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机制

2024-09-08

兴趣机制(精选5篇)

兴趣机制 篇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基本出发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教师常常忽略了,除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外,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实,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评价手段,创造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最后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适切的评价对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更有价值

在英语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千篇一律的评价用语。常用的有“Good”,“Good, very good”,“Great”,“Well done”,“Super”,“Wonderful”,等等。笼统的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缺失品格。同时显得既单调,又不够活泼。当然在很多情景中,教师爱用这些高频率词汇并没有错。然而,情况是变化的,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同时,我们的课堂评价用语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出对不同表现学生的评价的不同。例如,对于表现不够好的学生,鼓励他,“OK!You are good try!(不错,继续加油!)”;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肯定他,“Good!You are right!(好!你答对了!)”;对于表现更好的学生,赞美他,“You are very good(答得太好了!)”;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可以动情地对他说,“You are excellent!(太棒了,答得真好!)”。这样,每个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对于自己的表现会有个大概的了解,也明白了老师对于自己的回答的态度。当学生得到一般的评价时,他会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争取得到更好的评价;当学生听到最好的语言评价时,看到自己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内心肯定无比开心。

案例1:在一节主题是“现在进行时”的英语公开课上,上课老师边做拖地的动作,边问学生:“What am I doing?”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You are cleaning the room.”这位老师提问的目的可能是想让学生回答出这课的新词组sweep the floor,所以他马上否定了刚才那位学生的回答。那位学生失望地坐下去。

是不是学生没有说出教师预想的答案就是错的呢?sweep the floor难道就不能归属于clean the room吗?有时候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特别是对于英语这类语言学科,是不是更应该注重学生回答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呢?我们认为,教师应当避免断然否定学生的回答,而要用委婉的语言去发掘学生回答中的可取之处,实行先肯定再补充。这样的过程学生比较易于接受,也不会打击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反而会因为自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而形成自豪感,以后会更加大胆地发言。例如,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An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evening?”学生A的回答是:“Iam going to watch TV this evening, and I am going to watch TV tomorrow evening.”回答完后同学们哄堂大笑, 他自己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这位老师没有指责A爱看电视而不爱学习, 而是给予鼓励性评价:“OK, I think you are so interested in watching TV, but which kind of TV do you like best?What about Discovery?OK, now we can see he’s so interested in TV.But what he like are all about learning.From these channels we can learn something we can’t learn from lesson.Right?But we can’t watch TV all the time.I believe you watched TV after finishing your homework?Right?”这样, 老师既指出了这位学生的不足, 又表扬了他喜欢的节目是促进学习的节目, 避免了直接性的打击, 有利于促进学生们的积极发言。

二、真情倾注的无声语言有时胜过有声言语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外,还要经常运用无声鼓励,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肢体语言进行评价,做到无声胜有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于英语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初级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和自尊心都特别重要。一旦这两样东西丧失,不仅很难将英语学习进行下去,而且对于学生将来任何学习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有一个教育家曾说过,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学习语言的潜伏期。也许此时此刻他不会说出你教的这个单词或是一个句子,但是他却听见了,记住了,他是在积累。往往语言的潜伏期一过,他会自然而然地说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话语。英语的学习也是如此。课堂上学生也许不善于表达自己,说出的话语也许词不达意,但如果教师注重了此时对孩子的评价,静静地等待,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期盼的微笑,他可能就会更好地表达。即使学生的回答有误,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激发其再次尝试的勇气和继续努力的信心。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找到了科学的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增进了情感体验。因为出错,课程才能生成,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的宽容和乐观的期待。教师的这种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心态及满怀期望的眼神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要学好英语的动力。另外,学生积极思考时摸一摸他的头;学生有独特见解时传递给他一个赞赏的眼神;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些无声语言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和支持。动作是无声的语言,调动体态语言进行评价,能起到口头评价达不到的效果。有些时候,合适的肢体语言比有声语言更具感染力,更能达到老师与学生的心灵相通,使学生领悟老师的用意,增加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调动体态语言,丰富评价内涵。例如,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能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头一热,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注意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组内相互激励

这里有很重要且经常易被忽视的一点是: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作出的好与坏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如果忽视了学生间的互评,就不是完整的评价机制了。

案例2:在一节英语课上,老师轮番向各组提问,回答正确的小组可以得分。各个小组在竞赛活动中十分活跃,组员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老师每给获胜的小组加上一分,得分的小组就发出一阵欢呼声。当老师提问到A组时,A组有许多学生举手,一个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迟疑了片刻后也勇敢地举起手,而当老师让其回答问题时,该生却说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按小组竞赛规则,A组不能加分。老师把得分机会给了B组。该生在本组同学抱怨的目光中尴尬地坐了下来。“不会说就不要举手,抢什么风头!”“都怪你,我们组本来可以得分的。”该生在同伴的指责声中低下了头,在这节课上再也不敢尝试回答问题了。而活动结束时,获胜的小组兴奋不已,而失败的小组则垂头丧气,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提不起精神,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

课堂采取小组竞赛活动形式进行教学是近些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激发学生热情和兴趣的方式。诚然,这类活动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竞赛中,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个体的鼓励和评价,忽视引导小组内成员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组内成员的错误回答。而对于失败的小组,如何在失败面前调整情绪,使之不至于影响下节课的学习,这也是教师经常容易忽视的问题。在小组竞赛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错误回答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什么是合作精神?所谓合作就是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并对于同伴的正确或者错误的行为进行适当合理的对待。在合作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而且要促进成员的进步和成长。学生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合作精神,而只是埋怨,这种课堂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就难以达到其真正的目的,甚至可能与目标背道而驰。在这种引入竞赛机制的课堂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这是值得并且一定要关注的问题。如案例2,本组同学如果能给予鼓励,“没有问题,以后加油!”这个学生的感觉就不会一样,甚至会在同伴的鼓励下积极参与下一问题的回答,还可能会有正确的答案,帮助本组同学取得竞赛的胜利。

教师应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特别是听取批评意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诚恳友善对待学习伙伴的品质。正确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学会宽容。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评价既是一种评估,又是一种激励。通过评价,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欢愉,进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坡.浅谈教学评价方法的改进[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 VOL17, (2) .

[2]郝志平.浅谈课堂教学评价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

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2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 激励性评价的运用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 笔者学习、摸索出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目标激励

具体、明确、适当的目标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教师在使用目标激励时, 要把握各年段语文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和难度, 制定的目标不宜太高或过低, 目标过低不会产生激励力量, 目标太高学生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 只能使他们望而生畏, 只有制定的目标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为最好。就拿作文教学来说, 从1978年的大纲开始, 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被拔高了。学生害怕作文、教师烦教作文的情况日益突出, 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难区”。《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根据这一问题, 突出强调放缓坡度, 从写话入手, 降低写作初始阶段的难度, 即小学低年级 (第一学段) 为“写话”, 小学中高年级 (第二、三学段) 为“习作”。所以, 作为语文教师, 一定要明确小学三个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 逐步激励, 激励学生向最高目标迈进。如教学中高年级的“习作”, 可以把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近期目标可以是:鼓励学生每月读一、二本课外书, 每周写三、四篇日记;远景目标可以是:争取到小学毕业,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在教学中多创造成功的机会, 多表扬, 多激励,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 让每一个学生爱作文, 会作文。

二、语言激励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 主要是通过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体态语言) 来激励。其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和期望。

1. 口头语言激励。

心理学者威廉·詹姆斯说:“人类的性情中最强烈的是渴望受人认同的情绪。”林肯曾说:“人人都喜欢受到称赞。”每一节语文课, 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笔者就给予成功的鼓励, 抓住点点滴滴的成功现象及时称赞, 如“你真会读书, 读懂了这么多问题!”“你读得真有感情, 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感觉, 心里很愉快, 自然对学习语文就充满信心。而且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近, 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同时, 切忌使用空洞的、虚伪的言辞来客套, 否则会适得其反。在评价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时, 尽量不用否定性语言, 而是适当降低一些要求, 引导他们努力完成, 并进行适时、适当的鼓励, 让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热切的期望。

2. 体态语言激励。

除了用口头语言的激励, 笔者还经常通过眼神、手势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 笔者就会充分发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及时用爱和信任的眼神鼓励学生或者向他举起大拇指, 告诉他:“你能行, 你很棒!”这样会给学生增添信心, 使他能够更好地朗读。又如, 在碰到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时, 与其点名批评, 不妨走近那名学生, 用眼神悄悄制止, 鼓励他做出教师期待中的反应。同时, 切忌不当的体态语言给学生造成消极影响, 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

三、竞争激励

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而持久性较差的心理特点, 恰到好处地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竞争激励评价, 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语文课堂的竞争激励, 从数量来看, 可以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竞争激励, 也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激励;从内容来看, 可以是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朗读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竞争激励等。应该注意的是:要给每个同学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调动积极性, 发挥其个体特长。

如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 笔者这样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同学们, 我们学校许多老师都没有去过五彩池, 我想请同学们给老师们当导游, 并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词, 为了出色地完成任务, 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同学们有兴趣完成这个任务吗?”学生都信心十足地说:“有!”“那好, 我们就来比一比谁是最优秀导游吧!”就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都为争当这名“最优秀导游”而积极、自主的学习。待课接近尾声时, 呼应开头, 评出“最优秀导游”, 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激发了学习热情。

四、情感激励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激励方法, 其关键是教师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 关爱、尊重和信赖每一位学生, 这能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温暖而奋发。因此, 笔者在上课时尽量做到:用心表达, 用情范读;尽量用小学生喜爱的语调授课, 以生动的描述去启发学生的想象, 力求诱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同时,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于那些独到、新颖的见解, 及时给予肯定, 即使是错误的, 也想方设法从其他方面给予肯定和赞扬。这样, 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一个可亲、可敬、可信赖的朋友, 把上课当作一种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双向的交流过程。

以《胖乎乎的小手》一课的教学为例, 在教学生认生字时, 把拼音注在生字上。突然, 一个小手举了起来, 小声地说:“老师, 您的‘胖’字错了。”笔者赶紧回头认真地看了一下, 觉得并不错, 很疑惑地问:“老师哪儿错了?”他涨红了脸, 鼓起勇气说:“您把‘pàng’写成‘pàn’了。”我仔细看了看, 说:“你说得很对!老师谢谢你的提醒, 老师是错了。”说完, 笔者赶紧改了过来。这样, 就能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不断地增进师生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推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激励方法, 还有榜样激励法、制度激励法、测试激励法, 等等, 这些方法之间不是完全割裂开的, 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整体。只有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 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 促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作为语文教师, 只有不断地加强艺术修养, 加强自身的文学、品德等修养, 努力掌握激励性评价的技巧, 才能更有效地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的评语,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 语文教育教学评价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而激励性评价的运用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目标激励要求所制定的目标具体、明确, 适合各年段语文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要求和难度, 在教学中逐步激励学生向最高目标迈进;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体态语言) 激励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竞争激励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调动了学习热情, 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的情感激励法, 能使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温暖而奋发。只有正确地运用这些激励方法, 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促使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

兴趣机制 篇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人的学习动力是自我潜能的充分发挥。罗杰斯认为, 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天然倾向。当“各级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 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而且, “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深远影响的学习, 是自己发现并把它化为已有的知识”。从中可以看出, 这种与生俱来的对事物的好奇心, 以及寻求知识、真理、智慧和探究秘密的欲望, 是学习的一种自然推动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和学习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主宰自己的学习, 学习是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 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发展自己的潜能, 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二、解析影响作文兴趣的心理因素

1. 作文兴趣源于学生的心理需要。

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放到作文教学中, 作文兴趣就是学生渴望获取作文知识、提高作文水平和略带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 其核心是学生的需要。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人的需要进行了五个层次的划分。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只有当学生有某方面的需要时, 他才会产生这方面的动机。反之, 当学生有某方面的动机时, 他会努力去寻求这方面的需要并达到满足此需要。作文兴趣教学就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需求。

2. 作文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必须有目标, 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 并且提供原动力。学生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把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动机, 即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自身, 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等。另一类是外部动机, 指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如学生为获得奖励、为避免家长处罚带来的不愉快而必须学习, 等等。相比较来说, 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更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好奇心强, 喜欢挑战, 解决问题具有独立性, 能在学习中获得很大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其动力更持久。而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 学习动机便会下降。所以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为主, 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为辅。最终能达到外部诱因转化为学生内驱力。学生对作文的认识, 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 成为行为的动力, 进而推动行为。兴趣作为学生的内部动机, 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直接动力。

3. 作文兴趣是学生认知倾向、意愿的表现。

学生作文的倾向、意愿根植于学生的自我决定理论。这种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是自我决定, 而不是强化序列、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自我决定论基于对人们需要的认识, 其特点是自行设计和选择行为。兴趣是学生的一种认识倾向, 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学生的一种意向活动。兴趣的倾向性表现为两个基本特点, 即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利用兴趣的倾向性特征,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使其内心有作文的意愿。

三、作文兴趣运用机制

1. 利用学生广泛的好奇心, 使作文成为内部动机。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天生就有好奇的特点, 好奇心是学生的一种本能, 是人类天生的一种反应能力。学生的好奇心还具有泛化性, 它会指向任何新奇的事物。这种好奇心其实就是表现为学生兴趣中的有趣。根据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7到11、12岁的学生认知特征表现为具体运算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表现为有趣, 有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处于发展的初级水平。

人生来不会有什么兴趣, 兴趣完全是靠后天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中, 我们特别要创设情境兴趣, 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兴趣。情境兴趣, 乃是指在一定具体教学情境中对认识对象所产生的兴趣。在此情境中, 学生表现出愿意学,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现在的作文教学中, 体验式作文、情境式作文都是属于此范围。新课标倡导的活动课程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境兴趣,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作文能力。

另外好奇心是指学生对于没听过没见过的事物的一种新奇感和探究精神。它是一种自发的、短暂的心理倾向, 但它却是兴趣的开始。好奇心可以促使人去积极思考, 大胆探究, 从而使人产生兴趣。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促使学生克服困难, 以顽强的意志力完成作文。学生或许不爱写命题作文, 但学生对调查、访问、参观充满好奇, 感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作文由被动变主动, 从无趣到好奇, 再到有趣。

2. 培养学生求知欲, 使作文成为需要。

学生作文的兴趣表现为学生求知欲的多少, 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 是一种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求知欲是学生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 即乐趣。根据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11、12岁以上的学生认知特征表现为形式运算阶段。乐趣相对有趣来说, 较稳定, 所以有学者称乐趣为稳定兴趣。所谓稳定兴趣是指脱离具体的教学情境因素, 学生长期地集中于某一对象的兴趣。稳定兴趣突出表现为学生的爱好, 学生具有好学的精神。这种好学精神会使学生把学习看成一种享受, 把读书看成是一种乐趣, 把作文看成是一种需要。

马斯洛就人的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 学生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后, 就会要求有社会的需要, 如交往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无论是交往的需要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阅读, 更离不开作文。作文是学生求知欲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 求知欲是学生作文的基本动力。只有学生有了想表达的愿望, 有了不吐不快的心声, 才会有作文的冲动。教师应该教育学生, 使学生懂得作文知识的作用, 一份请假条, 一份申请书, 一份书面报告都要用到作文, 强调作文的现实意义,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 提高认识兴趣, 使作文成为一种意愿。

认识兴趣是求知欲的进一步深化。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扎实地研究事物的本质并揭示其规律性。作文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学生只有好奇心、求知欲还不够学生能深入作文学习, 学生只是在外力的驱逐下去学习作文, 受人牵制, 缺乏主动性。一个有认识兴趣的学生, 他的作文活动不会仅局限于课堂上, 他会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作文知识。而当认识兴趣一旦成为人的个性特征时, 它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 它会持久地推动学生的作文, 使学习者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与责任感得以提高, 同时也激发其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

兴趣机制 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兴趣

在现今科技进步时代, 科技、智力人才的激励成为知识型组织发展的重点, 一些组织如贝尔实验室、香港大学等的先进管理理念, 使其在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它们采取的激励方式以创造条件、强调自由、鼓励员工按兴趣工作为主。香港大学徐立之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发言给了人们极大的启发。徐校长说:“很多努力不能立刻看到成果。这就如同一所大学不能立刻变成一流大学一样, 我们就是希望营造这样一个氛围, 让老师按自己的兴趣工作。”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先生也曾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 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可见, 兴趣的推动力是无比强大的。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许多重要举措并未根本改变当前激励乏力的情况。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两大目标, 主体就是教师, 教师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建立在教师特性需要和高校目标基础上的激励探索及实践成为当前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一、兴趣与激励

在管理学中激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诱因和强化的角度看, 激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的动力, 从而增强或减弱人的意志和行为。从心理角度看激励是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 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 对行为有着强大的内驱力, 促使人们为期望和目标而努力。对激励的一般性理解即“需要一动机”。我国心理学对兴趣的定义呈多样化态势, 但对兴趣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兴趣是一种个体特征且具有很强的动机性作用。

兴趣的特点:一是兴趣来源于人的审美、求知、创造、游戏的本能。这些本能是以社会遗传而不是生物遗传的方式赋予个体的。二是兴趣在需要层次里居于较高位置。个人依兴趣而行, 实际上就是在发展自身。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程度上, 兴趣作为一种高层次需要的特点不会发生变化。三是兴趣是建立在个体超越于客观需要, 超越于社会一致性的相对自由发展之上的。没有这种超越, 没有相对的心理和行为自由, 也就不可能具备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强大力量。

可以看出, 激励即“需要一动机”, 而兴趣是一种具有很强动机性作用的内在需要, 因此兴趣能够成为激励的中心。兴趣的个人倾向性意味着激励的关键点是个人心理和行为的相对自由;兴趣的持久性意味着激励存在广阔的时间范围;兴趣突出的主观能动性削弱了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对激励的影响, 增强了其作用效果。

二、兴趣激励的表现特征

1、兴趣激励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

首先, 在人与物的关系上, 人的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其次,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人们更多地注重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也就是自我实现。这里所讲的自我实现, 与传统所理解的自我实现有很大不同。后者强调的是得到社会承认, 而兴趣激励更关心合乎自身内在价值的评价标准, 重视自我潜能的发挥, 重视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

兴趣激励的这一特征意味着要求人的价值评价体系发生变化, 更多地注重自身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规范, 而不是外界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规范。

2、兴趣激励的对象更多地注重工作过程

物质激励会促使受激对象更多地注重结果, 这种结果是工作取得成绩后报酬的结果。这种激励方式实际上造成了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相脱离的情况。受激对象很可能追求个人目标的最大化, 而忽视组织目标。组织在解决这种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如工资、提升等, 对受激对象的价值水平以及对组织的成本, 以最终确定每一工作的报酬水平。理想的报酬水平, 其成本要低到小于对组织的价值, 同时又高到足以激发受激对象去完成这一工作。这种理想的状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 组织目标和受激对象个人目标之间的差距就是必然的状况。这种状况对组织带来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兴趣激励避开了组织面临的“工作的价值”这一困难, 将报酬的交换含义淡化, 甚至完全取消交换, 以兴趣作为激励的着眼点, 建立行为者与工作的直接联系, 使行为者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3、兴趣激励会对周围的个人和组织产生正效应

这种效应很可能形成一种热爱工作的气氛。许多管理者感到, 采取的很多激励手段和方式常常会带来负效应。按照公平理论, 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他人做比较, 并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当组织成员觉得不公平时, 就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同时, 公平的评价标准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心理预期, 高估自己而低估别人的情况极易发生。很多组织采取工资报酬保密的方式, 这也只能部分地解决问题, 因为职务的提升, 表扬和赏识这类报酬是显而易见的, 而恰好是这类报酬的价值评价在组织成员的心理平衡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兴趣激励则很好地避开了组织成员对报酬的关注, 把组织成员的注意力引导到工作本身上来。这种工作气氛一旦在组织中形成, 一个人的兴趣、一个人对工作的热情就会感染其他人。《成功之路》对这种状况作了精彩的描述:“因为某件事办成了, 人们感到‘振奋’而且如果得到允许, 他们就会开始用新方式行事。当他们按照这种新方式做的时候, 更多的好事就发生了。‘达到巅峰状态的体验, 使成员们热情洋溢, 欢欣鼓舞, 并以这种情绪去感染别人。人们的吃饭、睡觉、呼吸都有这种活力。成员们对美的激情被激发出来了。’最后由精神上的不可战胜转变为事实上的不可战胜。”

4、兴趣不可能被永远满足

需要层次理论谈到, 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成为激励力量。也就是说, 需要不被完全满足是激励持久有效的必要条件。需要的每一部分被满足, 都会降低需要和动机的强烈程度, 降低组织成员对同类报酬的价值评价。也就是这个原因, 年轻人更容易被需要激发, 而老年人对需要和报酬的价值评价更多地表现出“与世无争”。这也说明, 报酬的边际激励效果是递减的。

相反, 兴趣的边际激励效果是递增的。一个问题被解决, 可能会引起解决更多问题的愿望;对新奇事物的部分了解, 可能会引起更深刻了解的愿望;一件艺术品被创造出来, 可能会引起进一步追求美的愿望。人的求知欲、创造欲、对美的追求, 在被暂时满足后会以更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兴趣激励在高校组织中的适用性

1、我国高校教师的个性特点和高校的环境特点

高校教师具体表现为三大特点:一是较强的自主意识。由于高校教师拥有知识这种“特殊”技能, 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 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对各种可能性做着最大的尝试。所以高校教师常被人们称之为“最难管理的人”。二是独立的价值观。与一般员工相比, 高校教师更有一种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由于教师有着较高社会声望和社会荣誉感, 他们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三是较强的成就动机。与其他行业员工相比, 高校教师更在意得到社会的认可, 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 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是高校的基本理念, 也是高等学校最突出的环境特点。教师选择课题和研究手段被视为个人权利, 不受他人支配, 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正是追求真理和传播知识, 这使高校尤其是那些研究型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的自由空气是教师和学生追求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如曾任纽约州立大学总校校长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著名教授欧内斯特所说:“在学术界, 最高的宗旨就是对知识本身的追求, 就是探究的自由, 并以专业的方式沿着自己的调研前进, 而不管它导向何处。研究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 在一个学校的生活中, 知识的进展可以产生一种几乎是看得见的激动气氛。探究精神, 是学术界和全世界的无价之宝。学术上的调查研究是各个学科学术生活的核心, 必须努力培养和保护对知识的追求。这种探究精神燃起的智力上的激情为教师队伍带来了活力, 使高等学校充满了生机。”

2、兴趣激励的组织特点

第一, 组织成员物质生活丰富。兴趣激励的运行不依赖组织与个体之间的价格交换关系, 甚至排斥这种交换关系。以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为前提, 这就要求物质产品的丰富程度必须达到相当水平。

第二, 组织成员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要求。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稳定的环境中, 有独立的人格, 意识到自身具有独立行为力量的个体最需要的是追求自身价值发展, 这些个体同时具有发展自身潜力和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 即自我激励。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社会和脑力劳动者相对集中的行业、组织, 成员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 也就具备了兴趣激励所要求的精神文明发展条件。

第三, 组织成员的工作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兴趣是需要的具有个体倾向性的表现形式, 是个体自由发展的结果。兴趣要发挥其激励作用, 也要求行为主体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相当的自由度。这实际上是对社会结构或组织结构两方面的要求。

依照上述标准, 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特点评判我国高等学校能否有效运用兴趣激励, 经过分析, 可以得出三点结论:一是兴趣激励更多地针对脑力劳动者相对集中的行业、组织。因为在这些行业和组织中, 成员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 也就具备了兴趣激励所要求的精神文明发展条件。这些组织中最典型的就是高等学校, 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 高校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最大提高, 那么培养和激发兴趣势必是对教育、科研第一线的高校教师们最强劲的动力。

二是兴趣激励并不适用当前所有的高校成员。对于高校中的高层次人才, 由于他们已经取得了一定教育教学成果和有着相当高的学术水平, 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自我发展的要求更高, 那么兴趣激励的作用就更大。相对来说, 青年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意愿较低。因此, 在目前以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都不能否认物质、制度等传统激励要素的作用, 相反还应更积极地引进、消化、吸收, 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运用。

三是兴趣激励的适用范围必将越来越广。随着社会发展和脑力劳动者比例的提高以及现代管理方式的进步, 以人的精神发展和个性需求为根本的激励方式将成为必然趋势。

四、高校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从制度层面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高校管理者希望通过制度变革, 健全制度体系来引导教师进行有序竞争, 实现奖优汰劣、人尽其才的目的,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人事制度方面, 实行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 实行了教师津贴制, 目的是拉开档次, 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但是, 这一改革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一是职称评定和岗位的确定往往是以量化的方式来衡量的。然而, 教师工作的独有性和创造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工作都能量化。比如教学态度、奉献精神等。以论文数量多少、发表的刊物等级、成果鉴定等级来评定教师能力容易造成急功近利和短视效应, 客观上导致了粗制滥造, 近年来饱受学界及舆论垢病的“学术腐败”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在这样的指挥棒的导引下, 教师忙于赶写论文, 尽快发表, 很难埋下头来从事那些基础性的、短期看不出有什么效果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造成教师背负着较重的思想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作的创新。2008年在德国林岛举行的诺贝尔奖得主大会中国派了25位青年学者参加, 这些青年学者是从国内各高校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中选拔出来的, 目的是近距离与大师们交流, 接触最前沿的科学资讯。当有记者采访几位诺奖得主对中国青年学者的看法时, 几位均表示出了对他们的赞赏, 但同时也明确指出:“他们有着很大的压力, 很少放飞思想……希望他们更放松, 更独立”。大师的评价道出了国内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创新思想、受到诸多禁锢, 这也是大大阻碍高水平研究成果和“大师”级人物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是教师聘任制度和津贴分配制度能否做到公平合理也令人怀疑。一方面同等水平教师在受聘职务等级上的差异造成教师的心理挫折;另一方面那些在教学上成绩突出, 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由于论文数量不够而低聘的现象也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尽管高校管理者一直在强调深化改革, 不断致力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 但并未起到明显的有力度的激励作用。

2、激发教师工作动机的方式较为单一

加强对高校教师的物质激励是我们承认知识价值和人才价值的一大进步。不过, 物质激励是有其限度的。根据奥德弗的“ERG”三种需要理论, 基于生存需要的物质激励方法, 只能满足教师低层次的需求。仅仅靠物质投入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不顾教师群体丰富多样的需求, 特别是教师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强烈成就动机没能得到有效的激励, 最终也不能达到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虽然一些高校也采取了座谈会、文体活动、专家讲座等方式了解和丰富教师们的精神生活, 但对于教师进行教学、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并未起到显著并且长远的效果。

造成这些现状的根源在于:一是理念滞后。在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具理性”的泛滥和人的异化, 导致价值判断的单一性和人文精神的丧失。这不仅削弱了教师激励机制的效力, 也间接地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许多高校认为把“人”看成是一种“资源”, 套之以一系列的“规划”、“开发”、“评估”、“激励”等工具, 就是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这是错误理念之一;管理者缺乏信任、积极的思维是错误理念之二, 在管理中存在消极的、不信任的心理定式, 结果是束缚了教师们的自主性、创新意识, 降低了相互信任度。

二是体制不活。制约高校体制改革的因素有两个:其一, 外部因素, 包括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力度决定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尽管这方面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 但由于仍未触及到核心问题, 高校办社会、吃大锅饭等积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僚化倾向依然严重, 便于管理和制约成为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首要问题, 而对是否有利于增强高校办学活力考虑甚少。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包括激励机制建设在内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其二, 内部因素, 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行的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激励机制的完善有赖于必要的资金支持, 资金来源成了困扰高校管理者的头等问题。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事实上为高校资金运作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是, 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等、靠、要”的观念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在利用社会力量和企业资金壮大办学实力、深化激励机制改革等方面, 高校显得被动、机械和缺乏灵活性。

五、如何对高校教师进行兴趣激励

1、真正授权

我国“教授治校”的口号喊的很响, 但一直以来没有落到实处。在高校的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学科规划、教师任用、专业设置等方面教授没有决定权。由于高校的行政化, 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主要以行政职务的正式任命来实现, 这样的方式造成的后果:一是有限的行政岗位使未得到正式任命的高层次人才感觉自己并未得到重视, 致使他们的兴趣不在学校的建设上;二是加重了高层次人才的官本位思想, 从而降低了学术研究的兴趣。学校要长久发展, 必须给予高层次人才充分的参与权和决定权。要将教授治校落到实处, 特别是在学科管理上, 学校管理者必须将权力下放, 建立由多数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非正式或非行政团体并赋予其权力, 实现由高度集中管理模式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创新校内部管理决策模式。这样才能使高层次人才自身价值和成就感得以体现, 才能吸引他们把精力和工作兴趣放在学科学术的发展上。

授权决非放任。早稻田大学校长奥岛孝康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学校长论坛”作学术演讲时所说:“在‘大学自治’或‘学术自由’的名义下, 不夸大地讲, 给予教授们的自由过多, 其结果是出现不能原谅的情况, 即教育者对他们的学生漠不关心, 学者对他人的评价无动于衷”。授权的实质是让组织能更迅速地开展工作, 少一点传统的等级层次和监督, 其目的是要职工真正的承担起责任。责任与自由的关系就是义务和权力的关系, 这就要求管理者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在生活领域既要对社会、对他人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 也要承担起职业角色的责任, 这也是授权的前提。给予教师自由的最佳状态是:教师的职业活动, 不仅要以个人的兴趣为依据, 同时要从社会的需要和实际出发;不仅要服从职业规范和标准, 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现实的意义与影响。

在应用中, 要做到真正的授权很困难, 许多管理者认为自己授权了, 并布置任务分派工作, 但只有少数所谓“被授权人”能真正充满激情并相应的承担起责任。根本原因在于授权人与被授权人之间缺乏信任、关怀以及共同建立起来的心理推动力。一方面授权人对被授权人的能力不信任, 导致“似放非放”的授权;另一方面缺少共同的心理推动力使授权后的收回过程十分微妙和脆弱。

2、简化制度

减少那些起不到激励作用、流于形式的措施和规定。高校许多措施制定的初衷是好的, 但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以教师的聘期考核为例, 应因人而异, 减少量化, 灵活实施。对于研究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而言, 提高标准, 放宽考核时间及要求, 如教授2—3年做一次详细的工作进展报告并予以考核即可。对于年轻教师或教学型教师, 教学型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 进行教科研成果研究的时间、能力都很有限, 应将考核重点放在教学效果、教学难度评估上。考核年轻教师应重点体现在工作投入、能力提高等方面。

减少非人性化的硬性规定, 把握重点方向、灵活变化才是宽松管理的要点, 才能减少教师多余的压力, 减少应付现象的发生。这样能够体现教师的工作价值, 其激励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3、鼓励自然的合理流动

人员流动对个体、组织、社会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对个体的意义在于增加了给予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对组织的意义在于保持组织内部的活力和文化的一致性。对社会的意义就在于使社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社会, 使社会环境更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加强高校教师的自然合理流动, 一是表现在学术研究团体的自由组合, 这种“横向”活动是教师加强联系、互助合作、提高能力的平台, 是学校进行学术建设、发展科研的最佳方式。教师的“横向”活动属于非正式流动, 并未成为管理者管理的对象, 但大多存在专业相近、相对固定的缺点, 鼓励多专业、多学科交叉研究有助于形成校内积极、丰富的研究环境, 激发教师更多的兴趣点;二是表现为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流动, 各学科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内在联系, 特别是相近学科, 专业面越宽越能融会贯通, 越能成就大事业。如牛顿不但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早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宪法史和国际法, 在他的经历中找不到经济学的学历, 但是早就熟悉的过去几个世纪的思想成果, 塑造了他无所不包的知识结构, 与凯恩斯、熊彼特等经济学家近距离接触, 使他从非主流学术的角度观察和思考政治经济问题。许多高校在对教师的培训方面都注重专业的一致性, 甚至严格规定了其专业方向, 过窄的空间反而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适当的放宽限制有助于教师拓宽专业领域新思路, 提高工作热情。

4、鼓励创新, 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现代企业管理认为, 创新的思维有多种来源, 包括新的创造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认识。创新能以多种形态出现, 要使不同的行为者 (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机构与消费者) 在科学、工程、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大量的交流。

根据以上理解, 就知识经济创新而言, 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它一般只在一部分高等教育机构 (如研究型大学) 中才有所体现。由于创新实践的缺乏, 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校教育只能更多地从培养创新的基本素养着眼, 即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不管实践还是发展, 教师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性。当前许多教师与社会交流、实践较少, 既使有强烈的求知欲, 也是以学历教育为主, 始终被困在学校教育中。假设一个完全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人所具有的创新能力为1, 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一定小于1, 那么就意味着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减弱, 相应的,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减弱, 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远。这也解释了一种现象:社会上很多人在感慨现在大学生的素质在降低, 学校的老教师也在感慨现在青年教师的水平下降了。

要改变这种情况, 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学校不能将师资培养的重点只放在学历教育上, 要鼓励和帮助教师走向社会, 学校可以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等, 为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人的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 为教师拓展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提高创新水平, 加快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1]赵曙明、罗伯特·马希斯、约翰·杰克逊: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2]潘开灵: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3]罗杰·马乐腾著, 林语堂译:成功之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欧内斯特·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A].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 (第5集) [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5]奥岛孝康:大学的管理[D].清华大学, 2001.

[6]彼得·德鲁克著, 许是祥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7]汤姆·彼得斯著, 成明译:创新理念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2.

兴趣机制 篇5

一、创建趣味情境, 增强学生兴趣

1.电影导入, 还原英语知识。中职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英语, 主要是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 中职生毕业后便要进入工作岗位, 而他们的工作与英语常常毫无关联, 所以他们认为英语可学可不学;其次, 大部分中职生在文化课方面存在短板, 特别是在英语学科上, 所以在缺乏功底的基础上, 他们自然不愿再学习英语。笔者认为, 若想唤醒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首先要打消他们对英语的抵触情绪。目前, 时下流行的英剧深受中职生的喜爱, 如《神探夏洛克》、《康顿庄园》等。所以, 我们不妨借助多媒体导入这些影视剧的片段, 让学生在观看片段的同时感受并掌握英语知识。譬如在《康顿庄园》这部中便出现了这样一句台词:“He iscollecting evidence (他正在收集证据) ! ”这时, 便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其中隐含的语法知识, 即:现在进行时。

2.歌曲导入, 增强英语趣味。现阶段,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不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可以流利地唱出英文歌曲, 而且音准到位、音色优美。针对这一现状, 我时常陷入思考:为什么他们可以唱好英文歌曲, 却学不好英语呢?答案显而易见, 必然是受到兴趣的影响。他们喜欢英文歌, 所以可以唱好英文歌;他们不喜欢英语, 所以学不好英语。所以, 我们不妨从英文歌的角度入手, 并以此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譬如在教学英语语法一般过去时的时候, 我为学生们播放了英文歌曲《Because you loved me》, 并提出疑问:“哪位同学会唱这首歌呢?”这时, 学生们的兴致纷纷被提了起来, 并争先恐后地举手。趁此时机, 我继续提问:“看来同学们都会唱这首歌。那么, 谁能告诉老师, 这首歌中包含了哪些语法知识呢?哪一句歌词是一般过去时的呢?”由此一来, 学生们的探究情绪自然会得以提高。

二、丰富课程内容, 提高学生动力

1.辩论活动导入, 增强学生能动性。中职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趋向成熟的阶段, 他们拥有着浓烈的好胜心。特别是在平日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他们因为某个问题而争论不休。我认为, 若他们能将这个情绪带入到英语学习当中, 那么必然会全面地掌握英语知识。那么, 具体该如何操作呢?我们不妨导入辩论活动, 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譬如在某节阅读课中涉及到了“好奇心”的问题, 于是我便针对这一话题开展了名为“Whether studentsshould have the curiosity (学生是否应该具备好奇心) ?”的辩论活动。在开展辩论赛之前, 我首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寻找辩论素材, 并鼓励他们将素材翻译成英语, 从而在辩论的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由此一来, 原本对英语缺乏兴趣的学生纷纷投入到了辩论之中, 他们忘记了英语的枯燥和乏味, 一心只想取得胜利, 却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2.课堂表演导入, 增强学生积极性。中职生比起一般的初中生来讲更加活泼爱动, 如果在英语课堂中导入表演环节, 那么必然会有效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并让他们洋溢在快乐的氛围当中。譬如在教学完过去进行时的时候, 我创建了主题为《Happy day!》的小品, 鼓励学生在表演的同时用英语说出自己昨天某个时段在做什么, 如:I wasreading yesterday morning (昨天上午我正在看书) 、Yesterdayafternoon I was walking (昨天下午我在散步) 等。而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撰写其它的对话, 以此让表演变得更加丰富饱满。整体来看, 这种教学手法不但趣味性强, 而且很容易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是符合新课程要求, 符合中职生发展规律的。

三、落实技能锤炼, 深化学生体会

1.导入工作情境, 落实实践锤炼。中职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毕业后能够更加充分地参与工作, 所以他们会格外关注对专业技能的锤炼, 而这便间接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所以, 我们要做到专业技能与英语的完美结合, 从他们的自身角度入手开展英语教学, 继而让英语教学满足他们的自身需求。那么, 该如何具体导入工作情境, 并以此落实实践锤炼项目呢?笔者认为, 我们首先应该向学生们解读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目前, 国家在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着重关注综合性人才, 而英语作为全球普及性语言, 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可以告诉他们, 学习英语是投入岗位之后升职加薪的必备技能, 以此让他们对英语知识产生全新的认知。之后, 在根据他们所学专业的特点渗透英语教学。以导游或公关专业的学生为例, 可以适当地鼓励他们整理一些日常用语, 如:“At a distance of 50 km northwest of Beijing stands anarc-shaped cluster of hills fronted by a small plain (在北京西北50公里的距离是一个弧形的山由一个小平原) ”而在这个基础上, 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表演小品, 并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一下工作氛围, 以此巩固他们的实践能力。

2.提供真实材料, 增强实践体会。中职英语和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明确的差异性, 如果说初中英语教学是为了帮助初中生取得高分, 进入高等学府, 那么中职英语则更侧重于实用性, 目的是为了让中职生毕业后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工作岗位之中。所以, 这便直接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而在教学中职英语时, 要适当地为学生们提供真实的工作材料, 并在其中渗透英语机制, 以此增强他们的实践体验, 让他们产生代入感, 这要比常规式英语教学更具效果。譬如:可以鼓励学生按照材料拟设工作方案, 并在方案中适当融入未来进行时等语法句型知识。由此一来, 不但可以提前让中职生们感受到工作所带来的喜悦, 同时还能间接培养他们的英语技能。此外, 还可以鼓励文案专业的学生多收集一些英语广告语, 并分析这些广告语的语法和句型, 从而让学习回馈于生活。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只有在兴趣的带动下, 学生才能更加全面自主地投入到教学当中, 并掌握知识的精髓。所以, 作为中职英语教师, 我们要及时完善自身能力, 合理构建教学方案, 并以兴趣激发作为首要教学目标, 从而在全面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课堂教学质量, 为高效英语课堂的生成奠定前提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畅游.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浅谈[J].学周刊, 2014 (03) .

[2]程秀峰.如何将兴趣转化为持续的行动--谈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1 (10) .

【兴趣机制】推荐阅读:

兴趣挖掘07-22

科学兴趣05-29

阅读兴趣06-12

激起兴趣06-15

重视兴趣06-17

职业兴趣06-19

技工兴趣06-27

结合兴趣07-09

兴趣点07-11

升华兴趣07-11

上一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论文下一篇:天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