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帽思考法

2024-10-29

六帽思考法(共7篇)

六帽思考法 篇1

第一换元积分法又称凑微分法, 是不定积分求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积分方法。如我们所知不定积分其实是求导的逆运算, 即已知求导的结果要求找出其原函数的问题。而凑微分法所针对的是已给出某复合函数的求导结果要求其原函数的问题。这里的凑指的是凑出中间变量, 从而套用基本积分公式求解不定积分。其理论依据为下面的定理:

定理设函数f (u) 具有原函数F (u) , 函数u=φ (x) 可导, 则F[φ (x) ]是f[φ (x) ]′φ (x) 的原函数, 即有换元公式:Η&ρ%

从上面的定理可知第一换元积分法的关键就在凑字上, 而在此凑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对基本积分公式要熟悉, 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逆向思维能力。同时在具体的问题中应该拿哪一部分出来凑成中间变量u也是不好解决的, 这就增加了解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 教学思路

本人现正从事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教学工作, 结合学生及专业特点, 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处理,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同于在凑微分过程中必须要逆向运用函数的微分, 在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缺乏连贯性的情况下, 在新课之前先回顾一下函数的微分。

可设计下面的一些复习填空题:

上面 (1) ~ (6) 小题旨在让学生对函数微分的逆向运用有个初步的了解, 也为我们后面将要学习的凑微分法埋下伏笔。而 (7) (8) 小题则是作为凑微分法求积分的引例。

(2) 由上面的引例总结归纳出凑微分法的基本步骤:

折分, 即事先考虑好被积式中的哪一部分将凑成中间变量u=φ (x) ;

凑微分, 将凑成微分du;

积分, 求积分∫g (u) du;

回代。

由刚才的引例我们找到了凑微分法求不定积分的大方向, 即通过凑出中间变量, 把原来不能直接求积的被积表达式转换成能够直接套用基本积分公式的形式。大方向是找到了, 但是具体到一个积分的求解时, 我们可能还是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对各种常见的凑微分形式给以归纳和分类。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对于上面的类型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积分求解的例子, 比如

(具体的求解过程就不在此缀述了)

通过上面这些例题的讲解学生基本掌握了凑微分法的一些常见情形, 为灵活运用凑微分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对灵活运用凑微分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有些积分不像上面那些例子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 需要先做一些适当的恒等变形才能运用凑微分法。

2 结语

总之, 在第一换元积分法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由浅入深, 逐级深入的原则。另外学生这部分的内容的深刻理解也应该是在自己动手不断试误的过程中得以体会。只有在基本类型比较熟练的时候也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候风波.经济数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关于叠加法的几点思考 篇2

1 叠加原理的适用范围及应用

教材[1]中在组合变形一章, 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叠加原理的适用范围, 并给出了证明, 即“叠加原理的成立, 要求位移、应力、应变和内力等与外力成线性关系”, 当然这是在构件变形很小且在线弹性范围内, 且要求可变形固体是均匀的、连续的、各向同性的前提下才成立的。关于叠加原理的适用条件, 文献[2]将其总结为:

其中, U (P1, P2, …, PN) 表示因素P1, P2, …, PN同时作用的总效果;Ui (Pi) 表示因素Pi单独作用时产生的效果, 且效果Ui (Pi) 与Pi呈线性关系, 这是叠加原理适用的充分条件。

根据上述教材和文献中的阐述, 凡是与外力呈线性关系的物理量均适用于叠加原理, 这便使得叠加法的应用范围更为宽广, 且有时通过叠加法的运用可简化计算过程。

叠加法不仅可求梁的弯曲变形, 还可计算某些刚架、杆件组合体、杆件与弹簧组合体等复杂结构的截面位移, 这里仅举一例作为说明。如图1a) 所示组合体, 设梁的抗弯刚度EI, 弹簧刚度为K, 求C截面转角与挠度。显然梁的约束力方向如图1b) 所示, 数值为, 弹簧受拉力, 数值为, 由图1c) 可知, ClK=l截面挠度是弹簧伸长量的一半, 故可得;C截面转角由梁2Kl的刚性位移与梁自身产生的弯曲变形两部分叠加而成, 而对于AB梁, 由于中间截面的挠度为零, 故根据其变形和受力特征, 可把梁分解为如图1d) 所示的两个简支梁, 则易得。可见, 对于上述组合体利用叠加法计算特殊3EIKl2+12EI截面的位移比积分法和能量方法快捷方便。关于利用叠加法求梁、刚架及其组合体的弯曲变形的问题, 将在第2部分作进一步阐述。

对于组合变形的杆件, 利用叠加法不仅可计算内力、应力, 从而建立强度条件, 还可进一步计算变形, 而复杂应力状态的广义胡克定律即是叠加法计算变形的实例。由此推想, 如图2a) 所示的应力状态, 是电测实验中经常遇到的, 这时往往需要在±45°方向粘贴应变片测量外力, 因此建立±45°方向的线应变和应力间的关系是其中的关键, 这当然需要利用广义胡克定律, 而借助叠加法便能简化这一问题。图2a) 所示应力状态, 可分解为图2b) 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与图2c) 纯剪切应力状态的叠加, 由此计算图2a) 所示45°方向线应变, 可转化为计算单拉和纯剪这两个简单应力状态的线应变。由图2d) 和图2e) 容易计算, 单拉时将线应变经过这样的分解, 更便于分别计算正应力对应的外力与切应力对应的外力, 由此例可见, 利用叠加法可简化复杂应力状态线应变的计算。

另外, 利用叠加法还可降低某些超静定结构的次数, 从而简化超静定结构的求解过程。如图3a) 所示的三次超静定结构, 可转化为对称和反对称两种载荷的叠加, 如图3b) , 图3c) 所示, 分别求出对称和反对称两种情况的解, 叠加即为原载荷作用下的解。然后利用对称及反对称的性质, 可将图3b) , 图3c) 分别转化为图3d) , 图3e) 所示的一次超静定结构, 这样, 通过叠加法, 最终将图3a) 所示的三次超静定结构转化为了一次超静定结构求解, 避免了复杂的正则方程和多个变形量的计算, 大大简化了求解过程。

2 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利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是叠加原理的重要应用, 在梁的弯曲变形计算中, 通常有两类叠加法, 即“载荷叠加”和“逐段变形效应叠加”。关于载荷叠加, 在教材[1]中第6.4节已有详细的证明和阐述, 这里不再赘述。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教材中讨论较少, 只是通过一道例题列举了这一方法在计算梁的某些特殊位置截面转角和位移中的使用方法, 为此, 近年来, 有部分学者[2,3,4]对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的意义、使用范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蒋持平等将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叙述为:“计算静定的梁、刚架及其组合结构的位移可以先分别计算各段的变形 (其余部分刚化) 在需求位移处引起的位移, 然后叠加 (代数和或矢量和) ”[3], 此后, 又有其他学者围绕这一结论给出了不同的证明, 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重要结论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由这一结论可知:

1) 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不仅仅适用于外伸梁, 部分刚架及其组合体同样适用, 这时的难点在于计算其他段的变形在需求截面处引起的位移, 但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几何关系, 就容易计算了。

例如, 如图4a) 所示梁与刚架的组合体, 抗弯刚度均为EI, 计算C截面的挠度[5]。根据叠加法, C截面挠度由梁本身的弯曲变形和刚架变形引起梁刚性位移两部分叠加而成, 如图4b) , 图4c) 所示。显然C截面的刚性位移是图4c) 中刚架上B截面挠度的一半, 而B截面挠度由刚架中BE段弯曲变形和DE段弯曲变形共同引起, 这又是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的具体应用, 故由以上分析容易计算

2) 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不能直接用于超静定结构的求解, 这需要将超静定结构转化为静定的相当系统, 方能应用此法[3,4]。

3) 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适用于含有外伸或悬臂的梁、刚架及其组合体, 对于简支梁需设法将其转化为含有悬臂部分的结构, 方能用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 为此, 李尧臣等将其表述为“分段悬臂梁叠加法”[4]。

3 叠加法在应变能计算中的应用

根据第一部分所述, 应变能与外力呈非线性关系, 应当不能应用叠加法计算, 但克拉贝依隆原理的表达式却分明是各个能量之和,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各个位移项, 注意这里的δi是n个外力共同引起的, 由此, 笔者认为, 叠加原理的充分条件可扩展为:其中, Ci (P1, P2, …, PN) 为n个因素的函数, 表示n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关于这一点, 在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的计算上也得到了证明。众所周知, 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 这里的三个主应变显然是三个主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符合上文中所述的通式。

4 结语

叠加法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方法, 可以说贯穿始终, 且叠加的思想在工程中的很多方面都有成功的运用, 其核心在于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简单问题, 各个突破, 体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思维方法。但叠加法不是万能的, 对于具体问题, 仍需根据叠加法的适用条件酌情选用, 这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参考文献:

摘要:对叠加法进行了系统讨论, 结合应变能的计算扩展了叠加原理的适用条件, 通过具体问题阐述了叠加法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旨在对叠加法进行系统总结, 将其应用推向全面和深入。

关键词:叠加法,变形,应变能

参考文献

[1]刘洪文.材料力学[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陶伟忠.关于叠加法的广义表述与适用条件及其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意义[J].高等建筑教育, 2003, 12 (1) :35-37.

[3]蒋持平, 严鹏.计算梁与刚架位移两类叠加法的适用范围[J].力学与实践, 2003, 25 (6) :62-64.

[4]李尧臣.关于逐段变形效应叠加法的证明与讨论[J].力学与实践, 2007, 29 (6) :64-65.

六帽思考法 篇3

定理 ( Eisenstein判断法) 设f ( x) = a0+ a1x + … +anxn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 若是能够找到一个素数p, 使

(ⅰ) 最高次项系数an不能被p整除;

(ⅱ) 其余各项的系数都能被p整除;

(ⅲ) 常数项a0不能被p2整除,

那么多项式f ( x)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

令f ( x) = x3+ x + 1, 易知该多项式的可能有理根为1或- 1, 然而f ( 1) 和f ( - 1) 都不为0. 显见f ( x)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 然而该多项式却不适用Eisenstein判断法, 即不存在这样的素数p, 满足定理中的条件.

仿照教材上对于分圆多项式的处理办法, 我们尝试采用变换x = y + 1, 此时f ( x) = g1 ( y) = y3+ 3y2+ 4y + 3, 易知其可能的有理根为 ± 1, ± 3, 而g1 ( 1) , g1 ( - 1) , g1 ( 3) , g1 ( - 3) 都不为0, 故g1 ( y)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 从而f ( x)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 并且对于多项式g1 ( y) 而言, 不可能找到素数n, 使得n满足定理1 的条件, 这是因为除最高次项系数外, g1 ( y) 的其余各项系数的最大公因数 ( 3, 4, 3) = 1.

类似地, 令x = y + 2, 此时f ( x) = g2 ( y) = y3+ 6y2+ 13y+ 12; 令x = y - 3, 此时f ( x) = g3 ( y) = y3- 9y2+ 28y - 33; 利用上述方法同样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首先, f ( x)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 其次, 对多项式f ( x) 经过变换而得到的新的多项式, 都不能使用Eisenstein判断法. 因此, 我们猜想, 是不是对于任意一种变换x = y + n, 得到的新多项式都不可约, 并且不能使用Eisenstein判断法.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 我们将变换一般化, 令x = y + n, 此时f ( x) = g ( y) = y3+ 3ny2+ ( 3n2+ 1) y + n3+ 2n, 其所有可能的有理根分别是 ± n, ± ( n2+ 2) , 而g ( n) = 8n3+ 3n≠0, g (-n) =n≠0,

所以多项式g ( y)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 为了寻找使得定理1 成立的素数p, 我们首先考虑g ( y) 中除最高次项系数之外的其余系数的最大公因数. 经观察易知, ( 3n, 3n2+1) = 1, 这样, ( 3n, 3n2+ 1, n3+ 2n) = 1, 所以满足定理1 中条件的素数p并不存在. 这也肯定了我们的猜想. 即我们找到了一个三次整系数多项式, 该多项式在有理数域上是不可约的, 并且无论对于该多项式使用任何变换x = y + n ( 这里n为任意整数) , 都不能使用Eisenstein判断法.

结论: 上述的多项式f ( x) = x3+ x + 1 应该只是众多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的整系数多项式之一, 并且对于这些多项式, 无一可以通过变换x = y + n采用Eisenstein判断法. 这样, 至少有两个问题, 第一, 所有具有这些特征的多项式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第二, 对于这些多项式能否采用其他变换, 包括x = my + n, 或者其他一些非线性变换, 使得到的多项式可以采用Eisenstein判断法呢?

摘要:有理系数多项式的可约性与整系数多项式的可约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在处理有理数域上的多项式的可约性的相关问题时, Eisenstein判断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然而对于给定的不可约多项式, 并不总是可以找到所需的素数p, 本文找到了一个三次多项式, 该多项式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 却不能使用Eisenstein判断法.

关键词:高等代数,Eisenstein判断法,不可约

参考文献

六帽思考法 篇4

列表法就是一种非常强调有序思考的解题方法.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一、在“派车运煤”例题中感知列表法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 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存在模糊、表述重复或者遗漏的现象, 欠缺一定的顺序. 所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派车运煤”教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冊33 页例9:“用两辆车运煤, 一辆车载2 吨, 另一辆载3 吨. 如果每次每辆都装满, 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 吨煤? ”我就通过以下两个环节让学生尝试有序列表解决问题:

(一) 分组合作, 产生要 “有序”的需求

出示例题, 通过师生阅读与理解, 找到条件、问题, 并进行分析, 共同制作表格接着4 人小组合作, 列表法以前是奥数的范畴, 学生个人并不容易理解, 需要小组合作共同解决.结果有以下情况出现:

情况分析:学生虽然在一、二年级有所接触, 但真正列表解决问题还是第一次, 所以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 他们会出现以上重复、多余、多次列举和遗漏的现象.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他们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无序的. 于是我让他们通过展示、比较寻找快速解决问题的“窍门”, 于是就产生了列举要“有序”的需求.

生1:

生2:

(二) 掌握策略, 有序列举

我让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定位, 哪个位置最关键?“万事开头难”, 关键位置定好了, 其他的就水到渠成了. 二是定数, 先填哪个最好? 要“有序”列举, 不是0, 1, 2, 3, 4 就是4, 3, 2, 1, 0 了. 学生们很快就完成第二列的填数. 接着分析完成表格如下:

派车方案1 是先考虑全部用2 吨的车去装8 吨煤, 正好运4 次, 接着依次分析, 完成派出方案2, 3, 4, 5, 有序的表格就自然生成了.

最后归纳策略:

(1) 定位:第2列第一个位置.

(2) 定数:第2列的数.

(3) 分析完成表格.

通过这样的“窍门”, 引导同学们进行有序思考, 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活动的全过程, 经历列表法一一列举的过程,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达到快速填表,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俗话说得好,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二、在“同类问题”中应用列表法

学生通过以上环节初步感知了列表法解决问题.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租车、租船、付款”等同类问题, 都可以用列表法解决.

如“付款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3 页做一做“小明有5 元和2 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 张. 如果要买一个30 元的书包, 他可以怎样付钱? ”学生解答如下:

生1:

生2:反之第2 列就从4、5、6 张, 第3 列5、3、0 张, 也能找到答案.

又如“租船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5 页第7 题“ (1) 小船限坐4 人, 大船限坐6 人. 我们一共28 人, 如果每条船都坐满, 可以怎样租船? ” 学生通过列表法也能找到答案 (在后面的表格) .

从学生的答题过程可以看出, 在碰到“租车、租船、付款”等同类问题都懂得使用以上的策略, 先定位, 再定数, 最后分析完成表格顺利解决问题. 并从中深刻感受列表法的特点和价值, 明白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三、在“解决问题”中推广列表法

学生从感知列表法到应用列表法, 基本上具备了有序思考的能力. 但这还不够, 还需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不同角度去列表分析, 加深对解题策略的认识, 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如“租船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5 页第7 题“ (2) 小船限坐4 人, 大船限坐6 人. 我们一共28 人, 如果租一条大船10 元, 租一条小船8 元, 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 ”学生1 解答如下:

答:租船方案1、4、7 都可以坐满, 方案7 最省钱.

学生2: 反之第2 列就从0, 1, 2, 3, 4, 5, 6, 7 条, 第3 列5, 4, 4, 3, 2, 2, 1, 0 条, 也能找到租船方案和省钱方案.

通过学生列表分析, 会发现:从省钱的角度来看, 只有学生1 的方案7 或者学生2 的方案2 是最省钱的. 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大、小船的数量和费用之间的关系, 全部坐小船, 平均每人要2 元 (56 ÷ 28 = 2) , 全部坐大船平均每人不到2 元 (48 ÷ 28 = 1……20) , 既租大船又租小船的, 平均每人的价钱在1 到2 元之间, 因此租大船越多越省钱. 让学生充分感知“优化”的数学思想.

可见, 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列表法———应用列表法———推广列表法, 层层推进, 经历有序思考的全过程,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可塑性是非常强大的: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学以致用.

摘要:“解决问题”从狭义角度理解: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序思考就是办任何事情, 有一定的方法, 从方法到操作, 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 有一定的顺序与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列表法就是一种非常强调有序思考的解题方法.本文通过阐述感知列表法——应用列表法——推广列表法, 层层推进, 让学生经历有序思考的全过程.

六帽思考法 篇5

一、《慈善法》信息公开的亮点

信息公开是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根本保证。我国颁布的《慈善法》的一大亮点就在于十分重视信息公开, 设置了专门的章节, 详细规定了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要求以及监管方式和相应的法律责任。针对缺乏信息公开和共享的制度与渠道,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 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慈善信息。针对不同主体的信息公开义务, 规定政府要公开慈善组织的登记管理信息, 慈善组织要公开组织章程、财务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 具有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要定期公开募捐情况、项目实施情况和经审计的财务报告。针对外部监督体系建设, 明确了各级政府民政部门的监管地位、监管义务、惩罚和问责机制;同时, 鼓励多元化的监督方式, 推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和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鼓励公众、媒体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针对捐赠者保护角度, 规定捐赠人有权查询募捐情况和资产使用情况。

二、《慈善法》信息公开规定实施的建议

(一) 构建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 加强政府监督

由于公众获取慈善组织信息的渠道有限, 为了使公众能获得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慈善法》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设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 免费、及时的向大众公开慈善信息。政府部门作为监管慈善组织的权力机关, 应当着手制订一套完整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详细规定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筛选, 发布的流程、时限、平台。县级以上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建立统一的慈善信息发布平台, 统一收集慈善组织的信息, 并统一公开, 可以使公众在网络平台上查询和监督。

我国之前发布的信息披露指引等文件属于指导性意见, 不具有强制性。《慈善法》的颁布确定了慈善组织财务报告公开的强制性, 文件明确指出, 慈善组织须每年向社会公开财务报告和工作报告, 具有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 财务报告需经过审计。《慈善法》规定, 慈善组织的监管部门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这是慈善组织最根本的监管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 监督慈善组织的活动, 指导慈善组织的发展。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采取定期审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慈善组织的运营、财务信息、项目信息、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督, 还要加强财务、税务和审计的监督。对于违法违规的组织及时进行惩罚、责令整改。

(二) 推动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建设

按照《慈善法》的规定, 民政部门应当对慈善组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予以鼓励和支持, 评估结果需要对外公布。

在公共管理方面, 第三方评估机制是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管手段, 能够将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联系起来。第三方机构的成立是为了评估慈善组织的财务透明情况、检查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有效性等, 第三方的监督不仅包括专业方面的财务报告的审计监管, 还包括行业协会的评级监管。第三方的评估结果可以对缺乏会计知识的捐助者起到指导作用, 帮助他们识别慈善组织的竞争优势, 有效地实现慈善资源的配置。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可以降低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成本, 实现公开透明, 帮助慈善组织恢复公信力。

第三方评估机构首先应当是完全独立的, 只有满足独立性, 才能公正、客观、专业的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 可以通过培养专业的评估人才、发展评估机构、借鉴国外影响力高的评估机构的先进经验等方法。评估费用的来源是一个重要问题, 评估机构要想保持独立性, 就不应当以被评估对象及其利益相关者作为评估费用来源对象, 防止被评估对象发生贿赂、舞弊问题。评估机构应当以民间力量为主体, 同时获得政府的授权, 明确其地位的合法性、权威性, 评估机构在建立之初少不了政府的扶持, 通过政府购买评估机构的服务, 帮助评估机构进行推广, 扩大评估机构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借助媒体的传播职能, 将评估结果广泛传递给社会大众, 使公众了解并信任评估机构。评估机构间的竞争也可以促使评估机构更加完善。为了确保评估结果更加的真实可靠, 第三方评估机构应当设计评价体系, 将慈善组织的捐赠信息、财务运作、善款使用、慈善购买、绩效等信息按照明确的标准进行评价。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国外专业的技术、评价方法,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第三方评估机构还应当扩大信息的收集范围, 不仅从政府和慈善组织处获取信息, 还可以设立网络评价渠道,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使评价依据更加全面。

(三) 鼓励公众和媒体监督

《慈善法》鼓励媒体对慈善文化进行传播, 鼓励国家公众和媒体对慈善组织实施监督, 对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式, 微博、微信、论坛、社交网络等, 他们不同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 具有发布起点低、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网民互动性强等特点, 已经成为社会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如果能借助新媒体监督慈善活动, 能够达到全民参与的效果, 发挥强大的社会舆论作用。借助媒体监督可以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 提高慈善项目运作的透明度。由于媒体监督的存在, 给慈善组织带来了外部压力, 迫使慈善组织必须公开相关信息, 进而提高了信息透明度。新媒体监督的方式还可以提高慈善监管效率, 因为新媒体传播及时, 公众通过网络实时关注并参与互动, 慈善组织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对报道和评论作出回应, 使监督变得更加有效。新媒体也可以直接作为慈善组织进行信息公开的网络平台, 将慈善组织的财务管理信息、项目善款使用信息等进行透明化, 方便社会公众通过新媒体直接了解。然而目前, 我国的新媒体监督受到公众的情感影响, 无法保持公正客观, 公众在情绪化的影响下, 没有弄清事情真相之前, 就侵犯他人隐私、恶意中伤、动辄出现极端的言论, 给他人造成名誉损害, 甚至能改变舆论导向, 慈善组织若反应不及时, 组织的信誉和口碑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我国需要对媒体监督进行完善,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加强网络管理, 引导新媒体, 促进媒体监督的有序发展, 对于新媒体利用虚假信息损害慈善组织声誉的行为, 要严加惩罚。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的监督主要通过媒体, 除此之外, 政府还应当建立专门的投诉渠道, 创造直接与社会公众沟通的环境。

(四) 保障捐赠人知情权

《慈善法》规定, 捐赠人对所捐赠财产的管理和使用信息有权进行查询和复制, 慈善组织应该主动、及时的将使用情况反馈给捐赠者。如果慈善组织违反使用协议, 造成捐赠资产的滥用, 捐赠人有要求慈善组织进行改正的权利;如果慈善组织拒绝改正, 捐赠人可以投诉到民政部门, 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前, 我国关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一直是空白状态, 慈善组织的信息是否公开以及公开的程度都是自愿的, 使得公民不能够及时了解慈善组织的信息,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也随之降低。知情权是我国公民受到法律保护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其中社会知情权保障了公民了解社会动态的权利, 但我国公民对于慈善组织信息的知情权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慈善法》的设立可以说弥补了这一空白, 专门设立了信息公开一章, 为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提供了法律依据, 明确规定了慈善组织有为公民提供信息的义务, 强制要求慈善组织进行信息公开, 慈善组织有了法律约束, 不得不进行信息公开, 可以说为我国公民的知情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慈善组织按照法律规定, 定期向社会公开募捐信息和开展项目的财产使用情况,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法律还规定了一系列的惩罚措施, 对于没有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慈善组织和负责人都有严重的惩罚措施, 具体的还是要依靠民政部门及时行使监督权, 不然法律会形同虚设。对于应公开却未公开的信息, 捐赠人还可以通过举报, 提起诉讼等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法律规定的公开内容还有待完善, 比如国外慈善组织都公开的高管薪酬, 为了防止群众不满, 高管薪酬应当透明化。

(五) 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建设

要想慈善透明化, 仅靠外部监督是不够的, 只有慈善组织内部健康, 组织才能实现良好的发展, 实现信息透明, 提升公信力。因此, 慈善组织要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完善内部决策制度, 规范管理层行为;对于组织的财务、信息公开等工作, 都应任命不同的理事专门负责。《慈善法》规定, 在慈善组织的章程中必须载明组织的内部监督机制, 可以看出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慈善法》还规定, 除特殊情况报备外, 慈善组织的年度管理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 否则需要进行整改。这一法条是为了促进慈善组织财产的高效利用, 减少组织开展项目的不必要开支, 同时也能减少高官腐败现象的发生。所以慈善组织应当重视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 设立监事会, 对管理层行为进行监管和考核, 监督组织的日常运作、项目开展、资产使用情况;设立内部审计部门, 对组织的财务, 特别是对组织所募集的善款的使用、项目的开支进行监督。

(六) 完善慈善组织行业自律机制

《慈善法》要求慈善组织健全行业规范, 加强行业自律。总体来看, 我国慈善组织的行业自律组织建设还相对落后, 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管和行业自律体系, 缺少能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专业性的、独立的、权威的行业自律组织。因此, 慈善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机制的建设, 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建立行业内部评估的专门制度等一系列行业规范, 规范业内组织。建立行业的信息公开平台, 实现业内慈善组织的数据共享, 实时公开慈善组织的捐赠信息、项目信息, 增加公众查询和监督的渠道。行业自律机制, 不仅可以起到有效的外部监督作用, 提高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真实性, 还能促进慈善组织之间的相互竞争, 提高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严格落实《慈善法》, 及时、真实的进行信息公开, 重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一定会推动我国的慈善事业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思斌.慈善法草案的亮点解析[J].中国民政, 2016 (04) .

[2]刘丹.信息公开: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着力点[J].新闻世界, 2015 (12) .

[3]冯翔, 郑薇薇.论我国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机制的完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6) .

关于“爱与法律”的法哲学思考 篇6

一、关于爱的阐释

在大多数人心中“爱”的理解多倾向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情感, 似乎这只能是一个纯粹的私人感情问题而不可能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讨论或学术写作的主题来进行。或许就是因为这样, “爱”丧失了它应有的力量。

爱是出于主观的, 为了目标事物向好的、正确的、健康的方面发展而付出的情感或行为。它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爱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可以认为是人性的特质, 换言之, 爱是作为人必须具备的本质之一。

这里所要谈的爱则是关爱———对人的幸福的关爱。休谟曾说过“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 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制定, 以及社会的变革”, 这一切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也就是说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的制定本身是服务于人的幸福的。

爱是人性的特质, 那么爱我们为什么会爱, 又为什么会不爱甚至走向爱的反面———恨呢?对此卢梭说“谁喜欢帮助我们, 我们就爱他……谁企图损害我们, 我们就恨他。”[1]这就意味着某个事物对你的存在有利, 就会爱他;反之, 对你不利的存在物当然就不爱。在此基础上“爱”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爱、对他人的爱及对欲求的爱。

首先, 爱自己。从人性的角度而言, 对自己的爱是基于一种本能。它源于人的动物性, 也是性恶论的起点。认为人是自私的, 其表现在于人首先是爱自己的, 在有余力之下才会去爱其他。无论是出于生存需要或是免受伤害的需要, 爱自己是动物自我保护的本能, 无所谓对错, 是先天性的而非后天习得。

其次, 爱他人。在中国人的语境中, 爱他人最典型的表现是“亲亲”。儒家的情感活动与“自我”有关。儒家强调从身边的人开始爱, 主张有差等的爱。主要原因在于亲亲之爱与自我关系紧密, 它代表着人的过去、当前与将来。“自我”成为一个过渡和一个载体的作用, 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爱他人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能够“永生”的期待。而基督教中教导我们爱他人, 则侧重于无等差之爱, 以上帝的名义取消了人在自然上和道德上的不平等。

最后, 爱欲求。除了对人的爱以外, 其他的爱, 比如对无物的爱, 名誉的爱, 赞美的爱, 权力的爱等等则可归为爱其所欲, 即爱欲求。爱欲求是对一种除自己与别人之外对精神或物质上的欲望与追求。这种欲求时常左右着人的行为, 控制着人的情绪。

二、爱与法律的冲突和融合

(一) 冲突

爱是感性的, 而法律是理性的。霍姆斯说“如果我们都是天使, 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法律”, 人是由感性所支配的动物。在人的所有情感中爱尤为感性。当法律遇到爱, 感性和理性就开始产生极大的碰撞。法律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保障一直人们所期待的安定的生活。然而, 当人们运用法律追求上述目标时, 法律开始对人的性格加以修剪、裁量和规训, 它甚至试图让人们放弃生活中大部分实际内容 (如情感体验) , 过一种制度化、理性化 (韦伯说是工具理性化) 的“生活”, 因为唯有如此, 人们才是安全的。这种理性化的过程必然与人充满感性的“爱”产生冲突。至少在法律的规制的空间中人们不能“爱”怎样就怎样。

同时爱的不稳定性和法律的稳定性也充满了矛盾。正如黑格尔所云:“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和生活, 不是为自己而操心, 而是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源。”爱是一种主观感受, 它所表达的远远不如法律规则这般稳定。法律可以制约人的行为, 而法律却无法控制爱。冲突就成了一种必然。

(二) 融合

1. 爱与约束

爱是自律, 法律是他律, 自律与他律都是对人的行为的约束。爱所能约束的只是自己的内心与行为而无法约束他人的内心与行为;同时因为爱自身的脆弱性, 无法逆转和软化坚硬的现实。爱的力量, 虽能控制爱欲中人, 但对于社会层面上的其他人, 却显得异常无力。因为爱不是权力, 爱无法调整他人的行为。因此在一个有序的社会中不能只有爱, 我们也需要法律, 毕竟这个世界是由自己和他人构成的。

2. 法律与同情心

为什么爱人之心会导致无私利人的行为?原来, 正如斯宾诺莎所说, 一个人爱谁, 便会对谁产生同情心, 便会与谁发生同样的感情:“当一个人想象着他所爱的对象感到快乐或痛苦时, 他也将随之感到快乐或痛苦。”[2]爱得越多, 同情便越强烈;爱得越浅, 同情便越淡薄。如果不是爱, 而是恨, 那便不但不会同情, 而且恰好相反:看到所恨的人快乐自己会痛苦;看到所恨的人痛苦自己会快乐。所以, 西田几多郎说, 同情心是从爱人之心分化产生出来的, 是爱人之心的表现:“如果我们对于他人的喜忧完全不分自他, 把他人之所感作为自己的感觉, 共欢笑、共悲泣, 这个时候就是我在爱他人。”[3]这样, 当一个人在爱他人的时候, 就会与他所爱的人融为一体:看到所爱的人快乐, 自己便会同样快乐;看到所爱的人痛苦, 自己便会同样痛苦。于是, 一个人便会帮助他所爱的人得到快乐、摆脱痛苦, 就像使自己得到快乐、摆脱痛苦一样;而实际上, 他这种行为的目的, 不但毫不为己而且还往往是自我牺牲。所以, 孟子才说:“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法律只有对人们怀有同情心, 才能体现出它的爱。

3. 以爱为标准的法律

法律是约束, 而法律又何尝不在尽心竭力保障着人们生命、财产等权利, 绝大部分人无时不刻被法律之爱包围着。有人也谈法律之爱, 他们将法律比作医生手中的手术刀, 怯病化危、救死扶伤的刀。然而将其比作刀, 也就还是将法律视为工具。不同的只是为其找到一件温情外衣, 其实质依然是工具。而如果它仅仅是工具, 那么它永远无法拥有和付出它的爱, 也不可能存在法律之爱。

所以我认为法律之爱必须以爱为标准, 以秩序为基础的法律能保障人们的安全;以正义为基础的法律能保障人们的利益;以爱为基础的法律能实现人们的幸福。人们无法忽视感情对人的行为的力量。而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是一种行为的约束机制, 人们为什么必须遵守并信仰法律, 如果是迫于强制力的威慑, 那么毫无幸福感可言。而如果是基于爱而产生法律, 那么人们没有理由去反对法律对他的爱。法律是对人们的爱的承诺, 承诺为其获得幸福提供保障。而若以人的幸福为目标, 法律不但不能忽略爱而且必须悦纳“爱”。

三、爱、幸福与法律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4]如果法律的制定是出于对人们的关爱, 而它所关爱的是人们的幸福, 那么法律将让人充满幸福感, 法律将不再冷漠。

爱与法律是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 但我们或许能寻求某种平衡。正如著名的法学家哈特一直在在自己信奉的自由主义与自己所尊重的文化传统之间、在理性主义与宗教意义之间、在渴望独立与渴望归属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一样。爱与法律也不是绝对对立的, 他们之间可以有一种平衡, 而这种平衡是美的。

如果法律并非某人或某些人的实现其欲求的工具, 如果法律是以人们的幸福为目标, 那么法律的存在一定是基于爱。“爱”在这里更像是一个宗教概念, 以基督教为例, 探究基督之爱不难发现, 信徒们所遵守的一切规则都源于他们内心确认上帝让其遵从圣经是出于对他们的爱。那么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的法律。国人之所以不信仰法律并不是因为法律之不完善或是法律之内容有何不妥, 而是因为法律在人类历史中, 一度扮演的残暴、血腥的角色, 而忘却其本质却是爱。法律是爱的承诺, 违反法律等于辜负了对爱的承诺。

对于我们来说, 肉体和精神缺一不可。我们既不可能放弃法律, 也不可能不要爱, 爱与法律缺一不可。或许以爱之名构建的法律这仅仅只是自己心中的理想状态, 只是因为有一颗炙热的心, 爱着这个世界所以积极地思考着, 为更能成功地去争取一个更为美好的社会与更为美好的法律心怀期待。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尔 (第四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2]斯宾诺莎.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

[3]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由海南宰客事件引发的旅游法思考 篇7

一、目前我国旅游法存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 通用性规范无法全面调整,专门性规范层次低,效力差

[1]我国目前有两类调整旅游关系的法律规范:一类是《民法通则》、《合同法》、《文物保护法》等通用性法律法规;另一类是专门性旅游法律法规,如《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旅游业治安管理办法》及各省、市制定的旅游管理条例等。但时至今日我国尚未出台一部系统的综合性的旅游基本法,这与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旅游业有其特殊性,单靠通用性法律无法全面调整。而专项旅游法律法规涉及旅行社、饭店、旅游车(船)、导游人员、风景名胜资源管理等多领域多行业,不够统一,规定之间还存在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而且这些专门性旅游业法律规范的效力层级低、权威性不够,尤其是一些地方性法规,有些还属于“内部规定”,只有有关主管机关执行并未对公众公开,严重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统一性和透明度。

(二)横向调整的法律规范欠缺

现有的旅游法规范偏重纵向法律关系,及政府主管部门和各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但在旅游业实践中大量发生的却是横向法律关系即旅游经营者之间或旅游业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横向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欠缺导致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纠纷屡屡发生,而且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三)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欠缺

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既要加强立法工作,执法工作,又要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不仅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对保护旅游者权益的重要性还缺乏必要的认识,而且旅游者也缺乏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大多数旅游者不清楚自己享有的权利,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权益受到损坏时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致使不法旅游经营者更加肆无忌惮的侵犯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四)旅游合同纠纷处理的法律规范过于简陋,缺乏可操作性

旅游合同在我国的合同法中仍属于无名合同,目前处理旅游合同纠纷的处理办法是:依照《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总则的规定,类推适用合同法分则相关条款。但旅游合同不同于一般的合同,有其特殊性,有些情况下用以上方法无法对另一方进行有效的补偿,从而不利于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旅游市场的成熟与稳定。

我国国家旅游局早在1982年就组织专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起草领导小组,并于1985年底提交了第一次送审稿,但整整30年过去了我国旅游基本法仍未出台。

二、旅游基本法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分析

(一)立法出发点有失偏颇

虽然通过立法取得管理权限已经不是当今世界立法的主线,甚至还受到严格的限制,但我国立法工作中仍将权限的划分作为立法出发点来考虑问题。旅游是综合性很强的行业,餐饮、交通、购物、娱乐等都是旅游必不可缺少的内容。单是我国旅游景点景区所有制隶属关系就政出多门,错综复杂。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门管理,自然保护区归林业部门管理,寺庙道观归宗教部门管理,文物遗址、博物馆归文化部门管理,地质公园归国土资源部门管理,海滨水域、岛屿归海洋渔业部门管理。这些部门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资源管辖权,或多或少都有本位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倾向,以为旅游立法只是为旅游部门争权夺利,必然会伤及本部门的行业管理权、资源支配权、经济收益权。所以旅游法草稿在征求部门意见过程中或“磨损变形”或“抛锚搁浅”,一关放过一关拦,最后不得不因意见分歧使旅游基本法的出台被一拖再拖。

(二)旅游业涉及面广,立法难度大

目前,我国旅游业已开始向大旅游模式进行转换,其涉及到的部门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旅游的核心是服务,对象是人,不像以货物为核心内容的商业那样易于制定统一划的规则。一部旅游基本法就像是一部社会协调法,牵涉到方方面面,即使一些强烈呼吁旅游法出台的专家学者,也大多从旅游立法的必要性角度去谈,而避免涉及到有关立法技术性的具体层面的立法操作。因此,旅游立法的可操作性低,立法难度大也是旅游基本法难以出台的重要原因。

(三)旅游研究的滞后性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提出,我国的法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较之于法制建设比较成熟的国家,我国的法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法制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对于旅游法的研究仍属于缺失领域。我国大量法律研究集中在民法、商法、刑法等几大部门法。对于旅游法进行专门研究的人才寥寥无几。法律只是对现有现象的描述。任何立法工作都离不开法学专家的支持。因此旅游法专家的缺失也是旅游基本法难以出台的另一重要原因。

三、我国制定旅游基本法的必要性

(一)制定旅游基本法是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旅游业是一个跨部门、牵涉面广、受制约因素多的产业,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旅游部门又是一个求人多,管理“硬手段”少的部门,各地旅游质监所处理投诉难度大,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缺少必要的旅游法律可依,因此必须尽快出台旅游业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促进和保障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对旅游业的宏观调控,协调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我国旅游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行业规模,亟需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定化,以促进和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全社会对旅游业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认同了旅游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发现了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感受到了需要解决的困难,明确了法律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二)制定旅游法是健全我国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

与完善的旅游法律体系相比, 我国的“旅游基本法”———旅游法还处于缺位状态。有关的民事基本法, 内容没有反映旅游活动的内在特殊规律, 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使旅游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的旅游法律体系主要是国务院的条例如《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国家旅游局的规章及各地方性法规, 这些法规在立法层次上远远不够, 都没有从宏观上对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原则和措施作出规定,仅对旅游业的纵向法律关系进行调整;在立法内容上, 较多的体现计划经济部门割据的行政色彩, 较少反映旅游经济规律及统一市场的产业特征;各地方法规也由于缺乏国家综合性法律的约束和引导, 立法水平参差不齐, 实施效果不一, 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 易于造成旅游经济的地域分割, 难以形成统一的旅游市场。地方上不顾实际情况, 竞相将旅游业作为本地的支柱产业, 一些边远地区和省份都规定旅游扶贫的发展战略这些做法违背了旅游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这一客观规律, 非常可能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和经济发展的失衡。同时, 多年来的旅游管理实践表明, 仅靠单项法规, 不足以调整旅游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旅游法律关系。因此, 从健全我国旅游法律体系的角度, 全面考虑行业立法的整体完善, 制定旅游法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

四、旅游法制体系应包括的体系

(一)旅游法

是旅游法制体系中的基本法、主体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

(二)旅游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依据法定程序和条件制定的关于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三)旅游部门规章

由国家旅游局依据法定程序和条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四)地方性旅游法规

由地方人大和政府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结合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实践表明,没有强健的旅游法制,就不会有有序的市场环境,就不可能进入世界公认的旅游发达国家行列。[2]以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为例,三国均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大国,同时也是旅游法制相当健全的国家。三国都制订了大量的旅游法律法规,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职能清晰,旅行社管理执法如山,游客权益保障丝丝入扣,导游资格审核层次严明,三国在旅游立法执法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和参考。我国的经济建设已逐渐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写进我国宪法,“法治”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旅游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治旅、依法兴旅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式下健康有序地发展,使我国尽早步入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就必须不断完善我国旅游立法,健全旅游法制。我国旅游立法滞后,旅游立法研究也相对薄弱,学术界还应不断加强旅游立法和法制建设方面的研究,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律环境多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健.旅游法原理与实务[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49-50

上一篇:腰椎狭窄下一篇:动态负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