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主义

2024-08-02

信息主义(通用12篇)

信息主义 篇1

卡斯特的信息主义对当代社会的特征作了一种信息技术决定论的解释[1],从而形成一种当代社会观上的信息主义。但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和波斯特的信息方式理论,可以说包含着比卡斯特更开阔的视野,在他们那里,不仅当代的信息技术造就了当代社会的面貌,而且以往的信息技术(又称“媒介技术”)也造就了以往社会的特征,正是人类历史上的信息技术革命,决定了社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发展,由此走向了“信息(技术)的形式决定了文明的形式”这样一种广义的“信息技术决定论”,使得信息主义作为一种视野被扩展到分析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而走向了历史观信息主义。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

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传播理论家,是20世纪60年代最走红也最富有争议的思想家之一,90年代他被认为是“IT时代的先知”,他于1980年的最后一天去世,“差不多就倒在个人电脑革命的门槛上”[2]1,在互联网兴起的前夜离开这个世界。从他第一本书(《机器新娘》)出版的1951年直到他去世的时候,“电视完全支配着我们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2]4但他对新的媒介的分析却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以至于“他已经去世20年,但是他还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导游。”[2]19“数字时代既可以用麦克卢汉来解释,也可以使麦克卢汉的思想更加突现出来。”[2]59而且,由于他的“媒介”并未专指电子信息技术,所以更具有广义性,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就更具较大的历史跨度。

麦克卢汉的一个总体观点是“媒介塑造历史”,此话出自他一段评语:“汤因比一点不了解媒介是如何塑造历史的”[3]46,从中可见其历史观信息主义的典型表述,即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个由媒介的发展所决定的历史。他不仅有媒介历史观,而且还有媒介本体论的思想,所以他的思想也被称为“媒介哲学”,抑或“麦克卢汉主义”。在他的以“媒介决定论”表现出来的历史观信息主义中,阐发了这样的基本观点: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尤其是信息传播方式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化,以至于一个时代的标志便是这个时代所用的媒介。历史文化中一切的变化,都是媒介变革的结果,都可以从媒介中得到理解。媒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一切进程和现象,传播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在他麦克卢汉看来,三种主导媒介决定了历史的三大宏观阶段:一是无文字、非拼音的象形文字或会意文字,这种主导媒体决定了第一阶段的文化:整个原始文化和拼音文字以前的那些古文明(如埃及、两河流域、克里特、小亚细亚、印度河流域、中国、中亚等);二是从拼音文字到印刷媒介的出现,这是西方文化在分散世界史中的阶段,以及现代社会在西方兴起并向全球扩张,把全球带入统一世界史的阶段;第三阶段以电力媒介为主导,从电报(1844)、电话(1877)、电影(1895)、广播(1906)到电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及,显出电力媒介(通常又译为“电子媒介”)进入主导地位。相应地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部落化、非部落化(机械文明)和重新部落化(电子文明)。在原始社会,口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听力的物理限制,人们必须生活在空间狭小的部落群体之中,以相互保持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之后,人们的交流和传播不再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性为前提,人类可以分散到广阔的地域,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部落社会便发生了解体。电子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再次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们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把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目前,由于不同媒介对处于不同文化形态的地域的影响,使得“西方正由于电子媒介而经历着非西方化,非洲则因印刷术而经历非部落化”[3]130,所以媒介史就是人类的文明史:媒介工具通过控制和改变人类活动的尺度与形式,引起了社会文化乃至社会形态的变迁。

媒介影响和决定历史还表现许多具体的方面,例如媒介技术造就了人际关系的性状:“正如机器在塑造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是分割肢解的、集中制的、肤浅的一样,自动化的实质是整体化的非集中的、有深度的。”[3]33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个体性的,更是整体性的:“使用一个媒介时,它对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比个人用这个媒介具体做什么更加重要。”[2]5或者也可以这样解释: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其传递什么样的具体内容,都会对生存方式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对任何传播媒介的使用产生的冲击力,远远超过它传播的特定内容。换句话说,媒介所能传输的东西——比如看电视的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看的具体节目或内容。”[2]49所以他的中心思想被归结为:“传播媒介……是巨大的社会比喻,它们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告诉我们存在着什么样的世界;它们不仅激发并愉悦我们的感官,而且通过改变我们所使用的传感设备的比例,确实在改变我们的性格。”[4]这里明显地表达出一种技术主义进而信息技术决定论的旨趣。

在麦克卢汉看来,信息或媒介的形式决定了文明的形式,“西方文明的整个观念也是从发明拼音文字派生出来的。”[5]364-365“中国发明的印刷机,比欧洲的谷登堡至少要早五百年,可是它为什么没有用印刷机来推动报纸和书籍之类的大众媒介呢?麦克卢汉意识到,中国的会意文字不太适合互换性的活字排版……媒介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与其他媒介的兼容性。”[2]1会意文字与拼音文字对人和社会的不同影响是广泛的,甚至可视为文明文化的不同风格从而发展路径的内在要素之一,今天我们谈论“中西文化差异”时,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就是表达或承载文化信息的文字形式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其他表层的差异,从中足以看到在媒介层面上显示出来的文明演化的历史根源。

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因为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感知模式,从而就有什么样的世界结构:“任何媒介的使用或人的延伸都改变着人际依存模式,正如它改变我们的各种感觉的比率一样。”[3]127麦克卢汉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拼音字母和印刷机对人的影响。这两种媒介鼓励我们把世界看成是一串分离的源头和碎片,使我们与之拉开距离。合上书就是与书拉开距离的例子。麦克卢汉认为,这种抽象的、序列的视野取代了过去的‘声觉’方式。按照过去的‘声觉’方式,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是同时完成的,我们把周围的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觉得我们自己和世界互相渗透,世界是我们的延伸,我们也是世界的延伸。”[2]7他认为电视正在再现这样一种声觉的感知方式,但莱文森认为这是难以想象的,只有90年代以后来临的赛博空间才能做到这一点。“在网上生活,从此地到彼地,我们的感觉就是在那个空间中移动。”[2]8不仅不同的媒介形式决定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而且媒介的交错影响,又造成了一些新的文化演变格局,“电力时代的加速度对偏重文字和线性逻辑的西方人的破坏性,和罗马的纸路(印刷术和道路)对部落村民的破坏力一样大。”[3]103

从价值倾向上,麦克卢汉痛恨分裂切割、线形思维、残缺不全的“拼音文字人”、“谷登堡人”、“机械人”、“现代人”,他怀念整合一体的“部落人”,热望做一个完全“重新部落化”的“后现代”人。在他看来,“现代性”就是由印刷术造成的:“印刷术是复杂手工艺的第一次机械化。它创造了分布流程的分析性序列,因此就成为接踵而至的一切机械化的蓝图。印刷术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可重复性。这是一种可以无限生产和视觉性表述。它的可重复性是机械原理的根源。谷登堡以来使世界为之改观的就是这个机械原理。印刷术产生了第一个整齐划一的、可重复生产的产品。同样,它也就造就了福特牌汽车、第一条装配线和第一次大批量生产的商品。活字印刷是一切后继的工业开发的原型和范型。没有拼音文字和印刷机,现代工业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可见:作为印刷术的拼音文化不仅仅塑造了生产和营销,而且塑造了生活的一切其他领域,从教育到城市规划都是如此。”[5]370也就是说,工业革命是由印刷术引起的,近代和现代西方的一切文明,似乎都是印刷术产生的。而到了电子信息时代:“电子媒介称为阿基米德所说的能移动地球的‘支点’,它站在了人们的眼睛、耳朵、神经和脑子上,让世界按其意愿以任何速度和模式运动”[3]105,在他看来,只有电子媒介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以前的一切媒介都是人的部分的延伸。而目前,书籍正在被电子媒介挤压到靠边的位置,电子媒介正在成为主导媒介。这种媒介结束了陈旧的二分观念,即文化与技术、艺术与商务、工作与闲暇的二分观念,其重要意义在于:谁掌握了电子媒介,谁就左右这个世界。

媒介还决定了人的特征。例如,“印刷术也有心理和社会的影响,这些影响突然改变了以前的文化边界和模式。”[3]218“它粉碎了束缚部落人的枷锁,使之爆炸而为具有个性的个体。”[3]219而电子时代的人是“信息采集人”,是感知整合的人。[5]10于是“电视一代”与“书本一代”之间的代沟的存在自然就具有了媒介的原因。电子时代还会使人成为“无形无象之人”:“在网络、电视、广播和电话上……除了血肉之躯不复存在外,我们的身体还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82它成为可以刹那之间传输到任何地方的精神,这就是从实体运输到虚体传播(传播与运输的不同之处),或许也类似于在量子信息学中所正在热烈探讨的“量子隐形传态”。

麦克卢汉力图说明的是,“人是媒介的产品或结果,而不是相反”,这就是“媒介决定论”的一个重要侧面:“虽然人对媒介有一些控制能力,但发号施令的是媒介。”[2]260他的这些思想引起了相关领域的极大重视,也获得了高度评价。美国虚拟实在哲学家海姆(Michel Helm)甚至将麦克卢汉与海德格尔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人是20世纪的大智者,在欧洲和北美享有盛誉。这两位智慧巨人都将技术看作是20世纪的中心问题:海德格尔给出了技术是一种实在的身份,而麦克卢汉则发现意义都逃不出电子媒介的网眼。其积极意义还有,麦克卢汉以科技作为动因解释社会变迁的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启发人们对于(作为当代科技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技术的重要作用的思考。当然也有的对其完全否认,如在威廉斯看来,麦克卢汉的理论是一种有关社会文化的技术决定论,他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之要点简化为声称媒介的技术特征绝对决定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社会史和文化史被简约为传播史,甚至将其归结为“技术乌托邦主义”。

二波斯特的“信息方式”

美国学者、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马克·波斯特(M. Poster)在其1990年出版的同名著作中提出了“信息方式”(the mode of information) 这一概念。在他自己为该书的中文版所写的序言中说,“《信息方式》探讨了后结构主义理论与电子媒介交流的关系,指明前者如何使后者可被理解,而后者又是如何破坏并改变前者的轨迹。因此,《信息方式》首开一种思考方式,但并未将其触觉伸及它的所有意蕴。”“其后,我于1995年出版的《第二媒体时代》一书则力图纠正这本书的某些不足。我特别对后结构主义和电子传播的结合提出来的一些政治问题,开始进行更为详细的考察。”[6]2故两本书构成了波斯特信息方式理论的主体。

波斯特将信息方式类比于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认为可以从这个新的视角来考察社会的变化,如果说马克思是按照生产方式的变化对过去进行区分和分期(区别不同的生产手段与生产关系的组合),那么“我所谓的信息方式也同样暗示,历史可能按符号交换情形中的结构变化被区分为不同时期”;如果说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作为对资本主义时期的隐喻:它强调经济活动,把它看作是“终极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当今文化也使‘信息’具有某种重要的拜物教意义”[6]13,“信息已变成我们文化中一个倍受瞩目的术语……信息被当作当代生活的钥匙呈现在人们面前”[6]15。正因为如此,他要用“信息方式”来替换马克思的“生产方式”,作为说明当今社会以及整个历史的基点,这就使得他的“信息方式”不仅具有了“社会语境”的意义,也具有了他所反复强调的“历史语境”的意义。

信息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信息的传播方式。他认为人类经历了“口头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并形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结构。例如,第一个阶段即口头传播时是符号的互应,人和人是一种面对面的关系,所以被构成了语音交流中的一个位置;第二阶段即印刷传播时则是意符的再现,此时的自我被构建成一个行动者,它处于理性与想象的自律性的中心;第三阶段即电子传播时是信息的模拟,该阶段的持续的不稳定性使自我失去了中心化位置,成为分散化和多元化状态。[6]13“在每个阶段,语言与社会、观念与行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各不相同。”[6]14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史就是人类文明史,作为传播技术的信息技术的演变建构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变。

波斯特在他后来的《第二媒介时代》中又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分为“第一媒介时代”和“第二媒介时代”:“信息制作者极少而信息消费者众多的播放型模式占主导地位的那个时期,亦即我所称的第一媒介时期”[7]6,而在第二媒介时代,“当大众媒介转换成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时,发送者变成了接收者、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统治者变成了被统治者,这样,用来理解第一媒介时代的逻辑就被颠覆了。”[7]45这种分法并不改变其媒介技术决定历史分期的看法。

媒介决定历史是通过媒介决定历史的活动者——作为主体的人——来实现的。在波斯特看来,主体是在交往行动中及交往结构中被构成的,也就是被作为传播技术的信息方式构成的。交往模式影响着主体的构成方式。当语言从口传包装和印刷包装,转换到电子包装时,主体和世界的关系也就要被重新构造。“社会场景越来越由电子媒介交流所组成”[6]28,于是操纵信息往往塑造着人们行为的特征。所以主体的建构是在信息方式中进行的,不同的信息方式形塑了不同的主体。

历史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为其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而思想文化传统是和当时的信息方式分不开的。一个最典型的事例是,启蒙运动这一思想传统的根源就是印刷文化。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印刷的句子排列、页面上文字的稳定性、白纸黑字系统有序的间隔、出版物的空间物质性等特性使读者能够远离作者,个体能站在政治、宗教等相关因素的网络之外独立地阅读思考,这就促进了具有批判意识的个体的形成。与口传文化中话语的稍纵即逝相比,印刷文化提升了作者、知识分子和理论家的权威与地位。而在电子媒介交流中,用于交流的语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电子传播把巨大的距离和时间的瞬时性结合起来,使说话人和听话人相互分离又彼此靠拢。语言不再表征现实,不再是用来强化主体的工具理性的中性工具:语言……重构了现实。”[7]87电子媒介中的电子书写“使西方思想的伟大传统所描绘的主体形象失去稳定性”[6]135,这实际上造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后现代”的文化特征,而印刷文化所造就的则是具有“现代性”的文化特征,这里可以看到他与麦克卢汉所持的看法相同。

信息方式的演变不仅造成了个人以及人际关系结构和文化特征的变化,而且“信息保存和传输的每一种方法,都深深地交织在构成一个社会的诸种网络中”,并制约着社会的状况,“例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如果没有文字记录,政府便不可能扩展。口头传信员只能依赖记忆,这严重限制着国力。”[6]15由于“政治事件、社群形态、经济体制都得由交流媒介进行协调”,所以信息技术的状况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运行乃至社会的全部状况,或者说信息(传播与处理)方式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化。所以他借用马克思的说法,认为如果手推磨与封建社会相联系、蒸气机与资本主义即现代社会相联系,那么电子化通讯手段则正在导致我们超越现代社会:电子“信息方式意味着马克思所知的工人阶级的结束。随着电脑被引进工厂担负起工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一种新的工人/主体得以构建,该工人/主体的劳动已不再是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典型意义上的劳动。劳动已不再是一种体力行为,倒更像是一种脑力运作,是阐释监视器上的符号这样的认知行为。”[6]174

在他所侧重的当代社会中,“电子媒介的交流系统,改变了我们思考主体的方式,也带来了改变社会形态的前提,电子文化促成了个体的不稳定身份,促成了个体多种身份形成的连续过程,并且提出了一种超越现代的社会形式这个问题,提出了后现代社会的可能性这个问题。”[7]85如果再结合他前面进行的技术分期,则可形成这样的“信息方式-社会面貌”图景:口头传播为主的信息技术与前现代社会相对应,印刷传播为主的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相对应,而以电子传播为主的信息技术与后现代社会相对应,三种主要形态的信息方式的跃迁造就了人类历史的最宏观的分期。

在波斯特以上的“信息方式历史观”中,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转变”,一是从生产方式到信息方式的转变:如果说马克思的生产方式强调生产活动是首要地位并以此作为历史分期的标准,那么波斯特则强调交流(交往)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并以此作为新的历史分期的标准。二是从当代信息技术到全部信息技术的转变,即从“电子介入”[6]17的说明方式可以进一步扩展为“信息技术介入”或“媒介介入”的说明方式,并用后者考察人类整个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从而使我们再次看到:媒介史或传播决定文明史,而传播史就是信息技术史。[6]14“信息保存和传输的每一种方法,都深深地交织在构成一个社会的诸种关系的网络中。”[6]15而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性质和整体面貌,无非就是这里提到的“社会的诸种关系的网络”。

当然,波斯特的重点还是在于当代信息方式与后现代的关系,尤其关注电子信息对人类行为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它又会产生何种新型的社会构型。他指出,在电子媒介中,一套新的语言/实践冲击了面对面及印刷文字下的种种既存语言/实践。总之,电子媒体引发了电子语言,这种语言既无处不在又处处不在,既永远存在又从未存在。它可谓是物质/非物质。电子媒介对言说与书写的区别提出质疑,同时也对与此对应的传播史提出质疑。信息方式开始了对以前的所有语言形式的再思考。[6]117他还把后结构主义思潮,诸如福柯、德里达、利奥塔和波德利亚的思想与电子信息方式相联系起来,认为这些所谓“后现代”或“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出现是信息方式决定的结果,正是信息方式的改变、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导致的歧见、矛盾以及反总体化的效果,形成了批判理论这些当今形式。

可以说,波斯特的信息方式试图在两方面仿照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的功能,即划分历史时期的功能与对历史的决定性的功能。波斯特的逻辑似乎是,技术导致了文化领域中的质变,从媒体使交流方式发生改变的角度来认识社会的变化。所以,波斯特的“信息方式”虽然重点是表达当代的电子信息媒介的,但由于其涉及到了历史上媒介形式(信息方式)的演变及其对社会性质和面貌的影响,因此无疑可视其为是从当代的社会观信息主义过渡到了历史观的信息主义。

三媒介决定论与信息方式:差异性与统一性

波斯特晚于麦克卢汉,它的信息方式是从直接描述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社会、数字时代而产生的,而麦克卢汉的“媒介”虽然被有的人认为预测了数字时代的到来,但毕竟只是描述了电视出现为止的信息技术,因此在“新旧”程度上两者有所不同。

波斯特的“信息方式”即使从广义上、从超出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意义上,也还是主要局限于信息技术,例如他对媒介的理解就是如此:“这样定义媒体也许更恰当些.即把媒体定义为传播系统,这些系统构建了一个未知的接收者群体,换言之,它们拥有抽象的受众。如若这样,媒体便是一些信息中心,向广大公众传递话语及图像。”[6]62而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则在没有确指的基础上,含义模糊,包括了许多非媒介的技术,常常是泛指“技术”的用语,例如在《理解媒介》中,他专列了26种媒介:语词、书面词、道路、数字、纸路、服装、住宅、货币、时钟、印刷品、滑稽漫画、印刷词、轮子、自行车、飞机、照片、报纸、汽车、广告、游戏、电报、打字机、电话、唱机、电影、广播电台、电视、武器、自动化。而作为媒介的技术,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使人得到延伸:“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而且,除非力量和速度有所增加,人体新的延伸是不会发生的,发生了也可能被抛弃。”[3]127这里足见“媒介”作为一般技术的含义。而在通常的理解中,媒介只是延长大脑和神经的技术。目前,书籍正在被电子媒介挤压到靠边的位置,电子媒介正在成为主导媒介。

如果把“媒介”也视为“信息技术”的话,波斯特和麦克卢汉其实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既有同也有异。除了上面所述之异,他们还有相同,这就是我们今天也常常需要从狭义和广义的不同层次上去理解信息技术,如狭义的信息技术就是指当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由与通讯相结合的计算机技术和联网技术所组成;而广义的信息技术则指凡是能够提高和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在这种区分的意义上,波斯特和麦克卢汉都是后者的使用者。

在对信息或媒介技术历史阶段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阶段的划分上,麦克卢汉和波斯特都有“三阶段说”的分期,这就是“口头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并且由此决定了人类文明乃至社会形态的不同时代。或者说,他们所主张的基本都是“三段论”,这种划分方法也和“信息社会”理论的分法一致: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只不过,信息社会理论中,没有用信息技术去说明其对前两个阶段的影响,而在这里波斯特和麦克卢汉则用信息技术去说明了其对全部人类历史的影响,于是都成为从社会观信息主义走向历史观信息主义的典型代表。

关于信息或媒介技术造就历史面貌的事实不乏其例,例如,文艺复兴的实质是由于传媒(印刷和纸张)的革命而导致了知识传播的便捷和广泛,从而导致了现代文明的开始。实际上,我们从结绳记事、到口头语言、文字、造纸、印刷术等广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就可读到一部人类文明从史前到古代再到现代的发展史,而以后的电子信息技术则引导了当代社会文明。可见信息技术对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这表明,虽然历史上的N次信息革命并非都为信息主义提供了基础,而且越往前,信息技术对生产的直接作用或对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作用就越不显著;尽管只有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成为直接的、第一位的生产力后,信息主义才具有了必然性与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用信息主义来观察当今的信息时代的特征,而是可以用它来考察整个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尽管这仍然是技术-社会观内的信息主义,但由于从“当代史”扩展到了“人类史”,因此成为广义的技术-社会观的信息主义。这样,信息主义不仅限于解释信息时代,其逻辑必然是要从一个时间点伸向整个时间段,于是麦克卢汉和波斯特从当代技术-社会观过渡到历史观信息主义,就符合了这一理论扩张的趋势。

无论是认为信息技术决定社会,还是认为信息技术决定历史,都包含了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一是技术决定社会和历史,与社会和历史决定技术之间的互补关系,显然在这里需要的是互补的视野,即为什么在某一时代会出现某种媒介技术或信息方式,其背后也需要从社会的各种需要去加以说明,即信息技术也是由社会建构的,只有结合了这一视野,才可能对历史发展过程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是技术影响社会和媒介技术影响历史的有机结合,由此引出一个技术哲学的问题:媒介(信息)技术在技术系统的特殊地位问题:它是否具有不同于一般技术的特征,是否总具有高于一般技术的重要功能,是否总具有“划时代”(即划分历史时期)的意义?如果在“技术决定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媒介技术决定历史”,就隐含了媒介(信息)技术决定一般技术、尤其是媒介技术决定生产技术的关系。或者说,不仅当代信息技术,而且历史上的信息技术也起到了“主导技术”的作用,这样的观点是否成立?至少在麦克卢汉和波斯特那里是成立的,例如他们对印刷技术的分析就得出了近代工业社会是由其导引出来的。由于当代的技术革命标志——信息技术,既是媒介技术,也是产生技术,两者的合二为一使得两种技术的关系问题并不突出。而作为近代技术革命的重要方面,媒介技术革命(印刷技术的出现)与生产技术革命(蒸汽机)则是分离进行的,于是必然产生出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蒸汽机确实是印刷机的产物或逻辑延伸吗?谁更能作为近代技术革命的标志?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西方出现得更早,难道仅仅是因为如同麦克卢汉所说的不是拼音文字的印刷术,所以才没有导致蒸气机从而工业革命的出现吗?由此还可以追问,媒介(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分离时的技术特征与社会特征是什么?而两者结合时又是什么技术特征和社会特征?一个社会的技术水平和标志,是看其生产技术还是媒介(信息)技术的水平?凡此种种,都可以视为从技术哲学需要进一步走向“信息技术哲学”的问题。

三是技术分类的问题:“信息技术”是何种分类法的产物?例如通行的已经有了“生产技术”与“生活技术”分类法,还有“身体技术”与“器物技术”的分类法,此外是否还需提出“信息技术”与“非信息技术”的分类法?或者根据“信息”本身与物质(质料)、能量的区别,分为信息技术与质能技术?我们从这样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哪些特殊性和价值意义?例如,在麦克卢汉那里,是将作为信息技术的媒介广义化之后才走向了历史观上的信息主义的。但是,媒介通常被界定为了解世界的技术性手段,其功能在于认识,仅有认识功能的技术何以具有决定历史的意义?如果不对“媒介”的含义加以扩大,还能走向媒介决定论吗?媒介的社会功能是否与媒介的传播能力成正比?由于大规模的媒介传播只是在现代社会才产生的,那么将过去时代的社会性质都归结为媒介的决定,是不是对媒介的功能加以了过度的夸大?这是否可视为在古人那里就有的“媒介崇拜”在当今的回响?“在人类传播发展的较早时期,每当新的传播媒介或符号出现之时,人们总是对此感到震惊和敬畏。”[8]也就是说,从当代信息技术的巨大社会功能能够合逻辑地推论过去的信息技术也具有同样大的社会功能吗?在“质能时代”起决定作用的是否仍然要归结为质能技术?所以对于过去,一般更倾向于认为材料技术(如从石器到铁器)和动力技术(如从手工到蒸汽)的发展,才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从媒介(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的关系看,过去质能时代的生产技术作为质能技术,是和信息即媒介技术分离的,而在今天的信息时代,质能技术则和信息技术走向了融合,那么,是因为融合的产生而导致了信息时代的来临,还是因为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这种融合成为可能?

四是更大的视界互补和连贯问题,如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最终都归结到对人的影响:“信息方式理论的关键不是计算机是否是人脑的精确复制品或甚至比人脑还好,而是电脑书写是否对主体性的诸种性质提出质疑。”[6]152同时,即使在当代,技术造成的历史分期也还有个历史的连贯性问题,即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既具有“划时代”的区别,也具有互不分离的连贯性,如信息化离不开工业化,正如“自动机器”是建立在“机器”的基础上一样,同时,现代化也要靠信息化的驱动,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实质上是第二次工业化等等,这些看法中已经反映了两者之间的连贯性。

当然,无论是麦克卢汉,还是波斯特,他们主要还是着眼于当代的电子信息媒介,对其决定历史的发展只是一个次要的内容结构。或者即使是一种历史的分析,也是在走向信息传播的当代信息技术化分析,从而“破译信息交换日益显出电子媒介化形式这种特点的社会”[6]54。

回到“信息主义”的一般旨趣,可以说,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和波斯特的“信息方式”可以视为技术决定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同时,卡斯特的信息主义中的当代信息技术决定论也可视为媒介决定论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从对技术的使用上,虽然卡斯特的信息技术是网络和计算机,麦克卢汉和波斯特的信息技术是一般的信息技术,但其共同点使他们所倾向的都是“信息技术决定论”;并且从“社会”与“历史”的统一上,他们的看法共同构成了社会-历史观上的信息主义视界。当然两者之间也有所区别,最简单的区别在于,卡斯特的信息主义是一种标准的“狭义信息主义”,如果广义信息主义是一种世界观的话,那么由卡斯特、波斯特和麦克卢汉的观点所共同构成的“社会-历史观信息主义”是否可称为“中义信息主义”?这种信息主义或许可视为从狭义信息主义过渡到广义信息主义的桥梁?

此外,社会历史观信息主义如果向“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方向推进,还可能导致一种社会本体论或历史本体论上的信息主义,即认为社会与历史的本质是信息,社会存在中最根本的是信息存在,信息存在在先,而社会的现实存在在后;电子信息空间出现后则是网络引领现实,网民主导公共社会领域,网上意见领袖决定现实的信息生态,从而决定社会的现实状况,虚拟的网络信息不断造就实在的社会后果,形成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新历史主义的“历史首先是一种言语的人工制品”之类的看法,如此等等,由此而形成走向哲学信息主义的一种进路。

参考文献

[1]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38.

[5]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

信息主义 篇2

2、崇德向善礼为先,让座小事并不难。帮老幼,扶孕残。时代文明谱新篇。

3、爱心是生活明媚的阳光,文明是人生和煦的春风。用心编织我们的家园,让爱如影随形。

4、城乡平等新社会,不论等级与尊卑。同建中华大家庭,各行各业齐腾飞。

5、仁义诚敬孝,大德耀中华。

6、人人学雷锋,齐来树新风。

7、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8、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9、与人为善,一路吉祥。

10、心中满是爱,保护大自然。

11、勤劳结硕果,锣鼓庆丰收。

12、人心都向善,吉祥满乾坤。

13、美德入心者,便是福寿人。

14、父母生养我,我孝敬父母。

信息主义 篇3

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的发展,为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生系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交流快捷、检索方便的特点,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从教材实际出发,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觉不出是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却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

一、用祖国的古今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历史学家、国学宗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引论》中这样认为:“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感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中华古文明灿烂辉煌,常有杰出的人物领时代之风骚,就是在现当代也在好多领域是国际领先的,是每一个华夏子女的骄傲。

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挖掘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国际领先科技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就拿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来说吧。早在东汉时期,名医华佗就创立了“五禽戏”来强身健体,可以说是最早的体操了。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五禽戏”的具体动作及功效。还可以让学生在查找一下有多少的奥运会体育项目起源于我国,在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飞天之梦》学习插入表格的练习中,可让学生以“我国参与奥运会的几个第一次”为主题创建表格。在有关艺术字教学中让学生以奥运会精神:“更快、更高、更强”为内容进行练习,在有关视频的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我国奥运会冠军的感人事迹,在课堂上播放。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奥运会精神。

二、树立危机感,正视差距,引发學生更深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正视我国与世界科技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让学生在危机感中引发更深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如在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奇妙的信息世界》一课中我们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成为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核心,它不但包含计算机技术,而且还涵盖了许多其他科技领域,如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诸多方面。因此世界各国争相发展信息技术,以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而我国这方面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从产业规模和世界地位来看,199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值为278.3亿美元,在全世界的排名为第十位,约占世界总量的2.61%。199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667亿美元,攀升到全球第三位,也只占世界总量的5.6%;同期美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为3448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9%;日本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为2116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8%。

又如,在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建立硬件资料库》一课中,当介绍计算机的组成时,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原代码还没有完全公开,也就是说,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生命线掌握在人家手里;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芯片的制造技术落后于美、日、英等国,核心技术被垄断在外国的一些大公司手中等等事实。由此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学生立志为国争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就要将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付诸行动,在学生时代的爱国行动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只有我们现在认真学习信息技术,学习软件技术,才能把“芯片的制造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源代码”等问题统统解决。

三、树立楷模,以爱国仁人志士的美德,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甘落后的进取心,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热爱祖国的神圣烙印。如在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一课讲到杀毒软件——江民杀毒软件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下王江民。KV3000开发者王江民虽然只有初中毕业,却拥有包括国家级科研成果在内的各种创造发明20多项,38岁开始学习计算机,两三年之内成为中国最出色的反病毒专家之一;45岁只身一人独闯中关村办公司,产品很快占据反病毒市场的80%以上,2003年,王江民靠着他的杀毒软件,跻身“中国IT富豪榜50强”。

再如,在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WPS之父——求伯君》一课中的材料,求伯君勤奋学习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上国防科大,开发了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的文字处理软件WPS,正是为了中国的软件业而奋斗着,他每天废寝忘食,像台超负荷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工作,刻苦创业终成俊杰。面对微软年薪70万美元的诱惑断然拒绝,正是为了中国的软件业,在短短的四年里,WPS97再次上市,软件销售排行榜上超过了美国微软的Word,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诸多教学内容中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值得我们热情歌颂,使学生认识到爱国光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做忠诚的爱国者。

四、认识自己的家乡,关心时事政治,帮学生把对乡土的绵绵情丝化为对祖国真挚的爱

教育家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这种教育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感染力也特别强。因此教师结合教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家乡这个窗口来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富有亲切感、依恋感,让学生为有自己美丽、富饶的家乡而自豪。如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九课《浙江名胜》和第十三课《江南风情游》,教师可事先展示优雅的声乐、美丽风景的课件,通过学生自己搜集的对有关浙江风景名胜和江南风情网站的调查,感受美丽可爱的家乡,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信息技术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指导学生在网上学习。学习政治事件的背景、意义,党和政府的具体措施等等。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自己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要向家人宣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及时引用最新的各种正面反面的事例,充分搜索各种言论,展开讨论,影响学生,进行“理性爱国”。

平时点点滴滴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必将汇成学生心灵深处的爱国热潮。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海市邵家渡中学)

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篇4

(一) 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是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 信息及知识日益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 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日益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 以及信息和智力活动对农业的增长的贡献日益加大的过程。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 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其目标都是为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因此, 农业信息化可被理解为在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 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 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才资源和其它信息资源等, 提高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态演进过程。

(二) 特点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农业信息技术在其它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还沿袭原有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运作模式, 在机构设置、管理职能、调控手段、配套措施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这种不完善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民老龄化, 农业副业化等现象越来越凸显, 给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二) 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

部分农村干部和大部分农民认为, 农村信息化就是计算机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化就是农村的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就是电脑打字、计算机上网、在互联网浏览信息, 没有认识到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多样性。认为, 报纸、杂志、图书等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形成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单一化的片面认识。农民的信息能力同样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既通晓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 又具备农业技术的“复合型”农民太少。很难适应新时期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需要。

(三) 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

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既精通网络技术, 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 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 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目前这样的人才在农村是凤毛麟角。

(四) 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 在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 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无信息服务中介组织, 缺少能够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信息来源可靠性差, 致使不少假信息和过期信息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更为重要是缺乏大型实用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数量不少, 但质量不高, 实用性差。

(五) 政府主导作用不强,

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和发展看, 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还不够,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 电子商务给农产品销售带来的作用尚未较好发挥。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政府的宏观指导与必要引导, 信息服务尚未完全形成;另一方面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 其所需配套条件和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难以发挥其重大的作用。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提供与开发失去了市场导向, 不能为农业提供实用性服务。由于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许多地方没有完整的信息收集、整理、传播等管理体系, 使得信息不能深入乡村, 不能面对广大农民服务。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 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加强和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要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切实增强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真正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要进一步理清什么是农村信息化、怎样建设农村信息化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 纠正认识误区,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思想观念, 它既包括计算机网络化建设, 也包含电视、广播、电话、报纸、杂志、图书、信息栏等信息化建设内容;树立农村信息化建设政府是主导、农民群众是主体的思想观念;树立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任务, 建立循序渐进的思想观念;树立提升农民信息素质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的思想观念。

(二) 加强农民信息素质培训, 努力提高农民的信息素

我国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 广大农民接受信息服务的素质低。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应有计划地加强对农民文化知识、信息技术培训, 帮助农民提高信息技术与网络知识水平, 提高农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针对农民的特点, 开展农民信息素质培训工作。一是将信息知识作为培训主要内容, 使农民受到信息素质培训;二是将信息知识内容纳入普通初中、高中和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 使不能升入大学学习的回村务农的农民提前受到信息素质的培训;三是举办电视台农民信息知识讲座, 通过农民收看专题知识讲座形式, 使农民了解信息的基本知识, 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在培训内容上, 着重培养农民健全的、理性、科学的信息心理;培训掌握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 提高信息的利用能力, 掌握信息筛选、鉴别、分析、整理、汇总的基本能力。

(三) 重视和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专门设立农业信息化工作部门, 召集相关专家、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调查, 认真论证, 制定科学的规划, 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 制定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 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科学规划;督促各级地方政府要配合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 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政府加大投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设专项资金, 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 尤其是要对村集体发展公共信息服务实行重点资金支持;降低通讯费用;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信息服务职能。各级政府要加强各等级的农业网站建设, 力求在数量与质量上上档次, 更重要是讲求网站实用性, 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四) 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采用多网合一的模式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联合计算机网、电信网、广电网等多种通讯渠道, 共同搭建一个农村信息服务平台, 为广大农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在搭建区域性信息平台的同时, 应重点搞好村级办公局域网网络体系建设, 安装村级电子政务系统, 实现村领导办公自动化, 并在村级办公局域网上挂接农业专家系统、实用技术多媒体课件等, 为广大村民提供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

(五) 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随着网络的逐步完善和信息技术的普及, 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 以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六) 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在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 在大专院校设立农业信息化专业, 加强该类人才的教育, 以农科院为带头, 推动农业信息化的普及教育, 逐步培养一支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专业队伍, 同时应充分吸收与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成果, 积极参与全球农业信息共享, 开辟一条适合自己又颇具特色的农业信息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宝祝.中国农业科技成果[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05.

[2]蒋子春, 张振国, 姬志刚, 等.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研究[J].邯郸社会科学, 2006, (3-4) :16-24.

信息主义 篇5

张格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刘新鹏

张格庄镇位于福山区西南部,面积73.49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人口1.88万,先后被评为中国大樱桃第一镇、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文明镇、省绿化模范镇,今年七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是烟台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党委。为进一步提升镇村档案信息管理水平,全面掌握镇村两级工作进展和动态,实现档案管理高效化、规范化、共享化,张格庄镇自2008年开始大力推行镇村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实施镇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管理水平。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镇村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取得实效。成立了镇村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实施镇村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分工,规定了镇村两级档案明细,形成了齐抓共管、配套联动的工作格局。工作中,由镇党委办公室牵头抓总,负责做好面上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制订落实具体的实施意见和管理考核办法;把建立“村级信息”工作纳入各工作片包村工作体系中,要求倾注时间、集中精力,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相关业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做好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完善; 1

各行政村积极协助各业务口和工作片,配合做好“镇级信息”、“村级信息”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同时,为了更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镇党委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结合全镇实际情况,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张格庄镇信息化工作常态机制的意见》、《关于推进张格庄镇镇村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优化升级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张格庄镇ppt工作常态化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拓展平台,创新载体,凸显档案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优势。

二、突出重点,规范程序,努力构建科学化镇村管理体系。对镇村两级所有信息,包括基本情况、人事变动、重大事项、党建、信访稳定、计划生育、林权改制、社会保障、财务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完整地进行收集归档,努力构建重点突出、内容详实、涵盖全面、动态分析、科学决策、跟踪指导的科学化管理体系。建档过程中牢牢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分类归档原则。镇级档案信息以业务单位为主体建立,每项业务建立一档;村级档案信息以村为单位建立,一村一档、一类一卷。镇村两级档案全部由镇党委设置专门的档案室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保管。二是全面详实原则。档案信息既包含文字、报表等书面材料,又包含照片、录像、PPT等影音资料,确保最大程度地反映全镇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变化。三是动态管理原则。各业务口和工作片结合日常工作,及时对全镇发生的事件、信息、工作情况进行整理归类,定期进行完善更新,确保档案内容全、新、实、准。信息搜集过程中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各业务口和工作片牵头负责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通过座谈了解、进村核实、加强与职能

部门经常性联系等方式,逐村逐项对相关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摸底调查和反复核实。二是统一建档标准。各业务口和工作片按照统一要求的分类标准,对搜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完善、归类,并按照统一标准和格式建立档案。三是及时录入微机。镇党委安排专人统一设置电子目录和表格,将镇村两级相关档案信息录入微机,建立电子档案,并留存好相应的备份资料。目前,共整理镇级档案14项一级目录67项二级目录2000余条信息,村级档案10大项1000余条信息,并全部录入微机。

三、建章立制,加强考核,推动镇村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一是信息联络员制度。针对镇村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涉及部门数量多、种类繁杂、操控难度大的实际,要求各业务口和工作片分别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信息联络员,负责信息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和上传,进一步明确了责任,确保了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推进。二是检查考核制度。定期对各业务口和工作片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集中调度,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通报,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完备、形式新颖。三是奖励激励制度。设立专门奖项,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对各业务口和工作片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评比打分,对成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大力推行镇村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管理、做好农村工作的有效手段,对维护农村稳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镇村信息档案”将镇村两级

集体经济及镇域内所有企业、固定资产数目、农村合作组织资产负债情况等各种指标进行统计建档,通过数据库指导村级充分挖掘人才、资源等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全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利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村情档案”对村级不稳定人员、不稳定因素、信访积案老案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登记,解决了村情民意不清、信息掌握不全等问题,有利于镇村两级对不稳定因素全面掌握、统筹把握,做到早决策、早介入、早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利于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村情档案”全面、准确、连续地记录了村情变化、班子更迭、人才储备等信息,既方便了农村干部尽快掌握镇村两级情况,迅速进入角色,又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因村“两委”成员变动造成工作前后断档。四是利于推动基层党建创新。“村情档案”整理了全镇党员基本情况,记录了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的详细资料,便于各级对党员和申请入党人员加强管理、系统考察,在推进规范化建设中筑牢党的基层组织。同时,“村情档案”中记录了在外经商、务工的非党优秀人才,拓宽了发展党员视野,在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的前提下,对安排专人加强联系沟通,动员他们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提供了便利条件。五是利于发挥知名人士效应。名人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将在全国、全省、全市范围内的党、政、文艺、企业等各界张格庄籍知名人士的数据全部录入,便于安排专人定期与其进行联系与沟通,在宣传张格庄、提高张格庄知名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息主义 篇6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心应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简单谈谈建构主义理论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尝试.

一、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非容器式的灌输,而是学生的主动建构,即学生通过和周围环境(教师、同学、文本及社会文化背景等)的相互作用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意义建构,即自我知识网络的能动形成,便于提取和应用,利于创新的孕育和生成.学生以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教师则以“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

建构主义学习观有如下主要特征:

1.主动性.知识学习是自我建构过程,学习当然要主动.

2.协作性.交流、会话、讨论为建构学习的必要方式,注重合作学习.

3.情景性.建构不是空中楼阁,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原有知识出发,造成一个有利于新知学习的和谐情景.情景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下面简单谈谈信息建构主义的三个主要特征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学生学习的本质就是借助学习情境的帮助,实现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当学习者在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情境中学习时,可以促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新知识,并对其赋予新的含义.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

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动性,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师应该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避免形式化.

三、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要求,提出任务,让学生去自我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到“掌握从网上查找、下载资料的方法”这一内容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生在海安,长在海安,但是你们了解海安吗?谁能说说你所认识的新海安?”(学生回答)“你们知道海安的由来吗?(学生回答)”“请大家看看这个网页上给出了怎样的答案.”(打开网页,找一位同学阅读)

教师(质疑):“大家刚才看到的是一张关于海安的网页.老师并没有上网,却打开了一个网页,我是怎么做到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打开本机上保存的网页,让学生知道可以把网上的信息资源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上,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功欲,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意愿,想学习保存网页的热情,为后面的学习搭建支架.

探究性学习过程以“先学后做”、“边学边做”为基本特征,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做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浏览教学光盘、上网查询等方式自主探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四、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协作的方式参与学习.

在上述案例中,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从自然景观、人文特点、经济、气候等方面集中搜集有关家乡海安的资料,并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经过小组汇总、适当整理,再推选代表详实地汇报给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求助:1.通过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自学课件学习.

2.查阅教材.

3.与临近的同学商量或给好朋友发电子邮件咨询.4.向老师求助.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通过分工和协作,学生之间的意图得以交流,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的优点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任务驱动,情境创设,使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个性得以张扬、感情得以抒发,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信息共产主义化的特征和影响 篇7

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电子信息时代, 数字时代, 网络时代, 虚拟时代, 新媒体时代, 多媒体时代, 跨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 泛媒体时代, 移动媒体时代, 互动媒体时代, 智能媒体时代, 自媒体时代, 体验媒体时代。

对不对?都对, 或者都不对。原因是:上面各种说法只注意到了新媒体物理性特征的一面, 而忽视了新媒体社会性的一面。媒体的物理属性是自然属性, 表现的是媒体自身的功能、特性, 具有易变的特点;而媒体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媒体与人的关系和与媒体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媒体的本质属性, 比较稳定。

那么, 新媒体的社会属性是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新媒体,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少可以找到100个, 但没有一个是公认的。既然如此, 笔者再给新媒体添上一个新的定义也无妨:所谓新媒体, 就是指以电脑和手机等新型数字电子器件为显示终端, 可以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技术自由地进行多种形态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当代媒体。

这个定义有6个特点:数字终端;移动互联;海量内容;超越时空;传受同体;自由多变。

新媒体的社会属性就隐藏在上述6个特点中。而且, 笔者发现, 新媒体的社会属性与作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理想的共产主义的特点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正因为此, 笔者把当前从传统媒体时代向新媒体时代嬗变的过程称之为信息共产主义化。

信息共产主义化的特征之一:信息产品极大丰富

毋庸置疑, 作为一种实践的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在苏联解体、东欧共产党政权垮台以后, 在全世界陷入了一个发展的低谷。但是, 作为一种理论的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仍然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根据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42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发行问世) 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基本条件或者社会特征之一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科技进步, 经济繁荣, 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物质产品非常丰富,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是, 2013年人均GDP在世界上仍然只排到第89位, 中西部地区还有1亿左右的人口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而按照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 (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25美元) , 2013年世界上还有超过10亿的穷人。因此, 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 社会生产力远未达到高度发展、物质产品远未达到极大丰富的地步。

而在媒体领域, 特别是在新媒体领域, 日本、韩国和美欧地区以及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基本上实现了信息生产力和传播力的高度发展, 社会信息产品极大丰富。互联网上一天产生的信息量有多少?根据2012年初的数据, 全世界互联网一天产生的信息量约有800EB (1EB=2的60次方字节, 是人类过去五千年信息生产量总和的20倍) , 如果装在DVD光盘中要装1.68亿张。对Facebook而言, 一天代表新增32亿条评论、3亿张照片, 信息量达10TB (1ZB=2的70次方字节) ;对Twitter而言, 一天代表新增2亿条微博, 约有50亿个单词, 比《纽约时报》60年的词语总量还多一倍, 信息量达7TB。目前, 视频已成为互联网流量的主流, 保守估计, 到2015年, 在互联网上一秒钟上传的视频需要一个人花5年时间才能看完。对You Tube而言, 一天代表40亿次浏览量, 新上载86.4万小时视频, 如果不间断全部播放完需要98年。[1]全世界每天有2940亿封电子邮件发出, 如果这些是纸质信件, 在美国需要花费两年时间处理。而社区论坛上一天发出200万个帖子, 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用户在Pandora上可以听到1870万小时音乐。这意味着如果从公元1年开始播放, 现在还没有播完这些音乐。[2]根据美国几年前给青少年专门制作的一个励志短片《Did you know》介绍, 一周《纽约时报》所包含的信息量超过18世纪一个人一生可能接触的信息量, 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大约每两年翻一番。而百度网站的负责人2014年2月在一次论坛上表示, 该网站每天的关键词搜索量需求已达60亿次 (谷歌约35亿次) 。

由此可见, 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力确实高度发达, 社会信息产品毋庸置疑地达到了极大丰富的水平。

信息共产主义化的特征之二:人人平等, 消灭三大差别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体力劳动者受歧视、受压迫的状况,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或者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工农差别是一种职业差别, 城乡差别是一种空间差别,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是一种智力差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消灭这三大差别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人平等。姑且不论理论上是否要消灭以及能否消灭这三大差别, 就目前的现实来看, 上述三大差别在中国显然还没有被消灭, 而且至少在一百年之内不可能被消灭, 但是, 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领域, 上述三大差别基本上消灭了或者理论上可以消灭。依据是:

中国网民普及率很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4年1月16日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全国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为93.1%, 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83.2%, 固定宽带使用率为79.6%。中国网民中, 通过台式电脑上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69.7%和44.1%, 相比2012年均有所下降, 下降比例分别为0.8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 随着手机用户的增长, 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在上升。根据国家工信部提供的数据, 截至2014年5月底, 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12.56亿, 相当于中国90.8%的人都在使用手机。其中, 使用3G网络的用户有4.64亿人 (占比36.94%) , [3]而在所有使用手机的人中, 手机上网比例保持较快增长, 从74.5%上升至81.0%。[4]在我国互联网网民中, 农村人口占比28.6%, 规模达1.77亿, 相比2012年增长2101万人。但根据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于2010年底至2011年初针对中国18个省的农村地区进行的一项定性和定量调查,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 固定电话的拥有率已经降至46%, 而手机的拥有率则上升至90%, 家用电脑的拥有率为31%。[5]由此可见, 在移动互联终端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下, 中国网民和手机的普及在城乡差异和工农的职业差异上已经越来越小, 更不用说在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了。

中国信息终端产品品类极为丰富。2013年, 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市场, 其中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出货比例各占50%左右。智能手机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用户关注度达到97.3%, 全民智能即将实现。从品牌数量来看, 2013年智能手机厂商呈稳步增长态势, 仅智能手机厂商数量就已经突破110家。[6]手机的品类更多。系统上可以分为安卓 (Android) 、苹果 (i OS) 与微软 (Windows) 三大系统;价位上可以分为低端机、中端机、高端机;性能上可以分为普通手机、智能手机;样式上可以分为直板、滑盖、侧滑盖、翻盖、旋转盖;品牌上就更多了, 国内外参与竞争的主流品牌就不下10个, 品种上百个。从售价上来看, 既有从2000元左右到万元以上的各种台式和笔记本电脑, 也有从1000元左右到5000元左右的各种手机。也就是说, 不管你的审美趣味和收入如何, 总有一款电脑或手机适合你。

信息产品的操作性非常便利。信息终端产品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便利大众使用的技术开发史。在电脑上, 无论是IBM早期开发的DOS系统、苹果公司开发的MAC系统, 还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应用更为广泛的Windows系统, 总的趋势都是功能上越来越强大、操作上越来越简单。手机的功能和操作更是如此。无论是一家独大的Android系统 (ZDC监测数据显示,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在售机型中搭载Android系统的产品占据90.1%的比例) , 还是苹果公司的ios等其他系统, 现在都是多核、大存储量、千万量级像素, 语音、上网、录音、照相、摄像、游戏、搜索、导航、收音、收视、社交等功能应有尽有, 而且, 界面简洁, 一目了然, 略识文字, 即可操作。这种不因文化、技术门槛影响使用的便利性, 大大加速了电脑、手机的普及, 也日益磨平了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在信息使用和传播上的差异。而由于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价格的低廉以及使用上的便利, 现实世界中因为职业、身份、学识带来的各种不自由、不平等现象也基本消失。理论上, 一个乞丐和一个总理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使用权利上是平等的、在使用过程中是自由的、在使用结果上是相同的。平等与自由, 这是新媒体的精神之所在, 也是新媒体的魅力持续不断之所在。

信息共产主义化的特征之三:共创共享, 按需分配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在发展上分为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 是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 生产力高度发展, 社会产品极为丰富, 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 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消灭了三大差别, 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 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这些设想的确很诱人, 但是, 在东西方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差异巨大、宗教对立的现实情况下, 除了一些袖珍型城市国家或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小国家外, 这样的共产主义至少在100年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然而, 马克思恩格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设想在今天的信息领域却基本上实现了。主要依据是:

每个人几乎都是信息的消费者、传播者, 同时也是生产者。在传统媒体时代, 媒体属于国家、政府或者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集团所有, 媒体是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 公民是单纯的信息消费者。也就是说, 媒体拥有传播的权利, 公民只有被动接受的“权利”。这种单一中心、单向传播的霸权模式显然不仅对公民是不平等的, 而且把公民生产信息的能力和权利都剥夺了。而今, 传统媒体的霸权已经被新兴的博客、微博和微信等自发性、互动型社交媒体取代, 每个公民不但可以从官方或传统媒体以外的信息源接收信息, 而且可以自己制作、传播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同时还可以即时地与各种信息及其发布者平等、自由、充分地互动、讨论。只要不违法、不伤风败俗、不损害他人和社会, 任何人、任何言论都不必担心受到处罚。美国的社交媒体Youtube、Facebook和中国的微博、微信都是依靠数以亿计的网民或用户共创共享信息生存和发展的。当然, 这种传受一体、各尽所能、自由生产和传播信息的状况是从技术的层面、理论的层面来讲的,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时间里都已经或可以实现, 但是, 不排除社交媒体在个别地方、个别时期会受到来自特殊部门或特别人物的不应有的甚至非法的干扰和压制。

每个人的基本信息需求几乎都能满足。人的基本信息需求主要有三大类:公共信息需求、专业信息需求和个人信息需求。公共信息主要是指对社会大多数人有意义的信息, 如新闻时政信息、气象和灾害信息等。公民的知情权主要由此满足。专业信息主要是指对特定人群的工作、研究和生活有价值的信息, 如财经、体育以及有利于各种学术研究的信息。个人信息主要是指能够满足个人特殊兴趣和需求的信息, 如娱乐、就业、婚恋等信息。如果是在传统媒体时代, 无论你购买多少书籍、订阅多少报刊、收听收看多少广播电视频率频道, 甚至到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博物馆, 都无法完全满足对上述各种信息的需求, 更不要说动态的、即时互动的需求了。但是, 在今天, 由于有百度、谷歌、维基百科、搜狗、360、雅虎、腾讯、迅雷、伍佰亿等搜索引擎网站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出版平台以及各种即时性、互动性、智能性、伴随性社交媒体的存在, 公民的上述信息需求几乎是有求必应, 基本上可以做到无偿供给、“按需分配”。事实上, 信息共产主义时代的“按需分配”已经超越了马恩设想的以人的实际需要和需求作为分配根据, 已经可以“按想分配”, 但这里的“想”是想要多少要多少, 而不是随意满足人的任何欲望。

信息共产主义实现的方式

尽管信息共产主义与马恩设想的共产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 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按照马恩的设想,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方式或条件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除了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 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共产主义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 它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 至少在英、美、法、德等国同时发生。马恩认为废除私有制后的新社会的大致轮廓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福利和城乡融合, 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但是, 信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方式和条件不但不要求消灭私有制, 而是恰恰相反:信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首要方式和条件是媒体私有制的实现, 也就是功能强大的电脑、手机等公民自有媒体的普及和生产、传播、接收信息权利的充分享有。中国传统媒体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无疑都是国有或者特殊的利益集团拥有的, 即便是在允许媒体私有的西方国家, 媒体的私有也基本上是形式大于实质,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被各种政治、经济利益集团所垄断。而在这种垄断的局面下, 公民要享有一定质量的新闻信息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甚至付出代价以后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新闻的真相。至于“按需分配”, 更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奢求。

与共产主义社会还有不同的是, 信息共产主义的实现也不要求消灭现实中的阶级差异、职业差异和城乡差异, 更不要求“暴力革命”。

信息共产主义化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共产主义时代。但是, 这个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 信息共产主义化将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笔者认为,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对传统媒体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型媒体和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媒体的分类也随之而变。根据信息的来源和用户的角色不同, 笔者把所有的媒体分为传统媒体、新的传统媒体、传统的新媒体和新新媒体四大类。这里的传统媒体主要是指单向传播、历时传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类。新的传统媒体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传播相同内容的传统媒体。传统新媒体是指有一定的信息采制权和编辑权、同时又赋予用户一定意见表达权的门户网站类媒体。新新媒体则是指完全指望用户生产内容 (UGC) 的社交类媒体。作为一种虚拟的社会形态, 信息共产主义的最大载体是电脑和手机 (其中尤以手机媒体最为重要、最有发展潜力) 。这两大新媒体形态的发展不仅意味着传统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走向完结, 而且意味着传统媒体自身走向消亡。因此, 受信息共产主义化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传统的四大媒体。当然, 无论功能威力如何强大、如何受用户的欢迎, 新新媒体在短期内都只能动摇而不可能完全取代其他类媒体。

对传统媒体管理方式的影响。由于大部分属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利益集团, 传统媒体的数量终究是有限的;而且, 由于掌握着刊号、牌照和频谱资源的分配权以及资质的年审权, 政府对媒体的管理更加便利高效。在中国, 政府还掌握着媒体的人权和财权, 管理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法规、政策甚至一个红头文件, 就可以把传统媒体管理得服服帖帖。但是, 在信息共产主义时代, 这一切针对传统媒体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几乎全部失灵。管理部门面对的不仅是海量的、永远也审查不完的信息, 而且要面对数以亿计的自媒体和用户。在传统媒体时代, 媒体对国家或政府的管理法规、政策理解的要执行, 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可是这种行政色彩很浓的管理方式在媒介自有、媒体自营、信息自制、传播自由、接收自主的信息共产主义时代、在几亿用户面前不但行不通, 而且可能招来海啸般的围攻。因此, 面对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 政策管理让位于技术管理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明智的选择。

对传统社会的影响。由于媒介和媒体形态自身和信息的制作方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信息共产主义化的新媒体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媒体行业自身, 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运营方式都随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淘宝、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的兴起 (1) 和携程、快的打车、电子钱包、网络货币、网络办公、网络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民意、网络监督等新生事物的兴起, 让传统社会过来的人目不暇接。因此, 把新媒体给社会带来的冲击称之为“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点都不过分。值得注意的是, 信息共产主义化给传统社会带来的并不只是有形的变化, 而是对人们的情感和心理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主要以传统四大媒体的功能特征和实践经验为依据, 基本上是一种媒介霸权理论。这些理论无论是对信息共产主义时代的媒体、媒介还是对信息的消费者, 基本上都是过时的、无法应用的。因此, 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必须更新, 建立在技术和用户两大支柱基础上的新媒体传播理论急需创立。

摘要: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但任何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信息时代的变化规律和特征是什么?中外学者和业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本文从政治学、社会学的一个热门语汇“共产主义”出发, 对当今信息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对媒体与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概括。

关键词:信息时代,共产主义,特征,影响

参考文献

[1]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13473.htm.

[2]http://www.ithome.com/html/it/12390.htm.

[3]http://it.21cn.com/mobile/guide/a/2014/0624/16/27532056.shtml.

[4]http://www.sw996.com/article/news/20140116233550.html.

[5]http://www.cnii.com.cn/zz/content/2011-06/02/content_881480.htm.

信息主义 篇8

本论文首先整理出了新制度理论的基本概念并提出了制度影响的理论框架, 然后对信息系统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和归纳, 考虑了三大制度压力——— 强制压力、模仿压力和规范压力对信息系统行为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在用制度理论进行信息系统研究时应当考虑的概念和方法论上的问题。

1新制度主义基本概念

1. 1制度和制度压力

新制度主义认为, 组织是一个价值、规范、信念和被广为接受的假定所组成的网络, 组织指导并限定了成员的行为[5]。这些价值、规范和信念起因于制度存在。制度是一个社会结构, 给组织和组织中的个人提供行为界限和方向, 并同时控制和限制他们[6]。Di Maggio和Powell[7]将组织所受的这些限制称为制度压力。

1. 2合法性和组织场域

Suchman[8]对合法性下的定义是: 一种普遍的理解或假定, 即一个实体的行为在某一社会结构的标准体系、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内是可取的、正当的和恰当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合法性机制是组织在制度环境中运行的基本机制。组织通过采纳那些共同的信念和知识体系, 采用广为接受的结构和程序来获得合法性支持[9]。通过合法性来寻求长期生存和发展有助于解释组织为何遵从制度压力。 “组织场域”的概念最初在Di Maggio和Powell[7]最具影响力的 《铁笼重构———组织场域中的制度趋同和集体理性》一文中出现, 是指在总体上获得认可的制度生活领域, 包括: 关键供应商, 资源和产品的消费者, 监管机构和提供类似的服务或生产类似产品的组织。

2制度影响的理论框架

新制度主义理论包含对两种过程的研究: 制度影响和制度变迁。制度影响涉及某种制度影响其他制度、组织、组织实体的过程。研究制度影响过程时, 制度被当成一个自变量。在分析制度变迁过程时, 制度往往作为因变量, 被认为由其它因素引起。 本文所综述的文章均侧重于制度影响。制度影响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1983年, Di Maggio和Powell、Meyer和Scott从一种宏观 ( 环境) 视角提出了将新制度理论引入组织研究的支配性观点, 区分了三种制度压力 ( 如图1 ) : 强制压力 ( Coercive Pressure ) 、 规范压力 ( Normative Pressure ) 和模仿压力 ( Mimetic Pres- sure) 。强制压力来源于法律环境、政府的法规、行业协会和专业协会的标准, 通过组织所依赖的机构施加。个体和组织所处的具体环境赋予它们关于什么是恰当的目标和活动的观念, 这种观念是对特定行动者如何行为的期待, 期待所指就形成了一种外在的压力, 即规范压力。模仿压力指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 组织倾向于效仿组织场域中其它被认为合法的或更成功的组织, 往往通过雇员迁移或咨询公司, 组织模式得以扩散。

制度压力下, 组织实施战略以获得、维持或修复其合法性[8]。Oliver[10]的研究提出了组织应对制度压力可能采取的合法性战略。企业并不总是遵从, 也可能采取行动抵御制度压力。组织在面对制度压力时可能采取从顺从到抵抗的一系列战略反应。由Oliver提出的战略是: 默许 ( Acquiescence ) , 妥协 ( Compromise ) , 回避 ( Avoidance ) , 无视 ( Defi- ance) 和操纵 ( Manipulation ) 。这五大战略在此不赘述。由Oliver提出的五大合法性战略有助于了解组织和子组织在制度压力下将如何在其组织场域内管理其合法性。

3制度影响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制度影响, 本质上是指制度压力对组织以及组织行为的影响。从制度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组织意识到信息系统行为的合法性, 到作出相关行为决策, 再到信息系统应用到组织中所引起的组织变化, 是制度影响的理论规律。

本文在研究时收集了大量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论文, 从中选取了该领域近二十年来发表在影响因子超过1. 3的期刊且被引用次数较多的10篇, 对应制度影响的理论框架对每篇文章进行分析, 考虑它从新制度主义哪个角度进行研究, 即在图1中属于哪个部分: 所采用的分析层面、制度压力来源、制度压力的类型, 并对已有的信息系统相关研究的三个主题进行了归纳: 信息系统创新, 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 信息系统的采纳和使用。相关研究成果列表如表1所示。

3. 1强制压力

强制压力是由政府通过部署知识 ( 如需要的教育和培训) 、分配补贴、建立标准和施加指令产生作用[11]。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创新将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 如Swanson和Ramiller[12]提出, 组织创新包括四部分的过程: 理解, 采纳, 实施和同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King等[11]认为创新含发明和扩散的过程, 其中, 扩散过程是信息系统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特别体现。政府 (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 经常试图干预, 以加速信息系统的创新。

高层管理者的参与一直被作为企业能成功实施信息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Liang等[13]对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 ( ERP) 系统的企业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在实施的后阶段 ( 同化阶段) , 强制压力对高层管理者的参与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就信息系统的采纳和使用而言, 在某些行业, 国家和政府对于信息系统的采纳可能会施加强大的强制压力, 例如美国银行业, 联邦监管机构设置无数的规则和条例、定期审核, 以确保银行客户的抵押资产的安全。 另外, 贸易伙伴或其它组织的采纳也会影响组织对强制压力的遵从。Teo等[14]在金融EDI系统采纳意愿的研究中构造了强制性压力的子结构模型———供应商采纳者的感知支配、顾客采纳者的感知支配、 对母公司政策和实践的遵从, 其中, 遵从母公司的政策和实践较其它二者有更强的影响。

对于强制压力的分析必须以制度的影响和规制为前提, 然而, 要明确信息系统行为中的制度却是一个困难的工作, 大多研究在分析强制压力时都只是以政府、行业贸易联盟、金融机构、母公司这几类实体作为分析对象, 这是由于组织对这几类实体掌握了组织所依附的主要资源, 并且它们往往会通过具体而明确的指令和规章制度来约束组织行为。

3. 2模仿压力

模仿压力对于信息系统行为的影响来自行业协会、竞争对手和同行。许多组织加入行业协会以期获得行业 “最佳实践”, 组织通过模仿获得最佳实践。Gosain[15]在研究ERP系统时发现, 处于高度管制领域的组织往往具有类似配置的企业信息系统, 而且组织越是期望借此获得资源和合法性, 这种现象越明显。在系统实施过程中, 组织倾向于采用反映了当前信息系统行业愿景的信息系统配置, 组织也将倾向于模仿它们认为成功组织的信息系统配置, 尤其是当他们面临不确定性和目标模糊时。影响信息系统采纳的也可能是竞争对手, 模仿的压力取决于竞争对手的采纳程度以及他们所认为的成功的系统采纳。Tan和Fichman[16]研究发现, 银行采纳信息系统创新的决策受到具有相似规模和相近地理位置的其它银行的影响。另外, 当信息系统的创新被认为高度复杂时, 组织倾向于模仿。

组织受到优先于组织资源和战略的制度压力的影响。在信息系统的创新、开发、实施、采纳和使用中, 不能识别制度压力就无法正确地衡量信息系统行为的内在动力和行为能力, 组织就会盲目地顺从和效仿其它组织的做法。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来看, 组织目标的不明确、环境的不确定性、无能力把控自身能力导致的盲目创新, 以及为了追求合法性对社会制约的无意识遵从是信息系统行为 “非纯粹理性”的根本原因, 也是信息系统行为高风险、高失败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3. 3规范压力

新制度主义认为, 制度通过规范和模仿压力影响组织。这里所说的 “影响”, 是指以说服式的控制方式将压力施加于该制度支配之下的组织实践、 规则和信仰系统[11]。King认为这种影响力将发挥比调控和胁迫更重要的作用, 但各种类型的影响不具有相同的效果。Teo[14]对金融EDI系统的采纳意愿的研究发现, 三种类型的制度压力中, 规范压力展现出最强的影响; 并且研究发现, 特别是行业和商业圈对组织决策者的影响最大。Ang和Cummings[17]也通过探索组织的合作者 ( 银行) 对IT外包决策的影响证明了行业和商业圈的影响, 这些影响通过协会扩散IT准则起作用。

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可以被看成是信息系统的概念化和制度化过程[18]。一旦组织内一项技术制度化, 它可能会被组织成员以及其它组织视为合法化, 从而引导组织 “遵从并保留技术设计产品, 以获得合法性, 而不是出于纯粹理性效率的原因考虑”[19]。信息系统的实施, 特别是实施后阶段 ———同化阶段的进程是很长的, 结果也是动态不确定的, 在这个进程中, 规范压力直接影响信息系统的使用[13]。

4基于新制度主义的信息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

新制度主义视角是目前应用于组织分析的主要理论之一 ( Weick) [20], 虽然它已被信息系统研究学者用于多种情景的分析,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严格的评估研究来考证已有研究对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和规则的遵循程度, 将该理论应用于信息系统研究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 1) 选择恰当的分析单位才能使基于新制度主义的信息系统研究有新的突破。目前,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被普遍接受的理论分析单位有几个层次: 组织场域, 组织, 子组织和个人。 尽管在个人和组织层次的分析研究已有大量实证研究基础, 但兼顾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文献比较少, 即使是进行组织层次的分析, 也大多从分析个体行为出发; 另外, 组织场域层次的研究几乎还没有。组织场域是制度理论的核心要素之一。在运用新制度理论时, 关注更高层次的分析能使信息系统研究更好地理解和解释 “规制过程、规范系统和文化框架是如何影响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使用的”[2]。同样, 目前对中间层次如团体、部门、流程 ( 组织子系统) 的分析几乎不存在。例如, 研究表明, 行业协会和信息系统供应商对组织施加的压力确实存在, 因此, 团体角色如顾问在信息系统实施项目中的制度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有很大突破空间。

( 2) 信息系统研究中 “制度”需要一个更广泛和更明确的定义。如前所述, 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结构, 给组织和组织中的个人提供行为界限和方向, 并同时控制和限制他们[6]。然而,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中所指的 “制度”是否就是新制度理论中 “制度”的定义, 目前的研究在这一点上阐述得并不是很清楚。另外, 在信息系统研究中, 还未有研究清楚地阐述为什么一些元素应该被看作制度而另一些不应该, 例如, 高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支持被作为制度, 对组织个体施加规范压力[21], 但并没有实际的证据证明高层管理或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确实是制度。总之, 信息系统的研究者们必须要非常小心谨慎地使用 “制度”这一概念。

( 3) 制度压力产生的影响难以衡量。制度影响在信息系统的创新、使用和扩散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 然而对制度影响的衡量却存在诸多的不足: 1) 制度影响不是在某一时点发挥作用, 然而现有研究采取的都是横断研究 ( Cross一sectional Studies) 方法, 通过测量某一时间点上的状态得出结论, 这种对过程的忽视势必影响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其在实践中的可应用性也应该遭到质疑。2) 现有研究中对信息系统行为所涉及到的制度缺乏有力的依据, 缺少必要的实证分析; 部分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往往选择的样本太少、涉及的面太窄, 缺乏普遍意义。3) 现有的信息系统行为分析模型都是环境依赖的、实例化的, 不同的研究者在进行分析时都根据研究的具体环境和对象进行修订和测试, 各自的模型都存在着局限, 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一个模型能被普遍接受。

5结束语

将新制度主义理论应用于信息系统行为分析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在此之前, 研究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技术与任务特性的研究上, 较少关注组织与环境因素[22]。信息系统研究的新制度主义视角跳出了经济- 理性主义模型的桎梏, 使得信息系统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变得更加合理和准确。相比之下, 国内从新制度主义视角进行的研究很少, 已有的尝试也只是将制度作为与技术、组织等并列的一个角度, 例如褚蕊[23]在对跨组织信息系统扩散问题进行研究时就从制度文化的角度提出影响扩散的因素。目前已有的遵循西方学术界新制度主义理论规律进行的研究只有郑大庆等[24 - 25]的 《行政组织信息系统接受》和 《中国行政组织信息系统采纳实证研究》, 前者构建了行政组织信息系统接受模型, 总结出影响行政组织信息系统接受的两类因素———制度因素和资源因素; 后者进行了实证研究, 得出组织高层支持、群体文化和潜在使用者强制压力对行政组织信息系统接受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中国与西方拥有迥然不同的制度环境, 并且有研究表明 ( Swan等[26]) , 即使相同的制度因素, 同一种信息技术、同一个信息系统产生的影响也可能完全不同, 因此,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将大有可为。

摘要:随着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层次的提升, 传统信息系统研究对技术和制度复杂性的忽视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 他们尝试将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引入信息系统研究——信息系统的采纳、开发、实施和使用。对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明确新制度主义对信息系统研究的意义, 提出未来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的空间和基本方向。

信息主义 篇9

1 生物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将把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多媒体具有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声形并茂、动静结合、色调鲜明等特点 , 将其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优势。第一,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可以刺激学生多感官协同,提高其学习效率。第三,可以进行生命活动过程模拟,实现对生命现象的生动展示,解决高中生物抽象难懂的问题。第四,优化教育传播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了传统讲授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兴趣度有所提升。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学应用为生物课堂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 多媒体教学的突出问题

在传统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对书本知识的强调,主要使用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接受教学模式[1]。引入多媒体教学之后,多媒体也多用作知识的展示和呈现。不少教师也仅仅是将多媒体课件依照顺序播放下去,同时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述。这种教学情形中,仅仅是将多媒体当做教学工具,还是没有摆脱“教师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直接影响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只能称“流水课”,学生的思路仍然是在教师引导下朝着既定流程上来。需要认识到的是,生物的新课程改革与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说,生物课堂的多媒体教学需要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自主教学模式的改革。

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出自于认知理论的分支,最早是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的,之后经过了杜威、维果斯基的不断完善。建构主义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 对新信息重新认知与编码 , 从而促进对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 从而使个体认知发生心理机制或途径的同化和顺应。构建主义在理论中的应用,可以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内驱力激发出来,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协调增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自觉,并且学生要主动去完成 , 教师适应外界环境的目的是帮助并且促进学生对知识实现建构。传统“灌输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认知,但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形成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4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优越性

4.1 拓展了知识建构方式

知识建构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的运用实现的。生物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解决真实的生命现象,直接观察动态过程可以使教学效果直接明显。例如,在讲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规律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暂停、重播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学习,遇到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可以现场使用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搜索学习[2]。

4.2 降低知识建构难度

创建教学情境是建构主义视域下降低知识建构难度的明显效果。建构主义模式下利于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可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学习到知识的精髓。例如,当讲授“细胞”生理活动的时候,要使学生了解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整个细胞吸水与失水过程都可通过Flash动画来显示,既快捷又简单,而且因为大屏幕投影,所以学生可以看得明白、看得真切,后排的学生也可以准确观察到[3]。必要时,有教师的讲解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就变得简单了。

4.3 利于进课堂交流促进学习

在建构主义模式下,学习者与教学内容,教师与学习者,还有学习者与学习者多者之间都能实现最大限度的交流促进学习,拓展了学习的途径。学生不是被动的观众,不能仅仅是配合机械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是要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课堂教学遗传病白化病出现的特征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多媒体中展示,学生对知识感受的效果就快速提高了。

5 结语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 , 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 我们要在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认识后,重视构建主义学习理念在生物信息技术中的运用,重视在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生物学学习 , 突出学生主动探究的主体地位 ,倡导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等,不断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但是,课堂和教学的主体都是学生,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结合还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启发学生将生活和生物科技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本文主要从生物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优势和弊端入手,同时对建构主义学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信息主义 篇10

其中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很多政府部门对国家实行的电子政务工程没有得到真正的推行和落实, 而只是停留在表面功夫。并没有在思想上对电子政务有正确的认识, 仅仅停留在认为电子政务就是用电脑打字、政府部门有网络连接、每个政府部门有自己的网站、把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放在网站上。这种想法在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中不在少数, 它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非常消极的影响。之前曾听过一则反应我国政府网站的真实事件。一公民对所在地方政府的网站反应关于所住地周围的环境问题, 由于修路造成了马路两边的人行道都堆满了修路留下的石块和垃圾, 久而久之人行道都名存实亡成了垃圾堆, 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问题反应后一直没有回复, 直到快到政府网站承诺的回复最后日期才来了一封回复, 回复让当事人去找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员解决。当事人只好又打电话给相关的部门需求解决, 但这些部门不是将“皮球踢开”就是给你一个遥遥无期的回答, 最终问题就一直这么拖着, 后来虽然在当事人的一再要求下, 相关部门做了认真和诚恳的解释, 但这一过程却让人对政府网站的承诺和效率彻底的失去了信心。当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像上面的当事人的时候, 我们的政府就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所以说别看这个小小的政府网站, 在资讯高速发展的今天, 它的存在对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安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中一定要认识到电子政务工程是未来政府正常运行的保障、是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前提、也是社会和谐安定发展的保证。所以对政府的电子化一定要建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的电子政务上。

一、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

在刚刚进入新世纪初的时候我国政府在制定政府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已经对政府的电子化做了明确的指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 推行电子政务,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之后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推行电子政务,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都是党中央和政府准确分析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 对进一步深化改革, 创建服务型政府所提出的重要举措。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高度重视。政府网站是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在线服务的最重要的平台, 建设好政府网站为公众提供透明、便捷的公共服务, 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11月4日, 联合国在《2003年世界公共领域报告》中发表了对各国“电子政府”的评价, 在169个国家中, 中国位列第74位。从这个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确实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它是随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设备的升级而持续动态地发展的。电子政务的建设既包括以技术设施等为中心等的硬件环境建设, 又包括以体制推进、人才准备以及立法保障等为中心的软环境建设。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 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网站群体系, 但无论是在硬件环境上还是在软环境的建设上都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譬如,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所能得到的技术支持还很有限;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领导机构不健全;保障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等等。所以说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任重而道远。

目前,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建设的阶段。从2002年7月,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通过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给我国电子政务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的电子政务经过刚开始的平稳发展和这几年的重点发展, 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已初具规模:绝大部分政府部门都已建立互联网站;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一些地区在电子政务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进展较快的地区有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虽然我们的电子政务建设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比较晚, 但到现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我国电子政务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及对策

在看到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在电子政务发展的硬件条件还是软环境件上, 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都还做的远远不够。在硬件的建设上, 由于我们起步的较晚, 所以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我国由于当前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还未全面完成, 网络的运行速度还很慢, 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讯设施网络的普及率还不高, 尤其是在偏远和落后地区, 整体的物质和技术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所以, 在硬件的建设上需要时间的累计, 不是短期能改变的。相比硬件的建设, 在软环境的建设上更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因为相比较硬件的缺乏, 在软环境上的短板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致命伤。无论你在硬件设施上达到多么高的层次, 如果在软环境上无法达到统一, 那政府的电子政务也是一句空话。

现今我国电子政务在软环境的建设上远远滞后于硬件的建设。在软环境方面最主要的不足我认为是以下两点:一是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或者是规划的科学性不够。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零散进行的, 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 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 使得大部分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 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 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让政府的电子化优势大打折扣。二是电子政务立法滞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比较晚, 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在相应法律法规上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而造成这些不足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前面曾提到的“形式主义”。只是去做一些表面功夫, 缺乏本质的东西。我们现在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很多部门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 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 只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 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 成为一种摆设,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的部门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 认为把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 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这些都是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对我们发展的电子政务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当前,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从观念上改变这种只做表面文章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 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只有认识到电子政务是未来政府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是建立服务型社会的保障时才能真正发展好政府的电子政务。对于观念的改变, 就是要从管理为主转到以服务为导向, 还原电子政务的核心基本原则, 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理念。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是为服务人民群众而存在的。电子政务自然也应该遵循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基本原则, 确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思想。因此, 我国的电子政务应该从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导向, 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新理念。要保证人民群众不论身在何处, 都能得到公平的服务。我们的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软环境的建设上花了很大的气力,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 有关我国推行电子政务的两部法律已经在制定中并即将出台。《电子签章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出台对政府透明度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同时也为社会最大化的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提供了保障。所以只有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到电子政务的重要性, 改变政府始终作为管理者的姿态, 特别是各个部门一把手的观念。做好了这两点我认为我们政府的电子政务化就指日可待了。

三、结束语

电子政务是强调政府业务通过电子化手段实现政府活动的过程, 其最终目标是构造出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政府形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 实现这个目标, 都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从中我们也应该看到, 虽然网络技术使政府公务员与公众之间许多事务性沟通可以通过电脑系统进行, 省去了面对面交流、沟通程序, 这样虽然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却不利于政府公务员与社会公众之间情感交流, 容易造成彼此情感隔阂与不信任。人际意识是人本管理的前提条件, 人际意识淡化必然带来伦理道德意识退化。在互联网打不烂堵不住的设计原则下, 传统体制下经常使用的思想控制和舆论控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 我们还是要认识到, 无论电子政务发展到何种地步, 无论它的作用达到什么层次, 政府的高层决策等活动仍需要在现实中进行。我们在发展政府电子政务的同时, 也一定不能忽视通过人际直接交往形成的现实政务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彬: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前沿, 2003 (6) .

[2]纪建悦、王元月、林则夫: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6) .

[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信息化建设课题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 2002 (3) .

信息主义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爱国主义教育相互促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不断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也作为一种资源,逐渐融入了现在课堂教学,使课堂走向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要求转变为以多媒体网络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要求。

在学生的学习书籍中,有许多是关于革命英雄人物的成长故事、奋斗经历和英雄事迹。这些内容的全面领会,对于正处于思想、人生价值成长期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孩子今后将以怎样的人生观去面对社会,能否承担起社会主义的建设重任。将信息技术引进到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方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广博性的特点,以英雄故事、事迹、经历为资源,信息技术为载体,潜心挖掘这些名人内涵,使“英雄教育”资源数字化、形式信息化。把信息技术与“英雄教育”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探索出一条信息技术和“英雄教育”有效整合,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中使学生信息素养和思想品德共同得到培养的新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英雄教育”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信息技术的教育方式多样,除利用网络以外,还可以利用音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通过这些手段,可以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各种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英雄教育”,虽然可以通过参观、采访让学生寻找到英雄们过去的影子,但却不能让学生对他们有更深入具体的感受。时间不能倒流,但我们却可以利用多媒体回放历史,拉近学生与英雄们的距离。我们从旧影片中剪切、翻拍许多片段,并通过网络搜集一些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播放,以重现当时的风貌和英雄们的真实状况,加深学生对他们行为的理解,激发他们对英雄们的敬意。

如在讲授中国红军长征主题时,引入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作为开场,反映长征的基本历史过程,制作长征路线的动态图,体现红军行军路线,其间穿插遵义会议的图片,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当时的一名红军战士,既增强了历史真实感,又让学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使这一种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继承性,我们还利用技术手段制作了专题论坛挂在校园网上。在制作的网页内容中,许多素材是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搜集、采访、参观陈列室故居等方式获得的。在网页的制作上,通过在学生中的调查和建议采集、高年级学生的制作、信息技术老师的配合指导,使制作出来的网页从形式和内容上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们一边学习英雄人物,一边完善和丰富着网页,便在这不断往复的良性循环中,加深了对英雄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二、学习英雄是对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

交流是学生认知成长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下,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大家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疑问,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共同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和新认识的树立。

学习英雄的过程中,同学们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有了更深的体会。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在论坛上也开设了各种英雄的分论坛,如身边的英雄事迹、小英雄故事等。在这种不同类型和不同主题的讨论与交流,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建议不一定必须在课堂上,讨论不一定在本组内,发言不一定在上课时,英雄帖上,帖子就这样一条一条的累计起来,形成了一种校园氛围和潮流。既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对英雄们的认识,又渐渐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

一个好的情境,能给学生留下难忘感受;好的氛围,能产生学生前进的动力和树立正确的前进方向,而革命传统教育正适合这类氛围的营造。如在我教学动画制作时,在学生初步掌握了Flash制作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内容:让学生跟着网络画面合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以营造全班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热情,然后让学生运用Flash动画制作技术,制作一面在晨光中冉冉升起并迎风飘扬的国旗,并尝试音乐素材的添加技术。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真正从内心里感受和体验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信息技术是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新手段。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觉悟、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不断的培养和熏陶后逐渐形成。从教学的实践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技术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合理地融入到新课堂中,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历史教育相结合,激励学生以史为鉴,树立振兴中华信念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义历史,一百多年来,面对凶恶的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中国各族人民坚强团结,英勇反抗,一次次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野心,避免使中国完全陷入殖民地的深渊,像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不胜枚举。中国近代史一直以来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想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除了学习必要的历史知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对历史有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有所领悟。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密度,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我曾组织过一次主题为“侵略与反抗”的活动课,事先拟定了一套详备的活动方案:活动目标是通过让学生搜集、选择、整理近代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资料,加深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抗争史的认识,培养学生感悟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活动方式是模拟时事报道,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分派任务,师生一起准备材料,制作课件,学生模拟记者和主持人,通过采访、朗读、多媒 体展示等形式进行交流,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在活动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国歌》和革命歌曲来烘托气氛,以震撼的图文画面展示四个板块的学习内容,即“国门洞开、血海、深仇、血铸中华、沉思过去,面向未来”,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同学们都神情专注,情绪激昂,反响热烈。通过这节课,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了历史,受到了教育,那就是勿忘国耻,树立 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教学内容,调整了课堂教学节奏,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国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学思结合”。“思”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对体验中身临其境的情景、实践活动进行思考和感悟。我校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雄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德育与信息技术素养的双丰收,使“英雄教育”不再显得枯燥乏味,并带动了学校、学生的整体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与“英雄教育”相互促进发展,在两者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我校在德育上的一大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曾远旭.拓展信息技术道德教育渠道,构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平台.

[2]张林.信息技术课中渗透德育刍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01).

[3]吴有玲.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策略.甘肃教育,2007,(18).

信息主义 篇12

1 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趋于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认知与情感综合的观点是尊重生命、培养健全个体思想在学习领域中的反映, 引导并启发信息技术教学有了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世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对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的了解, 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别差异等, 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 激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这正是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中, 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要求与内涵体现, 通过对学生信息情意的激发,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2) 对学生的本质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谐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营造, 要求教师充分地尊重、了解与理解学生, 创设自由的、宽松的、快乐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学习。目前, 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育环境、传统教学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 都在运用信息技术开启学生的乐学、愿学、好学的学习态度。

(3) 对教师的态度定势与教学风格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 大多重点研究那些涉及人际关系与人际感情, 诸如自我概念与自我尊重、气氛因素及学生对新的学习的知觉方式的调节、学习能力的获得、持续学习等问题, 促使教师从学生的外部行为理解其内在的动因, 帮助老师更好的教, 学生更好的学。

(4) 重视意义学习与过程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意义学习, 强调过程学习, 这对于克服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忽视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偏向不无启示。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样化, 使得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学习时空、师生关系变成了可持续发展关系, 在教学中容易消除老师与学生、学和做、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距离和对立, 使学习成为乐趣。

2 自我实现是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罗杰斯提出人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无非是为了实现自我的需要, 把自我实现看成是促使人生长和发展的最大内驱力, 甚至是推动社会前进时的动力。目前, 学生的自我实现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先进的媒体的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根据情况的变化、条件的不同进行灵活地运用和调整, 具有学习的自由性和充分的灵活性。在具体学习开始之前, 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 树立目标, 制定计划, 结合自己的特点和经验, 分析所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因素, 根据自身的条件, 提出个人的实现目标和需求, 然后, 根据这一特定目标安排学习步骤, 选择学习方法, 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 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的行为监控、反馈, 依据学习结果, 正确评价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和水平, 及时找出自己的差距, 加强薄弱环节, 真正地发展和完善自我。

此外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先进技术的运用为自由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可能, 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在教师的严密组织管理下进行教学, 教师不再直接控制教学, 教学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 这使得教学生会学习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教学为教师的移情提供了先进的媒体和渠道, 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改变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 充分向学生传授知识,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也到人本主义崇尚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和美德的价值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目标———自我实现正好为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了方向性的理论依据。

3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建设彰显人性化

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是指支持、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内外因素与条件。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而言, 信息技术教学对资源的依赖性更大, 因此有人称信息技术教学是基于技术和资源的教学。下面主要从以“三件”划分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即“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潜件资源”来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其的影响。

3.1 信息技术教学中“硬件资源”建设的人性化

首先,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与发展, 现代的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网络信息处理时代, 其主要特点是因特网 (Internet) 广泛应用, 实现了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目前, 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已开设了信息技术公共必修课, 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现代学校中重要的教育内容。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小学也逐步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用来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求良好的环境支持, 而随着网络信息化教育的的普及, 对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学生的信息素质的提高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近年来国家重点投资, 把“校校通”工程作为国家教育基础工程的一项大事来抓, 向中小学, 特别是向边远平困山区的中小学捐赠所需设备和教学资源, 并且这些地区也要以多种形式筹借资金用于此工程的建设, 积极营造信息技术环境,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克服传统环境的限制,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克服时间地域限制, 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的权利, 这些也都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硬件资源人性化的表现。

另一方面, 为了更好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校配备了很多信息技术设备, 如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而运用液晶显示屏、积极扩充实验设备和扩建实验场所, 大力开展情景教学, 从各方面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些人性化的措施, 是真正从学生出发, 为学生着想和考虑。硬件资源建设的优化更好的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情境, 而且能提供丰富而广泛的学习资料, 从而充分利于学生学习时自由地发挥自身在认知、情感方面的潜能, 实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达到真正意义的学习。

3.2 信息技术教学中“软件资源”建设的人性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 并精心设计这些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以使学生在进行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学习过程中, 优化知识与个人经验的整合。因此,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各种各样的软件资源为学生建构真实的教学情境, 成为教学资源的整理者和设计者。从目前的各种计算机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资源、电视教学节目的设计来看, 整体设计十分人性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不管从界面的块状布局、颜色搭配、导航链接、音频、视频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心理特点, 使教学达到视听结合, 其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感染力都大大增强, 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像模拟、游戏型教学课件, 它们都是用计算机提供仿真的环境进行训练,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 自己自主进行选择, 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进行意义学习, 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课程软件资源建设中的人性化。使学生在获得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3 信息技术教学中“潜件资源”建设的人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步实现了教学的网络化, 网上教学、网络学校的诞生和发展, 不但开辟了教育教学交流的新渠道, 也是信息教学的人性化的优势体现的愈加明显。例如在虚拟现实教学中, 学生能享受到一个完全人性化的学习氛围, 在那里老师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 学生与学生也是完全平等的, 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讨论, 没有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压力, 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的自尊心能得到最大的保护, 这种以人为本建设人性化, 不光使教学有了一个良好学习氛围, 而且这些潜在条件优势充分体现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本主义崇尚的人的尊严、民主和自由。

总之, 要使信息技术教学得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就离不开教师的情感渗透, 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总之, 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反理智重情感、反灌输重创造, 反强制重自我的新姿态而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了新的活力, 所以要充分发挥人本主义理论的优势使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夕真.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影响[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75-178.

[2]冯锐.论人本主义理论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10) :71.

上一篇:问题及解决方案下一篇:建筑设计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