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企业(精选12篇)
天津企业 篇1
天津港历史悠久, 最早可上溯到汉代, 唐代便形成海港, 1860年对外开埠。1952年, 天津新港重新开港, 半个多世纪以来, 天津港人励精图治, 开拓创新, 发扬“精卫填海”精神, 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建成了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创造了世界港口发展的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 天津港坚持把发展作为主旋律,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1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 200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 2007年达到3.09亿吨, 位居世界第六。到目前为止, 天津港水陆域面积达200平方公里, 拥有各类泊位140余个, 航道水深达-19.5米, 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港口, 辐射中国52%的国土面积, 拥有总资产428亿元, 员工3万余人, 连续7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2008年位列第384位。
天津港30年来的高速发展历程, 正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是天津港腾飞的翅膀, 而文化则是天津港快速发展的动力。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天津港人认识到,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必须树立新的竞争观念,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2002年, 天津港在整合提炼传统文化基础上, 率先在全国港口行业中全面系统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并将“文化制胜”战略纳入港口整体发展战略, 将“发展、人本、卓越、和谐”作为企业的经营哲学, 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 形成了以“学校观、军队观、家庭观”为三大目标和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三足两耳鼎文化体系, 完成了天津港从港口粗犷的码头文化逐渐向现代企业文化的嬗变, 推动天津港向世界一流大港的目标迈进。
发展、人本、卓越、和谐:天津港的经营哲学和制胜之道
1952年, 天津新港年吞吐量为74万吨, 到2001年突破亿吨, 这个过程用了49年。而从1亿吨到2004年突破2亿吨, 仅用了3年, 再到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09亿吨, 实现3年再上一个亿吨台阶的目标。并创造了“中国最大的人工港”, “最大的集装箱码头群”, “拥有全国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 “在腹地辟建‘无水港’”, “我国大陆港口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等无数个中国港口界第一。
作为一个老国有企业, 为何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保持长盛不衰, 而且显示出勃勃生机?用天津港 (集团) 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汝民的话来回答:就是因为天津港始终坚持“发展、人本、卓越、和谐”的经营哲学, 这是天津港保持长盛不衰的制胜之道。
发展是指导天津港思考战略、谋划市场的根本出发点
天津港始终把发展作为主旋律, 把发展作为指导天津港思考战略、谋划市场的根本出发点, 不断凝结力量、聚集资源, 实现了谋求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四个阶段的提升。
1984年以前的天津港, 是交通部直属企业, 货源靠国家统一分配, 建设靠国家拨款。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天津港在这一年正式剥离中央统一配给, 实行“以收抵支、以港养港”政策, 成为全国港口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典范。
改革为天津港带来了活力, 也带来了挑战。1986年, 港口货源严重不足, 资金严重短缺, “以港养港”面临着挑战。面对此情况, 天津港一方面积极开发货源市场, 顺利谈成了第一笔煤炭业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世界银行支持发展中国家改造基础设施的政策, 得到了一笔世行贷款。以此为标志, 天津港迈出了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步, 突破了制约自身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过渡。
20世纪90年代, 是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 天津港基于对国际经济走势、国际海运业发展趋势及国内港口之间竞争的准确预判, 率先进行了老码头升级改造, 大规模投资建设新的专业化集装箱泊位和大宗散货泊位, 这个只能接卸5万吨级船舶的人工港, 本着“先行先试”的观念, 经过多方论证, 突破了当时“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思想桎梏。实施深水化战略, 航道从5万吨级提升到目前的30万吨级, 为天津港抢抓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2002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 天津港对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资源进行了评估, 确立了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发展战略。
创建世界一流大港, 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当港口用地成为稀缺时, 天津港把目光投向了海洋。2002年6月, 天津港人靠吹填造陆的东疆港区开始建设, 建成后30平方公里的港区, 为天津港未来10年到15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关于资金问题, 靠的是天津港决策者们国际化的视野, 他们认真地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的规律, 认为只要能策划出有足够回报率的好项目, 就一定能引来投资。近几年来, 天津港的投资规模由过去平均每年7亿元, 增加到一年投资80到100亿元。这些投资, 绝大部分是利用外资和国内资金。通过引资, 不仅解决了资金制约, 还与大的船公司、货主结成了战略联盟, 拓展了市场空间, 是天津港人敢想敢做、积极引进资金、盘活自身资源的最好范例。
以人为本是天津港企业管理哲学的核心
对于当今的企业来说, 不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就无从谈起。实现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不断增长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 但天津港并没有把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 在港口生产节节攀升的今天, 天津港更加提倡以人本的管理方法获得高效的企业凝聚力和执行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 许多企业在改革、改制中提出了减员增效。而天津港却提出这样一个口号:“无过失不下岗”。天津港的决策者认为, 因工作岗位不足需要有人下岗, 首先要让经营者下岗, 因为是经营者没有能力把企业这块“蛋糕”做大, 没有能力解决好企业和员工的生存发展问题, 这个责任不应该落到员工身上。正是由于天津港坚持员工与企业共兴衰的理念, 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使天津港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2002年, 有一位记者问刚刚担任天津港港务局局长的于汝民:“你在任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于汝民回答:“让天津港的每位员工都住上新房子、开上私家车。”记者不解:“为什么别人都提到要实现多少收入和利润, 而你却提到员工的房子和车子”。于汝民再回答:“房子和车子背后是天津港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但是有些效益好的企业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 未必能把职工的事情办好。我们选择的能让员工住上新房子, 开上私家车, 就是兼顾了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利益。”
到如今, 于汝民董事长的这个目标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天津港并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 而是把员工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和全体员工都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作为企业的终极使命, 让员工分享港口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已经成为天津港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不懈的追求。
追求卓越是天津港要做大、做强、做久的根本要求
追求卓越是天津港做大、做强、做久的根本要求, 是天津港人的工作标准, 也是我们实施市场领先战略的根本要求。天津港在生产实践中始终注重营造拒绝平庸、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树立典型、褒奖先进、提拔重用的方式, 不仅起到了彰扬卓越的作用, 更为天津港培育了众多卓越的人才。知识型产业工人孔祥瑞、农民劳务员工的先进典型苏现凯、科技人员的典型——博士生李伟是天津港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涌现出的众多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在天津港的许多基层公司, 还实行了“首席员工制”、评选“五星级班组”、评选“金牌员工”及“文明员工标兵”等制度, 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的示范作用, 使天津港形成了浓厚的追求卓越的氛围。
在天津港, 凡是能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都能得到重奖, 凡是那些在工作中有思路、有能力、有业绩的员工都会得到大胆提拔, 而不论资排辈。有一个年轻的中层干部, 在建设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的工程中, 他每天“早上七点来, 下班七点走, 一周七天盯在工地上”, 人们称之为“三七”干部, 体现了一种负责任、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建成后, 他立即得到了提拔。这样的激励机制, 使追求卓越不再是对少数人的要求, 也不再是少数人的追求。这样的用人机制, 也有利于培育更多更高层次追求卓越的人才。
构建和谐港口, 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实现和谐共融
从2004年起, 天津港提出建设和谐港口, 把企业建设成为和谐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集体, 让每一名港口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的和谐温暖, 让利益相关者得到价值回报, 实现港区和谐共融。
天津港员工的身份具有多样化:既有原来的全民企业身份的员工, 又有城市劳务工, 还有1万多名来自山东、河北的劳务员工, 他们是天津港不可缺少的生产大军。2005年初, 集团公司专门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农民劳务工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 对农民劳务工的党、工、团组织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我们提出了对农民工的四个一样, 既“政治上一样平等、工作上一样要求、管理上一样严格、生活上一样关心”。此后, 我们又对他们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凡工作两年以上, 户口不在天津市的劳务人员, 都可以申请休探亲假。天津港还专门为他们兴建的“蓝领公寓”, 公寓设备齐全, 每名农民劳务员工每月只需交纳37元, 其余80%费用由天津港承担, 仅此一项每年港口将支出800多万元。
企业是投资者、经营者、员工和客户的利益共同体, 平衡好四者的利益关系, 才能实现和谐。如果只考虑其中某一方的利益, 是难以达到和谐的。因此, 天津港积极倡导奉献精神。在2004年天津港吞吐量实现2亿吨的目标时, 天津港没有搞大型庆典, 而是在员工中开展募捐, 并建立企业职工解困基金, 用来解决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2007年, 天津港实现3亿吨的新跨越, 还是没有搞大型庆典, 而是以募捐的形式回报社会, 用天津港人的爱心回报社会,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当今世界, 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生态问题。天津港在2003年就向社会作出了“建设生态港口, 共享碧海蓝天”的庄严承诺。几年间, 共投资60多亿元来建设新的专业化煤码头、矿石码头以改变环境构成污染的传统煤、矿作业工艺。通过实施“蓝天工程”、“碧海工程”、“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港口, 改善港区面貌, 并将2008年确定为环境年, 加大投入, 改善环境, 为滨海新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做出了重大贡献, 充分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华鼎”文化体系, 使天津港鼎盛发达, 长盛不衰
天津港开港之初, 勤劳智慧的老一代天津港人凭借“手钩、垫肩、破棉袄”这三件宝, 把这块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建设成运行高效、功能完善、文明环保并拥有规模最大、开放性最高的保税港区的现代化国际级深水港。2002年下半年, 天津港提出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构想, 从战略高度勾画了天津港企业文化建设的蓝图, 构建具有天津港特色的“中华鼎”企业文化体系。于汝民说:“‘鼎’稳健的三足、向上的双耳、宽阔的中腹, 形象地表现出天津港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和诚信、责任、稳健的企业性格。”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如鼎之三足, 是支撑天津港发展的文化根基
天津港企业文化建设的“三大目标”, 即把天津港建成一个兴旺和谐的大家庭、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 犹如鼎之三足, 成为支撑天津港发展的文化根基。
“家庭观”强调主人翁意识, 追求的是和谐, 培育的是自我管理型团队。天津港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理解和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和精神生活, 使员工深切认识到,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员工对企业产生了浓厚的归属感, 树立了与企业荣辱与共的信念, 以集体的力量推动着天津港这艘巨轮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这是保持天津港长盛不衰的重要基础。
“军队观”调令行禁止, 讲求的是有序, 培育的是团队的执行力。天津港拥有一支勤劳实干、爱港敬业的员工队伍。“世界一流大港”的目标激励员工的斗志, 锻造了一支思想统一、士气高涨, 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展示了天津港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学校观”强调知识为先导, 要把天津港建设成为一个培养人才的大学校, 使每一位员工在这里面增长才干, 树立信心, 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这是天津港企业文化的最基本的理念和特点。
鼎文化之“三足”, 在天津港内形成一股合力:友好的工作环境, 管理过程倡导员工参与和开放式沟通, 像一个家庭;鼓励员工发挥个人才能, 在读书与思考的过程中实现思想变革, 像一个学校;关注内部整合, 强调令行禁止, 优化资讯传递, 像一个军队。天津港的“鼎”文化体系,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继2006年获得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之后, 天津港又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了“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称号。2008年, 天津港企业文化案例又被收入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案例库, 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标杆示范作用。
核心价值观如鼎之双耳, 是引领天津港不断向前的强大动力
天津港的核心价值观“发展港口, 成就个人”, 犹如鼎之双耳, 引领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全国企业中, 倡导“发展”的并不少见, 因为所有的企业都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但是“成就个人”的企业就不多见了。所谓“成就个人”, 就是在港口发展壮大的同时, 为员工、客户以及与港口息息相关的社会成员搭建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发展港口”与“成就个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发展港口”是“成就个人”的前提, “成就个人”是“发展港口”的动力, 为天津港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发展港口”犹如“鼎”文化之一耳, 为天津港提供了战略方向, 着眼未来。于汝民董事长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只有站在未来的人才能赢得现在。
对于天津港来说, 着眼未来不仅意味着要超前谋划, 还意味着要主动“走”到客户面前, 赢得潜在市场。于汝民认为, 美国的医生可以在英国为印度的病人会诊, 天津港口也完全可以走出去, 做蓝海的开拓者, 赢得市场发展的先机。
2005年, 天津港建成了国际航运服务中心, 把原来需要168个小时办理业务手续的时间缩短到5个小时, 大大提高了来港办理业务的效率。
2007年, 天津港又以“无水港”的形式, 把港口建到了北京、河南、河北等腹地, 并将覆盖全国11个省区, 延长了市场供应链和价值链, 形成网络式市场布局, 扩大了港口在全球物流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就个人”是“鼎”文化之又一耳, 为天津港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于汝民董事长一直坚持“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 逐渐形成了人本管理的“泊森 (PERSON) 法则”, 即:建立科学、明确、共同的目标 (Purpose) 、赋予员工足够的自主权 (Empowrment) 、激励导向的制度设计 (Recognition) 、人性化的关怀 (Subsidy) 、打造最佳执行力 (Optima perform) 、最充分的沟通 (Nexus) 。
天津港具有独特的人本管理模式。天津港对高管实行的是聘任制, 每年都要进行绩效考核, 为先进者“披红带花”, 发放承包奖。此外, 每年年底要举办一个酒会, 高管都和总裁坐在一桌。但是, 生产任务完成好的可以坐在总裁身边, 完成不好的却坐的最远;完成好的要喝茅台, 完成不好的要喝二锅头。酒会后, 完成好的可以带家属国内优选航线游。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是建立在社会需求基础上, 也是根据中华民族的人文特点而形成的法则。
在“发展港口、成就个人”这一核心价值理念指导下, 天津港广大员工视“建设世界一流大港”为己任, 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推动天津港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港口。
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鼎”之中腹, 包容、博大, 象征天津港鼎盛发达, 长盛不衰
“鼎”之中腹, 容纳的是天津港实施战略规划、完善企业制度、规范员工行为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民主性和包容性”四项基本要素。蕴涵着天津港企业文化十大理念, 即:“世界一流大港、员工快乐之家”的企业远景;“发展港口、成就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承载社会期盼、集散中外文明”的企业使命;“团结开拓、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服务是生命、满意是追求”的服务理念;“辟广阔天地、聚八方良才”的人才理念;“令行禁止、务实高效”的企业作风;“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市场为导向、功能占先机”的市场理念;“建设生态港口、共享碧海蓝天”的环保理念。
在“中华鼎”文化体系的支撑下, 天津港的行为文化不断得到规范, 形成了《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员工文明礼仪守则》、《员工奖惩条例》等相关读本和文件, 编印形成《天津港企业文化理念手册》和《天津港员工手册》下发到员工手中。在此基础上还出版了“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的企业文化专著《奔跑者的追求》, 得到了广大员工的充分认可, 发挥了理念渗透的载体功能。
在理念体系和行为体系形成的同时, 天津港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 充分发挥塑形功能, 通过规范企业名称、标志等视觉特征, 借助企业对内、对外的行为活动, 把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精神, 统一完整的传达给客户和社会公众, 通过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天津港物质文化建设在理念识别系统的指导下, 按照“整体设计, 逐步推出”的原则, 编制出《视觉识别系统手册》, 于2004年转制时推出了部分应用要素, 树立了天津港新的品牌形象。
从“三宝”文化到“鼎”文化, 正是天津港不断创新, 补充新的文化元素的历程。于汝民董事长认为:“优秀的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精神相结合, 是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天津港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创新、发展自身文化基因, 实现了与时俱进, 使天津港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稳步前进。更使天津港各项事业鼎盛发达, 长盛不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港口时代的到来, 作为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的天津港, 正在全面与国际接轨, 大步走向世界舞台, 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 为我国建设世界海运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港口生产节节攀升的今天, 天津港更加提倡以人本的管理方法获得高效的企业凝聚力和执行力。
天津港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创新、发展自身文化基因, 实现了与时俱进, 使天津港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稳步前进。更使天津港各项事业鼎盛发达, 长盛不衰。
摘要:天津港位于海河入海口, 是雄踞世界第六、中国北方第一的现代化、国际化深水大港。2002年, 天津港在整合提炼传统文化基础上, 率先在全国港口行业中全面系统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将“文化制胜”战略纳入港口整体发展战略, 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 形成了以“学校观、军队观、家庭观”为三大目标和以“发展港口、成就个人”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三足两耳“中华鼎”文化体系, 坚持以“发展、人本、卓越、和谐”为企业哲学, 在实践中完成了文化力向生产力的转化, 实现了对企业发展的提升和推动。
天津企业 篇2
一、创业贷款
创业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或已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因创业或再创业提出资金需求申请,经银行认可有效担保后而发放的一种专项贷款。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根据个人的资源状况和偿还能力,最高可获得单笔50万元的贷款支持;对创业达一定规模或成为再就业明星的,还可提出更高额度的贷款申请。创业贷款的期限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3年;为了支持下岗职工创业,创业贷款的利率可以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档次利率下浮20%,许多地区推出的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还可以享受50%的政府贴息。
二、抵押贷款
目前银行对外办理的许多个人贷款,只要抵押手续符合要求,只要借款人不违法,银行不问贷款用途。对于需要创业的人来说,可以灵活地将个人消费贷款用于创业。抵押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抵押物评估价的70%,贷款最高限额为30万元。如果创业需要购置沿街商业房,可以以拟购房子作抵押,向银行申请商用房贷款,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拟购商业用房评估价值的60%,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因创业需要购置轿车、卡车、客车、微型车以及进行出租车营运的借款人还可以办理汽车消费贷款,此贷款一般不超过购车款的80%,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三、存单、国库券、保单质押贷款
近年来,银行为了营销贷款,提高效益,在考虑贷款风险的同时,对贷款质押物的要求不断放宽,除了存单可以质押外,以国库券、保险公司保单等凭证也可以轻松得到个人贷款。存单质押贷款可以贷存单金额的80%;国债质押贷款可贷国债面额的90%;保险公司推出的保单质押贷款的金额不超过保险单当时现金价值的80%。存单、国债质押贷款的期限最长不超过质押品到期日,银行办理的个人保单质押贷款期限最长不能超过质押保单的缴费期限。另外,用自有车辆、出租车经营权证、个体业主摊位权证等银行认可的质押品也可以办理中、短期质押贷款。
四、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是指生产型企业以其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的授信。用于质押的应收账款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应收账款项下的产品已发出并由购买方验收合格;购买方资金实力较强,无不良信用记录;付款方确认应收账款的具体金额并承诺只向销售商在贷款银行开立的指定账户付款;应收账款的到期日早于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日等。应收账款的质押率一般为六至八
成,申请企业所需提交的资料一般包括销售合同原件、发货单、收货单、付款方的确认与承诺书等。其他所需资料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相同。
五、综合授信
即银行对一些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综合授信额度由企业一次性申报有关材料,银行一次性审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营运情况分期用款,随借随还,企业借款十分方便,同时也节约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银行采用这种方式提供贷款,一般是对有工商登记、年检合格、管理有方、信誉可靠、同银行有较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
六、网上平台贷款
天津企业 篇3
为推进我国港口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前不久推出了《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质量效益高、枢纽作用强、绿色安全、集约发展、高效便捷的现代港口服务体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各港口也在探索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本刊特推出“转型升级看港口”栏目,分享港口转型发展的宝贵经验,探讨港口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敬请关注。
30年前,天津港在国内沿海港口中率先实行了“双重领导、地方为主”的体制改革和“以港养港、以收抵支”的财政政策,掀开了新中国港口发展史上新的一页。10年前,天津港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提出了以规模化、国际化、现代化为内涵的“世界一流大港”战略,实现了由“国内领先”向“世界一流”的跨越。如今,天津港又站在新的起点上,主动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做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选择,开启了建设高水平世界一流大港和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
2004年6月天津港顺利完成了由港务局向集团公司的整体转制,实现了政企分开,并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形成了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后,天津港不断推进产业板块重组整合,成立了集装箱业务部、散杂货业务部和物流发展公司、地产公司,大力培育国际物流、港口地产、港口综合服务等产业发展。在不断向上证A股“天津港”注入主要经营性资产、做大上市公司规模和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完成了“天津港发展”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分拆挂牌上市,成为全国港口中唯一同时拥有沪港两家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
为了进一步提高了天津港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天津港启动了30平方公里东疆港区建设,在内陆腹地建立了23个“无水港”,建成了能为国际贸易航运业提供“一站式”大通关服务的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辟建出三条亚欧大陆桥过境通道,成为我国大陆桥国际通道运量最大的港口。
如今,为实现“世界一流企业”的的目标,天津港大力推进港口布局调整,按照“港口、城市、产业一体化”的理念,将“五大港区、三大组团”从北向南梯次排开。北部组团的北疆、南疆和东疆港区成為商业港、邮轮母港和休闲旅游港的载体;中部组团的临港经济区南部区域正在发展成为重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粮油轻工业等产业聚集的工业港,正在规划建设的南部物流中心,将更好地支持海河以南区域制造业的发展;南部组团的大港港区将承担起为滨海新区南部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发展做配套的重任。天津港不仅对滨海新区以及天津市产业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更为承接首都、环渤海地区及内陆腹地的产业转移与深度合作预留了巨大空间。
在拓展服务功能方面,天津港建设了东疆国际商品展销中心,借助东疆获批成为我国北方唯一的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在拓展对外贸易方面,紧紧抓住天津口岸年进出口总值突破2万亿人民币、大量资金在港口流动与汇集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与内外贸易有关的金融服务,为天津港打造高端高质的贸易便利化平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资本市场上,天津港大力推进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在提升融资能力上实现新突破。一方面,筹建了滨海基金,面向社会发行了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成立了以资产管理与投资为主要职能的金融事业部,实现了投融资的多样化。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创新模式,推动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和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两个上市公司进行跨境整合,实现了天津港集团对两家上市公司的控制,为天津港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搭建了国际化的资本运作平台。
天津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息化
中小企业在“经济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就天津市实际经济运行而言, 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 缓解就业压力, 优化经济结构、拉动投资、繁荣市场等方面, 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而, 研究中小企业发展对天津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对中小企业规模界定, 天津市中小企业是指从业人员在2000人以下, 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 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
天津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1. 中小企业在天津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支撑全市经济发展
天津的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扩大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经济指标在全市经济中形成了占60%以上的利税和工业增加值、70%以上的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户数的局面。2008年, 天津中小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950家, 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99%。中小工业企业的全部从业人员达93.4万人, 占全市就业人数的78.1%, 其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为7964.8亿元, 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6.7%, 利税总额795.7亿元, 占全市利税总额的74.1%。
2.从经济效益指标来看, 中型企业各项效益指标要好于小型企业
2008年, 天津小型企业利润为121亿元, 中型企业利润额为474亿元, 小型企业利润只占中型企业利润的1/4。天津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77.9亿元, 为同期中型企业业务收入的97.6%, 为同期大型企业业务收入的88.2%。在利税总额上, 小型企业的利税总额为中型企业的35%, 为大型企业的74.8%。
3.天津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快
天津市中小企业信息化近年来发展很快, 天津是一个老工业城市, 信息化的基础相对较弱, 但是近年来, 天津市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推动和来自各方面的先进思想的影响下, 信息化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目前中小企业在财务方面基本都已经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 天津市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对电子商务有较好应用, 但对除电子商务外的其他信息化没有太多了解;二是在财务、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方面有些初步应用, 但在其他生产制造、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太深入的应用;三是生产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但管理信息化方面还比较薄弱。
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 天津传统型中小企业生产产品单一, 创新能力弱, 应对市场风险较差
天津中小企业产品单一, 适销对路的产品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中小企业都是由于能够生产某一种热销的产品, 企业一举获得成功;相反, 某一产品的滞销, 就引起中小企业的衰亡。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都具有容易模仿的特点, 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受经济危机影响, 天津传统中小企业出口大幅度下滑, 产品销量急剧下降, 导致库存大量占压。产品销售价格暴跌, 产品销售与利润大幅度下滑。这其中最明显的是天津的纺织行业及其上游行业。
2. 天津中小企业融资难
在现有的融资体制下, 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 融资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根据天津市银监局的统计数据, 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 对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中, 22家银行, 仅有8家银行对小企业贷款额呈上升趋势, 且仅有三家银行 (天津银行、天津农业银行和天津市农村合作银行) 对小企业的贷款达到10亿以上。这次传统型中小企业受经济危机冲击, 产品销路出现问题导致资金流断流, 而银行贷款门槛也抬高了, 贷款难度加大, 企业难以获得流动资金贷款。高科技中小企业也出现融资管道狭窄, 融资难度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初创期投资风险大, 主要是靠自源性融资, 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 也不易获得风险投资和第三方担保等。因此, 融资难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创业的首要制约因素。综上看, 中小企业风险高、市场差、缺少抵押品成为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主要原因。
3. 中小企业素质低、效率差、产业的规模和效率总体不高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素质较低、技术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人才匮乏且效益较差。2008年, 天津市中小企业人均工业总产值为85万元, 大型企业人均工业总产值为134万元, 中小企业人均主营业务收入81.79万元, 而同期大型企业人均主营业务收入138万元, 中小企业人均利税额为8.2万, 而同期大型企业人均利税额为12.47万。这都说明中小企业的资源配置、人员管理水平低于大型企业。
对策建议
1.建议政府引导中小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创新, 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中小企业形态多种多样。有些企业独立于大型企业, 可以独立开发新产品, 有自己的市场;有些是专门为特定的大型企业提供零部件和产品, 没有自己独立的产品和市场, 在技术上依附于大企业的承包、加工;有些是生产地方传统产品的地方性企业;还有就是从事商业和服务业的中小企业。不管何种企业, 产品都要不断升级换代, 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那些独立于大型企业, 生产与大型企业相互竞争产品的中小企业, 时刻面临大企业直接竞争的压力, 为了生存, 企业必须扩大市场份额, 它们不仅要降低成本, 而且还要根据市场的需要, 及时开发新产品, 提升产品档次, 使产品在品质、功能等方面能够跟上领先企业的水平。因而, 政府有必要利用现有的中小企业天津服务网, 定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会, 建立高技术的市场转让机制, 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平台。
2.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
建议政府以中小企业集群为依托, 建立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开发中心, 以科技开发中心为核心, 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平台, 形成良好的创新体系。引导鼓励中小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合作, 提高生存能力。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中基础性科研、关键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研究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援与财政扶持, 引导与带动集群中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另外, 将中小企业集群嵌入到大型的工业和产业项目建设中去, 使中小企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
3.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积极开拓融资渠道, 帮助有市场、有订单的中小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贷款支持, 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另外,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 中小企业由于缺少充足的抵押物品无法从银行获得充足资金, 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大力开拓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风险投资渠道, 并拓宽风险资本的资金来源。目前的风险资本其资金数量过少, 无法承担中小高科技产业的重任, 因此, 挖掘和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已刻不容缓。建议着力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风险投资网络, 鼓励部分工商企业、银行、信托公司、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基金等参股组建风险投资公司, 允许条件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上市。利用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有市场潜力、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支持天津市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规模扩大, 目前天津中小企业债发行规模为5000万元, 用于支持4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建议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进一步扩大入选企业数量, 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4. 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且转变金融机构经营理念
天津应在进一步深化企业、金融改革的同时, 适时推出新的融资渠道, 完善资本市场结构, 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逐步消除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壁垒”,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辅导体系, 鼓励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有成长性、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上市融资机会。同时, 要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 允许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并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上流通转让, 方便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以大型企业作为目标客户, 虽然他们下设了中小企业贷款部, 但是贷款总额还是很小。因此, 应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或中小金融机构, 让其专门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或融资担保。综上所述, 通过中小企业自身的完善、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上的调整,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会得到解决, 从而推动天津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
5. 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是产业引导, 制定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 鼓励中小企业采用信息技术, 发展信息技术, 强化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示范作用;二是政策引导, 实施有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政策, 将中小企业信息化作为特别项目来加以扶持;三是资本引导, 鼓励企业引入外商和民间投资来推进中小企业内外部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 采用最新的信息网络技术;四是体制引导, 鼓励企业内部的IT部门形成一个独立的实体, 在企业内部分配上争取与社会上IT行业人员的收益相持平, 留住中小企业内部的IT人才, 吸收外部人才加入到中小企业IT部门中来;五是服务引导, 为充分发挥相关信息和网络服务企业的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等优势, 本着“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一致服务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原则,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最新技术和最佳解决方案。
6.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训, 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 篇5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是维护劳动者自身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方面能够维护一线职工的权益,使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相适应,确保每个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劳资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
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新型劳资关系、实现劳资双赢的需要。也是广大工薪阶层的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现实体现。
工资集体协商内容包括: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工资支付办法、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天津企业 篇6
近年来,随着天津城市功能定位的提升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速度的加快,跨国企业、私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逐渐增大,而企业一线技术工人绝大多数来源于农民工。在企業用工需求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具有相关技能的农民工需求较大,特别是对中高级技能等级的农民工需求很大。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又很难招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农民工。为此只有充分了解滨海新区企业的用工现状和岗位能力需求,才能实现对广大农民工开展有效的教育服务,以解决企业用工之需。
一、企业对农民工用工需求分析
2009年8月,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的变化和要求为目的,对滨海新区区内部分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国有、集体等企业共计15家,开展问卷调查。行业涵盖电子电器业、仪器设备制造业、高技术研发以及汽车产业配套业等。
从企业用工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一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人数快速攀升,随着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随之对用工的层次和掌握一定技能的高素质的就业群需要也将不断提升。二是企业非常急需的且与本行业对口,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民工人员,市场供应不足,加之物价上涨,生存成本增加,使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提高。三是企业用工流动频繁,被调查的企业中,平均每年流动的农民工占员工总数的25%-30%。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整体偏低,影响了其就业岗位和就业的稳定性。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那些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农民工将面临“找工难”,同时,企业对高技能农民工需求又面临“招工难”。这“两难”凸显了当前在农民工教育培训方面工作的不适应性和紧迫性。事实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始终也未能跟上企业真实的需求,现代企业急需的技术性工种,如焊接工、喷漆工、印刷工、装配工等,而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农民工不能满足需要,技工人才缺乏的局面显现。
二、企业对农民工个人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调查企业的用工计划显示,85%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其中25%的岗位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12%的岗位要求具备中级工职业资格;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
调查企业对农民工的技能要求比例是:高级工为19%;中级工为29%;初级工为29%。而农民工技能提供的比例是4%;12%;40%。
被调查企业招工难的原因是,天津农民工在数量上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低技能和无技能的农民工比例偏高,质量上存在缺口。
天津滨海新区工业已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总投资的近50%。但同时也更加凸显了企业对高技能农民工需求。
根据欧洲一些国家统计,工人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级,劳动生产率就提高10%-20%。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调查显示:在生产第一线,提高工人平均教育水平10%,能提高生产率5%-8%。因此,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强生产线人员的技术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率,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现状调研分析
走访企业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现状,本次调查采用问答的方式向企业提出问题,经分析整理得出如下情况:
极少企业十分重视对一线工人的教育培训。因为企业对生产线的工人依赖程度很高,认识到对农民工的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制定了一系列吸纳和培训一线用工的政策。有的企业把培训、补充学历教育作为奖励,给做出成绩的优秀农民工,有的企业将各级培训同一线工人的晋升结合为一体。
多数企业对农民工岗位培训态度普遍不积极。他们认为培训是政府的事情,企业只管招工。由于农民工频繁流动和跳槽,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增加了企业用工的成本,被调查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
少量企业对农民工培训表示一定的积极性,但这积极性更趋于实际,希望对生产线上的操作工培训一要对口,二要短平快。
四、对策与建议
(一)落实企业的培训责任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充分发挥企业培训促进就业作用。加强产学结合的企业培训。完善与院校联合开展培训的政府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农民工培训,鼓励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的大型企业与院校联合举办产学结合的农民工培训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业学校培训机构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举办农民工业余学校。在此培训计划中,特别强调了企业在农民工培训方面的责任。
(二)发挥企业的培训作用
企业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收益者,应采取措施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民不断进行新的教育培训。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新的教育培训。
企业作为农民工的重要活动载体,应该承担起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责任。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增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企业是农民工工作、生活的依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承担主体责任。首先,要加强产学结合的企业培训。高职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为企业培训在岗农民工,企业为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形成富有特色的农民工培训项目;其次,充分发挥企业地处培训一线的优势,降低培训费用,提高培训质量。企业把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农民工享受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培训待遇,积极帮助农民工自我成长,提升素质。营造一个农民工的成长环境,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体系。
(三)筹集企业的培训经费
除国家财政作为农民工培训的主渠道要增加投入外,企业也要切实转变观念,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也需付出必要的成本。加强产学结合的企业培训,多元筹措落实企业的培训资金。应根据自身需要,筹集一部分费用,用于自身教育培训费用的支出。将用工培训效果落实到位,增强企业发展的合力。
从政府层面在对企业培训工作进行评价和管理同时,对投入高,多渠道强化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的企业,可给予税收减免等方面的奖励。
(四)理顺企业的培训机制
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优化生产结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与能力。企业应该与农民工签订长期的用工合同,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既能保证企业培训的收益又降低了企业培训的风险。政府方面应加强对企业农民工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加强企业对农民工培训方面的监管与监督,促使企业在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方面尽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
[2]于伟,秦玉友.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7,(5).
[3]刘奉越.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成人教育,2009,(2).
[4]吴岚.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5]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6).□
天津港内部企业同业竞争分析 篇7
“十一五”期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天津港港口生产实现了稳定增长, 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四亿吨大港, 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东疆保税港区三大战役全面完成, 招商引资及功能开发同步推进, 国际油轮母港已成功开港;临港产业区项目建设实现突破, 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此外, 天津港在金融创新、腹地物流网络建设、综合配套服务以及文化传媒功能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今后实现更大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对港口价格情况的分析
港口作为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家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由于港口产业具有的规模经济、区域垄断等特殊经济属性, 国际通行做法曾长期是由政府负责提供港口基础设施, 并对港口物流企业的市场进行进退和定价等经营活动采取直接规制政策。以价格规制为主体的这些规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弊端, 这成为港口规制、改革的重要原因。
1. 价格竞争的演变轨迹
就当前天津港业务构架来看, 从事散杂货、集装箱、原油等大宗货类的同质化业务竞争局面较为普遍。从竞争策略上看, 综合区位比较、服务质量与效率、泊位与堆场条件、装卸费收等方面, 价格竞争已经成为了同质化业务公司间主导型竞争策略。
价格竞争具有两面性, 适度的价格竞争可以提高货源的配置效益, 而过度的价格竞争将会扰乱市场秩序, 损害所有参与者利益, 进而影响港口整体竞争力。企业采取低价竞争可能会带来暂时的市场优势, 但随着其他企业也同样采取低价策略, 同质化业务公司又将回到原有市场份额基础上。此外,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 人工成本、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明显提高, 成本上涨给经营业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处于价格战中的企业面临更大困难。
2. 价格竞争策略成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港口企业在尚未积累足够的市场创新能力情况下, 倚重于价格竞争策略可以说是简单易行且成效最快的手段。
港口企业成本结构的突出特点是高额固定成本, 无论是兴建码头设施、购置设备的初期投资, 还是近年来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新建、扩建工程投资, 这些都构成港口企业巨大的固定成本。而与此相比, 进出港货物每完成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成本, 即公司的边际成本却很低。正是基于这一特点, 同质化业务公司都希望通过增加运量来实现降低平均成本的目的。因此, 吸引客户、争揽货源成为各公司经营中的首要目标, 而价格是其中既简单又快捷的竞争手段。
3. 过度竞争
从经济原理角度看, 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在供给量大幅增加而没有足够需求量来消化时, 将导致价格下跌。同质化业务公司之间出现过度价格竞争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港口吞吐能力的大幅增加, 致使部分港内功能相近的装卸作业单位存在货类交叉竞争, 加之缺乏错位发展意识, 进而易于产生过度价格竞争局面。价格竞争属于市场竞争策略中的较低层次, 也是较直接的一种竞争形式, 旨在通过压低企业利润率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同质化业务公司间出现价格竞争是必然的, 但过度竞争无论是对单个企业利益还是对区域整体利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而各公司由自然独立形态走向一定程度的联合成为必然趋势。
就当前我国港口行业发展趋势来看, 在港口行业逐步步入稳定增长期的背景之下, 港口吞吐能力增长已远超货源市场总量增速。客观上讲, 在集装箱、矿石等大宗货类方面, 港内同质化企业存在过度的价格竞争情况是必然存在的。受市场因素影响, 货源总量相对不足的形势致使港内同质化业务公司为确保自身生存发展, 不得不在装卸服务费收取方面展开竞争, 进而致使港内相同货类装卸作业费收取价格标准参差不齐, 很难在统一、合理的价格体系中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以致严重损害企业利益、港口整体利益乃至国家利益。同时, 由于过度强调吞吐量考核, 致使部分港内装卸企业存在为追求数量而牺牲经济效益的现象, 使揽货竞争白热化。长远来看, 价格竞争并不能增加货源总量, 只能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从而影响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寻求同质化企业竞争的方法策略
港口企业是经济特性差异很大的多样化服务的综合体, 港口业务需要不同的规制与待遇, 港口定价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解决同质化业务公司过度价格竞争的规制改革, 必须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 考虑我国的转轨经济特征、体制传统约束、产业发展实际以及企业自身特点, 提出综合性方案。特别是面临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 为避免需求下降引发新一轮过度价格竞争, 可以从以下角度谋求出路。
1. 放松规制与完善规制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如垄断导致的效率损失、过度竞争导致的生产力破坏等。同质化公司竞争不应是自由竞争, 而是与规制相结合的竞争。在放松公司价格规制的整体趋势下, 主管部门规制的缘由并未完全消失, 还需要保留原有与根据当前情况新制定相应的政策、条令、制度。因此, 对于港内企业价格而言, 除需要发挥自律性规制之外, 更需由上级主管部门酌情确定严格的价格区间, 以约束过度价格竞争的出现。为限制各公司联盟可能引发的市场垄断之势, 可同步设置价格上下限, 并对费率构成进行规范。
对天津港而言, 特别是在2010年面对在货源市场相对不足的生产形势之下, 港内部分装卸单位由于功能相近、货类交叉等因素, 为保证自身生存, 部分装卸单位之间价格竞争态势逐步升级, 愈演愈烈。针对这一形势变化, 集团公司及时对散杂货作业市场价格进行了规范与调整, 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市场化价格调整机制的管理规定 (暂行) 》, 明确了散杂货最低限价调整机制适用范围, 确保了散杂货市场价格的稳定, 维护了客户与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
2. 推动形成区域内邻近公司间的协同竞争机制
竞争合作是介于协作和对抗之间的一种适度竞争模式, 已成为各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选择, 也是公司应对价格战的理性策略和战略选择。协同竞争机制可保证同区域公司在维护共同利益和遵循正和博弈的基础上, 共同拓展整体覆盖空间, 可有效避免各公司之间的过度价格竞争, 并通过战略伙伴关系强化参与各方的力量。
建议以信息资源、人机资源共享为切入点, 搭建港内装卸企业的合作平台, 形成有序竞争、合作共赢的良性外部发展环境。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样的竞合联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可能形成区域垄断地位, 也会导致高价低效情况的发生, 因而需要上级主管部门规制政策的跟进。
3. 差异化竞争
要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装卸效率、改善集疏运条件等非价格因素来参与市场竞争。基于高度市场细分的差异化经营有助于规避过度价格竞争, 并塑造各公司在特定领域内的核心竞争力。各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物流增值策略, 形成各自的主打货类、优势货类, 形成相对稳定的忠实客户群, 这是在市场环境中保持和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
4. 建立装卸业务运营主体
天津中小企业发展园建设进展顺利 篇8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和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下, 在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的指导和扶持下, 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一、二号楼2.7万平方米主体建设基本完成, 年底将投入使用。2.3万平方米的四栋标准厂房将在明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
2009年11月5日,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普、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国际合作处处长田川、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副局长薄云、天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李丽、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秘书长宋新力到中小企业发展园进行调研。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倪祥玉会见了袁普副会长一行, 双方就天津中小企业发展园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磋商。天津中小企业发展园建设公司总经理张小薇陪同考察了园区的建设工地, 介绍了园区建设情况和下一步的招商工作计划。
袁普副会长高度评价园区工程的质量, 对中小企业入园服务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他指出, 要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 统筹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导向, 统筹园区内外协调发展, 进一步发挥天津市独特有利的区位优势, 探索园区建设新的机制和模式, 为入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宋新力副秘书长表示协会将积极整合社会优势资源, 为入园企业提供国内、国际经贸交流合作以及科技、金融等领域的服务。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田川处长强调, 园区要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 加快产业配套优化, 发展新型服务业, 真正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薄云副局长指出要注重产业优化与空间布局相结合, 注重园区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式发展。天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李丽主任表示, 对园区建设及引入中小企业入园, 提供多样化服务等, 中心将继续大力支持。
天津企业 篇9
天津开发区即将启动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试点项目。该项目中, 将依照不同行业选取30家有代表性的重点能耗企业, 通过专业培训等方法帮助企业收集有效数据, 并出具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报告。
泰达低碳中心将通过该项目总结分析试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特点, 研究分析企业进行碳核算的动力因素和成本投入, 为开发区及新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制订鼓励政策的信息支持。该项目实施后将有助于为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体系建立提供政策建议, 并帮助企业推动节能减排及减碳工作的开展。
天津企业 篇10
中石化四建公司:做强高端, 提高核心竞争力
中石化四建公司面对金融风暴, 审视度势, 谋划发展, 以“理念、管理、体制、技术”等方面上的持续创新为支撑, 进一步提升管理层次, 拓展发展空间, 走“高端化”发展道路。“四个高端”即, 争创业务高端, 开发高端业务市场;争创管理高端, 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争创装备高端, 达到同行领先、国内先进水平;争创技术高端, 实现技术开发管理创新。在市场开发上, 把系统内项目作为行业重点, 把国外市场作为战略重点, 把滨海新区作为区域重点, 并向风电、核能等新兴领域延伸。
天津津滨石化设备有限公司:对内干好大项目, 对外拓展津京冀
天津津滨石化设备有限公司2006年完成改制, 是大港区规模较大的改制企业, 有职工1600余人。目前,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已受到很大冲击。该公司决定, 当前要集中优势兵力确保大项目工程建设, 合理调整人力资源。各分公司加大自揽工程力度, 调动公司和各分公司的积极性, 努力开拓津京冀市场, 力争“堤内损失堤外补”, 目前, 他们已承揽了产值近1000万元的大项目工程。近日来, 公司连续召开动员会, 使全体职工明确形势, 坚定信心, 在需求低迷市场萎缩的情况下, 做到队伍不散, 思想不乱, 士气不降, 工作有序。
天津科电石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升服务品牌, 狠抓内部挖潜
天津科电石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是2006年改制企业。他们同样受天津石化主要生产装置暂时停车的影响, 业务收入缺口较大, 公司生产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该公司统一思想, 科学制定应对措施。一、稳定队伍, 采取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二、确保天津石化的网络和通讯系统的畅通无阻。三、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 以信誉赢得市场。四、努力拓展工程项目, 力争2009年石化生活区的数字电视接收系统工程上马。五、充分调动公司各部门的积极性, 努力扩大外部市场。六、开源节流, 大兴修旧利废, 压缩一切不必要的人工成本。
天津亚东化工染料厂:降低成本, 完备产业链
天津企业 篇11
[关键词] 东亚毛纺公司 积聚股资 近代天津
一些外国学者认为,近代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不可能有效地积聚和使用可利用的资金。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近代中国的文化或法律环境不利于那些私有大公司的形成,所以通过陌生人聚集资金来经营企业的想法也是不可想象的。国内的研究者也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初,“股本社会化”的融资方式在中国的企业中较为罕见。
1934年9月4日的《天津大公报》上刊登了一则让人醒目的新闻,即天津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感谢最近一段时期内购买本公司股票的股民,虽然股票的发行已于近期告一段落,但是“还有许多热情的股民来信要求成为股东,但本公司很难再继续接受投资…”,该公司声明:“那些想购买一两个股份的人们要等到公司再计划接受更多的投资时方能购买。” 这则声明的内容与上述学者的主观猜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何因让当时仅仅创立了两年多的东亚公司,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宋卿大胆实行一种全新的独具特色的企业“股本社会化”的融资方式,是东亚公司获得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东亚毛呢纺织公司概况
天津东亚毛呢纺织公司始建于1932年。鉴于当时原料供应、产品销路等都比较好解决,加之本公司又拥有专门的技术人才,宋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集资23万元,经过各方奔走,历尽艰辛,在天津正式创办了“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亲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经过一年的奋斗,1934年东亚公司的营业渐佳,资本额增至50万元。1935年东亚将祥和毛织厂吞并,股本增为80万元。毛线的年产量从最初的15万磅增加到100余磅。据记载,1935年的东亚公司在全国纺纱市场中,占到了将近24%的份额。1936年东亚公司建造新厂、迁厂,它的资本不仅达到100万元,而且它的股东几乎遍布全国。仅用4年时间,东亚公司就跃入天津现代化企业的行列。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打断了和平时期的贸易往来,以高品质澳大利亚羊毛为原料的东亚纺织厂在一年内陷入了原料短缺的困境。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毛线原料进口十分困难,东亚公司生产每况愈下。为了求得生存,宋卿被迫承担了为日军加工麻袋的任务,东亚麻厂正式成立。1943年,因日寇统制毛麻愈严,东亚公司又创办了化学厂。1944年后,宋卿设立了福隆商行、新中商行广信行(股票交易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亚毛呢纺织公司为扩张营业规模,资本从32万元已经增长到3亿元。宋卿采用控股、参股的方式,使相互关联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资产纽带,致使天津东亚公司终于成为综合性的企业集团。1946年7月1日,东亚毛呢纺织公司更名为“东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宋卿成为天津最早以“企业公司”蜚声国内外的实业家。
二、积聚股资的灵活策略
东亚毛呢公司从成立之始,与其它企业一样,采用的是以资本为基础,依据资本额组建的股东主权下的一种企业治理结构。在正式投产后的几个月,东亚公司的盈利为8千元。到1933年,东亚公司的资金迅速扩展到30万元。在1934年3月召开的东亚董事会上,宋棐卿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以每股100元的价格,将公司股票发售给3000个新股东,以实现资本额翻倍增长。” 1934年底东亚股东的总数已达到375个。随着公司在30年代的发展,其股资也随之增长。1935年3月,公司的总资本额已达65.3万元。
1936年的上半年,宋卿制定了另外一个计划,向董事会提议,发展大量的小股东可以聚集游资,同时可以得到公众对产品的注意和认同。同年6月,宋卿制定了“全国都有东亚股东”的计划。他向每个省分配了份额,同时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他将中国的省市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江苏、广东、湖北、河北和山东)是每省500个股东;第二等级(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河南、山西以及陕西)是每省250个股东;第三等级(广西、云南、贵州、甘肃、宁夏、察哈尔以及绥远)是每省50个股东;第四等级(青海、新疆、西康、西藏和蒙古)是中国最贫穷的省,每省至少有10个股东。这个大胆而具有魄力的入股计划,确实让东亚公司中那些富有激情的董事们望而却步。因为他们的建议与宋卿的计划显然不同,他们主张: “一步一步实行,从附近地区开始”。
宋卿的积聚股资的计划通过二个途径进行实施。一是发动董事们充分利用私人关系去寻找新股东;一是公司登广告让社会上的公众筹资。到1936年中期,公司将它的资本积聚计划称为“百万筹资运动”。同时,公司打出了广告,请“爱国者”成为股东,并称“不管多少股票,每个人都可以买”。为了让购买更加方便,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中国的各个分行都可代理该业务,那些离银行远的股东还可以直接写信到东亚公司购买。
1937年末,东亚已达到了百万元的目标,并拥有了1800个股东。1940年公司积聚的股份不仅仅是大量的不为管理者所熟知的小股东,而且大量的新股票被公司及其同事所购买。1942年年底,董事会决定实现公司总额400万的增长,达到1亿元的总额,折合4182千股。1946年东亚公司的投资额从2亿元增加到3亿元。一年以后,资本额再次增加了1.5亿元。
三、“社会股本化”的推行方式
推行“股本社会化”的方式。除了采用一般企业通常采用的几种增加资本的方式以外,东亚公司向社会采用了非常具有特色的招股办法:
1.倡导“广征百元小股”。这是宋卿的“资本民主化”的具体体现。1933年初,东亚公司首次宣布开始征集百元小股份的决议,向社会续招股本。无论个人入股或数股,均所欢迎。《广征百元小股办法》推出后,人们纷纷争相购买东亚股份。
2.发行“经销家酬劳证”。面对英、日等毛线厂家的竞争,东亚公司毫不示弱,特地印制了“经销家酬劳证”,每张票面洋五元,概不兑现。每销货200磅之门市家随货即给予此证1张,每凑足20张者得换公司百元股票1张。凡不足20张者,每年可得本公司与股份相同之官息及红利。如此办理至三、五年后,全国之各门市经理家均成为东亚公司的股东。
3.在“闻人”中招股。东亚公司招股的对象其中有一部分是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在军阀官僚中,孔祥熙、韩复榘等人都被东亚发展为股东。宋卿懂得,,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名人的威望提高东亚公司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这些人成为股东后,无疑可以作为东亚公司发展的后盾。他们对东亚公司发展的支持,是其他任何人不可替代的。
在宋卿扩大社会资本思想的指导下,东亚公司最多时的股东可达一万余户,遍布全国各地,分布各个阶层。他雄心壮志地指出:“东亚的股东要遍布全国。”并说:“不怕股东小,就怕股东少。”
4.实施“员工股东化”增股方式。过去,东亚公司一般采用全部老股东以当年红利入股的方法来实现增股。1943年以后,宋棐卿提出了实施企业“员工股东化”的新方式。所谓“员工股东化” 就是吸纳本厂低级职员和工人成为公司的股东。匀股、赠股、买股是实行“员工股东化”的主要三种方式。据记载,1943年东亚公司共赠予职工股份1995股;1944年赠予工人5936股;1946年总计83640股;1947年折合后总计418200股。
1932年~1950年期间,东亚毛纺公司“股本社会化”的推行,具有由近到远、从北向南、从东到西、从少到多依次有序地逐渐拓扩开来的特点。招股计划范围的延伸与扩大加速了东亚公司营销网络的形成,使其股东遍及大江南北,甚至扩延到亚洲一带。股资积聚的灵活策略凸现了近代企业家宋卿的改革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20世纪30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在扩大企业资本规模的运作中,面对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睿智善谋的宋卿没有退缩,而是勇于创新,采取灵活多样的对策,在社会上征得巨额股金,以“股本社会化”的资本运作方式,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股权结构方式,而且构建了现代企业所具有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天津市政协文史办编:《近代天津十大实业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宋美云等著:《话说津商》,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06年版
天津企业 篇12
2011年3月23日, 经天津市经济信息委员会倡导, 在天津市节能协会积极组织下, 宁河县工经委在宁河召开了县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推动会, 对“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天津市相关节能减排的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重点针对实施EPC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新型节能投入与实施方式做了非常清晰和深入的说明剖析, 并传授了在工业节能方面的新技术和信息, 会议成果显著。会上用电耗能企业就EPC合同能源管理进行了项目对接。
2011年3月29日,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经信委领导的带领下, 滨海新区经信委主管领导与节能处室的工作人员联合天津市电气专业节能专家深入到天津市渤海化工集团, 针对该集团下属用能大户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调研。天津市节能协会专家向与会交流的企业讲解了工厂电气节能方面的新技术和系统化电气用能诊断, 并就国家和天津市在节能工作政策及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投入方式进行了解读。与会企业深受启发, 纷纷表示要响应国家和市区的号召把节能减排工作推向深入。
2011年4月1日, 全国高科技节能减排促进中心与天津市理工大学后勤集团的主要领导进行了节水节电工作座谈交流。根据高校人员密集, 占地面积大, 水资源用量和浪费量同时很大等特点, 探讨利用高科技手段处理污水, 从而产出中水进行水资源循环使用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在交流中, 中心负责人与清华大学等专家提出了创新的技术措施与实施运作模式, 以解决困扰高校和企业合作中的资金瓶颈。推出合同能源管理形式, 由企业先期投入设备与运营管理, 校方先期零投入, 在系统正式运营开始后, 用节约水资源而省下来的水费支付偿还企业的投入。从而解决校方资金瓶颈达到企业与高校的双赢。
【天津企业】推荐阅读:
天津三星LED企业调研报告09-25
关于天津滨海新区企业吸引人才的调研报告08-25
天津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08-20
上半年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立案管辖考试题08-01
天津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办法10-24
天津市申报2011年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1-26
天津金泰宏博仓储设备有限公司是货架及仓储物流设备生产制造企业10-23
天津市天津医院11-10
天津蓝印户口:关于天津限购政策详解11-17
天津发布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