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苏式住宅

2024-10-01

现代苏式住宅(通用7篇)

现代苏式住宅 篇1

引言

民居是一种文脉,是民族文化渊源延续的一个方面,中国民居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世界建筑百花园中一朵奇葩,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国外建筑设计思潮的涌入以及中国民居建筑设计近年来缺乏创新和发展,使得中式民居设计的路子越走越窄,甚至出现了断层,市场和建筑设计界热切期待真正适合现代中国人使用的中式民居出现。

建筑专家认为,在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没有确立之前,本土建筑不仅不会成为主流,而且发展空间也将是狭小的。

建筑需要时间考验,任何一个国家、地方的建筑都会经历首先是本土建筑,慢慢又变成现代建筑,最后在现代建筑身上找到本土文化标识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似乎正在被中式住宅的演变所验证。

1 中国人20年以来的居住发展大概划分为三个阶段:

1.1 第一个阶段:

完全获得性的居住方式。居住并不是一件可以自由选择的事,住房分配固化了大多数城镇人群的居住方式。

1.2 第二个阶段:

住宅商品化之后,学习性居住阶段。人们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参照系,比如会找到欧陆风,找到北美、西班牙、地中海式流行的东西。

1.3 第三个阶段:

找到自信的阶段。这种情况发生在近三年左右,这是建立在中国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急速提高的基础之上,是基于中国和世界交往的基础之上。

随着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加,对于本民族传统居住文化的自信心也在一片良好反应中逐步找到了自信。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地产市场差异化竞争的压力下,一批非常有影响的新中式建筑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北京的“观唐”、“紫庐”、新北京四合院“易郡”、上海的“九间堂”、成都的“芙蓉古城”、“清华坊”、南京的“中国人家”、万科的“第五园”、苏州的“寒舍”、杭州的“颐景山庄”、西安的“群贤庄”、安徽的“和庄”、天津的“唐郡”……这些带有明显“中式符号”的项目以星火燎原之势将中式生活变成流行趋势。

自九十年代起,房地产市场日趋完善,居民消费品味也日趋提升,其消费意象从重视户型平面到重视环境(配置),进一步向重视物业管理发展。

而近几年来居民收入水平更加提高,生活品质提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社会中中高收入者的文化品味也日益突现,居民对其住宅及其住区整体物质环境及住区内精神生活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

2 中式住宅的特点

2.1 规划

一是取材于大都市的城市轴线规划。尤以唐宋时期的城市规划较为成熟,道路交通交错布置成网格状,两旁高强大院围合,或以云墙围合,入口设置月亮门。

二是取材于传统民居的前街后河的平行模式规划。江南一带河网纵横,形成许多前街后河的水乡城镇。

小区内部规划布局往往借水景点缀成网,依山之势,傍水之旁,组团的大小分合,房屋的前后错落等等都在规划中被借鉴和采纳,形成典型的“水乡住宅”布置方式。

2.2 住宅设计设计

表现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在传统的复古建筑中加入现代设计元素。这种产品无论是在大的院落规划,建筑布局,还是在小的建筑装饰、庭院植栽等方面均遵循中国传统的格局营造,保留大量的中式建筑元素,是比较容易被识别的中式建筑。

比如:常见的四合院式或三合院式布局、宅前有平台、筒瓦制的曲线屋脊、影壁、山墙头、房角屋边的游廊和平台设计、住宅中庭,富有寓意的庭院植栽:书房前植芭蕉,厅前植海棠,屋后种枣树等。但是,由于传统中式建筑,尤其是四合院的建筑带有明显礼制观念的痕迹,由于家族组织及社会等级的观念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矛盾,因此在室内生活空间设计方面通常还是按照现代的居住模式设计。

另一种形式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丧失本初的功能性的、具有中式特点的装饰符号,也有人称之为“现代中式”。

这种产品在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造工艺以及功能空间设计均体现了一种现代建筑简约、时尚的风潮,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类似于结构主义的手法在产品细节设计方面融入一些被符号化了的中式元素,是比较难以被直接识别的中式建筑。

比如:在建筑设计方面仅仅保留代表中式建筑符号的色彩——长城灰;或者是在山墙处设计被抽象化的马头墙、人字顶;或是在住宅正面添加被简化的门楼装饰等等。

2.3 园林

中式园林的风格属于典型的自然山水园林,就是把自然景色和人工造园艺术两者巧妙地结合,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其园林的艺术形象是以山体、水系为全园的骨架,模仿自然界的景观特征,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挖湖堆山”法。

在中式园林中可以常见溪流、河塘、假山、置石、亭、廊、榭等等设计元素。

3 中式住宅的四大流派

3.1 四合院派

特点:该派的特点是模仿北方传统的四合院风格。中国的住宅建筑大部分都是内院式住宅,但南北方有差异。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其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南西北四面的房屋并不独立存在。

在楼房合围下,南方住宅庭院一般较小,被称为“天井”;而北方的四合院院落宽绰舒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连接,方便起居。

四合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形成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同时形成一个符合人的心理、保持传统文化和邻里融洽关系的居住环境。

该派项目在其产品的设计中较多地采用街巷式布局、庭院式空间等。如北京易郡的户型包括了一些以院落为空间的平层四合院、独栋三合院、双拼三合院,门窗设计上采用方窗子;观唐的规划也以方方正正的十字轴和环路形成明确的街巷式布局,主街宽、胡同窄、内庭院豁然开朗,使得空间序列连续变化。

庭院的设计和街巷式布局是完全借鉴和运用了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风格,而方格窗子则是典型的中国窗子。

3.2 江南园林派

特点:模仿江南园林景观设计,有江南风格的味道。中式园林崇尚顺应自然,虽为人工造景,却仿若天成,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式园林以山水园林为基本形式,力求自然与人工巧妙、完美地结合,创造出自然舒适、温馨典雅的生活空间。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3.3 中式符号派

特点:在产品的设计中把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和元素运用进来,加入木雕、石雕、砖雕等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中式符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式建筑不应是简单的模仿建筑符号,而要突出建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好的中式住宅应该是“神”的效仿。

3.4 改良派

特点:在文脉上与中国传统建筑一脉相承,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上:既很好地保持了传统建筑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了现代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功能使用。

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继承,不是简单的模仿、抄袭,而是要深刻的研究其精神内涵,吸取其精华,作到古为今用。

对中国民居建筑设计思想和理论的继承:中国民居设计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其鲜明的地域性以及其对区域地脉、人脉、文脉的重视和对人们居住心里的关怀,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历史文化、建筑材料、人们的心理特点及资源等做到因地制宜。

4 总结

总之,新式的中式住宅要按照现代人群的消费思路来做,为消费者服务,体现消费者的个性而非设计者的个性。该派的建筑风格理念兼顾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布局设计的国际化要素,在设计风格上有融合趋势,在设计中参照了其他住宅的手法。民族建筑的探索之路,不可能有模板。

在“繁”与“简”的尺度平衡上不断考量, 并结合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个要求本身就注定是一个原创的历程。

摘要:中国风格空间意向策划,把握物质环境整体形象,使之具有独特的风貌、和谐的形态和明显的标识.同时,以“人”为中心构筑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居民置身于和谐有序、生机盎然的生活环境之中。

关键词:归属感,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中式住宅.广州市唐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著.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5.

[2]深圳万科第五园《建筑创作》杂志社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6.

论现代住宅电气设计 篇2

1 住宅的供电

多层住宅为三级供电负荷, 小区住宅供电一般由小变配电所引入, 应采用三相四线制 (TN-C-S系统) , 经重复接地后进入单元总电表开关箱, 改成三相五线制 (TN-S系统) 后再放射到各用户。住宅单相进户时, 进户线的戴面不应小于10mm2, 三相进户时, 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6mm2。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 (一般壁厚PVCΦ114为4.5mm以上, Φ56为3mm) ;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 明确室外地坪标高, 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m;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 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 堵住漏洞;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 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做好防水处理, 请防水专业人员现场指导或由防水专业队做防水处理。

2 户内配电系统

住户配电箱设有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总开关电器, 并具备隔离电器的功能。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 为避免电气线路过载和降低谐波电压的影响, 户内配电系统应采用多回路形式, 在满足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基础上, 方便使用, 可按不同档次要求进行配置。

三相进线配电用户应设有三相电源出线回路。每户至少应设一条照明回路;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二类、三类、四类及以上住宅普通电源插座回路不应少于两条;柜式空调电源插座回路应专放;其他空调电源插座每回路不应超过两只;厨房电源插座与卫生间电源插座应分别设置回路;此外, 考虑到庭办公和信息化的发展, 还应增加一条专用电源回路。除照明、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 所有电源插座回路应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各配电回路保护断路器均应具有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并应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

3 弱电设计

弱电终端箱是承担“智能住宅”多项弱电功能的集成。每套住宅均应设置信息多媒体箱。至少应在主卧室和起居室适当位设置有线电视终端和通信终端。应设置楼宇访客对讲和门锁控制装置, 并按系统要求预留管线。对涉及智能化社区的设计要求, 可参照DGJ32/0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4 配电箱、开关、插座的布置

每套住宅应设置嵌墙式住户配电箱, 设有洗浴设施卫生间的跃层、阁楼层宜设配电箱。配电箱应布置在靠近入户门的地方, 不应布置在客厅墙面中央, 以免影响美观。配电箱不应装设在卫生间0~2防护区内的墙上。配电分支回路的截面不应小于2.5mm2, 应选取铜芯线。

电源插座位置宜与设施需求及室内家具布置综合考虑, 当基本或辅助空间电源插座数量为两只或以上时, 各插座宜布置在不同的墙面上。设有三相电源进线的用户, 可根据建筑平面功能要求, 在大容量贮水型或即热型电热水器、集中空调电源、电加热锅炉等固定式家用器具旁设三相电源插座。建议所有插座均选用安全型。

卫生间、非封闭阳台插座应采用防溅型, 洗衣机、电热水器、空调及厨房用插座带开关。开关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操作, 为1.3m, 普通插座安装高度为0.3m, 空调插座安装高度为1.8m。

5 接地保护

通过在建筑物外沿地梁内设置的等电位联结装置连接而作用于全建筑物, 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 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加强施工人员对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多股导线的连接, 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 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 如做, 则应均匀搪锡;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 如需接两根, 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 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 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 (N线) 、接地保护线 (PE线) 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 即P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 (N线) 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 (PC级) 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6 住宅防雷设计

住宅防雷设计应参照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首先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N=K*Ng*Ae (Ng=0.024Td1.3) ) 。接地装置引下线设计应利用建筑物柱内对角主筋作防雷引下线 (&≥12) , 利用建筑物基础作自然基础接地体, 不仅可以节约钢材, 而且比较安全。引下线主筋从上到下通长焊通, 其上部 (屋顶上) 应与接闪器焊接, 下部与基础焊接, 并分别与各层板筋、梁筋及桩笼纵筋、螺旋箍筋、地梁面筋焊接通, 构成一完整的电气通路。另外需在柱内做为引下线的钢筋上, 距室外护坡0.5m处的柱子外侧, 另焊一根圆钢 (&≥12) 引至柱外侧的墙体上, 作为防雷测试点。

7 安全措施和建议

7.1 首先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提高住宅电气安装的设计水平

电气安装工程应引起业主、发包单位、承建单位的足够重视, 把电气安装工程看成住宅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举足重轻的一个分部工程, 提高电气管理、安装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增强其岗位责任心。

设计者在满足常规供电, 保证安全用电的前提下, 应更多地兼顾美观、装饰效果和使用功能, 满足住户美观、方便、舒适、安全的现代化生活需要, 把电气安装工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7.2 加强管理,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资格是否与其承担的项目相适应, 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也是《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规的基本要求。还有最重要的把好原材料进场关, 控制材料质量, 同时严把电气设计安装工程验收关。

8 结束语

现代苏式住宅 篇3

在全球日益关注环境的大潮中, 住宅不仅意味着房子也包括住房所处的内外环境, 还涉及建材生产过程。住宅建设的发展不仅要考虑人的需要, 还要在环保方面, 把保证空气清洁度、噪声衰减、建筑节能、环境绿化等都考虑在内。不仅实现每个家庭有一套住房, 还要是一套健康的、宜居的绿色生态住房。现代住宅的新趋势就是“绿色建筑”, 它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行业的实践结果。

绿色建筑:绿色并非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或者是屋顶花园, 而是指对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生态平衡条件下的一种建筑。还可以称之为“生态建筑”, “节能环保建筑”。

它的设计理念就是节约能源, 节约资源, 以求达到回归自然, 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

2 现代自然风格住宅设计概述

在现代自然风格住宅设计中, 要把建筑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当地的季风气候、日照时间的长短、运用高科技智能化设施、减少资源的消耗。我们的设计人员在学习国外一些先进科技和设计方法的时候, 只在表面下功夫, 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去结合实际。

下面我们以黄河流域的北方城市举例说明, 在某城市的开发区的六个小区36栋住宅楼, 建筑风格是模仿西方的田园风格, 营造了欧式风情小区。住宅楼的下面三层是商业区。

设计喷泉和人工湖本来为了调节局部小气候, 增加空气的湿度, 种植植被是为了防风沙和减少噪音, 运用玻璃幕墙可以让室内更明亮。但是, 在北方特别是西北严重缺水, 南水北调就是为了解决北方缺水的问题。在小区内设计喷泉和人工湖没必要, 而北方本来就雨季时间较短, 晴朗的天气居多, 日照时间比较长, 采用玻璃幕墙不仅容易造成光污染, 还增加造价。还由于太阳照射角度不同, 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也应在12米以上, 以保证首层也能享受光照。从上面的例子, 我们也可以看出, 上述小区没有很好的和当地自然环境结合。下面我们再就这几方面在造价上对比一下: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发现, 高造价不代表真的实用, 还要结合地方实际, 从消费者自己需要的角度考虑。设计出高性价比的住宅楼。

然而, 最近十年中国的建筑业, 特别是住宅建筑, 欧式风情泛滥, 一味的只是去追求外表和外国的建筑, 特别是欧式建筑相似, 而没有从根本上考虑中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水文条件, 造成很多开发的楼盘要么成为了形象工程, 要么就成了烂尾楼而搁置, 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大量可用耕地。特别是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在农村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很重要的一部, 我们的设计人员和建筑开发单位, 以及地方政府一定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而宜提出合理可行利民, 同时对自然内环境减少损害的方案。

3 现代自然风格的现代住宅设计原则

住宅设计与自然风格的和谐统一并不是一个新的理论和概念。在东方, 尤其是中国古老的哲学体系里一直强调要尊重自然, 与自然和谐统一。很多古建筑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 在北方, 北京的紫禁城也就是故宫, 它是明清古都, 拥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的大体格调是红漆的墙体和金黄琉璃瓦的屋顶, 背靠燕山山脉, 傍依渤海湾, 运输便利。放眼望去和北方的天气相辉映, 显得高贵庄重。而在南方, 苏州的苏中园林也是住宅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代表作, 与南方那小桥、流水、烟雨蒙蒙的天气相互衬托显得小巧玲珑。

对于现代自然风格的住宅设计, 我们应给考虑一下因素。

首先,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例如, 2000年前的四川成都都江堰就是充分利用地貌和周围自然环境达到统一, 两千多年来一直承担着蓄洪、灌溉的功能。

其次, 做到节约能源和资源。我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家, 对石油的需求正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我国的可耕地资源也在急剧下降。现代风格的住宅设计要多多利用自然资源太阳能, 根据自然通风原理设置通风系统, 使建筑能够利用我国夏季的东南季风。至于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 力求使用可再生资源, 节约水资源。

最后, 现代自然风格的现代住宅设计, 肯定要满足现代化的需求, 加快智能化进程、优化建筑建筑结构以及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现代化的住宅其居住功能没有太大变化, 还是应具备起居、饮食、厨卫、就寝、粗藏、工作学习等基本功能。当前,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使在家里办公的可行性得到实现。因此, 以后的住宅设计有必要扩大书房面积。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的社会应酬增加, 必然会使家庭各类服饰增多, 在设计中就应该考虑增大衣物、鞋类的储藏空间, 主卧室设置独立的更衣间。另外, 在家里邀三五知己共聚叙旧也是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 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 有必要在家里设置一个家庭厅 (第二起居室) 。这样的设计思维和理念应引起设计师和开发商的重视。

住宅设计除了有住宅面积的不同标准外, 还应有住宅类型的不同。如“两代居”、“老年宅”、“残疾人住宅”等服务于不同职业阶层和不同人口构成的住宅户型。在住宅设计结构上, 砖混结构住宅不能满足用户提出的可变性和适应性的要求, 应用大跨度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的住宅就能适应这种要求, 从而可以让住户自己参与进来, 对自己的住宅进行二次设计。这种住宅是未来的发展潮流, 个性化的户型将成为主导户型。若住宅不给住户预留更多自由隔断、拆移和扩大面积的发展平台和通道, 那么设计再好也会过时。

4 结束语

现代化的住宅设计和现代自然风格相结合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因为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步减少和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的设计和住宅设计的智能化、网络化势在必行。低碳建筑并非与生俱来来的, 是建筑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被提起的, 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行业上的体现。当人口逐渐增加, 土地逐渐减少, 建筑设计师就不得不考虑探寻新的建筑形式来适应人类社会变化带来的居住变化。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设计人员必须把住宅设计和现代自然风格和社会变化结合起来去考虑。

参考文献

[1]杨晓冬, 等.克服绿色建筑外部性的对策建议[J].低温建筑技术, 2008 (5) 145-146.

苏轼的“苏式幽默” 篇4

在谈及苏轼的苏式幽默之前, 首先需要理清一个概念, 何谓幽默?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这是一个外来词, 由林语堂先生翻译引入:在西文用法中, 常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 连鄙俗的笑话在内, 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 幽默最富于感情。“幽默”与滑稽、讽刺不同。滑稽是在嘲笑、插科打诨中揭露事物的自相矛盾之处, 以达到批评和讽刺的目的, 体现的是批评或嘲笑。正因如此, 所以有人把幽默看做是一个人成熟的一种表现。

相别而言, 我对于“苏式”幽默更偏于下面的解释:“幽默是一种才华, 是一种力量, 或者说是人类面对共同的生活困境而创造的一种文明。它以愉悦的方式表达人的真诚、大方和心灵的善良。它像一座桥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弥补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是奋发向上者和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者不可或缺的东西, 也是每一个希望减轻自己人生重担所必须依靠的‘拐杖’”。

东坡的幽默存于诗词中无多, 但是流传于坊间的轶事却不少。有关东坡的趣闻轶事, 早在苏轼生前就广为流传并被时人记录下来。在他死后, 这些故事或轶事依然脍炙人口。明代的袁中道记载的东坡轶事就达45则之多。这固然与他的创作成就有关, 但同时也与其人生幽默相关。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坡公的幽默可谓无所不包, 无处不在。他把浓厚的幽默感和神奇的幽默力量运用于各种对象身上, 其中有同门后进、诗朋酒侣, 甚至有佛徒禅师、歌妓舞女, 还有他自己, 以致“东坡善嘲谑”“东坡滑稽”“东坡以文滑稽”, 成为当时人众口一词、有口皆碑的共识。无论是在朝做官、仕途顺达之时, 还是在受诬陷、坐监牢、遭贬低、流落天涯海角之时, 他都能从生活中掘取幽默的素材。可以说, 幽默已经融入东坡的生命和血肉之中, 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正因为东坡喜欢幽默, 不断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幽默, 善于运用幽默, 而赢得了当时及后代广大文人和读者的喜爱。

按照对象分, 东坡的幽默主要可分为三类:对于正统调谑的政治幽默, 社会生活中的幽默和自我解嘲、自我宽慰的个人幽默。

一、政治生活中的借才斗法

苏轼和王安石一直是老冤家, 严格意义上, 这种过招儿不应该硬性地贴上政治的标签, 但是表面的调谑背后的确隐藏着政见的不合和苏轼的锋芒毕露, 这也与他日后的屡屡被贬有着重要关系。

例如, 荆公因作《字说》, 一字解作一义。偶论东坡的坡字, 从土从皮, 谓坡乃土之皮。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言, 滑字乃水之骨也。”一日, 荆公又论及鲵字, 从鱼从儿, 合是鱼子;四马为驷, 天虫为蚕, 古人制字, 定非无义。东坡拱手进言:“鸠字九鸟, 可知有故?”荆公认以为真, 欣然请教。东坡笑道:“《毛诗》云:鸣鸠在桑, 其子七兮。连娘带爷, 共是九个。”荆公默然, 恶其轻薄, 左迁为湖州刺史。

这样的例子还有“司马牛”“鳖厮踢”等等。

二、社交生活中的幽默

苏轼常在人际交往关系中及日常生活素材中发现幽默。这种幽默在于改善人际关系, 增进互相了解, 活跃气氛, 娱乐消遣, 甚至竞才斗智等等。

类似的还有:“七分读”“吾从众”“须当归”“致仕”等。当然而后流传的一些笑话段子, 未必都是苏东坡原创、原型, 但是从苏东坡本人的诗文著作, 尤其是《东坡志林》来看, 他的确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 诙谐百出、妙语连珠, 古往今来的文人之中, 罕有其匹。

三、个人生活中的幽默

苏轼个性的畅达使一部分幽默很轻松, 如《跋退之送李愿序》中谈到他对韩愈文章很欣赏, 甚至想模仿写作一篇, 但“每执笔辄罢, 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意思是说, 算了, 写不出, 姑且放他韩愈一马, 来日再战。如此单纯, 让人觉得很亲切和平易近人。

还有一类幽默表现了东坡的乐观旷达、飘逸潇洒的精神风貌, 不过读罢, 莞尔之余, 内心隐隐漾起一份心酸。鲁迅先生说:“泪和笑只隔一层纸, 恐怕只有尝过泪的深味的人, 才真正懂得人生的笑。”东坡一生都在用幽默来帮助他超越政治的险恶和人生的痛苦, 《惠州一绝》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那样的瘴疠之地, 苏公仍不忘笑着乐在其中, 人人都看到了他的笑、他诗篇的高妙, 但是不足与外人道的凄苦谁人知道!

还有这首《洗儿戏作》:“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一首洗儿, 太多辛酸流露于不自知, 这种笑背后该有多少无奈……

欣赏坡公有足够的人格魅力, 并非夸夸其谈, 更不是泛泛而论, 不是故作潇洒, 也不是卖弄才华, 需要的是才情自信, 豁达的胸襟, 这样方能化解生活的痛苦和窘促, 才能看到人生的乐趣, 活出诗意。屡屡的贬谪生活, 也是根植于幽默的洒脱, 才使他把所有对现实、对政治的不满、批判全部驱逐了, 代之以宁静致远的心态。

参考文献

荷兰现代简约住宅设计 篇5

位于荷兰的IJburg House住宅空间, 由Kirsten Gabriels and James Webb设计, 距离阿姆斯特丹中心区只有20分钟, IJburg House跟荷兰传统的中低层建筑外形差不多, 但是它拥有第一眼就被其漂亮的室内布局和现代设计所吸引的魅力, 轮廓分明的线条, 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 优雅高贵的木质家具, 这绝对是让你想定下来居住的梦想家园。

摘要:位于荷兰的IJburg House住宅空间, 由Kirsten Gabriels and James Webb设计, 距离阿姆斯特丹中心区只有20分钟, IJburg House跟荷兰传统的中低层建筑外形差不多, 但是它拥有第一眼就被其漂亮的室内布局和现代设计所吸引的魅力, 轮廓分明的线条, 大面积的落

现代苏式住宅 篇6

一、“苏式历史课堂”的定义

何为“苏式课堂”,“苏式历史课堂”?“苏式课堂”是基于教学一般规律,基于苏州地域文化背景,基于苏州自由开放的时代特征的,体现苏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派别。它是叶圣陶教育思想,苏州教育人的价值追求,苏州地区课堂教学优秀经验的集中体现(1)。而“苏式历史课堂”是将苏州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苏州区域特色两者融于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效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形态,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和苏州教育的现代化。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11年初,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反映了推进新课改不断深化的精神,是初中历史教育的纲领性、指导性文献”(2)。2011年版新课标更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历史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知识,还要逐步提高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目前,中学阶段历史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老师还是沿袭传统的一堂课讲到底的教学模式。由于历史在中考中只占50分,因此很多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历史学科,许多历史老师因此不积极改革教学方式,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导致历史课没有了生命力,只有枯燥的知识点,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次苏式课堂的提出是一次改革契机,让我们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

三、星海实验中学“畅游式”苏式课堂

笔者所在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办学15年,中考连续十二年取得好成绩,全体星海人在为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的同时,也开始理性总结经验,梳理星海教育文化,使之成为星海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苏州市教育局推出的“苏式课堂”研究给了我们平台和契机,学校的苏式历史课堂也立足于将苏州特点与学校特色有效融合。

星海实验中学结合园区和星海学校的特色,提出了“畅游式”苏式课堂的课题。畅游式学习指学生学习时,能沉浸其中,自由快乐地学习,顺畅地克服学习障碍,全面深入地掌握学习内容。简言之,即欢畅地学、顺畅地学。“畅游式”苏式课堂的宗旨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舞台,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畅游式”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畅游式”苏式课堂教学不是拘泥于课堂内的,而是课前、课中、课后三者有机的融合;“畅游式”苏式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不是线性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并不拘泥于谁先谁后,教师在期间适时引导学生内化和生成知识。在畅游式学习实践中,很多老师尝试了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合作探究、小组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教研组围绕学校课题进行了翻转课堂和微课制作的尝试,虽然制作微课,设计学生的导学案等方面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但教学实践证明,新技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除此以外,历史教研组还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初二年级有9个同学自发组成了“魅力苏州桥”研究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查、专家访谈、资料检索等方式开展研究,学会了资料检索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并深刻感受到了苏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同学们还撰写了1万多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同学们经过提炼总结出苏州桥的四大特点:“多”、“古”、“秀”、“趣”,详细讲述了几座著名古桥的历史、现状;报告也指出目前古桥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希望每个苏州市民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古桥。报告还提出口号:“保护古桥,保护苏州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在学生研究性报告基础上,我们专门组织了专家、历史老师对学生的课题报告进行现场答辩,并组织全初二年级同学现场观摩,答辩过程非常精彩。然后,同学们还把研究过程和研究性学习报告做成了宣传展板,在校门口年级橱窗展出。此外小组成员们还围绕自己的研究成果,拍摄了微电影,参加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CRI多语种数字化故事大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这样的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苏州乡土课程资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乡土史作为“一方之全史”,记载的是某一个具体地区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堪称一部微型化了的地方通史。苏式历史课堂教师要充分挖掘苏州乡土历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如讲到戊戌变法光绪皇帝时,我说:“光绪皇帝的老师,可是我们苏州常熟人哦,大家知道是谁吗?”说到这里,学生立刻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接着我说了清末时期十分有名的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介绍了翁同龢是如何引导光绪帝同慈禧为首的后党集团做斗争并推动光绪皇帝变法的。乡土史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从而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历史知识,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积极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又如讲初中八年级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时,我让学生收集苏州特别是园区的乡土史料,感受改革开放给苏州和园区带来的巨大变化。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调查研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然后分享。在我的指导下,有的小组开始上网查找资料,查到了很多苏州园区珍贵的老照片。这些照片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过去,与今天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有的小组还进行了实地考查和人物访谈。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苏州的飞速发展,又深刻理解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三)星海实验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苏式历史课堂的研究实施需要教研组发挥集体智慧与力量,结合苏州特点、学校特色和学生学情,开发出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校本课程。我校初高中都编写了校本课程,初中部编写并开设了《苏州建筑与文化》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一学期15课时。校本课程开展一学期以来,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很多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校本课程了解了很多苏州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有同学说,“以前很多身边习以为常的东西原来有那么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真的很奇妙”。“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苏州民居的特色和文化,后来周日的时候我们一家特地跑到实地考查了一番,还拍了很多照片。我还给爸妈普及了很多苏州民居的知识”。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走则可以走得更远。“苏式历史课堂”,将因一群人的共同行走而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丁震,陈丽霞.“畅游式”课堂行动研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苏州市义务教育“苏式课堂”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4]“苏式课堂”研究纲要(讨论稿).苏州市义务教育“苏式课堂”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浅议现代家庭住宅防火 篇7

目前, 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环境越来越重视。同时, 火灾预防是目前危害社会安全的一大问题。近些, 年国内几次重大火灾都与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 加强建筑材料的防火性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一、室内住宅中材料防火的重要性

在进行室内防火设计时, 必须考虑在火灾发生时, 材料延烧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通过近些年的调查发现, 在火灾中被烟雾窒息而死亡的人数在逐年上升。据XX省消防总队分析, 近年来, 居民住宅和“三小”场所亡人火灾事故多发。全省18起亡人火灾中, 有11起发生在居民住宅, 死亡20人, 分别占总数的64.7%和60.6%;有6起发生在“三小”场所, 死亡12人, 分别占总数的33.3%和36.3%。农村和集镇火灾形势比较严峻, 共发生火灾875起。其中, 亡人火灾12起, 死亡21人, 5起较大火灾中有3起发生在农村和集镇。而在所有伤亡人员中, 被烟雾窒息而死占据死亡总人数的80%以上。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烟雾和毒气, 这些烟雾和毒气主要是因为高分子材料燃烧所致。材料的燃烧后的气体主要有一样化碳和硫化气体, 这些气体在空气中的总含量超过1%就会在2 min之内造成人员的死亡。另外, 硫化气体会发生二次燃烧, 产生危害更大的混合型烟雾, 从而加快火势的蔓延。

二、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热源、可燃物、氧气是火灾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

1. 热源的随机性强, 而且不可预见

例如, 乱扔的烟头在可燃物上就可能引起火灾;被覆盖的电暖气也可引起火灾;电路、照明等设备被吊顶和隔断等物隐藏, 一旦短路也会引起大火。另外, 在厨房中对液化气和煤气的不正当使用都可能是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

2. 氧气有着很强的不可控性

氧气是随处存在的, 每一个建筑不可能完全杜绝空气。所以, 氧气在火灾要素中是不可控制的。

3. 易燃物是火灾要素中唯一可以控制的, 对材料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频率。

一旦发生火灾, 合理的材料选择可以有效降低火灾的蔓延速度。

三、建筑材料的选择

1. 建筑的顶棚材料选择

室内顶棚是装饰材料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火灾在发生过程中都是自上而下蔓延的。先烧建筑顶部, 所以建筑顶棚材料必须选择阻燃和不可燃的材料, 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减低火灾的蔓延速度。火灾发生初期是火灾扑灭的最好时间, 所以控制火势是最重要的。顶棚材料在选择中常用的有石膏板、矿棉、纸面纤维石膏、玻璃、水泥刨花板、难燃木材、难燃胶合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等。

2. 室内墙面材料选择

在进行室内建筑设计中, 墙面材料是又一项严格控制的项目。当火灾发生时, 火势先烧毁顶棚, 然后自上而下开始蔓延到墙壁四周。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 墙面材料是很容易被点燃的。所以, 在墙面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阻燃性墙的材料。常用的材料有阻燃墙纸、阻燃双面刨花板、仿真花岗岩板、PVC防护板、复合墙板、阻燃涂料、人造石材等。如果在建筑使用中对墙体外观有特殊需要, 还可以选择天然木材、竹材、装饰板等。

3. 地面材料选择

地面材料在选择上不仅要具有防火功能, 还要十分美观。常见的材料有木地板、涤纶地毯、PVC地板革、塑料地板等。地面材料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阻燃性, 要保证在火灾初期地面不会被很快点燃, 为人员疏散和火灾的扑灭争取时间。

4. 室内装修中对防火门的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 要做好对室内防火门位置的设计。尤其在住宅设计中, 对不上人的屋顶要采用乙级防火门。在建筑的低区和楼梯间要使用防火等级高于二级的防火门, 防火门必须起到对火灾的阻隔性, 不能一味的注重室内美观。

四、住宅用电线路的设计

1. 容量确定

目前, 民宅中大功率的用电设备主要有空调、电热取暖器、电热水器、热风机、电饭锅、电水壶、微波炉等等。这些家电目前如未购置也应预先考虑, 预留一定的裕量。另外, 我国的地理环境特殊, 各主要城市的气象、条件相差很大, 温比较高的地区应适当高于国标。考虑到地理因素用电设备的差异, 容量确定应以最热 (7月) 最高气温>30℃的城市为参考 (夏季降温主要用空调) 。

2. 住宅分支回路设计

住宅分支回路大多是照明与插座两个回路设置, 有时仅为一个回路, 3个及3个以上回路较少, 分支线路回路数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每套住宅的空调电源插座, 其他电源插座及照明应分路设计;

(2) 空调电源插座一个回路不宜超过2个, 大容量柜式空调电源插座应设置独立回路;

(3) 厨房电源和卫生间电源设置独立回路。

3. 导线截面选择和地线设计

如果导线截面过小, 电气线路在严重过载的情况下运行, 线路温度会升高, 绝缘老化会加速, 留下了严重的火灾事故隐患, 仅能勉强维持当前用电, 不可能满足今后居民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一般, 居民住宅电气线路都采用铜质导线作为住宅楼接地线设计。住宅楼内的接地线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甚至把接地线与避雷线同接一个接地装置, 这极不规范。目前, 接地线一般为截面积不应小于2.5 mm2的铜质导线。接地电阻阻值一般不超过4Ω, 而且应接有独立的接地装置。

五、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预防和减少火灾

针对当前的安全形势和安全事例要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普及安全用火、用电和逃生自救常识。同时, 为居民详细讲解和分析了《家庭防火安全十要》等安全防范知识, 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一旦遇险, 能有效自救互救、迅速逃生, 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各街道社区今后可以经常组织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以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六、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 建筑的室内装修材料和线路布置在选择上首先要考虑装修防火的安全性, 要逐步提高装修的防火等级, 增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使建筑居民获得一个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

摘要:室内和室外装修是建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室内装修设计对美观和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就装修材料的安全性而言, 却忽略了其对建筑防火安全性的考虑。本文对现代家庭住宅的防火要点进行了分析, 望广大同行给予指导。

关键词:现代家庭,防火重要性,材料,线路,住宅防火

参考文献

[1]蒋希雁, 底素卫.简论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9 (03) .

[2]朱茜.住宅室内装修的整体设计[J].小城镇建设, 2003 (09) .

[3]付闯.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22) .

[4]王建刚.高层病房楼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06) .

上一篇:感恩文化建设下一篇: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