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法

2024-10-10

信息化教学法(精选11篇)

信息化教学法 篇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 教育行业也加快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设计的步伐, 以提高整体信息化教学水平。作为职教一线教师, 要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 除了参加相关教师教学培训外,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参加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相关的比赛, 过程是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沉淀, 而结果是对水平的评价, 给予自己改进的方向, 同时向同行接受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理念。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最佳的学习平台。

笔者于2016年6、7月份分别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在广州赛区举行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江门赛区举行的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 (计算机类) , 均获三等奖。在参与这两项比赛时, 观摩了很多优秀作品, 收获了很多前沿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为进一步提升中职信息化教学水平, 赛后经过深入反思, 结合比赛中获得的经验, 将作品整理如下。

一、创新教学设计

为了上好“修复、修饰工具———仿制图章工具”这节课, 笔者在课前制作了多个微课小视频, 并将其分享至微信平台, 供学生在课前预习,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实现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生活与职业情景,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进行设计。

教学设计如下:

“修复、修饰工具———仿制图章工具”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Photoshop CS5平面设计与制作》

章节:第二单元第三节仿制图章工具。

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在照片修复、修饰中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应用基础。掌握仿制图章的应用, 是决定能否高质量修复图像的决定性因素。

(二) 学情分析

对象:计算机平面设计一年级学生。

知识储备:

1. 掌握了修复工具, 具备一定的图像修复、修饰技能。

2. 学习仿制图章工具, 进一步完善图像修复、修饰技能。

技能层面:缺乏实战经验, 图片修复效果较差, 还不能准确选择最佳工具操作。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选取, 并能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复制、缩放、水平翻转图像。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小组PK等形式完成任务, 借助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巩固、升华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任务的实施,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竞争意识。

(四) 重点难点

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充分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案例示范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

(五) 教法和学法

1. 教师教法

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充分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

教学方法:案例示范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

2. 学生学法

小组合作、模仿制作案例、自由发挥练习、分组比拼技能。

(六) 教学过程

1. 课前

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将本节课的“微课”视频分享至微信平台, 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互相讨论, 使学生在课前掌握知识点, 并思考如何解决知识难点。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进行讲授知识点。实现在课前完成“信息传递”。

2. 课中

(1) 导入新课, 激活新知:观看“案例视频”, 导入新课, 提出两个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

(2) 掌握基础, 执行任务。

基本任务, 难度指数:★

要求:再次观看本节课的“微课”视频, 将学生分成5组, 进行分小组讨论, 并选出其中一组来演示操作过程, 回顾知识点, 老师进一步完善本课难点“正确选取仿制源”的解决方案。

效果:学生通过自己讨论、演示来掌握知识点, 加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3) 课堂延伸, 深度内化。

任务一, 进阶任务, 难度指数:★★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以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胜出。

效果:通过任务一, 学生进一步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

任务二, 突破任务, 难度指数:★★★

要求:结合使用修复工具, 各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推选出2份代表作品, 进行课后参评。方式如下:将选出的10份代表作品放至微信平台, 由学生投票选出5佳作品。同时, 在微信平台中分享评分标准, 老师根据评分标准, 分别给10份代表作品打分。两种评价形式得出的结果, 将作为下节课回顾的内容。

效果:通过任务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竞争能力, 督促学生课后思考, 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4) 总结升华, 要点回顾。

选出两份质量悬殊的学生代表作品, 由各组进行讨论, 总结出两份作品的优缺点, 提出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 老师进一步完善知识要点, 提出较优解决方案,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强化技能技巧。

3. 课后

课后作业交互评价

(1) 课后拓展任务, 难度指数:★★★★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拓展任务, 将作品分享至QQ群空间,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老师及时收集、整理评价, 并进行反馈。

(2) 预习下一课“微课”视频。

4. 教学反思

(1) 通过“微课”形式, 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课下掌握知识点, 在课上进行实操演练、师生互动,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 以微信平台、QQ平台为支撑, 学生将作品上传至平台, 可进行讨论、交互式评价。

(3) 通过先学后教、完成梯度任务 (基础任务—进阶任务—突破任务—拓展任务) 、小组合作、小组PK、交互评价, 达到以下教学效果:掌握仿制图章工具的操作技能;完善图片修复、修饰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竞争意识。

(4) 实践证明, 对比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原本要4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2课时就可以完成, 原本只有93%的听课率, 现在上升到接近100%。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大幅度降低, 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大大提升, 教学效果显著。

二、精心制作课件

教学设计完成后, 笔者运用PPT, 结合动画、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 将内容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三、总结反思

根据教学设计, 使用配套制作的课件, 在实际课堂上进行教学, 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中总结归纳本次教学设计的优缺点, 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本次比赛, 使用的教学模式就是“翻转课堂”, 通过先学后教, 实现课前“信息传递”,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本课实践, 再一次验证了“翻转课堂”的高速教学效率, 教学效果显著。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 教育行业也加快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设计的步伐, 以提高整体信息化教学水平。响应新时代号召, 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 通过此次实践, 进一步学习探究更多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总结归纳并设计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教学课程。

关键词:教学设计,说课,信息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彦昆.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

[2]陶西平.提高信息素养迎接新的挑战[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 (2) .

[3]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分析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化教学 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愈加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对教学效率的提升造成了影响。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顺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构建高效学习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化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由于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且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再加上小学生的思维成长并不成都,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充分理解数学理论知识,逐渐对数学的学习丧失兴趣,从而影响数学的教学质量。而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借助多媒体的功能,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材料,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通过生动的模拟,使得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加强了学生的直观印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思维扩展出去,与实际生活中现象相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

(三)节约了教师备课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需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进行备课工作,而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减少了查阅大量资料的时间,从而节约了备课时间。同时,由于使用的是多媒体进行教学,省去了书写板书的时间,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

(一)创设教学知识情境

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对小学生来说较为难懂,而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较为单调,致使课堂学习十分枯燥乏味,使得学生逐步丧失了学习的热情,不能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导致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提升。因此,在信息化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要根据教学的知识点,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调动起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当中,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3]。

(二)营造学习交流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之时,除了要创设教学知识情境之外,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氛围。新课改要求,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设置一些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然后进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并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学习互动交流的氛围,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4]。

(三)进行生动化教学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辅助方式无非是一些卡片、模型或者是实物,而在新形势之下,若仍旧采取静态形象为主的教学辅助,很难满足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因此,在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之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事物变化的动态过程,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知识点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生动化的教学,把教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淋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在讲解行程问题之时,以往教师通过会在黑板上用粉笔进行标识,而在信息化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把问题动态化,生动的表现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从而加深知识的印象,提升教学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在现代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十分普遍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信息化教学落实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构建信息化的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枯燥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圣良.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方法与问题[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9):115-116.

[2]付占喜.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刻影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8):61.

[3]尹龙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37-38.

信息化教学法 篇3

1信息化教学法概念及特点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 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 要求理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在信息化教学中, 信息网络技术是基础, 信息资源时核心, 信息技术与资源应用是目的。从技术层面看, 信息化教学具有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从教学过程看, 信息化教学具有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资源全球化、信息表征多元化等特点, 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提倡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支持教学,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越高, 说明教学设计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作用越大。同时, 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技术也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如现在普遍采用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软件+仿真模拟软件+数字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 就比一般的PPT制作课件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

2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化资源特点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是要充分获取相应的多方位的信息化资源。信息资源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信息和知识的总称, 是指支持教和学活动的学习材料、学习工具和交流工具等资源, 是经过数字化处理或者经过再加工和制作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能够展现相关知识点内容的教学教材, 包括各种环境下数字化素材、课件、教学材料、网络课程和各种认知、情感和交流工具, 有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等可共享且可互动的特点。

3信息化教学模式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中, 其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教学。主要教学资源包含计算机、投影仪、课件、视频、教学仿真软件、电子白板。在资源准备中, 除必要的硬件条件外, 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专业应用软件 (如电子CAD、Multisim仿真软件、protel应用软件等) 非常重要。多媒体教室教学模式有: (1) “讲解—演示—评价”模式。主要过程为教师讲解教学内容、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信息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评价一般是通过课堂过程中获课后根据教学目标规定内容决定。该模式适合于理论新内容教学, 例如:模拟放大电路原理等。 (2) “演示—举例—归纳”模式。主要过程为教师操作演示前一阶段的内容, 并作简要讲解, 然后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例如:典型电子应用产品等, 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3) “预习—讨论—讲解”模式。主要过程是通过计算机显示背景材料和有关辅导材料进行预习, 然后教师提出若干问题,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相互讨论, 如线性集成电路应用等, 最后由教师归纳出结论。 (4) “提问—求解—评价”模式。主要过程是先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提示帮助下找出求解问题的途径, 最后利用专业软件工具解决问题, 如数字电路触发器原理等, 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 (5) “演示—模拟—验证式”模式。主要过程是先由教师简要介绍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并在投影幕上演示实验过程, 然后通过专业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 达到全面掌握工作原理, 如各种应用电路P C B板设计制作等。最后进行原理性理论验证。

(2) 基于网络教室的教学。主要教学资源包括计算机、投影仪、英特网、局域网、广播教学系统、课程信息教学系统。其中课程信息教学系统包括备课资料库、学习资源库、教学辅助工具等, 主要由丰富的图、文、声、像等教学资源组成。通过广播教学, 教师将多媒体学习资源实时传给全体、群组获单个学生, 过程中可以监视每个学生的多媒体信息,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随时动态选定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网络教室教学模式有: (1) 授课模式。主要过程为教师进行授课, 学生听课, 教师通过屏幕广播, 边讲座、边操作, 学生通过观看, 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然后由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相关内容。 (2) 自学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调出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己观看。教师通过监控软件, 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动态。 (3) 练习模式。学生通过练习, 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 随时调整教学进度。 (4) 讨论模式。在该模式下, 师生之间可以交流信息, 通过自由讨论学生发言, 发表自己的见解,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3) 基于移动设备的教学。由于现代移动设备的应用, 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移动设备作为教学终端, 能很好的运用因特网 (WIFI方式较多) 、教学服务器等广泛而丰富的资源实现智能学习的方式。主要模式有: (1) 手机信息服务的方式。可以通过现代聊天工作 (QQ、微信) 等建立学习群, 在群中进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2) 平板电脑在线服务模式。利用平板电脑内部存储教学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学习, 并通过WIFI进行交流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拓展知识。其最大的优点是资源量庞大, 无需翻看很多参考书, 成本低, 速度快捷。

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现代课程教学的主流, 给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学习使得课堂教学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 这就促使我们要从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适应时代的发展, 要求教师能够全面掌握现在信息化技术的方法使用, 学校的办学中心工作之一要全面推行数字化校园建设, 在理实一体教学场所中, 做好教学硬件、资源平台、资源库等建设, 通过将信息化手段充分运用到任务驱动教法中, 以学习者为中心, 开展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以实现人才培养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国烛, 王文博, 韩志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2]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浅论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篇4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得越来越广泛。信息化教学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探究的能力。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的尤为显著。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会读、会认、会写的能力。九年义务教学阶段,语文老师大部分是照本宣科,学生是死记硬背。课堂模式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只要接受、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忽略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在这种千遍一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旦具备了基本的认知、写作能力,就容易产生课堂疲劳。这就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对语文课堂不感兴趣,语文课上做其它事情的缘由。

信息化教学的出现,让语文课堂有了全新的面貌。学生学习了新的词句、文章,但不再仅仅是通过老师的大声教导,还有多媒体播放的PPT、录音、视频、动画等等。课堂充满了新鲜的元素,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而且在信息化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临其中,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增强信息的传递,便于随时掌握信息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辛勤地写板书,认真的学生在课桌上忙碌地抄,生怕老师讲的快,黑板上的内容抄不赢,会被擦掉,自己又没有记住;不认真的学生过眼云烟,因为不做笔记,老师讲完的下一秒便忘却脑后,一节课不知道学了什么?

信息化教学手段 篇5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同步;异步

最近,我在微信朋友圈中读到一篇文章《上课睡觉谁的错》,文章中就大学课堂学生睡觉,玩手机这一不正常现象之所以经常发生进行分析,总结其错不在学生,是老师的错,这个错,不是过错的错,也不是追究责任的错,而是老师信息传播方式的错位。老师传播科学文化,其职业的重点不是“传”的对像,而是“传”的本身。老师上课,相当于电视直播,学生睡觉,相当于关机;玩手机,相当于转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中断的。由此我思考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联系信息化教学,使我茅塞顿开,找到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上课玩手机,打瞌睡的问题的突破口: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从信息传递方式的角度分析,实现教师与学生信息传递正确对接,不错位,是无疑,有效的。

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和老师的一张嘴就是一节课,学生在下面,看老师“说书”一样上课,信息的来源主要是老师的言行,学生听着听着,就睡了、走神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多媒体辅助教学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喜的看到,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少了,上课由过去的“说书”上升为看“现场直播”,信息传递的效率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了,但信息传递仍有错位问题。思考一下,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个体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这就决定了老师的信息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同时接受,有的学生很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有富余的时间和精力;有的学生磕磕绊绊地完成;有的学生还不能完成。如今,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关键在于应用计算机为主的现代教学媒体的交互性、多媒体特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构成理想教学环境,其信息传递方式和信息加工呈现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的过程,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信息,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根据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互动,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首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恰当处理同步和异步信息传递,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无缝沟通。信息传递最重要的分类是同步和异步。老师上课,所有的学生都做好接受老师信息的准备,老师传递的信息,期待学生立即回复,即时反馈,依次往复完成连续性交流,形成师生互动,易于师生信息同步传递,是高效的。但我们不排除仍有极少部分学生信息传递不能同步,我们称之为异步,即老师传递的信息,学生不能立即回复。因此,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根据学生的表现,发现异步传递的信息,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如将抽象的知识点提供更直观的信息资源、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搜索资源、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同步或异步的信息交流,打破彼此交流的时空限制,沟通无限。

其次,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恰当运用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实现信息传递表现力的最大化。若不借助任何辅助设施的联系方式就是直接的信息传送。而借助任何其他技术交流的都可以归为间接一类,无论是电话还是网聊或者博客。它们又有度量上的差别,这个度量取决于“冗余信息”的数量,而这种信息是在信息传送中不可避免必须附带的。这些“冗余信息”中,如果老师精神饱满,语言诙谐幽默、感染力强,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学习,教师制作的课件界面符合学生的审美观、配上学生喜欢的背景音乐等,都能使信息传递表现力增强,提高师生信息传递的效率;反之,老师状态不佳,语言平淡、教室的环境差,其他同学开小差等“冗余信息”都会导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因此,作为教学组织者的老师,要利用有用的冗余信息,控制负面的冗余信息,实现信息传递表现力的最大化。而师生之间通过网络技术QQ、MSN  教育网BBS等间接信息传递,几乎可以掩盖所有的冗余信息, 信息传递者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传达哪些信息。总之,无论采用间接或直接信息传递方式,信息传递表现力的最大化、效率最大化是目的。

第三、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根据信息传递的门槛高度,选用合适的联络方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人与人之间会天然保持一定距离,即每个人总会有感情深的,无话不说的朋友、知己;有感情一般的,熟人,有工作关系的,同事;还有彼此不认识的陌生人。不同人之间有不同的联系强度、联络方式,联络底线。同样,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受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对老师有敬畏心理,心理距离远;也有少部分学生跟老师像朋友一样,心理距离近。在各种常见信息传送方式的门槛中,面谈是最高的,其次是电话,然后依次是短信,网聊,邮件,博客,BBS。所以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主动找老师面谈,因为面谈的门槛高度是最高的,这是符合信息传递规律的。因此,老师要根据与学生心理距离的远近,选用恰当的联络方式。

第四、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明确信息传递对象的数目,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根据信息传递对象数目分类为单体和群体。而老师同样将批评学生名单以群发短信的方式传送,必然会中伤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会拒绝跟老师信息交流,信息传递中断;若老师将批评学生名单改成短信单体发送、QQ一对一私聊等,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信息传递。显然,单体传送是私密,其效果好于群体传送,但成本高。

总之,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无论采用哪种信息传递方式,将教学信息资源有效传递给学生,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案例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学方法,油料储运,教学内容改革

深入开展军事案例教学, 是坚持教育创新, 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 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积极深化教学改革, 加速信息化人才培养, 是军队院校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油气储运学科专业网站”获总后首届学科网站评比二等奖, 由多门主干课程组成, 其中的“军用油库设计与管理”课程具有丰富的教材库、素材库、案例库、习题库, 大部分取材于部队油库的实际工作。我们根据“以用促建”的原则, 依托军事训练教学网和“油气储运工程学科专业网站”平台, 实施教学内容改革, 首次将网络教学与案例教学整合在一起,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 效果良好。

一、网络教学与案例教学整合的优点

近年来, 我院深入贯彻“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积极创新实践, 大力推行案例教学, 总结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但重教轻学, 习惯于灌输式教学, 忽视自主式学习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 通过把实际中真实的情境加以典型化处理, 模拟成供受训者思考分析和判断处理的案例, 引导受训者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 培养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模式是指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体, 以案例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 以过程评价为重点, 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交互手段为支撑的一种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与案例教学整合的教学活动是尊重学员主体地位, 激发学习热情, 实现教学互动的有效形式。它通过给学员提出现实问题, 让学员进入角色, 直接参与事件的分析和决策过程, 使学员“动”起来, 使教学“活”起来。学员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通过网络查资料、找数据、加班加点研究问题, 师生、生生交流更便捷, 学习钻研热情高涨, 形成了以学为主、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

二、网络教学与案例教学整合的组织实施

1. 根据教学进度, 选择恰当案例,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认真安排教学实施计划, 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首要问题。

实施案例教学要确保教学的正确方向;要具有鲜明的军事特色;要具有鲜明的岗位特色。选择或编写教学案例, 重点把握5个方面:一是应重点围绕学员层次、培养目标等来编写;二是在内容上要全面、系统, 只要是部队油库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教程中都应该有相似案例;三是应该以学员掌握正确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为重点, 而不是以寻找绝对正确的答案为重点;四是要有意缺省部分案例信息, 以培养学员在缺少必要信息的情况下也能作出科学判断的能力;五是所有的案例都必须实事求是, 符合规律, 不能凭空想象。

目前教学案例素材库主要由总后物油部下发的《油库典型案例分析》、《军队油库抢险排险经验汇编》、从部队油库收集的油库、站事故案例以及《油气储运安全知识问答》等组成。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已基本完成课程前六章内容的学习, 熟悉了油库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 掌握了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了解了油库设施设备的原理和结构, 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由教研室把关精选教学案例, 进行教学实施。

案例:2002年6月15日零时45分, 某油库总值班室接到某铁路军代处紧急求援电话:“从大庆炼油厂发往你库的喷气燃料专列, 在某火车站重新编组时, 一节油罐车底部焊缝处出现严重渗漏, 请你库组织专业人员迅速赶往抢修。”1时56分, 油库接到基地物资油料处紧急通知。请设想一下, 如果你是值班人员, 你怎么做?赶赴现场时, 技术人员主要包括保管队、检修所、消防班等单位, 请各组以不同单位身份进行案例分析。发言请以组为标题, 提交你的分析结果。

该案例主要知识点在于油库安全问题, 但是要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必须要掌握课程前六章的知识点, 是一个承上启下、切入新知识点的较为经典的案例。

2. 分组培训讨论, 提高学员信息素养, 是确保顺利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根据学员具体情况实施分组讨论制度。每组由熟悉网络并学习较好的学员担任小组长。通过首先培训小组长, 再以由小组长主责培训小组成员, 教员辅助指导的形式快速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小组讨论较之个人独立分析案例, 具有集体的优势, 而较之教学班的讨论, 又有灵活机动等特点。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 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 由组长和组员共同整理, 并形成小组报告。

3. 善于引导, 迅速把学员带入教学情境, 进入案例角色, 是顺利展开案例教学的关键。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使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如, 非为教师滔滔讲话, 学生默默聆受。”

大家在讨论过程中, 有的认为是收发油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要按照收发油过程中的案例处置步骤进行, 然后才是安全问题。有的认为主要在于油库安全问题, 重点处理渗漏的铁路油槽车。讨论到这里的时候要注意正确引导, 首先要大家考虑这个时候是不是收发油作业过程中的问题?收发油过程共分几个阶段?它属于哪个阶段?大家经过讨论, 最后认为目前收发油作业尚未进行, 所以它属于收发油作业范畴, 但是重点应该是安全问题。继续引导讨论, 油库安全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涉及油库安全的哪些方面?它们的原理是什么?我们在处置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采取怎样的措施?通过引导, 进行自主学习, 相互探讨, 进入了案例解决的核心阶段。

4. 善于发现和及时捕捉学员发言的创新点, 倡导求异

思维, 鼓励展开辩论, 调动思想情感, 激发创新思维, 活跃讨论气氛, 是深入展开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远远超出解决一个问题。探讨过程中, 很多学员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有的学员就提出疑问:铁路油槽车很不容易渗漏, 讨论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的确, 这个问题存在, 但并不是常见问题, 那么对于油库管理, 常见的问题是什么?对问题进行引申, 大家纷纷说:目前油库设备普遍存在老化腐蚀问题, 可能油罐、管线等设备渗漏相对来说较为常见。那么日后工作时我们如何判断油库工艺设备发生渗漏?不同部位发生渗漏又如何处理?渗漏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腐蚀的机理是什么?如何对设备设施进行防腐?在工作中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些问题在教材上是无法直接找到答案的, 这也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打破课程内容体系, 着力解决知识的融合问题。通过案例将课程的内容串起来, 深入进去, 延伸开来, 对开拓学员的思维是大有裨益的。通过网络学习, 大家可以直接在网上寻找相关知识, 对网络学习技巧以及应用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同时, 可按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顺序逐一发表各自的意见, 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争论, 没必要非达成共识不可, 但要注意疏导, 以保证讨论沿着正确有意义的方向进行。通过大家的讨论, 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形成了一个学习团队,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5. 及时总结交流, 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是确保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小组讨论完成之后, 让组与组之间的学员进行交流, 从而了解彼此的案例分析状况,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评判他人活动成果的能力。最后, 教员对整个案例进行归纳总结, 对一些有深度、有创新的思想予以肯定, 对积极参加案例讨论的同学进行表彰。

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学员能够理顺思路, 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锻炼和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只要分析的有道理, 就应该予以肯定。因为对于案例学习而言, 没有所谓唯一正确的答案,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确保基于网络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三、几点思考

在教学实施中发现, 该方法虽然具有整合教育资源、克服时空限制、保持灵活性与开放性等方面优势, 但较难控制学员学习过程、心理状态、学习时间及所讨论的问题是否独立完成。在实施过程中是如下进行控制的:

一是让学员参与进来,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员长期习惯灌输式教学, 被动接受知识, 在网络教学实施初期, 刚开始进行网络教学, 很多人对这种教学方法不是很适应, 普遍反映内容太多, 不知道学习什么。有的由于网络技术底子较为薄弱, 运用起来不是很熟练。通过实行小组学习制度, 目前每个学员都达到能够熟练进行网络学习, 大部分学员达到能够根据教学案例, 快速找到教学知识点, 进行分析讨论, 甚至在学习过程中, 主动设计案例, 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是培养学员自信心, 打消依赖心理, 激发独立学习的勇气, 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

本次教学内容改革还是院内首次, 一些落后的教学思想还没有彻底根除, 比如“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 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教员答案至上的求同思维等, 这种教学形式对于学员来说还比较新颖, 有些学员在接受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 也存在学员要求告诉正确答案的现象。而在案例教学中, 答案或结论往往不是固定的、唯一的, 而具有多元性。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不直接告诉学员应该怎么做, 而是启发学员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 并及时肯定有深度、有创新的思想, 培养学员完整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使他们能够从较全面的角度来看待部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从多种讨论结果中得出一个大家公认的最佳结论, 从而达到培养学员独立思考能力, 增强学员自信心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网络教学与案例教学整合, 学员普遍反映, 教学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鲜活, 与现实问题联系紧密, 能够激发学习热情和思维灵感, 吸引力强、兴趣浓、收获多。教员也感觉到搞好一堂案例课, 甚至可以达到“不教而胜于教”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廖德生, 唐艺耘, 等.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军官士官带兵能力[J].军事, 2005 (8) :32.

[2]郭清泉.借鉴MBA教学模式提高学员实践能力[J].军事, 2002 (3) :31.

[3]刘向阳.基于网络的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控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6) :34.

[4]李文杰.开放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证据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1) .

信息化教学法 篇7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网络作文教学克服了传统作文教学多方面的不足, 解决了传统作文教学一系列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 然而, 网络作文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何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网络作文教学, 是语文作文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 网络与作文教学整合的作用

在网络环境中, 所产生的丰富多彩、 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 可以立即反馈, 使互动得到了最完美的实践, 这种互动实践是网络作文的独特魅力。 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更积极地进行作文的个性表达。

1. 丰富写作材料, 促进个性化表达

网络集图形、 文字、 动画、 声音、 视频等信息于一身, 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 有了它, 学生可以随时徜徉古今中外, 获取所需的各种资料。 搜索引擎、 师生博客、 语文教学资源库、 QQ语文课堂、 文化文学网站、 语文学科论坛等资源形态, 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探求信息的素养, 以及塑造完美健全人格, 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以往任何时代的资源形态所不可比拟的。

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进行网络作文提供了快捷的服务。 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同时把别人的生活经验转化为自己的间接经验, 学生视界开阔了, 极大地丰富了写作材料, 激发想象和联想, 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进行个性化表达。 如进行研究性写作, 学生通过与电子资料库对话, 在各大搜索引擎上输入相关主题的 “关键词”, 会有丰富的资料呈现, 通过甄别、 选择、 分类整理, 形成自己的观点, 写出个性化的文章。 这样的作文训练不仅积累了学生的知识厚度,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而且使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2. 激发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抒写真情实感

一篇好文章须有感而发, 发自肺腑, 才能征服自己, 征服他人, 引发共鸣。 然而, 目前学生作文充斥着矫情、 做作、 虚情假意的问题。 因为缺乏深刻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对周围发生的事习以为常, 视而不见, 灵敏度降低, 缺乏深入思考, 生活中许多闪光点都轻易地溜走了。 激发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解决学生作文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借助网络的力量, 可以生动、 真切、 及时地将各种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有目的地再次观察, 或者教师只是旁观者的身份, 让学生自己融入其中, 获得深刻的印象, 真切的感受, 触及灵魂, 从而激发深刻的情感体验, 抒写真情实感。 当他们不拘形式, 毫无束缚地倾泻出自己的真情实想时, 当学生自由实践写作时, 便真正地成了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3. 培养发散思维, 激发创造、 创新能力

网络作文过程丰富多彩, 图像、 文字、 三维动画、 声音的出现, 都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超时空, 跨媒体的自由境地。 加上网络的交互性, 自己精心制作的 “奇迹”, 会得到众多读者的点击, 写作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 写作成了一项极富趣味性、 挑战性、 创造性的活动, 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参与。

在网络上开展的 “文学笔会”、“话题辩论”、“ 读书汇报”、“编辑室活动” 等活动, 大家谈理想, 谈生活, 谈友谊, 谈社会, 谈作文, 谈教育等, 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不仅是生生之间, 学生还可以和教师、甚至学科专家进行深入探讨, 其探索能力、 协作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充分地体现, 避免了优秀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垄断或教师的一言堂, 对于内向的学生而言, 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张扬个性、 展示自我的机遇。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和交流中, 在各种信息的反馈中, 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洞察力和分析力, 也促使生活与语文融合, 个个萌发出 “我要写” 和 “要写好” 的热情, 不仅培养了发散思维, 而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4. 促使师生交流, 教师成为学生心灵对话的交流者

网络中的虚拟空间给师生以相对宽松的环境, 减少了面对面的紧张和尴尬。 虽然拉开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 但是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互信度增强, 师生的角色关系趋向平等。 学生和老师可以畅所欲言, 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特别是有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 有话想跟老师说又不能当面说的时候, 网络交流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通过人机交流, 促使师生心灵碰撞, 语文教师的形象也从旧有的课文阐释者形象过渡到和学生心灵对话的交流者, 和引导学生探索未来的领路人形象。

二、 网络作文对语文教学的冲击

1. 网络语言的冲击 ——语言非规范化

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运用能力, 其次才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老舍认为:“我们的最深的感情, 最好的思想, 只能被最美好的语言表达出来, 若是表达不出, 谁能知道那感情和思想怎样的好呢?”

网络作文中有许多语言非规范化的现象产生: 有一些作品脏话连篇, 充斥着粗俗、 轻佻的语言, 有的作品网络语言过度求新, 有的作品存在极大的模糊性、 不确定性, 存在一定的歧义性, 还有的作品有头无尾, 错别字较多等。

写作是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过程, 也是书面语言影响别人的过程, 写作主要借助于文字符号。 基本写作能力包括拼写正确、 书写端正、 语言通顺、 无语法错误、 内容完整、 层次清楚、 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等。 无论是一般写作还是网络作文, 都应该遵守基本的规范, 网络作文依然要靠书面语言组成的符号系统来完成。 学生要准确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必要学好语言, 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殊不知言语大师与初学写作者只有程度上差别。 若习得高超语言本领, 网络作文就不会凸显平面化的思维, 思维力反而会日趋成熟。

2. 价值观的偏差——自由过度+网络剽窃

网络信息仿佛是浩瀚无垠而又深不可测的海洋, 良莠不齐, 其中有很多信息是不可信赖的, 甚至是有害的。 如果缺乏指导和限制, 学生不加选择地一律滥读, 这些丰富的资料不仅对写作无用, 反而起到不良影响。 辨清有用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但自由必须建立在获得和发布健康有用的信息的基础上。 目前, 进入聊天室的一些学生有的感觉无聊, 便海阔天空地 “闲侃”, 这样根本就起不到思辨、讨论的效果。 这种 “自由” 是完全没有责任心的自由。 种种现象表明, 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 严重影响了网络作文正常的发展。

由于网络作文价值观上的严重偏差, 有的学生用电脑作文软件来自动生成作文, 用粘贴来代替思维, 导致严重钳制学生的创造思维。 曾经有一篇 《面对压力 》 的作文, 得了90 分, 后来才知这篇 《面对压力》 的作文只花了4 分钟, 用电脑软件完成的。

三、 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在信息化环境中, 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及时开展语文网络作文教学, 按照教学计划, 借助现代化手段进行写作教学。

1. 创设写作情景,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成功的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交流、 表达的欲望, 而不是强制。 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像、 声音、视频、 文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通过创设写作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 为学生建立写作素材库。 如剪辑视频信息、 自然风光、 异域风情、 人物素描、 环球动态等图片; 也可以利用电视资源, 储备动态资料, 如 《超级演说家》、《变形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文化视点》 等栏目资料为设计多媒体课件提供资源。

借助多媒体的图像、 动画、 影像等图文并茂的情境, 教师可生动、 真切、 及时地将各种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 触及灵魂, 激发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抒写真情实感。

例如, 请以 “人类应如何尊重和善待自然” 为话题, 写一篇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文章。

教师重点对写作情境进行设计: 主要采用视频点播的教学形式, 插入视频 (人口危机、 森林危机、 物种危机、公害事件、 核能危机、 拯救地球) 与图片, 提供真实活动情境。 以下是源自国内外的新闻报道和图片, 分别是:

图片1: 地球沙漠化图片

图片2:西德森林枯死病图片

图片3:生化危机僵尸图片

图片4:水污染图片

图片5:空气污染图片

图片6:土质污染图片

图片7:工业环境污染图片

新闻1:德国北部农民抗议运送核废料的列车。

新闻2:欧洲爆发特大河流污染灾难。

新闻3:纸厂超标排污, 河南许昌30多万群众用水告急。

新闻4:粉尘噪音联手制作危害, 1200头生猪被折磨死。

新闻5;动物保护主义者裸体抗议猎杀动物。

新闻6: 杭州环保志愿者用一次性木筷建成大树。

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鼠标自由地点播自己想收看的视频新闻节目或阅读图片, 点播操作即时响应, 图像画面清晰流畅, 而且可以随意地控制播放过程。 学生围绕情境形成了一个以 “人与环境” 为中心的写作问题, 通过创设写作情境,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 抒真我性情, 放自我创见, 树健康网德

对于语言不规范的现象, 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 培养规范的语言习惯与意识; 其次, 要求学生学会锤炼语言, 锻炼语言, 使学生明白网络作文的真谛——网络不具有优化遣词造句能力, 不会帮助人轻易获得灵感, 不会使得人的叙事能力突然大幅提高, 要靠自己平日语言的积累。 要求学生锤炼语言, 锻炼语言, 自动输入营养; 其三, 要求学生, 抒真我性情, 放自我创见, 树健康网德。 表达的权力至少要加上思考的义务 (而不仅仅是宣泄的行为) 才能有 “文学” 的可能, 人是有心智的存在, 要学会承担责任; 其四, 教师应身体力行, 引导学生, 并与学生一起, 加大网络空间的文化内涵, 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精粹。

3. 搜集、 整合信息, 激励学生写作创新

网络作文的最大优点, 便是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许多有关信息, 这些信息都是以页面形式通过超文本技术进行存放的, 学生可以自主查看这些页面所包含的信息, 丰富学习情境。 同时, 对这些信息, 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整理, 对自己选用的材料深入查阅, 写作时就能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

首先,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搜集信息。 教会学生根据写作主题, 列出写作提纲, 根据写作提纲有针对性地在网上输入关键词或主题词等搜集相关信息。 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建成资料库。 其次,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整合信息。信息整合时要提醒学生注意: 一要辨别信息的真假; 二要根据所搜集信息价值的大小对信息进行取舍, 培养学生的信息价值感; 三要对信息进行分类。 把重复的信息, 作用很小的信息删去; 四要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辩论、 归纳和总结分析, 从而使问题得到升华。 同时, 防止学生缺少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盲目地剪贴资料, 简单地堆砌信息。 其三, 教师要激励学生写作创新。教师要求学生在归纳信息的基础上予以超越, 才能内化为知识, 生成崭新的思想。 拒绝复制, 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要让学生知道粘贴成文的文章若不动脑筋, 下载的只是别人的思想, 无法生成自己的崭新思想。

4. 交互评议, 提高作文讲评效率

网络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广泛的交流互动。 传统作文以作文本为传播媒介, 给作文的广泛化自由交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网络以其巨大的传播优势实现了作文教学中广泛化、 超时空的交流和评价, 成为推动作文教改的有力武器。 网络作文教学中交流互动的特点, 在作文讲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讲评教学, 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 有利于作文讲评教学信息反馈功能的更好实现; 有利于作文讲评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论性思维能力, 完善作文讲评教学的能力培养结构。

在作文讲评课上, 教师需要将选取的例文及教师的点评通过网络以文本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电脑上, 供师生阅读评改, 这一步工作相当于传统课堂中的读范文、 印发范文和教师口头讲评。 在这一教学过程的准备中,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要在学生网上递交的作文中选出例文。 根据讲评的需要, 选出的例文可以是好的习作, 交由师生一起分析它的成功之处, 也可以是较差的、 有问题的习作, 由师生起来剖析、 评改。 例文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表现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具有普遍性的借鉴意义。 所以, 例文还应较多地从中等或偏差层次的作文中选取, 因为这个层次的作文呈现的问题比较具有代表性, 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讲评, 对平素作文写得好的同学会有所启发, 对差的学生则具有直接的针对性, 能调动全部学生的兴趣。 至于写得好的习作, 可以通过网上的作品发布, 让学生自己欣赏。

传统作文模式基本上表现为信息的单向传播过程, 读者几乎只有教师一人, 在信息循环过程中不能引起足够的反馈效应, 只有作者缺乏读者的尴尬局面使学生陷入了极其被动的窘境, 也使写作失去了交际功能, 变成了毫无生机的枯燥机械的训练。 网络作文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 使信息交流的传播过程变得十分顺畅, 突破了传统作文本造成的交流的时空限制, 可以在老师、 班级同学、 甚至学校、家长、 社区的广泛交流和共同评价。 在网络教室里上作文讲评课, 学生可以点击任何一位同学的网络作文进行阅读, 并在留言板上留下自己的点评意见, 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教师也可在课堂上组织全体学生对例文加以点评。 上海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方仁工说:“网络作文改变了以往那种学生写老师批的单向交流的状况, 能让学生参与社会, 畅所欲言。”

当然, 在讲评课中学生自由点评之前, 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点评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以避免学生漫无边际的胡乱点评。 而且, 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评论习惯, 在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时, 要学会尊重他人, 更要善于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 比较各种不同的修改思路, 从中选出最佳的修改方案。

5. 作品成果化,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写作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以往的教师批改, 学生只能看到作文修改的结果, 很难了解教师修改作文的思路和过程。 跟学生面对面批改又不现实,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 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难题。 课堂上, 选择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 当堂 “解剖麻雀”。 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例文, 学生参与评议和修改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而且, 网络所提供的快捷便利, 更容易使学生与网上其他兴趣相近者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交流、 协商、 修改。 在这种修改方式中, 每个学生都是教师, 都是医生, 能对习作的不当之处当场进行修改, 学生也乐于参与这种新颖的方式, 特别是看到自己的修改能使一篇文章获得 “新生” 时, 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 时间一长, 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修改作文的氛围。 有了教师的指导, 同学的启发, 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修改的基本技巧, 并逐渐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

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修改好的作文, 不像传统作文一样被束之高阁, 而是可以自愿地、 自由地在网上发表。 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文章随时可能被读者阅览。 这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大的, 学生的写作激情可能就被调动起来了, 有的同学甚至喜欢上了写作。 也可以把学生作文打印出来, 编辑成册,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这些积极做法都是促进学生爱上写作的不竭动力。

学校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 创办作文小报或编辑作文集, 让学生为报刊命名, 写序言, 编插图, 设计封面。 还可以组织全校学生上网浏览作文, 开展班级竞赛, 评选校园网络文学作家。 这样就为所有的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文学芳草地, 使学生在网络世界里自由翱翔。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 大课堂观, 大作文观, 促进现代教育技术, 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的能力。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学会主动获取信息, 自主选材, 自主立意, 自由表达, 自主修改, 说真话, 抒真情, 在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海龙.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 1.

[2]乔安娟.关于网络作文教学的探讨.教育探索[J].2004.3.

[3]张建冲.论网络用语与语文规范化.电化教育研究[J].2003, 4.

[4]黄军勇.网络传媒时代与初中语文教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J].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 .2004, 3.

信息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英语教学,必然趋势,应用

前言

一直以来,高校的英语教学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承担着拓展学生思维和知识领域的重要作用,而高校英语教学发展一直都与时代脱节,遵循着刻板守旧的教学方式,大大偏离了当前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也偏离了教育体制的改革进程,因此,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和社会的发展,针对性的应对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信息化不足的问题,找到信息化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措施,才是高校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的必然趋势

1.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自从互联网和计算机开始普及,信息化的进程也更加迅速,对于教育教学体系来说也是如此,高校是培养素质型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为国家输送素质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也正因如此,高校的课程教育应当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对与高校的英语教学来说更是如此,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国际联系越深刻,英语的重要性就越大,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也重视起英语教学的客观实际作用,但却固步自封,与时代脱节,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教学,大大压制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应当与信息化相结合,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对英语人才的要求,信息化可以辅助英语教学更加科学合理,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更有利于促进英语人才的进步。

2.教育体制的要求。教育体制是我国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的重要体制,少年强则国强,教育乃国家之本,由此可见,教育体制是高校教育的指路明灯,也是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思想引导。信息化已经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动力,在各行各业均是如此,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与信息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学科教育教学时遵守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化加入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使二者相互促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程,同样的,教育体制的完善也会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提升。

二、信息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听说教学。所谓信息化教学,即利用先进信息科技对高校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要贯穿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而英语是语言学科,其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将信息化教学加入这四个方面,将直接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首先就是听、说教学,之所以将二者放在一起,是由于先听才会说,让学生做到边听边说,才是成功的语言学教学,而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意识到信息化对英语教学的帮助,例如,传统的听说教学是由教师播放听力,学生根据听力答题或朗读来提高听说能力,而融入信息化教学的英语教学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为学生播放听力的同时于多媒体上圈点或描绘出重点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本次听力的重点,有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框架,也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2.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难点,这方面的教学并非难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高校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良好的判断力和领悟力,学习能力并不弱,因此,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普遍采用范文讲解的方式要求学生记录和记忆,内容枯燥而缺乏创新,信息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想要讲解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可以避开范文,而是在互联网上选取名著原文节选,如《哈姆雷特》选段,让学生边阅读选段边播放这一选段的话剧场景,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枯燥的单词中,而是进入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可以学习到阅读的相关知识。

3.写作教学。众所周知,写作教学是语言学科的综合性教学,其中既包含听说,也包括阅读,而想要加入信息化也是最难的部分,这主要是由于写作需要付诸于纸面,信息科技再先进,也无法替代纸张的传统作用,实际上并非如此,现代通讯技术发达,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供人们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以伙伴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流与沟通,尝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创建QQ群、微信群、论坛等交流平台,经常性的发送一些写作技巧、值得阅读的英文书籍、杂志等,吸引学生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教师还可以规定在这些平台上的交流都要通过英语对话进行,无形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更打破了写作教学局限于课堂的时空限制,非常有助于高校英语教学的完善。

三、结论

总而言之,信息化的重要性实际上与英语的重要性一致,而由于教学规划和教学内容等问题,这两种重要的教学内容一直都无法有效结合,针对这一点,高校英语教师必须要意识到信息化教学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必然趋势,并根据语言学科的重要内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制定将二者融合的有效方式,从而带动高校英语教学的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婕,龚薇.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信息化教学法 篇9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教育部于2012年12月举办了首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此次大赛覆盖1 466个专业, 有来自全国的36个参赛队共1 146位教师参加, 参赛作品达406件。比赛项目分中职组与高职组, 后者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网络课程比赛3部分。笔者有幸进入决赛, 作品《局部解剖学—结肠下区 (盲肠与阑尾) 》获得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三等奖。2013年, 我院两位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双双获得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二等奖;2014年, 我院一位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二等奖;2015年, 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中, 我院3位教师分别参加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及信息化课程教学比赛并取得佳绩, 其中一位教师取得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结合近几年的参赛经验, 笔者认为目前职业院校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 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明确指出, 要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 加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 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 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 建成支撑学生、教师和员工自主学习和科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

1.1 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现状

目前, 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资源较为丰富, 以我院为例, 现拥有CNKI、万方等数据库, 在线教学视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天使之城自主学习空间等网络学习资源;数码显微实验室, 数码局部解剖实验室等多媒体教室;药学系仿真实训软件、生理学RM624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等数字化教学仪器设备、软件等。但3Dbody、仿真实训软件等高端信息化软件较少, 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自主研发的Flash素材也较少, 而且各种资源相对松散。因此, 需要有效整合各系各专业的信息化资源, 进一步完善天使之城自主学习空间, 使所有信息化资源均可在天使之城便捷获取。

1.2 探索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途径

笔者通过网络将数码实验室与数码局部解剖实验室、图书馆数据库进行三方联动,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 为学生提供信息化学习平台。先在校内尝试应用手机无纸化考试系统, 学生通过手机即可参加考试, 网站自动评分, 这也是我院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创新之举。为增强天使之城学习空间的可及性, 笔者建议向学生开放校园网, 方便其在宿舍、校园通过手持设备 (如平板电脑、手机) 等终端随时上网, 使学习变得无处不在。

高职院校应多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为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营造良好氛围、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如我院成功举办的2013年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重点考核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来自各系 (部) 的18位教师参赛, 现场展示了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并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参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艺术性和新颖性突出, 展现了教师的娴熟技能、良好风貌和综合职业素养, 进一步提高了数字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支持能力和水平,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 充分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目前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中常出现以下困难: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重, 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宣传力度不够;对信息化教学平台缺乏足够的认识, 不敢肯定、不愿尝试;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不合理, 不能满足教学和管理需求;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参次不齐, 部分教师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手段;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等[1]。

2 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 促进教学设计改革

教学设计是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要素和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及学习效果评价。

2.1 信息化教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需在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及要素, 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2]。

信息化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师生间的交流等方面, 都与常规教学明显不同。例如, 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时, 需要考虑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可及性、文献检索能力等;课前布置预习任务, 学生在网上作答或讨论, 课上进行信息检索;教学评价方面增加课后在线测试, 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值得注意的是, 教学设计时要避免信息化手段的简单堆积, 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的放矢, 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

2.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育界提出混合式学习概念, 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理解, 混合式学习就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 (Face to Face) 和数字化学习 (E-learning) 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在我国, 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积极引入E-learning, 使之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既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也可以弥补网络教学的不足, 让E-learning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优势, 同时也使课堂教学高效、集中的优势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3]。

2.2.1 微课与慕课

近几年兴起的微课教学以及2012年以微课为基础的慕课在美国顶尖大学的迅速发展, 对我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冲击。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全程。一堂微课只有10~20分钟, 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高效学习;学生如有疑问, 可反复观看视频直到理解为止;在线观看视频时, 经常会有插入的随堂测试题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随堂考核教学效果良好[4], 而课后的在线测试可以及时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反馈。

以微课为基础的慕课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其既不同于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进行的远程教育, 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 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慕课具有以下3个特点: (1) 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注册, 课程进入门槛低, 只要拥有一部联网电脑, 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 (2) 前所未有的透明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情况、时间选择课程, 完成注册后, 按要求完成学习环节, 进而获得学分、取得证书。 (3) 优质教育资源前所未有的易获得性。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选修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

2.2.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尝试结合混合式学习及微课、慕课教学, 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去探索。

(1) 在标本识别与考核的教学设计中引入微课元素。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中, 可尝试在标本识别与考核的教学设计中引进微课元素。由教研室对教学标本或标本盒进行编号 (如运动系统中的骨学标本标识为GX001、GX002等) ;根据各系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确定考核内容, 制作微视频 (5~10min) , 形成各主要器官以及结构的标本讲解微课资源库;上传视频至天使之城自主学习空间, 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在线观看标本讲解视频, 边看标本、边听视频讲解, 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 体现“教中学”理念。

(2) 开发系列微课, 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针对三年制高职学制短、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 在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教学中, 可适当开发系列微课, 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 供学有余力或考虑专升本的学生自学。

对于学生而言, 微课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其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求, 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 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可应用到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的标本考核中。

3 结语

总之,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只有注重借助信息化浪潮, 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与手段, 加大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力度, 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竞赛, 以赛促建、以赛促教, 才能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促进教学设计改革,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仍面临许多困难, 如信息化教学尚未日常化, 尚未形成信息化课程体系, 信息化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根深蒂固等。因此,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 需努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赤卉, 曾慧, 王维民.科学管理优化服务切实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7) :21-22.

[2]段玉斌, 毕辉, 裴建明, 等.基础医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3) :493-494.

[3]詹秀菊, 刘秀峰.信息化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中医教育, 2009, 28 (1) :50-52.

信息化教学法 篇10

在新课改下,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方面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成为现代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下面笔者就对信息化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促进高中政治教学不断发展。

一、 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高中政治知识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领域,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息化教学可以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另外,信息化教学还可以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1.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

高中政治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课件集图片、声音、视频、文字于一体,能够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枯燥的政治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例如,在教学“消费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展示不同消费观的典型表现,让学生自主判断哪种消费观是正确的、哪种是不正确,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谈论什么是正确消费观,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这样就能把课本上的抽象知识融入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知识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政治知识。对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税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关于明星偷税漏税的新闻报道,然后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探讨。这样就可以把枯燥的政治知识变得有趣,从而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3.合理整合知识,加强对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和巩固,就会遗忘知识。传统的复习方法非常耗费时间,效果也不好,而且高中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迫,对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合理整合知识,加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例如,在教学“生活与哲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提前设计好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进而合作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4.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相关视频、图片等资料,将抽象的政治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突破高中政治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最能体现国家宏观调控的事例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宏观调控的理解。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 篇11

数学本身偏枯燥,运算公式和运算方法,定理和定义,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背诵学习,熟记于心。一味地讲授这些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上课走神走思,不注意听讲,学习的效果自然就比较低。此时,就需要引入信息化技术,将书本的知识用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呈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兴趣,激发她们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课时的时候,我把各种物体的图片通过多媒体一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蝴蝶、蜻蜓、树叶、足球等,让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在展示了几幅幻灯片之后,学生们就纷纷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将这些物体从中间划分,两部分是对称相同的,这样直观有趣,学生们丝毫不会感觉枯燥。

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信息化教学,利用强大的多媒体技术,丰富的多媒体资源,逼真的声音画面效果,可以有效的带动课堂节奏,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去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感受乐趣,抛弃死板的黑板、课本和作业,学生学习的热诚会大大提高,才会做到主动的学习。

例如,在教授“几分之一”这一课时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小动图,妈妈在给儿子和女儿分水果,橘子4个,苹果2个,芒果1个,西瓜1个,这些东西要怎么合理的分给两个孩子呢?学生们议论纷纷,而我让不同的学生回答他的看法,并且用课件演示出来,橘子和苹果都顺利的分完了,而且两个人所得相同,我适时的说出这就是“平均分”,但是芒果和西瓜都是一个,分配成了问题,动图继续演示,此时爸爸回来了,那水果要如何分配给三个人呢?此时就需要导入新的内容“几分之一”了。如此讲课,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一直在开动脑筋思考,活跃了思维,开发了大脑,学习的劲头很足,主动性也大大的提高。

三、以动制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在以往的教学之中,往往是教师一个讲台,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就完成了课堂的教学,在讲解的过程中显得异常的生硬和苍白,时间一长,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低下,上课精神涣散,劲头不高,开始疲倦打瞌睡。信息技术的使用,通过色彩、声音、视频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她们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以动制静,动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例如,在进行“求三角形面积”这一课时的教学时,直接将公式教给学生,学生们对于公式的记忆不深刻,或者无法完全理解。于是我便找了一个教学视频,通过动画演示给学生。将三角形进行一定的旋转,可以将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此演示之下,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三角形是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个定理,公式自然也就牢记于心了。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授课提供了更多动态的可能,便于课件和内容的展示,让原本死板和课本上的知识活灵活现的展现,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我们必须要熟练的运用。

四、提高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死记硬背一堆公式和定理,而是在生活中真正的掌握和运用,而小学阶段的数学更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之中频繁用到,一定要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她们的创新意识,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时的时候,学生对于圆和其他图形的面积和对比很是抽象,无法想象其中的不同,于是我便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采取固定的周长,分别围成不同的图形,对比放在一起,让她们观察不同图形之中的细微差距,然后再通过具体的数据运算,得出最后的结论,圆的面积是最大的。如此教学之下,学生的思维很是活跃,可以有效的培养她们的创新能力,举一反三。

五、优化教学结构,开拓教学道路

信息化教学运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随着它的越来越普及,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也在不断的增加和深入,新的教育改革已经到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教师认真学习,优化结构,开拓新的教学道路。同时学生的学习思维也需要转变,多媒体互联网不止有吸引人的电影、音乐和游戏资源,还有着大量的学习教育资料,要合理的运用,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不是沦为消遣的工具。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化教学也在逐渐地完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灵活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创新数学教学的新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及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瑾.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创新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上一篇:自适应教育下一篇: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