需设立员工素质、生产力、忠诚度、满意度方面的指标(见表4)。对员工绩效的审计评价既是绩效审计指标评价的一部分,也是绩效结果分析的重要内容。

(四)客户满意程度衡量指标。客户的满意程度或者说项目发起人的认可是企业持续发展、新项目不断增加的重要基础。客户层面通常包括的核心指标有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得率、客户盈利率、目标市场占有率等。另外,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也应该按照公司提供的服务确定。

很多加油站免费为客户提供当日的报纸和茶水添加服务,省去了客户买报纸的时间,方便了客户,为客户带来了价值,吸引了客户。如何衡量这些举措的绩效,需要对比采取这些措施前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客户获得率和保持率的变化情况,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应该注意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相关客户的绩效指标。

(五)平衡计分卡整合各种绩效指标。前述财务、流程、人力资源、客户相关绩效指标衡量的方法、数据单位都是不统一的,并且单独衡量还会有冲突。海底捞火锅为等座位的客户免费提供小吃、茶水、上网服务,这些服务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同时又不能直接形成收入,对财务部门来说属于可以节省的开支。但是对市场部门来说,这些举措吸引了大量客户,使客户满意度提升,间接带来了收益,而且是公司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两个部门的绩效分开考核,那么会引起内部的不团结,造成整体绩效不佳。

采用平衡计分卡整合各部门、流程的绩效指标,使得总体绩效评价符合战略目的是其主要优点,其特点是注重战略目标和绩效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中包含各种重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审计结论建议与绩效改善可以直接联系起来。

应用平衡计分卡设计绩效评价指标要注重“平衡”:

一是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财务指标是绩效的结果,非财务指标是绩效的动因。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能克服评价只注重结果的局限,又能避免纠缠于执行细节与结果背道而驰的困境。

二是先导指标与滞后指标的平衡。滞后指标通常是过去的绩效,是客观结果,但缺少预测性。先导指标是取得绩效的动因,主要是对流程和行动的评价,有预测性,但是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两种指标必须组合起来,避免只注重结果的短视行为,也避免不切实际的预测。

三是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平衡。包括外部相关方(股东、客户)和内部相关方(员工、流程)之间的平衡。

平衡三个层面指标的重要方法是找到其中的因果联系,通用的办法是绘制战略地图,其框架如图1。

平衡的主要原则包括:

1.平衡各种力量之间的矛盾。投资是为了长期收入的增长,控制成本是为了短期的财务业绩,两者的冲突需要放在一个较长的周期来权衡。短期绩效的改善不能使企业失去发展潜力,长期绩效的改善不能造成短期资金不足而影响企业生存。

2.平衡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客户的满意是持续创造价值的基础,企业价值是企业的生存基础。绩效指标要考虑平衡客户创造的价值和企业自身的价值。

3.通过内部流程优化创造企业价值、客户价值、员工价值。内部流程是企业实施战略的过程,高绩效的流程能持续创造价值。平衡计分卡重点要平衡内部流程的生产率绩效指标。

4.平衡协调无形资产的价值。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组织资本的价值无法单独衡量,平衡时主要考虑无形资产推动整体绩效提升的因果关系。

四、利用平衡计分卡设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案例分析

某石油企业开展油品数质量专项绩效审计,审计目的是对油品销、售企业进、销、存、运环节数质量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揭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改善绩效。

审计项目的战略目的是通过改善数质量管理的绩效,为客户提供数量足、质量好的油品,提高品牌形象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各层面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如下:

销售增长率主要受客户满意度层面指标的影响,客户满意度指标受产品质量、价格(生产率)和人员服务的影响,生产率受内部流程优化程度和工作人员履职的影响最大。

如果片面追求财务指标,如成本低、销售量大,采用以次充好、客户承担损耗、减少质检环节、雇佣低水平员工等方法提高利润率,虽然取得了短期成效,但会造成品牌形象下滑、客户流失的长期恶果。因此,要综合考虑各层面指标,统筹绩效评价指标,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围绕此目的设计的相关绩效指标如下:

财务方面的主要指标:生产率(吨油运费、吨油损耗、吨油存储成本、吨油人工成本、吨油完全成本等)、销售增长率、资产利用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等。

客户层面指标:价格优惠程度、质量达标率、数量(销售)损耗率、品种适用率、客户满意度、品牌认知度、客户额外价值等。

内部流程指标:油品数质量管理机构是否设立;岗位设置是否健全;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关键控制点执行率;数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与否;计量设施是否齐全;检定周期是否合理;计量“三率”是否达到100%;计量数据采集、传递、统计分析流程标准是否明确;油品损益分析、处理是否合规;油品出库三核对执行率;油品出入库车况、封检执行率;承运商选择招标率;承运商档案建设率;非正常损耗损失率;加油机防作弊模块安装率;供应商资质审核率;供应商定期评价率;油品附件质检报告率;入库质检合格率;MRP运行效率(存货保障率、经济订货批量、存货储存成本、存货运输成本优化程度)等。

学习成长层面:数质量岗位人员持证率;人员培训次数;定期培训计划落实率;取证人员复审率;“每一滴油都是承诺”企业文化的认知率;ERP建设是否达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

审计中对上述绩效指标的检查评价既是对绩效结果的评价,也是对绩效好坏的原因分析,通过分析找出提高绩效可操作的办法,落实到具体的流程和人员,才能真正达到绩效审计的目的。

结合具体审计项目的目标,采取平衡计分卡的方法,平衡考虑各种因素,是绩效审计指标设计的有效方法。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在于高校发展和管理的目标、各高校的学科背景、专业背景和校园文化背景,所以应该把高校的办学目标、专业特征、学科建设评价指标、本科教学质量等各种指标综合反映到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之中。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因学科和专业的不同而种类繁多,但基本上包括四个主要方面: (1) 师德水平,是否能够为人师表,包括教学的态度、科研的道德操守、团队合作精神等; (2) 社会活动,包括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公益活动,在学术界的地位等等; (3) 教学水平,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材建设、学生对教师的评分等; (4) 科研水平,包括具备原创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等等。

各种指标体系首先应能综合体现高校的办学方向,并能提升培养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人才的质量。同时,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具备系统性,并要具有可操作性。所以要将学校的目标任务与绩效评价系统相结合,设定细化弹性的指标,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绩效评价系统真正发挥作用。建立高校教师考评指标体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强调量化考评的同时,也要注意进一步完善定性考评工作。因为不是所有的指标都能进行量化的。对于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教书育人、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教学质量、表达能力等比较难以量化的方面,应尽可能找出一些量化点。例如科研项目、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奖项予以量化。确实无法量化的部分,则应将其进一步细化,列出更具体的子指标,并确定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的相对标准,做到量化定性。

2.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考评。如果一名教师教学过不了关,即使其科研工作做得再好,那也不是一位合格的大学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考评主要包括对教学质量的考评和对教学工作数量的考评两部分。对教学质量的考评难以量化,宜采取量化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将与教学质量有关的因素列出作为量化指标(例如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等)。对教学工作数量的考评则适宜采取量化考评的办法,考评指标主要有:平均教学课时数(含指导实验课时数)、指导讨论班时数、指导学生发表的论文数、编写校内用教科书、发表教学改革的论文数以及参加学校或院系的课程设计活动次数等。

3.细化科研工作的考评。在对高校教师的考评中,量化考评主要是指教师科研工作活动的量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已由原来较单一的出版活动发展为包括科研项目、出版、成果鉴定、申请专利及学术交流等指标在内的多元活动。为了使考评指标体系能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促使教师的科研上台阶、上档次,防止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有必要将上述六项指标进一步细化:(1)纵向科研项目分国家、省部、市三级,横向科研项目要定经费。(2)出版的书籍与著作、编著、工具书(含教材)、科普读物、译著及教学参考书等(均应与本人从事的专业有关);发表的论文可分为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源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一般国内期刊、学会论文集。(3)学术成果获奖分为国家、省部、地市三级。(4)对于成果鉴定、专利及学术交流也应区分相应的级别。作为考评指标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应对上述各子指标的权重加以区分,赋予相应的分值,并对合作成果确定记分比例。

4.强化社会服务工作的考评。在以往的教师考评中,对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的考评非常薄弱,这有悖于当代高等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服务社会的职能要求。对社会服务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⑴对学校的贡献,即在校内承担的社会工作;⑵对社会的贡献,即担任的社会兼职及科技成果的转让、开发应用(含科技咨询)等。校内的社会工作下设六个子指标:行政职务包括校级领导、院级领导、系领导,社会兼职包括在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学术团体中担任某职务。

5.科学的教师综合考评指标体系还应包括现代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指标要求:高学历(学位)、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年均外出进修交流时间(不包括攻读学位时间)。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刘听、毕宪顺.发达国家高校教师聘任制度评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80-86.

2. 蔡永红.教师评价研究的缘起、问题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1):130-136.

3.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农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浅析 篇4

一、经济性指标

用于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济性, 通过经济性指标衡量既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 投入资金是否最低, 有无浪费和超支的现象等。

(一) 加权平均价值、费用比价值、费用比是对经济效果进行

评价的重要指标, 指标越大越好。价值指项目实施后年度总体经济价值, 费用指项目年度费用总额。实际计算时要获取历年数据加权平均计算后确定本指标。

年度价值、费用比= (年度总体经济价值÷年度费用总额) ×100%

加权平均价值、费用比=各年度价值、费用比之和÷年数

(二) 投资超支率本指标用于评价项目投资额是否超概算, 用来衡量项目是否存在浪费和超支的情况以及浪费和超支程度的大

小, 指标越小越好, 负值表示节约。

投资超支率=[ (实际投资额-概算投资额) ÷概算投资额]×100%

(三) 加权平均资源生产系数

本指标反映的是单位产值产出情况下资源耗用情况, 即单位产值 (万元) 所需耗用的各种资源量, 该系数越小, 说明单位产值所需的资源量越低, 经济性也就越高。资源投入量指项目年度投入资源量, 包括劳动时间、耕地、肥料、水、电等资源, 生产总值指项目年度生产总值。指标计算时要分别劳动时间、耕地、肥料、水、电投入量计算。其中劳动时间按全年平均投入劳动力乘以单个劳动力全年平均劳动时间计算。基于各年生产情况存在差异的考虑, 实际计算时要根据不同的资源获取该资源历年投入数据加权平均计算后确定本指标。计算结果可与该地区内此种资源平均资源生产系数进行比较, 进一步反映项目的经济性。

年度资源生产系数=年度资源投入量÷年度生产总值

加权平均资源生产系数=某种资源各年生产系数之和÷年数

二、效率性指标

用于评价项目的资源投入是否取得了最大的效益, 通过投入资源量数据和产出效益数据比较得出。

(一) 单位投资产出率

本指标用来评价单位投资 (万元) 产出经济价值情况。指标越高, 项目效率越好, 产出的经济价值越多。生产总值指项目累计生产总值, 投资额指项目累计实际投资总额。

单位投资产出率=项目累计生产总值÷项目投资总额×100%

(二) 加权平均亩产量本指标用于衡量单位耕地面积 (亩) 产

出效率情况。指标越高, 单位产出效率越高。年度农作物产量指某一品种农作物年度总产量, 年度耕地面积指某一品种农作物年度耕种面积。实际计算时要按农作物品种计算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抽查若干品种农作物作为样本, 基于各年自然条件不同的考虑, 每种农作物要获取连续几年实际情况加权平均计算后确定该农产品亩产量。并可选择该地区内同类品种农作物平均亩产量作为比较数据, 进一步揭示项目亩产效率的高低。

年度亩产量=年度农作物产量÷年度耕地面积

加权平均亩产量=某品种农产品各年度亩产量之和÷年数

(三) 加权平均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反映设备生产效率的指标。该指标是用来衡量项目所购农业设备是否得到了充分、高效的利用。设备利用率越高, 生产效率越好。年度实际开机时数为所有设备年度实际开机时数, 年度计划开机时数为所有设备根据生产情况预计开机时数。由于各年生产情况不尽相同, 本指标计算时也要以年度为权数加权平均计算。

年度设备利用率=年度实际开机时数÷年度计划开机时数×100%

加权平均设备利用率=各年度设备利用率之和÷年数

(四) 加权平均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个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价值, 指标越高说明项目生产效率越好。生产总值指项目的年度生产总值, 劳动力个数指全年平均投入劳动力个数。同理, 本指标计算时也要考虑不同年度生产情况的差异以年度为权数加权平均计算。

年度劳动生产率=生产总值÷劳动力个数

加权平均劳动生产率=各年度劳动生产率之和÷年数

可进一步选择该地区内平均劳动生产率, 作为比较数据, 反映项目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三、效果性指标

该类指标反映项目实施的最终效果以及前期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用于评价项目有效成果的实现程度。

(一) 农作物商品率

农作物商品率是指某种农作物商品量在该农作物总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项目指标水平与该地区内同类品种农作物平均商品率水平比较, 用来反映项目经济效果。本指标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抽取样本, 按农作物品种分类计算。

农作物商品率=某种农作物历年商品量之和÷某种农作物历年总产量之和×100%

(二) 项目成果转化率

本指标用来评价项目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和推广情况, 用来衡量项目技术贡献效果。转化率越高, 说明项目实施效果越好。

项目成果转化率=已转化项目成果数量÷项目累计取得成果数量

(三) 技术推广覆盖率

该指标是指项目技术成果推广区农民运用先进农业技术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用来评价项目科研成果、先进技术推广、运用情况。指标越高说明项目技术成果可推广性越好, 项目社会效益越好。

技术推广覆盖率=使用先进农业技术耕地面积÷该地区总耕地面积

(四) 技术人员增长率

本指标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增并培养成熟的技术人员与项目实施前原有技术人员的比率。用来评价项目培养应用型技术人员的效果及项目社会贡献效果。增长率越高说明项目技术可持续发展性越好, 社会效益越高。

技术人员增长率=新增技术人员÷原有技术人员

四、综合性指标

综合性指标是在前三项指标对项目评价的基础上, 进一步结合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以及项目的实施情况。使用综合评分的办法对项目做一个总体性评价, 本指标设置三个二级指标, 每个指标分值为100分, 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级。各指标评定等级后, 以本指标得分乘以指标权重后合计得到综合性指标评分, 并以最终综合得分确定项目实际等级。各指标的权重需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按重要性水平加以确定 (见表1) 。

(一) 项目资金情况指标运用传统审计技术方法, 通过审查相

关部门对项目预算及可研报告的批复及被审计单位所属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资金账簿、合同等资料, 了解资金的筹集渠道、使用数额、使用进度及使用情况;判断项目资金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合规;是否存在挪用项目资金、虚构项目规模套取资金、资金使用严重超支、浪费、违反项目开支标准使用资金等情况。同时结合前三项指标考虑项目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确定相应评分等级。

(二) 内部管理指标

内部管理控制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决定着项目实施效果的好坏, 在对项目实际情况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前三项指标, 评价项目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技术人员培养制度的严谨性、效果性;资金及财产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基于各项因素的评价结果确定相应评分等级。

(三) 项目总体情况指标充分采集项目信息资料, 在全面阅读

和熟悉与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文件的基础上仔细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实施等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 结合前三项指标计算结果评价项目的前期论证是否充分, 项目规划是否可行;项目实施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论证不充分、规划不到位、实施管理不规范等现象;以确定项目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确定评分等级。

参考文献

[1]赵春江:《农业研究与实践》, 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绩效评价指标 篇5

安翔

【专题名称】金融与保险

【专 题 号】F62

【复印期号】2007年12期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家》(桂林)2007年4期第46~50页

【作者简介】安翔,南开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后,天津 300071。

一、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

根据国发[2003]15号文和国办发[2004]48号文的规定,从第一批试点的8个省份到第二批新增加的21个省(区、市)所享受的国家扶持政策包括:

1.对亏损农村信用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储蓄而多支付的保值贴补利息给予补贴。具体办法是,由财政部核定1994~1997年农村信用社实付保值贴补利息数额,由国家财政分期予以拨补。

2.从2003年1月1日起至2005年底,对西部地区试点的农村信用社一律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第二批试点地区从2004年1月1日起至2006年底);对其他地区试点的农村信用社,一律按其应纳税额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从2003年1月1日起,对试点地区所有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按3%的税率征收①(对第二批试点地区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

3.允许试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灵活浮动。贷款利率可在基准贷款利率的1.0至2.0倍范围内浮动。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不上浮,个别风险较大的可小幅(不超过1.2倍)上浮,对受灾地区的农户贷款,利率还可适当下浮。

4.对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采取两种方式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一是由人民银行安排一部分专项再贷款。专项再贷款利率按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减半确定,期限根据试点地区的情况,可分为3年、5年和8年。专项再贷款由省级政府统借统还。二是由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票据期限两年,按适当利率分年付息。该票据不能流通、转让和抵押,可有条件提前兑付。上述两种方式由试点地区和农村信用社选择。

二、改革的阶段成果

据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此次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经营绩效的连年增长和法人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

1.2004全国农信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全行业首次实现了统算盈余,盈余金额达104.62亿元,其中,有26245家农信社实现盈余,盈余面为81%。8个试点省(市)农信社分省统算全部实现盈余,其中吉林、贵州两省与上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

2004年农信社存贷款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了业务收入的增加。全国农信社累计发放各项贷款23623.8亿元,比上年多放4046.9亿元。当年清收盘活不良贷款1370亿元。截至年末,全国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初下降544.64亿元,不良贷款率②为23.1%,比年初下降6.27个百分点。

2.2005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为14.8%,比2002年末下降了22.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快速提高,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提高到8.03%、12.93%和8.78%。

截至2005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32573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66%。贷款余额22354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60%,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007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40%提高到46%。2005年农信社实现盈余18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盈75亿元;另外,农信社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支农资金实力有所增强。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81%提高到87%。

3.2006年末,按“一逾两呆”口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为11.56%(其中农村信用社为13.73%),比2002年末下降25.37个百分点。同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支持“三农”服务功能有所增强,支持“三农”的信贷投入明显增加。2006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210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117%,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增幅29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40%提高到46%;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1%③。农村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2007年3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分别达到8.2%、10.6%、8.0%(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口径计算)④。主要指标见图

1、图2所示。

图1 改革前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的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2年~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

图2 改革前后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的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2年、2005年、2007年第1季度),中国人民银行。

4.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分别采取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合作制3种制度模式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以及县乡两级法人等4种组织形式。

截至2007年3月末,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共组建银行类机构103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4家、农村合作银行89家,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机构1453家。除西藏没有农信社外,全国30个省市均开展了农信社改革的试点。

在管理体制上,参加改革试点的省(市)均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管理机构,明确并初步落实了省级政府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责。其中:27个省市选择组建省级联社;北京、上海选择在原市联社的基础上,改制为全市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市选择了市、区(县)两级法人的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在2006年末,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我国形成了“8+21+1”的先后改革格局。

总结以上各项,从数据上显示,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从自身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到产权制度、管理体制都已取得了成效。当然,每一项改革都会引发资源的重新配置,新的制度安排取代旧体制将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由利益冲突以及由此而引起费用的提高和收益的增加,构成了改革的成本与收益。

三、改革的成本与绩效分析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有的成本是显性的、可以计量的经济成本,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隐性的、无法计量的制度和社会成本。首先,国家是此次改革中最大的出资人。为了深化农信社的改革,国家采用了四种形式向农村信用社注资。一是财政补贴。由财政部核定1994~1997年期间亏损农村信用社开办保值储蓄多支付的利息给予补贴,已实际拨付到位69亿元;二是资金扶持。人民银行按照2002年底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50%,安排专项再贷款,或发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此项资金扶持总额为1656亿元。按有关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清收比例下限再打五折测算,发行专项票据所置换资产的清收所得超过50亿元,用于补充农村信用社的拨备。三是税收优惠。从2003年1月1号对中西部地区的农信社免征所得税,对其他地区减半征收所得税,已减免营业税、所得税99亿元。将同期按3%所征营业税留给省联社作为风险基金。四是利率优惠。除小额农贷和个别风险较大以及受灾地区的农贷以外,其余的农信社贷款利率允许上浮1~2倍。由于对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增加可用资金来源800亿元;持有改革试点专项票据累计增加利息收入57亿元。以上合计,对试点农村信用社增加资金支持约2731亿元⑤。

除上述可以测算的显性改革成本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制度成本。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在政府安排下进行的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农信社对原有的体制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这有可能导致改革并未按照最初设计的路线进行。农村信用社为了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而采取非常规手段,增资扩股、实现盈余,但是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却未必得到根本改善。例如,2004年底从损益表上表现出全行业扭亏为盈,2005年底从资产负债表上表现出由“资不抵债”转为资本充足率达到8%。剔除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试点省市农信社经营绩效的提高,有多少是由于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变革所引致的,就成了疑问。另外,在选择央行资金扶持方式上,各省多选择“央行票据”,而需要偿还的“再贷款”方式受到冷落。究其原因,“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法人治理结构”等三项容易达标。这里面除加强自身经营管理之外,还包括在报表数字上的作假,甚至包括地方政府、当地监管部门在内的各方联合对付人民银行达标验收的可能(王硕平,2005)。《财经》2004第16期就披露了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在增资扩股时承诺保息分红,股金存款化,创造了日均扩股逾1亿元的奇迹。这种改革目标的短期化,必然导致操作行为的短期化。地方政府和农村信用社行为扭曲,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这些构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巨大的制度成本。

社会成本指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式选择失误而导致的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失信行为普遍发生等给经济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此次农信社管理体制中省级联社的成立以及隶属关系的改变,使农信社实际成为地方性金融机构。表现为在第一批试点的8个省市中,农信社的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均系省市政府副秘书长,甚至联社主任也来自省级政府;非省级政府官员改任的省级联社主任和副主任,也分别来自人民银行或银监局。虽然增资扩股后股东人数降低,人均股本数增加(谢平,2006),但股权结构依旧分散,监管成本高;资格股股东以获取信用社贷款服务为目的,而投资股股东又不能参与决策;在信用社主任和理事长由省联社任命的前提下,“内部人控制”问题依然不可避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初衷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而改革前农信社在所有者权益保护以及监管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改革后可能依旧存在。政府花钱没有买到机制,农信社改革出现法人治理结构机关化倾向。

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为享受政绩带来的利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信用社的经营;信用社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也会冒失败的风险,因为是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在为信用社的损失买单。地方政府、信用社、中央政府三方博弈的结果是,本应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的农村信用社以及地方政府,却将精力用在与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交易中,这种寻租行为导致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信用的缺失使金融业行为扭曲,由此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成本与收益对比变化的过程。但是目前衡量收益的指标过于简单。虽然产权制度和管理模式的选择是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被关注的重点,但是通过银监会公开发布的数据,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主要由注册资本金等规模指标控制;省级联社的成立以及隶属关系的改变,也是通过行政手段完成的,更不应作为绩效评价的一项标准。

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从监管机构的角度看,也一直在坚持这一原则。首先中央银行提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于2000年初在我国推行了农户联保贷款和小额信用贷款,随之又于2002年3月12日做出了利率浮动的探索。为了支持苏南三个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提供了

50亿元,5~8年期的无息再贷款予以支持,以缓解这些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希望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承担起支农义务,加大支农力度。然而从农户贷款增加的比重中可以看出,改革成效并不显著。对东部地区江苏省江阴市农村商业银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新改制出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并不愿意向私人企业放贷”(张军,2002)。2002年,对新改制出的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存、贷款数据进行统计(见表1),贷款总额中,农业贷款的比重仅为10.75%。可以看出,在经济发达地区推行股份制改革的农村商业银行,其最终的发展很可能从管理模式、客户结构到服务手段都趋同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在中等发达的以种养为主的地区,农业贷款也未显著增长;在相对贫困地区,农户贷款占比已经高达90%,很难再有增长空间(谢平,2006)。

四、农信社改革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因此,对于此次改革成效的评价指标,最根本的选择标准不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状况是否好转、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产权是否清晰,而在于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这就需要将农村信用社改革纳入到整个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之中,而农村金融资源保有率⑥的提高才是检验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否成功、农村金融绩效的惟一标准。所谓保有率,是指来自农户的金融资源在多大程度上运用于农户。在假设农村信用社可以为目标客户群提供有效服务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借鉴Yaron于1992年所提出的农村金融机构业绩评估框架⑦。以此为标准评估农村信用社的业绩,从而评价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所带来的农村金融融资效果。

该框架包括两个基本指标:目标客户覆盖面和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性。其中目标客户覆盖面是一个混合指标,它可以衡量农村金融机构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服务目标客户,以及满足目标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程度。覆盖面指标既有定性的又有定量的,既能衡量深度(所服务客户的类型和贫困程度),又能衡量广度(利用不同方法所服务的客户数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指标。

1.资产规模:农村信用社的资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抗风险能力和服务能力。

2.贷款和存款的规模及其增长率:反映了农村信用社在此次改革中对目标客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

3.贷款的结构及农户贷款的增长率:反映农村村信用社的主要客户群体,以及信用社为这些客户提供服务的广度。

4.贷款条款:即农村信用社主要客户群的贷款方式及其效果。它能反映信用社是否能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5.交易成本:反映农村信用社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的指标,是影响其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农村信用社可持续性指标,用补贴依赖指数(subsidy dependenceindex)来衡量。主要用来计算农村信用社为保证其收益与资本的机会成本相等时所需要的补助金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SDI=金融机构所获年净补贴/年均利息收入

A—借入的贴息资金的平均余额

m—该机构应该支付的借款利率

c—农村信用社为其平均年优惠借款实际支付的加权平均年利率

E—年平均所有者权益

k—农村金融机构所接受的所有补贴合计(如国家所支付的部分或全部操作费用)p—报告的税前年利润(经过对贷款损失准备金,通货膨胀等的调整)

LP*I—贷款余额所赚取的利息

补贴依赖指数(SDI)为零,表示该机构已经实现完全的持续性;补贴依赖指数为1,表示普遍将平均贷款利率增加一倍才可以取消补贴;补贴依赖指数的最小值是-1,但没有最大值界限(Benjamin,1994)。通过对农村信用社SDI值历年的比较,若该指标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则说明信用社经营业绩的好转和财务可持续能力的增强。这些指标虽不能对农村信用社运作的经济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数量分析方法来度量一个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其目标的过程,并使与扶持机构相关的社会成本透明化(世界银行,1992)。

因此从农村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根据金融功能观的理论,笔者提出以下关于农信社改革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

第一类,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活力评价指标,包括反映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资产安全性等财务指标。

第二类,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评价指标,包括对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评价以及内部稽核、审计、决策的独立性等,可以参考中国公司治理指数的体系设计。第三类,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评价指标,可以用目标客户覆盖面和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性两个指标来衡量。

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的惟一体现是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是农户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的资金融通量对民间融资比率的提高,是农村信用社“服务于三农”目标的实现。如果在农村地区,资金融通的瓶颈现象依然存在,农户的资金需求依然要通过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组织,那便与此次改革的初衷相悖了。通过用以上三类指标,具体衡量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并与改革成本相比较,才能得出一份客观、公正的结论。

注释:

①农业商业银行税率为5%,其他商业银行的税率是6%。

②不良贷款率指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之和与贷款余额之比,它的降低可以通过清收不良贷款、利用盈利核销不良贷款以及增加贷款余额的方法。

③《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第4季度

④《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7年第1季度

⑤《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第3季度。

⑥陆磊.降低准入门槛是不够的.财经,2007(1)

⑦Jacob Yaron,Rural Finance:Issues,Design and best products,World Bank,1999

【参考文献】

[1]ACOB YARON.Rural Finance:Issues,Design and best products[J].World Bank,1999.

[2]JACOBYARON Successful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A].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s[C].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2.150.

[3]李明贤,黄亚林.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本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10):42-45.

[4]刘民权,徐忠.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探索[J].金融研究,2005,(4):99-113.

[5]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进展——访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张功平[J].农村金融,2005,(16):35-36.

[6]宋磊.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与创新[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7):24-26.

[7]王硕平.农村信用社改革:成败得失五年后[J].南方金融,2005,(2):38-41.

绩效评价指标 篇6

关键词: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知识管理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已成为第五代管理[1]。知识作为一种可复制、可重复利用,但边际收益不会递减的资源,已逐渐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唯一不竭动力。知识共享正是使知识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当供应链知识共享在企业快速开展时,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绩效评价就势在必行。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知识共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评价指标能发现知识共享中所存在的问题,能促进知识共享的进行,同时绩效的评价也是对成员进行利益分配和奖惩的依据,有失公平的评价将会打击成员间进行知识共享合作的积极性。因此,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 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学者们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王道平、许有志、王锐兵建立了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知识存量水平、知识管理平台的先进性、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共享效果这六个一级指标并提出了21个二级指标来评价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2]。孙亚楠、李燕在评价供应链知识共享水平时建立的指标包括:供应链企业对知识共享的重视程度、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知识管理平台的先进性、知识获取的动机与能力和知识共享能力[3]。郝婷选择了共享内容、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组织环境和知识共享程度 5 个一级指标评价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水平,并细分了 16 个二级评价指标 [4]。冯长利、李天鹏、韩玉彦提出以知识系统、人力资本、结构资本、技术资本、市场资本和竞争力资本为一级指标, 并下设27 个二级指标的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体系[5]。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绩效评价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指标的量化问题,因此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完善的余地。

3 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供应链知识共享的评价指标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供应链成员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共享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价的过程。因此合理确定评价准则,选择影响供应链知识共享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构建评价指标的重点。

3.1设计原则

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动态体系,涉及的指标比较多,结构也比较复杂,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设计一套客观、准确、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其设计原则如下:

(1)客观性原则。系统、准确的反映企业知识共享活动的客观实际情况,减少不同的人进行评价时的主观影响,这是各类评价的基本要求。为此,要清楚明白地定义各项指标,划清各指标的界限。

(2)系统性原则。知识共享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耗时长的管理过程,这种情况造成了供应链业知识共享是一个大系统。只有在坚持系统性原则下,才能保证各个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3) 可比性原则。科学的研究要保证具有一定应用的广度,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必须考虑不同行业之间统计指标的差异,具有延伸性和转化性,产生更大的应用范围。

(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还必须保证简单明了、少而精、可操作性强。不能只求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3.2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3.2.1 具体指标构建

笔者在研究了相关文献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建立评价指标的原则,结合供应链的特点,文章选择了共享知识结果、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共享系统、知识共享环境和成员企业绩效 5 个一级指标评价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水平,并细分了 15个二级评价指标,并用主观判断法设置了相应的权重。详见表一。

3.2.2 指标说明

(1)知识共享结果指标主要考察供应链成员企业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和实际共享效果。包括如下三个二级指标:

①共享知识数量。共享知识数量可以用共享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知识的广度、知识结构来衡量。这个指标也可以反映出成员企业的活跃程度和互动程度。

②共享知识质量。共享知识质量可以用知识是否客观、准确、独特、权威、学术信息的比例以及是否具有深度和时效性等指标来衡量。知识质量对知识共享效果有着重大的影响,高质量的知识有利于员工在工作中取得较大进展,提高创新知识能力。

③共享知识价值。指成员企业提供的知识并引用的数量或频次,被引用的数量和频次较高,说明其知识共享的水平和价值都比较高,是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

(2)知识共享能力指标主要考察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能力大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二级指标:

①知识发送能力:知识发送能力可以用知识的易理解程度、表达能力、术语的通用性等来衡量。所以企业发送知识能力的高低也体现了企业知识共享的水平,将自身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能力越强,成员企业的知识的贡献能力就越强,也越利于供应链其他企业的知识获取。

②知识接收能力:知识接收能力则是理解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应用的前提,是理论转为实践的基础,直接影响知识共享的效果。可以用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沟通的效果等指标来衡量。知识接收能力的大小是成员企业员工素质高低的表现。

③知识创新能力:是指成员企业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技术、方法等成果的能力。衡量其创新能力大小的指标包括在供应链中提出的新观点或建议的数量,回答其他成员的问题多少等。创新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知识共享能力的大小。

(3)知识共享系统指成员企业所具有的各种知识管理工具形成的知识共享平台。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

①共享平台易用性:共享平台的易用性是衡量知识共享系统的首要指标,共享平台是否提供评论、留言、检索、下载等功能,是否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易用性,进入门槛是高是低等都对知识共享活动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②共享平台多样性:企业内知识共享途径也是多种多样,如交流会、企业 BBS、群邮件等,共享途径的多样性可以让员工选择最熟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知识共享。可以用共享途径的数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等指标来衡量。

③共享平台先进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知识共享平台应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和安全保障能力。成员企业所具备的信息系统和当前设备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

(4)知识共享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共享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

①激励机制的完备性:激励机制可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活动,具体的激励措施如经济激励,其他成员企业对其地位的承认等,既有物质激励,也有精神激励。

②成员企业的共享态度:成员企业领导的态度直接影响员工的参与度,开放的、支持的态度能大大提高员工的参与热情,可用其他企业的评价、信息反馈的速度、沟通中的态度等指标来衡量。

③成员企业文化相融性:供应链企业都建立鼓励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形成供应链整体的知识共享文化,这样供应链知识共享就会更容易实现。因此,这些也都是评价供应链知识共享水平的重要指标。

(5)成员企业绩效: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组织,最终的绩效衡量指标肯定要落实在财务收益方面。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

①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企业扩大影响力的基础,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市场占有率与知识共享正相关。因此根据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来评估知识共享的绩效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②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的变化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趋势,是利润变化的重要依据。根据成员企业在知识共享情况下产品的销售增长率来评估知识共享的作用。

③客户满意度忠诚度:调查客户满意度忠诚度的变化来了解顾客对企业产品的购买情况,关注潜在利润的可能,了解企业产品的创新情况等,以此来衡量知识共享的效果。

3.2.3 综合评判标准

根据表一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权重,可以得出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水平,但企业的知识共享到底在哪种程度,如何评价,就请将结果结合表二进行综合评价。

4 小结

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对于实施知识共享的供应链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绩效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成员企业是否进一步实施知识共享。因此绩效指标的设定必须科学、合理、实用,以便达到促进供应链知识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M·萨维奇.第五代管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2] 王道平,许有志,王锐兵.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软科学.2008,(12):12-17

[3] 孙亚楠 ,李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中国集体经济.2009,(06):46-47

[4]郝婷.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共享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燕山大学.2009.11

[5] 冯长利,李天鹏,韩玉彦. 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5):64-70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基金项目《供应链知识共享立体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1FJ6046)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系统构建述评 篇7

一、高校绩效指标评价研究概述

(一) 高校绩效指标评价必要性

首先, 高校是多投入多产出的单位, 高校绩效指标具有综合性, 可以全面系统的评价高校绩效, 为改善管理, 提高效率提供依据, 促进高校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第二, 对高校绩效指标进行研究, 是为了建立高校绩效评价系统, 为宏观管理部门正确把握高校状况和发展趋势, 了解宏观信息, 为分类指导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三, 建立高校绩效评价指标, 还可以制约高校短视行为, 引导高校建立长期合理的发展战略。第四, 对高校绩效指标进行研究, 有利于建立奖惩机制, 调动职工积极性。

(二) 高校绩效指标设计原则

施建军、杜元炳、李杰 (1995) 指出, 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要遵循如下原则:科学性原则, 整体优化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动态完善原则。李红民 (2008) 也谈到,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坚持以上原则。乔春华 (2012) 指出, 绩效指标的可行性原则就是既要注意理论上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又要注意现实中的可行性与适用性。财务评价指标要根据教育管理新要求和会计核算的变化, 建立长期的不断完善的动态指标。此外, 张海兰、蔡明生、刘尚明 (2002) 在此基础上, 增加了总体性原则, 强调将高校作为一个整体, 将事业发展、基本建设、校办产业和后勤服务等作为一个整体。童夏雨 (2012) 又提出导向性、层次性和激励性原则。指标又称为“目标”, 绩效指标的导向性原则体现了目标的导向性作用。层次性原则不仅要求不同阶段、层次人才的考核指标应有所差异;还要求根据考核内容涉及多三级考核指标, 与指标的AHP分析方法的思想有相似之处。

(三) 高校绩效指标研究内容

在总体指标设计方面, 英国JARRATT REPORT (1985) 将绩效指标分为内部指标、外部指标、运行指标三类。英国副院长和校长协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 (1986) 联合工作小组将绩效指标分为输入指标、过程指标、输出指标三类。武书连自1997年开始, 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按年度发表《中国大学评价》, 采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两个一级指标, 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4个二级指标以及32项三级指标对中国高校进行了排名。网大公司从1999年开始推出中国大学排行榜, 从高校消费者角度采用本科教育声誉、学生质量、教师资源、课程质量、支撑条件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11个二级指标对中国高校进行了排名。成立于2001年的中国校友会网 (简称:校友网) 采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综合声誉3个一级指标, 9个二级指标, 10个三级指标对中国大学进行了评价。

在具体指标设计方面, 主要有高校财务绩效指标、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教师教学绩效指标等。

杨周复最早系统性地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他建立了侧重于高校财务成果和财务效益方面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高校开展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奠定了基础。施建军、杜元炳、李杰 (1995) 采用层次分析法, 以高校财务绩效作为目标层, 目标层又分解为总经费绩效, 事业发展绩效, 产业发展绩效, 对外服务绩效及科研成果绩效五大准则层, 这五大准则层又细分为19个具体指标。张海兰、蔡明生、刘尚明 (2002) 将财务评价指标分为财务综合实力指标、教学绩效指标、科研绩效指标、产业绩效指标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又细分为22个二级指标, 全面反映了高校综合水平。李红民 (2008) 建立了财务运行绩效指标, 财务发展潜力指标, 财务综合实力指标三大层次指标, 21个具体指标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郭银清 (2011) 将指标层细分为资金筹集指标, 资金运行效率指标, 资金运行绩效指标, 财务发展潜力指标四个层次, 25个具体指标。

在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面, 李玲 (2001) 从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来考察绩效, 主要以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为重点对公共性的宏观效益进行评价。朱志刚 (2003) 则从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 将指标体系分解为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评价指标、教育投入的进步程度评价指标、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价指标和教育投入利用效率评价指标。这四大类别比较全面的涵盖了教育经费的投入、配置和使用效率各方面。廖楚晖 (2003) 以公平和效率作为整体绩效的考评依据。吴建南和李贵宁 (2004) 同样强调公平和效率, 按类别设计了教育财政支出总体情况指标、教育财政支出目标达成情况指标、教育财政支出合规性情况指标、教育财政支出直接影响指标和教育财政支出间接影响指标。吕炜, 王伟同 (2007) 认为以上研究侧重投入环节评价, 忽视对教育外部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系统的展开, 操作性不足。因此两位学者从公共教育支出绩效内涵和过程特性出发, 首先建立了反映教育内部活动的生产效率的内部过程绩效指标和反映教育对外部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外部结果绩效;在此基础上从教育投入、教育过程、教育产出、教育效果和影响来构建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指标方面, 包伟平 (2004) 很早就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他认为最能反映教师绩效的三个因素是:教师履行的工作常规性基础行为、以教书育人为主体工作的专业行为、教师劳动需要不断提高的进取行为, 但未給出具体指标。程永波、方志耕、刘思峰 (2008) 从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角度建立了包括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在内的6个一级指标、和众多二级指标。冯俊文 (2011) 设计了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采用PCA方法对问卷调研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抽取了教学评价因子、科研评价因子与学科专业发展评价因子3个评价因子, 构建了以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发展三方面为支撑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王雪原 (2012) 从高校三大职能出发, 建立了七大准则层和多个指标的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他认为当前研究一般给出统一的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然而不同高校定位不同, 考核内容与考核重点也不同, 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指标与方法, 远比给出统一的指标更有意义和价值。

二、高校绩效指标评价研究现状分析

综上, 国内学者对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本文选取了1999年~2012年的文献, 对这些研究在内容、数量和来源上进行统计分析, 以此探讨高校绩效的发展、相互渗透及其趋势, 以为高校绩效评价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 样本来源

本文文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 (CNKI) , 该数据库收录了国内8200多种综合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全文,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哲学科学等各个领域。以它为研究的样本源, 可提高研究的可信性和权威性。笔者在中国知网知识资源总库中按题名输入“高校绩效指标”共找出257篇文献, 输入“大学绩效指标”找出51篇文献, 剔除重复样本, 汇总出235篇相关文献作为样本。限于篇幅的原因, 本文没有列出样本的详细目录。

(二) 文献内容分布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高校绩效的指标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 其中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指标方面的文章最多, 共63篇, 占比例26.81%。这说明学者们聚焦高校教育, 正与高校教学、人才培养的功能相呼应。描述财务绩效指标的文章共41篇, 占比例17.45%, 笔者认为由于财务指标的易度量性和可算性高, 更能体现指标的可行性、可比性和科学性原则, 所以多数学者们热衷于写这方面的文章。指标体系建设的文章为37篇, 占比例15.74%, 说明学者们在我国指标体系的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指标体系逐步健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学者研究国外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文献仅有2篇, 占比例0.85%。这可能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导致教学模式上的差异, 学者们可能认为探讨国外绩效指标, 对我国缺少借鉴意义。此外高校除了教学职能外, 还有科研、社会服务职能。比起63篇的教师教学绩效指标的文献, 科研绩效指标方面研究的太少, 偏少的原因可能是在教师教学绩效指标评价时, 已经把教师的科研指标包括在内, 单独在探讨科研指标就少了。由于指标的难以量化, 专门针对高校社会服务方面的指标研究几乎没有。

(三) 文献年份分布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1999年关于高校绩效指标的文章仅2篇, 到2012年变成40篇, 总体来说, 呈上升趋势。2010年更是达到了57篇。1999年至2005年仅11篇, 说明这段时期高校绩效指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关注的人比较少, 理论基础薄弱。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从2006年开始逐渐增长, 尤其是2010年, 增长到57篇, 说明高校绩效指标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理论研究不断趋于成熟, 高校绩效指标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为什么文章从2010年的57篇下降到了2012年的40篇, 笔者认为, 这可能是由于高校绩效指标研究范围的扩大化、深入化、综合化。高校绩效指标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绩效指标本身, 而向评价方法等研究方向转变, 所以到2012年单纯研究高校绩效指标的文献趋于减少。

(四) 文献来源分布情况分析

表3、表4从已发表文献的分布情况反映了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的现状、水平和质量。表3中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文献发表在教育类、经济类、各校硕博士论文库及其他类期刊的数量分别是38篇、72篇、26篇和99篇。其他类期刊分布第一, 说明我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分布范围广泛, 研究领域多样化、综合化。经济类期刊分布趋于第二, 与表1中财务绩效指标研究颇多, 财务绩效指标广泛受学者们的关注相呼应。值得注意的是, 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大的方面来说, 属于高校教育问题, 然而相关研究发表在教育类的期刊仅占16.17%。相比其他类期刊和经济类期刊, 数量甚少。样本中有26篇来源于各高校的硕博士研究, 说明高校绩效指标受到了很多在校研究生的关注。表4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数量比非核心的少了43篇, 说明相关研究的发文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论怎样高校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办好教育, 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不论发表在何种期刊,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

三、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应考虑的具体问题

(一) 注重指标基年, 利于逐年增加

选定好指标比较的基年, 要选定各项指标资料较为完整的一年为基年, 以后逐年增加指标。

(二) 充实指标内容, 健全指标体系

从表1中可知, 高校绩效指标偏重于对教师教学绩效、财务绩效、行政绩效、科研绩效等方面进行研究, 而高校应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载体, 针对社会服务职能的绩效指标研究甚少。其次, 现行指标评价体系突出对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素质的评价, 而忽视对教师其他素质的考核, 如道德修养、政治理论水平方面。最后, 已有高校指标注重量的考核, 而忽视质的评价, 导致质与量之间不平衡, 降低了评价效度。

(三) 选择指标形式, 完善指标体系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应考虑指标形式:第一, 指标应该是绝对数, 相对数有机结合的体系。既包括反应总水平、总规模的绝对数指标, 还包括各种比率相对指标。第二, 在评价高校绩效指标时, 不光要有静态指标, 它反映一定的教育投入同产出的关系。为了全面反映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关系, 还需要有动态指标, 所谓动态指标是指教育投入和各项产出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 此外还需要有产出对教育投入的反作用的指标。第三, 既要考虑财务指标, 又要考虑非财务指标。

(四) 指标完整可行, 建立长期体系

指标体系尽可能完整, 不受资料的局限, 既要从发展的观点设计, 即使目前尚无法收集资料的指标也应考虑在内, 根据教育管理新要求和会计核算的变化, 建立长期的不断完善的动态指标, 在具体的实施中, 还要考虑现实中的人力, 物力, 财力的可能性。

(五) 基本 (普适) 指标先行, 突出特色指标

绩效指标除了基本 (普适) 指标外, 每个学校还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指标, 形成一整套有机结合又能反映各校特色的指标体系群。比如在衡量教学质量时, 财经类院校可以把通过高级会计师、CPA、ACCA等的人数作为衡量指标, 这一指标对于外界的信息获取者来说简单明了。

参考文献

[1]施建军、杜元炳、李杰:《高等学校财务评价体系研究》, 《教育财会研究》1995年第1期。

[2]李红民:《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教育财会研究》2008年第6期。

[3]张海兰、蔡明生、刘尚明:《高校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综合评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

[4]童夏雨:《高校人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人才》2012年第4期。

[5]Cave, Martin, Hanny, Stephen and Kogan, Mauric.“The Us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A Critical Analysis of Developing Practice”[M].Jessica Kingsleg Publishers Ltd, 1988.

[6]武书连:《2010年中国大学评价》,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4期。

[7]李玲:《我国教育经费支出效益的实证分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8]吕炜、王伟同:《中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与经验研究》, 《世界经济》2007年第12期。

[9]冯俊文:《基于PCA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篇8

平衡计分卡是1992年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卡普兰和复兴国际方案总裁诺顿设计的。平衡计分卡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绩效评价系统联系起来, 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 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绩效, 也称为效绩、成效、业绩等, 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或成果, 一般在工作中这也是我们评定薪酬的依据。绩效评价是对拥有、使用、管理与配置资源的效果进行的全面评价。绩效评价指标就是通过比较分析各个指标对特定主体行为的活动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结果做出的一种判断。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有偿债能力评价指标、资产质量评价指标、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经营增长评价指标、营运能力评价指标等。

二、现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全面

在商业银行中绩效评价的主体是评价行为的组织实施者, 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的目的不同, 它评价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进行绩效评价的初衷也是在衡量商业银行的价值中建立一套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认可的、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 但是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未能考虑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在指标的设置中, 忽视了对客户服务态度、员工发展、内部风险、质量指标和内部管理, 以及内部控制等前瞻性指标, 最后也不能引导未来的发展趋势。

2.依据的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绩效评价过于局限在财务指标上, 追求的是短期的目标, 难以反映并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增强。银行的利润也偏重于对银行过去的经营成果, 也就缺少了对未来绩效的预测能力, 在平时人们的思维中通常会认为, 评价体系中的利润成分越高, 银行的短期目标就可能会越发膨胀。在财务指标的评价上, 财务指标评价无法衡量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银行成功经营的非财务性价值驱动因素, 如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雇员专业素质及创新能力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现在一切的活动都以利益最大化为衡量标准, 不计较中间的实施手段和过程。

3.偏重银行内部评价缺乏动态科学指标

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偏重于对内部进行评价, 而对企业外部如顾客满意度、顾客保持率、顾客诚信率、顾客利润率等缺乏评价, 这样的指标长期以来使得银行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分析, 导致战略短浅, 满足不了顾客的要求就可能会失去顾客的信任, 同时也就失去了一些顾客群, 最终脱离市场。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偏重对企业过去时间段的评价, 主要是针对一些过去的、静态的评价, 缺乏动态的指标, 所以对未来的评价不多, 对未来的发展远景和获利能力很难作出评价, 具有短期性, 导致经营缺乏长远的规划, 会与总体的战略出现不适的情形。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1.财务维度指标设计

平衡计分卡很好地将财务目标设定为长期目标, 解决了商业银行只注重短期目标的现状。

总资产收益率是税后利润和资产总额的比率, 总资产收益率最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 反映的是商业银行总体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标, 是评价资金营运与获取报酬水平的指标。商业银行要想提高银行的资产利润率, 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利润, 其次就是要对闲置资金的处置, 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处置, 最大限度地考虑投入产出的效果。

银行利差率是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差额与盈利资产的比率, 商业银行中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利息差, 它表示的是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盈利资产是指未来能为银行带来利息方面收入的资产。这个比率可以用来权衡在一定资产的规模情况下, 商业银行在资金流动方面带来的盈利能力。

存贷款比率是银行贷款期末平均余额和银行存款期末平均余额的比率, 这个比率现在通常被很多银行分析家用来分析银行的流动性。此比率越高, 说明银行内部的流动性越差,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因为不具备流动性的资产占用了其中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该指标若出现越低的情况, 说明商业银行中稳定的存款可以用来发放新的贷款或者进行相应的投资。

不良贷款率是不良贷款余额和贷款总额的比率, 此比率越高, 说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越低, 它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应的也就越差;此比率越低, 说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也就越高, 相应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2.客户维度指标设计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和行业内外的竞争加剧, 越来越突出了客户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地位, 在确立客户类的指标之前, 首先要做的是锁定目标客户, 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 最终为客户增加价值, 并争取多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经营理念。

(1) 客户满意度, 它指的是通过对一项服务和一个产品的感受与其期望值进行比较之后所得出的喜欢或悲伤的反映。对该指标的评价就是要确定金融产品和服务是否在银行经营中满足了客户的要求, 在商业银行中客户满意度是指在使用银行推出的产品或者接受银行进行的服务时所感受到的心里效果与它的期望值之间的相匹配程度。

(2) 老客户保有率是本期客户数量和本期新增客户的差额与本期客户数量的比率, 该指标不仅能够反映顾客的流失程度, 而且也能反映客户对商业银行的忠诚度和认可度。

(3) 新客户增加率是本期新增客户数量占本期客户数量的比率, 这一般可以从新开户数量和平时的存款量来衡量, 商业银行要想方设法来维持和保留老客户。

(4) 市场占有率是本行所有业务总量占本期同业业务总量的比率, 市场占有率可以细划为:存款业务市场占有率, 贷款业务市场占有率, 中间业务市场占有率等。该指标不仅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 同时也反映了商业银行在相同类别业务中的地位。该指标受网点数目、政府优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3.内部流程维度指标设计

商业银行要想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就要整合银行内部的业务流程。内部业务流程是提高商业银行绩效的非常有力的因素, 该指标的高效与否直接决定了商业银行提供给外部的客户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质量, 这个指标是与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内部流程指标可以从差错发生率、服务质量与效率金融产品创新率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1) 严格有效的内部制度是好的业绩的基本, 有时不经意的一个举动都可能将即将成功的业绩毁掉, 为了防范这种情况的产生, 商业银行要设置对账制度、设置权限、职责不统一等来加强对内控的建设, 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2) 服务质量与业务办理时间, 服务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 要耐心地为客户办理业务, 让客户体会到我们的真诚, 最终让客户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 这样才算做到了服务的顶级。日常业务的办理时间主要是考核员工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业务, 要把快速正确的态度作为绩效考核指标, 服务的时间越短, 客户的满意度就会越高。

(3) 金融产品创新比是银行新开发产品数量与银行总产品数量的比率, 创新产品收入比是创新产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现如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各个银行间的产品相同度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 商业银行惟有掌握对手的市场动向, 抢先一步推出新的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新的市场, 最终提高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和利润。

4.学习和成长维度指标设计

商业银行要不定时地对员工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 归纳分析一些影响员工满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确保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银行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学习和成长维度推动着前三个维度的进步, 商业银行要想更好的实现财务、顾客和内部业务流程等维度目标就要更好的实施落实学习成长维度。这个指标是决定着商业银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调商业银行在以后经营中必须不断的更新和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它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许亚军.现代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3]王哲.平衡计分卡在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及思考[J].河北金融, 2008, (04) .

[4]姚亚文.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浅探[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1, (09) .

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篇9

关键词: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存在问题

21世纪更是一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同时也为企业的经营者带来更多挑战。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更多种类的产品, 特色化的产品质量, 以及以消费者为主要群体的市场类型, 这些都使得企业进入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全新环境。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 经济发展得到了又好又快的稳定增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是就企业内部而言, 特别是企业目前所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 阻止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更多的企业在发展中, 慢慢的认识到企业要想长期发展下去, 除了要实现企业利润的快速增长, 对于实现环境社会以及经济的共同发展也要具有一定的规划, 所以在制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社会以及经济的共同发展, 才能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论述了企业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借鉴。

一、企业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对于非财务指标没有认识到位

企业建立绩效评价指标是在公司具有财务指标的基础上的, 对于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 比如对非财务制度没有重视, 使其所占比例较小, 都是使得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不完善的原因。在现代企业中, 财务指标占有较大的比例,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分的追求短暂的利益, 缺乏对长期利益的考虑, 对非财务指标不够重视, 不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甚至是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事后对于财务指标的分析只是评价分析了经营者的决策效果, 并没有体现出企业绩效有没有在一定时间里提高或者降低, 对于企业的绩效影响也非常严重。

(二) 对于企业现金类的流量指标没有认识到位

在我国对于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由于过分重视了企业的关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数据, 所以现在大部分企业也都只是单一的关注本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部分内容, 但是对于现金类的流量指标严重忽视, 使得评价结果不能真实明确地反映企业内部的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 更不能反映内部经济活动的变化过程, 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利润没有真实的体现出来。认识到现代企业现金流量指标的重要性, 能有效直观的反映出企业财务报告的问题, 所以对于企业中较为关注财务信息的人员来说, 不仅要关注企业资金流动性, 更要关注现金的流量统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三者的合理结合, 这样才能更好的对企业的绩效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

(三) 没有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求

在现代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中, 这些指标所反映的只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并没有考虑相关使用者的需求。而且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人们不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对于环境以及社会价值的追求也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 企业对于财务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要想使得本企业的财务数据满足相关人员的需求, 如政府, 经营人员, 或者是企业内部的员工, 必须重视这些人群集体关注的问题, 那就是对于企业的绩效评价。由此看来, 现代企业的评价指标是要站在不同人群以及不同角度来制定和思考的。但是目前看来, 大多数企业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更加不能满足实现财富共同增值。

(四) 没有对企业中的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合理的进行评价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到, 经济体系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 企业从原来只是单一的关注实物资产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到现在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水平、运作的能力、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等更多方面, 虽然关注的方面更多, 但是, 对于企业中的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资产并没有合理有效地进行评价, 这也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建立不完善的体现, 没有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缺乏对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评价的制度建设,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对于设置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

(一) 要将绩效评价体系合理地运用于专业整体的战略管理中

大部分企业原有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是围绕事后进行评价的, 但是具有一定的弊端, 所以, 应该将它的中心转变为实现企业经营的战略化目标服务, 将绩效评价逐渐的运用于战略化管理工作中。

(二) 在发展中逐步实现财务评价指标和非财务评价指标的相互补充, 发挥企业的优势

绩效评价指标不仅要关注企业本身存在的财务指标, 更要注重一些非财务指标的存在, 比如公司员工的满意程度, 因为这些非财务指标既然存在, 如果不去关注这些因素的存在, 企业做出的绩效评价就不能做到全面, 更不能体现出合理的特点。

(三) 对于业绩的创新要更加重视

在信息化的社会, 只有做到不断创新, 才能使企业在发展中战胜竞争对手, 产生更加丰富的效益, 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企业只有做到不断创新, 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 立于不败之地。所以, 创新是企业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基本途径, 现代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 更要体现创新这一特色。

三、解决现代企业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 建立健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存在并强有力发展的因素, 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一些特色及优势, 使得竞争对手在长期的竞争中无法超越, 能够保证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随着企业面临的大环境的不同, 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置绩效评价指标, 如:自己创新的一些专利、非专利的技能、相关技术上专业的装备, 以及客户的满意程度。自己创新的专利或者非专利的技能主要是用来评价企业有没有拥有一些先进的技术, 有没有和其他企业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而客户的满意度则是客户对于一些产品的反映及评价, 比如说企业有没有违背对客户的一些承诺, 或者对产品的后期服务有没有做到位。

(二) 对于现代企业中涉及的财务指标进行合理优化的设计

对于现在的绩效指标体系来说, 其评价指标主要涉及的就是财务指标, 因为最早时期, 我国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之一就是相应的财务指标, 随着企业对于环境以及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财务指标不论是在实现形式还是在难易程度上都是最合理的。因为它让现代企业绩效指标更加容易被运用、操作和获取。一个企业在财务指标上的增长或者减少, 都能从不同程度反映企业发展的情况。所以, 财务指标一直是判断企业运营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现代企业绩效评价也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获取利益的能力、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良好发展的能力、企业正常运行的能力以及企业扩张的能力等

(三) 对于现代企业中环境以及社会责任等一些非财务指标加强设计与建立

对于一些企业来讲, 追求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目标和理想, 所以说, 在企业正常生产的过程中, 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 以及在环境保护技术上所做出的创新都是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企业必须做到将企业利润的提高、环境保护以及对于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等各方面进行结合, 促进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讲, 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设计关于环境方面的绩效考核指标, 如:原材料的再回收和再利用, 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等。与此同时, 企业也在利用着相应的公共资源, 所以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承担一系列的社会责任。

四、结语

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环境中, 企业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要认识到现有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对于非财务指标有没有认识到位;对于企业现金类的流量指标有没有进行合理的认识以及有没有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求, 其次要考虑到企业绩效评价的一些要求, 在此基础上针对本企业存在的问题, 找寻解决问题的措施, 如:建立健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对于现代企业中涉及的财务指标进行合理优化的设计;对于现代企业中环境以及社会责任等一些非财务指标加强设计, 这样才能建立一套完善且符合企业发展的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焦彦彬.浅谈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2014 (17) .

[2]温若琳.浅析现代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2015 (03) .

外资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篇10

其一,外资并购的特点。外资并购是指国外投资者对国内企业兼并收购的行为,本文外资并购的涉及范围主要是国外投资者并购中国国内公司的现象。从己经发生的大的外资并购案件来看,外资的并购领域已经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我国境内的外资并购份额日益扩大成为外资并购的重要领域。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外资并购呈现的主要特点包括:(1)外资并购的焦点集中在受国家扶植的重点产业与政策倾斜的重点支柱产业上。外资选择这类行业,主要出于对该行业的远景考虑,同时也可以享受到政策倾斜带来的利益以及运营上的方便。(2)外资并购以暂时效益相对低下的公司为主。外资之所以如此选择,主要是出于对收购价格的考虑,而外资低价买进后还拥有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的“壳”资源,为企业增加了通过我国证券市场筹资的途径。(3)外商由过去的一般性合资转为间接控股合资。当前,越来越多的外商倾向于收购参股并进而控股国内公司,目的在于占据中国市场,提高并购后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加快公司的发展。

其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分类与分析,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有关评价标准,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与经营者业绩做出综合评判的过程。评价主体的不同决定评价的目的不同,政府、股东、债权人、企业集团、金融机构评价的目的互有区别。不同的评价目的又形成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企业绩效评价的五大要素互相影响形成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外资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外资并购能否真正取得良好的绩效,能取得多大程度上的绩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微观因素与宏观因素。当前外资外资并构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缺陷包括:(1)并购绩效的衡量标准单一,不能从多维度衡量并购绩效。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将企业并购对企业股东的影响并将此作为衡量企业并购的绩效标准,或者以财务指标作为衡量企业并购绩效的标准。(2)视角不全面,没有与并购前的并购动因联系起来。在研究现在国外以战略维度为主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活动中,这种仅依靠单方面指标来衡量企业并购绩效就显得很有限。(3)对影响并购经济绩效的因素研究维度还不完整。以往研究只关注了政府因素、企业盈利因素与并购方式三个方面,但实际上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还包括并购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企业文化的融合状况,企业的发展能力,企业的规模扩大能力等。

三、完善外资并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对于动态的、复杂的跨国并购过程而言,为了更好地分析并购行为,对并购绩效进行较准确、较全面的评价,建立一个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并购的不同效应分别作出评价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有效的指标体系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或静态的指标,而应该关注平衡的、动态的绩效评价指标,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好地明确整个整合过程,从而实现成功并购的目的。

其一,外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具体包括:(1)全面反映并购动因原则。不同企业的并购活动,其并购动因也不尽相同,因此外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具体动因具体分析,通过具体的指标值反映投资者的并购动因。(2)科学性原则。该原则一方面要求指标体系的设置应与所采用的评价方法相协调,另一方面,指标体系应包括影响并购绩效的各个主要方面,以便能综合反映企业并购活动的绩效。(3)系统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将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相结合。要考虑各指标对反映并购动因的重要程度,同时考虑各类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合理构成来构建指标体系。(4)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就是在满足评价目的需要的前提下,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目标概念要清晰,表达方式简单易懂,数据来源易于采集,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便于实际操作。

其二,外资并购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对外资并购企业而言,正确认识绩效评价的作用,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对企业战略的执行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并购效率。本文主要是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基础,对外资并购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一些探讨,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结合外资并购的相关特点,可将平衡计分卡模型扩展为五个板块,分别从企业财务、客户、内部生产管理、学习与成长与社会责任五个方而选取设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体系。(1)财务角度。企业财务层面的战略日标是提高企业资金的获利能力。是对企业战略与经营策略的概括性衡量,用来综合反映企业财务性经营成果。接受外资并购以后,财务层面的指标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核心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2)顾客角度。顾客所关心的事情包括时间、质量、性能与服务、成本。平衡计分卡要求企业将为顾客服务的承诺转化为具体的测评指标,这些指标应能真正反映与顾客有关的因素。典型的指标如表2所示。(3)内部业务角度。战略管理以顾客为导向,优异的顾客绩效与组织的研发、生产、售后服务密不可分,企业在并购后必须从内部价值链分析入手,对企业内部进行考察,只有内部价值链提高了,才能保证企业的后续发展。典型的指标如表3所示。(4)学习与成长角度。学习与成长反映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这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学习,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这样,才能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提高经营效率,从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学习与成长层面的评价目的在于反映企业是否具有能够持续发展。典型的指标如表4所示。(5)社会责任。外资并购企业并购的多为国家的重点产业,使得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注重营业绩效的评价,更多的要关注其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评价指标如表5所示。

参考文献

[1]刘昌黎:《跨国购的迅速发展及其意义》,《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5期。

[2]李人侠:《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及其创新研究》,《经济师》2004年第11期。

[3]高德山、郑少锋、廖正华:《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篇11

一、绩效

目前绩效的定义有多种,有人认为“绩效”=“完成了工作任务”,有人认为“绩效”=“结果”或“产出”;Bemardin和Beatty(1984)对绩效作的定义认为,绩效是在特定范围,特定工作职能、活动或行为上生产出的结果记录。还有人认为“绩效”=“行为”。Campbell,McCloy,Opple和Sager提出的观点认为绩效是员工自己控制的与组织目标相关的行为。墨菲将绩效定义为“一套与个人所在组织或小组的目标相关的行为”。根据这个定义,绩效只包括与组织目标相关的并可按照个体能力进行衡量的行动或行为。

将绩效与任务完成情况、目标完成情况、结果或产出等同起来的观点在许多心理学文献中受到质疑,因为一部分产出或结果可能是由个体所不可控制的因素决定的。再者,过分强调结果或产出会使管理者无法及时获得个体活动信息,从而不能很好地指导与帮助,且可能会导致短期行为。包括笔者在内的更多人赞同以行为为基础的绩效定义。

二、教师绩效评价

教师工作绩效评价与教育教学实践存在着紧密联系,评价作为一种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手段为学校教育和管理实践服务。在获得足以客观评价教师工作状况的资料,掌握具有相当效度和信度的信息后,评价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和表现进行检查和评价。评价者对照评价标准检查和了解教师在专业发展、体现教学价值、管理课堂、职业道德、职务奉献、互助合作、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教训等方面客观合理地区分出教师之间不同的工作绩效,以优化学校科学管理,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小学教师。

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对于实习期或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需对其进行胜任力评价以判断其是否具备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该评价多用于教师聘任时的筛选评价。胜任力是指教师知道的(知识)、能做的(技能)、信仰的(价值观)具体内容。而对于踏上教师工作岗位多年的教师,面临的是如何持续改进自己的绩效。绩效,是工作的结果和成绩,教师绩效评价是对教师实际工作表现和产出的反馈。教师绩效特指教师在工作场所中所做的而不是其能够做的,它取决于教师的胜任力、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和在给定的时间段内应用其胜任力的能力。

其次,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评价来指导激励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其自身的成长。激励的过程就是由需要诱发动机,再由行为达到目标的循环过程。利用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将学校目标与教师个体目标有效结合,并根据教师绩效的完成情况来指导、激励教师是我们的出发点。

四、评价目的

1保证教师的教学效率

办学效益是学校全面意义上的绩效,工作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学校取得的绩效成果。学校的财力物力和各类人员的素质能力与敬业精神,尤其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师绩效评价结果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是目前学校管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事实上,绩效评价是一种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它是在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而得到绩效结果的前提下,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竞争、发展和约束机制,达到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从而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提升学校的整体绩效和办学效益。

2帮助教师改进工作

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其所从事的教学等是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复杂性劳动。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职业。学校应坚持发展性的教师绩效评价,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绩效评价的结果包含着大量与教师职业成长相关的信息,它能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之,通过绩效评价要能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这是教师绩效评价的本质。

五、评价主体

学校管理者作为学校管理的主导者,对教师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如何有效地评价教师。基于此,学校管理者应该站在科学、合理、发展、人性化的角度来制定评价体系去评价每一个教师。

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七、实施绩效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

受教师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复杂性制约,在教师绩效评价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学校管理者应“以人为本”为管理理念,制定合理岗位要求和工作标准

绩效评价标准应该据工作本身来建立,而不能因员工的变化而变。据目标设置理论中目标设置的要求。目标应是中等难度。目标过高会挫伤教师积极性;目标过低会压抑其积极性,降低效率。

2绩效评价应体现公益性

学校作为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它们有组织和法人实体。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学校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公益性,学校是培养人的组织,应避免在制定绩效评价细则时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

3绩效评价体系的代表性

绩效评价体系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它是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中小学应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符合教师利益的评价体系。在制定的前期,应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倾听教师的建议;在制定的过程中,要有教师的参与,能够反映教师的需求;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后付诸实施时,应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做出调整。

4绩效评价要与师德挂钩

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篇12

高校绩效审计的目标表现在:在投入上, 表现为资金使用是否节约, 是否合理利用物质资源, 是否恰当配备教师及管理人员;在管理上, 表现为机构设置是否科学, 办学机制是否灵活实用, 管理手段是否先进、高效等;在效果上, 表现为是否培养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人才。所以高校绩效审计最根本的目标就是针对学校对资源的利用效果进行评价, 进而促进资源管理, 更好的履行经济责任, 帮助寻找管理漏洞, 防止损失浪费, 挖掘工作潜力, 以期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质量, 提高其经济效率, 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高校绩效审计评价的特点

高校的活动和企业以及行政部门的活动有所不同, 因为高校不是以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高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社会效益, 所以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有其独有的特点, 而不同于政府、企业和行政部门绩效审计评价。

(一) 模糊性由于高校是以培养人才和产出科研成果为目的, 而人才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当培训出来的学生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就都是人才, 而如果当前社会不需要, 就是再优秀的毕业生也不能称其为人才, 当然高校所产出的科研成果也是一样。另外教育成本的核算问题一直就是困扰教育研究工作的一大难题, 首先教育成本不好归集, 教育成本包含的内容过于宽泛;其次关于教育成本的配比也是一大难题, 具体到每位学生的教育成本根本无法准确计量。所以对于对于高校进行的绩效审计是一个笼统的评价, 是比较模糊的。

(二) 长远性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及学生的培养的效果不是立马可见的, 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周期才能显现出来。所以高校活动的效益具有长远性的特点。

(三) 宏观性高校是为社会服务的, 其效益性应该从社会这个大的层面来考虑, 而不应该是局限于高校范围内, 它对于全民素质提高、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产生了很大的效益。其次高校活动所产生的效益很大部分是潜在的, 属于一种潜在的资源。所以对于高校活动的效益评价必须是宏观的。

三、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构建高校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以审计事实为依据, 围绕审计目标, 紧扣审计主题, 突出审计重点, 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公正、科学, 最终形成完整的体系。

(一) 标准性原则标准性就是指建立标准的指标, 使不同的审计人员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能得出相同的审计评价。

(二)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就是要求审计评价指标的建立必须实事求是, 必须客观公正, 不受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偏见的影响。

(三) 代表性原则绩效评估涉及到很多个方面的内容, 但评价体系不能包罗万象, 能够涵盖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整体特征、目的和宗旨, 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四)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指标的构建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指标内容和标准的设置要简明实用, 便于理解, 还应该考虑到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要充分利用审计结果, 满足学校管理的需要。

(五)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前面高校绩效审计评价的特点可以看出, 高校的绩效审计中, 有些绩效是可以定量的, 但是也有很多绩效是不可以进行定量评价的, 如说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

(六) 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这是针对审计主体 (评价主体) 提出的。绩效审计需要占用审计资源: (1) 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绩效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2) 财务资源, 包括按照费用标准计算的审计人员外勤经费、专业咨询费、差旅费、摄像和其他零星费用。所以在制定指标时要适度, 指标不能过粗或者过细, 指标过粗肯定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指标过细就会导致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 审计成本要增加。

(七) 权责对等和可接受相结合的原则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所确定的内容必须体现出被审计对象所拥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责任要对等, 不能偏向于哪一方面, 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广泛的被接受。

(八) 可持续性原则因为高等教育事业是不断在向前发展的, 在制定评价其活动效益的指标时, 也要具有超前性, 要符合高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起到为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向前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也才能真正体现高校绩效审计帮助寻找管理漏洞, 防止损失浪费, 挖掘工作潜力, 以期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质量, 提高其经济效率, 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的最终目的。

四、高校绩效审计的具体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高校绩效审计的目标, 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结合我国高校的特点和资金运行状况, 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的通知 (教高厅[2004]21号) 中指标体系, 在这里把高校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投入的经济性指标, 管理的效率性指标和产出的成果性指标。

(一) 投入的经济性指标一是教学基本设施指标, 主要包括: (1) 校舍状况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 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 ; (2) 实验室、实习基地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 (3) 图书馆及馆藏图书册数 (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 (册) ) ; (4) 校园网建设状况; (5) 运动场及体育设施 (生均运动场面积) 。二是教学经费指标。主要包括: (1) 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 (2) 四项教学经费的增长率; (3) 经费来源结构; (4) 经费自给率; (5) 资金筹集的合规性。三是人力资源指标。主要包括: (1) 师生比; (2) 教师、科研、行政、后勤等各类人员比重; (3) 教师、行政、后勤等各类人员年龄、学历、职级等结构; (4) 高层次人员情况。

(二) 管理的效率性指标一是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 包括: (1)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状况和发展趋势; (2) 教师教学水平; (3) 各层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积极性评价等。二是财力资源利用率指标, 包括: (1) 单位经费支出结构; (2) 教师人均科研经费; (3) 人员经费比重; (4) 业务费用比重等。三是物力资源利用率指标, 包括: (1) 教室利用率; (2) 实验室开放时间 (次) ; (3) 图书借阅量 (次) ; (4) 教学设备利用率; (5) 先进性、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四是学校发展规划指标, 包括: (1) 学校定位准确, 办学思路清晰, 发展目标明确, 措施得力; (2) 年度和中长期工作计划重点突出、切实可行; (3) 组织架构合理, 部门分工明确, 权责利相一致等。五是各项规章制度指标, 包括: (1) 规章制度是否设置完善; (2) 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效果明显; (3) 规章制度及时更新, 信息传递畅通。六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指标。 (1) 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 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专业; (2) 培养方案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3) 总体思路清晰, 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有力, 执行良好, 改革成效显著; (4)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 执行严格; (5)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成效显著; (6) 有实施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和政策; (7)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科学合理。七是教学管理指标, 包括: (1) 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 稳定, 素质高, 服务意识强; (2) 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3) 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4) 质量标准完善、合理, 体现学校的水平和地位, 执行严格; (5)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完善, 运行有效, 成效显著。

(三) 产出的成果性指标一是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指标, 包括: (1) 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 (2) 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指标, 包括: (1)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 (2) 论文或设计质量。三是学生就业指标, 包括: (1) 一次性就业率; (2) 学生工作后发展情况等。四是科研能力指标, 包括: (1) 年度科研经费投入总量; (2) 年度科研立项数; (3) 学术成果:教师人均公开发表的论文数、刊物等级、获奖情况等; (4) 学术成果的转化率等。五是社会声誉指标, 包括: (1) 招生录取率; (2) 第一志愿录取率; (3) 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 (4) 全国、同类高校中的排名、位置、作用等。

五、意见及建议

首先, 在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 同时还强调“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 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创建若干一流大学, 培养杰出人才”。可以看出, 国家对高校进行的改革还将不断深化下去。所以作为评价高校活动效益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也必将随着的不断改革而不断改革。在具体审计工作中, 必须随着具体情况的改变对衡量指标不断加以修正, 还应随着被审计对象所承担的任务和目标的变化、事项本身的性质和管理活动的特点及时做出调整。

其次, 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审计的基本基础和技能, 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宏观经济知识和意识, 具备专业的判断能力, 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是全面的复合型的人才。所以高校要搞好绩效审计, 首先必须要加强对现有的审计队伍的培训工作, 创新培训模式, 加强交流合作, 掌握现代化的审计手段;还有就是可以加强专业审计人员引进的力度, 选派本单位优秀人员从事审计事业;还可以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 弥补专门技术力量的不足。

最后, 教育部等高校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制订出一套统一的教育系统绩效审计标准、程序、方法, 以引导各高校在内部绩效审计中做到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传输建设方案下一篇:操作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