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探究性

2024-10-01

古诗词鉴赏探究性(共8篇)

古诗词鉴赏探究性 篇1

高考中诗词鉴赏主要考查鉴赏诗词中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的能力。其中形象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在这里主要谈谈对诗词形象进行鉴赏的方法。

一、诗词形象的含义及分类

诗词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 它可以是人物形象, 也可是景象和物象。

二、如何鉴赏形象

1. 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 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 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因此, 我们在鉴赏人物形象时可以运用这两个方法: (1) 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 (2)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如陆游的《诉衷情》,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 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 景物形象

鉴赏景物方法:抓景物特点, 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提问方法: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景物+特点+情感。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

诗中景物点染出生机勃勃的早春农村风光, 组成一幅富有生命力的画面, 可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

3. 鉴赏物象

(1) 抓物象的特点; (2) 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 又直又硬。

这首诗托物言志, 以“小松”喻人, 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 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卑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 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提问方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

答:物象+特征+情感。

三、诗主情

中国古代诗词往往不是直抒胸臆, 而是借助一定的景、物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或借景抒情, 或托物言志。经过长期的运用, 结合景、物的特征, 人民的风俗习惯, 各种景、物有了自己固定的含义象征、感情寄托, 这就形成了意象。因此我们还可以抓意象的特殊内涵来鉴赏形象。

分析意象时要注意两点: (1) 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在具体的诗篇中, 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 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 (2) 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 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 鉴赏诗词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

古诗词鉴赏探究性 篇2

清代: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译文

在那一片月明如水的夜里,白色的茶蘼花凋谢了。篆香已经燃尽,可是我却还没有睡着,早起的乌鸦已经开始啼叫,又是一夜不成眠。

丝丝的寒冷透过微薄的锦衣,不要再倚靠栏杆远望了。那灯要燃尽,鸿雁犹飞的情景是最让人伤怀的啊!

注释

谢却茶蘼(túmí):荼蘼:落叶或半常绿蔓生小灌木,攀缘茎,茎绿色,茎上有钩状的刺,上面有多个侧脉,形似皱纹,夏季开白花。王琪《春暮游小园》:“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篆香(zhuànxiānɡ):盘香,为篆字形状。

嫩寒:轻寒,春寒。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无奈。

阑干:同“栏杆”。

赏析

全词都从对方落笔。这是一个夏初的夜晚,繁盛的荼蘼花已经凋落殆尽,窗外,一片如水的月光倾泻而下。自己所思的伊人正独立窗前,呆呆地望着月色出神。这个情景跟杜甫《月夜》诗所写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何其相似,望月思人、借月传情是千百年来怀人者共同的精神依托。荼蘼被赋予了一层伤感的、悲情的文化内涵,苏东坡说:“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此外茶蘼在佛教中也有寓意,有人以为它就是所谓的彼岸花,这就给荼蘼赋予了更多的让人联想的深意。所以纳兰以一句“谢却荼蘼”开头,点出时间的同时更传达了春华殆尽的含义。古人常以春花象征人的青春时光,短短一句“谢却荼蘼”,包含时光流逝、青春虚度的感叹。后面诸句都是在这种情怀下的延伸。“一片月明如水”一句极为醒目,在一片明月如水的夜色中,荼蘼慢慢凋零。情景交融,如此紧密。然后,或许是不忍卒观这窗外景致,倦眼目乏,将眼神又放回闺中,篆香也殆尽。“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篆文盘香早已消尽,月亮也已西落,女主人公仍然难以入眠,似乎怎么也忘怀不了对窗外荼蘼谢去的伤感,一声早鸦又将深思勾去。篆香消说明一夜已尽,主人彻夜未眠。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女主人公一夜未能入眠,干脆起身,倚栏远望,希望能看到一点郎君归来的讯息;但杏眼望穿,没有一点踪迹。单薄的罗衣难以抵挡的,不只是初夏早晨的轻寒,更是孤寂之心的凄寒。这两句是化用张先《醉落魄》词句:“朱唇浅破桃花萼,倚楼人在阑干角,夜寒手冷罗衣薄。”休傍,显示出词人对所思之人的关切。

“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最让人生愁的是,女主人公从早望到到晚,也没有心上人的丝毫踪迹,只看到了回归的大雁一队队飞过天空。“最愁人”包含了两重意义:雁归而人未归,令人生愁;自古有鸿雁传书之说,可徒见雁行飞过,却无行人只字信息,如李清照《一剪梅》所言:“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更引发人的无限愁绪。词人以景结情,留有不尽之意。

这首词是长夜怀人有思之作。词中没有对人物心理的直接揭示,而是通过意象的烘托,环境的营造,气氛的渲染,委婉曲折地传达出人物内心细腻真实的感受。

★ 《八阵图》诗词及鉴赏

★ 李白诗词鉴赏

★ 《木兰花》诗词鉴赏

★ 清平乐诗词鉴赏

★ 立冬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示范

★ 纳兰性德诗词

★ 壮士篇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 时代背景 意象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词的意蕴丰富,饱含了诗人无尽的思绪。古诗词鉴赏作为高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因为在加强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联想等思维创造。但是古诗词由于特殊的体式、短小的语句、专门的手法等,在内容上学生很难理解。其实古诗词的鉴赏有很多规律可循,只要抓住其中的规律,鉴赏古诗词就不是一件难事。接下来笔者就从几方面来研究古诗词鉴赏的方法。

一、从时代背景探究

时代背景也可以算在作家的生平里,是他们人生中所经历的,但是在一些大的背景下,作家在创作的诗词中往往都会带有这个背景下的感情,在鉴赏古诗词时,如果学生了解到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那么抓住这首诗词的主旋律就很容易了。下面我们就探究一下时代背景下的诗歌风貌。

只要提到杜甫,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史之乱,为什么会联想到那使社会民不聊生的战争呢?这是因为杜甫在创作诗歌时所处的背景就是安史之乱。在中学所选杜甫诗歌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他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做的。我们看到杜甫的诗,首先就应该想到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面貌,诗人的心情。杜甫的那首《春望》就生动地写出了已经沦陷的长安城,表达了杜甫那忠君恋国的情怀。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的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战乱生活体裁很自然的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但在盛唐时期诗人还是不习惯引战争苦难入诗,他们还没有把眼光转向底层,在这场灾难面前,他们发抒感慨:“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但是只要在安史之乱这个大背景下,诗人心中总会有忧思之情。只要学生掌握住时代的大背景,在赏析这些诗人的作品时,就会围绕背景的感情基调鉴赏。

学生想要多了解大的时代背景,就需要平时多读一些历史大事件的书籍,而且要知道在这一时期都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在进行创作。大时代背景给学生更多的是参考,在鉴赏一首毫无头绪的诗歌时,想要真正的读明白一首诗,需要非常丰厚的文学功底,还需要各种鉴赏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从诗歌意象探究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特殊的含义,而且在不同的诗中同一意象所蕴含的意思基本相似。我们看下面这些代表性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各种植物(如花、叶、树)的意象运用则更是频繁。以一种静态的生命形式来呈现动态的思想情感,可以更好地将激烈或细腻的内心隐藏在含蓄的外衣下,达到丰富诗歌层次的效果。你可以记住一些特定意象所要表达的感情,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月亮,经常表达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还有很多意象就不一一举出,这些意象需要在平时多多积累,有很多是由典故而来的,有的则是从字面的意思而来,有的是从引申的含义体会。

诗歌的意象在诗歌中具有固定性,就是上述所说的专门的意象表示专门的意思,但是这也不是确定的,意象还是具体有跳跃性的,所以更需要具体的分析,不能局限在条条框框内,诗歌鉴赏还是需要自己总结出最好的方法。

三、从诗歌的内容探究

诗歌言简意赅没有白话文那么清楚易懂,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需要把古诗词翻译成现代文,这样更容易把握诗歌的思想倾向,对学生鉴赏诗歌是非常有益的。

“诗言志,文传情”[2],学生要抓住的诗歌内容就是“志”和“情”。怎样能准确地把握它们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中就是实景实情的真实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的躬耕感受,但这首诗不仅仅写的是感受这么简单,通看全文,再用之前所举的鉴赏方法能够得知,其实作者陶渊明是在隐逸地表现出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而他更喜欢的是接近自然纯洁无暇的生活状态,宁愿在身体上多份劳累,也不要在仕途上你争我夺。

诗歌内容的探究方法在实际的鉴赏诗歌的活动中不是很容易的,因为有些诗歌晦涩难懂是没办法靠了解诗歌内容来抓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所以探究诗歌内容的方法是作为前面叙述的方法的辅助方法,不具有代表性。

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考试中作为一道分值比重较大的题出现,是很多学生比较棘手的一道大题,因为平时阅读古诗词的文献量不够以及对诗歌鉴赏没有一个系统的分析体系,导致这道大题频频失分。其实诗歌鉴赏是有规律可循的,上面笔者就介绍了在鉴赏古诗词时常用的鉴赏方法,还有很多方法需要学生自己在不断地大量做题时摸索,当然诗歌鉴赏前提是必须掌握一些名品大家,这需要平时的多多积累。掌握了好的方法,才会使古诗词鉴赏更上一层楼。

注释:

[1]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70页。

[2]莫砺锋,黄天骥:《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122页。

参考文献:

[1]周金声.论诗歌鉴赏过程[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03).

[2]葛宇虹.意象与诗歌鉴赏[J].课程教材教法,2001,(09).

[3]曹鲜彩.让我们走进诗歌的心灵—谈诗歌的鉴赏的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S1).

[4]常青.引导学生感知诗歌意境的有效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5]袁行霈.感受 联想 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

高职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篇4

一梳理古诗基础知识, 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1梳理古诗的写作特点

古典诗词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 主要有:

在格律方面, 古诗讲求平仄、押韵、对仗。

在表达技巧方面, 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对偶、双关、通感等修辞手法;有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衬托、抑扬、白描、渲染等表现手法。

在语法方面, 唐宋诗词常见的方式, 主要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古诗词洋溢着美妙意趣, 但与现代汉语差异甚大, 做好了古诗特点的分析和梳理这一项关键性工作, 犹如给予学生一把开启古诗宝库的钥匙, 能引领学生读通诗句, 读懂诗意。

2归纳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

为学生展示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 既便于鉴赏同一诗人的作品, 又有助于借鉴其他诗人的作品。例如屈原的诗奇幻华美;曹操的诗沉雄刚劲;陶渊明的诗朴素自然;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杜甫的诗精炼准确;白居易的诗浅切通俗;王维的诗富有诗情画意;高适的诗刚健质朴、苍凉慷慨;王昌龄的诗雄浑高昂、意蕴深沉;刘禹锡的诗朗畅自然、清秀深沉;杜牧的诗气势豪宕又情韵缠绵;李商隐的诗深情缅邈又绮丽精工;温庭筠的诗词华丽富艳;苏轼的诗词雄浑豪迈、气势磅礴;李清照的诗词缠绵悱恻, 锤炼而不见痕迹;陆游的诗悲壮雄浑, 浅易中含深意。

3总结不同时代的古诗特色

不同时代背景对诗人的思想和创作有着不同的影响, 其“作品在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里产生, 在他生活的现实里生根立足” (钱钟书语) 。例如在魏晋南北朝动荡的社会环境下, 诗歌创作有玄言诗、游仙诗、田园诗等, 诗歌的内容主要表现为生死、求仙、隐逸三种主题。而建安诗坛中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歌, 抒发了人生短促而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和渴求贤才的心情, 诗歌用以抒写抱负, 讴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换了一个朝代, 诗歌的思想内涵和气度则完全不一样。例如在盛唐, 国家的强大、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 使唐诗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发展到极致, 不仅出现了田园诗派 (谢灵运、孟浩然、王维等) 、边塞诗派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 而且产生了李白、杜甫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诗人。

二探究古诗思想意蕴, 汲取古诗人文精华

1鉴赏古诗的丰富内容

古诗内容包罗万象, 语言精炼, 描摹逼真,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内容对古诗词加以归类鉴赏, 形成知识网络, 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忧国忧民类:有的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 有的抒写将士征战的壮烈和山河沦陷的痛苦, 有的表达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有的抒发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借古讽今的情怀;人生志向类:有的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 有的叹息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 有的抒发洁身自好、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傲骨, 有的抒发不为人知的愁苦, 有的叙写寄情田园、归隐山林之乐;思乡怀人类:有的抒发羁旅愁思, 有的思亲念友, 有的边关怀远, 有的闺中怀人。

2体味古诗的义理情趣

古诗言理, 或明白晓畅, 或深沉蕴藉, 皆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感人至深。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理之在诗, 如水中盐, 蜜中花, 体匿性存, 无痕有味。”引导学生吟诵古诗中千古流传的良言妙句, 体味诗中饱含的义理情趣, 并以之为座右铭, 为桌上镜, 可以激发学生内心从善和奋进的动力, 可以诱发学生产生仿效的欲望和行为, 这将是一种内心的自我调适, 是一种动情的模仿和修炼。

3感悟诗人的高尚人格

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 可以坚定人生理想志向。例如屈原因高尚理想为世俗所不容, 以致被流放, 但他坚信自己的理想与奋斗将与天地同寿, 与日月齐光, 在流放途中仍眷恋着故都, 担忧祖国的前途命运, “苟余心之端直兮, 虽僻远其何伤?” (《涉江》) 而杜甫从小满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报国志向, 虽然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但他忧国忧民, 忠君报国的信念始终未变, 在仅有的几间茅房为秋风所破的凄风苦雨夜晚, 还盼望“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视死如归的英雄屹立在面前。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让我们看到诗人在临终时仍不忘祖国统一, 爱国之心吐射着赤热的火焰。

感悟诗人宽广达观的情怀, 可以正视人生的困境挫折。例如李白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宏愿, 诗歌既体现“汉魏风骨”的思想内容, 也把浪漫主义手法推向高峰。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 仍坚信自己的前途光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而苏轼是我国宋代多才多艺的一代大师, 在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 也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面对人生的苦难, 却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处之:“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感悟诗人高尚坚贞操守, 可以保持人生的清正廉洁。如王梵志的格言诗“世间难割舍, 无过财色深。丈夫须远命, 割断闇迷心。”劝告人弃恶从善, 讲求陶治心灵。而贾岛“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剑客》) 透露出一股豪侠骨气和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陶渊明不受“为五斗米折腰”的屈辱,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宁可弃官归田, 在田园生活中和百姓同甘苦的高贵品格, 曾被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引以自励。这些优秀诗作, 有着深刻思想, 是培育爱国之心, 陶冶高风亮节, 砥砺志气的绝好教材。

三拓展古诗学习活动, 陶冶学生人文情怀

1营造诗歌校园文化氛围

可以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 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活动, 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网络、校刊等, 营造一种诗歌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开设古诗专题讲座, 成立课外古诗研读小组。还可以开展“古诗吟诵擂台”、“古诗译写大赛”、“古诗今说论坛”等活动, 把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与时俱进地融为一体, 使古诗学习成为师生乐此不疲的校园文化生活, 推动形成议古诗、论古今、促高雅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2建立诗歌研修学习网站

设立古诗赏析、古诗论坛、名师解读、名师交流等多个板块平台, 挂网古诗教学相关资料, 链接校外古诗学习网站, 突破教学的时空界限, 为学生打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网络空间, 以利于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多元性的个性化解读。

3开展诗歌研究性学习

生生互学, 分享信息。例如在辛弃疾词的鉴赏过程中, 分组分工协作搜集《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等词的鉴赏资料, 进行阅读整合, 做成PPT课件, 在校园网上展示, 分享小组学习的成果,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讨论评价;访师求学, 博采众长。在研究性学习中, 学生可以向古诗专题讲座的老师当面请教, 还可以通过网络向素未谋面的外校专家学者求教, 访师交友能更好地扩大视听, 博采众长, 增长知识;以写促学, 在写中学。读诗容易写诗难, 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敢于学写诗作, 互相评改诗作, 互相推敲字句, 切磋学问。学到写时方知少, 方知古诗词内涵的博大精深, 方知自已学识的浅薄, 写诗的困境和求成欲望将促进学生把古诗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这可能让他受益终生。

经典古诗以其对人生的透彻感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炼的语言, 使其在人文教育领域独领风骚, 千百年来起着感化人、教育人、凝聚人、塑造人的作用。经典古诗小学、中学、大学都要学, 青少年要读、中壮年要读、老年人也要读。人的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人生阅历不同, 对同一首诗词感悟的程度就不同。高职院校如能把握大学生阅历较多、思想活跃、情感经验丰富的特点, 制定好开展古诗学习的教学策略, 以灵活生动的方式组织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古诗词, 更好地理解、品味其丰富深邃的意蕴, 汲取古诗的人文精华, 对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 完善其人格, 让他们拥有更阳光的人生, 于社会于自身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炳贵.婉约词与豪放词鉴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155-159.

[2]于非.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368-396.

[3]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466-472.

[4]王洋.唐诗三百首[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4:334-335.

古诗词鉴赏探究性 篇5

从上表中高考篇章结构类设题的角度来看,有几种答题思路总结如下。

一、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

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当然也有先情后景的。下笔即写情,类似开门见山。从具体的形式看,各有不同:有时间空间结构的。也有前后文形成转折的;有前后照应的,也有层层深入的。着眼于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的构思特点、结构层次等的分析。

例1

(2011年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选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思路解析】“构思脉络”,即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它往往对应着文章的层次。本诗可分三层,而且层次清晰:先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代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承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

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二、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古代诗词中往往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景,或者是情。线索往往体现在诗词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诗句。叙事诗中的线索,往往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在情景交融的抒情诗中,线索往往把意境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着眼于对诗歌线索的考查,往往注重对诗歌情感变化层次和一篇之纲的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和句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诗歌关键位置上的抒情议论句。

例2(2010年重庆卷)

菩萨蛮·北固题壁

[清]郭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变化的分析,要结合全词的内容来理解。从上阕看,作者“愁”的是“青山欲截江流”且“山山不断头”,连绵的山峰阻拦让作者为江流而愁。而到下阕时,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他笑山的孤弱无力,一个反问“能留侬住无?”借江水不能留住自己,表达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感情由“愁”而“喜”。这里的情感变化其实正是诗歌的线索。

参考答案:不矛盾。上阕因同情江流被群山所阻,作者为之忧愁;下阕因看到山势孤立,不能阻挡自己的前行,乐观自信而笑。

三、对关键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

古诗词在结构上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起句就是开头的句子,其作用是总领全文,一般有渲染气氛、埋下伏笔、提示下文、奠定基调、点明题旨等方面的作用;中间的句子往往是承句,一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铺垫和蓄势;意思发生转折的句子就是转句,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通常是诗歌的关键处;结尾句就是合句,通常有总结全诗、点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3(2011年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开头的特点。题目问的是“开篇有何特点”,指向性不明显,可以从结构特点、表达特点上来考虑,也可以从语言特点上来考虑。从表达上看,作者开篇就进行议论,“今古河山无定据”,指古往今来,大好河山并没有一定属于谁的准则。首句破空而来,对苍茫大地之变化无常作了哲理性思考,奠定了全诗的深沉雄浑的格调。从结构上看,统领后面的景物描写。

参考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四、对关键词语结构作用的考查

诗歌的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或是诗眼,或是统摄全篇,或是收柬全诗,或是线索。在高考篇章结构的考查中,命题者往往着眼于关键词语在结构上的主要作用,从各个角度设置题目。

例4(2005年湖南卷)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登崖州城作

柳宗元

李德裕

海畔尖山似剑芒,

独上高楼望帝京。

秋来处处割愁肠。

鸟飞犹是半年程。

若为化作身千亿,

青山似欲留人住,

散向峰头望故乡。

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关键词在诗歌结构中的作用。两首诗歌的重心都在于登高望远,见山发感;两首诗,同为远眺,同为写山,有同有异,可比性强。具体考查炼字,命题者给出了示例,先分析李诗“望”字之妙,包含四个要点:其字出现的位置(首句)、写法(实写登楼)、结构上的作用(引领全篇)和包含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两首诗同样着一“望”字,但所处位置不同,李诗在篇首,作用同上,柳诗在篇末,收束全诗。其作用可仿照提示进行回答。

参考答案: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古诗词鉴赏探究性 篇6

第一步:读题目

诗词的标题, 具有“眼睛”的功能, 是“心灵的窗户”。如果能透过这个“眼睛”去分析理解它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 那么, 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古代诗词的主旨。所以, 我们要关注题目, 读懂题眼。古典诗词的标题, 有的包含诗词的主要内容, 有的显示诗歌类型, 有的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有的点明情感, 有的明确季节, 有的指出吟咏对象等信息。当然, 诗词的标题信息并不是单一的, 有的诗歌题目包含很多信息。如《咏素蝶诗》交代了写作对象 (素蝶) , 点明了诗的类别 (咏物诗) , 暗示了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征人怨》交代了写作对象 (征人) , 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怨) , 暗示了诗的类别 (边塞诗) 。只要我们抓住标题的重要信息, 就能触及诗词的核心。

第二步:读作者

北宋苏轼的词豪迈旷达, 南宋陆游的诗颇具爱国情怀, 了解了诗人, 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根据熟知的作者的生平、遭遇、所处背景, 以及创作的风格, 猜想诗歌的情感倾向, 以便于理解把握诗人的情感。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歌表现出的豪放风格、非凡自信、独立人格, 凛然傲骨、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出芙蓉的美, 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他的诗歌多抒发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 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 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而南宋词人辛弃疾, 早年参加抗金义军, 归南宋后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其词主要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因此, 平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主要诗人及其创作风格。

第三步:读注解

古典诗词鉴赏试题中, 给出的注解, 或交代写作背景, 或提示作者生平, 或介绍有关人物、地名, 或解释有关事物、典故。诗歌的注解隐含的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鉴赏诗歌。所以, 应该认真阅读, 对照试题, 反复斟酌。

宋代孔文仲《秋夜二首 (其一) 》中的注解:孔文仲生性狷直, 为官廉洁, 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 因而被罢官。作答时参照注解了解了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性格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主旨。首联写景, 融情于景。窗是破的, 可见其生活清贫;秋是寒的, 可见其心境凄凉。加之孤枕难眠, 更显出诗人的孤独与愁苦。颈联、尾联用比喻与象征手法, 抒发了诗人志存高远却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

第四步:读诗句

对诗歌正文的把握, 除了整体感知之外, 还可以关注一些关键点。如:意象、情感词、时间地点词、写景句, 等等。抓住这些关键点就可以更便捷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2年高考江西卷秦观的《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 泪难收。犹记多情, 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 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 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诗中出现“杨柳”“飞絮”的意象。“杨柳”“飞絮”的意象既表春景逝去, 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正是抒发了诗人暮春伤别之情, 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第五步、读题干

在做古典诗词鉴赏试题时, 我们必须认真审阅题干, 因为题干除了规定必需的答题思路和要求外, 更具有某些暗示作用。这些暗示, 或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 或暗示诗词的主要内容, 或揭示诗词的层次关系, 或指出诗词的重要句子, 或归纳某些表现手法。问题的设置是围绕高考考点而设计的, 如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 等等。从问题入手, 准确把握题目考查的知识点, 然后搜集相关信息, 酝酿答题。比如我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其一) 》时曾设置了两个问题:“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图?”“本诗是怎么描写田园风光的?”这两个问题的表述很相近, 学生往往会混淆。其实仔细审题就会发现, 第一个问题是属于分析意境型的题目, 第二个是分析技巧型的题目。学生认真审题干就会明确答题思路, 否则可能导致不知怎么答题或者易答错方向。

高中语文古诗词探究性教学探讨 篇7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传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就某一特定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获得深刻认识的教学方式。下面就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出发,着重探讨一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探究性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逐渐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即使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当完成探究任务后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获取难得的经验,同时也促进学生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探究性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枷锁,使得看似枯燥无味的古诗词富含灵活性与生动性。更重要的是,探究性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张开思考的翅膀,学会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获得真知,真正达到现代教育中智育与德育的双重目标。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讲授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入问题的探究

让学生理解教材,这是探究性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也是问题探究的载体。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教材的启示,并根据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而产生的。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情境探究法、小品演绎法、分组讨论法等,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获得真知。

(二)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

在这个步骤当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剖析古诗词的具体内涵,注重层次性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贯彻语文教学的理念,善于营造与古诗词内容相适宜的意境,让学生突破时空的界限,获得切身的感受,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主动探究问题。例如在《锦瑟》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时间易逝的视频,配上抒情的音乐,突出时间流逝的飞快,告诫我们要学会珍惜。紧接着让学生仔细阅读古诗词的内容,初步理解原文大意。然后便可以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提问:《锦瑟》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李商隐在创作这首古诗时是怎样的心情?古诗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诗中的表现方式对现代有何意义?在这些问题中,每一位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所差距,教师要及时纠正回答中的不足之处,抓住其中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辅助,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探究,创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

这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步骤,也是最关键的步骤,对学生古诗词的文学功底、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在确定探究的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喜欢的问题和喜欢的同伴共同进行探究。

首先,学生要制定好探究的详细计划,包括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方法、探究的意义、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等等。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探究的准备工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开始探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或者上网搜集第二手资料,从理论的层面上升到实践的层面,进行层层剖析,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出新知识。继续拿《锦瑟》这一课为例,倘若探究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比较好的做法就是搜集相关的信息,了解古诗具体有哪些表现手法,再对比《锦瑟》中的内容,看看是否相对应,并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通过自身探究的过程,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内在含义,领悟中华文学的博大精深,从而使学生从古诗词的探究延伸到其他知识的探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得出结论并进行反思

学生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进行最后的总结,教师也可以从中检验自己探究性教学的最终成果。最后这个步骤,教师应该以鼓励、肯定为主,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论作出适当的评价,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促使下一次的探究性教学能够持续顺利开展。

三、结语

教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作用,从旁辅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领悟中华文学的精髓,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并成为理论性和探究性都强的社会型人才。

摘要:探究性教学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新方法、新途径、新探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日渐受到教育者们的青睐。近年来,不少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探究性教学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探究性教学的价值及其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诗词鉴赏之间接抒情的几点探究 篇8

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诗人即景写情,因景生情,此时的景物不再是自然之物,而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意趣迁移到所见之景上,眼中的各种意象就被感染上了作者的情愫,情和景融合在了一起。

如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是诗人闲暇旅途中的所见有感,诗中选择了诸多秋末冬初的意象,木叶飘零,鸿雁南归,北风呼啸,江水寒凉。种种意象,展现了无尽的萧条与凄凉。诗人羁旅在外,客居他乡,睹物思怀,不禁愁肠寸断,泪流满面。诗人借助江上早寒时凄清的景色,抒发了自己怀乡思归的凄楚之情。再如王昌龄的《闺怨》,把深闺里的少妇当作叙述主题,描写从前她一心希望夫君能够早点鱼跃龙门,虽一人只身在深闺但并不觉得愁苦。可是当她登上楼头,春光融融,杨柳依依,田野间随处可见出双入对的踏青之人,而自己却独守空房,与丈夫天各一方,惆怅、惋惜之情不免涌上心头。诗文中生动细腻地表现出闺中少妇的情感变化:自己是否会像这路边的杨柳一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枯黄褪色?一想到此,便悔不该当初让丈夫远走他乡,建立什么功业!诗人用白描手法传神地描绘出深闺少妇的哀怨之情、失落之意、相思之苦。

二、用典言志,抒写心怀

古人在创作时常常会通过典故来表情达意。有时有些内容不便在诗文中直接表露出来,就需要借助一些历史故事、引用前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抑或是抒发对当前国事、自身阅历的感慨。用典会使诗文情感表达更含蓄,更委婉。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选取了四则历史故事来讽喻当时的朝政,抨击当时大权在握的韩侂胄冒天下之大不韪,草率北伐,想侥幸成功的错误行径。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满腔的报国之情,流露出诗人渴望北伐、收复中原的愿望。接着又回想当年宋武帝先后打败了后燕、后秦,从而声名显赫,而宋文帝在战略上急于求成,仓皇北伐,最终功败垂成。由此表明作者想一心收复沦陷的国土,又不想草率行事的主张,想让当朝统治者引以为戒。然后又用汉将霍去病抗击敌人,一直打到狼居胥山,而后凯旋的历史事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至长江北瓜步山时修建行宫的典故,真切流露出诗人力主抗金的雄心。最后用“廉颇虽老,仍能为君王效力”的故事,表达作者忠心不二、报效国家的情感。这首词不失为宋词用典的典范。

三、借古讽今,点明题旨

古代文人墨客常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或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或是关注社稷,关注民生,给读者留下极好的审美体验。

例如,在李商隐的《隋宫》中,提到了隋炀帝征求萤火虫和让百姓在运河沿岸种植杨柳的两件事。而今,曾经的萤火虫已经没有了,而运河沿岸的杨柳却依然栖落着乌鸦。这“有”“无”二字便道尽隋朝灭亡之后的悲戚景象。晚唐的时候,统治腐朽,党争频繁,皇帝则多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作者在诗中提到隋炀帝的事,所用的手法就是借古讽今,李商隐之所以不惜笔墨描写隋宫极尽奢华的生活景象,目的就是挖掘隋朝灭亡的原因,把国家兴衰之理隐喻诗中,劝谏世人尤其是统治者要引以为戒。然而,就像刘禹锡说的那样——“人世几回伤往事”,兴衰成败的故事一直反反复复地上演,而作者却无能为力,只能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寄寓在诗作中,聊以自宽。

总而言之,通过写景抒发内心情感、通过用典表达作者志向、通过前朝故事讽喻当今是间接抒情常用的抒情手段。它们能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或细致微妙,或粗犷豪放,只因抒发情感的方式不同,便有了诗作间的差异,欣赏时要慢慢品读,方能知其味,晓其情

上一篇:计算机数据信息系统下一篇:煤化工企业仓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