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书法艺术

2024-11-11

历史人物书法艺术(精选12篇)

历史人物书法艺术 篇1

一、电脑时代书法艺术教育的意义

首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 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 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提高国民素质, 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要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 就必须重视书法教育。丰子恺先生说: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 是新的世纪里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书法教育。自古三尺蒙童读书, 塾师除了教“三字经”之外, 还必须规定习字课。直到近代教育改革, 不管是光绪、宣统朝的办学条令还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 都设有专门的习字课, 概莫能外。青少年是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 教师更是这一艺术的传道授业者。

其次, 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有助于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加强书法教育是丰富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升其综合素养的一个良方。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教育工作者“要教导孩子们规规矩矩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在青少年当中强调书法学习, 并不是要使中国出多少书法家, 而是以此来教育青少年热爱自己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懂得一定的书法鉴赏常识, 陶冶性灵, 获得审美享受。现阶段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书法教育, 其本身功能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 不是以写一手好字为终极目标, 而是涉及人文精神、情感体验、创造力培养、人格完善、智能提高及民族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 在这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 其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

再次, 画坛巨擘毕加索也由衷赞叹: “中国书法是最高的艺术。”法国总统希拉克也说过: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 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的近邻日本, 社会经济比我们发达, 但对书法的重要性的认识比我们深刻。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均开设有习字和书法必修课, 就连文科大学, 书法也都是必修课。书法教育关系着国民素质的内容, 早已写入日本的宪法。作为书法艺术缔造者中国, 更应该是这一艺术的继承者和光大者! 可叹的是, 我们的学校教育似乎早已把她给淡忘了!

二、书法艺术对历史教学的作用

( 一) 体现教师个人魅力, 培养学生学科兴趣

能写一手好字、艺术字, 可以在课堂上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格和艺术魅力, 吸引学生, 是增加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偏方。让学生首先喜欢这个老师, 然后再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 是符合初中生学习心理的重要特征。一个有个性板书的老师或写一手漂亮粉笔字的教师, 首先能得到多数学生的喜欢, 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临摹教师的板书, 已经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主观的基础。尤其是历史学科在初中学生心中的特殊定位, 这显得格外的重要。兵法云: “攻心为上”。做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教学的上上之策。学生就渐进地就喜欢上所教的学科。本人在长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总是有意识地展现板书艺术, 每一课的坚持, 课堂上的反复表现, 通过各种字体, 甚至夸张地艺术表现、熏陶, 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年乃至一届下来, 总是培养了不少兴趣者和“粉丝”。这对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是十分显现的, 意义也是很大的!

( 二) 是提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俗话说“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书法艺术之美总能让人耳一新, 为之一振。鲁迅先生说: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 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 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 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 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 “我国文字有三美, 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通过漂亮的形式多样的板书把书法之美的意境渗透到教学中, 让学生耳濡目染, 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 无声而行音乐的和谐 ( 沈尹默) 。”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的汉字才有如此奇妙的本事。

( 三) 是情感价值教育的表现手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 也是“读史使人明智”重要体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情感价值观教育是每个历史教师每节课都要考虑的问题。书法艺术的德育功能在这里得到较好的体现。在教学中, 我常常把重要的历史名人及名言或历史事件通过书法表现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讲授“司马迁与《史记》”时, 把他的名言“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通过书法形式展示, 让学生临摹再讨论它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了。再如, 在讲授“颜真卿”时, 先让学生知道他作为朝廷官员, 刚正不阿, 敢于秉公直谏, 为后人称赞, 再从他的书法作品特点“方严正大, 朴拙雄浑, 大气磅礴”, 是世世代代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人们永远学习的范本, 号称“颜体”。“书品如人品, 书格如人格”, 这正是历史上大多数有影响的书法家的写照。民族英雄岳飞奋笔急书的“还我河山”, 忠心爱国, 更是一气呵成, 名垂青史。

( 四) 是课堂师生互动的有益补充

精彩的书法能让课堂妙趣横生。如讲授“秦王扫六合”中更是要大大地写上一个“秦”字的小篆体, 或以图片“秦”字替代, 先让学生竞猜是什么字, 再让学生明白这就是秦统一中国的文字, 最后一笔一划地教学生写下来, 既生动又具体。同样地, 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时, 教师从可以先板书“汉”字的繁体隶书, 通过让学生以“汉”字组词的形式导入新课, 既让学生明白汉朝的流行书体, 又能体现汉朝的“大一统”, 紧扣课题, 形式个性鲜明。由此推及到唐、宋、元、明清等。教师均可从这方面得到启发, 在教学方式上多做文章。

三、书法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让书法艺术魅力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 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是近年来的教学尝试, 现谈谈具体做法。

( 一) 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

结合教材内容, 用书法艺术表现形式, 渗透到课堂教学全过程, 是课堂教学活动探究的一个特色, 善于挖掘和应用教材内容是关键。首先, 可以用于课堂的新课导入。如展示伟人毛泽东的书法《七律·长征》, 导入八年级第13课《红军不怕远难》, 老师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伟人毛泽东独到的书法豪迈浑然一体, 又似风雨雷电、天地肝胆的博大胸襟, 和不失乐观浪漫之诗意来引入新课, 形式新颖, 印象深刻。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用书法作品, 常能起到“添花”之妙。如当讲授《百团大战》时, 及时行草毛泽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 1935年10月) :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用书法作品, 来评价彭德怀, 精彩评说, 入木三分, 很有感染力。再次, 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小结。引用伟人毛泽东的书法《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来结束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结合适当的电影视频, 气势恢弘, 引人入胜。课堂教学中, 适时地引用、创作或现场表演与历史教材内容相关的书法作品, 来吸引学生, 既提升课堂效率, 又体现了书法艺术之魅力。

此外, 中国古代史有6课的内容涉及到书法史的内容, 从文字的产生、成熟到演变, 再到书法名家辈出, 百花齐放, 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缩影。教师应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精华, 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从原始图片的收集、精选、展示、赏析、临摹到评说, 本人都做足了功夫。例: 在讲授一代“书圣”王羲之时, 先展示亲临的“天下第一行书”的摹本, 再导出历代名家的摹本, 相之对比, 学生已是一片惊羡, 紧接着讲授《兰亭序》真迹的传奇故事和历史代书法名家的摹本、藏本之价值, 再补上“二王”的书法特色及影响, 最终引导学会欣赏书法, 兴趣书法, 热爱书法。一切是那么的水到渠成。

( 二) 通过板书、PPT 来表现

板书是每个老师的基本功, 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如在讲到“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一内容时, 我的做法是把“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用漂亮的隶书或楷书或艺术变形等字体写在黑板上, 每节课也有不同书体, 总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学生每每都会模仿在书上, 就连那些懒于动笔的学生也渐渐感兴趣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给学生印象就深刻了。

( 三) 用校本课程来延续

《书法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是《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 ( 2011) 4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体现, 也是书法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一个特色体现。该课程可分《中国书法简史与名作赏析》与《毛笔书法实践》两部分, 分上、下两学期完成。《中国书法简史与名作赏析》以历史时间为线索, 根据中国文字的源流演变及历朝历代书法名家和名作为内容, 分课时向学生讲授中华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 并赏析各时期的书法精品, 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以达到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弘扬。《毛笔书法实践》就是教会学生规范掌握用毛笔的书写方法和书写要领, 书写一种楷书字。以临摹为教学模式, 从基础的汉字笔划、偏旁部首及结构入手, 以名家书体为范本, 以历史人物之名言警句、诗句为内容, 形成章法, 让学生从临摹到创作分步骤实施, 最后以学生能完成一副完整作品为目标。

( 四) 做课后师生交流为媒介

以书法为载体, 通过课外辅导来加深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学相长, 亦师亦友。为每个学生书写、设计艺术签名, 或以书法作品为奖励形式, 既提升了教师的个人魅力, 也拥有不少的“粉丝”。每周为班级题写一句励志名言来鞭策鼓舞学生士气, 不失为一道良方, 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把书法艺术渗透到历史教学中, 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艺术教育, 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同时又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催化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现在厦门中学校园里提倡书法教育几乎凤毛麟角, 弘扬和传承书法艺术已是当务之急, 也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及书法爱好者, 工作多年来一直在努力于书法艺术的言传身教, 并渗透到历史教育教学中, 以书法艺术魅力来提高历史教育教学, 相得益彰, 已现成效, 稍做总结, 以此为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M].教育部网站, 2011-8-26.

[2]白砥.书法空间论[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5.2.

[3]于军民.从文化传承视角看普及青少年书法教育的意义[J].陇东学院学报, 2006, (03) .

[4]吴翥九.网络时代加强书法教育的现实意义[J].青少年书法, 2005.

历史人物书法艺术 篇2

射洪县城西学校

罗显秀

要: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历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节历史课如果能一开始就能做到以最短最快的形式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这样就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效果。因此,精心设计历史课的“导入”,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落实。我结合我从教十几年来高中教学和初中教学的实践,总结了及种我经常用到的导入方法。

关键字:课堂

导入

艺术

方法

一、设问导入法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抓住他们的求知心理,急切了解新课内容。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问题:“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是54门礼炮齐鸣28响?”。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齐呜28响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样引入抓住了学生的心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成语故事导入法

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财富,它概括性强,寓意深刻,适当引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学生大多爱听故事,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在学习《大变革的时代》时,我就讲了这样一个成语 :立木为信的故事。在古代,我国有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前,担心人们不相信,就在城南门竖了一根木头,如果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感到奇怪,只是观望,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果然获得五十金的重赏。表明政令一旦下达,就坚持执行。这位改革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仅中国古代可引用的成语就有几十个。牧野之战的“反戈一击”,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孙武的“三令五申”,班超的“投笔从戎”,项羽的“破釜沉舟”,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淝水之战的“草木皆兵”……都可以引用导入。学生普遍反映,常引用成语,使他们史实记得牢,只要一提起这句成语,就能回忆起相应的历史事件。

三、文艺作品导入法

诗词、歌曲等文艺作品语言精辟、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当引用,能调动学生情感投入,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在学习《难亡九一八》时,先播放了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沉重、悲状、愤恨的歌声将学生带回到七十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蹂躏东北的领土,成千上万的人民被迫离开可爱的故乡,发出强烈的呼喊!随着歌声的结束,学生的情感完全被激发起来。由此导入新课,学生始终聚精会神,效果良好。又如,学习初一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我就让学生齐读忆江南二首。让学生感受江南的魅力。

四、名言导入法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他们的心目中总有一些比较崇拜的人物,用名人的经典语句导入新课,往往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在学习《美国南北战争》时,我先朗诵了马克思的一段话: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然后问学生,这个人物是谁?他有什么功绩能得到马克思这样高的评价?由此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新序》塑造人物艺术 篇3

关键词:刘向  《新序》  塑造人物

《新序》是一部“采百家传记,以类相从”[1](P322)的书,所以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故事进行说理,故事人物众多给这部书增添了不少文学色彩。据笔者统计,其中约有450个人物形象(不含不确定的人物,如《杂事二》“齐有妇人”章中的“左右”,《杂事四》“有司请事于齐桓公”章中的“有司”,“晋文公伐原”章中的“原人”“温人”之类),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有240个左右,主要有君主、人臣、普通百姓(含没做官的士)三类。因为刘向对故事“根据表达的需要,作了不同程度的加工润色”[2](P13),所以其中人物的塑造,既有所出典籍的基础之功,又有刘向的改造之力。

总的来说,《新序》中的人物具有类型化、性格较为单一的特点,但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正如谢明仁评价《说苑》的人物塑造所说:“读完这些故事,尽管我们看不出人物性格的前后发展变化,但对于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我们还是可以大致画出个轮廓来的。”[3](P256)“看不出人物性格的前后发展变化”“大致画出个轮廓”也正是《新序》所有人物形象的特点。用吴志达的话说:“人物形象尚欠丰满,但某一性格特征却较鲜明。”[4](P63)《新序》具有杂采百家经传的性质,并融入了刘向的创造,具有丰富的中国古典写人技巧,是塑造人物艺术手法的宝库。具体来说,该书主要采用了以下十种塑造人物的技巧:

一、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写人

孙耀煜、郁沅、陆学明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提到:“对话,是通过人物之间交谈方式进行的。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它的根本要求是个性化。所谓个性化,是指人物的语言应符合人物的独特身份、经历、教养、职业地位、精神气质、心理状态,从而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5](P298)《新序》中的故事有大量的人物对话,有的是长篇大论,有的是只言片语,但却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能表现出人物某方面的特征。例如《杂事三》“梁惠王谓孟子曰”章梁惠王的话:“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寡人有疾,寡人好勇”。毫不掩饰自己的缺陷,直截了当地讲出自己的喜好,足以显示梁惠王的直率性格。《杂事四》“梁尝有疑狱”章,朱公用两块白璧价钱的不同来说明“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的道理,可谓三句话不离本行,表现出他商人、富豪的身份。再如《杂事五》“齐闵王亡居卫”章公玉丹的两句话,活画出了他的阿谀逢迎、投其所好的谗臣嘴脸。

公玉丹对曰:“臣以王为已知之矣,王故尚未之知耶?王之所以亡者,以贤也,以天下之主皆不肖,而恶王之贤也,因相与合兵而攻王,此王之所以亡也。”

丹又谓闵王曰:“古人有辞,天下无忧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见其实,王名称东帝,实有天下,去国居卫,容貌充盈,颜色发扬,无重国之意。”

只有惯于进谗、溜须拍马的人才能在主子逃亡的境遇中说出这样的话。

以上几例都是让人物自己说话来表现自己,《新序》中还有一种借对方的话塑造人物的方式。比如《杂事一》“中行寅将亡”章,中行寅德义薄、赋敛厚的特点不是通过他自己的话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祝简之口说出来的:“昔者吾先君中行穆子皮车十乘,不忧其薄也,忧德义之不足也。今主君有革车百乘,不忧德义之薄也,唯患车之不足也。夫舟车饰则赋敛厚,赋敛厚则民怨诅矣。”再如《杂事二》“昔者”章,燕相重财轻士的性格也是借门下一大夫之口反映出来:“亦有君之不能养士,安有士之不足养者?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体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帻锦绣,随风飘飘而弊。”《杂事五》“子张见鲁哀公”章揭示鲁哀公不诚心用贤才也同样如此,子张所讲的“叶公好龙”的故事使他的这种本质暴露无遗。

二、用行动塑造人物

《杂事四》“边亭之瓜”章,写梁大夫宋就,借边亭之瓜被楚人嫉妒骚扰,采取以德报怨、息事宁人的办法,终于取得化敌为友、睦邻友好的效果之事,表现出政治家的气度和才智。《节士》“延陵季子剑挂徐君墓”章,通过延陵季子心许赠徐君宝剑的心理和将宝剑挂徐君墓的行动,生动地展示了延陵季子不欺心、不伪心、重信义的品格。“介子推不受晋爵”章描写了介子推宁被烧死而不受晋封爵,刻画了介子推清高耿介的情操。“苏武”章,记叙苏武出使匈奴,不为贵爵、重禄、尊位所诱,守节不移,虽有斧钺汤镬之诛而不惧,坚决不降,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这种手法在此书中非常普遍,不一一列举。

三、通过细节来刻画人

游国恩在评价《世说新语》时,曾对这种手法的作用给予很高评价:“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使之栩栩如生。”[6][P307]《新序》中的一些细节也有同样的效果,例如《杂事一》“禹之兴也以涂山”章,写樊姬听了楚庄王“今日与贤相语,不知日之晏也”,贤相为虞丘子的话后,“掩口而笑”这个细节,就很能展示樊姬的人格风貌。笑而掩口,是因为面对的是君王,大笑失礼,也有可能使庄王误会这是嘲笑他而使他发怒,所以这个细微的动作就写出了樊姬的守礼而又谨慎,当然这个动作也能传达出她作为女性所特有的娇媚。再如《节士》“齐大饥”章中的饿者在听到黔敖“嗟!来食!”话之后所做的“扬其目而视之”的细节,这与他开始来的时候“蒙袂接履,贸贸然来”,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两眼昏花的状态很不相同,这时候眼睛放亮了,表现出一种受侮辱之后的愤怒在其,传神地表现了这位饿者宁死也要保持人格尊严的性格特征。再如《义勇》“崔杼弒庄公”章在晏子说了“婴闻回以利而背其君者,者非仁也;劫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的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话后,崔子放他走后的一个细节:

崔子舍之,晏子趋出,援绥而乘,其仆将驰,晏子拊其手曰:“虎豹在山林,其命在庖厨,驰不益生,缓不益死。”安行成节,然后去之。

这个细节中的一系列动作:趋出、授绥、乘、拊其手、说话,让我们感受到此刻晏子的勇敢、沉稳与细心,与上文他不为利诱的忠诚和不与坏人同流合污的坚贞相得益彰。

四、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

这种手法在《节士》《义勇》《善谋》(上、下)四卷中运用得较多。像《节士》“申包胥”章,楚国被吴所灭,申包胥在国家危亡时刻主动挺身而出,去秦国求救,但是秦国不答应出兵,这样就形成了申包胥“乞援”和秦哀公“不出兵”的矛盾冲突。而接下来申包胥“倚于庭墙立哭,日夜不绝声,水浆不入口,七日七夜”,终于感动了秦哀公,答应出兵,化解了矛盾。这一过程中申包胥为国奔走、强烈的责任感、伟大的爱国热情全部展现出来。“公孙杵臼、程婴者”章也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故事的矛盾冲突表现在一方面屠岸贾要杀赵氏孤儿,一方面公孙杵臼、程婴要保赵氏孤儿。开始的时候,随着屠岸贾的步步紧逼,气氛愈来愈紧张,先是屠岸贾和韩厥朝廷争论赵氏该不该杀,继而是屠岸贾将赵家满门抄斩,这时赵朔的太太生了赵氏孤儿,屠岸贾听到后赶到宫里追杀,然后是公孙杵臼、程婴谋划营救,用别家的一个婴儿顶替赵氏孤儿,保全了他的性命,公孙杵臼被杀害,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后,程婴也自杀。公孙杵臼、程婴的受人之惠则死人之难,忠心报主的性格就表现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善谋》(下)“汉五年”章,故事一开始就把人物放到十分激烈的冲突中,刘邦追击项羽到阳夏南部,与韩信、彭越约定好了会合进攻,但两人却没按时会合,楚军把汉军打得大败。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双重矛盾,一是刘邦和项羽的矛盾,一是刘邦和韩、彭两人的矛盾,而张良却能出奇谋巧妙化解两个矛盾,张良的足智多谋展现无余。

五、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不同性格

《杂事一》“秦欲伐楚”章,把昭奚恤与令尹子西、秦使者作对比,对于楚王“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的问题,令尹子西的回答是:“臣不知也。”而昭奚恤却能直言秦的真正用意:“此欲观吾国之得失而图之,国之宝器,在于贤臣,夫珠宝玩好之物,非国所宝之重者。”面对秦国使者,昭奚恤表现得胸有成竹,慷慨陈词,而秦国使者却是“戄然无以对”,两相对照,使昭奚恤明察事理、舌辩明快透辟的才能表现得十分突出。《刺奢》“鲁孟献子聘于晋”章,孟献子和韩宣子两个人物也形成鲜明对比,韩宣子的奢豪与庸俗使孟献子显得更加高贵与伟大。

《节士》“原宪居鲁”章对子贡和原宪衣着打扮的描写显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子贡闻之,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冠叶冠,杖藜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衽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不同的穿着打扮反映两人的不同人生处境、不同的精神境界和思想风貌。

谋臣策士互相辩难,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刻画出谋士的不同风采。如《善谋》(上)“秦孝公欲用卫鞅之言”章中的卫鞅、甘龙、杜挚对于是否变法各持己见,卫鞅舌战群雄、坚定变法的立场显出一个改革家的决心和气度,甘龙、杜挚保守护旧、抵制革新的立场显出他们谨小慎微、求安求平的思想。“秦惠王时蜀乱”章的司马错与张子就“伐蜀”还是“伐韩”展开辩论,两人分析利害得失,各执己见,展现出各自作为谋臣不同的眼光和韬略。《善谋》(下)“汉三年”章的郦食其和张良对于挠楚权的计谋也形成对比,郦食其的目光短浅、才智浅陋和张良的深谋远虑、思维缜密形成对比。

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人

《新序》中大多是借助另外一个人来烘托主人公,像《节士》“晋献公太子之至灵台”章为了突出太子不因祥瑞对自己有利,就危害父王的忠孝形象,安排了御者这个人物,他坚决主张太子拜祭祥瑞,反对太子自尽,认为此举是失礼,是不孝。有了他的烘托,然后太子说出“吾闻为人子者,尽和顺于君,不行私欲;恭严承命,不逆君安。今吾得国,是君失安也,见国之利而忘君安,非子道也;闻得国而拜其孽,非君欲也。废子道,不孝;逆君欲,不忠。而使我行之,殆欲吾国之危明也”“不然,我得国,君之孽也。拜君之孽,不可谓礼。见禨祥而忘君之安,国之贼也,怀贼心以事国,不可谓孝。挟伪意以御天下,怀贼心以事君,邪之大者也,而使我行之,是欲国之危明也”的话,再伏剑而死,晋献公太子的忠孝形象就更为鲜明。“子列子穷”章中列子的妻子也起这样的作用,对于子阳送来的粮食,她对子列子的做法大为不解,拍着胸口埋怨他不接受相国送来的粮食,表现出与子列子不同的思想境界,而她的出现和做法更利于表现列子“见得思义,见利思害”的高尚的人格和远见卓识。

另外《节士》“晋文公反国”章中的晋文公、《义勇》“崔杼弒庄公”章中的御者、《善谋》(下)“赵地乱”章篇中的众人都对主人公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七、通过人物的外貌、环境描写来塑造人物

《新序》中的故事是不太注重人物的外貌和环境的描绘的,但少数篇章使用了这种手法,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肖像描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杂事二》“齐有妇人”章对无盐女外貌的描绘,“臼头深目,长壮大节,昂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行年三十,无所容人,衒嫁不售,流弃莫执”。这段文字,从正面和侧面描写无盐女的奇丑无比。正面写到她头凹眼深,身材高大、骨节粗壮,隆鼻突喉,脖粗发稀,腰曲胸高,皮肤漆黑;侧面写她三十大龄而无人娶,更衬其丑。但她的胆识与才智和她的相貌却形成对比,她敢于主动求见齐宣王,而又能向他陈述齐国的四大危机,这就显示了这个人物的可爱之处。同时也衬托出齐宣王不以貌取人而重才德的王者风度。类似的肖像描写还有上面提到的《节士》“原宪居鲁”章对子贡和原宪的衣着打扮的描写以及“子列子穷”章对列子的“容貌有饥色”的描写。

在环境描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原宪居鲁”章对原宪的生存环境的描写:“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蒿,蓬户瓮牖,揉桑以为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这段描写突出了原宪贫困的程度,表现了他安贫乐道的性格。

八、以要言不烦的叙述勾勒神态,透露内心世界

这种手法通过第三者之口讲述故事,描述人物,主人公很少出来活动或根本不出来活动。例如《杂事一》第一章“昔者舜自耕稼陶渔而躬孝友”对舜、孔子两人的塑造,就完全借助于第三者之口,舜和孔子如何孝,有哪些事迹,全凭别人说出。《节士》“屈原者”章、“苏武者”章对屈原、苏武两人的塑造,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九、使用评论性文字进一步揭示、凸显人物性格或某个特征

《新序》故事之后或故事当中经常有一些议论性的话,有些是刘向的评论,有些可能是原书就有的文字,这些语句对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种手法在书中随处可见,我们仅以《杂事四》中三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楚庄王伐郑”章篇末写道:“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御。庄王之谓也”。“晋人伐楚”章篇末:“孔子闻之曰:‘楚庄王霸其有方矣。下士以一言而敌还,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宜乎?诗曰:‘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此之谓也。”“郑人游于乡校”章篇末:“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这三句话都是对主人公所作所为的肯定,它们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高大。

十、用书信塑造人物

《新序》全书中共出现三封书信,一封是燕惠王写给乐毅的信,一封是乐毅对燕昭王的回信,还有一封是邹阳在狱中写给梁孝王的信,这些信对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不应忽视的一种刻画人物的方式,它与第一种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唯一区别就是,一个是书面的,一个是口头的。燕惠王在信中虽然对乐毅因自己听信谗言而出走他国有表面上的一丝自责,并强烈希望乐毅回国,但他更多地是站在臣道的立场上,责备乐毅此举不合道义,表现出一个君王不虚心认错,又渴望贤者辅佐的性格特征。而乐毅的回信则历述自己对先王的忠心和对国家的功绩,和受到惠王不公正待遇的复杂心情,以及自己最后的选择及其原因,写出了一位有赫赫战功却遭受不幸,又非常明智的武将形象。邹忌的信则表现了他过人的才学,信中大量列举忠而被谗的贤臣的不幸遭遇,借以表达自己的忠心和受谗之怨。读完此信,邹忌受谗言迫害而又对梁王忠心耿耿的贤士形象就会浮现眼前。

《新序》中出现的塑造人物的方式,主要有上面十种。其中第一、二、三、四、九用得较为普遍,而其他五种相对较少。综合运用多种人物塑造方式的情况也存在,在此仅举一例,如:《义勇》“崔杼弒庄公”章综合运用语言描写和人物的行动描写,并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用一系列细节加以塑造,突出了晏婴痛斥弑君凶手的胆量,不为利诱的忠诚,威武不屈的果敢和不与坏人同流合污的坚贞品格。

需要注意的是,《新序》中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绝大多数的“闪现型”人物,少量的“累积性”人物(借用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一书中的概念)[7](P33)。当然,后者比前者形象更为丰满。比如孔子的形象在全书中共出现了五次,《杂事一》第一章“昔者,舜自耕稼陶渔而躬孝友”主要表现了他笃行孝道的教化力量,《杂事四》“哀公问孔子曰”章主要写他为鲁哀公言哀,告知哀公为君为政的道理,《杂事五》“哀公问于孔子曰”章写他认为的五不祥,“孔子北之山戎氏”章则表现他对妇人的同情与对苛政的深恶痛绝,“孔子侍坐于季孙”章反映他君臣名分当正的思想,这五章共同展现出来的孔子就是一个血肉较为丰满的形象,他既有孝德,又精治国之术,还对不幸百姓充满同情,对不良政治充满愤恨,爱憎分明。这样的“累积性”人物还有楚庄王、晋文公、齐宣王、魏文侯、晏子、宋玉、管仲、张良,等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注释:

[1]赵善诒:《<新序>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邢培顺:《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材料来源及加工取舍方式探索》,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3]谢明仁:《刘向<说苑>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

[5]孙耀煜,郁沅,陆学明:《文学理论教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6]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7]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历史人物书法艺术 篇4

湖北日报讯,由湖北省《书法报》和上海《书法》杂志联合主办的2011年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王冬龄、言恭达、陈洪武、张旭光、陈振濂、毛国典、李远东、胡抗美、韦克义、赵国柱当选。此次活动有55000余人参与网络投票,来自全国31个省市区的216名读者组成大众评选团。《书法报》、上海《书法》杂志等全国10家书法专业报刊的负责人担任评委,参与评委投票。评委投票、大众评选团投票和网络投票各占比例分别为50%、30%、20%,综合得分前十位者当选。

《中国大书法》年度人物[定稿] 篇5

2013年3月14日晚,中国著名书法家、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孙晓云女士的书法作品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这是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13年推出的中国当代书法大家、名家系列邀请展的首展。

这场名为“书法有法”的展览共展出孙晓云的40余件作品。展览将持续至3月28日。

4月13日,由现代快报艺加文投、常州运河五号文化创意中心有限公司主办,艺+常州美术馆、常州运河五号美术馆、艺+南通美术馆、南通中心美术馆、艺+泰州美术馆、泰州广电报业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看云去——孙晓云、高云书画艺术展”将在艺+常州美术馆(常州运河五号美术馆)拉开帷幕。作为“艺+连锁美术馆”的首场展览,此次“看云去”水准高——作为江苏中国画界、书法界的代表性人物,高云、孙晓云可以说在艺坛颇具地位。

中国江苏网12月23日讯 昨天,省书法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宁开幕,大会经过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了省书协新一届理事会。孙晓云当选主席,徐利明、李啸、王伟林当选副主席。

徐本一

8月5日专电(俞俭、李宗荟)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8月4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的书法家会员代表153人出席了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正、副主席,徐本一当选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记者杨扬 实习生欧润禾)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徐本一书法展”在武汉文联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徐本一先生五十余幅书法精品,内容包括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沁园春•长沙》等,行草兼备,各具风姿,展出形式更涵盖手卷、团扇、镜片等。

其中《沁园春•雪》,在2012年武汉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即拍出60万元高价,创下当年武汉当代书法作品拍卖新高。据了解,这幅长6.1米、宽2.1米、总面积为115平方尺的作品是历年武汉拍卖尺幅最大的书法作品,目前为私人收藏。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藏家表示:“本次,我无偿借予主办方该作,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据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徐本一今年拍卖单平尺报价,该作市场估价约为300万元。

据悉,该展览将延续到12月31日,到场观众还可能免费获赠书法展精美画册。

丁谦

1月19日,军旅书法家丁谦作品展在南宁举行。

著名军旅书家丁谦先生的书法精品展,10月12日至20日在国内最负盛名的北京琉璃厂荣宝斋书法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丁谦的真草隶篆多种书体共67幅精品力作。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丁谦书法作品集》同期出版发行。展出期间,丁谦先生还将为余姚灾区捐献款项和作品。王镛 展览

张海

中国书法历来讲求将经典的文学作品与精美的书法相结合,以期达到最佳的艺术表现效果。基于这样的追求,9月28日至10月9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三名工程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该项主题展览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立足传统、着眼当代,建立起以“当代名家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推介体系的诸多举措之一。

所谓“三名”,是指“名篇、名家、名作”。“名篇”是在千百年文化史上传诵不息,脍炙人口的百余篇诗文作品;“名家”是经过层层评选出的当代书坛具有较高知名度、影响力和旺盛创作活力的百余位书法家;“名作”是由这百余名书家倾心创作的以“名篇”为题材的书法作品,再经数轮评审遴选而出。

韩天衡

韩天衡美术馆在嘉定开馆

10月25日,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建筑,洋洋千余件艺术藏品。位于本市嘉定区博乐路70号的韩天衡美术馆,今天上午开馆,成为上海又一张文化新名片。书画篆刻大师韩天衡向嘉定区人民政府捐赠的1136件艺术品将在馆内陆续展出。韩天衡(见图)和全国170多名书法家以及韩先生的学生出席了开馆仪式。“百乐雅集——韩天衡师生第九届书画印展”同时揭幕。

西泠印社110年社庆系列活动近日在杭州举行,换届之年,该社近300名社员会聚杭州,最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社领导,饶宗颐再次被选为社长,刘江任执行社长,韩天衡、童衍方、朱关田、陈振濂、李刚田担任副社长。其中,海派书画金山名家韩天衡和童衍方也是上海书画善会的会员。社庆系列活动中最大的实体展览“印汇天下——国际印社联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展。国内外60余家重要印学社团携300余件作品参加了联展。

周志高 上海展览 3月30日下午,著名书法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走进第88期百姓大学堂,为市民讲述书法与人生。

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精品展在沪举办,中国生产力协会会长王茂林、中共上海市委前副书记龚学平、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龚心瀚、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副书记迟志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等嘉宾出席展览。

陈方既

由省文联、省书协主办的“陈方既书法理论研讨会”10月30日在武昌召开,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张传凯等到会祝贺。

82岁高龄的陈方既先生长期从事美术、书法工作,是全国著名书法理论家,获“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今年4月出版四卷本《陈方既论书法》文集,汇集陈方既20年来书法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对陈方既为书法美学、书法理论的学科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是中国书法的最高荣誉,其申报条件是年满75周岁的我国当代著名书法艺术工作者。终身成就奖需得到中宣部批准,因此名额从紧掌握。上一届有4位获奖者,本届有尉天池、陈方既、刘艺三人获奖。沈鹏、欧阳中石等老一辈书法艺术家都曾获得此奖。大会授予王峻峰、钟鸣天、孙方、陈方既等四人“终身成就奖”,授予穆毅、曹立坚、戴浩书等三人“特殊贡献奖”。

张炳煌

2013年元旦,来自台湾北、中、南各地的一百多位书法家齐聚台北圆山大饭店,共同泼墨挥毫,弘扬中华书艺,迎接新年到来。

1日下午,圆山大饭店传统中式宫殿风格的一楼大厅内,但见书法家们依次排开,笔墨印章齐备,鲜红的春联纸呼应着大堂内火红的色调,显得格外喜气。台湾当局副领导人吴敦义、“立法院长”王金平、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等人为笔会开笔,分别写下“福”字及“圆山迎春纳吉,挥毫欢庆新年”。

11月6日下午3点,第29回国际兰亭笔会书法展在德国时装之都杜塞尔多夫隆重开幕,中国、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国家的地区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参展

1月2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1日前往圆山大饭店出席“汉字文化节”新春开笔,他期盼持续以正体(繁体)汉字传扬中华文化之美。

迎接2014年,适逢台北市建城130周年,台北市文化局呼应第9届“汉字文化节”,主办“台北建城130,挥毫展新运”活动,特别邀集130位书法名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台北新移民及海外友人等贵宾齐聚,借由书法祈愿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2月8日上午八点半,中华书学会会长张炳煌专程赴台北统一大饭店拜会中国书法家代表团一行,与张华庆进行了工作会晤。8日下午二时,由台湾文化主管部门指导,中华书学会主办,淡江大学等单位协办的“甲午新春挥毫开笔大会”在台北原总督府现“总统府”前北广场举行。

在历史与艺术之间 篇6

人是善于遗忘的,尤其对于苦难《东京审判》唤起的不是仇恨,不是痛苦,而更多的应该是深刻的思考。对那段历史有记忆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真正的苦痛亦是如此。但是我们不希望那些惨无人性、令人发指的行为会随着历史见证者的离去而被淡化或者遗忘,它需要被牢记,哪怕是作为一个符号。而影片在史实与艺术间的选择,也由此产生争论。

历史是无法还原的,历史真实更是如此,而再现也就有了一定的难度。《东京审判》以电影的形式来回顾那段历史,其本身就决定了它无法和历史与真实相吻合。当然不是说艺术不可以是真实的,而是说艺术不等同于真实,是在真实基础上的升华和提高,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必苛求,更何况导演已经让影片在最大可能上来再现历史了。远东国际法庭的真实历史我们是不得而知了,但片中几个关于日军侵华主要事件的审判如皇姑屯、南京大屠杀等都是真实的,包括关于对罪犯最后如何处置的斗争上以及审判中没有提及日军罪恶的731细菌部队等,它逼真地再现了历史真实的一幕。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这部题材本身就有重要价值的影片,才显得意义重大和格外的引人注目,而其历史真实性如何。也成为人们关注和引起争议的焦点。

不过很显然的是,过分要求《东京审判》的历史真实性是不可能的也是苛求的。这是一场涉及到各国利益和关乎太多秘密的审判,许多的资料都是不可见的。我们过分的要求真实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既然是艺术地再现,就不该把目光狭隘地拘泥于历史真实性上,更重要的应该要看在这~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的题材之上,导演如何既能合适地阐释历史,又能够使其显现出高于历史的艺术真实性。这要求是合情合理的,正如席勒所说:“它有权利,甚至于可以说它有责任使历史的真实性屈从于诗艺的规则,按照自己的需要,加工得到的素材。”[1]对于一部影片,导演的设想制约着其整个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导演的思路和影片本身的艺术真实性如何,尤其是后者,它关乎到能在多大程度上激发出观众的情感,从而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和目的。

影片有明显的两条线索,然而,从细节看,作品还是显得粗糙。没有表现出充分的艺术真实性。首先第二条线索,也就是法庭外的那场戏,之所以被很多人称作垃圾,不无原因。芳子死时肖南的台词和语言风格就很明显:“呜呜呜,你不要死你不要死好吗?”本来被悲愤情绪绷得紧紧的观众,却忍不住笑了。这种严肃的题材,配上这种演员语调,笑场是难免的。

其实导演的意图不难理解,就是希望借肖南的视角来看到当时日本社会和国民的思想生活,力图把视角和立场扩大,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这场审判和那些灾难,并希望以此能够警示世人,以引起人们对于战争和罪恶的思考。因为思考关涉到未来。这不仅仅对于日本,对整个受害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国家以及古今所有的战争行为,都是有所寓意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影片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的。可遗憾的是,这一条似轻实重的叙事线索并没有被充分的演绎。承担起该有的启迪和要义。其主要原因在于叙事情节的设计不能创造出合情合理的矛盾和冲突,线性的叙事,缺乏严密逻辑的情节,部分演员和语言风格的选择等。雄一在枪杀正夫君时的情节和场景的设置就很明显。肖南和芳子站在那里就像等着他开枪一样,而且他们是近在咫尺。这种安排绝对不符合正常的心理和人的本能,所以是失败的。因为最后肖南想起来了。于是把枪夺下,开始做什么去了?故事的单薄性和粗糙,还体现在没有很好地利用电影特有的艺术手法来丰富这条线索。我们倒不介意用情感戏来拓展视角,可是这段戏里,竟然看不到一点点由于战争而引起的关于这段异国之恋的矛盾和冲突,就那么软绵绵、不温不火地行尸走肉着。给人一种明显的虚构感。爱因斯坦曾说:“蒙太奇的力量就在于。它把观众的情绪和理智也纳入创作的过程之中,使观众也不得不通过作者在创造形象时所经历过的同一条创作道路”[2]但是导演并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情景的设置不能完全注释人物的活动和剧情的发展,使这个叙事失去了充分的依托。所以,正是这些导致了叙事中想象力的缺失和人物形象的干瘪,进而导致了这条线索难以达到该有的高度,取得应有的效果。

艺术方面,影片采用早期阶段的某些艺术手法,创造性地符合了影片本身的要求。首先是它融合了舞台戏剧的一些特点。从而使《审判》的剧情开展紧凑而集中。要把这一场时间跨度如此之长,过程十分复杂的审判很好的掌控和表现出来,并不容易,它需要对历史的审判加以剪辑和组接。而舞台戏剧的特征就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其原因在于舞台演出受到时间空间和表现手法等的严格限制,只能在相对固定、有限的时空内完成。《东京审判》恰恰借用戏剧舞台这一特点,以其为基础,又充分利用镜头的自由合理组接来加以填充,从而使影片的叙事剧情显得浓缩而又集中。影片主要以法庭和小酒馆这两个相对固定的场景舞台为中心,形成了两条线索,并相互交叉发展。

其次,影片通过无声的镜头的不断穿插,借助人物的眼神和表情来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制造氛围。当然这种无声的画面与法庭这个特定的场景不无关联,但更重要的是导演的意识和应用,才使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其中对梅汝敖多个境况下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的特写,对每个战犯在入场后以及判刑后面部镜头的定格,都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当然,这些与演员演技也是分不开的。这其中还包括演员的台词,影片背景音乐的选取和画面色彩的利用等。日军辩护律师狡辩,季南的慷慨激昂,倪征燠的缜密和睿智都使影片显得跌宕起伏。尽管略显单一,但低沉而不时又扣人心弦的旋律和以冷色为基调画面色彩,既紧扣影片主题又渲染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基调,再加上黑白资料镜头的衬托,就更准确地表现了当时的心情和被战争阴影所笼罩的社会心理和时代氛围。所以总体来说,影片艺术技巧的选取和处理上还是比较成功和有创造性地,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既然是艺术地表现历史。就不应该拘泥于史实,尤其是在那段史实无法真正再现的情况下,影片应该超越现实,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实现艺术的职责。当然。作为一部具有高度历史真实性的影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它并没有完全立足于法庭之内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而是把视角扩展到了日本社会之上,对人性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行了审视和责问。其中还包括了对人类文明

与罪恶以及不同价值观的责问与思考等。

历史课堂提问艺术初探 篇7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 问是深入的阶梯, 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 是觉悟的契机。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 有疑而思解, 解疑而心悦。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性的提问呢?这就要求教师按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 设计不同思路的问题, 使各类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或经教师的点拨引导, 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中, 取得了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 现从下列诸方面谈一下。

一、求异设问, 变中求新

同一问题, 可从不同侧面提出, 提出的角度不同, 效果往往就不一样。例如:讲授“美国内战”一节时, 可提问:“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内战有什么历史意义?”这类问题, 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 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但是, 若一反常规地发问:“为什么说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什么说内战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个问题, 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思维的波澜也就因之激起。这样, 既使学生认识到了矛盾对立双方的斗争, 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 又起到了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作用。

二、浅处深问, 静中得疑

教材中有些内容, 学生似乎一看就懂, 处于无疑的境地。若我们从浅处深问, 在无疑处激疑, 则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讲授“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一节时, 学生对“国民政府的北伐”这一内容似乎极易掌握:既知道北伐的目的、对象, 又清楚北伐的经过、结果。从现象上看, 仿佛无疑。若及时设问:“南京政府的北伐在形式上是北伐战争的继续, 但性质则完全不同, 这如何理解?”学生虽一时答不上来, 但可促其思维。笔者趁势对其引导, 从而使他们排除了疑点, 深化了知识。

三、故设障碍, 诱导思维

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提问时, 可故意设置障碍。学生虽不能及时回答, 但可令其有所发现。例如:在讲授完“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后, 可如下设问:“王安石变法失败了, 但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这该如何理解?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 而我们已学过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他们为什么能成功?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的几次著名的改革, 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这样, 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发散、求异, 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 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迂回设问, 退中求进

有些历史问题较复杂, 让学生正面回答, 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 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讲述完“西安事变”后, 若设计这样的提问:“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学生回答的效果若不理想, 可对提问方式稍作变通, 设计若干个小问题: (1)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有何重大历史意义?通过设问, 经学生归纳、分析、综合, 其思维顺利地越过障碍, 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所包含的知识要素。

五、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

针对某些特殊的历史问题,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 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 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讲完“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后, 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亚非文明古国不处在大河流域这个有利的位置, 那么, 这些地区能不能成为文明古国?”这一问题, 引起了学生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如果这些地区不处在大河流域, 就缺少了便利的灌溉条件, 农业生产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也就不可能成为文明古国。”而有的同学认为:“优越的地理环境固然很重要, 但是, 如果没有古代埃及等国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 没有当时统治阶级的励精图治, 那么, 即使地理环境再优越, 上述地区也成不了文明古国。”也有少数学生持这样的观点:“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才能对自然条件更好地利用。大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 也要靠人来改造的。否则就根本谈不上优越, 说不定还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灾难。”通过设问, 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 在争论中形成统一, 在矛盾中获得了真理———地理环境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但它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善教者, 必善问。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是每个优秀历史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是, 在具体运作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受到激励, 感到振奋, 真正做到“善学, 师逸而功倍”。

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空。

提问的目的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因此, 设问应注意启发性, 要创设“愤”“悱”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使其产生巨大的学习内驱力, 并做到“因材施教”。

3. 在操作上注意方法的多样性。

历史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8

一、提问的灵活度

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提问技巧的。联系历史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在提问时不可机械死板, 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度, 即灵活把握提问的内容、时机和方式, 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批判、联系建构和迁移运用。

(一) 提问内容的灵活设计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提问的内容进行精心而又灵活的设计。既要考虑在何处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 又要预设学生会如何回答, 以及对学生的回答做怎样的应对等。

例如, 在教学高中历史必修Ⅱ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时, 可以灵活设计以下情境问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本主题的浓厚兴趣。 (1) 作为“二战”之后首次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最重要成果之一, 就是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世界银行 (WB) 两大世界性金融机构。根据当年欧美大国之间不成文的约定, IMF总裁由欧洲人担任, 而世界银行行长则由美国人担任。资料显示, 在世界银行存续的71年中, 先后历任的12位行长全都来自美国。由此, 美国人担任世界银行行长的“传统”就一直延续下来, 始终没有人质疑和挑战美国人“世袭”行长的“潜规则”。请问:世界银行行长一职能否彻底结束“美国世袭”?为什么? (2) 关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说, 你认同哪个观点? (附观点一: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建经济秩序。正如法国哲学家伯克所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观点二: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USA)

晚清王筠在他的《教童子法》中说:“为弟子讲授, 必时时请问之, 令其善疑, 诱其审问。”上述两个问题都问在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处, 而且问题的呈现方式比较新颖灵活, 问得美妙, 问得开窍, 起到了启疑开窦的作用。

(二) 提问时机的灵活把握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历史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展开, 但是笔者以为, 提问并非越多越好, 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的效果才是最好的。所谓最佳提问时机, 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时, 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 思维最活跃, 对教师的提问也最能入耳入脑。最佳提问时机, 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 更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例如, 教学高中历史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当讲完了在改革中走向“黄金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即 (1)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公元前6世纪初) 。 (2)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6世纪末) 。 (3)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走向顶峰]后, 学生往往会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赞叹不已, 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完美无瑕。此时, 教师可适时提出以下问题, 引导学生理性而辩证地思考:那我们该如何来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它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民主呢?通过思考, 帮助学生充分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从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更加全面, 更好地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能力。

钱梦龙先生曾说过:“问题提得好, 好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笔者以为, 最佳时机的提问效果就在于此。

二、提问的开放度

问题的开放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参与程度, 并最终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问的开放度, 就是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用答案不唯一、条件不唯一、解法不唯一、策略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来提问学生,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与成功机会,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 并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但就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而言, 大多数的提问是记忆型问题, 仅需要学生根据书本知识做简单的回忆或者就具体事实做解答即可, 很少要求学生做高水平的思考。陶行知先生说过:“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开放的教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与深入, 带来高效率。

(一) 提问内容的开放性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 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 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 并赋予经验以意义。提问内容的开放, 使答案多元化, 有利于避免学习流于形式化、简单化。

例如, 教学必修Ⅲ第3课《宋明理学》后, 可设计以下情境问题:以往对宋明理学, 常常批判多于肯定, 目前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本在行文表述上具体评价并不多, 只对几位著名理学家作客观叙述介绍, 原因是由于目前学术界对理学的论评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请阅读以下相关资料, 对宋明理学作一个评价。

材料一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 所讨论的问题, 是新的, 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是前所未有的。

———侯外庐、邱汉生主编:《宋明理学史》

材料二“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材料三“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 犹有怜之者;死于理, 其谁怜之?”

———清·戴震

材料四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

提问内容的开放性与答案的多样性, 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回答与解释, 具有问题的多思维指向特质, 效果很好。

(二) 提问形式的开放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也认为, 学生有了问题, 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 才会有探索;有了探索, 才会有创新;有了创新, 才会有发展。提问形式的开放性, 有利于课堂成为所有参与者表演的舞台, 使问与答交互呈现。

例如, 教学高中历史必修Ⅱ第18课《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时, 有学生提出问题: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 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课堂上要处理的难点问题, 教师正好因势利导,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1) 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 新政的措施主要针对供求矛盾。 (3) 维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当然, 学生的问题意识也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需要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问, 创设情境让学生需要问,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乐于问、适时问。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就告诉我们, 提问形式开放性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多让学生提问。

三、提问的适切度

提问的适切度, 就是指所提问题要切合教材内容, 切合学生认知, 切合灵活运用。做到难易适中, 不贪大求全。要防止浅———缺乏引力, 索然无味;要防止偏———抓不住重点, 舍本逐末;要防止深———高不可攀, “听”而生畏;要防止大———无边无际, 无从答起。

(一) 提问要切合教材内容

首先, 提问要有针对性。问题应围绕课程标准紧扣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有的放矢, 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而不是无的放矢、东拉西扯或者仅停留于问题的表面“蜻蜓点水”, 使学生无法掌握实质性的东西。具体来说, 问题设计要注意: (1) 提问于教材的关键处。 (2) 提问于教材的疑难处。 (3) 提问于教材的混淆处。 (4) 提问于教材的拓展处。 (5) 提问于教材的衔接处。

例如, 高中历史必修Ⅱ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本单元主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本节课重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紧扣课程标准, 围绕主线, 抓往重点, 本课的提问应围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而设计, 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

其次, 提问要有精确度。即提问要具体明确, 且有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明确提问的目的, 在引出新课、前后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起争论等目的上作出选择, 且用最简要、明晰的语言陈述问题, 以便于学生领会要求, 明确问旨, 展开积极思考。

例如, 教学必修Ⅰ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 教师使用“古代希腊示意图”时不能提“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目的不清的问题, 而应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地图, 回答“古希腊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这样的问题指向明确, 学生不难从图中发现:古希腊位于希腊半岛, 三面环海, 以海洋为依托。

(二) 提问要切合学生认知

维果茨基认为, 人的认知结构可以归纳为三个级别, 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这三个认知层次之间循环往复、持续转化、螺旋上升的。因此, 课堂提问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 让学生到达“最近发展区”, 知识和能力获得较好的发展。同时, 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首先, 要难易适中。张志公先生曾说, 问得太直, 太浅易, 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 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 太深奥, 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 也没有什么好处。因此, “对不对?”“是不是?”“喜欢不喜欢?”等提问, 答与不答没有多少区别, 课堂看似热闹, 但是价值不大, 效率不高。所以, 笔者以为, 教师所提问题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 难易得当, “跳一跳, 摘桃子”, 才是最适当的。

例如, 教学必修Ⅱ第18课《罗斯福新政》时, 直接问学生“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肯定无从下手, 但若问“什么是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根据已学内容就很容易回答。在此基础上再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什么’ (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怎么样’ (这种体制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的深刻改造, 克服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弊端, 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 可以保证经济的协调发展) 、‘为什么’ (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 就很容易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 要梯度合理。古代学者唐彪说得好:“层层驳问, 如剥物相似, 去层皮, 方见肉, 去层骨, 方见髓, 书理始能透彻……”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应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 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 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要步步相因, 环环相扣, 层层相递;要做到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入求知的高度。

例如, 教学必修Ⅰ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时, 可用三个关键词进行层层设计。第一层:“两极”。如什么是“极”?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是两极格局?“两极”是哪两个国家?为什么是这两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和苏联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层:“对峙”。如什么是“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和苏联为什么会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苏对峙采取了什么方式?你能给“冷战”下个定义吗?你认为“冷战”包括哪些手段?“冷战”的具体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第三层:“格局”。如什么是“格局”?美国和苏联的对峙局面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可见, 问“是深入的阶梯, 是长进的桥梁, 是触发的引信, 是觉悟的契机”, “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 有疑而思解, 解疑而心悦”。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 高质量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发展学生卓越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习惯, 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率。高质量的提问须具有“三度”, 即灵活度、开放度和适切度。

关键词:历史课堂,提问,灵活度,开放度,适切度

注释

历史人物书法艺术 篇9

一“、 宋小濂墓志”体现的近代东北书法祈向

宋小濂( 1860—1926),字铁梅、友梅,晚号止园,吉林人,东北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擅长诗书,与成多禄、徐鼐霖并称为“ 吉林三杰”,从1906年开始,被派到哈尔滨,负责与俄方关于中东铁路的交涉事宜。 他在黑龙江任职时,曾和沙俄进行过频繁的边境谈判,谈判中他寸土必争,表现出不妥协的民族正义感,并亲自会同沙俄官员勘察中俄国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作出了贡献[1]67。 宋小濂墓志是1927年由王树楠撰文,成多禄正书,徐鼐霖篆盖。 1984年7月,在吉林市船营区沙河子乡虹园村铁合金厂西山分厂院内, 发现了宋小濂墓葬,从而使墓碑在半个世纪之后重见天日。 墓碑仅存碑身,白色大理石材质,长1.44米、上宽0.67米、下宽0.60米、厚0.23米。 正面刻有“ 清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宋公讳小濂字铁梅之墓。

宋小濂墓志的书写者,是和宋小濂并称为“ 吉林三杰”的成多禄。 成多禄的书法造诣极高,早年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临习苏东坡、黄庭坚,晚年又学习翁同龢、徐浩的书法。 正如徐鼐霖给宋小濂的祭文中所言“, 吊公之字,两汉朴茂,六朝雅趣,欧柳褚颜,汇而为一”[2]23。 又有人评其书“, 尤工书,得晋人笔法,名动一时”[2]15。 和其他近代书法名家一样,成多禄的书法秉承取法乎上的原则,融众书家之长。从碑文的书法上,可以看到“ 碑、帖”并存的影子。有清以来,在书法研究上“, 碑、帖”之争可谓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清代初期,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帝王的喜好,以董其昌、赵孟頫为代表的帖学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帖学书法由明代的“ 台阁体”完成了向清代的“ 馆阁体”的转化。“ 鉴于馆阁体书法是为适应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实际需要而形成的产物,擅长此道者在科场仕途上可以大获裨益,这就不能不对广大的士子考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3]125。 成多禄早年的科举经历和日后从事的文案主持工作,造成了其书法创作中也遗留了清代“ 馆阁体”的痕迹。 袁金铠《 澹堪先生像赞》 中曾评价说:“ 雷霆冰雪,隽逸清新,平原书法,尤为世珍。( 按:颜真卿,号平原)。 ”[2]16也反映出帖学书法对其的深刻影响。

但是“, 近代书坛是碑派书法一统天下的格局。经过清代后期数十年的发展过程和何绍基、张裕钊、赵之谦等著名碑派书家的影响, 学习书法由南北朝碑版墓志入手的观点已经成为风气”[4]3。 尤其是清代康有为的碑学思想影响整个清末。

民国以后,清代“ 尊碑抑帖”的格局已被打破。“ 书家既写碑又写帖,各自都取得成就。 碑帖交融者是取碑帖之长按自身条件入古而出新,形成个人面貌者。 有以碑笔写帖,有以帖笔写碑,有碑中融有帖意或帖中融有碑意”[5]225。 引领了当时的书法祈向。 这种书风影响了张伯英、沈尹默、陈宝琛、成多禄等一批民国书家。 成多禄的书法中既有碑学的痕迹,又有早期帖学的影子。 这跟其后期学书翁同龢有很大关系。 据孙雄《 澹堪六十生辰》中记载“, 君书法极似文恭师。 ( 按:翁同龢,谥文恭) ”[2]16。 翁同龢的书法“ 并不狭隘地局限于某派某家,而是碑、帖兼取,为我所用,对二王一派刻帖的精美流畅亦有涉猎,故翁氏写颜虽师其端庄而不呆板,虽出以凝重而无滞塞,雍容大度而不为野逸狂怪之笔”[3]219。 由此可见,成多禄必然在原有学颜的基础上融入碑学书法,进而汇入到了民国书法的历史洪流中,引领了近代东北书法向近代化的发展。

二“、 宋小濂墓志”反映的东北边疆状况

碑陵文化,是历史上由人类创造的,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形态,它是研究中华民族文化和彰显古老文明的宝贵的永恒财富[6]10。 20世纪初的远东地区,沙俄通过修筑中东铁路对中国东北进行资本输出,妄图把东北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在宋小濂墓志中,王淑楠截取了宋一生中最具闪光点的片段:1906年,总办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与俄人抗争,改订铁路展地、伐木、采煤等合同,挽回利权;1907年, 简授呼伦贝尔副都统,1910年受命与俄会勘满洲里一带国界,据约力争,不为所胁,保全国土。

1.争取中东路利权。 甲午中日战争后,沙俄借干涉还辽有功,向清政府提出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要求。 1896年6月3日,清政府和沙俄签订《 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 中俄密约》。 1903年,铁路全线通车。 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沙俄非法侵占了我国东北的大片领土。 首先从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 在沿线两端扩充了大片土地, “ 铁路的路基两侧 ,一般横宽三十五沙绳( 每沙绳合2.134公尺) 左右车站大小,大站占地最高达一百俄亩”[7]425。 其次,通过签订不平等贸易合同侵占了大片土地。 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沙俄与吉、黑两省分别签署了铁路购地合同“, 在吉林占地5500垧, 在黑龙江占地12600垧,在哈尔滨三次扩地,占地10390垧。 以上俄国在吉林、 黑龙江总共占地191390垧( 不包括南满铁路) ”[7]425。 据宋小濂墓志碑文中记载“, 时东省铁路占黑龙江地亩计二百四十万余, 森林以方里计两万余,煤区之广尤不可以偻数……公至,则自筹局费,又力争前约而议废之。相持两年,卒改订新约,收回路界强半,林区十九, 增加地租、木植、煤税各有差”[6]219。 1906年,宋小濂接替周冕总办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事务。 他要求俄方废除前约,另立新约。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努力,1907年8月,重新订立《 黑龙江省铁路购地合同》,条约规定“, 黑龙江省铁路所用地亩,西自满洲里迤西铁路入中国境起, 东至哈尔滨松花江北岸石当止,共需地十二万六千华垧。 分清后,由公司挖壕为界。 其地亩缴4后,即为公司产业,遵照原建铁路合同办理”[8]338。新订立合同的意义在于将铁路公司应需地亩详细地写在合同里,限制了俄方日后继续展地的行动。 在伐木方面,经过宋小濂与俄方谈判,签订了《 改订木植合同》十四条。 对俄方伐木进行了限制,如第四条规定“, 铁路公司不得越界砍伐木植,如有他人擅自砍木,华官须竭力设法禁止”[8]347。通过合同重新签订“, 中东铁路公司自能在火燎沟、皮洛以、岔林河三处地段有伐木权,呼兰、诺敏、浓浓等河地段亦比前减缩9/10,且增加了地价和木煤税”[9]52。 可以说,宋小濂为收回中东路利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2.勘测边界捍卫领土主权。 呼伦贝尔地处我国东北边疆。 在清代,从西北到东北都与俄接壤。 西南制守喀尔喀、外蒙古,东南屏障黑龙江。那里有一望无垠的草原,遮天蔽日的森林,无穷无尽的矿产 ……中东铁路从满洲里入境,直插呼伦贝尔腹地。 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俄国于1900年以保护铁路为名,向呼伦贝尔派兵。 大量俄人随之非法越界,进行垦殖、伐木、采矿、渔猎等活动,极大地破坏了我国的领土主权。 宋小濂墓志记载“, 中俄国界自雍正五年缔约,至今鄂博卡伦,久置不顾。……抗议两载,卒将俄路所据之满洲里划归我界”[6]219。 1907年,宋小濂任呼伦贝尔副都统,亲自率人勘测边界。 据 《 呼伦贝尔边务调查报告》 记载“, 洎夏,时和冻解,水陆可通,檄令调查员拣选知县齐守谦、测绘员巡检赵春芳、将弃高等生曲观海、差遣员经历庆禄等,分道详勘”[8]50。 通过数月的努力,详细地勘测了中俄边界的自然地理状况,将河流、山脉、地质、气候、土地、物产、部落等一一记录, 为与俄方对于边界争端问题的谈判搜集了大量可靠证据。 与此同时,制定了《 沿边卡伦章程》,将移民实边,镇守边疆作为主要内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正如碑文中记载的那样,经过了两年多的抗争,俄人越界垦殖的情况不复存在,极大地捍卫了我国东北边疆的领土主权。

三“、 宋小濂墓志”的价值及历史意义

“ 东北地区,虽地处边远,且少数民族众多,但其由于自始至终受到汉文化滋润, 所以汉字书法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10]3。“ 宋小濂墓志” 的书法艺术价值是中国书法碑刻文化在东北边疆地区的反映。 在史学界,墓志所记录的文字有时更成为一种信史。 近代的东北社会饱经战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然而,在列强肆虐面前,涌现出以宋小濂为代表的一批爱国疆吏。 而留存的墓志碑刻,记录了发生在近代东北地区的重大事件。 记录了这些封疆大吏的民族气节,记录了他们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权力的爱国精神。 无论列强如何攫取东北地区的资源与利益, 都改变不了东北地区是中华版图的史实;改变不了心系国家的爱国臣子对侵略者的抗争的信念;更改变不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血脉。 因此“, 宋小濂墓志”和其他碑刻一样,所承载着的任务不仅只是对历史的记录,还是中华书法碑刻文化发展的缩影, 更是铭刻了一代东北优秀儿女为守卫东北边疆、争取民族独立、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强信念。

摘要:“宋小濂墓志”记载了近代东北爱国疆吏宋小濂一生为争取国家领土主权与列强据理力争的光辉业绩,对东北边疆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墓志作为书法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从侧面反映了东北地区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演变,历史与文化意义重大。

高中历史课堂的对话艺术 篇10

在教学过程中, 对话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正如学者所说:“教育就是对话, 是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对话, 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是人类的历史经验与学生个体的对话。”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近年来, 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对话教学”引起学界及一线教师的日益关注。迄今为止, 学界关于对话教学的理解不尽相同, 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把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视为对话教学;二是把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视为对话教学。第一种理解的实质是对话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种理解则是指体现对话精神的教学。作为形式的对话和作为精神或原则的对话有一定联系, 但范围不同。对话精神的内涵更为广泛, 它承载着厚重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内涵。笔者更赞同后者, 我们认为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精神的教学。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来看, 教学对话表现为难以分割、相互渗透的三种对话:师生与教学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由于对话教学的内涵丰富, 不能面面俱到, 本文主要以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为切入点, 以《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一课为例, 谈谈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艺术。

二高中历史课堂的对话艺术

对话是一种艺术, 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意义关系, 是一种交往互动的对话关系。对话意味着教师把学生当成有意识、主体地位的“人”来看待, 意味着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可以真诚交往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教师是学生群体中有能力的一员, 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这种对话, 以师生之间彼此敞开心扉, 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达到互动、互惠为目的,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高中历史课堂对话亦不例外, 有效的师生对话对学生的学习导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师生间良性的对话是促使学生奋勇前进的重要法宝。

1. 学法指导, 领悟方法

教师通过学法指导, 引领学生掌握知识是师生对话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学习新知识, 常常碰到无从下手或无法深入的问题。教师的巧妙提问会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掌握新思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历史知识如何分析、历史材料题如何解答、相关的历史事件如何迁移与应用, 教师常常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 这也就暗含着学法的指导。

2. 分组讨论, 启迪智慧

讨论是对话教学的一种最典型的形式。从教学的角度看, “教学空间应该不只是个人表达意见的论坛, 它应该是一个团体意见被综合、被完善的地方。团体可以肯定、质疑、挑战、纠正个人的意见。教师的任务就是倾听团体的意见, 并且一次次地把团体形成的思想回馈给团体, 以便大家都可以了解甚至改变团体已有的思想。”因此, 构建对话共同体及充分发挥其作用, 于对话而言不可或缺, 而讨论这种对话方式, 可以说更能推动这种共同体的形成。作为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讨论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意见交换、经验共享、言语交流而求得共同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活动。

3. 肯定学生, 激发斗志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的需要除生理需求外, 还有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受人尊重的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等。而作为教师, 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 正符合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 针对学生的表现, 要尽量捕捉其亮点, 并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斗志, 促使其奋勇前进, 给教师带来意外的惊喜, 让教师深刻感受到对话教学的艺术魅力, 深刻体验到教育的成就感。

三结束语

对话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要掌握这门艺术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和把握对话教学的精髓。在高中历史课堂对话中,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最直接的对话表现形式, 两者间的对话方式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教育智慧, 引导学生领悟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在问与答中启迪学生的学习智慧;在积极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中激发学生的斗志。在新课改全面展开的今天, 高中历史课堂的对话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 结合本校学情, 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教学。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关于教学对话的内涵、表现方式的理解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2]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历史课堂语言表达艺术 篇11

【关键词】历史课堂;语言;表达艺术

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使人产生美感,它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车轱辘转的罗嗦使人厌烦,它是吹灭学生兴趣的冷风。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尽管我们在课堂里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但讲述法仍然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我们听优秀教师讲课,有的人简炼有力,有的人委婉动情,有的人幽默风趣……腔调虽各不相同,特点虽然各有所长,但表情达意都有一套功夫。可以说,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往往是一位历史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这样看来,一个合格的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在不断钻研历史专业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下面是我对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的几点想法。

一、用心调整语言的速度、音调与深度

课堂教学的语言速度快慢无需划一,但一般来说,宜慢不宜快。语速过快,像打机关枪一样,学生的听力难于跟上,学生不易把听到的声音、信息从听觉器官输送到大脑,形成概念图象,再现历史情景。教学不同于茶余饭后的讲故事,天南地北的“侃大山”,听漏点、模糊点都无关紧要。历史课堂语言是一种教学语言,教师的讲是为了学生的学,得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吸收进去,否则使人疲于理解,难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影响教学的效果。当然讲课也不能匀速前进。如同老和尚念经,无语调变化,像首催眠曲,使人恹恹欲睡。课堂语言要根据内容随时调节,不断变化,使声音跌宕起伏,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讲课不能滥用高音和强音。不要以为只有高分贝、高八度的声音才能“镇住”学生,要知道语音太高太强会使学生由兴奋状态转人抑制状态,注意力不持久,从而降低听课效果。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不能晦涩高深,尽量做到口语化,否则将减弱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但也不能太庸俗,过于浅显,让学生感到乏味,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们教师不但要备好教材,而且要备学生,这样才能采用最恰当的语速、音调、和深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贵在一个“准”字

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语言不可能向文学那样虚构和夸张,历史课堂语言最要紧的是准确无误,科学性,真实性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必须力求做到语言确切,用词严谨。

历史课堂语言有别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可以无限夸大:“白发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在文学园地里千古传颂的绝妙佳句。而我们历史教师不但要语言准确,用词严谨,就是形容词的用字遣词也必须恰如其分,任何言过其实,夸大其词都是在禁忌之列。历史课堂语言切不可美辞而害意,丢了一个“准”字。

三、讲究一个“精”字

讲课务求明白、简炼、干净。简炼干净的语言使人神清气爽;冗长而抓不住要害的话越讲得多,听的人越糊涂。作为教师应尽力避免出现“啊”、“这个”、“那个”……这些口语,做到少重复,即使认为重要、关键的内容要重复,也不妨换个说法,或从另一个角度去表达。

历史课堂语言含金量也非常重要。有的教师讲课,知识量、信息量丰富,语言表达又准确精当,逻辑性强,学生获益匪浅。而有的教师话语过剩而内容贫乏,废话连篇,言不及义,或者虽然并未离题,但含金量太少。譬如水果汁,掺水太多,浓度不够,则淡而无味,吊不起人们的胃口。课堂语言含金量太低,必然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损于一堂课的质量。

当然我们教师在课堂里更不能信口开河,天花乱坠,甚至插科打诨,荒诞不稽,学生也许会捧腹大笑,但扪心自问,有效果吗?对得起学生吗?

四、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打动学生

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用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我们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理智上,而且要从感情上分清敌与友、爱和憎,才能通过历史课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教师语言的情感色彩。那么,怎樣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呢?对于历史上一些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革命志士的思想品德需要我们教师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来触动心灵,感染学生。但切记不要矫揉造作,故作惊人之语;不要堆砌空泛的形容词,不要为增加情感色彩而添加情感色彩。“言为心声”,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对历史史实有一个公正的善恶是非观,对历史人物有一份真挚的爱憎感情,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语言的表情达意才能感人至深,教书育人的功能才能落到实处。

五、幽默、诙谐,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上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语言风趣幽默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师生合作的和谐气氛,强化知识的形象记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无不得益于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我们教师的“讲”是为学生的“听”服务的,教师的讲必须和学生的听协调一致,才能出现学生听课的最佳状态,才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在纵横数万里的历史空间自由驰骋,收到教学语言的最佳效果,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历史课的情境艺术 篇12

一、真实情境

真实情境是指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 教师通过语言、文字、图片、音像、表演等形式, 将其再现出来的情境。如:教学万隆会议内容时, 将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扮演美国代表, 他们采取种种措施, 企图破坏万隆会议。第二组扮演主办国印度尼西亚的代表, 他们反对殖民主义, 呼吁亚非人民团结。第三组扮演伊拉克代表和菲律宾代表, 他们攻击共产主义。各小组表演完毕后, 学生分组讨论:“作为中方代表, 周恩来应该怎样做?”最后, 由第四组学生来演周恩来, 发表他那篇著名的补充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 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 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 增加历史课堂的感受力。

二、虚拟情境

是指历史上没有其人或其事, 但是, 这个人所经历的事情在历史上有可能发生, 或者他所信奉的思想在历史上是真实的。教师之所以进行虚构, 是为了将矛盾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人物, 方便教学。如在讲到《鸦片战争》一课时, 虚拟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一名廉洁的官员巡查百姓家中、巡查军队, 你可能看到哪些与吸食鸦片有关的触目惊心的情景。学生发挥自己想象, 写出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场景, 语言虽然有些夸张, 但还是把可能的史实体现出来了。

三、体验情境

体验情境是指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再现历史,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从而神往历史, 对古人产生“同情”的理解。

在抗战史的教学中, 力争再现鲜活的历史, 特意补充了大量材料 (文字资料、照片、地图、表格、故事片片断、历史资料片片断、抗日歌曲、历史文学作品等) , 使学生尽可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这其中, 有平型关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军的近身肉搏, 有中国女护士因救助日军伤兵而惨遭对方毒手, 有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士兵抛掉手中的赏金、高呼“杀敌报国”奔赴前线等场面和《太行山上》等激昂雄壮的抗日歌曲。通过材料创设的情境, 特别是影像材料营造出的氛围, 冲击着在场每一位学生的内心。认知冲突中人性与灵魂的涤荡、大丈夫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困境之下团结与坚韧的激情, 不知不觉中唤醒了学生的民族意识,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以引起学生的内心冲突, 唤醒学生的思维冲动, 激发学生的自觉探究。《辛亥革命》一课时, 教师可引用辛亥革命前流传的一首歌谣导入课文:清朝末年, 社会上流行“不用掐, 不用算, 宣统不过二年半;今年猪吃羊, 明年种田不纳粮”的歌谣。这里的“宣统”指的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 “羊”显然是谐音, 指的是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猪吃羊”它暗示着旧历辛亥猪年将消灭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这则民谣生动地表达了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愿望, 也深刻鲜明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学生通过歌谣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了解。

五、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是指教师巧妙地在现实生活中创设情境,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生活情境的最大特点是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并不知道教师在创设情境, 以为这就是现实生活。由于学生事先不知情, 学生获得的是真实的心灵体验, 这种体验最能感动人, 也最能持久。

上一篇:网球练习下一篇:先简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