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材料

2024-09-19

新闻背景材料(共12篇)

新闻背景材料 篇1

一条脍炙人口的新闻中, 新闻背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尽管每一篇新闻不一定都要写背景, 但是一篇好新闻往往不能没有背景材料的烘托、对比、说明、解释或补充。运用好背景材料, 不仅可以起到说明缘由、烘托深化主题的积极作用, 而且会使新闻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诱人阅读。

背景材料的概念和种类

什么是新闻的背景材料?一般说来, 它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与新闻的主要事实有密切关系的历史情况、社会环境、政治局势、自然风貌、人物简历、知识资料和相关数字等。

新闻要有背景, 是由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和新闻写作的客观规律及读者的要求所决定的。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要经历发生、发展、高潮、消亡的过程。而新闻却是截取事物发展的某一横断面, 取其最有新闻价值的一段加以报道。读者不仅要看新闻的主要事实, 而且也需要了解与新闻事实紧密关联的背景材料。因此, 在写作新闻时, 除了要把新闻主要事实写清楚外, 也必须把有关背景材料进行简要的介绍, 从而提高新闻的价值, 丰富新闻的内容, 增添新闻的声色, 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新闻背景材料的种类很多, 主要有:阐明意义交代前因的历史背景;提供资料开阔视野的知识背景;详尽说明揭开真相的事物背景;勾画概貌诱人前往的地理背景;渲染环境横向比较的社会背景;证明身份详细介绍的人物背景;除此还有政治背景、数字背景等。

背景材料的运用和功能

历史背景。一篇新闻的价值虽然主要取决于新闻事实, 但是新闻事实的历史沿革和对它所产生环境的挖掘和描述, 对于提高新闻的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 今年5月14日, 笔者发表的消息《宝丰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搬出板房搭帐篷》就写清了搭帐篷办公的历史背景:“总投资4.7亿元的海宝公司海尔冰箱生产项目, 去年12月份在宝丰县产业集聚区开工, 并与孟加拉国签订了今年出口15万台海尔冰箱的生产订单。不巧的是,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用的53间板房刚好就建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的规划建设地块上。”“板房不拆, 车间无法建设, 出口订单就无法兑现。拆了板房, 管委会70多名干部职工无处办公。两难之间, 管委会把困难留给自己, 决定立即拆掉板房, 另选地方搭帐篷办公。”有了这两段历史背景材料的交代和对其所产生环境的挖掘和描述, 不但阐明了拆掉板房搭帐篷办公的重大意义, 增添了新闻价值, 而且也回答了读者对为什么要拆掉板房搭帐篷办公的疑问。这则新闻发表后引起社会热议, 纷纷赞扬该县为支持客商加快项目建设、自己冒酷暑顶高温在帐篷里办公的“帐篷精神”。

知识背景。报纸新闻的读者众多, 文化程度、知识结构、术业专攻、社会经验等差异较大。因此, 记者在报道各项建设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新发明、新学说时, 必须提供有关的知识背景资料, 使各层次的读者都能看懂这条新闻。

2000年, 笔者发表的《汝官瓷窑址在宝丰清凉寺发现》, 其中就介绍了汝官窑和汝官瓷有关知识的背景材料:“汝官窑是北宋晚年20多年间专门为宫廷烧制汝瓷器具的官办窑厂。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外陶瓷专家曾多次寻找史称宋代5大名瓷之魁的汝官窑址, 却一直没有找到。”“汝官瓷具有胎薄釉薄、玛瑙入釉、满釉裹足、支钉烧制的独有特点;釉色主要有天青、豆绿、粉青等, 都是宫廷官用的上品, 不准流入民间, 凡有瑕疵不合格的器具全部在窑场现场打碎。现在世界上收藏保存完好的只有73件。”通过这些简要的知识背景的介绍, 使读者不仅明白了发现汝官窑遗址的重大意义, 而且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由于这篇消息知识背景运用得好, 在中国报业协会城市党报分会2000年度新闻评选中荣获好新闻奖。

事物背景。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背景和原因。如果记者报道时只是叙说事物本身的情况, 那么就不能满足读者对弄清其事物产生的前因和后果的需求, 要解决记者知而读者不知的矛盾, 其方法就是写新闻时必须运用事物背景材料。

2010年9月13日, 笔者发表了《宝丰县尖山坡劳模事迹展览馆开馆》的消息, 当时写新闻时, 考虑到劳模的事迹离现在久远, 如果单纯反映展览馆开馆这件事, 读者势必产生许多疑问。为此, 笔者在新闻中介绍了建纪念馆的背景:“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 赵构村的李禄、李海水、李海棠兄弟仨, 响应党的号召, 几十年如一日, 在尖山坡上凿石刨坑, 植树造林, 使千年的荒山披上了绿装。为此李禄、李海水先后分别被评为全国林业劳模和省林业劳模, 并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2007年, 尖山坡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河南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段简明扼要的事物背景材料, 揭示了建劳模纪念馆的前因和真相, 其目的就是要教育激发子孙后代, 发扬劳模精神, 艰苦创业, 战天斗地, 造福人民。

地理背景。报道旅游景点, 特别是新开辟的游览胜地, 因鲜为人知, 所以记者必须要交代地理背景材料, 通过勾画概貌, 介绍风土人情, 讲述此地曾发生的有意义、有趣味、生动感人的人文景观, 起到诱人前往的作用。

2010年11月12日, 笔者发表的《中原解放纪念馆暨宝丰博物馆开工》的新闻中这样写道:“解放战争时期, 宝丰县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所在地。1948年, 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居住半年之久。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 指挥了解放江汉、郑州等六大战役, 召开了著名的宝丰会议, 为淮海战役决战做好了充分准备。宝丰成为革命的圣地, 后又列入全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正是有了这段地理背景和人文景观的介绍, 才显示出了建设纪念馆和博物馆的重大意义所在, 也使读者对宝丰革命圣地有了新的认识, 迫切期待项目建成后前来参观游览。

社会背景。在新闻写作中, 某些事物的新闻价值往往是在同类事物的比较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 报道这类新闻时, 记者必须简要地描述同类事物, 渲染一定的社会环境。

今年5月28日, 笔者发表的《摘掉穷帽子,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一文, 开头这样写道:“昔日偏僻荒凉的落凫山, 如今山林茂密, 郁郁葱葱, 景色宜人;位于山北坡的宝丰县姬家村, 过去脏乱不堪, 温饱无着, 如今山清水秀, 民富村美, 游人不断。谈起山乡变化, 村民们都说没有村支书王海轻和党员干部的艰苦创业, 就没有全村人今天的好日子。”这条新闻一开头, 就为读者提供了横向比较的社会背景材料, 使得好支书王海轻和党员干部率领村民战天斗地、改变山村面貌的业绩跃然纸上, 大大提高了新闻价值, 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 让读者爱不释手, 一口气读下去。

人物背景。在写人物新闻中, 简单地介绍人物, 往往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很有必要把与其紧密相关的人物背景材料挖掘出来, 相对详细、比较完整地加以介绍, 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新闻人物的概貌和内心世界。%笔者写的《孙贵是俺龙泉寺村群众的主心骨》背景:“孙贵, 1942年8月出生在宝丰县龙泉寺村的贫苦家庭。他三四岁时跟着母亲到南阳一带逃荒要饭。新中国成立后, 他家分得12亩农田。”“从小就吃尽了旧社会苦难的他, 打心眼里感谢党, 热爱党;早就立志长大入党, 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958年, 他初中肄业回村劳动, 还先后当过煤矿工人、生产队长、大队民兵营长。1971年3月正式加入党组织, 当年9月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孙贵为村民办了很多好事, 成为全村群众的主心骨, 这固然是读者最关注的新闻, 但没有对他个人背景材料的介绍, 读者对“孙贵的家庭出身, 青少年是怎样度过的, 他为啥能一心为民”等疑问就解决不了。这些比较完整的人物背景介绍, 较为详细地说明了孙贵的身份, 满足了读者想要了解孙贵有关情况的需要, 新闻发表后收到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如何巧用新闻背景

经过挑选出来的背景材料, 如同摆在厨师面前的原料一样。高明的厨师会恰到好处地利用原料做出令人垂涎的一席佳肴。同样, 记者恰到好处地运用背景材料, 就能为新闻增添声色, 写出一篇令人爱不释手的好新闻来。怎样选择和巧用背景材料呢?

第一, 要紧扣主题, 切忌画蛇添足。记者采访得来的背景材料可能很多, 运用时就要挑选那些能深化主题的背景材料。同时要选用与主要新闻事实关联紧密的第一层面的材料, 做到文字少、层次少, 严防画蛇添足, 把主要事实淹没在大量的历史背景材料中。

第二, 要有立体感, 切忌喧宾夺主。要写出一篇层次清晰分明、立体感强的好新闻, 最好选用一层更比一层深刻的递进式的背景材料, 并按照新闻的结构顺序自然地插进去, 使其为事实的阐述起到铺垫或穿针引线的作用。切忌采用并列的背景材料, 以免造成材料堆砌, 喧宾夺主。

第三, 要有知识趣味, 切忌干巴枯燥。在选用能够起到解释说明的背景材料时, 不要干巴巴地说教, 而要给人以生动活泼的知识趣味, 科教方面的新闻更要如此。但选用知识性、趣味性背景材料要注意科学性, 不能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新闻背景材料 篇2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我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公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媒体背景下谈都市民生新闻 篇3

关键词:媒体背景;都市;民生;新闻

都市新闻的主体就是城市中的人群,他们有着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对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都很高,而且新闻业中的都市民生新闻恰恰融合了一些都市的时尚元素,受到了都市人群的接受。虽然都市新闻尤其的优越性,但是在都市民生新闻快速发展的时间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许都将对都市民生新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都市民生新闻的预测和改进。进行整体的梳理和一个合理的定位和判断。

一、都市民生新闻的市场情况

民生新闻,其实就是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生存、生命、生计等问题,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往往采用比较直接朴素的表现手法,而且在叙事时也采用的时人文叙事的方式。人们的住房、就业、养老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日益凸显,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给民生问题的发掘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12到民生考题待解》等相关民生栏目的推出,人们的就业、医疗、收费、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问题,当人们的正规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来给什么提供了解事情真相的机会,那么民生新闻又恰恰能够承担这一重任。

二、民生新闻的现状和缺陷

在都市民生新闻发展的十多年间,使得媒体已经不仅仅关注人民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已经从只关注人民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衣食住行等发面转向了更为宏观的方面,比如说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政府措施、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施政方式等都成为了人们现如今最为关注的问题。从小民生已经转变成了大民生。但是大民生的转变也正是由这些小民生的问题所衍生的。所以根据上述的事例,不难发现,小民生的问题虽然容易陷入民生新闻虽然易陷入琐碎、个体、庸俗,但其因鲜活及关乎部分人群利益仍将存活。在市场的选择和媒体的操作上向精准集纳方向求变,而大民生新闻则向广度、深度拓展,成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在民生新闻发展越来越迅速的时候,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民生新闻报道目前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民生新闻的内容应该独立出来,但是现在的民生新闻往往和其它新闻共同出现在一个版面当中,这就使得民生新闻失去了它的独有的作用,往往让读者摸不清头脑,无法显示出民生新闻与百姓生活密切相连的关系。再加上,传播媒体有时候仅仅承担的是一个信息的搬运工作,并没有深入的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甚至对一些事件并不了解真实性,大多数的新闻来源于人们的报料,失去了对信息真实度掌握的主动性。第三。相关的新闻媒体缺乏发现新闻事实的眼睛。对民生新闻的发现不能总是通过就方式和旧渠道,更因该开辟新的新闻来源渠道。应该多走进百姓的生活当中去,以小见大,才能找到关乎民生的问题。

三、民生新闻的改革方向

1.关注民生问题的严谨性

关乎民生的新闻是媒体行业的一大重要板块,所以都市民生新闻的核心就是关乎每个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必须是有事实依据的,觉不能为了博眼球而弄虚作假。那么这就要求相关的新闻工作人员在新闻的采写、编辑、传播等发面,保持一定的严谨性。那么这样才能使民生新闻要使民生新闻在读者心中形成完整的链条,会让读者感受媒体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身边的新闻,坚持得越久,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编采管理层要设法改变事后介入,而加强事前的预判。另外,应把民生新闻同普通的社会新闻分割开来,设专门版块予以反映。

2.传播策略应向深度广度延伸

民生新闻在选择题材严谨的情况下,应该将新闻由浅入深,发掘新闻深层的含义,应该向深度延伸。对一些动态新闻的报道,应该充分的了解之间的动态,在报道是绝对不能只将事件发生现场的事情进行叙述就可以了,新闻工作者虽然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但是也绝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还需要让读者更充分的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向新闻发生的缘由和发展的形式拓展,对事件中的相关人物、相关事件进行深入的发掘,以解释此新闻发生的综合因素。另一方面,虽然静态新闻中百姓的生活是主要内容,但是更应该联系相关的国际事件进行对比讲解,一些国际上的事件也同样关乎我国民生问题的发展。

3.改进新闻的传播方式、手段

我国的都市民生新闻来源大多是是来自百姓主动向媒体请求支援或者是主动向媒体讲述,再有就是通过记者自己跑口寻找合适的新闻素材,或者是媒体的自己策划。这些方式明显存在一些缺陷,这种方式并不能体现新闻的时效性,一些新闻往往已经过时很久,媒体机构才来报道,就不能再称之为新闻了。要想弥补这一问题,似乎需要时时刻刻的对民生问题进行监控,但是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唯一能够实现新闻的实效性的也就只有网络了。通过网友现场实时发来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连线,能让传媒第一时间掌握事实的发展,然后再派记者去求证,查看新闻的真实性,这样既可以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也有效的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充分的调动了网民对民生问题的积极性,让遍布在各地的网友充当了第一手信息员。他们提供的现场资料往法替代,从而保证了新闻的鲜活和不可复制。记者在随后的求证中,可以此展开进一步的挖掘和延伸。

结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都市的民生问题必将成为一个时事热点,必将成为百姓述说心生的平台,共同推进社会的建设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但是在推动社会公平化的同時,最重要的就是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这是民生新闻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让民生新闻的建设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钢,郭之文.简论电视民生新闻与网络融合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J].电视研究,2014,

[2]谢耘耕,等.中国公民的网络表达与公共管理分析研究报告[M].新媒体与社会:第一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浅议电视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 篇4

一、认真研究分析背景材料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作为一名编辑、记者, 研究分析背景材料是调整自身知识结构, 增加才智, 提高业务素质的需要, 也是运用好新闻背景的前提。研究分析背景是采访的入手点, 是为采访而进行的采访。其作用在于提高认识, 增强洞察力, 发现线索, 吸收使用;同时进一步开掘报道的深度, 避免停留在一般性了解水平上做报道。很多有丰富经验的编辑和记者十分重视研究背景材料, 并将这一工作作为采访的开端。

深度报道离不开历史知识、时代背景、科学知识等等材料的运用。许多对比性报道、分析性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 正是由于背景材料运用贴切, 才使报道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新闻背景的运用还涉及到背景材料的选择问题, 这样才能将背景材料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实践证明, 新闻背景的选择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紧扣主题选择典型背景材料;根据交待清楚新闻事实的需要, 选择背景材料;根据受众的需求选择背景材料;为新闻增色添辉, 选择背景材料;根据新闻内容、表现形式, 选择背景材料。

所以综合分析新闻背景材料, 既可使编辑、记者获得判断事物的可靠依据, 也可使编辑、记者挖掘出更好的新闻报道线索, 提升新闻报道的水平。

二、如何选择运用电视新闻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的运用, 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选择哪些东西作背景材料, 以什么样的形式表达, 完全取决于新闻主题的需要。这就是说, 选择新闻背景材料, 既要与主体有关, 又要便于表达主题。因此, 应在服从新闻主题的基础上, 不拘一格, 灵活机动地选择运用背景材料。笔者认为, 选择运用新闻背景材料应该精当, 巧妙, 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

1、紧扣主题选择典型背景材料, 防止喧宾夺主

每一个新闻事实的发生, 都有与其相关的新闻背景。没有新闻背景, 就构不成新闻事实。新闻背景起着烘托, 突出, 深化主题的作用, 决定它必须和新闻中的主要人物, 主要事实紧扣起来。离开这一点, 再精彩的背景材料也是多余, 应予删除。如果不是按主题的需要严格选择背景材料, 东拉西扯, 枝蔓恒生, 就会冲淡主题, 弄巧成拙。

2、有的放矢, 以交代清楚新闻事实为限度

由于有些新闻是具有连续性的, 不可能每位观众都是至始至终地关注了每条新闻, 因此, 最初发生的事件就成为了后续报道的新闻背景。如以色列政府宣布前总理沙龙已经无法行使总理职能, 不是很关注国际新闻的人就不明白为什么, 那就需要解释他数月前中风住进医院昏迷不醒, 一直没有好转事实背景。

三、恰当运用新闻背景可以提高电视新闻价值

由于新闻背景大多是早已发生或早已存在的事情。本身并不是新闻, 更不是新闻主体, 在新闻成分中处于从属地位。但是从另一面看, 新闻背景对更完整, 更全面, 更充分地认识新闻事实的本质, 突出新闻事实的价值, 又可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闻背景选择得恰当, 运用的充分, 新闻的主题思想就会被挖掘得更深刻, 新闻价值就会体现的更充分。反之, 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就难以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表达。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恰当运用不同形式, 类别的新闻背景可以提高电视新闻的报道价值, 而且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吸引力。要用释疑性的新闻背景资料, 对新闻发生的过程, 特定环境所涉及的一些新概念, 新名词和专业术语进行解释, 使观众对新闻事实了解更全面, 新闻报道的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读者会因各自社会阅历, 文化层次及所从事职业的不同, 对同一新闻事实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新闻媒体针对特定的作者对象, 交代必要的新闻背景, 使读者对新闻事实的意义, 有关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没有必须的解疑释或的新闻背景材料, 电视新闻就不能在读者中产生兴趣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电视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要发挥电视自身优势

电视媒体有着自己的独特性, 电视新闻是以声画同步, 声画结合形象化传播信息的。因此, 电视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 除了要像广播解说, 报纸文字那样交代背景外, 还要更注意发挥其自身特点, 尽可能用电视媒介所提供的各种手段交代背景材料。电视新闻在背景材料的运用上, 有别于广播, 报纸。它不宜使用大量的直接叙述, 分析, 论证, 而需要借助有关电脑图表, 同期声, 文献, 照片, 影片, 录像, 音乐等声画资料, 使观众直观可感,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运用电脑动画特技, 设计数据图表, 现场模型, 字幕来交代背景

在这一方面, 报纸和广播所无法做到的。恰当的动画图表插入分析, 不仅增加了生动形象可视性, 避免了文字的冗长叙述, 而且还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记忆深刻。例如, 中央电视台的长消息《中国经济峰回路转, 再入佳境》, 他获得了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这条消息其中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 综合运用电视手段交代背景材料, 运用电脑图表这一形象的电视手段, 进行数字对比来形象地反映中国经济出现重要转机这一重大主题。

2、运用同期声来交代新闻背景

电视新闻对于一些事过境迁的新闻背景的介绍, 不像广播, 报纸那样可以无所顾忌的叙述, 而要考虑有无当时场景的画面。运用同期声来叙述新闻背景材料,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出镜播报, 二是指被采访者对已经过去发生的事情过程, 场景和结果等叙述。前一种是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转述从报刊杂志的文章, 史料和有关文件中引出的与新闻事件有关联的资料, 或者通过解说道明与新闻事实相关的环境, 条件等, 这种现场直接口播, 转述, 解说的方式都具有较强引证性与说服力。

五、做好新闻背景材料的开发利用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策划 篇5

[摘要]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新兴媒体的诞生也如雨后新笋,风起云涌,但是新闻用户对于主流的新闻信息需求仍然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关注点。纵然媒介之间正在快速融合,但是电视媒体在目前的传媒环境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具备一定优势,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电视新闻还是最为权威的传播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新闻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如何进行自身电视新闻报道的改善,保障自身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不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新闻 策划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较之网络新闻具备更多的权威性,因此在传播的主流新闻上,仍然是以时政新闻节目为主要功能[1]。本文以某卫视的新闻节目为背景,浅析了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电视新闻不断改善自身新闻报道策划形式的途径。在此背景,文章围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划为中心,从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报道主流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三方面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策划方面的理论参考。

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

目前新闻传播的模式和途径正在快速的变化,对于时政新闻而言,已经难以依靠传统的线性传播维持住一定的电视收视群体,而必须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中,也创出一片自己的空间,进而拥有庞大的网络社群部落,赢得更多的粉丝和用户,这是电视新闻在这个新时代下要实现运营获利的必然措施。当然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也需要认知到自身的优势所在。其在?嗤?性上很高,因此在新闻传播上必须站在高处,起到一个新闻舆论领导者的角色。因此对于目前的大多数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必须在思想、言论、重大新闻事件的解析以及政策解读上都起到定海神针的效果[2]。

同时,这个时代又是一个媒介融合的大时代。对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而言,保障自身的发展也必须借媒介融合造全媒传播,实现自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完美融合。就目前的大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其在运作上存在着一些危机,主要体现在传播力、活力上不足,并且在传播方式和内容上过于同质化。如果传统媒体仍然不面对问题进行改善,那么用户就只能直接选择转向,更加愿意去接受新媒体。当然,目前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已经经历了一次洗牌,至数量上已相对减少。对于存在下来的媒体,需要重视在网络上发展自身的社群部落,这是一种社交性以及分众性的表现,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互动性。除此之外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知识产权上的问题,往往传统媒体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后创造出的内容,却被新浪、腾讯等新兴媒体所无偿使用。而此时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却只有袖手旁观,观其点击量。这也说明了对传统媒体而言创建自身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

报道主流新闻,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

以某卫视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例,其在理想状态下的定位应当是新闻和资讯,并且严格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不断去追求自身的有效信息量和资讯的时效性;强调深度报道及评论;强化新闻直播;研究细节等等。但是考虑到媒体融合的背景,对于以上的现有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也要在新闻行业快速变化中找到新的突破点,形成一个统一化的节目风格,并且不断改进节目的包装形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3]。

重组采访、编辑及通联协作模式,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

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让新闻生产调度机构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起到战术枢纽和战略大脑的双重作用,同时也需要依托于新闻生产调度机构这个机制打通源自社会各个领域以及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新闻通道。在新闻的报道内容上除了要报道主题新闻及时政之外,也需要更加重视一些社会民生的新闻,进而增加受众面积,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新闻节目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的反应能力、报道策划以及人员组织上的能力[4]。

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各类新闻含金量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不能将自己定位为一般的网络娱乐新闻,更应当认知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责任所在。因此面对媒介融合的背景,电视节目需要勇于创新,做出一些节目模式上创新。但是也不能仅仅是在量上不断的追求,同时也要认知到自身的使命,坚持一些该坚持的精神和思想,更多的去关心一些民生的问题。同时,也责无旁贷的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各类新闻的含金量。

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

对于一些重大的新闻,可以采用轰炸式的形式进行报道。同时,在报道组织上也需要做好提前的规划工作,对重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同时,也要从大众的角度进行切入。将一些会议中枯燥、政策以及数字化的语言,实现口语化、通俗化以及形象化,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5]。

坚守舆论阵地,扩张舆论幅员,多角度打造新闻短评

目前对于很多电视新闻而言,其在形式上已经逐渐朝着新闻短评的方面上发展。同时在这个媒体之间竞争不断白恶化的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的优势也逐渐被网络媒体所超越。而面对这一现象,电视新闻如何实现自身的突破?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新闻短评。坚守舆论的阵地,站在新闻道德的制高点进行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传统电视新闻还需要进一步的扩张舆论的幅员,从多个角度打造新闻短评,进而实现全方位的治国观察。当然面对媒介融合之一大趋势,也需要电视媒体主动去和平面媒体进行联手,共同打造一个舆论的制高点,同时也要建立一个幕后评论团队,让观众在观看新闻节目后,在心理上真正的做到心悦诚服。

主题报道深挖,报道角度、手法、形式创新

在这个时代,媒体已经不是一个稀有的事物,也就不能仅仅通过宣传任务就可以轻松的得到新闻优越感。这就需要电视新闻的记者编辑们,对主题新闻报道实现深入的挖掘。同时,在报道的角度、手法以及形式上实现不断的创新。面对会议新闻、命题新闻时,要具有自身独到的新闻线索挖掘能力,提供出与众不同的新闻[6]。

分区域对主题报道提前规划

因为大多数的主题新闻在时效性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此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面对主题新闻分区域进行提前的规划,后期进行新闻操作。对于采访部门而言需要具备几名固定的资深记者,对一个新闻从多个角度进行深挖报道。每次大型的主题新闻报道,具有在报道进行前制定出合理的专业区域的策划方案,可以有效的避免新闻报道的同质化以及质量重复等诸多问题[7]。

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点面的有机结合

对于新闻的一些点,需要做到高度的凝练。同时,在以点为形式交代具体事务之后还需要穿插交代一些面上的材料,或者使用一些宏观、微观的数字、背景进行点向面的扩充。此外,在点扩面的措施上也可以不断补充一些新的新闻信息等等。

狠抓细节,注重声画表达

对于主题新闻报道而言,实现故事化的表达是一种极其成功的表现方式,但是并不是说主题新闻的报道就是为了故事而去找故事或者是创新故事。而要对新闻细节进行狠抓,敢于创新主题报道。同时,也要创造出比故事化描述更大的操作空?g。重视新闻的声画表达,将抽象的新闻事件形成的描述成事、人、甚至是细节。依托于电视声画对人物的感受、经历以及实践片段进行描述,做到行云流水一般的新闻报道[8]。

周边新闻取舍适当

对于一些不是主题新闻的周边新闻在报道上要做到合理的取舍。具体而言,在目前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对舆论监督、民生新闻以及调查新闻的比例扩大;此外还需要对国内外的一些重大新闻信息进行狠抓,对于这些大型新闻不能过多的评论介入,简单的转述为最佳的报道方式。

结 语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后,对于新闻媒体界而言,逐渐步入了媒介融合的时代之下,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好像安装了一个麦克风,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新闻,这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主要传播主流新闻的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自身还是具备着诸多的优势,但是在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下,还是要对现在的传播模式给以创新,首先需要引领主流观众,借媒介融合之势造全媒传播;其次还需要报道主流新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整合已有资源,寻求新的突破,重组采访、编辑及通联协作模式,设置新闻生产调度机构,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各类新闻含金量;最后还必须面对重大新闻要提前规划,全方位进行解读,具体而言需要做到坚守舆论阵地,扩张舆论幅员,多角度打造新闻短评、主题报道深挖,报道角度、手法、形式创新、分区域对主题报道提前规划、新闻点做深做透,实现点面的有机结合、狠抓细节,注重声画表达、周边新闻取舍适当,保障电视新闻在这个媒介融合大时代下进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促建、丘洪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以凤凰卫视节目为例》,《中国电视》2013年第7期

[2]张玉河:《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3]李柏兴:《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危机事件报道的策略探析》,《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5期

[4]高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线上与线下 互动传播方式研究》,《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第11期

[5]李万粒:《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主持人的能力要求》,《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第19期

[6]孙景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创新研究--以央视新闻创新为例》,《今传媒(学术版)》2015年第7期

[7]丁婷婷:《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探微》,《新媒体研究》2015年第17期

[8]王美霞:《浅析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和发展》,《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第14期

新闻摄影构图中的图形与背景 篇6

新闻摄影涉及的内容广泛,自然景观、人生百态无所不包。尽管照相机镜头面对的是一个缤纷的世界,但是概括起来,构成照片画面内容的只有主体、陪体、衬景三种要素。新闻摄影的构图就是在混乱的场景中理出秩序,在画面中建立一种主次鲜明、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主体是新闻摄影图片最主要的新闻信息载体,是画面的视觉中心;陪体和衬景作为相对于主体的画面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和主体配合并构成一定情节。

新闻摄影的构图并不只是一种建立在实践操作基础上的感性经验总结,而是遵循一定的新闻摄影运作规律而进行的。新闻摄影形象中的主体突出、陪体和衬景衬托的画面结构就是知觉中“图形与背景”关系的权衡。

“图形与背景”

关于“图形与背景”关系变化的这一观点,最常见的例证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行为。通常我们在读书看报时,阅读进程中的文字随着目光的游动而不断变化,我们目光所触及的文字是那一瞬间视觉中的图形,当我们的目光移向下一个文字时,刚刚看过的文字就由图形变为背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就由此发生了逆转。因为摄影的构图也是在找准拍摄对象之后通过“在背景中突出主体形象使其成为视觉中心”的方式来达到传播主题信息的目的,新闻摄影是利用图片作为信息载体,通过读者的视觉接触与视觉思维来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于图片中有引起注意的图形与被人忽视的背景,那么新闻摄影的构图中当然也就存在“图形与背景”的权衡关系。

新闻摄影构图的“图形与背景”

摄影画面的构成因素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个层次。在感知一幅新闻图片时,画面中的主体形象突出来作为视觉的焦点成为图形,其他的陪体和衬景则退居到衬托主体形象的地位成为背景。图形展示了代表新闻事件本质特征的信息,表明了图片拍摄时主体形象所处的状态;背景则是新闻摄影图像中陪衬主体的影像,包含了交待环境的次要信息。

在摄影构图过程中尽管摄影师常用焦点、反差和构图等技术性的术语来谈论摄影,但是在拍摄照片时他们也在不断地进行图形与背景的权衡:“通过摄影机的选择性聚焦,选择什么是清晰的形象(图形)什么是不清晰的形象(背景)”;将那些能够强化主题、传递画面核心信息的对象放在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那些能够呼应主题、交待背景信息、发挥烘云托月作用的对象给予相应的地位;对那些不利于表现主题信息的对象则应当尽量排斥在画面之外。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确定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过程。

必须强调的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发生转变。新闻图片中图形是背景中的图形,背景也是图形的背景,两者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摄影记者在构图时必须要将图形从直觉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只有主体形象突出的新闻图片具有形象表现力和新闻信息量,才能有效地传递新闻信息。

至于如何将图形与背景相分离判断哪些是处于前的图形哪些处于后的背景这一视觉效果虽然取决于观看者的知觉判断力,但更重要的是在于摄影记者的构图操作:在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进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加强某些图形的色彩和轮廓线的清晰度与新颖度,内部质地的细密度,以及对其大小、粗细、正立和斜立方面的适当掌握来突出主体形象,再运用平衡原理对画面进行建构达到图形与背景的分离。图形与背景的分离不仅仅依赖于摄影者操作的技术,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从视觉接受和知觉形成的角度出发总结出的图形与背景的分离原则在具体的新闻摄影过程中都在不自觉地应用着。

其一,图形有形状,具有一般事物的性质。背景相对来说没有形状,看起来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连贯或近似连贯的外部线条、封闭或近似封闭线条的对象容易成为视觉中的图形。

新闻摄影中,记者往往会选择那些具有形状和明显的轮廓线的对象作为表现主题的图形,即将拍摄的聚焦点放在那些可以解释新闻事件的“谁’、“发生了什么”等信息的对象上并将其突出为图片的主体形象;而那些没有形状,或者是形状不完整的形象则被感知为背景,其作用主要是对主体的说明和呼应,提供注释性、说明性的信息,增加图片的新闻性。

其二,图形似乎是向前凸出,而背景似乎是向后倒退。这是人类的视觉感知特性,尽管图片中呈现的只是两维画面,但是人们在观看时,带着自己以往的视觉经验和生活经验便能从两维的画面中获得两维图像所记录的二维空间的心理感受。

摄影构图中景深的运用就是利用了人类的二维立体感应。所谓景深,指的是对焦点前后景物的清晰范围。景深可以分为前景和后景,按照景深前界—对焦点—景深后界的顺序依次排列,可以在视觉上产生透视感增强纵深感和空间感,使得图形脱离于背景并向前突出动感达到“观方寸之图,怀万千之景”的效果。

其三,通过体积对比、颜色对比、色调反差、虚实对比等对比手法可以获得图形与背景的适当分离,“万绿从中一点红”的视觉体验就是通过对比实现的。一般来说,图形与背景的区别越大,图形就越容易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反之,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小,就越是难以把图形与背景分开。

新闻摄影构图中的误解误用

新闻摄影的构图是对图片中“图形与背景”权衡的把握,它强调的是把图形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成为画面的主体,应该注意的是,图片中的图形和背景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背景常常被认为是为了加强或突出图形,但没有背景的扶持,图形的特征必将显示不出来。新闻摄影的背景指的是新闻摄影画面中主体后面的景物,摄影师利用镜头的仰俯、拍摄距离的远近及拍摄方向的改变来选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达到主从有别、主次分明的效果,从而使照片画面结构与新闻意义得到最佳的体现。

新闻摄影捕捉的是一种动作和反应完美结合的瞬间,因此从好的新闻摄影图片所呈现的瞬间中既应看到动作本身,又能看到动作引起的反应。“有时候,动作和反应在同一个摄影画面里面同时出现;有时候又能从动作预示出的情形,想象出反应会是什么样;有时候我们只看到反应,但也能通过反应的情形想象出这一反应发生的原因,也就是引起反应的动作行为。”这也就是新闻摄影理论中所强调的“瞬间情节的孕育性”。它能使读者想象出没有看到的情节,从而使瞬间情节突破摄影图片“两维瞬间”的局限性展示出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图片通过瞬间形象展示情节的方法就是利用图形与背景的有机联系使情节得到生动的体现。相对于主体形象而言,背景在图片中虽然扮演的是陪体的角色起着突出主体的陪衬作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它己经突破陪体的一般意义成为新闻摄影纪实特征、见证特征、审美特征的有机组成部分。摄影师到了新闻现场,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他在取景、抓拍时,常会留意保存必要的背景,为的是让不在现场的读者在看到照片时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背景在新闻摄影中起的是新闻五要素中地点的作用。它清楚地显示着主体所处的地点或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所,而新闻事件与新闻场所之间的关系,又是形成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

然而新闻摄影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存在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摄影者没有考虑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没有充分地利用背景在图片中的陪衬作用,对背景的形态未经严格的考虑,一味地强调主体形象而忽视了背景的存在。这样就导致我们虽然可以通过图片的文字说明来获取相关的信息,但是图片的信息传达能力却大打折扣。

因此,在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讨论中,不仅要注意图形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诸种条件,而且要强调背景本身在图片中的重要作用。同样一个形,找一个画框框起来与放到画框外面看上去是大不一样的:前者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后者则散乱无形。所以说,任何一个图形的显现都需要有背景,而背景之所以是背景又源于它与图形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面对不同的新闻现场,每个人在拍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选择,即使很多一流的摄影记者一起去拍摄同一新闻现场,摄影记者对图形和背景产生个体的差异都会使得各个媒体刊发出形态各异的照片来,这其实也是摄影之美;有时,前景或后景可以留下很大的空间,这样更有助于强调主体,将很小的主体置于很大的空间中,能够帮助你讲述一个故事,如果你将一个人放在照片角落上,能够暗示寂寞或者攻击,反其道而行之则可以表现相反的意境。信息高速传播的背景下,数字摄影的普及使得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面对复杂的新闻现场,因此要善于利用构图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变通,通过实践把它变成可供借鉴的先例。

|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编校:韩占雷

浅析背景材料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篇7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 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 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中, 任何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变动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 它有着历史与环境的成因。新闻记者要想真实、客观、全面、深刻地报道, 就必须考察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各种背景因素, 从中选择恰当的背景, 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什么是新闻背景?笔者以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对新闻背景的定义较为准确。他认为新闻背景“是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酝酿与生成、存在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它反映着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原因与过程”。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帮助人们理解新闻真实含义的相关事实材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梅尔文·门彻说过, 不使用背景材料, 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任何事件都不是没有缘由而突然发生的。记者的任务就是发现事件的原因, 说明它的发展, 而且最好是在一个最短的篇幅里做到这一点, 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要巧妙地选取负荷量大的背景材料。所以说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记者在新闻采写中, 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重要意义。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背后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闻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需要记者从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去提炼, 使用新闻背景材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受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的制约,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是不能直接发表个人观点、表达个人对新闻事件的倾向性的。然而, 在实际的采写报道中, 记者对自己采写的每一个新闻事实, 总是有着自己的立场和看法观点, 任何新闻报道都不可回避倾向性。那么, 如何做到既能客观报道又能体现记者的倾向和判断呢?有经验的记者通过长期的采写实践发现, 巧用背景材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受众阅读新闻报道, 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新闻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能够增长知识。随着受众文化知识的不断提高, 他们对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记者如果在新闻报道中能引经据典地实施消息的传播, 给读者补充一些知识和养分, 激荡起读者某些联想, 就能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 开阔读者的视野, 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经历了三次改革, 每次改革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其中, 第三次新闻改革提出要“不拘一格创新体”, 这一点对我们新闻写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创新体”, 笔者认为应首先改革新闻写作技巧, 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是会用、巧用新闻背景材料。有经验的记者把新闻背景与新闻主题的关系比作绿叶与红花, 红花虽好, 还要绿叶映衬。因此, 在新闻写作中, 记者要有“精修绿叶扶红花”的意识, 用心写好新闻背景。

记者报道的新闻内容种类繁多, 面对的受众涉及各个方面, 这就决定了新闻背景材料的种类也很多, 包括历史背景、地理背景、知识背景、人物背景、事件背景、政治背景等。在新闻写作中要有效地运用背景材料, 就要对症下药, 因此不同的新闻要选择不同的新闻背景材料, 不能“一勺烩”, 要让背景材料用得其所, 更好地衬托、深化新闻主题。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背景材料在新闻写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新闻写作的闪光点。背景材料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一篇新闻作品的质量高低。好的新闻作品善于使用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也为这些好的新闻作品锦上添花, 恰到好处地使用背景材料无疑是改进新闻写作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国内新闻写作受记者自身修养及编辑水平等因素影响, 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不够灵活, 不甚恰当, 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价值, 一定程度上制约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我们在新闻写作中要视作品需要, 改变传统写作观念, 重视背景材料的使用;改进写作方法, 善用背景材料;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用好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材料 篇8

一、“融合新闻”概念

融合新闻是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图形及互动手段等组成的非线性的有机信息结构。“非线性”和“有机结构”是指融合新闻的叙事线索演变为多种形态信息组合所构成的逻辑关系。融合新闻的主要特点包括新闻业务整合化、新闻载体数字化、视觉传达多样化。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认为媒介融合促使新闻传播产生三方面的变化: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

新闻媒介结构组织方面最大的变化应该是跨媒体新闻编辑部的成立。这是一种全新的、融合型的新闻编辑部, 其核心部分是超级指挥台 (super desk) 。新闻工作者不但要掌握好新闻采集、制作、生产、加工与传播的各项本领, 还要善于进行信息的搜索与验证、网民互动、数据的挖掘和整理。新闻机构的信息传播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 包括传统的广播、电视和报纸, 还可以包括微博、微信、网站、APP应用、手机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杂志等新媒介产品;信息形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 包括文字、音视频、图片、图表等。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肖建中认为当前要形成“微博、消息、深度报道三位一体”的报道格局, 既要追求速度, 也要追求观点的深度和独特性, 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

融合新闻的实现涉及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经营与管理, 需要考虑新闻载体的特点、受众话语权、新媒体管理, 需要探索新媒体语境下新的生产方式、叙事手段和传播路径。融合新闻的实现需要成立内容集成平台, 在这一平台上记者编辑以多媒体手段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与发布, 实现“一次生产、多次加工、多功能服务、多载体 (渠道) 传播”, 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 也可以多途径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

二、“融合新闻”需要哪些新闻业务能力

(一) 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核实信息的能力

新时期, 我们需要经常关注大型门户网站, 刷微博, 逛论坛, 积极与网民互动, 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受众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受众将有机会和他们的同伴们共同探讨问题、分享感受、提供信息、发表看法, 这些讨论可以分布在微博、博客、论坛、新闻跟帖、社区等社交平台。新闻人需要对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多元化的观点进行必要的辨识、整合、核查、挖掘。“在一个信息与传播围绕着互联网组织起来的世界中, 无论新闻记者是在新闻室的办公桌旁还是在犯罪现场或灾难现场进行报道, 那种孤军奋战的观点已经过时。”

1. 利用网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能力。

要相信, 民间有高手, 草根有智慧。网民会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观点意见通过论坛、跟帖、微博等方式传达出来, 民众的“街谈巷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新闻工作者要养成关注网络论坛、微博的好习惯, 从中发现有价值、有营养的信息。湖北武汉“五道杠事件”热播时,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有网友在微博上说, 淘宝网上“五道杠”卖得火爆, 最贵炒到888元, 好些孩子让家长给买。这个情况立即引起记者关注, 采访相关人士之后写了篇调查文章《妈妈, 给我买个“五道杠”吧》。

2012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新闻” (Breaking News) 获奖作品是《塔斯卡鲁萨新闻报》关于龙卷风的报道 (coverage of a deadly tornado) , 这个报道的核心内容是记者的130多条微博, 这些微博描述了龙卷风20多个小时的行进路径, 该报编辑凯瑟琳 (Katherine Lee) 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是受众在那一刻最需要的东西, 这就是新闻, 我们不可能在停电和恶劣天气的情况下, 指望着50英里外的印刷厂把报纸送过来。”

2013年高考作文, 从命题到评卷, 引发全民热议。广东省优秀作文发布之后,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2012级在校生游昊翔在他的微博“SYSU-羊习习”中指出这篇优秀作文有五处论据失实, 并附有长达5000多字的批驳文章。《中大学子发现一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五处论据失实》是羊城晚报记者夏杨根据网民在微博中发表的关于优秀作文的吐槽意见整理而成的稿件, 其中信息来源就是广大微博的使用者, 众多网友的微博直接出现在新闻稿件中。

2. 多渠道了解网民心声, 并能把这些意见进行整理, 做好二次传播。

国内很多媒体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平台, 听取网民意见, 并及时整理、报道。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开设了“微评议”、“微调查”等小栏目, 通过话题聚合的方式, 根据网民对发布议题的关注度, 进行选题的预测和集纳, 形成新的报道主题。中国之声每天进行“新闻晚高峰调查”, 设置话题, 网友可以通过中国之声腾讯微博留言和腾讯微信进行语音留言, 调查结果将在晚高峰7︰45揭晓。

3. 网络采访的能力。

在新媒体兴起之前记者主要是通过实地采访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完成新闻, 到了网络时代, 由于网络人际传播的便捷、网络信息与资讯的海量递增、社交媒体的发达, 为新闻采访开辟了更多、更便利的渠道, 新闻记者有依赖网络渠道完成采访的可能和条件, 可以依赖电子邮件、QQ、微博、论坛、MSN、微信等技术手段。记者通常可以用论坛回帖或者微博私信的方式联系被采访者, 即使当事人身在国外或者外地也可以顺利采访得到。一个记者的能量与人脉毕竟有限, 你也不可能事事在现场, 如能得到众多网友的帮助, 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作品会更生动丰富。在雅安地震中, 新浪微博平台在地震后的9个小时内发布了6400万条微博, 很好地发挥了信息通报、交通疏导、现场动员的作用。媒体机构可以通过调动各个“自媒体”用户来为其提供信息, 并将这些信息分类、集纳、整合、阐释, 进行有效发布与社会动员, 而不必要齐聚灾难现场。“在新媒体情境下, 灾难发生时, 你在场, 你的报道不一定完美, 你不在场, 你的报道未必不完美。重要的是, 你能够擅用、巧用社交媒体。”

4. 信息核实、辨别能力。

网络埋藏新闻富矿, 但真假难辨, 需要用心挖掘、辨别。网络信息铺天盖地, 却真假难辨, 泥沙俱下。新闻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其中存在的危险, 做到多源求证。

天涯网友爆料“中调委”主任兼党组书记李广年长期包养一18岁小情妇的所谓官员“生活腐败”事件, 十分吸引人的眼球。新京报记者林野根据网民质疑, 进行实地求证, “官网打不开, 办公室易主”, 最终认定这是一起虚假事件。

(二) 多媒体信息采集与传播能力

1. 跨媒介传播。

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需要提高青年学生媒介内容转化能力, 也就是说能够根据传播媒介自身特点来进行信息生产的能力。同样的信息内容、题材, 根据各种媒介特点进行改写, 满足时效性和多样化要求, 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传播效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除了电视节目的直播、点播之外, 还开通了“央视新闻”的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三种传播平台。

杭州电视台的《新闻60分》节目所着力打造的我国首个云媒体新闻栏目值得关注。其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抗击台风罗莎5小时直播》, 将卫星直播 (SNG) 、记者自采、马路探头录像、互联网图片、电话连线、手机直播、QQ平台互动、市民DV等结合形成一个官民参与、极为开放、互动交流的全媒介融合空间, 实现了电视新闻改革的重大突破。

2. 媒体工作者还应该具备适应超文本结构写作与多媒体报道的能力。

超文本结构, 就是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 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媒介机构工作从新闻产品的生产到传输的全过程, 将实现全过程电脑化。这要求媒介工作者不仅具有关于电脑、网络、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的一般知识, 而且能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甚至音视频处理能力。如电视新闻, 以前出去一个采访小组, 要有灯光, 要有录音, 回来要有剪辑师, 要有编辑, 还要有主持人。现在这些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出镜记者也渐渐兴起, 这就要求我们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要求我们一专多能。现在记者出去做一篇报道的时候, 你就要想到一个人出去要完成一个跨媒体的报道, 哪些放文字, 哪些放图片, 哪些放音频, 哪些放视频, 出去采访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一个大概的想法。2002年出现了背囊记者 (backpack journalist) , 一个记者出去采访, 背着一个背囊工作站, 背囊里应有尽有, 电脑、照相机、录音机、摄影机、i Pad……什么都有。这就是一个全能记者, 一个人出去能把所有的任务都完成。

3. 写作风格的多样化。

写作风格与技术因素、大众信息需求、社会文化发展分不开。在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 我们探索出不同的新闻体裁, 倒金字塔结构, 要求清楚交代5W要素, 新闻报道要客观真实等, 这些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在很长的时期内规范着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网络传播技术的普及、新闻业的激烈发展、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为新闻风格的变化制造了条件。1995年乔希·奎特纳在撰写的《新新闻报道方式的诞生》中呼吁网络记者与编辑建构他们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章, “写法诙谐、率性且具有挑战性, 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陈述事实”。乔希·奎特纳认为“优秀的记者不再羞于表达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但最优秀的记者仍然用坚实的报道、确凿的事实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其结果是“直接、打破程式、吸引全世界”。

(三) 数字技术环境下的信息深度解读能力

1. 深度报道的能力。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 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海量信息时代, 浅阅读盛行, 碎片化信息流行, 网络推手、打手横行, 出于各自立场、目的和需要来歪曲事实。新闻工作者需要坚守职业操守, 深入调查, 用事实说话, 做好深度报道, 提高新闻品质。

2. 深度解读, 独家解读, 做好新闻评论工作, 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 并与新闻报道一起形成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是媒介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结合使得媒体人的新闻评论工作任务更为繁重艰巨, 关系到人心向背、社会稳定。风险社会、群体极化、蝴蝶效应、两个舆论场等都是对舆论引导面临处境的描述。做好新闻评论工作, 是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公民新闻的兴起, 做独家新闻难, 做独家评论、解释是发展方向。

三、新闻业务能力的培养

(一) 改革教学内容

(1) 加强学生对融合新闻、网络新闻、新媒体、数据新闻等概念的理解, 明确新时期新闻职业理念的变化、要求及应对。注重学生网络语言的培养。一是基本功, 比如Photoshop、HTML、Dreamweaver等基本能力, 也包括视频、音频处理;另一层面就是熟悉网络版面。加大网络传播业务教学比例, 开设图文信息处理、网络技术基础、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内容策划、多媒体节目制作等课程, 鼓励学生考取网络编辑师从业证书。

(2) 开设新媒体实务方面的课程, 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媒体。很多学校的新闻采写、新闻编辑还是停留在报纸、电视方面, 知识更新较慢, 对网络新闻采写、编辑, 手机报, 微博写作等方面的讲解与训练不多,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信息内容的新媒体传播重视不够。沿海地区、媒介发达地区的新闻院校改革意识强, 走在时代前列。复旦大学开设了融合报道、媒介融合概论、多媒体制作、视觉传播、网络媒体内容制作、网络传播基础、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等课程,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重视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 如编辑方面就开设了《新闻编辑》、《新闻编辑专题》、《网络新闻编辑》三门课程, 每一门课程都有36学时的实训课时。

(3) 关注某一行业新闻的深度报道、深度研究。这一部分可以作为选修课, 如时政报道、财经报道、体育报道、娱乐报道、科技报道等。

(4) 培养学生信息 (数据) 获取、整理、挖掘、传播能力。

大数据 (big data) 时代来临, 应掌握内容分析、社会调查、访谈、网络交际、搜索引擎、数据获取等技能。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 “新闻记者要么需要在数据检索和分析方面接受更多的训练, 要么就得与其他专家合作”, 得到程序设计员、设计师及黑客的帮助。“新闻记者的工作并不止于了解事实和分析事实, 而与新闻叙事相伴随的分析能力也至关重要。在数字时代, 数据可视化是新闻叙事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图形设计、数据映射和交互式图形都是信息传播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通过工作室、工作坊的形式, 以项目、任务作驱动。

(2) 加强课程实训和课外实践, 成立训练中心, 鼓励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创新节、寒暑假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等实践活动。

(3) 着手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或实验室, 让学生全面体验融合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

(4) 积极与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合作, 或达成实验教学合作协议, 或建立实习基地, 搭建高水准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平台。每学期都派学生走出去到这些单位实践实习, 并从这些单位请来专家进行新闻传播实务性讲座、互动、讨论。

(三) 培养师资

(1) 加大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 完善知识结构, 认真钻研新知识、新技术, 满足教学需要。

教师要有危机意识, 谦虚好学, 认真阅读国内外最新的网络传播、新媒体、媒介融合方面的图书, 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从事新闻业务教学的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时下丰富的网络资源, 关注国内外融合新闻的实践, 关注新媒体研究机构、新媒体研究专家的微博或博客。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参加新媒体实践, 不能满足于纸上谈兵, 如开通个人微博微信体会新媒体的特点, 积极参与制作视频节目、制作电子杂志、图片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影视编辑等活动, 定期举办作品展。

(2) 积极引进新媒体、网络传播方面的师资, 补充新鲜血液。聘请传媒集团负责人、新媒体平台运营负责人担任兼职教师, 传授业界经验、前沿动态。新闻院校需要积极关注业界的最新变化, 加强与新闻业界的合作, 积极聘请融合新闻的实践者到高校讲学, 促使师生新闻观念的革新, 弥补当前新闻院校师资缺陷。

参考文献

[1]河南日报新媒体部.媒体微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13 (4) .

[2]范·哈克, 米歇尔·帕克斯, 曼纽尔·卡斯特.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J].国际新闻界, 2013 (1) .

[3]栾轶玫.雅安地震:社交媒体拷问传统媒体救灾报道[J].网络传播, 2013 (5) .

新闻背景材料 篇9

1) 新闻背景在新闻深度报道中运用的意义, 会引起社会关注。一般情况下, 我们所做的新闻报道要深层挖掘主题, 剖析新闻事实真相, 就需要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所谓的深度报道, 就是充分表达新闻报道更深一层意义, 针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和受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报道。透过新闻背景揭示事物的实质, 用背景深刻反映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态度, 用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舆论, 起到了新闻媒体做为党的宣传喉舌作用。

深度报道关注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 是对现实生中人们最关心, 最敏感的问题, 全方位、多角度报道, 也就是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和阐释。往往这种深度报道会受到众人的喜欢, 因为它会抓住群众关心的问题, 真实迅速地给予解答, 根据背景介绍, 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从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例如在聂中林所写的《心血汗水换绿荫》这篇报道, 就很好地交待、穿插新闻背景, 使报道事实深刻明了。在这篇报道中, 他一开始就交待了背景。仓库勤务连往在一个‘十里长沟不见树’的光秃秃的山坡上。“干沟八面坡, 坡坡都是青石窝”。在这里栽棵树, 要挖一立方碎石, 垫进一立方沃土, 浇水要到2.5公里的地方去拉, 真是“一斤汗水一棵树”啊!这一新闻背景运用, 对于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和理解这一篇报道的主题作了铺垫。

当前, 我们国家群众的文化水平在逐步提高, 受众对于作品写作题裁, 写作风格、技巧等方面更加关注, 提高了审美需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不断加强学习与积累, 深入挖掘新闻事实的背景, 从而写出一篇好作品。

2) 运用好新闻背景材料, 使新闻报道更有深度是新闻记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用背景衬托新闻事实, 可以清晰看到事实发展变化, 突出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 用背景材料对当前情况与过去情况作对比, 更能体现出新闻价值, 吸引受众的观看兴趣。例如, 有这样一篇报道, 说是一个湖中有一个渔船在打鱼, 水面上有一群野鸭子在游戏, 这在常人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 这又能体现出什么新闻性呢。但是你接下来再往下看:“几年前这里还是水草不长、螺蚌不生、水鸟不停、鱼虾绝迹的鸭儿湖, 现在复活了!记者亲眼看到经过治理的湖面碧波粼粼, 渔舟点点, 成群的野鸭在湖里嬉戏。”明白了吧, 以前的湖是什么状况, 经过改善治理后, 现在变成如今这样鲜活的景象时, 前后一对比、衬托, 就自然表现出了这条新闻报道的自身价值了, 新闻背景也突显出了存在的价值。

在生活中, 有些新闻报道由于人们文化素质的不同, 理解能力不同, 有些受众不能看明白, 这时就需要用新闻背景材料来发挥自身解释、说明的作用了。例如:1978年, 英国科学家在试管婴儿试验中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心。那时, 多数人对试管婴儿很好奇。《时代》周刊在长达万言的专题报道《第一个试管婴儿》时, 就对有关问题做了详尽的回答, 这篇章文章旁征博引, 从16世纪欧洲中古代的传说, 到现代科学对生命现象的研究, 至试管婴儿试验原理、过程的技术都一一介绍。可以说, 新闻记者如果没有广博的生物、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篇演义报道的。

3) 在新闻报道中, 作者对任何一件新闻事件, 一般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及倾向性。在表达的时候, 或明或暗, 或是作者有感而发, 或是用事实“说话”, 这就要求记者善于运用新闻背景加以暗示, 来表达作者心里不便明言的观点。例如:聂中林所写的《心血汗水换绿荫》这篇报道中, 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汗水不会白流, 心血不会白费。”文稿的新闻背景这样写到:勤务连5年植树100多万株, 每人每年2 000多棵。1981年, 他们在全军植树造林先进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共青团中央、国家林业部命名为“绿化祖国突击队”。这种把作者的感叹和新闻背景结合在一起的叙述, 不仅有助于烘托作者的观点, 而且对于新闻事件又有了深入了解, 为进一步升华主题埋下了“伏笔”。在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时要注意依据新闻事实, 把握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从而突显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新闻背景应用要做到少而精, 不能喧宾夺主;背景材料运用恰到好处, 新闻背景必须添加在关键处, 文字精练, 防止冲淡主题。在涉及到理性知识时, 要把背景与主要新闻事实熔于一炉, 夹叙夹议地进行表述, 以使受众准确地理解新闻事件所蕴含的意义;必要时, 还要对新闻报道中的专业名词和科技术语等作必要的介绍。总之, 新闻背景材料是新闻重要组成部分, 交待、穿插新闻背景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写作技巧问题, 而是一个为受众着想, 为受众服务的原则问题, 切不可忽视。

摘要:所谓的新闻背景, 就是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发生、发展条件和环境的说明, 包括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和事件背景等。背景往往是用来对新闻事件中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 做以补充、说明, 以使新闻报道完整、事实准确。

关键词:新闻背景,新闻报道,深度报道

参考文献

[1]聂中林.新闻采写艺术[M].军事科学出版社.

新闻背景材料 篇10

新时代背景下新闻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新闻, 现在又是网络时代。因此, 新闻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更加认真负责, 因为新闻的功能是将事实呈现给公众, 这就要求, 不管是报纸新闻编辑, 还是网络新闻编辑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因此, 新时代下对编辑记者的要求就更为严格, 这是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 对编辑记者提出了五大基本要求和四种新的素质要求, 下面会一一进行介绍。

二、新时代背景下新闻编辑记者素质的五大基本要求

(一) 编辑记者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每一种职业都应该遵守的基础素质之一, 因为有了好的职业道德才不会在一些违背事实的事, 不会去刻意地扭曲事实的真相。新闻的作用是将事实的真相呈现给公众, 让公众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寻找自己喜欢阅读的内容, 而扭曲事实, 会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这是违背职业道德的做法。因此, 在信息化的今天, 新闻编辑记者必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二) 编辑记者应该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编辑记者是新闻的编辑员, 对待每一个已经写好的新闻, 在编辑过程中出现了强烈的心理情绪影响很容易扭曲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要求是对事实进行客观准确的报告。因此, 要求编辑新闻应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这不仅是尊重事实, 还是出于自己对职业道德的遵守。

(三) 编辑记者应该具有完备的法律知识

我国的宪法, 法律正在一步一步地完善中, 对待记者这种特殊行业的人才, 也应该具有完备的法律知识, 不仅可以在危险时刻, 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自保, 还可以在追查一些新闻的过程中, 用法律知识去伸张正义。有些编辑记者在追查一些事实真相, 但是迫于自身利益, 或者社会人员的报复, 对一些事实的真相进行隐瞒, 这不仅可能扭曲事实真相进行报道, 还可能致使自己陷入法律的深渊。这是缺乏法律知识的表现, 更缺少职业道德。因此, 具有完备的法律知识对一个编辑记者而言十分重要。

(四) 编辑记者应该具有求实的工作态度

记者在公众的眼中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编辑记者的责任和作用也是十分明确, 编辑记者是将新闻进行编辑, 将事实呈现给公众。这就要求编辑者对新闻要求实事求是的报道, 对文字的编辑要认真负责。现在的新闻更新速度快, 很多网络新闻为了争夺首发, 不惜一切代价, 有的报道出现文字不流畅, 严重时会出现很多错别字;有的报道在没有摸清事实的情况下就行了报道。因此, 对编辑记者的工作态度应该严格要求, 不仅要给读者一篇完整流畅的报道, 还需要实事求是, 不要捕风捉影的报道, 毕竟事实新闻而不是娱乐新闻。

(五) 编辑记者应该具有强大的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是一个团队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只有协调好各个职位的关系, 编辑记者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团队创造力的发挥, 了解一个团队各个编辑记者的优势所在, 可以发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强大的优势。因此, 团队意识是发挥一个团队最大创造力的根本。

三、新闻发展背景下新闻编辑记者新的素质要求

具有五大基本素质的新闻编辑记者就是一名优秀的编辑记者, 只能说是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因此, 在新闻发展的今天, 对新闻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面就简要介绍几种。

(一) 兴趣爱好的培养

对新闻编辑记者兴趣爱好的培养, 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培养编辑记者的能力。还可以开发编辑记者在不同领域的新闻发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仅有利于编辑记者对不同领域新闻的发掘, 还有利于缓解编辑记者紧张情绪。因此对编辑记者的兴趣培养有利于他们的综合发展。

(二) 决断能力和敏锐的嗅觉

对于编辑记者而言, 需要具有一定决断能力。有的是时候发现一条新闻, 是否将其报道出来, 取决于编辑记者, 这是需要编辑记者有一定的决断能力;还有在很多的时候要报道一些新闻真相, 需要一定的勇气, 这是必要的决断能力, 影响着一个记者的发展。因此, 编辑记者不只是听任总编辑的安排, 还需要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的主见。敏锐的嗅觉对于一个记者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敏锐的嗅觉助于编辑记者发掘出身边一些的新闻, 而被绝大多数人忽视的新闻。因此敏锐的嗅觉和决断能力是一个优秀记者所具备的高素质要求之一。

(三) 文化知识的储备要求和信息编辑能力

知识储备要求直接受到影响是一个编辑记者写出的新闻稿。新闻最抢眼的是标题, 再就是内容。因此, 编辑记者的知识储备上有较高的要求。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 新闻更新的速度快, 对新闻编辑记者的信息编辑能力的要求就更高。网络实时新闻的更新就更快了, 很多事刚刚发生, 在一个小时内在网上就可以看见报道了, 这种更新速度需要高要求的信息编辑能力。由此可见编辑记者的能力要求在随着时代的变化, 在一步一步提高要求。

四、结语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 编辑记者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 对他们除了基本的五大基本要求之外, 还有三条高素质要求。这五大基本要求和三条高素质要求是一个优秀编辑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未来的编辑记者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就更加值得探讨了。

摘要: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 新闻也随着飞速发展。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更新速度非常迅速, 新闻的更新就更加迅速。但是新时代下, 新闻的发展也并不是那样健康快速的发展, 很多报道引起了大众的误解, 有的甚至是扭曲事实的真相, 这些不负责的报道会给一些公众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在新闻发展下, 对新闻编辑记者的素质要求更高了。

关键词:新闻发展,基本要求,新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杜微.新时代背景下对新闻编辑的素质要求[J].科技传播, 2013, 03 (23) :9-10.

新闻背景材料 篇11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摄影也逐步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利用数字化科技技术使许多的文字记者以及部分的新闻摄影从业人员得到了许多益处,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摄影爱好者的竞争,加之许多编辑人员更多的倾向于在网上搜索合适的版面和图片资源,使得摄影记者的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冲击。

信息化时代新闻摄影的现状

1.专业类摄影人员面临生存空间的巨大挑战

众所周知,专业的新闻摄影师以及记者具备较高的新闻素养,对于信息资源有着独特的观点和美学灵感,他们擅长于挖掘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部分,同时,专门的媒体等为其工作铺平了道路,一度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然而,信息化时代对他们的要求更高,加上许多借助于网络发展的媒体越来越多的受读者以及上网爱好者的青睐,网络媒体跟所有专业以及非专业的摄影工作人员同样有从业机会,任何人带着摄影机都可以借助于网络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放图片以及新闻,对于专业的摄影工作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强大的考验,数字艺术背景条件下造就了许多非专业类的新闻从业人员。

2.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人员缺乏公众认可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不断发展的社会,虽然曾有过关于数字技术与新闻摄影的激烈对话,但是许多实际的例子不难看出,新闻摄影人员已经缺乏公众的认可。Photoshop作为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的图像处理软件,其迅速的发展依托不断完善的网络新闻图片,成为国际范围内许多媒体的工具。回顾2003年吉林省吉林市某商厦遭遇大火的场面,笔者依稀记得,大火烧死烧伤达200余人,对经济以及人民生活安全都是强大的威胁,当日,国外某报刊媒体曾以大量的图片和新闻等描述当时的场面,许多楼上浴池的人为了逃命不惜从3层楼跳下,导致许多人成了残疾,滚滚的浓烟早已充斥着4楼的歌舞厅,许多人被烧成火人的同时伸手向窗外呼喊救命,同时还写到对于当时成功跑出来的一位70岁老汉的口头描述,“里面情况太惨了,我是用湿抹布捂住嘴爬出来的,好多人都……”

但是国内的新华社却播报与其截然相反的画面,大火两个小时就被熄灭,并且许多人都被救了出来,伤亡人员100人左右。一位美国的记者对其做了认真的核对,经过后来的证实才发现许多图片都是经过加工整理后的。类似的状况还有许多,由于照片以及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应该是可以相信的,但是就是这些可以认为是真的事物原来是被造出来的。以上这类事件都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级的所谓摄影记者的公众信任程度。当然,这些数字以及图片加工行为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以其方便、快捷、醒目的特点诠释着数字艺术的魅力,但是对于专业的摄影从业人员来说,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这些便利条件,重新塑造在公众信任度是值得考虑的。

3.传统图片社等受到微薄、博客等冲击

对于我国较为传统的通讯社等,如今受到了网络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空间、博客、微薄的冲击,借助各种中介组织,向博客等网络个人买来图片和新闻再冠上某某人某某日报讯的名头以获得新闻价值,而且目前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都是通过这一手段发布每日消息。传统的通讯社等面对巨大的冲击,某些大型网站也建立属于自己的图片库,例如,腾讯、新浪等等。如果加上合理的经营模式,其影响力将超过传统的图片社。

数字艺术背景下新闻摄影的创新

1.实事求是,以调查研究为基础

市场经济状态下也遵循着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适者生存,一些失真的新闻也一样会被淘汰。因此,唯有在大量的调查研究情况下才有所发展,摄影人员的工作范围很广,除了要采访一些时事和突发性新闻以外,更多的还需要深层次的挖掘以及采访工作,并且每年甚至每天所采访和发布的图片新闻都是不一样的。在数字艺术背景下新闻摄影的发展不仅要对采访的对象和图片进行加工整理,还需要深层次的研究和论证,不能只抓住表面现象。

2.临近现场,充分挖掘新闻线索

更多时候,新闻摄影是需要亲临现场去采访和挖掘的,然而目前大部分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的图片和新闻都来源于二手消息。新闻的本质就需要由实时性、新鲜性,这些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鉴于国外一些新闻记者的某些成功作品来说,我们与他们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美国驻伊拉克以及开展当地和平进化的行为,许多驻地的新闻记者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进行临近现场了解情况。许多专业人员都了解,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总的概括由两种,一种是对现场进行抓拍,第二是摆拍,这两种方法都有效的体现了新闻图片的真实性,许多驻伊军队内部的战地记者利用新鲜的图片以及后期适度的加工将最新的新闻图片展现在人们面前。美国五角大楼被炸以后,就有许多关于当时爆破场面出现,这里面就是使用的抓拍技术,将这一过程生动的再现给观众和读者。许多好莱坞大片里面的特技效果也是結合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后期加工处理的。

3.充分借助数字化网络

在前两个方面的充足准备以后,专业的新闻摄影人员需要做的是充分借助数字化网络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等软件,将数字艺术真正的结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接受新闻对图片的适度修改,实践证明,新闻当与艺术统一的时候才能永葆活力,并且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因此,新闻摄影人员在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创新。新闻图片是靠形象的表现来报道现实问题的,这种表现力同时又依附于图片的结构和整体的效果。在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基础上,新闻摄影仍要重视对摄影图的基本构架,从而提高平面图形的表现力,而这一过程是漫长的时代变迁,人类思维方式和生活水平都由显著的提高,人们基本已经摒弃了那些倒胃口、俗套的画面,要使新闻摄影的照片有新意,就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枷锁,在版面形式和选材上做足功夫,借助于数字艺术的有利条件,积极为人类文明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新闻背景材料 篇12

数据新闻,也称“数据驱动新闻”。数据新闻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纽约时报》在2003年发表的“inside the recall”。纽约时报专门对此类报道下了定义称之为“multimedia presentation”(多媒体演示)。数据新闻的概念在国际上从2006年正式提出至今已经快10年的时间了,而数据新闻的早期实践是在1950年美国出现了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新闻之时。我国业界普遍认为2013年是我国国内新闻界数据新闻的实践开元之年。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数据新闻实践最为成熟的媒体是美国的《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英国《卫报》早在2009年3月成立了全球新闻界第一个数据新闻部。

国际上和国内的业界及学界一般认为,数据新闻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五个大的特点:

首先,数据新闻是以服务公众利益为目的。数据新闻的出现本质上是为了使公众接收信息、获得信息和理解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数量是海量的,信息的更新也是前所未有的迅速,如何让公众在有限的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和解读出信息的本意,成为数据新闻出现的一个首要的服务理念。

其次,数据新闻是以公开的数据为基础。数据新闻必须以跟新闻密切相关的一些重要的基础数据为基础和支撑,可以说数据是数据新闻的生命和灵魂,没有数据做支撑的新闻就不能算是数据新闻。

再次,数据新闻主要利用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挖掘其宏观的和抽象的数据背后的新闻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讲,数据新闻符合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技术理论对新闻的探讨,数据新闻也深入地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

第四,数据新闻利用的是可视化呈现方式。它涉及和运用到很多方面,如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与视觉以及图像处理和图形学。

最后,数据新闻的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也有多种。数据新闻从生产到呈现的过程,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和输出等四个不可或缺的大环节。数据新闻的生产过程可被视为从一定的新闻事件出发,通过运用大数据把新闻的广度做得更广,深度做得更深,时间在纵向和横向上也能更深更长,或是在大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主题,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抓、洗、析、挖等程序,获取信息并不断提升新闻价值的过程。

数据新闻有效地抓住了受众心理,符合受众对信息的获取和接收方式,也更符合读图时代的时代要求。数据新闻的意义主要在于:“数据新闻利用数据挖掘可以延伸新闻中单一事件、现时信息的意义,拓展新闻的时空范围,深化对新闻事实的认知,发现常规新闻中不能体现的逻辑,从而丰富了单篇新闻报道的内涵,新闻样态也从封闭式告知话语转换为开放式工具,用户可以使用这些工具获取多元的信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新闻成为新闻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据新闻制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媒介的新闻制作质量。从受众的角度来讲,数据新闻的运用增加了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同时也提升了受众接触信息的广度和了解信息的深度。

2. 数据新闻对传统媒体新闻理念的重构与再造的实践

2.1 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的区别及联系

首先,数据新闻其实是在传统数据新闻的基础上把新闻所涵盖的外围和内容进行了拓展。传统的数据新闻只是简单地把与新闻有关的数据进行一个简单罗列和呈现,没有经过目前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手段的处理。比如说它不会特意运用静态、动态和交互式信息图表几种图表的结合。数据新闻的数据获取渠道相当广泛,正因为如此,它能够提供普通记者平时不易察觉到的更广泛的信息,这有效地填充了传统的新闻样式在新闻报道宏观叙事和中观叙事中的不足,同时也触及到了传统的新闻在实际报道中不太可能发现和意识到的领域。

其次,传统新闻样式和数据新闻其实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传统新闻样式里有时候包含了数据新闻样式,以前只不过没有像现在这样做数据新闻,只不过没有把“数据新闻”这个概念赋予它。也就是说,现在正式定义的数据新闻样式报道包含数据的新闻时,有意识地把数据新闻的概念附加给它了,强化了数据新闻的意识。

再次,由于大数据在新闻中的运用日益平常,数据新闻这个新事物的出现,也导致一些媒体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从而导致数据新闻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媒体把数据新闻看做是一个噱头,认为没有数据新闻就落后了,有的媒体有时候把没必要做数据新闻的新闻做成数据新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2.2 数据新闻对传统媒体新闻理念的重构

数据新闻理念正式提出后,新闻界的生态呈现出全媒体业务拓展,运营模式也呈现出多媒体整合采编制作模式。适用于“媒体融合”理论的数据新闻,顺势能使受众能得到较为完美的声音、动态图表、色彩等方面的体验,使受众变得更加主动,受众的感官得到更好的享受,并且迎合了读图时代的趋势。同时,跨部门的统一编辑中心模式也得到实践,运作流程更加简便,组织机构也更加精简,新闻内容呈现多形式、低成本、高质量等特点。移动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得到建设和推进,媒体内外内容资源的能以更有效的方式对接、共享,从而提升内容资产的利用价值。

如网易“数读”2015年11月6日的一篇文章,“一周数读:中国人英语能力被拉美国家赶超”它利用的是图文呈现方式,本来第一张图“中国人英语能力被拉美国家赶超——部分国家英语能力排名及分数”作为这个新闻的数字新闻来呈现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同一新闻下它贴出的“各国英语能力与其他指数的相关”中分别呈现的是人均国民收入、互联网普及率和高新科技产品的出口比例。滑稽的是它们三者的呈现根本不能很好地和文章内容“英孚的研究还表明,由于英语是国际商业交流和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语言,所以英语的能力和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高科技的发展成正相关,而一个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越高,学习英语的途径就越多,英语能力就越容易提升”相匹配。

2.3 数据新闻对传统媒体新闻理念的再造

2.3.1 什么是传统新闻样式

传统新闻样式是基于陆定一1943年所著述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里给出的“新闻”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基础上的新闻。传统新闻更强调的是新闻五要素即新闻的5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在新闻中的呈现。传统的新闻在制作过程中对于受众的把握完全是基于新闻五要素,而且主要是文字型的叙述和表达。比如说它不会像数据新闻出现的特意运用静态信息图表和动态交互式信息图表等新闻表述方式和理念。传统新闻无法呈现出像目前的数据新闻一样的甚至是数字在宏观叙事和中观叙事中带来的记者一般不易察觉的隐秘的信息。

2.3.2 什么是数据新闻样式

数据新闻的样式里边对于新闻的定义更接近于甘惜分教授在1981年给出的定义:“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一种特殊手段。”数据新闻利用广泛的数据获取渠道和平台,提供给记者平时难以观察到的和难以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新闻样式利用政府、企业、互联网等平台已经公开的各种数据,从而完成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和进行数据的分析。也就意味着数据新闻的获取及制作难易与数据信息的获取难易成正相关,数据信息获取难度大,数据新闻制作就会显得艰难,制作成本就相应比较高。

数据新闻样式的出现也正好符合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的“媒介即讯息”媒介理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作为数据新闻而言,它本身就通过图片、交互列表、动态图等形式,为受众提供了传统新闻媒体记者通过普通的文字形式无法表达或表述不清楚的更多更全面的内容,数据新闻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理解习惯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思考习惯。

从2013年我国数据新闻实践的元年算起至今,数据新闻在我国的实践也才4个年头。我国的数据新闻从传统媒体到各大门户网站都有实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紧密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结合当下热点及最新科技来做数据新闻。下面将举例说明我国数据新闻的实践现状。

网易“数读”这一数据新闻栏目自2012年1月正式成立,“数读”是国内较早涉足数据新闻领域的媒体,宗旨是“用数据说话,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2015年7月起开辟“一周数读”,把一周内重大新闻串联发表。门户网站中的搜狐网也开辟了“数字之道”栏目,腾讯也开辟了“数据控”的栏目,只是这两个栏目几乎是网易“数读”的翻版,没有太多的创新之处。百度2013年年末开始着手数据新闻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个依托搜索引擎和移动客户端的数据发展数据新闻项目的媒体平台。

财新网首页的“数字说”(Date News)栏目2011年下半年正式运行,该栏目的定位是“用数据解读新闻,用图表展示新闻,将数据可视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它开发互动图表作品的主要工具有HTML5、CSS3和Java Script,即用HTML5绘制图形和动画,用CSS3实现排版,用Java Script处理交互和动画。财新网在互动可视化这一块做得相对成熟,它的内容也涵盖环境、富豪、贪官、银行、股市、经济、IT、房地产、灾难事故等多个方面。

就拿财新网2016年的两会来说,它在2016年3月7日做了题为“2015年中国各省经济资源大省跌落”的数字新闻报道,从地方经济入手以动态图加表格的直观形式,就地方经济、地方财政、居民收入、投资、物价等五方面图文并茂地做了系统的分析,非常简单明了地向受众展示了2015年中国各省经济及资源大省跌落实际状况。也就是说数据新闻如果运用到恰到好处,它是可以为新闻内容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新华网2012年11月,正式启动“数据新闻”项目,宗旨“数读新闻,图观天下”,主张“用数据和图表传递独特新闻价值,层层剖析新闻真相,挖掘你所不知道的新闻资讯另一面”。2014年6月栏目进行第一次改版升级,2015年11月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名专栏,2015年12进行第二次改版升级。其重视挖掘数据内容并制造数据的独特新闻价值。二版后的“数据新闻”分为信息图、图文互动、专题、PC交互、手机交互等的6种类型;并且分为讲习所、第一时间、数据观、涨知识、健康解码、政经事、数问民生、新极客、人文说、漫动作等10个品牌。而《南方周末》新媒体数据新闻项目也开始走向正轨。2014年1月底CCTV-1《晚间新闻》栏目推出“据说”系列报道,如“数据说春运”“数据说两会”等。继而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北卫视分别推出《大数据看春运》《大数据看迁徙》和《湖北大数据》等栏目。

3.重构与再造后对新闻界生态发展的隐患

这种生态对传统新闻产生了冲击也表现在新闻信源结构性的变化上,传统媒体加上数据新闻的内涵后呈现出数据新闻源变得更加多样化的生态格局,新闻传播效果具有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的生态格局,新闻界的各种组织对新闻的传播业务的控制也呈现出越来越难的生态格局。

大数据时代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经常跟数字打交道的新闻界也正悄悄发生着改变,数据新闻的实践和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观的例子。但是被数据新闻重构与再造的新闻界生态也并不是一片大好,正如陈积银所说,数据新闻作为“舶来品”,无论是国内学界的尝试探索,还是新闻业界的实践操作,都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和师资队伍匹配跟不上发展,与国际级媒体相比还不成熟,主要表现在: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有待提升;数据可视化方面依然以静态为主;报道上则形式终于内容,静态信息图在色彩和形象上的视觉效果给人视觉冲击,但是在内容深度方面的挖掘不够,新闻价值难以体现,给人碎片化、快餐式的错觉。

数据新闻容易助长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浮躁的心理,使数据新闻从业人员容易走上盲目炫技或跟风,注重形式而非数据新闻内容的泥沼,从而出现为了使新闻表面效果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实际却不合理的可视化数据新闻。把简单信息复杂化,这样一来不但阻碍了新闻信息的正常传播还对新闻机构本身的名誉造成伤害。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理念和新闻报道样式,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新闻报道领域,数据新闻并不适合所有的新闻事件的报道,因此在做数据新闻时要有选择性和正确判断。总而言之,以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呈现新闻只能算得上一种理念和手段,新闻制作的关键在于新闻生产者和加工者对数据背后的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的呈现与解读。

参考文献

[1]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06).

[2]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新闻界,2012(16).

[3]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2013(1).

上一篇:国际都市下一篇:专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