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2024-10-18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精选12篇)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1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工科大学教育和学生素质现状, 犀利地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人才素质的表征表明:教育改革并未成功, 人才培养还不符合社会需求;某些地方道德教育严重缺失, 流于形式;科技创新能力低下。工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和具备创造工程价值的实用型人才, 通过必要的道德教育, 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高素质人才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改良现行的教育教学体制, 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的能力。其目的是:提高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知程度, 摈弃错误观念, 改良教学方法和教师的知识结构,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

关键词:教育改革,人才素质,工科教育,创新能力

当前教育界提得最多的就是教育改革, 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多年, 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教育改革的结果如何呢?笔者认为, 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 革命尚未成功。我国的大学教育改革的成果就是大学的数量增加了;但是一些大学生的水平和素质却没有提高。某些地方教改流于形式, 流于报告, 而它的“产品”———大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提高, 进而给社会带来了压力, 这个现象与经济发展规律是相悖的。问题就在于大学中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低下, 供需不合。教改必须要刺痛神经, 不刺痛神经的教改必然不会成功, 教育的实质性改革迫在眉睫。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 (R.G.Havelock) 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 关键在于为“有意义”而转变, 不是为“形式”而转变。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即是“以人为本”, 其目的就是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适应社会需求,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目前全球的竞争焦点是人才, 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其关键是科技创新能力, 而支撑科技进步的载体是人才, 而人才必然是为社会所认可所需要的人。教改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出服务于社会, 而为社会所容纳, 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人。

一、工科大学的教育现状

笔者之一是在中国接受了博士前教育, 在国外接受了博士后教育, 在国内外企业从事了多年的企业管理、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创制工作。20多年风风雨雨过后回到了教育战线, 从事高等教育仅有三年, 却感受良多, 就笔者的一点感受发表一点看法。目前的大学校园氛围完全不同于20年前, 学生更加活跃, 思维更加开放, 到处充满了“从容不迫”的感觉, 有的学生花前月下取代了头悬梁, 自我感觉良好取代了锥刺股, 学习就是差事和过场, 文凭才是唯一需求, 只有文凭受到威胁时, 才能表现出“迫不及待”。考研成了名利场, 凡考必学, 不考敷衍;知识浅薄, 学而忘思;追求享乐, 不思进取;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急功近利, 缺乏理想;我为中心, 眼高手低。似有偏颇, 但绝非少数。现代社会造就了一批以个人中心主义为表征的新生代, 表现出追求享乐而好逸恶劳的特质,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习上表现出极强的健忘症和厌学症, 凡此种种屡见不鲜。这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大学课程教育以书本教育为主, 理论教育为主干课程, 实践教育尤为稀少, 而品德教育大多是形式主义。应试教育的习俗仍然保留。学生考试要划重点, 学校要保通过率, 周而复始学力每况愈下。减负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内容, 似乎学生负担是从学校而来, 这种思维模式是整个社会的病态表现, 最终形成了社会舆论, 其中也与学校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学习是一个自我需求、自我完善的过程, 完全不同于社会劳动, 它是一种完全的自我需求。学生没有为社会提供服务, 是一个只有索取没有付出的过程, 哪来的减负?这种思潮使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 缺乏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从思想上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识, 再加上学校的错误输导, 便产生了“误会”。一个没有为社会服务思想的人, 怎么会被社会接受?学习怎么会有动力?这是品德教育的扭曲和缺失。工科学生课程教育类似于理科教育, 基础教育占了很大部分, 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对所学课程有一定的限制, 学生的选择余地不大。学习与个人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限制课程选择, 某种程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工科学生很少了解实际工程过程, 学生面对实际工作就显得无所适从;其中的原因是由于学校能够安排的实践环节和机会不多, 学习过程又相对教条, 使工科学生理论知识缺乏, 工程知识又不具备。企业要求学生有更多的工程知识, 能够胜任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的问题, 这就产生了供需矛盾, 给学生带来就业压力, 这是大学工科教育的缺失。教育改革的方向应是改劣从善, 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而有的放矢, 形式主义必将扼杀教改的意义。教改是全民的职责,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 才能使教改取得实质上的成功。

二、工科大学教学改革的出路

教育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改的主题, 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重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其次, 教育改革是以“有意义的转变”为标志的, 意味着教育的最初状态与以后状态的明显不同。教育改革的瓶颈其实就是文凭这张薄纸, 站得高一点来看, 捅破这张薄纸, 教育改革就会有很大收获。坚持德育为先导,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 创新德育形式和内容, 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的“减负”并不是单纯地减少修学课程和学习时间, 而是增加一些相应的实践课程, 给予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 了解社会属性, 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更不是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而浪费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国外教育与社会有很好的衔接, 提倡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主自立”, 良好的理念使学生在“自由空间”里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而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了解机会;中国的很多地方没有给他们提供太多的实践机会, 再加上传统观念, 使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思想, 养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习惯。社会实践的劳动是大学生最为缺乏的教育, 由此衍生出品德低下好逸恶劳的心态, 没有诚实的劳动就没有丰硕的成果, 劳动是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基础, 在劳动中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意识, 懂得财富创造的过程, 它既是品德修养的锻炼课, 也是实践教育的必修课。劳动是掌握实践技能的手段, 发现问题的途径, 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规范, 了解企业制度, 提前进入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其前提是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引导学生建立自立自强的理念, 消除好逸恶劳的陋习, 提高实践技能。工科教育应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 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 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 坚决改变一扇门 (即, 从学校门出进学校门教) 的状况。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 即为缺乏工程教育素质的教师, “己不知何以教之”, 照本宣科、误人子弟的教学方式是教改的核心。工科教师不但要有引经据典的能力, 更要有实际问题解读的能力。大学科技创出能力的低下, 也反映出教师实践能力的缺失。工科人才的创出, 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 改善其知识结构, 从有限的教育资源中,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 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 工程师与科学家有着本质的区别, “工程师创造未知的世界, 科学家研究现存的世界”, 科技创新是工程师的职责, 现存世界的解析是科学家的职责, 我们在培养未来的工程师, 教师的主要特质应具备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教育应更贴近工程应用, 提高工程价值的创出能力。建立以理论为基础, 实践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设计, 培养“社会有用人才”。课程设置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破学科界限, 给学生完成自我设计的机会。天赋和志趣是成功的一半, 学而无趣是失败的根本。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求学校具有因材施教的氛围, 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合格人才是学校的职责。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内因是根本, 而为外因所促进, 高层次人才要在内因的冲动下给予外因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舞台, 诱发他们创造的冲动, 因势利导, 最终培养出一批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新人类”。

三、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工科人才的培养要以品德表现为基础, 首先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事业鞠躬尽瘁的理念, 有贡献于社会的良好道德素养, 把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理念根植于心, 淡薄名利健康向上, 作为人才的基本道德底线。“师行之, 子效之”, 改革教师队伍中的文过饰非、功利主义思潮, 给学生正直、勤奋、公正的榜样形象, 以大公无私的作风影响学生, 以先人后己以身作则的品德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为工科实用人才的养成打好坚实的道德基础。在知识教育方面, 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事做人。教育改革虽然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受内文化传统的制约, 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国之间的教育改革就缺少共同之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之间教育交往的频繁, 各国之间在教育方面的相互影响也在日益增加,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从其他国家借鉴了教育发展的经验, 进而变革自己的教育体制。我国的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为实用人才创出能力的低下, 重在缺乏理想, 懒于身体力行, 工科人才的培养要以德为先, 努力提高社会实践的教育水平, 为企业提供和培养务实能干、引领创新的人才。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面向企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项目编号:2012SJGLX081) 。

第一作者简介:郑锦华 (1965-) , 男, 湖南常德人, 博士, 教授,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副主任, 从事高等教育与节能技术等研究。

通讯作者、教改项目主持人简介:吴金星 (1968-) , 男, 河南通许人, 博士, 教授,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主任, 从事高等教育与节能技术等研究。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2

(讨论稿)

为更好地培养一批教学水平高、协作精神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推动我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创建一批标志性的教学科研成果,根据《2008-2012年宁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08-2012年宁夏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振兴计划》,特制定实施本计划。

一、实施内容

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建设目标,特别是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目标与高水平高质量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以我校区级重点学科、学位点为平台,依托《宁夏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兰山名师”的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各级“质量工程”,努力建设好以申报校级、区级、国家级“质量工程”为组建目标的“三级”教学团队。

计划未来五年内,重点支持25个特色优势专业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0个区级教学团队,100个校级教学团队。培养3-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0名左右区级教学名师,10-20名校级教学名师。

二、组织管理

1.学校成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副校长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于教务处,负责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计划申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及验收等具体实施工作;

2.在团队管理方面推行主讲教师专业负责人制度; 3.教学团队成员发表、出版与本计划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均应标注“宁夏大学教学团队建设计划资助”;

4.教学团队一般可以学科名、课程名或专业名冠名。

三、基本申报条件

(一)主讲教师专业负责人

1.具有教授任职资格,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主讲团队核心课程8年以上,且具有很强团队协作精神,及明确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

2.近5年内,主持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或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或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教材奖;

3.在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成绩显著,在国内本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方面具有一定影响。

(二)教学团队

1.教学团队可打破原有的教学行政组织,鼓励跨专业组合; 2.团队应承担一定规模的本科生公共课、基础课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

3.团队成员必须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必须的其他人员合理组成;

4.每一教学团队设主讲教师专业负责人1名,骨干教师3-7名,一般教师和教辅人员若干名。

首批立项建设中,学校将构建“三级”教学团队。学校一级:准备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或准备申报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学校二级:准备申报区级教学团队或准备申报区级质量工程项目;学校三 级:准备申报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同时,学校鼓励学院自主组建和建设院(部)级教学团队。

四、申报程序

1.申报。由主讲教师专业负责人提出申请,基层单位推荐。推荐和资助名额以及其他要求,以当年发布的通知为准。

2.资格审查。人事处会同有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3.评审。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专家组(成员以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为主),专家组通过材料审阅和现场答辩等方式对团队研究方向的先进性、人员构成的合理性、预期目标实现的可行性以及科研的基础条件、科研环境进行评议,提出拟资助团队的名单,提交校长办公会议审定。

4.确定团队名单。校长办公会审定后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如无异议,正式确定获资助的教学团队名单。

五、岗位职责与考核

(一)主讲教师专业负责人岗位职责

建议从教学工作任务、各级教学团队主讲教师专业负责人个人教学研究成果、团队建设贡献、人才培养任务等方面予以规定。

(二)教学团队工作职责和任务

建议从各级教学团队教学科研任务、人才培养任务、团队教学研究成果等方面予以规定。

(三)考核办法 1.考核内容

2.学校、各单位两级考核体系的建立 3.考核结果与经费核拨 4.建设期满的验收办法

六、政策措施

1.岗位待遇及团队资助力度 2.申报各类项目所需政策支持

3.申报成功的各类项目、所获成果的奖励办法

七、本计划由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宁夏大学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3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教学 人才培养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其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而被抬得越来越高。大学英语教学在本科院校教育体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不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都面对着英语等级考试和未来都有可能面对的国际贸易就业机会,所以加速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除了各级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度极不平衡之外,不少高校对于大学英语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不少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出现师资薄弱等问题,导致了在读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低下,甚至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都难以找到工作。

一、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飞速发展,许多新建本科院校成功地升为一本或二本院校,其英语专业也在进行不断扩招。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这就意味着学习英语的本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数量出现了火山喷发式的增长。为了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许多地方本科院校不得不大量聘用年轻的教师,甚至会把研究生在读的英语专业学生安排在教学任务繁重的班级里作为实习。师资队伍、图书资料等各项办学基础与达标要求都还有一定的距离,离合格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仍有较大差距。有经验的中年教师的比例过低,老年教师又面临着退休问题,所以地方本科院校师资的年龄结构极端失衡,这会导致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两极分化和下滑。不少本科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规划明显脱离了就业市场需求,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过度注重学生期末考试的通过率,比如翻译教学偏向于文学材料的翻译,而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却无法顾及所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注定不少学生不能把自己的专业当饭碗使。

二、创新大学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成败,地方本科院校管理阶层必须在这个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结构中年轻教师占主要部分,虽然其教学质量和水平难以和中老年英语教师相比,但是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其专业素质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地方本科院校除了需要提高教师准入的门槛,对新入岗的教师进行严格把关,还要建立完整的在校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体制。在对在校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时,需要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不仅要提高其教学理论能力,还要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不仅要培训其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进行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随着英语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经济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良好的自学能力的专业人才成为了本科院校的使命。英语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上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更新自己的学习观念,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策略,比如利用图书馆提供的英文数据库,或者参加英语角来提高口语水平。大学英语教师除通过传统课堂教学外,可以借助校园网大络学英语教学资源和英语学习共享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另外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合作,从而完成翻译等需要多人完成的教学任务。

3.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英语翻译人才和其他应用型人才,学校需要尽可能地增加英语专业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学校方面可以在固定的场合模拟商务翻译、英文导游、外贸业务员等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下运用已有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校还可以带领英语专业学生到企业、导游团等工作单位进行实习,从而提高他们英语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避免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脱节。

4.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建立英语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对优化师资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都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另一个是针对学生的学生追踪评价体系。对于教师,学校要设置完备的教师评价机制,通过对教师的听课活动、期中期末检查和教案检查工作来保证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序合理。对于学生,学校要开通学生评价教师的网上渠道,多多收集学生对于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三、结语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任务两手抓,不仅要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保障系统来提高教学质量,还要通过开展实习或模拟场景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地方本科院校都应该将就业市场的导向作为改革的方向,但是不能过于对市场需求亦步亦趋,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时华玉.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6,02:121-123+127.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4

一、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现实性

1、大学生的自身特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与创新人才相比, 大学生具备了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前提和基础, 他们能独立的探索问题、思考问题, 能独立的学习有深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能批判的解决问题, 也能在合适的条件下自主创新。所以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适合于培养创新性的身心条件, 只需要在其基础上加以“雕饰”就可以成为创新人才。

2、外部条件

作者在这里提到的外部条件主要是指大学环境。首先, 学术自由的传统为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其次, 学科多、基础扎实为大学培养创新型大学生提供了宽广的领域。第三, 国家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大学建设和发展;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而大学更是有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这可以使学生了解前沿知识, 开阔眼界, 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综上所述, 大学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大学教学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方面

1、缺乏创新的教学氛围

创新需要一个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 所以在大学内为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人才, 就要努力营造一个这样适宜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的土壤。而现今大学教学中无论从文化氛围还是从学术氛围上都没有培养创新的土壤。

2、教学方式滞后

自我国有教育以来, 几千年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沿袭着这样的结构形式:以教师为主, 学生为辅;以教为主, 以学为辅;灌输主导, 启发不足;学生被动接受, 主动学习不足;采用统一、刚性的教学计划, 规定性强, 灵活性不足;同一专业学生按照同一模式培养, 不考虑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

3、教学内容结构单一、陈旧老化

在教学内容上, 知识结构单一, 知识面狭窄, 人文教育薄弱, 同时教学内容陈旧, 缺少新知识新理论, 没有把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知识结构的变化列入教学范畴之内。这样, 培养出来的人才拥有的知识体系没有思维拓展的知识基础, 也就无所谓开拓思维、产生新思想、新理念了, 也就不会有所创新。

4、缺乏创新平台, 大多数学生没有用武之地

大学教育出的人才不仅要有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 而且要锻炼实践能力, 要参与实践生活, 运用理论指导自我实践, 在实践中应用、巩固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 才能使自己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否则只能是主观臆造, 只能是纸上谈兵, 无实际功效。然而我国当今的大学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很少关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教学培养方面, 由于缺乏公共实验室和开放式公共实验平台, 很多需要开展的实验和实践动手环节无法正常完成。在研究方面, 研究生, 虽然已经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组合专业实验里, 但是由于研究内容固定, 实验设备昂贵, 他们必须遵从课题组和导师的意图进行相关的研究, 不能随心所欲的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而本科生和大专生更是无机会参与研究课题。

5、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大学教师由于自身和外部的局限性, 思维较狭窄, 安于已掌握的旧知识, 缺乏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作为大学生的领路人, 如果不能带领他们在创新道路走下去, 那将会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的一大障碍。

三、应对措施

1、营造创新氛围

我们首先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次要营造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保持个性、鼓励创新的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 建立各种创新科技活动竞赛, 并采取实际措施奖励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使学生为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学习见解, 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广度上, 不仅要包括本专业的知识, 也要涉及相关学科、相邻领域的体系内容, 加强通识教育, 这样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改变“课堂上教师教, 学生听, 满堂灌, 照单收”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认真挖掘蕴涵于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展示教材内容的非凡魅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3、加强产学研的结合, 创建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平台

第一, 产学研相结合。社会企业为大学教育和科研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使其能够正常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 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成果又能转化为社会资源, 也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丰厚的收益。而在科研中进行教学, 对教学而言更是受益匪浅。第二, 建立大学生创新资助平台。例如大学生创新基金, 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高一定的资助, 帮助他们实现创新。

4、强化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 培养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要使教师有进行创新教育的意识, 组织教师学习和掌握创新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了解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 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 采用创新教育手段, 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 培养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体验。要教出有创新才能的人才, 必须首先培养出有创新能力和创新体验的教师。如此学校要大力提倡并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创新实践, 例如进行进修培训、教改试点、科研鼓励、成果推广等等。

四、结束语

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内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但笔者重拾这一观点, 并从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使创新型大学生培养能够切实得以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 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便为后续研究大学改革提供借鉴, 更好地实现大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田建国.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517-520.

[2]杨淑勋.现代高等教育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184-186.

[3]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钟秉林.中国大学改革与创新人才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顾明远.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6]张群耀.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加速培养创新人才[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5) .

[7]朱昊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五项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 2009, (9) .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5

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英汉两种语言句子结构的差异,给翻译带来很大困难.大学英语教学中轻视翻译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学生翻译能力普遍较低.研究翻译方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轻视翻译能力培养的`现象,以促进对翻译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翻译技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达到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全面发展.

作 者:于淼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河南教育(高校版)英文刊名:HENAN JIAOYU年,卷(期):“”(9)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句子结构分析 翻译能力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6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内容,应用型本科学生需要全方位提高自己这四方面的能力。可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较差,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低以至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1]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点上,却没有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上。学生的英语学习十分被动,同时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由此而产生的对英语学习的倦怠甚至是排斥进一步阻碍了学生的进步。

二、大学英语教学不容乐观的原因

(一)缺乏应用型英语教学意识

导致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英语教学的理念依然十分传统,大多教师缺乏应用型英语教学的意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停留在过去的书本知识上。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英语更多的需要考虑应用实用性。应用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而一种教学,但是目前教师普遍缺乏这种意识。因此导致了教学活动中焦点仍放在了教师的身上,知识的传输方式仍是由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机械灌输。

(二)忽视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学习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更多注重理论基础的掌握,而目前我们更加重视英语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便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过多的把精力投入到了阅读、听力、写作等方面上,一旦到了需要应用英语表达自我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们往往变得不知所措。[2]尽管不少学生顺利考过了英语四级和六级等等资格认证考试,学生们也只是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考试能力在英语应用能力上却未取得多大进展。

(三)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脱节

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接收信息效果差,英语能力难以实现质的突破。很长一段时间,英语教学都是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英语的学习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学生学习着与专业毫不相关的英语表达,其实际意义并不大。

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一)明确目标,强化意识

在学习中,学生始终是主体,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英语学习不是为了考各种证书,而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下再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让英语知识为我们打开走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英语知识为我们的成功铺就更宽阔的道路。作为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自己的意识,这是我们做好英语的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工作。

(二)培养英语综合能力

英语学习主要还是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科学生英语教学必须以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为核心,将英语学以致用。过去的教材为主和死记硬背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何提高英语的综合能力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学工作时时刻刻都要切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材上,选择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领域的英语技能;在教学时通过大量的模拟和实战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大学的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性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英语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三)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新的灵感,比如科技让英语教学跳出了教材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人们采用电影电视等视频资料、英语学习的趣味软件、图表以及汇报文案等待方式来展开教学。学生们从中获得了视觉和听觉以及其他感官的刺激。在一个如此多维的空间中学习英语,这种效果是毫无疑问的。创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纸质教材的呆板枯燥的教学方式,在趣味和感官刺激下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并将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四、结语

英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也有更多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并结合现代各种技术手段丰富英语的教学。在高科技的大力支持下的英语教学必然能够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翻译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篇7

翻译能力是一种包含六种不同能力的综合性概念。转换能力作为翻译能力的核心与其他几种能力协同作用,进而影响整个翻译过程。

翻译能力培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翻译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能力的培养可以大幅提高大学英语学习的能力。其次,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接轨,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必备的语言工具。英语的翻译能力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需要达到高速、精准等一系列要求。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助于培养高水平人才,有利于我国现代社会高速发展。

二、翻译能力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都很不扎实,主要表现在理解错误原文的主要思想。单词的意思理解模糊,分辨能力很差是大家的通病。单纯记忆单词及其释义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不良习惯中的一个共性问题。这一习惯虽然会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复用能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分辨词性和词义的能力很差,最终就会造成对于原文理解的错误。

2.欠缺汉语基本功。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也有限。一部分学生对于原文大意可以正确理解,但是却不能正确的用汉语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最终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和搭配不当这一类错误等等。

3.欠缺翻译技巧。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因为欠缺翻译技巧而不会变通、删减及具体化。变通指的是在不改变中心思想的情况下,适当调整语言。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有很多差异,这就使得变通在翻译过程中尤为重要。适当增加或者删减一些词语对于译文的流畅有很大帮助。有时,为了准确的表达原作者的思想,增加或删减词汇并且将文字具体化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翻译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也称自然法)、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等等。但是翻译测试在一般考试中所占比例少之又少,题型和题量都不足以完全考察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翻译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处于不太重要的地位。翻译课程设置严重不足,翻译材料也很少。这使得英语翻译能力培养受到阻碍。

四、对策讨论

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和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都急需解决。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可行的对策进行讨论。

1.重视翻译教学。要想真正大幅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改进现有的英语课程设置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以在可行的范围内适当减少基础大学英语课程,而增加科技英语、翻译英语等等应用类的课程。同时,也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翻译类选修课、兴趣班、提高班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吸引进课堂,走进翻译的世界。

2.加强文化教学。中英文互译不仅是语言上的简单转换,更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转换。现在强调的素质教育中就包括文化教育。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后,才能够真正理解原作者的意图,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由于对于西方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的翻译笑话。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对于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的学习,避免翻译过程中的逻辑不清、用词不当等错误。

3.完善教法。通过阅读课堂上的精读环节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脱离原始的预习-讲授-复习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讲授基本知识的时间,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机会。

4.改进学法。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者学习效果好坏最直接的因素。在当代中国这一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不少学生都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在意知识的吸收和运用程度。学生普遍存在不爱记笔记,不爱思考和钻研,不能做到用心积累地道的英语短语、词汇等等这一类的问题。因此,改进学法是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最重要的手段。

5.改善测试制度。评价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测试。它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之间扮演着导向和检测的重要角色,这对于教学的效果有直接的干扰。但是目前对于英语翻译能力测试的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完全、系统的测试出学生真实的翻译能力。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于翻译能力的测试手段,在考核中增加题型和题量,使之与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相接轨。使测试真正发挥到它的导向和检测作用,期望能够达到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基础英语知识的掌握,又可以增强学生翻译能力的双重目的。

五、总结

大学生的翻译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能力,翻译能力在大学英语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翻译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翻译能力的高低情况。面对现在的翻译教学地位低、学生翻译能力差这一情况,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高度重视对于翻译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增加对于翻译的教学,同事改进教学方法;学生本身应该发动自身积极性,自觉配合老师的教学,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努力成为当代社会需要的多功能型人才。

摘要:本论文对大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同时在上述基础上探讨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翻译能力,大学英语,对策

参考文献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8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 他说, 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获得快乐又有尊严的生活, 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一个人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 却无法造就其和谐的人格。虽然大学教育的专业性很强, 肩负着为大学生未来就业做好充分专业设计和专业锻造的重要使命, 但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绝对不能只是为了培养具备足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机器”, 而应该是为了培养大写的“人”, 培养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备健全人格的真正人才。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专业分工日新月异、就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 我们尤其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要避免大学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功利化给大学生全面发展与长远发展带来的不可估量的阻碍和危害。

所以, 毋庸置疑, 大学教育不能只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大学教育必须是“人”的教育, 大学教育对学生做人的道德、思想、情操、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和引导至关重要, 大学教育一定不能忽视对大学生健全、和谐人格的培养。

事实上, 21世纪以来, 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几乎所有大学都在学生专业课程之外开设多门通识教育课程, 尤其是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 以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其中, 大学语文课程就是绝大多数大学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的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

二、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

曾经语文被定义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课的根本属性被界定为单一的工具性, 因而忽视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基础教育新课改以来,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被明确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人文性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相对中小学而言, 大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所以大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更突出人文性目标, 大学语文教学应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而在深层次上, 人文素养的本质无疑就是一个人精神方面的素养, 是一个人在做人思想、情感、处世态度、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方面的素养。

而且,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独特的人文类课程, 具有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 育人功能十分突出。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形象、优美、深刻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 而文学即人学, 其中不仅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而且蕴含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作家对社会、自然、人生最真切、具体、生动、细腻的心灵感受、体验与领悟, 它们对学生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的, 不需要抽象、枯燥的说教, 不需要疾言厉色的告诫, 却最容易自然而然地深入学生内心, 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

正因为大学语文课程具备这样的天然优势, 它的育人功能是其他课程根本无法替代的。所以, 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让大学语文教学承担起那份不可推卸的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

三、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

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功能, 需要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注重熏陶大学生美好、丰富的情感;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限于篇幅, 本文将重点阐述其中的前三个方面。

(一)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拥有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也决定着一个人的处事准则和人生轨迹, 决定着一个人能否真正成为大写的“人”。所以, 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思想性极强的突出优势, 在教学中顺其自然地结合作品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为大学生一生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如对于儒家倡导的“忠”与“诚”的认识。教学《论语三则》可以结合其中一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首先引导学生对“忠”的当代意义进行讨论:“曾子提出替别人做事要忠诚, 要尽心尽力, 那么当今我们为单位、为社会、为国家做事是否更要讲究忠诚呢?”通过讨论交流, 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忠”的观念并不过时, 即使在当代社会, 每一个人为单位、为社会、为国家尽心尽力地做事、一片忠诚地贡献仍然是大家应尽的义务, 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种美德。否则, 我们的单位、社会、国家就无法取得应有的进步与发展。然后, 引导学生对“信”的当代意义进行讨论:“当代社会存在不少尔虞我诈、坑蒙拐骗的现象, 是否讲诚信就会吃亏?讲究诚信做人在当代社会是否不再有什么意义?”结合部分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 结合国内外在方方面面对个人诚信越来越细密的监测、记录与奖惩制度的建立,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儒家倡导的诚信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更是二十一世纪全球通用的一张金字资格证书, 对当代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不管是交友、学习还是经商、从政, 无论做任何事情, 诚信都是我们必须拥有的重要品质, 否则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和长远发展。

如对于爱情的价值判断。大学生正处在对爱情热烈向往与追求的浪漫青春年华, 但是他们往往还没有形成正确、成熟的爱情观, 所以不能很恰当地处理恋爱问题, 极个别学生甚至会因为恋爱失败而做出很不理智的事情, 给自己甚或他人带来人生的严重危机。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自然、巧妙地给予学生爱情观方面的正确引导。例如, 教学夏洛蒂·勃朗特的名著《简·爱》 (节选) , 我们可以为学生介绍整部小说中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完整的爱情故事, 并且结合对课文节选部分的深入解读, 请学生思考: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悟?究竟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通过师生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两情相悦的爱情固然是最美好的爱情, 但是真正的爱情必须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尊严平等基础上的爱情, 否则那爱情的美好就含有太多的水分, 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爱情。另外, 尊重对方的选择、让你爱的人自主选择他 (她) 的爱情幸福路径才是对对方真正的爱, 如果一定要得到你爱的人对你的爱、一定要拥有对方才罢休, 你的爱就是非常自私、狭隘、肤浅的爱, 根本不是真正的爱情。当然, 教学这篇课文, 必须通过对简·爱形象的分析让学生获得关于个性的自尊、自立、自强的价值启迪与认同:个性的自尊、自立、自强是一种魅力四射的美, 只有具备了个性的自尊、自立、自强, 生命才会更有光彩, 才能更多地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又如对于人生中个人名利得失的认识。教学庄子的《逍遥游》上篇, 在逐段解析完全文,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现的庄子对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思考与追求之外, 结合课文最后的“故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可以提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庄子虚无的思想?它对我们的人生有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庄子虚无思想的现实意义:我们当然不能完全赞同庄子的虚无主义思想, 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丧失进取的动力, 就会堕入非常消极、颓废的深渊, 无法实现人生价值。但是, 庄子的思想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积极启示。一方面, 我们要遵循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奋发进取, 有所成就, 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另一方面, 我们要适当借鉴庄子的思想, 对人生中的名利得失要能看淡看轻, 能够有所超脱, 尤其在自己遇到挫折、失败, 失去一些个人名利的时候。这样, 我们的思想境界才能提升一个层次, 才能生活得更加洒脱, 更加淡定, 更加坚强, 更加快乐。

(二)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道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道德修养是一个人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高尚的道德, 就不可能有健全的人格。所以, 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优势,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道德熏陶与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如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大学语文中选有不少伟大爱国作家的作品, 这些作家一生中的爱国表现及他们感人至深的爱国作品正是最好的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屈原的《湘夫人》, 可以先重点向学生详细介绍屈原为了国家的富强苦苦上下求索、最终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的生平经历, 让学生初步了解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然后通过对《湘夫人》内容的详细解读, 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从中细细感受、深深体会屈原无比渴望回到国君身边得到国君重用从而为祖国富强大业效忠尽力的无比热烈的爱国之情。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千古之下, 这热爱祖国的情感仍然如此生动鲜活、如此热烈坚定, 自然会深深地感染学生, 使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在他们心中越来越根深叶茂。还有不少类似课文,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与诗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教学中都可以采取大体相似的做法。

又如仁爱、善良、宽容之心的培养。《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中有一则是:“子曰:‘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教学中, 我们可以结合这则语录向学生介绍关于闵子骞孝顺父母的鞭打芦花典故并稍加阐发对学生进行仁爱、宽容教育。闵子骞受到继母的虐待, 却不同意父亲休掉继母, 因为“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他想得更多是两个弟弟的冷暖, 是家庭的团圆和睦, 而不是自己遭受的痛苦和委屈, 所以他宽容继母对自己的不善之举, 请求父亲原谅继母, 让继母留下来。这是一种爱他人胜过爱自己的高尚的爱, 是多么令人感佩的善良与宽容。这样的故事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亮点, 不仅能让学生受到孝道的教育, 更能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珍贵的仁爱、善良、宽容之美德的熏陶。

(三)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面对挫折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较差, 而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强、开朗的性格, 对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大有裨益。所以, 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是我们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别重要的方面。在大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或相关作家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例如, 教学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首先,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表现的两个方面的思想感情: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郁闷之情及岁月无穷天地无边但人的个体生命却如此短暂如此渺小的悲凉无奈之情。之后, 可以针对第二方面的主旨专门设计一个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这篇作品表现的人生的悲凉无奈非常深刻, 极富哲学意味, 令人千古之下仍感叹不尽,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谁都无法逃脱的人生的悲凉无奈?我们是否应该因为个体生命短暂渺小的悲凉所以时时堕入消沉、悲愁、颓丧的生活?抑或因而走向反面常常得过且过逸乐无度?通过师生讨论交流, 最后形成一致认识:正因为在无穷的时空里一个人的生命如此短暂渺小, 生命才显得愈发宝贵, 所以, 我们更应该珍爱生命, 珍惜自己的每一天, 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积极、快乐、充实地学习、工作、生活, 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社会、为国家发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这样, 才算不辜负我们的生命, 才对得起父母对我们的辛苦养育和国家对我们的着力培养, 才对得起我们来这天地间走一遭。否则, 就是对生命的浪费, 也是对生命的不敬。这样, 学生通过这篇作品得到的就是满满的生命正能量, 而不至于因为作品中对人生悲凉的深沉感叹而悲观、消极地对待人生。

又如教学苏轼的《定风波》。首先, 重点向学生具体介绍苏轼一生先后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的三次重大打击, 以及他面对这些磨难从来不屈服不沉沦不绝望而总能泰然处之、旷达淡泊、坚定乐观的具体表现, 如被贬黄州时写下“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的诗句, 也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词句, 如谪居惠州时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为报诗人春睡足, 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句, 被贬儋州时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悔, 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等, 让学生了解、钦佩苏轼一次次面对人生巨大磨难时的乐观旷达、淡泊坚定的生活态度。然后, 师生共同赏析《定风波》词的一字一句, 让学生细细品味、学习作者借途中遇雨的平凡小事写作此词寄托的宠辱不惊、极度超脱、旷达淡泊的人生情怀。最后, 还可以结合《定风波》的学习,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每人写一篇学习《定风波》后的感悟文章, 通过写作, 让学生继续感悟苏轼的超迈情怀, 并结合个人生活阅历和体验思考人生, 使苏轼超脱、旷达、淡定、乐观的人生情怀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总之, 大学语文课程绝不只是一门关乎知识与技能的课程, 更是一门培育学生灵魂、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无怨无悔地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光荣使命。为每一位大学生一生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全体大学语文教师务必尽心竭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懈探索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路径。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不可忽视的目标。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主要有: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大学语文,健全人格,语文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费如明.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的人格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2]俆凤云.大学语文教学与和谐人格的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

[3]王庆芳, 江胜清.大学国文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9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作为过程的教学,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评价

一、当前大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们本科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生产者和教学管理者总是对教学实践抱有过多的期待和企盼,而基层的教学实施者总是受着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或束缚。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即高层的教学理念文化总是美好的,但基层的教学实践文化总是在不同的方面消解着高层教育理念对基层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和感召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施教者和教学管理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顺利贯彻到教学中,久而久之就开始怀疑这种理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尽管不公然抵制这种理念,在实践中却实施着有利于自身评价的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理念和模式。在工具理性强势而价值理性式微的年代,将教学视为一种“成器”的手段远比将教学视为一种“生活过程”来得实在。这不仅是因为作为手段的教学容易操作,它还具有容易评价的特性。

大学本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是教学目的的功利性。学习者不是人性丰富的主体,而是一种以对待“物”的方式被对待的占有式工具。二是师生关系的功能性。在这种关系中,教学只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各自目的而尚可接受的一种手段性活动,而无法成为师生真实生活过程的构成性要素。三是教学内容的狭隘性。这包括内容的高度专业化和实践课程不足。四是教学方式的“形式化”。包括让学生过多的“自我表演”和教师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五是教学评价的片面性,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形式均存在片面性。

二、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作为过程的教学”

作为手段的教学,使得教学和人的真实生活成为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教学被置于真实生活之外。外在于生活的教学是异化的教学,这种教学导致人的异化,不仅学生被异化,同时教师也被异化。

我们用“作为过程的教学”来区别于引起上述问题的“作为手段的教学”。作为过程的教学,是指将教学置于真实生活场景之中,在这一场景中,师生以平等的人格进行交往,通过对话而进行知识、情感、观念的交流,以形成相互“理解”与“共识”的生活状态。作为过程的教学,旨在将人从功能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由工具人和作为手段的教学向完整的人和作为生活的教学的转向,其旨趣在于强调教学本身的生活意义:教学是培养生活中的人,使其具有快乐生活的体验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这即表明,这一过程是当下和未来的有机统一,而不是以当下的不愉悦换来未来的幸福。作为过程的教学,其主要特点是:

1. 教学目的的人本性。

人生来只是一个未完成的、尚待开发的生命有机体,这恰好赋予了教育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就是使人成其为人的活动,“成人”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的人本性。教学的人本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以学生为根本目的,学生的内在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人”的教学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人性的提升和自我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履行社会赋予的其他角色和职责。将教学的衍生目的置于优先地位,是舍本逐末、见物不见人的教学目的观的反映。二是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学生的全面发展程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惟一标准和尺度。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学生只有全面发展,才能突破必然性的限制,走向自由的王国,进而获得幸福。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复杂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为,学生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明辨是非,不至于迷失自我,才能在竞争激烈、强调创新的时代永葆活力,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和训练,还要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更要在学生生活态度的养成、价值观念的塑造以及人性修养等方面作出努力。

2. 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

为了贯彻教学目的的人本性原则,师生关系有必要从“功能性关系”转入到“存在性关系”。所谓的存在性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关系首要的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之间的关系[1]。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与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体、意见、思想和情感的交换与分享,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形成真正的交流。师生关系绝对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处于共生关系中,体现一种“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海德格尔眼中的“共在”或哈贝马斯所谓的“协商伦理”都指向了教育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客观上颠覆和超越了传统的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存在的“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的两级模式,并代之以“你—我”的平等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施教者同时亦是受教者,而受教者同时亦是施教者[2]。

3. 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要求大学树立整体知识观,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和全面性。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意味着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既能够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为准备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做好生活的准备。然后是教学内容的前沿性。这些前沿问题不仅是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不断求索、锐意创新的重要动力。最后是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人之生活本身就是流变的、实践的,因此,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实践的。通过实践平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得到协同发展。

4. 教学方式的生成性。

后现代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都反对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崇尚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这两种理论也明确反对教学方式的既定性。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先于课堂教学对教学方式进行预设,否则就是忽视了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教学方式的选择应该内在地受制于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目标,应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场景来选择。由于作为过程的教学不同于作为手段的教学,后者的“教学设计侧重于教学过程的程式化,特别是设计细节化,具体化,是一个倾向于‘静态’的计划性的设计。这种设计难以适应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而作为过程的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其展开过程中,总是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问题和场景。先于教学过程而规定的教学方式,必将难以顾及偶发的教学场景和问题及其对特定教学方式的要求,进而降低它们的教学意义。教学方式的生成性,首先意味着教学过程是开放的,是向未来敞开的,也意味着我们承认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在不确定性面前并非全知全能,不能预先进行所谓的教学过程设计。其次意味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具有极大的构建空间,即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具体呈现的教学情景,通过理解和对话来采取最具适切性的教学方式。

5.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评价的意义不可低估。教学评价是和课程、教学融为一体的有机环节。它是直接嵌入教学过程的,同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是直接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在作为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积极建构的主体,教学正是基于他们之间的理解和对话才得以有效展开。因此,他们任何一方对教学过程的批判与反思、意见与建议都对教学过程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所以,教学评价的多元性,首先是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也表现为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情况;不能过多关注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而不管这种技术运用的实际效果;不能满足于教学过程中的热闹与活跃,而不管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还体现为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性。教学评价决不能仅仅在于“区分可被接受的和注定不能接受的学生”[3],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学生掌握了些什么的结论上,它还必须在学生还有哪些潜质未被挖掘、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以及采取何种策略来提高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三、“作为过程的教学”的实施路径

1. 完善育人理念的顶层设计。

培养创新性人才,一定要有先进的育人理念。坚持教学目的人本性,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在实用主义泛滥成灾的现代社会和大学里实属不易,这既有政府的因素,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大学自身的因素。校长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在人才培养改革的浪潮中,校长要在育人理念的顶层设计中发挥核心作用。校长不仅是管理专家,更为重要的,他还应该立志于成为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校长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善于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先进的育人理念,总结我国近现代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实际,提出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将提炼出来的育人理念植入到学校广大教职员工中,加强对育人理念的价值领导力。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各大学为了提高教师水平都十分重视教师的在职学习、进修和培训。然而过于偏重外在的进修与培训,重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是传统教师教育模式的本质特点,这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巨大差异。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要有本体性知识作为基础和前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通过专业发展在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智慧等条件性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有所提升。教学条件性知识正是大学专任教师和研究机构专职研究人员的分水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最为基础的是,鼓励教师攻读更高级的学术学位,为教师积累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以及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提供便利、创造条件。这既是提高教师对学校归属感和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教师也能藉此不断提高学术能力并将获取的学科前沿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但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教师的教育学教育,完善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能力。加强教师的教育学教育,首先是完善教师的教育之知。教师通过教育学理论学习,深刻认识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入掌握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和成才规律。其次是形成教师的教育之智。教育智慧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教学过程,更有效地和学生展开对话与交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后是养成教师的教育之德。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师德是首要素质,决定着教师的行为倾向和努力方向。

3. 加强通识教育。

针对我国大学的教学现状,改革教学内容要坚持加强通识教育、重整专业教育的大方向。我国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中心任务,实际是把我们从民国以来就断裂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缺乏的逻辑理性重新做现代整理和弘扬,并以此逐渐形成我们大学的“核心课程”传统。我国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与国外相比,专业课程的比例过高,和毕业生的高度分流不协调,因此,适当减少专业课程,而将学时数分配给核心课程,是改革教学内容结构的努力方向。

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内涵深层化、内容特色化、体系规范化,构建以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活动、社会活动等平台为核心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全程管理,使得实践教学有时间保障、基地保障、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将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实践教学效果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实践成绩纳入到学生综合成绩中并赋予相当的权重。

5. 重视小班教学与研讨。

如果小型研讨班真正开展,按照我国大学现有的师资是难以应对的,因此,博士生助教制度就必不可少,否则就不可能做到本科生讨论课要求的小班制,同时这种助教制度本身就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方式[4]。实施本科生小班教学与研讨,要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将博士生助教制度落到实处,加强主讲教师对博士生在教学和研讨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完善博士生助教绩效的考核标准等。

6.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内在于教学过程,和大学开展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有区别的。坚持教学评价的主体多元性,就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就是要以培养目标为标准,通过各种评价方法考查学生在各种素质上的发展程度。坚持教学评价形式的多元性,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终结性评价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状况,重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功能,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各种评价形式在各种评价项目中独特的作用,力争做到优势互补、相互配合,从而全面了解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在未来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质等,为下一轮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3.93.93.83.

[2]张群明,金瑶梅.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教育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3]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46.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10

一、改革数学考查课教学, 改变一卷定成绩的考试模式

(1)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走向讲台, 畅谈自己对知识和理想的看法, 培养小老师,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 将实际问题融入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有关的数学软件 (Matlab、Lingo、SASS) 以及用所学C语言编写程序解决一些算法问题。 (4) 数学考查课成绩考核以多种形式 (学生凭借笔记、出勤、平时随堂考试、上黑板做题、参加建模竞赛、撰写论文、制作课件、自我评价等形式) 为主要特点, 改变一卷定成绩的考试模式。 (5)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术意识和科研能力。在教师指导下一些同学把自己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论文发表在学校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核心期刊上。

二、为学生提供本科科研平台, 在数学建模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我校是省属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学生们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 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也是教学检验的平台, 只有数学建模课程结合专业特点不断改革、创新,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才能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表现得精彩, 成绩斐然。

在教学改革以及学生培养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教学内容改革

1.在《数学建模》的教学中, 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入手, 本着由浅到深, 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 以简单实际问题的故事式的数学模型引入知识点, 不求深奥, 但求说明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基本的逻辑思维与直观的数学推理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个主要教学目的上下工夫和组织教学。

2.注重专业特点, 授课时多举与专业课相关的案例, 如2007年东北三省命题“冬季北方室内空气交换问题”, 2008年东北三省命题“最佳保温层厚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专业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几年来, 我们依据“讲清思路、引导启发、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原则, 运用“传授式、讨论式、构建式灵活应用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 采用讲课、讨论、练习等多个教学环节, 提高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1.由于数学建模课与数学建模竞赛的相互关联, 在教学中, 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以及对建模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兴趣、爱好;分析, 解决能力;表达、写作、计算机使用能力) 。

2.运用讨论式教学法, 改变老师一言堂的旧习, 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竞争意识。采取课堂提问与回答, 留课后讨论题等多种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例如, 有的老师在讲第三章简单优化模型时, 把部分内容分给每个班级, 并让每个班级派一名代表上讲台给大家讲课, 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与研究的潜能;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也促使教师、学生相互学习, 更新知识, 提高讲课技能, 在学生中培养小老师, 同学反响很好。

3.充分、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多媒体电子教案, 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动态的特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利用数学软件的强大计算演示功能,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大量数据的处理分析过程, 利用多媒体信息储备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优势,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时的利用率,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全国 (吉林省) 数学建模竞赛成绩:

摘要:本文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出发, 以教学改革的深化为向导, 探讨大学数学考查课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人本主义;能力

一、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对于翻译尤其是英语翻译高级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有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达不到较高的水平。

1.教学随机倾向和主观倾向严重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学课堂中对于翻译环节都是采用讲解翻译练习的方式处理,基本没有进行系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的讲解,教学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课时量比较大,科研工作也不能落下,所以在大学英语翻译环节只能做一些翻译任务的布置,对于最终翻译结果只能是给标准答案,不能给学生非唯一性和个性化的启发。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与教师的个人判断有着紧密的联系。

2.翻译教学不注重文化背景导入

语言学家Eugene Nida认为,如果学生要真正了解话语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就应该充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中国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语言技术层面,而是语言背后的文化。在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中,教师要大量增加西方文化背景的讲授,学生只有对不同文化背景有了充分了解才可以更好地进行翻译学习。例如在“street woman”正确的翻译是“妓女”,而很多学生直接翻译为“街道妇女”。这种错误就是由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问题造成的。任何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又例如红茶正确的翻译是“black tea”,英语的“black coffee”是浓咖啡。

3.学生英语和母语的综合能力薄弱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语言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欠缺,很多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错误连连。由于在高中阶段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只是注重英语知识的学习,高考中也没有翻译类题型,所以他们对于听说读写非常熟悉,但是对于译却不熟悉,课堂也没有专门性的训练。很多学生甚至认为译不重要,只要在做题的过程中对句子和段落有个大致的理解就可以了。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核心

在翻译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必须给学生正确教授翻译的理论知识,翻译实质上是一种交际活动,但是靠单纯的语言知识还不能进行交际。语言能力知识是成功交际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交际能力还包括获得交际中的使用规则。刚上大学的学生在英语语音、词汇、句法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储备,但是语言使用规则却是他们缺乏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使用规则,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规则的交际。

在翻译界有着很多的流派,很多观点都非常独特,但是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学教师必须找到一套适合的翻译理论体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涉及的原文材料一般有着句子较短、句型结构简单、难度适中的特征,对于意识形态和文学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这种特征使得译文与原文需要高度的贴合,需要用译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在翻译的时候语意可以适当地让位于形式。很多时候学生翻译过程中存在着“死译”或者是“胡译”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原文,满足于一知半解,翻译时主观臆断、任意发挥,其原因就在于缺乏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在具体的教学策略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堂内要把直译与意译根据不同文体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选择最为合适的翻译方式。

三、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文体意识

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语域和文体不当的错误,特别是近些年应用翻译受到重视,各种应用文体翻译已经成为翻译课堂的重要内容。因为毕业生工作后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有可能在法律、新闻、科技等领域进行文体翻译,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英语文体翻译意识培养。例如在经济领域中经常遇到“地下经济活动”等专有名词的翻译,如果学生之前没有翻译基础则很容易出错,“地下经济活动”指的是瞒报收入以达到漏税的行为,也可指违法黑市交易的活动,也称黑市经济或是黑账经济,最为专业的翻译是“black economy”。

2.更新教学方法

传统翻译教学方法有着很强的优势,但是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如果课堂内学生人数较少就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教学方式监控整个翻译过程,让学生能够及时得到翻译方面的指导和练习;如果课堂内学生人数比较多则可以采用取向性的教学法和评注教学法,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另外新的翻译技术也不断在大学翻译课堂中出现,例如可以利用翻译机、翻译术语库、术语管理等先进技术提高翻译的速度和水平,同时这也是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必须掌握的一门翻译技术。

3.增设英汉对比课程

教师在长期的英语翻译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们受母语负迁移的现象,这也是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要面临的障碍。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文化系统,所以两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倾向、审美观念都有着不同。例如汉语因为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和谐或者是对称方面有着喜好,这与倾向于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差别很大,而英语的逻辑性和语法规则在严谨性和简洁性方面有着突出特点。只有让学生们了解和熟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才会在翻译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英语翻译实践中则会自觉培养译语意识和特定的表达习惯,提高译文的质量。

4.培养学生翻译决策能力

学生在翻译学习中经常在找到目标单词后,面对丰富的词义选项又犯难了,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参考呢?在网络学习中寻找到海量的原文背景应该如何去筛选呢?翻译时采用哪种翻译方法呢?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有一种翻译决策能力,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翻译类型的文章和不同的翻译情况作出适当的选取方法的甄别,帮助学生提高翻译的决策能力,引导学生权衡利弊作出适合的判断。

5.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翻译学习中需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重要的认知能力。将原文通过大脑有效的提取和加工并成功输出是翻译教学所追求的境界,这个境界的实现需要学生不断抛弃自我的翻译,在教师给予的参考译文中不断修正。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地去独立思考,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相互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译文没有标准形式,翻译的答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既是创造性的表述又忠实于原文。

在大学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翻译理论、技巧、实践三者的关系,在课堂中要培养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英语技能,相信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教学,学生的翻译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 篇12

1 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 英语学习的需要

翻译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英语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 也是英语翻译教学的目的所在。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英语的学习。具体来说, 主要展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翻译能力与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译联系紧密, 大学生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又一次梳理了翻译材料, 并对相关词汇用法和语言知识又再一次的进行了掌握, 同时也明晰了句式结构和关联词语等。例如“Were it to she to decide whether w should have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 or a governmen without newspapers, she shouldn’t hesitate a latter to prefer th moment.”

译文为“如果让她来决定选择报纸抛弃政府还是选择政府抛弃报纸, 她一定会不假思索的选择前者”。通过这段的翻译和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能更进一步地掌握倒装结构和虚拟语气。

其次, 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翻译能力想要有效提升就不单单需要对语言进行简单转换, 还要联系英语使用环境和使用国家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恰好是翻译过程的重要阻碍。所以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 丰富学生自身的英语文化知识。例如在“In a day when few hobble persons ever spoke to those of hum ble origins except to give an order, Jefferson went out of his way t talk with gardeners, servants, and waiters.”一段中, 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会认为“when”所引导的定于从句是在“day”之前, 语言组织就会出现困难。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可以通过断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点, 将“In a day when...except to give an order”划分出来, 提醒学生是否可以翻译为“在当时, 除非在向卑微的人发出号召的时候, 贵族很少愿意同卑微的人说话”。显而易见, 通过这样的断句形式和翻译点播, 学生便能顺利掌握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 进而可以窥探不同民族和文化衍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2) 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和全世界各国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 而在各种社交活动当中, 英语无疑成为了最为常用的语言工具。因此, 英语的听说写译技能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跨国跨领域交流的桥梁, 翻译能力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此外, 现代社会中诸如金融业、法律行业、旅游业以及信息科技行业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英语的翻译技能。在时代背景之下, 我国对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中英互译”“高速翻译”“翻译精准”等成为了广大大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故而, 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也是多方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2 翻译能力培养的缺陷和当下翻译教学的弊端

1) 重视程度偏低

就眼下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来看, 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但是由于传统思维的束缚, 导致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的大学英语培养的首要目的, 最终造成了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偏低。尽管现阶段英语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 但是大多数非专业英语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还是出现了大量的阅读能力教学, 忽略翻译教学的份量。而且,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三、大四学年都不再有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 仅仅是利用某些英语翻译选修课进行翻译能力培养, 课堂中重视程度也相当低。

2) 翻译材料和课程设置不足

近年来,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材料在不断变革, 但是就当下的英语材料来看,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和大学英语的教材依然尚未将翻译能力的培养囊括进入。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 《全新版大学英语》来看, 其中涵盖了听说材料、读写材料, 反而没有专门针对翻译教学的翻译材料。而且, 现阶段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课程的开设都只是大一学年和大二学年, 进入大三学年的学生已经没有英语课程学习, 英语教学断线现象严重。此外, 就全国范围来看, 专业翻译教学的教材凤毛麟角。

3) 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传统单一

现阶段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翻译教学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对于教材中的零星教学翻译依赖相当严重, 而教材中的教学翻译法由于多年的忽视依然传统。同时, 翻译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也较为传统和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是教师传播知识, 学生学习知识的单向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为重要的是, 相当一部分翻译教学将翻译结果当做了翻译能力培养的评测手段, 过分重视翻译知识和语言知识而忽视翻译技能的问题也屡屡皆是。英语教学的本质来主要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将英语翻译学习学以致用, 成为应用型人才。然而由于长期缺乏翻译实践, 学生在翻译应用学习的过程中也相当缺乏。

4) 大学英语教师翻译能力的欠缺

由于重视程度的下降以及翻译教学材料不足、课程设置不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广大高校也没有将自身翻译教学能力提升的积极性。而且, 大学英语教师在师范院校接受的教育过程中, 涉及到翻译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思想也相对较弱。尤其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翻译教学材料、自身翻译能力不足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 眼下我国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翻译能力相当欠缺。

3 培养翻译能力改进教学现状的对策措施

1) 加强重视, 不断培养翻译意识

《大学英语课程大纲》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已经明确阐明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翻译教学重视起来, 应当特别注重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因此, 无论是非英语专业高校还是普通高校, 都应当加强对英语翻译教学和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尤其是翻译意识的培养, 对于学生学习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促进翻译教学有效性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例如现代某些高校已经采取课堂播放诸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纯英语生活剧的方式引起学生翻译意识, 吸引学生英语翻译的积极性。或者是有的高校开始广泛开展英语辩论活动, 培养翻译能力的同时也让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状态中提高翻译能力。

2) 丰富教材, 完善课程

针对教材不够丰富和课程设置不完善的问题, 广大高校应当尽量在大一大二学年的英语教学中根据课程设置增添足够多课时的翻译教学, 提升英语翻译教学课时与其他教学的平衡度。而对于大三和大四学年的学生, 英语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实践活动、英语训练和英语翻译教学选修课程。同时尽量增添一些诸如商务翻译、科技翻译等形式的选修课。

无论是高校自身还是国家高校教材委员会, 都应当主动接纳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相关规定, 将翻译教材编写进入英语教材中。而且, 在翻译类教学教材编纂的过程中, 编纂人员还应当注意翻译练习、翻译技巧、翻译实践等内容融入, 确保教材内容自身的多样化。广大高校也可联袂各大出版社, 联合发行针对翻译教学的教学材料。不断丰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可用材料。

3) 加强技能培养

翻译技能的培养是翻译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 面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阻碍, 加强和创新翻译技能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具体来说, 加强技能培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化背景的关注。例如“After I had told Walt or Larry what to do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I’d have trouble getting back to sleep.”这段话的翻译过程中, Walt和Larry是英语翻译中最为常见的昵称, 类似于中文的张三李四。这便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决定的。学生再翻译过程中就不能直接翻译为“告诉沃特或者拉瑞某种情况如何处理后”, 而是应该翻译为“告诉这一位或者那一位某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2.充分考虑语言环境是翻译技能中需要掌握的重点, 这是因为往往翻译过程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表达内涵。

3.针对翻译教学过程中某些非专业学生不能灵活变动出现翻译过硬情况的发生, 教师应当教授断句、增词、合词、减词和语序调整等技巧, 帮助学生应对语言差异。

4 结束语

翻译能力是大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综合技能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翻译教学的有效性又直接影响了大学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高低。针对现如今翻译教学和翻译能力培养弱化的情况, 广大教师应当重视翻译教学过程, 不断规避教学弊端, 切实培养学生翻译能力, 确保学生能够成为多层次、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晓莉.基于实证视角看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82-87.

[2]吴丽冰.目的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 :73-76.

上一篇:企业成长影响下一篇:青年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