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艺术设计(共7篇)
苏式艺术设计 篇1
摘要:以苏式家具为研究对象, 分别从明清吴地士人, 商人, 匠人及百姓四个不同阶层人与家具相关的生活入手, 分析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特点, 总结及归纳其对苏式家具设计的影响, 得出了苏式家具的育成是吴地人民共同智慧和劳动的结晶的结论。
关键词:苏式家具,生活方式,家具设计
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发源于苏州, 以苏式家具为典型代表, 这并不是一种偶然。自唐以降, 伴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 以苏杭为核心的江南地区成为了中国当之无愧的经济文化中心。明清时期的苏州, 文人在此营建园林, 隐世而居;商人在此建业经商, 致富发家;匠人在此磨练切磋, 一展所长;百姓在此安居乐业, 纳福迎祥。不同的人, 不同的生活方式共同影响着苏式家具的育成与发展, 可以说苏式家具的成功离不开吴地人民集体的智慧与努力。
一、文人参与设计, 指导设计
苏州地区自古地灵人杰, 据统计明清两代全国文状元共204人, 苏州就有34名, 接近总数的六分之一, 而进士举人更是数不胜数。苏州还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画家、诗人、书法家不甚枚举。明清时期的苏州文人或因官场失意, 或只醉心山水, 过着隐逸于市的生活, 他们以“琴棋书画诗酒茶”为主要生活内容, 在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中, 培养出了对艺术独到的见解。
文人以涵泳于艺作为生活方式, 并乐于将对艺术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具体家具设计之中。他们或著书立作, 给后人以理论指导, 如文震亨的《长物志》, 高濂的《遵生八笺》, 王昕、王思义的《三才图绘》戈汕的《蝶几图》等, 其中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云:“宁古无时, 宁朴无巧, 宁俭无俗”奠定了士人所推崇的古雅的苏式家具整体风格基调;或亲身参与设计, 创造新的家具品类与功能, 如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曾提及其所设计的脚底按摩器与脚踏相结合的滚凳以及冬夏两用的多功能二宜床, 屠隆在《考盘余事》中提到了专为文人踏青郊游设计的提盒, 叠几;李渔还为过冬和度暑分别设计了可放置炭炉的暖椅以及可储存凉水的凉杌。此外, 现存苏州留园揖峰轩以及怡园拜石轩中的琴几均配有空心的郭公砖, 这是文人专为弹琴所设计的古代家具音箱装置;甚至有的文人直接将墨宝刻于家具之上, 点缀装饰, 如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中所收录的黄花梨大桌案, 上刻篆书铭文:“材美而坚, 工朴而妍, 假而为冯 (凭) , 逸我百年”1。苏式家具在艺术审美造诣以及创新功能开发上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文人的参与与指导。
二、商人促进流通, 推广市场
明清时期, 苏州经济繁荣, 人民富足, 是中国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地区之一。正如明末意大利传教士所言:“ (苏州) 是这个地区的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以它的繁华富饶, 以它的人口众多和以使一个城市变得壮丽所需的一切事物而闻名。”2苏州地理位置极佳, 城外东临大海, 有“六国码头”之称的太仓港联通海外市场;城内运河南北贯穿, 直通国内重要口岸, 更有两万余条大小河道织成水网, 十分有利于商品的运输与流通。这里汇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 他们在此贩货交易, 一方面大大促进商业贸易活动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掀起了一股奢靡享受之风, 对苏式家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人对苏式家具设计的影响主要在: (1) 他们通过商业贸易活动, 从印度、爪哇、菲律宾和暹罗等地进口大量贵重木材,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 花纹优美, 成为了苏式家具制作的主要原材料, 不仅提高了苏式家具的观赏性, 也为优秀的家具作品能够传世至今提供了品质保障。 (2) 明清商人所引领的奢靡之风也对家具设计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这种影响并不是正面的。据范濂《云间据目钞》中记载:“纨绔豪奢, 又以椐木 (榉木) 不足贵, 凡床厨几桌, 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 极其贵巧。动费万钱, 亦俗之一糜也。”3。明代之后, 清代的苏式家具艺术之所以逐渐走向衰落, 亦有受这种奢俗导向影响的缘故。
三、匠人磨练技艺, 精益求精
据《吴县志》记载:“苏州城中, 西较东为喧闹, 居民大半工技。”明清时期的苏州, 手工艺空前发达, 苏绣, 苏扇, 苏裱, 苏灯, 苏雕等涌现出了一批全国闻名的工艺作品及能工巧匠。手工艺的高速发展与明清时期的工匠在社会中地位的逐渐改善不无关系。当手艺不仅能够养家糊口, 还能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甚至为自己赢得声誉时, 磨练技艺, 精益求精就成为了苏州匠人主要的奋斗目标了。
明清苏州的小木做匠人, 首先, 他们技艺非常精湛, 制作的苏式家具尺寸精确, 结构牢固, 品质一流。当时流传有工匠对家具制作的训诫:“好门能甩四十年, 好柜能放三百年, 活动桌椅不好做, 硬木还得卯鞘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当时苏作家具的制作水平。其次, 他们设计时还总结经验, 创新方法。例如他们善于规划木料, 有“一木连做”的神技;巧用模件设计方法, 形成完善的苏式家具结构体系。能根据不同的部位, 结合不同的部件, 构造出各式各样合理规范的结合方式4。再次, 当时苏州地区的工匠在不断磨练自己技艺的同时, 也在吴地文化气息耳濡目染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品味, 造型优美的苏式家具不仅有文人的指导, 更蕴含了手工艺者的匠心。正如张岱《陶庵梦忆》所说:“其良工心苦, 亦技艺之能事。至其厚薄浅深, 浓淡疏密, 适与后世鉴赏家的心力目力, 针芥相投, 是则岂工匠所能办乎?盖技也而进乎艺矣。”
四、百姓安居乐业, 纳福于器
早在明代时期就有“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之说。苏州气候宜人, 物产丰富, 工商业发达, 文化底蕴深厚, 非常适合人们安家置业。在这片土地上周而复始上演着的是普通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因而, 可以说吴文化不仅是文人的文化, 更是吴地百姓的文化。而家具作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 其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首先, 百姓生活富足, 有强大的购买力, 大大拓宽了家具的市场, 促进了吴地家具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其次, 由于家具与百姓关系密切, 受文人审美影响的家具也必然融入了百姓的审美趣味, 这与当时手工艺品的设计发展趋势相符:“趋俗为雅、化俗为雅的艺风和世俗化、平民化的艺术创作, 各类符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艺术品大量涌现”5。当时, 苏式家具上出现了许多装饰图案, 都与民俗吉祥文化相关, 例如, 有将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变形用作装饰的;有以谐音吉祥话语的图案如柿子, 蝙蝠, 梅花鹿等作为装饰的;也有直接以吉祥之物作为装饰, 如寿桃, 麒麟, 灵芝等。这些图案装饰或通过浮雕, 圆雕, 镂雕等雕刻手段直接缀于木构件之上;或用螺钿, 玉石等材料拼成后镶嵌于家具之上;抑或直接做成铜构件, 安装在家具之上。虽然这些装饰的寓意与制作方式各不相同, 但是都承载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五、总结
俗话说, 一方土地, 养一方人, 而一方人民, 则造一方器物。明清时期苏州城中的士人涵游于艺, 提高了家具的设计品味;商人努力经营, 推动了家具产业的发展;匠人磨练技艺, 提高了家具的制造工艺, 百姓纳福于器, 丰富了家具的内涵, 他们各自以不同的生活方式影响和促成了苏式家具的育成。因此, 可以说苏式家具是吴地人民共同的智慧成果与劳动结晶。
注释
1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三联书店, 2008:132
22 .何高济等翻译.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3:338
33 .郑丽虹.苏艺春秋[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9:241
44 .濮安国.明清苏式家具[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135
55 .李明.明清苏州社会各风俗层的互动与交融[J]江苏社会科学, 2006 (2) :203-206
苏式艺术设计 篇2
一、备学生——解落三秋叶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 过程与方法: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 激发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教学难点: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内涵与表达:
如水乡姑娘般温婉,
善于把握住学生学习心理的脉搏。
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要把我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 我将会说影响学习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教师在备课时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锚桩”, 才能使满载新知的航船停靠。同时, 教师必须预见学生将会用什么方式去学习新知, 才能更好地适应学、服务学、促进学。
二、备争议——能开二月花
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 (1)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最初的指南针是什么样的呢? (PPT回顾) (2) 指南针哪一部分是磁铁做的?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磁铁还具有哪些性质? (3) 今天我们就来效仿古人…… (揭题:做一个指南针) (4) 指南针由哪几部分组成? (板书:小磁针、支架、方位盘)
设计意图: 明确学习任务, 复习指南针构造及各部分作用, 为学生制作指南针做好铺垫。
点评:一系列提问的设计简单有效, 步步紧扣, 既深挖了学生的前概念, 又通过师生交流形成了新的科学概念, 学生明确了制作小磁针的目标。
教学设计2:学做磁针: (1) 做一个指南针, 最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为什么? (2) (投影出示小钢针) 可以用来代替小磁针吗? 为什么? (3) (演示讲解) 古人很早就发现, 铁钉、钢针被磁铁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 真的吗? 试试用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吧。 (4) 怎样判断是否变成磁针了? 怎样使它的磁力更大呢? (5) (PPT出示要求) 引导学生分组制作磁针。 (6) 学生检验、交流汇报。 (7) (PPT出示要求) 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小磁针的两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为什么需要磁针”、“判断钢针是否变成磁针”、“辨别磁针南北极” 等实际问题。 磁化是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新概念, 教学中尤其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点评:思路清晰:“怎么知道钢针变成了磁针? ”“我们做的小磁针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 提醒学生用标签纸标记磁针的南极、细节的处理, 引导学生发现磁针的南北极。 值得商榷的是:在摩擦钢针环节, 教师能否缓些给出操作提示, 更多地让学生探究得出“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钢针变成磁针”的合理方法。
完善教学设计……
3.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钢针变成磁针吗? 听说古人很早就发现, 铁钉、钢针被磁铁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 这是真的吗? 我们试试, 比比谁吸得大头针最多! (小组游戏) 吸得最多的小组, 你们是怎样做到的? 其他小组, 你们觉得你们的操作哪里还需要改进? (PPT出示要求, 强调摩擦的秘诀:用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 )
设计意图:为了赢得游戏, 学生使出浑身解数, 通过比比谁吸得大头针最多, 自然引发沿一个方向摩擦和来回摩擦的利弊, 既解决规范摩擦钢针的应用方法, 又解决为什么要用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的困惑。
内涵与表达:
如太湖山水般灵动,
谙于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碰撞中自己求知求新。
儿童常会遇到危机与批判、觉悟与顿悟、教训与呼吁、碰撞与挫折, 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精神, 遵循“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的原则, 即要注重引导而不强牵着走, 严格而不施加压力。
实验中的小钢针实为长度7厘米的粗毛线针, 它的针尖是钝的, 比较安全, 即使掉落在地, 也好找, 但是带来一个问题:教材上提示用磁极沿同一个方向摩擦20次~30次, 事实上, 摩擦25次后, 仍无法吸起大头针。 对此, 我作了两个处理: (1) 明确提示用磁极沿同一个方向摩擦30次左右。 (2) 追问:“怎样使小磁针的磁力更大? ”以此给实验中摩擦了30次左右磁性仍不明显的小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
提示3:“在磁针的南极贴上标签纸”有两个意图: (1) 防止学生到后面混淆已经辨别出的南、北极。 (2) 为安装磁针环节中省去方位盘的设计做铺垫。 回顾整个环节, 我设法逐个突破制作中的难点,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对指南针有更深的认识, 使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三、备激情——过江千尺浪
教学设计3:安装磁针: (1) 有了小磁针, 接下去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旋转) (2) 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磁针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 需要什么材料? (3) 汇报交流:悬挂式/水浮式。 (4) 需不需要做方位盘呢? (做简单的指南针可以不做方位盘) (5) 学生分组安装磁针。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知识明确“磁针只有在能自由转动情况才能指示南北方向”, 通过讨论磁针自由转动的方法, 降低操作难度, 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
点评:“需不需要做方位盘? ” 以指向性提问突破实验难点, 规范实验操作, 提高实验有效性。
内涵与表达:
如苏州园林般精致, 激情加幽默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师的激情会感染学生情绪, 教师的幽默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适当的钝悟, 尤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从板书获取线索, 从桌面材料获取信息, 同时也从学生探究中反馈教学预设, 吹塑纸转着转着蹭在水槽边上不转了;吹塑纸被针穿插后有一定凸度, 很难转起来;过于纠结吹塑纸的造型, 没来得及完成的……学生的成功率不高, 热情大减。 舍弃吹塑纸, 改用泡沫块, 学生更容易操作, 大大提高成功率, 学生乐在其中。
四、备高度——入竹万竿斜
教学设计4:交流拓展: (1) 你们成功了吗? 说说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2) 小组互评:好在哪里? (3) 拓展:GPS全球定位系统。
设计意图:积极评价让学生进一步分享成功的快乐, 在小组互评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自制指南针, 倡导学生主动创新, 探索新方法做一个指南针。
点评:重视实验后的交流与评价, 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实验态度。 给予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 让他们通过比较, 发现各小组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 此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水到渠成。 学生在反思中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内涵与表达:
如江南烟雨般润物细无声,
十分重视在学生感受、体验之余, 引导认识上升到知识、思想的高度。
杜牧有言:“学非探其花, 要自拔其根。”意思是说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只顾形式的热热闹闹, 要寻根究底。 小组自评:成功了吗? 小组互评:好在哪里? 只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完善自己的指南针。 小结中将“用磁铁摩擦钢针使钢针具有磁性的方法”正身为“磁化”。最后介绍GPS全球定位系统, 促使学生关注科技的发展。
浅析“三味”苏式教学 篇3
一、散发素雅精致味———简约的课堂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提到苏州,人们总是马上会想起小桥流水的水乡古城,想起幽静淡雅的苏州园林。 粉墙黛瓦的灰白,小巧精致的格局,掩映于碧水蓝天之间,构成了明净、素雅、宜人的居住空间,充满着自然与建筑的整体美。
在这充满着写意山水般建筑文化的浸润之下,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与简约、务实交相辉印。 语文课堂不需要浓墨重彩,而必须返璞归真,体现一种“ 简约之美”。 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就是简约语文的倡导者和成功实践者。 在他的课上无一不阐释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他提出的“ 大道至简”语文教学法,可以说是苏式语文教学的灵魂。
1.精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要科学、可测。“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比如说《 理想的风筝》 一文,以“ 生命的感悟”这一情感目标为主导,让我们记住了“ 生命的价值”,如此简约,而又如此不简单。一篇文章,它的精髓是什么,它的筋脉在哪里,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够拨开云雾见天日,能够透过现象抓本质,能够取舍得当。
2.精简教学问题
“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想显得简约而丰满, 教师必须把握对话的本质,以话题统领对话。当前的阅读教学“ 新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以教师的问题串起来的———大问题套着小问题;学生课堂上的主要生活方式,是在猜测问题的答案。 课堂上,他们与静思默想基本“ 无缘”,和潜心会文近乎“ 绝交”,有的,只是热闹、肤浅、无聊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强调个体的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须留出整块时间给学生。
在教学《 天游峰的扫路人》 一课时,我以探究“ 这是一个() 的扫路人”为线索,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方式,在靠近学生认知处,进行设计的。 按照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课由浅到深分为三个环节:外貌探究、语言探究、行为探究,重点放在人物解读上,层层深入,揭示天游峰扫路人的行为本质,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入,情感更饱满。
3.精简教学环节
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 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 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 问题) 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比如: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孰不知体会的过程本身是“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 学生却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 勤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因而,语文课上,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文本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舍得“ 忍痛割爱”,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使课堂教学成为一首流畅的诗。
二、充满灵动真情味———智慧的课堂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 唐朝诗人杜荀鹤在 《 送游吴》 一试中,写道“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故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这是诗人对苏州之美的描写。一半儿是水,另一半儿是岸。岁月悠悠,流水悠悠,是岁月沉浸在流水里,还是流水浮漾在岁月上,独特天成的灵气或沉淀或飘溢在苏州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也希望能够以它独特的美, 展现在激情飞扬的语文课堂上,永久保持着那一种超凡而不脱俗的雅致。
1.智慧的预设
一直以来,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灵动课堂,就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思维和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 师生都焕发着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而这种课堂教学的灵动,离不开课前智慧的预设。
教学《 第一次拥抱母亲》 时,重点抓好以下几处预设。( 1) 为体会母亲生活的艰辛,抓住“ 重担”“ 翻山越岭”,让学生体会这“ 重担”不仅仅只是指肩上的担子,还指生活的重担“, 翻山越岭”还指人这一生的崎岖坎坷这样的双重含义。( 2) 抓住“ 一次”与“ 无数次”两个词语的对比, 让学生体会自己仅仅只抱了病中母亲一次,母亲就那样满足,流下了欣慰的泪水,而自己从小到大, 母亲抱了自己无数次却不以为然。( 3) 抓住了“ 八十多斤”与“ 一百多斤”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身体瘦弱, 一辈子只有八十多斤的母亲挑起一百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多么艰难……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一首古诗中赞美母亲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4) 当你把‘ 第一次’和‘ 无数次’联系起来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你想对文中的母亲说些什么呢?播放音乐,学生写作,学生交流。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动笔, 一起朗读起自己的读书心得来,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出对母亲的赞美。
通过这样的预设,以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为主线,既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又能促进学生课堂的生成,从而创建出灵动的课堂。
2.智慧的生成
( 1) 睁慧眼,发现生成
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捕捉有效信息, 准确纠偏改误,整合生成资源,因势利导,顺着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新的可用性资源。例如:有位教师在教《 江畔独步寻花》时,预设的程序是:读诗题,了解背景;读诗句,弄清内容;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 可刚上课教师便发现学生已会背这首诗, 而且基本理解了内容,他马上意识到按预设的教案上将无趣又无效。于是他做出抉择,让学生根据多元智慧,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空间智慧强的学生选择为诗配画,语言智慧突出的学生选择改写,肢体———动觉智慧发达的学生选择收集资料、到花园观察和表演,音乐智慧强的学生还配上自己熟悉的旋律, 唱起古诗……最后。学生不仅深刻体会了诗歌内容。还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学习个性。学生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丰富了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 2) 善提问,引发生成
生成的课堂既需要教师做一个警觉的守望者,也需要教师做一个宽容的领路者, 并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引领学生在思维的殿堂里自主探索。
在小学课文中, 许多课文会出现几次对话或几次事情发展来推动情节的发展。 我们常常会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提问,结果造成提问重复。数量多也会导致答案照本宣科,并没有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在提问之前必须通读全文, 精简提问数量, 选择直入重点, 又能提领全文的问题。 提问可以选择下面的方式:逆向提问,教学并不一定要按顺序,采用变序的教学法有时更好。比如《 军神》 这一课,可以用统领全文提问的方法。刘伯承和沃克医生有三次对话( 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 。如果就他们的对话提出问题,又会令问题琐碎繁多,答案重复简单。为了学生能自主思索,我让学生通读全文,再让学生通过寻找答案,统领全文,回顾前文的内容.可以这样提问:"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让学生自主合作,归纳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会回答出三次对话, 再回答三次对话的问题。 这样弄清了问题,直入重点,思路清晰。
( 3) 重评价,创建生成
一直以来,我们都喜欢听名家大师的课,名家大师的课很舒服、很轻松、很悦耳、很自由……这是大家的共识, 而这何尝不是与名家大师们丰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和他们那清新自然、精炼洒脱的评价语有关。细数他们的语文课堂,常常是“ 未成曲调先有情”,蕴含着无限的意趣。在他们的课堂中,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评价:
当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时, 名师们没有忽略前一个学生的感受, 而是面带微笑地对他说:“ 有人挑战你了,高兴吗? “” 高兴! ”学生自信地回答。
当提出了问题时, 名师们会伴随着温和的目光问:“ 同学们,有困难吗? 那么,谁先来说? ”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总会不失时机的赞美“:很有想象力! ”“ 有智者的眼光!”……当学生回答不是很准确时,会带着关注的目光问“: 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对于他的想法你不想说些什么吗? 你们就这样迷信权威吗? ”
不经意的一句评价, 一句鼓励, 名师们娓娓道来,或幽默、或诙谐、或深情、或睿智,总能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这种独特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诠释着师生新角色,演绎着灵动新课堂。
灵动的课堂不是只为了上公开课才有这个目标,而是我们每节课都要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我们要向每节课要质量,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有效。
三、流淌香甜书卷味———诗意的课堂
薛法根说过: “苏式课堂的味道,应该有点‘ 甜’,那是一种淡淡的书香。苏式课堂是一个读书的地方,‘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式课堂的文化气息源自每个苏州教师和莘莘学子的书卷气。 ”语文课,是离学生最近的一门学科。那么,怎样的语文课才是让学生沉醉其间, 真正走入学生心灵, 真正让学生受益一生呢? 语文课,就要让“ 书卷味”充盈其间……
想象着有这样一位老师,静静地等他走上讲台,静静地等待一卷书徐徐打开。他不用过多的言语,只要往那儿一站,就有一股强大的气场,就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一手漂亮的板书,一口温软的吴地普通话,就是极有味道、 极其诱人的封面了。 也是字词句段篇,也是听说读写书,看似不经意地穿插几句唐诗或宋词,这些内容如家常饭里的五谷杂粮,经其恰到好处地烹调,一种绵远深厚的书卷味就充溢了课堂。有谁会不沉醉于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
1.静下心来,博览群书
语文老师要想让课堂充满书香, 自己先要能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专心读书,听从鲁迅教导“ 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 除了经典名著外,语文老师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该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 只有“ 博观而约取”,才能酿造最香最甜的蜜“, 厚积而薄发”。
2.个性阅读,术有专攻
韩愈说“: 术业有专攻。 ”因此,我也认为教师阅读在“ 广”的前提下,还要讲求“ 专”,对文本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我们每个老师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特色。根据自己的基础、气质、爱好,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打一口深井,构建适合自己的个体性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语文老师只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造就“ 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修成“ 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从平庸走向杰出。愿我们的语文教师多一点书卷气,再多一点书卷气,像鲁迅那样,像叶圣陶那样。
作为苏州教育人, 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努力探求独特的教学风格,就像流水一般,流淌着向善向美的清新之味。“ 三味”苏式课堂教学,也是众多探究之路中慢慢凝成的一种观念。苏式教育应该是开放的,乐于坐拥八面来风,在与其他流派的交流切磋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摘要:基于实践,理解“苏式课堂”的内涵,它应该具有三种味道:散发素雅精致味——简约的课堂;充满灵动真情味——智慧的课堂;流淌香甜书卷味——诗意的课堂。“三味”苏式课堂教学,是众多探究之路中慢慢凝成的一种观念。苏式教育应该是开放的,乐于坐拥八面来风,在与其他流派的交流切磋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苏式艺术设计 篇4
一、“苏式历史课堂”的定义
何为“苏式课堂”,“苏式历史课堂”?“苏式课堂”是基于教学一般规律,基于苏州地域文化背景,基于苏州自由开放的时代特征的,体现苏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派别。它是叶圣陶教育思想,苏州教育人的价值追求,苏州地区课堂教学优秀经验的集中体现(1)。而“苏式历史课堂”是将苏州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苏州区域特色两者融于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效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形态,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和苏州教育的现代化。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11年初,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反映了推进新课改不断深化的精神,是初中历史教育的纲领性、指导性文献”(2)。2011年版新课标更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历史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知识,还要逐步提高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目前,中学阶段历史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老师还是沿袭传统的一堂课讲到底的教学模式。由于历史在中考中只占50分,因此很多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历史学科,许多历史老师因此不积极改革教学方式,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导致历史课没有了生命力,只有枯燥的知识点,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次苏式课堂的提出是一次改革契机,让我们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
三、星海实验中学“畅游式”苏式课堂
笔者所在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办学15年,中考连续十二年取得好成绩,全体星海人在为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的同时,也开始理性总结经验,梳理星海教育文化,使之成为星海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苏州市教育局推出的“苏式课堂”研究给了我们平台和契机,学校的苏式历史课堂也立足于将苏州特点与学校特色有效融合。
星海实验中学结合园区和星海学校的特色,提出了“畅游式”苏式课堂的课题。畅游式学习指学生学习时,能沉浸其中,自由快乐地学习,顺畅地克服学习障碍,全面深入地掌握学习内容。简言之,即欢畅地学、顺畅地学。“畅游式”苏式课堂的宗旨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舞台,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畅游式”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畅游式”苏式课堂教学不是拘泥于课堂内的,而是课前、课中、课后三者有机的融合;“畅游式”苏式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不是线性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并不拘泥于谁先谁后,教师在期间适时引导学生内化和生成知识。在畅游式学习实践中,很多老师尝试了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合作探究、小组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教研组围绕学校课题进行了翻转课堂和微课制作的尝试,虽然制作微课,设计学生的导学案等方面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但教学实践证明,新技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除此以外,历史教研组还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初二年级有9个同学自发组成了“魅力苏州桥”研究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查、专家访谈、资料检索等方式开展研究,学会了资料检索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并深刻感受到了苏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同学们还撰写了1万多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同学们经过提炼总结出苏州桥的四大特点:“多”、“古”、“秀”、“趣”,详细讲述了几座著名古桥的历史、现状;报告也指出目前古桥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希望每个苏州市民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古桥。报告还提出口号:“保护古桥,保护苏州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在学生研究性报告基础上,我们专门组织了专家、历史老师对学生的课题报告进行现场答辩,并组织全初二年级同学现场观摩,答辩过程非常精彩。然后,同学们还把研究过程和研究性学习报告做成了宣传展板,在校门口年级橱窗展出。此外小组成员们还围绕自己的研究成果,拍摄了微电影,参加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CRI多语种数字化故事大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这样的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苏州乡土课程资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乡土史作为“一方之全史”,记载的是某一个具体地区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堪称一部微型化了的地方通史。苏式历史课堂教师要充分挖掘苏州乡土历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如讲到戊戌变法光绪皇帝时,我说:“光绪皇帝的老师,可是我们苏州常熟人哦,大家知道是谁吗?”说到这里,学生立刻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接着我说了清末时期十分有名的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介绍了翁同龢是如何引导光绪帝同慈禧为首的后党集团做斗争并推动光绪皇帝变法的。乡土史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从而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历史知识,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积极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又如讲初中八年级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时,我让学生收集苏州特别是园区的乡土史料,感受改革开放给苏州和园区带来的巨大变化。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调查研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然后分享。在我的指导下,有的小组开始上网查找资料,查到了很多苏州园区珍贵的老照片。这些照片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过去,与今天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有的小组还进行了实地考查和人物访谈。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苏州的飞速发展,又深刻理解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三)星海实验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苏式历史课堂的研究实施需要教研组发挥集体智慧与力量,结合苏州特点、学校特色和学生学情,开发出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校本课程。我校初高中都编写了校本课程,初中部编写并开设了《苏州建筑与文化》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一学期15课时。校本课程开展一学期以来,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很多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校本课程了解了很多苏州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有同学说,“以前很多身边习以为常的东西原来有那么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真的很奇妙”。“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苏州民居的特色和文化,后来周日的时候我们一家特地跑到实地考查了一番,还拍了很多照片。我还给爸妈普及了很多苏州民居的知识”。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走则可以走得更远。“苏式历史课堂”,将因一群人的共同行走而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丁震,陈丽霞.“畅游式”课堂行动研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苏州市义务教育“苏式课堂”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4]“苏式课堂”研究纲要(讨论稿).苏州市义务教育“苏式课堂”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苏式语文课堂特色“含噱”初探 篇5
1. 概念的设定
含噱,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或渗透一些噱头。噱,音学,即引人发笑的话或举动,或耍个小花招,或体现滑稽好笑等,亦即苏州评弹艺术特色所概括的“有噱乃书中之宝”之意。
苏州评弹之所以能够走进千家万户,除了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外,更重要的是演员在说唱评弹的时候,有“肉里噱”“外插花”等时不时令人捧腹“噱头”穿插进来。也就是相当于相声中在关键点上的“甩包袱”逗乐。
2. 含噱的作用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时不时地来点“噱头”,那么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定能在轻松、愉悦的欢笑声中接受知识,产生灵感,增强感悟能力,教师定能够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精彩飞扬。
含噱的课堂有以下作用:(1)发噱的教学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强烈的愉悦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发噱的教学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3)发噱的教学过程可以激起学生的创作灵感,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变得异常活跃而导致创造性思维的不断闪现。
心理学也多次论证,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兴趣、学习氛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含噱的教学艺术能使课堂气氛达到空前高涨的程度,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自然也是兴趣盎然。
3. 含噱的原则
苏式课堂上含噱艺术的呈现,必须体现以下原则:
(1)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就像苏州评弹中的噱头艺术,它何时插入进来,都与评弹故事内容或情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往往是由某句话或某个行动或某个人的某个特征展开的,或联想,或夸大,或讽刺,或讥笑。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时插入的“噱头”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要起到对于学习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2)符合儿童审美心理。苏州评弹艺术家面对着的是现场观众,评弹艺术家会根据现场观众的人群特点进行不同的“噱头”插入,比如针对老年人多的时候与青年人多的时候的“噱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针对的是少年儿童,所以在插入“噱头”时,应充分考虑到要符合儿童的生活情趣与接受心理,否则苏式课堂的含噱艺术的运用就会大打折扣,弄不好会事与愿违。
(3)掌握尺度点到为止。任何艺术的运用都要讲究分寸感,古语云“物极必反”,也就是说,如果过度地不加以节制地运用或者发挥课堂的“含噱”艺术,那么有可能会违背课堂教学的初衷,造成课堂纪律的失控或者导致学生难以回归课堂教学内容本身,造成课堂教学的失败。
4. 含噱的艺术
根据苏式评弹的“噱头”艺术,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可将课堂“含噱”艺术初步概括为以下几条:
(1)以角色形式对话。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以进入角色的形式与学生对话,从而轻松使出“噱头”。如教学《三袋麦子》时,教师可扮演土地爷爷的角色,直接与学生扮成的小猪、小牛、小猴进行对话,可组织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语言,尤其是可以抓住小猪憨厚的形象进行含噱艺术的穿插。再如教学《牛郎织女》“湖边树林相会”时,可设置人物对话:
师:你好,我是牛郎。
生:你好,我是织女。
……
生:我的外祖母王母娘娘多喝了几杯美酒,靠在宝座上睡着了,我和姐妹们才有机会飞到人间来。
师:原来你的外祖母她老人家是个女酒鬼啊!她这样贪喝贪睡不干活,你还帮她织彩锦服侍她干吗呀?倒不如跟我回家过日子,怎么说我们也是郎才女貌呀!
生:(大笑)你都穷成这样了,吃、穿像叫花子一样,还能有什么才?
师:我善长放牛啊,当然也会种田。难道这不是“才”吗?只要我们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相信一定会过上美好的生活!
(2)以评价形式实施。教师课堂上与学生对话期间,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点评的时候,可适当插入一些“噱头”。还是以《三袋麦子》为例,比如当“小猪”说出“将麦子磨成粉”可以做肉馅大包子、各类馒头等好吃的食品时,教师可随机做出点评:“老师听出来了,你真不愧是一只贪吃的小猪!”“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即将闪亮登场!”“真是一只会享受的小猪!”类似于这样风趣的语言,可令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空前高涨,他们对于文本中角色的认定和理解也就会更加的积极和主动。
(3)于空白处展开联想。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根据需要,在课文内容的空白处,插入一些有趣的问题,既可令教学活动生趣盎然,又可使所教内容更加丰满。如有个教师在教学《朱德的扁担》时,在“有个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之后,设置几个带“噱”的问题。
师:(扮演朱德)你为什么要把我的扁担藏起来?难道我的扁担是用金子做成的?
生:(大笑,扮演“有个同志”)不是。您的扁担是用毛竹做的。
师:既然不值钱,那你为什么还要藏了我的扁担?
生:我看您工作忙,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怕您累坏了。
师: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可是你不能不让我挑粮啊!难道你不想让我为大家出一份力吗?
生:不是。
师:难道你不想让我和大家一起为粉碎敌人的围攻而储备足够的粮食吗?
生:不是。
师:既然这样,那根被你藏起来的扁担就送给你了,我连夜再做一根,并且要写上我朱德的大名,看谁再好意思来侵占我的“私有财产”?
生:(大笑)我再也不好意思收了。
当然,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时“抖包袱”或“穿插噱头”的艺术远不止这些。仅以以上三点,抛砖引玉。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或渗透一些噱头,学生就能在轻松、愉悦的欢笑声中接受知识,产生灵感,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但是教师在渗透中要注意含噱的原则和艺术。
明代苏式家具浅谈 篇6
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江南地区,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美丽富饶的世外桃源,它之所以能称为苏式家具的发源地与其长期繁荣的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隋唐时期农耕技术不断提高,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同时商业贸易逐步兴起,此时江南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开始展现,南宋时期政治南移进一步加快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改变了原有经济布局,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社会一片繁荣景象。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活跃,通过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往来,促进了周边贸易发展,实现了共同繁荣,明中叶,苏州的经济水平已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伴随着传统经济的转型,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巨大改变,经济的富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此时家具也在时代的大潮流中涌现出来。随着经济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享乐,传统的生活习俗被打破,奢靡之风开始兴起。家具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社会生活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了家具业的发展,对名贵木材及精工细作家具的追求成为奢靡之风的特点,这成为产生苏作家具特点的重要原因,相反也正是奢靡之风带动了家具业的不断发展与繁荣。
宋元以后,明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手工业也飞速发展,苏州的手工业已位居全国城市之首,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社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间手工艺者的地位更是不断提升,细致的木作工艺更为家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这样一个手工业极度发达的地区,精湛的技艺与工艺造就了中国家具史上辉煌的苏式家具。另外,江南风景秀丽,人才辈出,宋元以后无论官宦人家还是文人墨客常会聚居此地,各领域人才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文人学士成为社会中一部分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优越,注重审美情趣,因此对于高品质的生活有着独特的追求,他们的审美观念,对于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文人雅士开始以游江南为喜好,更多的失意之人将此地作为栖身之地,从而促进了私家园林的修建。此时的苏州园林数量已多达百余处,园林的主人在设计时更注重将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将自身的艺术与文化修养融入其中,因此他们对于园林的设计有着独特的观点与想法,园主对于设计的追求不再只是停留在建筑本身,室内的设计与陈设品无不渗透着主人的艺术追求,他们对于苏作家具的发展起着直接促进作用,使家具设计更加完善。
二、苏式家具用材及其工艺
构成家具最重要的条件则是材料,材料的差异将会影响最终的产品,明中叶以后的苏式家具是将优质的木材与精细的做工相融合的产物。
1. 苏式家具的用材
苏式家具在最初选材上是运用当地榉木作为家具原材料,榉木重、坚固且抗冲击力强,纹理清晰、线条流畅,实用与美观兼具。木材的生长环境及地域的差异会使木材纹理及颜色有所差异,即使同一地区的木材也会因为光照、水源等因素略有不同,因为榉木家具向来被人们认为是高级家具,所以榉木的种植范围广,拥有大量木材资源。明代苏式家具中,榉木家具形式多样,很多明代优秀的家具都是榉木制造,这仿佛已经成为一种地方特产,榉木在民间大量使用于家具生产中,使苏式家具的用材与其他地区产生鲜明的对比,同时也为苏式家具日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
明隆庆以后,海上贸易开始兴盛,商人数量不断增加,海上贸易的进行有利于其他地区的优质硬木的输入,此后,以榉木为主要原材料进行家具生产的江南地区开始选用纹理更加细腻的贵重木材,正是这些优质木材的引进,促进了苏式家具的不断发展。在古人眼里将家具看作自己的精神寄托及审美的追求,他们常常利用木材的不同特性决定其在家具中使用的部位,完全做到木尽其用,也正是如此,苏式家具才会在中国家具史中经久不衰。
2. 苏式家具的细木工艺
中国近代建筑中,木结构的运用令世人惊艳,两宋时期精细的制作水平更是达到新的高度,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吸收建筑中木结构及其木作工艺,改变了以往的设计形态,苏式家具是继承发展了宋代优秀的木作工艺,在日后的家具设计中取得了不凡的效果。苏式家具完善了宋以往的框架结构,根据古代建筑大木架的结构,使家具的结构与造型富有变化,装饰部件的增加使其审美性不断提高,即使一个简单的物体我们也会发现其结构的运用及相互交叉带来的独特感受。在苏式家具中不难发现,很多手法和原理都是对木作工艺的进一步延伸,每个结构的相互拼接都会让我们看到家具与传统建筑的密切联系。
手工业时期的产品,会带给人们与工业时期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会展现出与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特征,仔细研究苏式传统家具不难发现,细木工艺的制作手法展现在每一件家具中。在家具制作时尺寸与比例的严格把握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精致家具,木工工艺十分注重方与圆的关系,很多作品水准的评判标准则是对方与圆轮廓把握能力的评判,只有恰当的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才会产生令人心怡的作品,雕刻艺术更是将建筑雕刻发展到家具设计中,但二者却又有所区别,家具中的雕刻作品是巧木作,小件的细木雕刻木匠以刀代笔,每件作品都会让人感觉其独到的技艺,令人惊叹。明清家具之所以能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在于整件家具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一个铁钉,它通过各种合理的榫卯结构将一件作品穿插拼接完成,产生坚固的效果。每件家具都是木匠们反复推敲的一件作品,明中期以后,各种木工工具的改进对于硬木家具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再加上当地的冶炼技术的发展,使苏式家具的工艺更加精湛。
漆,起源于我国,揩漆工艺是苏式家具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运用单色髹漆经过刮灰、打磨、配色、干燥、上漆等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就是运用树脂漆,正是此工艺的运用才将硬木家具生动的纹理展现在我们眼前,展现出苏式家具的独特之处。
三、苏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苏作家具现已成为明式家具的代表,其重要原因在于它将文人的审美及文化修养蕴含在家具设计中,他们将自己的文化精神也带到对物质的追求中,他们对于生活中物质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苏作家具在此时也成为文化的载体。
美学上曾说过“出水芙蓉”之美,在苏式家具的外形中就会展现出这一审美理念,明代苏式家具造型简朴无华,追求自然的材质,注重细节,采用小面积的雕饰,既显得朴素高雅又不失华丽之美,在很多文献中也有所记载,文人家中摆设的物品都要符合自身的审美趣味,闲情逸致的生活使他们力求淳朴高雅,以展现自己超然脱俗的生活理想,将精神注入物质生活中,正因如此,精致大方、言简意赅已成为苏式家具的一大特点,也使苏式家具成为明代家具的完美典范。明代文人不仅将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展现在家具中,更注重其审美尺度的把握,对于一件作品首先考虑其属性,明中后期以后开始减少对家具的描饰与彩绘,对于工艺与用材完全从审美的角度去衡量,以彰显家具古朴典雅的形象。文人的参与使苏作家具展现出特殊的文人精神,此时文人画盛行,云石镶嵌家具更成为文人展露心胸的寄托物,云石是大理石的一种,石质古朴,其纹理如同山水墨画渲染一般,纹理变化多样,嵌于家具之中使人眼前一亮。云石上也常刻有题记,可见云石的自然纹理使文人产生了遐想,在这诗情画意之间使家具这一生活物品也得到了艺术的升华。江南私家园林为清幽之地,在装饰时其运用了特殊的色彩,组成颜色较为淡雅,家具中运用木材本身材质同时搭配云石中景观自然纹理,或采取多种木材相互搭配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为家具增添层次的同时做到与建筑本身协调一致。
苏式家具的设计追求简单淳朴,不重装饰,追求家具所带给自己的审美趣味,这与吴地文人的思想及当地追求勤劳淳朴的民风相适应。例如,在苏式家具的发展中,江南的竹家具也为其样式、工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作用。江南地区竹子种植广泛,竹制品及家具在民间早已盛行,竹子一直给人彰显气节、坚韧挺拔的印象,竹也是君子的化身,因此也会给人不慕荣华、不争艳丽的精神象征,所以士大夫们对竹子向来有着不同的情感,民间则将竹子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仿竹家具的产生使当地的乡土风味有了别具一格的气息,展现出清雅脱俗的新感受。总之,苏式家具中很多的设计灵感及结构的产生来自竹家具的影响,其中不乏很多家具在竹制品工艺的影响下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陈设品,成为苏式家具的经典设计,只有结合当地文化及生活习俗,才能全面把握从而进一步研究苏作家具。
家具是装饰风格的一种体现,苏作家具的装饰体现在以线造型与装饰纹样的运用中,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完美展现。线条美是苏式家具给人最直接的感受,以硬木为材料的苏式家具,线形的运用可以完美展现苏式家具真实的技艺,这正是苏作家具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靠背板、牙条等线条的变化与家具的造型一脉相承并和谐统一,全面展现了苏式家具的艺术水平。在造型装饰上面,遵循传统,较多保留中国传统纹理,在继承民族传统纹理的同时,注重不断发展,突出时代与地方特点,促进苏式家具的进一步发展。
在苏式家具中,我们可以看到典雅的文人气息,以及其所保留的江南地区习俗民风所构成的风格特点,苏式家具以另一种方式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为明代家具典范,并为我国当代家具设计留下了宝贵的设计经验,不得不说苏式家具将永远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历史财富。
家具是每一时代人们物质生活的体现,苏式家具的产生与时代特点、人文地理密切相关。两宋以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家具产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满足,使人们开始关注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家具也开始成为文人展现自我风采的重要领域,苏式家具就是将文人的艺术及审美完全融入其中,正是如此,苏式家具才会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传统家具史中的黄金时期。
摘要:明代家具在家具史中享有重要地位,其中苏作家具更以其独树一帜的形态特征闻名遐迩,在明式家具中,不再单一的使用传统漆木家具制作方式而是更加注重木材本身的纹理及特性,并将细木工艺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明式家具的发源地被认为是江南地区,早期江南地区的家具材料一般选用当地榉木,明中叶以后开始选用名贵硬木作为家具原料,同时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家具更具时代特点,正因如此,明代成为中国家具史上的巅峰时期。清前期,明式家具的生产在全国早已普及,而江苏地区将家具的结构形态融入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风情与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因此也被称为“苏作”,苏式家具体现了明代时期高超的家具制作水平,我们今天欣赏到的很多优秀明式作品,很多都是源自苏州地区,苏式家具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同时也是家具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明代,苏作,木材,工艺,座椅
参考文献
[1]陈于书.家具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莱斯利·皮娜.家具史[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苏式语文课堂的实践与构想 篇7
犹记得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江苏小学语文有南通师范附小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王兰老师的“和谐教学”, 徐州市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等等。如果说, 开始时只是在教学方法上的种种尝试, 那么以后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就逐渐变成了他们的教学风格。江苏有“苏派教学”, 很大程度上源于江苏小学语文教学多种风格的形成。
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与代表, 其教学风格有鲜明的特色。早在民国时期, 叶圣陶先生就在他的家乡, 苏州甪直镇的学校 (即现在的苏州市叶圣陶小学) 教书时显示出了其“自然诚朴”的语文教学风格。
可是, 现在的语文教学风格都到哪儿去了?前不久,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发表看法:“一切教学活动变成可批量操作的行为, 什么都是量化。上课有模式程式, 复习旧课几分钟, 讲解几分钟, 提问几次, 用多媒体要有多少比例。老师批改作业几次, 上面是不是见红, 红的有多少……。”黄玉峰老师将之形象地描述为“技术主义助阵”。什么叫技术主义呢?就是千篇一律的要求, 千篇一律的方法, 其后果必然导致教师思想僵化, 手段陈旧, 方法单一, 课堂教学了无生机, 一片死寂, 教师的教学状态和课堂表现亦会显得呆板单一, 毫无趣味。“技术主义”的教学要求与方法使得曾经活跃的教学风格渐行渐远。
二、“苏式语文课堂”的提出
“苏式课堂教学”的提出, 当然不是凭空想象。首先它是苏州地方特色文化长期孕育出来的。什么是苏州的特色文化呢?虽然难以给出标准答案, 但它的定位与指向还是很明显的。如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燕赵大地孕育出来的是慷慨悲歌, 那么齐鲁大地上诞生出来的则是经世致用。吴地苏州历史上不能说没有英雄侠义, 狂飙悲歌, 更不能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情怀。但吴地苏州最大的特点还是由水的灵动孕育出来的机敏智慧, 那小桥流水般的纤纤韵律赋予了包括苏州刺绣、苏州园林、苏州评弹, 还有昆剧等特有的意味。毫无疑问, 苏州的文化传统恰恰是“苏式课堂教学”的广阔背景。
语文学科是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是一种天然的融合。在苏州市教育局提出“苏式课堂教学”概念和要求时, 语文学科的教师和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地将此纳入自己的工作中。不仅仅因为语文是传统观念中的主要学科, 更因为语文学科浓烈的人文性特点和语文教师应该负起的“文以载道”的责任担当。
以笔者的观察与体会, “苏式语文课堂”的地域风格, 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 邃密以注重累积
先看一个例子。薄俊生老师语文课堂的主要特色被一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总结为“是一种疏密有致的布局艺术, 欲擒故纵的导引艺术, 不露痕迹的渗透艺术”。这其中的两个关键动词“布局”与“渗透”, 还有两个关键形容词“疏密”和“有致”, 这些对薄俊生老师课堂艺术风格的描述都能从苏州传统绘画、传统戏剧、传统刺绣中找到渊源。如在苏州的传统绘画与刺绣中都有散点透视、高远法则、分层、留白等技法和原理。薄俊生老师的许多课例也有这样的特点, 或者说他的课堂艺术呼应着中国和苏州传统绘画刺绣中的一些艺术手法:有时大胆泼墨, 有时轻轻一勾;有时错落撩拨, 有时稍加点缀。提问与回答, 互动与交流更能体现出薄俊生老师善于利用空间转换及留白艺术的特点。
邃密的课堂风格会让教师注重抓基础, 注重抓点点滴滴的积累, 注重帮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认真习惯。叶圣陶先生多次讲过, 教育只不过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需要养成, 习惯需要用细心、耐心、长期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渴望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 是完全一致的。无论是习惯的养成, 还是态度的形成, 都与长期的课堂学习密不可分。如果要概括“苏式语文课堂”风格特征, 或者说要提出“苏式语文课堂”形成所要达到的风格特征, 我认为邃密细致、注重积累是第一要务。舍此, 也许“苏式课堂教学”形成特色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二) 易简以明道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 他的课堂风格恰恰也有“简约洗练, 轻松随意”的特征。不久前, 薛法根老师上过一节示范课, 课文为《剪枝的学问》。所有听课的教师都感受到了薛法根老师授课的明显特征:一是孩子自始至终都处于智力振奋的状态;二是教师在教学目标导向中的随机激发, 师生对话交流中的情意融合, 浑然一体。与《剪枝的学问》这堂课一样, 薛法根老师的每一堂课都能明显地体现他“教得轻松, 教得简约, 学得轻松, 学得扎实”的语文教学思想。他这16个字的教学思想, 其不凡之处就在于他无数次的课堂实践, 并适时地在理论的导航下将课堂实践作理性的升华。
无论是宏观上谈人生, 还是微观上说学习, 中国人都讲一个“道”字。闻道就是学知识。我们的课堂如果仅仅让学生闻道, 那就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被动学习的课堂就是僵化的课堂, 学生掌握的只是死的知识。因此, 闻道更要问道, 问道就具备了主动学习的条件。问道课堂的形成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善于和乐于提出问题。从苏州走出去的科学大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对教学中的“问道”尤其重视。他认为学会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如果是一种能不断激发起学生提问兴趣的课堂, 那么, 这样的课堂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的创新。闻道、问道, 往往会形成某种量的积累, 而悟道则是量变以后的一种质变。这就是中国学术传统中的“顿悟”。顿悟绝不是天才的代名词, 每个学生都有通过知识的积累而在某一点上有所顿悟的可能。顿悟是长时间知识学习思考以后的一种智慧集聚。易简以注重感悟的“苏式语文课堂”本质上是和吴文化的传统与特征一脉相承的。
(三) 缘情、问智、致和课堂形态的追求
这是针对每一位授课教师提出的课堂指向追求。人世间总少不了一个“情”字, 注重授课的情感因素, 教师带上感情, 以情激情, 以情染情。缘情源于爱的教育, 有爱就有情, 有情就有爱。缘情而课的教师往往对学生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这也是很多名师风格形成的前提条件。问智就是课堂的智慧, 或者说智慧课堂来自于教师的智慧。什么是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 技巧不等于智慧, 甚至学问也不等于智慧。智慧是一种融会贯通, 智慧是一种举一反三。有智慧才会有创新。课堂智慧与智慧课堂是很多学校, 特别是很多名校的口号。提这样的口号并去追求, 当然没有错。但没有智慧教师何来智慧课堂?善于问智又形成问智教学习惯的老师才有可能成为智慧型教师。致和的课堂,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缘情而智的水到渠成。但也不尽然。和谐的课堂, 还有“和而不同”的含义。课堂的形态, 包括学生与教师、知识与能力、目标与手段, 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因此, “苏式语文课堂”应该是文学的情感因素与哲学的理性因素的有机集成。这也是智慧教师两种不可或缺的素养。
三、孕育“苏式语文课堂”之风
如果要为“苏式语文课堂”下一个定义, 那就是以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 符合苏州地域文化特征和教学水平现状的一种风格化语文课堂特色追求。
(一) 追求“苏式语文课堂”的风格不能背离教育教学的规律
从课改的要求看“苏式语文课堂”, 它当有教育的一些共性的内容, 比如说, 从教学论的要求看, “苏式语文课堂”要体现学生本位;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苏式语文课堂”要体现能力本位;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 “苏式语文课堂”要体现“过程”价值, 也就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价值论本位”。这些要求与元素都应该是共性的东西, 哪一个地域, 哪一个流派, 哪一种风格的教育都应该遵循。因此, 我们讲风格, 不能缺少符合教育规律这个前提条件。没有对教育规律的遵循, 也就没有“苏式语文课堂”风格的形成, 这也是自己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一个体会, 如我在教授《白鹅》一课时, 就注意用语言的艺术, 并通过语言的艺术精准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点中的有效信息。我认为这是语文工具性的重要体现, 也是工具性融于人文性的体现。
(二) 追求“苏式语文课堂”的风格时刻紧扣语文的基本价值
在“苏式课堂教学”的方向导引下, 开展“苏式语文课堂”的实践与风格追求, 它有多重、多面、多途的意义与价值。我也认为, 志趣和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但志趣和兴趣需要老师的调动与激发。如果说, 自己在当语文老师时有什么追求, 那就是自觉意识到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语文课堂到底应该给予孩子什么?老师当然要给学生传递知识, 但学生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 所以在传递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意调动激发孩子的人生志趣, 进而还要唤醒学生的灵魂。这样的意识与追求和“苏式语文课堂”的风格有什么关系?我们无意把风格与人格说成因果关系。但教师的人格与好的语文课堂 (调动志趣与唤醒灵魂) 一定有某种联系。
(三) 打造“苏式语文课堂”风格必须与教师成长密切结合
【苏式艺术设计】推荐阅读:
苏式月饼07-05
苏式教育07-02
现代苏式住宅10-01
浅谈苏式仓房的仓储管理及储粮新技术的应用12-03
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考察07-17
艺术民间艺术11-12
艺术与艺术教育07-14
艺术投资与艺术消费10-29
艺术与艺术教育11-09
设计艺术下艺术教育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