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的哲学研究

2024-08-05

教师专业化的哲学研究(共7篇)

教师专业化的哲学研究 篇1

一、实践哲学相关定义

实践是一种真实的生活范式, 通过价值来引导生活, 让人们的理性生活进入现实之中。实践哲学含义为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生活, 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并改造客观现实。在一个方面, 人类的生活有自己的价值体验, 能够通过个性解放来获得实践过程。实践哲学站在价值的角度思考什么事情该做, 什么事情不该做, 以及行为的正当与否, 或者原则性问题的处理方式等。在另一个方面, 实践哲学鼓励实践付诸于行动, 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 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 以及智慧结晶。也就是说, 实践哲学阐述了人们意识观念中生活的实践活动, 实践哲学综合了生活实践的知识, 向往着社会责任意识, 表现了人们追求积极生活的热情。

实践哲学的实践品质是追求真善美, 在具体的、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实践中, 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并成就自己, 人们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探索生活的价值, 并实现价值。实践哲学通过一定的价值取向, 来确定行动的方向以及原则, 从而产生出于自己自愿的活动, 实现自身特有的存在价值。实践哲学涵盖着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至善的活动模式, 对于实现人的价值作出了思考, 用价值取向来关注实际生活, 从而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过程。

二、实践哲学应用于高校田径专业的作用

实践哲学应用于田径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过程中, 与教育哲学有一定的切合之处, 教育的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培养、自我塑造的过程, 通过主动性的实践活动, 来高度形成教育价值活动, 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现在以及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 或者是体育专业的发展, 将会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实际需要, 关注专业的长远发展。当下教育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越来越明显, 教育过程也亟待反思和规划, 应该找出阻碍教育长远发展的问题, 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关注教育的成长和进步。未来的教育会更加走向实践化, 高校田径专业也会更加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需要, 培养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 关注教育价值对人们生活的指导作用。实践哲学关注现实和未来, 结合田径专业, 田径教育会更加重视田径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未来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方向。

三、高校田径专业落实实践哲学的方案

(一) 教学目标中的实践哲学

实践哲学下的教学目标应该符合现阶段社会对人才培养需要的目标, 符合社会实际, 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体育教育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理念, 以构建完善的锻炼方法为指导, 以促进学生积极的生活思想为重心, 打造完善的素质教育、综合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实践哲学下, 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并且实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积极自愿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 都应该关心学生积极性的提升和促进。今后的高校田径专业的发展, 会更加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从数量提升到质量问题, 首先培养创新型田径教师, 这些教师会更加注重培养的人才质量, 从而来满足新世纪下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不断变化的需要。田径专业的发展方向, 在教学目标上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与综合素质要求相结合, 促进专业型素质人才的培养。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高校田径课程教学应该:“是一门以锻炼身体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健康为目的, 以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体育教学, 它应该是对以往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 结合实践哲学中的社会生活实践需要以及实践学生自身的价值需要, 田径体育课程应该改变以往的技能、技术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将传授知识与意识, 传授能力与方法, 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结合起来, 重视对学生健康意识、身体意识、健身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让学生明确体育的重要作用。在整体项目内容方面, 将运动技能的迁移转换为心智技能的迁移, 重视技术动作迁移能力, 关注体育技术项目的非周期性特点, 也就是一侧下肢着地到缓冲再蹬地, 另一侧下肢折叠到摆动, 这些动作往复交替。在技能要求方面, 重视步频与步长的搭配、跨与跑的结合、放松和用力的交替、速度与耐力的保持等等。结合田径专业体育教学特点, 以及实践哲学的基本理念, 在田径体育专业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应该将技术教学、能力培养、知识迁移等融合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田径技术习惯, 从而培养出专业型、素质型、实用型人才。

(二) 教学方案中的实践哲学

实践哲学是整个批判哲学的核心部分, 教育其本质也是实践哲学的一个方面, 教育哲学同样将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有教育指导实践, 而又有实践哲学指导教育过程。教育中的实践哲学扎根于现实世界, 不断吸收现实生活经验, 汲取生活的丰富营养,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探索关于教育的正确方向, 探索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策略。在实践哲学指导下, 为了实现每个学生的价值, 田径专业教学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注重培养学生个性

高校田径体育教学与普通学科教学有相似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田径体育教学更加偏向于在训练中领悟理论知识, 在动作中感悟知识要点。在实践哲学下, 体育实践教学方案, 应该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结合素质教育需求,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实践, 培养学生训练的热情。在具体的体育实践过程中, 通过学生内在自身的作用, 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采取模拟协作、小组学习、专题讨论、辩论会等形式, 引导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发展, 促进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实施开放式教学

闭门造车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社会, 也不适应于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在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也为了迎合田径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 探究实践哲学下的符合实际社会生活的田径体育教学模式。从实际需要出发, 制定完善的招生计划, 向着社会体育指导人 才方向培养发展。结合开放式教学模式, 由学校教学活动教学与科研学习相结合, 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实践与科研实践活动, 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应用体育技能、知识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 也是根本目标。在高校田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技能, 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品质、意志,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本领,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未来的田径体育教育, 将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和实践哲学的核心是相符合的。首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学能力, 保证教学理论、能力、技术这三个方面的共同提升, 为培养学生奠定基础。其次, 实施素质体育教育, 引导学生不断掌握技术, 提升学生自学、自练能力, 让学生在技术、技能锻炼和实践的过程中, 形成一套完善的价值体系, 创新出自身的技巧和方法, 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联系社会生活需要

在实践哲学的指导下, 重视充分利用时间, 将技术、理论有机结合, 保证锻炼次数、时间和质量的情况下, 让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加深对体育教育的理解。同时, 体育实践更需要与社会生活实际需要相结合。在国内, 高校教育一般是让学生首先学习了大量的技术, 再去实践。结合实践哲学理论, 教育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实践, 关注学生对社会的学习、认识以及改造。从而田径教学可以借鉴瑞士、德国“双轨制”教学模式, 将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相互交错, 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教学实施中的实践哲学

结合实践哲学的实践原理, 最终的教育还是会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应用过程中。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从而又来指导实践。掌握普通教学也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更加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理论、体育技巧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也重视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转化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际训练过程中, 提高技术水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要重视结合田径体育教育的特殊性, 展开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下面分析两种教学实施策略。

1.教法上强化动作表象和认知结构

结合体育学习的特点, 体育学习更加关注动作的训练和学习, 体育训练实践验证理论的指导作用, 同时, 又能够强化学生的训练技能。在田径项目整体教学时,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要强调学生的动作表象和认知结构, 发挥学生动作表象和认知结构在学生学习和锻炼过程中的导向作用。首先, 可以引入多媒体或者是动态性录像手段和技术, 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教学, 当学生进行训练过程中, 拍摄下他们的动作, 通过慢速、常速、特点等方式,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动作与优秀运动员动作之间的差异, 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使得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其次, 田径体育教学深入之后, 对于每个动作的学习, 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此基础上, 可以对学生的动作加深其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理论与技术经验, 得出符合逻辑的知识框架和架构。也可以采取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方案, 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从而归纳出技术原理以及各项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形成正确而完善的认识结构。从而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有效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学法上重视互助合作和主动学习

实践哲学中关注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和贡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以田径体育教学为例子, 在运动技术教学的中后期, 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和合作互助学习。将学生根据其能力水平、技术水平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 小组成员由强、中、弱三个层次的学生相互搭配。在组建完小组后, 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构建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方式。比如, 可以开展短跑、长跑、中长跑合作交流活动, 鼓励小组成员积极交流和讨论,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展示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在小组成员的指导和带领下, 改进不足, 提升优势, 使得学生提升实践指导和训练的能力。

(四) 教学反思中的实践哲学

教育需要与理论相结合, 并不断结合实际生活需要、社会需要, 结合学生技能、能力等各方面的现状, 促进学生构建认知结构, 提升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加强教学反思, 重视训练理念的更新, 关注各种训练因素在横向、纵向上的变化关系, 结合学生个体差异, 研究训练周期、专项特征、训练规律、疲劳与恢复等方面的问题, 重视学生微观动态变化、动态过程上的关系, 从而加强田径教学中更好地掌握训练负荷、预防伤病的研究。反思教学过程, 反思田径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案, 通过实践指导专业发展方向, 通过社会实践提高田径教学的作用。

四、实践哲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实践哲学更加偏向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结合未来社会的实际发展方向, 在高校田径专业教学过程中, 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教育哲学中实践哲学的内涵, 用哲学的方法和语言来研究教育问题, 指导教学实践。可以从教育本质、方法、目的、学习的过程、知识架构的搭建、人才需求方向等角度进行考虑, 有针对性地分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的实用性等等。在田径教育目标方面, 不管是培养专业型的田径运动员, 还是培养田径教练员, 或是培养社会性的田径指导者, 还是简单的培养田径爱好者等等, 在这些方面, 实践理论都不容忽视。

在实践哲学视角下进行高校田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 应该结合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 首先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技能方法、综合能力的培养, 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其次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以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 从生活来谈教育, 结合目前社会生活的需要, 认真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 在体育训练实践、技能实践、应用实践过程中, 促进体育实践活动找到自己的归宿。在实践哲学视野下, 今后的田径体育专业发展将更加关注现实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田径体育教育也会由于社会生活实践、体育训练实践、技能培养实践等, 不断提升、不断创新、不断实现教育引导生活的本质追求。

总之, 只要能够努力地对实践哲学进行分析, 切合实际地把它运用到高校的田径体育教学中, 在对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和推进中必能促进高校田径专业的教育进步。

教师专业化的哲学研究 篇2

关键词:生态教育观,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国际化的今天,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校哲学专业如何摆脱传统僵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哲学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哲学人才培养质量, 成为当前关于高等学校哲学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讨论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从可持续性、整体性、平衡性等角度审视哲学专业教育教学,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分析和解决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好出路之一。

一、教育生态学是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调整并不是任意的, 也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所能奏效的。教育生态学从生态系统的理念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追求整个教学生态系统自身的平衡及外在环境和生态教学系统之间的平衡, 理应成为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1976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 (Gremin.L.A) 首先提出“教育生态学” (ecology of education) 这一术语, 至此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迅速发展。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教育生态学研究对象的认识颇不一致, 但都强调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综合、联系、平衡。概括起来说, 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 特别是整体、联系和平衡等原理与机制, 考察系统内部诸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 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 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1]。教育生态学指出人的潜力是在不断相互作用中生发出来的, 处于先天与后天的交接处;强调教育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及环境三个生态因子所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生态整体, 三个生态因子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动态发展变化的, 应具有整体性、和谐性和共生性, 应遵循师生协同建构原则。生态教育观主张教育要回归生命本质, 师生是同一环境中平等的生命主体, 为此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和兴趣, 教学应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教育生态理论注重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教师尊重每一个学习活动参与者的专家身份, 使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 生态教育理念能帮助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积极悦纳自我, 善待自我, 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其目的是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全面发展的人”。

然而, 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 专业化的演进逐渐瓦解大学教育整体性的理念, 造成人的思维的分裂化发展, 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褊狭。这种分裂与分化通过教育决策、体制与制度安排直接影响着我国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其后果是:一方面,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决策者割裂哲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想当然地将哲学专业视为需要大力发展的专业。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1000多所公办高校中, 拥有哲学系的约60所, 高校哲学本硕博在校生达1万多人, 由于专业设置多数缺乏科学评估, 导致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另一方面, 过于狭窄的专业知识学习虽然使部分受教育者具有谋求职业的能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暂时发展, 实现人的工具性价值。殊不知, 这种片面性与功利性学习最终使哲学专业的学生无法超越各自的边界, 他们无法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终将被社会所抛弃。最令人警醒的是, 在20世纪, 这种分化并不被认为是一种弊端, 反而被认为是“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

审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高等教育必须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故而哲学专业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原则的固守必须顺应生态教育观的要求和趋势, 致力于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整体性和平衡性为, 突破人的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扩张, 摒弃分裂与功利的教育观, 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实现培养人的完整人格的教育目标。

二、生态教育观在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生态化改革中的应用

一般认为, 高等教育的生态化应从“人—自然—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出发, 按照生态学知识, 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发展的时代性矛盾和与“体外自然”的对抗性矛盾, 在动态中实现“整体平衡”, 最终推动世界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发展。从上述理念出发, 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生态化改革可从培养目标的可持续性、培养机制的整体性、教学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等方面展开。

(一) 培养目标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代人类为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而采取的一种应然抉择, 它广泛适用于一切由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系统, 同样也适用于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生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专家”即“全面发展的人”。他们敬重生命、欣赏生命, 在学习过程中悦纳和善待自我, 从而享受成长的快乐。哲学作为基础性学科, 特别注重世界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是培养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但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仅要具有做人的基本素质, 还必须具有足以谋生及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相应知识和技能。现实情况更是非常残酷的, 据笔者调查, 大多数地方院校哲学专业学生不想或不能把从事哲学研究或哲学教学作为自己将来谋生的唯一手段。因此, 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广泛地“适应”本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提倡在“以贯彻自然的约束性为先”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自身特有的智慧和行动密切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追求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和谐、良性发展。

具体来说, 哲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紧紧抓住“可持续性”这个关键, 明确以“创新”作为永恒的主题与内在的精髓,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哲学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培养目标;同时要改变以往单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的纯粹从事哲学理论研究的人才的模式, 致力于培养具有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多领域、宽口径的研究人才, 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唯有如此, 才能做到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进一步说, 如果哲学专业的学生能在社会中充分发展自己, 为地方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就必定会扩大哲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 为哲学专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现哲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培养机制的整体性

克雷明认为, 教育生态学的方法就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 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来加以审视”[2]。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就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综合效应的错综复杂的整体,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两种关系”: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 (2) “三个环境”: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 (3) “四种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 (4) “五种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审美需求、成才需求、创造需求[3]。这些教育生态因子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非物质因素, 不同的生态因子进行不同的组合就形成不同的教育生态环境, 其间还存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 (社会) 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 由此决定必须从生态教育观的整体性、综合性出发把握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是课堂理念的生态化。教育生态学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回归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 教学过程是一个交互作用、心灵碰撞的过程。因此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课堂理应成为师生知识、情感、行为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成为学生生命得以成长、教师专业得以发展的共同体。在师生共建实践的过程中, 形成对共同体的归属感、依赖感, 完成作为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构建和人生价值的提升, 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其次是课程设置的开放性。生态教育的理念要求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动态的改变, 以实现受教育者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哲学专业课程设置可运用功能———结构的方法, 采用具有很强开放性的模块课程模式, 如复旦大哲学系学采用基础理论课、理论历史课、交叉课、技能课、专题课五大模块[4], 每个模块既有自己的独特的功能, 这些模块的不同组合又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 从而既保证受教育者成为哲学一级学科的通才, 又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 有利于保证课程的稳定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教学系统的平衡性

基于培养目标的可持续性和培养机制的整体性, 哲学专业教学过程应追求整个教学生态系统的多元动态平衡, 以期达到最优教学效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师生之间的生态平衡。必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起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使学生在从边缘到中心的参与过程中构建知识的意义。二是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平衡。哲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基础性和指导性, 在于其自由思维和批判性的特征, 除了基本资料性知识, 或所涉及的某些逻辑、科学知识有确切的标准之外, 绝大多数的哲学问题和最重要的哲学领域都没有任何教条性规范。因此, 哲学专业教学必须贯彻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环境舒适、教学思想先进的多种教学系统相平衡, 以期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是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平衡。在“实践者—学科专家—教育专家—教材—教师—学生”的教育生态链中, 学生从获得知识到应用实践之间间隔了众多的环节, 哲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明显。所以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尽量还原教育生态链, 侧重形成性评价,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发展性原则, 鼓励学生从课本知识中解放出来, 与人交流、参与对话并倾听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隐喻和陈述方式的声音;推崇自我评价,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目标, 正确评价自己, 明确努力方向。这三类平衡不仅适合学习规律, 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更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是最有效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化的哲学研究 篇3

一般而言, 问题意识是对主体知觉、揭示矛盾内外部诸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如果仅就心理层面而言, 它通常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因遭遇到疑难而产生的困惑、怀疑和欲求解决的心理状态, 进而促使个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见, 问题意识虽源于问题, 但却是对问题本身的超越。问题本身是多样的, 是经验层面的;问题意识则进入到了理性及理论层面。问题意识的提出, 即意味着学习者与研究者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自觉, 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把握问题的能力。因此, 遵循问题意识的内在理论, 必然要求实现相应的理论自觉。然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教育活动中, 问题意识的凸显常常停留于经验层面, 呈现为简单化的分析框架, 学生们往往不会提出“真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

首先, 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正日益被社会对哲学的功利性要求所侵蚀。当很多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只是将对之作为改变自己未来处境的跳板时, 当哲学无法变成以“思”与“问”为特征的、令人向往与痴迷的职业的时候, 他们不再相信精神的力量, 亦不再追求思想的乐趣, “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 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 而在今天的大学里, 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传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 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 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

进而, 哲学本应具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功能日益片面化为单一的授业功能, 进而丧失了哲学的最大之“业”即思想的意义。哲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训练是一个纯粹理论思维的训练, 它需要拒绝哲学教育的实用色彩和庸俗化倾向, 需要人们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因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近年来, 尤其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变成是知识教育, 本专业的很多学生也变得懒于思考甚或害怕思考, 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课程分数以及能否顺利毕业。

此外, 线性的知识体系、单薄的知识储备以及教科书式的思维模式是问题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 还要求学生对西方哲学的背景知识有专业储备;同时, 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素养, 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与宗教学等多学科知识;此外, 它还要求学生打破过去以主/客二元对立为特征的近代理性思维模式, 建构一种主—客体的现代哲学思维模式。而现状是, 学生知识结构的突出缺陷就是狭隘性和封闭性, 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意义发生漂移, 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理解流于表面, 进而造成一系列困境:不能透彻理解经典作家们的写作意图, 不能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亦不能建立起与问题情境的有机联系, 更无法形成问题意识。

由上可见, 问题意识的缺失一方面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浮躁焦虑感, 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工作中的困境。基于此, 大力倡导并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 将十分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准。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 关于问题意识养成的路径, 至少可从两方面加以思考。

一方面, 在抽象的意识层面, 需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重新恢复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批判精神是哲学教育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更是需要养成学生的批判精神。因为, 批判精神使得我们不故步自封, 不囿于偏见, 不盲从权威, 它是学术创新的前提。当然, 这种批判精神并不是对已有的思想进行无根基、无文本依据以及无内在逻辑的纯粹否定, 也不是对现实的犬儒主义抵抗。其内涵应主要包括:首先, 是对对象的研究性介入, 并对这种介入本身与研究缘起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发问, 始终在肯定的同时抱有怀疑精神的否定性姿态, 从而意识到视角的多维度、视野的开放性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判中产生的, 也是在批判中发展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正是这种批判性, 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性。其次, 批判精神要求我们以批判的方式去对待批判自身,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恰恰说明了对批判本身进行批判的必要性。批判之所以可能和必要, 在于它意识到了批判对象与批判自身的有限性。进而, 批判的存在也基于批判对象及批判自身的超越性。前文已提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一部批判史, 它是认识批判、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历史,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本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显然哲学家要关注自己的时代, 但哲学家关注时代的方式不是简单的镜像式反映或反射, 他/她需要的是中介性的方式, 即在关注时代的同时要与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张力, 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哲学的一切根本性问题必定都是不合时宜的,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哲学或者远远超出它的当下现今, 或者反过来把这一现今与其先前以及起初的存在联结起来。哲学本质上是超时间的, 因为它属于那样极少的一类事物, 这类事物的命运始终是不能也不可在当下现今得到直接反响。”可以说, 当哲学家们仿佛总是以不合时宜的姿态出现在时代中时, 事实上他们却是时代的真正的而清醒的观察者、诊断者和批判者, 同时哲学也在批判与自我批判中不断重铸其传统。

另一方面, 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至少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其一, 拓宽学术背景, 完善知识构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习, 不能仅仅只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原著, 更需要涉猎与通晓中西方哲学史,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进程, 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与此同时, 我们的思维方式需从理性哲学的近代知识论传统转向现当代哲学的存在论传统, 对哲学的理解也需与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生态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其二, 应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很重要的是就“问”本身提问, 发展创新性思维。海德格尔曾言, “进行哲学活动意味着追问: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而这种询问则意味着, 通过澄清所要询问的东西去冒险探究和穷尽在这一问题中不可穷尽的东西。哪里出现了这样的活动, 哪里就有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 这种哲学之问不是虚假问题之问, 而是对生命之根本的思考与提问, 是对人的解放与自由何以可能之问。同时, 提问方式本身也就决定了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其敏锐的问题意识, 掌握理论思维的工具并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进行反复追问, 进而“改变世界”。其三, 通过以研读经典为主要方式的学术训练, 培养学生对学术问题的敏感性, 对文本和材料的判断力, 以及思维的逻辑性和对生活世界的洞察力。通过研读经典, 可以让学生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去理解过去的哲学, 并从中领悟到事实上过去哲学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以新的形式出现。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或原典, 它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留下来的思想资源, 又是有待于我们进行创造性诠释的文本。也正因为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一直保持着它的开放性, 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20世纪东西方世界的发展, 直到今天并仍将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教育, 一定要注重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 哲学和哲学教育应使我们“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直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不仅是学科创新的重要前提, 而且也是重新恢复哲学理想、赋予哲学和哲学教育以生气的有效路径。

摘要:问题意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前提, 而且是恢复哲学理想和重塑哲学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训练水平, 需探讨养成研究生问题意识的路径, 即:一方面在抽象的意识层面, 需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重新恢复哲学教育的理想性。另一方面, 拓宽学术背景、完善知识构架;且学习如何发问、发展创新性思维;研读经典, 关注生活世界。

关键词: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87:184.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2:5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3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0.

[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0.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9.

[8]张载.张子语录[M].

教师专业化的哲学研究 篇4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研究的现状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宏大的理论体系, 其发展带动着科技的进步。在科学技术理论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 都带有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这一点在众多科学发展中都得到了体现。例如, 德国哲学发展对德国科技的发展的推动, 意大利文艺复兴, 解放思想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助力的同时, 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提供动力, 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在国外一些相关专题研究中, 研究者在许多具体学科的研究中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贯穿其中, 在其研究过程中起到了理论引导作用。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教授曾明确指出, “我所遵循的经典著作———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像宝石的光芒一样, 不断照亮我40年来的研究工作。”许多自然科学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有用性和有效性赞不绝口, 他们都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自觉地运用了这一理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相对于本科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教育, 对于研究生在所学学科专业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教育学的研究恢复以来,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被高校师生所认同。但是,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主要针对研究生的政治性, 以坚定其理想信念, 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 没有从所学学科专业的研究本身出发起到指导作用, 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只有教条化理解, 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科学技术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 也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野。当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兴趣, 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关怀, 而没有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素养, 对于具体的将马克思主义与学科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上的教育没有明确的表述。因此, 在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所学学科专业的结合被忽略, 没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研究生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在具体学科专业应用中的问题

(一) 高校学科专业分化严重

科学是一个整体, 每个学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借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分别发挥作用以实现整体社会的进步。高校教育本身过分专注于具体学科的发展, 造成学科严重分化, 失去学科的整体性, 相互之间没有交叉, 因此, 不能满足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综合性应用的需要。而产生革命性效果的科学研究, 往往在其身后有高度普遍规律的理论作支撑, 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与需要的, 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保证科学研究和发展的相互联系和方向性。这种理论引导是潜移默化的。但由于很多研究都趋向过于精细化的研究, 忽略普遍联系规律, 没有学科的交叉, 也就没有科学的发展。

(二) 忽视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的作用

高校对于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专业课程, 但在各学科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专业领域内容结合, 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维定势的简单理解和刻板应用, 没有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的作用。

(三) 学科发展盲目跟从社会需要

就学科而学科, 就技术而技术, 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前没有应用相关理论对具体学科进行前瞻性的思考, 导致研究不精、不能创新、人才过剩。高校教育不是最终目的, 高校不但要培养出人才, 还要让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才是高校教育的任务。

(四) 研究者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

科学带来生活的改变, 使人一味盲目追求科学为自身带来的好处, 忽略逐渐暴露出了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学生受主观因素及客观环境的影响, 在学习阶段将注意力放在具体学科的研究和创新上, 忽视在学习和研究的整体过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 这个定义除蕴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外, 同时说明, 科学是人的活动, 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一旦不再是自发的行为, 就会因为体现着人的目的而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 它既可以造福人, 也可以危害人[1]。如食品安全问题, 造成食品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根源往往来自于这项领域中的研究者。研究人员进行科学技术活动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用, 而不可能彻底消除它。原因就在于人类是利益群体, 追求和维护利益是其目的。但在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引导的情况下, 任由其发挥和使用, 过分追求利益, 必然会引起科学的负面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学生所学学科专业结合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一切学科的规律, 并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 不但历经传承与不断的丰富, 其作用更是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因此,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学科领域的结合, 对于研究生的教育和发展中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 有利于专业知识掌握的思想方法和人才的培养

在培养研究生的方法上, 教授专业知识是的必须的, 但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来说,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并充分运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其他学科的根本理论, 这种宏观的理论与具体学科的研究之间还缺乏关键的联系, 或是说缺乏必要的“中间理论”把具体学科的材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起来。与此同时,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与所学学科专业的需要与时俱进, 借鉴时代最先进的理论与科学研究成果, 充实所学学科专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惟有如此, 马克思主义才可能真正成为指导学科专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的显示

将马克思主义与所学学科结合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有四大功能, 其中一个就是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的学习及研究的指导作用。如果这个指导作用发挥出来, 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可推动研究生的专业学习, 提高研究生专业学习的素质和能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当理论可以正确的指导人们的实践时能够容易的被人们信服, 同样, 马克思主义一旦在其所学的专业上发挥指导作用, 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内容的学习效果, 更有利于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三) 有利于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中把握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人性全面发展的理念。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 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能够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深入理解与创新。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一些重要关系, 诸如奉献与享受的关系, 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得与失的关系等等, 进行辩证分析, 能够为从事研究人员的主观创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客观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

四、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具体学科专业结合途径的基本思路

当前, 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加强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要在教学中与具体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方法, 既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 而且是能够指导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因此, 在教学中要与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结合。

第一, 加强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以辩证的观念去理解问题、思考问题,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专业课程知识,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贯彻到具体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去。如结合科学研究的提出问题环节、观察实验环节、建立假说环节、形成理论环节讲述这些思维的普适性与重要性。

第二, 加强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深入开展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养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素养。目前, 对于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实现。因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课的教师不但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还要从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视角,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所学专业相联系。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基础, 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把科学技术方法论融入科学技术研究和实践互动的情景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 由静态方法论转变为动态的方法论。

第三, 对各门具体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辩证法的方法、整体性方法、系统性方法等的分析。每一门具体学科都有其研究方法。应加强对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论研究, 同时在理论研究中对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概括。即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中包含了辩证的方法, 包含了普遍联系的方法, 包含了变化发展的方法, 而在具体学科中的理论方法与辩证法是一致的。因此,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一定要掌握灵魂, 不能僵化, 要灵活运用方法, 时刻用发展、变化、普遍联系和从整体性来考虑问题。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要举一反三, 加强学科间的理论联系, 在方法之间进行结合。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方向指导作用与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相结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 始终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国力最关键的表现, 并推动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搞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的想法实际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 而在今天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设国家, 并定要求国家的建设者们与专业相结合。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建设, 无论搞创新还是搞科研, 研究生要明确所学学科专业的研究如何能够跟的上国家当前的发展要求。例如, 化工科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时就要遵循国家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理念来研究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或技术, 如节能环保。这样才能发挥他们在各行各业中的优势, 即跟随国家在特色发展中的要求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专业的研究, 进而更有针对性和有效地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中来, 扩展发挥和发展的空间。

(三) 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精神与学科研究精神相结合

学生对于所研究的学科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严谨治学的精神, 无情的自我批判精神。马克思出身律师家庭, 攻读博士学位, 妻子家庭富裕、家庭条件优越。如果他不是选择跳出优越的环境, 勇于与当时的时代与落后政府对抗, 从事解放人类的崇高事业, 他就不会面对疾病缠身、一贫如洗、子女夭亡、一次又一次被驱逐等等悲惨的境遇。但是任何困境都不能阻止他对于科学的追求、对著作一遍一遍的校读和修改。由此, 将马克思主义者与学科的研究精神相结合, 对研究生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伦理道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专业人员要具备这种精神, 以及对科学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这对于研究生个人的发展来说, 不论是在学校学习期间还是走向社会从事科研工作, 都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化的哲学研究 篇5

自1978年步入教坛以来, 陈志红老师始终坚持开发与整合“五种”力量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教师人格的力量、教学艺术的力量、教育科研的力量与教育合作的力量。他的课总是给学生敬佩之感、快乐之感和幸福之感。作为省特级教师, 陈志红老师

经常受邀赴省内外中学讲学, 已作专题讲座100余场, 并把教学和管理经验著书成文。近年来, 他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余篇, 主持或参与6个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 其中《农村重高实行AB班主任制的实践研究》曾荣获中央教科所一等奖, 《普通中学优秀教师群体培育的管理机制的实践研究》《从规则养成走向价值引领的生本德育研究》《普通高中生本导学行动研究》等曾荣获省一等奖。主编、参编《经济生活一框一练》《思想政治总复习导引》等中学政治辅导用书, 并著有《心之声》, 主编《管之理》《春之音》《夏之花》《秋之实》《冬之韵》《理之晖》《文之慧》《学之悟》等论文集。

【教育信条】学生满意是教师的不懈追求, 学生成功是教师的最大幸福。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教育中, 加快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是实现学校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更是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陈志红老师以其35年的从教经验提出:青年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中只有做好“三本”文章, 才能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让自己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不断创造新的教育辉煌。那么, 陈老师对青年教师提出的“三本”文章究竟是什么?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走访了省特级教师陈志红, 解读他对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期望。

一、“本”分做人:青年教师成长的根基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教师唯有自己先做好人, 才能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 让自己成为一本学生永远也读不厌的书, 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真诚向善、全面进步。同时, 从“本”分做人中优化人际关系, 赢得更多人的合作和支持, 争取更好、更多的成长机遇, 加快自身的专业发展。

陈志红老师认为, 我国当今的青年教师, 从学校到学校, 不少又是独生子女, 生活阅历相对简单, 往往带着书生之气和自我之风, 难免在“本分”做人上显露出这样那样的缺陷。倘若青年教师对自己的缺陷无所察觉, 任其自然, 将招致众愤, 失去许多加快自身发展的良机, 贻误自己实现美好教育理想的前程。为此, 陈老师提出, 青年教师应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上狠下苦功夫, 本本分分争做一个好人。他的这个“本分做人”主要包括四个内容:

(一) “本”分做人的底线:不害人

欲害人者, 就有被人害之可能。其往往以损人开始, 以害己告终, 还会长期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 从而影响自己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反映在教育中, 青年教师如不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的分内之事, 就会耽误其所教学生的成长;而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太过认真, 特别是过度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的方式对待教育教学工作, 则往往又会以牺牲学生的部分综合素质为代价, 还很有可能损害同班其他学科教师的利益。所以, 青年教师应该在属于本学科教学的时间内, 改进教法, 提高效益,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自身、本班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 “本”分做人的前提:尊重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包括自尊与他尊。青年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各项分内之事, 包括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科研、待人接物等, 尽可能展示美好的一面。同时, 也要以广阔的胸襟对待同事和领导, 尤其是对待老同事, 要学习他们的优点, 包容他们的缺点;应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全体学生, 无论其贫富美丑, 还是学习成绩与思想表现优劣, 都要一视同仁;还要以文明的言行对待广大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 特别要尊重他们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不论其正确与否, 都要耐心倾听。

(三) “本”分做人的动力:学习人

三人行必有吾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老教师的宝贵教育教学经验, 善于学习新教师崭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新的教育教学智慧;及时吸收优等生闪光的意见, 学习后进生良好的心态和“坚持”的精神;学习校内师生员工的优点, 学习校外人员尤其是同行的先进理念与成功做法。

(四) “本”分做人的根本:帮助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成长和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青年教师如要得到别人的帮助, 首先要学会积极主动又真心地帮助别人。既要懂得感恩, 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又要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对他人不光要有物质的帮助, 也要有精神的激励。只有真诚关心同事和学生, 才能得到同事与学生更多的关爱。

二、师“本”研究: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

所谓师本研究, 即教师基于自己、源于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也就是教师把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提炼成研究的微型课题, 通过对微型课题的研究, 总结经验教训, 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力。

陈志红老师认为, 教师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经验+反思=成长。青年教师只有大胆开展师本的实践研究, 反思师本问题, 才能加快其专业成长。陈老师提出, 青年教师的师本研究大致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自我反思、提炼课题、实践研究、总结深化。这四个阶段是一个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需要青年教师整体把握、紧密结合、有序推进。

(一) 自我反思———寻找自己的问题

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公开课中的集体备课、观课议课、个别交心等教研活动, 虚心邀请专家和同伴,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出具体问题及适当对策;通过学生的民主评议、师生交流, 自觉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通过自我的“录像带分析法”, 仔细观看自己上课的全程录像, 自己发现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还可以采取“同课异构”的方法, 通过自己与同伴教学相同的内容, 对比分析自我的不足。通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 分析其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原因。

(二) 提炼课题———瞄准研究的方向

青年教师可以广泛收集有关研究资料, 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查找问题的基础上, 提炼出有针对性、有研究价值和具备研究能力的“微型”课题, 旨在一定的时间内, 以突出某个重点微型课题的研究, 来推动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这些课题可以是涉及教学中集体备课的探索、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的锤炼、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试卷编写与讲评、学生成绩的评定等, 也可以是涉及德育中班主任的素养、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的自我管理、班干部的培养与使用等问题, 还可以是教育科研中课题的提炼、课题方案的撰写、科研方法的选择、教学论文的写作等研究。

(三) 实践研究———改善教育的行为

对于已经提炼的师本微型课题, 青年教师要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 创造性地汲取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 选择教育行为研究、个案研究等切合自身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积极研究有关课题, 不断尝试新的实践, 分析新的经验和教训, 坚持边学习边研究, 边研究边改善, 边改善边提炼, 边提炼边写作, 力求逐步攻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有关难题, 实现教育教学的新飞跃, 取得更新更优的成功经验, 开拓教育教学的新境界。

(四) 总结深化———攀登教育的新高峰

青年教师可以在实践研究中提炼出新的研究成果, 把新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接受实践的检验, 并不断深化。因为社会的日新月异、学生的不断变化、教材的改革创新, 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方法也应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否则只会落后于新时代的要求。因此, 青年教师在取得微型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时, 必须深入开展研究, 不能停滞不前, 更不能将阶段性研究成果“珍藏”起来, 而应让我们的教育研究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样, 我们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而日益丰富起来。

三、生“本”教育:青年教师成长的根本

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陈志红老师认为, 青年教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实施生本教育。

所谓“生本教育”, 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把生本德育、生本教学与生本管理完美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发展。陈老师提出的“生本教育”包括生本理念、生本德育、生本教学与生本管理等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主要方面,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内容:

(一) 树立生本理念, 引领前进的方向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就是要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需求, 完善学生的个性,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 引导最广大学生学习生存的技能、生活的知识与生命的价值,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种生本理念集中体现在“孩子理论”上:假如我是孩子 (坚持儿童立场) 、假如我是当下的孩子 (体现时空特点) 、假如是我的孩子 (奉献真诚爱心) 。青年教师要坚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思维与成长的内在规律, 满足学生科学的成长需求;青年教师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生, 学会换位思考, 着眼于学生的具体情况, 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青年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 对学生的教育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 全力关爱其成长。

(二) 践行生本德育, 提升德育的实效

生本德育, 即坚持从学生成长的实际出发, 遵循学生道德成长的规律, 针对学生的道德问题, 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超越, 追求“无痕德育”。举个很好的例子, 青年教师在找“问题”学生谈话时, 首先要仔细倾听学生的陈述, 让学生把话讲完, 然后请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努力提升学生自我纠错、自主发展的能力, 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更不是在没有了解学生真实情况时, 过早提出不合理的“忠告”使学生反感, 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进而降低德育的实效性。

(三) 实施生本教学, 丰富教学的智慧

生本教学, 即针对学生的学习实情,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学习兴趣为动力, 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为根本,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实施“过度教学”, 对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的教学内容总是不放心, 仍然简单地重复这些内容, 这就不符合生本教学的要求了。这种“过度教学”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锐减, 在疲倦中降低学习效率。

(四) 探索生本管理, 彰显人文的关怀

生本德育与生本教学的实践离不开生本管理。所谓“生本管理”就是针对学生成长的现实, 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唤醒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 启迪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例如, 我们针对学生不能按时保质保量上交练习的问题, 如果能适当地减少作业量, 采用设计有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激励性的练习等办法, 常常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练习, 变“要我做”到“我要做”, 从而大大提高练习的质量。

教师专业化的哲学研究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艺术文化包括音乐艺术已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出适应我国本土文化社会需求的、优秀的音乐教师。纵观历史, 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曾严重受到欧洲中心主义的侵蚀, 在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方法上, 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和模仿照搬时期, 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范式不清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美国、德国等国家先后对高师音乐教学做出了全方位的改变与整合, 效果颇丰。自此, 中国的音乐教育者们也逐渐意识到, 必须重新审视我国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范式, 才能真正与世界音乐接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教师教育策略, 定义了教师教育的内涵是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 为我国高师职前职后一体化音乐教师教育培训范式的探索拉开了序幕。早在2006年, 中央教育科学院就与临沂师范联合, 为即将迈向工作岗位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的岗前指导。实践表明, 研训结合有利于进行岗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多年来, 中央教科所的专家立足实践, 探索如何通过“研训一体”教师成长模式培养新型教师, 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资源, 探索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模式, 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高师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在快速运转的社会形态下, 我国高师音乐教师“研训一体”的教研已然成绩不菲。但同时也面临着有必要进行模范试点改革推新所要面临的问题。该类问题限制了我国音乐教育者们授课专业化的发展, 同时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层次始终无法突破的关键。

(一) 高师的音乐教师德育教育不重视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处事之道, 能够形成自我约束力, 从思想认识层面更为合理的处理问题。高师对音乐教师的德育教育培养不够。职前培养时, 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对高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方向。学生也存在着重视音乐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提升自身专业基本功的能力, 而对今后的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职后的培训在德育方面的继续教育更是不多见。德育教育的缺失, 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师立足校本、扎根职场的坚定信念。

(二) 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课程配置不灵活

目前, 高师课程设置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不但要接受音乐专业的课程教育, 还要接受通识课程的考核。除此之外, 所有与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的课程也要学习。在校期间理论课程太多, 而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课程比较少。高师院校把音乐教学实践培养寄托在实习上, 80%的时间在学习教育理论, 而15%的时间里, 在教育单位锻炼, 其教学效果甚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培养出来的准教师, 理论水平很高, 音乐基本功及专业知识也很扎实, 但是教学实践技能偏低, 在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 高师学校在课程配置上, 一味遵循国家的通用标准, 并不因为学情的不同而变动课程安排, 对文化课、专业课的考核分数看得比实践分数重, 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 音乐教师教育研训一体模式落实不力

在我国, 教师的职前培养一般由高等师范院校来完成, 职后培训工作由教育单位来承担。在体制上, 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基层用人单位并没有行政上的往来, 尽管研训一体的提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 但地方基层还没有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尽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办了为数不多的音乐教师培训, 但还是没有真正的将二者有效衔接起来。在音乐教师专业化培养方面, 在高师准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 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职前教育片面追求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教育实践方面的培养。学生文化知识考试分数不低, 但授课水平有限。高师没有统一安排见习、实习, 而是学生自己找熟人、拉关系到相关学校见习、实习。效果和能力的增长无人问津, 即使有一本实习记录及考核表单, 也都是记载着带有人情味的虚报好评, 没有真正的意义。职后的教研一样存在流于形式的弊端。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分派的指标, 安排部分老师参加阶段性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学习培训等, 由于多在寒暑假进行, 部分老师不愿意把自己的休假时间用于这些职后培训中。而参加了培训的老师, 也是走走过场, 通过培训之后, 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提高, 反而产生学不学一个样的体会。

三、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范式策略

(一) 培养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道德思想

献身音乐教育是新时期音乐教师道德觉悟的根本标志。一个音乐教师如果不热爱音乐教育事业, 在思想情感上必然会产生各种抵触, 无法尽心尽力的投入教学工作。作为教师, 即使才干再出众, 如果缺乏热爱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情感, 则势必会身在教育岗位而心不在焉。音乐教师自身的能力不容否定, 在经济社会条件下, 各种演艺热潮也会冲击音乐教师的心灵。抵制物资的诱惑, 立足校本、扎根职场和教师的思想道德息息相关。音乐教师的道德品质, 直接影响着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管是高师还是教育单位, 都应该以德育为重, 培养音乐教师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道德思想, 并养成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二) 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实时调整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 可以促进高师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专业化能力的培养, 而忽略了音乐教育实践课程的作用。高师院校可以体现校本研究的作用, 适当对实践课进行倾斜, 也可以多做专题教育。

1. 开展边缘学科教育丰富音乐教师视野

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 音乐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 因此不同区域的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风格的音乐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背景文化。要想真正研究某一种音乐, 就必须进入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感受它, 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就音乐哲学来看, 正在经历着审美向文化方向的转型, 因此音乐教育更是强调对其文化背景的探究领悟, 音乐大师必定具有深厚广博的音乐文化知识。可见高师教育一定不能只是单纯地顾及专业方向的教育学习, 还要重视其他文化的学习, 如历史、地理、文学等文化知识, 这些知识面的拓宽可以开阔高师学生的视野, 丰富其知识素养。

2. 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

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 并不一定是要制定一成不变的学时规定, 也没有必要去替换教程。调整课程的范围很广, 可以就某一活动而调整短期的学习内容。教学能力是教师包括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是考核教师素质的核心和关键。培养音乐教师把自己所学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能力, 决定着将来音乐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现在所强调和提倡的教师专业化实际上就是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可见, 高师要培养将来真正能站稳讲台的音乐教师, 必须重视起专业化学习, 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 还有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特别是要关注和重视学科教育知识的应用, 重视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 实现我国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 推进音乐教师一体化教育培养的发展

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实质, 就是要构建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 使职前职后加强衔接, 实现资源共享, 让音乐教师能职前职后不断提升教学本领。

1. 做好见习、实习、研习三位一体工作

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能力是首先必须要具备的。高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来参与音乐实践, 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活跃其思维的目的, 为其奠定音乐基础, 终身受益。在教育见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更真切地体会到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相关要求, 从中总结出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学技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育见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真实地体会到国家相关的课程改革方向, 学习到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现代化的音乐教师。教育见习的培养模式要贯穿始终, 从学生入校开始一直到学生顺利毕业, 每个学期都要开展这样的见习活动, 让未来的音乐教师全方位地去认识去体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特点, 从而规划出更好的课堂实践模式。当然高师还可以请名师走进学校, 让学生观摩其示范课, 并作相关讨论和学习, 积累基础性的教学经验。

2. 提高高师学生实习质量

众所周知, 实习是即将毕业学生的最后一次演练, 学生将自己几年来所学到的音乐专业知识和对教学的理解运用在实践中, 学会了解学校和音乐教育。目前有些高师学校的学生实习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 因此, 学校要重视实习对学生的影响, 要把实习工作切实落实好。高师学校落实实习工作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要尽早地作实习安排, 给学生腾出学习、总结不足和进行弥补性学习的时间。其次要搞好实习管理。建立顺畅的音乐教师实习渠道和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铺路。最后就是要做好总结以及实习评定工作, 这是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评估, 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查漏补缺。

3. 建立研训一体的垂直合作关系

高师学校实习如果没有合作的实习基地, 实习往往容易无果而终。重视基地建设, 选择教学设施健全、音乐教学规范、音乐教育质量好的学校, 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校地合作, 高师有必要与基础教育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 全面提升音乐教师教育培训质量。建立高等师范院校与教学单位的垂直管理关系, 方便具有实效、有计划的进行教学实践。可以直接采用一对一的挂钩培养方式, 既保证基层单位的正常教学, 又方便在岗老教师对准教师进行言传身教的培养, 随时给高师音乐准教师上台体验的机会, 并能得到在岗教师的点评。

四、小结

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音乐教师教育培养关系到很多方面, 高师院校的教育模式举足轻重, 高师必须率先做好课程改革及理念更新等方面的工作, 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型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侯柯.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12.

[2]徐希茅, 徐飞.复合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求[J].人民音乐, 2008, 03:37-39.

[3]关继文.高等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多能教育探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 01:107-110.

当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篇7

一、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其著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的导言中说:“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英语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特性,需要专业化英语教师队伍。中学英语课教育质量高低主要由教师素质来决定,一切先进理念与内容离开教师这一载体,课程改革便无法完成。中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完善课程目标体系、建立多元开放课程评价体系,最终保障英语课程顺利实施。如果一个英语教师不适应教育教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必然会导致“新瓶装旧酒”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爱,才能摆脱很多困扰。一方面,英语教师就业面相对宽泛,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专业能力强的英语人才能够找到较高收入的工作。相比较而言,中学教师工作收入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升值空间狭窄,这必然导致很多专业水平突出的英语师范生从教热情降低,弱化了教师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教师工作具有机械性,如果长期从事教师职业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时间久了更会丧失教学兴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些教师的知识原地踏步,社会变化了,教师却无法适应。从教师发展角度来说,英语教师必须在职业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才能获得永久的幸福。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教师、学生可谓三位一体,学校是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可能无法落实。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生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中学英语教育具有为学生终身英语学习奠定基础的作用,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育,离开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二、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1. 研究型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有如下看法:“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它与教育本身没有根本的区别。”如果将教师工作定位于知识传递,教师可能只能充当一辈子教书匠;但从每个学生终生成长立足,教师工作则充满了研究和创造。研究型教师具有一定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能运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通过不断总结教育教学规律,成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理论为教学寻找支撑,又可以将科研成果反过来应用到实践中。一个英语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把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英语教育研究课题内容分布很广,课题来源途径也很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例如,日常教学中的思考,学生在阅读英语教材时产生的疑问等。第二,教师要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日常工作习惯。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专业进步的有效途径,只有教师不断反思才会获得成长,其日常教学才有可能不变成敲钟式的重复。教师可以反思的方面很多,教学工作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思路、教学过程都可以进行反思,当英语教师善于进行系统反思,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定会不断提高。第三,教师要主动撰写教育叙事和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就是对日常教学行为背后所包含的理念进行研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固然有价值,但是教师来自自身实践的案例更具有真实性、鲜活性,这些案例是促进教师成长、不断完善自我的宝贵资源。例如,在英语课堂上经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均可转化为成功的教学案例。

2. 学习型教师

终身教育创立者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指出:“教育应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教学相长,教师更应该成为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浇灌的学生同时努力不断“汲取”新知识,在“教”中“学”,实现终身学习。信息时代,师生地位早已发生变化,教育活动的背景由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甚至某些知识学生知道的未必比教师少,传统的教与学关系受到挑战,教育者权威性被削弱,迫使教育者必须不断学习。中学英语教材涵盖内容有限,英语教师专业退化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词汇量锐减,听、说、读、写能力下降等方面。从目前的英语学科发展来看,新课改以来中学英语无论是知识内容、叙述方式还是教材编撰体例都有很大的变化。一位从事英语教学十年以上的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如果不再加强学习,那么知识就会越来越少,教学视野会越来越狭窄。学习型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去校内外图书馆借阅图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订阅专业报刊、参与学习培训等多种渠道获取新资源。中学英语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善于利用英文报刊、英文的网站等选取适合学生听和阅读的材料,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技能。搜集整合资源其实也是教师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得到了发展。由于快节奏生活和高强度工作已使不少英语教师身心俱疲,远离书香,再加上教师阅读量不足,致使教师专业发展后劲不足,无法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阅读专业教学杂志、书籍十分重要。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这两本书理论深入浅出,注重实践,书中介绍的一些经典教育案例,可以活学活用到日常教学。

3. 合作型教师

团队是现代管理越来越注重的一个概念,团队良性发展需要成员间互相信任、支持,目标一致,为完成某一任务而默契配合。一个成功的教育团队强调1+1﹥2,既能实现团队整体的成功,又促成教师个体的发展。学校发展中需要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助意识,加强教师之间在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对话沟通,相互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教学无助。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建立高效的团队,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经常探讨教育教学问题,不断强化英语知识与教学技能。这样,在集体备课中便能发挥团队的突出作用。集体备课过程实际上是集大家智慧对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不断优化的过程,能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推进自己的专业成长。集体备课不只是知识的简单搬运,同时还是教师思维的活跃碰撞。当然集体备课不能代替教师个人备课,也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陷入机械程序化模式中。在集体备课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教学过程设计应当是各具特色,符合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符合不同班级的学生状况。学校内部的集体备课有时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网上集体备课可以发挥其规模大、时空不受限制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可以进一步发挥英语教师群体合作的优势。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有机地融为一体,致力于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而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从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两方面,研究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指出学习型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才能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贾爱武.外语教师的专业地位及其专业发展内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04).

上一篇:环节控制措施下一篇:现代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