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治理(共12篇)
银行信贷治理 篇1
一、引言
众所周知, 巨额的不良贷款一直是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一大隐患, 它不但直接造成银行业效益低下和经营困难, 同时严重阻碍了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前进的步伐。因此, 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促进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 增强同外资银行的竞争, 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业稳定、确保金融和经济安全运行也就成了当前政府及国有商业银行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近年来,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商业银行自身的努力下,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截至2006年12月底, 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90.17亿元, 不良率2.96%。但是, 由于经营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特别是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不良贷款反弹的较大压力。所以, 我们应加大力度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强化信贷管理, 如何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的增加, 以及如何提高贷款发放和管理的质量。
二、当前信贷风险监控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银行的不良贷款一般是由于多种原因形成的, 除银行自身的原因外, 还受企业违约、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以及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来, 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了信贷管理工作, 推行了审贷部门分离, 成立了风险评审管理委员会, 强化了贷款民主决策, 建立了行业技术专家咨询制度和信贷决策责任人制度, 实施责任奖惩等等, 使得信贷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贷款制度执行不严, 信贷政策向所谓的“大户”倾斜
当前, 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 造成商业银行对所谓的大户贷款审查不严, 未能严格执行贷款制度, 这种制度的倾斜加大了贷款风险。例如, 一些商业银行对这些客户不敢去严格管理, 严格审查其财务状况, 结果一些大企业集团由于经营不善倒闭, 导致大量贷款变成呆账, 如“蓝田股份”案例, 曾有十余家金融机构争相为其贷款。事实上, 集团客户或关联企业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其所造成的较大连锁反应和连带风险已给商业资产质量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2、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8年提出的《银行机构内控指引》, 完善的现代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应该以运作合法、有效和信息畅通为目标, 涵盖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文化、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责任分离、信息和交流以及监控和缺陷修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到目前为止,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管理体系和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 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还是信贷管理部门或资金管理部门, 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3、缺乏贷款风险评估机制, 对风险缺乏全程监控
实施信贷风险的防范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基础工作、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诸多方面, 其内涵应该包括经营理念风险意识、识别防范风险能力、风险评估技术、风险管理机制、规避化解风险措施等手段。这样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贷款风险评估机制, 对风险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管理, 做到事前要评估、事中要监控、事后要总结。目前, 我国金融机构的高级风险管理人才还相当匮乏, 风险评估机制也不够完善, 尤其是对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风险缺乏评估机制。例如商业银行偏好对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 以为其贷款风险小, 其实不然, 如四川绵阳机场, 地方和国债投资4亿多元, 银行贷款达3亿多元, 机场不仅经营亏损, 还有2亿多元机场设备闲置在那里, 机场将无财力归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及利息。
4、重贷款营销轻贷款管理, 缺乏对客户的全程管理
重贷款营销轻贷款管理一直都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积弊, 款项贷出去了, 任务就完成了。因而一些商业银行对前台客户营销配备人员较多, 对贷后管理人员配备较少, 贷后管理工作薄弱, 贷后管理责任制不落实, 风险预警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贷后风险追究不落实, 因而造成新的不良贷款继续产生。事实上, 不良贷款的形成大多与贷后严格管理有关, 这一点与企业的应收就会增加, 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将会降低, 因而, 需要在贷后落实管理责任制, 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全程管理。
5、缺乏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在管理学中人的作用占据首位, 而人的管理理念又尤为重要。由于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和专业性, 要求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 而且经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目前, 我国银行业属于高收入行业, 内部就业现象较为普遍, 外来优秀人才进入不多, 造成办事效率低下。而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的匮乏, 又使得银行缺乏风险管理理念。
三、防范信贷风险的相关治理措施
1、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 而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又是建立风险管理体制的基础。这样就要求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优化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系, 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提升风险控制技术水平。要确定风险管理战略, 提高持久的风险掌控能力, 建立覆盖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风险评估、监测及拨备计提制度和体系, 培育科学、审慎、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商业银行内部, 要逐渐树立“大风险管理”的观念, 即风险管理是每一个银行员工的职责, 而不单单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任务。
2、构建先进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对风险实行全程监控
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效是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 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内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应该是全面风险管理, 这既是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也是商业银行应对未来挑战的要求。要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避免风险管理分散的情况, 使得决策信息的向下传递和反馈信息的向上传递都是通畅的。同时, 还要研究、引进风险量化的管理模型,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运用现代金融工程的技术, 贯彻全面风险管理思想, 依托先进的风险计量和管理技术, 采用一切风险管理手段, 构筑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3、实施客户授信管理, 不断优化贷款结构
实施客户授信管理, 就是收集市场动态和客户经营情况,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 充分评定客户的偿债能力和意愿, 审慎地确定授信额度, 以减少信用风险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客户信用等级的测定和客户授信额度的确定。事实上, 贷款前对客户信用等级的测定和客户授信额度的确定是前移风险关口, 再加上贷款后的跟踪管理, 这样既保证了银行风险管理的统一性和独立性, 又从业务风险产生源头就进行了有效地控制, 实现风险管理理念在业务部门的前移并保证风险管理意识到位。
4、强化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在信贷业务和管理中, 人才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商业银行同国外相比, 人才相对不足, 尤其是风险管理的高级人才相当匮乏, 这制约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强化与发展, 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及执行效果。解决这一问题, 要构筑以人为本的理念, 健全贷款责任制度。一方面应加紧人才的引进, 充实风险管理的各个阶层, 不能因为种种原因降低信贷岗位专业识, 通过以老带新、奖惩制度等方式明确信贷工作岗位责任制。这样, 就能建立一支优秀的队伍, 再配以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不良贷款的产生将会更难, 而其清收将会更易。
5、强化依法管理贷款, 降低贷款风险
第一, 要充实完善各项信贷管理制度。第二, 要建立可靠的贷款风险信息系统, 对贷款风险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第三, 要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制度, 国际上商业银行管理信贷均采取合法的贷款担保制度, 它是实现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保证。第四, 还可以把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 依靠保险适当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 实现信贷风险的合理有效转换, 当然它也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第五, 要完善民事案件风险处置机制, 加快“内部律师”的培养, 逐步将法律规避风险方法用于金融资产管理, 避免恶意逃废债现象的发生。
6、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 认真执行奖惩制度
在传统的信贷风险考核激励机制下, 发放贷款给予一定奖励, 清收不良贷款也给予重奖, 造成中间真空的现象, 即质量好的贷款先奖后不奖, 质量差的贷款先奖后也奖 (若能收回) , 中间的管理显然是真空地带, 这样问题会很多。比如贷款发放数量越大、质量越差 (若最终能收回) , 则奖励越多;质量越好的贷款奖励越少。还有本来质量好的贷款先申报为质量不好, 然后向上级报告自己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终于收回贷款等异常现象的发生。而完善的考核体系与优秀的奖惩制度能实现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对贷款的奖励应放在贷款的全程监控上, 严格执行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贷款质量的提高。
7、进一步加大呆账核销的工作力度, 全程管理信贷资金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是对客户进行全程管理, 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就进行有效地控制。一是严格按信贷规则进行管理, 对每笔贷款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进行审查核实, 坚持做到选准优良客户, 严把贷款准入关;二是严格贷后跟踪管理, 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 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防范风险措施。
同时, 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 他们之所以能长期保持较好的资产质量, 除了具有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外, 足额提取拨备并及时核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一方面, 要进一步加大呆账核销的工作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的呆账核销政策, 及时核销符合政策的损失类贷款;另一方面, 借鉴企业的做法, 商业银行对于已核销的坏账、呆账还应派专人进行管理, 负责催收, 只要还有一线希望, 决不放弃。
摘要:当前银行信贷风险已构成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金融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不仅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更影响到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业稳定、确保金融安全运行的效果。因此, 目前亟需研究制定规避、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 防止不良贷款的反弹, 从而有效地抑制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业安全、稳健地运行。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治理
参考文献
[1]周萃: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首次降到一位数[EB/OL].中国财经网, 2006-01-21.
[2]艾勇: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降至1471亿, 主要靠自身消化[EB/OL].中国财经网, 2006-03-06.
[3]银行业案件专项治理不良贷款率降至7.5%[EB/OL].中国财经网, 2006-08-22.
银行信贷治理 篇2
2006年12月,针对我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适度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并于2007年10月将试点由6个省份扩大到31个省份。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开业村镇银行100家,实收资本超过40亿元,存款余额130亿元,贷款余额超过90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70多亿元,多数村镇银行已经实现盈利。总体上看,大多数村镇银行都能够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建立了基本符合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带动了各项业务较快发展。但是村镇银行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在于自身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健全。因此,本文就村镇银行的法人治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村镇银行法人治理。
一、村镇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一)股本构成多元化,民间资本积极参与
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村镇银行应采取发起方式设立,应有一家以上(含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截至2009年末组建的148家村镇银行中,属于国内大中型机构发起设立的有26家,其中国开行6家,四大行9家,其余11家由股份制银行发起设立; 1
外资银行发起设立的有7家;其余的由地方中小银行发起设立。从最先试点的村镇银行情况看,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独设立的村镇银行较少,社会资本参股村镇银行的比例平均超过50%。2010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放宽了村镇银行或者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允许发起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持股比例低于20%,为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治理结构多样化,创新空间较大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村镇银行应根据其决策管理的复杂程度、业务规模和服务特点设置简洁、灵活的组织机构,对于董事会、行长、独立董事、监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等设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就目前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上看,主要有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前者的典型例子如五家渠国民银行,后者的典型例子如福建建瓯石狮村镇银行。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由宁波鄞州银行发起设立,股东代表大会是五家渠国民银行的权利机构,股东按照所持股份对提交的事项进行表决;董事会设董事5人,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董事会除对重大事项决议外,重点制定对经营班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监事会设监事3人;经营管理层设行长1名,行长助理3名。福建建瓯石狮村镇银行由福建石狮农村合作银行独资发起设立,不设股东代表大会和董事会,设一名执行董事并制定了经营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监事由福建石狮农村合作银行的监察稽核部总经理兼任;经营管理层设行长1名,副行长1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带来的公司经营成本、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不尽相同,采用何种形式的公司治理结构更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
(三)机构设置较少,内控管理相对薄弱
根据《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应“科学设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精简设置职能部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从目前村镇银行的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组织架构都比较简单,部门较少,各部门之间相对独立,决策层次较少、链条较短,信息沟通渠道较为顺畅、反馈速度较快;在借鉴发起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制定了与当前业务联系较为紧密的规章制度;风险识别和防范的重点主要放在贷款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上,基本能够做到岗位分离、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监督评价和纠正机制作用的发挥主要来自内部监察稽核审计部门或者发起人银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控制检查与监管部门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引入外部审计制度的非常少。总体上讲,精简的职能部门、相对简单、便捷的业务流程,借鉴移植来的内控制度和
内部审计制度基本上能够满足当前村镇银行发展的实际需要,各类风险总体上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二、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的探讨
就村镇银行目前发展情况看,股权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公司治理结构还有待完善,内部控制仍显薄弱,相关的扶持政策还很不足。村镇银行应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起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法人治理结构。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和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激励和配套措施,鼓励、支持村镇银行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以此降低监管成本,防范金融风险,为村镇银行的商业可持续性提供坚实基础。
(一)优化股权结构
在发起方的选择上,监管机构应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到金融服务空白的区域设立村镇银行。中小金融机构(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长期在农村经营,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经验更丰富、更专业,能够为“三农”提供更加贴切的支农产品,只要各项措施得当,短期内能够部分解决农村服务空白问题,长期来看能够解决农村竞争不充分问题;由于农村金融业务的高风险性,要求其他商业银行大规模进入农村是不符合商业资本逐利性要求的,是不现实的。因此,监管部门可以有条件地降低中小金融机构的进入门槛,只要监管得当,能够较快、较大面积地填补农村金融的空白。在股权
比例的设置上,既要避免股权结构单一化,提高发起人的资金使用效率,又要保证金融机构对村镇银行的控股地位。虽然监管部门降低了作为发起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最低入股比例,但是如果民营资本在股权比例上占据优势,民营资本的逐利性、短期行为将不可避免的显现出来,这将加大金融风险,增加监管的成本和难度,也会造成贷款脱农化,不能使广大的“三农”真正受益,因此目前还不宜大幅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入股比例,金融机构控股的地位不能改变。
(二)完善公司治理
首先,村镇银行应认真比较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仔细权衡不同治理结构下的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着重通过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降低代理成本和监督成本,合理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公司治理结构;其次,村镇银行应当充分发挥作为一级法人的经营自主权,缩短决策链条,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再次,监管部门应与时俱进地制定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评估体系,并以此作为标准对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做出综合评价,督促并建议村镇银行设立合适的公司治理结构,鼓励支持村镇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公司治理结构创新,并做好后续的监管工作,做到“严监管”、审慎监管,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三)加强内部控制
村镇银行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薄弱环节的纠正与完善,全面构建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既要考虑到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涵盖经营管理监督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以制度规范业务操作、以制度约束业务操作、以制度监督各项经营行为,又要针对经营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借鉴移植过来的规章制度大胆地修改与完善。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强化稽核审计力度,高度关注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突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要岗位、重点时段的监督和再监督。大部分村镇银行机构设置精简,稽核审计力量相对薄弱,发起人银行应在稽核审计方面给以更多的支持。三是完善问责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实行严格问责制,做到违规必究、违规必处,切实通过对违规行为的严处,提高制度执行力。村镇银行刚进入农村,业务规模亟待扩张,各项经营行为要严格规范,违规必究、违规必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四)加大政策激励力度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结构治理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政策建议
1.公司治理的涵义
公司治理一般泛指公司管理与激励约束的方法。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合理分配出资人、董事会和高级经营管理层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核心是解决公司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问题。
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2.1所有者实际缺位,委托代理机制效率低
在治理结构较为规范的股份公司中,股东是通过在公司内部的股权代表,即董事会来建立与公司经理层的委托代理关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大多尚未建立董事会,作为出资者的国家直接将国有金融资产委托给国有商业银行经理层来开展经营活动。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虽然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但实践中却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安排来体现这个主体,使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缺位”。而且,在一个完善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是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通过市场进行双向选择,这就保证了委托代理结构的有效性。但在我国,全民作为国有资产的初始委托人是一个虚置主体,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公有性决定政府理所当然的成为代理人,而政府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使主体,不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更多是追求政治利益而放弃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选择代理人时也往往更多的从政治利益出发。所以,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不可能通过市场来建立,因为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代理机构与代表全民的政府的效用函数不总是一致。因此,国家只能运用行政指令指定或“构造”代理人。那么,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效率是低下的,也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2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不同程度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主要表现有:(1)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由于国有资产产权主体虚置,也就相应的缺乏来自初始委托人的硬性约束,从而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经理人员在法律上虽然不拥有银行的多数或大量股权,但却拥有对银行的实际控制权。如经理层决定商业银行发展、经营和分配等重大决策,甚至会出现个人独断现象;(2)政府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对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国家作为“全民”的代理人,实际是银行的最终所有者,国家保留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最终干预权利。如银行经理人员的任免、升迁等问题。正是由于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难以成为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即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严重不匹配,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甚至“合谋”现象。
2.3缺乏有效的制衡与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否真正建立、运行是否有效的关键是进行适度的分权,科学地规定代表不同利益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的权利义务,使银行内部各利益主体分别拥有相应的权力和约束,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从而规范、有效的运行,实现银行整体利益最大化。但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没有股东会,总行党委行使类似董事会的决策职能,经理层的选拔也是非市场化,而监事会的作用也极其有限。同时,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和银行经营财务状况不透明,使市场约束和社会监督约束也几乎没有。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截然分离的,银行经营管理者的报酬基本上保持着国家规定的等级工资制度,与银行的经营业绩没有直接关系。特别是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分开,经营者会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银行的长远利益,造成银行资源配置的低效以及严重的行为短期化。
3.改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3.1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体系
根据我国国情,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以法人股或法人相互持股为主体,以分散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专业投资基金持股为补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及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可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战略投资者,国有股权允许一定程度的稀释,只要仍保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即可。这样,有利于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产权主体多元化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为原则,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和恰当的制衡机制,确保各方独立运作,有效制衡。一是由全体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是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行使公司经营绩效的外部监督权。股权多元化后,国有股、法人股、公众股、外资股各自所占的权重是明晰的,可形成相互制衡的产权结构;二是董事会受股东大会委托,具体负责银行的发展战略、重大投资决策、财务预决算以及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三是经理人受董事会的聘任,具体负责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并对董事会负责;四是要确保监事会真正到位。
3.2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是衡量银行治理结构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防止银行“内部人控制”的有效手段。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掌握着银行的大量信息,如果缺乏透明度,股东、董事和监事会将很难了解其行为,就可能出现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特别是上市后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要根据相关法律进行,详细披露银行在特定时间的经营表现。同时,随着我国通讯技术的发展,开展信息管理手段创新,逐步实现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的标准化,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降低信息成本,加快信息流动,有利于增强外界对商业银行规范经营的约束力,保护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3.3设计恰当的激励约束机制
可引入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形成对国有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的长期激励机制。同时,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一般员工要改革薪酬制度,由以职位和工龄为基础过渡到以岗位、技能和业绩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对员工的考核机制,以真实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加大收入中与员工绩效挂钩的部分,从而加强薪酬的激励作用。在约束机制上,要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两方面的制度建设。内部约束即所有者约束,其中,重要的是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外部约束主要来自市场监督,即通过资本市场的业绩来发现银行经营者的价值所在。
3.4加快外部治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首先,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大力发展经理市场。要做到银行经理人的非官员化,银行要选择有深厚的金融经济理论功底、善于综合管理、精通金融业务、掌握国内外金融动态的专业人员作为银行的经营者,还要促进银行管理人员之间的充分竞争,真正实现银行管理的职业化;其次,强化银行业的监督管理。银监会督促各银行进一步完善银行章程,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权责分工,加强内部风险控制,规范银行的金融行为,并负责国有银行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促使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创新,以及银行公司治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最后,要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一个国家公司治理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法制状况。我国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总体情况不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制环境的不健全,银行很难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作为债权人的权益,而监管机构有时也不能通过法律手段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我们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以保障银行合法、正常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黄德根.公司治理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银行信贷治理 篇4
一、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金融生态环境较差, 与小微企业旺盛的信贷需求不匹配, 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信贷的供给, 必须加强有利于小微信贷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以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
1、增加中小型金融机构数量, 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覆盖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已经对民营银行的设置有战略部署, 借三中全会的政策东风, 一方面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 降低银行的准入门槛, 允许设立开办一些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民营银行, 进一步增加金融供给, 使金融服务能够普遍覆盖到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在现有情况下, 政府应该重视并且大力支持地方性银行如城商行的发展, 使其加快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 以立足当地, 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2、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提高银行小微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商业银行从根本上实现经营转型, 重视小微企业信贷, 前提条件是利率市场化, 银行能够保证利润。只有这样, 大银行才能发挥资本大、网点多、技术先进的优势, 实现小微信贷的批量审批, 在总量上扩大优势;小银行发挥机制灵活的特点, 更加深入乡镇和社区, 深挖小微信贷市场, 服务零售客户。
3、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鉴于目前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的主要是财政性担保公司的现实情况, 根据财力, 地方财政应该为财政性担保公司注资, 使其做大做强, 发挥担保龙头作用, 放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倍数;引导财政性担保公司对商业性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进行再担保, 使中小担保机构业务增加、发展壮大, 充分发挥中小担保机构的担保作用;规范担保机构的收费行为, 降低小微企业的非利息成本。
4、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使银行容易获得小微企业的信息。针对我国企业信用信息分散、信用体系建设主导权缺位的状况, 积极推进信息共享, 将工商、税务、经贸等政府部门以及工商联、担保机构等各方面掌握的小微企业的信息进行联接, 向银行公开, 使银行能够查阅到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需要状况等信息, 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加快推进小微企业的征信, 向小微企业宣传征信的意义, 组织小微企业申报信息, 聘请独立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对小微企业做出信用评价。通过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破解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降低银行的调查成本, 提高放款效率。
二、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推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优化市场环境, 需要打破各种“玻璃门”的阻挡, 为小微企业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推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扶持有发展前途的小微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引导小微企业认清经济形势, 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生产经营, 监督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 坚决打击破坏环境、制假售假等不良行为。
1、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 政府就应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不能对市场经济有太多的行政干预, 给小微企业发展的机会。小微企业犹如小树、小草, 尽管势单力薄, 但只要有阳光雨露, 在丛林中一样能够长久生存发展。很多百年老店的传承就已经证明, 小微企业做到“专、精”, 就能够吸引银行, 银行会上门主动营销, 资金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打破市场垄断、行政壁垒的阻挡, 给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必然选择。
2、促进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采用粗放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经营, 靠低成本实现发展, 带来的后果就是产品的附加值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的减少、环境的恶化, 小微企业的发展必须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小微企业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使小微企业自觉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升级, 依靠创新和科技实现提升和发展, 同时要出台扶持政策, 对小微企业的技术革新, 产业升级等给予财政贷款贴息, 减税减负, 激发小微企业主动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对危害生态环境、产能过剩、破坏资源又不进行转型升级的生产坚决进行关停。
3、推进小微企业诚信经营。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条件差、人员素质低、诚信不足的弱点, 政府应该在社会构建诚信氛围, 加强信用教育与宣传工作, 倡导小微企业诚实、守信, 懂得维护企业及个人的信用, 并且发动社会监督, 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的社会诚信经营环境。可以在小微企业分布较多的村庄、街道、社区等区域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搜集调查网点, 动员有威望的人员搜集调查小微企业及企业主的软信息资料, 建立小微企业诚信档案, 以提高小微企业的诚信意识, 为企业信贷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相关政策, 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作用
1、发挥财税政策对银行信贷投向的引导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对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提出了增速和增量的要求, 引导了银行信贷投向。政府还应该发挥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 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收益实行税收优惠, 通过减税方式, 使银行自觉自愿甚至争抢着为小微企业进行授信。同时, 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要给予特殊支持, 简化核销程序, 实行税前扣除, 增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动力。
2、发挥政策的配套支持作用。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 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 效果明显, 但在出台政策时要考虑政策的落实和相关部门的配合, 尤其是地方政府应该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不能只是模仿中央政策出台地方政策, 摆花架子, 而且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发挥政策配套支持作用, 防止政策成空头支票。比如, 有些被挡在银行抵押贷款门外的小微企业, 实际占用土地, 但由于历史或政策原因不能及时取得土地证, 贷款时不能抵押, 对于这类企业, 土地证办理部门应该分析原因, 及时为符合办证条件的企业办理土地证, 为抵押贷款创造条件。
3、政策支持的“度”要合理。扶持政策的出台确实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大量扶持政策的出台也引发了一些不正常现象, 一些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是紧盯市场, 而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申请政府的补助, 甚至靠补助过日子, 靠得到政府补助为招牌去申请贷款, 发展道路已经偏移。因此, 政策支持要有“度”, 政策应该以激发小微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为主, 不能弱化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体制, 防止形成小微企业对政策依赖, 加重财政的负担。
四、打造服务平台, 助推小微企业融资
1、打造银企交流平台。小微企业贷款找不到合适的银行, 影响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而银行在考核指标和利润的双重压力下, 对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变得很强烈, 如何寻找优质的小微企业客户也成为银行的难题。银行采用传统营销方式, 依靠客户经理在市场上寻找客户, 成本高、效率低, 必然影响小微信贷的速度及质量, 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服务职能,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一方面将当地优质成长性小微企业信息建立数据库并且推荐给银行, 使银行能够查阅到小微企业的规模、资产状况、经营状况、民间融资、资金需要状况等信息, 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 批量开发小微企业客户;同时, 主动联系银行, 与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将银行的授信条件及要求向小微企业介绍宣传, 使小微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银行及信贷产品。通过银企交流平台, 使银行和小微企业之间消除了信息不对称, 相互之间更易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必然促进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获得。
2、打造社会化服务平台。除政府职能部门为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外, 应该调动社会力量服务小微企业, 广泛吸纳融资、担保、技术、培训等专业服务中介机构入驻, 使这些机构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方向, 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方案设计、财务管理、担保等服务。比如, 关于小微企业财务硬信息短缺问题, 影响了银行的授信分析, 必然影响贷款的发放。财务硬信息的提供与小微企业自身的管理不完善、相关人员的素质较低有关, 通过社会化服务平台, 平台内的社会化培训机构会对小微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小企业会计制度, 并且能够按照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 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
3、打造政策宣传平台。中央和地方有关小微企业的政策出台之后, 必须让小微企业知晓, 并且能够享受政策提供的优惠才称得上政策发挥了作用。鉴于不同层次小微企业对政策的认知程度和接受信息渠道不同,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政策宣传平台, 通过各种渠道, 广泛宣传解释有关政策, 使广大的小微企业能够根据政策申请应该享受的待遇, 如税收优惠、政策补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政策, 并且监督检查政策的执行情况, 使政策效应得以实现。
摘要:小微企业在就业安置、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自身实力弱小, 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对较多, 其中银行信贷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难题, 需要政府在不干预银行具体信贷工作的前提下, 走生态化治理路径。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治理路径
参考文献
[1]刘峰, 尚会永.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逻辑:功能论抑或生态论[J].光明日报, 2013.9.13.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论文 篇5
(2)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这不仅可以增强资本实力、改善资本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促进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接轨。同时我国应推动银行在境内外上市,这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委托代理中的相关问题,强化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产权约束,完善市场“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的监督机制,使商业银行治理机制更加合理。
(3)建立对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在商业银行管理者的任用上要完善选拔制度,实现商业银行管理者的市场化选择。其次,要建立管理者薪酬与经营绩效和个人业绩相联系的机制,合理确定激励机制的水平,明确激励重点。在激励方式的选择方面,除了薪酬收入和风险收入,还应建立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员工持股制度等多种激励机制。最后,要强化对管理层的内控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道德风险成本。
(4)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组织结构。首先,要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和权利,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其次,要确定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构成,尤其是要引入独立董事,实行董事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以避免国有股控股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第三,要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功能,确保监事的独立性,以此来增强对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监督。第四,要尽可能减少政府的外部干预,提高银行经营自主性。
(5)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要规范我国商业银行的规范信息披露的原则和标准,增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相关利益者和社会的监督,保护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内容一般包括: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流动性与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情况、主要股份所有权和投票权、董事和主要执行人员以及有关银行激励结构的信息,关联方交易的性质和范围、重要可预见的风险因素等。
(6)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环境。首先应加强金融法律建设,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商业银行治理的合法性,同时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建立合理的外部监管体系。主要是建立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债务人、中小股东、国家、社区等的监管体系。再次,强化行业自律监督。引进和加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等社会机构的监督,保证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J]。南开学报,,(1)。
[2]@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武夷山市支行。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机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6)。
[3]@范黎波,李自杰。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公司治理和世界银行的角色 篇6
鉴于公司治理已成为时下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作者最近争得一个机会对世界银行公司治理的最高主管德尔克沙尼(Shidan Derakshani)进行了专访。德尔克沙尼是哈佛培养出来的经济学家,也是顶尖的投资银行家。他现在负责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两个机构的公司治理实践,并领导一个名为全球公司治理论坛的组织。在访谈中,德尔克沙尼谈论了公司治理的几个核心问题以及世界银行在新兴市场(包括中国)的角色和功能。
管理学家:你怎样界定公司治理这个概念?
德尔克沙尼:不同的人对公司治理有不同的定义。我喜欢的定义是:公司治理指的是控制公司发展方向的结构和程序。它关注的是管理层、董事会、大股东、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公司治理的OECD规则为世界银行在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框架,它界定几个关键的议题,其中包括股东和其他经济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平等对待、非经济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公司透明度、信息披露和董事会的责任等。OECD规则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所有公司治理系统,无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管理学家:公司治理为什么是重要的?
德尔克沙尼:公司治理是重要的,是因为以下一些事情。首先,好的公司治理能使该公司获得能偿还得起的资金。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善治的公司能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改善治理实践还可为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带来其他来源的资金,比如这些资金可能来自国内或国际的债权资本或股票资本,也可能是来自公共证券市场或私人资本市场。其次,好的公司治理能帮助公司提高其经营业绩。比如说,它有利于作出好的决策、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接班人计划、并有助于促进公司的长期繁荣,无论该公司是什么类型、有什么经济来源。第三,我们认为好的公司治理能帮助公司和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比如供货商和、顾客和政府监管人员)建立良好关系。此外,我们在新兴市场有不少投资。像其他投资组合一样,我们非常关注投资对象公司的治理结构。对该公司的治理实践进行评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增加价值、加少投资风险或减少声誉风险的方法。
管理学家:公司治理是否存在一种能普遍使用的范式?
德尔克沙尼:没有,不存在那种可以通用的范式。在相当大程度上,它取决于在怎样的环境中讨论公司治理。比如在发达国家,不少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是分离的,所以存在代理人的问题。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公司有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其股权常常集中在家族或是政府手里。这些模式差异很明显,因此在建立治理结构方面需要区别对待。
管理学家:好的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德尔克沙尼:在检查一家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良好时,我们会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是否尽心去做这件事情?尤其重要的是,公司的管理层及公司的所有者是否尽心去做这件事?这是我们跟客户一起要弄清楚的第一件事。还有,我们会了解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他们各自的权限是清晰的。我们还要看股东的权利,不仅是在公司层面,而且还从法制环境来看。此外,我们会看公司的透明度、信息披露、对小股东的保护等等。这些事情都是很重要的。
管理学家:在不少公司,董事会常常是一个橡皮图章的摆设。我们应怎样把这个橡皮图章机构转变成一个真正有效的团队呢?
德尔克沙尼:我们打交道的公司其董事会大都缺乏效率,尤其那些家族公司。部分的解决方案在于形成有权威的董事会,并使其与公司的日常运作相分离。另外,需要将合适的人带到董事会。这些人不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业绩,而且甚至有助于提高董事会自身的效率。另外一个大的议题是确立董事会的独立性,尤其是要公司外部找一些独立的董事。
管理学家: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世界银行的公司治理部门吗?
德尔克沙尼:当然可以。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是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合办的少数几个部门之一。这种设计使得我们能同时处理公共资本市场和私人资本市场的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分为集团:一个集团是公司治理,另一个集团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集团向政府和其他机构提供资本市场架构方面的咨询,使其架构适合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公司治理集团旨在帮助公司和国家提升他们的治理标准,其工作重点放在股东权利、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董事会成员的责任、信息披露和有效的执行。这些改善治理的措施将为发展中国家的公司降低风险、增加价值、促进可持续的私人投资提供了机会。另外,我们有一个全球公司治理论坛,这个论坛旨在促进全球的、区域的和当地的公司治理改革,改善制度性架构使其适应好的公司治理的发展,并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
管理学家:你们怎样帮助一个公司改善他们的治理实践呢?
德尔克沙尼:我们通常会和客户发展一种合作式的关系,和他们一道改善他们的治理实践。这基本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首先是评估他们的风险和机会。当该公司的治理实践为我们的投资带来特定风险时,或是存在一个好的改善治理的机会时,我们的重点在于改善他们的治理实践。第二,我们将投资对象公司分成五类,即上市公司、家族公司、金融机构、私有化的转型经济公司和国有企业。然后,我们执行一个六步方案以提高客户的公司治理实践。该方案先是由投资人员对顾客的治理实践进行评估。如有必要,我们就为客户发展一个改善公司治理的计划。
管理学家:在中国你们有什么项目吗?你怎样看待中国的公司治理实践?
德尔克沙尼:为新兴市场的公司进行评估并帮助他们改善治理实践,我们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但在中国,我们的经验不多。我记得曾和中国的一家银行就治理议题合作过。我们做的一件事是将两名国际性专家带到他们的董事会。这些专家讲中国话,但具有国际经验。他们帮助该银行建立董事会的委员会,并慢慢改善他们的公司治理。有的时候,我们会为公司指定董事会成员,以执行我们为该公司所推荐的治理方面的变革。
银行信贷治理 篇7
在股份制企业之中, 由于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导致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逆向选择等问题的存在, 使得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不一致, 最终导致委托代理关系不可避免的产生, 从而使得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难以实现。为了减少这种不可避免的代理成本, 股东会采取激励和监督措施, 其中激励措施主要是将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挂钩。这项措施一方面减少了高管与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 另外一方面也将高管薪酬与银行经营业绩产生了敏感性影响。Jensen和Meckling (1976) 认为高管薪酬既能够约束高管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 同时这能够使得管理绩效提高, 从而带来股东财富预期增长。
本文基于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 以公司治理水平和银行绩效对高管薪酬稳健性影响作为实证分析的切入点, 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高管薪酬与经验绩效的敏感性关系。
2 理论基础
国外对高管薪酬、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敏感性研究较早, 且理论体系已经成熟Kaplan (1994) 通过对比研究日美两国公司高管报酬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发现, 日美两国高管报酬与银行经营绩效正相关;与此次相反, Houston和James (1995) 实证研究银行高管薪酬与业绩相关性较弱。John和Qian (2003) 运用1992-2000年数据发现虽然银行业CEO与其他行业比薪酬较高, 但是薪酬与绩效的敏感性较低, 这与目前普遍的研究理论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未必正相关相吻合。
在国内对银行业高管薪酬的研究时间较短。李洁、严太华 (2009) 认为高管薪酬与银行经营绩效正相关, 高管薪酬水平与银行绩效的相关性缺乏弹性。孙君阳, 徐娜 (2011) 选2005-2009年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发现对于国有控制银行而言, 高管货币化薪酬平均水平相对较低。王一栋 (2012) 选取沪深交易所11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 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和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显著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股与银行绩效呈负相关。
总的来说,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的高管薪酬与银行的绩效、股权结构研究较充分。国内对其研究较多但是结论不一致。本文基于2007-2012年数据分析, 注重从银行性质的不同研究高管薪酬、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1) 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相关性假设。
当银行股东与高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股东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时, 会选择向管理层高管支付较高的薪酬。李洁和严太华 (2009) 以沪深2003-2007年度财务数据, 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综合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且弹性系数大于0小于1, 说明薪酬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并不是越高越好。由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H1: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 高管薪酬与监管性相关假设。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就是任命和监督公司高管人员, 保护股东的利益。黄之忠 (2009) 认为独立董事的报酬是由上市公是支付, 而且CEO能够给董事提名过程施加重大影响, 独立董事为了保住职位有动机去讨好管理者而顺从他们的安排。由此本文提出第二假设:
H2:高管薪酬与董事会独立性董事占董事会比例、监事会人数呈正相关关系。
(3) 高管薪酬与股权集中度相关性假设。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股权越集中所有者有能力也愿意去监督管理着的行为。一股独大有可能会引起大股东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牺牲小股东的利益。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既能够克服小股东搭便车现象, 又能能够制约第一大股东随心所欲利己的行为。由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H3:高管薪酬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高管薪酬与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比例呈正相关关系。
(4) 高管薪酬与国有股相关性假设。
由于国有银行的高管受政府委托去监管银行, 所以高管既是银行管理人员又是政府管理人员, 从公司领取报酬多少对他们激励较少。而引用外资银行一方面可以缓解一股独大现象, 另外可以缓解银行机制。同时外资控股股东可以远离管理者及文化和地理差异影响。这也会促使他们提高管理者绩效水平降低代理成本。因此本文提出第四个假设:
H4:高管薪酬与银行股本第一大股东是国有的呈负相关关系。
3.2 模型建立
3.2.1 被解释变量
前三名高管薪酬平均薪酬MP。
3.2.2 解释变量
(1) 股权集中度替代变量 (CR1) 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它等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总数除以公司总股数;
(2) 股权制衡度替代变量 (CR2) 为第二至第五股东持股比例, 它等于上市公司第二到第五大股东的持股总数除以公司总股数;
(3) 国有股比例 (S) , 是国有股权总数除以公司总股数;是国家或是国家法人股时S=1, 否则为0;
(4) 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人数Bdsize1, 监事会在董事会中的人数Bdsize2。
3.2.3 控制变量
银行综合绩效CP:盈利是治标:ROA、净利润率NPR、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安全性指标:拨备覆盖率PCR、不良贷款率BADL;竞争的能力:资本充足率CAR、核心资本充足率CCAR、贷款呆账准备PDL;成长性指标:存款增长率DGR、成本收入率CIR;金融创新能力:资产利用率CUR、非利息收入NOI;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LIQR。
综上所述, 本文拟采用截面修正的琼斯模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设计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建立MP=αCR1+ΒcR2+δS+εBDsize1+ζBdsize2+ΗCP+θ。
3.2.4 数据选取
数据根据我国上市16家商业银行2007-2012年各年年报, 经整理得出数据。个别缺失数据由各银行网站手工搜集所得。16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这6年间我国前三名薪酬平均值304.35万元左右, 最大值1149.56万元, 最小值20万元。说明银行高管薪酬之间的差距较大。从股权结构角度分析:第一,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较高近30%, 标准差18.86%, 说明上市银行控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国有银行中政府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股份制银行没有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第二, 前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达到29.21%, 体现我国上市银行股权较集中。而标准差12.13%说明各股行集中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国有的银行的股权集中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分散。从银行绩效角度分析, 标准差较小, 体现了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优秀的同业相比还有较小的差距。从监管角度分析: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比最小15.38%, 最大高达65.54%, 说明有的商业银行的独立董事比例没有达到证监会的要求33%。监事会人数最多13人, 最少4人, 均值人数是8人。
4.2 回归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R为0.821a, 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高较能解释被解释项。D-W的值为1.461说明残差项不存在子相关。根据下表3可知, F统计量13.918, t值为0.000, 说明回归分析中总体方差是显著的。
根据表5可以看出前三个因子特征值之和为70.178%, 因此提取前三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根据表6, 主成分因子提取法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与第一大股东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 第二个因子与独立董事的人数和监事会的人数相关, 第三个因子与银行综合绩效相关。
4.3 回归结果
根据表7线性回归: (1) 银行综合绩效与高管薪酬正相关, 显著性水平0.007远远小0.05, 说明显著水平较高。 (2) 第二大股东之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水平负相关, 显著性水平0远远小于0.005, 说明相关性水平较高。 (3) 监事会成员总数与高管薪酬较显著负相关。显著性水平为0.034, 说明显著性水平较显著。 (4) 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股与银行高管薪酬水平负相关, 显著性水平0.002远远小于0.05, 说明且显著性水平较高。 (5)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呈负相关关系, 显著性水平0.05, 说明显著性水平较高。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1) 从高管薪酬与银行的绩效角度分析:成长性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安全性、经营能力、盈利性、流动性直接影响高管薪酬。所以在制订薪酬的时候对成长新、资产质量、公司治理水平等因素需要更多的考虑。
(2) 从股权角度分析:高管薪酬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 说明当第一大股东能够通过高额持股对公司施加影响。与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 通过前面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股权适当的分散和第一大股东比例适当下降, 有可能会防止一股独大的想象。但是在我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股权较集中, 小股东因为持有的股权较少, 所以没有很好的发挥对高管薪酬制定的监督作用。
(3) 从监督角度分析:高管薪酬和监事人数显著负相关, 这说明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较为关注监管部门较为关注的指标。与假设二相符:高管薪酬与独立董事人数负相关, 说明独立董事没有很好的发挥监管的作用, 同时说明独立董事只是象征的意义。
(4) 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角度分析:高管薪酬与银行股本第一大股东是国有呈负相关关系。国家法人控股的和其他法人控股的效益较国家法人控股的效益较高, 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中国家股拥有绝对的控股地位, 会导致银行的监督是无效的, 因此高管人员在制定薪酬时会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薪酬方案。
5.2 对策建议
(1) 增强高管薪酬与银行的绩效匹配制度。
应该建立结构合理的薪酬评级制度;强化风险责任制度, 当银行绩效较高时候可以分享较高的利润, 当银行亏损时候高管也要承担责任。
(2) 完善监管体系。
完善银行的独立董事和监事制度, 提高独立董事的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市场准入制度的监管体系。通过机制设计限制银行实施高报酬业绩敏感性的报酬补偿激励契约, 使得高管薪酬契约能够起到促进银行稳健经营的作用, 避免高管的激励机制成为制造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的潜在诱因。
(3) 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股权机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 完善的股权结构, 健全的治理机制可以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现象的发生。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将更加完善, 内部治理机制也将更加健全有效, 这样不仅能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还能不断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摘要:采用2007-2012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 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资本结构和银行绩效做相关实证研究。首先将国内外与此理论相关的研究做了梳理。其次通过实证研究, 验证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影响因素。检验了公司治理、银行绩效对高管薪酬影响的程度, 并对验证结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并展望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高管薪酬,公司治理,银行绩效
参考文献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篇8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制衡机制,激励机制,内部人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快速发展, 成绩令世人瞩目。但随着我国对外资金融企业全面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甚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改造已经成为必须。
一、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和问题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出资建立的, 由国务院代表国家委托给银行行长经营管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银行机构。2004年前,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独资银行, 2005年以后,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属于典型的多级委托授权模式, 这种治理结构模式存在很多问题:
1. 所有权和控制权没有分开, 作为国有银行资产所有者或国有股份制银行控股股东的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对银行管理者的干预显得过多、过滥, 使得即使是股份制银行, 其治理结构仍然具有明显的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的特征。
2. 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成员都存在于党委, 决策机制、制衡机制不健全, 容易产生决策失误和道德风险。
3. 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 在缺乏有效股权持有主体的情况下, 国有股占主导地位使得政府对银行的控制表现为在产权上趋于超强控制, 在行政上趋于超强控制。结果是银行经理人员利用政府产权上的超强控制形成对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 同时, 又利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来转嫁经营风险, 将经营性亏损推诿为体制原因。
4. 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拥有剩余控制权 (也就是对国有银行资源使用的投票权、支配权、决策权) 的经理层基本上没有剩余索取权, 其收入和可支配的资金数目严重不成比例, 结果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不同层次的经理层掌握的剩余控制权就成为“廉价投票权”。“廉价投票权”容易使对经营后果基本上不承担责任的经理层受到寻租力量的侵蚀 (这也是银行界腐败案件相对增多的一个制度性原因) 。滥用“廉价投票权”也使政府对于经理层、上级经理层对下级经理层的控制效率难以明显提高, 同时还使不称职的经理更易于在这种治理结构中牟取生存空间。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效率低下、经营效率差和银行竞争力不强的局面, 如银行经营管理者对银行的经营控制权过大, 导致了道德风险行为普遍, 存在大量的“过度在职消费”、“工资侵蚀利润”、“银行过度投资”、“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银行很难同时兼顾政府的社会目标和自身的经营目标, 很多情况下不得不牺牲自身的经营目标来首先满足政府的社会目标。正是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种种弊端, 进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造, 使其尽快建立起现代银行治理模式, 是我国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 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现实要求。
二、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改造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为了不在我国银行系统引起较大的动荡, 对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改造可以分成几个阶段进行:
1. 首先构建过渡期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在国务院下设置一个独立的国有银行资产管理委员会, 作为四大银行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理人, 代替国家和人民行使所有权和控制权, 四大商业银行按照现代企业模式分别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治理机制。董事会由股东大会在国内外进行招聘和推举, 董事会的职能是专注于银行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对管理层的监督, 也可以适当引入国际知名人士。董事会下设专门的委员会, 引进国内外银行家和专家学者担任外部独立董事, 参与四大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制定。董事长和行长可由一人担任, 审计委员会、薪金委员会等需由独立董事担任。由董事会聘任职业经理人进入商业银行管理层。这种彻底的改造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商业银行原有的弊病和治理失衡状态, 现有商业银行的所有员工都可以参加竞聘, 从行长、总经理到普通员工, 能者上岗, 不胜任者让出原来的职位。通过这种竞争机制和公开选拔机制, 彻底打破原来的人事机制和任命机制, 促使商业银行经营者由向上级官员负责转变成向商业银行本身负责, 也使国有商业银行选择经理层由官员标准向经营标准转变, 促进商业银行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化[1,2,3]。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近期目标) 见图2。
2. 其次将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改制为多元产权主体的现代股份制有限公司。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性质曾经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但随着市场化改革, 其逐渐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 尤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 更是和国有商业银行唯一产权有很大的关系。将唯一产权改制为多元产权, 引入不同的投资者, 是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造的重要条件。考虑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关系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和大部分人民的存款利益, 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中, 应该逐步稀释股份, 对投资者占有的股份额度有所限制。虽然这样可能会沿袭过去的部分弊端, 但不会造成我国金融系统的动荡和巨大的社会影响。通过对四大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引进战略投资人和先进的经营理念, 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第二步同第一步的唯一不同点, 就是商业银行出现了其他股东, 包括国内投资者和国际战略投资者[4,5]。
3. 我国商业银行最终要接受资本市场的检验。
在对四大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取得一定的成果后, 可逐步减少国有股的持有并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 直至成为和国外大银行一样, 拥有数十万计的股东, 成为真正的股份制银行, 通过证券市场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的透明度和经营效率[6]。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中长期目标) 见图3。
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造应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制过程中, 要注意将股份制改革作为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重要部分, 而不仅仅作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途径, 要逐步减少国有股, 培养机构投资者, 发挥机构投资者在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要从国外大力引进高级人才, 逐步形成竞争的内外部经理人市场;要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发挥员工在银行治理中的作用, 为激励员工尤其是高层员工努力将银行的长期效益和员工自己的利益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开来, 使得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独立的商业银行, 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7]
参考文献
[1]S Thomas, Chen Ji.Banking on Reform[J].China Business Review, 2006, 33 (3) :20-26.
[2]聂叶.银行再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3]田晓军.银行再造[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4]刘明康.大力推进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建设[J].中国金融, 2002 (7) :4-5.
[5]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6]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银行治理结构模式改革方案探讨 篇9
治理结构是一种规范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人员的权利义务的分配的制度总称。银行业治理的核心在于银行内部的管理制度的构建, 这一构建过程需要完成权力的合理分配。一般而言, 银行治理过程应当解决银行内部的经济利益分配问题, 处理银行本身的委托代理问题。现今的银行业管理过程主要采用三权分立的模式, 即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分别属于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管理模式。通过三权分立的原则来达到银行内部的相互监督和制约, 加强对银行的治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本身具有的历史传统, 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依旧存在, 在加强银行自身治理过程当中应当紧密结合银行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管理传统和特征。
二、银行治理结构的模式及问题
(一) 银行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
1、市场型治理模式
市场型治理模式主要是指通过资本市场里的投资、兼并等股权流动形式以及债权流动模式在实现对银行经营者的控制与监督。这种银行治理结构有以下的特点:首先, 受股票市场的约束。股票市场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晴雨表, 如果银行治理的不好, 股票价格就会出现下跌。其次, 董事会在银行的运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董事会不仅仅要向股东负责, 还需要向存款人和监督部门负责。国有商业银行由国家任命非通过人才市场选择, 薪酬与效益也不成比例, 由国家决定。
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往往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这就形成了关系型的银行治理模式。
关系型银行治理模式主要以内部监督为主, 银行的监督、决策和运行都是通过银行内部执行, 由董事会直接监督。这种治理模式下, 股权相对集中。这种治理模式主要有以下的特点:首先, 银行的控制权由大股东控制, 有着严密监督机制。并且企业法人机构与银行机构之间交叉持股, 股东会之间相互监督。治理结构由股东参加董事会, 由董事会选择银行经理, 经理主要从银行内部选拔, 并且董事和行长的人选也主要从内部选择, 一般不从外部选拔。
2、国家银行治理模式
国家银行治理模式是指由国家高度控股的银行, 由国家直接任命银行的管理人员, 经营目标也是为了国家创造利润。这种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管理人员走行政选拔的道路, 并且行政升迁作为激励的主要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的弊端较多。目前通过新薪酬进行约束和激励的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还没有形成。
(二) 银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营目标较为分散, 绩效管理不完善
当前我国银行的经营目标较为分散, 银行业务越来越大, 银行除了自己的核心业务范围, 开始涉及到越来越大的业务面。并且由于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 银行的绩效管理也不完善, 不能对员工进行有效地绩效管理。银行职员的工资往往由国家统一划定, 缺乏自主性。
2、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由于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 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由于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导致了管理层效率不高, 不能较好的对银行进行管理。
有效地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当前大多数的银行都缺乏这两方面的因素的刺激。同时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现阶段处于垄断地位, 官僚意识和作风尚且比较明显。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产品管理混乱, 收费不规范, 为了提高各方面的业绩 (与目标考核有关的产品) 往往随意将利息变通, 收取手续费, 以提高目标的完成率的现象。
三、银行治理结构模式改革的探讨
(一) 贷款管理模式改革
在我国原有的贷款管理模式当中, 银行本身往往受到行政权利的干预。银行贷款的对象和金额往往需要直接服从于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 银行本身缺乏进行独立自主的经营能力。
进行银行贷款模式的改革过程, 需要建立比较科学和完善的银行贷款项目可行性分析体系。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进行银行贷款方式的构建需要根据技术经济学和财务管理原则进行贷款业务的开展。
(二) 银行主营业务的拓宽
进行银行主营业务的逐步拓宽需要将银行本身的金融资产进行市场化运营。成立具有多种金融业务经营能力的银行下辖子公司, 是银行本身在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务的操作过程当中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 加强外部治理
1、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通过资本市场的替代效应来促使银行自觉地进行治理
要建立健全银行破产机制, 给予银行一定的生存压力。对于连年亏损的银行要坚决的执行破产程序, 提高银行进行内部治理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的推动银行上市活动。银行的上市有利于推动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 毕竟上市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批, 并且促使银行接受证券市场的监督, 加速银行的发展。银行上市后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建设银行业务发展。促使各种国有商业银行对股东负责, 杜绝银行为盈利不分配的恶性循环机制。
2、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和控制机制
银行贷款业务由于风险较高, 所以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的建设, 积极的进行相关的控制机制的建设, 通过规范的程序化管理来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机制和控制机制的建设, 要分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分别进行。内部与外部控制要分开管理, 这样可以提高控制效率, 对银行风险进行全面有效地控制。
四、总结
在当前的发现形势下, 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要积极的研究有效地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方案, 以确保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顺利进行, 促使我国银行业的顺利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加深, 国外越来越多的银行出现了倒闭现象, 经济危机对银行的影响一直在持续。而当前的经济形势又不容乐观, 所以加强对银行的治理就迫在眉睫。加强对银行的治理结构的改革是当前银行治理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进行阐述, 分析银行当前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并且给出一定的建议, 希望对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银行,治理结构,模式,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朱宏春.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J].南方金融, 2010第1期
[2]李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公司治理优化问题探析[J].农村金融研究, 2010第12期
湖北省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篇10
关键词:村镇银行,银行治理,分权控制
1 商业银行治理综述
公司治理是一种横向的制度安排, 在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设计一套合理的分配公司所有者、经营者等公司利益相关者权利与责任的管理制度, 其核心是解决公司的委托代理难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公司治理机制在商业银行领域的一般安排, 为体现商业银行的行业特点, 其治理结构的内涵应该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之间的权责分配, 这一分配需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需要建立在上述权责分配制度上的治理机制;还应该兼顾到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当前国际公司治理结构体现出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两种模式, 英美模式决策分散, 注重民主, 日德模式决策集中, 注重集权,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以英美模式为导向, 注重银行权力的治理均衡, 目的在于增强商业银行经营的可竞争性;增强商业银行控制权的高效分配, 使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称;所有者与经营层权责分明,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激励相容;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
与一般公司不同, 商业银行具有许多特殊性, 这导致了其治理结构与一般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差异。曹幸仁、赵新杰 (2004) 认为, 与一般公司不同, 商业银行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以下四方面:存款人与银行之间、股东与银行之间、贷款人与管理者之间、监管者与银行之间。由此导致商业银行除要解决一般公司治理所需问题之外, 还须解决贷款人、存款人、监管者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以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此外, 蔡鄂生、王立彦、窦洪权 (2003) 认为, 金融产品的同质性使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所体现的差异不易显现。一种金融产品推出后, 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因此对商业银行而言, 金融产品的竞争是很不充分的。曹幸仁、赵新杰 (2004) 考察发现, 银行业市场结构普遍处于不完全竞争甚至寡头垄断的市场上, 商业银行来自产品市场的约束机制并不能起到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鉴于湖北省村镇银行在湖北农村经济中的重要金融中介功能, 以及湖北村镇银行对于失效公司治理引发潜在困难的高度敏感性和保障湖北农村存款人资金安全的需要, 优化湖北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对于农村经济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当前湖北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当前我国村镇银行的设立由主发起人发起, 组建为股份制银行形式, 并建立公司治理机制, 不过, 实践表明, 股份制的成立方式并不一定会给村镇银行代理高效的银行治理结构。与商业银行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一样, 即便股份制改造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村镇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出资人、高层管理等当事人之间的权力架构难题依然还会存在。亚当·斯密早就说:“对经营者, 作为其他人的资产而不是自己资产的管理者, 他们不可能像经营自己的钱那样尽心尽力地经营别人的钱。”调查发现, 当前湖北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 村镇银行股权过于集中延缓了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与改善。湖北省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大多一股独大, 这种状况制约了其治理结构的优化。虽然湖北村镇银行按现代股份制方式组建, 在一定程度上也构建了权责分配框架, 但是由于湖北省村镇银行大股东往往占有绝对支配地位, 因而其治理结构效率较为低下。
(2) 村镇银行董事会缺少独立性。调研发现, 绝大多数湖北村镇银行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合二为一, 即出资人与管理层合并, 权力过于集中, 管理层构成了董事会的主要成员, 形成了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低效的治理结构。内部人高度控制湖北村镇银行的董事会, 无法保证董事会在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的独立性无法引进高水平的银行职业经理人。同时, 董事会内部决策过于集中, 发起人绝对控股, 法人股少, 公众股东分散, 尚未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等原因, 湖北村镇银行董事会缺少独立性与民主性。
(3) 村镇银行监事会低效。关于监事会的地位问题, 我国公司法等法规以股东价值为导向, 只重视董事会的作用, 监事会的地位与作用被明显忽视, 基本上形同虚设。银行也不例外, 湖北省村镇银行治理架构普遍采用的单层董事会制度, 监事会监督权较少且受限严重, 而更别谈银行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 也无权干预或影响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经理人员的任免, 对董事会与经理层的有关决策也无法施加影响。
(4) 缺少健全的激励机制。当前湖北省村镇银行建立的激励机制存在许多缺陷, 其一, 由于大股东控制, 高管在村镇银行与其大股东双重任职, 其薪酬主要来源于大股东单位, 甚至存在不少“零报酬”现象, 许多管理人员都不从村镇银行领取报酬;村镇银行管理层人均报酬偏低, 且报酬受大股东单位行业性质影响而差距较大;董事长、总经理总报酬较低;薪酬分配制度单一, 激励机制不明显, 现行股份中银行普遍采用的年薪制尚未在村镇银行推进, 绝大多数高管的报酬是工资加奖金, 股权激励等在西方极其普遍的激励形式对湖北省村镇银行来说还很新鲜, ESOP (职工持股计划) 尚未引入, 高管持股比例偏低, 甚至大多数高管零持股, 这样村镇银行的业绩也无法受到高管更多的关注。总的说来, 当前湖北省村镇银行的激励机制处于初创和试行阶段, 不少大股东单位更多在意设立村镇银行的“眼球与政策效应”, 对于村镇银行业绩与管理缺少足够的关注, 使得激励机制不健全。
(5) 村镇银行外部治理效率低。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要求金融市场足够的有效性, 比如足够的交易者、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理性经纪人假定等条件不可少。很显然, 这些条件对于主流商业银行尚且不太具备, 何况处于我国市场环境发展严重滞后的村镇银行, 而湖北村镇银行所处市场相对封闭的状况使得这些外部条件严重不足。
3 优化湖北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3.1 实现村镇银行分权控制, 适当降低大股东股权比例
针对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问题、小股东对经理层的监控不利问题、大股东对经理层的监控过度问题, 分别提出如下对策建议:赋予村镇银行内部人剩余收益权和由少数几个大股东分享拉制权、由持股数量足够大的大股东对经理层进行监控、分权控制。
降低村镇银行股权的集中程度, 培育多元化主体尤其是机构投资者, 可以考虑进一步引进省内或省外甚至境外的战略投资者如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以及境外投资基金等。在村镇银行设立的初期, 为保证村镇银行的稳定与初创, 发起人对村镇银行进行控股是必要的, 但也只需要保证绝对控股的前提就行, 随着村镇银行逐渐站稳脚跟, 应该推进其股份的多元化,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建立起更加规范的治理结构,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村镇银行资本金的充实。
3.2 增强董事会的功能
鉴于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核心地位, 湖北村镇银行董事会功能的增强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借鉴国际经验, 结合湖北省的实际, 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董事会的质量:
(1) 董事会权限的分类设置。设置一系列专业化的机构如财务审计、薪酬与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研究、投融资部等, 提高董事会战略决策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更有利于董事会的监督和制衡作用的有效发挥。
(2) 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的剥离。董事长应该负责村镇银行的战略管理, 总经理对董事长负责, 承担日常管理之责, 将董事会的决议进行很好的贯彻。如前所述, 在湖北现有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 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 权责不分, 这一方面不能对权利进行有效约束, 另一方面对重大决策的风险缺乏重要的防范屏障, 为此, 湖北村镇银行应逐步改变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治理结构。
3.3 强化监事会的权威
当前, 监事会的作用被忽视不是个案,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 监事会的权威缺乏和受重视程度不够是普遍现象。应该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 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选择懂经营、善管理、有威望的专门人才参加监事会能够强化监事会的权威, 当然在公司章程中也应赋予有关监事会成员独立行使职责的权利, 扩大相关监督权限。当然, 监事会功能的发挥还受制于企业文化、社会观念和企业制度等多重因素, 须缓缓图之。
3.4 强化内部控制, 推行全面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机制得以贯彻的关键因素, 也是防范银行风险的重要机制。新的风险环境下经营风险具有动态特质, 能否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是衡量各家银行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姜建清, 2004) 。因此, 在村镇银行的治理结构中必须注重对各种风险的审核和控制, 尤其面对金融生态建设严重滞后的农村市场而言尤其如此。相比传统的风险管理而言, 全面风险管理在单一产品、单一交易风险的基础上考虑了整个机构风险分散化的好处 (或风险过度集中的坏处) , 更加真实地反映了风险成本, 从而提高村镇银行的竞争力。因此, 强化内部控制, 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是保证村镇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的重要内容。
3.5 实施审慎会计制度, 加强财务管理, 建立湖北村镇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 信息披露制度是村镇银行外部治理制度的关键因素, 而健全的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是信息披露制度的重中之重。湖北村镇银行应尽快出台基本业务会计准则, 强化会计财务方面的信息披露, 尤其在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下, 其会计准则应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 最终实现会计报告国际化。
3.6 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包括人才的培养机制、选拔任用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流动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而这六个运作机制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就是激励和约束 (吴维朝, 2004) 。从根本上说现代银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对村镇银行来说, 这一点尤为重要, 尤努斯格莱珉银行的贷款就是靠1.8万名员工登门拜访“访”出来的, 几乎100%的贷款回收率证明了这一机制的高效,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良性的人才机制对于村镇银行的重要性。
(1) 增加管理层人员的持股数量。
国际上很多公司要求高层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的股票, 持股数量一般为本人年基本工资的3-5倍, 当然离职前不能出售, 这是为了增强董事对股东的责任心。而让管理人员持股, 就是使公司的利益目标也成为他们自己的利益目标, 进而构成始终如一的激励机制。
(2) 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 培育一支职业企业家队伍。
要承认和尊重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 做好企业家利益的分配, 尽量建立市场化、动态化、长期的激励机制, 实现“激励相容”, 特别是在实行公司制改组, 董事会选聘经理主要根据经营能力等经济标准时。在激励方式上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给予管理层股票或股票期权, 以股权激励方式使其自身利益与公司股东利益挂钩, 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村镇银行有着经营的灵活性和治理方面的便利性, 湖北各村镇银行管理层应寻准时机、把握机遇, 在发展经营的同时, 运用好《公司法》, 调整好湖北村镇银行内部的层层机制, 真正发挥出湖北村镇银行的优势, 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湖北农村市场。
参考文献
[1][美]伯利.米恩斯.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J].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 1981.
[2]Cochran Philip P.and Steven L.Wartick[J].Corporate Govern-ance:A Literature Review.USA, 1988.
[3]黄湃, 王桂堂.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4]钟俊, 葛志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与管理[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 2005.
[5]易宪容.泥沼中的大象—转型中的中国金融改革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思路 篇11
在保护中小股东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银行的管理的思想核心是通过公司上市实现股权的分散,与此同时,为了完善委托代理机制,又建立了严格的会计制度和外部审计等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再加上小股东所拥有的集体诉讼权力,这些都推动了公司管理层代表股东追求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然而欧洲大陆和亚洲国家由于历史和文化,以及经济传统的原因,主要采用了与之相反的公司治理模式。它们的公司存在显著的经营不透明,财务数据、会计制度、决策过程以及激励合同等都很少为公司管理层以外的投资者所了解。这些国家的公司只能由掌握公司信息的大股东或家族完成管理决策并体现他们的意志,特别在法制化程度不高的市场上,侵害小股东的利益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当前,对银行通过上市来实现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的呼声非常高,但是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法制化的进程等基础条件来看,笔者认为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上还是要顺应现实条件,也就是说仍然保持以大股东为主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因分析如下:
上市不能必然改善银行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
很多经济学家都先后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方案,希望借此实现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的内容包括:补充大量的永久性资本;按照证券监管法规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从而促使银行的经营更加市场化和规范化;上市后股票交易带来的广告效应;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通过分散股权从而分散其决策权;引入透明的会计制度和外部审计等手段,保证公司管理层代表全体股东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期权激励等。
但国有商业银行通过上市来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是比较天真的想法。上市所带来的各种优点并不能在实质上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也不能保证银行迅速转变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现代企业。下面我们可以来讨论一下各种上市方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内地上市,一是在香港或海外上市。
——在内地上市。
尽管自去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协同各部门对国内证券市场进行了严厉的整治和查处,但是我想很多从事经济研究的人都会和我有相同或类似的观点:那就是国有商业银行在A股市场上市之后很难实现其改进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因为目前A股市场的很多问题并非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另外,法制化的进程也无法在短期内为上市公司治理的改进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银行完全可以遵循旧的机制和弊端,与以前的国有企业上市一样在股权结构上设置保持相当比例的非流通的国有股或法人股,这样所谓的股份制根本不能实现对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而其公司管理决策的权力也仍然被牢牢的掌握在国有大股东手中;对于剩余的流通股部分,银行可以通过IPO制定较高的发行价保证获得大量的资金,用于冲销历史积累的不良资产和充实资本金,从而将大大缓解目前国有银行内部的业务约束和利润目标压力。通过持有低价非流通股来对高价购买了流通股的大众投资者实施所有权和管理权的控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公众投资者的巨大侵害。然而这样的现象长期存在于证券市场,并未受到证券监管部门乃至国家的重视。
另外,国内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内部的关联交易的监管能力非常有限,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现实中的执行困难重重。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利用关联资产交易的方式从上市公司内部转移资产,侵害中小股东的案例非常普遍,而且大多数甚至是被媒体披露的案例最终都得不到查处。这一切都说明在国内A股市场无法通过上市实现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变。
——在香港或海外上市。
从中国内地国企在香港及其他海外地区上市来看,由于多数地区的资本市场都已经拥有一整套完善的上市制度,那么在国企为适应这些制度进行必要的改制和资产剥离重组的过程中,确实能使公司的治理结构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信息披露义务和高层管理人员市场意识的提高。但是这样的国企的实际情况也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主要发生在了公司管理的上层和中层,对于基层公司的改进微乎其微。实际上,由于国内的很多大型国企都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应该从金字塔的低层开始。基层数据主要是由子公司上报给总公司或总部,存在虚假信息是非常普遍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担心,未来国有商业银行如果出去上市,也会遭遇类似的问题,即总行高管受到强烈的来自投资人一方的压力,而基层依然我行我素,致使中层管理人员势必在管理中处于两难境地。他们既要完成高管的管理意图,却又无力改变基层的运做方式,这样中层管理的效率损失将非常严重。毫无疑问,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上市是无法实现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的目标的。
由此可见,尽管上市确实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但是银行自身的国有企业病将仍然能从根本上阻碍它实现改变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想;而为了上市引入的透明的会计制度和强制的信息披露对于当前仍保有高不良贷款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很有可能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我更倾向于银行以内部改革来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升。
在原有基础上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既然上市并不是一个改善银行公司治理的好的选择,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现实的状况出发考虑如何推动银行进行自主的公司治理改善。鉴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资本充足率过低、不良贷款比率过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流失严重等,改革措施主要有:目标责任制、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革新决策系统、实施审慎会计原则等,这些措施不能独立的使用,而是在改革过程中综合在一起的。
不上市的情况下,解决资本充足率低和化解不良贷款比率问题主要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来充实资本金或通过私募的方式吸引资本;一是强化赢利目标,以内部利润积累化解风险。从发行金融债券充实资本金的方式来看,我们在1998年曾经做过尝试,这种方式在短期和中期来看都是有效率的,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国有商业银行选择通过私募扩充股本将有更多的好处。首先,不需要承担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其次,吸引的主要是有实力的大投资者,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和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再次,私募之后引入新投资者也能达到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
为了实现赢利,可以在银行内部推行目标责任制,并按照岗位定期考核和评定目标绩效,这种制度其实已经在推进之中,但是真正的落实还需要通过基层数据的历史比较和分析,使目标责任更加精确和有效率。在银行的内控机制上,采用量化的指标进行目标责任制的管理与传统的管理理念存在严重的冲突。在行政权力化的管理框架中,推行责任制的执行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这需要银行内部有透明的评估指标和操作规范做保证。此外,我们选择引入新的管理方式手段也将长期有利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在当前以市场为中心的银行竞争中,准确、及时的了解到顾客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产品满足顾客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CRM系统首先可以积累各个用户的大量原始资料,有利于针对客户需求开发创新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它可以将原来各自独立工作的服务部门、营销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协作,同时为各部门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工作平台,从而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赢利能力;再次,它可以实现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如ERP,资源状况与市场信息的互动保证了管理能够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从而提升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国有银行目前的经营管理重点
首先,继续坚持降低不良贷款率仍然是银行经营中的最重要的内容,这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控制新增的不良贷款,主要的办法是加强对贷款人信用状况的调查,尽量取得担保品以降低风险,对项目前景进行更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其赢利前景)等;另一个就是逐步利用内部积累或如前面提到的充实资本金的方法筹集资金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这一过程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其次,机构精简和银行电子化双管齐下是银行内部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人员素质的首要任务。机构和人员的精简将降低银行经营的成本,同时提高了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收益水平;银行电子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的电子化,一是业务的电子化。管理的电子化不是办公电子化,而是要引入IT管理软件,建立电子化的管理系统,使管理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银行业务的电子化,主要是一些金融电子产品的发展,如自助银行、电话和网络银行、银行卡业务、网上支付和清算、中间业务办理等创新产品已经逐步成为国内各银行之间竞争的前沿阵地,发展这些业务已经是当务之急。
再次,积极拓展中间业务,这也是目前国内银行争夺得非常激烈的领域。除了传统的代理业务、委托业务等,目前尚属创新阶段的就是理财咨询服务(或者也可以成为财务顾问等)。2003年2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西安举行了《财务顾问服务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中银国际与陕西省政府约定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行业、制造业、能源行业、服务业等4个重点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全面推进陕西省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促进陕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月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京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银政合作协议》,工行受聘于云南省政府成为其财务顾问。工行将为云南省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将对云南省的重大建设项目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协助开展地方企业国有资产的清理和重组,既能保证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也同时使银行能够发挥专业优势,获得作为财务顾问的不菲收益。
最后,必须还要强调一下银行的服务意识问题。尽管我们的银行已经大力提倡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但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还是没有完全真正的贯彻到银行整体。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将客户的需求放在服务的第一位,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银行信贷治理 篇12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融资模式日益多元化, 但长期以来, 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 融资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 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在企业融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负债融资而导致的债权治理是公司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之一, 发挥着重要的公司治理效应。而相比小规模分散的诸如债券持有人、商业信用提供者等债权人而言, 银行作为大贷款人, 可以凭借其“专家式”的投资角色和所拥有的信息优势作为众多债权人的“受托者”对贷款企业进行监督, 在企业公司治理中具有独特优势, 值得特别重视。因此, 有必要将银行债权从各种债权中抽出来, 集中研究银行债权监督作为一种与各主体治理机制并列的机制, 研究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华尔街“金钱游戏”的全球化使以往主要以银行为代表通过借贷活动为实业提供资金, 从实业成功中获得利息回报的金融模式发生“异变”, 金融日益脱离实体经济自我膨胀导致2007年这场始自美国、区别以往、危害深远的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这说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须深刻反省。在中国, 银行贷款仍是企业最为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 并且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银行长期以来消极的资金提供者角色发生了明显变化。但即使最近, 就间接融资体系来说, 银行“有钱难贷”、企业“融资难”, 以及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现象也在多个区域, 尤其在经济和金融活动活跃的江浙地区表现突出, 说明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问题严重存在, 良好的银企关系并未真正形成, 其症结之一可归结为银行缺乏对贷款企业发挥有效监督效应的机制和激励。市场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近年来, 各地的诚信社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取得突出进展, 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但是, 部分地区债务人躲债外逃, 无序的民间借贷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直接影响到了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政府在整个宏观经济体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各地政府政治绩效主要依靠经济指标带动, 促使地方政府严重干预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在此背景下, 我国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是弱化的。鉴于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地位, 探索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司治理理论创新与实践, 除继续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外, 在进一步改进包括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内的外部治理机制的过程中, 尤其需要充分重视发挥银行债权监督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强化银行的债权监督效应, 这仍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银行债权监督作为一种外部公司治理机制, 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挥作用。银行债权治理机制与其他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及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相互作用, 才能最终发挥作用。鉴于外部环境对银行监督机制的影响, 以及银行在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将银行债权监督与其他外部治理机制作用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并探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郑志刚 (2006) 指出, 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包括政治经济环境、公司控制权市场、产品市场竞争、声誉市场。本文主要从银行债权与政治、法律制度的关系, 银行债权与控制权市场的关系, 银行债权与产品市场竞争机制的关系及银行债权与声誉机制的关系这四方面进行文献梳理。
二、银行债权与政治、法律制度
分权化改革促使地方政府保护区域经济, 地区的经济指标成为政治家政治晋升的首要因素, 导致各地政府对地方市场经济的干预。政府干预破坏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以经济利益效率最大化为原则的自由信贷契约, 导致银行信贷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法律制度是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的有力武器,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政府的软约束力, 提高债权治理效应。鉴于目前我国政府干预导致银行债权的软约束力及债权人保护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这一现象, 我国学者对银行债权与政治、法律制度的关系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主要从政治关联、政府干预、债权人保护这三方面展开。
(一) 政治关联影响银行债权治理效应
目前, 学者对“政治关联”这一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政治关联对企业贷款政策的影响, 政治关联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差异, 政治关联与企业恶性增资的关系, 政治关联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及政治关联对银行债权监督效应的影响这几方面。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政治关联”虽然能缓解企业融资问题, 使企业获得贷款优惠, 但会产生过度投资、恶性增资的现象, 增加银行信贷风险, 导致银行债权治理效应弱化甚至恶化。
第一, 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优惠政策。政治关联与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呈正相关。杜颖洁、曾泉 (2011) 研究发现, 政治关系和银行关系对企业的贷款优惠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Faccio (2006) 对42个国家进行相关研究, 发现具有高度政治关系的企业在融资方面成本更低, 还能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这种现象在政府干预程度高的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Yin-Hua Yeh、Pei-Gi Shu和Shean-Bii Chiu (2013) 利用两个外生事件———2000台湾“总统”大选导致了民进党与国民党的50多年的执政党转换以及2004年国民党最终输给民进党来探讨三个问题:政治联系如何影响银行贷款优惠, 根深蒂固执政党的地位如何影响银行贷款的优惠类型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如何影响银行贷款优惠。研究发现, 在2004年大选前, 与国民党政治关联 (民进党政治关联连接) 的公司是伴随着更高的 (低) 非正常回报。在2004年意想不到的结果产生后, 这种回报出现了逆转。研究发现, 政治连接与银行贷款优惠呈正相关。Charumilind等 (2006) 从政治关系角度出发, 研究了在泰国企业中, 较强的政治关系可以获得长期银行贷款, 并且贷款时也只需提供较少的抵押资产。
第二, 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优惠影响明显。李维安、郝项超 (2012) 通过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方式差异对民营企业新增银行贷款优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政治关联对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银行贷款优惠的确有显著的影响, 但不同政治关联方式其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民营企业家的政府官员背景能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优惠, 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治身份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 研究还发现, 董事的地方政府官员背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额, 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长的贷款期限和更为宽松的贷款条件。因此, 民营企业聘请具有地方政府官员背景的董事也是获取银行贷款优惠的一个重要替代机制。
第三, 政治关联导致恶性增资, 产生负面的银行债权监督效应。张敏、张胜等 (2010) 认为, 政治关联使企业享有更多的银行贷款优惠政策, 但是会导致过度投资, 影响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导致负面的银行债权治理效应。张兆国、曾牧、刘永丽 (2012) 对政治关联、银行债权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 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贷款, 但导致过度投资, 影响企业价值。同时, 对不同性质的投资做了分析, 分析表明贷款投放更多资金在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上。唐洋、高佳旭、刘志远 (2012) 认为, 在信贷约束下, 银行对信贷的审查过程中, 企业无形资产和股权投资的风险可识别性、可控性小, 而固定资产的可控性更强, 企业更愿意向企业的资产投资发放贷款, 这与张兆国的研究相冲突。因此, 唐洋加入了信贷资源配置这一因素, 研究了政治关联、信贷资源配置与恶性增资这三者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 政治关联越强信贷资源可获得性越强, 越容易产生恶性增资。
(二) 政治干预导致银行债权治理效应弱化
目前, 关于政府干预对银行债权治理效用的影响这一研究领域已经较为全面,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信贷歧视”、政府干预导致银行债权软约束、降低政府干预是否有利于银行债权治理效用更好地发挥这三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存在“信贷歧视”, 降低了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白俊、连立帅 (2012) 的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间的信贷资金配置差异主要源于禀赋差异。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总体有效, 但由于政府干预的存在, 尚未取得持续性进展;在银根紧缩时期信贷资金配置差异中合理部分亦有所下降。李斌 (2006) 选取1999~2002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在我国的制度环境下, 银行在对不同性质的公司发放长期贷款时是否存在差别贷款行为。研究表明, 相对民营上市公司, 国有上市公司能获得更多长期借款, 然而在政府干预程度比较低及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国有银行的差别贷款行为有所减弱。
第二, 政府干预导致不良贷款, 导致银行债权软约束。Lau (1999) 、陈信元 (2010) 、王鲁平 (2011) 认为, 国有银行受到国家的控制, 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会导致银行风险贷款的增加, 降低银行对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企业甄选力度。Firth等 (2009) 认为, 政府的强制干预及银行的非市场竞争环境, 会导致银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不良贷款率增加、银行监督效果弱化。谭劲松、简宇寅、陈颖 (2012) 研究了政府干预与不良贷款的关系。研究发现, 政治晋升政府绩效目标是导致政府干预的主要动力, 政府干预导致了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有所差异, 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相比民营企业数量更大, 贷款期限越长, 担保条件越低。La Porta (2002) 认为, 信贷歧视会破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原则, 降低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会导致坏账的增加。
第三, 政府减少干预有助于提高银行债权治理。方军雄 (2007)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政府干预的减少, 会大大提高银行的自主性, 金融歧视的程度也会相对降低, 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银行信贷的配置效率, 使银行在发放信贷时, 更多地以企业的实际会计信息、经营状况、还款能力、信用状况等方面为依据, 对借款人进行详细审核, 减少信贷风险, 增强银行对债务人的监督。王建军 (2011) 利用双重任务约束模型框架分析了政府干预与银行信贷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 政府干预虽然在短时间没有导致银行不良信贷的增加, 但如果一直保持这种干预力度, 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信贷资源配置失效。因此, 他认为, 政府应该适度减少对国有银行的干预, 尤其是政策性银行的干预, 在进行政策干预时, 不能一味追求地方经济和政治指标, 要重点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银行信贷的风险问题。
(三) 我国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目前, 学者关于债权人法律保问题的研究已较全面, 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对债权人保护的完善及目前我国债权人法律制度保护不足这两方面问题。葛军 (2005) 认为, 债务人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主要源于自身利益的保障的激励, 但是银行也必须有一定的法律制度保障才能更合理有效地参与公司治理。
第一, 我国现行法律对银行债权人的保护不断完善, 增强了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丁希炜 (2011) 对我国债权人法律制度保护进行详细研究。他认为, 2007年实施的新《破产法》中的“破产管理人制度”规定了由专门人士担任破产管理过程, 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运行, 避免了行政干预;“破产重整程序”强调了债权人可以申请破产重整程序, 预防了债务人利用破产制度违约。新公司法对股东滥用有限责任和公司法人独立地位、逃避债务的行为及对关联交易行为严厉打击。2006年, 刑法修正案对债务人的欺诈行为进行更为严厉的处罚。由此可见, 债权人法律制度保护措施在不断完善, 这些法律制度为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保障, 同时也使银行更有动力参与银行治理, 提高公司治理治理效率。
第二, 我国债权人法律制度保护不足制约了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的债权监督。慈东 (2011) 认为, 虽然现行法律对债权人的保护有直接或间接的规定, 但是直接的债权人保护法律制度比较少, 还不能完全保障债权人的利益。李杨 (2007) 认为, 某地区的金融环境除了政府, 还有企业本身、金融机构、地方的法律法规政治制度、地方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金融生态系统。由此可见, 债权人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会直接导致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 影响银行债权公司治理效应。谢德仁、陈运森 (2009) 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对融资性负债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 相对于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地区, 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地区上市公司的融资性负债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较弱。他认为, 作为市场运行的“基础设施”, 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融资性负债发挥治理效应, 但此效应会被政府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所削弱。谢德仁、张高菊 (2007) 研究了金融生态环境、负债的治理效果与资产重组的关系, 研究发现金融环境越差发生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越高。改善金融环境、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有助于更好发挥负债的治理功效。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 目前学者关于银行债权与政治制度环境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也切合实际。这些研究为完善银行监督机制提供了参考:银行发挥债权监督效应就必须处理好银行、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同时, 解决银行债权软约束必须严格落实政企分开,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但是, 对于法律制度与银行债权监督的关系研究相对缺乏, 大多数学者还停留在法律制度对债权人保护的法规制度研究上, 缺乏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
三、银行债权与控制权市场
银行作为控制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具有特殊的优势, 基于银行与企业的借贷关系, 银行掌握了企业客户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控制权市场中企业收购兼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银行的这一作用也激励了企业管理者的合理管理动机, 提高了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根据这一理论, 目前对银行债权与控制权市场的研究日益丰富。学者主要研究了银行债权在控制权市场中的作用、银行贷款与公司收购的关系及银行如何通过控制权市场加强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等。
(一) 银行在控制权市场中的作用
银行掌握贷款企业的信息, 通过信息的传递在公司兼并收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 学者主要研究了银行在企业收购兼并中的作用。
第一, 银行在兼并收购过程中, 会与收购方产生利益冲突。Huong N.Higgins (2013) 研究了日本银行与企业在收购兼并过程中的利益冲突, 银行与收购目标公司存在借贷关系, 银行掌握了目标公司的信息, 银行具有鉴证作用, 但是银行为了自身利益会扭曲信息, 导致收购方的财富增益和银行关系呈负相关。
第二, 银行贷款与借贷公司成为收购目标呈正相关关系。Ivashina (2005) 研究了银行贷款在公司控制权市场中的作用。研究表明, 银行贷款与借款者成为收购目标正相关, 并且并购的成功率与借款强度也呈正相关关系。他认为, 银行债权在控制权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 我国银行贷款与借贷公司成为收购目标呈负相关关系。邓莉、张宗益等 (2008) 验证了我国银行贷款对借贷公司成为收购目标的关系, 以及被成功收购的概率, 结果表明, 企业与银行的贷款强度与该公司成为收购目标呈负相关, 我国银行贷款在控制权市场这一公司治理机制上是弱效的。
(二) 银行通过控制权市场加强公司治理
我国关于银行与控制权市场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 近几年主要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是邓莉。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 银行在控制权市场中具有信息优势, 通过控制权市场能有效发挥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
第一, 银行在控制权市场中具有信息优势。Fama (1985) 认为, 银行贷款的信息优势是银行成为控制权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Allen和Jagtiani (2004) 认为, 收购方在选择银行作为自己的咨询方式时会考虑该银行与目标公司的贷款关系, 借助其所选咨询银行的信息优势来增加收购的成功率, 银行被选为咨询方的可能性更大, 从中获取收益。
第二, 银行的信息优势提高了银行债权监督效应。Ivashina (2005) 研究了银行愿意将信息传递给收购方发的原因, 研究表明, 银行为了减少劣质客户违约风险, 有动力寻求更优质的客户, 刺激企业提高公司业绩, 降低被收购兼并的风险, 从而发挥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邓莉、张宗益 (2007) 认为, 银行作为大贷款人, 承担了较大风险, 在贷款决策中对贷款申请者的信息审核也会比较严格, 内部资料也要求提供得更为详细。因此, 在贷款审批这一环节会产生很多的信息流, 银行可以借助这些信息去纠正公司管理上的失误, 使不称职的管理者产生强大的破产、被收购和兼并的压力, 从而达到参与公司治理的目的。邓莉 (2008) 认为,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银行是企业的主要资金供给者, 是企业的大债权人, 但我国限制商业银行持有企业的股份, 因而银行也只能是企业的债权人。而我国的法人治理结构中, 没有债权人董事, 银行不能更好地通过银行董事、银行股东等方式参与公司治理。因此, 银行可以利用其贷款人的信息生产和传递功能, 通过控制权市场来实施对公司的治理。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 实证分析与理论是一致的, 表明银行在控制权市场的确发挥了重要作, 为银行参与控制权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 银行债权与控制权市场的关系研究中, 国内研究严重缺乏, 仅有少量的实证分析研究。
四、银行债权与产品市场竞争
产品市场竞争对信息透明度有重要关系。一般理论认为, 产品市场竞争能够确保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提高信息透明度, 减少银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西方与中国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 西方在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银行债务能发挥正效应, 但是在中国竞争机制尚未完善的基础上, 银行债权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甚至弱化。目前, 学者主要从债权融资在产品市场竞争的作用及产品市场竞争对银行债权治理效应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的。
(一) 债务融资在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关于债权融资对产品市场竞争的文献表明, 债务融资的“双刃剑”特点导致债务融资对产品市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一是债务融资可以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增强企业价值;二是债务融资会削弱产品市场竞争力, 降低企业价值。
第一, 债务融资可以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提升企业价值。Brander和Lewis (1986) 认为, 对于盈利较高的企业来说, 债务融资能够发挥有效的财务杠杆作用, 这类企业利用规模效应, 降低产品价格, 在同类型企业中赢得竞争优势, 提升企业价值。他们在研究债务融资对产品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时发现, 竞争均衡时, 企业的债务融资会带更高的产量。
第二, 债务融资会削弱产品市场竞争力, 降低企业价值。曾宏、王后华、汪莹莹 (2008) 认为, 对于盈利低的企业而言, 债务融资会增加其经营风险, 导致竞争对手的市场资源掠夺及攻击性行为, 降低企业价值。他们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期限债务融资对产品竞争市场的影响, 研究表明, 短期债务融资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不显著, 长期债务融资降低了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降低了企业价值。
(二) 产品市场竞争对银行债权治理的影响
产品市场竞争作为一种外部公司治理机制, 对信息透明度有着重要作用, 银行根据企业信息发放贷款, 进行债权监督, 从而发挥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
第一, 产品市场竞争有助于企业信息传递, 减少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Botosan (2005) 认为, 企业通过产品市场竞争向潜在和现有竞争者传递信息, 信息透明度越高, 规范性越好的企业越容易得到外部投资者的信任。王雄元、刘焱、全怡 (2009) 认为, 虽然向相竞争对手传递企业内部信息会导致竞争对手对客户市场资源的掠夺, 但是在中国, 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存在于资本市场上, 企业通过传递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可以获得投资者和银行的认可, 缓解融资问题。大企业竞争力强, 核心技术和信息即使传递给竞争对手也难以被模仿, 因此这些企业更倾向于在产品竞争市场中披露企业内部信息。
第二, 产品市场竞争有助于银行债权监督效应的发挥。王雄元、刘焱、全怡 (2009) 认为, 在中国, 虽然企业通过产品市场竞争传递了企业的信息, 但是却能获得更多的融资。信息披露使公司外部投资者及债权人更多了解企业信息, 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 企业通过传递信息, 让债权人和投资者认可企业价值就能够更好获得资金。债权人通过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信息披露降低了贷款风险, 同时也有利于银行对企业的监督, 更好发挥银行债权治理效应。曾宏、王后华、汪莹莹 (2008) 认为, 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时, 传递的正面信息, 才能更容易获得银行的结算融资贷款。银行根据企业竞争地位及信息的了解实现银行监督, 发挥银行债权治理效应。
从目前研究银行债权治理机制与产品市场竞争机制关系的文献可以看出, 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银行债权的效用不一样。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提供了实证数据, 也为银行如何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发挥债权治理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银行债权与声誉机制
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是银行风险控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贷款之前, 银行并不能全面了解贷款企业的真实信息, 导致贷款合约不合理性。银行更倾向于向风险较小的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但是, 信用贷款在银行总贷款中的比重加大, 如何控制信用贷款风险, 寻找优质信用贷款人成为了目前学者研究的问题。目前, 学者普遍认为贷款者的声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参考指标。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声誉与贷款优惠政策的关系及银行通过声誉机制提高债权治理效应这两方面。
(一) 声誉影响企业贷款优惠
金融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信贷市场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声誉越差的企业此类问题更为严重, 因此声誉成为银行制定贷款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
第一, 良好声誉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贷款优惠。Benjamin (2001) 认为, 公司风险与声誉负相关, 高经营风险会导致企业难以从外部获得债务融资。Cianci (2010) 认为, 良好的声誉会使企业在陷入困境时更容易得带投资者的鼓励和帮助。Hall (2004) 认为, 管理者的个人声誉会带给整个组织极大的正面影响, 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度。Allen (2005) 认为, 声誉和私人关系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
第二, 企业控制人声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债务融资。叶康涛等 (2010) 研究了企业最终控制人的声誉对银行贷款的影响。研究表明, 声誉差的企业控制人在银行贷款政策上有较大的限制约束条件, 银行贷款与最终控制人的声誉呈正相关, 与企业整体声誉并没有明显关系, 这说明银行关注的是最终控制人的声誉。金融发展程度不同, 声誉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也不同, 金融发展程度与声誉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程度呈负相关, 这说明市场化程度与声誉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二) 银行通过声誉机制提高债权治理效应
Diamond (1989) 认为, 银行关注贷款企业的声誉, 贷款人的违约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未来企业的贷款政策, 为了避免违约风险和声誉丧失, 高信誉的贷款人会避免高风险的投资, 防止高风险的出现, 也降低了银行的金融风险。银行通过这种传导机制迫使企业经营者加强声誉的建设, 有助于提高企业整体价值, 发挥良好的银行债权治理效应。Gopalan (2005) 认为, 较差的企业声誉, 一方面预示着贷款人的违约风险大, 同时债权人的金融风险也会增加, 债权人通过对企业声誉评估确定贷款政策。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 声誉机制可以作为一种非正式替代机制在资本市场中发挥作用, 为银行选择合理贷款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一) 主要结论
第一, 本文主要围绕政治、法律制度, 控制权市场, 产品市场竞争, 声誉机制四个方面开展银行债权监督与公司其他外部治理机制间作用关系的研究, 其中银行债权与政治、法律制度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这一研究范围整体上是较为全面的, 得出的结论也是符合实际的。但是, 关于银行债权与控制权市场、银行债权与产品市场竞争、银行债权与声誉机制这三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 尤其是银行债权与声誉机制关系的研究严重缺乏。
第二, 从研究银行债权监督与其他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关系的文献中可以归纳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关于银行债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关系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 政治关联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 但是会导致过度投资、恶性增资, 削弱银行债权的治理效用;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导致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导致银行债权治理效应弱化, 减少政府干预有助于更好发挥银行债权的监督效应;目前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制度不断完善, 但仍然存在不足, 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有助于银行债权发挥治理效用。关于银行债权与控制权市场关系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 银行通过信息的传播在控制权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贷款强度与公司收购关系密切, 由于我国金融环境还不完善, 银行债权在控制权市场发挥的作用是弱化的;银行可以通过控制权市场更好发挥债权治理效应。从关于银行债权与产品市场竞争机制的关系文献可以看出, 银行债权对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银行能够通过有效的产品市场竞争发挥债权治理效应。有关于银行债权与声誉机制的研究表明, 企业良好声誉在银行信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 从研究银行债权监督与公司外部的三个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文献中可以看出, 由于各个国家制度背景、经济环境的不同, 国内外学者在银行贷款与公司兼并收购关系这一问题上尚未得到统一结论。这表明, 在银行债权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关系的研究问题上要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变量, 必须结合各国的经济体制和时代背景。
(二) 研究展望
上述文献中学者们主要研究了银行债权与其他外部公司治理各个机制之间的关系, 并未研究银行债权如何通过公司其他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从而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及效用, 也缺乏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的具体研究。内容上, 大部分学者仍停留在银行债权与其他治理机制的单一关系研究上, 并未从互动角度进行研究。结构上, 将各主体治理机制分裂开来分别研究各个机制与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的关系, 并未从整体框架上研究各个治理机制的相互作用。研究银行债权监督与其他外部公司治理机制间互动效应主要是为了更好解决我国目前债权软约束力的问题。目前, 银行债权监督弱化的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深入研究银行债权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 制定合理的银行债权监督机制, 为银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因此, 如下研究显得极为必要。
第一, 研究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关系是未来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未来关于各种公司治理机制之间的交互关系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公司治理机制之间彼此不是独立的, 一种机制的选择取决于另外一种机制, 孤立研究某个机制必然导致结论失真和政策失误。为深入研究银行监督的公司治理效应及其机制, 必须充分考虑治理机制间互动性和相关性。
第二, 针对银行监督的具体机制展开研究。需要在构建银行债权与其他主体治理机制相关性的框架下, 进一步对理论和实践中银行监督的具体机制进行适当归类, 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几种机制 (如贷款合约、贷款人的监督、关系贷款、银行间的信息共享等, 或事前监控、事中监控与事后监控等) 的公司治理效应及机理, 进一步找出其中的制约因素和不完善之处。深入研究银行债权的监督效应, 对重要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其产生的根源, 通过重要相关性的研究, 完善银行债权监督机制, 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三, 深入研究我国的银行债权监督的效应。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利用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成果, 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并利用我国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在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条件下, 要考虑企业与银行的所有权。目前, 学者对国有银行的研究较丰富, 缺乏对非国有银行及非国家控股企业的相关研究, 尤其是对我国银行债权治理机制及其实际实施状况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仍然十分缺乏。未来的研究要立足于国情, 深入研究中国的案例及机理。
第四, 深入研究声誉机制。声誉机制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之一, 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银行通过声誉机制能更好地发挥债权治理效应, 但目前学术界关于声誉机制与银行债权监督的研究相对缺乏, 需要更加全面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从政治法律制度、控制权市场、产品市场竞争、声誉机制四个方面综述关于银行债权监督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间作用关系的文献。综述表明, 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获得更优惠的银行贷款政策, 但是会导致过度投资、恶性增资。政治干预产生“信贷歧视”, 导致我国银行债权治理效应的弱化。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制度不断完善, 但仍然存在不足;银行通过控制权市场发挥着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产品市场竞争对银行债权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对企业声誉的关注有助于提高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现有文献主要研究了银行债权与公司治理各个机制之间的关系, 但并未充分研究银行债权如何通过其他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及效用, 也缺乏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的具体研究。同时, 大部分学者仍停留在银行债权与其他治理机制的单一关系研究上, 并未从互动角度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