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

2024-08-01

美术课程(精选12篇)

美术课程 篇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改进教学,对美术教学评价进行积极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在美术课程评价中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依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呢?

一、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随着课改我们要改变以往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活动方式来划分领域。 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大类。 而欣赏又分为“ 欣赏评述”和“ 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的设计体现了世界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二、注重对学生参与美术活动兴趣的评价

整个评价过程要体现课程标准评价的时代感,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重评价的互动性与情感性。 低年级学生画画完全是一种游戏,他们常常把一切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美好的,和自己有关联的。 他们不知道怎样画是最好的,但是他们什么都敢画,在这里我们评价的就不是“ 画的是什么”“ 像不像”的问题了,而是把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和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等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给予评价。 在执教《 乘上列车去画画》 这一课时,我边让学生观看幻灯图片边做游戏,启发引导学生分析:你们在乘车过程中见到了什么? 心情怎样? 表情应该是怎样的? 对学生这种积极参与意识,我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把自己的感受用画面进行表现,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词语表达出来,并进行评述,让他们互相提出建议,使学生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时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也进行了全方位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游戏活动,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过程性、终结性和综合性评价

小学美术评价要体现整个学习过程,既要有课堂评价、短期评价、 中期评价及长期评价。 短期评价主要为单科评价和小单元评价,中期评价主要为大单元评价和学期评价,长期评价为学年评价和跨年级评价。 由于评价融合于小学整个美术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评价过程又不断变化,所以也就形成了评价的过程性与终结性。

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基础。 作为老师要对不同的思维层次给予不同评价,即以激励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创造,体验成功,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重视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和体现自我的动态性,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平时观察指导,学期进行总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四、对学生美术作业的单一性评价变为多元性、多样性评价

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 1) 体现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 为了突出评价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有必要对 学生的美 术活动表 现进行评 价 ,主要通过 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加以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 2) 要体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教师与家长的评价 。 在评价情境中,不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是平等的主体,他们是整个评价的共同建构者。 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可以用问卷的形式,还可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成长记录档案的评价方法可以做到日常化,让它能清晰、全面地记录学生个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以及相对较小的评价活动。 家长参与评价体现课程标准所具有的时代性,也是新型评价的基本组成,它促进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使教师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2.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 1) 对学生掌握美术知识 、技能情况的评价 。 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这方面的评价主要针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四大领域。 在造型表现的学习活动中, 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能否通过绘画或拓印等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动物形象,能否认识常用颜色等,作品的表现是否与众不同等;在设计应用活动中,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能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是否对材料有大致了解,能否选择材料进行造型制作等;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的活动中应评价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美术知识诠释作品技巧,能否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及自然的感受,能否联系其他学科进行创作等。

( 2) 学生美术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评价学生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 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是否对身边能找到的材料的形、色感兴趣, 是否能对材料进行联想,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利用材料进行创造等。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具有自觉性与主动性,他们对美术学习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安全地使用工具,是否在学习活动结束时收拾、整理材料和工具等。

为了避免甄别性质的评价与其产生的不良作用,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课堂评价是带有明显鼓励性评价的性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 因此,我们要领会美术课程标准,尽可能改进课堂评价方案。

美术课程 篇2

总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变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分目标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1.观察、认识、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加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践,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至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养成勤于观察、敏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

欣赏评书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势、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联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曾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综合探索: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势发表学习成果。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知的愉悦与成功感。

课程内容

造型表现内容说明 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造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表达观念、情感的过程。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美术学习成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设计应用内容说明 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科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欣赏评述内容说明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欣赏评述领域应注意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综合探索内容说明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美术各领域为一体、与其他学科一体、与社会联系。

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连接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活动。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气氛

4.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地域美术课程资源 篇3

关键词: 地域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新课标》中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生活环境开始,挖掘艺术的美,乡土文化的美”。《美术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树立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基本理念。美术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地域性美术课程资源,丰富美术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融入本土文化是对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而具有本土文化性质的梁平年画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代鲜明的文化个性。梁平年画是套色木刻版画,号称“西南三大年画”(绵竹、梁平、夹江)之一。其表现手法浪漫,画面饱满简洁,造型古朴粗犷,神态生动,构图完整,对比强烈,以驱邪纳福、喜庆吉祥、历史故事等为题材,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梁平竹帘、梁山灯戏并称“梁平三绝”,曾被誉为川东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2006年被列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代,梁平木版年画便已“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被苏联、美国和法国等地的博物馆收藏,由此蜚声中外。20世纪末,《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三峡民间艺术》和《民间年画》等大型画册中都收录了传统的梁平木版年画。因此将梁平年画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并通过融入与引导,收集与积累,创作与拓展,让学生在亲近本土文化“美”的感染中,通过深入学习本土文化,既增添了教材的地方性、乡土性,又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究中拓宽了审美领域,使学生在本土文化的传承中增强审美的体验与感受,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了审美与创造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可延伸至课外、校外。地方性教材无疑是扩展课程的好资源,在历史的长河里,劳动者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身边的艺术。渐渐地也就成为了一个地方文化与艺术的代表。而本土的美术,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性,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日常的耳闻目染中,学生印象较深,在互动的交流中能引起强烈的共鸣。能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怎样让本土的“美”进入课堂,让学生一起分享呢?“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其中,这样的结合既自然,又使学生感到亲切”。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把有关的图片、故事、传说等资料插入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与激发,让学生在亲近本土文化“美”的交流中,增强审美情感体验,加强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这样,既激活了课堂,又弥补了教材地方乡土性的缺憾,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

一、观察发现,归纳提炼

地域性的、社会的美术资源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不过我们不善于发现罢了。要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这些美术资源,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提炼的能力。

梁平年画构图饱满简洁,疏与密、虚与实、静与动对称呼应,讲求装饰效果,具有概括性和程式化的趋势,同时在物象的取舍和构成上又有很大的随意性,人物和道具可以自由的夸张变形。梁平年画的用色具有软硬色兼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符合民间年画“色多不乱,色少不单”的说法。其脸部的细致描绘和椭圆腮红处理的生动活泼,与木版印刷的规整形成对比,机智幽默、妙趣横生。

梁平年画在西南地区广大农村支撑着大众美术的天地,支撑着广大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民族自强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具有节令性、地域性、集体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的特点。并在发展过程中融汇了正统的和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脱去或减少了实用功利的色彩。

二、体验生活、情景陶冶

学生比较喜欢游戏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因为其主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重视从生活中寻找、发现问题,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

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深入生活实际,通过进年画博物馆、参观年画作坊、采访民间艺人、做集体游戏等活动参与一些实地考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会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在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要加强引导并给予必要的调控。

三、设定目标、探究问题

根据课程目标的需要,设定一些目标问题,这些目标问题既可以是学生自己设想,也可以是通过教师设置一定情景引导学生发现的,当然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提供。组织学生围绕这些设定的问题,通过观察、调查、操作、美术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

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学生探究的结果可以通过文字、绘画等各种形式记录下来,由教师指导学生整理修改,就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发现的新问题,最后教师进行集中展示和解答。

四、综合实践,获取新知

目标确定以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新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才能得到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竞争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也才能到较好地促进和发展。

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传统美术教育 篇4

而这些充斥在少年儿童身边周围的视觉图 (影) 像, 都是外来文化的形象。从早期麦当劳、迪斯尼、好莱坞的消费模式到好莱坞动画、拍大头贴等哈日族及韩剧的韩迷族。这些形象其实深刻地包含着外来文化的价值, 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少年儿童的行为和价值观。曾几何时, 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成了中国青少年最热衷的节日, 各种西方 (美国) 式的节庆活动仪式风靡。哈日或哈韩风潮带来的各色流行文化与周边产品的热销, 不单是文化强国在我国牟取利润, 更是在根本上潜移默化中国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当中国青少年选择将西方的米奇老鼠作为自己的亲密玩伴时、当我国青少年的胃肠习惯选择西方快餐食品, 排斥稀饭豆浆时, 他们选择的不仅是玩具或食物, 更是心理底层的文化价值及自我认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 我们的孩子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接触到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其背后的文化,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同时我们的传统美术却在逐渐淡出少年儿童的身边, 而恰恰正是这些传统美术包含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取向,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传统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 经济浪潮和外来流行文化的风靡加速了中国传统美术植根土壤的流失。所以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外来文化价值观图 (影) 像的社会环境里, 传统美术的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

小学时期, 正是一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趣味初步形成的时期, 此时将传统美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就显得意味深长。美术课堂不仅仅是传授技法、宣扬美的课堂, 也是一个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美术课程的文化属性。“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 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 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 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 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 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怎样在小学美术课堂当中进行传统美术教学呢?

1.寻找合适的材料作为切入口。教师在进行传统民间美术教学的时候, 要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材料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广告、图片作为分析解读对象, 例如可口可乐的新春广告, 或者我国在20世纪中期所拍摄的一些动画片, 比如《大闹天宫》等。引导学生对这些媒体影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辨认分析, 并对比同一品牌其他时期的广告, 对其中不同文化因素做出比较认知。从而引导并强化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使学生了解这些故事、广告的背景, 从而了解这些素材所包含的传统文化, 并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与民间美术相关的图片, 例如剪纸、扎染、年画等等。让学生描述相关图片, 使其熟悉了解此类民间美术表现形式, 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民间美术形式的看法。教师在学生自己收集并描述的基础上, 深入介绍此类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技法、含义, 并介绍与之民间美术形式相关的风俗传统, 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了解某一民间美术及其背后的文化传统。

3.在美术课堂中进行民间美术教学, 除了以教师自备的教材进行教学外, 教师还可以邀请某一方面的民间美术创作者进入课堂, 与学生互动, 介绍其作品和创作手法, 让学生能够直接从艺术家身上获得学习。学生除了透过教师学习艺术外, 更重要的是有机会能够接触校外的艺术世界与艺术观点, 因此美术教师有责任引荐校外的艺术资源进入课堂。学生和教师应尽量接近代表该文化的主要资源, 如此类文化的社区成员和艺术家等。在学习不同的民间美术时, 可以邀请不同的民族、不同类型的艺术家进入到课堂里来。这些艺术家认同课堂美术教育的功能, 了解教学目标并有参与的热忱, 也对自己的文化背景有充分的了解, 他们可帮助学生探索艺术创作, 也可担任角色模范, 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以及文化。让艺术家和学生互动, 除了跨文化了解外, 也能让学生吸收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学生必须将对话过程简要记录, 询问更多有关此类民间美术所包含的文化的问题, 并筛选对话与问答中至少一项重点回家寻找数据, 准备其后的创作。学生将从对话中吸收更多相关文化的知识, 并学习以礼貌和尊重的态度和艺术家互动。教师需引导:“借由与彼此认识的过程, 我们便可学习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族群”的观念。

4.在前面三个步骤的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某一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创作。借由创作进一步熟悉此一民间美术形式的表现手法, 在创作中能呈现出一项在和艺术家对话后所搜集的资料, 能表现这一民间美术所代表的民俗文化。这样的创作不是为了形式而创作, 而是为了深入了解一种民间美术及其所代表的民俗文化而创作。

民间美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各类艺术思想与艺术作品, 它反映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并对现今社会和艺术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在教学中, 应重视对我国民间美术的再认识、重视对学生民间美术的教育, 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和认同, 有助于引导学生参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就应该使学生知道, 传统艺术是我们祖先从昨天走向明天的进程中所留下的印记,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一。在小学美术课堂进行民间美术教学, 有助于学生理清身边五光十色、绚烂夺目的视觉环境, 对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和亲切感, 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和认识社会, 并能培养学生平等对待各种文化的宽容心。

摘要: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其中就包括了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犹如人类的“基因”, 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当今社会, 由绘画、摄影、影片、电视、计算机、互联网与数字科技产生的视觉图 (影) 像已经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和行为。而受视觉图 (影) 像影响最深的是少年儿童, 传统的文化和美术形式已经逐渐从少年儿童身边淡出, 因此,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 开展传统美术教育尤为迫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传统美术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 .

[3].刘道广主编, 《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 (.4) .

《美术课程标准》试题 篇5

邮箱heihezhangyongjian@163.com

电话***(张)短信

1,《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和(),注重()与()的紧密联系.2,美术学习应当从()层面提高到()的层面.3,《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4,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或()的方式,既可以在()中进行,也可以在()后进行.5,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选择:24%

1,美术课程具有()的性质.A,综合 B,人文 C,审美

2,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的主要途径.A,德育 B,美育 C,智育

3,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A,标准B,阶段目标C,学习方式 4,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A,学习性 B,探究性 C,综合性 D,游戏性

5,欣赏 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进行欣赏和评述.A,听觉世界 B,视觉世界 C,触觉世界 D,知觉世界

6,综合探索领域可分为()个层次.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7,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是()A,美术表现 B,艺术风格 C,美术创作

8,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和提高动手能力.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问答题:30%

基本的美术素养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美术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实践题:26%

在元宵节即将来临前,一位教师围绕“花灯缭乱的元宵灯”这一主题设计了这样的课例:首先调查元宵节和花灯的来源,用文字,图象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和社区.请你从教学观念及方法,对以上设计作出评价.qq;407755188叶子青(张)邮箱heihezhangyongjian@163.com

中学美术新课程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美术应试教育; 美术新课程改革;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36-001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强大的应试教育压力,学校、家长的习惯思维方式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因而,在实践中素质教育与美术应试教育矛盾地并行,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经验和提法。追求形式化的美术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有“为探索而探索”或“将探究学习绝对化”倾向。

在义务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渠道。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仍然以绘画性为目的,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颉颃。美术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操作,然而由于学生人数问题,影响了新课程目标的落实。具体而言,以绘画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审美教育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脱节;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其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美术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

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注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这意味着它本身的伦理、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的人格趋向真诚、善良、美好。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部最新推出的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美术课程改革方向就是课程的综合探索。综合美术课的目的在于学科的有效整合,过程的最佳互动,使学生在一种广泛的文化背景中整体感受艺术、学习艺术,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素养。如何完成美术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中心任务,使之成为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有机因素。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最高目标。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为发展理性认识的内容,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临摹教学是必要的。我们承认模仿是人的本能,何况国内大量的印刷品印刷技术有限,明暗、色彩等方面与原作比欠准确,也无法达到临摹的目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教学主体,既验证了同学们的辨别能力,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同学们思维想象力。可以断言,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教学生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形成改造自然的能力,其中想象力就是最可贵的能力。要培养创造力,就必须培养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先声。审美能力的提高,受教育者不仅要有具体的个别的事实、概念,表象的识别和记忆,而且要启发学生能识记一般的事实、要领和表象。要能从认识事物的本质出发,让那些在临摹作品中遇到的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的内容、形式、色彩、形状、比例、空间、透视,与写生、命题画、图案、手工制作等作业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证实审美是通过视、听、形、色、味等心理构建过程,养成感受美的直觉。

在平时一系列的美术综合活动的实施研究后,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综合性和活动化为运行特征的美术综合活动校本课程,将更有效地促进学校美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并将产生更高的教育效益。在美术综合活动中,学生能愉快地活动,感知、质疑、探究,自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沟通、商议、评价,相互合作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得到充分发展。

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新的认识层面,即对问题的思考不是建立在零碎的事实片段上,而是建立在一种具有系统关系的结构层面上。这种认识的层面,就像一幅画中,要求我们注意的不是一棵树、一片云、一块石头,而是注意整个画面的大的结构关系,并分析出这种结构关系。认识这种结构关系之后,我们可以运用它进行其他的创作活动,我们甚至可以替换其中的具体的物体和事物,但却保存这种结构关系。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们自觉不自觉地会遵循一些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学习新知-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小结。另外,我们所熟悉的欣赏课教学模式有美国学者费德门所设计的模式:描述-分析-解释-評价,这一类美术教学模式适用于大多数的课堂教学活动,因而具有较为普遍的效益。美术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是多样的,包括:讲述、示范、演示、练习、指导、讨论、思考、答疑、辅导、展示、反馈、评价、体验、探究、交流、氛围营造等。美术教学的组织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通过要素的选择和时量的分配加以体现。针对大多数美术课,我们可以通过将其抽象化、结构化,设计成这样一个教学模式:激发兴趣-文化引申-方法学习-作品展示。

美术教学要从教师感兴趣改变为激发学生感兴趣。兴趣的激发策略可用激趣、启趣、诱趣、导趣、评趣等方法。教学以审美为主线。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参与审美,培养审美的态度、情感和习惯,掌握有效的欣赏方法和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应是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生个体和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发现、习得的;美术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中反复历练、逐渐生成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新课程倡导下的美术教学是自主探索体验的过程,发挥表现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突出艺术学科综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营造出一个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将美术应用于生活,美化生活,增添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

尹少淳著.[M]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课程 篇7

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包括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生活资源、传统美术文化资源。而地方传统美术文化作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应本土民间风俗习惯,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缩短了课程与本地区学生的距离, 为校本课程建设和实现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既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 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原本化开发和利用。

一、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多年来教材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一些教师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全部, 没有走出“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一狭窄天地, 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有了较大的弹性, 学校和教师可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 使得更多的地方美术资源进入教学系统成为可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推动和管理, 在开发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资源的思想滞后, 开发力度不够, 忽视了校外传统美术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筛选及评价机制尚未完善, 开发的课程资源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不够高;综合性不足, 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大。

2. 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地方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方文化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区, 因办学条件与行政重视程度不够, 也存在城乡差别、校际之间的差别。美术作为地方性文化的主要继承载方式, 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之一。国家教材虽然也编入了一些地方美术内容, 却是作为通用教材中的必修内容出现的, 容量非常有限。由于教材缺乏多种版本供不同地区学生的多种选择,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往往因为不同地区间师生经验的差异、获得实物资料的难度不同和接触实际操作的条件不同, 教学效果差异较大, 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编写乡土美术教材可以对现行通用教材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在“统筹于美术新课标的首要原则”后, 也必须“突出地方性原则”。然而, 有些乡土教材一味追随通用教材编写的内容体例, 这样发行乡土美术教材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无法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适应性, 从中失去的将是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本身。

3. 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美术学科的特点。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局限于美术学科内部的教育, 难以全面实现教育的价值。为此, 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共性, 重视美术学科与外部资源的整合, 培养学生“将美术理解为文化”的能力是当务之急。由于教科书不再是课堂唯一的教学内容后,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自然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然而有些教师为了整合课程资源, 贪大求全, 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甚至把美术学习的重点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的方向, 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地理、政治、文学或其他课程, 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由于忽视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 造成渲宾夺主, “人文”被挖掘得淋漓尽致, “双基”却被削减弱化, 片面地强调“综合”而失去了美术学科教学的特征。这种多学科渗透下的美术课程就不是以美术为本的综合, 隐含着美术教育理性的丧失, 使美术学科的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美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策略

1. 教师要有多元的课程理念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

学科专家对课程的开发只能做出普遍性的假设, 最终对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内化以及建构价值都是由师生共同来完成的。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是关键, 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还是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建设者。教师要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 从实际需求出发, 选取贴近学生的情感、生活与认知的地方美术资源作为发掘对象, 结合当地及本校特点, 将独特的地域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基于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连接需求, 应贯彻“情境化”的原则, 让学生参与一些环节的工作, 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生参与地方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本体研究, 增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互动, 这是促进其理解并融入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

《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其中“综合探索”体现了教育的综合趋势, 把美术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为提高学生的“软”艺术素质, 实现多学科渗透这一重要的课程理念, 应越过固有的美术框架, 与其他艺术、科学、哲学等进行交流和对话, 特别是各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地方传统美术具有本土人文学科特征, 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结合学校所在地域文化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 将地方传统资源引入课堂, 跨越美术原有的边界重新谋求组合, 是对现行通用教材之下的弹性空间的一种充实, 将给整个美术教育带来更多的自主权。当前, 导入地方乡土文化, 引导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传承, 是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向, 这些资源既有中华主流文化的共性, 又保留着浓郁的地域文化个性, 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恰恰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彰显。

2. 开发并利用好教材, 诠释美术新课程教学内涵。

美术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 是可以超越、选择、变更和补充的,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 不是课程的全部。首先应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 创造性地利用国家教材, 是使用教材, 通过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 综合提高美术素养。国家教材的编排是针对全国大多数学生的使用而编排的, 照顾的是全面。而联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 关注学生自身特点,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地方特点“因地施教”, 才能为各地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一个优质的桥梁。

在教材编写与选择上, 主张一标多本。地方教材选材要取舍得当, 开发的课程要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适合教师专业水平的发挥。后现代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究竟哪些地域性资源具有开发价值, 必须经过教育哲学、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三层筛选, 把经筛选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进行加工、提炼, 通过交叉整合, 将课程资源转化成美术课程。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相关的课程资源, 使国家课程与地域性美术文化紧密联系, 增加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内容, 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 这是对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延续与补充。

3. 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推进区域性美术教学整体发展。

地方乡土美术有着典型的原发性特征, 反映了本土独特而深沉的审美体验与感受, 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当代社会的高科技越多, 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 乡土美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 调节并补偿了人们现代生活引发的精神需求失衡。

开发利用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离不开现代教育为它提供的平台, 学校与社会必然互相依存。社会上虽然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艺术课程资源, 而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课程资源。地方传统艺术经过历史的沉淀,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范例或教育资源, 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合理开发, 是一个在继承和借鉴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构建地域性美术课程体系, 有一个开发、整理与实施磨合的过程, 存在着转化的问题, 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 实地考察与调研。访问民间艺人, 寻找当地的艺术品, 考察古建筑与民俗风情, 收集、归纳和整理原生态的传统美术资源。

(2) 资源状况的初步分析。分析乡土艺术与当地人生存方式的关系和价值观;分析其美学品质、材料、工具及制作技术;分析其它共生关系中非民间美术的联系。

(3) 教育资源转化论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 对照本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 以现代性的视角来审视与分析本土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对相关资源加以甄别与筛选, 确定重点, 筛选出符合学生认知实践能力的课程资源。

(4) 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设计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

综上所述, 构建一种开放的、能拓宽又能容纳的美术课程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传承本土艺术, 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与综合美术素养。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完成美术教育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 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 对构建具有特色的美术文化体系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 篇8

一、深入了解美术的种类及其主要特征

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和表现作者感受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美术使用的物质材料多种多样,但都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艺术语言获得确定的形象,以表情达意。

美术素养是指学习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及其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艺术家应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生活修养、艺术修养、思想修养与道德修养,进行社会实践,真正使作品反映生活、揭示生活、歌颂生活,使艺术作品更深刻、更具社会生活内涵。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形成高尚思想品德、情操和意志的重要手段,对美的认识亦如此。美术具有直观的特点,其审美教育作用比其他艺术来得简捷。人们想认识美、发现美,就必须有鉴赏美的能力,而人的鉴赏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经过培养和训练。爱美是人们的天性,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对美的追求会更迫切,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3]。美术教育的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美术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学前美术教育涵盖广泛,从绘画领域的各个门类到传授玩具制作技巧、掌握实用美术技法等都可以全面系统地进行美术范畴的学习。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素养的培养

学前美术涵盖面广泛,不只是技能的掌握,更注重美术素养的养成。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

学前美术教育主要是课堂美术教学,可以分为欣赏教学、绘画教学、玩具制作教学等。但是在传统美术教育中,往往忽略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培养的只是技能的操作者,对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有一定的影响。美术欣赏教学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分析与鉴别。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4]。

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肩负教育培养幼儿的使命,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艺术技能,才能正确引导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对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实践、研究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作用。陶冶审美情操,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提高生活品位。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技巧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由于本课程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与美术专业院校的要求不同,我们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广一些、浅一些,为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必备的基本技艺基础。

幼儿接受知识离不开具体形象,美术有着多变的形状、绚丽的色彩、丰富的结构,以及各种各样的肌理材料等都吸引着儿童,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感知觉、记忆、想象和创造力,启迪儿童的智慧,对儿童的个性形成有重大意义。美国理学家鲁道夫·阿思海姆指出:“在不涉及知觉因素和再现因素下,对视觉符号的作用的那些研究,都不能算是全面的研究。”[5]学前专业的美术教育和素养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加强对《艺术欣赏》的教学,艺术欣赏最令人感动的是透过作品能感受到创作者纯净、善良的灵魂,这是艺术欣赏的终极目的。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可以借助美术作品开阔视野,接触到绚丽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别出心裁的构图和变幻的线条。还可以了解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在精神上得到快乐和满足。还可在欣赏过程中发挥个人丰富的想象力。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给自己一种美的享受。生活中,只有感受美才能提高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提高自身艺术素养。

三、美术素养对职业发展的必要性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随着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中,处处存在具有艺术感的不同造型,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中,艺术已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且不可或缺。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更能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高自身艺术修养除了加强各项美术专业技能的训练外更需要深入学习艺术知识,提高人文修养。多读书、多实践、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幼儿教育不像中小学一样分科教学,老师需要承担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所以老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其中艺术教育能力非常重要。一个热爱艺术、能够把艺术性手段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师一定是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可以说,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认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等都和艺术活动有紧密的联系。

艺术修养非一日可成,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将来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为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维克多·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出版社:Macmillan Company,1964,4.

[2]查尔斯·莫里斯.不可不知的美国历史.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70,1.1.

[3]仇春霖主编.达·芬奇论绘画.第一编,转引自《美育原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4]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0.1.

美术微课程的设计要点 篇9

笔者认为,从微课程的概念和特 点出发 , 它短、小、精,且以视频形式呈现的特殊形态,赋予了它多重性质,首先它可以作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次它的完整性也凸显了“课程”的性质,再次,由它引发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使它成为特殊的“教学”方式。因此设计开发微课程需要从它的不同性质入手,有侧重地关注几个设计要点。

一、从资源角度:关注内容精选精编

不同类型的知识传授过程也是有区别的。有的适合讲授,有的适合启发提问,有的适合展开讨论。微课程作为只有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形式,更多的应是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演示完成的教学内容。比如,介绍一个概念,讲述一个知识点,或者演示一种操作方法等。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实时互动的教学内容,诸如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等,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定要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精编。

(一) 首选语言不能代替的内容

用简练的语言直接能够表述清楚的,无需制作微课程。而必须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手段才能让学习者认识和感知的内容则需要制作微课程。如欣赏评述领域的名家名作赏析类课程、设计应用领域的创意设计类课程,尤其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很多技能技巧类课程,都是跟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相关的,怎么写?怎么画?怎么做?很多时候是靠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这时候就必须要看,学生一看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能都不需要教师说一句话。例如某教师在小学五年级《精细的描写》一课中设计了三小段微课程,每段微课程从开始到最后没有一句解说,只有配着音乐时而快进时而真实速度播放的关键环节演示,学生看得入神,看完就知道该怎样精细的描画了。

(二) 可以轻松提高效率的内容

对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学科来说,离开了可视化工具,一切便只能成为想象。微课程以它信息容量大,直观可控的特点,可以在多种美术教学活动中灵活应用,从而使演示指导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比如大多绘画类的内容:素描、色彩、国画、版画等等,演示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借助视频编辑软件将演示速度快进,或者截取关键的环节,短短的几分钟内就知道基本的绘画方法,这一类的内容就非常适合设计成微课程。再如很多手工制作的操作类内容,现场演示可能需要很多材料及过程中的半成品,否则有限的时间内只能演示一小部分,同时演示时也只能满足近距离观看者的需求。但若制作成微课程,由于拍摄角度及距离可以人工控制,拍摄选取的时间节点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因此一个完整的需要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的演示可能三五分钟就表现得一清二楚。这样的内容都很适合设计成微课程供师生学习使用。某教师在初二年级《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一课中设计了三段微课程,分别用截取放大关键镜头、快进折剪过程等巧妙设计演示了成型方法,三段微课程时长相加不到3分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学及教师指导的效率。

(三)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美术教师大多都有同感,短短的40分钟一节课让学生看了、感悟了、尝试做了并不十分困难,但需要课堂上完成好作业却难上加难。其实学生做不出或画不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难点没有解决。一节课总有一两个关键点,如果不能突破,学生有再好的工具,给他再多的时间作品效果也不会很理想。所以必须分析学生学习这节课最难的是什么,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比如初一《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对于学习此课来说,学生们发现材料特征很容易,但掌握拼插等造型方法却并不容易,设计和使用接口关系展现龙的动态更难,都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此时,教师如果设计了直观的演示过程,指导学生基本的插接方法,再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插接部位,让同样的插接形成不同的造型,学生一定会十分受益。再如初二《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空间表达》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在画面中运用手绘线条表现物像之间的空间关系。如何表现是个难点,但认识理解空间概念更是一个隐性的难点和关键点。观察的视角不同,相同的物象就会呈现不同的空间效果,而相同的空间效果,也可以用不同的空间表现方式进行表达。某老师借助精选的图片,结合远洋地产的航拍视频截取,将空间的概念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尤其是某广场不同角度的照片,更能让学生理解空间概念。

二、从课程角度:注重结构及风格设计

海量的媒体资源检索与应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微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大多免费向学习者开放,但能够直接应用于美术基础教育的微课程却少之又少,与自上而下的各种高校慕课平台所做的微课程开发以及全国各联盟组织的“微课程”比赛所做的微课程开发相比,自下而上的以教师个人翻转课堂为依托所做的微课程开发似乎更容易满足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尤其是以地域为中心,在相同版本教材为依托的教学背景下开发出的微课程才更受一线师生的欢迎,这不得不说与课程结构需求紧密相关。

(一) 树立内容及教学结构观

首先,要有内容结构观。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微课程短小精的另一面就是碎片化,例如很多大赛评选出的优秀微课程却不能够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设计微课程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单个知识点和系列化知识点的联系,做到独立但不孤立,尽可能将内容系列化处理。例如网络教学走红的“可汗学院”,单独看萨尔曼·可汗的某一节微课程不一定很出彩,可是可汗学院的微课程是系列课程,3500个系列微课程视频融会贯通,支持可持续性地个性化学习。可汗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一个学科中每一个知识点所应该教授的程度,并配合以自己更深的理解,更深入浅出地讲述。美术学科无论课堂教学还是特长培养中,很多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呈现系列化递进或关联状态,如:线条系列、色彩系列、手工系列、设计系列、欣赏系列、美术活动系列、特长指导系列……每一个内容本身,也由多个相关联的内容构成。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内容结构观,将这些相关联相递进的因素好好地利用起来,形成有层次、有递进的系列化的课程内容,而不是将它们互不关联的割裂开来。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理解学科 (或单元) 的全貌。让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知识点在知识图谱中的定位等,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脉络,内化所学知识并逐步掌握相关技能。

其次,要树立过程结构观。

微课程作为一种脱离教师课堂教学而独立存在的课程形态,必然要呈现它的完整性,因此需要在建构完整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微课程结构。比如从微课程开篇如何进入主题,如何吸引学生并激发学习微课程的热情,到过程中环节的衔接再到作业的建议和课程结尾等,如何自然流畅短时高效。课程结束时怎样设计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等等。在真实的课堂中,教学过程的推进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而在微课程中,所有内容的推进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因此在明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后,对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特别是在没有面对真实的课堂情境,讲授完一段微课程,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结构有所设计和把握,兼顾教学认识全过程。

(二) 注重课程形式及风格

当确定一个课题后,我们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形式需求,及学习者的需求差异,尤其要根据设计制作者的性格和表达优势,综合将其设计归类,看看适合哪种形式风格。相同或不同课程内容,都可以设计不同的形式风格,只要能达到课程目标就是好的设计。

比如知识技能型的课:手绘线条系列、纸造型系列、色彩系列中色彩知识类等,都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倾向的课,这一类微课程,需要将重点放在演示方法上,所以课程风格基本可以采取突出演示指导型。再比如想象创意型的课:造型表现中的创意造型类、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联想类或者创意设计类等课,这一类型的课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充分大胆的想象创意,同时学习创意想象及设计的方法,因此启发指导的过程是个重点,需要丰富有趣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意联想。可以以情感交流型为主,辅以演示指导。再比如赏析感悟型的课:欣赏系列和部分色彩系列课,这一类课程大多需要通过各种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如何描述分析解释,从中发现和感悟作品的魅力。因此通常采用审美感悟型。

三、从教学角度:重视互动与参与设计

微课程作为课程形态,当它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时就成为助力翻转课堂的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必须要重视一点,即教学策略需要更加生动有趣。照本宣科似的微课程,无异于平常的老师上课,这种课无效率而言,即使变成微课程,大家也不会喜欢看。

(一) 把握语言文字关

尽管美术微课程大都以视频画面为主,但适当的解说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的本质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所以一定要有效率意识。微课程的时间短、节奏快,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明确所准备的应该是能用正常的语速在规定时间内讲完的内容。正常语速,一个人一分钟可以讲200~300字,阅读100字左右,那么准备3分钟讲稿的文字就应控制在1000字以内,而如果仅出现文字,就需要控制在300字以内。超出或不足都会影响讲课的节奏。可以用字幕方式补充演示过程中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同时还要注意,只需呈现关键词语而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二) 严把质量关

美术微课程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画面美观,其次是播放流畅和试听同步。美术总是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与创造为主要特征,离开了视觉的冲击,任何优美的语言都可能变得苍白和不切实际。美术微课程最终的呈现形式,落脚点还是视频过程与图片说明,这就是美术教师的特殊语言。这个视觉语言如果不清晰,课程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不专业只是小问题,达不到应有的启发引导效果很容易使制作者徒劳无功。因此在微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课程的独特的亮点。整个过程若要有一种情绪带动,当然再好不过。美术教师对学习的热情可以很容易地感染学生,很多不同的好办法都能传达出这种热情,所以课程效果的设计很重要。可以留心学习其它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三) 注重启发性

挖掘乡土资源 开发美术课程 篇10

一、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开展各种校园活动

以家乡自然资源为材料, 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 不仅可以就地取材, 节约美术素材方面的开支, 还可有效开发与利用家乡自然资源, 同时也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气息浓厚的美术作品。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 开展各种展览活动, 如“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摄影作品展”、“家乡美书画展”等。并且开设“艺术长廊”, 以乡土文化为主题创作美术作品来装饰教学楼道, 同时在班级中建立“乡土文化角”。展示一些利用乡土资源创作的美术图片, 在艺术节活动中参与或获奖图片, 以及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 在班内形成良好的乡土艺术氛围。坚持“乡土化、个性化、体验性与生活性”的乡土文化的原则, 把乡土美术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融入乡土美术文化中去, 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美术艺术, 创造生活中的艺术, 让学生“亲密接触乡土文化, 感受乡土文化,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要想使乡土文化真正融入教学中去, 就要以乡土文化为主题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真正做到继承和发展。

二、欣赏当地古建筑, 用美术眼光观察事物

淮安历史悠久, 古建筑众多, 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我们要学会利用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古建筑、古民宅等作为教学资源。淮安史称淮阴, 历史文化悠久, 建有明清时期的老街, 特别在楚州区至今还保留很多明清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有的记载了一千多年前的故事。在教学中, 把这些地方的建筑拍成图片, 然后用多媒体播放, 让学生欣赏这些古建筑,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组织学生到楚州游览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等, 进行实地考察、写生, 让学生品味这些古建筑基石纹样上线条的美感, 有的学生还试着用纸蒙在瓦当上进行描摹, 有的用速写本对古建筑进行写生, 还有学生用手去抚摸, 在感受石刻纹样的凹凸变化中, 进一步体验古人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手法。家乡的古建筑物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但学生却从来没有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它、欣赏它。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事物, 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三、以人文景观为素材, 开展乡土美术教学

淮安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众多的人文景观遍布淮安的大街小巷, 我们不妨搜集整理一些具有人文景观的乡土美术作品, 结合美术教材, 通过播放录像、图片展示、多媒体技术设计或文字资料介绍等方式给学生介绍这些素材。其次, 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写生, 开展乡土美术教育。这样, 就把美术课堂移到课外, 在活动中, 学生观察并感受了家乡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的秀丽。与此同时, 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美术资料, 坚持写写生日记, 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激发学生考察、欣赏乡土美术的兴趣。通过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 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同时也获得了审美能力。最后, 我们不妨把乡土美术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到一起, 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国艺术学校教育总体规划指出: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把乡土美术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 开展各种美术展览活动, 如“乡土景观写生作品展”、“家乡风景书画展”等。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如与历史地理学科结合, 进行乡土风景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 让学科之间进行横向联系, 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眼光。

四、利用民间美术, 让学生感受本土文化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的建筑、绘画、剪纸等工艺美术一直以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闻名于世。为了把这宝贵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我们就经常带领学生参观淮安博物馆、工艺美术馆、吴承恩纪念馆等场所, 学生们也非常高兴去参观这些地方。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的民俗文化知识, 真切地感受到了民间美术艺术的独特魅力。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 让学生感知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 为民族的繁荣与富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学生来说, 这是立足于本乡本土文化的艺术教育,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感受乡土文化, 领略了民间特色的艺术风格, 体会到了劳动人民淳朴的审美理念及其无与伦比的智慧, 理解了民间美术的价值的深刻内涵, 启发了学生学会珍惜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 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从而关注自己的家乡, 关注民间艺术的命运, 关注本民族之根本, 培养学生对优秀民间美术资源的认同感, 形成了难于忘怀的乡土情结。

小学美术单元课程拓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程 拓展研究

在目前流行的公开课、比赛课、研讨课教学中,一个内容往往要求一课时完成。有的老师往往为了能在一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会对教学目标进行强制取舍,对作业练习形式进行简单化设计。然而,一节课能够完成的只是些简单的小作业,能够评价的也只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不可能实现较高水平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学生获得的是碎片化的美术知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迈入“新常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教育目标,我们寻求更为完善系统的教学方法。早在193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得到迅速推广。以某一主题或单元内容为单位的整体开发,各学科通过几个课时共同完成的一个教学主体,使学生知识掌握的更深入、系统,充分发挥教学整体优势。由此联想到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教师树立起单元化课程意识,改变教师以往仅仅关注一节课的教学思维方式,逐渐将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将教材、活动等划分为完整单元进行教学,每个单元均有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时间长短因学习内容和学生个人情况而异。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义务教育课程必须增加灵活性和选择性,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成才的需求。下面,笔者结合小学美术常态课中的教学实践,介绍三种单元课程拓展的过程和方法,使美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分步单元课程——技艺难度学习的梯度化处理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学者卡罗尔(Carroll,J,B)指出课堂教学仅仅从增加时间上考虑保证教学效果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教师需要从“质”的角度积极管理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单元备课中,不仅关注目标的有效、内容的有效、教法的有效同时,教师要站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单元化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呈现梯度上升的过程。由于小学段年龄层次跨度大,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将课程设置为几个阶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1.推进式分步

推进式分步是几个“半独立”的“小课”构成“大课堂”,每一节小课解决教学内容的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的问题,犹如搭建房子从“挖地基”到“垒墙”最后“盖屋顶”一步步推进完成。如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植物写生》这堂课中,引导学生观察单株或数株植物进行写生。笔者从城镇中心小学交流到农村小学支教发现,同龄的农村孩子线条造型非常薄弱,大多还停留在简笔画式的造型表现水平,城镇孩子一课时能迅速完成的植物线条写生在农村这群孩子中是完成不了的。如果教师一味求速度,忽视学生视觉直观感受不加以具体分析指导,长期积累,学生的美术能力将缺失。因此,笔者认为,打破教材一课时的时间限定,把一课重点瓦解成几个小版块阶梯式地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物与图像,运用局部观察法从细节入手,先画一片叶子再表现一簇叶子,重点表现叶子的疏密表现,前后远近线条的虚实,接着表现错综穿插的茎、枝干,完成整株绿萝的写生,接着表现多株绿萝的茂盛场景,最后自由表现喜欢的盆栽植物,尝试运用其他工具材料表现植物。

2.探究式分步

成功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成功的不断刺激。课程分步不仅只是把一课的难点分割成几块,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还可以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条件下,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二次创作。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六年级上册《街市新貌》一课(图1),课前分析学生从生活中街道两旁的店面变化深切感受到经济的迅速发展,带着这种生活体验和创作冲动进行分步教学。第一步:绘制平面的店铺草图(一次创作),研究内容:欣赏感悟特色店铺的橱窗设计;第二步:制作平面纸店铺,研究内容为:利用各种纸材的特殊纹理、色彩,设计美观的店铺字体,要体现店铺产品特色;第三步:绘制立体的店铺草图(二次创作),研究内容:欣赏感悟世界各地有趣建筑造型;第四步:利用各种手段把纸立起来,巧妙制作出趣味十足的店铺造型作品。通过二次创作,作品在形式、色彩、造型手段等多方面都比原先第一次作业更加丰富,更加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优秀的作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创作可以比教材中的作品更为精美,这种成功感受,才能真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分步阶梯式地教学过程中,按知识点的难易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递进分层,知识内容逐步推进,如波浪一般,推波助澜,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想能力、审美态度、文化理解等美术素养逐步积累提升,这样,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下来,真正培养学生对某一个方面的美术爱好,逐步形成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

二、拓展单元课程——艺术表现的丰富拓展

课程拓展主要针对教材内容较丰富的课,是把一课时教学目标打散成几个小目标,把粗线条的教学目标变得细化,对目标进行重组,单课时扩展为几课时。这种组合的课程既突出课课之间的连续性,又凸显了每节课的独特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和思考,学生的能力和品质能有大幅度的提升。

1.内容拓展

内容过于丰富的教材犹如满汉全席,食客们眼花缭乱,不知如何下筷,假如改为一盘一盘有针对的品尝,才能尝出每种菜肴的独特味道。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上册《彩色拼贴画》一课(图2),品读教材图例,《水族馆里的游泳者》、《江娃拉马梅香骑》这两张图例是关于剪纸的不同艺术形式,用来欣赏感悟不同名家的剪纸艺术风格。从彩色拼贴手段看,拼贴画的步骤图1《女人像》《新农村》展示从主体到细节与背景添加装饰方法;步骤图2《蝴蝶》《拳击》展示碎纸拼贴的方法;步骤图3展示拼贴的先后顺序,还展示了彩纸撕贴添加的方法;图例《坐大巴》展示了碎纸想象拼贴的方法。通过图例间比较,还发现色彩明暗对比关系:《女人像》《拳击》《新农村》选用黑色作底纸,与主体浅颜色对比强烈,《蝴蝶》《坐大巴》用浅色做底纸,与深色主体强烈对比。从整体创作题材来看,有人物、动物、昆虫、风景,还可以衍生出更丰富的创作题材。面对丰富的教学内容,如何鱼和熊掌兼得呢?运用课程内容扩展,三课时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图3)

从不同的造型手段入手,把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扩展成三课时,有侧重地分别学习马蒂斯、库淑兰以及碎纸拼贴的拼贴方法。再深入分析第二课时“向库淑兰学剪纸”,其内容极其丰富:库淑兰的人物背景、剪纸图形样式分析、色彩的搭配要诀、拼贴方法解析等。单单从一节课把这些大量的知识点都讲述分析清楚是远远不够的,假如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把“向库淑兰学剪纸”这一课再扩展成单元课,学生获得的知识才能扎实有效。

2.技法拓展

当代艺术媒介广阔,造型丰富,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材里的某个技法,要多向学生呈现多元的艺术手段,让学生明白艺术的表现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上册《画画叶子》一课,重点是让学生画画自己最喜欢的一片叶子。尝试写生一片树叶之余,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有能力掌握的技法出发,进行趣味的单元化课程拓展。可以开发出《树叶拓一拓》、《树叶粘贴》、《树叶纹样设计》、《树叶装置》等一系列单元课程(图4)。连续性的单元活动产生单课时无法呈现的趣味画面,学生从中获得知识,享受乐趣,经历由冥思、联想到惊讶、好奇,又转变到惊喜、重生的过程。

三、整合单元课程——学科知识与文化内涵的巧妙结合

整合,就是把零散的东西合并、精减,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这种整合是建立在学科本位问题或研究性问题的思考之上,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常常需要较长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一节课很难实现。为创建更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逐步确立“单元意识”,确定单元主题,整合课时,改变一课一课地教,学生一课一课地学的教学模式,实施一体化教学,用单元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

单元化问题一般可分为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三种层次的问题。(图5)第一层次是内容问题,来源于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往往在单课时中就能马上解决。如学习浙美版小学美术第6册《三原色和三间色》一课,解决“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层次是单元问题,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学生运用聪明才智才能够回答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需要几周、几个月甚至一学期的时间学习才能回答。如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色彩单元学习中,不断吸收了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与生活、色彩与情感、色彩与性格等知识后,需要不断地思考“哪三种颜色代表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第三层次是基本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从而能从根本上提升美术课的内涵和品位。如思考“假如我们的世界没有颜色会怎么样?”从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价值进行深入思考。

当然这种整合的跨度可大可小,可以针对同一册前后同类型的课,可以针对上下册同类型的课,还可以大跨年龄层,分低、中、高段把同一学习板块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把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围绕三层问题进行研究,用大美术教学观统领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各个知识点放在一个大的美术环境中学习,形成纵向性的学习体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更关键的是有利于知识体系与框架的建立等。这些理念与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效率和质量,更关键的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学习能力。

四、结语

新课改为教师开放了自由广阔的空间,单元化拓展课程犹如一桌桌丰盛的精神大餐,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多元营养,它改变了固定、封闭、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起了变化、开放、多元的现代教学模式,从而让我们的课堂别开生面,异彩纷呈。随着对美术常态课中单元化课程拓展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美术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点。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单元化课程拓展教学方法,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课程的教育价值,确定适切的单元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单元教学内容,采用新颖的学习方式,安排恰当的课时,让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得到尊重,学生的自我积极性与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深化,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水平,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胡知凡.对我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的研究与思考 [J].中国美术教育,2011(2)

美术课程与幼儿发展分析 篇12

在每一次游戏活动或者绘画活动中, 幼儿对色彩、形体、线条的观察和认识, 在游戏或者绘画中的应用, 都是他们情感的表现。他们在这种情感的表现中认识与观察, 学习与成长。美术课程教育直接关系到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特点的分析

1、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0~6 岁是幼儿各种心理功能形成期, 从出生到3 岁是“心理胚胎期”, 这一时期幼儿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 只能无意识地吸收一些外界刺激, 比如说幼儿能够辨别色彩, 喜欢鲜艳的颜色, 鲜艳的颜色更能冲击他们的视觉力;喜欢看动画片, 尽管不了解动画片的具体内容, 只是喜欢那种色彩斑斓的画面与搞怪或者漂亮的动画形象。渐渐地, 幼儿从“心理胚胎期”过渡到有意识的转化, 慢慢产生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 从而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表现在他们的记忆、理解和思维之间的联系, 通过某件事情表现出来。例如4 岁的小朋友能记住老师和家长对自己说过的一些话, 比如说在坐滑梯的时候要依次排队;吃饭之前要洗手等。他们能够认真的照着做, 同时还能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比如说家里买了一只小狗, 妈妈告诉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要好好听课, 回家了才能和小狗玩。那么小朋友他会好好的听课, 但是也会想着家里的小狗, 爸爸妈妈在上班, 我在幼儿园, 小狗会在干什么?幼儿就是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总爱问问题, 总想知道事情的真相。这种好奇的心理会引导着幼儿身心的成长。

2、幼儿视觉记忆的发展

幼儿具有异常敏锐的观察力, 可以吸收许多的影像。例如说一个5 个月大的婴儿, 经常和妈妈在一起。当家里来了客人, 他会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位客人看, 他会惊奇地看着这位客人, 然后再转头看向自己的母亲, 就这样看好长一段时间。这是幼儿的一种观察方法。从最初的惊奇逐渐发展为能够认识人物或事物, 这种人物或事物在幼儿的大脑里已经形成了一种记忆。伴随着年龄增长, 幼儿有意识的记忆能力不断发展。例如用音响给一个6 个月大的婴儿听动画音乐, 起初给他听的时候, 需要父母打开播放, 婴儿才会有所兴奋。渐渐地, 随着播放的次数增多, 当父母把音响放在婴儿面前的时候, 婴儿便会出现兴奋。这种情景反复出现在婴儿的视觉里, 已经形成了一种记忆。有测验幼儿记忆广度的实验表明, 要求幼儿按照要求到“商店”去买糖果、气球、水杯、花朵四样东西。结果表明, 三、四岁的孩子走到“商店”, 就认为他的任务完成了, 既没有记住要“买什么”, 也没有记住到“商店”时应该你要做的事;四、五岁的孩子来到“商店”后能迅速复述要“买什么”, 不过没有记住的也就算了;五、六岁的孩子在接受任务时, 会听得很仔细, 如果忘记了会请成人提示。随着视觉表象的不断积累, 幼儿的视觉记忆都能有所提高。

3、幼儿是在“学习”中成长的

幼儿喜欢玩耍, 这种单纯的“玩耍”不仅仅只是“玩耍”。玩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其中幼儿会对自己的所见所闻产生一定的记忆。通过这种学习能够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并促进幼儿心理的全面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应的环境中, 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 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 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他们要求独立的工作, 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在工作中非常投入, 专心致志;他们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 都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 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所以老师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陪同孩子玩耍, 更多的是要充分挖掘幼儿大脑里内在的潜能, 不要忽视和抑制了幼儿的心理发育。要学会去观察每一位幼儿他们的心理特点, 充分地唤起幼儿学习的热情。比如幼儿会自己穿衣服, 扣扣子, 把教室的凳子排列整齐, 这些每天都重复的事情就是一种学习, 幼儿通过这种学习能够熟能生巧, 同时他们还会去帮助一些不会的幼儿穿衣服, 扣扣子。幼儿在学习时得到的快乐, 会让他们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充满热情。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学习, 吸取经验, 从而将这种经验运用到其它的生活和学习中。

那么, 美术教育在幼儿的这种认知能力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观察能力, 增强幼儿的审美情感, 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二、美术教育与幼儿能力的发展分析

1、幼儿美术发展特点的理论

在幼儿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幼儿对美术的认识和探索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着。以下简要介绍几种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幼儿绘画发展的研究 (见图1) :

2、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陈鹤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他结合“儿童心理学”, 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他对儿童绘画发展过程的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结论: (1) 儿童绘画过程基本上呈现外国研究者所指出的四个阶段, 即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和写实期。 (2) 儿童先会画线, 后会画圆, 然后才会画点。 (3) 儿童绘画技能的增进, 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 (4) 儿童绘画容易反映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 (5) 儿童绘画是随着他身心的发展而发展的, 儿童的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密切相关。

3、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时期

1) 涂鸦期 (2岁左右)

这一时期的幼儿在绘画的表现力上, 由于幼儿手腕还不够灵活, 手指的动作也较少, 所以整幅画面会呈现出线条乱、长短不齐, 形象表现模糊的特点 (见图2) 。但这一时期幼儿对绘画产生了朦胧的兴趣和爱好, 喜欢用各种颜色的笔来描绘事物。到了3 岁左右, 幼儿会独立画直线、交叉线、方形、圆形等多种图形了。这就意味着幼儿已经进入了涂鸦晚期, 开始进入象征期了。

2) 象征期 (3 岁左右)

这一时期的幼儿对视觉形象的感受力有所提高。他们能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来表现物象的具体特征。但是形象比较粗糙, 有夸大的成分, 形体具有不完整性。

图3 是一位3 岁小朋友画的爸爸。从中我们能看见幼儿在这个阶段大脑对图形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 画面中各种几何图形较2 岁小朋友的画中更能直观的表现, 只是形象还不是很准确, 各个部分的表现相对来说也比较模糊。在这个时期, 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所加强, 喜欢对自己的画加以命名。喜欢边画边说, 比如幼儿画了一个圆圈, 会说:“这是太阳。”当然这个物体也会是别的东西, 幼儿对所赋予含义是不确定的, 时常会有所改变。

3) 图式期 (4-6 岁)

4 岁左右幼儿手指、臂膀的灵活度有所提高, 协调性也有所加强。大脑对物象的记忆力也逐渐增强。这就使在这个时期幼儿在绘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 成人基本能看出所画的内容。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植物的基本特征已经表现出来了, 仔细看能看出枝叶。但是作品还缺乏写实性, 线条有些杂乱。形象不是很完整, 画得比较概念化。图4 是一位4 岁小朋友画的《植物》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5 岁小朋友的视觉感受性又有所提高, 大脑对图形的记忆力也进入了最佳期。他们能清楚的描绘某一事物, 能画出客观事物各个部分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图5 是一位五岁小朋友画的《妈妈的工作》在这幅画中, 小作者用四幅画图把妈妈一天的工作过程都记录了下来:早晨上班, 推坐轮椅的病人, 给病人治病到下班。

从3 岁到5 岁小朋友的作品中, 可以看见幼儿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更高一级的水平上, 才能使画中各方物象的位置具有连接性, 它们之间相互贯穿。幼儿在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中, 容易把复杂的事物画得简单和抽象, 这就有利于他们视觉思维的抽象活动。我们习惯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从由简到繁的学习过程来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实际上这样并不能让他们的思维能力起到促进作用。他们对事物特征的表现能力是受到了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

美术课程应该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特征来确定, 而不是教师随心所欲。我们要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 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发展孩子的个性与独立。美术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三、美术课程在幼儿发展中的应用

美术课程的教学要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按照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 以及在本阶段中幼儿的绘画能力、特征, 制定美术课程各阶段的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儿童在10 岁前一般都具备绘画的潜能, 美术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儿童发展潜能。

1、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各阶段表现的特征为依据, 全面体现培养幼儿创造能力、表现能力、思考能力、个性发展为教育目标。课程的内容要围绕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确定, 各方面的内容要求如下:

1) 幼儿通过练习来增强美术造型技能

(1) 绘画:黑白画、彩色铅笔画、彩色水笔画、蜡笔画等; (2) 手工制作:折纸、玩具制作、粘贴画、废旧材料利用等; (3) 立体造型:蔬果、橡皮泥、沙土、纸杯等; (4) 版画:吹塑纸版画、纸版画等。

2) 幼儿通过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 陶怡审美情操

(1)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和大自然中的景物,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 通过观看动画影片等色彩鲜艳的电视节目, 培养幼儿在色彩方面的认识和观察力; (3) 通过美术与各学科结合, 增强幼儿各方面身心的发展和全面学习。

2、美术课程的教学的前期准备

幼儿对课程的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的语言能力还比较低下, 主要通过视觉记忆来获取形象信息。美术课程是幼儿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媒介, 是他们对形象记忆的再现与认识。通过美术课程教学, 能促进幼儿的记忆能力, 创造能力和视知觉能力的发展。

1) 课程培养总目标

(1) 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用幼儿感兴趣的儿歌或者故事作为教学的导入, 激发幼儿的兴趣; (2) 用多种工具材料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 运用多种教学情景让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 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 通过操作训练, 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2) 课程教学设计

(1) 名称:本节课的上课内容。 (2) 活动目标:本节课的预期效果和直接达到的效果, 包括运用的技巧和幼儿的感受等。 (3) 工具材料:本节课需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材料。 (4) 活动过程:本节课的具体授课过程, 按照顺序包括引入、观察、操作、指导等。 (5) 教学评价:对本节课幼儿的表现给予评课、总结。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不要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美术课程教学具体内容

1) 小班的美术课程教学

3~4 岁是小班的幼儿, 他们的特点还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 手指也不是很灵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鼓励幼儿“画自己喜欢的”, 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来限制幼儿的创作力。

(1) 课程培养目标

a) 能够初步认识工具材料, 并且会画一些简单的线条, 如直线、曲线等。b) 能够运用一些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鸦, 认识一些特定的色彩, 比如红、黄、蓝等。c) 能够在一些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绘画色彩的变化、手工中折纸的变化等。

(2) 课程内容设计

a) 创设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儿歌、故事或者游戏导入。b) 认识工具及材料:以认知简单的线条、形状、色彩、工具种类等。c) 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以锻炼手的灵活力为原则。d) 重视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粘贴美工区等。

2) 中班的美术课程教学

4~5 岁是中班的幼儿。他们开始活泼好动, 注意力集中了。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 让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尝试, 成人的干涉不应太多, 不要让孩子有依赖性。

(1) 课程培养目标

a) 培养形体特征的创造能力, 能够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b) 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折纸, 并且能折出基本物体的形状。c) 能够初步进行物体的设色与配色。d) 能够在作品里初露自己的个性特征。

(2) 课程内容设计

a) 创设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儿歌、游戏、故事或者欣赏作品导入。b) 认识工具及材料:能认识需要运用的工具材料的名称, 并且了解工具材料的用途。c) 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能够画出物体的特征、形状、轮廓以及手工的简单操作 (简单折纸) 和色彩的搭配等。d) 重视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把作品融入游戏, 让幼儿拥有满足感等。

3) 大班的美术课程教学

5~6 岁是大班的幼儿。这个时期幼儿的个性有了较为明显的表现。老师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要增加一定的难度。这一时期的幼儿好奇心增强, 要适当的给他们挑战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 使他们勤于思考, 努力克服难题。

(1) 课程培养目标

a) 画面的整体搭配更加合理, 物体的结构更加清晰。b) 认识色彩的冷暖, 合理的进行色彩搭配 (明暗、饱和) 。c) 画面主题增强, 主体更加突出, 手工操作由易到难。d) 美术兴趣增强。

(2) 课程内容设计

a) 创设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儿歌、故事、游戏、欣赏或者提问思考导入。b) 认识工具及材料:加强对废旧材料、大型玩具工具材料的认识。c) 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画面的整体构图、色彩的合理搭配、物体形象的塑造能力等。d) 重视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幼儿相互评价或者老师评价, 把幼儿作品利用到幼儿园环境的布置中, 如挂饰、粘贴画、玩具制作等。

四、结束语

幼儿对美术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 是幼儿在美术课程中对美术相关知识学习的结果。在美术课程中, 幼儿通过一系列美术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感会给人信心, 从而激发更高的热情。教师要尊重幼儿, 保护幼儿的创造, 不要在幼儿的创造里增添成人的因素。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审美情感, 追求在美术世界里探索。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帮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

摘要:幼儿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 这里处处充满着美术的气息。在幼儿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究竟怎样才能使美术课程与幼儿发展相融合?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这个问题:一是分析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从而引导出美术在这个能力中的发展情况;二是分析了美术教育在幼儿能力发展阶段中的变化, 从而引导出美术课程应怎样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相融合。三是分析了美术课程在幼儿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从以上三点出发, 浅析美术课程与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能力发展,美术课程

参考文献

[1]杨景芝著.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5

[2]李桂英;许晓春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美术分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8

[3] (意) 玛利亚·蒙台梭利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7

[4]虞永平等著.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5

[5]张念芸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上一篇:打造历史灵动课堂下一篇:建设项目的界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