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协同

2024-11-24

多元协同(精选9篇)

多元协同 篇1

一、多元化战略概述

(一) 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 它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企业战略家经济学家安索夫在20世纪50年代“产品—市场战略组合”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将多元化战略描述为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经营而言, 其内容主要有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 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资本多元化。

(二) 多元化战略协同的解释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H.Igor Ansoff把协同的理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 协同理论成为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的依据, 实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 通过各个业务单元的互相协作, 将可以使得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各个独立部分价值的总和。“1+1>2”是对协同效应最通俗的描述, H.Igor Ansoff在《公司战略》中, 将协同作为企业战略的四要素之一, 对协同理念如何可以像纽带一样把企业多元化的业务有机联系起来作了详细的分析, 进而使得企业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开发新的发展空间, 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借助人力资本、设备、资金优势、知识技能、品牌等资源的共享使得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分散以及规模效益实现。R.Moss Kanter (哈佛大学教授) 称多元化公司存在以及发展的惟一理由是协同效应得以有效发挥。

二、多元化战略协同的利弊分析

多元化战略经营的模式能帮助企业规避风险、解除威胁, 但是任何一种经营模式都有两面性, 存在优势的同时, 也有不足的地方。若应用得当, 它可以使企业的优势得以发挥;相反如应用不恰当, 会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

(一) 积极作用

1. 多元化战略协同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共享可以使多元化企业运行成本降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等好处, 专业技能和专有知识的共享可以使企业各业务流程优化;借助沿纵向价值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多元化企业, 还可以凭借对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有效优化来获取协同效应。通过资源共享而获得的协同, 可以督促多元化企业对已有资源更为有效的利用, 这就是协同效应的价值所在, 也是多元化企业保持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有形资源的协同可以使多元化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无形资源的协同也可以使多元化企业创造学习效应。

2. 发挥内部投资作用

多元化战略的采用使企业的各个业务单元为争夺资源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特别在不同的经营单元都拥有发展的机会时, 作为企业要追求整体的最大化利益, 往往需要将各种发展机会可能需要的现金流集中起来再进行重新分配使用, 使得企业的内部投资效率得以提高。为此, 资金的再分配使用使企业内部间接上形成了一个内部资本市场。通过战略的协同把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比较, 选择出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灵活地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使用, 进而发挥企业内部资源的最大效用。

3. 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离不开市场空间, 但是任何产品的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产品的技术换代, 替代产品的问世, 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 都会使企业的市场份额缩减, 从而危及企业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适时地寻找本行业以外的市场, 是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在进行多元化战略时, 一定要考虑清楚要进入哪些经营单元, 最好是选择那些与原有主营业务有关联的方面去拓展。

(二) 消极作用

1. 管理系统存在不稳定因素

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协同时, 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产品和不同市场, 这些产品在其技术开发、生产工艺、营销策略上是不一样的, 同时这些产品的市场在开发、拓展、渗透、进入等各个方面也都有明显的差别。企业所有的管理、技术、销售、生产人员都必须重新学习新的工作领域所涉及的知识。同时企业应用多元化经营, 规模会逐步扩大, 机构逐渐加多, 企业内部原有的分工、协作和利益可能会被打破, 从而使管理与协调的难度都大大增加, 进而资源在进行重新配置时会遇到较大的麻烦, 使企业丧失竞争优势。

2. 资产分散化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 如企业的业务单位过分分散就容易丧失原有的拳头产品、主营业务的竞争优势, 甚至导致企业在原有的拳头产品和主营业务在竞争中失去市场。这样的话, 如果新的业务没有发展起来, 而主营业务又全面瘫痪, 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更甚是破产。

3. 成本风险

采取多元化战略来规避经营风险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企业在进行多元化时将互不相关的业务跨行业经营的行为, 可以比喻为“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最安全”经营理念。从深层次考虑, 放鸡蛋的篮子也是要花钱去买的, 是要计算成本的。所以如把造篮子或买篮子所花的成本考虑进去, 可能许多企业就不会选择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了, 相反还是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样做才是安全的。

三、如何有效发挥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

(一) 主营业务发展精细后, 再进入其他领域

成功的专业化经营是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前提, 企业应该在主营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上实行多元化战略, 这样的话才能为其他业务单元的发展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源。同时企业在选择战略类型时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相较于非相关多元化, 采取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协同效应。

(二) 积极利用企业的无形资源

许多成功采用多元化战略的企业, 都是利用共同的品牌营造无形资源, 进而整合各个业务单元发挥协同作用。融合品牌和企业文化等无形资源发挥的协同效应, 竞争企业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能够模仿的。因此, 企业要充分借助原有品牌的优势, 将各个业务单元整合在共同的战略性资产——品牌的旗帜下, 使得品牌价值得以提升, 发挥协同效应。

(三) 加强管理层团队建设

管理层团队高效与否关系到对各项事业的合理规划与协调, 同样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对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协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要使多元化经营发挥协同效用, 必须对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采取相应的优化调整, 在各个业务单元之间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从而使管理层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各个业务单位, 求得更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当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水平时, 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企业会选择多元化经营。本文在分析多元化协同存在的利弊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多元的协同。

关键词:多元化战略,协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徐力行, 毕淑青.关于产业创新协同战略框架的构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4) .[1]徐力行, 毕淑青.关于产业创新协同战略框架的构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4) .

[2]张金华.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多元化战略[N].现代管理科学, 2004, (2) .[2]张金华.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多元化战略[N].现代管理科学, 2004, (2) .

[3]迈克尔·波特 (著) , 陈小悦 (译) .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3]迈克尔·波特 (著) , 陈小悦 (译) .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4]赵灵章.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协同效应研究[J].会计之友, 2006, (9) .[4]赵灵章.基于价值链管理的协同效应研究[J].会计之友, 2006, (9) .

多元协同 篇2

《新营销》:应该如何理解线上、线下协同与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线上、线下的价格是否会统一?

孙为民:网上市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大众化的市场,过去互联网只是某些类型群体的购物渠道,而现在是最大众化的、购物覆盖人群最大的渠道。

作为一种渠道,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到目前为止,电子商务仍旧不是主流厂商销售产品的主渠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互联网成为主渠道,线下和线上融合将成为一个真正值得关注的话题。线下和线上融合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线上、线下产品价格是否趋同;第二是市场营销前台与物流、仓储、信息系统后台,线上和线下能否共享。

到目前为止,主流厂商大都采取的是线上、线下分开运作,许多主流厂商仍将互联网当作品牌传播的一个渠道,另一些即便开设了网上商城,线上、线下的价格也不是统一的。

在2015年以前,家电产品很难做到线上、线下趋同,这涉及行业转型问题。现阶段制造商向渠道渗透过多,直接涉足终端销售,这样一来,价格就很难统一起来。零售商与制造商要发挥各自的专长,制造商做好产品设计、生产和品牌定位,零售商做好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如果制造商和零售商回归各自擅长的领域,价格统一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新营销》:最近,苏宁线下开店计划有所调整,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孙为民:以我们现在的能力,一年开500家、600家店不成问题,但我们定了一个一年200家、300家店的保守开店目标。之所以没有全力推进开店,并不是我们不看好实体店的发展,而是在三、四级市场开店的过程中,物流是一个重大的瓶颈。如果后台的支撑能力不强,即使店开得再多,也不能改善投资效益。2015年,我们在全国各地的60家物流基地将陆续建成,阻碍苏宁在三、四级市场开店的瓶颈将得到彻底的解决。

实际上,受网购影响的重灾区是一、二级市场,并不是三、四级市场,苏宁实体店在三、四级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平台战略

《新营销》:与红孩子整合,目前进行到哪个阶段?

孙为民:我们首先整合的是红孩子的物流、仓储与货源,这部分的整合工作基本上已经结束。第二步要整合的是红孩子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整合意味着组织整合,这项工作正在推进。

红孩子的产品线与苏宁易购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整合的工作量比较大,不像过去整合香港镭射公司那么简单,香港镭射公司的产品线与苏宁是一致的。

《新营销》:苏宁易购对未来的收购对象制定了哪些标准?

孙为民:苏宁肯定会进一步收购,但并不是为了增加新的品牌、增加新的销售额,这对我们没有意义。我们更看重的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人才、产品优势、供应商资源以及它所在行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如果研究不同的行业,你会发现每个品类商品的玩法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消费者买裤子主要看腰围,把腰围定下来之后再找款式,如果企业首先定款式是没有用的。每一类商品有各自的规则,不是所有品类商品的检索都遵循同一种方式。

网上销售的关键是提供一个能够吸纳、整合行业资源的平台,这一点最重要。消费者网上购物主要看重三点:第一是平台整合资源的能力,高质量卖家多了,买家自然也就多,这是相辅相成的;第二,平台是否流畅,包括货源、物流、网站浏览速度等等;第三,产品是否有竞争力,其中包括价格竞争力。因此,不是每一类产品都要苏宁自己经营,如果提供一个平台,整合产品和物流资源,苏宁易购会发展得更好。

《新营销》:苏宁易购对开放平台是如何规划的?平台费用如何收取?

孙为民:为什么苏宁易购一定要做开放平台?这是由电子商务的特性决定的。

在网上开店跟在线下开店不一样,实体店引进品牌,要给品牌展示的空间,这是需要成本的,而在网上开店就不一样,这种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它对整个网站的影响却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电子商务的特性决定了某些长尾的产品根本无法自营,因为互联网面对的是海量的市场,任何特殊的商品都有需求,如果全部自营,就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因此这类商品由供应商、品牌商负责经营与维护往往最有效率。

目前虽然我们想提高苏宁易购的产品丰富度,但不能因此降低入驻标准。我们对入驻开放平台的供应商、品牌商的审核,最看重品牌信誉。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引入了凡客、乐蜂等供应商。对开放平台,我们现在实行“三免”政策,现阶段我们不在意提成收入,苏宁易购仍要靠自营来盈利。

《新营销》:除此之外,苏宁易购还打造了哪些平台?

孙为民:目前苏宁易购打造了三个平台:一是信息平台,即云计算平台,它支撑实体店面、自主经营的网络店面、开放平台的销售;二是店面平台,这个平台完全由苏宁自主经营为主,但也提供开放经营;三是物流平台,首先是为自营服务,随着物流能力进一步增强,也可以为开放平台服务。理论上,这三个平台在苏宁内部是各自相对独立的。

组织变革与创新

《新营销》:2020年,苏宁的目标是冲击万亿,制定万亿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孙为民:万亿目标是基于平台的抱负和市场带来的机遇,这一目标并不夸张。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零售总额是60万亿,苏宁的市场份额如果占到1.67%就能实现万亿目标。沃尔玛占美国零售总额的6%-7%,苏宁的万亿目标不算什么。当然,要实现万亿目标也不容易。

《新营销》: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放缓。对此,你如何看?

孙为民:驱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是出口、投资与内需。其中内需是中国最要发力的,但还没有实际动作。内需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二是现实购买力是否提升。从老百姓的购买欲望看,中国市场似乎是供大于求,但实际上远远没有满足需求。

苏宁对未来的判断基于两个前提:

首先是城市化进程还远没有结束。虽说城镇人口已超过50%,但至少有10%的人是居无定所的,这部分人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在广阔的三、四级市场,人们的消费力还有待挖掘。

其次是再工业化改变市场格局。工业化的基础是能源与工具。中国工业依靠煤炭、石油等能源驱动,如果从中拿出10-20个百分点发展再生能源,整个市场将是一个全新的面貌。中国工业还依赖工具,未来的工具一定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随着工具的革新,市场格局将有大的转变。

为什么我们能在2020年实现万亿目标?这些都是信心的来源。

《新营销》:为实现万亿目标,苏宁是怎么设计组织架构的?

孙为民:对我们来说,组织变革确实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一个万亿级的企业不可能用千亿级企业的组织架构去推动企业发展,组织变革是一定要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增强创新能力。

过去的十年,我们积累了丰富的零售经验,也累积了企业的实力,但未来十年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需要大量创新,包括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品类创新、店面业态创新。只有推进相应的些创新,苏宁才能真正开创一个万亿级的新事业群。组织变革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创新问题。

《新营销》:苏宁有哪些创新思路?

孙为民:创新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构建平台,做平台如同做衣服,平台做小了,发展空间就会变小。第二是专业能力,包括人的专业能力和行业的专业能力。将大平台建设和专业化运作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未来组织创新的突破口。

《新营销》:苏宁易购有没有盈利时间表?

孙为民:这不是现在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搭平台。现在人员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要实现3000亿的规模,需要配备万名员工,如果再加上物流配送人员,最起码要有6到8万人,才能支撑起整个系统运转。另一个比较大的投入是平台建设,其中包括物流中心、数据中心建设。同时,我们还要对产品资源的整合进行投入,通过开放平台推动发展。苏宁易购立足于长远发展,如果做好了这些基本功,就一定能赚钱,否则,所谓的赚钱都是旁门左道。

论多元社会管理主体的协同之道 篇3

一、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20 世纪70 年代末,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引发了全方位的社会变革:由政治权威、计划体制总揽社会事务、支配社会资源的“总体性社会”,开始向国家、市场、社会逐步分立的“结构社会”转化[1];随着单位体制的解体,“单位人”变为了“社会人”、“社区人”;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的工作逐渐展开。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民间组织,包括基层服务组织、中介组织、公益组织以及行业和城乡自治组织正在缓慢发展,公民对社会服务的需要是这些组织出现的前提。从社会实际来说,社会本身是不自足的,单独依靠个人自助和社会互助无法完全解决社会问题,民间组织所掌握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政府和企业介入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服务的提供就成为必然[2]。

执政党确定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目标,为社会管理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从这个目标里我们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必然结果是各主体在各自的服务领域里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协同,就是让它们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处理社会服务问题时正确选择合作的方式,实现力量最大化。

二、多元主体的发挥路径

(一)执政党是领导核心,要制定有效目标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说:“执政党不仅是现代政治组织的独特形式,而且是它的中心。”[3]中国的社会管理发展必然以执政党为核心力量,在大方向明确的现在,社会管理的发展迫切的需要有效的阶段目标。这就要求执政党能理性、及时地分析社会问题,理清主次,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制定近期目标和最终目标,使其不至于盲目,保持发展的动力。同时,在社会组织发展上,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二)政府作为行政主体,需改变大包大揽的既有工作方式

协同治理实质上是公共权力的回归。“政府只是受人民委托来行使这些权力,权力的行使必须服务于人民。而不能借助这些权力凌驾于人民之上。”[4]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的社会服务行业不断涌现,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从管制向服务转变。在这种转变中,做好各级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是关键之一,只有从每一个单元上自觉的转化,整个政府部门的模式转化才能顺利进行。

(三)企业与社会组织主动协助,减少无效、冗余路径

在多元化时代,按照“多中心”概念,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多个主体参与治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权利的运行不是单向的,简单的运行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因此,也就不存在单一的权威中心,社会治理的权利并不具有一体性。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自己对自己主体地位的认识度和积极性。只有企业和社会组织清楚认识到哪些服务是自己能够提供的,哪些问题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它们才能真正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只有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地去提供服务,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解放自己的力量,在社会管理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时,企业与社会组织的主动协助,解放了政府,会极大地降低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耗,从而使政府加强支持力度成为可能。企业与社会组织的主动协助程度,取决于国家赋予其权利的程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建立能一概从容,它还需要考虑社会上对一些社会组织不认可、不支持的态度。特别是公民社会领域的一些民间组织,它们在进行社会管理和开展相关活动中经常备受“关注”和遭遇到“敏感”,党政官员和普通公民普遍对民间组织抱有不信任、怀疑、防范和抵制的态度[5]。

(四)公民作为主人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指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社会管理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盲点,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最强大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正是来自公民的力量。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大力度,对公民自主参与社会管理这一理念进行宣传讲解;另一方面,公民的参与需要有实际可行的路径。要最大力度地发挥公民的力量,实际上和扶持企业与社会组织这一过程是不可分割的。公民在经过宣传,具有了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的意愿之后,只有获得确实可行的路径,才能积极发挥自己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社会管理中去。如今被很多媒体和公众所熟知的微博,正是公众渴望参与社会管理的最佳证明;通过微博,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现象的发生,都充分反映了公民在社会管理中不可阻挡的强大力量。但是同时,网络力量又很容易被投机分子利用,从而扭曲公众意志,这就呼吁政府尽快地开辟更多的可供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路径。

三、协同作用发挥的保障

(一)培育权力伦理

每个执行公权力的个体都应该有自己行使的权利是属于民众的,行使权利的目的是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这一意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乃至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行使一切权利的目的都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凌驾于人民。只有建立了这种观念,协同作用的发挥才具有了道德保障。

(二)完善人员培养机制

协同作用的发挥是一个持续的、长久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不断有人才投身于社会管理。而在社会管理中,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这就要求工作者具有处理不同问题的能力。目前在中国大学中,已经有“社会工作”等专门培养社会管理人才的专业,但是往往这些人才无法找到对口的出路,培养机制的完善,应当包括人才的定向输送。

(三)资金政策上的支持

很多社会服务组织———如慈善基金会,自助救援会等等———常年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窘况。一方面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另一方面,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一些政策严格限制了其资金的注入。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执政党的扶持和社会民众的支持。如雅安地震中,政府允许社会组织募捐,这一政策让社会组织的力量充分地爆发了出来,公众也满怀热情地参与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国的社会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管理必然对多元主体提出更多的要求,给出更多的考验。只有多元主体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满足社会管理的需要,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摘要:在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趋势越发明显的现在,构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积极考虑的发展之道。而要使得这种构思变为可行的现实,就必须释放多元社会管理主体的能量,增强各个主体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

多元协同 篇4

关键词:多元化;战略协同;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078-01

一、战略协同概念的提出及发挥的作用

(一)战略协同概念的提出。管理学意义上的协作,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所著《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对协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思想。1911年,泰勒在其《科学管理》一书中提出,企业中要划分计划和执行两大职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随后,巴纳德更是把企业组织看作是内部要素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协作系统。如果说之前的研究还处于在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中探讨协作,那么,战略管理之父伊格尔·安索夫在其《公司战略》一书首次提出了“战略协同”的概念。他指出企业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的有机结合就可以取得超出它们单纯相加的效果,即“1+1>2”。后来的学者不断丰富和完善,使战略协同的思想不断发展。战略协同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制定多元化战略、实施公司并购重组,建立企业联盟时考虑的重要原则。

(二)战略协同的作用。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获取真正的协同效应才是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关键标志。协同效应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企业各业务单元可以在财务、设备、人员、信息等方面实现共享,从而带来协同效应;另一方面,业务行为共享的协同效应。不同业务单元在采购、技术、销售、售后等运营的环节实现合作和共享,实现业务行为的协同。

二、企业战略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战略协同缺乏对企业自身资源充足性的考虑。各业务单元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共享可以带来协同效应。但是,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情况往往要复杂的多,企业过多的考虑使用和积累自身资源,往往较少的考虑自身是否具备实现战略的资源;没有考虑在长期中,随着环境的变化,战略执行对企业资源需求的变化,企业能否支持;甚至企业没有对所拥有的资源的客观评价,往往会过高估计自身现有资源实力。

(二)企业采取战略协时对预期的成本和收益估计错误。成功的协同战略固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收益,但是,基于协同方式的多样性及协同实践的复杂性,协同效应的实现也并非轻而易举。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达到期望的协同效果,企业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和代价,企业往往不能有效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片面强调收益,忽视对成本的考量。

(三)公司管理机构重组的盲目性。战略协同的实现必定会带来效率的提高,许多多元化企业错误的认为组织机构的精简就会带来效率,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安排上出现重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的隐形成本的增加,反而背离了追求效率的初衷。

三、解决企业战略协同过程中问题的对策

企业的战略协同对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采取战略协同,要尽量发挥其正面的积极效果,规避带来的不良影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的解决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真正的实现战略协同。

(一)客观分析和评估自身具有的实现战略协同的力量。企业实施多元化,追求战略协同的同时,必须对自身资源认真剖析,客观评估,找出可被利用的资源,分析未来所需要的资源,实现需要与供给的有机匹配。同时,分析企业现阶段和未来的组织能力,即员工技能水平、企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然后根据资源的匹配水平和组织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战略,最终达到战略之间的协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如图1所示:

图1企业确定战略协同模式示意图

(二)企业自身组织结构的调整,支持战略实施。企业在对其自身资源和能力进行客观分析和适度运用的同时,也要增强组织结构的适应性。在实践中,探索并建立一个便于各个业务单元之间协调联系,在保证各个业务单元独立运营和自由操作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资源要素在各个业务单元之间的转移和共享的组织结构形式。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和适应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保障战略协同的实现。

(三)企业要培育能够发挥员工能动性的企业文化。文化环境对战略协同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是企业战略性的资源,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能动性,对于实现战略协同意义非凡。因此,企业要在内部培育一个可以激发员工强烈认同感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的力量,使员工有效的识别并认同企业的战略行为,增强组织认同感,从而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助力企业战略的执行。

结束语: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多元化模式下的战略协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战略协同的过程中,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甚至错误,都在所难免,重要的是,企业应在对战略协同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对自身进行分解和剖析,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实施战略协同。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琛,王效俐.企业战略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5,10.

[2]沈洁.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9,2.

[3]王旺兴.企业集群中的战略协同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3,5.

多元协同 篇5

关键词:江苏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应用性和非学术性的教育。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刚刚起步, 还没有形成一套较完善并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1]。随着对创新型大学的不断建设, 传统重理论、教学方式单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遭遇挑战[2]。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将逐渐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大特征, 也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发展与改革[3]。同样, 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人才培养特点, 推动了高校与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 并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4]。与此同时, 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了地方高校的工科复合型人才的标准, 硕士学位逐渐成为工程师岗位新的入门水准[5]。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迫在眉睫。

为发挥好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建设好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地方高校积极贴近生产与生活实际, 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以及基层组织展开密切合作[6], 同时也获得独特的资源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支撑。江苏科技大学船建学院通过校际合作, 以项目为依托, 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多元化协同培养, 突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 力图充分发挥各个多元主体的效用。通过深层次合作, 不断减小高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 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提高协作创新能力, 达到产学研三赢目标。

一、创新合作机制, 构建以项目为依托和培养基地为平台的多元化培养模式

目前, 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都由高校主导, 高校在与社会和同行的合作中, 体现出明显的半封闭性。为营造开放的交流空间, 江苏科技大学立足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除与地方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之外, 还获得了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立足地方发展, 服务地方产业”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资源, 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产学研活动提供了基地。江苏科技大学船建学院以此为支撑, 积极改变现有硕士培养的局限性, 努力打造多元、弹性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 让研究与实际紧密结合。

(1) 组建由本校导师、异校导师、企业导师联合的指导小组, 打造导师团队负责制, 打破传统单一导师负责制。充分利用指导老师团队成员之间的学术背景和学缘结构的差异性以及思想差异, 发挥导师的团队作用。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出现的多维度的新型交往关系中, 研究生不仅可以接触到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与思想, 同时也能获取书本上无法学到的隐性知识, 在研究过程中加以运用, 有利于实现研究生从学习者身份到创造者身份的转变。

一方面, 多元化协同培养拉近校内导师及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企业以及异地优势高校的距离, 对资源的获取更加快速、广泛,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对导师团队建设的探索, 区别了传统学术型教育, 更加符合对创新型大学建设的目标。通过运用协同学理论和协同管理知识, 我校依托与东南大学等高校优良的师资教育资源建立校际多元协同发展的模型。基于高校校际差异性互补, 实现校际之间资源的共享, 拓展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平台。

在本校导师作为第一指导人的基础上, 让导师组指导专业学位硕士, 倡导个体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 强调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师资共享。有利于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思路, 获取更多的合理知识, 提高个人及团队能力和完善素质结构, 克服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

(2) 建立“项目+基地”合作发展培养新模式。通过校际、校企指导教师联系沟通, 借助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多个培养基地, 以合作发展为核心, 以项目为依托, 构建协调发展特色的专业学位体系。这种基于项目的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推进了各参与主体的自身发展。在高校、企业和导师组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下, 能够充分激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灵感和创新能力。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开放性, 充分利用了各方的优势,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校际、校企合作, 进行多元化产学研协同培养实践

联合培养与优势互补是实现科技创新最有效的途径。校际之间的合作能使高校间的科研条件得到相互分享和利用, 完善各自科研条件;校际以及校企之间的互动, 将充分解决“找米下锅”和“有米无锅”的问题, 高效利用地方高校的科技资源以及高校外部的优质资源, 同时地理和企业行业优势的互补, 有利于缓解高校资源紧缺, 最终达到扩展办学空间, 扩大教育规模, 提升教育质量, 服务区域经济来发挥自身的学科价值的目标。

(1) 在地方高校和重点高校合作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异校导师团队和跨区域产学研的资源分配, 开展协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和实践。江苏科技大学船建学院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展了校际合作, 由此获得了参与承担新型结构体系研发项目的机会, 项目与当前工业化发展趋势紧密结合, 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研发的水平和层次。

(2) 时刻关注地方实际情况和区域产业发展趋势, 着眼本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 面向行业需求,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学科特色, 优选一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以满足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求为合作基础, 大力激发企业对应用技术的研发, 特别是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7]。

合作企业德丰集团立足张家港, 已成为张家港市建筑业的龙头企业, 2012年销售收入32.8亿元。学校与德丰集团有着多年的合作基础, 2009年德丰集团即成为江苏科技大学实习基地, 2013年已与江苏科技大学联合获批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以苏州张家港德丰集团等优秀企业为基地, 针对企业向科技创新为动力的高科技企业转型的需求, 开展了以施工工法联合攻关的企业项目。

(3) 将协同合作的理念作为教学指导[8], 开展产学研合作系统中序参量管理的研究, 对关键序参量进行识别, 激发企业合作的动力[9]。提高各方导师沟通主动性, 将企业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平台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好的科技服务, 使企业获益。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到产学研的培养模式中, 学校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研究机会, 让校企之间的相互支持, 自然形成良性的发展趋势。基于校际合作的产学研协同培养的互动机制[10], 能够明确各方责任, 将协同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优化, 最终形成校企互动合作的办法[11]。

在与德丰等企业合作过程中, 通过建设校企研发中心, 获得高校的技术服务, 企业明显感觉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提升了科研开发的软实力, 同时拓宽了遴选人才的途径。学校方面推动科研项目延伸,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得到了实训平台。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 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 以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及“立足地方发展, 服务地方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定位, 为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良好的研究和工作条件。

(4) 按照学校+企业或学校+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两段式培养, 高校一方负责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模拟教学实践, 企业或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方主要负责专业实践部分。专业实践教学在企业或研究院内部进行, 突出发挥企业实践指导的优势, 真正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采用“高校课程-基地研究-校基答辩”三段式培养的方法, 对课程学习、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的全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建立专业学位硕士科研成果突出奖、创新奖学金等, 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创新意识以及科研能力进行激发。

三、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借助实际重大工程和技术创新的研究项目, 在校际合作基础上, 强化对专业学位硕士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 增强专业硕士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紧密贴合度, 同时拓宽企业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新路径。在新的多元化协同培养模式当中, 纵向培养 (理论知识与实验研究能力) 与横向培养 (实际工程技术创新能力) , 内涵 (道德品质与个人修养) 与外延 (管理能力和社会实际应变能力) 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方向。实践证明, 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急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这种模式保证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质量的提升, 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进行协同教育的一种好模式。

(1) 针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 进行多元化协同培养的实践, 以摆脱专业学位的学术化色彩, 实现学位与职业资格的顺利衔接, 满足企业对科研人员的需求。与德丰集团等企业合作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与职业接轨的重要性, 多名学生准备了注册建造师的考试并取得了二级证书, 最终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

(2) 针对提高导师专业素养, 进行校际合作的产学研联合, 让导师在合作、交流和实践研究中增强专业实践指导能力。把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一同作为青年教师的培养基地, 组织青年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活动, 改变导师们重学术、轻实践的教学思想, 建立对导师的专业实践水平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素质水平的评价机制。

(3) 在协同培养的教改实践中, 采用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建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 对协同培养的质量进行全程跟进与控制, 并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的内容进行产学研三方联合评估。

(4) 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科研人才, 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现教育、研究和就业三过程的顺畅衔接。研究生经过实际工作来接触社会, 再通过校际交流感受不同高校的风格和特点, 开阔视野, 学会做人、做事, 这些都是搞闭门研究不能达到的。

四、总结

当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中, 多元化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 可能实践的研究不多, 实践探索较少。因此, 结合地方院校的工科应用型特点以及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 通过校际合作, 充分利用校际之间各自的学科资源和教学条件, 进行产学研的多元化协同培养方式研究和实践, 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协同培养模式, 既符合日益变革的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又是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有效途径的积极探索,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苏科技大学通过与当地龙头企业以及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 积极探索了多元化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型教学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 专业硕士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导师个人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社会实际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提高, 增强了江苏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同时也激发了合作企业对施工新技术的大胆探索, 带动了企业经济发展,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践证明江苏科技大学在专业研究生多元化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中, 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初旭新, 乔俊飞, 刘赵淼.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3 (1) :72-74

[2]郑湘晋, 王莉.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 (4) :15-19

[3]张志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0 (4) :69-73

[4]秦发兰, 陈新忠, 汪华, 等.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4) :56-60

[5]廖湘阳.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协同培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 (5) :74-79

[6]唐艳平, 张灿龙, 仇洪冰.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 2012 (12) :112-115

[7]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 30 (2) :165-174

[8]潘开灵, 白烈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9]杜栋, 王钰云, 雷凯.研究生培养中的协同发展问题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 2013 (2) :96-100

[10]沈金荣, 林志华, 田泽.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驱动力机制分析[J].大学教育, 2012 (12) :142-144

多元协同 篇6

关键词:一主多元,协同育人,政府主导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以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各院校根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规格,确定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当前,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1.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不能完全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摆脱原来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及教育模式;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尝试和创新,但还没有达到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的标准。

2.师资队伍不能完全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教师队伍中缺乏行业企业的高级技能人才,而现有的职称评定体系不利于技术型师资培养;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教师从本科院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居多,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高校的职称评定体系及工资体系,又很难吸引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进入高校教学。

3.校企合作不紧密,没有持续的长效机制激励和保障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与企业开展合作是必经之路。目前大部分高校与企业合作热情很高,而合作企业除在使用实习生方面比较积极,在参与教学与管理方面却没有兴趣。

4.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课程体系、师资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用人规格需求,无法实现校企用人无缝对接。因此如何能够实现紧密的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紧密的校企合作需要政府从中协调、推动、监督、规范和评估,以确保合作长期稳定,多方共赢。

二、“一主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的含义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高质量地实现这个工程,就需要多方参与,协同创新,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则是“协同育人”的主体要素,其运行机制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推进”,即为“一主多元、协同育人”。

在这个模式中,政府主导是指政府宏观指导、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是协同育人合作的推动者、利益的协调者、过程的监督者及成果的评估者。学校是协作的推进者,学校要主动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把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纳入课程体系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探讨授课、共同管理学生实习就业,让企业参与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提出自身需求,以便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协作育人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行业企业要响应政府政策、回应学校需求、提出自身需求,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提供实习岗位、建设人才储备班、参与课程教学、提供实习互动,保障人才培养满足企业岗位要求。

三、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一)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及管理机制方面不健全,政府在协调、激励校企合作方面的职能转化力度不够,目前实施的协同育人的措施比较零散,缺乏统一规划部署及监督实施;而行业、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只对经济利益感兴趣,因此参与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更难以主动合作。高职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普遍高,但是缺乏与企业合作的经验及相关政策支持,合作往往浅尝辄止,难以吸引行业、企业开展深层次长效合作。

推进校企合作,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缺失,只有政府统筹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搭建互利共赢合作平台、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校企合作才能实现长期深入合作。

(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1. 统筹规划,营造协同育人环境

政府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规划,充分利用地区高职教育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双赢。如,开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育科技园区、建设科研成果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平台,实现高职院校的“学”、科研院所的“研”与区域企业的“产”紧密结合,营造多方共赢的协同育人环境。

2. 政策引导,促进校企协同合作

在市场经济下,互利共赢是维系“协同育人”良性运转的动力和纽带。行业、企业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通过参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获得符合自身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利用高职院校的人才、科研、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的难题;利用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服务于企业的员工培训或继续教育;通过参与“协同育人”获得政府的补贴。而学校的利益诉求主要体现在:通过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学生获得稳定的实习岗位和就业渠道;为教师提供科技服务和实践锻炼的场所。政府通过主导“协同育人”,获得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所必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要使每个要素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政策制度是重要的保障。政府应当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调动行业指导、学校推进、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鼓励“协同育人”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职责和权利;落实相关税收减免和资金扶持政策,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政府的监管下,行业、企业和学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签署“协同育人”协议,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

3. 整合资源,共建资源共享平台

通过“政府专项、学校筹措、企业投入、自我造血”等筹措经费,按照“共建、共有、共管、共享”的思路,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设备、人才、项目、课程等资源,建设教学资源、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

教学资源平台: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团队,优质课程资源,联合开发新专业,共建专业群等教学资源。

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共建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产教园、信息产教园等。

公共服务育人平台:联合共建职业技能鉴定所、人才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中心、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

4. 规范管理,保障协作长效运行

协同育人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个主体之间的良好互动,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协作达成、监督协作实施、评估协作结果。首先,健全三边组织领导,建立具有重叠、交叉功能的双边或三边混生组织,由政府牵头建立协同育人中心、大学生创业园、青年创业学院的等不同层级的协同育人联盟,设立协同人员中心委员会、协作委员会或院务委员会,由有政府、高校、企业等多重知识背景的担任主任,实施主任负责制。其次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从事合作教育研究、评估和验收的机构,因此需要政府牵头成立一个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第三方机构参与的专门从事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绩效评估的机构,定期进行实地考察,开展成果验收工作,对开展得较好的行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从而推动合作教育的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一主多元协同育人平台,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政府是校企协作的纽带,肩负着推动协同育人合作、协调各方利益、监督协作实施、评估协作成果的重要职责,同时政府还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整合资源、规范管理,保障协作育人长期深入,实现“一主多元、协同育人”模式中各主体间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车明朝.产教融合:如何实现政府主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6):13-18.

[2]庄三舵,许朝山,屠兢.常州模式:政府主导资源共享协同育人[J].中国高校科技,2014(12):37-38.

[3]李慧敏,张旺.产学研合作协同推进研究生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3(7):42-43.

[4]李鸣.高职教育中“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案例剖析[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45-47.

[5]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2-46.

[6]崔靖宇,崔愿玲,陈晓文.加强地方政府统筹职能全面深化合作育人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84-86.

多元协同 篇7

一、社区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城市社区

社区是由人口、地域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位, 也是社会建设的落脚点。社区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 他强调的是社区作为共同体的含义。随着社会变迁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 “社区”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所定义的社区概念,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社区, 因此就将其界定为聚居在城市中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治理

“治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和希腊语中“掌舵”一词, 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关于治理的定义, 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全球治理委员给出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又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者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从治理的定义中不难发现, 参与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 不仅是政府, 还可以是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 所以治理就不仅仅是政府统领的范畴了。其实, 治理是一种新公共管理, 它更加的注重协调、互动和合作。为了满足公众需要,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一系列的多元主体承担着公共事务的治理职责。这些主体在参与治理的过程中相互合作、达成共识, 使不同利益和冲突得以调和;它们除了受到法律的约束, 也要进行相应的自我管理。本文探讨的社区治理也是相对于传统的社区管理而言的, 因此依据治理理论, 社区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治理目的, 这就是社区协同治理。

3.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是从治理理论发展而来的。协同治理是指在公共生活中, 由各权力主体构成的一个开放性的整体系统, 依靠行政、法律、舆论等各种手段, 使混乱无序的诸要素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产生一个有序的协作系统, 实现力量的整合, 从而高效地进行公共事务的治理, 最终达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协同治理的实质就在于各主体间密切配合、协调工作, 从而能够产生整体作用大于部分作用之和的效应。

在我国, 第一次将“社会协同”写入报告中的是党的十七大, 那时起, 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协同治理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新型城市化”的理念, 强调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道路。这里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方面是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特征为协同治理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是转型时期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强烈要求实现各主体间的协同。

目前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政府干预过多、行政色彩过浓,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区自治能力的提高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由于社区本身是一个开放而又复杂的系统, 良好的社区治理就应协调各方面力量, 充分地利用各方面资源, 促使社区治理良性发展。而社区协同治理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 它强调整合社区治理的各类资源, 激发社区自治组织、市场机构以及社区居民等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并建立政府调控、社区自治和社会调节力量间的协同机制, 依靠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 形成有序的治理结构, 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实践分析

近年来, 我国各地在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有许多实证案例, 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社区引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通过政府与社区的协商互动, 使各权力主体协同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中来, 但也出现了协同缺乏灵活性、考核缺乏全面性、治理缺乏自主性和有力的支撑等问题;在昆明市江北社区治理实践中, 初步理顺了基层管理体制, 以社区服务为龙头, 调动各主体参与开展社区事业, 但行政化倾向严重、现有主体间互动不足、自治功能缩小化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着社区治理的发展;绍兴市北海街道社区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 在治理过程中各司其职、发挥自身优势, 选择了多样的治理机制, 治理的过程也公开民主, 但是社区治理过程中也存在着权力主体责权错位、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社区组织培育不良等问题。

同时, 笔者选取了南京市汇林绿洲社区的协同治理实际案例, 并对其多元协同治理的实践进行具体分析。汇林绿洲社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东北角, 占地面积约0.75 平方公里。社区中各治理主体都肩负着自身的治理职责, 为实现社区治理的良好发展贡献着力量。在汇林绿洲社区, 社区党委加强与鼓楼区人事局党支部的共建工作, 请他们为社区党员上党课, 为社区居民举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法制讲座, 从而提高社区党员、居民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如社区党委邀请鼓楼区委党校教授为社区党员带来公开党课, 60余名社区党员、10多名居民代表参加公开党课。社区党委除了定期举办公开党课做好群众工作之外, 还依靠其领导作用积极举办各项活动, 组织社区党员和居民积极参加, 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汇林绿洲社区隶属于鼓楼区中央门街道, 但是政府并没有对汇林绿洲社区直接进行管辖, 而是以工作站的方式存在。社区中的工作站主要起到窗口的作用, 工作站了解社区情况, 既能向政府报告社区状况, 又能向社区传达政府指导精神, 因此政府能够给予社区充分的自由。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 笔者了解到汇林绿洲社区是一个居民自治程度比较高的社区, 城市常见的居民委员会在2008 年后更名为汇林绿洲社区, 具有综合性的功能。成员主要由小区内居民民主选举产生, 并且每三年都要进行换届选举, 以保证社区活动的高效性。社区与工作站相协调, 承担了解决居民各项生活方面问题的责任, 包括衣食住行以及各项活动的举办, 如举办居民活动、组织社区老年人晨练等等。经过访问, 笔者得知社区还采用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工作方式, 充分考虑到居民年龄层次的分布。在公布一些重大事件时, 社区工作人员会在社区的各个公告栏贴通知, 这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另外, 汇林绿洲社区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与官方微博, 积极运用新媒体与时代接轨, 年轻的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社区政策和动态, 对社区问题进行反馈和监督等, 微信微博都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关注。社区的业主委员会, 由各业主推选的业主代表组成, 完全属于自发形成。业主委员会能够充分了解业主们的需求, 然后将需求诉诸开发商以及社区, 从而来维护业主利益。这样, 社区中凡是关乎居民利益的大事, 都交居民讨论决定, 让居民参与监督管理, 同时也将社区工作运行透明化, 这就是居民在社区协同治理中的意义。这样, 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而且还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汇林绿洲社区的做法也为其他城市居委会的工作方式提供了一种参考, 创新工作方式能让社区居民自治的参与度更高。

社区中的其他社会组织也在服务中寻找定位, 方便居民生活, 沟通居民关系, 凝聚社区居民团结力。社区拥有各种居民团队, 其中社区“中老年女子腰鼓队”是由社区出资购置腰鼓, 队员自行管理, 在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娱乐之外, 也为社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气氛。社区还组织了社工经常对社区的花坛、回收站等进行集中清理, 给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除了这些, 社区中负责退休管理工作的社工定期为社区老人过生日, 并且定期举办退休人员“老人节”文艺汇演。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志愿者还戴着“文明引导志愿服务”的红袖章, 主动在社区辖区范围内的公交站台为过路市民指路。

社区还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 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 如引进南师大美教基地、青云巷小学、青云巷幼儿园等志愿者资源, 为社区居民和青少年提供各类便民志愿者服务;还联合第二医院走进汇林绿洲社区, 为大家带来老年恶性肿瘤的预防科普讲堂等。社区与驻区单位的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也给社区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而社区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与不断创新, 也使驻区单位得到了关注度与美誉。这无疑是双赢的, 同时也体现出驻区单位在社区协同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汇林绿洲社区的多元协同治理实践中, 可以发现相比之下政府的干预减少了, 各主体都能够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但是前面提到其他几个实证案例存在的问题, 在汇林绿洲社区中也有部分体现:多元主体间的角色定位还不是十分明确、职责存在冲突、主体间的协调互动不足等。不可否认的是, 这离理想的多元协同状态还有一定距离, 还不能完全做到社区治理过程中各主体的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共谋发展。

三、发展与完善社会协同治理的相关建议

1.明确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确立平等的主体关系

⑴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 党组织主要包括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居民区党支部等。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 社区党支部对居委会的领导应是政治上的领导。因此, 社区中的党组织应主要在政治、思想、组织和日常生活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⑵政府组织。政府组织包括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延伸机构如派出所等。政府是社区治理的主导力量。在社区协同治理中, 政府应避免行政干预色彩过浓, 要逐步减少对社区的直接干预, 从行政权力向社会权力转变, 履行服务型政府职能。可以借鉴上述社区的做法, 政府设立社区工作站, 起到窗口的作用。同时, 政府还应大力培育社区居民自治能力, 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 适时适当地从社区治理中退出, 让自治组织更具自主性, 这也是社区协同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⑶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其主要任务是依法实现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按照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 居委会成员应由居民选举产生, 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居委会要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下, 充分发挥自治的职责, 做好“分内之事”, 进行具体的公共事务管理, 包括:调解民间纠纷、办理公共事务、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协助政府部门办理各项工作、向政府反映民众意见等。社区中的业主委员会主要由本社区的业主代表组成。业委会是基于产权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代表业主维护房产权益的自治组织, 它是业主与物业公司、居委会的沟通桥梁。其主要职责包括选择物业管理公司并与其签订服务合同、监督物业公司履行合同内容、向业主报告物业管理情况并向物业反馈意见等。

⑷其他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是以社区为主要活动区域, 以服务居民、满足居民需求、促进社区发展为宗旨, 活跃在基层的服务性、自治性组织。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业委会以外, 还包括一些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服务组织、居民自行组建的文体活动组织等。社会组织应联系社区实际, 积极开展各项社区文化活动, 鼓励社区各类成员参与, 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社会组织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接受政府和居民的监督, 从而形成多元合作、良性互动的社区氛围。

⑸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根基。因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利益直接相关者, 所以社区治理归根到底是居民自己的事情, 其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是社区发展的依靠力量和长久动力。居民要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精神, 要真正地、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这主要体现在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的选举活动, 参与集体讨论决定, 对社区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等。社区居民也应该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的各项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⑹社区中的企业和单位。社区中的物业管理公司, 本身就是社区治理的直接参与者。物业公司要遵守国家规范, 按照合同提供服务, 收费要与服务质量相称, 不能侵犯业主的权益;还要与业委会进行有效地沟通, 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还有就是驻区单位, 指在社区管辖的地界内的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组织的总称, 一般不直接参与社区内具体管理与服务活动。驻区单位要与社区其他治理主体共商社区治理大事, 解决社区发展面临的难题;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 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适当地也要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

2. 健全治理主体间的协商互动与合作机制

社区协同治理不仅是各个主体各司其职, 而且还要加强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 因为多数公共事务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进行协调互动才能得以处理。“治理失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治理过程中信息交流障碍。因此, 社会协同治理需要在多元主体职责分明的基础上, 疏通各主体间信息交流的渠道, 创建协商讨论的平台, 加强合作, 化解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这样才能整合各种治理资源, 形成合力, 促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具体地可以通过协商决策机制、第三方监督机制等, 来使社区协同治理得以有效实施和良性发展。

3.设定社区治理阶段性目标, 建立社区治理成果评估机制

目标是行动的灯塔, 社区治理也应该设定阶段性的目标, 为社区治理指明方向。社区治理阶段性目标可以由各主体共同拟定, 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 明确下一阶段应该为社区做哪些实事。相应地, 也应该建立社区治理成果评估机制。在目标阶段过后, 由评估机制评估阶段性工作是否达到了目标设定, 从而监督和督促社区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成果, 促进社区治理体制健全与完善。

城市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 也是社会治理的一个起点。由传统的社区管理向着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转变,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各地的实践探索中可以发现, 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协同模式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离社会善治还有较远的距离。因此,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 多元协同治理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学界等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发展社区治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23.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8.

[3]陆世宏.协同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6, 28 (6) :109-113.

[4]谢红.上海市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 2013:4-5.

[5]任映红.城市化进程中城郊社区建设的多元主体及行动选择[J].观察与思考, 2013 (3) :18-21.

多元协同 篇8

自1979年复旦大学创办我国第一个管理科学本科专业以来,管理科学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40多所高校开设管理科学本科专业,其中有不少为财经类院校。管理科学专业就是要培养具有较高管理素质、扎实系统的管理理论基础、合理的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知识结构,能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管理决策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相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家、企业和事业等管理决策的需要[1]。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院校不断加强管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才。目前,财经类院校中的管理科学专业与其它的专业的实践课程一样,实践课程基本由生产劳动、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组成。但由于本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及该专业在财经类院校发展的境遇与其它的专业有较大的不同,使得该专业现有的实践课程相对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难以形成一个合力。在这里我们将分析财经类院校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协同化实践教学体系。

2 财经类院校管理科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发布以后,各财经类院校的实践教学得到不断加强,各学校均将实践教学作为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用以激发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构建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编制包括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实践项目指导书、实践报告文本等在内的教学文件,配备实践教学师资,建立较完善的教学实践室,使实践教学效果不断改善。但在财经类院校中的管理科学专业并不像金融、会计等其它的专业有较强的行业背景,它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知识融合;第二,基础学科与领域的拓展性;第三,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结合;第四,突出管理学(门类)的研究方法、方法论(及分析的哲学)与研究工具性,并给出了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示范[2]。而现今不少大学课程基本是“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化、轻综合”的体系[3],使得财经类院校管理科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

2.1 人才培养过于强调“宽口径”,实践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

(1)人才培养上过于强调“宽口径”,实践课程设置目的不够明确。目前,我国的财经类院校开设的专业集中在经济、管理、法律等大类,在专业设置上又几乎囊括这几大类所涵盖的所有专业,使得专业过于相近,再加上学校实行两级管理模式,在综合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到了财经类院校要分成若干个学院,各自管控下属的专业,专业间又多了不少人为的界限,管理科学专业在夹缝中生存,难以依据本校的特点进行明确定位,进而影响到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性。

(2)人才培养规格过于全面,实践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管理科学专业不像会计、金融等专业有较强的行业背景,在社会上有具体的职位与之对应,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分散,为的是能让学生适应各种管理工作,培养规格面面俱到,但却缺乏相应的实践课程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践课程未能有效整合,缺乏综合性跨专业、跨学科的实践平台。由于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学生不仅掌握各专业的实践技能,更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能将各种专业的实践技能加以综合运用。这就需要在现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合,建设跨专业的实践平台,既能让学生掌握各专业的实践技能,又能在平台运用这些技能,方能达到管理科学专业的实践要求。

2.2 实践课程设置与其它专业趋同,实践课程未能更好地体现管理科学专业的特点

(1)管理科学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培养方案趋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突出。由于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过于集中,院系划分过细,现有的二级管理体制下,院系的管理权限相对较弱,一些缺陷也反映到培养方案上,从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难发现,在培养方案的编制上,具体的专业在一些主干的核心课程有所不同外,其余课程基本趋同,从课程设置中难以看出对学生需要的实践能力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突出。

(2)管理科学的实践环节与其他专业趋同,实践环节不适应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财经类院校中的各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基本都包括了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而对于实践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主要课程课内实践(实验)却少有涉及。

(3)管理科学专业与其它专业共用相同的实践平台,不能适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不少财经类院校统一规划实验室的建设,通常是多个专业共用相同的实验室,这样的实验室通用性强但相对较粗略,管理科学专业的相关实验课往往就置身其中,只是针对管理科学专业增加一些教学软件而已,于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课内实践就缺乏有效设计。

2.3 实践课程过多依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模块相对较为独立,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

(1)实践课程过于依附理论,实践课程分散缺乏关联性。理论课程的讲授重在要求学生对其中知识点的掌握,各知识点相对较为分散,不同课程的知识点更是如此。实践课程过于依附理论课程,主要目的就是去检验这些知识点的成立与否,使各实践课程就较为独立,相互间缺乏关联,甚至出现交错。

(2)按统一要求安排实践课程,缺乏系统规划。管理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需要更强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突出其特点,其实践课程不能按统一的要求去安排。否则,就是为了实践课程而安排实践课程,结果是无心理会这些实践课程的开设目的和学生修完后应达到怎样的效果,不能建立起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

(3)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方法、手段落后,社会实践缺乏严格的计划和指导。不少院校的实践课程大多在共同的校内的实验室完成,不同的专业有时只是在一些软件使用上的不同,多为较为基础的实践课,综合型、应用型、设计型、探索型实践课程所占比例不高。认知实践安排随意,目的性不强,甚至变成参观游览;毕业实习分散,计划不够周密,甚至让学生自行安排,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

3 财经类院校管理科学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协同体系的构建

管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训练环节。实践教学作为管理科学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必须加强同理论教学的结合,与培养学生的规格要求匹配,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我们的调查可知,管理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较为分散,应聘到物流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不同岗位。无论学生从事哪一个岗位的工作,其今后的发展都要经过寻找工作,再到适应工作,再到运用知识,再到改进工作的几个阶段。在培养管理科学专业时,就需要根据他们在职场上的这些阶段,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能让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生顺利地能到较为分散的岗位上就业,就应培养学生使之掌握跨专业、跨学科的技能,需开设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并让他们协同发挥效用,使之形成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课程体系。

3.1 以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了顺应教育部提出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着力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财经类院校管理科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时,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等方面进行转变。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学校和自身的特点,改革本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建立以“打基础,拓专业,强实践,突出创新,注意综合”为指导思想的大学新课程体系,创建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要重视与书本知识的结合,打造与理论课程相应的基础实践课程;二要使相关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打造跨专业、跨学科的实践课程平台;三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综合型、应用型、设计型、探索型的实践课程;四要使这些实践课程协同形成一个合力,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又造就学生坚实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科学素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变革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2 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可以按模块进行设置,再构建相应的实践平台。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财经本科院校的优势,突出经济管理、数学、信息管理等学科相互渗透的特点,侧重培养学生针对经营管理实际问题进行定量与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寻求问题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比如将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预测方法与决策理论等课程作为一个模块,以培训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MatLab、SAS、SPSS、E-views等软件课程作为一个模块,以训练学生的编程和数据分析能力;以现代物流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为另一模块,使学生具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知识体系等等。并加强这些课程的实践课程建设,使之形成基本层次的实践实验课程,在教学中还要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相关课程要求上机实验,丰富基础层面的实践实验课程,同时要使它们相互融合,使之能成为更高层次的实践的支撑。

3.3 对实验室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跨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实训平台

在基础层次实践实验课的基础上,将“物流实验室”、“项目管理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实验室”、“金融实验室”等实验室进行整合,重新规划了实验室的架构和功能,增加新的软件和实验内容,可使之形成专业实验级、跨专业综合级的实验平台。在此之上,进一步可利用目前社会上的企业仿真软件组建一个综合的实训平台,仿真宏观环境与微观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完整地将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企业融资投资、生产、产品的市场交换、产品消费与经济分析等)与现代企业管理基本职能,在这样的平台上以团队的方式参加实践,队员担任虚拟企业的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研发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岗位。输入一定的市场环境等相关数据,让团队分析讨论,完成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决策。

3.4 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企业实践平台

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通过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建实践课程体系、建构实践教学模块、设计实验实训环节、制定实训实习方案、编写实训课程教材、制定评价指标和考核标准,形成一套规划科学、高效务实的实践教学体系,让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贯穿于专业学习过程,从而形成企业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常参观认识、参与体验、顶岗操作的实践教学,进一步使学生们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和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的技能对问题加以解决,为毕业后胜任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4 问题与建议

财经类院校中的管理科学专业较会计与金融等专业只能算是新兴学科,在学科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特别是随着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社会需求的不确定因素增强,管理科学专业不但要从自身的状况加强对实践教学的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在财经类院校中,专业设置相对集中,院系划分过细,课程和实验室的整合都涉及到多个部门,加大了整合和实践课程设置的难度,这就需要管理科学专业努力做好自身的工作,同时争取得到学校的支持和投入,现有的一些问题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

摘要:依据财经类院校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科特征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财经类院校管理科学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着实践课程设置目的性不强、课程模块相对独立关联性和系统性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基础性实践平台、跨专业跨学科实践平台、企业实践平台,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协同,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管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协同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苗敬毅,李婷,李娟.财经类本科院校管理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6):3-5.

[3]吴林根.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6:101-104.

[4]王学通,庞永师,禹奇才.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7-79.

[5]牛庆玮,胡伟,刘臻,于猛,王志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70-73.

[6]李四聪,何宜军.管理科学专业“模块+层次”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113-117.

多元协同 篇9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历来是教学改革的热点。如今, 教学手段已从“粉笔+黑板”转为“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模式;教学方法也从单一的讲述法增加了交互式、讨论式、案例法等;同时, 合作式、主体参与式、项目驱动式、CDIO等方法也被引入实践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综合应用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与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看, 师生的角色并没有改变, 仍是教师侃侃而谈, 学生被动接受。能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组织形式?能否改变学生考前突击、考完忘完, 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学到的应试学习模式?能否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能否系统与融合性地改革教、学、考三方面?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二、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 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欧美各国都以探究式教学作为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方向, 并将其纳入了国家课程标准中。其中以项目制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美国教育界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而多元协同下的项目制教学模式是在教师间协同、师生协同、学生间协同、团队间协同、课内外协同、知识与能力协同等多元协同背景下, 以项目为单位, 以学习者为中心, 从真实问题出发, 通过团队合作及相关资源的利用, 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既让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 又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查新能力及创新能力。

2. 社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能力强, 会办事, 动作快, 效率高。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上岗培训时间, 讲究的是上岗就上手, 即招即用。而我们目前培养的是“背书型”的学生, 他们往往适应性差, 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因此, 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引进多元协同式的项目制教学的新模式, 以项目串起整个课程, 顺应当前社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3. 课程性质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财务分析课程大部分学校在第七学期开设, 此时学生面临各种升学与就业压力, 对最后几门课不再积极参与, 普遍抱有混完学分就毕业的想法。怎样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是个难题。另外, 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 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讲授和传输专业理论知识, 不在于背诵几个公式、会做几道题, 而应让分析过程贯穿课堂始终, 学生应是分析的主体。因此《财务分析》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对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及判断, 透过报表发现企业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从《财务分析》教学实际看, 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我喂你吃”的教学方法, 一味地将书本现有的概念、方法介绍给学生, 而不是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往往考前临时背概念、背公式, 考完就忘完。而要达到《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三、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的特点

1. 强调多元协同。

课程全过程始终突出协同合作。课程由课题组教师共同参与, 教师根据要求制定出相应的项目要求, 每个项目由两位指导教师参与并和学生共同完成。突出教师间协同、学生间协同、师生间协同、课内外协同、组内外协同等。

2. 创新思维方式, 激发创新力。

学生在做项目中探讨问题及开展合作, 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还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学生收集资料、知识查新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在做项目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创新过程。此外, 撰写分析报告将提升创新能力,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表现。在《财务分析》课程中, 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报表中的问题, 通过“透视”报表, 发现企业深层次的经营管理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学生不仅获得了对财务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财务分析技能, 同时能够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激发创新力。

3. 加强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系列项目, 以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项目为教学目标。针对项目, 教师首先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 分析完成项目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然后引导学生边想边学边做, 把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完成项目的过程之中。具体而言, 将《财务分析》课程以项目设计为起点, 整个课程由四大报表分析、四大能力分析及一项综合分析共9个项目串联起来, 以项目驱动开展课程的教学, 学生在做项目中探讨问题及开展合作,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

4.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在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下, 项目与团队挂钩, 团队一般4~6人一组, 学生通过项目开展研究, 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课下准备、查阅资料、项目分工及课堂讲解都由团队共同完成, 团队成员之间就分析内容需要互相交流学习。在课堂宣讲时, 团队成员间讲解内容必须连续, 讲解时间自由分配。项目完成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四、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 主要集中于两个研究角度, 一是协同教学, 二是项目制教学。如何把协同式教学与项目制教学结合起来,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财务分析》课堂上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创新的协同式与项目制二合一教学模式,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值得我们研究。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创新是以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 在多元协同下, 以项目串联课程内容,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目的。这种模式下, 需要在教学流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方面都进行系统的改革。

1. 项目串联的教学流程创新。

教师首先以课程的起点依照教学内容分解项目与设计项目, 对《财务分析》课程而言, 我们以中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整个课程由4大报表分析、4大能力分析及1项综合分析9个项目串联起来, 以9个项目驱动开展课程教学。在项目驱动下学生在做项目中探讨问题及开展合作, 学生将财务分析方法应用于上市公司的分析实践, 促使其在提高分析能力的同时, 加深对中国国情、企业经营环境以及现实经济现象的理解程度。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

2. 教学模式以项目驱动为主导开展全面训练。

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融合了协同式教学和项目制教学两种方式, 特别是项目制教学在理工科运用较多, 在商科运用较少。《财务分析》课程通过项目下的多元协同, 学生利用网络与所学的方法和程序分析研究,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训练了Word、Excel、PPT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提升表达能力, 增强合作意识与成就感。以财务分析课程而言, 就是跳出财务报表看企业, 既要立足于财务报表但又超越财务报表, 发挥财务报表的“透视功能”, 从而探究企业面临的财务问题及背后的经营问题。

3. 全过程与全方位的考核模式。

在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下, 考核不再是用一张试卷来衡量, 而是全过程、全方位的衡量。首先团队成员的互动情况及努力程度由各组长考核, 作为每个同学本课程的平时分, 占比为10%。整个团队的成绩由教师和学生评委共同评分组成, 占课程总分比例分别为60%与30%。团队考核主要从财务分析报告和报告宣讲两部分评定成绩。

五、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创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学生对“标准答案”的依赖。

学生在做项目时, 往往寻找标准答案。此时教师不能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 只需对项目讨论并进行有效控制和正确引导, 适当地为学生提供分析思路, 避免约束学生思想活力和效率。

2. 如何应对学生的敷衍。

做项目时可能会出现学生在网上拷贝陈旧案例应付老师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要提前介入, 要求三组都做同一家公司, 并且要求学生在开学初就把目标企业上报, 这样教师就可对学生上报公司的情况先做分析, 以防止学生敷衍。

3. 如何评价教学双方的工作量及其教学效果。

项目制下教学主体双方的工作量均大量增加。因此, 需要采用目标管理考核法对《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管理方式与评价模式创新, 以此确保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实践的可持续性。

六、结论

多元协同下的项目制教学模式是我校近年开展的教学实践。在财务分析课程中我们在教学流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课程考核方式上都进行了系统改革, 在课程评价方面, 本校教学督导与学生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与教学评分。经过近年的探索, 我们发现多元协同下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对学生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均有积极的意义, 符合现代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乔海曙, 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1) :21-22.

[2]余陈乙.项目制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5) .34-35.吴希艳.协同式课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10, (2) .11-12.

[3]陈福松.案例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 (5) :44-45.

上一篇:灭鼠技术下一篇:救援医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