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负债(精选7篇)
或有负债 篇1
负债是典型的会计要素, 它反映了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典型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随着会计理论中引入不确定性的概念, 或有事项就成为会计中重要的一部分。事项是指多方的, 非交易性的, 这是和交易的概念相对立的。或有事项由于其特殊性是《企业会计准则》中唯一一个以事项而不是以要素命名的会计准则, 或有事项的结果可能会产生预计负债、或有负债或者或有资产等, 但是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之间存在很多的区别, 这需要仔细比较分析。
一、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的概念辨析
(一) 概念比较
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都是由或有事项导致的两种结果, 或有负债按照是否形成确定的责任分为潜在义务和现时义务两个层次。它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指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 其结果取决于不确定未来事项的可能义务。二是指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者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计量。
预计负债实际上是属于负债的范畴, 一般是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而进行确认的, 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然而, 预计负债金额计量时是依据特殊的估值技术来确定的, 包括最佳估计数的确定和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 这和直接负债的计量还是存在区别的。
(二) 会计处理程序比较
预计负债直接按照负债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但是由于其特殊性, 它和其他负债项目分开列报。同时, 为了增加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企业需要在会计报附注中披露以下信息。一是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的说明;二是各种预计负债的期初和期末余额以及本期变动数;三是与预计负债的预期补偿金额和本期确认的补偿金额。在利润表中, 预计负债是作为费用与其他费用或支出项目合并反映。如果企业能够确定预期的补偿额, 普遍做法是在利润表中反映预计负债确认的费用或支出时优先将这些补偿额抵消。
或有负债不属于负债, 所以它不能在财务报表中予以确认和披露, 但是由于它存在可能性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所以部分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对此规定, 除了或有负债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以外, 其余的都应当在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但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也从谨慎性的角度考虑, 提到像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等会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 可以只披露事实以及原因, 不需要披露对财务的影响以及预计补偿额。
(三) 内在含义比较
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提到的预计负债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未来事项导致的直接债务债权关系;二是类似国际上通用的准备金做法。典型的债权债务关系比如债务担保带来的或有事项, 企业对外担保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 被担保违不违约是未来事项, 只有被担保方违约了, 企业才承担了责任, 企业在履行该义务的过程中, 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这才能作为预计负债在报表中单列, 类似于这种比如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导致的或有事项到最后表内确认时, 都是在未来形成了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然而, 在类似准备金层次来看典型的例子, 就是亏损合同。亏损合同的意思, 是指履行该合同很可能导致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的经济利益, 其实当合同订立时便成为待执行合同, 这里面就存在企业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旦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 同时满足该亏损产生的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时, 应确认为预计负债。这种做法类似于政府会计中, 对于国企亏损计提准备金的形式以及企业坏账中计提坏账准备的形式。所以笔者认为, 真正意义上的预计负债是有两层含义的。对于或有负债来说, 它的内在含义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它不同时满足企业确认负债的三个条件, 但是它是由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导致的, 在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上存在差别, 金额或者时间是否能够可靠计量也存在差别。
二、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的区分
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判断需要从定义和要素入手 (见下表) 。首先判断的第一层次是现时义务和潜在义务, 如果属于潜在义务, 也就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流出很不确定, 那么便不存在流出的时间和金额的问题。对于现时义务来说, 是企业现在已经承担的义务, 那么只有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部分才可以确定为预计负债, 其他的可能性只能判定为或有负债。因此, 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是判断预计负债还是或有负债的根本标准。在一般的实务操作过程中, 两者的区分需要通过会计实务人员的职业判断得到, 这种判断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也需要熟练地业务工作经验和大量的外部信息积累。
三、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之间的转化研究
最近几年, 企业的外部市场因素波动异常剧烈, 这也给企业的内部经营和财务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企业外部环境, 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直接可能会产生相互转化的情况。《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准则中, 只是在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复核部分做了一个很模糊的概述。准则解释提到:企业应在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如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预计负债的数额不能反映真实的状况, 则应该对其按当前情况下的最佳估计数进行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调整。由于或有事项会计上的特殊性, 所以两者之间发生转化时, 都需要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披露的。实际上目前准则中并没有提到具体的调整分录是怎样的, 但是在实务工作中大致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情况:没有在表外披露或者在表外披露的预计负债, 满足一定条件后转化成可以表内确认的预计负债, 在当期处理时首先应该按照“谨慎性”的原则, 重视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 按照现有的方法进行会计上合理地确认、计量以及披露程序, 最后将转化金额借记费用或者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贷记预计负债, 这就相当于预计负债的重新确认和计量, 同时按照会计规定进行合理披露。
第二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发展, 预计负债的金额较之以前能够进一步可靠地计量时, 需要分为四种情况进行考虑。一是如果预计负债前期已经合理计提, 则与现在的差额直接计入或者冲减“营业外支出”;二是如果预计负债在前期未合理计提, 则应该按照会计准则中重大差错更正进行处理;三是如果预计负债因前期无法合理预计从而未计提, 则应该在进一步明了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四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者说明的未决诉讼, 则应该按照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日的有关事项进行处理。
第三种情况:这种情况是目前最具有争议的一种情况。如果预计负债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转化成或有负债, 实务中一般会做个对冲的分录, 但是《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中只是对概念做了简单的说明, 并未就如何确认做具体的分录。但是如何像第二种情况那样处理或者做个对冲分录是有问题的, 这样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操纵空间, 所以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在这部分还是有待完善的。
四、合理反映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的对策建议
或有事项导致的结果中, 最重要的两个结果就是或有负债和预计负债。会计准则中对该事项的信息是很重视的, 通常情况下, 财务报表项目中遵循重要性原则, 如果表内确认就不会进行表外披露, 但对于预计负债项目不仅要表内确认还要进行表外披露。而对于或有负债项目, 因其不满足确认条件, 所以会按重要性的原则区分要不要表外披露。准则的制定看似有了严格的条件限制, 但是实际上, 在实务工作中, 对于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的严格划分, 是要根据会计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来进行判断的。如果企业财务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区分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 那么不仅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财务影响, 也给企业的利润操纵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一)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近年以来, 企业会计准则不断出台相关准则解释对以前不足和过时的情况进行了相应的更新和修订, 企业应该组织会计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加强实践, 定期组织学习, 更新财务知识准备, 同时还应该营造职业道德建设的氛围, 定期进行考核。对于会计人员个人来说, 需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 培养正确和严谨的会计职业态度。
(二)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加强监督
会计人员获得的信息是以企业为平台的, 所以企业更好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进行内部监督, 给会计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信息来源渠道。在整个企业内部要加强沟通, 对外活动上要加强交流, 从宏观经济环境上进行治理,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减少错报的风险, 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多可参照的信息。
(三) 注重对或有事项的审计工作, 提高或有事项的审计质量
或有事项的审计一直是审计工作中的难点。但是出于规避财风险的角度, 或有事项的审计工作开展是很有必要的。按照传统的审计流程, 首先, 审计单位要全方位的了解被审单位的行业特征和业务情况;其次, 要选择合适的审计人员, 恰当的审计计划, 这里可以先根据审阅法的结果, 再合理推断被审单位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最后予实行具体的审计计划。再次, 要采取有效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或有事项的会计信息其实是具有隐蔽性的, 传统的审计程序可能会对此有些疏漏, 要重视或有事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相关证据的可靠性。最后, 要重视预计负债和或有负债之间转化的各种情况之间的区分问题, 这两者之间的概念相当复杂, 审计过程要相当仔细, 不能有所缺漏。同时审计人员也应该根据重要性的原则, 将最终的审计结果和需要重视的信息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
摘要:市场经济活动中, 由于竞争带来的风险日益加剧, 不确定因素已经开始对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导致很多事项或交易的结果, 必须通过未来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予以证实。因此, 在会计中产生了负债、或有负债以及或有负债等概念。从多角度对这些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更深地层次上理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预计负债,或有负债,比较分析,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叶艳.对预计负债会计核算的深层次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 (23) .
[2]杨家新, 李琴.或有负债与预计负债的深层解析[J].四川会计, 2003 (9) .
[3]徐莉, 齐励.现行准则下“预计负债”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 2014 (10) .
[4]赵筠.对负债、或有负债以及预计负债的比较[J].经济论坛, 2005 (24) .
[5]张海珍.谈预计负债及其会计处理[J].时代金融, 2015 (14) .
或有负债 篇2
——以养老保险基金为例
或有隐性负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政府承担的非法定的责任或义务,它常常是由于政府行为导致的连带性债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迫于来自公众和利益集团的压力,或者不这样做的机会成本过高的情况下才会承担这些负债。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养老保障与就业连在一起。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享有终生的保障,国家统报统揽,养老金实行现收现付制,不存在积累。建立社会统筹和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要改变现收现付制度,通过养老基金中的个人帐户的预筹积累方式,地狱老龄化高峰来临是的支付危机。按照新制度的设计运行,“隐性债务”由此产生。
众所周知,退休金是退休人员退休后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应享受的基本权利,是退休人员对自己过去劳动成果的延期享用。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是对退休人员过去劳动价值的延期支付。那些退休人员在实行低工资政策时期,他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产品,一利润的形式商家国家财政,支援了国家建设,正是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他们有权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家必须偿还这部分隐性债务。之所以称之为隐性,是用为它不像明显再无一样写在纸上,没有法律的约束力,但却是政府通过若干年兑现的一项社会和政治的义务。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的资金运筹模式。所谓现收现付制是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支出开支, 不留或留很少的储备基金。从资金角度看, 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是一种靠后代养老的保险模式,上一代人没有留下养老储备基金的积累, 所以其养老金全部需要下一代人的缴费筹资。
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挑战, 我国改现收现付制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筹资模式。对于新制度实施以后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他们可以自工作之日起,就可以设立自己的账户,形成基金的积累。但是对于新制度实施前已退休的老职工,显然没有个人帐户的积累,他们所享受的养老保险金的待遇便成为历史债务,要么由国家支付,要么采用现收现付的办法,由企业缴纳保险费来承付;在新制度实施前已参加工作还未退休的职工,同样没有个人帐户的实积累或未曾积累的有效年限,当他们退休时也缺了一笔需要支付的退休基金,这些需在一定时期支付却没有形成积累的养老金费用, 并不体现在政府公共部门财政状况的评估中, 而是隐含在当前或未来的福利承诺中, 所以“养老金隐性负债”便产生了。
上海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计算显示,2010年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3420
亿元,2010年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10555亿元,当年参保离退休人员6305万人,当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约为1.2万亿,如果实现“老有所养”的全民养老目标,当年养老保险支出将扩大1倍以上,达2万亿元以上,当年养老保险亏空将超8000亿元。从人口结构比例看,当前我国的劳动人口比重已越过高峰期,养老保险基金偿付压力会越来越大;按当前预期平均寿命73岁计,全国仅65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支出亏空静态累计就达5.6万亿元以上;截至2010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节余1.54万亿元,静态缺口达4万亿元。这一测算并未计入大量未来将达到65岁以上的未参保人口,胡月晓称,“如果计入,隐性负债量就更大了。我们现在只是静态估算。”不过,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静态的计算没有道理,老龄人口一直在增加,不可能一批人到了平均寿命,这笔支出就画上句号。”
养老金负债的确认和披露是世界各国政府会计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 关于养老津 贴负债的确认有3种方式可供选择:(1)不把未来公共养老金确认为负债。(2)判断支付公共养老金有哪些不同渠道的的财务来源, 进而分别确定是否应确认为负债, 可以只将准备金和政府补贴确认为负债。(3)将与过去时期相对应的养老金现值总额确认为负债。尽管采用第三种方法存在上述的困难, 但将部分未来养老金确认为负债完全附合定义和披露要求。
或有负债 篇3
关键词:或有事项 前提条件 计量 披露
一、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的前提条件
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如果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企业应将该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
1、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应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承担的现时义务。
2、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在履行时应很可能(发生概率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因或有事项承担的一些义务。
3、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的金额应能够可靠地计量,如果对相应的现时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则不能将其确认为负债。
二、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的金额计量
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的金额应体现稳健性原则,总体上来说应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最佳估计数可分两种情形来确定:企业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的金额,应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最佳估计数的确定方法如下:
1、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个金额区间,则最佳估计数应按该区间的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定;
2、如果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金额区间,则最佳估计数应分别情况处理:①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②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各种可能发生额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确定(即计算加权平均数)。
或有事项确认的一般会计处理
涉及产品保修费用的负债: 借:营业费用,贷:预计负债;
涉及诉讼费用的负债: 借:管理费用,贷:预计负债;
涉及担保损失的负债: 借:营业外支出,贷:预计负债;
涉及基本确定收到的补偿: 借:其他应收款,贷:有关费用或支出。
三、被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的披露
1、或有事项已确认部分的披露
(1)、在资产负债表中,对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即“预计负债”)应与其他负债项目区别开来,单独反映;同时,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各项预计负债形成的原因及金额作相应披露。
(2)、在将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的同时,应确认一项支出或费用。这项支出或费用在利润表中不应单列项目反映,而应与其他费用或支出项目(如“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合并反映。
2、或有事项未确认部分的披露
(1)、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不能同时符合以上3个条件,企业不应将其确认为负债,就成为或有负债。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2)、或有负债披露的基本原则是,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一般不予披露。但是,下列情况一律披露:①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②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3)、对于应予披露的或有负债,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内容:①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②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③获得补偿的可能性。
(4)、有时,充分披露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信息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此时,企业只需披露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的形成原因。
(5)、或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资产作为一种潜在资产,不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因而不予确认。一般情况下,或有资产不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或有资产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则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3、在担保涉及诉讼的情况下:
如果法院尚未判决,企业应向其律师或法律顾问等咨询,估计败诉的可能性,以及败诉后可能发生的损失金额,并取得有关书面意见。如果败诉的可能性大于胜诉的可能性,并且损失金额能够合理估计的,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将预计担保损失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如果企业已被判决败诉,则应当按照法院判决的应承担的损失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如果已判决败诉,但企业在上诉,或者经上一级法院裁定暂缓执行,或者由上一级法院发回重审等,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已有判决结果合理估计可能产生的损失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4、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担保诉讼损失金额与已计提的相关预计负债之间的差额,应分别情况处理:
(1)、企业在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证据,预计了负债,应当将当期实际发生的担保诉讼损失金额与已计提的相关预计负债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
(2)、企业在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证据,本应当能够合理估计并确认和计量因担保诉讼所产生的损失,但企业所作的估计却与当时的事实严重不符(如未合理预计损失或不恰当地多计或少计损失),应当视为滥用会计估计,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3)、企业在前期资产负债表日,依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所掌握的证据,确实无法合理确认和计量因担保诉讼所产生的损失,因而未确认预计负债的,则在该项损失实际发生的当期,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四、被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注意事项
或有事项分为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两种类型,在会计处理时,应采取谨慎原则进行处理:
1、对有利事项,不应确认;如果很可能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可以披露;否则一般不作披露。
2、对不利事项,有两种处理办法:确认为负债或作为或有负债。
(1)如果或有事项中的不利事项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应确认为负债:该义务是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在或有事项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确认为负债时,关键问题是如何对损失金额进行计量,即如何计算“最佳估计数”。最佳估计数的计算,主要思路是:如果所需支出存在一个区间,则最佳估计数为区间的中位数;如果不存在区间,而且或有事项只涉及单个项目,最佳估计数为最可能发生的金额确定;如果不存在区间,而且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最佳估计数为各种可能发生额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确定,即计算加权平均数。
(2)对不利事件,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就是或有负债。或有负债不是负债,因为不满足三个条件,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负债。对或有负债有两种处理办法:披露和不披露。
①需要披露:a未决诉讼、未决仲裁(不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大小);b为其他单位提供的债务担保(不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大小);c其他或有负债(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大于5%)。
关于或有负债会计问题探讨 篇4
财政活动作为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一环, 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既可能是财政内部的不完善, 也可能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 它们的活动可使财政政策和相关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发生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的偏差甚至背离, 由此产生了或有负债和财政风险。所以, 企业应合理掌控或有负债, 尽量避免因或有负债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此, 会计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或有负债的确定
或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 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 确定或有负债的条件是:1、或有负债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2、企业承担的负债义务是潜在的也可能是现时的;3、该义务的履行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4、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够可靠地计量。
这些条件使或有负债具有了以下特点:1、其存在或起因于过去已完成的交易或已发生的事项或情况;2、交易、事项或情况的最终结果的事项或情况;3、交易、事项或情况的最终结果有赖于发生或不发生一个或若干个未来事项。或有负债的科目结果可能会导致负债的增加或资产的减少, 即为或有损失。
或有负债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 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如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产品质量担保、应收账款抵借、追加税款等;另一种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如未决诉讼、仲裁、债务担保等。
二、或有负债的会计处理问题
1、或有负债与负债。
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而或有负债则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 或指不完全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现时义务。或有负债作为一种特定的现时义务, 由于其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或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因而它不能在表内予以确认。但是, 或有负债与负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部分交叉, 其交叉的部分是指符合负债定义但未能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的负债。产品质量保证、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债务担保、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等或有事项, 如果与这些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不能满足负债确认条件的, 则应作为或有负债处理。
2、或有负债与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 在会计上是指过去交易或过去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其结果须通过不完全由单位控制的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 包括已贴现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 未决诉讼、未决仲裁, 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 等等。可见, 或有负债属于或有事项, 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其结果都须由未来不确定的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
3、或有负债与预计负债。
履行或有事项相关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 通常按照一定的概率区间加以判断。一般情况下, 发生的概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极小可能。“基本确定”是指, 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但小于100%;“很可能”是指, 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可能”是指, 发生的可能性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极小可能”是指, 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预计负债是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或有负债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二是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这里的“很可能”指发生的可能性为“大于50%, 但小于或等于95%”;三是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可以转化为预计负债。我们知道, 或有负债的特征之一是危害性, 鉴于对外担保、财产抵押、诉讼纠纷等或有负债常具备金额大、后果严重等特点, 因此一旦发生, 必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给企业和投资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所以, 科学合理地进行会计处理, 对企业降低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损失和稳步向前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或有负债确定为预计负债时, 由于这种经济利益流出并不是确定的, 我们往往需要对其金额进行估计, 而且预计负债也会导致企业损益的减少, 所以一些企业会根据其自身利益对预计负债有选择和有目的的进行确认。这使得企业在对或有负债的会计处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漏洞, 会计的核算、监督和披露等处理手段没有落到实处, 使得预计负债科目在会计报表上形同虚设, 不能为使用者传递充分详细的信息。
4、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近年来, 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许多规章制度, 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健全。
(1) 在估计或有负债的金额时, 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 最佳估计数应该按照可能性最大的金额进行确定。但是, 当其余的可能结果大部分都比可能性最大的结果的金额高或低时, 按照可能性最大的结果金额对最佳估计数进行确认是存在不足的。而且, 在《或有事项准则》中, 也没有考虑到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对或有负债和财务方面的影响。
(2)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对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信息规定, 在披露或有负债时要包含以下信息:a.或有负债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 包括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提供担保等形成的或有负债;b.经济利益流出不确定性的说明;c.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 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无法预计的, 应当说明原因。但实际情况下, 有些企业可能会以各种目的, 对不利于本公司的或有负债进行蓄意隐瞒, 从而使得企业所披露或有负债是不充分不规范的。例如, 企业间的担保行为是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的, 在担保到期无法偿还之前, 企业是否按照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准则的要求对其担保信息进行充分规范的披露一般是很难被发现的, 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也很难对此项担保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 进而可能导致相关投资者的投资失败。
5、会计对或有负债的处理方式有待提升。
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职业能力, 能够把握好各项因素对或有负债的影响, 及时准确、全面科学地将企业的所有或有负债进行有效处理, 只有高质量地完成对或有负债的会计处理, 才能使或有负债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会计人员应当及时转变观念,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准则对或有负债进行确认、计量、核算和监督。
三、结束语
与或有负债相关的理论与会计实务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 导致会计在对或有负债的处理时缺乏系统的认识, 而且相关专门和系统的资料也较少。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不断加深, 我国经济的稳速提升, 公司与公司、国家与国家的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增加, 但与此相伴的衍生金融工具、营销创新、诉讼和企业重组等问题将会对企业经济业务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或有负债作为一种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 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项经济业务当中, 并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造成影响。目前,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尚不完善, 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面前, 我国企业与西方其他企业相比, 适应能力和法律意识较差, 从而发生或有负债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所以, 对或有负债的研究将有利于企业加深对或有负债会计处理时的认识, 提高其所披露的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 对企业保持持续经营和发展、会计信息的公允客观和真实准确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璟.浅议“或有事项”.商情, 2013.51.
[2]吴品.浅析或有负债与预计负债的区别.中国电子商务, 2013.1.
[3]程晓梅.试论或有负债问题的会计处理.中国对外贸易 (英文版) , 2012.6.
或有负债 篇5
一、预算单位或有负债特点
(一) 或有负债数额不可预见性
预算单位或有负债一般未纳入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 资金规模上存在不确定性, 有的预算单位在某个时期负债数额规模巨大, 并且这种现象有增大趋势。如学校的公共责任或有负债, 一旦发生公共突发事件很难预计其经济损失的范围, 其结果须由未来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
(二) 偿还期限长期性
预算单位或有负债偿还的期限一般较长, 承诺偿还时间一般在一至三年, 二年以上负债最多, 有的承诺偿还时间达五年或更长, 一般按年结息。如高校的基本建设贷款, 银行很清楚我国高等学校是政府办学, 贷款给高校就是贷款给政府, 时间越长越好。
(三) 负债用途多样性
预算单位或有负债用途范围较广, 预算单位发生的或有负债主要有: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 (或变相担保) 形成的偿债义务, 因知识产权纠纷发生的未决诉讼, 仲裁而形成的补偿, 执法单位因判罚不当进行行政诉讼而可能发生的赔付, 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一部分需财政核销冲账而形成的损失, 地方和企业自借 (统借) 自还外债无力归还最终由财政买单而形成的支付。
(四) 资金管理分散性
预算单位或有负债资金信息分散在诸多预算单位, 大部分政府财政部门未能实施统一的管理, 政府部门缺乏较好的监控手段和有效的制约机制。
(五) 信用观念淡薄
预算单位对或有负债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一旦出现支付困难, 政府会出面解决, 因而政府部门对预算单位或有负债可能转化为现实财政危机的认识不足。
二、预算单位或有负债成因
(一) 客观原因
预算单位或有负债的产生有其客观现实性。预算单位是我国公共财政资金的执行单位, 代政府履行各自的部门 (单位) 职能, 政府财政预算是由成百个一级部门 (单位) 预算汇集而成。现代社会的风险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预算单位作为政府的公共部门也不例外。如何化解和防范风险是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如通货膨胀和金融动荡等须通过国家来承担公共风险成本, 这种风险成本需首先通过政府所属的主管部门 (单位) 归集、化解、规避和防范。作为一种或有的支出责任, 预算单位或有负债的形成, 某种程度上说源于防范公共风险的制度安排, 因为这种制度安排无形中固定了预算单位实施, 财政最后买单的本质属性, 正是公共风险的历史客观性决定了预算单位或有负债的必然性, 其实质是政府充当最后支付人所提供的担保和保证。例如间接对国有企业债务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担保, 当债务人违约时, 根据担保承诺, 政府最终承担债务清偿责任。
(二) 主观原因
预算单位或有负债的产生不仅有公共风险的客观现实性, 还有预算单位在预算调整过程中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主观性。一些预算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倾向, 为了自己的利益, 一旦有可能就会试图破坏规则, 钻空子, 损人利己。机会主义之所以盛行, 除了自私之外, 客观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也是重要因素。现实中, 预算单位作为一个经济人, 也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故在部门 (单位) 行为特别是预算调整过程中也经常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但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三) 本质原因
转移担保政府买单是预算单位或有负债的。预算单位或有负债实质上是政府充当最后支付人所提供的担保和保证, 这也就是说大部分预算单位或有负债都是依托于政府提供或最终提供的担保。或有负债的最常见的是担保的贷款, 在提供担保时, 担保人没有负债。但是, 如发生违约, 贷款人可以行使担保, 担保人将有义务偿还仍没有偿还的贷款。此时, 或有负债将成为担保人的实际负债, 并且必须支付, 而预算单位提供担保所承担的偿还款是财政安排的预算资金, 最终偿还人将转移到政府。例如前些年各地轰轰烈烈的大学城建设, 都或多或少的引入了银行贷款, 高校是政府办的, 无论是财政贴息担保, 还是学校信用担保, 实际上都是政府最终担保, 贷款期限一到, 学校必须还款, 最后往往是政府买单。对担保人来说, 提供担保时就形成了一项或有负债, 而此项或有负债也只有到被担保人到期偿还债务后才能消失。
(四) 制度缺陷原因
预算单位收付实现制是或有负债产生的制度缺陷原因。预算单位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来确认交易或事项, 计算会计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现金收入支出之间差额的核算方法。就预算单位或有负债的计量和控制而言, 收付实现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预算单位的预算的时间跨度太短, 一般一年一个预算, 以至于无法考虑例如由于为贷款提供担保以及对企业承诺补贴、建立养老金制度和其他福利计划、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引发的或有负债及其风险。二是传统的收付实现制预算编制方法仅仅记录现金流量, 而不考虑负债的形成、或有负债的积累以及因过去的承诺而给将来带来的成本。三是会导致低估当期的预算支出, 虚增可供支配的资源, 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政府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耗费, 造成会计信息不实等现象出现。收付实现制的这些缺陷一方面使得编制预算的单位对自身行为所造成的预算成本缺少预见性, 另一方面也使得预算单位在不违背预算平衡的基础上造成预算单位或有负债的积累。
三、预算单位或有负债风险披露与防范
(一) 对重大或有负债进行揭示和披露
首先, 要正确认识或有负债的存在, 公开披露或有负债所应承担的财政财务风险及其根源、类型和可能导致的财政财务后果会提高政府决策的正确性以及财政财务的实施效果, 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或有负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即是否会转为现时义务引起经济利益的流出、支出发生在何时、其金额如何计量都是难以准确确认的, 而且影响结果的不确定因素非预算单位自身所能控制。因此, 为体现贯彻稳健原则, 目前对或有负债不宜进行会计确认和核算, 而应在会计报表附表中加以披露, 并且详细披露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影响;获得其他方补偿的可能性, 如在债务担保业务中可向被担保人索取一定的补偿, 在某些索赔诉讼中可通过反诉方式向索赔人或第三方提出追偿要求, 在发生财产、人身事故时可从保险公司获得合法的补偿。只有当潜在义务有相当大的可能性转为现时义务时 (可能性概率达到50%以上时) , 才可以纳入财务系统加以处理。揭示和披露或有负债以后, 预算单位要经常地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
(二) 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控制或有负债
第一, 对于客观上的公共风险, 依靠政府提高经济实力, 有更宽松的预算安排抵御公共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公共风险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安排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第二, 对于主观上的机会主义行为, 加强制度建设, 用制度来约束预算单位财政机会主义行为。要在项目决策和建设中广泛听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 加强人们对决策执行的监督。提高预算透明度, 晒晒预算单位账本, 这不仅会对预算单位增加来自社会公众的无形压力或者是无言的监督, 还会逐步提高民主理财的意识, 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 有效防止预算单位财政机会主义行为。第三, 对于预算单位介入的担保活动, 必须有要件完整、条文明确的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作为担保的基础, 逐步减少担保范围, 明确担保事项的决策权, 未经政府同级财政部门的同意, 任何预算单位都无权担保。同时, 当预算单位在外部性威胁和社会预期的压力下不得不担保补偿时, 应坚持审慎原则, 补偿之前要向社会公众阐明救助的必要性、原则、范围和方式, 补偿过程中要明确预算单位与利益相关主体的责任与权利。第四、将预算单位或有负债也纳入预算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范围之内。对预算会计主体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导致或有负债产生的活动, 都要做出解释性说明并对所担负的债务风险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 以防范和化解现实的和未来的偿债风险。第五, 计提风险准备金, 建立预算单位或有负债控制制度。预算单位或有负债成因复杂、形成机制不规范, 尤其是或有隐性负债难以计量。预算单位要对预期损失编制计提风险准备金, 对风险概率达到50%及以上的或有负债计提的风险准备金列入当年的部门 (单位) 预算, 用于应对可能转化为政府债务的或有负债。
参考文献
[1]刘尚希:《财政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1]刘尚希:《财政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或有负债 篇6
(一) 或有事项
或有事项所涉及的相关概念有以下三点:第一, 其产生原理, 是由于企业在以前年度的经营, 如果没有企业的运营, 那么就不存在或有事项这一概念;第二, 由于外部环境, 影响因素具有变化性, 未知性, 因此难以预测该事项发生的金额, 时间等;第三, 该事项,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企业之后的运营, 以及未来的环境来共同决定的。同时或有事项具有企业难以控制、一般来说是不能控制的特点, 指影响或有事项的不确定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
(二) 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是指, 根据企业已有的经营活动这一事实, 让企业承担起一种可能会发生也有可能不会发生的义务。具体义务及责任到底发生与否, 需要依靠未来事态的发展来进行确认。
二、或有负债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 或有负债的确认存在问题
1.或有负债的确认标准不明确
相关准则针对预计负债如何进行计提, 做出了较为详细的指引, 但是针对其定义, 并未给出相当专业的解释。只是说在某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但是预计负债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还是让人较为疑惑。由于或有负债, 与其他负债不同, 在报表当期内, 其他负债已经可以获得具体的金额, 但是或有负债却不能。其本质具有难以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对他的计量, 只能够进行预测, 且难以保证预测金额属于合理区间内。
2.或有负债计量存在的问题
或有负债的计量依据不客观。我国对或有负债的具体金额进行估计时, 其操作流程仍然显得不足。我国准则规定, 当或有事项对象具有唯一性和单一性时, 比如简单的企业经济纠纷, 公司受到起诉, 裁决待定时, 应该根据最容易产生的金额进行确定。但是其他可能性的结果于此金额发生大量偏差, 那么仅仅依靠该数字, 很难说众数此刻具有代表性, 能够真实反映该或有负债的估计值。
3.预计负债的确认和提取不充分
或有负债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要确认为预计负债, 根据相关指引, 预计负债属于或有负债的一部分, 换句话来说, 预计负债是一种很特殊的、满足了相关特定条件的或有负债。相比于其他负债, 预计负债体现出待确定、不稳定等因素。但是企业对预计负债进行估计确认, 是尊重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针对企业的运营情况、战略, 以及财务状况, 对预计负债进行确认, 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二) 或有负债的披露不充分、不规范
有些企业对或有负债信息的披露不够充分, 并没有严格按照准则的相关要求进行完全地执行。认为对或有负债详细的披露会对公司不利, 于是进而欺瞒大众, 将这些披露掩盖过去。或者是通过一些文字手段, 刻意弱化读者对或有负债的解读和理解。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自己的私利, 刻意隐瞒相关事项, 以帮助该公司持续拥有投资者的信心。信息披露的充分、规范是极其重要的, 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进行弥补和强化, 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环节。
(三) 普遍没有确认预计负债
通过对过去数据及案例的研究, 因为担保问题, 被法院判定其承担赔偿责任的公司中, 只有极少数在之前就对预计负债进行确认, 并且按照准则要求进行披露。无论是在公司内控层面上, 还是审计师执行审计的时候, 都没有对该事项进行实际意义上的监管。因此笔者认为, 上市公司在该点上完成力度并不够。
(四) 忽视了对担保事项的管理
在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 债务担保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手法, 以增加被担保公司的信用程度。作为担保方, 应该深刻了解担保后其承担的自认与义务, 以公众的利益为出发点, 对该事项进行披露, 将潜在风险降低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三、或有负债会计处理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 加强或有负债确认条件的准确性
或有负债本身就具有易变动、受外界影响程度高等特点, 故对预计负债确认标准建议进行一定的改进。比如在对或有负债进行确认时, 应该加入金额的可衡量性。在针对或有资产相关方面, 我国一直以谨慎性为原则, 因此对或有资产的确认就显得较为困难。但是根据IFRS的相关指引, 如果该项收益确认的概率相当高, 则预提收益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对或有资产的认定, 也应该更具体化, 以此来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只是需要对相关条件, 比如概率、金额估计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指引, 以防止企业恶意虚增。
(二) 加强预计负债计量的客观性
在对或有负债进行会计计量的时候, 不仅应当保持相当的谨慎性。同时应该采用最可靠的手法及科学的计量方式, 以求最真实地估计该项负债的金额。现在企业的估计值, 将会是一个区间, 这个时候需要企业明白该项负债的实质、深入了解其发生的几率以及可能造成经济影响的数值, 取值应该为众数而不是单纯的中位数, 因为众数更能反映该项负债的价值可能性。
(三) 加强或有负债披露的完备性及规范性
由于预计负债的产生会增加企业的费用, 抵减其利润, 那么在披露中, 不仅要严格按照准则要求, 同时也应该对该负债产生的可能性进行相关解释, 比如为什么企业会认为其可能性程度较高。企业在对或有负债进行估计的时候, 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自身情况以及外部环境预测, 在必要的时候, 借助外部专业团队对其预测进行指导。同时企业对或有负债的披露应该在附注中尽可能完善, 以确保阅读财报的相关人员能够了解该负债的本质内容、产生原因及预测时候使用的计量方法等。
(四) 加强或有负债担保的管理
从风险角度来看, 企业在进行担保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评估关联方的资信状况、偿债能力等相关因素, 担保该活动的实质, 应该是正常而良性且符合商业需求的, 而不是以其他目的进行的恶意担保实现。相关政策也应该针对公司恶意对外进行的担保从严处理。银行对于信贷的审核也应该严格, 不仅仅从担保方来看, 还需要考察担保的抵押物或者金额, 与其自身贷款金额之间能不能完全抵扣其风险, 银行应该不断完善其信贷审批的流程, 从自身利益及存款人利益等角度, 将不良贷款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黎玉琴.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现状及建议[J].企业经济, 2011 (9) .
[2]李晓宁.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研究中的问题与改进[J].会计之友, 2011 (10) .
[3]孙璟.浅议“或有事项”[J].商情, 2013 (51) .
或有负债 篇7
关键词:或有负债,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对策
或有负债(Contingent Liability),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或现时义务,其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不确定,担负义务的金额无法可靠计量。或有负债是根据企业过去的某些约定、承诺或事项而形成的,其最终是否构成企业的真正负债需要根据某种事项或条件是否发生而确定,实际上或有负债并不是当前企业真正的负债。对之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和经营、会计信息的公允客观和真实准确均有着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1 或有负债会计核算在企业资产管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统一的确认标准
《或有事项准则》虽然对或有事项的相关义务和责任做了阐释和解说,但是并未给出规范的准确的定义。预计负债不同于确定性负债,由于不确定性,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还不够成熟与科学。或有负债也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所产生的现时义务金额具有不确定性,需要预估,企业是否承担义务有未来发生的事项决定有待考究。而且,义务发生在前,或有事项无法获得相关的原始凭证,对于或有事项可能发生的结果只能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预计。其次,与或有事项相关的资产的确认标准不明确,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当常规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显而易见的是,这个论述较为模糊,不明确,相关表述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1.2 计量依据不客观
我国《或有事项准则》中对或有负债的计量依据不明确不客观,其中对或有事项的计量所使用的“涉及单个项目”这一表述存在缺陷。“单个项目”通常是指如果一项债务担保、一项未决仲裁、一项未决诉讼等的最佳估计数是按照最可能发生的金额来确定时,在其他可能的金额基本上都比最可能的金额或高或低的情况下,这种最佳估计数的方式是片面的。对或有负债计量的结果和由此产生的财务方面的影响,估算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问题,直接导致计量依据不客观。
1.3 披露不充分、不规范
一般情况下,企业为其他企业作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如果贷款企业无法清偿银行债务,则担保企业需承担连带责任,有义务清偿这一债务。当前信用市场上的担保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具有极大的隐蔽性,贷款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的时候,贷款企业对外提供的担保信息披露程度,几乎取决企业自身的自觉性,如果企业对自身的担保事实进行刻意期满,外人很难觉察出来,从而对该企业的财政状况做出错误的判断。相当大的一部分公司或有负债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规范。存在着重大的漏洞。很大企业往往蓄意隐瞒,通过将或有事项进行分散从而达到隐瞒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目的。
1.4 会计从业人员业务不精、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与业务操作技能,熟悉会计准则及会计操作流程与规范。如果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业务技能不高,甚至没有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操守与职业素质,必然导致会计业务不精甚至会计舞弊的现象,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2 或有负债会计核算在企业资产管理实务的改进建议
2.1 科学的制定或有负债的确认条件
或有负债因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容易变动等特性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之谨慎性是我国会计确认的一项重要原则,导致对于或有负债难以做到科学的确认与计量。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对或有负债的确认标准进行一些改进,比如对或有负债进行确认时,可考虑金额的可衡量性,并关注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让或有资产的确定更加具体化,另外对于或有资产的确认条件如债务发生概率、债务金额预估等应该做更加科学和严格的规定与指引,避免企业而已虚增债务,逃避税收。
2.2 加强或有负债计量的科学性
或有负债的计量需保持一定的谨慎性,符合我国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同时,或有负债的计量应真实反映企业可能承担的潜在义务。当前一些企业在对或有负债进行计量时,采用的是取中位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企业应该深入了解该项或有负债的实质,科学的预估其发生的概率以及估计其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在对或有负债进行计量时应该采用更能反映该项负债价值的众数,而不是中位数。
2.3 或有负债披露应详实、清晰
预计负债增加了企业的费用,抵减了企业利润,使企业减少纳税,企业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在对外财务报告的披露中,对企业或有负债产生的可能性进行相关的解释,例如企业认为或有负债产生的可能性较高的原因是什么等。企业应该在结合自身的财务情况以及充分预测外部市场环境的情况下对或有负债进行预估,如有必要,可邀请专业的团队帮助对或有负债的预测进行相关指导。另外,在对外财务报告中,企业对或有负债的披露应有附注,说明或有负债的本质、或有负债产生的原因及或有负债预估使用的计量方法等,以方便财务报告阅读人员清晰的了解。
2.4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舞弊与会计信息失真是近年来出现在会计市场上的一些乱象,这些乱象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秩序,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信心,究其根本,产生这些乱象的原因在于一些会计从业人员业务不精,缺乏基本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导致的。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例如通过继续教育、网络远程教育形式等,引导会计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升会计从业专业技能。
结束语
或有负债是企业的一项潜在的负债,随时会占用到企业的资金,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如果对或有负债视而不见,那么对于企业来说这项或有负责将演变成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威胁到企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企业的存亡。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或有负债的重视,通过加强培训等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处理水平,对或有负债的预估采用更加科学、精确的方法,确保企业或有负债的估算保持在合理并且符合企业实际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4-7.
[2]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