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方式

2024-09-29

养育方式(共12篇)

养育方式 篇1

控制总是我们养育的主题

很久以前, 孩子们经常会经历体罚, 但现在不再如此了, 取而代之的是“暂停” (time-out, 或译“反思角”、“隔离”) 或者听话就会得到奖励。这些披着现代教育手段外衣的新方法并不会产生新结果, 家长的养育目标依然是控制。

大约25年前, 社会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卡根曾对大量同时代育儿书籍进行深入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全盘接受父母特权”, 只“稍稍顾及儿童需要、感受或发展”。时至今日这种理论依然横行。美国每年出版上百本育儿书籍, 此外还有刊登在各种育儿杂志上不计其数的文章, 其中依然充斥着“如何让孩子对家长百依百顺、如何让他们乖乖表现、如何像训练宠物那样训练孩子”之类的养育建议。

问题并不在于我们使用“让孩子服从”来衡量养育策略时存在多少疏漏, 而是“服从”本身就不可取。孩子表现过于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研究人员曾在华盛顿特区跟踪调查学步儿到5岁, 发现“经常性的顺从往往导致适应困难症”。相反, “对家长专制表现出一定抵抗”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现象”。

另两位心理学家曾在《儿童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 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强迫性顺从”的现象, 其论述令人担忧:孩子对家长的畏惧会导致其立即且不假思索地听从家长的话。许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指出, 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要求的去做, 会渐渐成为家长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 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们不受同学的欺负, 抵抗同伴压力, 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 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 (包括成人的) 想法所左右”。

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 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 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抱怨:“他 (孩子) 以前多好啊!那么乖, 彬彬有礼, 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她解释道:孩子在很小时, 父母就告诉他该怎样穿衣服、该怎样做、该怎样说话。他已经习惯听别人的话……他没有变, 他仍然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 问题是这个“别人”已经不再是你, 而是他的同龄人。

“无条件的爱”不在于父母

我有时会沾沾自喜地想:身为家长, 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 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犯, 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 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 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 有了爱就足够了, 爱意味着无须道歉。

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的麻醉品, 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 当然, 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呢?爱孩子的方式有千种万种, 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

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 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

而“无条件养育”, 则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 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 “没有什么理由”。此外, 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事实上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结果。这种爱的方式不仅道德上正确, 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爱, 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己是个好人, 即使有时会把事情搞糟或达不到目标。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会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接受和帮助他人。

不过家长经常会误入歧途, 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 因为我们自己从小就深受这种养育行为的影响。事实上, 即使被看做是一种理想, “无条件认可”也并不多见, 互联网上的搜索结果显示, 其通常被用于宗教或宠物讨论。对于许多人来说, 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爱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对于孩子来说, 父母们常常让他们认为, 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 要么是取得成就。很多时候, 孩子们认定家长的爱取决于其成绩———例如在学校或运动中的表现。

孩子不是需要驯化的小怪物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 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 简言之, 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 而不是行为。孩子不是受训的宠物, 也不是计算机, 输入某些程序就可以预测他们的反应。他们之所以这样做, 而不是那样做, 其中一定有许多不同的理由。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由, 不能单纯地对其结果 (即行为) 做出反应。事实上, 每个理由都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手法。

孩子需要引导和帮助, 但他们不是小怪物, 不需要被驯化, 不能强迫其就范。他们有能力同情别人, 也有能力咄咄逼人;可以毫无私心, 也可以自私自利;能与他人合作, 也能和别人竞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形成许多个性, 但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成长, 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是否能够感觉到无条件的爱。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 社会上普遍认为, 人人应该劳有所得、多劳多得, 不能不劳而获。事实上, 这条法则一旦受到侵犯, 许多人会暴跳如雷。例如, 人们对依赖福利制度的人怀有敌意, 工作单位滥用绩效工资制度, 学校老师将任何愉悦的活动, 比如课间休息定义为奖赏, 视为满足老师期待的一种回报。说到底, 有条件养育反映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甚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市场规律 (供需关系、等价交换) 已经被视为普遍且绝对的真理, 好像生活中的每件事, 包括我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 都和买车、租房一样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位奉行行为主义理论的育儿专家曾经这样说道:“如果我要带着孩子出去兜风, 或者即使我想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 我必须首先要确定他挣得了这种回报。”著名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的相似言论声称“互惠互利、付出才有回报, 是适用于所有人类的通用法则”。

许多对此未有明确态度的育儿作家和心理治疗专家, 似乎也十分依赖某种经济模式。从其著作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 他们的建议均是建立在“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 我们就应该收回他们心爱的东西”的理论之上。毕竟, 人没有付出就不应该有回报, 更不用说幸福, 或者爱了。

约半个世纪前, 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他解释道, 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 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 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 (思考、感觉) 时才是有价值的。这从根本上说是导致神经机能病的途径, 或者更糟。爱尔兰儿童健康署曾发表一篇世界范围内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文章, 其中列举了儿童养育的十大“情感虐待 (冷暴力) ”模式, 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有条件养育, 即对孩子关心的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 第一位的是“对孩子的不断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

如果被问, 大多数家长都会坚称自己无条件地爱孩子, 尽管他们使用的养育技巧存在问题。有些家长甚至还会说, 他们之所以惩罚孩子, 正是因为他们爱孩子。在此我想绕回那个之前顺便提及的观点, 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 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儿童教育家提醒我们: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 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 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 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作者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著有畅销书《无条件养育》。) 相关链接: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回溯至20世纪70年代, 佛罗里达州的一位研究员玛丽·巴德·罗在调查教室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更显得优柔寡断, 与其他学生相比, 他们说话的语气常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他们不太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看法, 做事更缺乏耐性和持久性, 一旦老师对他们稍有不同意见, 他们就会立即放弃自己的观点。

这项研究同样适用于家庭:孩子对自身能力和自身价值的感知, 会随着我们的反应起伏不定。他们在看着我们, 用心灵、用眼睛, 看我们是否能认可他们的所作所为。

表扬的结果就是:孩子会变得不能也不愿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或懒于判断“成绩”的意义。在一些极端情况下, 他们会变成“表扬成瘾者”, 即使长大成人, 也会继续依赖他人的认可, 任何有权利评价其是否做得好的人, 如配偶、上司或其他人, 都能决定他们是喜悦还是沮丧。

所有儿童都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 因而表扬通常会让孩子暂时听话。但我们有责任避免为图自己方便而滥用孩子的这种依赖心理———比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微笑, 对他说“今天早上你动作很快, 我很满意”。孩子会在这种“糖衣控制”下感觉自己受到摆布, 即使他们无法解释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但无论他们是否醒悟过来反抗我们, 这种手段都十足卑劣。这就好比故意等到孩子口干舌燥时, 勒令他必须乖乖做一件让你生活更简便的事情之后, 再给他水喝。

更糟的是, “正面强化”通常会引发恶性循环, 就像前面提到的“撤回爱”:我们越表扬孩子, 孩子就越需要被表扬。他们看起来缺乏安全感, 渴望脑袋被再次轻拍, 得到后却又想要得到更多。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曾对此展开初步调查, 揭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我们的评价“暗含有条件关心 (因而推测可以催生有条件价值观) ”时, 低龄儿童开始表现得无助。“正面强化”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德维克认为, 我们有条件接受的不只是孩子的某种特定特征或行为, 而是在孩子看来, 其“整体自我”只有在取悦我们时才是好的。这是一种对自我评价的严重削弱, 我们越对孩子说“做得好”, 孩子的自我感觉就越差, 也就需要更多的表扬。

真正伟大的家长, 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愿意面对令人不安的问题, 愿意质疑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 质疑自己童年的经历。当他们面对一个可以更好解决与孩子冲突的建议时, 他们会抵抗住捍卫老观念的诱惑。

科恩为父母们总结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原则, 即时时反问自己:我刚才对孩子的所作所为, 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而无关乎他们的真正兴趣和需要?

养育孩子不像组装家庭影院, 也不是烹调炖菜, 只需严格遵照专家的说明书就可以。没有“均码配方”可能会对每个家庭产生作用, 也不能预先满足无限个具体情境;事实上, 某些育儿书籍声称可以提供这样的“配方”, 而妈妈和爸爸们因急于寻找“神奇疗法”而趋之若鹜, 它们通常弊大于利。

“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鲁道夫·史坦纳如是说。科恩也说, “无条件的爱在孩子难带的时候最重要。”

(选自《文汇报》2013-6-27)

养育方式 篇2

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情绪智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在校大-至大四共36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见到不同程度的王著性相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父索积极的养育方式之间呈正相关,与消极的养育方式之间呈负相关.本研究提示,父母应采用积极的养育方式,以帮助子女形成积极的心理与行为.

作 者:吴冰 高健 石扩 康铁军 胡文彬 孙红梅 阴山燕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73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44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 情绪智力 相关分析 人际交往

养育方式 篇3

关键词: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工作

1.研究背景

作为一线工作的心理健康老师,每当和学生一起面对成长问题时,总是感叹:他的行为怎么和父母如出一辙?他说话的方式怎么那么像妈妈?她不擅与人沟通,像爸爸……时间长了,在工作中,我们也渐渐地发现:孩子的性格缺陷像镜子一样会映射到家长身上,如说脏话的孩子身边总有一个爱说脏话的家长;暴力的孩子身边会有一个擅于使用暴力的家长。而孩子不良行为模式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家庭关系的变动,如之所以社交恐怖,是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太忙,孩子无法在家庭中得到关爱;之所以有厌学情绪,是因为父母在闹离婚,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让父母重归于好……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家长的言行习惯等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学校心理健康老师需要用怎样的方式与家长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亲子教育、亲子沟通等话题,从而完善教育方式?本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开展了“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现状调查研究”,以期通过研究为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开展家校合作。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丰台一小3-6年级共325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中年级小学生共152名,占总人数比例的41.3%,高年级小学生173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7.0%;男生168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5.7%,女生156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2.4%;调查对象中有205人目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有120人未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研究对象具体信息见表1。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EMBU(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分析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现状以及心理健康家校联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4.研究工具

EMBU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后以此为量表,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对此进行修订,最后从父亲教养方式中抽取六个主因素,母亲养育方式中抽取五个主因素,共11个主因素,66个项目组成。

5.结果及讨论

5.1小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现状分析

由表2结果可知,丰台一小中高年级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得分高于原量表平均分的因子分别包括:父亲(偏爱被试、惩罚严厉、 过度保护、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母亲(偏爱被试、惩罚严厉、情感温暖与理解、拒绝与否认)。低于原量表得分的因子有:过度保护(父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干涉过保护(母亲)。这表明,对于小学生的父母而言,养育中更容易偏爱孩子,这与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惩罚、严厉依然是更主要的养育方式;相比较而言,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均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但并不是得分最高的因子,这一定程度上表明,当父母用言语、行为等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关爱时,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式会阻碍孩子对爱和温暖的解读。同时,调查中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偏爱被试的养育方式在逐渐减少,干涉和控制的养育方式在增多。

5.2不同性别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分析

表3 不同性别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

由表3可知,小学中高年级男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得分低于女生,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其中呈现男女性别差异的因素是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有此可见,相比较女生而言,父亲更容易对男生实施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定、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而母亲则更容易实施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教育方式。因此,男生成长过程中会更容易被否定和拒绝,更容易被惩罚。而这种相对消极的养育方式又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5.3不同年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比较分析

由表4可知,除在母亲一栏拒绝与否认因子中中年级组低于高年级组之外,其他因子中年级组均高于高年级组。但中高年级组在父母养育方式各因子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5.4 父亲的文化程度对父亲养育方式的影响

养育方式 篇4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抑郁障碍,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结构的改变, 独生子女日益增多, 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教育和子女成长至关重要.目前已有研究发现,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抑郁障碍起病常与人格基础及家庭关系有关[1].一般认为, 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2].在家庭诸因素中,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和正常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了解疾病与教养方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一般资料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82例为研究组.男40例, 女42例;年龄10~18岁, 平均 (15.3±3.8) 岁;病程0.5~4.5年平均1.5±0.5年.同期选取无抑郁障碍的正常青少年82例为对照组, 男38例, 女44例;年龄7~18岁, 平均 (15.4±4.5) 岁.

1.2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研究组入组标准: (1) 符合国际疾病诊断与分类手册第十版 (ICD-10) 的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3]; (2) 年龄为7~18岁; (3) 自幼大部分时间与父母共同生活.研究组排除标准: (1) 有严重躯体疾病者; (2) 自幼不与父母同住者; (3) 患者及父母拒绝参加者.对照组入选标准为: (1) 无精神疾病史; (2) 年龄为7~18岁; (3) 自幼大部分时间与父母共同生活.对照组排除标准: (1) 有严重躯体疾病者; (2) 自幼不与父母同住者; (3) 患者及父母拒绝参加者.

2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

2.1.1测试方法采用岳冬梅等[4]修订的中文版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 (Egma Mnnenav Brdndosnaui a ppforstran, EMBU) 进行评测, 测试在统一指导下, 由研究对象笔答所有项目, 对不能理解的条目或句子, 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具体指导, 但不能做任何启示性的暗示.

2.1.2测试指标其中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58个条目6个因子, 即:情感温暖与理解, 惩罚、严厉, 过分干涉, 偏爱被试, 拒绝、否认, 过度保持;以及母亲教养方式的57个条目5个因子, 即:情感温暖与理解, 过分干涉和保护, 拒绝、否认, 惩罚、严厉, 偏爱被试.并对两组青少年的年龄、性别、父母的职业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2.2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设计两组的父母养育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全部资料量化后输入微机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青少年在性别、年龄、父亲职业、文化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两组在母亲职业、文化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父母不当的养育方式如过分溺爱、过分保护、过分干涉, 可能增加子女患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当然青少年心理素质差, 心理负担过重, 心理卫生知识贫乏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2].研究显示[3], 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为人父母应采取“心理换位”的方法, 能够站到子女的位置上去看、去听、去想, 从而更好地理解子女, 教育子女凡事只求尽力, 不求完美, 对孩子关爱适度, 管束适宜, 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使其健康成长[4].

总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教养方式极大地影响个体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形成.家长们应该看重的是如何去教育孩子, 而不是把孩子教育成什么.父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促进孩子个性的完善, 值得每个家长去深思.

参考文献

[1]钱铭怡, 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 10 (2) :58.

[2]梁家国, 朱玉英, 王秀英, 等.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状态影响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5, 9 (4) :176.

[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养育男孩读书笔记 篇5

最近很多家长说到家里的男孩子在家里对学习很抵触,对父母的话很抵触,不知道怎么和这个时期的孩子相处。我想《养育男孩》这本书可以给他们答案。

一年级的男孩正处在书中说的第二阶段:尝试学着做男人。

“6~14岁的男生正是他们需要得到男性榜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爸爸应该起着榜样和偶像的作用。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父亲不是孩子的偶像的话,孩子长大后会出现特别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律性会比较差,孩子做事情会需要别人督促,工作、学习起来很被动。”

“许多爸爸更愿意待在办公室加班,让别人教孩子打球,甚至是读书,他们认为只要能挣钱养家,为这类服务付费就可以了。他们不是通过陪孩子而是通过努力工作来表达对孩子的爱。”

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这种模式: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家庭问题便由此产生和爆发。从学生作业本的家长签字可以看出,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大多数是妈妈,爸爸占少数;每次开家长会,都是清一色的妈妈。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很多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他借口工作逃避家庭,是家庭关系中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孤军奋战的女人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包裹起来,造成过度依赖或者母子矛盾。

好爸爸应该怎么做呢?其中给出这样的建议:

1、爸爸们应该明白你在孩子教育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大部分的爸爸来说,你在家庭是一棵参天大树,而在工作单位中只是绿叶、小草;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他长大了你就再没有机会了。缺乏父爱的男孩会更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参加团伙、陷入困境;缺乏父爱的女孩更容易自卑、更早的发生性关系,受人鄙视,无法继续学业。

2、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打闹吧:研究发现,孩子在打闹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对他们意义深远,他们学会了怎样玩得开心,制造噪音,观察他人,制定规则。特别是在规则感上,打闹游戏有时候会让他们累、让他们痛,这时爸爸们就可以和他们讨论规则,比如不能伤害对方,什么时候该结束,而这样的亲身体验活动显然有助于培养男孩们的自控力。

3、教育男孩要尊重女性。当男孩们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们的个头很快就超过了妈妈,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有力量可以反抗了,有时会对妈妈和周围的女性不敬,这时爸爸应该介入,明确地告诉他你的态度。而且如果你是真心地尊重和关心妻子,那么你的教育就有威信,而不是被儿子鄙视和嘲笑。

4、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时,切忌在孩子面前显露出来,应该事后和妻子协商一致。

5、不必强迫孩子:如果有一天孩子不那么喜欢你,也不必为此担心,如果你一直和孩子相处愉快,这种感情就是存进银行的钱,偶尔的冲突,只是提了一笔小毛毛钱而已。

6、如果你和爱人的婚姻出现了问题,离婚了但一定切记不要离开孩子的生活圈,一些人认为只要不和孩子联系,孩子就很快会度过那段伤心时光,这是极度错误的,这种做法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会延续他一生。

养育孩子的价格 篇6

美国政府最近公布一项估算,美国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养育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总共约需十六万一百四十美元。听起来真有点吓人,这还没有算孩子读大学的费用。

但是钱的价值不是这么算法,付出十六万一百四十美元的同时,还要看看你换取的是什么,买到些什么?

你买到了命名权,可根据我们自己的喜好,命名孩子。

你可以每天感觉新生命的活力。你每天晚上可以在被子里挠痒痒,听窃窃的嘻笑。你可以得到真诚的爱。你可以得到最甜蜜的亲吻,最温柔的拥抱。

此外,你时刻有一双小手握住,那手上常有果醬或者巧克力。你总有个伙伴陪同,一起吹肥皂泡,放风筝,挖沙洞,或者在雨地里跳水。你可以不顾一切地发傻欢笑,即使那天老板骂人,或者股票跌得一塌糊涂。

你坐在历史的头一排座位上,见证他行走的第一步,讲出的第一个字,第一个约会,第一次开车上街。

你受到大学里得不到的教育,涉及心理学、护理学、司法学、沟通学以及性生理学。

在孩子的眼里,你是天底下的第一能人。你具有最大的力量,能够医治伤痛,驱赶床下的恶魔,安抚破碎的心灵,巡视过夜聚会,处罚一切犯规,同时给予无限度的爱。

养育一个孩子,十八年,十六万一百四十美元,真的昂贵么?(摘自《新闻晚报》)

养育方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0例正常人群与5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人员年龄均在18岁以上,且愿意配合调查。均不存在智能、记忆障碍与严重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对照组进行选择时尽可能与病例组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方面进行匹配。

1.2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入选者的父母一般情况、婚姻状况、职业、教育、性别及年龄等进行调查。人格诊断问卷,共包含107个条目与12种人格障碍类型,作为进行人格障碍筛查的工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父母的行为与教养态度进行评价,主要包含:父亲养育方式的严厉、惩罚、理解、温暖、拒绝、偏爱被试、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养育方式的温暖、理解、严厉、惩罚、否认、拒绝、过度保护、偏爱被试、过分干涉[1]。由专业人员进行测试,进行测试前详细地讲解测试的目的,确保取得充分的配合。将调查问卷发放与被调查人员,自行填写后统一收回,病例组只需进行一般资料调查与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父母养育方式比较:

对父母养育方式进行对比,病例组父母双方在情感理解、温暖明显低于对照组,父母双方在否认、拒绝、严厉、惩罚、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因素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的自变量为是否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通过1:1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亲职业、母亲理解与温暖、母亲拒绝与否认是影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比较严重的一类人格障碍,也是最常见的人格障碍疾病之一。对边缘型人格障碍进行治疗心理护理、药物作用、管床医师、心理治疗师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心理护理会渗透到每一环节,因此心理护理的影响力度与广度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较更大[2]。心理护理是在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途径与方式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影响,最终达到理想护理目的。心理治疗是进行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的基本原则,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给予心理社会上的支持与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困扰与不稳定情绪,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适当的干预。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患者切实地体会到来自他人的关心与呵护,感受到温暖,帮助患者打开心扉,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鼓励患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表达,这样才能有利于对患者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对患者治疗方案的进一步规划,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存在不稳定的情绪、自我意向与人际关系,因此入院后一段时间会有尝试打破基本设置的想法,例如不缴纳费用、不参加治疗、晚归等。想要让这种不稳定情况稳定就必须具备稳定的设置,工作人员严格的坚守设置,帮助患者遵守规则。危险行为的干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容易出现毁物、伤人、自杀、自伤等一系列的行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想要通过自残、自杀的方式表达自身情感,寻求关注,长此以往便极有可能导致自杀成功,因此进行危险行为干预很有必要,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独立的危机处理能力。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发现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澄清自身情绪,应只关注此时发生时间,不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回顾,这样不仅能够避免解释偏差,同时能够将患者的现实感拉回,有利于事情的顺利解决。一旦察觉患者有暴力攻击的举动,护理人员可通过注意力转移、安抚等方式,帮助患者进行情绪转移,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警告。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教导患者学会应用跆拳道、双节棍以及搏击操等较激烈的运动来发泄负面情绪[3,4,5,6],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通过其他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自身不良情绪,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危险举动的发生率。与医生相比较,护士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护理中更加重要,与神经症患者进行对比,边缘型人格障碍护理更加繁琐、激烈,但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大部分时间是正常的,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改善患者情绪,稳定患者病情。.

参考文献

[1]杨灿,施琪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亲附类型及其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6):327-329,332.

[2]黄建军,武江,西英俊,等.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及与早年虐待的关系[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6):363-366.

[3]张娟,杨帆,刘连忠,等.50例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父母养育方式的对照研究及心理护理的探对[J].中国民康医学,201 1,24(19):23748-237 8.

[4]喻芳,郭明,喻志敏,等.父母教养方式对有无共患其他精神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5691-5694.

[5]李光萍,赵志民,吉伟,等.农民工子女中学习困难学生的精神行为问题及父母养育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0):772-776.

养育方式 篇8

大学生独立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影响大学生独立性的因素很多, 一般认为与大学生自身的自尊水平有关。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1]。此外, 影响大学生独立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家庭因素, 尤其是父母养育方式, 因为父母的习惯会对大学生的独立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独立性主要体现在自主性和自控—社会性两方面:自主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自动做出决策, 能相信并坚持自己的决定;而自控—社会性是指个体通过对自身认知、思想、行为、情感等的调控, 使自己在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发挥、表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特性达到和谐统一, 并使自己能充分利用自我和社会的两种资源来发展自己[2]。通过这两方面的综合, 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更好地从事社会活动。在后天的环境因素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 是孩子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环境, 父母是家庭驾驭的施行者, 如何教养孩子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马斯洛将个人对独立和自由的要求看做是人的基本需要, 属于自尊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以往有关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表明,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自尊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如Soars和Maccoby的研究表明, 与较广泛的社会关系相比, 亲密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自尊的影响更大[3]。

目前, 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独立性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因此, 对这类大学生基本特征的探讨应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自尊水平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独立性的影响及其关系, 以期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干预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以我院2010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 共发放500份问卷, 根据信息完整性原则以及正反问答题得分一致性原则, 共筛选有效问卷469份, 有效回收率93.8%。

2.2 工具

2.2.1 大学生心理自立问卷采用夏凌翔[2]的“当代大学生心理自立问卷”, 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5个等级记分。

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2 2, 有较好的信度。问卷由21个项目组成, 采用因素分析方法, 抽取2个核心特质层和7个基本特质层, 核心特质层包括自主性和自控—社会性, 基本特质层包括自我坚信、自我负责、目标管理、自我抚慰、开放包容、自我认识、自我做主。调查对象的问卷得分越高, 独立性越强;得分越低, 独立性越差。

2.2.2 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该问卷采用岳冬梅[4]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该量表包括66个项目, 分为父亲因子和母亲因子两个维度。父亲因子包括情感温暖、理解, 惩罚严厉, 过分干涉, 偏爱被试, 拒绝、否认, 过度保护6方面;母亲因子包括情感温暖、理解, 过分干涉、保护, 拒绝、否认, 惩罚严厉, 偏爱被试5方面。采用4级评分制, 按照“从不”、“偶尔”、“经常”、“总是”4个等级, 由学生根据过去的印象对父亲和母亲分别评价。

2.2.3 自尊量表

采用李益富等[1]的自尊量表, 该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 分4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 2表示符合, 3表示不符合, 4表示很不符合, 其中有5道题目为反向记分。该自尊量表得分越高, 自尊程度越高。

2.3 数据处理分析

采用S P S 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大学生独立性水平、自尊水平、父母养育方式现状

本次调查中, 35.4%的大学生自主性水平较高, 自主性均值为3.28, 大于5分记分的中位数3。而55.9%的大学生自控—社会性水平较高, 自控—社会性均值为3.87, 大于5分记分的中位数3。

分析自尊量表可知:我院大学生自尊总分的均值为21.34。55.7%的大学生自尊总分大于均值, 说明我院大学生的自尊程度处于一般水平。

对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的分析得出:在父亲教养方式中,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父亲给予相对较多情感温暖、理解的占44.6%, 相对较少的占55.4%;而认为父亲惩罚严厉, 过分干涉, 过度保护, 偏爱被试和拒绝、否认程度相对较高的分别占29.4%、37.5%、24.7%、33.0%、36.5%。在母亲教养方式中, 大学生认为母亲给予相对较多情感温暖、理解的占46.9%, 相对较少的占53.1%;而认为母亲过分干涉, 过度保护, 拒绝、否认, 惩罚严厉和偏爱被试程度相对较高的分别占39.7%、27.3%、24.1%、33.0%、38.6%。

3.2 大学生的独立性与父母养育方式、自尊的相关分析 (见表1)

由表1可知, 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独立性呈显著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独立性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则与大学生的独立性呈负相关;父母的偏爱被试, 过分干涉、保护与大学生的自主性呈负相关;与自控—社会性无明显相关。自尊水平与大学生独立性呈显著正相关。

3.3 大学生独立性与父母养育方式、自尊感的回归分析 (见表2)

本研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5,6], 分别检验13个人口学变量、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以及自尊总分对大学生独立性的影响。

3.3.1 大学生自主性的回归分析

第一步进入方程的是13个人口学变量, 结果表明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自主性有显著影响 (△R 2=0.043, △F=2.607, P<0.05) , 此影响主要表现在性别、年龄、是否学生干部、父母是否离异4方面。第二步进入方程的是13个人口学变量、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两个维度自变量, 结果表明父、母亲因子对大学生自主性有显著影响 (△R 2=0.120, △F=3.766, P<0.01) 。进一步分析可知, 母亲的偏爱被试程度越高, 大学生的自主性越低。第三步进入的是13个人口学变量、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自尊总分3个维度变量, 结果表明自尊感对大学生的自主性有显著影响 (△R 2=0.180, △F=5.276, P<0.001) 。进一步分析可知, 大学生的自尊程度越高, 自主性就越高。

3.3.2 大学生自控—社会性的回归分析

第一步进入方程的是13个人口学变量, 结果表明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自控—社会性无显著影响 (△R 2=0.018, △F=1.673, P>0.05) 。第二步进入方程的是13个人口学变量、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两个维度自变量, 结果表明父亲因子对大学生自控—社会性有显著影响 (△R 2=0.160, △F=4.880, P<0.01) 。进一步分析可知, 父亲的拒绝、否认程度越高, 大学生的自控—社会性越低;而母亲的拒绝、否认程度越高, 大学生的自控—社会性越高。第三步进入方程的是13个人口学变量、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自尊总分3个维度自变量, 结果表明自尊感对大学生的自控—社会性有显著影响 (△R 2=0.314, △F=9.930, P<0.001) 。进一步分析可知, 大学生的自尊程度越高, 自控—社会性就越高。

注:*P<0.05, **P<0.01

4 讨论

从调查情况来看, 我院大学生独立性相对较高, 有一定的自主性、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虽然大学生所处环境的特殊性, 决定了大学生在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 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其独立性的发展,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其他方面自主性的发展。这更加证明了, 大学生是一群独立的个体, 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与解决问题并能对自己负责, 而不是完全依靠他人的帮助或依赖他人。

从研究结果来看, 在影响大学生独立性的因素中, 父母养育方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的独立性有显著影响, 两者呈现显著相关性。在各种家庭因素中,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对大学生独立性的影响较为突出, 尤其是对大学生自控—社会性的影响, 这体现在父母与其子女的情感交流与理解程度上。家庭在情感上给予子女较多的温暖和理解, 能更好地帮助子女建立心理上的独立;亲密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自尊心的提高, 进一步促进其独立性的的发展。大学生是极富创新精神的一代, 他们思维活跃, 情感丰富,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但是, 一些大学生的盲目冲动容易影响他们独立性的发展。而此时, 父母的理解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得到来自父母的理解后, 自信心就会提高, 在解决问题时便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方法和原则, 从而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注:*P<0.0 5, **P<0.0 1, ***P<0.0 0 1

进一步分析可知, 父母的偏爱被试, 惩罚严厉, 拒绝、否认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的独立性有一定影响。父母越偏爱子女, 对子女过度惩罚以及一味拒绝、否认都会影响子女的独立性发展。调查发现, 许多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主要由于父母过度偏爱。父母为了让子女更好地完成学业, 包揽了所有的工作, 这无疑降低了子女的独立性, 使他们产生过度的依赖感。与之相反, 如果父母严厉惩罚子女, 否认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会使他们失去自我, 变得没有主见, 表现为自主性和自控—社会性严重缺乏。

从层级回归结果看, 要提高大学生独立性,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 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固定的资金, 让他们学会合理分配和使用, 从而养成以有限的资源做出最优方案的习惯;遇到决策时, 尽可能让子女去决定或与之讨论, 不代替他们做决定, 家长可以适当引导, 让他们学会博众家之所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同时还可以避免其独断专行;尽量让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以利于他们自尊心的提高, 促进大学生独立性的发展, 从而使他们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李益富, Rosenbery.自尊量表[A].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增刊) :318-320.

[2]夏凌翔.当代大学生心理自立问卷的初步编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研究所, 2003.

[3]彭莉, 范兴华.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 (l) :58-60.

[4]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A].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5]龙立荣.层级回归方法及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4 (1) :51-56.

只为养育而聆听 篇9

女儿天生活泼伶俐, 小小年纪能歌善舞。七岁那年, 我送她学古筝, 说实在的, 对于一个都在国企工作的家庭来说, 学音乐确实不容易, 因为音乐的学费高, 投资大, 但我们仍然节衣缩食, 顺应女儿那一颗喜欢艺术的心。我虽辛苦, 却没有半点怨言。意想不到的是, 我所在的国企效益不好, 一时间大搞下岗分流, 我成了下岗人员。失去了一份家庭的固定收入, 女儿每一次学古筝的学费都很紧迫, 尽管如此, 我还是坚持送她学习。

后来, 我找到了一家广告公司打工, 除了抄写广告之外, 还要在三伏天为他们张贴广告, 记得有一次, 气温高达38℃, 我贴了一上午的广告, 汗流浃背地回到了家, 刚走进家门就中暑了, 十岁的女儿看见了, 替我找来一把旧扇子扇风, 又给我端来了凉茶。女儿那微微的风, 轻轻地吹拂着我的心田, 一会儿, 我顿觉清醒了一些。想起抚养孩子的艰难, 泪水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 懂事的女儿突然告诉我说:“妈, 这段时间我不想学古筝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最近右手大拇指有点痛, 勾弦很困难, 因为这个原因, 我答应了她。

停下古筝学习半年之后, 我在她的房间里清扫时, 发现了她的日记本, 随手一翻, 看到女儿是这样写的:“看见妈妈打工为我挣钱学古筝, 很辛苦, 我只好骗她说是手指疼痛, 其实手指并不痛, 是我心痛妈妈的身体……”泪水从我的眼里流下。

一年之后, 我又回到了医院上班, 女儿又开始了她的艺术追求。女儿不仅古筝弹得好, 歌也唱得好, 那年市里举行中学生艺术百佳大奖赛, 女儿报名的是声乐, 一举获得了中学组声乐第一, 捧回了荣誉证书, 得到了奖金五百元。她别有心计地送给我一份特殊的礼物, 一张杨丽萍的《雀之灵》的舞碟和几枝红红的康乃馨。5月12日, 刚好是母亲节与护士节重叠, 医院举行了一场文艺晚会, 晚会上, 女儿为大家送上了一首歌, 叫做《烛光里的妈妈》, 她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声情并茂, 唱到最后“妈妈呀, 女儿已长大, 我应牵着你的手, 走过春夏秋冬……”那一片对母亲深深的爱, 被女儿演唱得淋漓尽致, 听得在场的很多母亲都涌出了热泪, 我也是, 热泪盈眶, 心潮澎湃。

性情养育与精神提升 篇10

鲁枢元教授

基督教思想家M·舍勒在构建他的宗教人类学时, 认定通往上帝之路, 是“生命的精神化”, 是生命由低向高的飞升。中国古代的道家也讲修行成仙的道路即超然于物质之外、忘形于时间之中, “登太皇, 凭太一”, 向着那个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靠拢的过程。这里只需把“道”、“太皇”、“太一”置换为“上帝”, 《庄子》中的某些句式几乎可为舍勒所用。

当然, 我们不应忽略在东西文化、古今文化的比较借鉴中有太多的差异, 比如种族的、地域的、时代的、社会的、心理的、宗教的, 尤其是语言的、文字的差异, 细心地区分这些差异仍然是当代学者们的艰巨而重大的使命。但我坚信, 这一切差异仍然不足于壅塞掉人类在心性深处的息息相通。比较这些心性深处的相关, 不必拿来印证自己民族的伟大或不伟大, 也不应简单地一律视为“比附”。那原本是一种存在。

梅特林克在谈到“精神”时说过:“你若愿意, 就称这精神为上帝吧”, “你若是基督徒, 他就是基督;你若是穆斯林, 他就是真主;你若是佛徒, 他就是佛”。我以为梅特林克还少说了一句:“你若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信徒, 那就是道”。

“佛”和“道”的交集, 在中国和日本诞生了“禅”, 那是一次成功的先例。我不相信, 一旦十字架上的基督走到中国来, 就一定能够回避掉佛光与玄机的渗透。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述了魏晋时代中国文化的精神风貌, 其中通体闪耀着的“精神”, 就是“道”。近来重读《世说》, 我时而从中嗅到一些舍勒精神现象学的味道。我担心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将会被一些精通西学的博士们摈之于“比附论”的大排档中去。但我同时也想, 即使舍勒在世, 假若他读了中国的这部《世说》, 也许并不一定非要与它划清界限以确保自己日耳曼哲思的纯正地道。因为海德格尔和荣格都曾主动“比附”过中国老子的《道德经》乃至由印度经西藏传过去的佛教密宗的《中阴得度》。

《世说》中固然记载了许多悲烈激昂的家国大事, 记述了不少惊世骇俗的士林行状, 但有几则看似平淡细末的日常琐事却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

一则说的是“吃”:宣武大将军桓温举行宴会为车骑大将军王洽饯行, 身为下属小官的罗友要求也来坐一坐, 宴会尚未结束, 便又提前告辞。桓温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和我说?”罗友回答:“没什么事, 我只是听说这里的白羊肉味道鲜美, 我一辈子没能吃过。现已吃饱, 不再坐了。”说完便爽然离席, “了无愧色”。

一则说的是“穿”:晋时京都风俗, 七月七日盛行晒衣, 除护理衣物的必须, 也还有炫富的用意。道北的阮氏家族家底殷厚, 所晒皆绫罗绸缎, 五彩缤纷, 道南的阮藉、阮咸叔侄家计贫寒, 无衣可晒, 侄子阮咸便用一支长竹竿挑起一件“大布犊鼻裈” (即大布裤衩子) 竖于中庭。裤衩迎风招展, 行人无不掩鼻, 阮咸却说:“未能免俗, 聊复尔尔。”

一则与“行”相关: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徽之半夜醒来忽见屋外大雪纷飞, 四望皎然, 遂酒兴大发。微醺之际思念起远在剡县的画家朋友戴安道, 便当即乘一条小船沿溪而下, 雪夜行船, 风情万种, 天亮时方来到戴家门前, 却又折身返回。随从很是不解, 王徽之说:“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对于“目的”来说, “过程”更重要!

还有一则, 该算是与“业余爱好”有关。说的是镇西将军祖约业余喜欢聚拢各种货币, 而吏部尚书阮孚业余爱好收集各种各样的木屐。一天, 祖将军正在数钱时突然朋友来访, 便慌张把钱箱藏在身后;而阮尚书在有人来访时仍继续吹火化蜡涂抹他的那堆木屐, 神色闲畅, 悠然自若。时人因此便分出了祖、阮人品的高下。

以上几件日常琐事, 看似无足轻重, 却并不容易做好。比如, 现在渴望穿“名牌”而买不起“名牌”的公子、小姐多半会弄条假名牌赶赶时髦, 而不再会有人把一条“大布犊鼻裈”弄起来炫耀;一般人走了一夜路来到朋友门前总要打个招呼, 进门寒喧一番, 而很少有人能象王徽之那样“兴尽即返”, 做得如此彻底。绝大多数“想吃白羊肉”的人不一定有罗友奋然就席的勇气, 更不会有“了无愧色”的襟怀。先前有报纸报道, 某城市上千名男女争食“老孙家饭庄”开业典礼施舍的“羊肉泡馍”, 不少男士挤掉了眼镜、不少女士挤掉了高跟鞋。这些“群胆英雄”固然不乏勇气, 但若在提鞋子时遇上单位的熟人, 恐怕没有几个会“了无愧色”的。我有一位朋友, 孰几可与罗友为伍, 他是一位大学教授, 一位中州颇有名气的书法家, 听别人讲有什么“桑拿浴”自己却从不曾洗过。一天见到某新建浴池在《晚报》上登出广告, 说买了本期报纸便可免费洗“桑拿”, 老夫子便持报前往, 一洗之下果然舒服, 肩周炎也轻了许多, 于是便从各办公室收罗了十多张这一期的《晚报》, 天天光临这家新开张的浴池, 以至后来他刚刚跨进门坎, 浴池年轻的侍应生们就看看他“嗤嗤”作笑, 说:“拿报纸的又来了”, 而夫子竟也做到了“了无愧色”。至于阮孚侍弄木屐的痴迷, 恐怕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差可比拟, 晚年的托翁迷恋上了做皮靴, 他亲手做了一双又一双的皮靴送给手下的农奴们穿, 丝毫不觉得小了贵族的身份。

魏晋名士们这些超出常理, 越出常规的行止, 皆源于他们自然本真的情性。正如嵇康所说:“自然之得, 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 不须犯情之礼律, ”这全是“经义”与“礼律”之外的功夫。晒裤头、吃羊肉、玩木屐, 事情虽小, 却是植根于一个人的情性之中的。俗话说, “细微之处见精神”, 这“精神”也就是人的深处的“情性”, 最是难得。在舍勒那里“精神”与“人格”同义, 有“人格”的人才可能拥有精神。一个人如果真正从心灵深处秉有了“精神人格”, 那么既可“名之于小”, 亦可“名之于大”, 平日里可以做到养真全性, 形神相应, 随心所欲, 不粘不带;危难时则又可以做到参透生死、化归天地、慨然赴难、从容就义, 象嵇康没事的时候光着膀子在大树下打铁;一旦事发, 临刑东市而神气不减, 刑场上再弹一曲《广陵散》, 然后引颈就戮。这样的做人, 巨细不异, 表里如一, 应该说是很纯粹、很透彻的。

魏晋时代的真名士, 他们的“精神”并不是某种外在的经义或高悬的法则, 也不是某些普遍的理念或共同的规矩, 而是他们鲜活饱满的生命, 是他们卓然独立的性情。或曰:他们的精神就是他们的性情, 就是他们个体生命闪射出的人格的光芒。在魏晋时代, 品评一个人物的精神, 差不多总是与品评一个人物的资质同时并行的, 比如稽康, “萧萧肃肃, 爽朗清举”, “若孤松之独立”, “风姿特秀”;比如王羲之, “飘如游云, 矫若惊龙”;比如夏候玄,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这里说的既是这些个体生命的形质, 又是这些生命本体的神情, 生命与精神成了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即使那位“腰过十围”过于肥胖的庚中郎, 因其神能君形, 其肥胖也显得“从容酣畅、雅有远韵”, 几乎成了罗丹手中的巴尔扎克的塑像, 精神使其肥胖的身躯翩然高举。

魏晋时代品评人物时还乐于强调资质的天然性, 一个人的聪慧“非积学所能致”, 而是“禀自然、受异气”的产物。性情之中已经先有了“慧根”, 能够参透大道玄机的“真名士”, 往往小的时候就是为人称道的“神童”。这样的例子可以在《世说》中找到很多, 比如王弼, 十几岁上就精通易理、自标新学, 著书立说常能“自然有所拔得”, 他仅活了24岁, 却留下了阐发《周易》与《老子》的多部著作, 开一代学风, 声名远播于后世。其他如孔融、何晏、郭象、戴逵, 弱冠之年皆有“神童”之称。有趣的是舍勒也曾被称为“德国哲学界自谢林以来的又一位哲学神童”, 23岁时完成了博士论文, 两年后通过教授资格考试。舍勒似乎拥有天生的取之不竭的聪颖与才情, 被同行学人戏称为“精神的挥霍者”。伽达默尔说:舍勒拥有一种天生的穿透性的直观能力, 使他能够在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获得了“辉煌的洞察”。舍勒也是短命, 54岁辞世, 活着的时候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原创性的哲学大师。我想, 不论是王弼或是舍勒, 这些“独标性情”的哲学家们, 其哲学的立论也总是与他们自己独具的性情密切相关的。

鲁枢元教授与本刊主编王先霈教授

舍勒的“精神情感现象学”与康德、黑格尔重理念的形而上学不同, 与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也有所不同, 他更强调的是人类精神活动中的“情性”。在《爱的秩序》中舍勒反复指出:精神的内涵主要地并不是知性与理念, 而是情感、直觉与体验, “性情”较之“认知”和“意愿”, “更堪称作精神生物的人的核心”, “对人而言, 所谓事物的‘本质’的‘核心’始终在他的情性赖以维系之处”。由于对“情性”的强调, 舍勒又认为“精神”是个体的主要特征, “个体其实以整个丰富的精神首先生存在事物中和世界上”, 严格说来, “精神”不是规律, 不是逻辑, 也不是普遍的理论和绝对的理念, 而是一种内在于个人行为中的意向活动, 即生命的心灵取向。精神总是向上升腾的, “精神本身带有一种对永恒和神的朝向”, 正因为如此, 舍勒在他的哲学人类学中就非常强调“个体的超越性”。

所谓“个体的超越”, 换一句中国的成语来说, 即“出类拔萃”。“超越”即个体的“出类”, “出类”之后的“拔萃”即一个清新的、独立卓行的“个体”的生成。“精神”既是个体自身生出的意向, 又是个体“出类拔萃”的原动力。象魏晋名士中颇具个性的稽康、向秀、阮藉、刘伶, 当然还有陶渊明, 他们的所谓“任诞”、“栖逸”、“旷达”、“超拔”, 其奥秘全都在这一个体精神意向的活动中。在精神的行进中不应无视人的情性, 更不应摒弃人的个性, 进人“天国”的签证总是分别发放给每一个单个人的, 拒绝办理“集体户口”。

曹操的养子何晏喜欢谈玄论道, 加上身居高位, 便被时人推为清谈的领袖。据《世说》中记载, 此人“美姿容, 好修饰”, 本来就生得面白唇红, 却又喜欢涂脂抹粉, 顾影自怜, 加上还有些“好色”的毛病, 在士林中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就是这么一个浑身上下充满了“七情六欲”的人, 在著书立说批讲《老子》时却得出了一个“圣人无喜怒哀乐”的结论。王弼注《老子》, 立论却与何晏不同, 他认为“圣人亦有自然之性, 故不能无情”, 圣人的五情亦同于常人, 与常人不同的只是“圣人”有“茂于常人”的“神明”, 因此能做到“应物而无累于物”, 钟情而不溺于情。难得的是身居高位的何晏不但不固执己见, 反而从善如流欣喜地接受了王弼的观点。由于这两位玄学大师的相互配合, 遂使玄学精神与名士情性相体认, 最终酿成魏晋一代风流。

生死离别, 是人生中的大事件, 古代礼法中对此常有许多烦琐而严苛的规定, 以维护贵贱尊卑之间社会秩序, 而魏晋名士大多并不看重丧礼中繁文缛节, 更珍惜对死者的真实感情的流露。《世说》中不少关涉丧葬的故事, 都展现了名士们真率的精神人格。

比如, 阮藉的母亲死后, 别人前去吊丧又哭又拜, 而他自己却喝得酩酊大醉, 披头散发, 箕踞床上, 两眼发直, 一声不响, 这显然是失礼的行为。然而, 临到母亲的遗体盖棺入穴时, 他却大喊一声“完了!”长哭一声, 吐血不已, 很长时间没有回过气来。顺便说一句, 鲁迅在他的小说《孤独者》里, 是仿写了这一情节的。

又如, 荀粲有一个年青貌美的妻子, 便常对人讲:老婆才智过人不值得称道, 更重要的是天生丽质, 长得漂亮。被人们认为是说昏话。到了冬天, 妻子病重发烧痛苦难挨, 荀粲就脱了衣服跑到院子里“取冷”, 然后回房中以自己的身子为妻子“冷敷”。妻子死后不久, 荀粲由于思虑过度亦随之而去, 事实说明他是真诚的。

关于阮藉, 还流传着一个说法:邻居家有一少女才貌出众, 不幸夭折。阮藉与她无亲无故, 从不相识, 也许仅仅出于对兰摧玉碎的哀惋, 便跑到少女家中大哭一场, 哭得少女家人直发楞。阮藉的这一哭, 更无半点功利之心, 完全哭自他的性情。

还是前边讲到的那位王徽之, 弟弟先他而死, 他自己也已经病得奄奄一息, 仍然来到弟弟的灵床前, 并拿起弟弟遗留下的琴, 希望为他奏一支曲子, 不料再也调不准音律, 气得他将琴掷于地上长叹一声:人和琴都死了!遂放声大哭。过了一个多月, 徽之也溘然去世。

还有一则近乎荒诞的故事:孙楚这人生性孤高, 恃才傲物, 唯独崇拜王济。王济死后, 孙楚前来吊唁, “临尸恸哭, 宾客莫不垂涕。”然而哭完之后, 孙楚又对着躺在灵床上的王济说:“生前你总喜欢听我学驴叫, 最后再听我为您叫两声吧!”说罢果真叫了起来, 而且十分逼真, 宾客们忍不住笑起来。孙楚举目四望, 恨恨地说:“老天爷真是没有眼, 让这个人死了, 让你们仍然活着!”

精神与情感的统一使魏晋名士显现出奇崛魄丽的人格光彩, 而且, 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谈以展示精神、表达情感的能力, 也成为中国古代人文中的一个奇迹。

现代人已经长久地失去了这种能力, 不少有识之士面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连连发出警告:人类精神的暗淡与情感的冷漠、个性的溟灭同时降临, 人类在陷入精神危机的同时也陷入了情感的危机, 现代人作为单独的个体显得越来越没有意义。

论者常以“事实的现象学”与“现实的现象学”来区别胡塞尔和舍勒, 这就说明舍勒是一位密切关注人类当下状况的哲学家。面对现实, 舍勒始终把“精神”、“情感”、“个体”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爱的秩序》中舍勒指出:“现代人不在情感生命和爱与恨的领域之内, 寻求明证性和合规律性”、“并且否认情感具有任何把握对象的关系”, 现代人“丧失了良知和细腻”, “普遍草率地对待感情事物和爱与恨的事物, 对事物和使命的一切深度缺乏认真的态度, 反而对那些可以通过我们的智力在技术上掌握的事物过分认真, 孜孜以求。”舍勒说, “这是人和时代的过错”。舍勒的“精神现象学”是有着明确现实指向的。

当代中国人读《世说》, 当然并非一定要去模仿那些“晒裤头”、“学驴叫”的行止;然而, 却很有必要探究一下中古时代的这些文化人在人格上独抒性情、在精神上高标逸韵的秘奥。在探讨现代人类面临的“精神-情性”问题时, 《世说》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舍勒却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参照。

人类的精神问题也许是人类自己永远弄不清的一个问题, 早些时候, 我曾利用一个会议的方便对海内华人文坛上的一些“名士”做了一次关于“精神”的问卷, 回答莫衷一是, 距离统一的标准甚远。然而, “精神的统一标准”又在哪里呢?在那次问卷之后, 我看到R·W·爱默生在谈论“精神”的一节文字中说:“精神的本质是不可名状的, 当我们试图定义和描述精神本身时, 我们的语气和思想都无能为力了, 我们将象愚人和奴隶一样陷人孤立无助的状态。”爱默生说:“精神的本质不允许以命题的形式加以表述”, 但是, “无所不在的精神”将通过每一个人的心灵与情性“对每一个人说话, 使每一个仿徨于岐途的个人复归于它。”

那么, “精神”通过舍勒说了些什么呢?精神是人的以情感为内涵的意向能力, 精神的最终指向是那个“祷告和神圣爱慕着的X:上帝”, 而通达上帝之路的唯一动力是爱, 这是一种先验的、绝对的、纯粹的爱。“完整的人与上帝可以互换”, “人在接近上帝的同时, 上帝也接近人”。

“精神”通过魏晋时代的文化传人又说了些什么呢?阮藉在谈到音乐的作用时曾说过:“乐者, 使有精神平和”, “精神”似乎被当作了“情绪”“心绪”;与阮藉同为“竹林七贤”的向秀在谈到养生时说过:“喜怒悖其正气, 思虑销其精神”, “精神”被看作“生机”和“元气”;王弼曰:“神也者, 变化之极”, 更强调“精神”的变化性。究其根源, “精神”一词最初见于《庄子》一书, 书中记述老子在回答孔子的咨询时说:“精神出于道, 形本生于精, 而万物以形相生”。由万物而生命, 由生命而精神, 由精神而道, 精神的最终归宿是至高、至大、至尊的“道”, 人只是一种“介乎其间”的过渡环节, 一种生命万物之流中的“道的显现”。“所谓真人者, 性含于道也”, “率性而行即道”。

直到这里为止, 我们关于《世说》与舍勒所做的比较, 其论及“精神”的话语构成方式仍然是十分接近的, 不同的只是:《世说》的精神归宿是“道”, 舍勒的精神归宿是“上帝”。

仅只因这一措词的不同, 却又呈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舍勒自己的话语词典中, “上帝”是一个绝对的价值王国, 绝对的道德王国;在魏晋名士的话语词典中, “道”则是一个“自生自成”、“自在自为”的“自然”, 王弼曰:“道性自然”、“道同自然”。道德的王国讲“完善”, 舍勒的最高人格理想因而便是“完人”;自然的天地讲“本真”, 《世说》中的最高人格理想便是“真人”。于是, 人格中性情的内涵亦不同:“完人”纠葛于“爱憎”, “真人”沉潜于“清静”, 东方、西方俨然又分了两个阵营。”

养育支出应有度 篇11

方君(27岁准妈妈):生存还是生育,这是个问题。一方面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生育成本让我们“不敢生”,另一方面眼看最佳生育年龄要错过又不得不生,这让还在奋斗中的我们纠结不已。我和老公都是普通工薪族,每月扣除各项日常开销,只剩下几百元。

雯婧(7岁孩子妈妈):都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闺女从出生就开始高消费了,光花在妇产医院的钱就3万多。奶粉、尿不湿这些东西都买国外进口的,让孩子都用上最好的,不能亏待了孩子。闺女喜欢芭比娃娃,每出一款我就给她买,前段时间还托美国的朋友给她买到了一个全球限量版的。

峰爸(8岁孩子爸爸):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儿子都是他妈妈带,我觉得欠他很多父爱,只能在经济上多补偿他。儿子吃穿用玩都买高级的,这点我从不吝惜,零花钱一次最少也给500元。我更看重教育上的投资,刚给他报了个情商训练的课程,学费一年2万多。我为儿子投入这么多,可他好像觉得这都是应该的,一直都不上进。

商家:“儿童经济”潜力巨大

穆凡(某贸易公司营销总监):如今的年轻家长们,多为八零后,这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他们深受品质生活的影响,注重生活质量。升级为父母后,更是愿意把一切最好的都给自己的孩子。而目前城市家庭大多数为 “4-2-1”模式(即祖父母、外祖父母4人,父母2人,孩子1人),六个“钱包”全部花在一个宝贝身上。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婴童消费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

专家:孩子成长不是花钱越多就越好

石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会学专家):就以八零后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分析,从他们的出生到现在已为人父母,养育成本真是天壤之别。第一,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关;第二,商家的宣传炒作有很大影响;此外,也与一些父母的盲目攀比心理有关,许多父母总觉得给孩子买的东西越多越好,并且价格越贵的东西用着越放心,越有面子,结果既给自己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宁征(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很多孩子在成长中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天分,比如乐器或者绘画等,家长可以寻找一些专业培训机构,来进一步挖掘孩子的潜能。但在选择特长班时,切记一定要选孩子喜欢的,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李海超(学大教育深圳分公司市场总监):校外教辅机构的本质还是教育,但它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在于教辅机构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辅导机构时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同时要适度。

七零后过来人:节约养育有妙招

慧子(13岁孩子妈妈):老话说“省钱才算赚钱”,我家生活比较简朴,在养育孩子上也是精打细算。孩子吃穿用学方方面面其实都有办法,合理支配,有限的资金也能发挥大作用。先说吃,一日三餐我尽量自己在家做, 很少给孩子买市面上的加工包装的儿童食品,营养卫生,省钱又放心,孩子现在已经长得比我高了!衣服买的不多,孩子长得快,没穿几次就小了。我也没给孩子买太多玩具,玩物丧志,不能让孩子把心思都放在玩上。

浩妈(10岁孩子妈妈):我给孩子花钱有一个原则就是实用,华而不实的东西坚决不买。现在很多商家都经常搞各类优惠活动,合理选择确实能省不少钱。有些易耗品可以批量购买,享受批发价,再囤着慢慢用。儿子用的很多的东西都是二手的,他的自行车就是小表哥骑过送他的。我还加入了网上的同城妈妈社区,可以以物换物,组团购物,还能共同交流教子心得。我业余喜欢DIY,经常亲手给孩子做衣服、玩具,既别致,又省钱。

吴枚(12岁孩子妈妈):很多家长都花学费送孩子去特长班、培训班,我觉得要看性价比,考虑是否真的能给孩子带来提升。我给孩子订了几份报纸和杂志,花费不多,既能丰富孩子课余生活, 又增长知识。另外多利用免费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同样能充实孩子的大脑。

贺宁(9岁孩子爸爸):我几乎不让孩子去室内游乐场玩,可以多去免票公园。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所,空气质量好,做做各种有氧运动,能增强体质且花费少。这个暑假我计划了一次远足,带孩子到山区探险,让他增长见闻,锻炼体魄,不需要花太多钱。

科学养育婴幼儿 篇12

1 喂养方面

1.1 母乳喂养

向年轻母亲宣传母乳的优点,母乳喂养的好处,教会她们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如果母乳不足,要选用牛奶或合格的母乳化奶粉喂养,并教会他们配制奶粉要根据孩子的月龄增加乳量,喂饱孩子[1]。

1.2 及时添加辅食

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敏感期,5~7个月就是孩子的味觉敏感期,这时期的婴幼儿看到别人吃东西,他的小嘴就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甚至流出了口水,这时我们医生要告诉年轻母亲,及时为孩子添加辅食。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教会母亲如何为婴幼儿做鸡蛋羹、菜汁、菜泥等。有些母亲为图省事,去超市买来好多膨化的、速冻的、速冲的食品给孩子吃,结果钱没少花,孩子却越喂越瘦小。科学喂养既补充了母乳中营养不足的缺点,又为孩子顺利断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常听一些家长说孩子挑食厌食,与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敏感期及时为孩子添加辅食,造成进食困难有很大关系。

1.3 科学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儿童的保健范围是0~7岁,重点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婴幼儿时期是长身体最快的时期,骨骼和肌肉需要大量的钙,因而对钙的需求量非常大。如未及时补钙,2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身体很容易发生缺钙,而早产儿、双胞胎、经常患腹泻及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更容易缺钙。因此,保健医生要根据孩子的出生、喂养、生长发育情况、疾病、季节及居住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指导年轻母亲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2 护理方面

2.1 环境

室内定时通风,3次/d,每次30min左右,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保持在22~26℃。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孩子出汗多,血液浓缩,容易发生脱水热,温度过低,皮下脂肪变硬,易发生硬肿症;湿度保持在50%~60%最适宜。

2.2 脐部护理

每日检查脐部有无分泌物,如有,要用无菌酒精棉签擦干净分泌物;衣物要选择柔软无刺激的棉制品,以防发生过敏。

2.3 洗澡

每日要用清水给孩子洗澡,用对皮肤无刺激的洗液,不要用奶洗脸,因为用奶洗脸,容易堵塞毛孔,从而使婴幼儿脸上起“湿疹”。

2.4 儿童体操与按摩

儿童体操:婴幼儿在出生后的两个月,父母就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再稍大一点就可以练习翻身、坐立、爬行等动作。通过持之以恒的被动和主动的活动(每天最好在10~15min左右),让孩子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按摩:洗完澡后,将孩子擦干净,休息一下,轻轻为孩子按摸。方法是一手抓住一只脚丫,另一只手从足踝部开始往大腿按摩,每条腿按摩3min,再从胸部开始住腹部按摩,到脐部时可顺时针轻揉几下,这样做4~5min即可。

2.5 学会观察的变化

细心的母亲要学会观察婴幼儿的生命体征,孩子在生病前总有一些变化,如睡眠不安、烦躁易怒、吃奶减少、腹胀、呼吸音变粗等,母亲要是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这些起变化,将疾病控制在早期,对疾病的治疗是非常有利的。

3 教育方面

3.1 要捕捉敏感期

婴幼儿不同的生长时期有不同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所表现出的敏感期,合理实施得当的教育方法[2]。当孩子做得好时要及时给予鼓励。鼓励时要说出孩子在哪一点上做的好,而不要一味地说你真棒。

3.2 有效沟通

要学会同婴幼儿有效地沟通,将孩子放在与你平视的位置,温柔地注视着他的眼睛,语速适中地和孩子交谈,说话时要面带表情,表达出你的感情。别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在婴幼儿降生的一瞬间就已经具备了接收某种刺激的本能,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你一个积极的回应[3]。

3.3 教会婴幼儿表达爱

每天拥抱孩子至少3次[4],并说出我爱你,让他真实地感受到爱,并且从中学会表达爱。我们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感情,原因在于从小没有学会表达爱。

3.4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摆放物品要整齐,饭前便后要洗手,好东西和别人分享,这些好习惯的培养,与当前联合国提出的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养成良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5]。

4 智力开发

4.1 读书

每天为孩子读书15~20min,读书的时候要声情并茂、抑扬顿错,并要配合丰富的肢体语言,以使故事情节在婴幼儿的大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

4.2 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不仅是联系母子感情的纽带,更是开发婴幼儿智力的好机会。通过游戏,让婴幼儿体会长短、大小、空间、方位等概念的内容,加深对这些生活常识的理解。母亲们与其为孩子买高档的玩具,还不如陪孩子玩一些益智游戏。

总之,经过上述保健措施指导下培养的婴幼儿体质、良好习惯、智力、适应社会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比没有指导下成长的婴幼儿有很大的提高。

世界上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同样,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养育孩子不是一种负累,也不是一种付出,而是一种乐趣,一种收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带给你多少喜悦和满足,这是根本无法估计的。教会父母科学地养育出一个杰出的、健康快乐的孩子,是对我们保健医生最高的奖赏。

参考文献

[1](日)今西嘉藏.蒙台梭利教育法[M].但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22.

[2]孙瑞雪.捕捉儿童的敏感期[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4:18。

[3](英)米里亚姆·斯托帕德.实用家庭婴幼儿护理大全[M].黄文英,江涛,译.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49.

[4]齐雪阳.新生儿抚触2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7):132-133.

上一篇: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下一篇:高校资源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