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提升

2024-08-08

归纳提升(共6篇)

归纳提升 篇1

前不久, 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承办的“江苏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 我校祁昌志老师执教了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例2) 》一课, 给与会老师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下面对本课的主要教学片断进行评析, 供各位老师研讨、交流。

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假设, 实际早已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而自发、零碎、不系统地存在于学生的认知系统, 这正是学生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策略的重要前提。祁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 能够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积极性, 让学生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感悟、体验到归纳形成直至应用假设策略, 使学生的策略学习真正地萌生于经验系统又逐步理解内化, 最后以简约高效的形态引领学生使用策略来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深入和提升。

一、从生活常识中孕伏, 在自然生长中引入策略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知识水平、思维层次的提升, 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具备假设策略的萌芽, 有时甚至能不自觉地运用假设和调整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何有效而巧妙地激活这些经验为我所用呢?本课伊始, 祁老师从调节水龙头的常识话题入手进行教学, 迅速激活学生调节洗澡水水温的生活经验, 既沟通了生活经验与数学策略的联系, 为策略的提炼准备了鲜活的现实资料, 又使学生感受到策略并不是高深莫测的, 而是与生活经验的运用和知识技能的习得密切相关的, 不露声色地为学生感受策略、渗透策略做了良好的铺垫和孕伏。

课堂回眸:

师:这是一个能调节冷热水的水龙头, 谁能说说你在洗澡时一般是怎样使用的。

生:我先把旋钮转到冷热水的中间, 试试水温的高低。

师:如果感觉水温高了呢?

生:就把旋钮向冷水方向转一点。

师:如果感觉水有点凉呢?

生:那就把旋钮向热水方向转一点。

师:那也就是说, 在调洗澡水的水温时, 先把钮转到冷热水的中间, 其实就是假设中间的水温正好。其实未必水温刚刚好。如果水温不合适, 那就需要怎么办?

生:调整。

假设是否符合题意, 需要验证。假设不符合题意, 需要调整。可见, 假设后还需要和调整、验证相配合才能解决问题。祁老师精心创设的生活情境与假设策略的运用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暗示着假设策略中先假设两种数量一样多, 然后再进行调整的思路与步骤, 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假设———调整———验证”的经验, 为学生学习假设策略找准了延伸点, 通过恰当的引入让策略学习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开始萌芽、生长。

二、从尝试运用中体验, 在化显为隐中内化策略

虽说策略是“主体心理活动的产物, 是体验的结果, 可以教学, 但只能意会, 难以言传, 学生的策略只能在自己的内部萌生, 不能从外部输入” (特级教师沈重予语) 。这显然会给策略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但是, 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是与方法的学习紧密联系着的, 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是通过教会方法的途径实现的。因此, 通过看、听、模仿、操练等手段来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能够使学生在外显的操作中逐步感悟策略, 从而逐步习得内隐的策略。

课堂回眸一:

生:我假设全部是大船的。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大船和小船的图片, 咱们能不能把大船都贴在黑板上, 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 (师生共同把船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生:我们可以算出来这些大船一共可以坐5×10=50人。

师:原来明明坐42人, 现在怎么坐50人了呢?

生:因为多出来的那些人应该是坐小船的, 而现在全都算成了坐大船。

师:现在多出了8个人, 咱们怎么办呢?

生:多出来8个人, 可以算出要把多少只大船换成小船。

师:对了, 咱们就要把大船换成小船, 怎么换呢?

生 (齐) :去掉两个人。

师:对呀, 去掉两个人不就成小船了么 (教师用笔将大船中的两个人划去) 。现在一共多少人了? (生齐:48人) 少了两个人, 继续……

课堂回眸二:

师:除了可以假设10只都是大船, 那么我们还可以怎么假设呢?

生:我可以先假设10只都是小船。

教师请这名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在黑板上展示一下。

生:假设它们全都是小船, 这样一共坐30人, 但题目中告诉我们要42人, 所以每条船加2人。

师 (面向全体学生追问) :为什么要每船加2人?

生:为了把小船换成大船。

师 (继续追问) :为什么要把小船换成大船呢?

生:因为现在只有10只小船, 一共才坐了30人, 还少了12人, 所以要把小船换成大船。

师:对, 三个字就够了:人少了。继续换, 现在多少人? (32人) ……

师:除了假设10只都是小船之外, 同学们还有其他的假设方法吗?

……

祁老师从大船换小船、小船换大船及既有大船又有小船进行交换三种情况, 分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 从方法的掌握到策略的形成, 不断组织学生对假设策略的价值进行了追问与引领, 化抽象为形象, 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调整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体悟假设策略的实质, 获得数学思想, 把“假设———调整———验证”这样一个完整的运用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渐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

三、从归纳比较中提升, 在生成模型中形成策略

在学生运用策略解决了具体问题, 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 且对策略已逐渐清晰时, 祁老师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总结, 这不仅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策略, 还促使学生对假设的策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使策略由潜在理解到外显表达, 形成了清晰明确的策略, 生成了策略运用的思考模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逐渐形成了策略, 而且锻炼了归纳概括能力。

课堂回眸:

师:现在咱们来回忆下, 刚才咱们是怎样假设, 得到正确结果的?

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 学生回答了三种假设方法……

师:这些方法都贯穿着一个策略, 这就是假设 (板书:假设) 。假设完后要干什么呢?

生:根据假设后得到的总人数调整大船和小船的只数。

师:用两个字来说。 (生齐:调整) 对, 假设后调整大船和小船的只数 (板书:调整) 。那调整完以后又怎么样呢? (生齐:验证) 咱们要验证这个结果是不是符合要求 (板书:验证) ……

由激活经验感受策略, 到尝试运用体验策略, 再到归纳总结形成策略, 祁老师的整个过程思路清晰, 意图明确, 落实到位。学生对于策略的认识由零碎到系统, 由自发到自觉, 由模糊到清晰, 体验完整, 理解深刻, 真正实现了“策略在学生头脑中自然生长”的教学理念。

归纳提升 篇2

在高中政治主观题的设问中经常会出现“反映”“体现”“如何”“为什么”“启示”“理由”“措施”等关键词,可根据关键词将高中政治主观题进行分类。高中政治主观题主要可以分为体现类试题、反映类试题、原因类试题、怎么办类试题、意义(影响)类试题和评价类试题等。笔者根据这几类主观题的特点总结出了相应的解答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体现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

(2)解题方法

该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是“确定考查的知识点+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将材料中的信息与教材知识进行一一对应”。答题模式是“教材中的原理+材料中的说法”。

2.反映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什么变化”。

(2)解答方法

将感性的材料理性化,即用教材中的知识和政治术语来表达材料中的信息。

3.原因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分析或指出……的原因”。

(2)解答方法

该类试题的解答方式是“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8题中的第(1)题、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8题中的第(1)题第2小问、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9题中的第(3)题、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8题中的第(1)题和第(2)题就属于原因类试题。

【例】(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8题中的第(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材料二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小微企业有216万户,受惠面在90%以上,减税51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2 700万户,减税189亿元。

(1)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可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要求作答,还可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和保护纳税人权益等方面来作答。

参考答案: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有利于完善税收法律制度;规范政府行为,防止随意增减税负;保护纳税人权益。

4.怎么办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中会出现这样的字眼:“如何”“怎样”。

(2)解答方法

确定主体,依据不同主体进行作答。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8题中的第(1)题、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Ⅲ第39题中的第(1)题、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8题中的第(1)题和第(2)题第2小问就属于怎么办类试题。

5.意义(影响)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中经常出现“经济意义”“哲学意义”“政治意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等。

(2)解答方法

该类试题的解答方法是确定知识范围,在限制的范围内作答。

6.评价类试题

(1)设问方式

该类试题的设问中经常出现“谈谈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认识”“谈谈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事件或现象”“评析某一事件或现象”。

(2)解答方法

该类试题的解答方法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阐述原理+辩证地分析+明确地表明态度”。

归纳提升 篇3

关键词:归纳问题,经验,合理性

1引言

“归纳问题”, 是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的, 休谟对归纳问题最经典的表述是:“过去的经验只限于我们所认识的那些物象和认识发生时的那个时期, 但是这个经验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将来, 扩展到我们所见的仅在貌相上相似的别的物象, 这正是我所欲坚持的一个问题。”归纳问题的核心, 就是能否对归纳推理及归纳逻辑的合理性提供科学的证明以及如何证明的问题。两百多年来, 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为解决归纳问题, 提出各种思路, 其中最典型的是以休谟为代表的反归纳主义者, 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论证, 彻底否定了归纳逻辑。

2归纳问题的核心

2.1 归纳逻辑本身不合理

培根认为, 人们对观察到的单称陈述进行归纳, 并上升为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理论, 由此提出了科学理论发现的模式——逐级上升的归纳程序, 同时, 他承认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休谟对归纳法以及归纳逻辑进行了反思, 他认为归纳法没有逻辑必然性, 归纳推论在逻辑上也不能得到证明, 因此在逻辑上不能从过去事例推断未来事例, 不能从单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波普尔也认为, 在逻辑上, 从个别的陈述推论出一般陈述是不合理的, “不管我们看到多少只白天鹅, 也不能证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2.2 基于因果关系的不合理性

休谟对归纳逻辑的本体论基础——因果关系进行了详细地考察, 认为因果关系本身并不具有必然性。在他看来, 自然界中“一切事情似乎都是散漫的和分离的, 根本不可能观察到其间的任何纽带, 它们似乎是集合在一起而不是联系在一起。”既然因果联系不具有必然性, 那么建立其上的归纳推论也就不能成立。另外, 根据休谟的感觉经验论, 事物的因果关系被看作两类事件多次重复的恒常连合, 他把因果推理归结为恒常连合, 认为这种推理不具有因果必然性, 而属于一种最简单的归纳枚举推理。因此休谟对因果必然性的质疑就是对归纳推理的质疑, 并且把归纳推理置于非理性的感觉经验之上。

2.3 经验不能证明归纳的合理性

早期经验论者认为, 通过对经验知识的归纳概括, 可以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理论, 但是休谟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过去的经验只限于过去的时期, 不能扩展到将来, 不能扩展到与其相似的物象上。因为自然界的客观对象是无穷尽的, 人们的经验认识却是有限的, 有限不可能推出无限, 因此基于经验的归纳推理的得出的结论必然具有或然性。他认为经验归纳是一种心理上的习惯性联想, 是经验在观念中的集合, 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2.4 归纳的合理性不能依赖于概率

莱欣巴哈、卡尔纳普、波普尔试图用概率理论来解决归纳问题。莱欣巴哈认为归纳推理是分别对不同的理论进行概率判断, 最后只接受概率最大的结论。卡尔纳普认为经验科学的概率方法, 不宜作为归纳推理的逻辑基础, 归纳逻辑的基础只能是逻辑概率, 完全依赖于严密的逻辑推导。波普尔认为用概率的方法解决归纳问题是错误的, 因为概率并不能解决归纳原理的合理性问题, “概率推理的逻辑, 不是导致无穷后退就是导致先验论的学说。”而且从纯数学的角度来看, 单称陈述是有限的, 而全称陈述是无限的, 不论有限的数目有多大, 它与无限的比值 (概率) 都是零, 根本谈不上概率大小的问题。

2.5 演绎与归纳不能互相论证

归纳和演绎是一对方向相反的逻辑推理形式, 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互包含、相互补充、互为前提, 归纳与演绎的这种联系也使归纳问题和演绎问题呈现必然的联系。用演绎的观点看待归纳推理这一过程, 即从经验事实上升到理论、从单称陈述过渡到全称陈述, 本身就是缺乏逻辑根据的, 它的结论必然具有或然性。既然归纳的结论是或然的, 那么以这样的结论为前提的演绎的结论也只能是或然的。休谟在对归纳问题的处理中, 忽视了演绎对归纳的联系和补充。他认为在归纳推理中, 演绎不可能对归纳的过程发生作用, 这导致了他在归纳和演绎关系上的片面性, 因而休谟归纳问题的本身是不恰当的。

3结语

休谟的归纳问题直接冲击了人类知识的理性根基, 使哲学界面临严峻的挑战, 导致人们从怀疑归纳逻辑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到怀疑科学知识的真理性, 使人类的许多科学知识蒙上了阴影。不可否认的是, 在归纳问题的提出方面, 休谟是伟大的, 他促使了哲学界的觉醒与反思。虽然到今天为止, 以经验总结和概括为特征的归纳逻辑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归纳法仍然是人们在实际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 归纳逻辑已经算不上真正的逻辑, 它必将逐步被排除在科学哲学的范畴之外。

参考文献

[1][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2][英]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归纳问题探究 篇4

一、休谟的质疑与辩护

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提出了这一质疑, 他在《人类理智研究》一文中写到:“如果有人说:‘我在过去的一切例证中, 曾经发现那样的可感性质与那样的秘密能力是接合在一起的’;同时又说:‘相似的可感性质将会经常地与相似的秘密能力接合在一起’。他这时并没有犯同语反复的错误, 这两个命题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同一的。” (休谟:《人类理智研究》, 31页, 吕大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休谟认为, “我们曾经吃过的面包是有营养的”与“所有的面包都是有营养的”是完全不同的命题。因为在这里, 休谟区分了人类理性或研究的两种对象:观念的关系与实际的事情。他认为观念的关系是逻辑必然为真的, 像欧几里德定理, 无需经过经验证实, 就具有可靠性和自明性。而实际的事情并不具有自明性, 像“太阳”和“明天将升起”之间不存在必然性, 也就是说“太阳明天将不再升起”与“太阳明天将升起”是同样可能的与可想象的。休谟的质疑正是就后者而言的。

休谟对归纳问题是这样分析的:一切关于实际的事情的推理都是基于因果关系, 正是由于因果关系使我们超越感官当下的证据和记忆的记录。而这种因果关系“产生于当我们看到一切特殊的对象恒常地彼此联结在一起的那种经验” (同上书, 21页) 。休谟特别强调“相似性”的问题, 正是由于相似性, 我们期望将要产生的结果与我们曾看到的由同样事物所产生的结果相似。相似性是无法定义的, 是一种直觉、感情。休谟对归纳问题的辩护建立在心理层面的分析上。他将这样一种感情暂且成为“信念”。无论什么时候, 任何事物只要呈现于记忆或感觉之前, 它就会凭着习惯的力量, 立即促使想象力去设想那个经常与它结合的事物, 这种构想伴随着一种感情, 即“信念”, 为自然唤起, 去相信、期待将来“相似的”结果。

休谟对归纳问题的解决有其合理的一面, 归纳推理是不可能得到逻辑辩护的, 因为归纳结论不可能是演绎地正确。但是, 休谟认为只有观念之间关系的推理才是合理的, 而归纳结论完全是受感情和习惯的左右, 这就有失偏颇了。几百年来, 许多哲学家都在这个问题上探索自己的解释。比较有建设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个。

二、穆勒的辩护——自然过程的齐一性原则

穆勒在《逻辑系统》中预先假设了自然过程的齐一性原则, 来为归纳推理辩护。他认为自然过程是不变的, 因为组成自然的各种各样的现象的过程是不变的。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 当具备了特定的足够类似的条件, 将再次发生, 且将经常随着相同条件的出现而发生。也就是说, 过去一直发生的事情, 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将来一定会发生。如果在归纳推理中加上这一前提, 那么归纳的结论的确有了一定的可靠性。但是, 问题是这一原则本身将如何得到确立呢?显然我们不能由演绎推理得出, 因为前提中包括过去和现在的知识, 结论无法由演绎而得出将来的自然过程是齐一的。如果我们用归纳推理得出, 那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这一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为归纳推理加一个前提的“大前提法”在后来的哲学家中也有运用。如罗素提出的“归纳法原则”也是通过为归纳推理添加一个大前提而达到辩护的效果。他是这样陈述这一原则的:

(甲) 如果发现某一事物甲和另一事物乙是相联系在一起的, 而且从未发现它们分开过, 那么甲和乙相联系的事例次数越多, 则在新事例中 (已知其中有一项存在时) 它们相联系的或然性也便愈大。

(乙) 在同样情况下, 相联系的事例其数如果足够多, 便会使一项新联系的或然性几乎接近于必然性;且会使它无止境地接近于必然性。 (罗素:《哲学问题》, 53页, 何兆武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显然, 这一前提也是无法得到确立的, 归纳推理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辩护。

三、皮尔士的辩护——归纳的自校正性

皮尔士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创始人、符号学家和科学哲学家, 他认为归纳作为一种方法, 是可能产生错误的。但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不断运用归纳法, 必将无穷地接近真理, 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是因为归纳具有自校正性。从长远看来, 归纳方法的使用将反驳一个假的理论T, 并且找到了替代T的规则T1, 而T1比T更接近于真理。皮尔士正是将归纳的可靠性归结于归纳的自校正性。但是, 我们没有任何逻辑的根据去相信归纳法能使我们越来越接近自然的真实状态。

赖欣巴哈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皮尔士归纳的自校正性的影响, 提出了类似为归纳推理辩护的思想。他认为一切归纳推论都可化为列举归纳, 所以归纳推理的合法性可以归结为列举归纳是正当的。他将进行归纳推理的人比之为向陌生的海洋地区抛网:“每一个归纳的预言都像把网抛到自然事件的大洋里去;我们不知道是否会有收获, 但我们至少是在尝试着, 并且是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办法尝试着。” (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 190页, 伯尼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1) 因为我们不知道将发生的是什么真理, 所以我们就用最好的假定来代替真理, 在这样不断试错的过程中, 逐渐接近真理。这是一种典型的归纳的自校正性思想。显然也有与皮尔士同样的问题。

四、施泰默的辩护——从进化论的角度

施泰默提出了不同于以往传统哲学的途径, 不是用抽象的思辨以及理性的分析来解决认识论问题, 而是在心理学和进化论的框架中, 从自然科学的维度来解决这个认识论问题。他建设性地提出了两个原则:

T1:充分进化的物种所固有的许多地球上的概括类, 那些来源于对这些物种很显著的对象的概括类, 对于在这些类中有所体现的许多属性, 即这些物种所自然地期待着的属性来说, 曾经是高度地合规律的。

T2:如果一个有机体, 由于经历证伪性感受, 而用有限期望“所有CF都是P”来代替他原来的期望“所有C都是P”, 那么在许多情况下前一期望比后一期望曾是更可靠的。换言之, 如果S是C的子类, 并且按照T1原则它对于P曾是完全合规律的, 那么有限类CF曾经常常近似S更甚于近似C。

T1原则反映出充分进化的物种的概括性向对于物种的继续生存的价值。两个原则一起构成一个获得极大支持的理论。它们说明了为什么许多物种具有特定的概括性向, 为什么许多朴素的有机体所作的许多归纳推理是高度可靠的。这样, 施泰默就借助于进化论使归纳问题的解决向前迈了一大步。“施泰默的归纳辩护的最重要特点和优点, 就是试图按照进化论观点来阐明为什么归纳推理是合理的。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作用, 使按照可靠的期望进行概括的那些有机体继续生存下去, 从而就以这样的方式来塑造生物的概括性向, 以便这些性向能够使它们获得在它们的环境中经常可靠的期望。这就是说, 通过进化过程, 生物的有用的概括性向毕竟反映着我们世界的齐一性的一部分。” (江天骥:《归纳逻辑导论》, 108页, 湖南人民出版社) 江先生认为, 施泰默的辩护是十分可取的正确的方向, 因为它跳出了哲学问题讨论的圈子, 跳出了循环论证, 而使用科学理论探讨哲学问题, 是值得尝试的。

五、结语:归纳推理可靠与否不影响实践层面的运用

由于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 前提并不能逻辑上必然地推出结论, 也就是说, 前提为真, 结论却不一定为真。然而, 就历史的进程来看, 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获得的新知识, 几乎都是通过归纳得出的, 这样, 我们的科学大厦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坚实稳固。这给许多人带来了信念上的危机, 所以人们试图为归纳辩护, 为归纳推理寻找可靠性的基础, 或者怀疑我们是否还应继续使用归纳的方法, 既然归纳推理的结论不是必然为真的, 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坚持使用呢?对于这个问题, 要将归纳推理置之于实践的层面, 方能凸显其价值。让我们回溯历史,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也是归纳的产物, 但实践证明, 它并不是必然为真的, 它有其限制, 在微观领域与高速运动中, 定律就不再发挥作用。如果是这样, 我们是否就全然否定归纳推理的产物——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了呢?并不是这样, 没有归纳推理, 我们获得的材料都是零碎的。只有通过归纳, 我们获得的知识才更深刻, 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才可以从更高的高度给予指导。而归纳推理本身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即使不可能达到逻辑的必然。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 归纳推理的失误并不会导致科学大厦的全然崩塌, 反而是其越来越繁荣的根基, 经过修补完善后的大厦才能越发的坚实与稳固。

摘要:归纳问题是指对前提到结论的必然性的质疑, 即前提为真, 结论并不是必然为真。休谟提出了这一问题, 并从心理主义的角度进行了辩护。自他以后的哲学家纷纷用各种不同的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辩护。如穆勒、罗素等人分别为归纳推理确立“自然过程的齐一性原则”以及“归纳原则”作为“大前提”;皮尔士、赖欣巴哈等用“归纳的自校正性”来为归纳推理辩护;施泰默在心理学和进化论的框架中对其进行了辩护, 按照江天骥先生的观点, 施泰默的辩护尝试着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哲学问题, 是可取的方向。笔者认为归纳问题并不影响归纳推理在实践层面的运用, 在实践中, 归纳推理能不断地修正并完善。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确定无疑, 而是更深刻、更具包容性的东西, 而这正是归纳推理带给我们的。

关键词:归纳问题,休谟,穆勒,自然过程齐一性原则,皮尔士,赖欣巴哈,归纳自校正性,施泰默,实践

参考文献

[1]休谟, 吕大吉译:《人类理智研究》, 商务印书馆, 1999年。

[2]罗素, 何兆武译:《哲学问题》,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3]施雁飞:《皮尔士论归纳问题》,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6, No.6, 1990年。

[4]赖欣巴哈, 伯尼译:《科学哲学的兴起》, 商务印书馆, 1991年。

名词用法归纳 篇5

1. 主语:The bag is in the desk.

书包在桌子里边。

2. 宾语:I washed my clothes yesterday.

昨天我洗了我的衣服。

3. 表语:This is a good book.

这是一本好书。

4. 宾语补足语:We selected him our monitor.

我们选他为我们的班长。

5. 介词宾语:Mary lives with her parents.

玛丽和她的父母住在一起。

6. 定语:She is a Party member.

她是一位党员。

一、名词按其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分为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s)和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s)

1. 不可数名词是指不能以数目来计算,不可以分成个体的概念、状态、品质、感情或表示物质材料的东西;它一般没有复数形式,只有单数形式,它的前面不能用不定冠词a / an。抽象名词,物质名词和专有名词一般是不可数名词

2. 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

1)一般情况下,在词尾加 -s。

如:desk→desks

2)以s,x,ch,sh结尾的词,在词尾加 -es。

如:bus→buses

3)以辅音字母加 -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 -es。

如:family→families factory→factories

4)以元音字母加 -y结尾的词,在词尾加–s。

如:day→days

5)以f或fe结尾的词,变f或fe为v再加 -es。

如:knife→knives

6)以辅音字母加 -o结尾的词,在词尾加es。

如:potato→potatoes

7)以元音字母加 -o结尾的词,在词尾加–s。

如:radio→radios

二、名词复数顺口溜

1. 表示国籍的名词顺口溜

(1)“中、日、瑞”友好是一致。(Chinese,Japanese,Swiss单复同形 )

(2)“英、法”联盟a变e。(English,French,Swedish,Spanish,an Englishman—two Englishmen)

(3) 其他一律 加–s, 即:Chinese,Japanese单复数同 形;Englishman,Frenchman的复数为Englishmen,Frenchmen; 其他像German,American,Australian等的复数形式是在后面加“s”。

2.o 结尾的名词顺口溜

1)以o结尾的有生命的名词变复数时,词尾加 -es,凡以o结尾的无生命的名词变复数时,词尾加 -s。有生命:potato—potatoes,tomato—tomatoes,hero—heroes,Negro—Negroes如无生命:zoo—zoos,radio—radios,photo-photos,piano-pianos,zero—zeros。

2)两人两菜一火山。(-es)像volcano(火山)、tobacco(烟草)这些词,复数形式加 -s或 -es均可,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了。中学课本中以o结尾的名词构成复数时,加es的只有Negro(黑人),hero(英雄),potato(土豆),tomato(西红杮),volcano(火山),这就是“两人两菜一火山”。或:黑人和英雄吃土豆和西红柿(Negroes and heroes eat tomatoes and potatoes)

3)其余以o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均加s。

zoo—zoos,bamboo—bamboos,photo—photos,piano-pianos,radio-radios.

3.f、fe 结尾的顺口溜

1)以f(e) 结尾的名词变为复数时,有的把f(e) 改为v(e) 再加s,其他的以“f(e)”结尾的名词则直接加“s”。妻子持刀去宰狼,小偷吓得发了慌;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wife(妻子),knife(刀子),wolf(狼)thief(小偷),shelf(架子),life(生命),leaf(树叶),self(自己),half(一半),这9个名词变复数时,都要改“f(e)”为“ve”再加“s”。

2) 以f结尾的名词,一般把把f改为 -ves,但也有特殊情况是直接加 -s的,如gulf, roof, chief, serf, belief, proof, handkerchief。编成口诀联想:海湾边、屋顶上,首领农仆相望:谁说他们无信仰,语气定在手帕上。

4. 不同国家的人的单复数中日瑞士不用变,英法国人 A 变 E,其余 S 加后面

三、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

1.child→children(儿童) man→men(男人)

woman→women(女人) goose→geese(鹅)

foot→feet(脚) tooth→teeth(牙)

mouse→mice(老鼠) ox→oxen(公牛)

an Englishman→two Englishmen(英国人)

2. 单复同形

deer,sheep,fish,Chinese,Japanese,species,means,Swiss

除人民币,美元、英镑、法郎等都有复数形式。

如:a dollar,two dollars, a meter,two meters

3. 集体名词,以单数形式出现,但实为复数。

people police cattle是复数(正确:a person,a policeman,a head of cattle,the English,the British,the French,the Chinese,the Japanese,the Swiss)(错误:a people,a police,a cattle )

表示国民总称时,作复数用。如:The Chinese are industrious and brave.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4. 以 s 结尾,仍为单数的名词

1 maths,politics,physics等学科名词,为不可数名词,是单数。

2 news是不可数名词。

5. 表示由两部分构成的东西,

glasses(眼镜)trousers(长裤)clothes(衣服),若表达具体数目,要借助数量词pair(对,双)a pair of glasses two pairs of trousers

6. 另外还有一些名词,其复数形式有时可表示特别意思

归纳思想新探 篇6

一培根以来的归纳思想及其问题

培根是第一个对归纳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理论化的哲学家,被公认为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说:“以真正的归纳法来形成概念和原理,这无疑乃是排除和肃清假象的对症良药。”[1]20培根排斥三段论逻辑和简单枚举归纳,他认为前者在获得新知上有局限性,后者在实际运用时容易出错也极不可靠。当然,培根对类似三段论的演绎逻辑的观点是有问题的,这一点受到罗素的批评,他说: “演绎在科学中的作用比培根想的更大,当一个假说必须验证时,从这假说到某个能有观察来验证的结论,往往有一段漫长的演绎程序。”[2]65培根的“真正归纳法”由观察试验开始,这一点与我们对归纳的一般认识相一致。他说: “我提议建立一列通到准确性的循序渐进的阶梯。”[1]2他解释说,发现真理的正确道路是:“从感官和特殊的东西引出一些原理,经由逐步而无间断的上升,直至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原理。”[1]12这意味着培根所创立归纳法的复杂性,并不是一步完成的简单的思维方法。

培根希望他的新式归纳法能够保证结论的必然正确性,而这一希望被休谟破灭了。休谟说: “说到过去的经验……只限于我们所认识的那些物象和认识发生时的那个时期。但是经验为什么可以扩展到将来,扩展到我们所见的仅在貌相上相似的别的物象,则这正是我所欲坚持的一个问题。”[3]11这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可以去推论超出我们记忆和感官的证据之外的知识呢? 换句话说,归纳推理的根据何在? 这是一个涉及归纳法的有效性、合理性问题。关于因果联系的必然性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归纳的必然性或合理性问题被统称为休谟问题或归纳问题。休谟本人对此给出了一个心理因素的回答:“根据经验所得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3]42。他认为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并使我们期待在将来有类似过去的一串事情发生。“如果没有经验的影响,那我们除了当时呈现于记忆和感官的那些事情外,完全不知道别的事情; 我们将永不会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手段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将永不会运用我们自然的能力来产生任何实在的结果。如果这样,一切行动都会立刻消失,大部分的思维也会停止。”[4]在休谟看来,结果和原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不能在原因中发现出结果来。休谟以此否定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进而得出基于因果联系的归纳推理没有任何理性根据。休谟否定了归纳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使归纳法在逻辑上走入死穴,直接影响了整个经验科学合理性的信念,以致康德、波普尔、罗素等众多哲学大家反对把归纳视为一种非理性的思维,并尝试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辩护。

康德与休谟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也是他较早发现休谟的归纳问题并进行专题研究的,对这一问题的探究直接影响了康德的哲学思想,他说: “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5]康德这里所说的“休谟的提示”就是指休谟问题。康德对休谟问题采取了“哥白尼式革命”的解决方法,他认为休谟问题是由于传统哲学的自身缺陷而产生,他创新的以“经验符合理智”取代“理智符合经验”,这归功于他的先天综合判断的先验论哲学。基于前后相继的两类事件的恒常汇合的推理看作归纳,对此康德是不持异议的,他自恃独特之处在于: 越过归纳直接赋予因果推理一种先验必然性,即把因果推理置于因果先验范畴之下,赋予因果推理以普遍必然性,因为人的因果范畴是先验必然的,由此康德自认为已经圆满解决了休谟问题。

罗素不止一次地提起休谟问题,并创立“归纳法原则”来弱化归纳问题。他的归纳法原则可概述如下: 如果发现两种事物甲和乙经常联系在一起从未分开过,那么甲、乙联系的事例次数越多,则在新事例中( 已知一项存在时) 它们相联系的或然性就越大; 相联系的事例如果足够多,便会使新联系的概率趋近于必然性。显然,罗素的“归纳法原则”并没有解决而是回避了“休谟问题”,同时,他进一步强化了归纳法原则的重要性: “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过去确实有效的那些联想作基础的,因此我们才认为它们很可能在未来还有效; 这种可能性就是靠了归纳法原则才有效的。”[6]归纳的合理性在于归纳法原则,归纳法原则的正当性又如何? 罗素认为:归纳法原则是一种体现逻辑或然性的先验的逻辑原则,不能为经验证实或否证。他说: “它必是一个不基于经验的独立原理……是从经验或其他逻辑原理都推论不出来的,没有这个原理,便不会有科学。”[2]212这里,罗素以另一种形式复活了康德的“先验范畴”。罗素对归纳法原则的概率处理,直接影响了概率归纳逻辑的代表人物凯恩斯、卡尔纳普、莱欣巴哈、拉姆齐等。

波普尔通过取消归纳来解决休谟问题。他认为,所有表面上那种“观察试验- 理论”的归纳方式实际上都是“猜想- 反驳”的方式,或者可以更明确地称之为“理论假设- 观察试验证伪”的演绎方式。这一方式是演绎逻辑的否定后件式,由观察试验与理论假设不符,可以演绎地得出原先的假设理论是不正确的。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当然有很多真理的成分,但是显然它与我们的实践是不相符合的: 归纳在科学研究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被忽视了。可以明显地看到,波普尔的理论是对休谟问题的进一步引申,这个引申是对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以及密尔、罗素等提出的“自然齐一律”之类回答不满意情况下,经过反思而得到的消极结果———既然对归纳的合理性得不到哲学解释,那么就干脆用演绎来消解归纳。

迄今为止,为归纳辩护的理由都是从归纳结论的必然性角度进行的,其结果也都是不成功的。那么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归纳的合理性是否就是归纳的必然性? 归纳不可能是不合理的,正如波普尔所说,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在运用归纳。那么,非演绎的归纳,其结论的合理性在哪里呢?

二破解归纳问题的新尝试

一般而言,归纳作为一种认知模式,是从对个别事件的观察试验到科学结论的认知过程,即从相同的个别事件推导出一个普遍的定律、原则或规则的思维方法。从归纳结论的性质上看,它重在强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但从归纳结论产生的复杂过程看,包含着一系列的主观、客观因素。我们认为: 解决归纳问题,重在厘清具体的归纳过程涉及哪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功用,就归纳过程而言,以下四因素是不可或缺的: 观察试验等实践性因素,认知背景因素,类比和假说等主观性心理因素以及( 演绎) 逻辑因素。

归纳的首要因素是观察试验等实践性因素。近代试验科学的先驱伽利略说过: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试验得来。培根认为,科学的归纳一定要搜集和整理好材料,故此他提出了分析归纳材料的“三表法”,以此发展为归纳逻辑,奠定了其科学归纳法的基础。门捷列夫也说过: 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波普尔认为: 科学是为解决问题而生,在观察试验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构成科学假说,这一假说在经历进一步的实践检验时可能会被例外情况所证伪,于是新的科学假说又会被提出来,整个科学发展就是一个新旧假说不断更替的过程。任何抽象思索和凭空推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找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归纳也不例外。简言之,归纳不可能脱离开观察试验等实践性因素,否则就不会产生关于客观对象的理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无不证明这一点: 门捷列夫运用了共变法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哥德巴赫运用简单枚举法提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归纳总是主体在其认知背景下完成的。归纳者个人的认知背景是归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所谓认知背景,包括归纳者的知识、信念以及个人所获得的经验、信息等。认知背景对于归纳者的影响体现在它既限制了归纳者观察、试验的工具和方法,又限制了归纳者的可供联想、类比、假说的内容和范围,还限制了归纳者的思维方式。我们总是将新的经验尽可能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中去,认知系统反过来又限制了归纳的方向和范围,因而归纳者得出的归纳结论往往是与自身的知识系统相关的。代表古典归纳逻辑最高成就的穆勒五法,为揭示事物的因果联系提供了逻辑根据,尤其求同法和差异法在科学认知和科学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归纳仍要以认知主体的直观感性经验为出发点,其知识经验、信息多寡和思维水平等主体背景因素必然影响归纳结论。

类比和假说是两种基本的非演绎推理方法,是在归纳过程中起着将个别事例推广到一般结论这一作用的关键心理因素。类比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翅膀,是探求真理的重要途径,是人类早期思维或经验思维的主要类型。类比可用于个别对象之间、部分对象之间以及普遍性知识之间进行类比。人的思维有天赋类比能力,人类原始思维主要靠类比推理进行。当有了类比之后,归纳思维便随之出现了,人们通过归纳把类比的结论扩展到万物。康德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够指引我们前进。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称类比法是“自然奥秘的参与者”和自己的“最好的老师。”基于类比基础上的现代仿生学正日益融入到你我每一个人的生活,锯子、飞机、轮船、电脑、机器人等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打上类比的烙印。假说是依据归纳推理的结论对被研究现象的一个推测性解释,这一解释的根据在于归纳时所倚重的观察试验证据。科学的假说是被证明了的真理,而表现为一般性命题的真理证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些真理产生过程中的最初形态都是归纳中的假说。一般而言,假说是在类比逐渐扩大的基础上提出的,类比的本质属性越多,得出假说的正确性概率就越大,也就会尽可能避免“蝙蝠是鸟类”“鲸是鱼类”的错误结论。

归纳的第四个重要因素是逻辑因素,这里的逻辑是指演绎推理的逻辑。科学发展史一再证明,基于经验归纳的理论( 假说) 并非都是真实可靠和绝对正确的,曾经一度被奉为绝对真理的“地心学说”“燃素说”“以太说”等最后都被一一否证。究其原因,在假说向科学归纳结论的过渡中不能完全通过演绎推理的检验。我们在归纳过程中也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使用演绎推理,以便得出自己觉得最合适的归纳结论。例如,我们绝对不会得出一个相互矛盾的结论,我们总是避免得出一个和已有的知识系统相冲突的结论。如果有得出这样结论的时候,我们常常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结论或者先前的知识系统。培根的科学归纳法也特别强调实践和理性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他说: “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 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织成丝网。而蜜蜂却能集二者于一体,从花朵中采集材料,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要把实验的和理性的两种机能更紧密、更精纯地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有很多的希望( 达到科学归纳的目的) 。”[1]

归纳的上述四个基本要素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过于强调某一因素或是忽略某一因素都不合适。波普尔批评一些归纳论者过于强调观察试验当然有其理由,但是他将观察试验与提出理论猜想割裂开的观点是不恰当的。或许在某个时候,某一个因素的作用显得比较突出,但是不要忘记,这一因素是以其他因素的作用为后盾的。一个正确的科学归纳也可能是一代或几代人相继完成的。开普勒取得了卓越的科学成就,但是如果没有第谷的工作,开普勒恐怕很难获得这一荣誉。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因素的作用并不是严格按照某个顺序进行的,甚至可能是同时进行的。考虑到一个科学的归纳过程可能很长,上述各因素在每一归纳阶段并非是缺一不可的,可能在某阶段只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起作用。这里我们不强调这种理论模式的源头或顺序问题。

我们可以用这四个因素构成解释归纳的归纳模型,而无需给归纳一个严格定义。这一归纳模型表明,归纳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带有试探性质的认知思维模式,而不是与演绎相对立的一种逻辑推理,由此我们质疑“归纳推理”的提法,可以说有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回溯推理,但是没有与此相匹配的传统意义上的归纳推理,“归纳推理”的传统称谓实际上所指的是基于上述归纳四因素所构成的认知思维模型。

三新归纳观及其对相关归纳问题的回答

以上关于四因素构成说的新归纳观,对于正确认识归纳思维的价值和解决归纳问题都有积极意义。

首先,新归纳观不要求归纳结论具有必然性。用演绎逻辑推理的必然性标准来衡量归纳是不恰当的,这一点已经有很多学者指出来了。[7]不过我们这里另辟蹊径加以论证。首先,归纳不是与演绎相对应的相同层次的思维模式,归纳中包含演绎的因素。同时,由于构成归纳的四个因素中,以类比、假说为主的心理因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因此归纳的结论不具有必然性。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归纳,而我们提出的归纳模型可以看出我们对认识客观世界持一种理性试探的观点。没有理由要求归纳得出的结论一定要有必然性,尽管必然性是我们想要的。其次,归纳是一种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索,这种探索由于融合了实践性因素和逻辑因素因而是理性的。归纳者的观察试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越强,其获得的归纳结论越容易获得承认,其成真或者接近真的可能性往往也越高,这也说明我们为什么喜欢听从权威的意见。在科学反实在论中,普特南的“悲观元归纳论证”最为典型,该论证观点核心为: 基于归纳论证的过去的一些科学理论如今被证明是假的,由此推出当今的大多数科学理论在将来也很可能被证明是假的。[8]科学反实在论者试图通过否定归纳以否认科学实在论的努力是徒劳的,刘易斯的“佯正面错误论证”和兰格的“翻转错误论证”,都对此给予有力反驳,为基于归纳产生的科学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辩护。[9]事实一再证明,归纳对于科学研究及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不容否认的。再次,归纳能力是一种可培养的思维能力。从归纳模型的四因素来说,任何一种因素都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

新归纳观能够避免以前的归纳问题,对休谟问题和波普尔对归纳的批评做出正面的积极回应。

归纳并不是单纯地从个别经验到普遍结论,其间包含了很多理性的因素,这使得归纳的结论尽管不是必然的,但是不能否认它是合理的、理性的。总之,归纳的结论不是必然真的,但是归纳结论是理性作用的结果,是有价值的和在一定程度上值得信赖的,对实践具有重要的认识和指导意义。这是由归纳模型解释的新归纳观对休谟问题的回答。

针对波普尔的取消归纳论,我们认为,归纳不是“理论假说- 观察试验证伪”的猜想- 反驳这种类型的演绎模式。取消归纳既不可能也不可取。波普尔取消归纳的主要理由是[10]: 理论先于观察试验,从观察经验到理论的归纳程序是神话,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的增长是由猜想- 反驳逐步实现的,其间没有归纳的作用。即使我们接受科学理论只是猜想的观点,波普尔关于科学理论的增长是由猜想- 反驳逐步实现的看法也是片面的,它需要解释理论猜想是如何提出的,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异想天开的猜想,为什么只有其中某些人的某些猜想会引起重视,会得出有意义的成果,而这些人往往是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这一现象用“猜想- 反驳”是不能解释的,而用归纳的四因素模型则能解释: 猜想不是漫无目的的神思,而是归纳模型的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波普尔提出的归纳取消论是不成立的。归纳的四因素模型体现的科学增长模式较之“猜想- 反驳”模式更具有一般性。

培根式归纳既不能从结论不具有必然性加以否定,也不能完全从概率论角度加以肯定。我们应该跳出局限于必然性的迷宫,超越思辨哲学上的真理符合论,回归生活世界存在的本真性,抛开培根式归纳对结论必然性的奢求,从培根“新归纳法”的整个归纳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从归纳对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应用的重大指导意义来揭示其存在的合理性。为此,我们尝试提出了归纳四因素模型的新归纳观。无疑,以科学归纳自居的培根是他那个时代科技方法创新的先驱者。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培根式归纳未有穷期,正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领域。“培根式归纳的批评者和辩护者在这场争论中最终都是胜利者,‘发现的方术’也确实在‘随着发现之前进而前进’。”[11]

参考文献

[1]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4]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2.

[5]康德.任何一种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

[6]罗素.哲学问题.[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5.

[7]何向东,吕进.归纳逻辑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34.

[8]PUTNAM H.Meaning and the moral science[M].London:Routledge,1978:75.

[9]熊文娴.悲观元归纳的两个基本错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7):12-17.

[10]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9-78

上一篇:最大熵原理下一篇:财务会计制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