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与阅读之小学语文

2024-12-06

预习与阅读之小学语文(通用9篇)

预习与阅读之小学语文 篇1

我从事语文教学已八、九年, 历经了新课改的洗礼, 我深思: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实现三维目标?怎样教学生才乐学?怎样学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带着这些困惑, 我在语文教学中摸索前行。通过观看全国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光盘、倾听市县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课, 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对比, 寻找不足与差距, 自我感悟、自我总结, 再通过自己的多次上研讨课、向老教师请教、课后反思等方法, 摸索出一套自读自悟、交流提高的自主阅读教学方法。下面, 我就将这种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心得来和大家分享。

一、自读自悟, 潜心会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有与文本独立对话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潜心会文, 进入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中, 用语感联结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关于阅读感悟, 叶圣陶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彩的比喻:“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上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上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 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 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在语文课堂上, 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完生字词后,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课文, 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刚开始, 孩子们不知道感受何在, 写什么, 无从下手, 我告诉他们读书的感受可以是对某个词的理解, 对某句话的理解, 对某段的理解, 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疑问。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开始读了, 我观察着他们, 时而沉思, 时而吟读, 时而圈画……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惊喜, 看到了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书上所记的感受越来越多, 越来越深了。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 他们的思维不受限制, 情感不受控制, 自然对课文内容的见解也各有独到之处。我突然想起那句话:“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过去的教学中似乎忽视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语言、思维、学习、创造的本能,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 担心学生学不会, 就在课堂上一个劲儿地讲, 把课本变成剧本, 把自己从表情、声音、肢体动作上包装成演员, 自导自演, 孩子们机械地观看着, 眼睛跟着老师转, 思维跟着老师跑, 笔记跟着老师记。老师忽略了自己所想的是不是学生所想的, 老师要说的是不是学生想说的……很多时候, 课堂不需要老师整齐划一的分析指导。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这种自读自悟式的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由教师的预设代替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 改变了由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思考, 以读带写, 以写促读,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明显提高了, 他们的求异思维也逐渐被激活, 他们头脑中储存的信息、知识进行了重组、创新, 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二、表达交流, 不断超越

课堂上, 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是解决他们在课堂上发现的问题, 提出的问题。只有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 他们才能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才能在不断的发现、不断的思考中强化主人意识, 增长自己的才干, 发展自己的创造潜能, 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生潜心会文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 但这种感悟是独立的、个体的, 如何运用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相互交流这些感悟?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搭建一个民主的平台,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大胆交流自己的感悟, 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上《永生的眼睛》这一课时, 有一个孩子针对课文中“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 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这句话发表自己的见解时说道:“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温迪虽然死了, 但她永远活在妈妈的心中。”另一个孩子补充说:“不仅活在她妈妈的心中, 也应该活在我们的心中。”“老师, 我认为活在我们心中的不仅是温迪, 还有她那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我们应该向温迪学习。”孩子们入情入境,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 快乐地接受到教育, 这时候让孩子们再去读课文, 就不会枯燥乏味了。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同时包含了认知、交流、倾听、理解、辨析、表达能力的训练, 这不正是对语文课程本质的最好诠释吗?

在读中悟, 在谈中学, 如泡茶一般, 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的海洋中, 将自身浸润在文本中, 走进作者的情感, 以情引情, 悟遣词造句之妙, 悟布局谋篇之美, 悟情理意味之深, 悟标点运用之义。教师在这里只是一个组织者, 一个促进者, 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导着学生感悟的层次, 与学生一起把感悟的领域扩大、内涵深化, 实现思想升华。

摘要: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潜心细读文本, 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思想、见解, 通过个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升华和完善学生的个体感受。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的课堂上走进生活, 语文的阅读才会更富有诗意和生命力。通过阅读感悟、交流表达、深化提升的良性循环, 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和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领悟,交流

参考文献

[1]苏立康.漫谈阅读和高效阅读.人民教育, 2011 (15) .

[2]孟令全.漫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http://www.teachercn.com/xxyw/Teacher/ydjx/.

[3]傅淑婷.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互动新探索.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2 (4) .

预习与阅读之小学语文 篇2

许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只注重小学语文讲读课的教法,不管是教学研究还是公开教学,亦是如此。而对于阅读教学这一块,仍沿用过去讲读课的教法,致使教师精力承受不了,学生也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针对这一现状,我通过翻阅有关资料,总结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把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法归纳为四种,即:诵读法 — 导读法 — 讲读法 — 练习法。这四种方法始终贯穿的一条红线仍是以“读”为主,让学生从“读”中获得新知、从“读”中获得感悟、提高水平、培养能力。

在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中,阅读课文几乎占教材所有篇目的一半,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无疑是摆在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而阅读课教法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手段和行为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活动中,能否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智力与能力。无数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倘若师资、学生、教材及学习环境基本相同,那么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便取决于教学方法是否运用恰当。运用的方法科学合理,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运用的方法落后陈旧,教学就会事倍功半。

我根据自己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总结,及对优秀语文课的观摩,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学习,及周围教师的探讨,下面就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此来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诵读法:

做为传统教学法之一的诵读教学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曾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朱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见解,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用诵读法应注意:“熟、悟”,所谓“熟”指诵读程度而言,一定要让学生诵读于口,娴熟于心,一些精彩的句、段、篇,要能够准确地背诵以至默写。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以后写的能力。“悟”就是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品评体味,思辩吸收,只读不悟,仅是死读书;既读又悟,才是真学习。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课文文情并茂,并配有美丽的插图,可读性甚强,但有些学生朗读水平不高,往往读不出文章的味儿,因而也就没有多大的阅读兴趣,对蕴含在文章中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读带读,或播放录音、或自己范读、或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朗读。这样可以把学生领入“圣境”得到美的享受。如果学生自然而然地喜爱上这篇课文,何愁文章读不好?我们还可以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根据课文实际,采用齐声诵读、分角色诵读、点名诵读、男女生对读、演读、接力诵读、打擂式诵读等,同时经常开展一些朗读比赛,营造一个“人人爱朗读,人人能朗读”的良好氛围。

在学校举行的“庆国庆诗文朗诵比赛”中,我特意挑选了一篇脉络清晰、语句优美的课文《明天,我们就要毕业》,虽然这篇课文学生还没有学到,但我在指导的基础上,紧扣“熟”与“悟”,让学生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悟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但比赛中取得好名次,而且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由于读的细致,读的动情,读的扎实,课后练习迎刃而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导读法:

导读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也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导读,就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辅以点拨的教学方法。

大纲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这一能力,就是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以疑促读,“学贵有疑”“学而不思则罔”。泛泛而读犹如走马观花,感受必然飘浮而肤浅。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必要设疑质询和商榷探讨,设计出能体现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课文成了练习的素材。如果设计新颖巧妙、有趣,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寻根刨底的热情。如:我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篇课文时,为学生设计这么一个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明明是写高原上的柳树,可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名贯古今的灞河柳树呢?作者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就这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认真读书就答不上来。但仔细思考,也不难答出。这样让学生自己去读懂知识,想通问题,同时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议查读”是“以议促读”的下一个环节,教师设下疑问,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同学对问题的解决程度又是不尽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以小组或全班的组织形式,各抒已见,互相研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活跃自己的思维,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在议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中的词、句、段、篇进行议论评析,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讲读法:

阅读课文虽然大都通俗、明白,但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些篇目并非一读就懂。这时,这种边读课文边讲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即古人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够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可见讲读法的教法,绝非面面俱到,巨细不分地满堂灌,而是重在引导、启发和指点。

为正确运用讲读法,必须注意:

1.确定好教学重点。讲读必须目的明确,阅读教学更应如此。确定重点,一要依据教材,二要根据学生,一般来说,课文要求学生领悟的精美之处,学生自读中的困难之点,便是教师讲读中的重点。

2.讲究“讲”的质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讲”的高超技能。其教学语言必须简洁明快,而不应繁冗模糊;必须生动形象,而不应沉闷枯燥;必须严谨周密,而不应粗疏杂乱;必须富有情感,而不应平淡冷漠。同时,还应用对比、比较、角度改换、矛盾设置等手法,或提出问题,或寻根究底,或答疑解惑,使课堂不断掀起波澜。

四、练习法:

为了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这就产生了一种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习惯上称“练习法”。就小学语文阅读课而言,练习法有听说能力练习、读写能力练习和智力开发练习,由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练习法便成了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极其重要的方法。

运用练习法应注意:

1.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每次练习,无论单项,或是综合,均应讲明意义和作用,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求知热情和进取欲望。每次训练,均应有明确的指标,如数量、质量水平层次、时间限定范围等,并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

2.形式多样,提高兴趣。对学生而言,训练是一项艰辛的活动,为了诱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保持其旺盛的练习情绪,并获得灵活多样的技能技巧,练习的方式必须多种多样。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单项,又有综合;既有课内又有课外。题型也应新颖别致,不落窠臼。同时,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形式,如:抢答、打擂台、开火车等。使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这样练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3.注重示范,注重评析。“示范”是为了正谬,树立典范,抛砖引玉;“评析”是为了激励,促成群情振奋。练习时,如果教师能适时地“示范”和“评析”,就会使学生学有榜样,比有目标,练有干劲。特别是阅读课后的小练笔,如果每次小练笔后,教师能选出好的作文在班内朗读,并指导学生辨析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再加上恰当的激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预习与阅读之小学语文 篇3

一、预习中增加课外阅读, 积累和丰富潜在世界

预习学习新课的第一步, 充分的课前预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这样的“导引”下,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预习环节, 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前增加课外阅读, 了解作者, 了解文本背景, 了解文本题材等, “阅读式预习”不仅能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理解文本。

例如, 在学习《虎门销烟》一课时, 我在课前预习任务中增加了虎门销烟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文中主人公林则徐的相关资料, 学生利用上网查询, 在课上带来了厚厚的一叠资料, 有的学生在课上讲述了有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简介, 有的学生说出了本文所讲事件所发生的国内外背景, 还有的学生则说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也是后来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通过预习, 为学生真正领会林则徐的形象和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而埋下伏笔。

课前预习就是“导引”, 增加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课本以外的内容, 在这样一个完全开放的课堂中, 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潜心会文, 积累和丰富潜在世界。

二、以教材为平台, 巧抓课文拓展点

1.以表现手法为阅读拓展点。

语文的表现手法较多,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都是常见的手法, 这些也恰恰正是教师开展课外阅读的拓展点,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体裁的不同表现手法。比如《军神》《掌声》等课文都是叙事抒情, 充满哲理, 为此, 我选择了表现手法相同的《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作品, 作为学生在课后的阅读补充, 旨在震撼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2.以课文原著为阅读拓展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 不乏名家名作的节选部分, 在学完这篇课文后, 教师不妨趁热打铁, 及时荐读原著, 把学生带入历史的情境, 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经典名著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三顾茅庐》一课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少儿版的《三国演义》, 感受书中较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3.在文本空白处拓展阅读。

“留白”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往往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之效。同样在语文教材中, 作者为了创设一定的效果, 往往也会在文本某处适当留白。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这些文本空白处, 以补白拓展的形式丰厚文本内容。

三、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 语言和精神协同发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阅读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功利化的阅读依然存在, 部分学生依然是“只要考试不考就不看”, 使得课外阅读的情况并不乐观。为此,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 激起学生内心深处对阅读的积极心理, 更能激活学生的阅读情感。

以《孟母教子》一课为例, 学生对“孟母三迁”的成语并不陌生, 我在课上适当穿插了历史上其他留芳千苦的教子有方的故事, 欧阳修母亲话荻教子、岳飞母亲刺字精忠报国、郑板桥临终教子……一个个清晰的历史人物, 一桩桩著名的史事, 激起了学生想要自己阅读一探究竟的欲望。下一节课时, 我再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后自行阅读的教子有方的故事在课上进行交流, 有的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出来, 有的学生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历史故事说出了这样的感言:“我妈妈以前也会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 可我听过后也就忘了, 现在长大了我自己看故事书, 看完以后就把书丢在一旁。昨天看了欧阳修母亲的故事后, 我决定以后每看一个故事, 都要学着像欧母一样做一个总结, 悟出其中的道理。”还有的学生说:“郑板桥临终教子的故事我看了特别感动, 靠人不如靠己, 这句话也是我妈妈平时对我教育最多的话”……

瞧, 通过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 学生不仅能够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同时也能让学生受到情操的陶冶, 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 在交流中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总之,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就好比是鸟儿的双翼, 密不可分又相互依靠、相互促进。语文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只有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 使学生的相关领悟能力得到迁移, 才能在适宜的拓展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 从预习中增加课外阅读、巧抓课文拓展点、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三方面探讨了如何以教材为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彦平.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77-78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阅读教学探究 篇4

就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长期的影响,常常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严重地剥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有的采用放羊式教学,表面上是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学生在学习中迷失应有的学习方向,继而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鉴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高效教学?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阅读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语文阅读环节,利用学生好奇心的特点,设计趣味性的阅读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中,通过阅读发展语文思维能力,在掌握课文深意的同时,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在阅读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阅读范围,让他们在积极的阅读中相互影响和感染,使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和快乐。完成阅读任务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发言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思维能力也不同,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不相同。针对不同的理解,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促使他们的语文思维进行多元化发展,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获得独特感受。在学生发表对课文的理解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使他们敢于发言,并大胆地对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提出疑问,并对疑问进行相互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使他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为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打好基础。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增强他们的阅读动机 阅读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能让他们了解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时能深入思考,发展他们的思维灵活性。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还能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以单元为单位进行阅读,通过精读、略读等方法对每篇课文的主题进行深入理解,找出单元中课文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和思考进行深入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高他们理解课文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中获得全面提升。

三、注重学生的阅读感悟,挖掘课文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他们才能领悟到课文的深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时重点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情感,通过文字感受作者心情,加深阅读体会。在阅读课文内容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重点阅读文中的排比句和长句子,通过阅读和深入感悟,学生在读中缅怀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感受他的光辉形象以及人民失去这样一位伟人的悲痛心情,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为了激发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情感和对课文的深刻体会,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邓小平爷爷的生平事迹,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在多媒体辅助作用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再次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發生共鸣,通过阅读获得更深的体会,深刻掌握文中的内涵。通过阅读获得的感悟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分享,说一说自己在阅读中感受深刻的地方和通过阅读获得的收获。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理解方式,有利于激活他们的语文思维,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小学生的兴趣广泛,对各种新奇的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他们的自制能力不强,兴趣的持久度不高。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综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阅读方式的设计,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播放朗读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激发情感,产生读的欲望,从而进行主动阅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绘声绘色地朗读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语言。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仔细揣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结合语言、语气、语调和情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获得深刻的感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阅读的方式,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不同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自主选择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积极的阅读活动。完成阅读内容后,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通过讨论环节,学生的思维能更加深入,使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文字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五、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注重课外阅读拓展,向学生推荐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书籍,如《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森林大熊》《森林畅游》《月亮不见了》 《夏洛的网》 《时代广场的蟋蟀》《长袜子皮皮》《爱的教育》《犟龟》等。在趣味性的课外书籍中,学生接触到了以前不了解的世界,让他们在如饥似渴的阅读中吸取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获得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进行自主选书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选择和教材内容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避免读一些内容不健康、思想不积极的书籍,使他们广泛的书籍海洋中畅快阅读,激发他们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主意识。

小学语文课前的预习与预设谈 篇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 自己阅读课文, 动了天君 (指大脑) , 得到理解, 当讨论的时候, 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 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 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 困惑而没法解决, 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 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 增进阅读的效果, 有很高的价值。”这是对预习作用的精辟阐述。

学生的预习可分为常规性预习和针对性预习。常规预习包括1、圈出生字。此举可促使学生读文, 随文识字。认读生字, 掌握音、形、义是语文最重要的基础。2、理解新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新词, 可以培养学生的解词能力, 积累词汇, 为阅读理解文章扫除障碍。3、理清文章脉络。目的在弄清文章怎样层层表达, 学习文章作者的言之有序、言之有方。4、熟读课文。这是学生走进文本的基础, 产生疑问的前提, 形成学习期待的条件。所以学生要结合以上预习步骤, 朗读课文至少三遍。5试解文后的习题。这是对预习作自我反馈, 把握学习的重点。以上要求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级段逐步提出。

针对性预习有查找与文章相关的资料, 做相关的实践等。例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 掌握这些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 还能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课前的预习是一种预测、一种铺垫、一种自练。有了这些“基础”, 上课时才能与老师“合拍”, 共入佳境。教师布置学生预习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应将学生的预习作为自己预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预设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对文本的预设。教师与文本对话, 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只有精心研读课标、教材和教参,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知识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把语文课程目标具体化、情境化, 满足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感悟文本, 对文本做出恰当的审美判断。要读进文本中去, 只有自己被打动, 被感染, 在教学时才能打动、感染学生;还应从文本走出来, 通过品味文本, 找准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训练点,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 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要回顾整体, 把相互关联的学习内容整合在一起, 进行整体性教学;还要查询与课本相关的知识, 扩充知识面。做到既能源于教材, 也能超越教材。

2、对学生的预设。课堂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主的学习。一堂课上得效果如何, 与教师对学生的把握程度密切相关。我们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和认知习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课前设计;要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 把学生的理解领会能力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备课中, 想学生所想, 备学生所想;要选择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使自己教得自然、到位, 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兴趣盎然。

为了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 调整自己的预设。

预习与阅读之小学语文 篇6

一、对课前预习作用的解析和认识

所谓课前预习,顾名思义,是指在老师的主导教学之前, 学生自觉运用已学知识和能力,围绕新学内容所开展的以先行了解、主动求疑和自主思考为形式的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其作用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把课堂教学的关口实行前移,学生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能够张弛有度地进行新学活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既节约时间又节约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的听课效果。二是在“温故知新、良性循环”的驱动下,使得学生一方面逐步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意识,另一方面在自我锻炼阅读、理解、分析和综合等能力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增强自学独立性。三是通过课前预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有备少患的情形下进入课堂,促进有效资源的相互共享,让他们在更好的展示中不断产生学习情趣。尤其对于那些基础较差、能力不强、心态脆弱的潜能生来说,能够逐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信念。四是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逐步体会到相应的成败得失和苦乐情怀,从而磨砺其坚强毅力,在潜移默化中锻铸他们严谨细致的学习品质。

二、对课前预习策略的应用实践

在学校教育中,预习策略实践是一个“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发展性课题。以下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初步探索。

(1)让预习活动在自主出题中展示个性。课前预习活动, 既是新学的有效起点,更是激发主体意识、培养学习能力、推动实践创新和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支点。在预习活动中,不同层面的学生会捕捉到不同的知识点,如果引导和激励他们在预习之后来自主出题,既可以检测个性化的预习效果,又能促进他们共同学习和相互补充,从而实现整体进步的推动目标。自主出题的范围比较广泛,如多音字和难读字方面的读音练习,形近字和同音字方面的写字练习,近反义词、最佳搭配和辨析造句方面的词语练习,以及各种句子练习和读后感小练笔等等。在《装满昆虫的衣袋》预习中,一些学生通过抓住对“着迷、迷恋、痴迷”这组词义的探讨辨析,在相互之间进行词句综合练习,就大体搞懂了文本内涵和教义,实现了“不教而学”的任务目标。实践表明,预习活动和自主出题,有效地打破了“以教定学”的传统形式,在张扬个性的同时,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开发了学生潜能。

(2)让预习活动在分层指导中彰显优势。课前预习受时间、阵地、形式和其他条件制约的因素较少,这就为我们开展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由此彰显了它的优势之处。例如,我们先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四字经”———读、记、查、写,让他们在熟知基本步骤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和预习要求,选择不尽相同的预习方法。同时,教师应遵照学生在基础成绩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分层设计梯次性预习作业(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提高题和自由命题等),以此有效地激励先进生,鞭策潜能生,从而营造一个“以赛激趣促学”的创优争先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在梯次性作业活动中,应当积极实行动态化自我晋级策略,以活跃预习形式,增强进取意识。而这在课堂教学内却是难以展开的。

(3)让预习活动在艺术指导中发展丰富。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前预习活动中,个体和群体学生是其中无可替代的主角,而执教者只是发挥着引领、指导、激励和推动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预习活动,我们不能统一要求,不能求全责备, 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始终坚持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进行区别以待、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和循循善诱, 并对学生在预习活动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不断总结和反思,重新投入到指导实践中去检验去考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变被动作业为主动探究,变冰冷指导为温情对话,变“以教定学”为“以学促教”,激发课前预习的主动性,增强预习活动的有效性。

预习与阅读之小学语文 篇7

1.“预习—展示—提升”课堂教学的进程分布

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 语文课堂教学的进程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的进程。要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个体差异性, 学习必须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进行, 为更深入的学习以至合作、交流、提升创造条件。因此, “预习—展示—提升”的学习应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独立预习阶段。学生需要充裕的时间进行完全自学。通过完全的独立自学获得自主个性的感受、理解、思考、疑问、启发,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全面启动, 也是下一步合作交流提升的基础环节。

(2) 交流、碰撞、条理、共享阶段。这一环节是学生个体与小组成员及全班同学之间进行共同学习的阶段, 是由个体思维与他人思维进行交流碰撞的阶段。

(3) 教学提升阶段。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 教师进行组织引导。

2.“预习—展示—提升”课堂的教学安排

(1) 预习课。在具体教学进程中, 学生的独立自学阶段和小组交流碰撞阶段是由“师生、生生”互动合作完成的。一般这两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是以预习课的形式呈现的。预习课上学生将课堂预习的内容记录在预习本上。预习本是预习内容的载体, 预习本的拥有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学习的习惯。

(2) 反馈提升课。学生在独立自学及交流、合作、互助学习活动结束后, 需要教师的教学指导才能释疑、修正完善进而展示、反馈提升, 这一环节必须依赖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 因而这一环节一般是期待教学生成的重要环节。提升课是在学生充分预习、展示基础上的提升, 而非文本基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就小学语文课来说提升课的基本步骤一般是文本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写作特点的归纳分析→课堂拓展延伸 (与文本类似内容的阅读分析) →小练笔 (写读文本后的心得体会、观视频材料有感、仿写、改编、续写、缩写等) 。

(3) 两种课型的教学要求。 (1) 关于预习课:结合预习课的特点及其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师宜在教学活动之初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 如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 (比如生字词语的认读与书写, 文本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写作特点的归纳分析等) , 并对自学进行比较条理的整理等。预习的有效性在于学生自学的能力水平、学习目标的明确性以及有效的学习要求, 因此, 在预习过程中, 教师应该有对于学生预习课文的有效方法的指导、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向和所提预习要求。 (2) 关于反馈提升课:这种课型是学生自学之后的展示和提升。“展示”旨在对个人及小组活动的学习进行巩固与完善, “提升”旨在学生自主、合作、互助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启发、引导、比较总结等, 使学习进入更高层次。比如在学生“自主、合作、互助”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引导启发, 引领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文章的主旨, 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或者进行比较阅读, 使学生能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对比等方法对所学进行更全面透彻地把握。

3. 预习课与反馈提升课两种课型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 预习课是一种学生力所能及的基础学习, 而反馈提升课是对学生所学的展示、修正、碰撞、完善、拓展与提升。需要在反馈提升课堂上呈现学生的预习成果, 但更重要的是要呈现学生学习中的修正与完善、碰撞与拓展, 并一定有学习的提升, 不然, 课堂的生成就会少, 甚至没有, 使课堂的教学没有了实效。因而, 反馈提升课更重要的是呈现一种学生学习上的实质性进步, 是一个充满紧张思维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简单内容的重复呈现。

4. 备课注意事项

(1) 预习课的要求。 (1) 教师要认真备课, 确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要明确哪些是学生能够自主、合作、互助完成的教学目标;哪些是需要教师协助才能完成的教学目标。 (2) 基于以上的理解, 教学设计中,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比较清晰的把握, 安排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 尽量合理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资源,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在这一学习指导过程中, 还应注意因材施教。 (3) 在学生预习过程中,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 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 可根据学生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随时调整, 并为下一步的反馈提升课做好充分地准备。

(2) 反馈提升课的要求。 (1) 教师要对课堂的进程有清晰的把握, 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的完善修正, 并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提升性的教学引导。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地整体教学布局, 需要教师进行认真备课并能细致了解预习课、展示课的进展情况。 (2) 采取合理有效的课堂交流组织形式展开学习的展示与交流, 使得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在交流展示中得到清晰的呈现。

自主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魂 篇8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源于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质疑,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学生提出“战士离敌这么近,而邱少云身上燃烧发出的浓重的棉布焦味,不会使敌人起疑心吗?”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但表扬提问的同学,还让他们自己通过讨论去寻求答案,在质疑到明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还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再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么一处描写:“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大年夜冻死了。”一位学生对作者运用“微笑”一词很不满意,认为应该为“哭笑”,理由是大年夜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这个小女孩都冻死在街头,她会微笑吗?作者是不是用词不当?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勇于质疑的精神,并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去理解,并加上适当点拨,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问难蕴含可贵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示,热情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质疑,以疑激思,在质疑到解疑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激发情趣,乐于发现

人的情绪倾向表明,被动接受总是枯燥乏味、缺乏乐趣的苦差使,而主动发现则往往风光无限,其乐无穷。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调动他们乐于发现的内驱力。这是营造阅读教学发现机制的重要手段。一位老师导读《我要的是葫芦》这篇文章,先要学生用文章中“细长的葫芦藤”、“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等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并根据板书图示分别说说“根”、“藤”、“叶”和“葫芦”的关系:我们给葫芦施肥、浇水后,这些养料被吸收了,通过藤,送到葫芦的叶子上,叶子经过阳光照射后,把这些养料加工成葫芦生长需要的营养,使葫芦慢慢长大。这时,教师修改部分图示(摘去“叶子”和“葫芦”之间的箭头,在“叶子”旁加上“蚜虫吃”字样),对学生说,学到这里,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还没长大就落了。(自修改的图示,引导学生去发现)于是学生很有兴趣地自己获得了结论:“因为叶子上生了蚜虫,蚜虫吃掉了葫芦的叶子,叶子不能制造葫芦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小葫芦就‘饿死’了。”

显然,生动的图示在这里起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把“叶子”与“葫芦”的抽象关系形象化,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发现的乐趣。

三、积极探究,善于发现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同理,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固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即学生的那种积极思考、独立探究和自行发现的能力,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一位学生说:“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怎么能说成是‘孔隙’呢?说‘孔隙’正确吗?”教师抓住这一疑问,引导学生去探究。教师启发:“既然是‘隙’,必然是联系前后或内外之间的部分。我们得先看看这内外洞有多大,与‘孔隙’比较一下怎么样?”于是有的说学生说:“我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不觉得拥挤’等描写中,体会到外洞是非常大的。”有的学生则说:“课文中有‘……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等语句,这说明内洞比外洞更大。”……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作了充分肯定后说:“请大家想象一下,站在这样的大洞里,从外洞到内洞的通道,会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相比之下,确实那只是个‘孔隙’了”。有的还介绍了那只小船是怎样的小(上船后只容两个人并排仰卧),过孔隙时人又是怎样归纳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才获得正确答案的?”学生便齐声回答:“用了比较对照的方法。”

四、注意培养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第五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两句话就是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仅要能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比喻说明、对比说明、举例说明、列举说明等),而且还要仔细琢磨文章叙述的顺序,领悟文章表达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在学生作文时能做到按一定顺序写,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培养学生领悟表达方法有很多种。有的可按事情发展(包括时间顺序)的顺序写,如《赤壁之战》《我的战友邱少云》等;有的可以按地点转换(包括空间位置)的顺序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迷人的张家界》等;有的可以按文章的不同内容或问题不同方面的顺序写,如《将相和》《小英雄雨来》《冀中的地道战》等;还有的可以按总分、分总、或总分总的顺写,如《为人民服务》《桂林山水》《养花》《林海》《詹天佑》等。总之,要根据情况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小议语文阅读教学的预习指导 篇9

关键词:阅读教学,预习,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后, 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了变教学生语文知识为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导向性。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 强调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提高其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预习”,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独立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是实践教学法的一种具体体现。传统教育认为:预习就在于熟悉教材内容, 认读几个生字新词, 进而程式化地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等等。当前一些书籍资料, 将学生本应通过教师的点拨或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知识列举得一览无余。殊不知, 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远胜于学生了解知识本身。

如何充分发挥预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了解预习的重要性, 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 再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 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预习是学生超前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 是课堂学习的起点, 预习可以发现课堂学习中的知识障碍。因此, 教师在教课时要不断强调预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以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

首先, 让学生知道预习的好处。预习过程即是认知过程, 也是肯定学习方法和经验的过程。面对陌生的课文和问题,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不断思维, 有利于开发其智力。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 会不断地获得感性的或理性的认识, 为积累知识, 增长见识, 提高其语文素养大开方便之门。所以, 课前预习十分重要, 好处多多。预习能让我们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探讨;学到更多的内容;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听得明白, 从而更有效地学好课文;也更好地展现自我, 给自己带来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 在行动上重视预习。不要认为预习可有可无, 要深刻认识到预习的重要作用。每次上新课前, 笔者都会给学生布置在家“认真预习第×课”。把预习当作一次硬性作业, 规定学生认真完成。另外, 为引起学生重视, 也不想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 开始布置的语文家庭作业就只有一样预习作业, 这样就使学生知道:预习作业也是一项重要的作业, 必须很好地完成。

二、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在强调预习重要的同时, 必须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在语文教学中,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十分重要。

在学习每一篇新课文之前, 先要求学生把要学的内容独立地自学一遍。布置学生预习, 可分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学习两方面进行。生字词的预习要求学生能读写和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查字词典, 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向他人请教等, 实在无法解决的就留到课堂上来学习。课文内容的学习, 应让学生首先把课文读通、读熟, 然后完成课文中“预习提示”的内容, 思考课后习题的内容。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思索、发现问题并形成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这样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学习, 并把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相对照, 权衡优劣, 就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如何独立地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 能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于长篇的文章, 可以应用“阅读理解式”的预习方法。这种预习适合于高年级学生。阅读理解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 前者侧重于课文本身包含的具体材料, 如人物、时间、地点、事实及数据等具体信息的提取;后者要求读者对具体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甚至推理、想象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回答课文中出现的问题, 进而能达到“阅读”和“理解“的目的。这样在课堂上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而且更能根据学生预习后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解答学生的迷惑了。同样的, 在很多时候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把握的内容和与学新课有关的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也可以把新课中要求学生自己把握的内容和与学新课有关的旧知识通过预习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也就是学生预习的学案。学生通过做预习题发现问题, 并为上新课做好预备, 老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 也可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是复习课的预习, 更适合用这种方法, 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性检测手段。

三、检查激励

教给了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 如果不去实施, 那也是徒劳。所以, 检查激励这一步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刚开始利用早读课的时间, 老师亲自督查。对于完成得好的同学大加赞扬, 对于一些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耐心再指导, 而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则责令其补完。一段时间下来, 学生预习习惯基本养成后, 则要求组长检查, 老师抽查。在上课时通过提问, 学生讨论答疑, 老师再针对学生在预习中思而不解或解之有误的问题给予点拨, 为学生扫除障碍、指引途径。

此外, 教师及时的评价激励也必不可少, 它能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在第一课时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 发现该生读得十分流利, 于是便问她:“你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在家读了几遍?”“是因为我在家预习了课文, 在家练读了十遍。”这时老师及时表扬:“你预习得真充分, 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真棒!”老师及时的表扬加上榜样的力量, 大大激发了学生预习的愿望, 今后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预习作业。

当然, 要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在实施中最好是从小学低年级开始, 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时间一长, 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后, 即使老师不布置预习, 也能在课前自觉地预习课文,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预习真正发挥出了功效, 课堂上也才会出现“争先恐后”“百花争艳”的场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美术教育问题下一篇:安全环保管理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