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课

2024-09-11

高职院校音乐课(精选11篇)

高职院校音乐课 篇1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

(一) 分模块教学, 中西合璧

高职院校学生是非音乐专业学生, 中小学时期每周一次的音乐课, 常常被其他文化课占用, 因此他们并未能受到很好的音乐教育, 90% 多的学生不会识谱。教学内容选择, 要根据这一实际情况, 本着难易适中、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结合、经典与独特的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模块教学。即把课程内容分为以下模块:中外声乐作品、中外器乐作品、中外歌剧作品、中外舞剧作品块、中外音乐剧作品、戏曲曲艺、世界民族音乐。前五个模块分为中、外国作品两部分, 便于学生鉴别中、西方音乐文化在:风格、调式、曲调等方面的差异, 对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能有系统的了解。最后一模块, 带领学生走进《世界民音乐》的百花园。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亚太各国、欧洲少数民族、非洲的民间音乐文化。

(二) 古典与现代结合

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 高职院校的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 随时能上网听音乐。然而受市场经济和大众传播工具影响, 他们只喜欢流行音乐, 对民歌、艺术歌曲、器乐曲、歌剧经典音乐作品非常排斥, 这种现象为公共艺术音乐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阻力。所以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力求做到贴近学生生活, 古典与现代结合。例如:欣赏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 不仅欣赏钢琴家的演奏, 同时让学生欣赏了青年演奏家--- 马克西姆主奏的电声乐队版的《革命练习曲》, 把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 强烈震撼的音响效果, 瞬间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不仅马克西姆帅气前卫的形象受到学生们喜爱, 肖邦深深的爱国情感, 也会深深烙进学生的脑海里。

(三) 学习多元文化, 增大信息量

介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音乐, 除了必要的音乐知识、内容可涉及风土人情、著名建筑、旅游景点、风俗习惯、民族服饰等相关文化。例如:欣赏印度音乐时, 在讲述印度音乐独具特色的装饰风格外, 还可介绍了印度的“泰姬陵”;西塔尔琴大师“拉维香卡”;印度乐器:“萨朗吉”、“塔布拉”鼓;古典舞蹈、现代歌舞版电影;这些丰富的内容, 展示给学生的是视觉的盛宴和听觉的享受。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音画结合, 化繁为简

欣赏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四个乐章时, 借助世界著名动漫作家的诙谐的动画作品, 学生愉快的完成了欣赏, 并感受到了每个乐章音乐在情绪、速度的不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 借助音画版梁祝, 学生对作品的复杂的奏鸣曲式和所表现戏剧情节, 有了准确把握。

(二) 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传统音乐教学法忽视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性、主体性、创造性, 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激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认为:通过歌唱、演奏、舞蹈、语言等形式表达情绪和思想, 是人类的本能欲望的自然地流露,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 是要不断地提升和启发这种本能的表现力, 至于表现得好不好, 则不是音乐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在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的运用, 能真正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 愉快的学习音乐。如欣赏《春节序曲》、《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等器乐作品时, 给学生设计简单的图形谱, 学生随音乐用声势或敲击节奏的形式一起参与演奏;或分组即兴创编动作, 表现音乐。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积极开展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 开辟音乐教学第二课堂

参与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 是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提升艺术修养的有效方法。课余时间成立大学生合唱团、舞蹈团、军乐团、健身啦啦操社团等等, 组织专业教师定时辅导, 给有音乐才华的同学提供提高锻炼的机会。组织各种文艺展演活动如:等各种类型的才艺展示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各种社团活动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四、考核方式改革

对于音乐鉴赏课的考核方式, 本人尝试了进行了很大的改革。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最好的方式是采用听力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学习效果。考试的全过程就是播放音乐的全过程, 即是一次所学内容的复习回顾, 同时通过听辨音乐, 加深学生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风格的把握, 是对所学音乐内容的最佳效果的聆听。而且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 提高了学生课堂积极听课的自觉性。起到了真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积极效果。

总之,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改革, 要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积极推进音乐实践活动入手, 从学生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聆听高雅音乐, 感受真善美, 提高音乐素养与人文素养, 锻炼学生勇于表现自我。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技能性人才。

摘要:音乐课作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仅能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 对其将来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事实上, 音乐课在高职院校中的开设状况不容乐观, 不仅重视程度不足, 而且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过于老套,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现状、大胆革新, 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6-0138-02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动力,是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让学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高职学校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每一个音乐教师的职责。

当前中小学的学生音乐知识相对贫乏,很多学生根本不会识谱,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而已,而且有的家长、学校和一些教师对音乐课也有偏见,认为学好语文、数学、英语才是硬道理,而学习音乐会影响学习成绩。因此,进入高职学校,无论是学校还是市里组织文娱演出等活动都很困难,这就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消极情绪。面对这种现状,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教材、全面分析学生、精心设计教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1营造音乐氛围发展兴趣

除了利用音乐课堂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形式繁多的课外活动营造、创建学习音乐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校园广播举办“每周一歌”、“每天一曲”的音乐节目;也可结合不同节日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音乐会等活动;还可组建唱队、舞蹈队、组织音乐知识讲座等。这些都使课内所学知识在课外得以延伸、扩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中发展兴趣。

2结合现实生活诱发兴趣

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社会生活伴随着大量的声乐现象,如用于节日庆典的礼仪音乐;用于广告舞蹈的实用音乐;用于休闲、影视的背景音乐等,都与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音乐不仅能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还能点缀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已走出娱乐、欣赏的圈子而体现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有专家曾做过实验,给母鸡放音乐能提高产蛋量,给奶牛听音乐也能提高产奶量,看来我们要另眼相看对牛弹琴了。再看音乐用于医疗的菜单:《春江花月夜月》、《月光曲》、《军港之夜》治疗心情不安症;《喜洋洋》、《洗刷刷》治疗精神抑郁症;《桌子》、《月光奏鸣曲》治疗烦躁易怒症等,结合生活中的这些音乐形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主动探究,思考音乐对人生的意义,诱发音乐兴趣,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具体的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3参与情感体验孕育兴趣

新课教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抒发情感,并以此感染听众、教育听众。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参与,强调感受与体验,在感受、体验中引起情感共鸣、孕育兴趣,以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高职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他们需要多彩的生活、需要情感交流,结合他们年龄的特点,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时下流行的歌曲如《童年》、《千里之外》、《阳光总在风雨后》、《丁香花》等欣赏或教唱,引导他们从音响感知入手,通过聆听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让音乐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打开心灵之窗,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为孕育音乐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

4利用学科综合稳定兴趣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使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在教学时找出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音乐教学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可稳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综合音乐学科的不同内容。在歌唱欣赏教学及基本乐理教学中,可将音乐的不同知识点相互融合、融会贯通。如歌唱与欣赏相结合、音乐理论与欣赏相结合,还可将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与音乐的表现要素相综合、互相渗透,加深理解。

(2)将音乐与姐妹艺术相结合。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音乐的姐妹艺术大都有视觉的可感性或文字的语义性,这些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象性相互补充,将其综合不仅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也使绚丽多彩的综合艺术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3)将音乐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相结合。音乐与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如音乐与语文中的诗词;音值节奏与数学中的数量概念;节奏与自然现象、人身的生理现象;节奏与体育的广播体操、韵律操,音乐的风格特点与其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特点、生活习俗等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将音乐与它们综合起来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而且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音乐的文化素质。

5丰富教学手段巩固兴趣

随着高职学校专业的增加和分化,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会出现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富有激情、讲授生动、唱奏优美、学生的兴趣会逐渐浓厚并得以巩固。如果有位教师在教学雪域之歌时,将歌曲与西藏的文化、风俗联系起来,还指导学生随乐曲学习基本的藏族舞蹈动作,课后又布置学生收藏藏族歌曲,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既生动又富有情趣性。

由此可见,要想改善高职音乐教学薄弱环节,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奠定他们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更好地完善素质教育,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激发、培养、发展音乐兴趣入手,从而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陶慧敏.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发展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

2 樊国生.二十一世纪高职音乐教育体系与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03(24)

3王 璐.试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1)

4陈 瑜.浅谈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Musical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Training

Liang Qiong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ociety Qualities continually increasing demands on higher music appreciation this course students will b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his paper explores music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train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necessity of the measures.

刍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 篇3

1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相对于其他高校有其自身的办学特点。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上也有不同其他高校的方面。由于高职技术类院校以培养熟练技术工人为目标,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更多是倾向于使用类的, 动手实践类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育并不是高职技术类院校的教育重点。作为美育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 在高职技术类院校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许多高职技术类院校的学生工作队伍中都有从艺术院校毕业的教育工作者, 学校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一般都是以体育和文艺为主。音乐教育成为丰富课余生活, 在主题教学内容外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提高的有效补充。成立艺术团、军乐团都成为较为常见的音乐教育形式。让学生在课余参与多种多样的音乐教育形式的活动中, 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德育、美育等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培养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的技术类人才, 同时也是德智体各方面综合发展的合格人才。

1.2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许多高职技术类院校对音乐教育和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比较支持, 但是由于高职技术类院校本身教学特点决定, 整体上音乐教育在高职技术类院校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高职技术类院校的音乐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1.2.1 教学特点决定了音乐课难于开设

高职类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技术的培养, 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课程设置比重较大。高职业院校多为理工类院校, 为保证职业技术课的课时, 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就比较少。音乐课在很多院校只靠学校团委利用周末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先后开设过音乐、电子琴学习班来进行。或者安排少量的课程教学。而音乐教学本身对课堂教学较为依赖。所以这种情况必然导致音乐教育在高职技术类院校薄弱的现实。

1.2.2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方面师资缺乏

很多高职院校不设置音乐课, 因此音乐教师也基本没有, 或者由其他科老师兼任。师资的缺乏使得音乐课显得更加可有可无。音乐课不受重视, 师资更不会有补充。这种循环导致很多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举步维艰。

1.2.3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经费投入太少, 基础设施差

以理工科或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在学校整体的教学设置和学校有限的资源配置中都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教学设置课时少, 学校分配的各种资源就少。包括经费、基本教学设施、教具、场地等。而音乐教育本身需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 应该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艺术教育经费投入。这种突出的矛盾也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形同虚设。

1.2.4 教学目标单一, 教学内容脱节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课堂形式出现时主要以音乐欣赏课为主。由于学生本身音乐素养参差不齐, 水平不高, 所以在音乐欣赏课上, 也是以愉悦学生情感为目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同时社会快速发展变化, 而音乐教学却不能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在学生中流行歌曲的受众很多, 对于音乐教学的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却不高。不能把现实的学生较为有兴趣的, 接受度高的音乐形式和内容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1.2.5 教学方法和形式较为单调

高职院校以音乐欣赏课为主的教学, 无论在方法还是在形式上都较为单调。应增加教学多样性。课外活动组织乏力, 同时活动的整体层次较低。

2 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2.1 更新传统观念, 高职院校领导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的领导对音乐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的认可, 是推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高职院校, 尽快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实用性的高技能人才, 有明确的就业导向, 更多的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是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 素质教育不可被割裂。而音乐教育在综合素质教育中作用十分重要和明显。培养综合性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 高职院校领导高度重视, 对于音乐教育乃至综合素质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

2.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音乐课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为选修课。因此很多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是由其他科老师兼任的, 或者不设音乐课, 没有音乐老师。音乐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大大制约了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发展。加快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 配备专业的音乐老师补充音乐教学, 才能不断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提高音乐教育的地位, 加大投入

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教育产生着重要影响。提高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 完善音乐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加大音乐教育方面的投入, 每年制定相应的计划, 每年都有固定的投入金额来更换或者新购音乐教学所需的设备材料。只有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地位提高了, 音乐教学方面的硬件设备逐步完善了, 音乐教育才能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4 教学目标多元化, 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学生对专业技术类的课程相对比较重视。故而高职院校对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就简单定为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之余, 进行音乐欣赏, 放松身心。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作用。因此应该重新审视音乐课, 让音乐课教学目标多元化。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 制定不同的音乐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更要不断更新。不断的吸收新的, 学生接受度高的, 学生兴趣浓厚的音乐元素。把这些学生有兴趣, 喜欢学, 想学的东西丰富到教学内容中。

2.5 积极组织各种音乐课外活动, 丰富教育方法和方式

以学生合唱团、军乐团等组织, 让专业老师给予指导, 积极鼓励学生各种音乐课外活动。同时学校的校园广播也可以作为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介绍相关音乐知识, 以学生喜欢的形式方式方法来推进音乐教育。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 催进了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音乐教育作为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日益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关注。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现状出发, 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育,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实践研究的论文 篇4

2.1音乐教学发展落后于其他学科。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将大学音乐纳入素质教育体系,大学音乐教学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不可否认,与其他学科相比,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发展仍有较大距离,落后于高校的整体发展速度,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待提升。2.2音乐教学过程的盲目性。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缺乏科学的逻辑起点,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不完整,教学计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对音乐教学的发展极为不利。教学过程的盲目性甚至导致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发展中逐渐边缘化,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2.3音乐教学不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学生的专业、性别、年龄等会影响其在音乐实践中的表现。总体而言,男生的音乐素养比女生略低,低年级学生的音乐素养比高年级学生略高,理工科学生的音乐素养稍逊于艺术类或文史哲类学生。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对大学生的整体发展极为不利[2]。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篇5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究

音乐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突出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通过对于乐理知识与音乐常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且在音乐欣赏中,能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与节奏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并且扩展艺术视野,丰富课余生活,符合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塑造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通过音乐学习、音乐欣赏等內容,为学生营造音乐学习氛围,并且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定位

1、陶冶情操,启智健体。音乐教育分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普通音乐教育主要注重对审美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经过音乐教育之后有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身心,透过音乐能够让人的灵魂品质得以提升。所以,我们必须要很好的利用音乐的这种力量来为后代造福。所以,高职音乐教育应很好的把握住“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发展”的成效定位,从而更好发展自身。

2、促进学生智力成长,有利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开设音乐课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音乐的魅力,养成形象思维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授课之时,为学生讲解乐理之时,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中实施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音乐的培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得到成长。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音乐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如教授学生一些民族以及爱国歌曲,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学习技能,服务社会。高职音乐教育的改革应与实践联系,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教育成果的检验也要与实践挂钩,让学生真正有能力去就业。音乐教育的创新应改革教育模式,从社会需求出发,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音乐教育的改革;将音乐教育的观念进行深化,让其超越普通的审美与认识;让学生积累较多知识与经验,利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来制作音乐;音乐教育知识的结构也要不断创新,不断套索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音乐教育知识结构。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开设的定位是选修科目,而且绝大多数的是非限制性选修课,而由于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并不深刻,使得音乐课程满足不了开课人数的现象。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使得学生出现迟到,甚至是未到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并且教师也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培养缺乏科学性。

2、教学与社会脱节。音乐教育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个别重点专业音乐教育院校才设有表演系,一般都学校都是师范专业。这就让音乐专业的未来发展和就业受到了很大限制。而且对于那些表演系的院校,他们在教学方面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脱节。音像市场上大部分都是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的地位很低。这也充分表现出了我国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违背的特点。

3、教学方法传统,模式单一。在音乐教学上仍采用传统,模式单一的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尚未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多媒体教学、分层教学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够完善,教学方法单一而落后,忽略实践性教学。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1、改革课程设置,实施多元化教育。首先应该让音乐教育与文化市场需求想挂钩,文化市场需求的合唱指挥、舞蹈、声乐以及钢琴等主专业课程外,还应该多开设一些通俗唱法、录音制作、电声乐队以及制作等课目,进而来挺近文化市场的需求。为了追求时代需求,更应将这些课程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为学生就业打好基础。因此,要想发展音乐教育,就必须要先将音乐就业的前景拓宽,并在院校内设置更多的对口专业,比如舞台表演、社会音乐生活、社会娱乐以及旅游公关等,让音乐专业毕业生由更广的就业空间。

2、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升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质量,首要转变陈旧传统的观念,以素质教育的视角来确立教学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艺术情操的基本内容,职业院校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理念。学校要树立明确的音乐教育目标,注重文化培养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感受音乐力量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增强审美能力。

3、丰富教材内容。要想提升音乐教学质量,高职院校除了需要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之外,还应当根据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来编写符合自身院校发展、与时代接轨、教育内容丰富、有清晰的结构和多样化的载体形式的教材体系。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教材内容的更新,然后,再依据教材内容制定院校授课的模式,增加课堂效率和内容实用性得以提升。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现代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到告知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

4、实践性教学中的“多元性”。音乐实践性教学多样化表现为鼓励学生进行音乐的艺术创造。如音乐创作拼贴,新音乐风格探索,歌唱组合的跨界混搭创作,各种音乐风格的曲目编创。音乐实践性教学多样化需要搭建各式活动平台,在活动中不断推陈出新,多样性的活动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多样化需要,让其在锻炼中取得进步。目前,高校常见的音乐实践活动开展形式有:教学独唱独奏音乐会,综合性的文艺晚会,乐队演出,学校歌咏比赛和艺术节,专题讲座,实践周(由学校与所在地企事业单位、学校、艺术培训机构安排进行的音乐实践活动),民间音乐采风等。各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表演和生活经验。

5、扩展就业方向,提高就业率。对学生实施多元化教育,让学生能够有较宽的就业前景和范围。对于高职院音乐教育而言,在培养音乐人才时应把握好自身教育的位置,通过创新和改革来不断提升自身院校的音乐教学能力,让音乐专业有较大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有宽阔的发展前景。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师资力量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想优化师资结构,就需要提高教师招聘的门槛,聘用一些实践能力以及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同时,还需要改进现有的教学评价制度,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使得教师能够积极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学动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焕.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音乐探索,2015(01).

[2]席向阳.浅探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J].北方音乐,2013(08).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改革初探 篇6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

首先, 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唱学生观看的教学模式。做为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让学生自主提出节目策划、排练、演唱等训练方案, 从而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其次, 坚持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建立起多层次, 全方位的社团活动。三是, 强化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二、音乐活动丰富化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要坚持的原则是:兴趣与自由选择相结合;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团活动;重要的一点, 在组织社团活动时要适当地邀请教师参与, 让教师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指导, 这样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 还有利于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 实现社团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创新, 从而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创造更加宽阔的客观教学环境。

三、完善基础内容, 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教育模式与以前相比也在不断改进, 一些课程的内容为了能够与新的教育模式相适应, 也在积极地进行着更新, 而我们的音乐欣赏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却仍与以前一样,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 使所讲授的内容不能与现代教育密切贴近。而且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师实践经验少, 在教学当中所采用的方式比较单一, 没有将前后的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 对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应用也比较少, 使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感到很抽象, 因此, 要改变这种情况, 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新的内容, 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并加深他们对乐理知识的理解。要让他们懂得音乐的节拍、调式、拍子、节奏、拍号与一些基本符号, 以提升他们的基本欣赏水平。另外, 可以在音乐欣赏的时候给他们讲授一些相关的欣赏知识, 如:对乐器的使用方法等知识。这样一来就使音乐欣赏与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这门课程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 还要做好有关的基础训练, 这种训练应侧重于节奏方面的练习, 教师可以预先给出一些不同的小节奏, 然后学生用不同的拍号来编写各个节奏, 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让他们写出别的节奏, 最后拿不同的拍子让学生进行练习。

四、建立和市场相一致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

在高职音乐艺术教育当中有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就是艺术实践教学, 它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作为高职音乐教育, 一定要提高对艺术实践教学的重视, 也就是要注重对学生的整体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能够适合将来上岗的需要。

(一) 充分利用已有实践教学条件

为了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要多举行一些相关比赛与音乐会。并且这类活动要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 定期按时举行。为提高艺术系学生的编导能力, 还要让他们进行汇报演出, 将结果作为个人能力评价的依据。此外, 要邀请一些知名的音乐家来学院讲学演出, 以增长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见识, 使他们感领悟到先进的演出技能, 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二) 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水平

为了适应新的音乐艺术形势, 扩大相关实践的范围, 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水平, 需要引导他们进行实践活动, 以音乐专业为依托, 引导他们参加一些与音乐有关的商业性演出。在活动中不仅能发现他们的演出问题, 增加演出经验, 了解市场需求, 而且还能有助于教师对今后专业内容、教学方向等问题的研究, 密切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五、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在各高校中, 运用最多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学分制。高职教育办学时间较短, 办学经验较少, 这种现状对学分制改革的实施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 由于办学时间较短, 一些旧有的制度框架和观念束缚相对较少, 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学分制改革的推行减少了障碍;另一方面, 由于管理基础较薄弱, 教学改革的经验不足, 因而在学分制的推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考核, 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 如音乐欣赏课, 可以探求一种以学生为主体, 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的欣赏途径, 因而建议教师多组织学生对授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发言,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考试时可采取开卷的形式,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以上, 我们从教学手段多样化、音乐活动丰富化、完善基础内容, 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和市场相一致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课程考核体系这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究。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也是不可一蹴而就的, 希望广大音乐教师可以多多思考, 关注学生学情, 制定更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策略, 从而为真正地推进音乐教学高效化作出努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也在飞速进步。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掀起了改革浪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低效的现状, 我们应该做出哪些改变呢?本文将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崔学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目标构建与表述[J].音乐研究, 2011 (2) .

[2]樊祖荫.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音乐探索, 2012 (3) .

[3]姬晨.从课程标准修订探索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哲学观[J].音乐研究, 2012 (4) .

[4]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研习与备考——《中国传统音乐习题集》前言[J].音乐探索, 2012 (2) .

[5]崔学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品赏过程与多元主体角色游移[J].音乐研究, 2012 (3) .

[6]项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课论纲[J].音乐探索, 2012 (1) .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的改革 篇7

1 在教学上要渗透素质教育。

渗透德育功能。音乐欣赏作为人文艺术学科, 在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由于它最大的特点是表情性, 能充分调动人的情绪和情感, 并通过联想和想象, 产生栩栩如生的形象, 使人向往对光明、理想、正义的追求, 对真善美的渴望, 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因此, 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 在欣赏《黄河大合唱》大型声乐套曲时, 学生在感受音乐形式美因素的同时, 从激昂、震撼、悲沉、鼓舞的情绪当中, 了解中国人民在旧社会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 并由此产生憎恨和革命的思想情绪;再如, 《二泉映月》时, 通过沉着铺述的上乐句的音调,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作者在生活中历尽的磨难和艰辛, 通过大起大落的旋律线条变化的下乐句, 使学生强烈地体会到作者心中难以平静的感情流露, 最后, 在乐曲尾声处的最强音和大调色彩的出现, 达到了欣赏的最高潮, 使人从悲痛中拔出, 从怨恨中走出, 树立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憎恨旧社会、渴望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崇高精神品质, 这正是德育课中教育学生树立的的思想境界, 而在音乐欣赏课里, 它以感染性和形象性的特征浸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 以潜在的社会功利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提高了学生的修养。

渗透智育功能。音乐欣赏的过程是联想和想象的过程, 是记忆和和思考的过程, 不仅和形象思维息息相关, 也和逻辑思考有着紧密的联系。纵观世界大师级人物, 在艺术和科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 他们从艺术中开启智慧, 从科学中探索美的现象和发明, 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和超越。音乐中歌曲的歌词, 有诗化的语言, 押韵的笔调, 在促进语言文学欣赏水平的同时, 还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 加强记忆力;同时, 音乐中乐曲的音色变化、旋律起伏、调式调性转换, 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激发创作灵感,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渗透审美功能。音乐艺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强而有效的途径, 通过瞬息万变的音调变化, 体会美的组合规律, 即比例与匀称、对称和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 再通过想象力把知识进行泛化, 对培养学生的职业审美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有明显的效果。

渗透身心健康功能。众所周知, 好的体魄, 积极乐观的心态, 是学习和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意义更是深远, 因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没有强健的体魄,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不能胜任一线工作的。据科学研究表明, 音乐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按摩大脑, 清洁肺部血液, 健身强体, 还能愉悦情绪, 调节精神, 对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功效。前者的功效是毋庸置疑的, 后者的话, 还需要作进一步阐述。就音乐学习过程而言, 是相当艰辛的, 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不会有所收收获, 基于勤劳的播种才有台上精彩的瞬间。完美精湛的表演增强了自信, 磨练了意志, 提高了表演水平, 是在这不断努力、不断更新、不断超越中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这个角度出发, 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还要经常参加社会艺术活动和实践, 以提高技能操作, 成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学能手, 使学生打心眼里佩服, 并树立学习信心和勇气, 把这种精神品质发扬到工作岗位当中。

2 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 开发本门课程的应用性, 树立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

音乐欣赏课虽然是一门艺术课程, 从表面上看和专业课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但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各个行业的服务和产品, 都开始向着“完美型”标准进军, 因此, 只有高水平的技能, 没有职业审美能力, 就不会在发展的社会中求得立足和生存。从这个层面上讲, 上好音乐欣赏课, 开发音乐欣赏课的实用功能, 培养学生的职业审美能力,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审美能力, 可以从感受力、鉴别力出发。先以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为例, 不要过高地强调其艺术性, 最好是以通俗音乐为为例, 在感官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 慢慢渗透民间音乐作为过渡, 比如民通歌曲、戏歌等,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再进行传统民间音乐的欣赏, 以培养敏锐的感受力, 再在此基础上, 运用比较、分析、评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别力, 比如, 欣赏由不同表演者演唱的同一首作品, 由不同曲作者根据同一题材创作的艺术作品, 用不同表演形式编排的艺术作品等, 通过不断积累、不断实践, 以培养学生的鉴别力, 最后, 结合高职学院的课程改革模式, 即通过听、看、比、说、做的学习过程, 把这些知识进行泛化,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并把它应用于现代化的服务、计算计应用技术专业的平面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三维动画、课件制作等课程之中。

3 在教学设备的使用上, 要体现现代化、科学化, 启发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

现代化。多媒体的使用, 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设备, 它使课程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 通过以电脑为主体, 配置音响、播放器、投影, 或以最先进的碟机为主体, 配置播放器、音响和投影, 都可以展示现代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信息时代的艺术美和科技美之间的密切联系。

科学化。这里的科学化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多媒体操作的科学化;二是多媒体使用频率的科学化。

多媒体操作的科学化。多媒体的使用并不是设备越多越好, 并不是花样越多越好, 要遵循使用和操作便捷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件设备的功能, 启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 简化操作、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工作意识。

多媒体使用频率的科学化。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 不是在课堂上展示其设备功能的, 并不是使用的时间越长就越好, 使用的频率越多就越好, 关键是要用到点子上。教师要事先设计好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内容、把握好使用的度, 该讲授的内容还是要讲, 不能大篇幅地、全篇幅地用多媒体, 否则会减少课堂互动、减少师生间的感情沟通, 达不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更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操作技术的科学化和合理性。

总的来讲, 音乐欣赏课的改革, 应该为高职学院的专业课服务, 应该为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职业岗位服务, 充分渗透素质教育和发挥实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

浅谈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 篇8

(一)对音乐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

在高职院校里,一些人这样认为:所谓音乐教育无非是上几堂音乐课,还有一些学生说,音乐教育对毕业文凭的取得关系也不大。因此平时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其实,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活动。大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性格,陶冶情操,音乐教育在此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和学生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也相对比较薄弱。而这些恰恰是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技能的关键因素。有的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这些因素的存在,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开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

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特别是一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平时受音乐熏陶的机会不是太多。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时,音乐基础课的底子较差,有的学生甚至是在高三突击而学的,因此这些学生入学后,在音乐基础课的掌握方面,明显暴露出了“先天不足”的缺点。

现阶段,虽然有的高职院校设立了音乐表演这个专业,纵观目前整个形势,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与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从具备音乐的综合素质等诸多方面来比校,其结果是后者的优势明显大于前者,在某些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与音乐学院的学生甚至无法进行比拟。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增加了教师在平日教学中的难度,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与发展。

二、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尼采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这充分说明了音乐在人的一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正好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节点上。而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与音乐教育可以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人格魅力的塑造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其他教育手段望尘莫及的。现在音乐教育俨然已经成为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性格更加开朗,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三、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

音乐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复合型人才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应该招贤纳士,把那些懂音乐,专业好、有水平的具有一专多能的音乐教师纷纷吸引到高职院校里来,把他们充实到教育教学第一线。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适当提高教师的各种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这些教师集中精力一门心思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教学研讨交流会,让教师彼此之间交流教学的经验及学习体会。通过各种不断地学习与充电,提高教师教学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精编精选教材,实行教学改革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有的高职院校仍然沿用过去高等音乐学院的教材。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音乐底子薄弱,对音乐学院这种专业院校的教材学起来有困难。在学习中有些学生不求甚解,匢囵吞枣。这种后果往往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长此以往,一些学生就失去了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高职院必须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措施,因人而宜,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编写或选用一些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通过音频,文字、声音、画面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音乐教学的不断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学的机制。

(三)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绝对不能停留在让学生学会唱几首歌曲,会弹几首乐曲的层面上。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把艺术实践当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比如成立合唱团,舞蹈队,乐队等形式多样的社团,给学生充分创造理论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把平时在书本上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社团为单位,经常性地举办各种活动和比赛,给学生创造登上舞台,让观众一睹学生风采的机会。通过经常性的登台表演,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从而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目的。

四、结语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音乐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音乐教学的基本思想和理念。21世纪,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要深入实践,不断探索新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探索 篇9

1、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美感教育,从而达到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发展人们的情感,影响人们道德与情操的目的。在美育诸手段中,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为古今外教育家所公认。《乐江》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列宁说:“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音乐教育能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开发大学生智力;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式激发大学生的美感。它可以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熏陶和感染,使大学生在情操、品格、心灵受到积极的影响。因此,音乐不但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德育不可忽视的一种特殊手段。

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道德情操、促进智能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弘扬独特个性等方面有着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世纪建设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音乐艺术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通过音乐欣赏能够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基础。当然,音乐鉴赏也是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也是培养与引导大学生发展和运用形象思维的过程。分析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音乐形象和乐理教学的过程。因此,通过音乐欣赏教育,不但可以使大学生增长知识,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而且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展智力。

二、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

音乐欣赏教学过程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要以心理学、生理学和教育学作为科学基础。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大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发声等训练,促进了他们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听觉器官,以及大脑的正常发育。

音乐欣赏教学要与时俱进,音乐体裁的选取,应考虑各类型中的中外名曲的赏析体制,使学生在循序渐进,诸曲解读的过程中,鉴赏一曲,理解一曲,记忆一曲,层层深入,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使学生从案例中逐步积累与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可以选取各种音乐体裁,音乐要素的构成,音乐基本表现手法的运用,曲式表现的意见,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中外音乐流派及其风格特点等。音乐欣赏应该坚持全面、系统、科学的原则。另外,高等院校音乐欣赏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教师要刻苦钻研,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改革高等院校音乐教学的方法,不断更新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精心收集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高等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富有生机。

音乐欣赏的学习还要提倡理论学习与作品听赏并重的原则,重视培养大学生对音响及音乐表现的感知能力,切忌空头理论、纸上谈兵,而忽视音乐的本质及音响的艺术表现。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艺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方法,介绍音乐鉴赏的基础知识;并精选部分古今中外的经典名曲,从音乐作品及作者、时代背景、创作风格、创作思想、艺术表现以及民族特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还要将理论与谱例、知识与情感的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大学生展现出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提高大学生鉴赏音乐的水平,开阔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音乐、把握借鉴名曲成功的经验,提高大学生的创作、演奏及演唱水平,积累大学生丰富的文化财富,从而提高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

三、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科学方法

1、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

随着音乐鉴赏学习的由浅入深、由生变熟、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独立鉴赏音乐作品及把握音乐作品丰富内涵的能力,还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可以学一节、长一智;也可以跳跃式学习,当然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还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为好。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占主导地位,要善于启发学生,诱导学生,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主动理解音乐内容,掌握各种音乐方面的技能、技巧,有表情地歌唱,不断地克服学习上的难点。教师要指导和激发学生提高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坚持教书育人,还要运用系统、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在丰富的高职院校音乐课堂实践中,对音乐欣赏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充分利用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挖掘音乐欣赏课程和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内涵和美学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思想,完善学生的品格,从而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目的的教育,使学生明确音乐对于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使学生清楚地明白音乐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音乐能促进人的“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音乐能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音乐能培养审美感受能力;音乐对人的全面发展有推动作用。要让学生明确音乐与其相关的学科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文学、美术、体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等学科之联系。明确学习音乐具有正确的方法和学习态度。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音乐的学有所用之道理。

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只有对音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参加课内与课外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涨;才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感受音乐及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

在欣赏新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采用讲故事或介绍与教材有关的历史材料,时代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导入新课,只有当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之后,才能事半功倍地学好音乐。

高职院校音乐课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回顾高职音乐教育发展历史,在2004年之前,高职院校对此基本不重视,音乐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据调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仅开设《音乐鉴赏》(有的院校课程名称为《音乐欣赏》或《名曲赏析》或《中外音乐欣赏》)理论选修课,这显然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大众包括高职教育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让学生学技术技能,培养生产一线的操作工,音乐修养可有可无;二是师资力量不足,全国高校音乐师资队伍相当缺乏,音乐教师也不太愿意去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也舍不得把编制用在招聘音乐教师上。

历史唯物主义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转折点,2005年可谓高职音乐教育的转折点。2005年举行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节),2006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这两件大事对高职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后,高职院校才逐渐开始重视音乐教育。但因音乐教育在高职院校课程里一般属于公共基础课范围,而且基本上是选修课,所以即使各院校开始重视音乐教育,也只是简单选个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了事,对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定位不清,把它当作被动应对教育部门的要求而已。正是由于功能、目标定位不清,所以,对其中最基础的课程建设,自然就无暇顾及。

一、如何建设高职公共音乐课程

音乐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思想、审美、智力、情趣的任务,对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作为音乐教育的载体,音乐课程同专业课一样,同样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有着自身的规律,因此也应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而不应当只是以某一两门课程应付了事。那么,如何建设高职公共音乐课程呢?笔者认为,高职公共音乐课程体系可以由主干性课程与辅助性课程组成。主干课程为必修或限定性选修,辅助性课程为任意性选修。

在主干性课程方面,笔者认为,可以设立《大学音乐》《交响音乐赏析》《合唱艺术》三门课程,它们作为理论和实践并举的B类课程。《大学音乐》着眼于宽度、厚度,《交响音乐赏析》《合唱艺术》则着眼于深度与浓度。辅助性课程包括纯理论的A类和实践的C类两种,A类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电影音乐赏析》《音乐基础知识》《流行音乐赏析》《民间音乐》《民族舞蹈鉴赏》《芭蕾舞蹈鉴赏》等;B类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二胡演奏》《吉他演奏》《电钢琴演奏》《合唱表演》《舞蹈表演》《古筝演奏》《小提琴演奏》《笛子演奏》《大提琴演奏》《铜管乐器演奏》《木管乐器演奏》《电脑音乐制作》等。

以上这种分法是依据音乐学科与普通高职院校的总体特点来进行的一种划分。高职院校(专业艺术类院校除外)的类别,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工科为主;二是文科为主;三是综合性。但无论是工科、文科还是综合性的学院,都应将主干课程列为必修或限定性选修课程,而辅助性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列入任意性选修课程(具体的必要性和操作思路将在后文论述)。如此,既能保证优秀文化的传承又能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随着电子信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琴、电钢琴、电脑音乐、音乐营销也会是当今乃至未来相当重要的产业。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将音乐与电子或计算机或工商等专业结合设置新的专业。

二、高职院校公共音乐主干课程解析

主干性课程应在整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主干地位在课时、课程学分、课程标准、教材建设上以及教学理念上均要体现,同时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上要保证,并且鼓励音乐教师在时间精力的投入。在众多的音乐课程中,为何要将《大学音乐》《交响音乐赏析》《合唱艺术》课程作为主干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开展这三门课程的教学活动?

(一)《大学音乐》课程解析

上文曾提及,音乐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思想、审美、智力、情趣的任务,对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那么基于音乐教育承载着上述诸多功能和体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考虑,大学音乐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名称上就必须坚决摈弃《音乐鉴赏》等不足于体现音乐教育专业性、重要性的笼统名称。与现在大学一般都开设《大学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一样,设置《大学音乐》课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学音乐》课程具体内容可由以下专题组成:“民间音乐”“艺术歌曲”、“合唱作品”“歌剧与音乐剧”“流行音乐”“钢琴艺术”“小提琴音乐”“二胡艺术”“西方交响音乐”“中国交响音乐”“音乐教育学”“音乐文学”“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多元音乐文化”等。《大学音乐》授课与学习方式可以采用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的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带着任务进课堂,效果比较好,而且能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开拓视野,积累比较全面丰富的音乐素养。

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主要注重音乐基础,主要教授乐理、视唱练耳、唱歌、欣赏等方面的内容,以音乐知识传授、简单的音乐技能和初步的审美教育为主要目标。《大学音乐》不是简单地补续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它是基于建立健康的思想意识形态、基于音乐对人生价值影响力的探讨,对传统音乐进行理性分析与感性诠释,渗透当代高端音乐前沿知识、理论思想,研究世界文化现象和国际最新音乐文化动态,当然也包括对当下流行音乐的关注和引导,以及推荐高雅优秀的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大学音乐》应传递终身学习音乐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音乐,使大学生们主动接触高雅音乐,培养音乐文化意识和高雅的音乐修养。要而言之,《大学音乐》区别于中小学音乐课程,主要在于它更强调自身的文化性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nlc202309082356

(二)《交响音乐赏析》课程解析

交响音乐作品是器乐艺术作品的最高艺术形式,具有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严谨、织体语言丰富、音响丰满独特,表现题材广泛深刻的艺术魅力。[1]143交响音乐水平与合唱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音乐水平和国民音乐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可以说,《交响音乐赏析》这门课程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涵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如果喜欢交响音乐,其内心就不容易庸俗,其情趣格调就会高雅。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曾呼吁并要求普通高校要给大学生补交响音乐这门课。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课程指导方案》将其列入艺术选修课程。笔者认为可以将《交响音乐赏析》》列入公共教学的主干选修课程。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国内近30年来出版的关于《交响音乐赏析》的书籍与欣赏教材普遍存在这么一些特点:一是专业性太强;二是内容繁琐;三是教材编写死板;四是脱离广大学生的审美实际。这给授课教师带来教学上的困难与尴尬,因此,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与课程开发是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以上情况,对于本门课程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薄弱的现实,这门课程必须从学生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演唱、演奏方式入手,进行积极的引导。第二,这门课程设定的具体教学目标要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作为选修课课时量少的现实,而不能把课程目标定高。可以将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定位为: (1)认识交响音乐是音乐所有艺术形式的最高形式,交响音乐最擅长表现严肃、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题材,最擅长表现音乐形象与发展中的对比、冲突与戏剧性效果等;(2)接触一部分中国当代优秀的交响音乐作品,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专业团体经常保留演出的曲目等;(3)关注中国的六大交响乐团与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从而认识国内外交响音乐作曲大师和指挥家,也关注交响音乐发展动态;(4)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的作品风格与历史贡献;(5)能初步分析评论某部交响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艺术成就等;(6)交响乐队的排列(即座次图式),交响乐队的组成;(7)交响音乐的主题思想,结构形式,交响音乐体裁等;(8)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9)奏鸣曲式的结构图式。如果一学期下来,能让学生从不了解中国交响音乐,不关注中国交响音乐到了解一些中国交响音乐和关注中国交响音乐,同时掌握相关的知识与初步的技能,并对交响音乐产生兴趣与好感,则这门课程的目就达成了。第三,以讲座的形式,以不同的交响音乐体裁,以中外作品融合的序列,穿插适当的交响音乐欣赏知识进行教学,同时在交响曲欣赏中认识不同的音乐流派。

(三)《合唱艺术》课程解析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和高职院校都存在合唱水平不高的问题。许多高校都有依托团委组建艺术团或是合唱团进行合唱训练,其中校级合唱团平时训练也较少,也没有常规训练,只在全国每三年一届的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提前3—6个月之间准备排练比赛,但这种排练是急功近利的,属短期艺术强化训练。一般就挑选两首曲目进行合唱训练,通常队员是在各院系大一新生中进行挑选,由于三年才一届,就势必有两届学生没有机会参加合唱。此外,高校每年也举行校内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一般由各院系自行组队参加,这样的活动更是短期的活动,一般就排练几周时间,与中小学的音乐周活动类似,演唱水平不高。严格说来,只能算是齐唱比赛,最多也就两个声部,走形式而已。水平高一些的多声部一般只能接触两首曲子,水平低一些的合唱排练唱的是单声部为主的齐唱,无法排练艺术性较高的合唱作品。所以,基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将《合唱艺术》课程设为公共音乐主干课程是弥补高职学生合唱水平不高的有效办法。

具体到课程的教学方面,笔者认为作为艺术类选修课,一般是30个学时、1.5个学分,上课时间基本上安排在下午3、4两节和晚自修这两个时间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掌握好教学内容的设计。笔者每次课都尽可能安排三个模块的教学活动,即合唱的基础知识、合唱作品的欣赏、教学评价等。每次课的知识点不宜过多,建议与作品的赏析相结合,大致的知识点如下[2]2-4:

这门课程适合采用翻转课堂,即课前布置课题,学生课前去搜集资料,课堂上分组交流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答疑、分析、点评、总结,通过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重视高职公共音乐教育是实现高职育人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建立高职公共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是重视高职公共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纳入国家高职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对于高职院校公共音乐主干课程的建设问题,文章尽可能涉及论述了课程价值、课程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相信通过认真贯彻深入开展音乐自主学习理念,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并随着现代高职整体自主教育教学理念的推广,高职音乐艺术教育也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许康健.音乐欣赏[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2]候锡瑾,许康健.普通高校合唱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浅谈高职院校的多元音乐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多元化,音乐教育

音乐是高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能够对学生进行技能上和情感上的双重教育, 在传授给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塑造学生的精神。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个人技术, 但现在在音乐上的教育越来越不能应对市场的需求, 所以这就出现了多元音乐教育, 在多元音乐教育的实施下, 高职学校和教师都应明确多元音乐教育对高职学校起到的重要性, 并且积极的开展多元音乐教育, 保持学科的长久发展, 以及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 一) 不能满足市场人才的需求, 方向比较单一

现在职业学校也有较大的发展, 职业学校主要注重对学生的个人技术的培养, 使得学生能够提供社会各种专业技术的人才。而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方向及教育上都比较单一, 而且一直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 并没有对学生的偏好和市场人才的需求有详细的了解, 所以更多的会造成社会缺少什么技术发面的人才, 但学校并没有培养这个方向的人才, 或者是学校培养了一些人才, 在社会上并没有他们的发展空间等等。

( 二) 没有见解独到的教育科研成果

现在教育科研对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不但能够满足教育的发展的需要, 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创造出更加完善的教育理论。但是现在在关于音乐的教育科研上并没有太多有效的成果, 随着时代的改变, 一些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 没有更多的人在教育科研上下更多的心思, 或者一些老师根本就没有科研意识, 所以导致没有更多的教育科研成果。

二、高职院校的多元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由于之前单一的音乐教育方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不但是在学生培养还是在社会就业上都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所以对高职学校进行音乐的多元教育变得更加重要。

( 一) 多元音乐教育吸引更多的音乐爱好者

以前, 比较单一的教育方式和培养方向, 可能会使学校失去了大量的音乐爱好者, 但是可以通过多元音乐教育使得更多的喜爱音乐的人对这个教育产生兴趣, 并使得他们通过这个教育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同时有更多的学生支持这个学科, 也能够使得音乐教育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 二) 多元音乐教育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比较单一的教育方向, 使得学生在社会上就业时选择的方向比价狭窄, 往往找不到十分适合的工作, 就业机会十分的少。但是通过多元的音乐教育, 可以扩宽教育的培养范围, 并且可以联系现在的社会需求, 增加更多的培养方向, 比如不单是音乐的培养, 还可以培养舞台表演, 社会音乐生活等更多和音乐相关的方向。这样不但使得这个学科越来越受欢迎, 而且能够使得更多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

三、高职院校的多元音乐教育的实施策略

( 一) 利用师范教育的资源优势, 结合社会变化与社会需求相联系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是从师范院校中升格出来, 这就使得他们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 所以在师范教育的基础上, 高职学校可以更快速的发展。同时在发展中, 也不能一成不变, 更应该懂得跟随时代的脚步, 增加时代新兴起的元素, 像现在流行音乐十分的受欢迎, 可以在教育中增加流行元素, 从而使得教育不至于和社会脱轨, 造成学生没有更多就业选择的现象, 同时让学生更能接触到社会上音乐的发展以及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需要的人才。

( 二) 展开音乐教育培训, 以及学习多方面的音乐知识

高职院校有足够的资源优势, 更应该开展音乐教育培训,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开设不同的班级, 教授学生各方面的音乐知识; 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面对社会的音乐教育培训, 开设一些音乐知识讲座, 增加学生对社会上有关音乐方面信息的了解, 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而且能够增加学校的就业能力。同时, 由于音乐学习的空闲时间比较多, 可以让学生更加接触更多方面的学习, 也就是学生可以不单修一门专业, 可以选择更多的专业, 掌握更多的专业, 就业时的选择也就越多。

四、结束语

要改变音乐教育的" 弱势" 地位, 必须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音乐教育课程建设, 创新教学手段, 拓展实践途径。总之, 现在在音乐教育上, 高职院校应该合理的利用自身师范教育的资源优势, 并在此基础音乐结合社会音乐的新元素, 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虽然, 现在在音乐教育上还有许多问题, 但合理的开展多元音乐教育, 一定能够让音乐教育发展的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武霄.河南省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12 (09) .

[2]易悦.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1) .

上一篇:胆囊切除不同术式比较下一篇:特殊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