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哲学意识(共3篇)
宿命哲学意识 篇1
《活着》是余华发表于1992年的作品, 在此之前, 他已被誉为中国先锋派作家的代表之一。余华在创作上的努力是要打破人对于世界的主观理解, 在“混乱”和“暴力”中让人类赋予世界的井然有序陷入尴尬境地自行瓦解。[1]《现实一种》及《难逃劫数》基本上就是他这类作品的代表, 但在《难逃劫数》中除了暴力和混沌, 似乎也着意揭示了冥冥中主宰着人的生存的宿命的力量。人如同命运之神手中牵动的木偶, 不管如何挣扎, 终于难逃劫数, 他的宿命哲学意识已初露端倪。《活着》是余华重返写实之路的作品, 也是最能表现他这种意识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人的生存的卑微、渺小及被动性, 人的主体意识的瓦解, 无力把握现实, 更谈不上对现实对抗, 改变现实。他们没有什么个性和性格, 他们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证明宿命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抗拒而已。有人认为在余华的小说中, 人与世界的抗衡, 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 好像人一出场就被派定了失败者的角色, 这与他低估了人的能动性, 创造性, 自我拯救能力有关。[2]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他的作品只是为了向人们表达他对世界的另一种看法, 他眼中的世界不是以人为主体的世界, 而是主宰着人和自然的世界, 它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 打破了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梦幻, 也不再站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立场上去看待世界, 解释世界, 而开始去表现和揭示世界自身的规律。用余华自己的话说:“我发现了世界里的一个无法眼见的整体的存在, 在这个整体里, 世界自身的规律也开始清晰起来。”[3]这也说明余华对生命意义和人的尊严的另一种消解, 破除了人类对“生命之重”的追寻, 从而表现一种令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
福贵老汉一家八口死了七口, 单留下他和一头老牛, 本该健康活着的生命都被死神无情地夺取, 单留下他仿佛是为了验证人对苦难的承受极限, 但老汉并没有就此否定生活。他不是一个命运的反抗者, 而是一个命运的承受者, 他在这种承受中走向了达观和超脱, 领悟了人世无常的宿命。他的一生过得平平常常, 而且可以说是极端落魄, 但是他终于还是认为“做人还是平常点好, 争这个争那个, 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他虽然活得没出息, 可是“寿命长”, 他的亲人们都死了, 他还活着。《活着》是给福贵一样活着的人们一副无奈的心灵之药, 缓解痛苦却救治不了痛苦。尝遍了大苦大难的人叫福贵, 颇有些反讽意味, 福贵的外孙叫苦根, 喻示人生苦难还得一代代延续下去。福贵亲人连续非正常的死亡, 难道没有可能把他推入彻底的绝望之中?在重复性死亡的叙事惯性中, 怎样才能使“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余华语) 拥有喘息的空间?钟摆式的往复则意味着一种宁静、祥和、忍耐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这就是“活着”。
在余华看来,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活着”, 所谓“活着”也就是尽生命之理, 走完从生到死这一过程, 享受可以得到的快乐, 承受难以回避的痛苦, 尽人生而为人的本份而已。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他的宿命哲学也体现在:不再在生活之外确立意义和价值, 以此来要求生活, 不再因生活不符合其要求时仇视生活, 诅咒生活, 而是从生活无罪的立场上来肯定生活, 理解生活。
小说的结尾是一段内蕴甚深的文字:“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既逝, 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见广阔的土地裸露着结实的胸膛, 那是呼唤的姿态, 就像女人召唤着她的儿女, 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4]土地的召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的召唤, 因为虽然名为“活着”, 整个文本却是一部死亡记录, 而福贵周围的亲人一个个死去, 但这种死亡的召唤令人感伤, 却不令人恐惧, 因为它“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于是, 在这里, 死亡成为回归。整个小说实质上是一部盛衰图;福贵家道中落却因而保命, 龙二在赌场上使福贵破产却在大富大贵之时被革命政权枪毙, 解放后石春生春风得意地当上了一县之长, 但却在文革中一落千丈, 被迫害, 上吊自杀, ……无论是死亡的呼唤, 还是人生的兴衰, 都令人感到一种人生“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的宿命感, 在这一循环中, 生/死, 善/恶, 美/丑, 爱/恨都不在具有原初的二元对立的性质, 相反, 它令人联想到黑夜/白昼自然而然地此消彼长。
余华在《活着》前言中写道:“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 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 不是控诉或者揭露, 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 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 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5]“我决心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 就是这篇《活着》,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对世界乐观的态度。”[6]他的写作态度表明了他对这样一篇充满悲剧意味的作品的与众不同的悲剧观念, 他真的是把自己逼近了一个极端的空间, 在悬崖上观看人类生命痛苦的挣扎, 似乎这不仅仅是余华, “他们执着于存在而疏离于超越, 执着于现实的有限性, 无奈性, 被动承受性, 疏离了有限之中的无限, 无奈之中的能动选择。文学中, 终极意义, 价值标准, 自我实现的话题日渐淡去———是围绕着人类环境日益强暴, 还是人类自身日益弱小?”[7]余华放弃了对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问, 企图还原生活的本真面目, 他写出了生命, 而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 福贵就是战胜岁月苦难而活着的标本, “活着”还不够, 某种精神之物从“活着”中诞生, 也提高了“活着”, 使负重而行的“活着”成了真正的受难。[8]
综上所述, 余华在《活着》中试图向人们证明, 人类渺小而无可依靠, 不要与命运做无谓的抗争, 把生存与死亡都应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就是他通脱的宿命哲学意识, 也是他对先锋派的另一种诠释。
参考文献
[1][2]耿传明.论余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年, 第三期第80页.
[3]余华.余华作品集.第二卷第285页.
[4]余华.余华作品集.活着.第三卷第378页.
[5]余华.活着 (前言) .余华作品集, 第292页.
[6]余华.活着 (前言) .余华作品集, 第292页.
[7]徐芳.形而上主题:先锋文学的一种总结和另一种终结意义.文学评论, 1995年第4期.
[8]徐芳.形而上主题:先锋文学的一种总结和另一种终结意义.文学评论, 1995年第4期.
宿命哲学意识 篇2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世界上除了有可见的物质现象之外,还有不可见的意识现象。正确理解和把握意识现象,就要对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进行分析考察。同时,通过对意识现象的分析,还从反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论断,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意识的作用。教学重点
1、意识的产生
2、意识的本质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意识具有社会性? 教学方法
1、分析比较的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意识的起源
1.1 关于意识现象的不同表述
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解释。
· 唯心主义的解释
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而存在。黑格尔就曾经说过,意识是“绝对精神”产物。
· 宗教神学的解释
宗教神学家认为,意识是上帝赋予的,是上帝赋予了人们意识。
· 旧唯物主义“物活论”
旧唯物主义中有一派叫做物活论者,他们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比如他们把磁石能够吸铁,认为磁石具有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一种哲学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认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也就是说,意识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二是社会条件。1.2 意识产生的条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是和生物的进化同步的,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2.1 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
第一阶段:从所有物体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反映特性是所有物质都具有的,比如敲打桌椅,桌椅会发出声音,这就是反映特性。
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
第三阶段:从动物的感觉到人的意识的产生。为什么说是人的意识?动物有没有意识呢?科学家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动物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灵长类,比如类人猿或猩猩,他们就曾经让猩猩取水救火,猩猩在取水救火的时候呢,只知道从自己眼前的水桶里取水而不知道从自己身旁的水池里取水。这就说明了动物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所具备的只不过是简单的意识的萌芽,而并非真正的人的意识。
1.2.2 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
那么人的意识的产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实践证明,意识的产生不仅需要自然条件而且需要社会条件。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劳动和语言一起,成了两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的过渡成了人脑”。
在劳动中,人们的四肢逐渐分离,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人们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在逐步加强,交流日益密切,交流的工具语言也就应运而生。四肢的分离和语言的产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大脑的进化,而四肢的分离和语言都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创造了可能条件,成为了由猿脑变成人脑,由意识的萌芽发展到人的意识的重要推动力。所以,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产物。
以上我们了解了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2、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就是意识的本质。2.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的结构高度完善,成为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病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身体的其它部位受到了损伤,只要大脑没有受伤,人的意识还是处于正常的活动范围之内。所以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意识本质另一方面的表现。2.2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永远是被反映到的物质本身
—— 马克思
马克思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现实的客观存在,意识不是主观自生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虽然是客观的,但形式却是主观的,故意识又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意识会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阻碍作用。这就是说,人的意识不是自然的属性,而是社会的现象,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2.3 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现象,它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的需要;
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的意识,就其产生发展的动因而言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点,就是人们总是从一定的实践基础出发,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反应一定的客观事物,从而形成某种意识。在社会发展中,任何一种新的意识、新的理论,都是伴随着社会的某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的。
2、意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社会存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管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管对客观的反映。
3、意识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存在需要的程度;任何一种意识,它只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就会被大力推广和应用。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之所以被大力提倡,就是因为它能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三点表明,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的意识。意识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除了具有社会性之外呢,还具有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只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才能在意识问题上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意识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具有主观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同的人在同一时期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目的和计划,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人的目的和动机都不同。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人们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第三,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阻碍作用。
以上我们学习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既然已经学习了与意识相关的原理了,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有效的发挥意识的作用呢?
这就需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的统一起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客观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要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预想的效果,就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 尊重客观规律
宿命哲学意识 篇3
宿命意识是《死去活来》中的主旋律。这种神秘的力量总是在冥冥之中主宰着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的命运, 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主人公沈玉兰传奇的一生便是最好的诠释。
在沈玉兰的命运沉浮中, 始终伴随着一个秘密——便是她的双重身世。前世张浩, 注重义气, 身负绝学, 在历经家族兴亡、兄弟背叛后, 依然没有逃脱命运的掌控, 死于非命。但似乎冥冥之中尘缘未了, 他又转世为女子沈玉兰, 在滚滚红尘中开始了或前世或今生、或男或女的双重人生旅程。沈玉兰在妓院度过童年, 在不谙世事的豆蔻年华阴差阳错地嫁给了亲生父亲焦世勋作妾, 并在父亲莫名殒命后, 生下一子, 名叫灰灰。沈玉兰在生下儿子灰灰后, 本以为可以安然地度过此生, 可是上天似乎并不想就此放过她。儿子灰灰被同父异母的哥哥, 自己的舅舅——焦宝成, 推进了滚滚黄河, 此后沈玉兰又在同父异母的哥哥的欺骗下, 重陷妓院。在历经磨难后, 又身不由己地嫁给了“抗日英雄”傻子常万春, 生儿育女, 开始了另一段人生的悲剧旅程。更难以置信的是, 沈玉兰在七十岁死后又活过来, 并且伴随着一系列身体的变化及令人不可相信前世记忆。因此, 子孙都离她而去。只有转世为山羊的儿子和转世为骡子的父亲陪伴着她, 在黄河岸边的窑洞里消磨着今生的最后时光。
沈玉兰正是在历经世态冷暖中逐渐成长起来, 在“人的命, 天注定, 如何赢得过命”的宿命观念中, 涉过千转百回的命运长河。《死去活来》中弥漫着的深重的宿命论思想, 正是通过沈玉兰这传奇的一生体现出来的。由此, 我们不难可以看出作者韩思中在主人公沈玉兰身上投注的感情是无奈的, 也是深沉的, 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似乎是要通过主人公沈玉兰来告诉读者 :“人可以和人争斗, 如何能和“命”争斗?”这样悲观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原因。
二、沈玉兰宿命观形成的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纷纷侵入, 不仅传统的社会格局被打破, 原生态的乡村受到严重的冲击, 而且社会也出现了各种严重的问题。面对这些沉重的社会问题, 关注着底层人民生活的知识分子韩思中, 找不到一条可行的解决办法, 于是将他对人民的关心的满腔热血投注于《死去活来》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沈玉兰——这个底层妇女的缩影的身上, 深入展现出在转型时期人民的痛苦与悲凉的挣扎, 充满了浓郁的宿命色彩。正如唯物主义思想信奉“物质决定意识”, 任何思想意识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那么体现在沈玉兰身上的宿命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1. 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死去活来》中无论是沈玉兰的前世还是今生, 家庭环境都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前世的她出生在一个绿林世家, 可是却遭到家族的灭门, 为了重振家业, 他过早的涉世, 过早的感受了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今生的她是个私生女, 从小寄人篱下, 后反复陷身于妓院, 在不谙世事的少年时代就承载了太多的苦难和太多的不公。正是这样不完整的家庭背景, 使沈玉兰看淡了世态纷扰, 学会了从容面对一切, 任世界如何变化, 依然每天守护在老河边, 消磨着生命最美的时光。也正是这样悲哀的人生观, 使沈玉兰的自我主体意识逐渐地丧失, 成为一个性格不健全的女人, 从而将一切归结于“命”, 如沈玉兰把她的儿子灰灰抛进黄河, 造成她悲剧的刽子手焦宝成的想法, “不记仇了, 人死灯灭的事, 还记仇做什么?”看上去是一种心胸宽广的表现, 实则正是这样的“坦然”与“宽容”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体现出深沉的宿命观。因此, 家庭环境是沈玉兰宿命意识形成的根基。
2. 社会背景的投射
《死去活来》中双重身份的沈玉兰, 穿越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朝代, 跨越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光, 经历了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民国的混乱、国民政府的批斗、文化大革命的风潮等具有深刻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的历史事件, 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从侧面深化了沈玉兰的宿命意识。沈玉兰就是在1946年的批判大会上被“抗日英雄”傻子常万春救下后, 无奈的嫁给这个所谓的“抗日英雄”的。焦宝盛在文革期间因批斗再次见到沈玉兰时, 与沈玉兰的对话, 真切的刻画出了沈玉兰的无奈。文中这样写道 :
焦宝盛由不得道 :“姨娘您说什么?这个女娃她姓常吗?敢情, 您后来果真是嫁给了常万春不成?”
“是啊, 不嫁他, 我又能嫁哪个?”沈玉兰莫名地长叹一口。
这样的回答真切的细致的表达出沈玉兰的无奈和身不由己的悲哀。正如“力是相互作用的”一样, 沈玉兰的宿命意识又和社会背景紧密联系着, 无论如何挣扎, 始终都逃不出时代与社会的枷锁。可以说, 社会背景的影响是沈玉兰宿命意识形成的催化剂。
3. 传统文化的渗透
尽管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风潮的冲击, 但是“三从四德”、“夫为妻纲”这些以男性为核心的传统观念的地位并未动摇, 尤其是在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黄河流域, 男权意识依旧处于主导地位, 以尊严、权威、力量为标志压制着女性, 而女性在这样的限制与压抑下, 却总是不自觉地承认了男性强加给自己的不公平待遇, 从而失去了本性。正所谓中国传统女性的人格在父权、夫权的压制下, 独立的人格无从谈起。在某种程度上说, 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正是在这种不公平的压制下丧失的。沈玉兰就是最好的解释, 她在这种不公平的压制下, 逐渐失去自我, 将不幸归结于命, 从而体现出她悲凉的宿命观。
沈玉兰的儿子常子宏暴亡后转世为狗后被亲生儿子勒死, 这包涵着“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含义, 在文化大革命时, 常子宏不顾亲情, 唾弃自己的亲生母亲, 因此受到报应, 转世为狗后被自己的儿子勒死。沈玉兰对此没有任何怨言, 因为她觉得这就是报应。由此可以看出, 佛教文化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 对沈玉兰的宿命意识的形成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沈玉兰为转世为骡子的感慨中, 这样说 :“荀不二说得对, 后人出自祖坟。万事不由人, 凡事不由人。”由此可以得出, 民间的谚语与沈玉兰的宿命意识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确实, 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沈玉兰宿命意识形成的文化基础。
4. 地理位置的限制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重生意识”为核心的民族性格特征, 而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中国东临大海, 南面大洋, 西南有云贵高原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西北部是浩瀚无垠的大沙漠, 北抵蒙古高原, 虽然不可以阻挡外部侵略, 但在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之初, 就修筑了绵延万里的长城, 中国人民就是在这样围合的地理环境中, 自我封闭, 自我完善, 很少与外界交流。生活主要依赖于农业与土地。长期以来, 中国人民形成了安分知足, 崇尚和平的生存原则和容忍的人生态度, 正是由于这种高尚的生存原则和人生态度, 中国人民更加注重“生”, 于是民间到处流传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俗语和“宁忍辱, 不恶斗”的生存原则。就是在这种特殊的“重生意识”的民族性格, 使人民习惯了顺从, 也就衍生出了宿命思想。韩思中将《死去活来》传奇性的故事活动选在黄河流域, 让沈玉兰在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中生活, 这就使沈玉兰的宿命意识更深入。由此可以说, 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沈玉兰宿命意识形成的间接因素。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人没有选择命运的自由, 却又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和命运发生着冲突。在这种冲突中, 人却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 尤其是女人。沈玉兰的宿命意识正是在这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深刻地体现出了人类的渺小及命运的不确定性。从这里不仅可以看出作者韩思中对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的深刻挖掘和中华儿女真切的关怀, 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传统文化中不合理部分的批判, 流露出作者对完美家庭的渴望, 告诫新时代家长——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摘要:《死去活来》作为韩思中的代表作, 深入展现出在转型时期人民的痛苦与悲凉的挣扎, 充满了浓郁的宿命色彩。本文主要围绕《死去活来》中主人公沈玉兰的宿命意识展开探讨。
关键词:沈玉兰,宿命意识,深层原因
参考文献
[1]黄道友.论芳芳小说的宿命意识[J].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11 (1) :63-67.
[2]向治国, 龚云辉.悲剧的必然性——浅析《苔丝》中哈代的宿命论思想[J].人文社科 (科技信息)
【宿命哲学意识】推荐阅读:
宿命读后感07-03
摩羯的宿命?作文06-02
宿命的等待作文09-28
蚯蚓的宿命散文10-02
中国式合伙的宿命11-03
少司命宿命歌词散文06-27
《宿命 》——小说《红颜露水》读后感08-02
初中诗歌散文:寂寞的宿命10-10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05-15
篮球意识的哲学思考论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