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企业仓储管理

2024-10-01

煤化工企业仓储管理(精选12篇)

煤化工企业仓储管理 篇1

摘要:仓储管理是化工单位以生产、供应管理, 进行对设备备件物资计划储存、保养的有关物资进行综合管理, 对所购物资材料、备件进行接收、发放、存储保管等系统的管理。

关键词:物资,经营,保养,分析

仓储管理是对库房的所有备件、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 是供应系统为了利用现有的仓储量来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 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化工生产企业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工艺复杂、生产连续性强的企业, 在保证生产连续、稳定的前提下, 库存量过大会产生增加仓库面积和库存费用, 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 造成资金呆滞, 企业资源闲置;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若库存量过小会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使订货间隔期缩短, 订货次数增加, 使订货 (生产) 成本提高;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

一、仓储分类

1. 设备、备件通常分为重要物资与普通物资, ABC层次分析法就是依据价格进行分解分类的。

A类物资需要仓库计划员重点核实, 此类物资要求单独备注, 每周进行落实、检查其数量和质量情况, 并进行该类物资的使用、保管情况进行登记。 (A类物资通常不应备库, 采取有限的订货量, 杜绝浪费与长时间呆滞。A类物资一般占总库存的10-15%, 但金额能占总库存的60-70%) ;

B类物资是通常电仪备件、材料配件等, B类物资可采取适当的对物资进行加以核对、控制。 (B类物资数量占总库存的20-35%, 但金额能占总库存的15-20%) 。

C类物资是每个车间都需要常用大宗材料, 物资仓储量可多、可少, 有时候可以适当的偏差, 使用周期较短, 可以批量采购。 (C类物资数量占总库存的50-70%, 但金额却只占库存价值的5-10%) 。因此控制好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 也就是要严格控制好A、B两类。

2. 物资材料、备件的需求分独立需求、相关需求。

独立需求指常用材料、配件与实际物资没有直接连系, 现存量是可有可无的。相关需求是指有关联的、成套性的, 通常指一台机上所需带的项数, 需配套存放一定数量与采购周期对应关系。

二、库存增加原因

1. 申报车间对所申报的物资备件的检修出现偏差。对本月的维修计划编制不准确造成的到货后不及时出库等。

2. 申报单位的计划不周全。由于技术不成熟、不完善造成的对材料所需数量的把握上出现误差。

3. 库存管理方法不当。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下造成库存增加。

4. 采购员业务技术不熟练造成物资订货周期过长。

三、仓储量的控制问题

1. 独立需求的仓储控制

独立需求是指物资的实际用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这类物资的控制主要是代储厂家、订货周期。

定量控制库房物资数量。当某件物资数量为指定数量时, 立即采取补充库房的方法来对物资调整供应。定量控制必须具备两个参数:增充物资的代储厂家与订货的批量。经济订货批量的原理是采购总费用发生最少。作为物资采购的源头, 盲目的申报计划、过多的预存采购余量, 势必导致库存积压, 这就要求机动、生产、供应等相关部门对使用单位所申报计划严格把关、认真审核, 控制计划申报的准确率避免盲目申报现象。

定期控制是按库存走势图, 依照往年形势、周期T检查现存量, 并随时进行补充, 补充到最小库存量s。这种仓储控制不分代储厂家与其它供应商, 只要求时间周期。每次订货量可多可少, 而是根据当前仓储量I与规定仓储量s比较, 补充的量为Q=sl。但由于有一定的订货周期, 在订货时还需加上到货期间的消耗量, 这种仓储控制方法也要设立安全仓储量。针对C类物资 (常用物资) , 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寻求有利采购时机, 依据日常消耗量, 适量加大采购量、充实库存, 以求节省采购资金及采购成本。

2. 材料、备件控制

材料、备件的需求指物资的需求量存在相应的相关性。各使用单位应于物资到货后一月内领用 (除有特殊原因或不可抗因素造成暂不领用的情况外) , 超过领用时限, 一率作考核处理, 间接强化使用单位计划申报准确意识, 对确认采购的长周期、高价值物资三月内未领用的, 重点考核;需要变更或取消的计划, 上报单位应及时以变更通知单的形式进行及时的联系。仓储管理ERP系统通过对仓储物品的入库、出库和盘点等操作进行控制和管理, 提高企业的库管人员管理仓储物资, 以达到降低仓储, 减少资金占用, 杜绝物资积压与紧缺现象, 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四、加强库房环节管理

库存是生产所需、申报计划和物资控制的基础。是“以保持生产、维修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资、村料, 包括原材料、设备备件和生产所消耗品等”。

1.

设备、备件合理有效运用。要阻止各类物资僵化, 保持现金流良性循环才能有利润。

2.

物资的最小库存量, 计划员对照以往生产所需的出库量, 特别是不常用设备备件, 不易购买过多数量, 避免技术改进后设备备件积压。如有零库存物资, 物资备库时也要分明ABC类物资后, 进行备库, 避免积压资金。

3.

及时查看月盘点表掌握库存状况, 认真分析库存现关, 杜绝个别物资库存过剩、库存短缺及时弥补。

4.

先进先出的原则, 先入库的物资, 在发放物资时优先出库, 减少仓储物料质量风险, 杜绝物资材料长时间不用, 提高物资使用价值。

5.

一次性出库的原则, 物资出库必须准确、及时及一次性完成, 各车间领取物资必须要拉回自己生产线所属位置。

结语

从以上列举的原因可以看出, 库存增加不仅仅是由库存管理部门带来的, 与其他部门也有密切的关系, 有很大部分是由其他部门的工作差错带来的。因此, 降低库存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苏若卿, 加强物资管理提高生产企业仓储管理水平[J], 科教文汇 (上半月) , 2007, (1) .

[3]赵红, 赵敏, 如何实现高效率的仓储管理.经营管理者, 2009, (04) .

[4]张二磊, 仓储管理运作效率提高途径.中国市场, 2009, (19) .

煤化工企业仓储管理 篇2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广大煤矿企业的共同努力,在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状况还存在很大差距。综上所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客观方面:事故总量依然较高;重大员工伤亡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事故隐患仍未得到有效消除;职工健康情况无明显改善。主观方面:“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牢固树立;“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三基”工作不扎实,部分员工素质差,工作作风不过硬,纪律执行不严格。体制机制方面:体制设置不合理;机制运行不顺畅;结构性矛盾突出。

2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的原因及意义

2.1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的原因

煤矿安全被认为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煤炭企业也试图通过提高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改善材料性能,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加大安全投入来努力消除潜在危险,控制事故,降低损失。虽然初步遏制了煤矿安全生产继续恶化的态势,但煤矿事故高发、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地遏制,许多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治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任重道远。因此,进一步搞好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2.2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的意义

建立煤矿安全风险综合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是判断企业安全程度的关键,通过设计合理的安全风险指标和计算模型,就可以知道企业生产目前所处的安全状态。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对煤矿安全水平的描述方式一般都是定性的,或者用事故统计数据,诸如百万吨死亡率、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来表示。这些“死亡指标”既不能准确反映煤矿当前的实际安全状态,更不能体现职工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定量评价煤矿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当代煤矿风险评价的发展方向。煤矿安全风险指数将是这个体系的标志性指标。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学习借鉴欧美国家风险管理的做法,并利用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指数化的方法,建立模型,评估企业的安全程度。由于安全风险指数是一综合的无量纲指数,用这一理论可动态地反映安全生产持续改善水平,便于对不同区域的风险高低进行综合的横向比较分析,有利于管理部门进行科学评价及制定科学的决策。煤炭企业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将有重要意义。

3总体设计方案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3.1研究内容

在系统分析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研究并提出中国煤炭企业安全风险指标框架和内容。1)应用安全相关理论及矿井常用管理模式,系统研究矿井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确定煤矿的安全风险因素;研究各风险因素对煤矿安全风险的作用机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分类、综合。2)基于煤矿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依据,建立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研究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

3.2研究方法

采用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案,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般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是从安全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出发,考虑指标的充分性、必要性、可行性等因素,主观确定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过程。

3.2.1指标选取基础

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是基于安全科学理论和引发煤矿安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企业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和提炼的基础上构建的。评估指标是从那些零散的、局部的风险因素中提炼的,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反映企业运行状态,因此指标体系来源于风险因素,又高于风险因素。

3.2.2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经历以下四个步骤。1)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因素分析是确定系统的风险范围,将系统内的风险因素逐一列出,作为安全风险评价系统的研究对象。风险因素是评估指标的来源和基础,评估指标必须在找准影响企业安全的风险因素点上,通过分解、提炼、合并和综合后得到。2)理论验证。初选的指标体系未必是科学的,必须对所设计的评估指标进行科学性论证,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3)确定指标体系。根据风险因素,分析所初步确定的指标,在广泛征求现场人员、管理者和专家意见后,把那些不易操作和衡量的指标删除,把彼此有重叠和交叉的指标进一步分解,把反映同一个问题、不同维度的指标适度综合,最终能够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精炼的指标体系。4)修订。为了使确定好的指标更趋合理,还应对其进行修订。

3.2.3建立模型及验证

定量分析就是通过一系列检验,使指标体系科学化、合理化。该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定量分析为重点,建立了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过程主要采用了主观赋值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将所有安全风险评价指标量化,以获得量化的计算结果,方便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运用安全工程学、安全管理学等相关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煤矿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和评估模型进行了规范分析,并运用建立的体系模型进行实践验证。通过对实证分析,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4结语

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包括煤矿固有风险、人、机、环境、管理、技术装备保障、事故及职业危害等因素在内的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研究各类因素对煤矿安全风险的作用机制,为更有效地控制煤矿安全风险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洪杰.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0.

[2]刘汝清.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及应用效益分析[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3]陈宇.煤炭企业生产运营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4.

第二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化工企业的生产组织和实施,离不开系统、科学化的生产管理,而生产管理的永恒话题就是安全。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但追求经济效益必须把安全生产“五要素”即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作为重要前提和基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实践价值,化工企业只有秉承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才能够让企业获得健康合理、可持续的发展。安全评价是我国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的手段,也是现代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种模式。安全评价可以使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被视为事前预测和预防,可以说是安全化工生产的事前管理,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或者说是必要条件。所以,提前完成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对企业管理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化工企业只有秉承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才能够让企业获得健康合理、可持续的发展。

1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企业生产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危险和有害的因素,根据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行为和其他六类危险和有害因素;事故类别分有车辆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20类。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及生产技术、设备、材料、环境等等因素。生产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危险和有害的因素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企业经常面临设备缺、,老化、腐蚀、疲劳、泄漏、辐射、管理不利等各种问题,生产工作人员还不得不在各种危险和有害环境下直接接触,所以,发生事故的概率高、事故预防和控制工作难度也大。因此,有必要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风险源控制和安全评价工作。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潜在风险,一旦操作条件变化,这个过程如果受到异常的干扰或人为因素,造成错误的操作,这种潜在的风险将发展成一个灾难性的事故。火灾与爆炸是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工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事故类型。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使用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辅助材料大多是易燃易爆物品,当管理不当、操作失误时或者使用不合理等情况都可能引发火灾与爆炸。当煤气发生火灾时,火灾是激烈的,不能被扑灭,风险也极大。中毒窒息是因为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生产人员直接接触或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事故,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会造成程度不同的人体危害。此外,还有噪音和粉尘危害、中暑以及化学烧伤等危害。因此,强化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是保障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3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必须加强化工企业在生产、仓存及运输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伴随我国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化学危险品的种类与数量的不断增加,化学危险品造成的事故越来越多,危害程度也越来越高。除了要对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采取了一定的工程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消除或尽可能地减少损伤的程度之外,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从而加强安全管理:

3.1.1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化学危险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的化学危险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合化工企业的生产的特点,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体系,特别是对“危险品”要高度重视。对化学危险品管理范围的某些危险化学品或者其他危险品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强化管理。

3.1.2安全教育是对化工危险品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让员工可以全面了解党和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政策、法律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等,并自觉遵守、掌握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质量、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掌握必要的紧急处理和自救措施等,从而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3.1.3应将生产和使用化学危险品企业应纳入国家规划,接受该行业的管理,实施安全措施,拟定应急方案。企业应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类型、性能、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通风、防火、爆炸、煤气、监测、报警、温度、湿度、防雷、防静电、隔离等,并定期进行监测,让生产现场符合相关要求,确保生产安全。

3.1.4化学危险品必须存放在特殊的专用仓库,而这种仓库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安全设施完备等要求。化学危险物品库应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工作人员要通过考核才能上岗,上岗后还应定期进行培训,从而保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并配有可靠的防护设备。

3.1.5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过程必须按照国务院、铁道部、交通部、公安部、民航总局和化工部等部门发布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及各类配套法规进行,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4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主体“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生产安全”。化工企业的组织与实施,离不开科学与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永恒的主题是安全。化学危险品造成的事故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一旦事故发生,引起人们的急剧恐慌,很容易造成二次事故。因此,生产和使用化学危险品企业应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能力,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庄怀鹏.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浅析——以滨州化工企业为例[J].安全.2012(12).[2]李继宾.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化工管理.2015(22).[3]王怀平,谢小军,王超.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引人深思[J].商.2014(03).第三篇:矿山冶金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论文

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冶金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的必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冶金工业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复杂生产系统层出不穷,各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作业环境破坏,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保障冶金企业安全可持续生产,维持企业顺利发展成为摆在企业管理者与全体员工面前的重要课题。

1冶金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冶金的核心是通过对金属物质进行再加工,从矿物质中不断获得人类希望得到的有效物质。冶金安全在冶金工业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冶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而冶金安全文化特指遵守规章制度,严守安全红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价值观,各类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企业为维持自身安全生产水平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的各类操作规程等的集合,其目的在于维持安全生产水平,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企业生产者与管理者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所谓冶金文化,是指在冶金生产过程中,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的生产劳动也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特点,因此,也必然受到了文化的影响。而冶金安全文化特指在冶金生产过程中,遵守规章制度,严守安全红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价值观,各类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冶金企业为维持自身安全生产水平,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的各类操作规程等的集合,其目的在于维持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冶金企业生产者与管理者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冶金安全意识是指冶金企业的全体员工对于冶金安全的重视程度,既包括上层管理者对于冶金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包括一线操作人员对待冶金安全生产工作的态度,是冶金安全文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冶金化工企业安全文化构建方法

2.1建立以人为本的冶金安全文化

企业的主体是人,每一位员工都对企业整体的安全水平起到了一定影响。冶金企业建设冶金安全文化,首先要将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放在首位,从管理层开始,树立安全红线意识,杜绝唯利是图,不顾安全的想法,切实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对于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安全法律法规,遵守企业安全操作规程,对于生产检查中遇到的不安全行为作出严肃查处,绝不护短,敢于揭露自身缺陷,真正挖掘出生产流程中存在的潜在事故危害,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企业所雇用的劳动者,作为冶金安全生产第一线的直接操作者,对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做到避免不安全操作,减少事故隐患,必须从加强对于操作者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做起,即使职位不高,也要一样将不伤人、不伤己、不被别人伤害安全意识牢记在心里,自觉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在潜意识中将安全生产工作重视起来,从而不自觉地杜绝不安全生产行为。冶金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体系,需要冶金企业高层管理者至一线操作者的通力合作,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员工,做到不偏袒,不掩饰,以诚相待,管理者与操作者相互指导,相互监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真正从整体上建立深入全面的安全文化体系,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使每一位员工自发地认识到违章害人害己,通过违章可耻的安全舆论环境促使员工自觉避免不安全行为。

2.2加强冶金安全教育

煤化工企业仓储管理 篇3

【关键词】 煤化工 企业 成本管理

工程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仅仅是会计人员。长期以来,我们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看法,一提到成本管理就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简单的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会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管理责任。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使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调迁等费用增加;如果技术人员提供的材料用量不准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供应的不及时或超储积压;如果采购管理人员不及时了解库存情况,不及时掌握计划的动态情况及核销情况,也会导致库存物资的急速上升。由此可见,会计人员只能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1. 全面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全面成本管理是指企业从自身的长期战略性规划及目标出发,为了改善整个企业的成本运行环境,立足于企业的整个价值流程,从更加宽广的视角来调动整个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以整个企业作为管理对象来实施成本管理,即为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的成本管理。

2. 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煤化工企业需要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企业所在的外部及内部环境所决定的。

2.1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是面对艰难的经济环境的必然需求

受到前面的经济危机影响,尤其是对于像煤化工这样的能源企业而言,其影响依然存在。 这些都导致煤化工行业持续的走低,市场需求一直都处于低位运行阶段,企业难以在短期内扭转被动局面,直接制约着煤化工企业收入的增加。同时,导致煤化工化企业减收的因素还较多,诸如价格的变动等市场因素、增值税整体税负增加等政策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煤化工企业必须采用全面的成本管理来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全过程得管控,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成本优势,为企业赢得发展的先机提供成本上的基础条件。

2.2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是公司竞争优势提高的内在需求

在企业管理的诸多指标中,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综合的体现出了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能力与经营成果, 它是企业能够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体现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内在动因。因此,企业要想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企业必须在成本管理方面下力气,确保企业的成本管理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对此,煤化工企业应该积极的与行业中高水平的企业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改进自身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 煤化工企业开展全面的成本管理工作需采取的措施

全面的成本管理工作要求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企业生产的各个时间段来对整个企业来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工作。

3.1从严管理企业原料采购环节

企业的原料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是企业进行全面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一环。 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企业在原料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例如,笔者所在的煤化工企业是根据地理环境所设,周围就是集团的煤炭企业,在原料采购方面我们是低于市场价内部成本价转过来的。这样就能避免其他煤化工企业常出现的煤炭供应商弄虚作假,防止在煤炭的运输过程中掺入煤矸石或添水增重这种悲剧的发生。另外也要认识到材料管理的不好,势必造成超储积压,形成極大的浪费,而且占用相当大的资金的现实。必须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

3.2加强成本分析工作

成本分析工作是进行全面成本管理的关键部分,也是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条件。企业通过进行成本分析,能够正确的对企业在某一阶段所开展的成本工作是否达到相应的预算条件, 同时针对企业成本的升降及变动找出变动的原因,分析自己与同行业中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进而提出更加有效的降低成本的途径与方法。第一,员工成本的观念也应该转变。要认识到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是要具备成本领先优势,只有依靠较低的成本才能赢得市场竞争,企业的成本与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第二,应建立修旧利废奖励机制。针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丢失、浪费、损坏等现象,要着力抓好跟踪管理和监督物资的使用去向,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系统跟踪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材料的复用率,最终实现成本控制。第三,在进行成本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建立成本分析的模型,针对成本管理报表格式与内容进行统一的规定, 进而形成一套既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 第四,从成本内容上来分析,成本分析不仅仅要对生产、设计、管理、采购以及工程成本进行分析,还需要对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投资、融资、税负及机会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譬如某公司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对采购成本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某需采购的商品很合理的结论,然而却没有算到此商品在采购中与其他同类商品相比会加收15%税收,这也导致最终成本控制没做好。第五,成本分析还应该从多个阶段,多个层次来进行。分析的应该从各种成本的各个阶段,以及构成的各个要素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突破传统的那种单一的会计数据的比较,通过生产、技术及管理等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来实现成本分析工作的最终目标。比如某公司在引进某后台工作系统时候,只考虑了后台工作系统的购入价格,却忽视了之后若干年的更新维护费用以及产品升级费用,这也导致了“占小便宜吃大亏”的后果。

3.3认真制定并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方案

在进行科学的成本分析之后, 企业需要制定出一个较为详细的全面成本管理实施方案,对煤化工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建立起一个有针对性的方案与标准,明确责任和目标。

在相关的制度与标准得到建立与健全之后,执行与落实就成为了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的发现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新情况与新问题,结合具体的运营实际来对成本管理方案进行完善,不断的提升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同时,企业还需要对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进行夯实,主要包括充实并加强成本管理岗位的力量,推动成本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煤化工企业应该对下属的各个单位、部门与车间进行监督与检查,进一步将全面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4完善考核制度

完整、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对全面成本管理工作科学评判的基础,设置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需要对企业中的各项考核指标、检查方式以及评比制度进行合理的设置,分别对利润与成本中心进行不同的定位,将单项成本指标与综合成本指标相结合,对奖罚方式进行创新,对考核指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将成本管理工作带到一个新的阶段。

结语

煤化工企业作为能源行业的主力军,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为了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工作是关键。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成本管理方式来进行,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建中;王欣华;郝长亮;;浅析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對措施[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2] 白喜泉;;关于抓好双突矿井成本管理的思考[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汪家常;;供应链成本管理创新研究--精益成本管理[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倪帮忠;;研发机构加强成本管理的途径探讨[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煤化工企业阳光安全预控管理 篇4

阳光润泽万物, 哺育生命, 赋予健康。鲁化阳光安全预控管理, 就是把维护员工生命健康权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 重在预防, 防控结合, 在融合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 围绕法则、制度、行为三要素, 借助安全信息网络平台, 对人、机、环境等因素进行超前分析和预防,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立体交叉式动态监控, 最大限度消除和减少隐患, 实现本质安全, 促进企业持续、安全发展。阳光安全预控管理法框架体系:

一个目标

建设本质安全型煤化工企业, 实现“零违章、零隐患、零事故。

三个要素

法则:“1≤0”安全不等式, 即:出现一起安全事故或有一个员工发生“三违”, 安全管理效果小于或等于0。

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行为:遵章守纪, 自足保安。

八个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安全行为控制体系行为、安全考核激励体系。

一个平台:对安全管理信息利用内部网“安监在线”平台, 在线反馈, 实时监控。

八个体系的运行情况如下:

1. 安全责任体系。

贯彻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安全工作指示精神, 按照“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的原则, 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安全技术管理网络, 组织重大安全隐患排查、辨识、分类及汇总, 确定隐患的治理措施, 督促整改隐患。把安全生产纳入日常工作重要内容, 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总结讲评安全工作, 专题研究安全生产问题。规范领导干部安全包保责任制度, 严格领导干部下现场管理, 切实履行领导干部安全包保责任。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 公正、公开的对各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进行评价, 严格奖惩考核兑现。

2. 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安全工作教育体系, 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为厂安全教育第一责任人。科学制定并落实安全教育年度计划, 严格“三级”安全教育, 按不同层次需求, 明确不同安全培训重点, 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确保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率100%、应持证人员上岗率100%、应知应会合格率100%。编制不同层次的安全培训教材, 加强对安全培训的教学管理和学员考核工作, 确保培训质量。组建专兼职安全培训教师队伍和安全培训机构, 按准军事化要求经常性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保证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按一定比例提取员工安全培训教育经费, 规范合理使用。同时加强对安全培训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讲评、考核、评比和总结。

3. 安全隐患排查体系。

确定事故隐患分级标准、整改单位、上报程序和要求, 明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术、行政、监察三条线。坚持每月召开总工程师安全隐患排查会, 严格厂、分厂、班组“三级”排查, 按照“四定” (定措施、定责任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 原则落实整改。对隐患排查或安全评估查出的事故隐患, 下达《安全整改通知书》, 严格签收手续, 实行闭环管理。按照“三不准” (凡班组能整改的不准推向分厂、公司;凡分厂、公司能整改的不准推向处室;凡职能处室能整改的不准推向厂部) 的原则分级按期整改完成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职能部门建立台账, 跟踪治理, 严格记录、验收程序。鼓励单位和个人排查、治理、举报事故隐患, 立即落实并酌情给予表彰奖励。

4. 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建立各级安全监督检查组织, 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活动。各级安全监督检查组织从思想、管理、纪律、领导、隐患等五个方面开展安全检查, 坚持厂月检查、分厂周检查、班组班检查的常规性安全检查。各保包处室突出对薄弱环节、薄弱地点和薄弱人物及重点岗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专业管理处室结合专业特点, 系统安排, 突出重点, 开展专业检查。成立24小时跨部门带班管理人员, 组织好当日现场安全检查。各级群监组织定期组织开展职工代表巡视、安全督查等活动;开展青安岗员检查活动, 行使安全监督职能;民兵哨哨兵每天跟班检查, 确保监督到位。各级管理部门对安全监督检查查出的问题分专业实施考核、督察。

5. 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成立专题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小组, 对全厂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登记和安全评估, 随时掌握其安全情况,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建立厂、分厂、班组三级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体系。按照“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同作战、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原则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并认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有效监控。

6. 安全信息管理体系。

依托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 自主开发了安全管理软件, 设立了“安监在线”栏目, 栏目设有干部下现场检查反馈情况、当日单位出勤情况、当日安全活动开展情况、当日外来施工单位情况、当日动火作业基本情况、当日检修项目基本情况、当日安全检查基本情况及历史查询十个子栏目。要求各生产单位每天上班前将上述有关情况收集统计后分类发布。干部员工均可了解当日人员、检修、施工等具体情况, 使各级管理人员更有针对性地深入现场监督检查。各单位对查出的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必须通过栏目进行反馈, 实现了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过程的实时跟踪监控。同时在厂区各重大危险源和关键装置分别安装了24个网络数字化一体球, 实施24小时视频监控。

7. 安全行为控制体系。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按照“安全压倒一切”的原则, 完善安全作业标准。规范人的安全行为, 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 我能安全”的理念。让员工清楚自身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 积极参加安全学习培训, 努力提高安全技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纪律和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各种票证制度,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坚持持证上岗。引导员工积极参加五分钟安全预知、4E安全确认、“安全星级班组”和“安全星级员工”竞赛、安全隐患治理等各项安全活动。严格现场管理, 设立举报制度。

8. 安全考核激励体系。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奖励和约束机制, 理清安全生产奖惩关系, 明确奖惩标准和程序, 设立安全基金。发动基层单位和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 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引发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鼓励员工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和技术。

化工企业管理 篇5

摘要

自从绩效管理的思想和技术导入我国后,在我国企业的推进却多以失败告终,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最主要的还是受到企业文化建设落后的限制。为了保障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起与绩效管理系统相匹配的高绩效企业文化。本文通过某企业从引入绩效管理技术开始到构建高绩效企业文化的过程为案例,试论建立高绩效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以及工作要点。

关键词:管理绩效企业文化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为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寻求和探索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绩效管理思想和技术传人中国,某企业自2003年高薪聘请知名的咨询公司,建立了绩效管理体系。但是与国内很多企业一样,搬来的所谓现代管理工具和方法,并没有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该企业意识到现有绩效管理体系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受到企业文化建设落后的限制。于是通过将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融合,总结和提炼,最终构建起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司要求的高绩效企业文化,对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正文

1:企业文化的形成历史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同样具有鲜明的特征。虽然企业文化一般是由企业的创立者或领导者创立的,但是企业文化必须依靠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完善起来,所以,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集体性: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要求企业内个体成员的思想行为,至少是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思想行为,应当符合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体现了企业文化的规范性;企业由于创立的背景,经营状况、成员的组成以及企业家的个性的不同,导致企业文化之间的独特性:企业文化不仅仅只是规章制度所能完成的,需要在各种尝试中完成,因此具有实践性。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是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的,不只是起草一个纲领就完成了使命,纲领只是意味着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应涉及企业家(或企业家群体),创建者以及管理者等。

企业家在文化建设中居主导和“龙头”地位。正如沙因所说:“企业文化是由领导者创造的,领导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创造、管理和必要时改变企业文化。”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但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他的创建是组织高层领导,即企业家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企业家在创建企业的时候,他们不仅创造的企业的组织结构,精英方式,规章制度,考核分配形式等有型的方面,而且创造了一种文化。

他们把自己的理念,经营思想、价值取向等文化观念沉淀到企业的各个要素中去,变成企业的文化观念,由此,创建了一种组织文化。当然,文化的形成要经过一个过程,其中有冲突、协调和折中妥协,但是其中主打价值观是属于创建者的。当创建者的主导价值观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时,它就得到了强化,变成企业价值观。

企业家不仅仅是企业的文化的创造者,还是企业的管理者。过去的企业领导人仅仅管理企业的有形方面,如资金,技术、人员、设备,往往忘却企业的无形方面即文化。当代企业家的主要职能就是管理文化。管理学家埃德加.H.沙因甚至说:“领导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戏那个企业文化能力。”在美国著名的谭盾公司,最高层精英大约一半时间管理企业文化,这使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企业文化名著《公司文化》提出结论说:“看来他们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它的文化,不亚于依赖它的产品和它的市场地位。”企业家如何管理企业文化?不外乎理解文化、分析文化、塑造文化、控制文化、修正文化、变革文化等等。

2: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这个说法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一种新的思想和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众说纷纭的现象,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

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

2.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

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1)企业法规。企业法规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同国家的企业法规,都是以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为基础制定的,对本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企业法规作为制度文化的法律形态,为企业确定了明确的行为规范,是依法管理企业的重要依据和保障。

(2)企业的经营制度。企业的经营制度是指通过划分生产权和经营权,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强化企业的经营责任,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度,是企业制度文化的组织形态。

(3)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一般来说,企业法规和企业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促使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朝着个眭化的方向发展。但真正制约和影响企业文化个陛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企业的制度与企业的经营观念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又会促进制度的正确贯彻,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从人员结构上划分,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的行为、企业员工的行为等。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和决策行为主要来自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的主角,最受人敬重的是那些集中体现了值观的企业模范人物。这些模范人物使企业的价值观“人格化”,他们是企业员工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常常被企业员工作为仿效的行为规范。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

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一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以及技术进步这些物质载体上,还通过厂区建设,包括生产环境的改造,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

3:企业文化对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在我国有时成为企业精神,是企业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精英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的总和。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的人的情趣、目的、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应。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换言之,企业文化精粹就是这些共同习得的价值观、理念和假设。”企业文化外线与企业的风貌,内显于企业员工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企业文化体系一般由企业精神、企业理念、领导行为、职工行为规范、市场开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品牌标识等内容构成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共同信奉并付诸实施的价值观念,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如果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这个人的命运,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精神和价值观决定谐的文化以及适宜的城市环境。

企业文化对绩效影响的实现模式是: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所以说,企业文化决定组织的经营绩效,要使经营业绩能够持续稳定地增长,建立高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是必由之路。

3.1绩效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的落地工程绩效管理是员工行为塑造的有效工具,一方面,绩效管理系统的运行,为员工指明工作努力的方向,使员工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企业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通过绩效监控,考核与反馈等阶段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它通过绩效考核指标及指标权重的设定,可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励。只有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特别是考核与分配制度,才能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员工的工作行为当中去,把文化理念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管理实践,实现企业文化的落地工程。

3.2企业文化是绩效管理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培养一种激励员工投身事业、与企业共同发展并取得成功的氛围,其最终目的是企业在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员工也能在个人利益和职业生涯上得到满足与发展。促使员工创造性工作的原动力是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的前提就是绩效管理。如果我们不能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告诉员工企业在倡导什么、奖励什么、惩罚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企业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方向,那么再好的企业文化也会落人空谈,因为绩效管理必定要与员工的个人薪酬挂钩,它是调整员工行为的有效管理手段,所以说,企业文化的精髓最终就落在了“绩效文化”上。

4:个人理解

企业文化是一种宗教,在企业这个教堂,通过制度、管理、传播、会议、形象包装等综合性的手段,修订和凝聚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并试图使价值观得到相对的趋同性,认同企业的作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成为企业价值链的组成部分并分享部分利益。相信信仰忠诚的员工会为该宗教奉献更大价值,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些忠诚的信徒将获得比其他信徒更好的待遇以带动其他信徒的信仰提升。

企业文化是从上至下的文化,也是老板文化,不要试图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企业的文化,除非你是企业的拥有者和决策人。

培养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的最高领袖是否具备一种稳定的气质或明确的价值观点,并有专门的人根据这种气质和价值观,对企业进行制度的修订和明确的行为规范。通过不断执行和检查来确保行为被实施。

做不到明确的规范,也会形成企业文化,但这种文化的精粹形成的叫“混乱”和“内讧”。事实上,不管企业是否推进,任何组织都会形成文化。

5:结语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企业所在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社会体制等因素紧密相关。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企业文化由于现实、历史条件的个性,因此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伦理至上;重视认识;制度化较弱: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政治成文所占比重大: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企业文化缺乏个性。传承传统文化,结合先进管理理念,中国企业必须打造独具中国特点的企业文化,创建中国特色文化,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提供优秀企业文化产生的土壤;制定有效的战略;塑造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致力企业创新,锻炼学习型企业;打造自有品牌。从而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6:附录 参考文献

[1]常琦.论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价值工程[J] 2011年 [2]陶呖.建立高绩效文化企业管理[M] 轻型汽车技术2013(10)总290 [3]周敏 , 马科斌 , 彭峰 , 周强胜.6σ管理在石油化工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河南化工[J] 2008年第25卷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浅析 篇6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53-01

一、前言

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朝着大型化设备装置方面发展,化工企业在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这两个方面所面临的形势非常的严峻,相关事项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化工企业在对相关的产品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要特别的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这一事项,尤其是在生产危险性极强的化工产品时,因为化工产品自身具有高压高温、毒性强、易燃烧、易爆炸等一系列特点,在生产中若是出现任何的纰漏,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体中毒、环境污染、非死即伤等人为灾害。我国每年因为化工生产安全问题,所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所以安全生产管理对于化工企业的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化工行业持续平稳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化工这一个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在安全这一方面有着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化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承担的安全风险也要其他行业中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要高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腐蚀性强、易中毒、易爆炸、易燃烧等一系列的风险,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进度,甚至造成特大安全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在对相关化学工业产品进行制造的时候,要加大管理的力度,保证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平稳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特大安全事故。化工企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化工企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贯穿于化工企业生产的每一个流程中。化工企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化工企业的各个管理事项、生产技术、经营业务中都有着其特殊的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安全生产管理是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事项,在化工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化工企业中安全生产管理这一项工作如果不能够落实到位,那么必然会引发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对化工企业中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给化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化工企业的发展。所以,想要有效的解决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就必须重视化工企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重视安全生产管理中还存在的诸多不足与缺陷,化工企业必须构建一个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化工企业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关系着化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经营决策、发展地位,与化工企业中的生产管理以及其他各个环节中的管理事项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安全的生产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基本保障,而安全生产管理是在这一基础上保证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途径。安全生产管理在化工企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关系着化工企业乃至化工行业的生死存亡,没有安全生产管理,化工企业无法生存下去。

三、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1、化工企业要对安全生产管理观念进行有效的创新,提高安全意识

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这一方面的观念,还处于滞后的阶段,只是一味的在生产过程中重视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对安全生产管理这一概念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化工企业中各层领导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单一的认为只要将生产的效率与质量提升上去,就能够促进化工企业的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只不过是一个管理观念,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可有可无,完全忽略了安全生产管理在化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阶段,对自身的职责不明确,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的操作行为不规范,对操作流程的不清楚,无法正确的预估操作错误会给自己与企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化工企业中各个部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加大对安全意识的宣传与教育,要对安全生产管理观念进行有效的创新,利用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观念提高化工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在管理过程中只能说将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几率降到最低点,因为化工企业在生产中没有一个绝对性的安全,所以化工企业在生产中要对安全生产管理这一方面的观念进行有效的创新,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观念,提高各个部门的安全意识,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对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定期的检查与维修

随着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设备设施也在逐步的更新。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革,生产产品的需求与标准也都在提高,老套的设备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化工企业在发展中各个环节的需求与标准,所以化工企业中的生产设备设施更新速度也在逐渐的加快。

但是,有一部分化工企业因为经济有效或相关的企业领导为了节省开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坚持使用着老套的生产设备。老套的生产设备不仅仅会严重的影响化工企业的生产进度与质量,而且还会由于自身各个结构部件的老化,而导致损坏,甚至出现自燃这一现象,引发爆炸,这都严重的影响着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不利于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再就是有些化工企业虽然按照相关的标准对设备进行了更新,但是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正确的操作新的设备,造成操作失误,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这些都要求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生产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负责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问题并予以解决,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构建健全的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的规定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对于工作人员无法正确操作新的生产设备这一现象,应该聘请专业人士,对操作流程及其方法进行讲解,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能力。

3、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加强培训

化工企业中,工作人员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方法与流程非常的重要,正确的操作行为能够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反之,则会降低生产设备的运行效率与质量。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工作人员在生产中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所以,规范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行为,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生产的流程比较复杂、毒害性非常的大,在无形之中增大了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这一方面的难度。在这一形势下,政府要加强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管方案,同时,化工企业也要对生产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对化工产品进行生产,制定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化工企业生产人员的工作职责,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规范。

参考文献

[1]李峰,强化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J]化工质量,2010(14)

[2]张明,赵宏宇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浅析[J],科学与财富,2011(03)

[3]李冰,山东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业管理策略报刊,2011(06)

煤化工企业创建零泄漏管理 篇7

义马气化厂属大型煤化工企业, 有工艺复杂、设备种类多及数量大等特点。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产品及中间产品一旦泄漏, 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危及职工健康, 形成不安全因素。为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经调研与分析, 确定“跑、冒、滴、漏”和安全文明作业是影响工厂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安全工作的不断深入, “零泄漏工厂”已成为安全、环保及企业进步、科学发展的需要。

根据零泄漏管理创建目标, 义马气化厂制定了《创建“零泄漏工厂”管理办法 (试行) 》, 在全厂开展零泄漏创建活动。零泄漏创建包括制定管理办法、体系建立、宣传发动、目标分解实施、检查考核、总结推广、常态化管理等部分。

二、创建进程

1. 成立工作组

根据零泄漏创建管理要求, 在各分厂成立若干职能小组, 其中主要职能小组分工及职责如下。

(1) 档案小组。

(1) 负责建立零泄漏管理制度、台账记录、统计工作;

(2) 负责每月对零泄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总结;

(3) 根据班组每月对界区内所有动静密封点排查结果, 更新分厂漏点管理台账, 做到现场漏点与台账上一致。

(2) 漏点排查小组。

(1) 负责对分厂动、静设备存在的漏点进行排查、确认和汇总反馈;

(2) 将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入消缺管理台账并根据消缺情况进行确认和完善;

(3) 负责漏点排查过程中对包机设备的卫生清理工作。

(3) 漏点治理小组。

(1) 负责对排查出的漏点进行处理;

(2) 负责对排查出的漏点进行确认, 记入缺陷管理台账, 并在消缺后及时对漏点管理台账进行填写回复。

(4) 技术攻关小组。

负责对难消除的漏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进行处理。

2. 分解目标、分阶段推进

(1) 首先对现场漏点进行详细排查统计。

(2) 对排查出的漏点进行分析, 将漏点分为A、B、C3个级别:A类漏点表示能立即消除;B类漏点表示需要进行停机或系统停运才能处理;C类漏点表示消除存在困难需要进行技术攻关才能彻底消除。

(3) 咨询市场及相关企业, 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对各类动、静密封的性能进行优化。

(4) 明确动、静密封点的泄漏标准 (表1) , 让查漏、消漏人员有据可依。

(5) 管理有序, 平稳推进。

“零泄漏工厂”创建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结合实际和管理现状, 建立完善了8项管理制度、7项档案台账, 制定动、静密封点三级管理网络和责任体系, 明确各部室分工、分解分厂厂长至各班组的职责。依据各分厂以往基础管理水平, 各自制定“零泄漏”工作进度网络, 达到创建标准并提交验收申请, 创建办按照《“零泄漏工厂”考核及评分标准》, 对“零泄漏工厂”创建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对现场治理难度最大的热电分厂和气化分厂, 延长创建工作时间, 并在每月检查督促和分厂创建工作进度的同时, 给予这两个分厂大量人力物力支持, 帮助分厂尽快达到评分标准要求的条件。

3. 建立“动态化、常态化”的“查缺消漏”长效管理机制

“零泄漏工厂”的创建达标, 仅仅是创建工作的第一步, 形成“动态化、常态化”的“查缺消漏”管理长效机制、确保现场漏点数不反弹是最终目的。对此, 重点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依托8项管理制度、7项档案台账, 健全、完善各级、各类人员在“查缺消漏”工作中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做到动态管理, 对现场漏点做到及时发现、登记、消除。

(2) 对照各单位查缺消漏计划, 管理部门对管理情况、治理效果和现场情况, 每周对3个分厂进行检查, 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性检查并评比打分、通报、考核。

(3) 建立《“零泄漏”市场管理制度》, 将各分厂每月的“零泄漏”工作评比得分, 作为考核分厂每月市场化工资的一项内容。

三、零泄漏管理取得的成效

(1) 进一步树立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意识, 体现了“用心做事, 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文化理念。将安全环保要求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 不断提升和细化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

(2) 为“系统抓、抓系统”、推行“精细化管理”找到了结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具体抓手和平台。

(3) 建立、完善了工厂、分厂、班组“查缺消漏”“三级”管理体系。

(4) 漏点划分为A、B、C3级, 依具体情况, 分别处理。

(5) 建立了《日“查缺消漏”统计台账》和《周“查缺消漏”统计台账》, 形成“动态化、常态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 为“安稳长优”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6) 引进了新技术、新材料, 为设备的零泄漏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7) 消除了环境污染, 为职工创造了清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篇8

1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

1.1煤化工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是煤化工企业生产活动中一项常规性检查指导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煤化工企业建立全面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至关重要,煤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对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环境建设也至关重要,大力开展化工生产管理工作,有效保证群众生命安全,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欠缺,会导致煤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会造成伤亡事故,导致职业病,可能会危害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导致生产遭受很大损失。为维护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开展煤化工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工作。

1.2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不足

1.2.1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我国煤化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部分煤化工行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将安全生产当作口号,并未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规范缺乏执行,思想轻忽,安全事故频发。

1.2.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是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的一个重大不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但部分化工单位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些单位虽有安全管理制度但相关条目过于笼统,缺乏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并且没有相关负责人,执行偏差较大。

1.3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

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与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活动既有相同点,又存在一定差异,有煤化工企业自身的特有要求。首先,必须遵循生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在超温、超压、超负荷的工矿下进行生产,不能擅自更改工艺指标,不能在生产系统上进行实验性操作,生产厂区内严禁吸烟喝酒、严禁将烟火带进生产区内。生产区内不能设置吸烟室,要进一步加强生产车间烟火管控力度,不能使用有明火、不防爆电热源,建设完善、安全的生产系统和生产安全指挥系统,车间生产人员在工作期间采用岗位责任制度,建立检查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明确指挥人员权责,保证其能够进行正确决策,要求指挥正确有效,不能出现违章指挥和盲目智慧。生产一线人员要坚守岗位,服从统一调度安排,禁止脱岗、串岗、睡岗,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要按照规定配置,组织安全生产专项培训,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煤化工生产企业监督管理

2.1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

煤化工生产基地生产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使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重安全,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严禁“三违”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身穿紧扣工作服,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确保各项安全措施执行到位。注意恶劣环境条件对施工的影响,遇到大风、大雨、大雾、大雪天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确保人员安全。要保持工作和施工范围内的清洁有序,要注意保管随身携带的各项工具。

2.2严格安全规范,加强监督检查

制定作业安全防护规范,实现管理流程的进一步细化,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煤化工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监督检查工作,在化工生产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展安全防护工作,保证煤化工工作人员清晰认识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将安全防护工作作为煤化工生产的常规工作,专职人员每天按时到现场监督检查、不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综合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把安全问题消除源头上,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作业安全。作业人员上下脚手架应走专用通道,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等非规定的通道攀登翻跃,确保人员安全。

2.3建立科学高效安全管理机制

各级领导应以身作则,把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星级考核办法”和“三违考核办法”,改变把是否发生事故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评价模式, 将定性描述转化评先评优,固定检查考核,实行严格考核制度。

摘要:煤化工企业我国化工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煤化工企业实现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管理模式,保证煤化工行业的平稳发展,是提升我国煤化工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煤化工企业水系统的策划与管理 篇9

1煤化工企业节水的重要性

发展煤化工离不开水资源, 一定意义上水资源与煤资源同等重要。据统计, 2010年我国煤化工产品平均耗水量约为14 t/t, 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等甚至超过30 t/t。我国的煤化工产能巨大, 煤化工行业耗水数据惊人, 每年将有一个小型水库从地球上消失。图1是煤化工产品的单位耗水量。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现代煤化工需综合考虑煤炭、水资源、环境容量、区域CO2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等条件, 适度布局。

2013年8月27日, 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 以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提出12项举措, 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 提高污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污费标准。

2015年新的环保法实施, 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煤化工企业水系统的组成

水被视为“工业的血液”, 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环节。水参与了化学反应过程、转化为蒸汽提供动力和热能, 为工艺过程提供冷却水, 最终又转化成了生产污水。水为煤化工主要装置服务, 在整个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煤化工工艺一般包括:煤气化、煤气净化、合成气分离, 合成甲醇、氨、甲烷、乙二醇等, 配套的有空气分离、蒸汽锅炉等公用工程系统。

煤化工企业水系统包括:原水预处理、脱盐水、锅炉给水、冷凝液回收、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回用水、盐水浓缩等系统。典型的化工企业水系统示意见图2。

2.1原水处理系统

原水预处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浊度和悬浮物, 并进行消毒, 为后续的脱盐水处理提供新鲜水, 为循环冷却水提供补充水。

2.2脱盐水系统

脱盐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脱除水中盐分, 防止锅炉在生产蒸汽过程中结垢。企业可根据原水水质和锅炉对脱盐水的要求等自身特点选用不同的脱盐水制备工艺。

2.3循环水冷却系统

循环水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工艺装置提供合格的冷却用水。循环水处理的关键是通过缓蚀、阻垢、控制微生物生长, 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循环水的用量一般占到企业总用水量的80%以上。

2.4冷凝液处理系统

工厂冷凝液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 透平机组冷凝液。与循环水换热, 温度为40~70℃, 冷凝液最洁净, 与电厂凝汽器的冷凝液属于一类型, 一般直接回到除氧器。

(2) 蒸汽冷凝液。再沸器、工厂伴热的冷凝液, 一般含有铁锈, 再沸器泄漏时, 污染物为所需精馏的物料, 温度为90~150℃, 需要进行闪蒸后回收至脱盐水装置, 经精密过滤、阳床或混床后, 与脱盐水混合后外送锅炉等用户。

(3) 工艺冷凝液。参与工艺过程的冷凝液, 一般含有工艺介质, 需要最大限度回收工艺介质, 是各企业处理的难点。

2.5污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的功能是收集和处理厂内的污水, 包括污水的分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 以达到回用的目的。

(1) 脱盐水处理系统的树脂再生废水、试验室和取样的废水, 只需进行中和处理, 进入浓盐水系统。

(2) 煤场回收水、地面和设备排放水、预处理系统澄清池排放泥浆等需要进行澄清处理。

(3) 含油污水, 利用物理分离方法使水、油分离, 油回收利用。

(4) 工艺反应过程产生的污水。主要是对有机物、氨氮指标和重金属等进行处理, 达到工业排放要求。

2.6浓盐水处理

大型的现代煤化工企业, 尤其是西部的企业, 周边没有纳污水体, 都要求将浓盐水浓缩, 直至结晶。

3水系统的策划

3.1水系统设置的总体原则

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分类利用, 分质处理, 循环使用, 系统集成优化”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分系统应考虑以下原则。

3.1.1给水管网

饮用水和其他生活水分开设置。

3.1.2排水管网

雨—污分流, 即雨水和生产废水分开;

污—污分流, 即生活污水和工艺污水分开设置 (工艺污水一般含盐量低, 有利于回用到循环水) ;

分质处理:要求煤气化的污水和低温甲醇洗、甲醇精馏污水分开, 分质处理。

3.1.3循环水管网

设置原则:分系统设置, 统一布置, 避免泄漏和交叉污染。按工艺装置特点合理分设循环水冷却系统。

清循环系统:用于蒸汽透平机组的表冷器的系统设置为一个系统, 此系统循环水与蒸汽系统换热, 非常清净, 透平冷凝液可以直接回到除氧器。

浊循环系统:易于污染的工艺系统。

科学选择重要水冷器的材质、应用缓蚀阻垢杀菌技术、先进合理的旁滤设施组合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 避免水冷器泄漏和交叉污染。

(1) 壳程水冷器的腐蚀:不单单是水处理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最好是在设计时尽量减少壳程水冷器, 不用最好;但生产已经使用了, 需要采取措施, 碳钢材质最好涂膜或改为不锈钢材质, 不锈钢材质则要控制好壁温和出水温度45℃, 在设计制造时减少应力。

(2) 大型循环水系统:要平衡好各换热器的用水量, 要特殊照顾处于管网末梢的水冷器, 避免因流速不足造成黏泥沉淀富集, 形成微生物电化学腐蚀而造成水冷器的提前泄漏报废 (二次加压) 。

(3) 旁滤器:选择砂滤器 (浅层砂滤器) 。

(4) 大型空分的水冷塔补水:采用软化水或一级脱盐水, 循环回冷却水系统, 以避免水冷塔结垢和非氧化杀菌剂泡沫, 产生假液位, 引起停车。

(5) 合适的水处理配方:控制系统微生物繁殖, 避免系统黏泥富集。

3.1.4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来源可以分为工艺污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因企业的原料、产品和工艺技术不同, 工艺污水的成分也不相同。原则上要分质预处理, 合理选择生化处理工艺。要搞清楚系统的产污环节。产污环节也是工艺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交接之处。

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污水水质示于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1) 碎煤加压气化污水的有机物 (酚) 含量高, NH3-N较高、含盐量极低;

(2) 粉煤气化污水的氰化物高 (变换冷凝液返回到气化) ;

(3) 水煤浆气化污水有机物含量较低, NH3-N高、含盐量高。

煤化工产品包括:焦炭、合成氨、甲醇、电石、半焦、天然气、油品 (直接液化、间接液化) 、二甲醚、氢气、烯烃、芳烃、醋酸、醋酐、乙二醇等产品。这些产品生产过程的污水, 例如煤制30万t/a乙二醇项目草酸二甲酯 (DMO) 合成工段废水产生于甲醇回收塔, 产生量为86 m3/h, 废水中主要含有甲醇 (质量浓度为1 926 mg/L) , 硝酸盐 (质量浓度为10 100 mg/L) , 亚硝酸盐 (质量浓度为2 230 mg/L) , 需要除去盐分后, 送生化处理。污水中含有各种产品及副反应生成的产物以及工艺过程中使用的溶剂等残留物, 成分比较复杂。可将现在允许直接排放的含盐量高、COD低的树脂再生废水, 反渗透浓水、清净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分流, 以减轻污水处理的负担。

3.1.5中水回用, 循环使用

按照回用水的用途, 选择适合的工艺。如回用到循环冷却水系统, 满足补充水的指标, 部分软化处理即可。

3.1.6蒸汽冷凝液和全厂水网络系统集成优化

在水系统的过程进行平衡, 充分考虑能量梯级利用。

3.2总图处理布置

循环冷却水分系统设置, 统一布置。图3是循环水系统工艺流程示意。

中水回用的反渗透装置与脱盐水反渗透装置联合布置, 相互切换, 以节省投资, 便于管理。按照设计院分工一般是污水、冷却水系统属于给排水专业, 脱盐水属于热工专业。所以, 中水回用的反渗透装置与脱盐水反渗透装置分开设置, 需要与业主单位沟通, 提出优化方案。

3.3节能技术的应用

(1) 冷却水系统包括:水泵采用低压蒸汽透平驱动;节能水泵, 如二次加压泵、高点水冷器 (冷凝器) 或管网末梢;水动风机;新型量子环、合金除垢技术的辅助应用。

(2) 蒸汽冷凝液梯级利用:高压蒸汽冷凝液闪蒸到低压蒸汽管网, 逐级闪蒸, 直到低压蒸汽冷凝液。凝结水价值一般占蒸汽成本的25%~35%。蒸汽冷凝液典型利用流程示意见图4。

锅炉定排、连排水均可闪蒸到低压蒸汽管网进入原水系统。原水系统示意见图5。

(3) 合理利用锅炉富余热量:锅炉排污水的闪蒸和显热可回收利用, 流程示意见图6。

(4) 汽/液全流螺杆动力机的应用:进汽压力3.0~0.3 MPa, 最大进排汽压差1.3 MPa;最高进汽温度250℃;单机最大功率3 000 k W;转速1 000~4 000 r/min无级调速;饱和蒸汽、汽液两相、过热水及其他介质;代替减温、减压阀回收能量;驱动发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等。

3.4典型水处理系统介绍

3.4.1矿井涌水

矿井涌水处理流程示意见图7。控制目标:降低矿井水的碱度、硬度和浊度。通过在进水中投加聚合硫酸铁等混凝剂, 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和不溶性有机物, 随Ca CO3和Mg (OH) 2一起沉淀分离:

主要工艺指标见表2。

3.4.2污水回用到循环水系统

鲁奇碎煤加压气化含酚工艺污水, 回用到循环水系统实例, 某企业污水回用系统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分级利用”系统管理措施, 与循环水药剂的选配, 并在现场应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 降低了回用处理的深度, 使回用水指标优于国家关于中水回用的指标限制, 污水回用量100 t/h, 年节约费用120万元左右, 环保效益巨大。该污水处理厂及回用技术居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为我国煤制天然气和城市煤气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图8为鲁奇碎煤加压气化含酚工艺污水回用到循环水系统实景, 表3为处理系统回用水指标。

表4为2010—2014年回用循环水系统腐蚀率统计。表5列出了回用污水到循环水的实际检测值。

mm/a

3.4.3水系统过程平衡

平衡建立过程:制定水平衡图—水网络系统集成优化—形成新的水平衡。

图9是某企业的水系统管网, 根据各不同环节水质差别和水位能对应处理措施见表6。

新建企业可以按照以上理念进行策划, 现有企业可参照进行局部的改造和整体优化。

注:编号1~14代表各不同环节见表6。

4煤化工企业水系统的管理

建议:

(1)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真正认识到水系统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成立水质管理小组, 按照“系统抓、抓系统”的工作思路, 提高水系统管理水平。成立总工程师为组长, 由生产、机动、环保水处理、监测化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 定期召开水质例会, 研究协调解决水系统的问题。

(3)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水处理系统, 不仅要在原水、脱盐水、循环水、工艺污水、机泵直流水、蒸汽冷凝液等每个环节做好水处理系统内部管理, 也要与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加强沟通, 树立一盘棋思想, 强化服务意识。

因此, 要求化工企业要树立节水意识, 在满足工艺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循环水、一次水、除盐水的使用量, 杜绝无序排水;杜绝将循环水用于打扫卫生、一次水用于冲洗地坪等现象;要加强工艺污水的再利用措施、强化工艺污水自行处理意识。

(4) 完善计量仪表, 利用过程系统工程 (PSE) 持续优化, 在专业技术上狠下功夫, 抓好企业的水平衡系统稳定, 持续对水系统网络进行优化。

(5) 云数据, 大平台:基于大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 引入水医生概念, 为用户提供水系统咨询、管理、专家诊断以及专业数据分析等服务。

(6) 合同管理模式, 第三方进行管理。

煤化工企业仓储管理 篇10

近些年,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逐渐成为中国煤化工行业关注的热点,频发的安全生产管理事故给每位公民敲响了警钟。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是中国政府需加强重视的问题,因为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也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为保障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煤化工企业需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意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使企业安全生产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确保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优化措施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参考性建议,为中国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1 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1.1 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要求

目前,煤化工生产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使得国家政府和社会需要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2010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与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要求,加大了对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力度。近些年,煤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使得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关注煤化工企业安全问题,这也使得中国煤化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所以,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煤化工企业需不断地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环节的重视程度。

1.2 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积极性

目前,中国煤化工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大都是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腐蚀性物品,产品需经过高温高压处理或需进行负压深冷等方式处理,且生产制作工艺非常复杂[1],在生产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如果不按照规定进行严格处理就排放到外界,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日常生活。所以,安全生产问题非常重要,安全生产在保障人身安全、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建设方面起着关键作用[2]。这就需要煤化工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积极性,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安全素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 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

目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是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而只是一味地去重复每天做的工作,根本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久而久之,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就逐渐成为了一种表面性工作,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安全管理作用。此外,有些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对安全生产工作漠不关心,使得员工在工作中存在违规操作,甚至长期处于加班加点工作状态,最终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2 管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充足的资金投入对于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都非常重要,但中国大部分煤化工企业审批的建设项目都没有充足的管理资金,企业在进行采购时为节约成本,采购质量比较低劣的产品;有些企业也没有为员工购买必要的社会保险,使得员工遭遇到重大安全事故没有办法得到相应医疗救助及经济赔偿;有些企业不愿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仍使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使得生产条件越来越差,工作环境通风情况也没有达到规定要求,从而使得伤亡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2.3 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管理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影响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又一重要因素,只有将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到人,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顺利进行。目前,中国大多数煤化工企业都没有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有些企业只是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但却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具体安排,这样,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了一种表面化形式,没有展开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煤化工企业为快速恢复生产状态,未及时追究安全事故责任人,也没有对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广大职工没有真正学习到事故教训,从而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3 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为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每年煤化工企业需要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及主要领导干部进行高强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事故案例的培训,通过提高煤化工企业领导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带动更多员工积极地去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另外不断地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和责任教育[3]。通过这些教育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生产需要,最重要的还是自己需要。此外还要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工作,使他们了解到煤化工企业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危害性,使他们从心里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最后要加强员工的应急处理事故能力,定期对员工进行逃生能力的培训,以此来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

3.2 加强安全管理资金投入

在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4]。企业需按照国家规定,按照一定的比例对生产费用进行规划,尽量做到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挪用公款等类似情况的发生,并加强对煤化工企业库房账目的管理,定期得对企业资金进行核对。此外,企业需定期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并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将安全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企业安全稳定运行。

3.3 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为优化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真正将责任制度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煤化工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还要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监督体系,使负责人能有章可循,落实自己的监督管理责任。另外,企业还需要逐个按照要求进行生产任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在第一时间对事故进行分析和判断,且要追究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这样才能使员工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做得更好。

3.4 强化管理设备质量管理

在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有些设备经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运行不正常、老化现象,有些零件由于工人操作不当会出现不同情况的磨损情况等,这些都会影响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为员工的生命安全埋下安全隐患,引发安全问题,所以,煤化工企业必须要重视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煤化工企业需制定出一套相对严格的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对正在运行的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出现安全隐患,需立即进行处理。此外,生产设备需有专门的员工进行负责,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如果设备到了报废期,需提前通知企业采购部门,提前采购好设备,以免耽误企业生产进度。

3.5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计划

煤化工企业必须不间断地对企业本身进行安全检查,不仅要对各种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询问,同时还要对煤化工企业各项装置设备的安全运转情况进行检查,此外,煤化工企业必须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来增强煤化工企业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等紧急突发事件,一定要确定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实施,解决紧急突发事件,将煤化工企业的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4 结语

煤化工企业的主要生产任务就是对危险性比较高的产品进行生产与加工,面临的安全隐患也会比较多,所以煤化工企业必须要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强化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管理观念,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企业还要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生产管理环节中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可以保证煤化工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为企业挽回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曹鹏.关于煤化工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2(4):112.

[2]顾慧敏.对于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6(1):29-31.

[3]骆灿灿.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教育[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6):117.

浅谈化工企业设备信息化管理 篇11

[关键词]化工企业 设备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54—02

一、前言

众多优秀的企业都有适合自己先进管理方案,尤其是化工企业。化工企业若想进行可持续发展、进行生产,就需要设有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在当今高信息化的世界中,信息化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其也发挥着越来越多重要作用。因此,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又是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更是为数据资源提供了共享平台。设备管理信息化是经由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的,它将一些纸质信息或口头信息转变为简单明了的计算机文字信息,给数据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化工企业要学会利用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来促进和带动整个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1.设备基础信息管理。作为设备管理的基础来说,完备翔实的设备信息对设备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设备档案管理,把设备和系统中各模块相关联,把设备档案作为一个设备的信息汇集中心。

2.设备检修项目管理。设备检维修管理是设备管理重点,也是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点,设备管理部门的大部分臼常工作,都是围绕着设备检维修:而保障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也离不开设备检维修:同时各种费用的发生,也来自于检维修,所以在系统中,设备检维修是系统的重点和主线。

3.设备维修计划管理。作为连续化生产企业,多数检维修工作都是计划性维修,每个月都要有相应的检维修计划上报,所以在设备信息化系统中设置了检维修计划的管理,除了管理检维修计划外,系统还实现了计划到工单的自动转换,检物资计划的自动生成等操作。

4.设备维修费用管理。通过对检维修过程的跟踪管理,系统自动形成相关检修费用的汇总统计,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开发设计了相应的结算入账管理,更进一步地明确检维修费用的发生情况。

5.设备备件库存管理。在化工企业设备管理中,备件管理也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备件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建立备件库和备件储备计划管理两项内容。

6.润滑管理。根据设备润滑五定编制润滑周期计划,实施油质分析动态管理,自动进行润滑材料消耗的统计和分析。

7.查询统计报表管理。一个好的系统,离不开方便的查询机制和完善的报表支持,在系统中有相应的查询界面,并且查询条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定制。栏目设置功能方便实现数据的统计汇总,同时可以进行不同图表的显示。

三、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企业规模快速发展,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专业技能欠缺、对设备驾驭能力不足的矛盾突显出来,而传统管理模式不能有效进行知识共享和经验分享。传统设备基础管理薄弱,技术资料、档案不齐全现象较为普遍,有主观意识上重视程度不够,也有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资料收集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基础管理薄弱带来的弊端将直接影响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化工企业设备的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广,生产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复杂多变,要求设备管理信息必须准确、及时,通过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来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管理信息的处理工作量巨大,势必造成信息的滞后和失真,从而给领导决策造成错误影响,酿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创新设备管理模式的途径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要充分借鉴和应用国外设备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手段,如计算机辅助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设备故障数据库系统、状态监测、风险评估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等,经过消化吸收、融会贯通,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管理和维护的现代化水平。

1.以质量管理体系带动模式创新

良好的设备运行质量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精密、大型、单系列等关键设备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点设备的运行管理。化工企业以ISO9000族系列质量体系的推进,带动对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积极采用科学、严谨的程序和方法,加大对设备管理的控制力度,从设备购置、质量检验、精度检测、预防维修、维护保养、设备完好率、设备管理程序文件,以及设备操作、维修人员技术素质的培养和设备的使用环境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保证了设备技术功能的正常发挥。

2.建立设备故障数据库系统

电子、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设备自动化程度的逐渐提高,推动设备管理工作朝着更加注重时间和效率的自动化、动态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化工企业利用企业局域网,建立了设备故障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均可在域网上发布设备故障状况或获取设备管理信息。过去,虽然大部分机械、电气和仪器仪表设备都进行过较为完善的故障说明和故障排除记录,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设备故障数据库,修理经验和使用效果不能及时在分公司范围内得到交流和推广。

五、设备信息化应用前景展望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将改善传统设备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1.实现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全面的设备信息支持,建立规范化的设备管理体系,实现设备从审查设计、定货、采购,到使用、维护、检修、报废等全过程管理。建立各种动、静态全过程资料的共享平台,为管理者提供实日寸的业务信息。

2.推行设备标准化建设,包括代码编制规则、“五定”润滑标准、定检工作标准、检修标准、检验、检定和校验周期标准等。建立点检、日常维护、预防性维修、大中小维修、备品备件、文档管理、项目管理、库存管理等标准及技术规范,将隐性知识显性化,避免技术资料随人员变动而流失,在系统中将逐步建立技术信息库,并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提供技术支持和有效的参考。

3.以点检和故障分析建立强有力的设备运行预警体系,对点检实行受控管理,通过与MES/DCS系统及手持巡检工具接口,实现自动记录设备以往的状况并准确监控设备的当前运行状况。

4.通过设备故障库的建立,记录、统计和分析单台设备或同一类设备相同故障部位的故障,对故障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分析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为制定合理的设备维修与维护策略,提供量化依据。

5.信息系统具有综合考虑设备能力、预设的维修计划和生产计划,编制和修订主要生产设备的设备维修计划等功能,包括:检修规程、年度和季度检修、同步检修、大修计划等。

6.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引人工作流程管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工作流程,并将流程固化信息系统中,流程再造能够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并对管理方法及其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避免工作拖沓,提高工作效率。

7.建立设备管理KPI评价体系,系统实现并共享设备运行率、完好率统计和故障原因分析,并通过与财务、库存等系统集成能够实现设备资产周期费用的采集与分析,定量地评价和分析设备资产的经济价值表现、运行性能、管理工作效率等。

六、结束语

为了改善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必要的。信息系统的导入将改变原有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有效提高执行能力,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起到固化管理制度,从而避免发生歧义现象的效果。优秀的设备管理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有利可图,占据优势,为带动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按照以上提及的实施建议来实现化工企业中设备信息化管理是当代化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俊张学庆油气开采企业决策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10年04期

[2]谢勇张丽云浅谈,公司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对策.中国锰业2010年01期

煤化工企业开展全面成本管理浅谈 篇12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全面,成本,管理

一、前言

近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我国煤化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其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经济效益可谓是最重要的, 同时经济效益也是断定企业管理, 特别是成本管理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自从我国改革开放, 加入WTO之后, 我国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 同时也要逐步面对国际市场压力, 所以, 煤化工企业若想要赢得成功, 在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中占据有效地位, 获取更高层次的成稿, 进行全面成本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下就煤化工企业有效进行全面成本管理的方法进行探究分析。

二、制定更为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度和完善的成本管控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煤化工企业只有制定更为科学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成本管控规范, 才能准确核算成本, 加强全面成本管理力度, 进而使成本管理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此煤化工企业需要将生产工艺流程与生产组织特点与企业组织管理、计量现状有效结合, 制定出适合于本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与考核的成本核算管控体系, 这样为全面成本管理奠定制度基础和管理工具。

科学的核算和完善的成本管控规范, 有助于企业分析成本动因, 着手成本控制, 有序、科学开展全面成本管理工作, 也利于各成本管理部门约束员工行为, 指导员工工作, 全面加强煤化工企业成本管理效果;另外其还可以为企业与其他煤化工企业开展成本对标管理提供保障。对此煤炭化工企业需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成本管控环节, 并与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相一致的成本管理规范, 同时将规范全面投入到企业经营以及生产之中, 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效果。

三、开展全面成本预算, 有效进行成本核算及控制工作

(一) 有效开展全面成本预算工作, 并对重要成本要素进行控制

成本预算以及成本控制可以说是一个企业最为重要的成本管理工作, 煤化工企业属于资源依赖性、高耗能和产能过剩的化工企业, 成本预算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好成本预算工作, 煤化工企业在生产初期由于生产装置运行不稳定, 导致定额消耗数据缺失, 就此需基于“设计值”对煤化工企业的成本预算进行设定;待到生产装置运行稳定之后, 又应当以积累的成本数据库为基础, 结合成本要素、成本动因, 对企业的成本预算重新设定定额, 以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原材料、水电费可谓是煤化工企业重要成本要素, 尤其是原辅材料费大约占到总成本的60-70%以上, 就此材料成本需基于“BOM单”进行预算, 水电消耗需根据装置负荷与历史数据相关性进行预算。最后需基于全面预算所计算出的费用计划对其他各种相关费用进行预算。

除此之外, 为了做好重要成本要素原始记录管理工作, 应记录好化工原辅料使用的各个过程, 比如说催化剂、助剂投料多少、投料时间, 进而利用完整记录各时段的投料数据, 以便根据催化剂使用寿命合理分摊成本.

(二) 加强成本核算, 尤其对企业联副产品进行科学核算

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步骤较为繁杂, 上游车间生产的中间产品可以作为下游车间原料。所以为了加强内部成本考核, 需分步计算成本。而成本的分步计算, 成本项目的分析过程, 又会受到采用分项分部结转方式以及综合结转方式的影响;而辅助生产成本车间的蒸汽、自发电等动力产品成本在向基本生产车间分配时, 应根据受益对象所用辅助生产车间动力产品数量, 选择合适的分摊标准进行分配, 但也要结合计量现状, 如果受益对象缺乏对使用的动力产品的计量, 则按照受益车间产出产品产值分摊较为科学。

另外煤化工企业在生产甲醇、聚乙烯、聚丙烯等主要产品的同时也会衍生出多种联副产品, 如硫磺、燃料气、混合C5等等, 这些副产品往往能够带给企业非常丰厚的经济效益。而副产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对主产品单位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主产品如果两种以上, 即构成联产品, 联产品成本在分离点成本分摊方法的选择对主产品单位成本同样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煤化工联副产品科学核算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性, 以及成本的准确性、合理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 正确分析煤化工企业的成本动因

致使生产成本出现的因素, 即为成本动因。通过找出正确的成本动因即可对各个项目的间接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煤化工企业生产工艺的复杂性, 辅助生产装置与基本生产装置及基本生产装置之间关联性强,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分析成本动因, 划分成本单元, 找对成本归集对象, 合理分配间接费用和辅助生产成本。

四、减少材料成本, 提升设备利用率

(一) 减少材料采购成本

为了对材料采购成本加以有效控制, 应做到以下几段:第一, 对材料供货市场进行全面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对材料采购策略进行调整。由于煤化工生产用原料用量大, 区域及季节性价格破波动较大, 所以企业应以年初所作出的全年材料预算为基础, 根据价格波动规律安排原材料采购时间, 特别是基本材料, 避开原料采购高峰, 或签订相对零活的结算价合同, 有效减低材料采购成本;第二, 建立较完善的供应商名录、选择原料质量好、信誉好企业, 进而在保证采购材料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尽可能选择价格地的供应商, 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三, 网络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网络已经成为众企业产品发布、信息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此能源化工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工具, 查询市场价格, 查找最新市场信息, 及时得知材料价格变动情况等等, 进而达到优化成本控制指标, 完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目的。

(二) 缩小生产消耗成本

原材料的成本通常会占到煤化工企业整个生产成本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所以减少原材料成本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控制原材料成本, 不仅要控制材料采购价格, 而煤化工企业,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原材料价格控制幅度很小的情况下, 更重要的是要控制材料消耗量, 以定额标准为依据, 结合生产计划编制年度、季度、月度材料消耗预算, 以预算为控制手段, 推行使用领料管理制度, 落实预算责任, 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层层把关, 从而减少材料消耗成本。

(三) 做好设备维保, 提高设备运转率, 确保装置满负荷运行

煤化工企业投资大, 投资回收期长, 需要持续生产, 设备满负荷运转及生产过程产生强腐蚀性物质, 设备维保尤为重要, 一旦因设备维保不到位, 造成关键设备损坏, 关联装置停车, 生产不能满负荷运行, 将造成产品产量下降, 而折旧费、财务费用、保险费等固定费用的存在, 会大大增加单位产品成本, 由此做好设备维保, 应定时、及时维护、检修各个设备仪器, 以延长设备使用年限, 提高设备运转率, 确保装置满负荷运行显得格外重要的。

五、结语

总体而言, 我国的部分煤化工企业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成本管理挑战, 而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企业今后的发展, 严重时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进步、发展。由此煤化工企业一定要采用有效的手段, 全方位开展成本管理, 基于传统、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 编制出更为全面、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 进而推动煤化工企业不断发展, 从而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敬轩, 冯连勇.煤化工产业发展初现新常态中国石油报2014-11-18, 09:36:24 (新增)

[2]郭莉娜.大型煤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 2013.

[3]温芳丽.煤化工企业财务管控难点及对策分析.财经界.2012.169-170.

[4]张建林.煤化工企业开展全面成本管理问题初探[J].财经界 (学术版) .2011 (08)

[5]董永红, 王业军.河北省煤化工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J].煤矿开采, 2013, 01:101-103.

上一篇:古诗词鉴赏探究性下一篇:运动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