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建设(精选12篇)
美术课程建设 篇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改进教学,对美术教学评价进行积极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生在美术课程评价中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依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对美术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呢?
一、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随着课改我们要改变以往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活动方式来划分领域。 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大类。 而欣赏又分为“ 欣赏评述”和“ 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的设计体现了世界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二、注重对学生参与美术活动兴趣的评价
整个评价过程要体现课程标准评价的时代感,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重评价的互动性与情感性。 低年级学生画画完全是一种游戏,他们常常把一切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美好的,和自己有关联的。 他们不知道怎样画是最好的,但是他们什么都敢画,在这里我们评价的就不是“ 画的是什么”“ 像不像”的问题了,而是把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和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等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给予评价。 在执教《 乘上列车去画画》 这一课时,我边让学生观看幻灯图片边做游戏,启发引导学生分析:你们在乘车过程中见到了什么? 心情怎样? 表情应该是怎样的? 对学生这种积极参与意识,我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把自己的感受用画面进行表现,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词语表达出来,并进行评述,让他们互相提出建议,使学生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时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也进行了全方位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游戏活动,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过程性、终结性和综合性评价
小学美术评价要体现整个学习过程,既要有课堂评价、短期评价、 中期评价及长期评价。 短期评价主要为单科评价和小单元评价,中期评价主要为大单元评价和学期评价,长期评价为学年评价和跨年级评价。 由于评价融合于小学整个美术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评价过程又不断变化,所以也就形成了评价的过程性与终结性。
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基础。 作为老师要对不同的思维层次给予不同评价,即以激励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创造,体验成功,让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重视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和体现自我的动态性,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平时观察指导,学期进行总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四、对学生美术作业的单一性评价变为多元性、多样性评价
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 1) 体现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 为了突出评价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有必要对 学生的美 术活动表 现进行评 价 ,主要通过 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 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加以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 2) 要体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教师与家长的评价 。 在评价情境中,不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是平等的主体,他们是整个评价的共同建构者。 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可以用问卷的形式,还可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成长记录档案的评价方法可以做到日常化,让它能清晰、全面地记录学生个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以及相对较小的评价活动。 家长参与评价体现课程标准所具有的时代性,也是新型评价的基本组成,它促进了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使教师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2.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 1) 对学生掌握美术知识 、技能情况的评价 。 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这方面的评价主要针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四大领域。 在造型表现的学习活动中, 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生能否通过绘画或拓印等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动物形象,能否认识常用颜色等,作品的表现是否与众不同等;在设计应用活动中,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能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是否对材料有大致了解,能否选择材料进行造型制作等;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的活动中应评价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美术知识诠释作品技巧,能否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及自然的感受,能否联系其他学科进行创作等。
( 2) 学生美术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 、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评价学生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 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是否对身边能找到的材料的形、色感兴趣, 是否能对材料进行联想,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利用材料进行创造等。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具有自觉性与主动性,他们对美术学习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安全地使用工具,是否在学习活动结束时收拾、整理材料和工具等。
为了避免甄别性质的评价与其产生的不良作用,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课堂评价是带有明显鼓励性评价的性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 因此,我们要领会美术课程标准,尽可能改进课堂评价方案。
美术课程建设 篇2
课程设置的弱差异性和模式化是制约当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二三线城市的高等美术教育与占据着雄厚的学术资源、地理优势及发展机遇的一线城市相比,在深度、广度、专业性、前沿性等评价指标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定位和发展二三线城市高校的美术教育特色?亦步亦趋地追随一线城市肯定是行不通的。二三线城市高校美术教育的模式化已经证明亦步亦趋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二三线城市高校的美术教育如何摆脱一线城市优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构架方式的束缚,走出一条适合二三线城市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独立之路,便作为当下中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被提出来。笔者提出明确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区分度,以区分度实施分类管理的角度,扬驻地民间美术的“特殊性”之长,避一线城市的“一般性”之锋芒,将驻地民间美术资源纳入高校美术课程体系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驻地美术资源的课程化是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目前受教育经济产业化、艺术市场商业化的影响,二三线城市高校的美术教学呈现出一种牺牲本土特色盲目跟随一线城市的做法,短视、浮躁、浮夸,模仿抄袭一线城市的课程设置模式成为二三线城市高校美术教学的主要特点。这一不良倾向体现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上,就是以驻地来评价美术院校的专业层次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这种先入为主地以门第来衡量教育质量的评价观念和僵化做法,极大地损害了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公平性,其结果必然是使评价本身走向虚无、浮夸和空泛。笔者认为,脱离了驻地经济历史文化发展的具体环境,失去驻地经济历史文化的给养和依托,孤立地对一线城市的课程模式进行复制和模仿,盲目地与一线城市接轨,必然会导致二三线城市高校美术教育在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出现“同质化”的现象。这是二三线城市高校美术教学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驻地民间美术资源与课程体系的融合为高校特色化办学提供了一种可能。民间美术是民风、民俗、民艺的物质化和视觉化呈现,它反映了该地区手工艺思想的演化和乡村社会的文化变迁,它是该地区民间文化的物质载体,蕴藏了丰富的民间思想和文化内涵。一方面驻地高校美术课程的开发受惠于本土文化的启示,另一方面驻地高校又必须担负起继承发展繁荣驻地本土文化的重任。因此,继承和发展驻地民间美术就成为高校美术教育的责任之一。但是,教育界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及课程转化却远远落后于对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这就给民间美术资源进入高等美术课程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于是民间美术的精髓能否进入高校美术课堂就成为高校美术教育迈向本土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驻地民间美术纳入高校美术课程体系的价值所>:请记住我站域名/<在>
驻地民间美术纳入高校美术课程体系,满足了人类与自身,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愿望和心理需求。当下,工业化、信息化席卷了整个社会结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吞食着农村文化狭小的生存空间,西方文化的`大肆扩张伴随着传统精英文化的复兴,将民间文化、民间思想的生存空间挤压得更为狭小。一方面,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民间思想的鲜明代表,是传统文化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化升华为精英文化的史实已经屡次被中外文化发展史证明,这就为民间美术进入驻地高校美术课程体系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当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民间美术的价值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缓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紧张的关系,进而和谐相处的理想图景。从这一程度上来说,将驻地民间美术纳入高校美术课程体系有利于缓解各方面的紧张和压力。将驻地民间美术资源纳入高校美术课程体系有利于继承和弘扬驻地民间美术的成果,促进民间美术更为健康的发展。日本爱知县县立艺术大学把发展驻地民间美术当做美术教育价值体现的依托,“使之(学生)成为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的中坚力量,并参与人类普遍的艺术创造……艺术大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一些知名的艺术家,对地域文化的辐射力,对社会艺术的承继力,同样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理由。”[1]驻地民间美术资源课程化之后会产生极大的反哺作用,这种反哺机制会大大促进驻地民间美术生态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一方面,驻地民间美术为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课程资源,课程化的民间美术资源又为驻地民间美术生态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策略;另一方面,驻地高校美术课程的“民间化”又使高校美术教育走出孤傲的象牙塔,在审美趣味上由“阳春白雪”回归到“下里巴人”,使高校美术教育真正做到与驻地民众的审美趣味相吻合,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使驻地高校的美术教育担负起继承提升本土文化的使命。
三、驻地民间美术纳入高校美术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间美术的复合性、混沌性特征为我国驻地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美术教学体系的新思路。中国近代的美术教育主要由西方引入,布鲁纳倡导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结构主义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的影响非常大,体现在美术教学上就是“本质主义美术教育观”的引进和盛行。该理论认为美术同科学、外语、数学一样,应采用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指导方法,该理论脉络结构清楚明确,方便了美术教学,但是却损害了学生美术学习的自发性、生动性、趣味性以及创新性。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纯粹自立的,用心来体验的经验方式,这种经验方式将充分开启我们对视觉内涵的理解。这种内涵不仅仅在于我们看到这个事物,而且在于我们如何去看……”[2]民间美术强调群体精神的无意识表达,强调身临其境的个体体验,通过营造奇观式的“艺术意象”来体现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这一点上来说,民间美术的思维方式更接近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创作的本质。将驻地民间美术资源纳入高校美术课程体系可通过三步来实现。第一,将民间美术图式转化为美术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视觉语言,消解西式美术教学体系独霸高校美术课堂的垄断局面,从而创造出一种陌生性与熟悉性相结合,渗透着浓厚的地域精神的
美术课程体系。第二,深入挖掘驻地民间美术的思想内涵,提升民间美术的思想价值。民间美术与高等美术教育的联姻,不能止于不同视觉形式语言之间的转化,而应该挖掘民间美术视觉表象背后的民间思想演化和乡村文化变迁根源,将民间美术从视觉形态层面向文化、思想、哲学、精神内涵层面推进,进而使驻地高校美术教学的内容直抵民族民间文化的思想内核,以此来重构人、社会、民间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第三,通过参与驻地的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在地域文化空间里感悟、采集、创造文化思想和艺术形态,培育一种深厚的本土文化情结和情感。日本金泽工艺美术大学校长久世健二提出:“对我们这样一个身处倾力保护和弘扬传统美术的城市中的大学而言,社区就是教室。学生在各级美术馆、市民艺术村等文化设施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作表现活动,是他们求学生涯的重要一课。”[3]日本把驻地的传统艺术自然地融入高校美术教学中,“用融入生活之中的‘第六感’去创作,去规划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4]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则将“满足当地的人们通过与地域文化艺术直接接触而发现其中的美与价值的愿望”[5]作为他们的奋斗目标。台湾东华大学也把美术教学的触角深入到驻地丰富的艺术形态中,“应用社区多元特色,改变传统艺术教育的制式化学习,使艺术的课程成为一种动态多元的学习。”[6]
高中课程美术欣赏 篇3
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欣赏》第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
二、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必修美术鉴赏的学生,这些学生经历了近一年鉴赏课学习,已初步掌握了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美术鉴赏能力。
三、教材分析
战争与和平在社会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美术鉴赏中有一定地位,本课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对战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能从不同层面看待战争与和平。从而对美术特性与表现力有更深认识,学会用一定的美术特性与表现力,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不同层面战争。培养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的正确态度。学会一定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难点
学会如何对战争与和平进行多角度鉴赏。
六、教学准备
课前研读教材,收集相关图片资料、视频。在对教学加以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做多媒体课件,并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与引导欣赏。
课前准备好资料。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本相关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1.播放抗日《紫日》电影片段三到五分钟,进行情景设置,调动学生情绪,并导出课题进行引发学生思考。
老师:战争,自文明萌发之始便噩恶梦般伴随着人类,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
2.战争与美术有无关联?通过直观图片对比赏析,让学生掌握观察。(展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
老师:美术大师是如何通过不同角度表现的。
3.表现战争的产物。同学课前准备图片(如战甲、战车、战马、长城图片)。
4.表现观念中的战争。出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
兵马俑是用来代替真人殉葬品。秦始皇花大量人力物力塑造这些地下军队希望死后能为他服务。
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对比,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何差异?了解雕塑整体风格形式怎样?
老师:艺术家塑造一个个武士,倾心灌注了他们对普通人家子弟的爱。在整体和个体统一变化和谐中,完成了巨大的艺术构思,它体现了统治者所要的军威,又表现了普通人的活力。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直观的图片对比赏析,通过鉴赏了解兵马俑雕塑艺术特色。
5.表现战争的性质:都是投降场景,画家立场和手法有何不同?
(1)《布雷达的投降》
老师:我们看到这个画面可知这是表现战争刚结束的场面,同学大体可以从美术形式上分辨胜利方与战败方。画家用西方传统画法,人物形象写实,画面是和平休战气氛。可见艺术真实不是纯粹技术产物。
(2)表现战争性质的画面《免胄图》
老师:《免胄图》是李公麟对战争的表述,这个作品场景与我们见过的电影的表现场景有何差异?画家表现手法与西方绘画表达手法有何差异,说说看,同时展示组图进行对比。
老师:战争性质在中国古代孙武与孙膑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提出战争是三位一体的,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达到战争最终目的,战争最终目的是禁止战争发生。
可以通过和平议和和外交策略解决,而不是单靠武力解决问题。战争是要讲究道德、责任与规则的,李公麟就是追求这样的战争。
李公麟还用中国画白描手法,表现对象的形体,质感、量感及运动感、空间感,画面朴素优美,技巧要求高。形态刻画,画家在白描发展过程中贡献极大。表现手法突出画中主题,在北方强敌压境,大宋大将郭子仪威慑力使强敌臣服场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形式方法:学生对比分析画面,探究知识和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相结合并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采用带着问题阅读分析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让学生更深层次认识问题和学会鉴赏鉴别的方法。
6.反思战争。展示组图《原子弹灾害》《游击战》。组图进行对比,体现战争的危害性。
形式方法:探究进行对比和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进行情感态度、德育教育与爱国教育。
7.追求和平。
展示图片:
老师:我们通过不同画面的对比,艺术大师毕加索怎么用美术的形式对战争进行控诉呢?
看《格尔尼卡》图后,分组完成。
第一组:交流问题,毕加索的立体派画面的感觉如何?画中的色彩如何?为什么这样处理?
第二组:连线题。
马头残暴的法西斯
眼睛光明
鲜花烈士
牛头人民
第三组:同学们各自找资料讨论,每小组成员简单交流,并用文字阐述完成。
形式方法:動手表达,思考分析,连线作答和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掌握比较分析和归纳的学习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8.练习与巩固。
结合毕加索作品,对你有何启发?画一张以和平为主题的图稿。
老师抽查不同表现风格的作业评价。
形式方法:模仿或创作练习,作业点评。
设计意图:体验不同表现手法和细节表现主题,所带来的创作快乐。这个环节是教学难点,既能检查学生在课堂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作业点评方式正面肯定学生的优缺点,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其动手能力。
9.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美术的不同层面,了解了战争和平的关系,并掌握了美术的一些特性。
追求和平,追求真善美是人们的共同美好的愿望。
10.布置作业。
课后做一次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学生作品展。
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传统美术教育 篇4
而这些充斥在少年儿童身边周围的视觉图 (影) 像, 都是外来文化的形象。从早期麦当劳、迪斯尼、好莱坞的消费模式到好莱坞动画、拍大头贴等哈日族及韩剧的韩迷族。这些形象其实深刻地包含着外来文化的价值, 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少年儿童的行为和价值观。曾几何时, 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成了中国青少年最热衷的节日, 各种西方 (美国) 式的节庆活动仪式风靡。哈日或哈韩风潮带来的各色流行文化与周边产品的热销, 不单是文化强国在我国牟取利润, 更是在根本上潜移默化中国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当中国青少年选择将西方的米奇老鼠作为自己的亲密玩伴时、当我国青少年的胃肠习惯选择西方快餐食品, 排斥稀饭豆浆时, 他们选择的不仅是玩具或食物, 更是心理底层的文化价值及自我认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 我们的孩子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接触到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其背后的文化,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表现, 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同时我们的传统美术却在逐渐淡出少年儿童的身边, 而恰恰正是这些传统美术包含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取向,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传统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 经济浪潮和外来流行文化的风靡加速了中国传统美术植根土壤的流失。所以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外来文化价值观图 (影) 像的社会环境里, 传统美术的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
小学时期, 正是一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趣味初步形成的时期, 此时将传统美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就显得意味深长。美术课堂不仅仅是传授技法、宣扬美的课堂, 也是一个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美术课程的文化属性。“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 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 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 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 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 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怎样在小学美术课堂当中进行传统美术教学呢?
1.寻找合适的材料作为切入口。教师在进行传统民间美术教学的时候, 要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材料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比如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广告、图片作为分析解读对象, 例如可口可乐的新春广告, 或者我国在20世纪中期所拍摄的一些动画片, 比如《大闹天宫》等。引导学生对这些媒体影像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辨认分析, 并对比同一品牌其他时期的广告, 对其中不同文化因素做出比较认知。从而引导并强化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同。使学生了解这些故事、广告的背景, 从而了解这些素材所包含的传统文化, 并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教师可让学生收集与民间美术相关的图片, 例如剪纸、扎染、年画等等。让学生描述相关图片, 使其熟悉了解此类民间美术表现形式, 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民间美术形式的看法。教师在学生自己收集并描述的基础上, 深入介绍此类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技法、含义, 并介绍与之民间美术形式相关的风俗传统, 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了解某一民间美术及其背后的文化传统。
3.在美术课堂中进行民间美术教学, 除了以教师自备的教材进行教学外, 教师还可以邀请某一方面的民间美术创作者进入课堂, 与学生互动, 介绍其作品和创作手法, 让学生能够直接从艺术家身上获得学习。学生除了透过教师学习艺术外, 更重要的是有机会能够接触校外的艺术世界与艺术观点, 因此美术教师有责任引荐校外的艺术资源进入课堂。学生和教师应尽量接近代表该文化的主要资源, 如此类文化的社区成员和艺术家等。在学习不同的民间美术时, 可以邀请不同的民族、不同类型的艺术家进入到课堂里来。这些艺术家认同课堂美术教育的功能, 了解教学目标并有参与的热忱, 也对自己的文化背景有充分的了解, 他们可帮助学生探索艺术创作, 也可担任角色模范, 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以及文化。让艺术家和学生互动, 除了跨文化了解外, 也能让学生吸收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学生必须将对话过程简要记录, 询问更多有关此类民间美术所包含的文化的问题, 并筛选对话与问答中至少一项重点回家寻找数据, 准备其后的创作。学生将从对话中吸收更多相关文化的知识, 并学习以礼貌和尊重的态度和艺术家互动。教师需引导:“借由与彼此认识的过程, 我们便可学习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族群”的观念。
4.在前面三个步骤的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某一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创作。借由创作进一步熟悉此一民间美术形式的表现手法, 在创作中能呈现出一项在和艺术家对话后所搜集的资料, 能表现这一民间美术所代表的民俗文化。这样的创作不是为了形式而创作, 而是为了深入了解一种民间美术及其所代表的民俗文化而创作。
民间美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各类艺术思想与艺术作品, 它反映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并对现今社会和艺术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在教学中, 应重视对我国民间美术的再认识、重视对学生民间美术的教育, 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和认同, 有助于引导学生参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就应该使学生知道, 传统艺术是我们祖先从昨天走向明天的进程中所留下的印记,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一。在小学美术课堂进行民间美术教学, 有助于学生理清身边五光十色、绚烂夺目的视觉环境, 对民间美术以及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和亲切感, 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和认识社会, 并能培养学生平等对待各种文化的宽容心。
摘要: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其中就包括了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犹如人类的“基因”, 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当今社会, 由绘画、摄影、影片、电视、计算机、互联网与数字科技产生的视觉图 (影) 像已经深刻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和行为。而受视觉图 (影) 像影响最深的是少年儿童, 传统的文化和美术形式已经逐渐从少年儿童身边淡出, 因此,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 开展传统美术教育尤为迫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传统美术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 .
[3].刘道广主编, 《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史》,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2 (.4) .
课程标准小学美术课程考核标准 篇5
总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变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分目标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1.观察、认识、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加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践,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至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养成勤于观察、敏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
欣赏评书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势、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联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曾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综合探索: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势发表学习成果。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知的愉悦与成功感。
课程内容
造型表现内容说明 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造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表达观念、情感的过程。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美术学习成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设计应用内容说明 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科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欣赏评述内容说明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欣赏评述领域应注意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综合探索内容说明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美术各领域为一体、与其他学科一体、与社会联系。
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连接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活动。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2.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3.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气氛
4.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5.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7.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8.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鱼眼”看美术课程标准 篇6
一、课程目标高与低的调和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目标,不是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目标,也不是为特长生、特殊生制定,而是针对学生整体来制定目标,取适中者为标本,目标定低了学生会“不屑一顾”;定高了学生会“望而却步”。偏高或偏低,偏难或偏易,都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最大价值。以课文《树上树下》为例,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绘画水平基本能达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只能画出树;第二层次,能画出树,还能画出树上树下的事物;第三层次,不仅能画出树,画出树上树下的事物,而且能画出树前树后的物体。那么,目标无疑应当定在第二层次上,第一层次太低,第三层次太高,都不是适中选择。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忽视第一、第三层次能力的学生,可以制定分层目标,实施分层教学,使美术课程真正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二、课程内容内与外的调和
美术课程内容包括“一内一外”两个方面,“内”“外”的调和具体说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调和,知识偏“内”,技能偏“外”。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偏外显,“欣赏——评述”偏内隐,“综合——探索”则内外兼容。从全局来看,这四个领域本身就是美术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教材编写体系中的大调和,是课程内容均衡性的体现。而从局部看,每单个领域也包含着知识和技能的调和,比如“造型——表现”领域中,学生在学习造型、表现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范作欣赏,需要了解范作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而这些本身就包含了知识的内容,技能训练中有知识铺垫,就像太极图,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不可完全割裂。
另一种情形是美术课程本位性与人文性的调和。本位性属“内”,人文性属“外”。尹教授指出:新教材的内容选择要“游走在美术知识与技能和自然、社会内容之间”。其实,这就是说明教材内容中美术知识、技能和自然、社会内容的相对关系,在整个大课程内容中,知识、技能不能脱离自然和社会内容,否则会陷入纯工具性;反之,自然、社会内容也不能抛弃知识、技能内容,否则会陷入纯人文性,失去美术本位特质。
三、课程传承与创新的调和
传承与创新对于美术学科而言尤为重要。美术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没有创新美术就失去了生命力,但是这种创新需要扎根传统文化,否则这种创新将会失去民族特征。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又强调:“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这就要求美术课程调和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今,我们可喜地看到,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各校“破土生长”,挖掘传统文化、利用民间资源作为学校美术补充课程的研究活动也在陆陆续续地开展,凡此种种探索和实践都是对传承和创新思想的积极响应。
“标准”的调整修订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同时,也道出了多年后美术课程标准再次修订时所需遵照的主旋律,所谓动静交替,运转不息,折射出太极辩证、发展的朴素世界观。■
美术课程建设 篇7
地方美术文化资源包括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生活资源、传统美术文化资源。而地方传统美术文化作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应本土民间风俗习惯,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缩短了课程与本地区学生的距离, 为校本课程建设和实现学校的特色办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这既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 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原本化开发和利用。
一、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美术教师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多年来教材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 一些教师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全部, 没有走出“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一狭窄天地, 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有了较大的弹性, 学校和教师可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 使得更多的地方美术资源进入教学系统成为可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推动和管理, 在开发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资源的思想滞后, 开发力度不够, 忽视了校外传统美术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筛选及评价机制尚未完善, 开发的课程资源有效性及教育价值不够高;综合性不足, 与其他学科联系不大。
2. 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地方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方文化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区, 因办学条件与行政重视程度不够, 也存在城乡差别、校际之间的差别。美术作为地方性文化的主要继承载方式, 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之一。国家教材虽然也编入了一些地方美术内容, 却是作为通用教材中的必修内容出现的, 容量非常有限。由于教材缺乏多种版本供不同地区学生的多种选择,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往往因为不同地区间师生经验的差异、获得实物资料的难度不同和接触实际操作的条件不同, 教学效果差异较大, 不能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编写乡土美术教材可以对现行通用教材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在“统筹于美术新课标的首要原则”后, 也必须“突出地方性原则”。然而, 有些乡土教材一味追随通用教材编写的内容体例, 这样发行乡土美术教材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 无法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适应性, 从中失去的将是地方传统美术资源本身。
3. 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忽视美术学科的特点。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局限于美术学科内部的教育, 难以全面实现教育的价值。为此, 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共性, 重视美术学科与外部资源的整合, 培养学生“将美术理解为文化”的能力是当务之急。由于教科书不再是课堂唯一的教学内容后,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自然受到美术教师的格外关注。然而有些教师为了整合课程资源, 贪大求全, 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或难点, 甚至把美术学习的重点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的方向, 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地理、政治、文学或其他课程, 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由于忽视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 造成渲宾夺主, “人文”被挖掘得淋漓尽致, “双基”却被削减弱化, 片面地强调“综合”而失去了美术学科教学的特征。这种多学科渗透下的美术课程就不是以美术为本的综合, 隐含着美术教育理性的丧失, 使美术学科的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美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策略
1. 教师要有多元的课程理念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
学科专家对课程的开发只能做出普遍性的假设, 最终对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内化以及建构价值都是由师生共同来完成的。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是关键, 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还是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建设者。教师要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 从实际需求出发, 选取贴近学生的情感、生活与认知的地方美术资源作为发掘对象, 结合当地及本校特点, 将独特的地域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基于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连接需求, 应贯彻“情境化”的原则, 让学生参与一些环节的工作, 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生参与地方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本体研究, 增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互动, 这是促进其理解并融入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也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一种体现。
《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其中“综合探索”体现了教育的综合趋势, 把美术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为提高学生的“软”艺术素质, 实现多学科渗透这一重要的课程理念, 应越过固有的美术框架, 与其他艺术、科学、哲学等进行交流和对话, 特别是各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地方传统美术具有本土人文学科特征, 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结合学校所在地域文化创设广泛的文化情境, 将地方传统资源引入课堂, 跨越美术原有的边界重新谋求组合, 是对现行通用教材之下的弹性空间的一种充实, 将给整个美术教育带来更多的自主权。当前, 导入地方乡土文化, 引导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传承, 是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向, 这些资源既有中华主流文化的共性, 又保留着浓郁的地域文化个性, 对这些资源的开发恰恰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彰显。
2. 开发并利用好教材, 诠释美术新课程教学内涵。
美术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 是可以超越、选择、变更和补充的,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 不是课程的全部。首先应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 创造性地利用国家教材, 是使用教材, 通过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 综合提高美术素养。国家教材的编排是针对全国大多数学生的使用而编排的, 照顾的是全面。而联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 关注学生自身特点,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地方特点“因地施教”, 才能为各地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一个优质的桥梁。
在教材编写与选择上, 主张一标多本。地方教材选材要取舍得当, 开发的课程要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适合教师专业水平的发挥。后现代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究竟哪些地域性资源具有开发价值, 必须经过教育哲学、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三层筛选, 把经筛选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进行加工、提炼, 通过交叉整合, 将课程资源转化成美术课程。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相关的课程资源, 使国家课程与地域性美术文化紧密联系, 增加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内容, 将探究学习引入课堂, 这是对国家课程内容的拓展、延续与补充。
3. 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推进区域性美术教学整体发展。
地方乡土美术有着典型的原发性特征, 反映了本土独特而深沉的审美体验与感受, 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当代社会的高科技越多, 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 乡土美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 调节并补偿了人们现代生活引发的精神需求失衡。
开发利用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离不开现代教育为它提供的平台, 学校与社会必然互相依存。社会上虽然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艺术课程资源, 而文化资源不一定等同于课程资源。地方传统艺术经过历史的沉淀,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范例或教育资源, 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合理开发, 是一个在继承和借鉴中动态生成的过程。构建地域性美术课程体系, 有一个开发、整理与实施磨合的过程, 存在着转化的问题, 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 实地考察与调研。访问民间艺人, 寻找当地的艺术品, 考察古建筑与民俗风情, 收集、归纳和整理原生态的传统美术资源。
(2) 资源状况的初步分析。分析乡土艺术与当地人生存方式的关系和价值观;分析其美学品质、材料、工具及制作技术;分析其它共生关系中非民间美术的联系。
(3) 教育资源转化论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 对照本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 以现代性的视角来审视与分析本土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对相关资源加以甄别与筛选, 确定重点, 筛选出符合学生认知实践能力的课程资源。
(4) 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设计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
综上所述, 构建一种开放的、能拓宽又能容纳的美术课程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传承本土艺术, 开发地方传统美术资源, 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与综合美术素养。地方传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完成美术教育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 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 对构建具有特色的美术文化体系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建设 篇8
一、深入了解美术的种类及其主要特征
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反映客观世界具体事物和表现作者感受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美术使用的物质材料多种多样,但都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等艺术语言获得确定的形象,以表情达意。
美术素养是指学习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维、表达、设计、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及其伴随的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品质。艺术家应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生活修养、艺术修养、思想修养与道德修养,进行社会实践,真正使作品反映生活、揭示生活、歌颂生活,使艺术作品更深刻、更具社会生活内涵。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追求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形成高尚思想品德、情操和意志的重要手段,对美的认识亦如此。美术具有直观的特点,其审美教育作用比其他艺术来得简捷。人们想认识美、发现美,就必须有鉴赏美的能力,而人的鉴赏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经过培养和训练。爱美是人们的天性,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对美的追求会更迫切,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3]。美术教育的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美术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学前美术教育涵盖广泛,从绘画领域的各个门类到传授玩具制作技巧、掌握实用美术技法等都可以全面系统地进行美术范畴的学习。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素养的培养
学前美术涵盖面广泛,不只是技能的掌握,更注重美术素养的养成。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
学前美术教育主要是课堂美术教学,可以分为欣赏教学、绘画教学、玩具制作教学等。但是在传统美术教育中,往往忽略美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培养的只是技能的操作者,对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有一定的影响。美术欣赏教学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分析与鉴别。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4]。
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肩负教育培养幼儿的使命,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艺术技能,才能正确引导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对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实践、研究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学到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在所从事的幼儿教育中发挥作用。陶冶审美情操,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提高生活品位。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能与技巧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由于本课程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与美术专业院校的要求不同,我们对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广一些、浅一些,为他们今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必备的基本技艺基础。
幼儿接受知识离不开具体形象,美术有着多变的形状、绚丽的色彩、丰富的结构,以及各种各样的肌理材料等都吸引着儿童,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感知觉、记忆、想象和创造力,启迪儿童的智慧,对儿童的个性形成有重大意义。美国理学家鲁道夫·阿思海姆指出:“在不涉及知觉因素和再现因素下,对视觉符号的作用的那些研究,都不能算是全面的研究。”[5]学前专业的美术教育和素养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加强对《艺术欣赏》的教学,艺术欣赏最令人感动的是透过作品能感受到创作者纯净、善良的灵魂,这是艺术欣赏的终极目的。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可以借助美术作品开阔视野,接触到绚丽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别出心裁的构图和变幻的线条。还可以了解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在精神上得到快乐和满足。还可在欣赏过程中发挥个人丰富的想象力。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给自己一种美的享受。生活中,只有感受美才能提高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提高自身艺术素养。
三、美术素养对职业发展的必要性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随着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中,处处存在具有艺术感的不同造型,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中,艺术已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且不可或缺。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更能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高自身艺术修养除了加强各项美术专业技能的训练外更需要深入学习艺术知识,提高人文修养。多读书、多实践、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幼儿教育不像中小学一样分科教学,老师需要承担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所以老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其中艺术教育能力非常重要。一个热爱艺术、能够把艺术性手段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师一定是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可以说,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认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等都和艺术活动有紧密的联系。
艺术修养非一日可成,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将来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为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维克多·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出版社:Macmillan Company,1964,4.
[2]查尔斯·莫里斯.不可不知的美国历史.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70,1.1.
[3]仇春霖主编.达·芬奇论绘画.第一编,转引自《美育原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4]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0.1.
美术课程建设 篇9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整体优化, 理顺各教学环节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及课程各层次之间的知识衔接, 整合课程设置, 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精简课堂教学学时, 强化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理念。
定期组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按照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面, 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增强毕业生适应性的目标进行课程调整。调整课时结构, 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 通过课程调整和适度增加选修课学时, 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内容, 开阔学生视野,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优化课程整合体系,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根据专业特点与时代发展, 不断充实和引入新知识、新内容, 使其始终保持学科的先进性。造型艺术学科、设计艺术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合中国的设计传统以及各自专业特点, 继续借鉴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和方法。通过课程调整形成具有各自特色和专业特点的专业基础课, 并及时补充和完善符合新时期发展的新课程。逐步建立精品课程体系, 以精品课程带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 采取分级别、分步骤实施, 逐年建设的方针, 按照教育部“十二五”加强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逐步加强精品课程及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加强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确定校外写生、创作设计、课程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创作和毕业设计等五个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材建设与选用
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程的质量。因此, 要重视以学科专业发展带动教材内容更新, 以教学改革促进教材体系优化。选用教材以“理念先进、体系科学并彰显专业特色的高水平教材”为原则。鼓励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重点教材、全国高校教材优秀奖教材、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以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公共基础课坚持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或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专业主干课使用自编教材及部分先进的国内外教材。自编教材要突出精品意识, 强调坚持传统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有机结合, 及时把当代美术教育教学的新观念、新方法吸收融合, 并将院校长年积累的一大批藏品、幻灯片、画册、教具有效利用, 打造教材的品牌特色。
重视教材质量与教学质量的关系, 为了选好教材、管理好教材、建设好教材, 建议成立教材委员会, 负责全院教材的选用、立项、评价、推荐、评优等教材建设工作;并制定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办法, 大力提倡编写、引进和选用先进教材。结合专业特点, 重点建设专业课教材。制定优秀教材评选指标体系, 定期开展优秀教材的评选, 并积极参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编写, 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工作。同时不断增加教材建设经费, 鼓励知名教授和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专业课教材建设, 鼓励教师编写优秀教材。建立教材质量考核制度, 根据学科内容的调整情况及时更新教材。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 扎实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传统单一式的课堂讲授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求。提倡采取“自主和交互式”学习的教学方法, 重视合作学习, 重视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重视个体化。对于高等美术院校而言, 专业教师在结合作业观摩、点评的基础上,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采取“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挑选精心设计的开放式课题, 或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创作中积累的大量素材, 通过课题重演、项目模拟等专业设计教学模式, 给学生提供自主研究的机会, 养成良好的创作思维方式和研究思维习惯。同时, 强调学生的群体创新思维, 提高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 增强团队精神和意识。
在教学手段上, 大力推广应用多媒体授课, 加强多媒体教室建设, 在硬件上为教学提供保障。鼓励教师自行研制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提高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率, 并定期开展优秀多媒体课件的评审, 不断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
四、双语教学
重视双语教学, 逐步加大双语教学力度。逐步引导、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 积极探索和实践双语教学活动。同时, 创造条件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学习, 聘请国外教师使用外文授课, 逐步建立起适应艺术高校专业特点的、能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双语教学模式。通过尝试开设双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便于学生了解国外专业的发展状况,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综合技能的培养。
面对21世纪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必须坚持整合一系列优质教学资源, 加大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力度, 加强对“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切实提高办学水平。
摘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本文试从加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与选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双语教学四个方面探讨高等美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全力打造一批高质量优秀课程,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美术课程建设 篇10
新课程理念下, 普通高中美术课分为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书法·篆刻”等五个系列, 九个选修模块, 其中“美术鉴赏”模块对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课标也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 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建议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 再选修别的学习模块。因此在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存在一般普遍性, 本文试就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整合作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
一、网络整合:推进新课程标准的最佳选择
网络环境的引入对新课程标准的推进是其他媒体或教学环境所无法比拟的。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内容设置涵盖了古今中外各种美术门类的知识, 概念性相对较强, 抽象程度高。课标明确了“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 获得审美享受, 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 深入地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客观来说, 这对于一般高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且对教学资料有限, 美术交流相对要少的广大农村基层学生来说, 美术原本就是遥远而陌生的, 仅靠手中的一本教科书和教师画饼充饥是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实现教学目标的。
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观开始的。在美术鉴赏课程中介入网络媒体, 使网络与学科课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运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展示形式,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认知活动。切实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 信息资源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学评价的开放。有利于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拓展探究学习的新天地。
学生们的课题研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在美术鉴赏课学习中, 改变传统认知的形式, 改变灌输式、封闭式课堂的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学习, 进行有价值的交流、讨论、自主探究。学生乐于学习, 勤于思考, 善于总结, 不但培养了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 也在提高获取、吸收、表达、创造信息的能力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信息素养。从这些层面上来看, 美术鉴赏课程中网络环境的引入是其他媒体或教学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二、网络整合: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现阶段, 普通高中基本具备“美术鉴赏”课程进行网络整合的一般性的操作基础, 加之网络建设的推进使之具有相当的可持续发展性, 网络整合必将成为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受设备条件的影响非常大, 不同的学校具备的美术教学设备条件大相径庭。在长期美术非高考科目的情况下, 所有学校按课标的要求配齐相应的设备是不实际的, 在广大农村基层学校是很需要一些时间的。但就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模块的网络整合而言, 相对于其他选修模块在设备上已经具有一般的可操作性。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 信息技术课成为了高中会考科目的缘故, 一个配备相对可用的计算机房是现在普通高中的基本设备。无论是从计算机的硬件到位情况, 还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广泛开设后对于学生本身的网络技术掌握情况来看, 普通高中都具有了“美术鉴赏”课程引入网络整合的一般性的可操作基础。
同时网上艺术资源日益丰富充实, 特别是世界各国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和艺术机构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网上建设, 其网络体系日趋完整, 形式多样。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 只要连上一根网线, 故宫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还是巴黎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都会在轻松地搜索点击后向我们敞开其馆藏珍宝, 提供最新的美术信息。同学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和任一权威美术机构进行便捷的联系, 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美术教学, 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收集图像或相关资料, 开阔美术文化视野, 创作和发表美术作品,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不少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网站和学生论坛, 学生可以通过QQ群, 开设专门的艺术论坛等进行对话和综合交流。这些都为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网络化整合提供了相当宝贵的可行性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
一、应对策略之一:改变教育理念, 提升自身素质
在网络为高中美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方便同时, 进一步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整合下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学形式方法也必然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时的教学指导已然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指导, 教师此时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更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或者说是合作者。高中美术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权威向学生课题研究的引导者、参与者转化。
美术鉴赏的网络整合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环境, 需要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处理各种技术、知识上的解答, 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同时, 还必须掌握相应网络知识技术。而现代的美术学习, 也已从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提高到了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边缘学科会越来越多地介入到高中美术文化的思考, 文化内涵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又使得美术教师需要去关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这些对于一个高中美术教师来说, 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要更新原有的教育理念, 调试自己的角色。同时还需要花些不小的功夫去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这对于每个高中美术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调整和挑战, 是我们每一个课改第一线的高中美术教师自身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 适应时代发展的持续的过程, 更是我们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有益推进。
二、应对策略之二:改变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效率
我们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网络整合的同时, 遇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改变教学方式合理进行教学, 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才是我们进行网络整合教育的核心所在。
网络资源的包容性巨大, 覆盖领域宽泛, 并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网络的学习, 学生相对以往学习有了一个相当自主的空间。但并不是每个学生如教师所设想的那样会积极地投入学习和思考的。现实中的学生习惯了长期被动的学习, 很难一下子适应主动学习, 容易陷入茫然无助的状态。在学生知识相对薄弱, 识别能力相对肤浅时,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利用网络的导向。同时理性的将网络作为一种硬件的“物”, 强调网络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本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从本质上来讲, 网络资源只是一种资源和教学工具, 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的相应组织教学。不管怎样, 围绕学生的学为中心利用各类资源开展合理教学才是网络环境下美术鉴赏课的核心所在。
在教学实践中,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网上资源开放对学生的学习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以上提出的学生学习被动茫然的问题外, 还存在有不少同学会借上网查资料的机会, 在网上聊天、看视频、打游戏、体育等与教学无关的内容。由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强, 教师很难监控和把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 部分学生并不能真正地深入学习, 获得有益的提高。如何切实有效地控制学生网络利用情况, 培养相对的学习自觉性和学生的动手分析问题能力, 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以实现教学目标, 是一个需要积极思考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 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网络化整合的教学目前还不够成熟, 关于它的教学实践更多还处于实验摸索中。但其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和可发展性, 对于提升普通高中学生的美术学习质量有很积极的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新课改的契机下,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合理引入的网络资源整合, 必然会成为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巨大的推动力。普通高中美术教育必将以它独特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长久滋养学子们的心灵。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能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把传授美术知识和培养良好品德、生活习惯相结合的教学。下面我谈谈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注意观察,收集素材
少儿绘画创作的过程,其实与成人搞绘画创作过程大同小异。在创作前,都需要深入观察与了解生活,目的都是为了收集创作的素材。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够丰富。所以必须细心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细心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善于发现有意思的内容,新奇有趣的事物。学会观察并不是看看而已。熟视无睹,其意思就是看惯了的东西,如果是漫不经心的,也像没看见一样,在脑子里没有印象,没有记忆,所以要学生学会观察,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地有目的地去看,去分析,去留心和记忆,回想生活中的事物或其中的过程、细节,绘画创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辅导少年儿童绘画创作,收集素材时,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命题创作。这首先要引导学生相对集中一点,有目的地观察、记忆、为自己的绘画创作收集所需的各种形象,并可以通过画速写或画记忆画来收集有关的素材。例如“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范围较大,我就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细心观察家乡的变化,观察美丽的校园,鲜花盛开的公园,繁华的街市,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商店等等。通过观察感受和记忆家乡的美来体现祖国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绘画“可爱的祖国”这一主题画的兴趣。对有关科幻题材的主题创作,不能到实地或实景观察,就让学生通过搜集有关的书本材料,或观看有关的电视、录像、电影等。二是自由绘画的创作,没有特定的主题,需要鼓励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善于观察,留心周边的事物。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思考把平常的事物通过想象变成不平常的画面。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人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激情的过程进行审美教育,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望越强烈,渗透审美教育越能见效。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教态和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看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以创造者的身份和学生一同进入教学情境中去。在这有声的环境氛围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无形中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感受美,认识美的兴趣。例如,教学《中国画-观赏鱼》一课时,在我的引导下,指导学生仔细观看各种鱼的图片,并说出这些鱼的可爱之处。惊喜之余,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金鱼的颜色艳丽,比目鱼的眼睛出奇,鲤鱼的鳞漂亮,鲫鱼的形状美丽等等,而且也感受到了颜色的美。但对小学教师来讲,并不等于就可以降低自己的专业技能,相反,还更应在拓宽专业知识面的情况下,注重技能的学习,正确理解这个“矛盾”的内涵。教师,只有具有精深的专业技能和广阔的知识,才能在未来的教学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教学实际中把相关的学科和社会知识包容进来,体现出知识的纵向性和关联性,体现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科知识外延的扩展。
三、巧妙应用美术教学技巧
(1)使美术知识具体化。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渗透了一定量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主次分明的构图》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使用画图或拼贴的方法来说明构图时要把主要的物体放在主要的位置。使用动画课件可以使构图知识具体化:打开动画课件,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导入一些蔬菜、水果、陶罐的图片,接着用移动和自由变换的功能来说明构图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演示来说明什么样的构图是合理的,实现了使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成了具体直观的可视现象,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
(2)使美术知识趣味化。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一些欣赏的内容,如水墨、油画、水彩、铅笔、色粉笔、浮雕……对于画种、材料、表现方法教师只能泛泛而谈,或者给学生一张图片说明:这就是浮雕,这就是油画。有了动画课件,教师就可以當场演示、当场制作出不同的效果,并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欣赏浮雕作品时,先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学生的头像,然后根据需要点击浮雕或油画以及另外的效果,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欣赏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了,效果很好。
美术微课程的设计要点 篇12
笔者认为,从微课程的概念和特 点出发 , 它短、小、精,且以视频形式呈现的特殊形态,赋予了它多重性质,首先它可以作为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次它的完整性也凸显了“课程”的性质,再次,由它引发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使它成为特殊的“教学”方式。因此设计开发微课程需要从它的不同性质入手,有侧重地关注几个设计要点。
一、从资源角度:关注内容精选精编
不同类型的知识传授过程也是有区别的。有的适合讲授,有的适合启发提问,有的适合展开讨论。微课程作为只有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形式,更多的应是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演示完成的教学内容。比如,介绍一个概念,讲述一个知识点,或者演示一种操作方法等。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实时互动的教学内容,诸如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等,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定要从教学需要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精编。
(一) 首选语言不能代替的内容
用简练的语言直接能够表述清楚的,无需制作微课程。而必须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手段才能让学习者认识和感知的内容则需要制作微课程。如欣赏评述领域的名家名作赏析类课程、设计应用领域的创意设计类课程,尤其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很多技能技巧类课程,都是跟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相关的,怎么写?怎么画?怎么做?很多时候是靠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这时候就必须要看,学生一看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能都不需要教师说一句话。例如某教师在小学五年级《精细的描写》一课中设计了三小段微课程,每段微课程从开始到最后没有一句解说,只有配着音乐时而快进时而真实速度播放的关键环节演示,学生看得入神,看完就知道该怎样精细的描画了。
(二) 可以轻松提高效率的内容
对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学科来说,离开了可视化工具,一切便只能成为想象。微课程以它信息容量大,直观可控的特点,可以在多种美术教学活动中灵活应用,从而使演示指导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比如大多绘画类的内容:素描、色彩、国画、版画等等,演示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但借助视频编辑软件将演示速度快进,或者截取关键的环节,短短的几分钟内就知道基本的绘画方法,这一类的内容就非常适合设计成微课程。再如很多手工制作的操作类内容,现场演示可能需要很多材料及过程中的半成品,否则有限的时间内只能演示一小部分,同时演示时也只能满足近距离观看者的需求。但若制作成微课程,由于拍摄角度及距离可以人工控制,拍摄选取的时间节点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因此一个完整的需要十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的演示可能三五分钟就表现得一清二楚。这样的内容都很适合设计成微课程供师生学习使用。某教师在初二年级《纸板的创想———成型方法》一课中设计了三段微课程,分别用截取放大关键镜头、快进折剪过程等巧妙设计演示了成型方法,三段微课程时长相加不到3分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自学及教师指导的效率。
(三)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美术教师大多都有同感,短短的40分钟一节课让学生看了、感悟了、尝试做了并不十分困难,但需要课堂上完成好作业却难上加难。其实学生做不出或画不出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难点没有解决。一节课总有一两个关键点,如果不能突破,学生有再好的工具,给他再多的时间作品效果也不会很理想。所以必须分析学生学习这节课最难的是什么,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比如初一《大家动手做条龙》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对于学习此课来说,学生们发现材料特征很容易,但掌握拼插等造型方法却并不容易,设计和使用接口关系展现龙的动态更难,都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此时,教师如果设计了直观的演示过程,指导学生基本的插接方法,再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插接部位,让同样的插接形成不同的造型,学生一定会十分受益。再如初二《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的空间表达》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在画面中运用手绘线条表现物像之间的空间关系。如何表现是个难点,但认识理解空间概念更是一个隐性的难点和关键点。观察的视角不同,相同的物象就会呈现不同的空间效果,而相同的空间效果,也可以用不同的空间表现方式进行表达。某老师借助精选的图片,结合远洋地产的航拍视频截取,将空间的概念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尤其是某广场不同角度的照片,更能让学生理解空间概念。
二、从课程角度:注重结构及风格设计
海量的媒体资源检索与应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微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大多免费向学习者开放,但能够直接应用于美术基础教育的微课程却少之又少,与自上而下的各种高校慕课平台所做的微课程开发以及全国各联盟组织的“微课程”比赛所做的微课程开发相比,自下而上的以教师个人翻转课堂为依托所做的微课程开发似乎更容易满足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尤其是以地域为中心,在相同版本教材为依托的教学背景下开发出的微课程才更受一线师生的欢迎,这不得不说与课程结构需求紧密相关。
(一) 树立内容及教学结构观
首先,要有内容结构观。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微课程短小精的另一面就是碎片化,例如很多大赛评选出的优秀微课程却不能够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设计微课程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单个知识点和系列化知识点的联系,做到独立但不孤立,尽可能将内容系列化处理。例如网络教学走红的“可汗学院”,单独看萨尔曼·可汗的某一节微课程不一定很出彩,可是可汗学院的微课程是系列课程,3500个系列微课程视频融会贯通,支持可持续性地个性化学习。可汗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一个学科中每一个知识点所应该教授的程度,并配合以自己更深的理解,更深入浅出地讲述。美术学科无论课堂教学还是特长培养中,很多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呈现系列化递进或关联状态,如:线条系列、色彩系列、手工系列、设计系列、欣赏系列、美术活动系列、特长指导系列……每一个内容本身,也由多个相关联的内容构成。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内容结构观,将这些相关联相递进的因素好好地利用起来,形成有层次、有递进的系列化的课程内容,而不是将它们互不关联的割裂开来。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理解学科 (或单元) 的全貌。让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知识点在知识图谱中的定位等,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脉络,内化所学知识并逐步掌握相关技能。
其次,要树立过程结构观。
微课程作为一种脱离教师课堂教学而独立存在的课程形态,必然要呈现它的完整性,因此需要在建构完整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微课程结构。比如从微课程开篇如何进入主题,如何吸引学生并激发学习微课程的热情,到过程中环节的衔接再到作业的建议和课程结尾等,如何自然流畅短时高效。课程结束时怎样设计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等等。在真实的课堂中,教学过程的推进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帮助学生建构起新的知识。而在微课程中,所有内容的推进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因此在明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后,对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特别是在没有面对真实的课堂情境,讲授完一段微课程,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结构有所设计和把握,兼顾教学认识全过程。
(二) 注重课程形式及风格
当确定一个课题后,我们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形式需求,及学习者的需求差异,尤其要根据设计制作者的性格和表达优势,综合将其设计归类,看看适合哪种形式风格。相同或不同课程内容,都可以设计不同的形式风格,只要能达到课程目标就是好的设计。
比如知识技能型的课:手绘线条系列、纸造型系列、色彩系列中色彩知识类等,都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倾向的课,这一类微课程,需要将重点放在演示方法上,所以课程风格基本可以采取突出演示指导型。再比如想象创意型的课:造型表现中的创意造型类、设计应用领域中的联想类或者创意设计类等课,这一类型的课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充分大胆的想象创意,同时学习创意想象及设计的方法,因此启发指导的过程是个重点,需要丰富有趣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意联想。可以以情感交流型为主,辅以演示指导。再比如赏析感悟型的课:欣赏系列和部分色彩系列课,这一类课程大多需要通过各种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如何描述分析解释,从中发现和感悟作品的魅力。因此通常采用审美感悟型。
三、从教学角度:重视互动与参与设计
微课程作为课程形态,当它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时就成为助力翻转课堂的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必须要重视一点,即教学策略需要更加生动有趣。照本宣科似的微课程,无异于平常的老师上课,这种课无效率而言,即使变成微课程,大家也不会喜欢看。
(一) 把握语言文字关
尽管美术微课程大都以视频画面为主,但适当的解说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的本质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所以一定要有效率意识。微课程的时间短、节奏快,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明确所准备的应该是能用正常的语速在规定时间内讲完的内容。正常语速,一个人一分钟可以讲200~300字,阅读100字左右,那么准备3分钟讲稿的文字就应控制在1000字以内,而如果仅出现文字,就需要控制在300字以内。超出或不足都会影响讲课的节奏。可以用字幕方式补充演示过程中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同时还要注意,只需呈现关键词语而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二) 严把质量关
美术微课程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画面美观,其次是播放流畅和试听同步。美术总是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与创造为主要特征,离开了视觉的冲击,任何优美的语言都可能变得苍白和不切实际。美术微课程最终的呈现形式,落脚点还是视频过程与图片说明,这就是美术教师的特殊语言。这个视觉语言如果不清晰,课程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不专业只是小问题,达不到应有的启发引导效果很容易使制作者徒劳无功。因此在微课程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课程的独特的亮点。整个过程若要有一种情绪带动,当然再好不过。美术教师对学习的热情可以很容易地感染学生,很多不同的好办法都能传达出这种热情,所以课程效果的设计很重要。可以留心学习其它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三) 注重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