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

2024-10-07

商业建筑(精选12篇)

商业建筑 篇1

南汇周浦镇, 素有“小上海”之称, 早在明、清两代, 商业已很发达, 历史上商贾云集、贸易兴旺, 人文艺术底蕴深厚。“小上海旅游文化城”随着新城建设规模的飞速发展, 更好地营造千年文化古镇的风貌应运而生。

该项目地东临周市路、南靠年家浜路、西到康沈路、北起中大街, 处于周浦商业的核心区块, 是一座集旅游、文化、购物三重概念规划建造的浦东“新城隍庙”。它由高远集团斥资上亿元打造而成, 融合了周浦淳朴的民俗民风和独特的地方文化。

建筑采用仿明清风格, 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商业建筑群。青砖白墙的建筑外观、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体现了浓厚的江南风情。主要入口处以八字外开城门型, 街内檐角飞翘, 形成江南特有的“一线天”式的商街, 颇具古色古香之韵。走在周浦的“小上海”, 仿佛有身处市中心的城隍庙之感。但小上海旅游文化城仍然不同于城隍庙, 虽有其外形, 是不是学到了内在的神韵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解析“小上海”

远远望去, 小上海的建筑外型的确与城隍庙有几分神似, 但身临其中, 却发现仍存在着较多的差异, 仅仅开业4、5年的“小上海”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城隍庙面前, 还是显露出了诸多破绽。

1. 块状布局零散分布。

除了沿街商业街外, “小上海”内部的建筑群呈块状布局, 数十栋建筑零散分布, 缺乏一条清晰的主动线, 支线错落密布, 因此经常使人有找不到方向的感觉。同时少了核心广场的设置, 不仅降低了商业空间的层次感, 在视觉上较为单调, 也错失了聚集人气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 业种配置缺乏组合。

在“小上海”内, 服饰零售的店铺占据着大半壁江山, 而之前所定位的“文化、旅游”的概念在其中根本无处可寻, 在仿古的“外衣”下, 其内在一如既往的“现代”。同时, 在店面形象、品牌档次上小上海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鲜见品牌商家, 主要以杂牌服饰、低档餐饮、小店为主。

3.大块绿化切断动线。

在动线布局中, “小上海”看似生意盎然的绿化成了其人流动线组织中最大的败笔之一。商业是需要人流互动, 大片的绿化不仅使得对面商铺“看得见、到不了”, 破坏了动线组织, 阻隔了人流的导入, 同时大片的绿化也大大挤占了人流集聚的空间, 有了景观, 而没了商气。

4.道宽设摊因小失大。

值得注意的一点, 在“小上海”原本宽大的主入口处多设置了一排临时小商业, 虽然说增加了少量的经营面积, 但结果导致里层商铺的视线被完全阻挡, 可谓“因小失大”。

仿古商业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开始, 国内涌现了一大批的仿古商业建筑。不论是在大的文化名城如北京、南京, 还是在小的古镇如锦里、浔阳, 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盖着琉璃瓦, 挂着大红灯笼的仿古商业建筑, 近年来这种趋势仍然有增无减。现在是一个多元文化时代, 前卫时尚的建筑有它们的吸引力, 源远流长了五千年的建筑文化也有其独特魅力, 仿古商业建筑是在新时代追寻和发扬本国建筑文化过程中的一种探索。尽管仿古商业建筑有些尺度还不合时宜, 有些形式还停留在对过去的直接模仿, 还有一些现代的生活内容与传统的建筑形式发生了冲突, 但我们都知道, 发展不是直线式的, 而是存在着反复, 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在探索和求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1.仿古形态所带来的建筑硬伤——透视性差。

由于仿古建筑本身的特定的形态特征, 特别是明清风格的建筑:飞翘的屋檐、雕花的门窗, 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商业建筑原本应有的透视性, 特别是二层。我们从小上海的物业结构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点:由于墙面透视性差的问题, 零售商业基本难以难以生存, 商铺的经营价值也随之降低。

2.建筑群布局杂乱——多动线、无核心。

曾有这样的例子, 很多大商家对一个商业项目的外部环境非常满意, 但一进到商场内部就马上放弃了进驻的想法, 往往只因为电梯数量不够。因此我们说, 商业体内部的交通流线如果不顺畅, 则非常容易将消费者拒之门外。

多为院落结构的仿古商业, 建筑单体数量多且排布密集错乱, 直接导致了商业动线的增多。缺乏合理的商业动线规划、使得人与空间的互动性大大减弱, 商铺价值也无法发挥出来。

3. 禁不起时间锤炼——易老旧、显斑驳。

明清风格仿古建筑多为木质构架, 时间一长, 非常容易出现掉漆、坑纹等现象, 墙体显得非常陈旧, 而商业的品质也因此下降。所以, 仿古建筑适时地需要“穿衣戴帽” (建设者对老旧建筑立面改造工程的形象说法) 但这却需要花费相当高的维护成本, 因为老旧的墙体每隔几年就要重新粉刷, 才能重焕新颜。

4. 店招难以古今融合。

现代的店招颜色丰富、形式多样, 但与仿古商业相结合, 便会产生一种不伦不类之感, 难以与古典气息的建筑相融合。我们说, 仿古商业建筑本身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和营销的空间, 更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体验传统文化、视觉享受的空间。而缺乏统一的管理, 杂乱的店招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杂乱无章且品质较低的印象。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启示一:结合历史文化底蕴。

建筑的外部特征成为把感情及态度从一人传递给他人的手段。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那些古朴的砖墙, 形式优美的牌坊, 精雕细琢的门窗, 从视觉上演绎了传统建筑的文化意象。我们到夫子庙观赏灯会, 于秦淮河上泛舟, 到豫园游湖心亭, 尝百年特色小吃……这些可以亲身参与的活动从心理上带给了消费者更深层次的体验。老建筑外观的历史感和内部的新内涵将过去与现在联系了起来,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得以融合, 这就是仿古商业建筑的魅力所在。

因此我们认为, 仿古建筑应选择建在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的区域地段。有历史才能体现特色, 在商业竞争激烈的今天, 只有真正具有文化含量与商业时尚元素结合的商业, 才能吸引消费者, 而非简单的外观造型。

启示二:商业动线清晰。

商业建筑空间的价值及其提升由诸多因素决定,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 商业空间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在能够吸引充沛的人流并使其在此区域停留。对于商业地块来说, 充沛的人流来自于对商业建筑空间交通动线的有效组织。仿古建筑亦不例外, 合理清晰的商业动线不仅能吸纳人流, 更促使经营价值的最大化。

启示三:改进设计思路。

我们提出, 仿古商业不仅仅体现建筑的特色风格, 更应结合商业独有的经营功能。国内的仿古商业建筑形式基本上仍停留在具象的模仿之上, 简单地将古代建筑元素附加于现代建筑形式之上, 忽略了与商业功能的结合, 从内部的动线组织, 商业氛围的营造、其他细节的处理等等都需认真地考量, 而纵观如今的仿古商业, 差距还是存在的, 因此我们认为, 对于仿古商业建筑设计的思路、理念仍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

启示四:透视商业元素。

如前文所提及的, 由于仿古建筑本身形态的限制, 致使商业的透视性较差, 在繁杂的外立造型掩盖之下, 商业完全隐匿其中。因此我们认为, 必要的建筑改造能够使得商业元素凸现, 增强透视性。

我们可以从豫园的湖滨楼改造前后, 来窥视一二。原本靠湖面的封闭墙面、窗框改造后, 成为了镂空造型, 这一设计就大大增加了店面的透视性。 (如图11)

启示五:复古店招与建筑融为一体。

对于店招, 我们仍然建议以传统复古店招为主, 使之与建筑本身完美融合, 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 提升商业品质。城隍庙对于店招的设计值得借鉴, 古色古香, 是商业, 更是一种文化。 (如图12)

结语

不可否认, 仿古商业建筑的确存在着诸多缺陷, 但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它们是建筑师追寻和发扬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种探索。而且, 仿古商业建筑所独具的传统文化特色仍然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欢迎, 他们不仅可以在里面购物, 同时也可以旅游、休闲、感受文化, 而仿古商业建筑因其形式的特殊化, 也极具识别性。

我们认为, 对于仿古商业建筑的设定, 需要坚持谨慎的态度, 切勿盲目跟风, 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表达, 形式不能丢弃, 但不能局限于“形”的泥潭中, 要从空间、场所、景观等多方面的挖掘、更深层次的表达, 这才能体现仿古建筑真正的魅力。

商业建筑 篇2

1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依据

小区的配套设施,如教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绿化设施等,都在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内容之中。 因此在新时期,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应严格遵循新的依据和设计要求,以此提高居住小区的整体质量,切实达到人们的要求。

1.1 个性化的建筑装饰

在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除了满足基本的公共建筑功能以外, 还要注重对公共建筑整体审美情况和外观的设计。 在坚持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统一协调的条件下, 个性化的建筑装饰在设计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对此,可以设计出与众不同、富有创意的建筑装饰,合理运用色彩、形状等要素来丰富个性化的建筑,提高公共建筑的整体设计质量, 突出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设计理念。

1.2 公共建筑的卫生有更高的要求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卫生设计和日后的处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建筑本身的卫生处理,主要是公共建筑的采光、日照、通风情况,公共建筑产生的噪音、对空气污染的程度等,需要及时处理,防止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二是公共建筑能否及时处理小区的`垃圾问题, 这就要考虑公共小区垃圾站的功能发挥了。 所以,在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问题的处理,避免出现现有的小区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住宅的舒适满意程度。

1.3 建立特定的场所

居住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休息的场所,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公共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对基础设施,如教育、绿化、市政等建设以外, 还要把人们的户外活动和休息娱乐的基础设施设计考虑在内。 公共场所是向所有居民开放的免费休息健身场所, 优秀的场所设计可以增加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提高小区的整体质量。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的社会, 小区的公共建筑大多是为老人和孩子提供服务, 所以在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休息健身场所的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1.4 公共建筑的便利性

居民小区公共建筑的便利性是居民对小区的基本要求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共建筑的功能之一。 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在设计时,要遵循便利性的原则,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 在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时,要合理布置小区所有建筑的格局和位置, 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就要求在设计时,尽量缩短小区的路线,使它的服务半径减少到最小。 此外,还要保证小区内部的交通顺畅,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生活。

1.5 公共建筑的可识别性和安全性

骑楼 岭南商业建筑群像 篇3

骑楼,这种不以单体特色差异而存在的建筑形式,以它与生俱来的沿街群像建筑,包孕了独具南国气韵的城市商业生活,由古及今,生生不息。

北海老街,沧桑定格百年商贸空间

滨海城市,自是不乏海滩,但要在有限时间内迅速攫住城市的本色,定然不是奔向大海,而应折向内陆去看浸润她文脉的建筑。北海老街就是一道因商而起的城市景观。

置身老街,那遥想的商贸景象今天已荡然无存。清一色的骑楼,但已人去楼空。长街寂寥,只有零星几个晨起的人穿行其中。不过,没有商店招牌的遮挡,没有新刷的彩漆掩盖,鳞次栉比而又清静的骑楼街,倒恰恰可以让细看原味。

骑楼,是一个形象的建筑称谓,这种建筑常为2~4层,一律在二层以上伸出人行道以立柱支撑,使临街界面的下层局部架空,形成柱廊式人行道,看上去像是楼房“骑”在人行道上,故名。立于9米宽的老街左右观瞻,骑楼在1.44公里的长街逶迤排开,“骑”势煞是罕见壮观。

某种意义上,骑楼是由竹筒屋(另一种岭南民居形式,因开间小、进深大、形似竹筒得名)“前店后宅”到,“店上宅”的变体。由于城镇地价昂贵,临街面尤甚,家家都希望有临街面,因而住宅只能向纵深发展,从而充分利用街区腹地,这便是岭南城镇中“前店后宅”的传统竹筒屋。19世纪中叶,西风东渐,这种竹筒屋与西式敞廊相遇后,便融入了西式的拱券和柱廊,演进成二层以上建筑伸出人行道由立柱支撑,形成独具风格的岭南商业建筑——“下店上宅”的骑楼。所以,始建于1883年的北海老街,今天看来仍洋味十足。

老街沿街骑楼中西合璧,保留着建筑之初的风貌。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拱券结构,拱券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雕饰线,至今仍线条流畅,工艺精美。是深受19世纪末英、法、德等国在当地卷柱式建筑影响的印记。不过,在西式元素繁多的细节中,也隐藏着中式传统建筑装饰。老街骑楼建筑最精彩部分是花墙头,下部的长方形构图来源干中国建筑的匾额上多为花草纹样的浮雕,匾额两边还题有对联,极富传统韵味。

相对传统的“城”来说,北海从诞生开始就更多以“集市”的形态存在。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渔民、珠民在老街一带避风、交换生活必需品,形成北海最早的商业聚居点,并顺势奠定了北海城市生活的基础。鼎盛时期的北海曾是华南一大商埠,当时的老街绸庄、药铺、茶楼、典当等各色店堂面街而立,绵延数里,可谓寸土寸金。

漫步长街,有骑楼静静相伴,尽管已被近海的腥风吹刷得斑驳苍白,满街的骑楼却在朝阳里辉煌灿烂,倔强顽强地支撑着老北海昔日的繁华样貌。就凭着这豪华而壮观的建筑群像,完全可以相信曾经的繁盛。

中山孙文西路,现世与前世恍惚间的真实

同样的繁盛,不仅在北海,也不仅仅在昨天。

今天如果有机会去粤中腹地中山市,定当不要错过岐江河畔的孙文西路。因为,跟北海老街一样曾经濒危的骑楼群,已成功联袂中山的城市地域文化,在人们的真实步行体验中呈现岭南商业生活的鲜活一幕。如果说北海老街陈列着原貌的骑楼,那么中山的孙文西路则像浓缩的精当景致,让今人在这500米左右的步行街里尽情体味岭南古商业街的真妙。

像我这样的旅行采风者,穿行在孙文西路骑楼柱廊下时,便会去悉心体会骑楼是如何避免商铺“开门见天”的弊端,是如何在梓麻的廊丰户下遮阳、避风、挡雨。但这还不是孙文西路骑楼的全部。

骑楼建筑往往几座或十余座毗连一起,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统一。重修后的孙文西路,这种效果甚为明显。站在街心望向两边,临街墙面不同式样的装饰和浮雕,楼体上的传统木雕、灰塑和西式拱券、廊柱,仿佛让人置身空中雕塑长廊。虽是短短的步行街,却大有步移景换的视觉感受。而另一个强烈感受则是,街道的自然弯曲使不长的商业街有了回荡的余地,加上骑楼2~3层的高度,给人以舒适怡人的比例感。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在孙文西路所感受到的骑楼商业街风情,绝非一个凭空杜撰的仿古建筑群古称迎恩街的孙文西路,从隋唐时期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拓展形成现在的格局。清末,这里就已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区,到民国初期,已先后建起了汇丰百货、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思豪酒店等,今天仍能一一对应找到旧址。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孙文路尽管已是物是人非,但历史地标的真实存在,总能激发起后人思接千载的幽情,城市由此有了追忆,有了情韵。

由于房屋年久风化,墙体立面严重剥落,杉木楼板受潮腐蚀,柱头出现裂缝……百年骑楼在时间流逝中渐渐失去原有风貌。然而与北海老街骑楼遭到弃置的命运不同,孙文西路的骑楼建筑群在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一致中得到了重塑与改造。或许翻新后的粉饰,或多或少掩却了旧建筑的沧桑,但这毕竟是妥善保有原建筑的骨骼轮廓并赋予它新生命的方式之一。

广州旧城,穿越前尘历久弥新的当下生活

广州人断然不会把骑楼当街景来看,但骑楼却不能不说是“最广州”的城市风貌,只要在广州老城区里随处走走,触目尽是骑楼群。

既不是北海老街那样的建筑遗迹,也不是中山孙文西路那样的浓缩式体验场地,骑楼之于广州,可谓活在当下。或许,很多旅游指引会告诉你去上下九路看典型的广州骑楼,但骑楼之于广州是过去也是现在,是哲学也是生活,因而更本真意义上的骑楼风景,藏于广州旧城更多的平常街巷中。

自1918年起,广州便开始在古城基上扩建马路,开通了越秀北路、人民路、盘福路、文明路、大德路等如今仍在使用的城市主干道。当时风靡岭南的流行建筑骑楼,便从那时起大量充斥了广州的主要街巷。至今,广州市区内骑楼街路段总计有36条,长度超过20公里,集中分布在旧城区约10平方公里范围内。

建筑,向来是实用为先。骑楼,能成为当时广州全城街景的主格局,充分说明了骑楼在平面布局上的合理和宜商宜住宜行的实用。

闲时由西往东走走,恩宁路、长堤路、中山路、北京路、东华路……各式各样的骑楼纷至沓来。慢慢地,看多了,便能细细体味出骑楼别样的韵味来:限定街道、组织步行的特殊沿街建筑组合方式,魅力正在于它的整体连续性。

正因此,骑楼街区成为老放生活的基层组织形态和生动的商业空间。骑楼群下各式各样的人家和商铺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动线”,串起一个又一个既分且合的街道片段。弥足珍贵的是,广州的骑楼大观,依旧浸润在广州的市井生活中。行到累时,在骑楼的庇荫下,在沿街的排挡里要一屉热腾腾的布拉肠,或者迈入骑楼柱廊里的甜品店,清清爽爽地喝一碗冰镇绿豆沙,任骑楼外骄阳炙烤着街心马路……

广州的骑楼,除了看“阵势”,也看群落。西关一带的骑楼,外观上有照搬巴洛克风格的明显痕迹,山花、楼身大多直接采用具有古罗马特色的装饰符号,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这些骑楼形成年代较西关骑楼晚,明显是简洁的现代风格,线条繁琐的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西关早期的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而卷曲图案减少,在审美理念上逐渐由具体走向抽象。两大骑楼群落间,穿插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兴建的骑楼群,这一群落又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更加简洁明快。

骑楼生活,在广州来说,可称得上“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它不仅与岭南商都功用匹配,在气息上也与广州相连相通。广州人的务实、低调、乐天悠然与饮头啖汤的开拓精神;广州的边缘性、非主流与作为近代中国曾经的政治中心与外贸中心;广州社会的现代性与民间传统的“古风犹存”……种种看似矛盾的因素,和谐并存。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遍布广州旧城的骑楼建筑群,它们那样地灵活、务实、兼容并蓄古今中西。

城·市·商业建筑 篇4

纵观漫漫人类历史长河,商业建筑的源头已经无法准确追溯。城市取自“城”与“市”,意味着其防卫与商业功能的结合。随着人类进步和社会分工细化,商业和交易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永远伴随人的生活。

在《周易·系辞》“日中为市”的时代,交易的场所已经确定,商业建筑雏形隐现;及至唐代,在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大都会城市唐长安,东西两市的市楼旗帜飘扬,井字型街道和市场,井然有序;宋代以后,城市突破了里坊制束缚逐渐走向开放,宋东京城中的商业建筑也摆脱了时空限制,遍布全城的商业街、店铺、勾栏、酒肆,已是《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中所描绘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通宵达旦、热闹非凡的景象。近代以来,百货商店叩开中国大门,商业建筑更令人眼花缭乱。

古今中外,商业建筑承载了城市的繁华。战国时代,齐国临淄“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战国策·齐策一》);而克里斯托福·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在《模式语言》中,也勾勒出了西方国家前工业化社会中,商业建筑在理想社会生活中的图景。

远离古代的繁华与盛景,步入现代社会,城市商业经济高度发达,在步履匆匆的快节奏城市生活中, 承载购物、餐饮、娱乐的商业建筑更是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业建筑是城市生活的舞台, 是城市社会活力生生不息的源泉, 是城市大众文化的代表, 是城市特色与魅力的窗口, 从伦敦牛津街、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到纽约第五大道和北京王府井大街, 商业建筑从来就是体验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 是城市的客厅, 是城市形象的标志性代表, 是构成凯文·林奇 (Kelvin Lynch) 城市“意象地图”的重要节点。

商业建筑形式往往是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缺少文人所谓的“文化”、“纯粹”和“优雅”,殊不知,大众化、多样性恰恰是它的特征,当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号召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城市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看到了商业建筑在城市中的形象和地位,在这个层面上,商业建筑与城市具有共同之处。

商业建筑的历史也伴随着城市的繁荣兴衰。20世纪,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商业建筑的发展步入新时代—购物中心在城市郊区异军突起,以完善的功能和服务满足购物者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多样化生活需求,自称是一座“城市”。与此同时,传统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却在经历衰落的梦魇,经历了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病”的人们若有所失,商业建筑又成为引领城市走向复兴的急先锋。在新城市主义者的眼中,在彼得·卡尔索普和威廉·富顿(Peter Calthorpe and William Fulton)的区域城市概念中,城市不再是蔓生,而是沿着公共交通延伸方向有序扩张,在这种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中,郊区遍布以商业核为中心且充满邻里特色的步行化的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单元,宜业宜居,职住近接,充满了24小时的活力,这是否就代表城市和商业建筑的未来?

时至今天,商业建筑承载的功能,早已从“购买商品”转变为全方位的“体验式享受”,既有闲情逸致,又能惊险刺激。改革开放以来,超级市场、仓储商场、折扣商店、目录购物、奥特莱斯接踵而来,各领风骚。上世纪90年代,一夜之间,购物中心风靡中国,但也很快陷入艰难痛苦的挣扎,寒冬过后,才终有羽化成蝶的机会。

商业建筑室内设计作业要求 篇5

一、设计课题

某种类型商业空间设计

二、设计条件

1、任选一种商业空间类型,完成其商业空间的室内及店面的设计。

2、根据提供的平面图完成设计内容。

三、设计内容

1、完成课题报告表的填写。

2、草图部分(1)平面部分共3张(A4幅面)

A、功能分析图1张B、人流分析图1张 C、平面布局草图1张

(2)效果图部分共6张(A4幅面)

A、室内空间透视草图至少2张

B、室内形象墙透视草图至少2张

C、门头橱窗透视草图至少2张

3、正稿部分

(1)施工图内容共10张,包括:A、平面图1张 B、天花图1张 C、立面图4张 D、节点大样图4张

(2)效果图内容共6张,包括:

A、室内空间透视效果图至少2张

B、室内形象墙透视效果图至少2张

C、门头橱窗透视效果图至少2张

四、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300字左右、形象设计(配植物)、陈设设计。

2、展柜展架:三视图3张、效果图1张。

3、表现方式:电脑制作或手绘表现,并进行排版。

商业建筑室内装饰的发展研究 篇6

现代商业室内空间装饰设计原则

现代商业室内空间中装饰所采取的形式,与空间功能和满足视觉与心理所需要的空间整体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此二者是处理装饰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 空间功能的表达

装饰设计要表达一定的功能性,任何装饰都应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这是装饰形成和存在的基本意义。一般应具有体现形式美,传情达意,表达精神功能;或应具有围护、支承、连接、构造等实用功能;或通过“参照标尺”的作用来感知或影响空间的心理尺度,体现衍生功能等。商业室内空间装饰依据功能的需要,时常附着在结构构件上,如柱、墙体等,此时装饰与结构构件的结合既体现了一定的结构功能又体现了精神功能,真实的表达空间功能的需要,并与整体关系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其显然是从功能性原则出发,以实用功能要求来构思设计,同时运用形式美的规律和特定的处理手法来获得恰当的形式,即装饰的形式美与结构的完美结合,此两者是难以分开的。

2. 整体感的需要

室内空间装饰经常以构件的形式进行表达,“装饰构件与空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装饰构件的形式应符合空间的整体意象,体现整体的风格,使每一个构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为整体服务”。现代商业室内空间装饰整体性的完善,一般需注意处理两方面的关系,一是空间整体与构件细部的关系,二是装饰性构件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可推出,装饰性构件设计在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前提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另一种是从局部到整体的方法。两种方法最后的结果相似,但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却不尽相同,它的特点是强调构件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的,每个构件从这个关系的特点中提取某些“共性因素”和必要的條件;使它能够适合于某些目的,不适合于另一些目的,需要有某些条件才能起到支撑作用等等。 在由众多的品牌展位构成的从内涵以至形式上的区别等所形成的众多环境因素条件下,商业室内空间装饰形式就以这些局部构件之间关系的共同特征为基础建立起来。应该看到,“由局部至整体”并不是只先考虑部分而后求统一,它更看重的是构件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建立起整体的秩序乃至整体感,从而构建起理想的商业室内环境。

商业建筑室内装饰的对策研究

商业建筑室内装饰是一种手段,想要更好的装饰室内空间,那么首先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这也是室内装饰的一部分。

1. 创造舒适的物理环境

为了增加购物环境的吸引力,首先应当创造宜人的室内物理环境。目前很多商业建筑都装置了空调,形成了理想的人工小气候,使顾客一年四季都感到温度适宜,四季如春,大大提高了商场的吸引力。目前,在大城市中自动扶梯已很普及,个别商店甚至还设有景观电梯,这些物质设施都有助于形成舒适的室内环境,既为年老体弱者解决了登高的不便,又更增加了商店的吸引力。此外,一些新改建的商业建筑对室内层高问题亦较重视,尽量避免因层高过低而产生的压抑感,使顾客能在高畅的购物环境中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舒畅感。

2. 追求环境自然化

作为全国大都市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交通拥挤,人口密度极高,环境质量较差,为了缓和这种人与自然的不协调状态,在现代商业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中也出现了一股追求自然化的趋势。设计师通过真假植物、花卉、动物造型、喷泉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尽量在宝贵的寸金之地上,塑造富有自然气息的室内环境。

3. 利用广告、实物等形成的装饰

在现代商业室内空间中,除整体空间功能与形式要求所进行的装饰外。商家林立,产品形式种类多样,各商家按自己的产品特点以及营销理念、企业文化等因素,来确定适合自身的形象特征及装饰风格,这给丰富的装饰形式及手段的出现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在现代商业室内空间中利用广告展示作为基本手段来装点空间,这在后现代时期的商业空间环境中较为常见,它即可作为装饰来美化空间,同时又具有广而告之的信息传达功能。此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实物展示类装饰,它既是商品又是装饰物,这与产品自身的形式关系密切,一盏台灯、一件物品往往既是待售的商品同时也是一件装饰的艺术品,一举两得,而且表现形式多样,装饰感强,往往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其精神功能与实用功能发挥的可谓“淋漓尽致”,最大化的发挥了装饰的“效能”。对于这种充分的利用,如实的表达,恰如其分的展现了空间装饰的魅力,给人以“融洽”之感,大大丰富了商业空间的装饰手段。

4. 重视灯光的效果

如今各种觅虹灯、广告灯箱、电子显示屏、投射灯、流行的透明式橱窗等设施共同组成了上海商业街绚丽多姿的夜市景观。当你在繁华的购物街道漫步时,一大片五光十色的冤虹灯和投射灯把一切渲染得美丽无比,在各式灯光的映照下,琳琅满目的商品透过明亮的玻瑞一览无遗地展现在眼前.这飞红流翠、五彩缤纷的形象早已成为现代商业城的象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业建筑的发展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满足购物要求的商业建筑已较难再维持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多功能和综合性已成为世界商业建筑发展的一大动向。目前许多商业建筑中也已出现了这种趋势,估计随着商店规模的扩大,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对设计的要求也必然会随之提高。

商业建筑项目的监理 篇7

一、工程准备阶段的监理重点

1. 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及完善。

项目开工前, 业主应向监理单位提供施工图纸。此图纸必须为经过图纸审查部门审查合格的图纸。监理单位在拿到图纸后一定要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细致地审阅图纸, 领会设计意图, 熟悉图纸中的各个细节, 明确工程施工中哪些是关键部位, 对控制目标进行分解, 编制分项工程、关键部位监理旁站规划及实施细则。另外, 监理公司在施工图审阅和监理时, 要克服和消除“施工图是经过审查的”、“只要按图监理就可以了”的思想, 正确领会、理解设计说明中“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标准施工”的深层含义, 熟练掌握有关的施工规范规程。

2. 图纸中涉及各专业的结合问题。

商业建筑项目的建设是需要多个专业配合的。一是要注意人防与非人防设计相结合。一般情况下, 大型商业建筑项目地下室都有人防工程。人防的设计图纸需专门的人防设计院设计, 而其他部分由另外的设计院设计。因此, 需要监理人员仔细核对人防图纸和非人防部分的图纸, 及时发现设计中有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如集水坑的设置问题, 需要人防设计院与非人防设计院相结合以避免集水坑设置有冲突或者漏设计, 以免造成施工时出现错误或者漏施工等问题。同时, 属于人防设计范围的一定要按照人防的设计要求施工。如人防工程验收规范规定, 所有穿人防墙的线管、水管、风管均需按人防工程要求设置预埋钢套管。此项规定千万要注意, 以避免后期人防验收时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二是要注意建筑专业与结构专业、安装专业相结合, 结构专业与设备尺寸相结合, 结构专业与后期设备基础需求相结合, 后期设备安装尺寸与建筑结构专业相结合。

3. 建筑外立面与后期装修要求相结合。

商业建筑项目建设能否吸引商家及顾客, 贵在其地理位置以及后期的装修效果怎么样。这直接成为商业建筑项目能否在所在城市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一个被来到这座城市的人们所能记住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后期的装修设计必须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紧密结合, 特别是线条、悬挑造型等的设计、施工, 并且外装设计要与后期的外墙保温施工材料及方案相结合, 以免造成外墙保温施工时影响外立面的装修。

二、施工阶段的监理重点

1. 严格管理设计变更, 避免随意的设计变更。

商业建筑项目无法按照预定工期交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开发商随意变更设计, 这种变更带来的后果就是工程工期无法保证、工程投资严重超出前期计划、工程最后不伦不类。一个好的商业建筑项目的实施, 就是为了实现前期设计出的蓝图。这份蓝图是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心血的结晶, 涉及多个专业。有时开发商只考虑很狭窄的利益因素就擅自改变最初的设计, 而且没有通知和咨询监理人员及专业设计人员, 导致后期其他专业的施工无法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工程工期无法按时完成, 工程所需资金超出计划, 等等。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坚持原则, 向业主讲明利害关系, 尽量少变更。

2. 及时提醒业主尽量避免商家提出的不合理变动。

商业建筑项目最终是要面向商家的, 关于商业建筑项目的招商工作尽量在开工前完成。这样就避免了在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变更, 开发商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投资, 以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目前笔者正在从事的某商业建筑项目就处在商家不断提出工程更改, 开发商为满足商家的要求在不断地进行工程变更。工期不断延长、投资不断增加, 最后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都感觉疲惫不堪, 哪里还有精力干好呢?因此, 商业工程在施工中要禁止商家进入现场查看, 免除其以毁约等方式来要挟开发商满足其不合理的要求而进行设计变更。商家提出变更, 监理要及时提醒业主谨慎变更, 消除不必要的麻烦。

3. 施工中要保证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工程质量。

监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事前控制, 这是监理职能的要求。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隐蔽、施工, 监理人员要实行旁站、巡视或平行检查, 不能等到既成事实, 待施工质检报验出现问题后, 来个“秋后算账”。因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形成后一旦出现问题, 轻则要做返工处理 (如钢筋尚未隐蔽) , 影响工期, 重则违反强制性条文, 留下工程质量隐患或永久缺陷。虽然这种问题主要责任一般在施工方, 但也从侧面反映了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监理的深度、事前控制等方面能力的不足。因此, 要制定针对性强、符合所监理工程特点的监理旁站计划, 并在实际监理活动中予以落实, 以更好地体现监理企业的综合业务水平和现场监理人员的良好管理素质。

商业建筑的夜景照明 篇8

LED, 即发光二极管, 它是一种能够把电能转换成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LED的结构是将一块电致发光半导体材料置于引线架子上, 然后用环氧树脂对其进行密封, 以便保护内部芯线, 因此LED有着很强的抗震性。1998年白光LED的发明, 使LED照明进入了全新时代, 并成为继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气体放电灯之后的又一种光源。LED照明与前三者相比, 使用寿命更长, 抗震效果更好, 所消耗的能量也更低, 这使得LED照明一经问世, 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商业建筑为了营造色彩绚丽、富丽堂皇的夜景照明效果, 同样需要关注LED照明的发展, 如此才能够打造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绿色建筑。

一、夜景照明的作用

1. 增强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每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设计师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气候、当地风俗习惯等实际情况, 运用各种手段来展现出建筑的艺术风格, 特别是LED灯的应用, 能够为商业建筑营造出多样的氛围, 比如静态、动态、古典、现代等等, 商业建筑的所在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些风格进行选择, 从而在增强建筑物的艺术风格的风时, 也能够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内涵。

2. 展现建筑的细部构件

建筑物的美, 不只是局限于形态之美, 同时还体现在局部的工艺上。我们知道, 光与影虽然是两种事物, 但是它们形影不离、无法分割, 设计师充分利用光与影的特性, 将建筑物的层次感完美地展现出来, 在LED照明的作用下, 建筑物的材质、构件能够表现得更加精美。比如现代商业建筑多使用石材与玻璃等材质, 这些材料在LED灯光的作用下, 会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 营造出一种绚烂、现代感很强的夜景效果。

3. 提升企业形象

绚丽的灯光能够营造出光彩夺目的夜景, 从而使建筑令人过目不忘。有一些在日光下平淡无奇的建筑, 在灯光的衬托下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商业建筑恰恰能够利用这一点, 充分利用LED变幻莫测的特性, 将企业的logo、文化、理念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融入到夜景之中, 提升企业形象, 从而对企业形象进行无形宣传。

二、LED照明的优势

一是LED灯的能效高、能耗低, 营造出同样的效果, 用灯的数量较少, 同时无溢散光情况的发生, 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能够有效降低光污染。二是LED照明能够把光、影、色等因素巧妙的与建筑物整合在一起, 从而突显建筑物的艺术特色。三是建筑照明能够与建筑设计、施工同步进行, 更有利于工程的整体控制。四是使用LED灯, 能够实现藏灯照景, 也就是能够见到光, 却见不到灯, 这样无论是日景还是夜景都能够实现最优。

三、LED在商业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

1. LED的设计

照明设计的环节与LED照明工程的质量关系密切, 可以说设计环节对夜景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我们在对商业建筑物进行设计时, 必须要对LED灯的特性进行充分考虑, 同时还要结合商业建筑物的实际情况, 从而使LED灯的优势充分发挥。我们知道, LED作为新型光源, 它代表着照明技术的前沿科技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所以商业建筑使用LED照明也成为了比较流行的做法。现阶段, 有很多建筑物采用LED照明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需要, 似乎在建筑中运用了LED照明, 就贴上了高科技的标签, 这种思想显然是片面的, 一味地追求流行, 追求色彩变化, 而不考虑商业建筑自身的特性, 只能够让建筑华而不实。商业建筑的立面设计比较强调大块面组合, 然后再通过匀质肌理来形成建筑物的体量。商业建筑使用LED照明, 可以达到丰富立面表情的目的, 特别是对一些无法使用投光照明的玻璃幕墙建筑, 往往能够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我们知道, 每一颗LED光色都不是完全相同的, 都拥有着细微的差别, 这是由LED芯片技术来决定的, 那么对光色统一性要求很高的商业建筑物就不适合采用LED照明。同时, LED发出的彩色光主要是由红、绿、蓝三种LED混来实现的, 所以一些不需要全彩变色的商业建筑物, 倒不如选择传统灯具, 然后安装滤镜, 效果往往会更好。

2. LED的应用

LED照明的色彩多样, 且易于控制, 这是其他光源很难达到的, 这同样是LED照明被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就目前商业建筑的LED使用情况来看, 多数项目利用的是LED全光谱变幻, 而没有更加深入地挖掘LED在图式、色彩等层面的艺术性, 短时间内可能会吸引人, 但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缺乏艺术加工的图形, 不但会引起观者的反感, 甚至会使观者产生负面情绪, 致使商业建筑的形象大大受损。比如上海市区的某一高层商业建筑, 它采用的就是LED照明, 其表面亮度并不高, 但多数路人却觉得这幢建筑的灯光非常刺眼, 导致这一原因的是LED灯具变化频率过快, 每秒变化3次, 给人眼的刺激非常大, 所以路人觉得灯光非常刺眼。同时, 商业建筑的某些部位也不适合色彩变化照明, 比如出现文字信息的部位, 一旦色彩变化过于强烈, 则会阻碍文字信息的传递, 因此, LED灯具还需要兼顾建筑的其他功能。

最近几年, LED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发光效率大幅度提高, 高亮与超亮度LED灯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的夜景照明之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 并非亮度越高越好, 因为人们眼睛对光线强度的感知是与周边环境密切相关的, 同一个等级的亮度, 在背景较暗的环境中, 就会显得更加明亮, 所以我们在使用LED灯具时, 必须要参考建筑周围的环境, 对于一些身处繁华地段的商业建筑, LED照明也不需要选择那些具有超高亮度的LED。除非是高层建筑的立面, 需要考虑较远距离的视觉效果, 则可以适当提高LED灯具的亮度。总之, 过分追求LED灯的高亮度, 不但使观者不适, 容易发生眩光的情况, 同时也不利于建筑夜景氛围的营造。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商业建筑的夜景照明, 不但能够增强建筑的艺术性, 展现建筑的细部构件, 最重要的是它能够提升企业形象。现阶段, LED灯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设计师需要从建筑的结构特点、环境氛围以及景观的人文背景等层面出发, 运用LED照明使主题更加突显。相信随着建筑技术与LED技术的不断进步, 商业建筑的夜景照明必然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LED照明被广泛应用于夜景照明。LED照明拥有着寿命长, 低耗能等特点。因此, 探讨LED照明在商业建筑夜景照明领域的应用, 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夜景照明的作用, 阐述了LED照明的优势, 最后论述了LED在商业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LED照明,商业建筑,夜景照明

参考文献

[1]贾炳武.LED在城市照明工程应用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筑, 2013 (10) .

商业建筑的空调节能设计 篇9

一、商业建筑冷、热负荷指标的合理选用

目前的暖通空调设计在确定冷热负荷指标时, 基本上都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划分, 套用空调设计手册中的设计参数, 再根据手册中商场人员密度 (人/m2) 、室内照明负荷、设备运转使用时的散热负荷、新风负荷以及建筑负荷来确定最终的设计冷、热负荷。实际上这种计算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根据我们的测定, 对于大型、多功能的商业建筑由于其业态分布较广, 冷热负荷实际指标在不同的商业业态中的差别是比较大的, 使用手册中的各种数据时需要密切和设计对象联系在一起的, 切不可机械套用。如在《商店建筑空调设计规范》中规定:冬季室内干球温度为16℃~18℃, 夏季为26℃~28℃, 平均风速在0.2m/s~0.5m/s之间, 相对湿度55%~65%, 室内空气CO2平均浓度不大于0.2%。而实际上冬季室内温度在16℃是最适合顾客逗留的温度, 这是因为商场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穿着较多, 并且是在不断运动的, 其本身散热量较平时静止时要多, 体温较高, 在高于16℃的温度环境里面会有过热的感觉, 并且18℃的设计室内温度将使空调耗电量至少要增加10%, 同样夏季室内温度设计过低, 也会导致顾客在进入展区时产生过冷感, 很多商场的夏季室温在实际运行期间都达到22℃左右, 实在是一种浪费。这就是近几年全国号召节能减排, 将室内空调温度设定在26℃的最根本原因。再如商场人员密度的问题, 我们曾经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对某一大型超市的客流量做过统计, 每天上午9:00~下午15:00, 卖场内的人员密度约1.0人/m2~1.65人/m2, 而从16:00~19:30, 则为2.0人/m2~2.4人/m2, 到了节假日, 人员密度则达到3.0人/m2~3.5人/m2, 和规范中提供的2.0人/m2还是有出入的。因此在确定超市中的人体负荷的时候, 就需要充分考虑客流量变化的因素, 如果教条地套用手册中的指标, 再加上设计中不考虑客流量变化导致的供冷、供热量的即时控制调节, 势必会造成超市开门至中午时分, 商场温度较低, 顾客感觉过冷, 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而到了傍晚的客流高峰期, 又会觉得室内温度过高的现象。

由于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场中展柜的射灯和筒灯等灯具数量较多, 超市食品区域各种加工设备散热量相当得大, 自动扶梯营业时间内不间断地工作, 导致照明负荷和设备负荷作为超市商业项目中的耗能大户, 占到整个冷、热负荷的60%左右。我们曾经测试过照明散热量一般在50W/m2, 而自动扶梯的单台散热在9k W左右。新风负荷中的新风量目前一般都是按30m3/ (h·人) 计取, 但是对于超级市场的食品加工区域以及地下一层的卖场, 这样的新风量明显不够, 我们经过测试认为地下室的独立新风系统的设计新风量至少要按照40m3/ (h·人) ~45m3/ (h·人) 考虑, 才能满足此区域的新风供应, 尤其是过渡季节直接利用新风调节室温及冬季内区排除余热, 加大新风量, 可以明显起到节能的效果。目前保温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墙体、门窗及屋面等建筑构造部位中, 因此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得 (失) 热量和冷风渗透量明显降低, 建筑负荷在空调冷、热负荷计算中所占的比例比传统建筑少很多, 所以无大玻璃窗的超市和百货商场由于内区较大, 在采用暖通空调设计手册中建筑冷、热负荷指标数值时应适度减小。

二、商业建筑冷、热源的合理选用

目前的商业建筑, 由于其地理位置均在城市的繁华地段, 热源形式基本上是利用城市集中供热或供气, 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换热站经换热、减压后供给室内二次网系统, 那种在建筑物地下室或者外围单独设置锅炉房热源的形式已经很少见了。冷源一般采用独立的电制冷或者吸收式制冷机获取冷冻水。冷、热源形式的选取对一个大型商业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行费用的高低至关重要。在确定冷、热源之前, 一定要了解清楚当地市政配套情况, 水、电、气等能源的收费标准和相应的优惠政策, 做到知己知彼, 有的放矢。对于建筑面积在10万m2以上的多功能商业建筑群, 建议采用由多种制冷方式形成中央制冷站:即由电制冷、吸收式制冷或者其他制冷方式并存于一个项目内, 同时工作生成冷冻水并集中存储, 根据各业态负荷变化分配供应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利用DD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调整制冷机组的工作台数及最佳工况, 避免以往那种设备选用功率很大而实际长期低负荷运转的状况。在负荷需求较少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功率较小的冷水主机供应, 例如影院的晚场供冷;在负荷需求较高的情况下, 可以以大功率主机为主, 小功率主机为辅的方式联合制冷, 例如节假日或商业推广活动期间。尤其是在电费和气源费政策性变化时, 可以灵活调整各制冷机的工作数量, 避免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因素带来的成本风险。

三、空调系统的合理分区

商业建筑的空调分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空调系统设计成果的优劣。商业建筑一般多是6层以下、结构高宽比小于4、占地面积较大的建筑结构形式。临街商业店铺和一层的卖场入口区域一般设为外区, 冷、热负荷需求较大。地下室、2层、3层卖场区域, 由于其照明、人体、设备负荷等随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在设计中都可以确定为内区, 商业建筑的内区往往要大于外区。因此如何把握好内区冬季排热及热回收、过渡季节如何利用新风直接送入内区调节室温等思路是设计的关键所在。百货商场的内区一般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方式, 而超市的内区由于人员密度的变化则更适合采用变风量空调方式, 外区则适合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和VAV带末端加热装置的空调方式。

四、辅助设备间的合理布置

大型商业建筑的设备主要由中央控制室、机械室、电气室等组成, 设备间的合理布局不仅对商场的营销策划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能减少工程建造成本和设备运行费用。制冷机房和换热站一般应尽可能布置在一个大开间内, 由分隔墙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互相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分, 这样冷、热源管线之间的连接、调控和维修, 尤其是冬季、夏季的系统转换时的调试更加方便。

五、结语

商业建筑概念设计流程 篇10

一些在外资设计企业工作过的设计师都很熟悉SWOT分析法, 又称为优劣势分析法。在策划和概念设计阶段用来确定项目在区域内或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strength) 、竞争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y) 和威胁 (threat) 。本文试着以这种简明的方式进行阐述。我将商业建筑概念设计过程概括为“EPS-TDA”。

一、Experience (体验、研究)

随着时代大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时尚观念;建造的材料技术、行业的法律法规又都飞速变迁。建筑师必须融入、体验、学习和研究才能立于时代潮头, 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受众要求、改善社区品质进而提高社会民众生活水准的设计来。另外, 艺术赏析、摄影和阅读等许多方面都是建筑师需要点滴积累的功课。

商业建筑设计对建筑尺度有严格的控制。因其特点、决定了商业建筑是一个需要研究人体工程学、行为学、心理学, 研究近人尺度的门类。住宅建筑设计研究个体近人尺度, 那么商业建筑设计就是研究更广泛人群在某种尺度下的感受问题。

既然是研究人的感受问题, 我们就要去研究人的行为, 我们就需要去体验这种生活。当今最前沿的商业建筑设计公司捷德, 其创始人捷德哈佛毕业, 读书时一放假就去欧洲, 非常喜欢意大利小街, 觉得很亲切, 街上有酒吧, 小广场有表演, 白天夜晚大家坐在一起聊天, 他觉得那是真正市民活动的场所。而他的合伙人是一个美籍华人, 少时随父在重庆生活过, 山城重庆有很多小街巷, 有茶馆、酒肆、书场、戏院, 那里的商业街给他很深的印象。意大利和重庆的小街都有别于某些殿堂, 那些“殿堂”, 进入要着礼服、行为要规范等等。捷德和松明觉得殿堂不是属于老百姓的东西, 他们要设计老百姓习惯和喜欢的东西。从此捷德公司的设计理念“场所之道”就产生了——制造市民活动的场所。

二、Positioning (分析、定位)

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就必须分析受众消费习惯和行为特性, 对项目做出正确的定位。商业项目的定位包括规模、档次、尺度、交通、主次商铺业态、规模、面积配比和公共空间类型等等。

北京国贸桥东北中服地块是个有名的例子, 可能一般都认为那里一定是一座商业建筑, 但是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却准备开发高端公寓, 因为CBD有这个需求, 这是经过严格而详尽的分析才能得出的理性的定位结果。但是周边国贸、富力城和万达广场这些购物中心已经扎堆了。数年后万科大都会的竣工也证明这个定位的正确。其提出所谓“国贸私人会客厅”的概念。一套房内可设置中央画廊、藏酒柜、藏书阁等多用途空间, 可以实现社交、收藏、玩赏、颐养等功能。超大多处的会客空间是户型最大的亮点。

概念设计的定位就像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技术措施。可以总领项目的方方面面。除了进行理论的分析, 还需要结合经验和相关案例论证。比如周边同类项目;其它类似地块同类项目;同类型项目以及类似规模项目等等。笔者在诸暨的一个项目, 用地位于该市的北二环、周边为农用地状态、商业气氛未形成, 但有各类学校几所。我们就把该项目定位成个性化区域商业综合体, 主要经营业态是数码产品、电子竞技、溜冰场、咖啡网吧和精品超市。这都是针对学生群体的需求和习惯性消费。当然依托溜冰场衍生出的极限运动、童玩等内容也考虑到教师群体休息时间陪伴教育子女时的需求。

这一阶段, 建筑师则需要研究地块尺度, 周边消费群体特征和消费指向, 现状设施和路网交通状况, 结合可研、与投资、策划、销售、运营等进行充分的沟通, 最终完成概念阶段的项目定位。

三、Strategy (策划、策略)

越来越多专业的策划公司被邀请到项目开发中来。优秀策划公司的优势在于, 它可以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 得出客观的营销指标, 并根据成功项目的经验整合商业资源, 甚至直接带动一批关系商户的进入。在项目运作的前期, 可预见的营收、或者预售预租现金流, 其推动作用显而易见。设计公司可以参考策划公司的的可研成果, 与其讨论项目的规模、业态和功能组合, 并通过与其它合作方的一系列思维对撞, 分析各类条件, 提出可实施的策划方案。除了宏观方面建筑师需要提出自己的项目策划理念外, 在微观方面, 我们还要针对项目的优劣情况, 逐一给出解决方案。从设计层面扩大凸显自身优势, 消解转移不利因素。

四、Theme (概念、主题)

当我们见惯了千城一面的中国商业中心区, 我们不会再有游览和消费的冲动, 反之、一个独特主题的社区却能驱使我们跋涉千里一睹芳容。我们不能依据产品类型模式照搬方案, 而应该分析不同条件、具体项目具体分析。随着用户品位的提升和市场推陈出新的要求, 不论从城市设计还是商业开发来讲, 独特适宜的概念和主题都是首当其冲的事。所谓主题化, 就是给顾客一个理由, 尤其是新来的顾客。而这个理由不是谁都能给, 而是我们独家提供。上海新天地成功营造出石库门旧建筑的主题特色, 并以此形成了特定的磁场, 吸引人流聚集。这个特色淮海路没有, 南京路没有, 整个上海没有, 全中国也没有。于是全中国的人都来看它, 上海新天地自然就旺场了。上海月星环球港国内唯一欧式风格的shoppingmall, 通过主题式购物环境的营造和入驻品牌的精挑细选, 已经成为一处人们休闲聚会的目标场所。而北京侨福芳草地走的是现代高技派路线, 简洁的玻璃金属材料与细节丰富的艺术品相得益彰, 它的中国首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铂金级认证也使其理所当然的以中国高端商业项目新标杆而自居。不难看出不论采用古典还是现代设计语言, 只要具备独特概念和鲜明的主题, 这座商业建筑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获得商业地产所必需的关注度和市场效应。

五、Deliberate (讨论、推敲)

反复的推敲是一项艰苦但有效的工作。它也体现了设计委托合同的价值。设计总是需要由浅入深, 永远从宏观开始逐步细化到微观。从开始的地块分析、功能分块具体到建筑单体的分区和布局, 再到精彩的细部节点。另外, 随着各单项制造商和结构、景观、室内、设备、智能等各专业的介入, 我们总是可以经过讨论和推敲调整和优化方案。好的概念设计是经得起推敲的, 反过来, 综合了群体的力量才能产生好的设计。当然, 还有更理性的分析。布莱恩·劳森写到:“不管怎样, 单单等待一个想法的出现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创造性思考者, 特别是设计师具有改变他们思维方向的能力, 所以他们能产生更多的想法。优秀设计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他们的想法也免不了不完整, 可能还会相互冲突, 但是在设计中他们让这些想法并存, 并不试图过早地解决。”

六、Appraise (分析、评价)

任何规划和设想都需要经受实际的考验。但是我们在实施之前和设计期间也可以对方案成果及指标进行一系列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估分析。正如设计图纸的校核阶段。毕竟进入项目运营阶段、其实际损失将十分巨大并不可挽回, 而且可能从根本上破化项目的美誉度。

商业设计评价体系包含:商业流线分析和业态布局分析。由于商业建筑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和繁忙的商业货运流程, 对其人车行流线及疏导流线的分析研究就是最重要的评价方面。这些分析包括, 人行流线、机动车流线、货运流线、非机动车流线、停车场库、各类出入口、广场节点、消防流线及场地等与交通组织相关的各类水平、垂直流线。忙而不乱、规范高效的交通流线组织是一个优秀商业项目运营最为关键的部分。

而业态分布则能反映项目的整体布局是否均衡合理、是否做到了商业面的均好度。主力店、次主力店的搭配又是其主要内容。需要充分展示面的线性商铺和需要空间尺度的集中商业主力店, 其位置是不同的。不同位置商铺的租金价值有时很明显且敏感, 我们需要从商铺均好性以及商铺面积和总价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这些有目的性的有序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指导我们明确建筑体系和调整设计方案。

浅谈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性能设计 篇11

[关键词]大型商场 安全疏散 集散区 建筑性能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相继建成了不少大型商业建筑,这些大型商业建筑不仅功能齐全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有的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艺术等消费功能于一体;有的是经营品种相对单一,但体量较大的专业市场,这些商业建筑的出现极大地发展了传统商业的功能和形式,丰富和满足了人们日常消费与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与此同时,这类建筑建筑面积较大,人员密集,建筑分隔和商品布置复杂,装修和商品可燃物多,发生火灾时蔓延迅速,给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此类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及日常管理十分重要。本文以一个典型的大型商场在消防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来讨论商场的安全疏散设计以及建筑性能化设计的必要性。

二、大型商業建筑消防设计中面临的问题

在对商场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首先要对其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每个分区的面积应小于或等于4000㎡,每个分区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在首层应有直接对外的出口。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建筑的不断扩大,势必每层都将划分多个防火分区。本文所涉及的大型商场总建筑面积就达90000㎡,共六层,每层达15000㎡,每层需划分4个防火分区,如无中庭还比较容易解决人员疏散问题,而本商场还含有中庭,那么中庭部分就必须划分为一个单独的防火分区,其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就无法实现。因此,在征求了当地消防部门的意见后,利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围出安全通道直通室外,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又明确规定高层建筑内的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对于此类建筑跨度势必很大,因此无法满足此条规定。

近年来,某些地方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法规,规定室内装修设计符合规定时,商场首层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以达到10000㎡;地上二层及二层以上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可以达到5000㎡。这样势必可以解决一些大跨度商场的疏散问题,然而这些都是某些地方上采取的措施,而国家并没有此类规范,这样势必给没有此类规范地方的建筑设计带来一定局限性。

1.如何实施人员疏散

商业营业厅内的人流疏散一般情况是从营业厅内的营业区域到次通道,再到主通道到安全出口,在安全出口前容易形成瓶颈,影响快速疏散,为了缓解安全出口前的拥挤现象,应尽量说服业主牺牲一部分营业面积设置集散区,在集散区范围内不得设置任何有碍疏散的设施以利于人员快速安全地疏散。

对于前面所述的设计是否合理,我们认为还应该在当地消防部门的组织下针对此类商场进行建筑防火性的强化设计。根据该类商场的总体建筑特点和人员分布,充分考虑商场内柜架或是商铺式经营对疏通通道影响的不利因素,结合防排烟方案和措施以及火灾模拟研究结果,计算在最不利情况下,各防火分区人员疏散所需要时间和建筑物所能提供的疏散时间以及对应的疏散通道宽度和距离,为人员疏散提供最佳的参考方案。

2.如何有效设置商业空间

商业运营时,不同业态的商家要求不同规模的营业面积和交易展示界面,往往与防火规范规定的水平分区面积不相符。如果按防火规范的要求分隔大空间商场,往往影响商业业态的布局,制约商业的运作。在安全出口宽度计算时,按照现行规范计算的结果通常高于建设和设计单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经验值,为了满足计算结果需要,各单位对《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的营业厅面积算法的理解不同,常采取扣除自动扶梯等辅助建筑面积和选用营业厅比例下限等做法。另外,传统的人员安全疏散模式都是通过疏散楼梯这一垂直疏散方式进行的,按“建规”计算得出的商业建筑疏散总宽度对于大型商业建筑而言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满足规范即意味着空间中密布楼梯间,将大大减少商业空间,采购流线也无法组织流畅。

三、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的创新构想

建筑防火性能设计是一种新型的防火系统设计思路,是建立在更加理性条件上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它不是根据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设计,而是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首先制定整个防火系统应该达到的性能目标,并针对各类建筑物的实际状态,应用所有可能的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和将导致的后果进行定性、定量地预测与评估,以期得到最佳的防火设计方案和最好的防火保护。性能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它的实现需要各种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的支撑。一个成功的性能化设计不仅可以更符合建筑物本身的要求,而且在同样符合安全的要求下,可以为业主节省不必要的消防设备费用,同时是消除一些火灾隐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性能化设计的发展历程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是建筑设计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火灾性能为基础的性能化设计方法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筑界与消防界的共识,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实行了防火性能化设计规范。如澳大利亚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建筑防火设计规范《Building Code of Australia》(BCA-96),该规范于1997年7月1日起在该国各洲推行。美国于2001年发布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目前,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瑞典、荷兰、西班牙、国际标准组织(ISO)、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研究委员会(CIB)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采用了性能化规范或性能化设计方法。我国也于1996年开始了相关研究,但发展较慢,目前已远远落后于部分发达国家了。

2.合理制定有效的性能化设计方案

(1)明确防火安全目标。防火安全目标是安全系统最终应达到的总体效果,安全目标中还包括两个较为具体的项目“性能目标和性能标准”。性能目标是消防系统必须满足的建筑物在防火、灭火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性能标准更加量化,它是指单个消防设备或整个系统的有关技术指标,性能标准所提供的临界值可以在设计方案中作为计算数据使用。

(2)建筑物内部的可燃物、人员等的具体特征,并确定设计指标。

(3)建立火灾场景模型。该过程涉及到防火设计中一些十分关键的问题,如点火源性状、起火点位置、可燃物种类、火灾荷载、建筑布局等,该过程同时应该给出火灾试验及计算过程需要的技术条件。

(4)选择分析计算方法。

(5)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

(6)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四、结论

我国目前已具备深人开展使用区域模拟计算方法进行设计计算的研究基础,但只有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才能保证性能设计的安全性,并给人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安全概念,因此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中我们所构想的建筑防火性能设计方案是我们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所进行的一个有益尝试,今后我们还有许多实践性的工作要做。同时我们相信有一个好的开端,打实基础,就一定会开创出“建筑防火性能设计”的全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胡隆华.澳大利亚性能化防火规范的结构特点浅析及启发[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5).

[2]刘增青.试论发展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和需要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A].首届亚太消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公共安全出版社,2002.

“飞艇”与商业建筑的未来 篇12

1.1 集市

集市是人类社会发源以来即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商业空间,集市的开放时间和场所源自社会约定,不是固定的。著名的古希腊集市阿哥拉(Agora)通常地处城市中心,形式为露天广场。居民在此进行商业交易,也在此谈论政治、哲学或相互结伴。随着人群聚集,商业交易不断发展,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现存最大的古集市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近4000家商店,60条街道纵横交错。人置身其中,极易迷失方向。

1.2 商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流动性的集市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固定性的商铺应运而生。商铺的服务范围一般较小,因此只在一定范围内相对集中,自然形成商业街区。商铺的规模也较小,在工业革命之前,商铺大多只是手工作坊,能提供的商品数量和种类也较为有限。

1.3 购物商场

工业革命完成后,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机械解放了生产力,机械生产的产品足以使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完成完全货币化、商品化的转变。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大型的购物商场。购物商场将货物集中起来,方便人们挑选。如英国的百年老店赛尔福里奇,美国的梅西百货、尼曼等。大型购物商场商品总量大、内容多、结构复杂,可以充分满足不同购物人群的需求。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达到较为满意的程度之后,购物商场便采取新的策略吸引人群在商场内逗留,增加消费。这些新的策略便包括将休闲娱乐、艺术展览、体育活动甚至居住办公等引入购物中心。购物商场融合的功能越来越多,单体的建筑以不能满足购物商场的需求,这时便出现了商业综合体。

1.4 商业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商业综合体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城市交通。地理位置多在城市核心区或未来的核心区,便于服务居民。

贝诺(Benoy)在新加坡设计的ION Orchard商业综合体即包含了商店、休闲娱乐、体育活动、艺术展厅、城市景观、居住办公等多种功能。通过创造更多的娱乐和户外空间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生活化体验。并通过入口处的大尺度雨棚将市民广场、公共活动空间与建筑融合起来。该项目被选为新加坡四大服务标签之一,可见其在对服务市民的意义之大。

但由于过于综合,商业综合体的尺度巨大,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对小尺度近人空间的需求,因此商业街的形式便出现了。

1.5 商业街

商业街由众多商店、餐饮店、服务店共同组成,按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整齐地排列。其中既有集中商业,又有零散店铺,是购物商场与商铺的有机组合,带给人的是邻里空间的体验。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里的建筑风格活泼有趣,空间开放,又结合了许多花园、庭院和胡同,给人一种亲切社区的感觉。艺术展览不经意的穿插其中,使人感受到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生活情调。商业街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带给人舒适的体验。

1.6 网络购物

随着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地价租金不断上涨,实体商业所需成本越来越高,一些规模较小的商铺无法在大型商场中取得一席之地,纷纷倒闭。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便催生了网络购物的兴起。网络购物无需实体店铺,网络店铺较低的租金大大减少了网络购物的成本。而四通八达的网络面向的人群也比实体商业更加广泛,更容易使用“薄利多销”“价格战”等商业战术。这样一来实体商业便受到更大的冲击。在低价租金不断上涨和网络购物的双重冲击下,实体商业需要转型。

对于消费者来说网络购物增加了许多便利性,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进行消费,不受天气影响,也无需参与城市拥挤的交通。由于网络的通达,网上商品变成了消费者伸手可得的东西。网络购物无需像实体经济那样打造更多附属空间来吸引人群。人们去商场或商业街变成了娱乐休闲为主,购物为辅。

实体商业并没有忘记转型,大型连锁店开通网购通道,将商业策略转于线上,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实体经济越来越衰落的事实。小型店铺转移到租金更为低廉但地段隐蔽,缺少商业吸引的场所。他们利用“线上APP”吸引顾客。在香港,这类店铺随处可见,他们往往藏在废弃的工业建筑或办公楼中,没有购物中庭,店面无法展示在大众眼前,顾客通过“线上APP”得知店铺信息,像走亲访友一样去寻找店铺。但由于数量繁多,竞争激烈,这类店铺也很难长期存活下去。

1.7 未来商业

实体商业正在经受“网购”发达和地价上涨带来的双重压力。但实体商业不可能完全消失,因为网络购物缺乏体验性、实时性。未来商业应结合网络购物和实体商业的优点,减少建筑用地,降低租金;吸收网络购物使“商品向消费者靠拢”的理念,提高可达性。

结合以上,未来商业需要是一个能动的实体,利用上层空间,构建一个漂浮的系统。

2. 启发

2.1 会动的建筑

20世纪中后期,Archigram做了一系列会动的城市的设想。其中,润·埃龙(Ron Herron)设想的行走城市(Walking City),系统由一个智能建筑或机器人组成,人待在巨大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舱内,任意地漂浮在城市上空。生活舱是独立的,但通过插入式的站点可以补充给养或交换居民。瞬时城市(Instant City)是通过飞艇将一些临时性的构筑物(表演空间等)带进相对闭塞的小镇,丰富生活空间。当活动完成,飞艇飞走,城市归于平静。

同一时期Cedric Price设计的Fun Palace是一个内部空间可以自由转换的建筑。在建筑中,结构都是可变的,人可以选择所参与的活动,例如观察别人、自己学习、画画、听音乐、跳舞、聊天等等,建筑空间具有多个层次,具体用作什么功能完全取决于使用者。在这个设计中Cedric Price还采用了机械升降系统,以使人达到不同的高度参与不同的活动,这体现了对“上空”的利用。

2.2 动力

在瞬时城市中建筑师所采用的动力工具是飞艇;在Cedric Price的Fun Palace中建筑师所采用的动力工具是各种机械。

飞艇由气囊与吊舱两部分组成,气囊内充满轻于空气的气体在空气中产生升空浮力,一些装置帮助推进或控制飞行状态。在生活中飞艇常被用于交通、运输、娱乐、赈灾、影视拍摄、科学实验等。CA-3000型组合式载重飞艇长约300米,最大载重可达250吨。完全有能力承载一个商业舱体。而飞艇采用系留方式停泊,不占用土地面积。

飞艇的操作可采用“无人系统”。谷歌推出了一个无人机项目——Tail Sitter,可携带快递包裹,在垂直起飞后还能在水平位置盘旋飞行,当盘旋时利用绞盘把包裹放落在地面上,绞盘末端有一个可以监控包裹是否已经落地的小型电子设备,如果包裹落地,绳子从包裹上松开,再收回到飞行器上。这一实例成功的阐释了飞行器如何携带物品到达既定目的地的过程。

2.3 与现代商业的结合

在一个商业竞赛中我们曾做过如此设想:以飞艇为动力,以舱体为商业空间,飞艇携带商业飞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商业舱体需要一个对接的“落脚点”,“落脚点”分布在城市中,使任何人可在五分钟之内到达。“落脚点”的位置可以是居民楼顶,商场中庭或者广场中心等。商业飞艇通过收集人们的需求信息决定目的地,所携带的商业项目和产品也可通过收集人们的需求信息而调整。以“落脚点”为万达广场为例,商业飞艇停泊在购物商场中庭上方,通过垂直的交通运输系统与商场相连。在此商场消费的人群可以通过商业飞艇的信息收集系统提交自己的需求信息,飞艇飞来,带来自己需要的商品。商业飞艇是物商场的补充,同时商场又是商业飞艇的商品补给站。当商业飞艇收到下一次呼叫,通过信息收集系统可检查商品的缺失与否,如果缺失,则从商场处得到补给。

商业飞艇系统有多个商业飞艇单体构成,在这个系统中,所有商业飞艇共享消费者信息,智能判断哪一个飞艇完成任务效率最高。而所携带的内容,除了商品外还包括餐饮、休闲娱乐、艺术展览,甚至临时性居住等。

到达特定地点之后,飞艇脱离舱体,悬停在建筑上方或空地上,其巨大的尺度和突出的形态可以带来广告效应。

3. 结语与思考

商业飞艇是实体商业与网络购物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在未来商业的发展中,消费者既需要网络购物的便利,又需要实体商业的体验。一个会飞的商业实体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而会飞的商业建筑节约了用地,减少了城市出行交通,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城市问题。未来,我们也许可以依赖商业飞艇解决更多的城市问题,试想,如果将绿地或农场也与商业建筑结合起来,随着商业的增多,城市绿地和农田不减反增,农田生产的粮食可减缓现今粮食短缺的问题,植物产生的代谢产物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能源,可为飞艇提供自给自足的动力。在未来,与飞艇结合的商业建筑不再只是满足交易需求和生活需求,而有可能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大帮手。

摘要:商业建筑的发展历经集市、商铺、购物商场、商业综合体、网络购物等,如今陷入实体经济经受网络经济巨大冲击的时代,而网络经济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和体验需求。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将技术与实体商业结合起来,打造“会飞”的商业建筑,既结合网购物便利、低成本的优点,又能进一步满足人们对购物体验的需求。

关键词:网络购物,实体商业,飞艇

参考文献

[1].Steiner,Hadas A.Beyond Archigram 2008-12-01

上一篇:应用主机下一篇: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