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物质意识研究

2024-05-15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共9篇)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 篇1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燕赵文化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作为走向世界的桥梁,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对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翻译的研究工作, 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另一方面, 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 突出了传统特色文化价值与魅力, 促进了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 有助于提高我省国际影响力与综合实力, 为建设精品旅游项目提供实践指导。

1.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 中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文章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 侧重翻译技能与技巧的应用, 如选择翻译规范程度、译文质量与认可度、翻译人员个体差异对文化内容的影响等;第二, 以语言实际使用为契机,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功能与特点, 结合具体语境, 采用辩证的方法展开外宣翻译。 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翻译应将归化和异化策略统一。 第三, 基于目的文化产业的实际, 注重体验式外宣翻译。 例如,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翻译, 常常采用易于读者接受与认同的目标语, 在译文中体现原文化的思想。

综上所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和翻译多为宏观研究, 从翻译实质、目的和技巧的角度阐释翻译问题。 注重翻译策略的同时却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文化差异。 本文借助西方学者提出的归化、 异化等翻译策略和相关翻译技巧等研究成果, 从语言和文化差异出发, 研究跨文化视域下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具体分析翻译中出现的不同文化信息问题。

2.跨文化意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的体现

首先,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或项目名称的翻译集中体现跨文化意识。 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河北省拥有大量文化遗产, 无论是保定直隶总督署、邯郸赵王城遗址, 还是吴桥杂技、衡水内画, 无一不饱含古今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其中许多名胜古迹的名称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常常与朝代名称或历史事件相联系。 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存在较大差异, 简单直译或仅从字面的解释难以达到预期反应和效果, 不易被理解和接受。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译者需保留中国文化本色和非遗项目的异域特色, 树立跨文化意识, 通过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展示历史典故, 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海外宣传与传播。

此外, 跨文化意识还应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的语言描述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描写多引经据典、措辞华丽, 语言概括能力较强。 翻译时, 译者选择文化词汇应考虑目标语读者不同的思维习惯及审美心理, 在介绍历史人物时, 可适当补充人物背景介绍, 通过意译方式使目标群体更易理解并深入了解中国历史。 针对不同文化间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 译者在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信息时需将跨文化意识渗透其中, 巧妙避免跨文化冲突, 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

3.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现状

近年来, 随着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深入和“一带一路”的提出, 河北省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在我省举行。 全省各地、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与县域文化产业布局, 实施 “一县一业”策略, 打造出例如吴桥杂技、曲阳石雕等一系列县域文化品牌。 我省源远流长的原始、古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众多内容丰富的原生态宣传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学习, 仅张北县草原摇滚音乐节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余万观众, 外宣翻译在县域文化产业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然而, 翻译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与中外文化沟通桥梁, 在此领域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课题组收集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 其中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资料没有外宣译文, 只有少数传统手工艺品的资料介绍外宣英译, 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唐山皮影等。 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发现, 各地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时, 翻译工作一般由外聘译员完成。 尽管外请译员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字翻译经验, 但对民族、民俗文化却了解甚少, 不能完全理解并表达文化遗产的深层含义。 由此可见, 当前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还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

4.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是并未充分重视现代化翻译手段与应用平台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作用。 虽然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但对于河北省非遗文化产业项目阐述、背景介绍大多单一使用中文。 例如, 集中展示河北省多种县域民俗文化的电视宣传片中, 大多数都只有中文介绍, 并未配有英文字幕或制作英文版。 在网络广泛使用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使用互联网了解河北省文化旅游项目并将其作为其旅游、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前除部分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在其官方网站上设置了英文模块外, 部分文化产业项目并没有相应介绍。 例如, 河北新闻网对于河北省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 但并没有相应的英文介绍, 这将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又一瓶颈。

二是河北省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与文字资料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的大量需求。 从项目组收集到的外宣翻译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来看, 非遗文化产业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不容乐观。 外宣翻译需求和现有高水平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不成比例, 文化产业专业翻译人才稀缺。 项目组走访了文化局、旅游局、 博物馆和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品销售种类比较丰富的商铺后发现, 采集到的多是一些不利于保存的零散资料图片或是对某一类艺术品的笼统介绍, 无法深入艺术品发展历史、制作工序、工艺特色、文化价值等细微方面。 甚至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只是简单的名目列举, 缺乏详细的文字描述。 编辑成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物较为有限。 目前尚未实行有效的外宣翻译人才引进机制支撑外宣翻译水平的提高, 导致大量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的外宣翻译中存在漏译误译现象。 例如, 在对于河北省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的网络宣传中, 虽然在其官网上设置相应英文版快, 但与中文介绍进行对照, 其内容被大幅删减, 外宣翻译过于简单, 未能详尽介绍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是在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外宣翻译中, 未能充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作用。 中西方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策略不完全符合翻译的具体要求。 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 相同词汇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联想, 所表达感情会有所不同。 译者在翻译的同时, 多局限于语言本身, 表达方式受制于汉语思维模式的束缚, 没有对原文隐含信息深入理解, 忽略背后文化内涵, 导致原语文化词汇处理不当, 译文过于片面, 不够简洁规范, 错译、漏译等现象时有发生, 欠缺对目标群体思维、文化等审美差异的考虑, 不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 影响译文的信息传递。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 由于译者知识面和专业素质有限, 或缺少相关可供参考的工具书, 或在此领域没有可咨询的专家, 在未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文化信息的情况下, 对其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文化误译;从语言表达角度上, 因文化空缺造成文化词汇不对应, 或是在翻译旅游外宣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时使用了不恰当的翻译策略或方法, 这些都会导致文化误译现象的出现。

5.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 充分认识到外宣翻译在提高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利用网络平台不断丰富外宣翻译形式和手段。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英文版) 建设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 采用超链接技术适当添加背景介绍或注释解释, 搭配地图、视频、公文等内容。 在介绍项目本身的同时, 阐述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 通过开通公众平台或社交媒体向海外介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相关宣传网站上设置英文模块, 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外宣翻译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制定相应评定体系和质量标准, 杜绝误译现象。

第二, 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 更离不开我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关部门应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组织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出版, 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展开深入调研, 进行文化遗产翻译研究, 开展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讨活动, 探索出一套适合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标准。 由政府主导, 对现有的英文翻译资料给予纠错、更正, 组织相关部门专门负责翻译工作和译文质量的审核, 请专家和学者一起研讨难度较大的外宣资料翻译。

第三, 省内各高等院校重视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 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考虑地方因素和地方特色, 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知识教育, 开辟民族文化知识课堂, 结合地区对外翻译宣传的实际需要, 不断探索、创新, 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能真正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解决专业翻译人才紧缺问题。

最后, 培养跨文化意识, 坚持“文化自觉”的原则, 将归化和异化有机结合。 在翻译过程中, 理解原文所处文化背景及情感倾向;积极了解外国文化、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受众的思维模式。 在内容上, 忠于原文文化内涵;在语言翻译层面, 遵循目标语言语言习惯和习俗, 能够准确传递原文信息。

综上所述, 作为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文化产业对外翻译工作的研究, 不仅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 而且以旅游为媒介既能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壮大, 彰显其独特魅力与人文价值, 更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对增强我省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非凡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调研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现状与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 从微观上剖析存在的问题, 针对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特点, 提出改善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有效措施与合理化建议, 从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人才培养, 重视外宣翻译的研究与实践, 突破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瓶颈, 探求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非凡之路, 力争为我省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参考文献

[1]Bell, 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10.

[2]胡兴文.中国文化走出去——面向受众的翻译出版路径[J].中国出版, 2014 (9) .

[3]赵春丽.河北省文化产业外译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 2014 (3) .

[4]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 2013.

[5]刘媛.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问题初探:川北大木偶英译研究[J].外语翻译, 2013 (5) .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 篇2

****** | ***

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

学 院:******** 学 号:******* 姓 名:***

从现代哲学观点看,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实体。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人的世界也因此具有物质精神二象性。自古希腊哲学文化开始繁荣之际,在大量众多的神学论中开始诞生如米利都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等的自然哲学思想,与宗教不同,他们更加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即人类对物质的客观存在具有初步认识,即便当时还不成熟。而自苏格拉底起,他主张客观真理,认识事物的可能,并且首次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这一观点,这就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雏形。古希腊哲学与现代哲学的渊源都是可以逐步去深究的。物质精神二象性

人的本质问题,就是哲学的本质问题。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从人的角度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不少人对物的偏执崇拜是唯物主义,对精神的单纯追求则出现不完整的世界观。道德冲突的实质就是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冲突。物的功能迅速提高,人的道德却徘徊不前,这是人类的智慧与道德的“精神分裂症”。

爱因斯坦写道:“物理学当前的局面可以概括如下:有一些现象可以用量子论来解释,但是不能利用波动理论来解释,如光电效应;有一些现象只能用波动理论而不能用量子论来解释,如光遇到障碍物会弯曲的现象;但是又有一些现象既可用量子论又可用波动论来解释,如光沿直线传播。那么对于这么多对光的定义,到底哪一个才能确切说明其特性,最终证明,波粒二象性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结果。波粒二象性是物质的辩证属性,从此也体现了现代物理学的新思维方式,更反映出,在辩证物质与精神的观点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物质与精神的在当代社会下的相互依存关系。

不得不说,物质有点像粒子,精神有点像波,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也是互补的。例如: 物质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物; 物质是实体,精神不是实体;

物质无需载体,精神必须以物质为载体; 物质受时空限制,精神不受时空限制;

其次,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人对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是必须的,故从哲学的立足点出发,我们必须同意物质精神二象性这一说法。至于物质衍生精神,精神创造物质,则就类似电磁原理一样,互生互利。古希腊时期的”物质“ 物质是现代对各种形式的物质形态的统一称谓,而古代对物质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物体“、”实体”等层面。在古希腊,对“物质”的认识还处于“世界的本原问题上。

/ 4

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

****** | *** 公元前六世纪,在东方伊奥尼亚地区部分哲学家指出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开始探究我们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这个世界是从什么东西演变而成,最终又回归到什么东西上去,这些哲学家被称为伊奥尼亚学派。他们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等;赫拉克利特不但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而且认为万物永远是流动的,同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又相互斗争,一切都由斗争产生。这是最早的辩证法思想。

在物质与精神的辩论中,我们视物质为人存活的基础,从而由人创造了思想,从而有了精神。故精神的物质条件之一是人。古希腊对人本体的认识则更加独到。

公元前五世纪,经历过几次民主改革的雅典成为古希腊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智者学派也就是在此时出现了。公元前五世纪至前四世纪活跃在古希腊各邦的一批职业教师、演说家、作家——智者们,他们对当时的古希腊社会产生了及其巨大影响。他们讨论的中心不再是自然界宇宙生成等问题,而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人‛成为研究的中心。智者学派的著名代表是普罗泰戈拉,其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被后来的哲学家认定是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

直到苏格拉底对客观真理的看法被提出来,他认为人与物体一样是客观存在于世界的,世界万物的尺度并不是人,人也不是作为世界的中心而存在。柏拉图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具体事物,不是绝对,而是相对存在的,从而又将物质的客观性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否决。

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则完全将理念视为独立于实物而存在的东西。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于世界物质的研究却更加深刻,他认为地上世界由土、水、气、火,四大元素组成。其中每种元素都代表四种基本特性(干、湿、冷、热)中两种特性的组合。土=干+冷;水=湿+冷;气=湿+热;火=干+热。而且他认为白色是一种再纯不过的光,而平常我们所见到的各种颜色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的光。这个理论在牛顿把三棱镜放在阳光下得到了论证。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影响下,古希腊在对自然的研究上更上一层楼,如在生物领域,他解剖了多种动植物,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详述了小鸡的胚胎发育过程等。

自亚里士多德时期始,西方哲学的发展进入高速期,并且对自然地研究和科学的考证进入逐步进入全盛时期,物质世界的真实面貌开始清晰完整的被人类所认知。古希腊时期的“精神” 从葡萄牙帝国在全球的航海资源掠夺以及大量殖民时代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人类进入相对和平发展时期,人类对物质资源的疯狂争夺整整经历了四百多年。直到现代文明的突起,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精神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于精神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就好像2400多年前的希腊一样。那时候,“精神”的雏形在这块大地上滋生。古希腊时期,对于“精神”的谈论还完全处于无定型时期,直到苏格拉底第一次将没得

/ 4

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

****** | *** 定义,他说“美德即知识”。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在今天看来,苏格拉底对于人类精神层面的探讨是功德无量的,他将抽象的精神结合到当时他最专注的事业——教育当中,可能源于他对知识的宣传,也可能是他对美德存在基础的探讨,现在看来也有些局限性。但是却促进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美德”的追求。到了柏拉图时期,客观唯心主义被创立,他提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组成的。理念的世界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接触的现实世界,知识理念世界的微弱影子。这将人的思想推向了至高的地位,把现实视为人思想的幻化演变,认为现实世界是时刻变幻无常的东西,我们只能对其意见和看法,不可能真正的认识。提倡人们走向自身的理念层面,学习知识来认识理念,因为知识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将万物归为精神层面的影射,并且通过理念构想出一副理想的乌托邦画面。充分体现出古希腊人已经在向精神层面深入探讨。只是前无古者,他们的路显得异常艰难。“形而上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却抛弃了柏拉图所提的唯心主义观点,他的理论更加偏向于理性和逻辑,他认同世界由“质料”组成并且客观存在,他认同动物与人同时客观存在。他对人的品性进行理性的研究,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他把人类对知识的需求纳入人类认识真理的必须方法。也即是现在人们把只是作为精神食粮的来源之一。

现代的“古希腊”式物质与精神

站在古希腊三大哲学家的肩上,我们有了对现实世界的相对统一的认识,对万物有了较为明确的分类,对精神与物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古希腊时期,对于现实世界的定义众说纷纭,对精神世界的了解也难以从神学论当中脱身。鉴于哲学家急切地想改变人们的思想认知,在科学发展严重不足的条件,开始像物质世界和理念世界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以求更具说服力的效果,获得更多的追随者。但是随着各类哲学思想的碰撞,最终回归理性客观的世界观,这也才有了西方哲学发展的盛世,开启人类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对现实世界的科学认识。

/ 4

古希腊哲学中的“物质与精神”

****** | *** 从古至今哲学家在对人类精神层面的研究从未停止,不同于最初的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当初的简单形式,而是将精神层面的认知与物质基础充分结合起来,对历史发展形成的不同层面的精神层面联系起来研究,认识到精神发展的条件,必然结果等等。如今,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物质平分秋色,精神消费也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古希腊式的“物质”与“精神”混沌的局面可能我们很难再会看到,但是却不可否认古希腊哲学家带给我们超越现实世界的创造力,从而拥有如今更加多元的物质生活,也是他们,带领人们王更深层次的精神去认知,让理念成为支持我们生活的重要支柱,为人类改变世界注入一剂强心剂,用智慧战胜困难。也是这样,古希腊哲学以一种无形的姿态融入在我们如今的生活当中。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 篇3

一、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区别:第一,二者所属的问题不同。前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后者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二,二者研究的主要范围不同。前者研究的主要范围是整个世界;而后者研究的主要范围则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三,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不同。对前者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而对后者的不同回答则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联系:二者都是决定与被决定、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历史观上的体现。

二、社会存在和物质的关系

区别:第一,含义不同。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而物质则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第二,范围不同。物质作为一般的存在,既包括社会存在,又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是标志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一切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而社会存在则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指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它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第三,与人的关系不同。社会存在既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同时又渗透着人的意识,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而物质中的自然界的存在则是可以离开人和人的活动的。

联系: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社会存在,即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同自然界的存在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具有客观性,属于物质范畴。

三、社会意识和意识的关系

区别:第一,含义不同。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的。而社会意识则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它是相对于社会意识而言的。第二,反映的对象不同。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现象的反映;社会意识只是人类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根源不同。作为意识之根源的客观存在,是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在内的一般存在;而社会意识的根源则是指社会存在。

联系: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性的意识,意识在社会中产生和发展,意识的内容具有社会性。不承认意识是社会意识,就会把人的意识混同于动物心理。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 篇4

一般而言, 问题意识是对主体知觉、揭示矛盾内外部诸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如果仅就心理层面而言, 它通常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因遭遇到疑难而产生的困惑、怀疑和欲求解决的心理状态, 进而促使个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见, 问题意识虽源于问题, 但却是对问题本身的超越。问题本身是多样的, 是经验层面的;问题意识则进入到了理性及理论层面。问题意识的提出, 即意味着学习者与研究者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自觉, 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把握问题的能力。因此, 遵循问题意识的内在理论, 必然要求实现相应的理论自觉。然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教育活动中, 问题意识的凸显常常停留于经验层面, 呈现为简单化的分析框架, 学生们往往不会提出“真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

首先, 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正日益被社会对哲学的功利性要求所侵蚀。当很多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只是将对之作为改变自己未来处境的跳板时, 当哲学无法变成以“思”与“问”为特征的、令人向往与痴迷的职业的时候, 他们不再相信精神的力量, 亦不再追求思想的乐趣, “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 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 而在今天的大学里, 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传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 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 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

进而, 哲学本应具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功能日益片面化为单一的授业功能, 进而丧失了哲学的最大之“业”即思想的意义。哲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训练是一个纯粹理论思维的训练, 它需要拒绝哲学教育的实用色彩和庸俗化倾向, 需要人们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因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近年来, 尤其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变成是知识教育, 本专业的很多学生也变得懒于思考甚或害怕思考, 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课程分数以及能否顺利毕业。

此外, 线性的知识体系、单薄的知识储备以及教科书式的思维模式是问题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 还要求学生对西方哲学的背景知识有专业储备;同时, 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素养, 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与宗教学等多学科知识;此外, 它还要求学生打破过去以主/客二元对立为特征的近代理性思维模式, 建构一种主—客体的现代哲学思维模式。而现状是, 学生知识结构的突出缺陷就是狭隘性和封闭性, 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意义发生漂移, 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理解流于表面, 进而造成一系列困境:不能透彻理解经典作家们的写作意图, 不能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亦不能建立起与问题情境的有机联系, 更无法形成问题意识。

由上可见, 问题意识的缺失一方面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浮躁焦虑感, 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工作中的困境。基于此, 大力倡导并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 将十分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准。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 关于问题意识养成的路径, 至少可从两方面加以思考。

一方面, 在抽象的意识层面, 需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重新恢复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批判精神是哲学教育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更是需要养成学生的批判精神。因为, 批判精神使得我们不故步自封, 不囿于偏见, 不盲从权威, 它是学术创新的前提。当然, 这种批判精神并不是对已有的思想进行无根基、无文本依据以及无内在逻辑的纯粹否定, 也不是对现实的犬儒主义抵抗。其内涵应主要包括:首先, 是对对象的研究性介入, 并对这种介入本身与研究缘起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发问, 始终在肯定的同时抱有怀疑精神的否定性姿态, 从而意识到视角的多维度、视野的开放性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判中产生的, 也是在批判中发展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正是这种批判性, 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性。其次, 批判精神要求我们以批判的方式去对待批判自身,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恰恰说明了对批判本身进行批判的必要性。批判之所以可能和必要, 在于它意识到了批判对象与批判自身的有限性。进而, 批判的存在也基于批判对象及批判自身的超越性。前文已提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一部批判史, 它是认识批判、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历史,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本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显然哲学家要关注自己的时代, 但哲学家关注时代的方式不是简单的镜像式反映或反射, 他/她需要的是中介性的方式, 即在关注时代的同时要与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张力, 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哲学的一切根本性问题必定都是不合时宜的,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哲学或者远远超出它的当下现今, 或者反过来把这一现今与其先前以及起初的存在联结起来。哲学本质上是超时间的, 因为它属于那样极少的一类事物, 这类事物的命运始终是不能也不可在当下现今得到直接反响。”可以说, 当哲学家们仿佛总是以不合时宜的姿态出现在时代中时, 事实上他们却是时代的真正的而清醒的观察者、诊断者和批判者, 同时哲学也在批判与自我批判中不断重铸其传统。

另一方面, 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至少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其一, 拓宽学术背景, 完善知识构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习, 不能仅仅只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原著, 更需要涉猎与通晓中西方哲学史,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进程, 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与此同时, 我们的思维方式需从理性哲学的近代知识论传统转向现当代哲学的存在论传统, 对哲学的理解也需与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生态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其二, 应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很重要的是就“问”本身提问, 发展创新性思维。海德格尔曾言, “进行哲学活动意味着追问: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而这种询问则意味着, 通过澄清所要询问的东西去冒险探究和穷尽在这一问题中不可穷尽的东西。哪里出现了这样的活动, 哪里就有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 这种哲学之问不是虚假问题之问, 而是对生命之根本的思考与提问, 是对人的解放与自由何以可能之问。同时, 提问方式本身也就决定了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其敏锐的问题意识, 掌握理论思维的工具并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进行反复追问, 进而“改变世界”。其三, 通过以研读经典为主要方式的学术训练, 培养学生对学术问题的敏感性, 对文本和材料的判断力, 以及思维的逻辑性和对生活世界的洞察力。通过研读经典, 可以让学生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去理解过去的哲学, 并从中领悟到事实上过去哲学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以新的形式出现。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或原典, 它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留下来的思想资源, 又是有待于我们进行创造性诠释的文本。也正因为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一直保持着它的开放性, 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20世纪东西方世界的发展, 直到今天并仍将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教育, 一定要注重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 哲学和哲学教育应使我们“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直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不仅是学科创新的重要前提, 而且也是重新恢复哲学理想、赋予哲学和哲学教育以生气的有效路径。

摘要:问题意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前提, 而且是恢复哲学理想和重塑哲学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训练水平, 需探讨养成研究生问题意识的路径, 即:一方面在抽象的意识层面, 需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重新恢复哲学教育的理想性。另一方面, 拓宽学术背景、完善知识构架;且学习如何发问、发展创新性思维;研读经典, 关注生活世界。

关键词: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87:184.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2:5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3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0.

[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0.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9.

[8]张载.张子语录[M].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 篇5

最佳答案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础性的观点。

关于这个观点论证有几个层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①具体科学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譬如,天体演化的理论证明了宇宙中的天体是统一的;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证明了无机物和有机物是统一的;人类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证明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是统一的。整个物质世界统一于它的客观实在性。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哲学的证明。这是因为具体科学研究的领域是有限的,它们只能证明自身所研究的那些领域具有客观实在性。哲学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可以从有限中把握无限。哲学还可以把各个领域的科学成果联系起来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和概括。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

③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人类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认识会愈来愈深刻。

从意识的本质看:

(1)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从内容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样论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跪求答案。急!最佳答案

首先介绍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不管是人们认识自然还是改造自然都以自然界的客观性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

为前提。人类社会具有客观性。

人类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意识:

从起源上来看,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从生理基础上看,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 篇6

意识形态对于思想具有指示作用, 其核心是信仰、信念,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指导思想, 指引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因此,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不断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这并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 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一个价值与信仰问题。

在思想内涵方面, 马克思主义具有绝对的资格与资质, 即“权利”, 在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发挥主导和统领作用。同时, 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的较量与博弈中, 马克思主义应当发挥决定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支配力, 能够从多层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供居于核心地位的思想资源。

在哲学文化层面,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文化形态、思想理论等形式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广泛的文化共识与价值认同, 是自下而上地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并在政治领域得以巩固与发展。通过对大众的文化教育, 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从哲学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的融合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 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与赞同。“如果意识形态能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那么这种意识形态就将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使阶级或集团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目标得以实现。因此, 执政的阶级或集团会有一个使意识形态为群众所接受的重要任务”。

只有深入人心的意识形态才能够真正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 所以,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需要广泛传播, 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息息相关, 在价值层面与文化层面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与赞同。人民群众获取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所传导的主流思想与价值观念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学校、网络、电视传媒、手机、文化书刊等。那么, 我们采取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阐释与传播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产生更多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政治认同。

二、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中国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积淀, 体现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才有了流传千古的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它的巨大的社会感召力与凝聚力促使它在我国各族人民前进的道路上长期作为精神动力, 也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有不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契合。比如,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辩证思维传统、知行统一、民本思想以及大同理想, 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唯物辩证法、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已经共产主义思想相契合。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孕育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必要条件。经过无数次的发展,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将世界观、价值观、知识、情感认同与思想道德规范都融为一体, 深深地融化于中华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好广泛接受。

从中国人世代追求的大同理想到李大钊对于民彝史观, 尊重民众意志, 无为而治天下的思想, 无疑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相契合。“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传统民本思想到“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相契合。

由于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 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易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使中国共产党可以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也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易于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传播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自己的生活、思想的意义。当然,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需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 从而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的风格与形式。

三、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结合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相结合的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 它们结合的路径是其中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内在贯通。传统哲学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思想教育资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融合是非常必要的。至于哲学文化这个话题, 不同哲学文化间产生冲突于融合, 各取其长, 吸收先进的哲学文化。同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也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依据。一方面, 二者在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与社会理想等方面的相通性, 使它们虽有差异但并无根本对立冲突; 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悟性思维、主体修养论及人生哲学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化才能更容易被普遍民众迅速接受和掌握, 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灵活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优秀的传统哲学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 让它具有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让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具备群众活力, 得到广泛共识。

总之,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 需要加强其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精髓互相碰撞、交流、融合、发展的博弈过程中有效进行, 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哲学物质意识研究 篇7

对意识形态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马克思和曼海姆,虽然他们都没有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曼哈姆继承和结合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分析整理后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两种独特的可以分离的意义,并通过不同主体来划分特定意识形态观念。曼哈姆认为:“当我们对别人所提出各种观点怀疑是,它所隐含的就是有关意识形态的特定理念。不管别人用何种方式来来掩饰他的本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为目的的。曼哈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就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继承和开创。

带有形而上学的现代意识哲学,由于违背了康德形而上学可能条件的忠告,在20世纪中期遭到怀疑,而且陷入相持的局面。康德主张先验主体,它将客观世界分为现象与自在之物。悬置了上帝,与笛卡尔理论主张刚好相反,这从一方面说是限制了主体的范围;两一方面将主体有借贷主体提升到真正意义的主体上来。康德哲学在总体面貌上表现为积极乐观的思想,它是理性对其自身的自信。树立了相对于现象的权威。他主张“我思”的唯我论,在当时哲学史中掀起了很大的风浪。

在批判传统和谋划科学的形而上学时康德认为形而上学不能是经验,应该用综合方法建立普遍知识体系。,他把命题确定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合法形式。但是现代意识哲学以事实材料和人类具体认识历史方面为依据来谋求形而上学理论。因而在本质上有很大的经验性。所以节学的必然选择就表现为:出发点的具体给予性逻辑地决定与综合方法对立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论体现了现代意识哲学对科学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科学的模仿,并没有认真分析内在方法及其有效性的表现形式。自然科学字本质上研究的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构成规律,因而实证方法是满足他有效性的特定方法。但哲学要求的是具有整体意义的普遍知识,其论断要超越经验对象。所以从特定经验内容出发的哲学史主观独断的普遍性。着从本质上为哲学任意妄断打开了后门。前康德形而上学遭到西方哲学批判最多的就是这种推理。

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认识中,海德格尔把现代的主体落实到形而上学中,这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他希望克服康德所建立的意识哲学的不足。海德格尔的哲学表明它所研究的是构成主体的本体基础,是不同于康德的经验主题的。海德格尔放弃了形而上学所提出的要求,而是用一种对“此在”的生存“显现”的逻辑来进行哲学推论用非理性的实践来取代理性的认识。即便如此,海德格尔并没有真正得走出哲学怪圈,他只是把主体哲学的思维模式颠倒了一下,仍然在主体哲学中迷失了方向。

哲学本身要求对普遍性的追求,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论。即他必须从事物的普遍性出发,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则,这样才能更好的金人哲学构建的各个环节。如果从逻辑观点看,现代意识哲学的方法论已在根本上决定了自己走偏了路。因此,现代意识哲学不可能克服后现代主义加于它的无根据、无理念、等形而上学的批判。现代意识哲学把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

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种后现代主义哲学,它是在反对现代意识哲学中形成的。从他们对峙中可以看出,现代意识哲学所主张的经验存在也恰恰是后现代主义主要批判的方向。现代意识哲学并没有否定经验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后现代主义却要以此为由把现代意识哲学逼迫出局,否定其所主张的经验存在。现代意识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之争,当时主要体现在赫拉克利特与克拉底鲁之争。他们以“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与“你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为论证命题进行辩论。这也从反面折射出现在哲学斗争的实质。

后现代主义主要反对意识的现实存在,它对哲学构成了存在合肥站的挑战,诱导哲学发现意识批判主体,是西方哲学思想历史处境的一种提示。意识批判具有一般形而上学的的特点,从他的各个观点和方法论中可以看出一是批判是形而上学的开端,并为自己规定了由纯粹反对观念直接而无独断的发现意识存在的普遍形式的任务。

结语:

对《物质的分类》的几点意识改变 篇8

一、本节在教材中位置的意识改变

对于新授课或一轮复习来说, 本节课程都安排在了解主要知识脉络的一个重要位置上。为什么这样讲呢?

第一, 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反应, 而分类对于这部分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具体地说, 比如学习离子反应之前, 我们把对于物质的细致分类讲清楚, 学生就会知道哪些离子参与了反应, 哪些离子不会参与反应, 降低了思维难度, 起到了一个思维过渡的作用。而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 我们可以在分析反应类型这部分再次使用交叉分类法以巩固学生思维。

第二, 也是更重要的方面, 在紧接着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了元素化合物知识, 这部分知识重要但是显得杂乱无章, 学习起来耗时长却没有效果, 这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苦恼的一个问题, 而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重视并能很好把握《物质的分类》这一节的教学, 这类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 金属———金属氧化物 (往往是碱性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往往是碱) ———盐 (往往提供阳离子, 化合价为正) ;反之, 非金属也可以同理推测, 让学生在学之前就对后面的学习有总体的把握, 学起来会轻松很多。

第三, 这一节的思想如果可以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 如果每一个问题都能先从最基本的分类总结开始, 那么化学的杂乱感会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以规律和系统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的意识改变

大多数教辅材料上设立的教学目标是: (1) 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 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3)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丁达尔效应。

这些目标固然要实现, 但如果仅仅做到这些恐怕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想要的效果。这个目标只从知识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分类, 分类想要达到的效果, 而学生面对这些时没有一个直观、准确对分类的理解, 对于分类的应用只字不提, 这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中三维目标的思想。这个目标只有知识和技能目标, 没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的意识改变

很多的教师会在复习这部分时一笔带过, 觉得无关紧要, 甚至有的教师分类不讲, 只讲胶体;还有的教师对分类大讲而特讲, 讲的却只是皮毛。例如, 对于交叉分类法我们在提到书上的分类时, 是否多加了一句对该物质性质的细致分类?

这似乎成了每个教师心中的终结答案, 而我们是否在加强一句:“请用该分类结果分析Na2CO3具有的性质,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性质么?”

Na2CO3:碳酸盐———可以与酸生成气体反应;可以与Ca2+等生成沉淀反应。

钠盐———可以有焰色反应。

除此以外, 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由于水解分步进行所以与酸反应有过量问题。

再如: (1) 用该方法分析Na2SO3

亚硫酸盐———可以与酸生成气体反应;可以与Ca2+等生成沉淀反应;另外, 硫处于中间价态,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钠盐———可以有焰色反应。

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由于水解分步进行所以与酸反应有过量问题。

(2) 分析SO2

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水、与碱、与碱性氧化物、与某些盐反应。

化合价———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 分析CaO

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水、与酸、与酸性氧化物、与某些盐反应。

化合价———最高价态, 但比较稳定一般不发生氧化还原, 等等。

以上考虑在教材中多处均有所体现。比如, 在第三章开始, 新教材通过一组图片引入, 总结金属的性质, 以后的编排都是按照金属的通性设置的, 先讲金属的性质, 然后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的性质。这也是分类教学、分类学习方法的延续。再如, 选修四中各种平衡 (包括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的知识出现顺序都是:平衡的建立———特征———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如果我们教师都能把握教材编排意图,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总结, 那么我们化学学科的学习将是充满乐趣的。这也正是体现了我们三维目标中的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指导, 并进一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

四、使用方法的意识改变

分类总结是化学乃至所有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可是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 有多少人坚持在用呢?是懒得用还是不会用呢?我个人觉得, 实际上不会用者居多。我们教师都是在体会了几年之后才能体会到这层意思, 甚至还有很多人至今仍只体会到皮毛, 何况学生。

道德意识形态本质的哲学反思 篇9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 但是, 笔者认为, 将道德的一般本质界定为一种受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尚有不妥之处, 其弊端就在于对道德的认识只是侧重从社会存在的角度给予论述, 强调了社会存在对于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而忽视了对道德主体的研究, 从而模糊对道德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认识。

笔者认为, 对道德本质是否为意识形态的争论, 其实质就是对道德的工具性价值和内在性价值追问的争论。质言之, 如果把道德本质理解为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态, 那么在实践上必然会侧重于对道德工具性价值的追求。也有人认为, 道德并非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态, 它本身既是目的, 也是手段, 毋宁说, 它本身就是“善”, 是人们自我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所追求的品质, 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终极目标。伦理学家韦伯强调认为, 伦理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不仅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 恰恰是对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道德与纯粹的意识形态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伦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 价值科学与事实科学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解释、分析世界, 它以事实经验为基础, 而价值科学则是建立在事实科学基础之上, 通过分析解释而进一步向人们提出应该如何的价值要求。因此, 道德的特性就是在真实的认识和反映世界基础之上, 向人们提出更高的价值要求并逐步向理想接近。因此, 理想性, 实践性, 是伦理学的主要特点。什么是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 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基于统治者的需要, 颠倒社会现实的神秘的, 隐晦的精神力量, 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 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形成理论体系, 他为政治提供合法性权威性依据, 并发挥着社会的整合, 凝聚, 引导, 价值导向等社会功能。我们来看, 意识形态是根据统治阶级利益的诉求而制定的价值体系, 它是通过国家工具将其灌输于民众, 其本身也具有着应然性与理想性的特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我们知道, 意识形态只是基本的思想、价值信仰。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处于上层建筑的地位, 而且具有着思想意识形态的功能, 但是若将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规定为道德本质, 显然不具有说服力。实践表明,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由国家权利支持的纯粹意识形态在控制和引导人类行为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 另外, 从道德的起源来看, 道德也不是被动单纯论证和教化, 而是在道德主体在生活实践中通过积极的协商而逐步实现的, 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面前具有着创造性和选择性。

另外, 我国的特殊国情也是造成混淆道德与意识形态关系认识的原因。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呈现一元化特点, 比如, 经济制度的一元公有制, 政治制度的下级服从上级, 在道德教育方面倡导单一的“革命道德”, 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革命道德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同。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利益格局出现了重组和变动, 人们之间的利益, 地位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个人自主意识不断提高, 人们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是固守计划经济以来的道德主体单一化而忽视道德主体利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特征, 继续推行单一的道德说教, 就会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比如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 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如果不能得到伦理道德的支持, 道德就很容易被人们当作是某阶级利益的自我表达, 当作是限制个体发展的空洞说教, 这就是道德在我国当前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症结所在。

把道德本质理解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科学结论, 但是仅限于说它在社会结构中, 即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中, 处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地位, 而意识形态不仅不能将道德的核心本质揭示出来, 甚至模糊我们对道德与意识形态二者的区别和认识。

理论上对道德本质把握不清必然会影响道德的实践及其功能的发挥。道德与意识形态二者认识上的混淆, 在实践上, 道德主体就必然会把它当做一种教化的工具, 从而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道德社会本质论告诉我们,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 我国伦理学界长期以来, 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前三十年, 不论是国家, 集体还是个人, 都把道德理解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 理解为国家意志的表现,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求回报等美德被无限制的放大, 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的利益被忽视, 道德被视作约束与规范的代名词, 似乎道德就是为了社会发展不得不对个人自由的一种剥夺。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来看, 也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化、空洞化、单一化的弊端, 脱离群众实践生活, 人民在只谈贡献、牺牲, 不谈索取、利益的道德说教面前成了抽象的群体。道德就被人民群众当成了“圣人之言”, 把践履道德当作是“圣人所行”, 道德成了就以集体名义存在的“传教士”, 将价值、美德以及政治思想一并传达给社会群众, 结果不但人民群众的素质没有得到提升, 反而对道德的理解存在着认识上偏差。道德不但没有成为公民提升主体的方式, 反而成了压抑人性的工具。此外, 大多数伦理学工作者更是以“道学先生”的姿态为其意识形态合法性、权威性进行辩护, 对道德不是看作一种科学和学术, 而是不遗余力的论证和维护主流价值观念。从我国当前学科建设上, 德育并没有单纯的作为一门课程, 而是将道德教育归纳于政治思想教育范畴, 将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思想混淆, 从而导致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发生偏差, 形成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恶性循环。

总结:笔者认为, 道德不仅有它的社会性本质, 同时还有它的主体论本质, 道德不仅仅是用来约束, 限制人的, 同时也是对人的一种积极的肯定, 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也是主体需要的产物。道德形成一种规范体系来约束人的同时, 也是作为一种价值理想体系来引导人, 激励人。它一方面教育社会成员不应该做什么, 更应该教育人们应该做什么, 培养人们的善意、爱心, 同情心, 引导人在实践道德的时候体验自我内心的幸福感和那种人之为人的尊严感, 光荣感。社会本质论伦理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阶

酒楼上的人生

——《在酒楼上》解读

胡争飞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在酒楼上》, 这部最具有“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

《在酒楼上》, 这部大多数中国人喜爱的文学作品;

《在酒楼上》, 这部在人生边上的彷徨的寻梦之作。

鲁迅, 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致的观察, 谱写了一段辛酸而凝重的人生往事, 诉说了一种世事沧桑的苦味。

时光荏苒, 物是人非。曾经的彷徨, 曾经的失意, 曾经的过去, ……, 曾经的一切, 一去不复返。那种陌生的感觉, 一直萦绕在今天他的心里。对S城的陌生, 对朋友的陌生, 还是对自己的陌生, 他可能不知道, 也可能知道。但他在四处静静地寻找, 寻找曾经的那份执著, 曾经的那份追求, 曾经的那份梦想。

“我”, 漫步在S城熟悉的地方, 本打算寻访几个以为可以会见到的旧同事, 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 畅谈激昂的往事, 找回人生的信念, 但是, 一切好像变得难么生疏和哀愁。

也许, 心中始终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惆怅, 以及冷漠的环境, 正好促使他想起那熟悉的小酒楼, 来消磨这无边的无聊。来到那里, 一切如故在此, 但只是已没有熟悉的面孔, 没有熟悉的声音。一个偌大的S城, 自己完全变成了“生客”仿佛, 这里并不欢迎他似的。然而, 他还是迈进了那曾经不知走了多少遍的熟悉门槛。楼上却“空空如也”。唯有楼下的废园, 老梅、山茶树, 还有一丝的生机, 赋予了人的生机与活力。面对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此景, 愁容满面的他, 欣赏丰富而激烈的此景, 这才算是最大的欣慰吧!“酒肉穿肠肚”,

眼前的一切依旧陌生, 渐渐的感到了孤独, 但又不想被人打扰, 只想一个人静静地看, 静静地听, 静静想。

然而同窗的迂缓到来, 打破了这一切的“和谐”, 但是他并没有懊恼, 只是感到吃惊和奇怪, 曾经的好友却变得如此模糊, 当年思想活跃、敢作敢为的吕纬甫, 却变得如此苍老、衰瘦、颓唐。吕纬甫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让他感到悲伤和失望, 甚至绝望了, 两人人生道路截然发生了剧变。

吕纬甫诉说了一些自认为“无聊”的事, 他只是默默地听, 时不时回应一句简短的话语, 他可能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倾听这个同窗身上发生的“巨事”。第一件事, 为弟弟迁葬时, 找不到弟弟的骨殖, 但仍坚持把旧坟里的泥土装进新棺材;“我”实在是一个庸人, 我这时觉得我的声音有些希奇, 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阿阿, 你这样的看我, 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 “我”发现了他的不同, 变得那么陌生, 变得那么可笑, 变得那么无知, 做了一个欺骗母亲, 又欺骗自己得傻事。现在的他, 是失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真诚。第二件事, 为船户女儿阿顺买来剪绒花, 阿顺却已死于诳言;阿顺, 一个典型的农村传统妇女, 勤劳, 能干, 踏实, 真诚。吕纬甫很喜欢她和她的性格, 从她那里, 他可以找到一个

级斗争为基础, 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将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界定为道德的本质, 这是一种分析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 但绝不是唯一方法。如果我们只是强调道德的意识形态性, 强调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性, 就必然会模糊对道德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客观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论问题, 道德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 他应该是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理想。并“祝赞她一生幸福, 愿世界为她变好”, 尽管如此, 天不佑人啊!可爱的阿顺被那样的贼骨头的诳话害死了。如今仅迫于生计, 教授这种传统的封建毒瘤, 继续危害人间, 危害下一代。这是“我”不愿看到的。意志消沉, 精神颓废, 已经成为他的代名词。他由一个激进者而退化为一个落荒者了, 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可悲的事。

酒后的真言, 吕纬甫凸显了闪光的品质, 而且并没有真正完全丧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些基本的良知。这使我很感激, 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也许, 当时的自身经济处境和时代所迫吧, “我每月有二十元, 也不大能够敷衍。”

一个如此激进的年亲人, 曾经胸怀天下苍生之志, 满腹报国之心。“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 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却变得“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 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却失去了“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当慨叹“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此时更显现了目前的, “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浑浑噩噩的本性了。早把那些旧日的梦的痕迹就忘却了。

“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 这就是促膝长谈的“答案”, “我”, 知道了所谓的答案, 要朝着“正方向”一直走下去。

面对社会, 面对别人, 面对自己。常常会有人说“郁闷”“无聊”“混日子”“我不知道我现在要做什么, 我不知道我将来要做什么。我只感到郁闷之极。这是在无所事事, 但是还能怎样呢?”“这个世界真没有啥意思”“我们所做的都是徒劳”。其实吕纬甫式的经历在现实社会比比皆是, 只是我们不太过多的深思, 不太过多的自责。当然这些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当我们常常产生困惑和迷茫的时候, 会说出“郁闷”的话来。像吕纬甫式的人物, 吕纬甫式的经历, 我们真的要过着吕纬甫式的生活吗?

读完《在酒楼上》, 回想人生, 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但却早已逝去。现在我们只想实实在在地思考, 思考过去, 思考现在, 思考未来。

这些曾经的誓言, 曾经的幻想, 曾经的努力, 只为一生的幸福。昨日的辉煌和荣耀早已逝去, 新的辉煌和荣耀却静静的等待。只是需要你的坚守与努力, 慢慢才会靠近, 才会获得。

把握现在, 就是把握未来;把握喜欢的事, 就是把握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上一篇:监测预警分析系统下一篇:气象科技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