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精选12篇)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篇1
(以上内容由本公司»供) 院长/梁方岭电话/13588239128E-mail/13588239128@163.com邮编/Postcode�310020电话/Tel:0571-88112880传真/Fax:057卜88112880地址/杭州市剧院路359号/No.359 juyuan road, Hangzhou, P.R.China浙江省建筑沒计研究院幕墙分院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幕墙分院简介_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幕墙分院成立于2011年, 幕墙设计甲级资质, 是省内较大的隶属于建筑设计院的幕墙设计与咨询机构。服务范围包括:幕墙设计、施工咨询;幕墙施工图设计;幕墙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査 (含超限高层) 等。我幕墙分院专业齐全、现有专业幕墙设计师45名, 其中建筑幕墙专家3名, 高级幕墙设计师8名, 一级注册建筑师一名, 一级注册结构师2名, 一级注册建造师4名。我院下设三个幕墙施工图设计所、一个综合研发所。成立以来, 我院致力于创新和研发, 开发多套系统并申请专利, 同时进行标准化设计并与铝型材厂家合作开发型材图集。秉承中立的原则, 从业主角度出发, 权衡投资, 充分考虑施工工艺, 在投资允许的范围内体现原建筑方案的理念。近三年完成或正在设计的幕墙施工图项目为150余项, 其中较大的地方标志性工程有:萧山机场T3航站楼及一期改造;中信银行浙江总部;浙江之门�280m) ;绍兴瑞丰银行;杭州金融中心;重庆俊豪ICFC大厦�340m) ;宁波银行总部;杭州越秀青山湖科技城;乐清南虹广场;宁波交通银行;绍兴东方山水综合体;杭州新天地商业综合体;杭州银泰海威国际-喜来登酒店;钱江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昆山好孩子研发中心;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杭州奥克斯未来科技城�280m) 等。·诸齊I丨丨规划展小·馆和科技馆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篇2
研究所及其所在的国家级生态学重点学科拥有50余台高性能计算机和设备齐全的现代化3S实验室,已配备了A0数字化仪、A0绘图仪和A0扫描仪以及PhotoShop、AutoCAD、3DS MAX、CorelDRAW、Mapinfo、Citystar、Arcview、ERDAS IMAGINE等设备和系统软件。
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现有生态规划与评价、城市规划、建筑学、旅游学、策划学、生态经济、生态模型、生态工程、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化学生态、草坪生态、生理生态、景观生态、微生物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地产、环境艺术、景观设计、保护生物学、农学、动物学、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果树、茶叶、土地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兼职专家70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29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21人,讲师等中级职称20人。有生态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策划、旅游地产、农业生态等方向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人。近几年来,已在《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生物多样性》、《生物数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和《浙江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生态旅游学》、《生态规划学》、《生态学概论》、《乡村景观规划》、《中国生态农业》等专著20余部、教材3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浙江省优秀论文奖等奖项15项。曾主持或正在主持的规划项目有:浙江省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四川省罗江县“中国幸福家园”建设总体规划、甘肃省迭部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安徽碧云湖生态旅游国际度假区策划规划设计、云南侏罗纪世界公园详细规划、中国人民解放军73011部队吴江农副业基地总体规划、云南珠江源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世界休闲农业博览城概念规划、安吉县溪龙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浦江县盆地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嵊州市黄泽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仙居县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四川省罗江县太液芙蓉国际温泉小镇总体规划、四川省罗江县万家灯火示范片区总体规划、安吉美丽乡村建设评估、江苏省赣榆县信德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总体规划、诸暨市东白湖镇“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金华市白鹭生态园建设总体规划、安吉县溪龙乡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浦江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贵州中烟贵烟品牌威宁县秀水烟叶原料基地单元2010年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江西共青城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南浔农业博览园总体规划、宁波奉化富硒谷休闲养生度假区总体规划、仙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总体规划、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幸福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绍兴钱清镇大钱门现代农业园概念规划、苏州藏书羊文化产业园概念性规划、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园总体规划、浙江温岭东浦农场总体规划、温岭东浦农业观光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上虞建发家园绿化设计方案、上虞千秋滨海假日绿化设计方案、上虞千秋锦绣新城绿化设计方案、山西阳城蟒河生态旅游区卧龙湾度假村策划方案、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昌南生态园)总体规划、安徽省全椒县南屏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南屏山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山东邹城生态邹东建设规划、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旅游实施规划、青岛海都生态园规划设计、山东省临沂市华东野战军诞生地概念性规划、上虞市舜龙生态农业示范园规划设计、上虞市污泥处置专项规划、广州市九佛农业高新示范园区规划、江苏省宿迁市顺河镇林苗圃生态农业示范园详细规划、宁波天湖旅游度假村修建性详规、台州市“358”绿色行动总体规划、安吉县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安吉县
生态人居名县规划、安吉县溪龙乡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上虞市城乡环境卫生专项规划、长兴县城市总体规划、嘉兴市绿洲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规划、苍南县生态产业带建设规划、德清县杨墩生态园总体规划、长兴县仙山湖生态基地总体规划、安吉县中南百草原二期总体规划、苍南县五凤乡乡村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宁波市东吴镇休闲观光农业总体规划、诸暨市弟兄生态农庄详细规划、安吉县报福山庄景观设计、金华市万象农业科教休闲基地详细规划、诸暨市珍珠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详细规划、杭州市富春明园生态养生度假区策划等。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篇3
地域性农产品包装现状与问题:
(1)缺乏对地域性包装设计的专题研究。目前,我国大部分有关农产品包装研究主要论述如何建立农产品品牌或绿色产品品牌。在包装设计专题方面的研究较少。
(2)注重对地域文化符号与农产品包装设计融合的研究。地域性特色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符号与包装设计如何结合这一问题极具深入研究的价值。设计师只有深入研究理解地域文化的精髓,才能将这种地域特色通过包装的视觉性语言传达出来。
(3)总结出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农产品包装设计方法。地域性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仅是市场营销活动,也是艺术创造活动,需要将设计前期的实证调研和设计中期的地域文化符号提炼完美融合。
地域性农产品包装研究意义:
(1)对地域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的研究是体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2014年我国农业部 “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将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关键问题作为十三五期间关注的重点,而农产品包装设计正是体现农产品质量的“名片”,包装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的信赖度,足见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的重要性,通过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流程促进农产品“生产—设计—销售—建立品牌”良性循环,达到农产品包装设计、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2)“地域文化符号与包装设计如何结合”这一研究内容有利于提升黑龙江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文化方面的附加值。黑龙江省是国家的主要商品粮食基地,国家重点建设的生态示范省,地位重要,借由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打造一条全新的农业化生产包装链条有助于我省的农产品品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
(3)提升企业的包装设计和品牌意识。采用得体的包装设计,不仅可以使农产品为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而且还可以提升品牌在国内同类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我省农产品包装设计水平良莠不齐,趋同现象严重,农产品缺乏真正的特色,很多农产品在包装设计上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理解,设计和品牌识别度不高,部分生产企业忽视对设计的投入,在包装上盲目模仿其他知名品牌,追求短期利益回报,损害了品牌的个性,不利于品牌长远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以地域文化符号为明确导向的设计方法。
影响特色农产品包装的三个因素
要解决“地域文化符号与包装设计如何结合”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何种因素对地域性农产品包装产生影响。首先地域特色离不开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而这种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应该是带有地域特色的视觉符号,而产品自身特色则是影响了包装的重要因素,需要设计师和企业共同对产品进行定位,同时确立品牌个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的地域特色问题。
因此,我们总结出影响特色农产品包装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地域文化符号、产品自身特色、品牌个性。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决定了农产品设计时应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在此基础上提取相关的视觉元素和符号,最终与品牌个性相结合。
地域特色农产品设计对策总结
(1)以地域文化符号为导向的农产品包装设计应着重强调对地域符号意义的解读。符号意义是指人们在经历过程之后得到的精神体会,更多的是代表情感、氛围或者是一种文化。应该在设计前期调研中加强对地域符号意义的深层次解读。
(2)以地域文化符号为导向的农产品包装设计流程应包含了3个步骤:前期调研——包装市场定位、地域文化代表性元素提取、中期规划——包装品牌形象规划、后期设计——包装产品设计,解决包装产品设计问题不能忽视其前提即市场和品牌,市场定位层次反应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品牌形象规划则将包装的定位和品牌个性融入、而地域文化符号则能使品牌最终脱颖而出。
(3)以地域文化符号为导向的农产品包装设计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品牌设计战略提出。这使得包装设计流程可掌握,有具体的执行步骤,使品牌形象更加突出。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篇4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Z I P O浙江省《筑设计研究院•幕墙分院简介-*墙分院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幕垴分院成立于2011年.幕墙设计甲级资痪, 足省内较大的隶厲于建筑设计院的箒墙设计与咨询机构#服务范围包括:藥墙设计、旌工咨询;幕埴施工图设计:幕墙施工图设计文件审资 (含超限离层) 等。我幕埔分院专业齐全、现有专业幕墙设计师45名.其中建筑幕埔专家3名, 高级幕墙设计师8名, 一级注玢注筑师一名, 一级注册结构师2名.一级注册建选师4名。我院下设三个幕墙施工图设计所、一个综合研发所。成立以来.我院致力于创新和研发.开发多套系统并申i S专利, 同时进行标准化设计并与铝型材厂家合作开发型材阁集。采承中立的原则, 从业主角度出农, 权衡投资.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在投资允许的范围内体现原逹筑方案的理念。近三年完成或正在设计的幕墙施工S项目为150余项, W中较大的地方标志性工程有:箫山机场T3航站楼及一期改造;中信银行浙江总部;浙江之门 (2 8 0 m) ;绍兴瑞丰银行;杭州金融中心;®庆俊豪IC FC大厦 (34〇m>;宁波银行总部;杭州越秀奇山湖科技城;乐清南虹广场:宁波交通银行:绍兴东方山水综合体;杭州新天地商业综合体:杭州银泰海威国际-S来登酒店:钱江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昆山好孩子研发中心: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杭州奥克斯未来科技城 (280m>等。K K/»方岭ifei S/11588219128E-n ail/1J5S82391289163.cot/Postcode.310020tlli^/T o l:0S71-88112880 f t ft/F axs 0571-881128X0地址/bt州ili W j K路/、’0.:{59 jiiyiian rosd, P.R.fhina f.. (以上内公Q®供)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篇5
联系单位:浙江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仁谐路1号;邮编:310025;电话:0571—87056361;E-mail: )
浙江省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厅(地址:杭州市西湖区省府路7号;邮编:310025;电话:0571-87052806;E-mail:)。
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依据和目的) 为了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及定义)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规划、建设、运营、改造等活动,以及对绿色建筑活动的引导、激励和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用建筑。
本条例所称民用建筑,是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用于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用途的公共建筑,包括工业用地范围内用于办公、生活服务等用途的建筑。
第三条(政府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
第四条(部门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科技、统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绿色建筑发展相关工作。
第五条(标准制定) 绿色建筑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
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省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绿色建筑地方标准,确定相应等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
第六条(建设要求) 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其中,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鼓励其他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按照二星级以上等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进行建设。
第七条(技术进步与奖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宣传培训,促进绿色建筑技术进步与创新。
对在绿色建筑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总体规划要求) 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和乡村规划应当遵循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和地域人文特点的现代城市、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
第九条(专项规划)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应当明确绿色建筑发展目标、重点发展区域和新型建筑工业化要求等内容,并确定各类新建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等级要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确定的绿色建筑等级要求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条规定。
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应当与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交通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第十条(立项管理要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绿色建筑等级要求,明确工程选用绿色建筑技术以及投资、节能减排效益评价等内容。
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应当载明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第十一条(土地管理要求)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公告中,应当依据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明示本地块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要求) 建设单位委托项目设计时,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明确建设工程的绿色建筑等级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设计单位降低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
建设单位选用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供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非传统水源利用设施、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节水器具等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
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当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装置。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要求)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明确材料、构件、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和采取的绿色技术措施等内容。其中,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还应当明确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设计内容。
第十四条(绿色节能评估) 新建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应当包括绿色建筑技术要求。节能评估按照建筑面积实行分类管理:
(一)总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居住建筑,应当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
(二)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不足三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五万平方米以上不足十五万平方米的新建居住建筑,应当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
(三)总建筑面积不足一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不足五万平方米的新建居住建筑,应当填写节能登记表。
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符合相应条件的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建设单位可以自行填写节能登记表。节能评估文件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要求。
第十五条(绿色节能审查) 新建民用建筑项目的建设单位在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应当附具节能评估文件或者节能登记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就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以及节能评估文件或者节能登记表是否符合本条例规定和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征求同级建设主管部门意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
建设单位也可以在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前,先行向建设主管部门办理节能审查。建设单位在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附具节能审查意见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再征求意见。
节能审查意见明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不符合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六条(图审要求)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审核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符合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是否落实节能审查意见;不符合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或者未落实节能审查意见的,不得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
第十七条(施工监理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对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使用。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中采取节能减排和工地防尘等措施,所需费用纳入工程造价。
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是否落实节能减排和工地防尘等措施实施监理。
第十八条(验收要求) 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当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用能设备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建筑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验收。
对依照本条例规定需要编制节能评估文件的民用建筑项目,建设单位还应当委托符合相应条件的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进行建筑能效测评。建筑能效测评结果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报告应当包括建筑能效测评的内容。
第十九条(测评机构要求) 实施能效测评的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应当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情况和节能检测数据进行建筑物能效测评,并出具真实、完整的测评报告。
实施能效测评的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不得与所测评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施工图审查机构和编制节能评估文件的评估机构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第二十条(改扩建节能要求) 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既有建筑扩建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六条、第十二条至第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既有建筑改建需要整体拆除围护结构的,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改建,并执行本条例第十二条至第十八条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房屋销售要求)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应当在售楼现场明示绿色建筑等级及技术措施、节能设施的保修期限及保护要求等内容,并在销售合同、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和商品房使用说明书中载明。
商品房的节能设施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章 运营与改造
第二十二条(绿色建筑运营) 绿色建筑的运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节能、节水、室内外环境维护等管理制度完备;
(二)节能、节水和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等设施设备运行正常;
(三)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记录完整;
(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排放达标;
(五)分类收集生活垃圾,规范设置垃圾收集容器。
第二十三条(物业管理) 民用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或者受委托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备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人员或者委托专业单位负责用能系统的维护和能耗统计。
第二十四条(建筑装修) 对建筑进行装修时不得损坏围护结构、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等设施。发生上述行为时,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或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及时报告物业主管部门,物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运行能耗信息系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信息系统,实施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和信息共享。
依照本条例规定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建筑,应当将分项计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信息平台,并保证计量、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
财政部门应当保障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
第二十六条(运行能耗统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统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建立健全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并向社会公布统计结果。
未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公共建筑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每年将建筑能耗数据报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
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单位,应当每年向建设主管部门报送民用建筑用能统计数据。
第二十七条(节能监察) 省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所属的能源监察机构应当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执行情况进行节能监察。
对超过能耗限额的公共建筑,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实行惩罚性电价政策,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八条(绿色建筑改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既有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编制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既有公共建筑应当优先纳入改造计划。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改造费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居住建筑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使用的公共建筑纳入政府改造计划的,改造费用由政府和建筑物所有权人共同负担,具体负担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使用财政资金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项目实施前应当委托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进行建筑节能量核定。
第四章 技术与应用
第二十九条(绿色建筑技术路线) 民用建筑的建设应当推广应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雨水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利用和生态白蚁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
第三十条(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城市、镇规划区应当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立体交通和雨水综合利用等系统。
已建成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电力、通信、供水等相关管线应当进入管廊。
第三十一条(水资源综合利用与节水要求) 城镇土地开发应当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建设用地面积二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同步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新建民用建筑的景观用水、绿化用水、道路冲洗用水应当优先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
新建民用建筑应当选用节水器具,场地排水管网建设应当采用雨污分流技术。
第三十二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求) 城市、镇规划区内新建建筑工程,应当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按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和相关标准开发地下空间。积极推动城市相邻地块地下空间互联互通。
第三十三条(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 新建居住建筑、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标准利用一种以上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应当与建筑主体一体化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建筑设置太阳能光热系统或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集热器、光伏板应当与建筑外观、形态相协调。
第三十四条(建筑材料应用要求) 建筑施工应当使用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
建筑的基础垫层、围墙、管井、管沟、挡土坡以及市政道路的路基垫层等工程部位,鼓励使用再生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项目范围内的道路、地面停车场等应当优先使用透水性再生建筑材料。
第三十五条(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技术体系,将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纳入绿色建筑发展目标责任考核。
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应当优先应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
新建保障性住房应当按照全装修成品住房的要求建设。鼓励其他居住建筑按照全装修成品住房的要求建设。全装修成品住房使用的装修材料,应当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
第三十六条(农房建设要求) 鼓励农村建筑因地制宜,采用乡土材料和传统工艺,推广应用建筑墙体保温和太阳能光热、光伏等绿色技术。
第三十七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要求) 鼓励和支持建筑工程在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中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和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第五章 引导与激励
第三十八条(绿色建筑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绿色建筑资金,重点用于下列领域:
(一)绿色建筑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
(二)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制定;
(三)合同能源管理、分布式能源建筑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既有建筑改造、监管系统建设和绿色建筑标识、新型建筑工业化等项目示范;
(四)绿色建筑技术的区域示范;
(五)绿色建筑宣传培训和公共信息服务。
第三十九条(新技术推广) 省科技主管部门应当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列入科技研发的重点领域,促进绿色建筑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绿色建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研发机构建设。
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纳入本省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推广使用目录。
建设工程采用没有工程建设标准的绿色建筑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技术论证后可以在该工程中使用。
第四十条(激励政策) 建设、购买、运营绿色建筑实行下列扶持政策:
(一)因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建筑面积、不纳入建筑容积率核算;
(二)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的,建设单位可以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申请项目资金补助;
(三)居住建筑采用地源(水源)热泵技术供暖制冷的,供暖制冷系统用电可以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
(四)民用建筑以地表水源为热源采用热泵技术供暖制冷,采取安全、环保回流措施的,应当按照实际消耗水量计收水资源费;
(五)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或者新建全装修成品住房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以上浮百分之二十,具体比例由设区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确定。
第四十一条(绿色建筑标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绿色建筑标识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公布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
第四十二条(光伏应用) 鼓励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大型商业设施、交通站场等民用建筑屋面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核算公共建筑能耗时,该建筑自身光伏发电量可以抵扣其建筑能耗量。
鼓励采用空气源、地源(水源)热泵技术。
第四十三条(生态景观) 鼓励利用建筑的外立面、结构层、屋面进行立体绿化。
第四十四条(合同能源管理) 鼓励建筑节能服务机构为建筑运行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鼓励国家机关办公建筑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在合同期内,对改造后节约的能耗资金,财政部门不予核减,可以用于支付节能服务机构的服务费用。
第四十五条(绿色建筑技术服务) 鼓励、支持发展绿色建筑技术服务产业,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技术服务体系。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绿色建筑技术服务质量监管制度。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转致条例)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七条(行政机关法律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依照本条例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部门,在绿色建筑发展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八条(建设单位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对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用能设备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建筑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验收,或者能效测评不合格通过竣工验收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民用建筑项目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节能评估机构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机构出具虚假或者严重失实节能评估文件、能效测评报告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节能评估机构和负有责任的评估人员自受处罚后三年内所编制或者参与编制的节能评估文件、能效测评报告不能作为节能审查、竣工验收的依据。
第五十条(分项计量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 公共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未将分项计量数据实时传输到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信息系统或者未能保证计量传输系统正常运行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房地产开发企业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商品房使用说明书中未如实载明所销售房屋的绿色建筑等级及技术措施、节能设施的保修期限及保护要求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交付使用的房屋销售合同总额百分之二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施行日期)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关于《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草案)》的说明
浙江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托,现就《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制定本条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节能降耗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我省是建筑大省,每年新增民用建筑超过1亿平方米,建材生产和建筑建造使用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已占全社会总耗能量的40%左右,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相对于传统建筑,目前绿色建筑平均节能率达58%,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15%,还显著改善室内外环境,为人们提供更为健康、舒适、环保的生活场所。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对于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改善人居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转型升级和建筑产业发展的需要。我省又是建筑强省,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比重约为5.5%,利税总额对地方财政贡献率约为13%,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绿色建筑对建造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更高,将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与产品更新换代,引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给建筑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增量投资、提高我省建筑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法制建设和落实省委决策的需要。我省自20xx年颁布实施《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以来,累计建成节能建筑5.6亿平方米,形成了年节约标准煤776万吨的能力,特别是自20xx年全面执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xx)以来,建成绿色建筑1.2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工作已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近年来,国家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相继出台,国务院制定下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省委在生态文明、“两美”浙江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等决策部署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现有的政府规章已不相适应。
目前,全国近半省份已颁布实施建筑节能地方性法规,江苏省今年出台了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这些地方性法规大大推动了当地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工作。因此,加快我省建筑节能立法,并将其上升为绿色建筑条例,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起草过程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绿色建筑立法列入条件成熟提请审议的立法预备项目,并按照xx届四中全会关于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机制的精神,确定由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提请审议。年初,环资委牵头,法工委、建设厅等部门和立法领域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共同组成立法起草小组,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形成后,起草小组先后征求了立法领域专家学者、各地建筑节能负责部门、有关建设单位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还赴广东、重庆、河北、江苏等地进行学习考察,赴杭州、宁波、嘉兴、金华、丽水等地进行调研;同时,在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和浙江省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公开征求意见,又书面征求省政府领导意见。在综合各方情况和反复研究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条例草案。环资委认为,出台该条例条件已基本成熟,现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条例草案分为总则、规划与建设、运营与改造、技术与应用、引导与激励、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共五十二条,对以下几点重点进行说明。
(一)关于条例名称变更。在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中,该法规的名称为《浙江省建筑节能条例》。环资委认为,绿色建筑比节能建筑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在以节能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还涵盖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更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绿色建筑发展也处于领先地位,省政府及其主要领导积极要求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因此,将立法规范范围从建筑节能拓展到绿色建筑,更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发挥立法的引领作用。基于上述情况,建议将条例草案名称更改为《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
(二)关于条例适用范围。《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民用建筑的定义为“指居住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商业、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其他公共建筑”。但随着我省传统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科技型和生产服务型工业企业的发展,主要能耗为建筑能耗的非生产型工业建筑比例逐年增加,因此,将这些建筑纳入条例监管范围十分必要。草案第二条第三款对民用建筑的定义,除沿用上位法的规定外,还包括“工业用地范围内用于办公、生活服务等用途的建筑”。
(三)关于绿色建筑等级。为了更高要求、更大范围地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根据我省客观实际,在第五条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xx),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制定地方标准确定不同等级技术要求。同时,草案确立分类递进和分区递进的绿色建筑实施机制。一方面,草案第六条、二十条规定,“本省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既有建筑改建需要整体拆除围护结构的,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改建”。另一方面,草案第九条授权市、县人民政府在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可以确定高于全省一般要求的绿色建筑等级要求,鼓励相对发达地区发展高等级绿色建筑。此外,草案第十至十三条还要求在建设项目可研及其批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建设单位委托项目设计等活动中,明确建设项目的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四)关于绿色节能评估。节能评估和审查是本条例草案依照《节约能源法》设定的一项行政许可事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草案第十四条规定绿色节能评估按照建筑面积实行分类管理,分别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第十五条规定,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办理规划报批时,应当向城乡规划或建设主管部门报送节能评估文件,办理节能审查,不符合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草案第十六至十八条对图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落实节能审查意见作出规定,第十九条、四十九条对出具节能评估文件和验收能效测评报告的第三方机构作出规定,建立建设全过程闭合监管机制。
(五)关于运营节能监管。绿色建筑使用阶段的用能管理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条例草案建立绿色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体系,强化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的责任义务。草案第十二条规定,“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当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信息系统、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并向社会公布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公共建筑实行惩罚性电价政策,实现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既有高耗能公共建筑进行绿色改造的目的。
(六)关于绿色技术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是绿色建筑的核心。条例草案第二十九条结合我省实际,确定了“民用建筑的建设应当推广应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雨水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利用和生态白蚁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的路线。草案第三十至三十七条,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雨水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建筑工业化、农村建筑绿色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等适合我省推广应用的先进适宜技术作出了规定,涵盖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各个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健康性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七)关于扶持激励政策。为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刚性规定的基础上,条例草案第四十条制定了五条激励政策,主要有:墙体保温层的建筑面积不纳入建筑容积率;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可以申请项目资金补助;地源(水源)热泵系统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并按照实际消耗地表水量计收水资源费;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第四十二、四十四条还规定自身光伏发电量可以抵扣建筑能耗,合同能源管理节约的能耗资金财政部门不予核减。这一系列激励政策可有效调动开发、建设、使用等主体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引导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此外,条例草案对上位法设定的法律责任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以利于实际操作,还对创设的制度规范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浙江省民间资本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发展
一、浙江民间资本发展历史与基本情况
民间资本是中国特有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04》的规定,将民间资本定义为非政府拥有的资本。具体而言,民间资本就是民营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家庭的金融资产。
浙江民间投资发展迅猛,民间投资已占据我省全社会投资绝大部分。据浙江省有关部门调查,光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九八年,浙江省民间投资(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百分之五十六,其后民间投资发展更快。以2003年为例,根据上述民间资本的定义估算,浙江民间资本的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规模非常巨大。目前,浙江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民间投资为主体、自主投资的项目,如兴办个体、私营企业。这类项目还包括长期以来由国有投资垄断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教育卫生设施等。第二类项目是在政府规划、引导下,吸纳民间投资。据介绍,浙江省个体私营工业发展很快,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二十个县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个体私营经济比重超过百分之五十,并且正在扩大,这也说明浙江民间资本潜力很大。有鉴于此,浙江省已提出把民间投资纳入经济规划中,为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实行市场准入,允许民间投资进入除国家规定之外的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如参股国有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等。
同时,浙江更是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民间资本溢出地。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共有5万多家浙江企业在上海滩发展,其中有一定规模的达2000多家。在北京,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最大的灯具市场、奥运场馆建设等项目的背后,都闪现着浙江人的身影。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西达新疆,全国各地都有浙江民间资本扩张的事例。据不完全统计,自“九五”以来,浙江至少有7000多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全国各地的不同领域。无论从总量还是从活跃程度看,浙江都是我国最大的民间资本溢出地。
二、浙江民间资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巨大的浙江民间资本在有效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着众多问题,最突出的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浙江民间资本存在着结构过于单一的现象
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和非国有企业流动资产余额的总和构成了民间资本的绝大部分,要占到民间资本的90%以上。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浙江民间资本在结构上过于单一,尤其是储蓄在家庭金融资产中占绝对比重。
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居民理财知识缺乏。近几年,虽然许多居民的理财观念有了大的转变,银行储蓄已不是惟一的选择,但是理财知识的缺乏,使得许多居民面对各种新理财品种无所适从,无从选择。同时,各种理财品种在推出时,过于强调了投资收益,忽略了对理财知识的介绍,导致居民高估投资风险。因此,居民最终还是以储蓄保值为首选。
(2)市场投资品种有限。自入世以来,国内银行、保险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理财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即使如此,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而言,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品种依然不够丰富,像债券、期货品种种类非常有限。同时市场制度上的不健全、监管上的不到位使得国内资本市场非系统风险异常高,居民投资意愿萎缩。
2.大量的民间资本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
目前浙江民间资本供求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一方面民营企业因资金缺乏而陷入经营困境,另一方面民间资本供应充分却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造成这一局面的有多种原因,但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制约的体制与政策因素:
(1)民间资本投资权益保障方面受到制约。尽管民间资本的投资权益保护环境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谁投资、谁经营、谁占有、谁支配、谁受益”这一权责利“五统一”的投资原则,仍难以得到很好的贯彻,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如:投资受益权屡受侵犯,投资经营契约的履行十分艰难,投资所有权的安全性、完整性与独立性还缺乏保障等等,民间资本的投入受到一些行业垄断与不合理政策规定的制约,民间资本投资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2)民间资本受到现有金融制度和融资机制的制约。一是民营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制约条件依然较紧,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依然没有明显改善。二是民营企业获得证券发行的制约成本依然较紧。截止2004年底,浙江已有12家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但就整体态势看,在申请发行方面,民营企业要取得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地位,尚需时日。三是民间融资的合法性不明确。
三、发展浙江省民间资本的对策
如何激活民间资本,构筑多元化的民间融资体系,有效解决民间资本供需矛盾是十分迫切的一个课题。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解决当前民间资本存在问题,规划好浙江民间资本市场,发展好浙江民间资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
启动民间资本的过程是创造和集聚财富的过程,必须摒弃“唯身份论”和“与民争利”的观念,平等对待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民间资本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把促进民间投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范围,尽快出台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
2.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根据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清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歧视政策,给各类企业以“国民待遇”,为不同所有制经济实体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三是增强政府服务意识。从“注重审批”转变为“注重服务”,从行政指令式管理转变为以法律、法规为准则的法制化管理。
3.开放民间投资新领域
启动民间投资,必须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推动民间投资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如下列领域应鼓励民间资本大量进入: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如城市交通、地铁、供水、污水处理等等;二是金融领域,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让民间资本进入一些金融领域;三是传统的垄断行业,如电信、铁路、民航、港口、航道和船闸等;四是一些公共领域,如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这些领域的一部分可以引导民间资本来投资,减少政府的压力。
4.拓宽融资渠道
亚洲开发银行一项调查也表明,融资问题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因此,要从打通股权融资与银行融资两个渠道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看,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并非从银行贷款,而是股权融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形式还是以企业家自己投资为主,成本高,风险大,而系统地、大规模地对中小企业的股权进行投资的机构,如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等形式的机构还不多见。应采取组建和壮大民间投资担保机构、逐步发展民间投资基金、 建立区域性资本交易市场等措施,拓宽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不断扩张。
5.依法保护民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民间资本的发展壮大,客观上迫切需要在法律上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完善私人财产保护制度的要求。当前,必须在立法、 执法等方面把保护民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使之变成可操作的措施,并且做到严格地依法办事。
四、结束语
应该说,民间投资的准入限制已渐渐放宽,只要我们能使民间资本有项目可投,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投资能得到激励,民间资本就能被唤醒,巨大的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张向东张青辉:发展民间资本几点问题的思考[J].经濟研究, 2002, (4):11-14
[2]张建军袁中红林平:从民间信用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J].金融研究, 2002, (10): 101-109
[3]蒲祖河杨志敏:民间金融的制度性变迁与创新研究——对温州个案的实证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 2003, (2):1-6
[4]刘民权徐忠俞建拖: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J].世界经济, 2003, (1):61-73
[5]杜群阳蒋建华等:浙江省证券市场发展研究[J].浙江金融, 2006, (6):30-32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篇7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欧盟生态设计指令以及已经出台的实施措施来看, 要符合该指令要求, 制造商可以采用自我声明加符合性检测的形式, 而提供相关技术文档则是进行自我声明的必要条件。该指令附件4规定了有关技术文档要求, 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 其难点主要在于生态档案的建立。生态档案, 其核心是定量化评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 是一个对产品进行生态评估并建立“生态档案”的过程。
1、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国际上, 相关标准ISO14044也对生态评估框架做了规范, 从目标和范围的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3个方面进行了规定[3]。生态评估工作被广泛用于产品的研发、战略部署、公共政策发行、市场营销等方面, 甚至被作为打官司的法律依据。国外企业对生态设计非常关注, 非常重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研究与应用, 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将产品生态化设计思想整合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环保要求, 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2006年2月松下公司制定了新的“绿色计划2010”, 通过解决三大重点课题: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物质管理、减少废弃物和推动回收利用, 提高公司在环境化设计方面的水平。戴尔公司开发了属于自己的环境和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一体化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由环境意识设计、制造阶段、消费者体验、产品回收策略四阶段组成。韩国政府专门斥资100万美元成立EuP指令研究小组, 研究电子产品出口如何应对EuP指令, 制定应对措施并开发相关的生态设计工具。三星、LG、大宇等都参与了这个项目, 积极开展生态设计研究, 建立基于网络的生态设计系统, 包括生态设计指南、生态设计实例和再循环评估工具等。
2、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对生态评估工作基本处在不清楚或不甚了解的阶段, 一般仅停留在节能、节水、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阶段, 缺乏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更缺乏系统性、定量化的水平和能力。已经开展应对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总体数量不多, 大部分以提供标准法规信息为主, 有能力独立开展应对令服务特别是生态评估服务的机构不多。同时, 开展实质性应对工作的企业数量也不多, 主要以大企业为主, 如格兰仕、美的、海尔等;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等原因, 仍未开展实质性应对工作, 处于观望状态之中。
总体而言, 对浙江企业而言, 生态评估工作完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是对传统设计思想的一次革命, 是浙江制造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目前国内企业一般没有能力独立完成这项工作, 绝大多数企业不清楚如何进行生态评估并建立生态档案。由于目前生态评估工作基本被国外少数几个机构所垄断, 评估费用较高, 对我省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二、建立解决方案
生态评估及生态档案的建立, 是浙江省企业应对生态设计指令的一项共性和关键技术, 也是浙江省企业应对工作的一个难点所在。同时, 生态评估也是生态设计的基础工作, 只有通过生态评估、生态改进、再次生态评估的过程才能持续改进产品的生态性能。通过长时间的调研,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浙江省产业现状和企业需求, 笔者课题组开展筹建浙江省EuP解决中心, 切实为企业服务。
1、机构基础建设。
重点从人才建设、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三方面筹建和完善浙江省EuP解决中心。整个筹建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分析EuP应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点方向, 调研国内外EuP应对工作的现状, 了解相关机构在该领域的成功经验;第二阶段配置专业研究人员, 购买专业软件, 为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人才保障和硬件保障;第三阶段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服务流程、工作细则和相关模版文件, 基本上健全、完善中心的服务机制, 保障与客户的共同有章可循, 使中心完全具备开展生态评估的能力。
(1) 人才建设。自EuP指令草案公布后, 课题组研究人员一直跟踪研究包括EuP指令在内的生态设计方面的国内外动态, 先后多次参加EuP指令实施措施的研讨会和评议活动, 代表浙江省就各项实施措施对产业的影响阐述观点, 并提出相关的评议意见, 受到国家质检总局的肯定。同时大力引进人才, 特别是聘请大专院校教授作为高级顾问, 为开展应对EuP指令研究及解决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2) 硬件建设。首先充分调研、联系国内外与生态评估相关的组织和机构, 包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等。在此基础上, 掌握目前国际上生态评估的主要软件, 包括SimaPro、GaBi、Boustead、EcoPack2000、KCL-ECO、LCAiT、LIMS等。通过严格的论证, 对比软件的优缺点, 结合生态评估工作的实际情况, 最终选用Gabi4.3作为生态评估的软件工具。
(3) 体制建设。为保证浙江省EuP解决中心顺利、有序开展生态评估服务, 专门制定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 明确中心和客户在生态评估工作中的具体事项。制订《工作管理办法》, 为开展评估工作制定依据, 使得评估服务有据可循。制订《评估受理及服务流程》, 规范评估服务各项工作按步骤进行, 使客户直接、明了地掌握评估工作的各个阶段, 有利于双方的有效沟通。制订《申请表》及《数据清单格式和要求》, 将一方面有利于将生态评估的概念输入给客户, 使客户基本掌握生态评估的理念, 及时准备生态评估所需提供的必备资料;同时有利于中心快速、及时、有效掌握客户产品的生态特点, 快速建立能真实反映产品生态性能的模型, 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评估。
2、开展生态评估工作。
生态评估工作是应对生态设计指令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 相关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标准化研究机构, 也依赖于企业对其产品生产等各环节信息及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但当前浙江省以中小型企业居多, 企业在以往的生产实践中往往忽视对各环节有关生态性能原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甚至不到从何处下手。因此, 首先要为企业建立起应对工作的大致思路, 其次, 根据生态评估工作的特点, 加强研究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密切沟通, 建立科学的产品生态评估模型, 进行有效的生态性能评估工作。企业应对思路:
企业作为生产者, 应把生命周期评价思想整合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才能应对国际市场的环保要求, 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根据生态设计指令的相关规定, 企业应对的主要思路包括:一是初步判断出口产品是否受生态设计指令约束。首先依据2009/125/EC, 初步判断该产品是否受EuP指令约束。如果该产品不在EuP指令约束范围内, 企业无需花费时间和精力应对EuP指令。二是收集相关标准法规信息。一旦初步确定某产品受EuP指令影响, 应尽早全面收集同该产品相关的实施措施及其生态设计要求、相关协调标准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 某些产品可能受到不止一项实施措施的制约, 因此应尽可能全面跟踪EuP指令最新进展。三是明确EuP指令对该产品的要求。结合2005/32/EC指令以及相关产品的实施措施, 可以确定EuP指令对该产品的要求。从目前已经出台的实施措施看, 特殊生态设计要求以能效要求为主。应对EuP指令, 产品必须同时满足通用生态设计要求和特殊生态要求, 其区别在于特殊生态设计要求有定量化限定指标要求。四是尽早开展摸底调查。一方面, 通过必要的检测, 明确自身生产技术水平同EuP指令生态设计要求的差距;另一方面, 尽快开展生态“体检”, 收集产品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等信息对其产品进行生态评估, 建立产品生态档案。建立产品生态档案, 不仅可以为未来建立技术文档奠定基础, 而且有助于明确生态改进的方向, 提升产品的生态性能。五是改进产品生态性能。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 对应对EuP指令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 并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积极采用生态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等措施不断改进产品的生态性能以满足EuP的指令。企业应清醒的认识到, 改进产品的生态性能是一个持续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其目标就是符合甚至超越EuP指令对该产品的要求。六是加贴CE标志。对已经满足EuP指令要求的产品, 依据EuP指令附件要求做好相关技术文档准备工作, 进行符合性声明, 并加贴CE标志, 做好出口欧盟市场的准备工作。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受EuP指令约束的产品而言, 满足EuP指令仅仅是产品能否加贴CE标志的一个必要条件, 要加贴CE标志还需要同时满足CE标志的其他相关要求。
3、生态评估工作。
针对EuP指令要求建立产品的技术文档准备是当前应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其难点主要在于定量化评估产品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国外生态评估工作的经验, 提出并建立生态评估的解决解决方案, 其中数据收集是生态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收集的数据包括物料及各种能源的消耗, 以及向大气、水和土壤的排放。收据收集途径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基于企业BOM表的材料清单, 另一方面是生产工艺数据, 主要考虑生产加工过程中能耗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将生命周期各阶段所使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所排放的污染物经分类整理后, 使用生命周期评估工具模拟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并建立模型, 按照ISO14040进行定量化计算, 可以得出11个环境影响指标数值。通过定量化评估, 可以清楚产品、工艺或活动等生命周期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也可以清楚各种材料、零部件对环境的影响, 从而可以明确下一步改进的方向。可能的改进方向涉及原材料的使用、工艺流程、消费者使用方式及废物管理等。美国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建议将改进评价分成三个步骤来完成, 即识别改进的可能性、方案选择和可行性评价。在进行分析时, 还包括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等内容。
三、典型生态评估案例
以浙江省某企业的直螺24W节能灯为例, 该节能灯创益螺旋型节能灯内置电子镇流器, 启动迅速, 无频闪, 外形美观, 节能省电, 寿命长, 可广泛用于家居, 餐厅, 酒店, 门厅等场所, 尤其是需长寿命光源及需要装饰性照明的地方, 产品主要销往欧盟市场。在收集整理原材料、制造、使用、运输、报废相关数据的基础上, 采用生命周期方法进行定量化生态评估, 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该产品的使用阶段是影响环境的核心阶段, 对11项指标的平均影响程度为99.
11%;制造阶段、销售阶段和寿终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对11项指标的平均影响程度均不超过0.7%, 可以忽略不计。
2、该产品主要部件中, 电子镇流器对环境的影
响最大, 对制造环节11项指标的平均影响程度为61.67%;其次是塑件对环境的影响, 对制造环节11项指标的平均影响程度为23.66%和24.12%;灯管和灯头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对制造环节11项指标的平均影响程度分别为9.36%和5.31%。
3、企业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 产品能效水平得
到提高, 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得以大幅降低, 平均改进幅度为13.28%, 完全符合EuP指令的原则和要求。同其他同类型节能灯相比, 产品环境性能得到很大提升。
发展低碳经济发展,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基于生命周期的生态评估方法可以为产品、工艺、服务等提供定量化的环境评估, 也是EuP指令的主要内容之一。开展的生态评估工作已经显现出其重要作用, 如浙江某洁具企业开展节能型公共淋浴房的生态评估工作, 欧美客户对此十分赞赏, 纷纷与该企业签订数额巨大的合同, 使得该企业在世界金融风波过后, 凭借其生态良好的生态性能及中立的生态评估报告, 一举稳定并拓展国外市场, 成立行业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朱培武、蒋建平.欧盟ErP指令的最新动态及其对我国产业的影响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 2010, (04) .
[2]DIRECTIVE 2009/125/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1 October 2009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the setting of ecodesign requirements forenergy-related products. (ErP) .
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建筑风格研究 篇8
浙江是个开发很早的城市, 五六千年前, 夏商时代。开放的政治和发达的经济使得浙江很多商人开始兴建建筑。下面就从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建筑形成的背景、建筑风格特点以及影响三方面来介绍浙江商人建筑的特点。
1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建筑形成背景
魏晋南北朝后期, 政治文化中心由北方转移到江南地区, 尤其是浙江一带, 是思想政治文化中心, 经济也得到较大促进, 当时是全国最发达地区之一。元末明初诞生以重实际、讲实利、求实效为基础三大学派, 为浙江商人打下思想基础。正是这些原因推动浙江建筑业的兴起和发展。
2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建筑风格特点
2.1出身农民, 体现农耕文化
明清时期浙江地区商人大多都是农民出身, 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据《宗谱》记载, 诸葛村初建时, 诸葛大师主要着手两方面事情:一方面布局村落 (此后有如此美丽、布局恰当的诸葛村) ;另一方面积极经商, 荣宗耀祖。当商业发展后, 必然会回家置田造屋, 以便繁荣家族。但由于深受农耕思想束缚, 富裕人家的住宅也不会十分奢华, 只是粗略的自成结构。建筑内部装饰较气派, 横梁、猫梁、月梁应有尽有, 牛腿、雀替、槅扇、罩雕刻讲究, 一般雕有富贵白头、灵仙祝寿、马上封侯、居家欢乐等寓意的雕刻, 体现出农耕文化的思想。南浔小莲庄的东升阁、张石铭旧宅的红房子, 虽然造型别致, 毫不掩饰地显示出商业文化的气息及西洋文化, 但却掩映在深墙及传统建筑之中, 不为外人知晓。
2.2穷奢极欲, 尽显商富心理
浙江商人在成功后想要彰显门楣, 竭其所能在故里大兴土木, 光宗耀祖, 住宅砖雕、木雕、石雕, 雕刻精美, 工艺精湛, 反映明清时期浙江商穷奢极欲的商富心理。文献记载:“华丽工巧、雕梁画栋”、“明弘成间朴意……, 有识者叹之。”史料表明, 明代开始浙江地区商人就已营造住宅, 到清代雕刻工艺、建筑布局、建筑规模及工艺各方面有很大突破。
姜氏住宅群是二十八都最具代表性的民居, 以精美的门罩和高墙深院为标志, 其建筑手法和所用材料均为大手笔, 令人叹为观止。姜氏住宅的门罩精美繁复, 建筑多为楼阁式, 三楼二层四柱, 由垂莲虚柱、梁、椽、枋、檐等构成。上覆青瓦, 侧脚和生起, 斗栱复杂且有精美木雕装饰。龙游傅家大院内部雕刻精湛, 额枋间、隔扇窗里, 牛腿上、斗栱上, 有山水人物, 有亭台楼阁、有花鸟争鸣, 形象生动, 甚是壮观。
2.3东韵西风, 吸收西方文化
浙江商人在经商是表现出的开放性, 是中国近代难得的, 中西方文化思想观念的冲突和整合浙江建筑中得到较为充分体现。南浔“江南第一巨宅”是商人张石铭建造的, 既集中了中国传统建筑雕刻的精华, 砖雕、木雕、石雕应用水平精湛, 又用进口材料大理石、彩色玻璃等装饰豪华的西洋舞厅, 建筑内部采用大红色, 凸显西方特点。河池西方有个突出的亭台建筑是传说中“小姐楼”, 又名“东升阁”。小姐楼面水而建, 近水处设置阳台, 阳台上为铁艺栏杆, 与欧洲盛行的新艺术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别家小姐门不出户, 深居闺阁中时, 张家小姐已经站在阳台欣赏满园美景。此外, 在莫干山、斯宅等村镇存在大量清末留下的具有西方特色的别墅, 这些建筑从用材、用色到建筑布局无不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3明清浙江商人建筑的影响
3.1丰富了江南地区建筑风格
明清时期是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的集成时期, 浙江属江南典型水乡平原, 物富民殷, 风谷阜安。商人文化做为一种新兴起的文化, 在以文人、士人文化为主流文化的时期, 做为一种新鲜的血液融入社会, 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活力。同时商人投身建筑业, 建造宅府、宗祠、书院等, 丰富了以“小桥, 流水, 人家”;“多进, 院落, 集居”;“砖木, 低层, 过街楼”;“粉墙, 黛瓦, 马头墙”为主要建筑风格的江南地区, 增加了体型庞大, 建筑华丽的建筑群。
3.2促使多元思想与文化观念的融合
浙江商人建筑是农耕文化、儒学文化、西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融合。有着浓厚的农耕传统和儒家文化传统, 明清之际, 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商人建筑将这些思想文化观念结合到一起, 促进当时文化文化的融合。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 使浙江具有一种既传统又开明的氛围, 是浙江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的重要原因。
3.3为后人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建筑
浙江商人投入建筑业, 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建筑, 如南浔的小莲庄、张石铭旧宅, 宁波的天一阁、秦氏支祠、百梁桥, 衢州的郑宅民居、叶氏民居、姜氏大院, 斯宅的千柱屋、笔锋书院, 廿八都的姜家大院及诸葛村、皤滩的建筑群等。
4小结
对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已存在较多, 而商人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一部分, 常常被忽视, 本文从形成的背景、建筑风格特点以及影响进行研究, 并以明清时期浙江地区建筑为例。本人的研究只是初步分析, 具体内容还不够成熟, 但希望通过这篇论文, 提起相关学着对商人建筑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2]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3]楼庆西.浙江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4]陈志华, 楼庆西, 诸葛村.重庆:重庆建筑出版社, 1999.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篇9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某建筑类高职院校大一和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式对30名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出问卷550份, 回收有效问卷539份, 有效回收率为98%, 其中男生378名, 女生161名;大一学生306名, 大二251名。
2、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 以匿名的方式进行答卷。在问卷调查之前先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个案访谈, 了解其感受到的压力及应对策略等。并结合文献分析编制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调查问卷。心理压力调查问卷题项按照感受到的压力程度高低进行5点评分 (5=感受到压力很大, 1=没有一点压力) , 应对策略问卷按照策略类别进行评定, 并对不同应对策略进行频次分析。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
1、高职生的心理压力源分析
(1) 高职生的心理压力源总体特点
研究结果显示, 高职生心理压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压力和生活与健康压力, 其中心理压力最大的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 (见表1)
(2) 高职生心理压力的年级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 大二学生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和健康压力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其中就业压力的年级差异最为显著, 学习压力上的差异最小 (见表2) 。
(3) 高职生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 男生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和健康压力上显著高于女生, 其中学习压力差异最大, 而在人际关系上差异不显著。
2、高职生面对心理压力时的应对策略
(1) 高职生面对心理压力时的求助对象
研究表明, 面对压力时高职生的求助对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知心朋友 (所占比例为39.6%) 、家人 (所占比例为26.3%) 和男 (女) 朋友 (所占比例为14.4%) 。
(2) 高职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高职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使用最多的分别是:顺其自然、自然调整 (36%) 、转移 (心理不快时娱乐、游戏、读书) (29.5%) 、发泄 (哭、倾诉、写信|日记) (19.8%) 、压抑 (喝酒、睡觉、假装高兴) (12.3%) 。
三、讨论
调查显示高职生的心理压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就业、学习、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困扰主要来源于就业、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实施, 毕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多, 传统观念中看重学历的社会趋势使得高职生有一种强烈的就业焦虑感。学习压力主要与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关, 高职类学生进校时本来基础就不牢固, 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 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学习焦虑。
大二学生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和健康压力高于大一学生, 这表明高职生在经历大一的过渡期之后, 开始全面关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家庭期望、生活和健康等问题。其中就业压力的年级差异最为显著, 这是因为高职生在大一较少地考虑到就业问题, 而进入大二后开始实习, 即将面临就业问题, 因而就业压力增大。
男生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和健康压力上显著高于女生, 其中学习压力差异最大。这是因为传统社会对男性的社会期望高于女性, 因而男生在学习、就业、家庭期望、生活和健康等方面的压力高于女生。而在人际关系上差异不显著, 这表明男女生面临着同样的人际关系压力。
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的求助对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知心朋友、家人和男 (女) 朋友。这也进一步让我们看到了朋辈互助的重要性, 学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大力推进朋辈辅导作用, 让学生有困惑时能方便快捷的找到合适的同学进行倾诉, 另外家人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也有助于及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最后, 学生在面对心理压力时大部分是采取顺其自然、自然调整的方式, 这就意味着从学校的层面需要多宣传心理健康保健和心理调节知识, 比如通过讲座、咨询、团体训练等方式教给学生解决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摘要:本文在对30名建筑类高职生进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编制高职生的心理压力与应对策略问卷, 并对539名建筑类高职生进行心理压力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建筑类高职生心理压力源为:学习、人际关系、家庭期望、就业、生活和健康, 其中压力最大的为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面对压力时主要求助对象为知心朋友、家人和男 (女) 朋友;应对策略主要是自然调整、转移、发泄、压抑。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53-55
[2]、郭晋武, 佘双好.大学生生活压力感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 1996, 19 (2) :123-124.
[3]、樊富珉, 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青年研究, 2000, (6) :40-45.
[4]、王富荣, 茅默.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应用心理学, 2001, 7 (1) :31-36.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篇10
在浙江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 宗教文化的存在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从2002年起, 浙江省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欠发达地区基层文化建设、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保护, 全省范围逐步形成了县、乡、村3级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
伴随着乡村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不断出现自然村数量减少、村居民点迁并、传统村落大规模消失等现象。传统的村落文化及其载体也在快速受到损坏、缺失或衰败。因此, 处理好地域文化和村落个性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扬是新农村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需要对广大农村积淀深厚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梳理、调查统计、总结归类。
在此背景下, 对浙江省台州市范围的农村宗教文化以及宗教建筑现状进行了几次走访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旨在深入了解浙江省台州市的村落居民的宗教文化氛围以及宗教建筑使用情况, 探讨在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村落宗教文化和宗教建筑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为政府解决村落宗教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一、研究概况
1. 研究方法及框架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统计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通过文献查阅, 了解国内外关于村落宗教文化及其建筑保护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 以及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基本政策, 并基于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等设计出针对台州市各地区的村落宗教建筑及其文化调查问卷。采取在回收问卷的基础上, 通过EXCEL和SPSS13.0等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筛选出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实地调查。探索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 保留发展村落的人文生态模式。在此基础上, 总结出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建筑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村落的宗教建筑, 促进宗教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2. 问卷基本情况
(1) 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宗教建筑所在的区域、村落, 宗教现状, 建筑现状及使用情况, 村民的参与性及政府重视程度等部分。
(2) 问卷取样及样本说明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标准化、匿名性、间接性的特点, 调查样本选择浙江省台州市临海、椒江等八个区的人民。通过网络填写, 回收集成, 总计回收1 800份, 问卷回收率100%, 其中有效问卷1 792份, 问卷有效率为99.5%。
二、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及其建筑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来自浙江省台州市八个地区。经统计, 其中黄岩地区的有效问卷最多, 共419份占总问卷数量的23.38%, 天台地区为237份, 占13.23%, 椒江地区为214份, 11.94占%, 温岭地区为205份, 占11.44%, 路桥地区为166份, 占9.26%, 三门地区为163份, 占9.1%, 玉环地区为155份, 占8.65%, 仙居地区为132份, 占7.37%, 而临海地区最少, 为101份, 占总数量的5.64%。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男女比例为1.09。其中55.8%的问卷由18~30岁年龄层段的台州人填写, 39.29%的问卷由年龄层段为31~45岁的台州人填写, 46~60岁的市民仅占3.63%, 而18岁以下、60岁以上的台州人虽然加起来不超过1.5%, 但是也有23份成为有效问卷。在这1 792份问卷中, 受教育水平达到大专及大专以上的有1 326份, 占总量的74%, 21.21%的问卷由达到高中或中专的市民填写, 4.24%由达到初中水平的市民填写, 受教育水平为小学或小学以下的问卷数量不多, 仅有10份。
1. 宗教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56.58%的问卷填写者无信仰, 而作为我国第一大宗教的佛教, 在问卷中也体现出来, 虽然占26.51%但却是遥遥高过其他选项, 位居第一。从各村落存在宗教种类建筑比例也可看出, 佛教建筑占据64.79%, 其他教种的建筑未有超过35%的。组成佛教建筑特有的寺、庙、庵、塔等宗教建筑, 也远远高于其他宗教建筑, 其中寺、庙的比例分别为73.1%、52.57%, 占据排名的第一、第二。
由此可见, 佛教文化深入我国历史, 其存在也与人民的生活态度相联系, 在新农村发展中, 具有不可忽视的存在意义。
排名第二的是基督教, 基督教虽然传入我国的时间远远晚于佛教, 但根据各项数据的综合情况来看, 其成长趋势不可小视, 虽然仅有6.58%的人信奉, 但是宗教种类却占32.81%, 是除了佛教之外, 远远高于其他教种的宗教种类建筑。
另有5.8%的人的信仰为其祖先神主。信奉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人均未超过1.8%。在问卷的其他选项中, 我们发现有5个人明确表示信仰为中国共产党, 有3位表示信奉道教。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在宗教中佛教和基督教是在整个宗教比重里占有绝对的优势。
2. 宗教建筑现状
问卷调查了村落现有的宗教建筑类型。包括寺、庙、祠 (含祠堂、宗祠) 观、庵、教堂、塔等10项相关宗教建筑类型的占有率。其中占有率最高的为庙, 占73.1%, 即73.1%的样本村落都建有庙。各地区间差距较小, 比例最高的区为黄岩地区, 为75.66%, 最低为玉环地区, 为64.39%。其次为寺和祠 (含祠堂、宗祠) 及教堂, 全台州市比重分别为52.57%和46.71%及35.32%。庵的全市平均占有率为15.79%, 最高为三门地区占19.63%, 最低为临海地区, 占10.89%。塔的全市占有率为12.22%, 最高为临海地区占16.83%, 最低为玉环地区, 仅为7.1%。观、宫、墓窟及其他全市占有率分别为8.65%、3.46%、3.24%及0.45%。
在宗教建筑现存数量状况中, 根据调查得出数据显示, 除去8.93%的样本填写人不清楚, 42.41%的样本村落中现存0~3处宗教建筑, 34.6%的样本村落中现存4~7处宗教建筑, 而村落中现存8~10处宗教建筑的占全市12%, 现存10处以上占2.06%。其中现存0~3处宗教建筑占率最大的地区为天台地区, 为46.84%, 占率最小地区为黄岩地区, 为37.71%。现存4~7处宗教建筑占率最大的地区为黄岩地区, 为8.6%。占率最小地区为临海地区, 为1.8%。现存8~10处宗教建筑占率最大和最小的地区也分别为黄岩地区跟临海地区。
在调查台州市各村落宗教建筑的大小时, 以容纳人口数量为参考标准, 在全市比率中, 最高为容纳50~100人, 所占比率为43.47%, 其次为100~500人, 所占比率为32.03%, 容纳0~50人的样本全市比率为16.74%。500~1 000人为5.25%, 1 000人以上2.51%。
在宗教建筑使用频率方面, 33.3%的人认为经常使用, 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偶尔使用的有45.3%, 很少使用的有9.8%, 认为不使用的只有1.8% (见图1) 。
在宗教建筑使用功能方面, 占据最大比重的是宗教使用方面, 其次是文教方面 (主要为文化活动中心) , 再是行政办公和商业, 所占比重差不多 (见图2) 。
3. 村民对其当地宗教及宗教建筑的看法
此部分调查了各村村民对宗教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其中维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8%和47.7%, 所占比重基本一样, 另也有5.8%的人认为与现代科学违背, 毫无联系 (见图3) 。另外还调查了各村村民对其当地的宗教建筑是否得到一定的保护做出了选择, 其中有64.7%的人认为是得到了保护, 只有15.6%的人认为没有得到保护。最后还调查了各村村民认为宗教建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 认为有存在的必要性的占率最高, 有72.3%, 只有8.5%的人认为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总的说明宗教在各村中还是有一定存在的价值的 (见图4) 。
4. 政府对其当地宗教的重视程度
首先对于宗教建筑的使用功能中可以看到, 作为行政办公用的占有14.8%较宗教使用只有作为宗教使用的1/4。但是在调查正在建设的宗教建筑中, 建设资金由来中由政府出资的占率也达到了15%, 说明政府对宗教这一方面也存在一定促进发展的作用, 虽然不是主要的, 但是也能体现宗教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建筑特点总结
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宗教建筑相比, 台州市的宗教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就拿佛教建筑来说, 其建筑布局都是因地制宜, 崇尚自然的规划特点, 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不管是原有的佛教建筑, 还是新建的, 它的中轴线并不一定在正南方向, 而是以“水口”、“案山”等风水的朝向为正门的朝向。不少佛教中的寺庙建筑依山而筑, 点缀在层峦叠嶂之间, 掩映于崇山峻岭之中。而从宗教建筑本身而言, 庙之内殿宇楼台、亭池水榭、曲径通幽, 庙之外古木参天、花草相映、树影婆娑, 都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佛教古建筑的豪华气派, 重檐歇山顶浑厚华滋, 其明间藻井上飞腾的九龙, 大雄宝殿顶上一色的黄玻璃瓦顶, 精工华丽, 美轮美奂。
对于外来的宗教建筑来说, 虽然没有佛教建筑那种古老的感觉, 但却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宗教建筑特点。比如基督教堂, 作为宗教建筑中比较重要的建筑之一, 其建筑风格主要是以哥特式建筑特点为主, 尖塔高耸, 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 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承顶部的力量, 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 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 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这是最典型最原始的教堂特点。那么对于新建的基督教堂来说, 缺少了原有的建造技术, 但使建筑变得更加实用。
总的来说浙江省台州市的宗教建筑更多的是讲究地域性, 与强调与当地的环境、文化的结合。使宗教建筑成为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标志。
四、有关发展新农村宗教的建议
综上所述, 在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 宗教文化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 宗教建筑作为宗教的载体也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应该了解当地村民的宗教文化活动诉求, 对宗教、宗教文化及宗教建筑更加重视。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对未来新农村建设中宗教建筑的发展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与想法。
从使用者的层面看, 应该提高对宗教、宗教文化、宗教建筑的认识。不应盲目地崇拜、信仰宗教, 应该理性地看待。增强地方宗教文化意识, 使正常、有序的参与宗教文化活动, 自觉遵守宗教文化活动条例, 不破坏、不损害、不利用宗教、宗教文化及宗教建筑。
从规划、管理者的层面看, 应该加大投入, 正确引导。对地方现有的宗教建筑如寺庙、教堂、祠堂、道观等应进行历史级别认定, 在需要的情况下加以修复和改建, 并施以科学有序的管理。对于新规划的宗教建筑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 正确地做好建筑整体规划, 传承原有的宗教建筑特色, 合理选择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材料。在传承之外, 也应该有所创新, 在保持宗教特质的前提下, 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等, 赋予宗教建筑时代气息。
摘要:以浙江省台州市新农村宗教建筑现状问卷调查为基础, 分析了台州市村落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宗教建筑现状、宗教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等, 总结出台州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宗教及其建筑发展特点, 并对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宗教建筑, 促进宗教建筑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宗教建筑,台州市,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史炳军.江苏?浙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5) .
[2]杜丽华.韩国新村运动中的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0) .
浙江省竞技体操女子选材现状研究 篇11
[关键词]浙江省 竞技体操 女子选材 身体形态
通过本研究,了解浙江省业余体校女子体操初级选材现状,并对省体校女子体操队员身体形态的有關指标进行测量,试图发现存在的问题,这对提高我省女子体操初级选材的科学性和成才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浙江省七个地市业余体校女子体操教练员,浙江省少体校女子体操运动员。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需要查阅相关女子体操选材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对浙江省业余体校女子体操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6份,回收15份,回收率94%,有效率100%。
(3)测量法
对省体校女子体操队员的身高、体重、指距等有关形态指标进行测量。
(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和形态测量数据在Excel上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浙江女子体操初级选材现状
为了解浙江省女子体操初级选材现状,向杭州、温州、宁波、嘉兴、湖州、椒江、临海等业余体校所有女队体操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6份,回收15份,其中国家级教练1人,高级教练3人,中级教练6人,初级教练5人。调查内容分对象基本情况和初级选材基本信息二部分,第二部分有7个问句,主要了解业余体校在女子体操初级选材中采用了哪些内容和方法,了解到,15个教练都进行了初级选材的身体形态测试,其中6人通过目测和实测相结合,9人通过目测选定;5人在选材时考虑到队员身材的发展趋势,但不是采用实测其父母身体形态的相关指标数据,利用公式来预测,而是通过目测其父母的身材来预测队员形体发展趋势。有9人在初级选材时进行了素质测试,主要是速度、力量和柔软性。速度测试短距离跑,力量测试俯卧撑、仰卧起坐,柔软性测试压腿、压肩和帮助下试做下腰。调查对象都没有对被选队员进行身体机能和心理测试,只有3人测试了技能,其内容都是在扶持下完成手倒立动作。调查对象都认为有必要建立进入省级训练机构的女子选材标准。在省体校集训期间,从访谈业余体校女子体操教练中进一步了解到,除身高、下肢弹跳能力的测试用工具外,一般都是看一看,了解基本情况,如柔软性、跑等,因为报名参加测试的人数少,况且家长让孩子参加体操练习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孩子的活动能力,或为了体形美,真正练体操的少之甚少,教练员都感到招生难,招到好苗子更难。因此,能被省体校录取进行训练的队员,一般都认为是我省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女子体操队员,对省体校训练成才率的压力非常大。
2.浙江省体校体操女队员身体形态现状
浙江省少体校体操队共有各市业余体校输送的女队员21人,其中来自宁波6人、嘉兴6人、杭州4人、台州3人、温州和丽水各1人,在1996-2000年之间出生。根据少儿体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选材要求,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对女队员的身高、体重、指距等8个身体形态指标进行了测试。为了便于比较,根据曾凡辉、王路德、邢文华等编著的《运动员科学选材》中有关“儿童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标准”,将有关指标进行了数据处理,即计算出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克/厘米)、指距-身高(厘米)等4个指标的数值。《运动员科学选材》有关儿童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的测试指标分为形态、素质、机能等6大类,女子的身体形态类如上表有5个指标,其中“身高(厘米)”、“体重/身高×1000(克/厘米)”、“下肢长B/身高×100(%)”3个指标分为1、3、5三个等级,“指距-身高(厘米)”和“髂前上棘宽/肩宽×100(%)”2个指标分为1、2、3、4、5五个等级,等级高得分也高,说明形态好。根据上述形态指标等级标准,对测试的省体校女子体操队员的等级进行了统计。在省体校女子体操队员5个年龄段中,9岁、7岁和6岁人数较多,各年龄段5项指标的等级人数不相同,就总体分析,“身高”、“指距-身高”和“髂前上棘宽/肩宽×100(%)” 3个指标高等级人数相对较多,而“体重/身高×1000(克/厘米)”、“下肢长B/身高×100(%)” 2个指标低等级的人数多,尤其是“下肢长B/身高×100(%)”指标。根据身体形态指标各等级数量的比较分析,总体上“身高”最好,“指距-身高”次之,“髂前上棘宽/肩宽×100(%)”处第三位,最差是“下肢长B/身高×100(%)”。具体来说,省体校女子体操队员身体较为粗壮,体重有点过重,下肢和身高的比例不理想,即下肢相对较短,不利于表现女子的形态和动作美。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浙江省业余体校女子体操初级选材都进行了形态测试,测试的方法主要是目测结合实测;只有三分之一的教练通过目测其父母的身材来预测队员身体形态的发展趋势,约有三分之二的教练测试了速度、力量和柔软性素质。
(2)只有3名教练测试了简单的扶持手倒立动作技能,初级选材都没有测试“身体机能”和“心理品质”类内容,业余体校女队教练认为省级训练机构应该建立入队的选材标准,以对业余体校的选材和训练起到导向作用。
(3)省体校在训女子体操队员的5项身体形态指标,“身高” 最好,“指距-身高”和“髂前上棘宽/肩宽×100(%)”尚好,“体重/身高×1000(克/厘米)”和“下肢长B/身高×100(%)”较差。
2.建议
(1)竞技体操招生难,我省有关体育部门对选材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业余体校的选材工作进行指导,以提高业余体校教练选材知识和选材的成功率。
(2)省体育局体操管理中心应组织人力,制订省级训练机构女子选材指标及其标准,对业余体校的选材和训练起到导向作用,以推促科学选材,提高成才率。
参考文献:
[1]曾凡辉,王路德,邢文华等.《运动员科学选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张春甫.对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趋势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3):23-25.
[3]郑晓鸿.对运动员科学选材若干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3):21-22.
浙江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手法研究 篇12
摘要:通过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 总结出在浙江地区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中, 应广泛采用生态化、四维空间活跃化和可观赏化的设计手法, 才能设计出令居民满意的园林景观, 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手法
参考文献
[1]佟跃, 王殊.城市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 2010.6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推荐阅读:
浙江文化研究院09-02
浙江省建筑业论文11-10
2018浙江省师范类专业报考研究二稿09-22
2023(最新)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08-24
浙江民宿经济发展研究06-28
浙江大学研究生网11-09
浙江省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12-02
《浙江之潮》教学设计07-30
课文浙江潮教学设计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