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标准新论

2024-10-26

生产力标准新论(精选12篇)

生产力标准新论 篇1

1 标准化的起源及其里程碑标志

一门学科的发展史,是反映一门学科发展的脉络。人类的进化和文明,无不伴随着标准化的渗透与作用而推进的,如果人类在语言、工具制造、文字、符号、度量衡、交换媒介及产品配合关系、生产模式等方面没有应用标准化的方式,就不可能有当今文明发展的成就,我们也许还处于封闭、无序、低效和落后的生活状态中。如果人类未形成公认的道德标准关系,人类社会就不会如此有序与和谐。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于大约25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始于15万年前左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始于5万年前[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采集、狩猎、渔捞为生,为增强群体生存能力,人类用语言相互传递信息,将个体行为联接为群体行为,大大增强了对恶劣生存环境的抵抗力。语言的可交流性基于人类发音的统一,因此,语言是人类发音的标准化状态,这应该是人类建立最早的标准化状态。在不同的旧石器时代,人类追求高劳动效率工具的愿望,驱使向工具的优势形状去统一,工具的标准化状态在无意识中形成。约公元前1.5万年~前1.2万年左右为中石器时代。前1.2万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和农业各自分离独立。大约公元前7500~5000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中期,公元前5000~前4000年左右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标准化的方式在其他手工制作器具中应用,如陶器制作等。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产生文字和国家,使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个时期也称为青铜器时代。文字是书写表达的标准化,是标准化的又一个里程碑。约公元前2000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交换的发展,社会第三次大分工,商品交换和国家制度下政治的需要,货币、文字、度量衡器分别建立统一关系,标准化开始被理性应用,这个时期称为铁器早期时代。铁器晚期时代进入封建时代,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典籍不断出台,标准化进入到规范人们行为的领域,世界各国进入了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以上时期的标准化,是在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中进行的。

大机器工业时代,企业追求提高劳动效率的愿望,促使标准化的杰作不断产生:1798年,美国人艾利·惠特尼应用互换性原理制造枪零部件;1834年,英国人惠特沃思提出第一个螺纹牙型标准;1897年,英国斯开尔顿提出钢梁生产的系列化建议;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制定了公差与配合的公司标准;1911年,美国人泰勒研究制定了标准化的作业方法;1914~1920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建立了标准化的流水生产线。从18世纪末起,标准化已逐渐成为人们理性的自觉行为。20世纪初,标准化由企业层面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标准化组织。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增加和技术合作的需要,标准化由国家层面向国际层面发展,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也陆续成立。由此,标准化成为建制化的发展业务。

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史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研究标准化的历史,旨在于深刻地认识标准化的自然起因和必然需求,掌握标准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以便于正确地应用标准化和推进标准化。标准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是标准化发展史研究的必然要求。

2 时间属性划分的方式及特点

标准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特征性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可分别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划分。一种划分方式是用时间属性关系来划分,即时代关系来划分,如古代、近代、现代标准化等,这种划分方式在标准化的书籍中是比较常见的。这些阶段的界定关系和要义归纳如下:

2.1 古代标准化

古代标准化是从旧石器时代到大机器工业时代开始前这一期间的标准化。古代标准化的主要对象是:语言、文字等表达行为标准化、石器时代手工工具的标准化、封建社会计量器具、货币、兵器等的标准化。

2.2 近代标准化

近代标准化是18世纪中叶大机器工业时代开始至20世纪中。近代标准化主要特点是:互换原理的应用、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制定、标准化作业方法的提出、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提出、国家标准化机构建立、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机构批准发布的标准文本出现等。

2.3 现代标准化

现代标准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现代标准化的主要特征是:标准系统性地制定;标准化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教育、医疗、军事等社会各领域广泛开展;技术标准国际化发展;标准化的概念、原理等理论问题不断在探讨;综合标准化的方法受到关注并在系统工程中实践。

标准化发展阶段时间属性关系划分方式的好处是:直观、简洁、好记、时间远近感强,但它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用时间关系划分发展阶段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时间移动将导致发展阶段概念发生偏离。因为,时间的远近是相对的,会随年代的增加而使其名不符实,如“现代标准化”阶段,也许再过一百年或二百年,我们今天所称的”现代标准化”阶段就会名不符实了,这使得标准化阶段的划分命名不能长期稳定,没有阶段命名长期的认同性。

问题二:时间命名的发展阶段体现不出标准化的演进特征。时代划分方式太通用,看不出标准化发展的具体规律,似乎用在什么学科都行。时代划分方式缺乏对象发展特征的关联性,有一种特征关系滑落感,使发展阶段命名远离对象的发展特征,从阶段名称上得不到标准化关系的概念,需另文注释才能明了。

问题三:标准化后续发展阶段的命名空间受到限制。我们现在已把当前的标准化称为了“现代标准化”,往后的标准化发展阶段我们将会面临无词表达。当然我们可以说“现代标准化”后面是“后现代标准化”,但是,再往后的称谓将受到很大的后续命名空间的限制。

3 推动力属性划分的方式及特点

发展阶段时代命名方式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寻找能克服以上问题的命名方式。而另外一种方法是用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属性(简称动力属性)去划分标准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推动力属性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不会随时间的移动而改变发展阶段的概念,具有稳定性和阶段特征可识别性的特点。按这种划分方法,将标准化发展到当前的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各阶段的界定和特征如下所述:

3.1 感性直觉标准化阶段

感性直觉标准化阶段是标准化的萌芽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旧石器时代、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时期。这个时期还没有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关系的形成是人类在制作石器、骨器、竹器、木器等工具时,经大量经验的积累,感觉到某种形状的工具好用,通过形状相同性的模仿制作,无意中形成了工具形状基本统一的标准化状态。另一方面是,人类在漫长的语言相互模仿、交流和传承过程中,渐渐将语言统一起来,形成了一定范围的标准化语言状态。感性直觉标准化阶段的认识状态是,潜意识认同标准化状态结果、不明白道理、无逻辑推理、无标准化意识实施的状态。感性直觉阶段的标准化认识层次关系见图1。这里的逻辑推理是指理论逻辑推理和数学逻辑推理。

3.2 理性直觉标准化阶段

理性直觉标准化阶段是标准化的孕育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青铜器时代至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时期。这一时期逐步有了标准化的潜意识概念,但还未总结出标准化的理论关系,而是理性直觉上认识到统一化的好处。这个阶段,实践标准化的领域在扩大。缺乏标准化因素的象形文字被具有通用化和组合化关系的字母文字或笔画文字所代替。字母文字或笔画文字方案两次应用标准化关系(组合基本元素标准和文字标准),两次应用了组合化关系。另一个标准方面是,帝王政权统一的需要,开始了官方推行标准化,如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冷兵器、车轨、道路、伦理道德、刑律等。在中国,还发明了具有突出标准化特征的活字印刷术。理性直觉标准化阶段的认识状态是,认同标准化状态结果、明白一定道理、无逻辑推理、有标准化潜意识实施的状态。理性直觉阶段的标准化认识层次关系见图1。

3.3 自觉标准化阶段

自觉标准化阶段是标准化的推广期。这一阶段是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标准化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标准化的方法和部分理论出现,工业界自觉地研究和开展生产的标准化。机器化生产要实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机器上加工出相同的零件,客观上形成了对产品一致性的要求,工业界便自觉地开始了工业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大机器时代,产品设计关系的标准化、加工技术关系的标准化成了刻不容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工业界对标准化的关注和重视,许多重要的标准化概念、原理、加工方法、基础标准等成果陆续产生。自觉标准化阶段的认识状态是,认同标准化状态结果、明白一定道理、有一定逻辑推理、有标准化意识实施的状态。自觉阶段的标准化认识层次关系见图1。

3.4 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

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是标准化的发展期。这一阶段是从20世纪中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器、电力、化工、汽车、飞机等行业的产生,行业间的产品相互渗透应用,行业自身和行业间的产品应用的有效性都要靠标准化协调。在社会化大协作生产方式的发展环境中,标准化的广泛需求更加突出,各国纷纷成立了国家标准化机构:英国(1901年)、荷兰(1916年)、菲律宾(1916年)、德国(1917年)、美国(1918年)、瑞士(1918年)、法国(1918年)、瑞典(1919年)、比利时(1919年)、奥地利(1920年)、日本(1921年)、前苏联(1924年)、中国(1957年)等,同时,国际性的标准化机构成立,形成了标准化的组织化状态。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的特点是:标准化的开展由企业层面提升到了行业、国家和国际层面;标准化的利益由企业利益层面上升到国家和国际层面;标准化的行为由企业行为扩展到全球化行为;标准的制定由单一性和零散性到系统性;标准化的关注重点由企业经济利益扩展到健康、安全、环保等社会利益;标准类型由技术标准扩展到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标准化的工作领域由工业领域扩展到服务行业、农业、金融、科教等领域。这一阶段,标准化成为了建制性开展的工作,增加了法规性和政策性的特性。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的认识状态是,认同标准化状态结果、明白道理、有一定逻辑推理、有标准化意识实施的状态。组织化阶段的标准化认识层次关系见图1。

4 标准化未来发展阶段预测

标准化是远古时期人们在艰苦生存斗争中受益萌生的直觉行为,由自发积累的经验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社会化分工促进对它自发性地应用。大机器时代推动了对它理性的探究。生产社会化、产品复杂化、商品贸易国际化、文化交流全球化等需求,推进了标准化形成组织化状态。

在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之后,标准化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应该是一个什么阶段呢?要确定下一个标准化阶段是什么,就得预测标准化的下一个推动力因素是什么?标准化发展到今天,虽然规模浩大、领域宽广,但总是感觉到发展乏力、“中气”不足,主要原因是标准化的理论偏“软”。当前,标准化的理论还不能令人满意,标准化概念的认识至今全世界还未统一,标准化理论的严谨性和可证实性还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理论的表达缺乏数学化、模型化、数值化,理论关系的归纳还没有归纳到标准化的终极关系,还没有演绎发展的数学模型和关系模型等。如果一门学科的理论是一门不能进行演绎发展的理论,它将是前途暗淡的理论。标准化未来发展最缺乏的是理论指引,最需要的动力是理论推动力。因此,标准化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应该是一个理论化的发展阶段,是一个理论科学化的发展阶段,是理论系统化的发展阶段。建立与数学密切相关的标准化理论是标准化学科巩固、提高、发展的需要。

标准化新阶段的到来不是对老阶段的替代和否定,即不是理论化阶段替代组织化阶段,而是标准化的新老阶段特征共存和互补,它们的关系如同树的年轮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见图2。在组织化的标准化阶段,组织更多的是发挥外因作用,对内因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个人主要是处于从动地位。理论化的标准化阶段,理论将对个人有较大的主观调动,吸引个人的兴趣,个人将处于主动地位。有理论的学科是信任度和认同度最高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理论化阶段仍然有组织机构在推动,它既有理论的高信任度,又有组织的推动力,这个阶段将会有强大的发展力。它既调动了个人的内因,同时,组织化又发挥外因的推动力,形成内因与外因相互结合的发展强势。新阶段的成长是由小到大,不断增强的。标准化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时,新阶段的特征起主要影响作用,其他阶段特征的影响由近到远逐渐减弱。标准化的理论化阶段的到来,将会迎来标准化灿烂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林甘泉等.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洪生伟.标准化工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生产力标准新论 篇2

我读的《史记》新论是白寿彝先生所著的由求实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那个版本,总体感觉有些陈旧,或许是时间太久的缘故,同时感觉有些单薄,全书共计96页。但读起来后发现,白老先生的著作语言凝练、目光长远、语言深邃。阅读之中不免有些心潮澎湃的感觉,仿佛在跟一位哲人对话,长时间的疑惑与不解顿时烟消云散,有时感觉自己也仿佛刹那间变得深邃,自己也仿佛刹那间明白了一切。总之,拜读白寿彝老先生的使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更加明白了《史记》,也更加使我明白了“中国史学史”的深邃与伟大,更加明白了“历史学”的魅力,明白了它带给历史工作者的快乐。

白寿彝老先生的《史记新论》共分为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史记》写作的历史背景”,白寿彝老先生从西周末年共和执政时谈起,主要写了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记载的特点,从其社会背景谈历史记载特点转变的原因。第二部分写“究天人之际”,写到司马迁认为天道不可信、用宗教历史揭露宗教的虚妄、注重人士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同时也写了司马迁论天的自然观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第三部分写“通古今之变”,写到《史记》在编撰方面对古今关系的处理、《史记》对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上的历史发展的观点以及《史记》对当时政治危机与社会危机的揭露等。第四部分写“成一家之言”,写到《史记》综合古今典籍及其他资料创造出一部通史、综合古今学术便被源流得失、综合已有史

体创立新的史书体裁和《史记》“继春秋,述往事,死来者。”第五部分写“寓论断于叙事”,它不是先发表一套议论,再讲事实,也不是把事情说完了,再来一个架空的分析,而是通过历史过程的叙述,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第六部分写“空前的巨著,优秀的楷模”,《史记》在他所包含的时代上,在丰富的内容上都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在那种历史条件下,就能不仅记载上层,而且也能记载下层人物;不仅记载统治集团的人物,而且也记载被统治阶级的人物,说明他的眼光是比较远大的。最后附“司马迁寓论断于叙事”,写到顾炎武提出的问题、最基本的形式、两两对照和细节描写。

作为后生晚辈,《史记》看过一遍,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对其内容也只是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对司马迁思想体系的理解和史记背后大义的解读。对于白寿彝老先生所提的观点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首先从《史记新论》这本书说起,这本书与现在市面上大部头的书比起来,显得甚是单薄,但几乎句句箴言,语言无比凝练。从白寿彝老先生的思想来说,应该说是“整体的历史观”,比如他谈《史记》写作的历史背景,从西周末年谈到西汉汉武帝时期,历时七百多年,同时还谈到历史体裁变化背后的社会背景,真可谓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历史观”。其次白寿彝老先生在解读司马迁思想的过程中,他的观点无疑是深邃的,比如司马迁从各方面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他果断的提出这是“见圣观衰”的思想。

白寿彝老先生在解读司马迁思想的过程中,他对司马迁超越时代的思想无疑是钦佩的,但并不迷信,比如他认为司马迁论天的自然观既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史记》并没有摆脱神秘思想的影响,它相信气数,相信祖先的善恶对后代遭遇起作用。白寿彝老先生在本书中引入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无以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白寿彝老先生认为《货殖列传》的大量论述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生活的作用,财富对社会政治关系和社会意识的作用。白寿彝老先生虽然较多地运用了现代理论,但并没有忘却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比如在谈到司马迁“注重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说:“司马迁认为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帝王将相。从今天的要求来衡量,《史记》在写人民群众这一方面是非常不够的,但在当时,它能写人的历史就不简单了,在它以前的历史记载几乎都是人鬼不分的。”着深刻体现了白寿彝老先生注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读历史。最后从治学态度来看,白寿彝老先生无疑是严谨的,对于许多问题他并没有给出定论,只是强调这是他个人的观点,比如在谈到司马迁怎样估计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尽管他在前文中已摆出很多事实,他依然说:“我认为,他在一定程度上是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足见其语言的严密性,体现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

汉字长寿原因新论 篇3

苏联文字学家伊斯特林曾经从汉语特点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过回答。他认为,汉字长寿是基于汉字适应汉语特点的原因:一是汉语的词根孤立性的语法结构,二是汉语的通过单音节词组合的方式进行的构词法,三是汉语存在大量读音相近的词素,四是中国存在着极不相同的地区方言。

近几年,人们又总结了汉字所独有的许多长处,当然也是其长寿的原因。

而当代文字学家张玉金先生则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他认为这有以下原因:首先,汉字是古代文化和当代文化联系的桥梁;其次,中国文化具有不寻常的抗排挤能力;再次,中国文化有着突出的延续性、保守性。另外还有政治上国家政权统一对共同交际手段——汉字的长久需要,经济上中国以农业立国的传统缺乏对更简易文字——拼音文字的需要。

这些无疑都是真知灼见,不过这一问题还有探讨的余地,汉字长寿的原因,应该远不止这些。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从语言文字使用主体的自然情况看,汉民族人口众多,使用汉语汉字的人口数量长期以来高居世界首位。以汉朝为例,据《汉书·地理志》载: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国户数1223.3万余户,口数5959.4万余人。这个人口数量,当时的全欧洲也未能达到,更不用说某一个国家了。到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北宋全境有户2000余万户,人口已达1亿!而到了清末,中国人口更高达4亿之巨!

庸置疑,某种语言文字使用的人口数量实际就是这种语言文字的生存土壤,人口数量有多大,这种语言文字土壤就有多大;当某种语言文字使用者的人口数量达到一定标准时,这种语言文字也就获得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至关重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想想看,这样的一个人口数量的民族共同使用的文字,它的生命力会是怎样的!

反之,如果使用汉字的人口很少,很难想象,汉字会存在下去。

再看看周围非汉字文化的国家、民族的人口数量,从古到今,哪一个能同中国抗衡?没有人口数量上的优势,一种语言文字想取代另一种语言文字那是十分困难的。蒙古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史上曾一度入主中原,建立了大元朝,把汉人列为第三等人加以统治,并推行蒙语蒙文,长达89年(1279—1368年),但却终因蒙古人口数量太少而未能撼动汉语汉字的地位,汉字照样一统天下,并且留下来的蒙古人竟然被汉化而采用汉语汉字了。而大清王朝,则是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满族八旗子弟经略汉地、一统华夏,但是同样由于人口数量太少,区区几百万人布于亿万汉众之中,无异于溪流入江海,满语满文不但未能取代汉语汉字(当然满族人不同于蒙古人,他们是自愿接受汉语汉字和汉文化的),相反,它已经接近消失了。这就是人口数量优势的结果。

其次,从汉语汉字的生存空间看,再一向疆域辽阔,同时又有一定的相对封闭性。汉字至迟在 殷商时代已经比较成熟,这有甲骨文为证。而殷商时代的疆域就已经很辽阔:殷商武丁以后的疆界西至太行山,北至易水,南抵江淮,东至海,西北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东北达辽宁。凡统治所及,汉字必随之而入。

汉武帝时期,其帝国疆界空前辽阔:东抵日本海、黄海、东海及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这样,汉字的生存空间就更加广阔了。

以后的隋唐宋元明清诸王朝,中国版图一直都十分辽阔,各帝国王朝(南宋除外)大部分时

期的疆域面积都超过了今天的中国。不但如此,各王朝都十分注重借助推广汉字来加强其统治,这使得汉字的地位日益巩固提高,传播和影响都非常广泛。其间,元朝统治者主观上虽曾一度轻视中原汉文化,但是由于统治上的客观需要,还是不得不依靠汉文化加强其统治,汉字仍然能大行其道,而它的疆域又是空前绝后的辽阔,这就使得汉字得以在空前广泛的范围内生根发芽了。

正是疆域的辽阔,我们才看到了这样的一种大好局面:几千年来,在世界的东方,汉字的花朵处处开放!与此相关联,汉字在如此广泛的地域范围内生根发芽,即使哪个异族存心想消灭汉字,又如何做得到!当年侵华的军国主义的日本企图在东北地区以日语日文取代汉语汉字尚且不能如愿,更何况全中国的范围!

另一方面,汉字的生存空间同时又有一定的相对封闭性特征。从地理形势看,中国的东面,南面都是大海,西南为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帕米尔高原与青藏高原相连,西北为浩瀚的戈壁荒漠和绵延的阿尔泰山脉,北部为蒙古高原,东北则为外兴安岭。这样的地理环境,其相对封闭性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这就使得外部力量的直接介入变得十分困难,特别是比较强大的以拼音文字为主的欧洲力量的介入更是难上加难,从而使其内部自成系统,汉语汉字语言环境的稳定性安全性大大增强,汉字也就相当安全。这一点足令曾经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古埃及人艳羡。古埃及文字就是由于古埃及(与欧洲紧密相连)被马其顿和古罗马所征服以及随之而来的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的传播而逐渐消亡的。

再次,从汉语汉字使用主体的民族地位来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世界强势民族,中国作为世界文化强国、经济强国、政治强国、军事强国等的地位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之前。这也使得汉字富有生命力。

据史料记载,汉唐时代的中国在科技文化的许多领域都大大领先于欧洲和世界,大体领先七八百年,有些领域甚至领先上千年;到了明代,中国依然还能领先世界二三百年;只是到了清代中后期,也就是近代,中国才被欧美赶上并超越。

作为一个强势民族,它的许多东西都会是十分宝贵的,特别是它的强势文化往往成为他国的榜样,许多东西都会成为他国异族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汉字在历史上就荣幸地获得可这样的礼遇。比如在唐代,日本人不但认真学习汉语汉字,而且借用汉字创造了日文;以后朝鲜人又做了同样的事情——借用汉字创造了朝鲜文,越南语言也受到了汉语汉字的影响,周围其他国家学习使用汉语汉字的也大有人在,清朝时期甚至远在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土人也有学习汉语汉字的。如此等等,使得汉字竟能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融入他国语言中存在发展下去。

当然我们还必须注意另一个事实:在近现代,中国是相当落后的,汉字为什么也未大受影响?这有以下理由,一是中国沦为落后民族的时间并不太长,不过一百多年;二是近现代中国从来没有被欧美日列强完全征服和完全占领过,而在1949年后中国人民则完全站立起来;三是各列强未曾也无法大规模的实行试图灭亡汉语汉字的反动政策和措施(日本的东北政策除外);当然还有中国人民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的热爱本民族语言的感情等等。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汉字在清末民初还是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的,当时的一些人认为:中国的落后,汉字也担着一份很大的责任。因此,很多人大批特批汉字,甚至包括创造汉字的祖先,并且主张及早地废除文字。如傅斯年、钱玄同就毫不客气的痛骂汉字。由此可见,落后民族的文字是真有消灭的危险的。

又次,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汉字长寿的原因。

汉字自殷商使用至今,至少已逾三千载,这其间用汉字记录的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其规模之巨,在全世界无与伦比。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字基本都浓缩在这浩瀚的汉字典籍里。这里蕴藏着无尽的宝藏,任何民族都能从中发掘出他所需要的珍宝,而这对中华民族来说意义尤其重大,因为古代文化乃是我们今天民族文化的历史起点和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传统营养。实际上,它也是整个东方文化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源泉;同时它对于世界的意义也同样十分重大。仅仅看一看已经现代化的日本和韩国吧,他们的民族文化里有多么浓重的古代中华文化的色彩;人们常常称道的明朝《永乐大典》、清朝《四库全书》等等,实际也不过是汉字典籍全豹一斑。

汉字典籍实在是一大无尽的文化宝藏,如果消灭汉字,那么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文化宝藏便被丢掉了。

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历史上的汉字典籍已经成为一大文化宝藏,而且更表现在现实的汉字文化已经成为华夏大地的一种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而掌握并使用汉字则成为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条件,成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必然要求。这种客观情形在今天不是减弱,而是日益加强了。远古时代,在中国汉字的学习和掌握乃是一种特权,一直垄断在士大夫之族和有钱人的手里,普及程度是相当低的,汉字对普通下层百姓的影响相对较弱。但今天却大大不同不了,汉字早已普及,不但人们依靠汉字媒介进行的交流日益频繁而密切,而且书面汉字信息铺天盖地,形成汪洋大海,成为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信息资源;同时由于汉字的无处不在和须臾不可或缺,汉字文化已经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环境,包容着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在这样的形势下,汉字当然也就超越了人们主观愿望的好恶,而成为一种必然的存在——还要长寿下去。

上述四点无疑是汉字长寿的重要原因,影响深远。除此之外,以下几点也值得一提:第一,中国周边民族语言的不对等性。在世界东方,汉字是最早出现的文字,当它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候,周边的绝大多数民族竟还没有文字;而后来创造出的文字,也大都借鉴汉字而成,其先进性、成熟性、影响力均无法与汉字相比,对于它们而言,汉字简直是个巨无霸!

第二,中华民族重乡土、重家园的观念。这种观念常常形成聚族而居的村镇或更的啊的居民单位,这种居民单位相对封闭而稳定,不易被外部力量打破,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语言圈子,十分有利于语言文字的保存和流传。这样即使有异族大规模侵入中国,汉语汉字也能在这些语言圈子里保留。

第三,汉人的民族自豪感、优越感、中心地位感。这种感觉使得汉人瞧不起周边国家和民族,比如称他们为“蛮”“夷”等等,当然也轻视他们的文化。对于自己的一切,汉人则十分看重,特别是文字,汉人已经把它神圣化了。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汉人怎么可能接受异族别样的文字呢?当然是字的汉字最好。

第四,强烈的大一统意识、重历史继承的传统和主观条件与国家长期统一、高度稳固且历史悠久的客观条件结合,也大大保障了汉字的长寿。

严师新论 篇4

21世纪的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一古训呢?我认为, “严师”之“严”在两个方面, 一是严于律己;二是严格要求学生。

严师首先应该严于律己。为师要为人师表, 树立道德典范, 起到表率作用。当今一些老师把自己的学识和名望当作交换利益的筹码。也有一些老师, 徒有虚名, 误人子弟。他们不仅危害学生, 也危害社会。为师对知识要有敬畏之心, 严谨治学, 谦虚好学, 不断求知, 与时俱进。为师还要爱护学生, 古人云“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虽然有封建伦理思想及不平等观念, 但为师者往往把学生当成子女, 倍加爱护, 是严中有爱, “徒儿”能从中感受到“师父”严中的温暖, 而不是仇恨, 从而能接受这样或那样的“严”。

严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严师对学生的健康、健全人格的养成要严格。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还有很多单亲子女、留守儿童等, 他们的性格、人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 努力纠正其不良性格, 培养健康的言行心性, 塑造健全的人格, 为学生日后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严师应该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地对待校纪校规、社会公德法规等。无论小学生, 还是大学生, 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品格, 步入社会后才能做一个守法明理的合格公民。严师还应该严肃认真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训练、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严师对待学生的知识性错误也应该严肃认真地、耐心细致地予以纠正, 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听之任之, 否则学生就会积习难改, 贻害终身。严师的严既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更是一种职业的道德和责任。

监狱安全教育新论 篇5

〔摘 要〕 探讨监狱安全教育的形成过程以及监狱安全教育效果,认为监狱安全教育的效果与受教育者自身的响应程度,与监狱安全教育方法的引导相关并归纳八种监狱安全教育方法,与监狱安全教育途径的实施相联并制定“严、实、全、爱、责”标准,以达到提高监狱警察职工以及罪犯监狱安全素质和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目的。

〔关键词〕 监狱安全 响应程度 教育 效果 方法途径

人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情绪态度和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正是这个“可塑性”,为监狱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然而,对近几年来监狱各类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其主要的原因,一是人祸;二是天灾。两者比较,人祸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全部监狱安全事故的90%以上。这似乎成为一个悖论,一方面,监狱安全教育被认为可以重塑人的意识、态度与行为,另一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是如此之多。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有关监狱安全教育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显得十分苍白。本文对监狱安全教育的形成过程及监狱安全教育的效果做了理论上的阐述并对监狱安全教育方法、途径做些新的诠释。

一、监狱安全教育效果及其制约因素

从理论上看,监狱安全教育是一种有对象、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监狱安全教育的施行,可以看成是一个外推力,受教育的个体是否会发生行为的改变,要视这个外推力被个体认可、消化和吸收的情况。如果个体认可这个外推力,并经过自我消化和吸收,就会产生一个内在的驱动力。这一驱动力促使个体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情绪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发生改变。这说明,监狱安全教育是一个外在的作用过程。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其中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受教育者的内在响应程度。若个体响应程度高,则监狱安全教育效果好,若个体响应程度低或不响应,则监狱安全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著名的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其《激励和人》有关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安全的需要处于第二个层次,是一个基本的需要。常识则告诉我们,没有人,特别是罪犯希望安全事故降临在自己头上。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安全的需要,它理应成为我们的优势需要。明确维护监狱安全的方针政策、懂得监狱安全的重要作用、学会生产安全的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等,是我们的需要。需要是个体内在响应的基础,也是内在驱动力的来源。这就使得监狱安全教育与个体需要之间有了一个契合点,这就是监狱安全教育能迎合警察职工以及罪犯的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受教育者应该对监狱安全教育做出积极的响应。可是,在现实中,监狱安全教育的效果很难说十分理想。其原因是,理论上的应该“响应”与现实中“是否会响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缩短差距的根本措施是注重监狱安全教育方法和监狱安全教育途径。通过方法和途径的改变来引导受教育者,激发内驱力,使受教育者产生思想共鸣。为此,笔者归纳了八种监狱安全教育方法和实施“严、实、全、爱、责”监狱安全教育途径,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作了诠释。

二、监狱安全教育的主要方法(一)理性灌输法

主要由施教者将监狱安全教育的内容以集体教育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授,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教育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从理性的角度,向受教育者传授监狱安全的理论和方法;引导人们正确理解监狱工作安全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监狱安全的监管、生产等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的目标;掌握预警、控防和处置安全事故的手段和方法;明确监狱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理性灌输,来强化监狱安全的意识,使警察职工以及罪犯不仅仅知道怎样去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教育方法的优点是监狱安全教育内容具有系统性、理论性,能一次对多人进行教育并且能降低教育成本。其缺点是理论性过强,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采用这种教育方法时,应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并尽量将理论与实际案例、感性知识相结合,在形式上多采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视听相结合的教育手段。(二)情感启迪法

“情、理、法”架构被称为中国式管理,它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的性善论根基上的管理模式。尽管“情”排第一,但“情、理、法”中却是以“理”为中心。以情感人,是要用情来讲理,讲情要讲到合理的地步,同样,讲法也要讲到合理的程度,这才是“情、理、法”的真正意义。在监狱安全教育中,也必须注意“情”,警察要以实际行动教育和关心罪犯,要让罪犯感受到警察是发自内心的、诚心诚意的关心。即使是批评惩罚罪犯,也要顾于情、达于理。尤其是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者、事故责任者和受伤害者的监狱安全教育,更要得体得法,既达到教育罪犯的目的,又不伤害其自尊心。情感启迪法的目的,是要让其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教育方式可以采用个别教育,改造过程中善意的提醒,以充分的事实依据来证实罪犯的所作所为之不妥,以及采用外围方式即帮教,利用父母情、夫妻情、子女情、亲友情等。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用情论理,监狱安全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活动熏陶法

寓监狱安全教育于活动之中,受监狱安全教育于熏陶之时。这一类教育方法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其形式丰富多彩,可分为4种类型:一是活动类。寓监狱安全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在警察党员中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在警察团员中开展“团员责任区”活动;在职工中开展“安全文明生产监督岗”活动以及在罪犯中开展“百日安全”、“安全月”、“安全周”活动等;二是表演类。组织开展监狱安全文艺汇演,“安全在我心中”演讲会,安全工作书法、漫画、摄影展,安全文化戏剧曲艺演唱会,监狱安全教育故事会等;三是竞赛类。组织开展监狱安全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安全工作征文征联竞赛,有奖征答等;四是参观类。组织各种参观学习活动,如到兄弟监狱去参观取经等。(四)情景模拟法

通过设置监狱安全情景,让受教育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是这一教育方法的主要目的。其形式可以是采用事故预想、各类安全事故预案演习、预防救护应急演习以及开发安全事故模拟应用软件,建立类似于监狱安全可能发生事故真实情景的局部环境,让受教育者进入环境之中或在模拟安全事故预案中,获得应急处置监狱安全事故的经验,提高处置监狱安全的能力。(五)言传身教法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监狱各级领导和警察职工自身的素质修养、人格魅力和行为方式,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罪犯效仿的楷模,给罪犯带来信心和力量。在监狱安全工作中,监狱各级领导和警察职工应自觉成为“安全第一”“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模范执行者,名符其实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并要善于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素质去激励罪犯的积极性,使监狱安全稳定形成长效机制。另外,还可以借助于榜样的力量。树立榜样,实际上是树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让罪犯明白监狱的态度和要求。所以,监狱应大张旗鼓地表彰监狱安全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人人关心安全、个个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六)氛围感染法

监狱安全教育还应体现在监狱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公正、文明、严格、科学的执法环境,醒目的监狱安全警示标志,让罪犯看了心存暖意的监狱安全文化宣传标语,严格的监狱安全规章制度和雷厉风行的狱政管理作风在向罪犯传递一种向上的监狱文化、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等信息的同时,也起到了暗示和约束作用。罪犯受到良好执法环境和安全氛围的感染,会自愿地使自己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产生与周围环境相符合的情绪和行为,不安全意识行为便受到约束。(七)期望激励法

在罪犯改造过程中,警察对罪犯的期望微妙地影响着罪犯的改造情绪。当罪犯感受到警察对他们有正面期望时,往往会努力地主动地去实现这种期待,做警察期望的事情,有着积极的行为表现和更好的改造效果;反之,当警察对罪犯有消极的期望时,罪犯也会被动地去实现这种角色期待,有着消极的行为表现和不良的业绩。因此,警察应充分利用角色期待所产生的效应,正面激励罪犯的安全行为,弱化其不安全的行为。

(八)自我教育法

监狱安全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监狱安全教育,使罪犯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产生“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由监狱安全教育的客体转变为监狱安全教育的主体,使外在施压式的教育过程变为一种内在需求的索取过程。

三、监狱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监狱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警察职工以及罪犯的监狱安全素质和确保监狱安全稳定,而提高全体警察职工以及罪犯监狱安全素质和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快监狱安全教育步伐。实践证明,监狱安全教育工作应坚持 “严、实、全、爱、责”的标准进行,才能使监狱安全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要求,达到提高监狱警察职工以及罪犯监狱安全素质和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目的。

(一)监狱安全教育的立足点要突出一个“严”字

为了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就要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纪律、严明的奖惩积极搞好警察职工和罪犯的监狱安全教育。严肃的态度就是从监狱的各级领导和警察职工到罪犯,都要严肃认真看待监狱安全工作,搞好监狱安全教育,并以严格的安全纪律统一警察职工和罪犯学习安全、重视安全的行为,用严明的奖惩,保证各项监狱安全规章制度的认真执行和落实,使监狱警察职工和罪犯从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狱安全工作中受到教育。

(二)监狱安全教育的形式要突出一个“实”字 在监狱安全教育方面要避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摆花架子。监狱安全教育工作必须是有实实在在的计划安排,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无论是安全制度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还是看有关安全的报纸、电视、展览或个别、集体教育,也就是说,无论哪种教育方法,都要突出一个实际效果,使警察职工和罪犯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三)监狱安全教育的格局要突出一个“全”字

监狱安全教育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全面的教育。不管是警察职工,还是罪犯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岗位安全培训和业余安全知识教育,特别要对各级领导和警察进行安全法规和安全责任制教育。不但要对警察职工以及罪犯进行监狱安全教育,还要对警察职工和罪犯的家属及其子女进行必要的宣传,让他们了解监狱安全的特殊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搞好安全的氛围。

(四)监狱安全教育的目的要突出一个“爱”字

对警察职工和罪犯的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不仅是为保证监管安全、生产安全、队伍安全等,更重要的对警察职工和罪犯生命的爱护,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我们经常讲“严是爱、松是害”,为什么对一些出现安全事故苗头进行严格惩罚时,有些还不满意呢?关键是监狱的安全教育不到位,不能适应当前监狱安全工作的需要。各级监狱领导和警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罪犯真正体会到这种爱是真挚的、实在的。

(五)监狱安全教育的效果要突出一个“责”字

“距离”新论 篇6

对功名利禄、声色犬马要保持“远距离”,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办事。当今社会,红尘滚滚,诱惑多多。领导干部若要让自己远离罪恶,就应严格自律,远离“传染源”,不为名缠,不为利绕,不为物役。视豪华酒宴而不顾,见歌舞美色心不痒。唯如此,任凭诱惑花样百般,奈我何哉!

待人处事要保持“等距离”,一视同仁,秉公办事。领导干部最容易失掉人心的是在班子内部、部属和群众面前人分远近,事分亲疏。对领导干部来说,无论是“熟面孔”还是“生面孔”,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没有“关系”的平民百姓,都是群众中的一员,应不分亲疏远近,不分高低贵贱,处事正派公道,不徇私情,不搞庸俗关系,不以感情代替政策,不因利害关系有失偏颇,以公平公正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爱戴。

对一线工作要保持“近距离”,力戒飘浮作风,摈弃形式主义。了解群众生产、工作、生活、学习的真实情况,掌握经济发展的规律,这是作出科学决策、实施正确领导和指导的前提。所以,为民要先知民,指导要先“知道”。领导干部要想知道真实情况,就必须“沉”下去,把情况摸清摸细摸透,把问题找准,盯住问题做文章,围绕问题攻难关,使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

同人民群众保持“零距离”,亲民爱民,情系百姓。领导干部只有身怀爱民之心,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准确地把握他们所想、所需、所急,确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现在有一句话叫“距离产生美”,而领导干部与群众一旦有了“距离”,不仅不产生“美”,还会伤感情,产生信任危机。群众心中有杆秤,你与群众“零距离”,群众就会给你打高分。远离了群众,群众就会给你打低分,甚至打零分。

资本逻辑新论 篇7

当今学界部分学者认为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异化是一个贬义词, 带有浓厚的批判意蕴, 直至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才表明了对异化的历史性肯定。笔者认为,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论异化劳动时就已经包含了对自然异化的肯定, 只不过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对这一点的认识和表述更加明确, 但并不意味着早期马克思在肯定异化方面的失语。

马克思在《手稿》中将异化劳动分为四个方面, 望月清司把第一个异化即“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等同于“自然的异化”, 而刘宗碧认为“自然的异化”与“工人与自己劳动产品的异化”有逻辑关联, 但不能等同。笔者认为, 这里的异化有双重内涵, 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异化, 是指主客体相分离甚至颠倒的一种关系, 即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到的“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种异化无疑是贬义的, 但这时的马克思深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对异化的理解还带有浓厚的抽象人本学色彩。二是自然的异化, 这一异化过程体现了劳动的历史现实性, 它是社会进步发展所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马克思曾说:“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显然, 这种具有谋生意向的劳动具有异化的特征, 这里的异化绝不是扭曲和颠倒, 而是一种自然的合乎规律性的异化, 这种异化为人类在现实的历史中满足基本需要提供了物质前提, 它的产生和存在是一个无法避免、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应当给予历史性肯定。马克思正是洞悉了这一点, 才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形态”论。“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作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第二大形态”, 它“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较之“最初的社会形态”更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从为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跨越创造各种要素。也就是说,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既尖锐地暴露了人对“物的依赖性”的异化状态, 又为人类走出这种异化状态提供了前提条件, 即“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很明显, 马克思已经认识到异化的历史过渡性, 这里的异化已经隐含着肯定的色彩, 并不只有否定的一面。而这一点在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著作中表述的更加明晰, “在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中, 劳动即生产活动对它本身的条件和对它本身的产品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极端异化的形式, 是一个必然的过渡点, 因此, 它已经自在地、但还只是以歪曲的头脚倒置的形式, 包含着一切狭隘的生产前提的解体, 而且它还创造和建立无条件的生产前提, 从而为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由此可见, 马克思文本中异化的历史效应带有双重性, 既反映了“人”与“物”关系的颠倒、“人”被“物”所主宰奴役的扭曲的社会状态, 同时又揭示了这种社会状态的现实性、过渡性和历史进步性。

二、异化论到资本逻辑的过渡

现代社会, 异化在经历了“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之后走向了“资本拜物教”的巅峰, 资本拜物教成为了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的真理和归宿。资本成为异化最为集中和隐蔽的“避难所”,

在异化的双重历史效应下探究“资本拜物教”现象也就顺利成章延伸出资本逻辑的两个维度。其一, 资本“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关系”, “斩断了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资本“开拓了世界市场”, “创立了世界历史”;资本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的生产力。其二, “在资本-利润 (或者更好的形式是资本-利息) , 土地-地租, 劳动-工资中, 在这个表示价值和一般财富的各个组成部分同财富的各种源泉的联系的经济三位一体中,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化, 社会关系的物化, 物质生产关系和它的历史社会规定性直接融合在一起的现象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 作为社会的人物, 同时又直接作为单纯的物, 在兴妖作怪”, 即资本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明晰了资本逻辑的两个维度, 不论时代境域如何转换, 都要辩证地看待资本的性质、功能和历史地位, 唯有这样, 我们才能找到扬弃资本逻辑的可能路径。然而, 探究扬弃资本逻辑的现实路径不用舍近求远, 按照异化双重历史效应中辩证否定的本质要求, 资本逻辑必然内生出反对其自身的否定性力量。

三、资本逻辑的内生否定性

自20世纪初以来, 资本逻辑在全球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内外两种否定性力量, 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绝对统治地位。

首先, 从外部来看, 20世纪初以来, 世界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化:一是随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形成了以美苏为核心的两大阵营的对立, 打破了资本逻辑“一统天下”的局面;二是冷战结束以来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尽管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中资本逻辑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和其“一统天下”的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

劳动新论 篇8

(一)劳动的一般阐释

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活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做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的生命力(体力、智力)的耗费。

“需要”,包含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与满足他人的需要。在经济学上,只有劳动产品是为满足他人需要的劳动(为了交易的劳动),才可能成为商品,才有价值。本文讨论的劳动即商品生产劳动,或创造价值的劳动。不进入交换过程、不实现价值的劳动,不属本文讨论范畴。

劳动的传统分类,有按照行业分(按照具体劳动的外观形式,按劳动分工来划分),分为工业劳动、农业劳动、商业服务业劳动等;也有按照劳动复杂程度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按生命力消耗形式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按劳动的存在形态分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

(二)三组劳动新概念

笔者以活劳动的形态为研究重点,提出三组新的劳动概念(从三个新的角度对活劳动进行区分)。

1. 外化劳动与内化劳动

外化劳动:劳动作用对象非劳动者本人,劳动成果是物质产品、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增长。这种劳动形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

内化劳动:劳动作用对象是劳动者自己,劳动成果是劳动者自身的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形式有:学习、培训、实习、考察、交流、会议及必需的思考等。公司组织的学习进修活动,之所以得支付学习者薪水,乃是因为这种学习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对公司未来的价值增值有帮助。

外化劳动也会产生内化劳动的效果,正如后文将要进一步阐释的。总体来说,劳动力不因劳动的支出而递减,相反,因劳动的支出而递增。故此外化劳动客观上也跟内化劳动一样,具有提升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功效。区别在于,外化劳动的目的及主要结果是提供物质产品或服务,劳动者劳动力的提升是一个副产品(外部性);而内化劳动的目的及主要成果是劳动者劳动力的提升,提供物质产品或服务则是副产品(比如实习生的实习劳动)。外化劳动是正在形成并实现价值的劳动,内化劳动是有待形成并实现价值的劳动。外化劳动、内化劳动的划分,与物化劳动、活劳动的划分,是不同的。外化劳动、内化劳动都是处在“物化”过程中的活劳动,外化劳动物化在产品、服务中;内化劳动“物化”在劳动者自身。

2. 场外劳动与场内劳动

从劳动发生空间时间分:

有发生在工厂、农田、办公室,即生产或服务场所内,也多半发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所谓“上班时间”)的劳动,我称之为“场内劳动”。这种劳动一般以“显性”、固定化、程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熟知。

有发生在工厂、农田、办公室之外,即生产或服务场所之外,也是多半发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外(所谓“业余时间”、“八小时之外”)的劳动,我称为“场外劳动”,这类劳动多以“隐性”、随机、偶然性、非程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不容易被人认知。

尽管场内劳动多属于受雇者的劳动(当然也可能包括雇主的某些劳动),而场外劳动则非雇主、投资者之雇佣。当然,场内劳动者(所谓“上班一族”、雇员)由于受到场内劳动的束缚,相对来说,从事场外劳动的机会相对要少些。

3. 订制劳动与自主劳动

有的劳动是已经设计好、有相对固定的范式(甚至标准化的)、也往往有时空限定的劳动,我称之为“订制劳动”。而有的劳动是未经设计、没有固定范式、也没有时空限定的劳动,这种劳动我称之为“自主劳动”。

有些订制劳动是由所谓“自然”来设计、制作,实际上是由人的长期经验积累传承的结果,并无“专利人”,比如大部分农业劳动,和一些手工业的劳动。越来越多的劳动(方式)则是由特定的人设计的,是有“专利人”的。所谓新工艺,新的劳动组织方式,就是典型的劳动设计。很多订制劳动往往不是专门地、单独地设计出来的,而是与劳动工具、机器设备的发明创造伴随而生的。某种新的劳动工具、机器设备的出现,往往就是一种新的订制劳动被设计出来的时候。由于一种新的劳动工具、机器设备的专利产生,是跟相伴而生的新的订制劳动紧密相连的,没有新的劳动工具、新机器设备,新的订制劳动是无法复制、模仿的,故此一般没有必要为此新的订制劳动单立一项专利。订制劳动一般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才能掌握。越是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劳动,越具有“设计”的色彩,越需要上岗前的学习培训。

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进步,订制劳动与自主劳动的外延边界也在发生变化。不少以前属于自主劳动的,成为了订制劳动。由于分工的细化,行业的扩展,很多过去由投资者(雇主)自发、盲目实施的活动,比如资本运作、投资决策、监督管理等的劳动,纳入了职业化范畴,成为新的订制劳动。技术进步也使得订制劳动越来越“软性化”、复杂化,越来越需要劳动者的能动性(自主性),乃至创新性,其“机械式”、简单性色彩有所淡化,比如电脑程序员的工作,产品研发工作,销售服务,资金的管理运作,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等等。但是,即便如此,这种劳动,还是属于“订制劳动”的范畴,因为它依然是经过雇主事先派定、安排的,必须合乎雇主的目标设定,故此仍处在雇主的自主劳动的规范、限定之下的。

正如知识的边界不会因为人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多而缩减,反而会不断扩展一样,也正如机器人的诞生是解放了人的劳动、丰富了人的劳动而不是取代了人的劳动一样,自主劳动的边界不会因为订制劳动边界的增大而缩小,而是会进一步扩展,其能效也会提升。

一般来说,“自主劳动”是“订制劳动”之母。自主劳动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生产”订制劳动,订制劳动则是执行、体现自主劳动的成果。自主劳动属于价值含量较高的复杂劳动,而订制劳动多属价值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自主劳动的“风险性”也大大高于订制劳动,订制劳动在实施、付出前一般都有已约定、可预期的回报(工资),而自主劳动则往往是经历了大量尝试甚至失败之后,并在经受市场检验、认可之后,才能获取报偿。故此自主劳动得到比较高的回报似乎是比较合理的。

内化劳动、场外劳动多属自主劳动,外化劳动、场内劳动多属订制劳动,前者一般规范着后者。

这里引用一段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的一段话,以之对劳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做一个小小脚注:“凝神静思,不等于无所事事。这里面有有形的工作,也有无形的劳作。沉思静默,就是劳动;冥思玄想,就是行动;胳膊交叉,在于活动;手掌合拢,也是工作,举目望天,也是一种事业。”(1)

二、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

劳动是创造并实现价值的活动,故此,劳动过程就是价值形成与实现过程,二者可视为是等同的。价值的创造在自主劳动(场外劳动)阶段时,处在尚未对象化(物化)的观念(潜在、隐性)形态上,当进入到生产过程(场内劳动)之后,劳动(价值)进入物化(对象化)阶段,再之后,进入价值实现阶段(销售)。服务行业的生产过程(场内劳动过程),往往就是服务销售过程,即价值实现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从投资到价值实现的过程。大致有下面几个环节:生产场所的确定,人员聘定,采购,产品的生产,销售。很显然,这个过程跟场内劳动的过程是重叠的。与此生产过程相关的场外劳动过程,却未涵盖在内,包括大量的学习、思考,生产过程前期的资本运作、资源(包括土地)配置、市场调研、社会关系建立(包括专利合同订立,与保险、律师、会计师等市场中介机构的合同订立等),以及生产过程之后的利润分配,再生产的筹备或者产能的末期处置等。专利费、品牌费、利息、地租的支付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劳动过程实际上是大大超越了生产过程的边界的。

某一产品的劳动过程(或价值形成、实现过程)则是指从该产品的设计、试验、研制开发到企业创立、资源配置,再到该产品的生产销售与分配的整个过程。劳动过程或价值形成实现过程大于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生产过程(场内劳动过程),场外劳动(自主劳动)得到物化与价值形成并实现。

三、劳动与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耗费形式,劳动力是劳动的隐性、潜在、贮藏状态,是劳动的一种可能性状态。劳动力在“量”上大于劳动力的耗费———劳动,人不可能消耗他所没有的,也不能支出超过他所有的,正如你不能取仓库里所没有的。

劳动力包含体力与智力。体力与智力各自耗费的方式、规律是不同的。体力有一个自然的边界,一个人工作8小时之后需要休息,需要用物质来维护、修复他的体力,一旦过度耗费,就更难恢复。而智力(包括知识、经验、熟练程度、创新能力等)的积累、耗费,尽管需要有体力做基础,但它是不需要物质性的东西来做营养,来修复、维护,而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思考、实践(劳动)来培育、增进。智力这种劳动力,有鲜明的用进废退的特点,随着劳动力的使用、耗费,劳动力持有者(人)的知识、经验、能力(其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能力)随之增长。

智力需要一个物质———大脑———依托,包括大脑器官在内的人体所有器官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故此大脑器官衰退引起的智力的减退似乎也是不可避免。不过这与其说是智力(精神性的东西)本身的减退,毋宁说是身体器官功能(物质性的东西)的减退。人的思考能力、精神产品往往是在年长、甚至在晚年时期是最好的。而当一个人物质性的存在消亡了,其精神性的存在则因其堪可传世的精神产品而获得长存。

现今劳动力市场,青壮年优于中老年,体力的优势似乎强于智力的优势,那是因为受到了生产技术的制约所导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曾经耗费、使用时间越长的,越有经验的,越能够获得高酬职位。这又印证了智力的优势。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将越来越倚重智力,而非体力。劳动力市场上,体力的优势越来越将让位于智力的优势。

劳动力(人)的本质力量不是体力,不是物质性力量,而是智力,是精神性的力量。故此,尽管体力有逐步衰减之势,但总体来看,无论从单个个人的历程,还是从整体人类的历史来看,劳动力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的。劳动力就是这么一个用进废退的奇特“商品”,越用越有,越耗费,越加增。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这个劳动力的耗费必须是适度的。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掠夺式耗费,对劳动力是一个损害。

四、劳动的价格(报酬)

人付出劳动取得收益,就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顺理成章。收入的多寡取决于付出劳动的质的优劣及量的多少。不同的人付出的劳动的质量及其获取的收入是千差万别的。雇员付出的劳动属于“订制劳动”,或场内劳动,因此获得雇主支付的合约工资。而雇主获得收入(利润),乃是因为他付出了“自主劳动”或“场外劳动”。

这里提到的观点与传统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不同。理由是:劳动力假如能被出售,那出售后就该易主,就不属于劳动者,而应该属于雇主。而事实是,劳动力与人是不可分割的,是不可以被出售的,它始终与其拥有者(雇员)同在,从未被出售过。其次,假如劳动力被出售了,就意味着劳动者失去、至少是部分失去了劳动力,这与雇员在劳动过程中往往提高、增强了他的劳动力这一事实相矛盾。一个出售者出售了某物之后,其物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

雇主仅仅靠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与雇员合作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雇主必须懂得如何去运用、经营他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或财产,资本)。所谓劳资合作,更可视为是劳动的合作——自主劳动与订制劳动(场内劳动与场外劳动)的合作。雇员凭付出的订制劳动获得的报酬(价格)是工资,雇主凭付出的自主劳动获得的报酬(价格)是利润。

传统意义下的劳动市场,仅仅是指受雇者的市场,也即订制劳动的市场。而自主劳动的市场,传统上称其为资本市场或投资市场。传统的劳动市场是雇员与雇主(投资者)之间博弈场所,也是雇员之间的竞争场所,而投资市场(自主劳动市场),则是投资人之间以及投资人与市场之间博弈、互动的场所。订制劳动的付出者往往在劳动之前就确定了其劳动报酬的多少,比较有保障;自主劳动的付出者要到订制劳动得偿之后才能够获取报酬,这个报酬事先也难以准确预知,故此更具风险性。

五、劳动(价值)的计量:“不可能的任务”与“无形的手”

(一)“同质劳动”

任何一个事物的计量,必须有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被计量、衡量的事物是同质的,一如数学上所谓“同类项”。对劳动的计量也是如此。一个工人的劳动与一个农民的劳动、一个经理的劳动与一个生产线工人的劳动、一个教授的劳动与一个普通职员的劳动,等等,比如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等,这些劳动,显然不可等同看待并简单加以计算。

要对劳动进行计量,就必须抽象掉劳动的个别性差异,将之通约、简化为同质(等质)的“人类一般劳动”,我把这同质的人类一般劳动,称为“同质劳动”。“同质劳动”就是创造某一等量价值的劳动(生命力的标准消耗),或者说是创造等量价值的劳动的标准单位。

(二)“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在实践操作上,如何确定、量化这个“同质劳动”,或如何得到一个可操作、可计量的“创造等量价值的劳动的标准单位”呢?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如何换算?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存在怎样的倍乘关系?自主劳动与订制劳动之间如何量化比较?场外劳动与场内劳动,内化劳动与外化劳动如何通约?而人的劳动往往是一种复合性、综合性的劳动,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参杂,也有自主劳动与订制劳动两重成分,还有内化劳动与外化劳动的融合。劳动的内涵太深邃,外延太广阔,形式太丰富。要从如此复杂的现象中,找出、计算出一个“同质劳动的标准计量单位”,哪怕是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同质劳动标准单位”,都根本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impossible task”)。同质劳动,只能是一个理论上的抽象,而非一个可量化,可操作的概念。

(三)“劳动时间”的谬误

李嘉图(以及后来的马克思)用“必要劳动(时间)”对同质劳动进行表述,尤其是马克思明确指出在未来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货币、价格、市场将消亡,人们凭劳动券领取所需,似乎表明劳动是可以被人为地量化、计算的,人们可以根据各人提供的劳动量获得自己的分配量。但由于问题的实质———如何找到“同质劳动”,如何得到劳动的标准计量单位,或者如何确定“必要劳动时间”———丝毫没有解决,尽管“劳动”后面加了一个貌似可计量的概念———“时间”,也是徒然。因为同时间里耗费的个别劳动千差万别,“同一时间”这一概念的引入,丝毫统一、化简不了,更掩盖、抹杀不了在这同一时间里耗费个别劳动以及个别劳动创造价值的巨大差异。假如硬要实施这个“时间”计量方法,那么只能是霸王硬上弓,无视“同一时间”里的劳动的类别差异与个体差异,无视(或人为杜撰出)它们之间的换算通约率,“逮住秃子当和尚”,主观地、人为地、硬性地规定、捏造出一个“标准劳动(时间)”单位。实际操作往往变成:谁在生产线、田间、办公室呆的时间(场内劳动,或订制劳动时间)越长,谁的“劳动时间”就越长,谁就创造了更多价值。而将那些非于生产场所发生的场外劳动或自主劳动一概排斥在计量范围之外,不算为劳动,也不算为创造价值;而付出场外劳动或自主劳动的人若从生产经营过程获取利益,毋庸置疑就被认为是巧取豪夺,就是“剥削”了。这种度量劳动,从而决定收入的做法,可能还隐含着这么一种前提观念(或做法),即同质的标准劳动单位,得由领导、上级认定(所谓精英决定法,这种做法容易操作,但错谬也大),或者多数决定法(所谓的民主决定法,这种办法比所谓领导、精英决定法强些,但难以操作,因为不仅需要工厂内部投票,还需要全民投票,也需要就任何一种劳动方式的“价值含量”进行投票,这是做不到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用“时间”来偷换“同质”概念的做法,是不合乎逻辑与事实的,是有违前述劳动、价值本义的,是错谬的。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曾经尝试去寻找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结果失败了。

(四)“不可能的任务”由“无形的手”完成

对劳动(价值)的计量,这个“impossible task”,人无能为力,但“成事在天”,有一只“无形的手”(即市场机制)来自发自动地帮我们完成。

“无形的手”是如何计量差异万千的个体劳动(个别价值)呢?是如何把这些差异万千的个别劳动进行同质化从而进行比较、计量呢?这个问题等于:各种商品、各种生产要素价格是如何生成的。

我们都知道,那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市场机制,包括私有制(财产分立的制度———哈耶克)、交易、价格、货币等,以及平等、自愿、守约等基本共同的原则。有了这些非人为的“天然”机制(哈耶克称“自生秩序”),所有商品、服务的价格,包括人的劳动的价格,都“自动”生成。人根本不必为我的劳动、你的劳动谁更值钱,我的产品你的产品能卖个啥价钱,去费那个神,操那个心。商品、服务的价格,由该商品、服务的市场决定;雇工劳动(订制劳动)的价格,由劳动力市场决定;投资者、经营者自主劳动的回报(资本的价格,利润),由投资市场决定;谁也逃不脱市场价格、“无形的手”的控制、约束、预定。

整个市场的价格,是由超乎人的理性、作为之上的“无形的手”来形成、确定的,并反过来指导、规范市场中人的行为。市场价格,这个公认、公正且便捷省事的对劳动、价值的衡量、计量方法,是外在强加性的,是主导性、支配性的。正如在政治民意领域,人可以控制个别投票的意向,但是控制、决定不了整体选举的方向与结果一样,人可以控制、决定个别的交易价码,但是无法操纵、决定整个市场的价格。

市场机制这一“自生秩序”不是人可以设计出来的,而是人类社会“自发”形成的。对之,人只能接受、认识,最多加以利用,而不可以按照人自己的所谓理性设计去颠覆、消灭,或彻底改造、全盘更换。假如人觉得人自己设计的秩序(社会建构主义,哈耶克)要比这一“自生秩序”更好,而要去人为设计、实施一个自以为更加合理公正的量度劳动与价值的方法(比如“劳动时间”法),以替代市场制度(自生秩序),从而要取缔私有制,消灭市场制度,事实已经证明,必将遭到“无形的手”(所谓“自然法则”,或自生秩序)的严厉惩罚。

摘要:劳动的内涵深奥、复杂,外延很宽泛。笔者首创出三组概念:外化劳动与内化劳动、场内劳动与场外劳动、订制劳动与自主劳动。对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生产过程、劳动与劳动力,以及工资与利润的性质做了新的阐释,并就劳动(价值)计量问题发表了独特看法。

关键词:劳动,价值,外化劳动,内化劳动,场内劳动,场外劳动,订制劳动,自主劳动,劳动计量,同质劳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探春新论 篇9

探春是被曹雪芹赋予了高度智慧的一个人物, 她的形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她身上凝聚着曹雪芹对完美女性的塑造, 却摆脱不了封建社会的禁锢。研究这一人物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更好的了解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哀。

一、探春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 独特的女性魅力

探春有着美丽的外表和美好的心灵, 她身上所散发出的独到的女性魅力主要表现在:其一倾国倾城的外在美, 探春一出场美的魅力就得到充分的体现“削肩细腰, 长挑身材, 鸭蛋儿脸, 俊眼修眉, 顾盼神飞, 文采精华, 见之忘俗”如果说林黛玉是娇柔之美, 薛宝钗是成熟之美, 而探春更多体现出的是清晰的线条美, 而在众姐妹中探春长挑的身材也在说明探春更能引人注目, 更能吸引更多人的眼球, 是东方美女的典范。其二无与伦比的内在美, 在第二十七回中探春用自己攒下的十几吊的零用钱托宝玉买些小玩意儿, 并不是什么金、玉、铜瓷、没处撂的古董, 绸缎衣服……而是要些“柳枝儿编的小篮子, 整竹子根抠的香盒, 胶泥垛的风炉”当宝玉说管拉一车来时, 探春又强调要“拣朴而不俗, 直而不拙”的这一类东西要多多带来, 从探春对这些微小事物的兴趣倾向来看, 可见探春并没有贪图富贵, 并没有被金钱所腐蚀, 在贾府这个大熔炉中仍保持一颗清新淡雅的心。

(二) 柔中带刚的女中豪杰

贾府中有很多老妈子和丫鬟, 她们欺上瞒下, 根本不把她们的主子放在眼里, 在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命凤姐和周瑞家的、王宝善家的带领众婆子抄检大观园, 探春与之进行强烈的抗争, 不但当面顶撞了凤姐, 违背了王夫人的意愿, 还打了王宝善家的一记耳光, 痛骂这些“狗仗人势”的奴才, 这是在警告王熙凤等人, 我并不像其他姑娘那么软弱无能, 那么好欺负, 表现出了决断果敢的气概, 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在这次抄检大观园中, 同是庶出的迎春与探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贾府的二小姐贾迎春为人懦弱, 只知退让, 她根本管教不了自己的丫鬟和老妈子, 甚至有时候会受到她们的欺压, 在抄检大观园中, 由于她的懦弱、胆小、漠然, 导致了丫鬟司棋愤怒而撞墙自尽的悲剧。而探春对丫头的管教却十分严格, 尤其是在探春吃饭的时候, 丫鬟和老妈子都得鸦雀无声的站在旁边候着。探春对丫鬟的虽是严格, 但在关键时刻敢于爆发, 敢于直言, 维护自己的丫鬟, 探春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贼, 我就是头一个窝主”。真是身不在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三) 志存高远才华横溢

探春与大观园中众姐妹不同, 她有着自己的人生抱负, 并不安心做贾府中的大家闺秀。她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但凡是个男人, 可以出得去, 我心早走了, 立一番事业, 那是自有我的一番道理, 偏我是个女孩儿家, ……”这样的话表明了她心存的高志, 她向往外面的世界, 立志成就一番事业, 对于那个时代的封建女性, 她能够有这样的也志向实属难得。也让那些贪图享乐的男人们觉得无地自容。此外探春的才情也是不容忽视的, 书中虽然没有提到过探春单独作诗, 也没有真正赞赏过她的字, 但也能够从侧面看出探春博学多才。第二十三回元春省亲回宫后, 要将所有的诗都一次抄录, 元春并没有把这个任务交给其他人, 而是交给了我们的三姑娘, 可见我们的三姑娘的才华也无可厚非。探春组建诗社后, 第一次和众姐妹做诗时, 当时由迎春限韵, 迎春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书来……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在探春那里的, 可见探春在闲来没事的时候也是素爱做诗的。虽然在文才上探春不及宝钗和黛玉, 但也能写出《簪菊》和《残菊》这样的雅诗, 也是一个有着不凡一套的才女。

(四) 敏锐的洞察力非凡的管理才能

她对贾府所面对的处境, 以及现在的形势十分清楚。在抄检大观园时, 她声泪俱下的预言“你们别忙, 自然连你们抄家的日子有呢!……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 一时是杀不死的, 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生自灭起来, 才能一败涂地”她对贾府未来的命运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后来贾府的没落, 贾府的结局也验证了她的这个预言的准确性。此外, 她把自身在贾府中的地位也分析得清清楚楚, 她心里比谁都知道自己是赵姨娘生的, 心里比谁都清楚在这个“妻妾不分则家室乱, 嫡庶无别则家族乱”的封建社会里, 她所处的位置对她来说是相当不利的。这其中的种种弊端她心里明白, 她不愿意活得像迎春那么懦弱, 也不愿意活得像贾环那么颓废。于是她极力讨好维护王夫人, 远离自己的亲娘, 费尽心思去博得他们的疼爱, 有时经常为宝玉做一些小手工, 而对于自己的亲弟弟贾环却十分的蔑视, 她处处都在极尽全力地维护自己仅有的一点尊严和地位。

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弊”, 凤姐病了, 探春变成了严厉的管家人。在管家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吴新登媳妇给她出了个难题, 探春的生母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 而吴新登媳妇故意不说往例, 不出主意, 为难探春, 探春并没有因为是自己生母的弟弟就赏银四十两, 而是查明旧账, 按旧例, 秉公办事, 赏银二十两。既当面斥责了吴新登媳妇的故意刁难也不避免与赵姨娘发生正面冲突。其次就是探春兴利除弊, 主要体现在改革和节用两方面。当时的大观园都在吃“大锅饭”以探春的聪慧机敏, 早已觉察到这种弊端。在改革中, 探春把大观园分包给几个老妈子们, 批准她们收拾料理, 也不要她们交租纳税, 只问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合理的分配了银子, 让大观园的经济走向昌明, 足以显示出探春非凡的的管理才能。而节用就是节约开支, 物尽其用, 探春的具体举措就是节减并用。改革之后省去了花儿匠、山子匠打扫等费用, 减去了不合理的旧制, 其中包括主子丫鬟的月银和重重叠叠的支出, 裁减了小姐们的脂粉钱、哥儿们上学零用钱, 还有各房的大小丫鬟从主子那里分得到的钱等等的大笔开销, 把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一概免了去, 这种种做法竟然出自一个姑娘之手, 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她的管理才能无可厚非, 她的这种见识、精明毫不逊于凤姐。

二、男权社会下的生存悲剧

(一) 与生俱来的人生悲剧

俗话说得好“一进侯门深似海”在别人看来, 她是贾府中的千金大小姐, 但是在那个有着等级观念的封建社会里, 庶出意味着身份卑微, 地位低下, 自己的亲生母亲只是人家的一个妾室, 一个连丫鬟袭人都不如的女人, 不能管自己的母亲叫母亲, 只能跟着人家叫姨娘, 不是正室生的, 即使探春再精明能干, 再才华横溢, 她也是一个处于弱势的女子, 怎么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怎么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 尽管是女中豪杰, 尽管具有男子气概, 又怎么能与那个时代的宗法制度相抗争呢?她能够看出贾府的形势, 就不得不明哲保身, 依附权势的高枝, 站在贾母王夫人这边, 与自己的亲生母亲划清界限, 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 殊不知自己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 王夫人手下的一个棋子, 致使自己落了个被放逐远嫁他乡的下场。

(二) 政治婚姻下的牺牲品

面对这样一个腐朽而又残忍的封建社会, 一个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 尽管她的智慧、才情超过了男子, 但是庶出的身份, 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同时也注定了她婚姻的悲剧。在甄家被抄之后, 贾府因为私藏甄家的逆产处在被严厉追究的关口, 贾政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 为了自己能够继续在官场上辉煌, 毫不留情的把自己的亲生女儿, 献给了皇帝, 以供皇帝把探春当做公主去解决与别国的矛盾纠纷, 去当“和番”的工具而使探春远嫁, 探春的远嫁, 表面上看起来风风光光, 但实际上, 她只不过是别人手中的一份即将献给别国的”礼物“。从政治性综合因素考虑, 探春的远嫁有着为稳定战乱作为”奖励品“送人的性质。可怜的探春连一点点儿自我做主的权利都没有, 唯一的一点可怜的尊严也将不复存在了。

结语

综上所述, 贾探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重塑造的一个人物, 她的精明能干, 远见才华, 生存悲剧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曹雪芹给予她很高的评价, 但尽管这样这只刺玫瑰仍摆脱不了自己的悲剧人生, 无人不爱的“刺玫瑰“的悲惨结局令无数人为之感慨。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2]孙逊.《红楼梦脂评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3]唐富龄.《〈红楼梦〉的悲剧意识和旋律美》.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水危机新论 篇10

对“稀缺性”的新理解

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 稀缺规律是一切经济问题由以产生的根源, 是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任务和目标就是致力于如何在资源稀缺性约束下, 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利用, 通过相应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等经济活动, 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欲望和需要。自然资源稀缺性这种资源观念几乎成为当前整个经济学界的普遍信念。而有些人本经济学家, 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资源观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 当前一切社会经济问题产生的总根源是人力资源稀缺, 而非自然资源稀缺。地球是个开放的系统, 潜在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呈现在人类面前的自然界是一个无限可发展的资源环境。 (陈惠雄《对“稀缺性”的重新诠释》, 《浙江学刊》, 1999年第3期)

人力资源稀缺理论

人力资源, 是指人类认识自我并掌握、发展自我, 认识自然并利用、改善自然, 认识社会并完善、发展社会的能力。人力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稀缺性, 而人力资源稀缺恰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最根本的资源稀缺。人类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最主要原因或者叫引起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 并不在于自然资源方面, 而在于人力资源稀缺。人类改善与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不足, 认识、利用、改造、维护自然的能力不足, 以及人类认识、发展社会的能力不足, 才是造成经济稀缺性、进而产生其他一系列经济与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源稀缺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 (冲动) 无限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经济问题的总根源。

人力资源侧重于人、自然、社会这三个方面, 而人力资源稀缺其实就是在于人、自然、社会三个方面的稀缺。第一个方面是指人类认识自我并掌握、发展自我的能力稀缺;第二个方面是指人类认识自然、改善自然的能力有限, 存在稀缺性;第三个方面是指人类认识社会并完善、发展社会的能力不足, 是稀缺的。当前所有水资源问题的发生根源可从这三个方面得以阐释和说明。

当前水危机状况

1.全球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1972年, 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 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世界资源研究所”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地球上可供生活、农业和工业之用的水资源正在走向极限。”

自20世纪中叶以来,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城市化扩展迅速, 农业灌溉快速发展, 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能源消耗日益增加, 这一切导致了全球水资源危机, 包括湖泊干涸、河道断流、湿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目前, 全球13的人口严重缺水, 其水资源占有率低于联合国指出的保持健康需水的标准, 即每人每年不低于1700m3。据预测, 到2025年, 全球缺水人口将增至35亿。

2.我国水资源状况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 而用水量却进一步增加, 再加上水污染严重, 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 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

当前, 我国的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水污染严重;水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供水能力不足;水旱灾害严重;区域争水、部门争水, 流域水资源动态失衡严重;重兴利轻防灾, 重开发轻保护;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恶化;水资源的可持续空间受到严重冲击;法制不健全等等。

人力资源稀缺理论对当前水资源问题的分析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 资源稀缺性与欲望无限性的矛盾是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对稀缺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认为, 因当前水资源的数量有限, 导致人类需水量不足、水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出现。然而, 在最近研究中, 人们发现, 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观和观察资源稀缺的立场存在着问题。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观, 解释当前水资源问题有行不通的地方。世界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自然资源绝对存在状况的稀缺问题。人类需要永远都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根源, 恰恰在于人类自身有限能力与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 即人力资源的稀缺性矛盾。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资源, 当前水资源问题也是可用人力资源稀缺性来解释。

1.人类认识、掌握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不足

当前, 世界人口已达72亿, 人口剧增导致世界淡水用量每年都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造成人均占水量日趋减少。当前, 全球有70%以上的陆地淡水不足, 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障。其实, 当前水资源不足、水污染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口数量过多。由于人数过多, 相对于人类的需水量, 水资源是相对短缺的。如果人口数量控制在水资源数量约束范围内, 水资源不足问题也就可得到控制和解决。水污染是由于人类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被肆意排放, 排放量超出水的自然净化能力, 导致水体的污染。人口越多, 排放量也就随之越多。

由于人类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需水能力的有限, 因此导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以及对水的过多需求, 这两者的对立直接使得水资源越来越欠缺。当前, 人类节水意识淡薄、用水利益冲突导致的非理性状态、社会责任感弱等是人类对自身认识不足的体现, 自我控制能力差, 没有很好地约束和发展自我。水资源使用效率低、水污染严重、流域与区域之间用水冲突等现象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人类的自我认知、掌握与发展能力不足所导致。人类要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不断学习, 达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境界。

2.人类认识、改善自然的能力有限

水旱灾害频发、工程型缺水、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水资源问题是人类对自然认识和改造能力不足的体现。世界各地水旱灾害频发, 地震、海啸、极端气候等不确定因素, 打乱了水的运转系统;并且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低效, 甚至有时会造成一些生态危害等问题。一些水资源丰富但地势崎岖的地区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 导致工程型缺水, 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湖泊干涸、土地沙漠化等生态危机很大程度是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律认识不清, 随意使用水资源, 没有有效开发与使用。用经济学的话表述是, 没有使水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利用效率最大化。

相对人类而言, 大自然是神秘的。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认识和揭示大自然发展规律的历史。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 人类对水资源的认识水平和开发利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但是达到人与水资源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地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人类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3.人类认识、完善及发展社会的能力稀缺

水资源开发技术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法律制度保障不健全、水资源管理不当等问题, 是人类对社会认知能力和发展社会能力不足的表现。人类的社会需要无限, 而社会能力有限, 这是人力资源稀缺性理论在社会层面的体现, 这一对矛盾也是导致水资源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水危机事件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技术、制度、法律等社会层面的能力不足所引起的。2014年4月10日兰州发生的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社会影响很大, 给民众造成极大恐慌。究其原因, 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由此可看出, 监管不力、设施老化、规划不合理、职责不到位等社会层面的原因, 导致此次事件发生。

水资源的社会需要多样化、层次化, 促使人类必须改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有效合理地管理水资源。海水淡化和污水净化等技术有利于增加淡水资源的供给量, 意义重大。人类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人类的规划发展做的很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技术设备更新换代慢、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落后等是当前水资源开发的技术瓶颈, 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是制度瓶颈, 监督、管理水平低下是管理瓶颈。突破这些“瓶颈”, 一定要提升人类自身的社会能力。合理规划人类的社会需水量, 完善制度, 提升技术, 加强监督、管理等, 从社会层面治理当前水资源问题。

水危机的治理之策

产生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源稀缺性, 而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稀缺问题, 是治理当前水危机的根本之道。

水资源的利用在于满足人类的用水需求, 以人本化、幸福为导向, 开发、使用、管理水资源, 才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当前治理水资源问题, 同样需要以幸福、人本为导向, 从人力资源稀缺的三个方面具体展开。

1.提高人类自身认知、掌握及发展的能力

第一,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当前全球72亿人口早已超出地球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赤字和生态足迹不断增大, 水危机形势日益严峻。世界人口数量的激增并由此引致的经济发展将使水资源 (通常为淡水资源) 的需求量也快速上升。人们的生活污水量与生产废水量同时也极大地增加, 由此加大水污染严重程度, 水环境管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对缓解当前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加强水资源相关的科学教育和宣传工作, 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科知识的广泛性、人类精力的有限性使得真正了解水科学的人数量还很少, 由此加强水科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当前水资源情况, 意识到水危机的严峻形势, 人类才有危机感, 进而才会有意识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除了科学教育外, 相关的道德教育和宣传工作也同样重要, 在社会上形成节水、护水的良好风气, 以污染水、浪费水为耻, 提高每个人的责任感和道义感, 最终真正成为一个合乎理性、自由全面发展、“天人合一”的人。

2.提升人类认识、改善自然的能力

第一, 积极探索水资源的发展规律, 完善水科学的发展。当前, 水科学发展迅速, 学科体系也很完善, 比如, 对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管理、水价、水的排污权等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刻的研究。人类对水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步, 但是, 真理知识具有相对性, 水还有很多神秘之处有待人类继续研究。人类要不断利用发达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知识, 探索水科学的神秘顶峰, 解开水的层层面纱。只有对水资源有深刻、正确的认识, 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与管理水资源。

第二, 合理运用水资源发展规律来使用、管理水资源以及治理水危机。在充分了解水资源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遵循和利用其规律来开发利用、管理及治理水资源。根据水资源的用途和地区、流域差异等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统筹管理好水资源。具体分析水危机的情况, 针对不同的水资源问题来系统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比如对于区域或流域间水量分配不均的情况, 可以修建一些水利工程调配水资源。同时也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过程管理, 对水系统及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进行论证, 对后果进行定量模拟分析等一系列工作。通过对水危机的治理, 以达到人类改善水生态、水系统的目的。

3.提高人类的社会能力

第一, 加强对水危机的社会层面理论研究, 提高社会认识。要加大对有关水资源的制度、技术、管理、规划等的研究, 从理论上做好治理水危机的准备。水资源问题很多是由人类的社会因素造成的, 管理的缺失、制度的欠缺、技术的落后等都可能是水危机发生的主导原因。学术界和理论界应开创出一系列有效的新方法, 并对此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 为水危机的治理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

第二, 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治理水危机, 提高人类发展社会的能力。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修建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水利工程, 确保水利设施的更新换代, 研发和推广水循环利用、海水淡化技术等, 突破水事业发展的“瓶颈”。目前, 水资源的管理还有很多困难, 区域和流域之间协调统筹问题依旧存在, 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的冲突也难以管理和协调。集成水资源管理、幸福水资源管理等模式, 都是对传统水资源管理的突破, 是管理上的进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健全法制、依法治水, 为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和保障。此外, 相关水资源管理部门和环境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 预防水污染和用水冲突等水事件发生。

全宗理论创新论 篇11

关键词:全宗理论全宗方法概念创新

1全宗理论、全宗原则、全宗方法面目不清,应予廓清

当前,全宗字眼的概念层出不穷:主体全宗、客体全宗、观念全宗、实体全宗、机关档案全宗、科技档案全宗、档案全宗、类全宗云云。加上已列入国家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九个全宗字眼概念,再加上全宗理论、全宗原则、全宗方法、国家档案全宗等一批元老级全宗字眼概念,且不论美国全宗理论、英国全宗理论、苏联全宗理论、中国全宗理论之类,全宗字眼概念者便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全宗家族。

笔者认为全宗家族有些成员面目不清,首先是全宗理论、全宗原则、全宗方法几个重要概念面目不清。何以见得?请看本世纪一部教科书上的一段文字:“全宗不仅是一个整理方法问题,也是一条原则,一种理论,称作全宗原则和全宗理论。”这里一句话讲了四个概念:全宗、全宗方法、全宗原则、全宗理论。而且四个概念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分清彼此。事实上,我们的许多档案教科书几乎都是这样认识这个问题的。又如一本档案学教科书在“全宗理论”一节中说:“从1841年法国内政部在《各省和各地区档案整理和分类基本条例》中提出尊重全宗原则150多年来,全宗理论成为许多国家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这里也是很坦率地把全宗理论与全宗原则划了等号。张辑哲先生则把这个问题说得更加清楚和形象。他说:“全宗原则的深刻理论意义与广泛的实践价值,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揭示与阐发。以往的档案学往往是将全宗原则仅作为一种整理原则和方法来讲述。虽然也说全宗原则不仅是一种整理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理论,即‘全宗理论。但这一‘理论的实质内容却从未被认真展开过,给人一种‘全宗原则确有其事,而,全宗理论不过‘说说而已的感觉。”笔者以为,全宗家族有点乱,乱就乱在其中几个领军的概念上,主要就是全宗理论、全宗原则、全宗方法。现在,确实有必要对其廓清。

2全宗理论之概念应该具体化,以利于全宗理论系统化、全宗理论创新及其研究领域的开拓

笔者以为,全宗理论、全宗原则、全宗方法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三者应当各有各的确切定义。特别是全宗理论,它是统筹档案实体整理全局的大概念,不能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说法。这里不妨先对全宗原则作简单的一提。笔者以为,全宗原则是档案实体收集、整理、保管必须依据的法则。其核心是,对具备全宗构成者条件单位的全部档案必须维护其完整性,同一全宗的档案不得分散。全宗原则的适用范围应在适合于按全宗构成者方法组织档案实体整理保管基本单元者内。对于不适合全宗构成者方法组织档案实体整理保管单元者,是不适用的。笔者这一看法与我档案界传统认识并无什么不同,这里重复这一认识,意在将其与全宗理论、全宗方法概念完全剥离。

关于全宗理论概念,笔者现试着为其定义,以为抛砖引玉之意。笔者将全宗理论概念表述为:全宗理论是对档案实体收集、整理与保管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档案实体整理保管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思想实质是,在档案实体整理与保管工作领域充分尊重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最大限度地维护档案资源的最佳存在环境。全宗理论研究对象是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与保管。给全宗理论作以上定义,至少有两点重要意义:一是其对全宗理论的具体化、系统化有推进作用:二是其有利于全宗理论研究领域的开拓。

全宗理论概念的明确对全宗理论具体化、系统化有着重要意义。上述全宗理论概念明确了全宗理论就是理论,明确了全宗理论是对档案实体收集、整理与保管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档案实体整理保管的基本指导思想。如此,就摒弃了其又是理论、又是原则、又是方法,结果理论是模糊理论,原则是变通原则,方法不过是以立档单位为档案整理单元一句话,那种不科学的东西。其又明确了全宗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研究对象,这“全宗理论”不过“说说而已”的模糊形象也就转变为实在具体的了。人们不再随意地把全宗说成全宗理论、全宗原则、全宗方法,也不再把全宗原则、全宗方法、全宗理论作同一概念来混用。其各概念在全宗家族体系中各占其位,各司其职。全宗理论这一概念也就不再是可大可小、可此可彼、一盘散沙的概念了。比如法国的全宗理论、美国的全宗理论、英国的全宗理论、苏联的全宗理论、中国的全宗理论等等一类叫法便要改变。它们将代之为法国特色的全宗理论、美国特色的全宗理论、英国特色的全宗理论、苏联特色的全宗理论、中国特色的全宗理论等等。因为全宗理论这一科学名词是世界的。

全宗理论概念的明确,有利于全宗理论研究领域的开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将全宗理论研究对象从档案实体整理扩展到收集、保管,自然就扩大了全宗理论的研究领域,张辑哲先生曾经质疑国家档案全宗这一概念,认为“这一概念的使用,实际上犯了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理由是它随意突破了“全宗”概念的外延界限,从而伤害了其内涵确定性和整个概念的科学性。造成其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这是从全宗档案实体整理角度看问题的。如果从国家档案实体保管角度看问题,那就决非如此。笔者曾从国家全部档案实体管理安全监控角度重新审视国家档案全宗概念,提议建立国家档案全宗控制系统。笔者将国家档案全宗分为广义概念、狭义概念,提出“狭义的国家档案全宗意指藏在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里的档案资料的总和。”这样看,国家档案全宗的内涵和外延便是十分确定、清清楚楚的了。从收集角度看,全宗理论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档案的收集范围问题。国家规定,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负责收集本行政辖区内形成的档案。如今,许多经济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打破了行政区域界限。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泛渤海经济区,经济规模大,活动频繁,产生的档案自然多。这部分档案的收集还完完全全地依靠行政区划行不行,其会不会破坏档案的形成规律,会不会影响甚至破坏档案间的有机联系,会不会出现档案收集归属权不明而导致档案几家争或者被忽视冷落流失破坏损毁的问题?为此,出一个长三角经济区全宗、珠三角经济区全宗、泛渤海经济区全宗,全宗理论如何解释,认可不认可?不仅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泛渤海经济区,又比如中原经济区(晋城、长治、邢台、邯郸、安阳、濮阳、济源、焦作、新乡、鹤壁、菏泽、聊城、临清等十三市经济圈),各跨县、跨乡经济文化圈,所形成

的档案都有上述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不就大大开拓了全宗理论研究领域了吗?

3全宗方法新概念及其基本思想方法的创新意义

笔者这里将全宗方法定义为:档案实体收集、整理及保管的基本方法。其基本思想方法是,在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与保管中,坚持以历史主义为主,以逻辑主义为辅,实行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其目标是实现档案实体整理保管的系统化、有序化。

以往,谈到档案实体整理,遇有档案实体整理单元的形成者不符合构成立档单位条件,其整理原则、整理方法便受质疑甚而被排除于全宗原则、全宗方法之外。自然,其整理的理论根据也就被排除在全宗理论之外。这也是人们有意无意地将构成立档单位的条件与全宗理论、全宗方法划了等号的原因。在我们把全宗理论涵盖到整个档案实体整理领域时,在我们确立了全宗方法是“坚持以历史主义为主,以逻辑主义为辅,实行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后,我们便不能再随意将档案来源不符合立档单位条件而组成档案整理单元者的整理思想一概排除于全宗理论之外。笔者这样说,也许有人会提出批评,这么说。什么整理思想都属于全宗理论,全宗理论不就等于一个大杂烩了吗?我们说,不是的。不科学、不合理、不正确、不适用的档案实体整理思想不是全宗理论,违背全宗方法的思想、方法不属于全宗理论。这里还应指出,历史主义、逻辑主义两种思想方法都可应用于全宗理论。张辑哲先生认为逻辑主义“‘用武之地主要在档案内容与信息管理领域,‘历史主义主要适用于实体管理。“笔者以为,将逻辑分类方法在档案实体管理领域的应用视为“向全宗原则的‘挑战”,是不妥的。事实上,无论是档案实体管理还是档案信息管理都离不开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两种方法。在具体操作上用几种方法,以哪种方法为主,还是要视操作对象的情况而定。某些专业性、科技性较强,类目体系化特征突出的档案实体。分类时为什么不可以用逻辑方法,遵循逻辑规律?这种情况下所遵循的逻辑规律,便是符合历史规律、自然规律的。又有某些属于档案信息管理领域的东西。例如全引目录的编排。却又主要遵循了历史主义,运用了历史方法。再者,无论档案实体管理还是档案信息管理,从整体上讲,都难以离开历史、逻辑两种方法的结合。二者唯联系是用,鲜有各自万能。张辑哲先生曾经担心逻辑分类方法“向档案的实体管理领域‘突进,取代全宗原则的,统治地位。”以本文全宗理论观点,逻辑分类方法乃全宗方法思想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会取代全宗理论的统治地位,它也是全宗理论统帅下的一个方面军。

4全宗理论与全宗、类全宗

从新确立全宗理论在全宗家族中的指导地位,势必要重新认识全宗与全宗理论的相互关系。以往,全宗被认为是全宗理论的核心。而全宗的主要内涵是全宗的不可分散性与全宗形成单位构成的条件。违背了这些,就是违背了全宗理论,而违背了全宗理论便是档案实体单元整理保管的大逆不道,如今则不然,全宗只是全宗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概念,档案实体整理保管基本单元概念之一。档案实体整理保管基本单元可与全宗并列者还有其他,比如类全宗。何谓类全宗?笔者曾经著文以为,“有些档案,不是依据形成者联系组成基本分类管理单元的。那它就不是全宗,我们就不必将其冠之以全宗名号。比如,我们可以把非形成者联系组成的档案分类管理单元称之为类全宗。称其为类全宗,一是说它是一个类似全宗,与全宗并列的档案分类保管单元,二是说它是依事由原则、分类法原则构成的档案分类保管单元。”笔者类全宗概念提出后,山东省档案学会将其列入档案学研究题目,称之为“类全宗理论”。在重新确立全宗理论在全宗家族中的指导地位后,这种提法便不再必要。因为,用全宗理论概念的新视角审视类全宗,它完全符合全宗理论,它是全宗家族概念的一员,它与全宗理论一脉相承,便没有必要另立山头去树一杆类全宗理论旗帜。类全宗是全宗理论指导下档案实体整理保管实践的产物。它不是对全宗概念的否定。恰恰相反,它是对全宗概念的间接肯定。不是吗?有了类全宗概念,我们就不必怀疑全宗概念是否过时,是否将其内涵外延进行修正,这就保证了全宗概念的稳定性。笔者以为,类全宗说可以依事由原则、分类法原则组织档案基本保管单元,也可以像组织案卷那样灵活运用作者、问题、名称、时间、地区、通讯者等等特征组织档案基本保管单元。但是,运用这些整理方法时,一定不可打乱整理保管对象的历史形成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类全宗对那些形式色彩重而稍逊内在联系色彩者就更适用些。比如临清市档案馆保存的二三百枚印章,时间跨度40年,原持用印章单位遍及全市党政企事业单位,除个别印章能与馆藏全宗统一编号外,其来源者完全是一盘散沙。对此,我们就采用了形式分类法,将其编为一个类全宗,用一个流水号排列。只对其个别与馆内全宗一家者另加标注相关全宗号,最近几年,国家综合档案馆实物档案大增,其中的多数作者不明,时间不清,颇宜采取上述形式分类法,组织类全宗。再者,有些捐赠者捐赠的档案资料规模大、形式多样,内容纷繁,形成年代长、地域广,形成者极度分散,也可以采用捐赠者方法形成类全宗。“大凡捐赠的档案资料都是比较珍贵的,捐赠者对其在馆内的保管命运比较关心,捐赠者原则以一捐赠者所赠档案资料为一整理基本单元,让捐赠者看起来舒服放心,为其档案资料排架未分散,也能突出体现捐赠者利用方便、优先的意义。这对进一步开展珍贵档案的捐赠活动是大有好处的。这一原则其实也是扩大了的来源原则。”当然,如果捐赠者方法形成的类全宗,其档案也会有与馆内全宗为一全宗者,就应该在相关档案编号上注上相关全宗号。有必要的话。待时机成熟时归入同全宗。

5全宗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必能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工作带来新思维、新变革、新气象

薛宝钗人物新论 篇12

这是一个各方面丝毫不比林黛玉逊色的女性, 从而对她的分析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把这些放在今天, 依然值得去思考, 去反思, 去学习。

1 宝钗的家世

说到她我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她的家世, 出生地位以及一些问题。薛宝钗金陵人氏, 本是书香既世之家也就是说后来不是了。因为薛蟠幼年丧父, 寡母又怜独根孤种, 对他 ( 薛蟠) 溺爱, 遂至老大无成, 因家中有百万之富, 故只做个皇商。

薛宝钗之母薛王氏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 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 ( 即后来的王夫人也就是贾宝玉之母) , 是一母所生的姊妹。所以, 薛宝钗与贾母是外孙女的关系。

关于书香世家也是过去时了。在书里是通过贾雨村审判薛蟠打死人一事, 后面小沙弥拿出 “护官府” 来告诉我们介绍薛家的情况:

丰年好大雪, [脂砚斋批“隐‘薛’字”]

珍珠如土金如铁。

紫薇舍人薛公之后, 现领内府帑行商, 共八房分。紫薇舍人即中书舍人, 为撰拟诰敕之专官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唐开元年间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帑倘: 国库所藏之钱财。但是薛蟠的情况我们也看见了, 所以他不可能做官了, 也就后来只做个皇商。

什么是皇商以及在当时社会的地位。所谓皇商就是专为宫廷采办购置各种用品东西的人。《熙朝纪政 ‘买办》: “我朝无均输和买之政, 凡官府所需, 一出时价办。”民间把这种给皇室 “买办”的人称为 “皇商”。皇商在当时社会十分低下, 商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不劳而获的行业, 商人虽富却没有任何地位, 排在所有行业之后。在金陵十二钗的出身中, 宝钗出身最低。

宝钗的出身是十二钗中最低的。贾家的姑娘、王熙凤、史湘云等出生于王公之家, 黛玉的祖上也曾袭过列侯, 其父林如海也是科举出身, 既是钟鼎之家也是书香之家。秦可卿的父亲是营缮部, 是建筑部的官员, 李纨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 是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官。妙玉的出身虽未明说, 但从其生活习惯以及所用茶器来看, 自然是贵不可言。 ( 曾有人说妙玉是皇室的人为了躲避什么来到此, 在此处我们暂且不去研究她们。)

关于选秀的事情。在第四回就写到薛蟠在金陵 ( 即现在南京) 惹了官司, 也许有人就说了他畏罪潜逃了逃到北京。其实不然, 书中这样写道: 人命官司一事, 他却视为儿戏, 自以为花上几个臭钱, 没有不了的。

脂砚斋在此批 “是极! 人谓薛蟠为呆, 余则谓是大彻悟。” 其实他根本没把官司当成事, 那么他来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薛蟠来京的目的有: 送妹待选

近因今上崇诗尚礼, 征采才能, 降不世出之隆恩, 除嫔选妃嫔外, 凡仕宦名家之女皆报名达部, 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 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赞善在当时专为指太子府的一种官名。

我们能够理解这么有钱家的千金送到宫里面肯定不是单纯的为了服侍别人, 而是为了选妃。在第八回中薛宝钗说了 “金锁是和尚给的, 等日后有玉方可结为婚姻”。在此处她怪莺儿多嘴, 因为从一开始她不认为有玉的是贾宝玉, 很有可能是皇上或者王爷。我们不要忘了从皇上到王子都有玉的, 皇上有更大的玉, 而且还是玉玺来。在十七十八回中, 薛宝钗曾经说过: “谁是你姐姐, 那上面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 ” 说明她是以元春为榜样, 自己也想穿黄袍, 所以她不心里刚开始不承认她的终身依靠就是贾宝玉。

薛宝钗有没有参加选秀女? 答案是肯定的, 她不光参加了而且落选了。我们可以了解到选秀, 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 不在旗的想参加, 势比登天; 在旗的想逃避选秀, 也是自讨苦吃。

首先她是有资格的, 所以她是不可能逃避的。选秀女制度从明朝到清朝是有所改变的。朝廷为了保证满族血统的纯正, 选秀女的标准在第四回有介绍。她是世代的满族中的包衣世家 ( 所谓包衣就是以前在满族手下做奴隶, 后来经过战争一些方面被封了大官) 。

2 薛宝钗的外貌与性格

在第八回是这样记录她的长相的: 唇不点而红, 眉不化而翠, 脸若银盆, 眼如水杏。在第四回也有一句: 生的肌骨莹润。在二十八回中宝玉曾经羡慕的发呆。

在性格方面第四回写到: 举止娴雅。罕言寡语, 人谓藏愚; 安分随时, 自云守拙。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 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 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另一方面, 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 正如脂评所说: “待人接物不亲不疏, 不远不近, 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 形诸声色; 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 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 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 以博取他们的好感, 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 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 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 “稳重和平”; 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 “真是大户的姑娘, 又展样, 又大方, 怎么叫人不敬重。就连小丫头们, 也多和她亲近。”

“唇不点而红, 眉不画而翠, 脸若银盘, 眼如水杏, 罕言少语, 人谓藏愚, 安分随时, 自云守拙”这是 《红楼梦》第八回对薛宝钗的正面描写, 这就是薛宝钗, 外貌当然很美了, 形为可不是拙, 而是低调, 心冷, 城俯深, 她很有才华, 样样皆通的才女, 也有她的沉静淡泊, 然本质是受到封建礼教束缚太深, 并维护着这种制度, 用他来腐化其他人, 自己也深受迫害。总之极为复杂, 她有她可敬之处, 不仅仅是她的外貌, 而主要是两点, 一是她那卓越的才学, 二是她宽厚助人; 她也很可恨, 虽然也很无奈, 也确实无奈, 可她确是那么做的; 她也很悲惨, 后半生命运悲惨。

她的性格, 思想脱离不了当时的时代束缚, 也离不开自身的家庭教育。总之, 她在我看来, 放在现代, 就可能是一极其优秀的人; 而放在那个时代就是悲剧了。也没有这种可能性, 因为每个时代的人就自然而然的会受到当个时代社会形势的思想的影响, 而值得每个人记忆的是在那个时代, 有没有去改变。

贾宝玉, 林黛玉, 晴雯是反抗者; 薛宝钗没有, 但一样也是受害者, 但她留下的学识是会留传千古的!

且先说薛宝钗在绘画上的造旨。在 《红楼梦》四十二回中写道“我有一句公道话, 你们听听。藕丫头虽会画, 不过是几笔写意。如今画这园子的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 山石树木, 楼阁房屋, 远近疏密, 也不多, 也不少, 恰恰的是这样。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 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 该多该少, 分主分宾, 该添的就要添, 该减的就要减, 该藏的就要藏, 该露的就要露, 这一起了稿子, 在端详斟酌, 方成一幅图样……”从这里, 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出薛宝钗是多么的有才华, 是真正懂艺术之人, 现在的学校就缺少这种爱研究的人; 同时, 每一个人也应该做这样一个踏实的, 懂得知识, 懂得艺术的人, 从这里, 确实是收益很多, 首先, 是在现实生活中, 说话就要说些有价值的话, 对别人真正有用的话, 薛宝钗说话很少, 可每一句都说的有水平, 有作用, 就像她在讲绘画一样, 思路明确, 条理清晰, 懂得大局。她在讲画也就似讲自己一样, 能做到完美, 能知道什么该留什么该去, 而是那么的没有毛病。是, 薛宝钗是很少说话, 可在她喜欢的, 她懂得东西时, 她是大大方方的说了好些, 而没有丝毫的保留。她确是一个难得的才女, 在诗和画中, 她的精神是安静的。

同时, 薛宝钗在现实生活中确是现实和虚伪, 低调和冷漠的。如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关于金钏的死, 薛宝钗为了劝解王夫人是这样说的 “姨娘是慈善人, 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 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 或是在井跟前憨顽, 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 这一出去, 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 岂有这样大气的理, 纵然有这样大气, 也不过是个糊涂人, 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 “这话虽然如此说, 到底我心不安”她说: “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 十分过不去, 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 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心是很冷酷。

3 薛宝钗的知识

在知识方面: 读书识字高过十倍于其兄 ( 薛蟠) 。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及诸子百家、佛学经典, 都有广泛的涉猎, 其造诣之深, 杂学旁收的宝玉、刁钻古怪的湘云, 都佩服他知道的如此多。在探春画大观园的时候, 她时常给予建议和指导。宝钗道:“我有一句公道话, 你们听听。藕丫头虽会画, 不过是几笔写意。如今画这园子, 非离了肚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这园子却是象画儿一般, 山石树木, 楼阁房屋, 远近疏密, 也不多, 也不少, 恰恰是这样。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 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 该多该少, 分主分宾, 该添的要添, 该减的要减, 该藏的要藏, 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 再端详斟酌, 方成一幅图样。第二件, 这些楼台房舍, 是必要用界划的。一点不留神, 栏杆也歪了, 柱子也塌了, 门窗也倒竖过来, 阶矶也离了缝, 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 花盆放在帘子上来, 岂不倒成了一张笑 ‘话’了” ( 第四十二回) 宝钗讲的关于工笔画的要求, 布局的构思, 以至画具、色料、用纸的开列, 都是源自薛宝钗绘画方面的学问, 用的是谁都能听得懂的语言, 融合在生活的体验里, 显得贴切自然, 令人信服。

4 薛宝钗的独特个性及评价

在大观园的女性当中, 薛宝钗几乎是个最完美无瑕的人。论才能, 她不输给王熙风贾探春; 论美貌, 她比黛玉有过之而无不及; 论学识, 与黛玉仅有诗才相比, 她可谓 “全才”: 惜春画画, 她能讲出一套画画的理论, 湘云作诗, 她能讲出一套吟诗的道理。至于一般常识的丰富, 事理的通达, 更是无人能及。她似乎集众人的优点于一身, 但又不是优点与优点的相加, 她还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论才干, 她与王熙风贾探春都可属于 “补天派”。但她所作的是努力顺应这个社会, 在这行将倒塌的封建大厦里努力维持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是一个 “有才”也不去 “补天”的人。

论诗才, 薛宝钗一点也不逊于黛玉, 但黛玉是以诗为中心, 抒发性灵; 宝钗是为了学以致用。作为一个候选入宫的才女, 她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 “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 因此她对于求知就有一定的规范, 所以黛玉醉心于 《西厢记》《牡丹亭》, 而宝钗更推崇程朱理学, 她不但认为那些 “杂书移了性情, 就不可救药了”, 甚至于说 “咱们女孩儿家不识字的倒好”。薛宝钗是一个出色的才女, 但却不会是一个好的诗人。

对于这样一位有才有貌的宝钗, 作者对其十分推崇, 不过也有比较深刻的不满。

作者在介绍她出场的时候说她 “罕言寡语, 人谓藏愚; 安分随时, 自云守拙”, 这很明显是讽刺的话语。在二十二回中, 更是借用丫头坠儿怀疑宝钗藏了她的扇子, 点出她善 ( 扇) 藏的性格特征。

作者写薛宝钗吃的是 “冷香丸”, 这种要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 夏天开的白荷花花蕊十二两, 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 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四时名花皆为白色, 突出一 “冷”字, 这也正是对薛宝钗形象的概括, 显示了她性格中的 “无情”的特征。宝钗的冷静与理智到了令人惊异的程度, 仿佛她没有人的感情。逼死人命的王夫人尚且对金钏之死感到不安, 无恶不作的薛呆子尚且对好友的 “冷遁”感到伤心, 而宝钗在这两件事情上的反应只是如何安慰王夫人和如何安顿跟随哥哥的家人。这样的冷酷无情恐怕也是全书仅有吧。

摘要:《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与贾宝玉、林黛玉鼎足而立的人物。但对于这样一个表面上近乎完美的人物形象, 读者的评价却历来褒贬不一。本文拟从薛宝钗的形象、性格特征等方面着手, 去解读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

上一篇:风险增加下一篇:药品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