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精选12篇)
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 篇1
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的原则、模式及实现方式.
关键词:学生,数学意识,培养
数学意识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与人们在认识数学的过程中的态度和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对于学生的数学意识的培养,与数学知识技能和一般的数学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表现在不仅使学生理解和学习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逐步学会主动地认识数学,初步形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具有从现实世界中寻找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型的态度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作者始终致力于初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1 倡导主体意识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的获取者和加工者,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数学教学才能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并非如此.尽管许多教师在理性上承认: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一种内在的精神,在自主性上,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2 着眼整体意识
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各门学科又构成了一个整体教学内容,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决不是某一门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
很多数学问题,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放大考察问题的“视角”,往往能发现问题中隐含的某个“整体”,利用这个“整体”对问题实施调节与转化,常常能使问题快速获解.我们把这种从整体观点出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整体特征,从而对问题进行整体处理的解题思想方法,称为整体思想方法.建立整体思想方法,就必须在实践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整体意识.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淡化学科的个性,强化各门学科的共性,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强化整体意识,灵活选择恰当的整体思想方法,常常能帮助学生走出数学学习的困境,走向成功.
3 确立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也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缺少了“应用味”.绝大多数都是凑好数据编好题型直接塞给学生的.学生做了千百道应用题,还是只会按类型解题,不懂得怎么应用.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又不知道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数据.很多学生只在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树立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使学生明确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确立数学的基础和主导地位.
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造性与人们一般所说的创造性有所不同,正如布鲁纳所说: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新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规律、新事物、新理论、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逐渐培养创新意识,为形成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从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尽管许多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但无论在教学的模式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是“继承多于创造”,也很少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所以,教师要有创新的欲望和信念,树立自我批判的意识,不受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勇于立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新教学内容组织,如解构和重组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育技术,合理组合多媒体,编制更富创意的课件等.
参考文献
[1]张晓林.数学实验课的教学功能[J].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7).
[2]陈爱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骆玲芳.数学教学新视角[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 篇2
数学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教学时应依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联系日常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的实际。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领着学生去观察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理解这样用的好处。有如教学“统计图表”后,让学生统计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同学们每天认真记载,再统计汇报,有的学生说:“真没想到,我一个月竟然用这么多钱?”既运用了数学的知识,加强知识的理解、巩固,又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又大大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在我们身边,再我们生活中间,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数学学习和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3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学贵质疑”,发现问题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在学生对认知对象进行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时的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一开始先跟学生做个“拍手游戏”,我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我的一半。我拍四下,学生拍两下,我拍两下,学生拍一下,当我拍一下时,有的学生就不懂拍了,有的就轻轻地拍了一下,这时就让学生思考提问,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能拍吗?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种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倡民主,培养学生规范表达问题的意识
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多提供让学生表达自已思想、观点、看法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树立自信心。
第一,要保护好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创设了和学生比高矮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说“老师比我高,我比老师矮。”但有的学生提出了“我长大了会比老师高”,这是我在备课时所没有考虑到的。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学会比高矮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体验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孩子使用发展的眼光想到若干年以后的变化,并将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当然值得肯定。于是,我对学生这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表扬,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诚然,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教师要承认并接纳他们不同的认知特点、思想特点、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不要因为他们不符合自己预先设定的答案或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轻易否定。而当我们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应用鼓励的口气说:“我们一起再请教别人,或翻阅课外书,看谁有本事先弄明白,好不好?”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还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在课堂上为了能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我每节课都专门设计一个环节,引导孩子们做小老师,向其他学生提问题。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一开始我并没有规定要学生们提何种问题,而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只要是问题就行。最后,我还给予每一位小老师适当的评价。在刚开始的几节课中,学生们众说纷纭,但久而久之,学生们便知道,在教学课堂上应该提一些怎样的问题。
第二,要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述问题,让学生学会倾听与模仿。小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较差,但他们却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在课堂上,或许孩子们一时无法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提出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榜样,让学生通过倾听来模仿教师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例如,在连加、连减这堂课中,我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来学习连加,在回答问题的同时要求他们注意倾听我的提问:“你能根据情景来编个数学故事吗?”“算式怎样?”“你是怎样算的?”……进入连减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通过多媒体观察小鸟连续飞走的情景,进行思考“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并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熟悉问题情景。之后,我又趁热打铁,接着问:“看着这个算式你又有哪些问题想问大家呀 ? ”由于连减与连加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学习连加时,我已经作出了规范的提问,学生在这里已经有样可学了。
三、提供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问题提出后能否得到解决,关系到学生再次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因而我们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动手、动脑在实践探究中解决问题的意识。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实践探究是一个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与研究才能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多安排学生动手画面、剪剪、拼拼、量量、摸摸、数数,让他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智慧。
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 篇4
一、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通过具体的问题来讲述要教学的内容, 可以从个体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事物中提出实际问题, 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或运算法则等, 这是数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 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才能体现出数学的价值.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要注意列举一些实例, 我们通过实例的类比讲解, 举一反三, 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角度出发, 让学生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同时也为学生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正确地运用数学知识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集合与简易逻辑”时, 就用运动会中参赛人数的计算方法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在教学“数列”内容时, 就给学生讲述国际象棋比赛的故事教学;在教学“指数函数”时, 就引入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 由2个分裂成为4个.依此类推, 那么1个这样的细胞经过分裂x次以后, 从而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新教材在每章后都有研究性课题与阅读材料, 如数列这一章后的阅读材料中有“有关储蓄的计算”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实例, 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高考的需要, 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进行数学应用技能训练
要让所有学生在数学不同的层面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要教给学生一种终身有用的数学工具.使他们在各自的生存、发展和竞争中, 得到终身受益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技能一般步骤: (1)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 通过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增加相关的训练. (2) 结合教学实际, 提供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如学科中的问题 (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经济学中的问题 (如股票、利润、成本、效益等) 、优化方案问题 (如最少材料、最优组合、最短的路线等) 、生活问题 (如储蓄、保险、分期付款等) .要特别指出的是, 应该选择那些能够体现数学抽象过程的教学内容, 紧紧围绕数学抽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开展教学, 让学生初步了解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环节与基本特征. (3) 在例题与习题中引入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那种“单一正确答案”的思考方式, 显然已经不能完全符合数学的实际应用的要求.而且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对于逻辑性强的数学世界来说, 简直是不可想象.所以, 教师更需要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 进一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问题中引领学生自主探讨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数学现象很感兴趣, 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的思维与眼光去观察、去思考.在教学数学概念时, 要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 引导学生抽象出概念的实质, 逐步弄清概念的含义,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 整个过程中始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发生”与“解决”.问题是个体思维的起点, 有问题才会引起思考.教学过程中, 如果总能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由学生经过努力才能完成的问题, 就属于有挑战性的问题, 能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讨论的问题产生认知方面的冲突, 这样学生会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并极力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例如:我们生活中有常见的“梯子问题”, 利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 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与近似解.把一个10米高的梯子斜靠在墙上, 现在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高度是8米, 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降低1米, 那么梯子的底端要向外滑动1米吗?请你列出底端滑动距离的方程式.请大家尝试着求方程的近似解.梯子向外移动的距离是大于1米还是小于1米?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中的具体的数量关系, 满足学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应用.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 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 具体包括良好的信息感、数据感, 能把相关学科、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研究、解决.例如:在教学“正多边形的内角”时, 就联系现代室内装修教学.如果用正方形的材料铺地, 它能铺成一块平整、无空隙的地面吗?能否用正五边形的材料铺地呢?为什么?这样可设计出一种用多边形材料铺地的方案 (可用一种或两种多边形) .问题一提出, 学生就活跃起来了, 会积极地投入到小组的讨论和设计之中, 很快便得出可以用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材料来铺地.但不能用正五边形的材料, 原因是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108度, 而108不是360的因数.所以, 如果用正五边形的地砖铺地总会余有一定的空隙.由此, 我们可推算出还可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材料或用正方形与正三角形与正六边形、正三角形与正十二边形等材料铺地.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课堂教学氛围也变得生动活泼了.
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5
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 例: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学生创新的潜在意识顿时得到萌发
二、 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
1.动手实践
伟大的教育家孔于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2.引导质疑,让学生会创新。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的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3.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淮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 红
红
红
蓝
黄
听了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不仅体现了红、蓝、黄色部分各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还体现了三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这些巧妙回答,只有在开放式提问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这种提问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诸如此类的提问和要求,在概念、计算、应用题教学和练习中都可能出现。提问突出”尽可能多“、”越与众不同越好“等特点,迫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时刻在追求新的,别人想不到的答案和设想。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得到了培养,创新意识也随之逐步形成。
三、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因此,其知识更新的”内化“程度很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让学生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一些图画,让对方编应用题,看谁摆的图画能难倒对方。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积极参与,摆出不同的图画和编出不同的加、减法应用题。与此同时,我还请了5位男同学和4位女同学出来,让学生思考:能编出几道应用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编出了:①有9 个同学做游戏,其中5个是男同学,女同学有几个?②有9 个同学做游戏,其中4 个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几个?③有9 个同学,走了3个,还剩几个?④教室里有9个同学,走了6个,现在有多少?⑤有5个男同学,4个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等应用题。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52
高中数学教育是重视数学理论,还是强调数学应用,这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新世纪的人才竞争乃是智力的竞争,思维训练将是“基础教育的重大任务”。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呈现出信息化、高科技等特征,社会对数学的需求越来越大,数学教育的两种取向何去何从就成了摆在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旗帜鲜明地把数学应用摆在一个与其他“三大能力”平等的位置。显然,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这三大能力,都偏重于抽象思维。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旨在提高其数学应用的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数学应用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离不开“三大能力”等基本的数学能力。但它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运用并初步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化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评价、阐述和处理的能力。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当前,素质教育日益深化,其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素质包含很多方面,但就数学教育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应用意识的培养。所以,严士健教授说:“帮助学生树立应用意识和创造意识,就是重要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理应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新课题。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这就是说数学的应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把数学教学与数学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课)注意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就能使学生自觉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我们倡导的是在数学应用中发展思维,而且在数学应用中应该发展思维,也能够发展思维。在这种认识下,我们的数学教育要体现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的数学观,要树立建构数学的数学观。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最终实现树立数学应用意识和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掌握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数学应用意识,是在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及具体的数学活动方式的体验中形成的。因此,要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就必须寓数学应用于平时的教学之中。数学概念和命题的引入,数学方法的渗透和处理,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数学理论的建构等都存在一个角度的切入点的问题。角度不同、切入点不同,显然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效果会不相同。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处理数学、阐释数学、呈现数学,为学生在应用中提取和运用理论知识提供范式、创造条件,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从实际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大多数都有其实际背景。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概念从实际引入,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的认识。教材中多数概念是由实际问题引入的,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概念教学外,还应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教材中没有给出实际问题的抽象概念,教师应选编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源于现实、用于现实”的思想教育。这样,既加深了学生了对概念的理解,又培养了其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开设活动课,创造应用环境
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生产、生活实际,参观学习,了解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供销、成本、产值、利润及工程设计、立项、预算等情况,引导学生搜集实际背景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自觉用数学的意识。例如,在函数与方程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调查中国电信在资费调整前后对于市话用户有何变化,然后探讨此次电信资费调整中提价的最大百分比是多少。在三角函数的应用教学中,组织学生实地测量山高、塔高、河宽等,从方案设计,到实地测量、数据记载、结果计算、检验都由学生完成,加深学生对俯角、仰角、方位角等概念及数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学会自己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数学素质。
三、“背景化”一些纯数学问题
许多纯数学问题,对巩固基础知识、训练思维、掌握技能和方法、形成能力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正是这些抽象的推理、烦琐的论证、复杂的计算,僵化了学生的思维,使之重理论、轻应用,学了数学不知有什么用。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结合课本例题、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这些数学模式生活化,设法把这些纯数学问题寓于一定的生动形象的现实背景中,再进行转化解决,给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公式、结论等注入活力,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即可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领悟到探索未知世界确实也离不开数学,进而树立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四、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近几年来,在高考中加强了对数学语言的考查,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清晰而有条理的解题表述,着重于推理的严谨性、分类的完整性和运算的合理性;二是通过加强应用题考查力度,考查如何理解语言表述,从非数学语言中去捕捉解题信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更高要求的层面,也是为适应高效大容量授课方式和以个人自学为主的学习需要。应用题一般文字叙述较长、内容新颖、背景陌生、涉及知识面广泛。阅读理解题意成为解应用题的第一道关卡,不少考生由于读不懂题目而放弃。只有通过阅读试题,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才有可能进行数学抽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下转第55页)(上接第52页)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并能进行相互转换,善于从普通语言中去获取信息,将普通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
五、充分利用计算机(器)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计算机(器)的普及,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先进的计算工具,更便于处理实际数据,使应用问题更加真实、切合实际。计算机能够把静态的变成动态的,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直观化,使人们的思维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在一些数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关注计算器在解决问题时的积极作用,将会发现,许多问题借助计算器可以很好地表达或解决,计算器的使用给我们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活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数学课件,更好地呈现数学。例如在讲极限的概念时,将古代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制成数学课件,使其更好地体现无限分割的思想。
张玺恩教授指出:“数学教育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在于通过数学思维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数学的提出问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和解决”。而数学源于实际、寓于实际、用于实际,在数学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激活思维、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可见,数学应用意识与其他“三大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承,相得益彰,即思维训练与应用价值的辨证统一。
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 篇7
一、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差的原因
1. 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
过去, 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和理论性, 宁可一遍遍地去重复那些严谨的数学概念, 讲授那些主要为解题服务的技巧, 却很少去讲数学的精神、数学的价值、数学结论的形成与发现过程等内容。这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片面化、狭隘化, 比如许多学生就认为“数学不过是一些逻辑证明和计算”, 甚至认为“数学只是一个考试科目”。
2. 用数学的意识差
意识是一种心理倾向, 其重在自觉性、自主选择性, 它需要在较长时间中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才能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也就是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释现象、分析问题。
3. 用数学的能力弱
数学课中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数学的建模是关键。由于学生的阅历有限, 对应用问题的背景不熟, 难以从中构建出数学模型, 阻碍了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1. 拓宽对数学的认识,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 主要依赖于我们的教学实践, 与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首先, 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法上多下工夫, 从数学应用的角度阐释数学、呈现数学, 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 同时注重用数学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 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 重视在应用数学中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 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 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体系, 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应用的内容, 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至臻完善的境地;其次, 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功能。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 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 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发现史, 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思维达到“兴奋点”, 才可能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 执著地去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 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
2. 通过“数学建模”的活动, 把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 当然应当成为数学应用教学目的中的“重中之重”。
要突出数学应用, 就应站在构建数学模型的高度来认识并实施应用题教学, 要更加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 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最后用其结果来阐释这个实际问题, 这是教学中一种“实际———理论———实际”的策略。它主要侧重于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并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 运用并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 对数学问题及模型进行变换化归的能力, 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阐释和处理的能力。
3. 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首先, 按“问题解决”的形式设计教学过程。在“提出问题”阶段, 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的情境, 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 它要符合学生可接受、有障碍、易产生探索欲望的原则, 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兴趣, 接受问题的挑战。在“分析问题”阶段, 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去启发学生, 鼓励学生探求思路, 克服困难, 进行独立的探究, 展开必要的讨论和交流, 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解决问题”的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解答过程, 把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 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理性归纳”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 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 而学生要通过理性归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学会学习, 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 培养进取心和创造精神。
其次, 可改造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为“问题解决”的形式。我们可以改造课本上一些常规性题目, 打破模式化, 使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只给出条件, 先猜结论, 再进行证明;或给出多个条件, 首先需要收集、整理、筛选以后才能求解或证明, 打破条件规范的框框;也可以给出结论, 让学生探求条件等。
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 篇8
一、结合生活, 创设教学情境
师:老师家里的洗衣机坏了, 需要买台新的。昨天老师到商场去看了, 海尔洗衣机特别让老师满意。可是有两款洗衣机让老师很难决择。一种比较老式, 但价格便宜, 只需1460元, 另一种被称为第三类洗衣机, 节电节水, 价格是2680元, 两种洗衣机洗涤效果相同。同学们能帮我提个建议吗?
这个问题一抛出, 同学们非常感兴趣, 大部分同学不假思索:“买贵的, 先进嘛!”“贵的太贵了, 买便宜的要买两台了。买便宜的划算!”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也有少数同学若有所思。
师:老师想从经济的角度去选择, 你们能用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助我吗?
同学们陷入沉思。
师:要让同学们一下子给我拿出个选择方案, 可能会有一些困难,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 看看通过这个问题的思考, 能不能给同学们一点启示。
这样, 由老师买洗衣机引出的数学问题, 贴近生活, 亲切自然, 易于激起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
二、建立数学模型, 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材中安排的例题, 非常贴近生活:
小明想在两种灯中选购一种。其中一种是11瓦 (即0.011千瓦) 的节能灯, 售价60元;另一种是60瓦 (即0.06千瓦) 的白炽灯, 售价3元。两种灯的照明效果一样, 使用寿命也相同 (3000小时以上) 。节能灯售价高, 但是较省电;白炽灯售价低, 但是用电多。如果电费是0.5元/ (千瓦时) , 选哪种灯可以节省费用 (灯的售价加电费) ?
首先分析:
师:问题中的费用指的是什么? (费用=灯的售价+电费)
电费怎么计算? 电费=0.5×灯的功率 (千瓦) ×照明时间 (时)
如果照明时间是t小时, 你能列式表示费用吗?
设照明时间是t小时, 则用节能灯的费用是:60+0.5× 0.011t
用白炽灯的费用是:3+0.5×0.06t
师:现在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选哪种灯合算? (学生通过观察, 就会发现两种灯的费用跟照明的时间有关系。只要知道了t的值, 就能准确比较出灯的费用了。可能会想到用特殊值试探, 或者找出两种灯费用相同时的t的值, 再比较。)
用特殊值试探
出示问题:照明时间是2000小时时, 用哪种灯合算?照明时间是2500小时时, 用哪种灯合算?
学生核算后汇报
结论:照明时间是2000小时时, 用白炽灯省钱;照明时间为2500小时时, 使用节能灯省钱。
从这里可以看出, 照明时间不同, 结论是不同的。那么, 照明时间在哪个范围内, 选白炽灯省钱, 在哪个范围内选节能灯省钱呢?
照明多少小时用两种灯的费用相等?
3+0.5×0.06t=60+0.5×0.011t
解得:t=2327
师:现在你知道应该怎么选灯了吗?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会发现, 计算出两种灯费用相等的照明时间, 实际上是找出了选灯方案的一个界点。 从而很自然地完成教材中的讨论1:
照明时间小于2327小时, 用哪种灯省钱?照明时间超过2327小时但不超过灯的使用寿命时, 用哪种灯省钱?
讨论2:如果灯的使用寿命是3000小时, 而计划照明3500小时, 则需要购买两个灯, 试设计你认为能省钱的选灯方案。
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在讨论中会发现选两个灯有几种方案, 要确定那种方案更省钱, 就需核实每种方案的费用, 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最后,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理清思路, 构建解决方案问题的程序:
解决方案问题的一般步骤:
设未知数, 用代数式表示两种方案的费用。
列方程, 找出两种方案费用相等时的界点。
确定选择方案的未知数的范围。用特殊值试探法选择方案。
师追问:消费者可以作这样的核算来选择买灯方案, 那么, 厂家作这样的核算有意义吗?
生: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这个过程, 实际上就是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透过数学问题的结果, 看到生活的本质问题, 并学会主动思考、分析,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也进一步展现了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
三、延伸课堂, 在课后作业中结合生活实际, 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构建数学模型的目的, 是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 为了延伸课堂, 可布置如下作业:
老师的洗衣机还没有买成, 到底我该怎么选择?还请同学们给我拿个主意。下去后, 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 到重百商场去了解你们需要的信息, 进行核算, 然后告诉我正确的选择, 并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会根据课堂上的数学模型, 讨论得出解决问题所必须的信息, 从而主动实现数学模型的运用。这样的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 并且, 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适当拓展。学生必须思考、讨论、合作, 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 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 还会积累很多社会交往的经验, 还能切身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
安排适当的社会调查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新教材增加了数学活动, 这是增强应用意识的选用教材, 这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了, 更让学生有了综合运用和实践知识的机会, 作为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该教材, 发挥教材的这一优势, 将这些调查活动落实, 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目的。
如:在教学完“问卷调查”后, 笔者布置学生完成:关于市民怎样处理废电池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 各组学生汇报的结果基本一致, 就是本市市民大多都有3-5种使用电池的电器, 大多都将废电池和其他垃圾一起扔掉。
有了调查结论, 同学们了解到了一个生活现象, 透过现象, 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值得深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对这样的结论, 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生1:我们的环境将会被严重污染。
生2:这说明市民的环保意识很差。
师:那么, 面对这样的现象,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1: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
生2:建议有关部门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
师:建议很好!我们就双管齐下。由建议的同学来负责, 分两组行动, 一组负责宣传, 一组负责跟市政管理部门写建议信。宣传小组, 可操作性要强, 而且不能影响市容。写建议信, 内容一定要诚恳, 要有说服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 我想, 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就不再只停留在机械学习前人经验上了。对数学知识在多方面的适用性上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培养了学生主动思维, 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 培养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四、深刻认识估算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估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农民用数一颗稻子的谷粒数来估算整块稻田的收成;果园里需要估计整个果园的收成; 买苹果时, 要知道商贩是否短斤少两, 可以通过估计一个苹果的重量来估算整包苹果的重量;根据自己走路的速度, 及学校到家的路程, 估算自己从学校回家需要多少时间……可见, 估算真是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技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重视口算, 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培养估算意识, 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估算的内容:用有理数估算无理数的范围, 用样本估计总体, 用样本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等。这都是教材注重联系实际生活, 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具体体现。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一优势,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师是教材内容和教学理念的实施者, 应该认识到数学是知识, 是经验, 更是技术。数学的技术化正在对我国的数学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 数学教师要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 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教师自身应用数学的水平,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搜集更多更贴近生活的数学素材, 有的放矢地提供给学生, 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晓蕾著《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005第10期《初中数学教与学》。
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篇9
一、营造氛围, 创设情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 没有心理负担, 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 大脑皮层容易兴奋, 思维最活跃, 实践能力最强。如何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呢?首先,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师只是引路人, 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固有方式,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合作法、实践操作法、角色互换法等。让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以体现, 学生的自信心才能得到培养。
二、创设主动探索空间, 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 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 量一量, 得出结论;再沿着宽边折一折, 量一量, 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与, 全体动手, 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 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看一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他们会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 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享受成功的喜悦, 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 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 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 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 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 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 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 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三、给予自我表现的学习机会, 提供一条树立自信心的途径
1、精心设计问题, 提供充足的探究材料, 让学生在探究中表现自己。
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 做到不问无用或无效的问题, 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材料, 铺设一条有趣而感兴的探索之路。
2、加强互相合作交流, 发扬合作优势, 让学生在合作中表现自己。
在数学教学中, 加强讨论、合作交流, 是很必要的。比如在前面圆周长测量这一节课上, 若采用小组合作法, 则不仅可以节约时间,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在滚动测量时, 两人合作测量的速度与正确率明显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往往敢于把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别人的方法和想法, 有利于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 使大家的想法更正确具体, 更具有说服力, 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也更有自信心。
四、制造受挫折的探索过程, 实践一次树立自信心的考验
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 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位学生, 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若放弃一个学生, 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 就使他们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当然在让学生“成功”之前, 也要让他们经历挫折, 让他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以后他们在遇到真正困难时, 就不会气馁, 不会放弃, 凭着对自己的自信, 迎面解决、排除困难, 向胜利前进。让他们在经历失败挫折的过程中, 养成百折不绕、不懈进取的精神。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学生获得成功不但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 学习兴趣的培养, 而且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 有利于培养他们勇往直前, 不屈不绕的精神。
总之,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多给学生提供些直观教学活动,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 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 生动有趣的, 以及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容易的知识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促成学生的积极有效的自主参与;没有了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 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教育效果。
摘要:受“应试”的影响, 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还屡见不鲜。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 学生却成了被动的听众。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数学学习很单调、枯燥。新课程标准如何确定学生的位置?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老师在教学中, 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篇10
图1形许多学生都比较熟悉, 也解过不少与此相关的问题, 甚至包括一些“难题”, 如:第10个图形有多少个点、有多少个正方形?…, 第n个图形呢?
作为数学教师, 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被问及, 看到这个图形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他们反而有些不知所措——除了回忆以往见到过的问题.
这样的现象并非是个别的, 它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头脑里的数学应当是“完美”的——所有的知识 (现象) 都有了确定的结论;还是应当是“有待完善”的——有许多知识 (现象) 需要通过我们的思考去完善.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 由此在现代教学中,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成为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
2 什么是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为了扩大或改组认知结构, 对学习内容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 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数学问题意识就是主体对数学问题的一种自觉感悟, 伴随着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产生积极思维并解决问题, 形成自己的见解.
数学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来自数学的外部 (如生产、生活中的情境而引发的实际问题) , 也可以来自数学内部 (指数学知识本身的未知因素) .问题可以是学生通过教师课前预设生成的, 也可以是学生自发探究生成的.无论来自何方的问题, 只要学生有了提出问题的意识, 就能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3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3.1 培养学生产生“想问”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 思路是在教师限定的框架里, 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 久而久之, 许多学生不仅不会思考, 而且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普遍缺乏问题意识, 提不出问题来, 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制造认知冲突, 善于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 将学生置于问题研究中, 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 从而进一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认知冲突制造了矛盾, 能让人产生困惑, 从而激起积极解决的愿望.在新学习知识中, 就顺应的学习形式而言, 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没有适当联系, 此时新知识的学习将打破学生原有认知平衡状态, 引起学生内在认知矛盾, 使学生尽快进入思考状态.如“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学生根据数形结合的有限例子, 大多认为是表示点的两数之差或两数和的绝对值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教师可利用教材中课后习题 (如图2) , 先让学生计算C, D两点之间距离, 表示为两数之差.再求A, D两点之间的距离, 从图形上表示为A与原点及D与原点的距离和.一些善于观察的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有时用两数之差表示, 有时用两数和表示, 能否统一表示呢?教师可以由此明晰两点之间距离的算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背景, 即“情境”相联系.新课程下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都给新知识的学习以一定的情境.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创设一种适当的问题情境, 让他们在一种熟悉、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佳境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例如, 教材中“一次函数”安排了弹簧伸长长度与所挂重物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加以改造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如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常用的通信工具.而选择哪家通讯公司, 选择那种付费方式,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 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处处有数学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心中一定想知道用哪种付费方式比较划算.
3.2 培养学生养成“爱问”的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实质是良好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爱提问的习惯, 让学生从想提问题的外部行为转化为爱提问题的内在需要, 这种内化是有赖于学生多次外部行为上的成功.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课堂上的生成, 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 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 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曾有人做了提出数学问题的测试, 并对得高分的学生做了访谈, 发现她平时已经养成了爱问的习惯.如“上次老师和我们讲了三角形的外心圆 (外接圆) , 我觉得挺有意思, 下课就问老师有没有内心圆 (内切圆) .”她的老师不仅对问题进行了解答和阐释, 更给予了她积极提问的鼓励.
作为教师需要让学生留心生活中熟悉的事情, 多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 平时要养成爱发现、爱提问的好习惯.问题不仅仅局限在“这道题怎么做”, 也包括了对教师所讲内容的质疑以及对原问题的拓展.这样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 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 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3.3 培养学生形成“会问”的能力
让学生形成“会问”的能力, 并非一蹴而就, 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让学生获得提问的体验, 其次引导学生关注反思, 从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3.3.1 教给方法, 让学生获得提问的体验
作为教师可能会面临这样的状况:无论教师怎样鼓励, 学生就是提不出问题, 不是不敢、不愿意, 而是不会提问.在一次对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调查问卷中, 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就是因为没有相关提问的体验, 在做问卷时显得手足无措.因此,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首先获得提问的体验.如在学习新知识时, 可以引导学生问“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 “如何与原有知识有机联系”, “这个知识是怎样来的”.在学习数学概念时, 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要这么表述”, “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学习计算时向学生提问“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时, 让学生首先回顾“可能与哪些数学知识有关”.例如在教“字母表示数”的新授课教学中, 教师先让学生玩一个小游戏:“在心里想一个自然数, 用这个数乘5减7, 再把结果乘2加14, 无论开始想的自然数是什么, 结果的个位数字一定是0.”学生经过多次试验屡试不爽, 心里肯定急于想揭开谜底,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这个现象可能与哪些数学知识有关?”让学生回顾以往字母表示数的一些经历, 进而产生“如何与原有知识有机联系”的问题, 使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能具有更多的主动性.
事实上在新课程理念下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中, 类似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棱柱有什么特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的话语比比皆是, 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生也能从中获得自己提问的方向和方法.而学生经常经历上述质疑的过程, 也为今后正确地、独立地质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2 关注反思, 提高元认知能力
数学问题的提出, 从深层次看是一种内隐的、复杂的认知过程, 主体需对情境或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假设、检验、调控和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反思其目的是给学生以发现、探究、总结、发展的空间.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问题解决后应对完成的工作自觉地进行反省, 做到“求取问题的解答并继续质疑”.不只是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问题的解答, 而是还需继续“问题提出”, 如“这种方法可行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用于其他问题解决吗?”“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等等.反思无处不在, 可以是解决一个问题后的反思, 也可以是学完一个新知识后的反思.例如, 学生在学完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后, 让学生自觉反思, 进行归纳总结.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代数表达式上有怎样的差异, 图像上有怎样的差异.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发现代数表达式中x是一次的图像表示为直线, 不是一次的图像表示为曲线.通过对比反思学生还可以发现k的取值决定了图像所在的象限.在这样的反思的过程中, 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进行回顾与梳理, 使学生对已有的概念和命题的认识更加清晰, 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使已有知识获得了新的意义.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其著作《怎样解题》中提出了著名的“解题四步骤”, 而其中的“回顾”这一步骤实际上包含了“问题提出”——“你还能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新的问题吗?”意味着在反思回顾中对原问题进行拓展.这种反思活动的开展, 其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所谓数学元认知能力是指主体对以认知过程和结果为对象的知识进行控制、监察、预见、调节等操作的能力.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对学习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过程, 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能对自身从事的认知活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 它不仅能提高具体认识活动的有效性, 而且也可以使认知结构和认知策略得到优化.例如在因式分解过程中:“我有没有认清和理解了相关的概念和公式?我能不能重新认识和理解当前的问题?我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我能不能换一种分解或组合的方式?我是否曾经遇见过与此相关的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数学课堂;问题意识;培养;学生
问题意识是当人们在学习中或其他的认识活动中面临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怀疑、焦虑,并不断探究的个人心理状态,而这种个人心理状态又在不断地驱使着个体进行积极的思维,并不断地针对问题进行探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问题意识不仅能促使人们积极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能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若能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则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开阔,并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因此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思维中的创造性以及独立性。
一、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一)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欠缺
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思考,而是被动地接受,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难形成。大部分学生都会形成这样一种思想:问题的提出属于教师的职责范围,而学生的职责就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同时应对教师的提问就可以了。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之下,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都表现得比较重视,能够积极地进行思考与解决,然而在自主提出问题并主动思考问题的方面还严重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学生提问能力欠缺
小学数学教师在针对学生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在课堂中安排了大量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更加关注在课堂中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抓住学习重点,而忽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提问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在短暂的课堂中不可能做到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而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向教师进行提问,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本得不到提升;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方式中也存在着问题,例如,在课堂上向一名同学提问,当该名学生无法回答时就会找其他的同学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就阻断了学生的思维,间接成为教师直接公布答案的另外一种途径,同时这样的提问方式也会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化,因此对于问题的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也会被打消,因此使学生严重欠缺提问的能力。
(三)学生存在不敢提问的现象
有部分小学生由于缺乏提问的勇气,害怕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害怕受到同学的嘲笑,因此即使遇到问题也不及时向教师进行提问,学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寻求解决的办法或者答案,这一点在小学生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小学生缺乏社会阅历,自信心比较薄弱,或是存在较强的自尊心等,因此学生往往会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而受到教师的批评,更害怕被同班同学嘲笑或者看不起,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因此需要教师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主动地进行提问。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的问题意識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升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针对部分小学生在学习中不敢提问的现象,教师应该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通过给予学生鼓励,提升学生的勇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在教学中向学生倡导自主发现问题,积极提问的精神。通过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进而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促进问题意识的提升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建立问题意识,不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处于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性的情境当中,使学生达到一个探究问题而不能解决的矛盾中,因此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调动,进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强化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自觉思维,例如,通过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或者猜想等,发展学生的自觉思维,进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在问题面前说“不”,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进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树立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传统教学方式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播式讲授,学生被动式的接受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创新以及学生智力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升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兴贵.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0):236-237.
[2]林盈.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5,8(17):45-46.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篇12
一、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应用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兴趣就越高。在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生活背景设计情景, 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产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可先创设一个情景, 让10个学生站成一行做“套圈”的游戏, 比比谁先套到。学生对这样的比赛肯定有想法, 教师可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根据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 学生会发现游戏规则不公平, “套圈”应站成圆形才公平。为什么要站成圆形呢?学生就产生了探索“圆的特征”的强烈愿望,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进行探索研究, 当得出同一个圆内所有直径、所有半径都相等时, 追问学生:被套的玩具应该放在哪里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半径、直径的含义, 激发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引导探索新知, 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应用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来分析其中的数学现象,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认识长方形的周长”之后, 我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门框、窗框、镜框等长方形的长与宽, 并设计一下做这些物品需多少材料, 再给每种不同的材料标上单价, 让学生计算一下, 选择怎样的材料可以既经济实惠又满足需要?在研究这些数学问题时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活动, 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意义, 通过小组议一议、算一算得出了 (长+宽) ×2=长方形周长, 感受到了周长计算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体验到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价值, 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应用知识的机会, 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体现, 也是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关键。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不仅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而且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数学知识的价值。
四、开展数学活动, 增强应用意识
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 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后, 开展“我是小小设计师”的活动, 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 利用手中的笔和尺设计各种美丽的图案。我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的一块空地上, 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 利用手中的笔和尺, 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30平方米的花坛, 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学生积极性十分高, 他们几人一组, 一边测量一边设计, 十分投入, 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在这一活动中, 教师把教学过程看作问题解决过程, 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 要求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 先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重新进行组合, 然后要对分割法、平移法、面积相加减等方法进行选择, 看哪种方法更适合用于设计。这样, 在设计过程中, 既解决了基础知识复习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 , 又拓宽了长方形的知识 (计算简单的组合图形) 。更为重要的是, 在设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的机会, 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加强实践活动, 提高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最有效的办法, 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 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主题活动、实践作业,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 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让学生了解附近市场或超市的销售情况, 提出进货建议, 要求学生先了解市场的货物种类、每天的销量、哪些商品的销售额高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给出进货建议。又如, 让学生测算粉刷房屋的涂料价格如何、确定选用哪种涂料、粉刷的工钱如何计算, 明确了这些因素以后, 让学生对粉刷房屋的费用有个初步估计。无论哪种实践活动, 都需要学生首先明确需要研究哪些内容, 然后对相关信息加以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提出建议。得出基本结论或建议以后, 还可以鼓励学生付诸实践, 在实践中检验并修正自己的结论或建议。
【中学生数学意识培养】推荐阅读:
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06-08
中学生篮球意识培养08-05
中学生物理意识培养09-08
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11-02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论文07-27
浅谈现代教学中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01-0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07-17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11-08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2-31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健康意识的培养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