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素养

2024-08-16

医学素养(共12篇)

医学素养 篇1

摘要:人文内涵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和谐医患关系和医学研究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本文从阐述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入手, 通过对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结合医学研究生的教育特点, 提出了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内涵,现状,培育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Luria曾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 它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人学, 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1]。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渐建立,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21世纪对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也是和谐医患关系和医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当前,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 在考量如何全面提高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时候, 其人文素养的培育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1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

素养, 是指“修习涵养、平素供养”的意思。所谓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而言的, 它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人文知识方法层面, 指对广义的人文科学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认知与运用程度;二是人文精神层面, 是指掌握各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一些内在修养和外在特征, 包括人格、气质和修养等。

就医学生而言, 人文素养至少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①具备人文知识。指了解和掌握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 包括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法律、心理学、伦理学等。②理解人文思想。能将学习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成果, 成为自身的世界观与价值观。③掌握人文方法。能运用人文方法去思考和解决与医学相关的问题。④遵循人文精神。指在思想、情感以及实践活动中能自觉遵循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注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是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灵魂和核心。

2 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为深入了解当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本研究以四川某医学院校在校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随机抽样和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进行了了解。

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196份, 样本数超过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0%, 涉及研一至研三的硕士研究生, 涵盖临床、基础、口腔、中医、药学等专业, 其中女生为112名, 男生为85名, 调查对象中有57.3%为大学毕业后直接攻读研究生, 有42.7%有过工作经历。数据经SPSS11.5分析处理。

2.2 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

医学研究生大多认同人文素养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性, 但人文知识较为局限。调查显示, 90.6%的医学研究生认为人文素养对于研究生的成长十分重要, 93.8%的学生认为医师的人格、修养对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88.5%的学生认为, 就医师职业而言, 人文素养与医疗技术同等重要。71.8%的学生认为学习人文知识有助于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但在对人文常识的掌握方面:有61.4%的学生只能勉强背诵5-15首唐诗宋词, 有8.3%的学生不能背诵或背诵不到5首;只有6.3%的学生能用简谱或五线谱学唱新歌;有28%的学生对“大医精诚”的出处不能正确回答。对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关于医师必备的素质”有44.8%的学生回答不上, 只有11.4%的学生回答基本完整;另外有31.2%的学生不清楚人文素质的内涵。本调查反映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常识还比较欠缺。

医学研究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有较强需求, 但学习时间有限, 学习氛围不浓。一方面, 95.8%的医学研究生愿意学习人文知识, 但是有54.2%的研究生却表示太忙, 抽不出时间来学习。80.2%的研究生很少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人文知识讲座。77.1%的研究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人文社科类讲座太少。有53.1%的研究生认为学校的人文教育氛围不浓, 有待提高或迫切需要提高。另一方面, 72.4%的研究生每天上网超过3个小时, 但其中40%的人上网常常是聊天和娱乐。在选择“您认为对医疗工作最有帮助的相关知识”时, 心理学、法律、社会学、伦理学依次排到了前四位。在问及“您认为自己除专业技能外最迫切需要提高的素质和能力”时“良好的沟通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责任心”及“心理调适能力”排在了前列。

医学研究生普遍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有较高期望, 但对当前的教育手段和内容不太满意。在对自身人文素养的评价中, 有54.2%的医学研究生认为“一般, 需要提高”, 有5.2%的研究生认为“不理想, 亟待提高”。84.3%的研究生认为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 “偶尔”或“不会”融合人文知识。38.5%的研究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过于僵化, 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在“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手段”上, 研究生选择最多的依次为阅读人文书籍、加强实践锻炼、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改革人文教育方法、发挥导师作用等。

2.3 医学院校在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人文课程门类较少、人文教学缺乏序贯性。据统计, 近年, 虽然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研究生人文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有所提高, 达到8%-12%左右, 但人文课程基本为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等政治理论内容。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与文学等课程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几乎不再开设。相反, 在西方, 医学人文教育并没有在本科教育划上句号, 而是以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的, 甚至成为医学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正如1987年英国的一份报告建议的那样:医伦理学应该贯穿在医学教育整个阶段、有一定间隔和反复进行, 应该在临床教育中, 按一定的间隔插入一定时间的、由医学以外很多专家进行的、跨学科的伦理教育[2]。

人文资源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相对综合性大学, 医学院校的人文资源比较有限。除课堂教学外, 图书馆是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 在我国受“重医轻文”思想的影响, 医学院校长期以来对人文社科教学的资源投入不足。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类藏书种类局限、数量不足。人文学科课程一般由思政教研室或人文社科部承担。教师多数是由学政治、法学、哲学的教师组成, 也有一部分是学医的。总体上看, 他们要么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多, 缺少临床实践经验, 缺少对医院实际状况的体验以及对医务人员、患者现实问题的研究;要么对人文社科知识掌握不深, 缺少系统的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导致理论讲授与医疗实践的脱节, 影响人文教育的效果。同时, 学校也很少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人文课程培训, 使得教师在学生的人文培养方面感到力不从心。

教育手段僵化, 考核机制单一。当前研究生的人文课程大都仍采用大班形式, 沿用本科的那一套“教师上面讲, 学生下面记”的填鸭式教育模式, 授课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的阐述, 对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 甚至还停留在本科阶段。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 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和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教育。人文知识没有有机整合到医学教学实践中, 出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 “两张皮”现象。

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方面, 常常仅限于对一些概念、理论的考查, 缺少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更缺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

3 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机制的思考

通过对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和对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不足的分析, 为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机制指明了方向。

加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首先, 要大力加强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藏人文资源的建设, 增加涵盖基础人文知识、综合人文科学、实用医学人文等书籍和电子资源, 为学生拓展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供文化保障。其次, 要打破人文师资来源的局限。一方面在加强现有人文师资综合能力培训的基础上, 要积极寻求和充分依靠综合性大学雄厚的人文教学力量, 通过邀请专家讲学、举办专题讲座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律界人士、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等, 都可以作为人文教师参与到研究生的人文教学当中来, 以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还可借鉴国外一些好的经验:动员和聘请拥有医疗经验或者参与过医疗过程的社会人员参与教学。如美国医学院请癌症患者、接受过脏器移植的患者、退休医生担任讲授任务, 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研究生导师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生和他的导师有非常频繁而深入的接触, 导师的行为、思维方式、道德规范都会影响到研究生。因此导师应当在指导学生的科研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人文医学的精神渗透进去, 成为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主力军。

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将人文教育延续到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提高人文课程的学时比例和课程门类, 特别是要加强与医学密切相连的心理学、伦理学、实用医事法律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其次, 要精选教学内容, 整合课程结构。研究生学习人文知识, 不是为了为医学增加“文化外衣”。学习的不是文学、伦理、法律、宗教等学科知识的理论体系, 而是它们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以及对医疗实践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因此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从医学、道德、科学、政治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与医疗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且, 各种人文课程不应孤立地讲授, 而应彼此融汇一体, 体现横向的关联性。其次, 要大力加强人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根据研究生学习的特点, 可以采用开展读书报告会、组织学术研讨、经典赏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模式和“基于案例的学习 ( CBS) ”、“基于问题的学习 (PBL) ”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体验式”教学,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习的效果。此外, 要注重隐蔽课程的建设。通过学校文化教育设施、标识标语、名言警句、建筑风格等, 使学生随时感受到人文氛围的熏陶。

强化在实践过程中的培养。临床实践是研究生直接、大量接触病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有助于帮助他们通过感性认知, 深化理性认识, 提高教育效果。在这个时期, 研究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点要与其临床工作的特点和内容紧密结合。一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要让医学生领会沟通时语言表达的优劣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变化, 准确良好的表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患互信、减少医患纠纷[3]。二是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 增强法律意识。要使研究生认识到医疗文书的重要性, 养成规范书写医疗文书、规范应用文字语言的习惯, 同时, 在临床教学中还要融会法律知识, 让他们学会既充分维护患者权益, 又善于保护自身。三是要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让学生在穿上白大褂时, 就感受到一份崇高的责任, 全心全意去救死扶伤, 用和蔼、微笑去温暖患者, 用关爱、自信让患者及家属产生信任。四是要注重保护性医疗,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在诊疗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情感, 理解患者的痛苦, 尊重患者的隐私, 努力为患者选择最合理、经济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以简化就医流程和节省费用等。五是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增强责任意识。要通过医疗查房、手术、抢救等医疗实践活动, 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素质往往是通过课堂的说教无法完成的。

健全自控和考核机制。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学习, 建立有效、合理的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是保障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医学院校应把人文教育的自主学习情况和考核评价纳入研究生的学习管理指标, 作为学生奖惩、毕业、学位授予的重要标准。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时间安排, 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在线学习系统, 通过规定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和基本学时,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完成相关学习。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撰写心得体会、案例分析、人机对话、模拟情景处理等考核方式对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检验, 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性化服务能力、医德认知能力等。结合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医德修养水平和医德评价等综合情况对学生的人文学习效果实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 以此促进学生真正地将理论学习的成果内化于自觉的行为习惯, 切实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 22 (2) :3.

[2]殷小平, 苏博.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 12 (15) :26.

[3]吕向义.外科学教师在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6) :175-176.

医学素养 篇2

由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在开设之初就是以文献检索课面目出现,而信息素养教育等同于文献检索课的误解在广大师生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但两者的教学本质却完全不同,信息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利用、分析与生产信息的能力,因此是一种能力教育;而文献检索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搜集和整理文献的能力,因此是一种资源教育。高职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该加大信息素养教育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明确两者的异同,转变观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使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

2.2完善教学内容和配套资源建设

信息化时代的医学科技日新月异,陈旧的文献检索教材和落后的配套资源建设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素养教学要求,因此,高职医学院校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鼓励信息素养教师积极编制纸质版、CAI课件、网络版多种形式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教材编写要有针对性,体现专业特色,重点介绍本专业的信息源及其特点和质量,以及本专业信息获取、整理、评价的特殊性等。二是图书馆应加强实体和虚拟馆藏建设,不仅要根据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需要,购置学科专业所需的纸质文献资料,还要通过购买网络版数据库、自建专业特色数据库、组建专题化虚拟馆藏,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师生的需求。三是重视实践环境建设,不仅要通过强化电子阅览室建设,解决学生上机实践要求,还要通过构建书目检索终端、移动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机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环境。

2.3加强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医学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多由图书馆资深馆员组成,但由于他们的医学专业背景不足,制约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去。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首先,图书馆信息素养教学教师要加强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图书馆也应为他们多提供与本院专业教师或兄弟院校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其次,积极引进医学专业教师进入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使信息素养教学更好地嵌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使其向专业性、学科性发展。而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可以使师资队伍形成专业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让信息素养教学更好地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对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热情。

2.4构建多层次多形式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教学需要,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立体式教学体系。纵向上,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由下至上依次提供基础信息素养教育(针对大一新生,提供有关基础图书馆应用技能和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培训)、通用信息素养教育(针对大二学生,提供学术与日常生活问题信息的检索、评价能力培训)、专业信息素养教育(针对大三学生,提供基于相关专业的专门信息素养知识和技能培训);横向上,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入馆教育、读者培训、讲座培训等)、第三课堂(科研实验、社会实践、临床实践等)、在线信息素养教育为辅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第二、三课堂及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既是正规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也是课堂教学成果的充分检验。

3结语

总之,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要求高职医学生作为未来医护领域的骨干,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而且能够将最新的医学技术及时应用到工作中去。因此,医学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培养出合格的信息型医学创新人才,来应对信息时代医学发展的挑战。

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 篇3

【关键字】医学生 职业素养 路径

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教育卫生部所提出的对于提高医学工作的最新要求。医学生作为医疗行业后备军,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应该具有一定职业素养。作为从事基本职业活动的基础,职业素养能不断促进提高职业能力与职业水平[1]。然而,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我们应该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着手,在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中逐步培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业务素养和团队合作等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信息时代下对于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为医院和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

1注重医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从医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能重视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能使每个人在大学期间就对自己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道路上,除了学校给予学生相关知识、理论的教导外,学生自身意识也至关重要。每个医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准备。在学生确定奋斗目标,树立职业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学校的教育和指导。学校应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开设关于职业指导课程,对职业指导进行持续性教育,从学生大一开始,先让学生认识了解医学专业所具备特点,督促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特点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大二年级则以开设职业导向类的基础课程为主,学习医学伦理、礼仪以及执业法律知识等,让学生把知识与职业挂钩,增强职业意识。三四年级学生的主要教育方法则以设置特色课为主,从针对性课程入手,将社会需求与自身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择业观。最后一学年学校需要让学生真正进入职场,到医院实行为期一年的实习,让医学生走入职场,亲身感受今后自己所要面对的职场环境,了解单位及社会需求。

2注重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

作为救死扶伤的行业,社会和公众对于医生的职业道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对病人有同情心,能对病人隐私进行保密,注重病人利益,体现医生良好医德。

2.1提高医学生自身修养

增强自我修养是提高职业道德的必要手段。医学生自我修养指的是医学生在校期间能按照医生基本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通过自身努力认识到所医疗行业所需的道德品质,认识到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与崇高性,把医疗道德转换为内心信念,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形成职业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才能从根本上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医生。

2.2在职业活动中强化

多进行职业活动有利于在实践中增强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知识的运用,有助于他们在职业活动中把职业道德转换为内心理念。通过真实案例和实践,有助于医学生明白作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肩上担负的责任和社会义务是什么,也能明白在职业生涯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医学生未出校门,在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上几乎为一片空白,多参加职业活动有助于医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状态,明白作为医生的责任与义务,形成道德情感,,从而指导并规范日后的具体工作,让医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工作者[2。

3提高医学生业务素养

提高医学生业务素养就要求医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必须为综合结构。目前大多数学校所传授的课程均为传统医学教育。这样的医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实践能力薄弱,对于今后工作中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不高,严重影响业务素养。学校必须顺应社会和科技发展,改变传统医学模式,加强医学生各方面知识培养。现代医学医学包括的不仅仅是基础医疗学科,还囊括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医务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学习各种相关知识,来丰富视野,增强学识。医务工作是一项较为繁琐和困难的工作,这要求他们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专业的业务素养。医学生要在学校期间接受综合的知识体系能够培养学生在各方面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等,使学生具备更多良好的专业业务素养,才能在真正踏上医疗岗位后,更好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3]。

结束语:

医生作为社会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然而,随着近年来爆发出的紧张医患关系,如何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问题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路径探索,可以发现从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业务素养等发面入手均对提高职业素养有很大帮助,可以加强医学生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增强职业荣誉感和道德感,有助于学生规划未来,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建立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为社会和医院提供一大批高素质医疗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谐和市场需求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炜.姜嘉。试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1(17).

[2] 陈炜. 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4-44.

[3] 刘芳,代安琼.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途径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2):143-144.

医学素养 篇4

一、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 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 他们不仅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技能, 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1. 塑造医学生健康人格。

塑造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是促进他们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有的学者认为, 专业教育解决的是“如何做事”的问题, 而文素养培育解决的“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专业素养而缺乏人文素养的人只能是一个有用的工具。[3]当前, 在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大多数是90后孩子, 有的大学生是家里的“小皇帝”或是“掌上明珠”, 他们自尊心强, 优越感强,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 比如竞选学生会干部进行拉票, 为了好找工作要求加入共产党员入党动机不端正等等, 这种人格扭曲的倾向与家庭的教育缺失和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侵蚀是密切相关的。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人格具有可塑性的特点, 对他们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 塑造健康人格, 促使其全面发展, 不仅是家庭的责任, 也是医学教育的使命。

2. 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处理好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医务人员服务不到位, 只重视病情, 忽视沟通意识, 不重视病人的心理感受, 医串之间缺乏信任, 加上患者本身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 治疗效果达不到自身的期望, 认为治疗不好是医务人员的责任, 由此产生了误解, 患者不配合治疗, 家属情绪紧张, 甚至态度恶劣, 迁怒于医务人员, 引发纠纷。因此, 医患沟通不畅、医疗纠纷问题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大量临床资料显示,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医生与患者交谈与沟通的基础之上, 双方的互相理解与信任。在处理医患关系的过程中, 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沟通技能、说话艺术, 还要诚恳待人。我国医学教育教育的弊端就是重视专业技能的掌握, 忽视仁慈宽厚、沟通交流等非技术因素的培训, 因此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

3. 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未来临床医生综合素质的培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提出, “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因此,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 医学院校不仅要重视传授临床知识, 还要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这是新时期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医学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 结合社会发展需要, 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不断转换教育理念, 重视他们人文素养的培养, 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 适应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素养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并不是单指医学中的人文精神, 具体来讲, 应包含医学人文知识、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行为三个方面。

1. 医学人文知识。

大量实践证明, 医学人文知识越深厚, 其领悟的能力越强, 就越容易走在医学事业的前言。这就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掌握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医学卫生法、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时刻关注医学动态, 通读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医学文化知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来说, 他们面临的是医学知识和医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他们不仅要掌握先进的医学技术, 还要着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 医学人文知识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有助于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的文化底蕴, 是改造他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

2. 医学人文精神。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将自己获得的医学人文知识进行内化, 形成了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 集中体现为重视人的健康、敬畏人的生命、关心病人病情和心理问题。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要将“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铭记在心;在学习生活中善于帮助他人, 培养奉献的精神;在临床实践中, 踏实勤奋, 养成敬业的精神;学会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 具有同情心和责任心, 养成良好的医德, 才能彰显临床医生的威信。在重大突发事件如非典、汶川大地震等发生时, 医务工作人员要发扬无私无畏、顽强拼搏、救死扶伤的精神, 这些都是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具备的医学人文精神。

3. 医学人文行为。

医生“有时, 去治愈;常常, 去帮助;总是, 去安慰”, 这是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 它体现了医生的人文价值, 是医学人文行为的体现, 是临床医学专业大学努力践行的。“去治愈”, 这是医生的职责, 这就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 试图去治好病人, 努力提高医术水平, 追求医术精湛。“去帮助”, 医生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具有责任心。医生不仅技术好, 还有具备非技术因素即医学人文精神。以一颗诚恳的心去帮助病人, 让病人感受到“人间有真情, 人间有真爱”, 给病人带来希望, 心情好了, 病情也会有所改善。“去安慰”, 医生要多去安慰病人, 这里会涉及到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流,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应不断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和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 学会关注病人的病情和心理的变化, 提高服务艺术水平。

三、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需要老师的引导, 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需要进行自我教育, 提升自身的医学人文素养, 为今后的医学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 注重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学校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对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把人文素养的提高放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中, 注重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其次, 推进医学人文课程改革。根据医学教育培养目标, 重视医学人文学科建设, 优化课程内容, 更新教学方式, 结合学生的实际, 才有利于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提高。最后, 将人文素养纳入到大学生综合测评。[4]大学生综合测评一般包括智、德、体以及能力等四个方面, 明确将人文素养纳入到大学生综合测评里, 将定性指标与定量评分相结合, 追踪考证, 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测评, 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 通过这种途径更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5]

2.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首先, 举行医学新生入学宣誓仪式。通过庄严的医学生誓词宣誓仪式, 引导新生领会到作为一名未来临床医生的使命, 端正态度, 明确目标, 促使新生尽快转换角色。其次, 开展养成、感恩、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比如举行树人讲坛、礼仪系列培训活动、感恩“大体老师”追思仪式、无人监考知识竞赛、感谢实验动物主题活动等, 不断提升临床专业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再次, 倡读经典, 举行专题讲座。倡导学生读有关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经典书目, 领悟知识的博大精深, 开拓视野, 陶冶情操,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开展与人文素养有关的讲坛, 邀请知名校友或是著名专家进行医学人文专题讲座, 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丰富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最后, 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学校鼓励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积极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社会实践, 让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 学会用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

3. 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由自发到自觉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 正确地认识自己是自我教育的前提。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只有正确处理好“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 才会努力获取自己缺乏的医学人文知识, 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 外化为医学人文行为。其次, 注重实习阶段医学人文素养的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在临床实践中, 要主动去感受临床工作的复杂性, 认识到要学会与人交流, 学会灵活的处理各种问题, 同时以品行高尚医生为榜样, 提升自身医学人文素养素养, 养成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思维模式和言行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秀楼, 何宏生, 李斌, 余红星.综合医院临床科主任应具备人文素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 2012, (7) :1.

[2]李凯军, 郭双丽, 胡江平.“卓越医生”的培养与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 (5) :643-644.

[3]师帅.试论人文教育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的意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2) :123-126.

[4]范思敏.浅谈中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7) :50.

医学素养 篇5

摘要:本研究以重点学科的学科服务工作背景为依托,从调查研究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入手,分析研究生医学信息素养的现状及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信息素养;医学;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

学科服务是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针对读者日益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而推出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1]。近年来我们开展了面向学校和附属医院重点学科的学科服务工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有导师反应目前研究生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不足,不能准确、全面的查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很难快速的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工作当中来,并顺利完成自己的毕业课题,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主要以学科服务工作背景为依托,从调查医学院研究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入手,探讨如何改进现有研究生的医学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其信息素养,解决研究生导师关于“研究生信息素养能力低下”的诉求。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级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根据信息素养的内涵,从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四个维度设计了包含30个题目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1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9%。调查时间为10月。采用EXCEL、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

2调查结果

2.1调查结果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涵盖临床医学、预防、护理、药学等多个专业的学生。调查对象中男生125人,女生102人,有82%的学生通过英语六级,88.5%的学生有个人电脑。问卷中量表部分30题,总分范围在30~120间。在有效样本中统计得:信息素养总分平均值为67.10,中位数为66.00,标准差为7.612。平均分略高于中位数,说明信息素养的总体水平尚可;标准差较小,说明总体水平波动不大。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四个层面的.得分取值范围分别为4~16,7~28,7~28,5~20,各层面描述性分析平均得分分别为12.29,18.03,18.50,16.12,中位数分别为12,18,19,16,标准差分别为1.499,2.847,2.903,2.323,其中,除信息能力的平均分比中等略低外,其余几个层面都比中等水平略高。

2.2信息素养差异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主要从性别、英语水平、是否上过文检课、是否有个人电脑、是否发表过论文几个方面对医学学生信息素养进行了调查,各维度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三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3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研究生的息素养总体水平不高。在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四个层面,信息能力的平均分比中等略低,其余几个层面都比中等水平略高,说明信息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信息素养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无影响;是否通过英语六级对学生的信息知识有显著影响,通过了的学生信息知识水平高于未过级学生;是否拥有个人电脑对学生的信息能力有显著影响,其信息能力高于没有的学生;是否上过文献检索课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影响,信息知识水平高于未上过学生;是否发表过文章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无影响。外语和计算机是掌握信息的两大重要工具,这两方面水平不高会使学生的信息获取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信息素养会相对较高;是否上过文检课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一定影响,这说明本科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有一定成效,但是效果不理想。原因可能是本科阶段的学生接触临床和实际工作较少,对医学文检技能没有实际应用之处,没有明确的需求,自己学习思维都是跟着教师的教学程序进行,学习的目的基本上是为了通过考试,因此文献检索教学的效果欠佳[2]。这就说明我们在研究生阶段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改善其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4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整个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医学研究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还有待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知识、能力各个层面都有所欠缺。多数学生的信息意识比较薄弱,认为只要具备简单的网络搜索技巧就行了。此外,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较差,都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不能对所学的信息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信息能力不强,信息判断和处理能力较差,主要体现在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检索技巧,不能明确本专业的信息需求,不能准确有效地搜索到所需信息,而且对检索到的信息不知筛选与总结利用。由此可见,医学院学生的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受课程设置、授课形式、学生个人基础及专业需求等各方面的影响,改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需从多方面进行。

4.1开展多元化信息素养教育

在通用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本科阶段的通用信息素养教育是有必要的,可以使学生初步具备信息意识和知识,只不过我们应进一步探索授课模式,可开展嵌入式教学,采用层次教学法,在全校范围内采用以任务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教学模式,使文献检索课嵌入其他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轨的现状[3],让学生知道在特定的需求下如何获取信息,在本科阶段初步具备信息素养。我们曾以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示范对象,开展了基于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研究,根据护理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授课内容,改变教学模式[4],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按照学科专业的不同、学生信息能力基础的不同开展针对性强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专业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4.2开展文献检索延伸教学

紧密结合研究生及所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使信息素养培养在学科的学习或专业问题的解决中进行。不仅要研究生理论学习阶段强调个性化教学方法,更要在其临床实践阶段注重培养基于学术研究问题和临床诊疗实践问题,设计复杂的检索策略获取信息和深入分析评价信息内容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让医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信息检索、利用和交流技能,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3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改善馆藏资源建设,满足学生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并通过网上公告、新生培训、一小时电子资源使用讲座等多种方式,将馆藏资源及时向读者推介,使其充分了解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组织、导航及学科信息门户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学生提供有序、优质的信息;开展参考咨询和学科馆员服务,解答学生在信息选择与检索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高效、全面获取信息。总之,在医学生的研究生阶段深入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对医学院校的更高要求。通过学科服务中的实际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对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医学研究能力和临床诊疗决策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龙凤姣.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与信息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J].图书馆,2009(4):83-84.

[2]颜德平,颜菽,王涛,等.文献检索延伸教学在提升医学专业学生信息技能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2(15):102-103.

[3]赵苹.以职业信息素质的培养为导向的分层次嵌入式信息检索课程改革模式探讨——以广东高职院校为调查研究对象[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4):78-81.

医学素养 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人文素养,就是将人类文明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经知识传授、自学、熏陶、实践等方式,转化为人的气质、修养等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是指人在言、行及精神面貌中表现出的关切人、关切事、关切文化的思想倾向。[1]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医学人文精神也不断得到补充与发展,把生物、心理、社会作为一个三维坐标系,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更具人文关怀的“以病人为中心”,这就要求当今医学类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科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情操,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而且,提高医学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关系到整个医护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乃至一个民族的团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既然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高职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便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以下将从几个方面简单来阐述一下:

1 学校设立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使医护学生将来能够以健全的人格迎接医疗行业及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压力与挑战,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思路就不应仅限于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而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全方位地塑造医、护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格魅力。作为一个社会人,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只有做到二位一体,才能实现我们教育的根本理念,体现出教育的实际价值。[2]而这一过程并非依靠教条和某些专业知识,还要靠文学、艺术、哲学等其他学科的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高职院校可以设置一些文學作品阅读课,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着政治、文化、经济、艺术、历史、地理、军事、语言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精髓,学生在阅读这些灿烂文化的过程中,将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灿烂文明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且激励着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更加积极向上。其次,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种种人物形象,包括正面的、反面的、核心的、中性的等等人物形象,结合自身的感受和领悟,对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行自我解读和辨识,从而对自身的生命形态进行思考,以及对善恶美丑的理性辨别,最终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教师从自身出发,与其“坐而述”不如“起而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职院校的教师承担着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更要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学校,教师是学生道德成长的主要引导者,他们的素质修养特别是人文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今后人格品质的形成,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条件。只有自身品德高尚,有涵养,才有足够的理由去折服学生,引领学生,反过来,学生才会信任你,尊重你,有什么困惑或难道愿意跟你去沟通,去交流,这样,才会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做到真正的良师益友。正如康德所说:“只有人能教育人,换言之,即是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教师的教学多长期局限为纯理论的教学,由于进修机会少,知识更新慢,实践设备陈旧,技术能力滞后,有的老师甚至出现只会在讲台上讲理论,而实践中不会动手操作,跟不上形势及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大大违背了医学类高职教育对于全方位人才的培养。故医学类高职教育发展应加强对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继续培养和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学习怎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以言语感召学生,以行动领导学生。不仅“坐而述”,更要“起而行”。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的榜样作用也同样会影响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变化。有学者认为[3-4],临床带教老师以及临床护士对患者的关怀、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护和支持都会加强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和关怀行为,从而对学生起到正面的榜样作用。

3家庭要敦促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会深深的影响孩子的成长,包括思想品格的形成。做为学生的家长,要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做好他们的榜样,以身作则,教育他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等优秀的传统美德,一旦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习惯或爱好,要及时予以纠正,监督其行为,使其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素质。

综上所述,要培养出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和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医学类高职学生,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及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朝辉,刘晋.人文素养与教师的职业价值和意义[J].江西教育,2007,(7):23—23.

[2]雷高岭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报,2006,21(4):52

[3]Brodie D A,Andrews G J,Andrews J P,et a1.Percep—tions of nursing:confirmation,change and the student experience[J].Int J Nurs Stud,2004,41(7):721—733.

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探索 篇7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和意义

作为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基石, 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核心, 实现从指导思想、实践操作规程到评估体系等各个层面的改革。基于公众对生命质量需求度的提升, 除扎实的理论知识及精湛的实践技术之外, 医德医风建设、人际沟通技巧等素质模块同样是对医学从业者水平进行综合衡量和评判的标准, 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总体而言, 医学生职业素养指的是为了完成医疗服务工作, 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长期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在职业认知、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渐达到的正确态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化解释和探讨, 医学生职业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模块, 如下图所示:

二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途径

根据当前医学教育改革所秉承的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基本原则, 可尝试从以下途径进行探索,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实践领会和感悟职业素养的深层次内涵, 构建综合技能。

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职业责任感是各行业专业人员的必备品质, 包含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 良好的医德医风正是医学工作者职业责任感的体现, 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医务人员肩负崇高的社会使命和重大的职业责任, 其从业行为需要受到严格规范的约束, 医德品质的缺失将造成医疗事故率上升等社会危害, 给医患关系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 对于医学生来说, 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是人生中的必修课, 也是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及内在动力。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模拟角色体验、先进事迹教育讲座报告等多样化形式, 展开一系列的医德规范教育, 为临床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的医德实习机制平台, 以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引导医学生不断反思、自省和领悟, 实现职业责任感从理论认知到实际践行的飞跃。

2. 以通识教育理念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面向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生理及心理均存在较大差异性的个体对象, 医学教育兼具自然生物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医学精神的两个基石, 应重视医学生人格品质和价值观念的塑造, 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通识教育的实质是对自由精神与人文内涵的传承, 实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代表着当前社会背景下医学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为健全和完善医学教育模式, 应秉承通识教育理念, 适当增加人文选修课程的比例,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体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并重的特色,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陶冶情操, 提升综合素养。例如, 医患沟通学课程倡导医患间平等交流的理念, 将信任尊重、理解关怀等医学仁爱精神作为沟通机制的核心理念, 通过志愿服务、角色置换体验等多样化形式, 开展思维方式、表达技巧、公关传播策略等相关训练, 着力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调节, 消除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误解, 建立真诚的医患互信关系。医事法学课程重点探索医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以相关法律条款作为支撑, 通过真实案例讲解分析或具体情景模拟等手段, 使医学生对于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认知, 具备独立思考及调节、处理问题的能力, 避免某些情况下由于处置不当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纠纷。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伦理道德角度出发, 对于科研实验活动中需遵循的基本规范和守则做出详细的注解。医学信息素养课程利用当前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技术手段,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 拓展视野, 锻炼分析检索等综合能力, 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打下扎实的基础。就业指导课程则根据医学生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借助模拟招聘、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 引导学生拓宽就业思路, 转变就业心态, 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 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此外, 医学史、医学哲学、社会医学等课程同属人文医学模块, 有助于学生大卫生观念的树立, 在教学体系构架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设置将促进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文理交融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行长期化、系统化的通识教育模式, 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营造人文医学氛围, 对于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建设和探索需要完备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对医学院校教师教育背景的调查显示, 大部分教师毕业于医学相关专业, 并未系统而深入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为突破固有的局限性,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双向教学评价模式下,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框架, 精确把握医学教育规律。除了传统的交流研修、学术探讨、立项资助等传统进修形式外, 微课、慕课等新兴多元化培训模式同样是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同时, 各院校间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将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队伍结构的整体优化带来积极效应, 进一步促进教学理念的形成、巩固和完善, 从而为医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养成提供必备的前提条件。

4. 建立客观合理的评估体系及激励机制, 提升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要制订规范化、制度化的职业素养培养计划, 必然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合理的评判体系。可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 为各个组成模块赋予相应的指标等级量表;秉承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 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建构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测评考核框架。而激励机制的引入, 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化其对于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和认知, 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结束语

当前, 传统生物医学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一个系统地看待疾病和健康的视角。在这样的背景下, 医学生职业素养作为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 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层面的重要研究课题。为顺应医疗卫生改革趋向, 满足社会公众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 应加大力度规范教学管理体系, 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 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质量, 完善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姜学林主编.医学沟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

[2]王玉、唐菲、王云峰等.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4 (4) :573~576

[3]张卫平、艾卫平、朱翠珍.通识教育提升医药院校学生素质研究——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 :94~97

提升医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 篇8

1 医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的必要性

提升医学生科学素养, 培养其科学态度、创新和批判精神,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具有较强的临床创新思维能力, 能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临床技术, 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 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站在病人立场进行诊断治疗的优秀医师。

当今知识信息时代, 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不仅关系到自身成长和对知识信息时代的适应, 也关系到医学在快速发展环境中, 培养创新思维, 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因此, 提升医学生的科学素养既是时代要求, 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 营造提升科学素养的教育环境

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不可能通过某个时期、某个阶段、某种方式的努力而一劳永逸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医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 必须正确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关系, 做到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2.1 强化科学导向

在校园里, 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科学, 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医学院校要根据自身特色, 创造性地建设多元立体的科技教育校园环境,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 如宣传橱窗、校广播站、校电视台、校园网介绍科技发展史、科技新发明、世界科技新动向和新成果、科学新知识、科学名人名家等, 使学生耳濡目染, 达到自然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

2.2 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举办学术讲座, 开设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育, 突出强调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上课形式更为灵活、时间更为宽松的选修课上, 通过参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 可以更好地获取科学技术知识, 具备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 学生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与实践相结合, 对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当参与临床实践时, 能够依照自己的科学思维, 对某些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获得探究和征服疾病的体验。

2.3 开展科研活动

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学生科技讲坛、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科技讲座等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强化创新行为, 彰显创新成就, 取得更多创新成果。通过展示丰富的创新成果, 开展广泛的自由交流,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感受探索的乐趣, 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情绪, 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 培养他们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促进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2]。

2.4 鼓励科研实践

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参与教学医院的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到社区或乡村, 开展社会调查, 了解社会, 根据调查确立科研课题。就实践教学而言, 早期接触临床, 能让学生尽早进入医生角色。课外可举办各种科技实践活动, 结合专业学习组建各种科技兴趣活动小组, 举办系列科普讲座, 进行科技制作比赛。

3 创新提升科学素养的教学模式

建立起既传授知识, 又发展能力 (包括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既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 又会运用知识, 并形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1 拓宽科学素养教育内容

针对医学生对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与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认识薄弱的特点, 开设更多的环境科学类选修课程。除开设自然科学概论、环境保护概论、世界高新科技前沿展望外, 增设生态城市建设, 环境、资源与能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健康, 人类与环境等专题, 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 使他们主动投入到科学前沿的学习和探究中。

3.2 培养科研能力

以大学生科研课题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为载体, 拓宽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新思路。通过科研课题研究实践, 引导学生参与质疑、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 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真正意图, 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本身, 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技能。可以尝试让他们逐步提出课题、设计研究方法、做出研究计划并书写研究报告。通过参与科研课题, 学生既理解、掌握和应用了知识, 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3 创新科学素养培育手段

推行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教学。把一些最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 以不变应万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互相交流分析问题,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已知的知识去探求未知的知识, 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去获取这些知识, 做到由已知达未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入教学, 并联系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解决科学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加科学教育的容量, 不断充实科学教育内容, 把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科学研究成果、科技应用等及时地介绍给学生, 促进医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海红.浅议科学探究过程的提出问题[J].成才之路, 2008 (2) , 59~61.

医学素养 篇9

2010年3月25日,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下发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重要文件[1], 文件中指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对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作用, 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 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基础环节, 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到2020年,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 建设以全科医生为重点, 涵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因此, 顺应社会需求, 加快全科医生培养, 是应用型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现状

自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 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 广大考生就业期望值高, 报考热度持续高涨, 造成大批临床医学专科生就业困难。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发展速度缓慢, 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 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我国约有6万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执业 (助理) 医师, 仅占执业 (助理) 医师总数的3.5%, 远低于国际上30%~60%的平均水平, 我国农村地区, 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 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更为短缺, 仍有部分乡镇卫生院无执业医师, 许多乡镇卫生院因缺乏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面临不能正常开展临床医疗活动甚至关闭地窘境, 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亟待改善。在临床医学专科生中加强全科医学素养教育不但可以为基层医院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输送大量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解决基层医院全科医生人才严重不足的困难, 也为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基层医院调研情况

调研分2个阶段进行, 第1阶段:由学校教务处和医学系抽调人员组成2个调查组, 第1调查小组前往二级医院开展调研, 第2调查小组前往乡镇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调研。通过现场考察, 发放调查问卷, 召开由内、外、妇、儿、预防保健、康复等相关专业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 了解各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全科医学人才的需求及对全科医学人才临床应用能力的要求等情况。第2阶段:召开学校、教务处及全体参与调研工作人员参加的研讨会, 对调研获取的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调研结果表明, 二级医院虽然不缺临床医生, 但近年来毕业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临床应用能力欠缺, 特别是全科医学知识不足, 不能胜任急诊、危机现场处理、重大医学事件首诊处理等工作, 一致要求医学院应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和全科医学素养的培养。乡镇医院则反映具有临床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医生的严重匮乏, 特别是新农合工作开展以来, 乡镇的一级卫生院患者数量猛增, 医学人才的缺乏成了遏制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 积极呼吁大批有全科医学素养的临床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加入基层医疗队伍。

生源及就业状况分析

我校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 近年来, 西部边远省区, 如甘肃、贵州、山西、内蒙、新疆等地的学生日渐增多, 2010年已超过50%。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缺医少药的现状更为严峻, 这些地区的学生对这些情况的了解也更透彻, 感触更深刻, 有改变家乡基层医疗卫生现状, 为家乡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愿望和信心, 而这正是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全科医生的人员基础。

我校是新建民办医学本科院校, 确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农村基层社区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根据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除少部分“专升本”的学生外, 80%的学生就业集中在基层, 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较低, 就业中心下移, 恰好与农村基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相契合。

培养模式

全科医学是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2]。培养类型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基层社区与家庭。我国培养全科医生有“5+3”“3+2”2种模式。所谓“5+3”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培养后再加3年全科医生培训, “3+2”是指临床医学专科培养后再加2年全科医生培训。后一种模式适用于中西部经济地区, 是一种培养周期短、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我校的临床医学专科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基层社区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 这与全科医生的培养目标 (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全科医生, 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 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十分相近, 并且我校生源面向全国, 其中甘肃、贵州、内蒙、山西等地学生所占比例甚高, 考虑上述地区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需要, 我们选择“3+2”的培养模式作为试点。

教学条件

师资力量:我校承担全科医学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其中多名学科带头人具有基层医院工作经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 对全科医生工作内容和流程也有较深了解。特别是自2010年我校开展教学三项改革以来, 全体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从多种渠道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全科医学素养的培养,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开展了许多与教改相关的教科研活动, 撰写了大量的教科研论文。截止目前为止, 临床医学专业承担的与全科医学教育相关的教学改革项目获省级立项3项, 校级立项5项, 发表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56篇, 出版教材、著作5部。因此, 本专业教学团队能够胜任在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中开展全科医学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除临床医学各门课程外, 其他支撑课程, 如《社区护理基本技术》《社区康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等也有合格的师资力量。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条件优良, 教学基础设施齐全, 利用率高。拥有形态、机能、临床技能三大实训中心, 临床技能中心下设诊断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症6个实训平台, 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 000余万元, 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53台 (套) 。校内各种实验实训设施完备, 从师资到培训方法等条件成熟, 完全胜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基本技能的校内培训任务。

校外教学培训基地:拥有3所三级教学医院, 具备承担临床医学专科学生毕业后的全科医学临床培训的能力;还有数十所二级教学医院作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另有3所基层卫生院和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全科医学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可以满足学生社区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健康宣教等内容的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

政策支持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和支持全科医生培养工作, 在专业建设上给予政策性倾斜, 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 是实现本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

摘要:加快全科医生培养, 是应用型医学院校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山东万杰医学院为例,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现状, 调研基层医院全科医学人才社会需求情况, 结合我校临床医学专科学生生源素质及就业状况, 对在临床医学专科中加强全科医学素养教育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全科医学,基层医疗,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S].发改社会[2010]561号.

医学素养 篇10

一、当前医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一) 教育制度和观念落后, 医学生科学知识缺乏

医学教育与其他行业背景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医学教育是培养合格的医生, 是最具有职业色彩的专业教育, 正是因为其太过强烈的职业导向性, 使得医学生对于科学素养的认识不够, 认为科学素养的有无并不会影响未来的职业诉求。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 使得学生往往是考试的能手, 但欠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大学, 由于这种教育模式的惯性影响, 学生的“学”仍然以考试为导向, 对于专业知识缺少学习的兴趣以及进一步追求知识深度的强烈愿望, 导致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 基础薄弱;另一方面, 医学知识始终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过程中, 而大多数学校的教育只重视现有知识的传授, 忽略或者懒于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 从而限制了学生视野, 且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者, 大学学科设置清晰, 学科与学科之间缺少渗透和交流, 学生偏重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 往往忽略专业以外知识的攫取和扩展, 从而导致医学生科学知识较为单一, 不够丰富。

(二) 医学教育资金不足, 医学生科学技能偏弱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科学技能对于医学生而言就是临床技能与科研技能。而这些技能的习得需要有配套的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和实验室。然而,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教育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 导致教学硬件设施, 教学设备以及师资队伍跟不上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另外, 在大学里科学研究的主体是研究生。本科生往往缺少教师的引导和科研经费的支持。即使有幸能参与到科研项目, 本科生也只是科学研究的边缘人, 往往游走于科研项目的核心内容之外, 更像是一名科研助理, 不利于他们科研技能的训练与科研意识的培养。

(三) 教育产业化, 医学生科学精神迷失

近年来, 大学扩建与扩招成为一种风潮, 管理者俨然把大学教育视为可以开发的产业而非公共事业。这种功利化运动, 一方面将美好的象牙塔装扮成了世俗社会的名利场;另一方面, 大学扩招必然造成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以及毕业生的供过于求, 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大学生渐渐养成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以及人云亦云的习惯, 尤其缺乏科学探索的精神。

二、提升当代医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一) 转变教育观念, 增加医学生的科学知识容量

传统的大学教育观念只强调专业教育, 知识面狭窄, 且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大爆炸的今天, 学校的课程内容显得过于陈旧, 医学生的书本知识许多已经过时。大学教育的设计者及管理层应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现代医学教育发展规律, 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建立以具有职业素养,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型医学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新的课程体系。大学教师, 应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 紧跟医学发展的前沿, 时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就教学方法而言, 医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为学生自主探索, 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创造条件。对学生而言, 应该转变以往的应试教育观念。医学生所学知识与人类生命和疾病息息相关, 必须是学以致用的, 而非简单地应付考试。所以, 在平时学习过程中, 应当端正学习态度, 多寻找或创造一些科学实践的机会, 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做到融会贯通。

(二) 优化教育经费使用, 提高医学生的科学实践技能

医学教育的实质是职业化培训。而职业化培训离不开实践操作。因此, 大学有必要将教育经费用在“刀刃”上, 斥资着力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狠抓临床教学, 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同时, 创造条件让学生大一就接触临床, 使学生充分感受病人、医生和医院, 很早便建立成为一名优秀临床医生的学习目标。医学教育又是一种研究性很强的教育, 离不开对知识的探索。因此, 大学也有必要斥资进行研究平台的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是本科教育导师制的建立。本科教育导师制, 以学业辅导为主, 学术引导为辅, 注重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全面发展。加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和研究平台的建设, 就是为了在理论与实践, 基础与临床搭建一座桥梁, 有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和科学实践技能的提升。

(三) 重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重塑医学生的科学精神

大学阶段正是建立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 大学教育应该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求真, 人文教育求善。真是善的基础, 善是真的方向。人文教育能够提高医学生的思想认识, 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 能够帮助科学教育更好地培养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热爱、培养学生坚持真理, 反对谬误的胆识和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 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品德。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 才能重塑医学生的科学精神。

摘要: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 科学素养是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必备品质。但是, 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对于医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 致使医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堪忧。因此, 我们要积极探究提高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以使医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医学生,科学素养,医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罗小林, 罗玮.医学生科学素养问题及其培养途径[J].河南科技, 2014 (24) :184.

[2]岳志斌, 马冠峰.试论如何推进大学医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22) :104.

医学素养 篇11

摘 要:健康素养被定义为能够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定健康和医疗能力。本文选择高校医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研究医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确定调查内容,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医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措施,以期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公共卫生意识。

关键词:健康素养;健康素养监测;高校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128-2

0 引言

“健康素养”的概念(Health Literacy, HL)于1974年首次在国际健康教育会议上被提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健康素养被定义为能够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定健康和医疗能力[1]。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健康素养也与当前的卫生水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多因素有关,正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对于个人,低健康素养会导致不良健康结果,将会增加医疗成本和卫生服务资源的浪费。因此,健康素养对提高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基本健康技能,从而改善人口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是未来社会的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力军。因此,医学生对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普及和提高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本文选择医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研究医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承德某高校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确定调查内容,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医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措施,以期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和公共卫生意识。

1 调查数据

健康素养包含了很多方面的能力、知识和技能[2]。因此,需要一种评价健康素养水平的全面而又具体的方法。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健康素养分为三个维度。结果显示,调查样本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65.21%。基本知识与理念水平为71.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水平为60.87%;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分别为82.61%。知识素养的平均得分是30.15±7.51;行为素养的平均得分是21.52±4.95;技能素养的平均得分是10.70±2.04。健康素养的总平均得分是58.37±2.35。

表1 调查样本学生健康素养基本情况

[内容\&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素养得分\&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基本技能

健康素养\&71.01

60.87

82.61

65.21\&30.15±7.51

21.52±4.95

10.70±2.04

58.37±2.35\&]

查阅201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水平为20.4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0.62%;基本技能水平为12.47%。见表2。

表2 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健康素养\&全国居民\&20.42 \&10.62 \&12.47 \&9.48\&]

注:数据来源于201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虽然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与本次调查问卷有所差异,但都是在卫生部的66条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可比性。我们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医学生健康素养所有问题的正确率高于80%的人(即具有健康素养的人)占65.21%,而全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所有问题的正确率高于80%的人(即具有健康素养的人)占9.48%,由此可见,与居民健康素养得分相比,医学生的健康素养相比要高一些,行为素养水平相对较低,虽然医学生具有较高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3],但不都能转化成健康的行为和技能,导致知识与态度之间存在差距。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本文提出了以下干预办法。

2 干预措施

高校医学生的健康素养内部三方面素养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素养水平相对较好,有的较差。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知识获取意愿对大学生的健康影响较大。因此,积极努力探索和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对医学生健康素养的提高意义重大。

2.1 健康素养干预过程中需关注个体差异,加强重点人群的干预

明确高校开展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工作的重要方向,通过调查发现医学生对卫生防病常识、不良生活方式及营养需求几方面做的普遍相对较差,所以应重点提高大学生传染病预防、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和营养健康教育[4]。其次,我们要重点关注特殊人群,进行重点干预。比如,研究中发现,男生、低年级、农村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的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在开展健康干预时,应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干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高健康知识的获得。

2.2 充分利用学生愿意、容易接受的途径进行健康素养干预

根据我们对学生健康素养的获取途径及获取意愿的调查,大学生目前比较容易接受的获取途径主要有健康咨询、选修课、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游戏活动、健康广播,其次是参观健康知识展览 、发放宣传材料、新媒体方式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来达到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的目的。而且目前高校都设立选修课,高校健康选修课的设置对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非常重要,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健康选修课,对学生健康素养较差的方面进行提高,比如饮酒,酒和牛奶,昆虫传播疾病,超重和肥胖等方面。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医学专家讲座,在健康知识、健康素养方面对医学生的健康素养进行提高。

2.3 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宣传展板来对健康知识进行宣传

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宣传展板来对健康知识进行宣传,使健康知识随处可见,学生生活在充满健康知识的环境中,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再加上学校的干预促使,使学生在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行为等方面均有所提高。

2.4 可通过现场培训演练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整体水平

可通过现场培训演练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的整体水平。比如,火灾逃生演练,锻炼学生的应急能力。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培训,增强自救互救能力,以及其他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使得医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健康知识,更有较强的健康技能。

参 考 文 献

[1] Simonds SK. H 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J].Health Education M onographs, 1974,21:1-10.

[2] 徐日泉,邱远.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5):41-43.

[3] 季文琦,葛龙广.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的研制与信效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35-1236

浅谈基础医学课程蕴含的人文素养 篇12

一、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 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语言知识等。在学习医学基础专业课时, 有很多专业知识需要借助其他人文知识加以印证, 才能学透、学活。如《解剖学》中人体的动态发展、局部与整体统一、形态与功能相联系等认识观的提出, 明显受到哲学中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基本原理的影响。同样, 其他医学基础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例如《医学免疫学》在讲述“动物免疫血清”时, 动物免疫血清既是“抗体”又是“抗原”, 既能“治病”又能“致病”;《药理学》在讲授药物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时, 药物对机体的“利”与“弊”等等;这些实例阐明:医学上的很多问题都具有其事物的“两重性”。《医学生物学》在讲解物质的“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医学遗传学》在讲解“遗传”与“变异”;《生理学》讲解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讲解“合成”与“分解”;《病理学》讲解“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等内容都能充分地体现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药理学》的药物效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但若超过了一定的量则会出现毒性反应, 这种“量”“效”关系, 以及《病理学》中介绍疾病的转归, 都应强调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药理学》中“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强调了解决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二、人文关怀

人体解剖学史的内容决定了它与医学生人文关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如在观察和解剖尸体时, 应给予尸体标本充分的尊重。在机能学动物实验中, 善待动物, 尊重生命, 对于今后临床工作中尊重和爱护患者将起到极大而有益的促进作用,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中通过对各种生命现象的探究, 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生命的伟大、神奇和美妙, 通过对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解读, 潜移默化地揭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内涵, 多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情感, 多一份对生命的人文关怀, 从而最大程度地化解社会上存在的漠视生命现象对自身的不良影响。《医学寄生虫学》中的“寄生虫学研究发现史”、“寄生虫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寄生虫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及“被忽视的寄生虫病”等内容引导我们从人性关怀角度认识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并站在病人角度体会寄生虫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从而产生对寄生虫病患者更多的关怀和理解。《药理学》中“药物不良反应”这一内容也隐含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建立关怀意识。

三、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

1. 基础医学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凝聚着科学家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在《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史中, 一解剖学家通过解剖观察, 提出了肺循环学说, 但因违反了教义而被反动教会活活烧死。这一实例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生理学》中, 学习循环系统时得知英国医生哈维 (H arvey, 1579-1657) 如何发现心血管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 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的人体血液循环学说;学习神经系统时得知18世纪瑞士生理学家哈勒 (A.V.H aller) 是如何通过实验得出了“脑通过神经接受信息, 并通过神经传送引起反应”的结论。这些重要事件和对著名生理学家为人处事的了解, 不仅可以启发自身的科学创新思维, 而且可培养医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人体寄生虫》中在疟原虫章节中关于疟疾病原体的发现、休眠子学说以及抗疟良药青蒿素的研发等, 蕴藏着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所积淀提升的科学意识、科学思想、科学信念、科学精神。《分子生物学》中许多新技术, 如R N A干扰技术和基因敲除技术是当今研究基因功能和后基因组的有力工具, 通过对其技术原理、技术流程、技术应用的了解, 使大家懂得,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以及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对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实验操作中蕴含着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在《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 主要通过标本观察和尸体解剖来掌握基本知识。标本观察操作过程中就必须做到不怕脏、不怕累, 认真解剖, 细致观察, 尽力查找血管、神经、组织结构的行为,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在机能学实验 (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 中, 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1. 医学基础课程发展史蕴含着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基础医学各学科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 是通过前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积累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一历程中有着许多医学工作者救死扶伤, 甚至是舍己救人的故事。如在免疫学发展史中, 天花疫苗发明者Edward Jenner在女儿身上试种牛痘疫苗;药理学中药物的起源“神农尝百草, 一日遇七十毒”等, 医药界的先驱们, 为了治病救人把生命置之度外, 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2. 医学基础课中专业知识蕴含着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在学习医学基础课程中, 尽量将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既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熏陶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医学免疫学》中“抗体”和《医学微生物学》中“冠状病毒”、“立克次体”时, 结合社会现实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时冒着被传染的生命危险而不辞劳苦地工作和医学科学家为探究病原体而献身的典型事例来认识到:医疗工作以及许多医学科研工作有时是相当危险的。因此, 无论是医学临床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有着一定的职业风险。但作为医务人员, 在工作需要的关键时刻, 绝不能因为工作有风险而放弃, 因为这是职业赋予你的神圣职责。你可以选择或者放弃这一职业, 但一旦你确定了你的选择, 就应该具备应有的职业意识并恪守相应的职业道德。又如在学习《药理学》中青霉素的使用时, 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如果违反此规程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也表明:医学来不得半点侥幸和马虎, 稍有疏忽或缺乏知识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医务人员必须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具有高尚的责任心。

3. 部分医学基础课实验蕴含着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以活体动物为研究对象, 采取急性离体和在体实验的实验方法, 从整体和器官水平上来构思生理学实验, 验证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在使用动物的过程中, 应努力减少动物的痛苦, 减少动物使用的数量, 在实验课中只做有意义的实验, 不要随意解剖伤害所用的动物, 更不能虐待动物。正确对待动物, 尊重生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救死扶伤,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并珍惜生命。人体解剖学实验主要是观察和尸体解剖, 准确地辨认人体的器官组织和重要结构。对尸体的态度和解剖过程的严肃, 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基础医学课程都非常注重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来验证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具体实验操作中, 由于实验材料的来源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 尸体解剖、机能学、外科基本技能训练等实验都必须由几人共同完成, 在操作中做到分工明确, 同时充当各个角色的学生都应精诚合作。通过在操作过程中的磨炼, 他们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都得到了培养。

摘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基础医学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素养进行了提炼与归纳, 旨在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

关键词:人文素质,基础医学课程,医学生

参考文献

[1]蒋沁蓓.专业教学中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 2008, 15 (2) :49-50.

上一篇:智能节能管理系统下一篇:辅助教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