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2024-12-05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共12篇)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篇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 我们不能不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入思考, 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特别是作为新课程改革最活跃的语文学科更应作出积极的回应。而在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明确语文教学的人文培养目标, 寻找达成这一目标的途径, 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语文课程以其鲜明的人文性使之区别于其他课程, 而所有的人文内涵则是渗透在几乎所有的语文因素之中, 无论是语言的还是言语的, 无不是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载体。学生学习语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通过这一载体认识社会生活, 接受人类文明, 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 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 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 进而利用这一载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展现独特个性, 促进自我成长。下面就笔者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切身感受, 管中窥豹, 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以就教于方家。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培养目标

1. 语文教学的第一个任务, 就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可以说,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的工具性作用, 固然是由语言的特性决定的, 可语言作为一个共有的符号系统, 是服务于人类的个体交际需要的, 它的工具功能, 只有在人们的运用过程中, 满足了人们的个体交际需要, 才能得以体现。而个体交际的内容则完全是个体化的, 这就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观内涵, 具有人文性。由此可见,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恰恰是通过言语行为来实现的。言语能力, 即随心所欲地表情达意的能力的形成, 是一个不断吸收语言知识, 且不断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言语实践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发展个性、塑造个人独立人格的过程。因此, 培养学生随心所欲地表情达意的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

2. 语文教学的第二个任务是丰富学生的阅历, 提高学生感受、领悟生活的能力。

作者照片

语文教学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或作品。文章或作品是时代历史的河床, 是社会生活的画卷, 是现实世界的万花筒, 是世事人情的霓虹灯。学生阅读课文时, 或是在历史的河床上拾捡闪光的贝壳, 或是在生活的画册中寻找感人的瞬间, 或是在世界的万花筒里窥探中外奇观, 或是在人世间闪烁的霓虹中领会世事人情。因此, 语文学习有别于其它任何课程, 它既不是专为学习知识, 也不是光为训练技能, 它为的是丰富学生的阅历和情感, 提高学生感受和领悟生活的能力。

3. 语文教学的第三个任务是使学生欣赏并追求真、善、美, 成为高雅且富有情趣的人。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智慧的话, 那么一个人的可爱则决不可能少了情趣。情趣从哪里来呢?它来自于丰富的内心情感, 来自于深切的人文关怀, 来自于广泛的兴趣爱好, 来自于美好的精神期待。而这一切又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在很大程度上, 它滋生于文学的土壤。只有在作家和诗人的眼里, 那些花草树木才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景物, 那电闪雷鸣也不只是自然现象。在作家和诗人的笔下, 天地万物都具有了人一般的灵性, 而人类则更充满了永远也解读不完的奥妙。文学向人们展现了美妙而奇异的世界, 我们的语文教学则向学生打开了进入这个世界的大门。在语文课本里, 收录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涉及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在这些作品里, 学生可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 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可以领略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 感悟时代与个性在作品中打下的深深烙印;可以将自己融入其中, 在精神的园林里徜徉;还可以进行无尽的遐想, 放飞自己的心情与理想。总之, 学生在语文教学中, 能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理的启迪。语文教学应使学生成为高雅而富有情趣的人。

二.达成人文培养目标的途径

明确了语文教学的人文培养目标之后, 重要的是要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切实有效地达成这一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品。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或作品, 都是作者用心血精心酿造的酒, 生活是原料, 情感是酵母。由于作家对生活有着不同的体验, 在表现生活时就蕴涵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 因而酿造出来的作品就必然个性各异、风味迥别。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 教师只有引导他们细细品咂, 才能尝其滋味, 辨其口味, 解其风味。要使学生品出作品的味道, 教师不要贴任何标签, 以免对学生产生心理诱导, 同时,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深入到字里行间, 细细品味;然后, 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尝滋味、到细辨口味, 再到解读风味的由浅入深的过程。

其次是评。品是一个内化的心理过程。只有将内化的东西外现出来, 才能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 使学生的思维更见清晰。因此, 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评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评析, 即对作品作尽可能客观的解读。分析评价, 所依据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作品本身。二是评判, 即在对作品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 从阅读主体——学生的角度, 对作品作出评判。这种评判往往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 也就是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风格、审美情趣等带进阅读的过程, 根据自己的标准, 作出主观的判断。三是评论, 这是阅读理解的最高层次, 学生从作品的解读中跳出来, 站在理性的高度, 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审视的过程, 是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能力、方法等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观产生综合效应的过程;是学生将生活经历、人生体验融入学习活动并得以升华到新的人生境界的过程;是学生展示思维成果、见仁见智、标新立异的过程;总之, 这是一个最具理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获得某种新的认识、新的启迪的过程。

第三是悟。就是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 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 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在文章或作品中, 同一个词, 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便有了不同的涵义;同一句话出自不同人的口, 便有了不同的用意;同样的生活遭遇, 不同的生命主体, 演绎出不同的人生意义, 所有这些, 只有用心领悟, 才能真切沟通作者的情感, 把握作品的真谛。悟, 根据其过程, 又可分为感悟、参悟、顿悟。感悟, 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初步领悟;参悟, 是探究过程中对其规律的一种认知;顿悟, 是认识产生飞跃的瞬间所形成的茅塞顿开的通透状态, 实际上是一种灵感的闪现。学习语言就是在不断感悟、参悟、顿悟的心理历程中, 学为文之道, 悟做人之理;就是在“悟”的实践中, 不断提高悟性。而悟性也就是灵性, 它是智慧的内核, 也是创造性的基因。

第四是化。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学到的一切要在生活中有用, 就如同我们吃进去食物, 要成为供给生命的营养一样, 必须靠消化。语文课本中所学到的东西, 更是无法在生活中生搬硬套, 需要将各种元素组合、融会成整体的素养, 而这种素养, 则在一个人生活的所有细节中流露出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语文学习中, 引导学生“化”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进程中, 一般要经历消化、意化、活化三个阶段。消化就是以理解为基础, 对所学内容经过认真的咀嚼、品味, 在自己心理需求的作用下, 进行分解, 留下对自己最有用的成分;意化是将所领悟到的东西, 进行整合、提炼, 建立起某种联系, 寻找内在规律, 形成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认识;活化则是将一切学习来的东西变成为我所用的财富, 并在运用过程中, 使之创造出新的价值, 活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再生的过程, 是创造的过程。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篇2

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的重要阵地,把握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在新世纪的位置,研究如何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实际,以拓展和深化语言文字工作等,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通知》、《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我校师生语言文字水平。

二.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一)普及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是现代汉语规范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普提出,在20世纪内,实现普通话作为“教学用语、工作用语、宣传用语、交际用语”的目标。据此,我校师生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语言应用水平全面提高,毕业班学生95%以上能达到课程标准对听说的朗读要求,96%以上学生能熟练认读和正确拼写音节,熟悉音序查字法。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教师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学校非教学工作人员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1、把推行普通话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条件之一;作为对社会、对家长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

2、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学科教学规范之中。学校规定: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的讲课与提问、实验指导、辅导答疑、考试、考查、监考等场合。特别是在语文教师必须带头讲好普通话,育人中学的学生个个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地进行辩论、演讲和采访。

3、让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学校领导要带头说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常用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100%使用普通话;与家长沟通时也100%使用普通话,让家长也习惯用普通话与学校沟通。

4、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和其它集体活动中,100%以上使用普通话;学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它集体活动中,100%以上使用普通话。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生能读准常用汉字的字音,能正确地用普通话语音读出学过的词语,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5、学生在各学科各课程教学活动中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如课堂提问、答问问题、课堂讨论以及校园内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等。

(二)使用规范汉字

汉字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是推广和普及汉字规范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培养学生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抓好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工作。

1、各学科教师具备正确使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其中语文教师熟悉汉字的各项规范标准。教师书写教案、编写教学计划及撰写其他教学文件时均应注意规范用字,教学中直接面对学生的文字使用,如板书、多媒体课件、试卷、作业阅批等方面必须严格要求,不得使用不规范汉字,避免以讹传讹,误导学生,误人子弟。教师在板书、课件、投影、作业批改等面向广大学生的手写字,一律要求使用规范字,认真组织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学习掌握好《第一批异形整理表》,以身作则,树立规范意识。

2、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字规范化标准知识教育,加强对学生写字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用字规范意识和书写技能,能正确分辨其识字范围的规范字和不规范字,能正确书写汉字,字形笔划规范。学生在上课学习中均要求使用规范汉字,各科作业、考试考查答卷等出现不规范汉字,教师可酌情扣分,尤其语文科更应从严把关。

3、净化环境,规范校园用语。学校的公文材料、校刊、印章、名称牌、标语、电子屏幕、橱窗、黑板报、学生试卷及其它印刷物等用字,确保校园用语用字规范化。

4、师生在校内的集体第二课堂活动中也要自觉规范汉字。如在校内集会、学术报告、各类比赛、竞赛均用普通话交流,各种张贴物(如海报、通知等)、各种宣传媒体(如印刷物、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网页、校刊校报等)更要成为规范用字的典范。

(三)寻求有效途径,扩大辐射范围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一条强有力的纽带。为此,在抓好师生中推普、推规工作的同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要求学生坚持在家庭中,在社会上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由学校到家庭、由家庭辐射到社会,使学校成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补充渠道,形成有效推普、推规辐射网,扩大“双推”工作影响力。三.检验落实的具体规定

1、全体教师都应按规定要求,自觉参加上级普通话有关水平测试培训,并通过统一水平测试,达到规定相关等级,持有相应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

2、教师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情况将作为教师业务考评、职称评聘、教育教学方面评优评先的参考。对已取得普通话达标等级证书但普通话水平下降的教师定期组织再培训;对普通话达标后仍用方言进行教学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将教师教学中使用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情况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与考核的基本内容之一。

4、对教师教案本、听课本、板书、作业批改,以及学校的各种标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标语(牌)、多媒体课件、试卷等一律要求使用规范字,每学期派专职人员进行检查,通报检查结果。

5、学校行政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要关注教师使用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与有关教师交流,促进规范和提高。

6、制定奖惩措施,确保校园推广普通话工作落到实处。每学期结束召开一次总结分析大会,总结校园推广普通话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表彰奖励一批在推广普通话活动的优秀集体和个人。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依靠制度的刚性战胜习俗的惰性,凡是在校园内未说普通话的师生个人每次扣0.5分,列入师生的综合评价,教师有义务每周登记3例违规的学生。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方式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法律人才、医务人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被并列为三大热门人才。而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社工专业学生与社会的要求存在差异。毕业生与社工实务部门(用人单位)反映最强烈的是工作能力不足。究其原因,是高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基础性的人才工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是撬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阿基米德支点。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涉及培养目标和实现方式。培养目标是导向,实现方式是手段,培养目标决定了实现方式。所以,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必须同时考虑,缺一不可。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储备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要打好知识基础,其第一要务是掌握专业知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可以分成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所谓内部的知识,就是由若干专业课程所承载的知识;所谓外部的知识,主要是指与社会工作相关联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现行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模式,是侧重于传授专业内部的知识,强调专业的理论知识,要求本科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课程,这当然是必须的。然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仅仅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内部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专业的内部知识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但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对应的社会现象却不是独立的、更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社会现象密不可分的,毫无疑问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毛泽东同志曾说:“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是这样,以专业学习为主,兼学其他学科。即不但要学社会工作,也要学文学、史学、法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还要了解自然科学。因此,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优秀的本科生,除了提供足够的专业内部知识,还应当提供足够的专业外部知识。目前要特别强调的是,只有加大专业外部知识的供给力度,才能更好地造就在专业知识上内外兼备的本科生。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学习实践统一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绝大多数都将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必须强调知行合一:既具备与社会工作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也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中国文化传统一贯强调知行合一,认为仅仅是知道某个道理而不能付诸行动,并不是真正的知,“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最好的诠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指出,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还要“改造世界”。所以,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既要掌握各种理论知识,更要拥有实践能力。当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改造世界”的行动能力主要是与社会工作实务相关的能力,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特别是把事情办好、办妥、办成的能力。

当前,一些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虽然初步掌握了一些概念、特征、构成要素,但实践能力不够。不能周到地谋划,不能事先预计事态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就叫“知而不行”,出现跛足现象。因此,应当明确社工实务部门(民政部门、社工专业机构等)在社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社工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实务部门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参与和全方位的提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社工专业人才。

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德智关系协调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应当德智兼备。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智,是指具备社会工作专业方面的才智、才华、智慧、智识;德是指具备正义感、责任感和道德感、伦理观念、担当精神等。

“德”可以解释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人格素养,“智”可以解释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素养。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从事其工作时,他的才智和专业知识应当不低于服务对象,否则,怎么能够让人信服他的工作?因此,在实务中,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要能够表现出不低于普通人的知识、智慧和修养。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具备“智”,而没有正义感、责任感、道德感和伦理修养,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理,如果仅仅具备“德”,而智慧不够,也不大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既要给本科学生以智识的指引,更要给他们的心灵灌注正义感、担当精神。也就是说,要从专业素养与伦理修养两个相互依赖的维度,造就德智齐备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务实独立相济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工作是面向现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交流合作是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依靠个人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强调相互合作。要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立场。虽然事有常理,但对其的解读需要个体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独立思考与判断,所以,社会工作专业一方面教育要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关注现实、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立场,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批判性思维。独立和批判才能带来思考和研究,才能不断创新开拓。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实现方式,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根据现有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环境, 坚持内外兼备、知行合一、德智双修、合独并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滕飞. 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J]. 高教研究,2014(5),219.

[2] 高云飞.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有属性解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33-35.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篇4

关键词:目标定位,异域文化,强化训练,小组合作,创设情境

英语是我国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英语而言,它能让儿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拓展思维方式,感受不同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我国在各方面不断与国际接轨,近期教育部发出关于积极推进小学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把小学外语教学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让小学英语教学更具挑战性。

和其他课程一样,英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培养人的素养,而不是单纯地提升知识能力,而对小学来讲,培养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正处于特殊的心理和生理时期,不论是学习习惯、人格形成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也正是人才培育的最佳时期,所以小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十分重要,找准了正确的定位,并沿着这个方向开展有效的教学实践,才能与时俱进,满足不断变化的小学英语教学。

一、培养目标定位

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一定要科学判断,理论联系实际,并要得到实际效果的检验,我们通过多年英语教学的经验积累,并以心理学为依据,结合教材,总结出能适合现代中国儿童的英语培养目标。

1. 紧抓语言学习特点,培养听、说、看能力

这是语言学习的特点,一定要最终定位到听、说、看。但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这些能力的提高要到什么程度,很显然,对于小学而言,一定是初等的,坚持做到能感受,对方向就行了,也就是说学生能感受到英语的语言环境特点,把握学习的大方向,不一定要达到交流,听懂,相比之下,听比说为先,看要做得更多。

2. 异域文化的熏陶提升素质优化度

我们总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优势,能汲取更多不同地域的文化精华,对个人素养的提高一定是非常有益的。对于中国孩子而言,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大,语言环境的巨大反差,却更加为文化的提升腾出了空间。将英语学习完全看成一种语言的学习、一种知识的掌握就大错特错了。

3. 养成习惯,受益拓展至多方面

学习是一种艺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受益终生。在英语学习中,有很多学习环节是和其他学科不同的,这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好方式。比如,勇于表达,这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而这个能力也是整个人的素养的培育目标。还有,多人参与,交流互动,都会体现在英语教学中,也会对学生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而儿童时期这个能力的形成就更有意义了。

4. 快乐学习,潜移默化形成人生方向

首先,小学英语的培育目标必须是快乐,不然就失去了意义。由于英语学习的途径广泛、个人倾向性强,达到这个目标是很容易的,但不是快乐就失去了控制,就没有了整体目标,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人的培育大方向,小中见大。

二、教学实践尝试

教学培养目标是纲领,而教学实践才是具体实施方法。两者有效结合才能产生效率。以下是新形势下针对小学英语的具体教学实践尝试。

1. 激发兴趣,领生入门

常言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领”就是教师的责任,对于英语来讲就更为重要,对儿童来讲,英语是完全陌生的事物,对于家长来讲,缺乏教育经验,但越是陌生的,越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兴趣”就是一个好的办法。对初学英语者,这个办法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并且往往效果不错。比如,我们可以在学习初期,脱离教材,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回家后向父母展示,一句“go to bed”“I love you”足以让家长欣慰,更让孩子有了成就感。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一首英文歌、记一些外国城市等途径感受英语,让孩子喜欢上英语,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2. 让“说“常驻,强化训练

“说”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儿童学语言就如当初学说话,其实他们的能力是惊人的,因此,强化训练也很必要,所谓强化训练就是指把“说”经常性地挂在嘴边,经常性地留在生活、学习的场所、环节。比如问候语,各种礼节等。当然也要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活动,比如在课堂上设计一个“课前5分钟问答”:利用5分钟时间,在进入正式课堂教学前,师生有一次简短的问答,随意的、轻松的,但注意,一定不要完全让学生全部用英语,并且教师要把所有的话语翻译好,比较明确地说出来,没必要当场学会,顺其自然,日久天长,就会有效果。

3. 小组合作学习,让“交流”轻松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即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对小学英语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要在教师的严格掌控中进行。小组的分类也不是唯一的,大致可以是有两个类别:(1)常规性的,比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按全班正常的座次,将邻近的学生编制成学习小组,每组4~6人为准。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完全是随意的、空间性的,打消了学生间的等级障碍,可以经常性开展。(2)课后的小组,根据学生的不同,如性格爱好、语言能力、知识广泛度等,小组人数2~4人不等,这样的小组既可学习教材内容,又可拓展学习空间,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

4. 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习

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到无处不在的地步,网络资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科学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集视、听于一体,还能动手操作,网络资源又为之提供了大量信息:(1)利用常规性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刺激学生感官,达到学习效果。(2)利用课件游戏,在玩中学习。如我们有一款找朋友游戏课件:学生进入课件游戏,一边听音乐一边把单词拖到相应图片上方的托盘上,或看到单词飘过时点击屏幕下方相应的图片。这种游戏达到了将英文单词这一抽象符号与具体的表象之间联系起来的效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张登秀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等重要。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思维能力;训练拓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是这样阐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工具”性质的,即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跟读、分角色朗读、抄写词句、背诵课文等常见的教学活动,只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记忆能力,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引导。长此以往,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多设计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设置“听力障碍”,训练学生灵活思维

小学英语听力测试一般着重考查学生听后直接获取信息的能力,但这样的练习不利于学生形成听并思考的好习惯。如果在听力训练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思维转换的问题,学生边听边思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听的专注度和思维能力。以下是我设计的听力训练的题目:

例1.(听力原文一)

在以上看似简单的对话及试题中,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思维障碍:学生听到的是“Today is Friday.今天星期五”,而设置的问题是“What day was yesterday?昨天星期几”,因此学生需要稍加思考,进行思维转换才能选出正确答案。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例2.(听力原文二)

在考查数字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做“加减”的听力题,这样,学生必须认真听完整个对话,会边听、边快速地做记录,还要动一番脑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学生才逐渐“会听”,听的习惯得以养成,思维才会更加灵活。

二、进行词汇分类、归纳,训练学生的理解联系能力和发散思维

对词汇进行分类、归纳,能有效训练学生对比、联系、归纳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tiger dog lion sheep pig duck cock giraffe panda...(也可以用

果,从而巩固了单词的词义。(3)更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法,如让学生观看英文短片,通过字幕,在学生能看懂的情况下,重复播放,最后达到基本记住。

5. 创设情境,提升表达能力

语言最终是要表达的,是要进入生活的。因此,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创设情境法。可以以教材为素材,将学生分成角色,达到听说、图片代替单词)

学生在识别单词的同时,不仅要将“词”与“意”联系起来,而且还需要不断地思考哪些动物不属于农场动物。

第一组为控制性练习,学生在比较、归纳之后很容易选出答案T-shirt,因为T-shirt是单数形式,其余均为复数形式。第二组为非控制性练习,答案可以多样,只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即可。例如:

上例中,以学习过的词汇为基础,增添了开放性的内容,学生积极思考,对这些词汇进行对比、归类、联系,最后做出判断,学生必须整合所学语言才能做出正确的表达。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词汇句型的对比和归纳,发散思维得到极大的训练,也在思考中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真实交流,提高学生的拓展、应用性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无处不在。可以在热身环节,也可以发生在课中、课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学习与现实运用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

在谈论“昨天做过的事”这个话题时,老师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在真实的语境中帮助学生把以前所学语言进行综合运用。经常进行这样的对话,学生将不再害怕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开口说英语也不再是难事,学生们将会对“哑巴英语”说Bye-bye了。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等重要。英语教师们都意识到了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英语教师们应开动脑筋,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在发展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沈峰.Planning for the weekend对话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设计,2013.

交流一致的效果,也可以单独形成脚本,作为大型活动课,也就是我们说的课本剧。

参考文献

[1]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03.

优秀生的培养目标及措施 篇5

一、指导思想

开展优秀生的培养其目的是: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充分激发学生大脑活动,挖掘其潜能,训练其技能,提高竞技水平,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开心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砺炼顽强品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培养目标

1、以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 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2、在辅导、培训、竞赛等活动中培养优秀学生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思考。

三、培养对象及情况分析

吴秋星:对于数学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同时有一种执着追求的刨根问底的劲头,对于数学有积极独特的理解。樊娟:该名学生在数学上有不错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一直以来数学成绩非常的稳定和突出,一直位居全班第一的位置。常规的课堂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因此有必要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数学学习。

吴永玲:在数学活动中,该生的数学技能不是最突出的但是她对学的兴趣非常的浓厚,且数学的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因此只要提高技能的训练,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王灿:对于数学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数学思维非常敏锐。

四、培养措施

1、严格组织、周密安排。指定详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和时间表,定期根据各个学生的特长进行辅导和培训。

2、认真实施、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特长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措施。

3、创设平台、促进发展。积极创设班级数学竞赛,通过各种竞赛来促进其发展。

4、发挥特长、共同进步。充分发挥这几名学生的特长优势,带动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达到全班共同进步的最终目的。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结构趋势 培养目标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是中共中央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變目前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不合理状况,使之趋于合理,提高国家未来劳动大军的基本素质。本文从中等教育结构趋势和现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两方面谈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考。

一、中等教育结构趋势——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

本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引起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突破性变化,为了使职业技术教育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各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数量上有很大发展,据有关资料,其职业教育约占中等教育阶段的65%—70%。我国职业教育较为落后,但发展较快。但全国高校招生“双轨制”的改革,中等专业学校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而经济体制改革中,“精简优化”“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为主题的企业竞争机制,使对毕业生的分配、需求很不稳定。面对招生、分配两头难的实际情况,就要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结构,拓宽办学思路。

1.以全日制正规教育为主体。以初、高中毕业生组成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员,是学校最基础的培养对象,占学校培养对象的绝大部分。由于他们在校时间长,接受的教育系统而全面,这些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反应了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他们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2.联合办学。一般作法是由联办双方协商并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书,规定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常由甲方负责提供校舍、文化课师资及负责教学安排管理;乙方负责配备专业课老师,解决实习场地,协助解决部分教育经费。这种办学思路,解决了校舍闲置问题,防止资源浪费,充分调动师资力量,增加了学校收入。联合办学这种办学途径正在被大多数学校认识和利用。

3.采用远距离教育手段。这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尝试。这种手段的主渠道是经过函授辅导及自学,使学员达到中专科技文化水平。随着电化教学的逐步普及,电视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在这方面的应用,采用远距离教育手段的优势越来明显:最低限度的占用学校的教育设施,拓展了学员学习的自由度及能动性,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

4.建立职工再教育培训基地。随着新、高科技应用于生产,造成职业的交换和实业。一次职业训练已不能保证一生的享用,迫切使人们要重新接受训练,不断受教育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即使从事同一种职业,由于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劳动者接受再教育,提高整体文化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企业内教育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回归教育的主张——边劳动,边视社会需要返校学习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全日制正规学生的需求将逐步稳定,而开办对在岗职工的再教育,对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层次,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现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创造型人才

教育为什么要改革?就是要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教育的目的;明确什么是好人才,是我们进行改革的前提。培养目标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好人才,一言以蔽之,就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培养人才,一定要按照新时代的需要来培养。

1.专才与通才

有人说,古代是通才取胜,近代是专才取胜。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通才与专才的结合,要求人的适应、应变与创造能力高度发展。一般而言,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的教育,称为通才教育。应当认识到,通与专是对立统一的,培养人才需要二者的统一,但也要注意有所侧重。对于专门从事技术的人员,在专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更侧重于专才。通才与专才是相对而言的,专中有通,通中有专。通与专或称为博与专代表一种智能结构,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对从业者的智能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的是使得专人与通才的比例达到最优化。

2.创造性人才

传统教育不把学生看作是有巨大潜在能力和不同个性特点的活生生的人,而仅仅看成是“储备知识的仓库”。现代教育,则重视对创造力的研究,培养创造型人才。什么是创造性人才,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但归纳各家研究,创造型人才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创造性人才,感觉、知觉、感情都极敏锐,心扉开放,总想开拓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于所处世界的经验。(2)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凭直觉抓住意义,对不存在的事物感兴趣。(3)对非合理事物、无序的东西是宽容的;他所感兴趣的不是单纯明快的事物,而是复杂的和标准不明的事物。(4)不屈于压力,不因循守旧,思考和行动有独立性。(5)好奇心强,冒险。找现状的缺陷,不满于现状。

如何培养专才、通才结合的创造性人才,是现代教育面临的心得课题。迄今为止,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的研究结果意见不一;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高创造力者必有较高的智力,而高智力者却不能保证就有高创造力;低智力者创造力必低。由于创造力与智力的不一致性,决定了教育在这方面有它复杂的任务。(1)传递文化,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2)鼓励他发挥天才、能力、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3)密切注意个人的独特性,而不是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篇7

1 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培养目标决定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包括政治思想、业务素质、业务能力等总体要求, 是教学计划制订、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质量的依据或“龙头”[1], 它关系到学生今后发展的潜力。国内各院校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各有特色。例如,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适应我国21世纪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护理知识、技能、素质, 以及在护理领域有独立判断、决策能力的临床护理骨干、护理师资、护理管理和护理研究的高级护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敬业精神、协调能力和良好心理品质, 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知识, 系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能在医疗卫生、健康保健、预防医学和疾病控制等领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护理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 能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护理科研工作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等。有的院校甚至把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混为一体。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格定位问题, 必须全面、准确、科学。比较准确地讲, 培养目标应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或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发展) 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熟练掌握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 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初步掌握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预防保健、护理科研工作和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创新型高级护理人才。对适用型 (或应用型) 高级人才的提法是否恰当, 存在不同观点, 理论型同样适用, 旨在不同领域, 所以从本质上讲就是高级护理人才。因为本科教育是最高层次的专业教育, 而研究生教育虽然比本科层次高, 但它主要是针对该专业某一学科方向的深层次教育, 主要是拓宽某学科领域的知识面和技术及科研方法的教育, 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培养目标定位应科学、全面、客观、准确, 它是对人才培养规格、模式、学生知识结构的总体目标。

2 教学计划的制订

本科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培养方案) 是严格根据培养目标制订的, 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是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 也是组织和管理教学的主要依据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基础性文件[2]。因此, 教学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性教学文件。课程设置、培养要求要紧扣、服从培养目标, 科学设置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 形成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的可行性教学计划。

目前, 我国全日制护理专业教育主要有本科、专科、中专等不同层次。但从根本上讲本科层次与其他层次相比, 除学生起点、学制和每门学科教学、实验、实习时数不同外,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没有明显区别, 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本科护生较其他层次护生没有明显优势。甚至一些基层临床医院更愿意用中专和大专毕业的护生, 这说明本科护生优势不够突出, 这与本科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有极大关系。因此, 要想本科护生毕业后在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首先要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培养要求等环节上有所调整, 在总体培养方案和各教学环节中加强教学内容的组织。笔者就本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参考方案 (见表1) 。

3 学时安排

3.1 各学科教学时数

根据四年、五年不同学制, 以每学年按38个教学周 (含考试考查) , 每周按24~26学时计算, 四年制共3 100学时, 五年制共3 900学时。另外每学期安排1周机动, 由各学科酌情分配学时数 (含理论、实验、实习、见习) 。

3.2 学科课程设置

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的开课形式和意义并不了解, 但若不选修该类课程就会造成学生专业知识不全面。学生在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接受专业教育, 因此, 选修课应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 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3.3 自学课程设置

(1) 本科护生文化素质高, 自学、分析问题能力较其他层次护生强, 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2) 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只要有高质量的教材和提纲,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达到教学要求。这类课程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少, 没有特别的难点, 在适当的时候针对较抽象的理论和难点开设少量的专题讲座, 就能达到教学目的。

(3) 自学课程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 而是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措施, 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考核不及格者需重修课程。

目前, 本科护理专业使用的大部分专业基础、临床课统编教材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教材内容深度不够、知识系统性不够严谨、连贯性不强、质量不高等问题, 成为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提高本科护理教育质量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需要从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探讨和研究。

摘要: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包括政治思想、业务素质、业务能力, 是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教学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是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具体体现, 是组织、管理教学及监控教学质量的依据。就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制订、课程设置进行探讨。

关键词: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史平.护理本科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之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 2007, (6) :64.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篇8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互动式教学,司法考试,职业道德

我国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 高等法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合二为一, 法学教育并非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阶段。在高校教学中, 没有一个明确的观念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 法学院成为远离尘嚣的经院式教学阵地, 造成的现状是毕业生既不通实务操作, 也不精通法学理论, 法学人才的低层次饱和相当严重。

法学教育应该是培育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 法律实践和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将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具备法学教育背景的法律职业者也无法构成同质的法律职业群体, 难以形成共同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环境。在本科法学教育阶段, 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法律程序方面的训练以外, 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 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不可能, 也不应当相距甚远。

由于观念上的缺失导致法学本科理论教育与培养技能相分离, 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在教学方法上还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 不重视互动教学、案例教学。由于我国是采用大陆法系的成文法模式, 决定了课堂主要以对学生进行注解式的系统理论讲授为主, 重点在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 缺乏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观念。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补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扔笔记, 他们记了大量的机械的概念和生硬的法律条文, 一接触到实务便一头雾水。第二是教学与实践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虽然每个法律院系在四年的本科教育期间都会安排至少2个月左右的专业实习时间, 但由于就业的压力, 这个时间被学生用来复习考研、考公务员及参加其他一些技能考试, 实习往往流于形式, 学生没有练习实务操作能力, 对于理论的掌握还是停留在书本上。因此, 近年来法律实践部门普遍反映法律院系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对法律实务运作方式不了解, 在短期内不能进入角色, 而毕业生们也深深体会到在校接受的法学教育的封闭性与局限性。可见, 经过四年高等法学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司法实务的需要, 法学教育与实际司法运作存在着一定距离。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模糊是问题存在的根源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希望获得的结果, 直接决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灵魂。笔者认为, 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是造成法学教育尴尬的深层次原因, 必须对我国的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认真思考和准确定位。

从国外情况看, 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教育模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分离型;一种是混合型。分离型教育模式, 即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分离, 学生首先在高校接受的是素质教育, 其主要着重于法律知识的培养, 以受教育者获得研究能力为目标, 通过古今中外的理论、学说、著作的学习, 以求掌握法律的基本精神、发展动态以及思维能力, 为日后的法学研究、法律判例的创造夯实基础。素质教育结束后, 通过相关的考试, 学生再进入专门的院校或机构接受职业教育。比如在英国就是由专门的律师学院承担法律职业教育任务。另一种混合型教育模式就是将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法律教育的两个环节, 学生在完成了高等法律教育并通过有关考试之后, 便能够从事法律职业工作而成为法律职业人员, 比如美国的法学教育。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般是套用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 简单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从事政法实际工作的法律专门人才”。对法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职业道德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的是混合式模式, 由于当时的高等教育属精英式教育, 加之20世纪80年代的法律规定尚处于起步阶段, 法学领域急需法律研究人员, 而且在司法实践中, 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较为缺失, 所以是以通识教育, 或者说素质教育为重心。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客观现实发生了质的变化, 1999年高校扩招, 大众化的法学教育已成现实;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的发展, 法学专业日益成为一门显学, 除了传统的法学院校之外, 其他的综合类、理工类高校也纷纷设置法学专业并开始大规模招生, 导致法学人才质量良莠不齐。所以法学本科教育到底应当教给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培养出什么样的法律人才这一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对于这一问题, 可谓见仁见智。

笔者认为, 针对法学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言, 本科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应当是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以职业教育为主, 即具有通识基础和职业定向的教育模式。理由如下:

第一, 本科生基本上都是出高中校门后直接进入大学校门, 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 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储备处于起步阶段, 这个时候大学给予他们的首先应当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也就是使大学生首先学会做人, 懂得做人的道理, 即“先成人、再成才”。这是大学接过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接力棒承担的则无旁贷的义务, 或者说, 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 在大学阶段, 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素质教育, 而大学的这个责任的承担无疑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来进行的。所以, 那种提倡法学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笔者认为任何一所大学对学生的教育首先是基础的人文社科教育, 关注其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等等, 即使是实践性极强的法学院校也不例外。

第二, 因为法学与医学一样属于应用型学科, 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学生在毕业之后当然最好是走向专业对口的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及公司企业、政府部门的法律岗位等, 但上岗前他们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实务培训, 是离开学校后直接从事法律职业的, 这就要求法学本科教育在完成基本的通识教育之后, 应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中心任务, 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法律实务的操作, 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反之, 则我们的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

在科学教育目标指导下的教学模式

(一) 互动式教学法是教学的主要手段

教学方法是针对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 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法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社会科学, 决定了法科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律知识的基础性功能, 而且承担着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的操作性功能。笔者认为, 基于培养法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教学手段。简单来说, 互动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 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 以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精心备课, 在课前设计好课堂上启发学生的事例、案例;或者事先给学生一些问题, 引导他们自己收集资料, 在课堂上主持学生的讨论。互动式教学强调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为中心, 在教师方面, 教师不仅要精讲课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重要的是须围绕一些社会现象, 一些典型案例来分析其中包含的法律问题。教师还可以在上课之前将下堂课准备学习的知识梗概事先告知学生, 使学生有机会提前进行预习和收集资料。在学生方面, 强调课前充分预习、阅读完教师所指定的书目以后, 举一反三式地主动学习。在互动式教学法的课堂上, 学生不仅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在阅读中不解或存疑的问题, 甚至可以提出不同于课本及教师的观点, 这样, 学生是一种能动的、蕴含创新意识的学习。此方法不仅适用于应用法学学科, 而且对理论法学学科同样适用。

(二) 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相结合是有效措施

实际上, 司法考试是联系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之间的一座桥梁。司法考试的目的是通过一项公认的相对更公平、更科学的选择办法, 将最优秀的人员吸纳到司法队伍中来。这项工作的基础是国家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制度尽管是第二位的, 只反映需求, 但是应该、也必然会对法学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法学教育的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使得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相互促进, 而不是相互割裂。司法考试为法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使有志于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们不得不倚重法学教育, 毕竟在这里有最完整、最正规的法学教育体系;反过来, 司法考试也使得法学教育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目标, 因为学生是大学最好的品牌标志,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是学校的第一目标。所以重视司法考试的导向意义,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法学教育资源, 提高法律职业者素质, 而且在促进法律工作者的同质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 教师应当关注司法考试, 关注考试内容和课堂教学的结合。实际上, 这样的教学比较生动, 也是学生乐意接受的。而且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就业的门槛设置较高, 要从事传统的法律职业, 如法官、检察官、公证员、律师, 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所以, 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学生的就业机会也可以大大提高。

(三) 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是关键

法学本科教育不仅是要传播与普及法律知识, 培养法律实务方面的人才, 更是要塑造法律人的公正与正义的法律信念。在国家推进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中, 人们意识到, 仅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于建设一个法治国家远远不够, 因为维持一种实在法体系, 有赖于那些对它的管理和执行负有责任的人, 如法官、警察和法律界人士的笃诚。所以, 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不仅是要传播与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律实务人才, 更是要塑造法律人的公平正义的法律信仰。早在20世纪30年代, 我国著名法学教育家孙晓楼就提出过, 法律人应当具备三种素质:第一是法律学问, 第二是社会常识, 第三是法律道德。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 也是最通俗的、最直接的关于法律人的通识标准。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从国外法学教育经验来看, 他们早已在不断探寻进行有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美国在1972年“水门事件”后就认识到:法律职业道德只有从法律人养成阶段的大学法学教育开始培养, 才能使未来的法律职业者在专业水平提升的同时职业道德水准也得到升华。他们将职业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 要求法律学生花30课时以上学习律师们在执业时所面临的职业道德问题、律师的行为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职业道德指南的材料。

在我国,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内在联系到现在还被人为地阻隔起来, 国内的法学院系基本都没有重视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课程, 四年大学教育缺乏一套体系化的道德情操课程设计。我们的法学教育应像重视理论教育一样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比如用开设专门的课程、开展讲座、举办辩论赛等各种方法将职业精神教育推展开, 在各专业课的讲授中及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熏陶。如此, 才能逐步将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 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 即“知之”到“信之”的态度或情感的养成才是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宪义, 张文显.二十一世纪中国法律教育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邵俊武.再论新时期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J].法学评论, 2004, 5.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篇9

关键词:统计软件,实践教学,试验设计,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

一、引言

制药工程专业和生物工程专业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均很强的工科类学科, 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1,2]。因此, 在培养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过程中, 对学生能否熟练且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试验提出了要求。

众所周知, 统计学课程不仅具有严谨的理论性和科学性, 更是兼具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3], 它涵盖试验的科学设计、试验方案的具体实施以及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各个环节[4]。因而, 在专业化统计分析软件日益渗透于科学试验设计以及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的大环境下[5], 引入适当的统计学软件来辅助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尤其是如何利用统计软件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主导着整个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好与坏的关键。

因此, 在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 以统计软件为媒介驱动学生主动设计并实施试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以统计软件为媒介驱动的实践教学过程

(一) 统计软件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在制药工作和生物工程这两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们提出以统计软件主导学生独立设计、实施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教学模式。既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和统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基础上, 使得学生能够根据实践内容主动利用统计软件完成试验的科学设计、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论的精确阐释等具体过程。以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常涉及的研究内容———微生物制药为例, 如何优化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以提高药物产量是这些专业经常要面临的研究课题[6]。而采用怎样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优化, 如何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无不与统计学课程的众多知识点密切相关。

(二) 实施实践教学的具体举例

在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们以阿舒假囊酵母产核黄素的发酵培养基优化为切入点, 学生可以利用统计软件自主选择不同的试验设计方法安排实验, 如正交设计、响应面设计、均匀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等。例如, 有同学以阿舒假囊酵母发酵产核黄素的能力为实验考察目标, 利用L9 (34) 正交设计方法对阿舒假囊酵母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酵母膏、玉米浆和KH2PO4进行了优化。他们所安排的实验因素和水平如表1所示, 由统计软件自动生成的实验方案及各方案下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学生根据表2的实验结果, 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得到的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学生根据表2的极差分析和表3的方差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所考察的各个因子对核黄素产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且影响大小分别为B因素 (酵母膏) 、C因素 (玉米浆) 、D因素 (KH2PO4) 和A因素 (葡萄糖) ;其中, 发酵培养基中有机氮源的用量对核黄素的合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 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

在之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学生面对实际的试验设计往往觉得无从下手。而将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融入到具体的试验过程中, 学生在利用软件确定好试验设计方法后, 逐步完成实验的实施以及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直至得到科学结论。

整个实践教学过程, 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更是提高了学生应用统计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因此, 学生通过统计软件自行设计并实施试验方案,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是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展望

如何将工科类的本科生培养成为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直是高等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7]。尽管当前各高校日益注重实践教学的实施, 然而在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设置上却往往缺乏科学性, 严重地影响了工科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我们从制药工程及生物工程的专业特点出发, 提出了以统计软件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既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以统计软件主导学生独立设计、实施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这将是适应制药工程和生物工程这两个工科专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环节和举措。

参考文献

[1]邹长军, 吴雁, 兰贵红, 陈秀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 6 (2) :95-97.

[2]张艳军, 于虹, 高秀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强药学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5 (3) :153-154.

[3]宁海龙, 李文霞, 金益.信息时代生物统计学教学的特点与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91-92.

[4]明道绪.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5]王伟, 崔秀珍, 吴世秀.生物统计学教学特点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3 (1) :17-18.

[6]俞俊棠, 唐孝宣, 邬行彦, 李友荣, 金青萍.新编生物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体育实践能力目标体系及培养对策 篇10

一、体育实践能力的涵义

所谓能力, 是指“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 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动力量。”由此我们可以把体育实践能力理解为:一个人在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基础上, 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对自身的体育活动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情操行为的一种综合能力, 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体育实践能力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体能和运动能力、体育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体能和运动能力是指具有与年龄相适应的体能和基本活动能力, 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和经验, 具有学习和从事适宜运动的能力。体育锻炼能力是指能准确地判断自己身体状况和锻炼的需要, 为自己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并安全地从事锻炼的能力。体育娱乐能力是指能在各种场合和条件下, 运用多运动和身体练习, 与同伴进行愉快的体育娱乐的能力。体育欣赏能力是指能理性和愉快地对体育竞赛和表演进行观赏, 并能对有关问题的社会背景进行洞察和客观的分析。

二、新的目标体系与以往的“三大目标”的比较 (见表1)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新的目标体系有以下特点:

(1) 紧密地与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结合, 目标以能力的范畴出现, 可以使体育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2) 通过对“体育实践能力”具体划分, 使以往一直抽象的“体育能力”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使培养有的放矢。

(3) 新的目标体系把学生现在的体育学习和未来的体育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 是一个既着眼现在又瞄准未来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4) 新的目标体系强调了“实践”的内涵, 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体育知识和技能这两大方面。

(5) 新的目标体系与原有的目标体系并不冲突, 只是比原来的目标更加务实和具体, 也更具有体育的特点, 也更指向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了。

表1新旧目标体系比较表

三、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对策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立足终身体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体育教学应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 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 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使学生健康成长。

在现行的学校体育中, 过多地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近期效益, 忽视学生毕业后要继续进行体育运动的教育。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和终身体育脱节, 这对增进学生的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要转换观念, 以学生终身体育为主线, 在新的目标体系的指导下, 把各项目标落到实处, 使目标具体化, 使学生终生受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 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 实行课内外相结合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体, 它包括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两个层面。实行课内外相结合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保证。注重体育课教学向课外体育活动延伸, 向社会体育的延伸, 把在校期间的体育效益与终身受益结合起来。课上突出教学过程, 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学会锻炼方法。课外突出活动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 提高体育能力, 养成锻炼习惯。

(3)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锻炼的方法, 才能使其真正自主地学习和锻炼的途径, 才是保持其终生体育的保证。因此教师要少讲, 精讲, 更要引导学生的讨论。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他们在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 掌握学习的方法, 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能自觉地运用所掌握的这种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 形成体育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通过自我评价,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锻炼情况和体质状况,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调整锻炼计划和方法, 避免锻炼的盲目性, 取得最佳锻炼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有意识的传授一些评价知识、基本方法和标准等,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控制运动负荷、强度等方面的知识。

四、结论

(1) 体育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体能和运动能力、体育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体育欣赏能力等。

(2) 学校体育教育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把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建立“体育实践能力”目标体系, 实行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 确保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形成锻炼的习惯, 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3)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

摘要:本文阐述了体育实践能力的内涵以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通过与传统体育教学目标的比较, 提出了学校体育应把培养体育实践能力放在首要的地位, 提出从教学的指导思想、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实践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徐恒勇.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之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08, (04) :88-90.

[2]钟振新.大学生体育能力及培养对策[J].体育学刊, 2002, 11:80-82

[3]刘连春.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 (8) :82

高中化学教学的培养目标 篇11

【关键字】培养目标 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化学,在高考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学化学是为了用化学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如何能既提高成绩,又培养能力,是当前化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更是重中之重,不仅要提高学生考试能力,还要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求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面对中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的尴尬局面,广大的化学教师必须知难而上,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内驱力。

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观察是全面而广泛的,有对实验的“观”;有对实物、图表、模型的“观”;还有对自然、生活、生产中化学现象的“观”……只“观”而不“察”,就是只看不想,“观”后必须对具体的表象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化学的初步结论,并运用结论解决化学问题,才能提升能力。为此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常常出现某些特征现象、曲线、图型等,它们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且往往是隐含的,只有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加工,才能发现其反映出的规律,提取出有用信息来回答相关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主要可分为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测量能力、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等四个方面:①实验设計能力。是实验探究分析设计能力,要求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它包括实验操作程序设计、混合物组分确认及分离、验证化学原理、纯度及定性、定量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敏锐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创造性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理综合考查的热点。②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是指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各种试剂的取放、实验过程等的动手操作能力,重要的基本操作如加热、分离提纯、浓度配制等,它是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实验操作能力主要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③实验观察测量能力。实验观察测量(以下简称观测)能力,是指对实验的装置、药品、操作、实验现象,进行定性观察和对定量实验进行准确测量的能力,实验观测能力是学生化学实验能力中的基础能力,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④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数据处理能力。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数据处理能力,是指对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或计算,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这一过程通过写实验报告来完成,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一定的科学素质很有意义。一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做出的记录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结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或把数据图表化,如绘制溶解度曲线等;二是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实验的误差分析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实验失败和减少实验误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三是培养学生用最简洁、最准确的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设计出漂亮合理的图表,写出规范化的实验报告。

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总有学生觉得我们该记的记住了,为何答题时总不尽如人意,此类学生均因为不能很好的将知识融合贯通才感觉吃力,换言之他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只局限于识记面,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整体性及思维的创造性等,它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因此在高考中一直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体现如下命题思想:①对中学化学基本知识能融会贯通,通过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贮存,并正确复述、再现和辨认,通过考生的思考而最终获得正确结果。②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境)分解,联系所学知识迁移、转换、重组,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反应式或图表表达出来的应用能力。③题目设置一些陷阱,如过程情景复杂化,但回答问题简单化,注重对过程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对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的考查。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自学是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凭借教科书、有关资料、群体交流信息、独立钻研,以把握新的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从某些意义上讲,它是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最终目的,自学能力要求考生敏捷地接受新的信息,联系已学过的知识,通过分析、判断,去伪存真,解决新的化学问题,包括学生通过日常生活获取的已有经验和在课堂上获取的已有知识,也包括试题的题干中现场提供的新信息,考查考生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提取有用内容点解答试题的能力,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在高考命题中一般与研究性问题或无机、有机信息题联姻,形成新旧知识相交融来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人才培养及教学目标 篇12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考察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情况不容乐观。李光红对湖北省部分独立学院的定位情况进行调查表明,大部分独立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或“实用型人才”,而其中还有大约1/3的独立学院没有明确或忽视了自身的培养目标,也有极个别独立学院表述为“高能、优质的培养目标”或“高素质建设人才”等。高连歌在他的文章中谈到了有的独立学院富有特色,培养目标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与吴金林、张冰、金戈等的研究基本一致。刘小强、许红缨通过对独立学院很自然地移植了母体高校的普通式、精英式培养方式,自觉不自觉地确立了与母体高校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认为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趋向,这一观点与赵中岳等的研究也是基本一致的。

就总的情况来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仍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目标不明或目标模糊,如“高能、优质的培养目标”或“高素质建设人才”等。张炼在其研究中就曾谈到一些学校“培养目标不明确”;李光红对湖北省独立学院进行了网上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1/3的独立学院没有明确或忽视了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个别独立学院设置了所谓培养目标,但也只是笼统地表述为“高能、优质的培养目标”或“高素质建设人才”,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因而也可视为目标不明。

第二,照搬母体高校或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的好高骛远,将自身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奢谈再造一个“某某大学”(一般为申办院校),照搬母体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还有的直接照搬母体高校或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培养中国加入WTO后所需要的既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基础与技能,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现代化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技能强,素质高,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涉外实用人才”等等,造成了人才培养中拔高人才培养标准的现象。有的甚至与其他高校在“211工程”论证报告中确定的“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这不仅表明独立学院照搬了母体高校或重点大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说明独立学院在具体的人才培养中有拔高培养标准的趋向。

第三,表述为“高级技术人才”。“高级技术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相比内涵显然较窄,因为应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应用型、技能应用型、技术应用型。而且这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混同。所以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为“高级技术人才”其实是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何以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认为,既有理论方面的不足,也有制度安排方面的不当,还有自身管理机制方面的欠缺。试具体分析之:

1理论准备不足

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随着经济的腾飞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机构会出现多元化、分层化的趋势,高等学校一般也都会在传统大学之外派生出新的办学形式,如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赠地学院”等等。与此同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集团,也为自己的劳动力资源寻求保障体系—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劳资关系,新的管理模式,都需要新型的劳动人口,而这种劳动力的培养,当时还缺乏新的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前身二级学院遂应运而生。

因此,独立学院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应是劳动力生产和供应部门的一种自觉行为,在其初期甚至一定意义上被当成了解决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遭遇困境的一剂“急救药”,其产生是仓促的、应急式的,因而多少有些缺乏理性。以至于当时的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这样一种教育创新采取了这样一种态度:对内积极发展,认真总结;对外低调处理,不宣传扩散。独立学院在其发展初期的“底气不足”由此可见。这也便带来了理论界对早期二级学院的看法不一:它到底应视作怎样的身份、到底应具有怎样的办学性质、到底应由谁来主办、到底应培养怎样的人才,乃至到底应进行怎样的管理等等,都成为讨论的热点。但参与讨论的多,讨论也很热烈,却难以形成共识。二级学院的发展也就在这争论中走入了困境。

2体制安排不顺

所谓独立学院应是以公立高校办学活动中积淀的无形和有形资产为依托,以非财政拨款的社会资源为主要经费来源,采取民办高校运行机制而建立的拥有较大自主权和独立性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与民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研究者指出:如果独立学院借助母体高校品牌优势,采用民办高校运行机制,并且全面进入民办高校的生源市场,必将极大地削弱民办高校的生存基础、挤压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这显然是与《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法理精神相违背的,而“任何违反民办高等教育国民待遇的政策和由于政策不完善所可能产生的不公平行为,都会对民办高等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从而在根本上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形成”。

为什么独立学院如此难以“独立”?是法律依据不充分,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力?是利益驱动的原因,还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然?独立学院能否弱化母体高校的“控制”,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理论界和实践界来面对。

而独立学院能否贯彻教育部的《意见》,则是问题的关键。很难想象,独立学院不独立,怎么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办学样式的创新,又怎么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

因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制度安排和贯彻实施的现实问题。

3管理运作不畅

独立学院公共治理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管理运行制度方面的障碍。

就教学计划而言,大多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都是母体学校教学计划的“翻版”,所设专业都是一些低成本的热门专业,其结果必然是独立学院学生的课程体系与母体院校同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区别,根本没有所谓特色可言。

就师资队伍而言,教育部8号文件要求“切实加强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独立学院教学水平的监测、评估体系”。但独立学院大多缺乏自身的教师队伍,主要从母体高校聘请教师,而独立学院对这些从母体高校聘请来的教师,只有通过母体高校才能实施所谓管理,管理运作不畅在所难免。一些异地办学的独立学院,由于诸多不便,对来自母体高校教师的管理更是困难重重。另外,由于多数独立学院采用的聘任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人事关系,在这种简单的协约关系之下,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淡薄,很多教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完课走人,与学生接触机会少,难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使命。教师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师队伍管理不畅,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又遑论什么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就管理人员特别是教学管理人员而言,独立学院也缺乏一批具有较强责任心、较高专业素养、较好的管理才能的管理人员队伍。一方面,中层管理人员多来自母体高校,他们对独立学院的认识还不充分,管理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中层以下的年轻管理人员多通过招聘途径获得,他们多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或者经验不足,刚踏上工作岗位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者稍有长进就“人往高处走”———跳槽走人。

上一篇:高中古诗下一篇:刍议科学发展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