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瘘口感染

2024-10-08

造瘘口感染(精选8篇)

造瘘口感染 篇1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 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 使患者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 主要应用于抢救喉梗阻患者。因昏迷、神经系统病变、外伤等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患者也常需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后部分患者易引起造瘘口感染, 增加患者痛苦, 因此术后造瘘口感染护理尤其重要。

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00年1月-2010年5月气管切开术后造瘘口感染者35例, 其中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气管切开术16例, 外伤性喉梗阻6例, 颈胸大面积烧伤行气管切开术3例, 双侧声带完全麻痹4例, 急性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6例。男28例, 女7例;年龄20~72岁, 中位年龄38岁。临床表现为造瘘口渗液, 局部皮肤糜烂坏死, 部分患者伴颈部皮肤损伤。经过7~10d积极护理, 造瘘口感染基本控制, 局部无渗液、结痂并干燥。

2护理方法

2.1 加强吸痰

血氧饱和度≤90%, 呼吸机管道内压力升高, 气道压力增高, 患者呼吸时对呼吸机有抵抗, 听诊有痰鸣音, 应按需吸痰。

2.2 呼吸道湿化

气管切开术后, 气管、支气管黏膜屏障作用破坏及湿化滤过作用降低, 极易导致肺部感染, 产生大量浓痰, 咳嗽后易滞留气管导管周围, 引起造瘘口感染。采用0.45%盐水、无菌蒸馏水行气道湿化, 不主张使用广谱抗生素[1]。

2.3 加强气管切开造瘘口换药

定期更换切口处纱布, 气管造瘘口用美宝烧伤湿润膏制成油纱覆盖[2]。

2.4 保持平卧位

不正确的卧位易损伤气管壁, 造成气管食道瘘或气管套管脱出, 极易摩擦造瘘口致皮肤损伤, 加重感染面积。

2.5 固定气管套管

纱带外周套入同等长止血带皮条, 可减少单纯纱带对颈部压迫摩擦, 减少患者不适, 尽可能避免气管套管对造瘘口的摩擦损伤。

2.6 定期消毒

患者如无需机械呼吸, 自主呼吸正常, 可适时更换金属气管导管, 定期消毒内导管。

3讨论

为预防气管切开术后造瘘口感染, 首先要减少气道分泌物对造瘘口逆行感染, 加强吸痰护理, 定期消毒内导管, 更换切口纱布, 尽可能减少痰液对造瘘口感染。其次, 固定气管套管采用带有止血带皮条纱带固定, 增加患者局部舒适度, 保持平卧位, 减少套管对造瘘口的摩擦损伤, 减少局部感染面积。第三, 感染造瘘口采用美宝油纱布加一层无菌纱布覆盖, 每天换药1~2次, 能促进创面愈合。美宝湿润烧伤膏能提供生理湿润的环境, 解痉止痛, 美宝中的β-谷淄醇能发挥类似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能使软组织伤害性刺激物减少, 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增强创面组织免疫、修复功能;同时烧伤膏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第四, 加强全身必要的营养支持, 易有利于局部感染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武淑萍, 陈京立.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3) :193.

[2]赵贤忠, 孙记燕.供皮区创面皮肤再生疗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7, 19 (1) :4.

结肠癌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篇2

【关键词】肠造口术;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根治相当部分患者需做肠造口术,肠造口术改变了患者的正常的排便方式,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生活影响巨大护理难度大[2]。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共行造口术58例,我们对58例造口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32至82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1例出现造口狭窄,2例出现肠梗阻,1例出现造口回缩。

2术后一般护理

2.1体位饮食①术前禁食12h,禁饮6h,术前晚灌肠一次,术晨清洁灌肠,备皮,遵医嘱给予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如甲哨唑、卡那霉素等。②术后取平卧位24小时后病情平稳,可改为半卧位,③术后禁食,静脉补液,记录24小时出入量;若术后4-5d肠功能恢复并排气者,可进流质饮食,无不良反应者,3d后改为半流饮食;术后一周可进少渣饮食,多食绿叶蔬菜,减少产气恶臭,补充纤维素,并且需定时进餐,细嚼慢咽。[4]饮食要节制规律,定时定量,以低渣无刺激性食物为主,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如豆类、啤酒及冰冷水果;避免进食产生恶臭食物,如鸡蛋、鱼、洋葱及蒜,少食芹菜、苹果等高纤维食物[5]。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①术后24h,遵医嘱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刀口敷料渗出液情况,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并及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3]。②持续胃肠减压直到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以拔出胃管。③留置导尿1周左右,定时排放尿液,训练膀胱收缩功能,促进病人自动排尿。如出现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可使患者采取俯卧位或站立位排尿亦可采用针刺疗法。

3造口的护理

3.1造口观察及护理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生命体征,术后48至72h观察造口部粘膜血运情况,局部有无出血、水肿。②注意病人的主诉,注意有无造口排便排气,排出液的性质。③由于疤痕挛缩,可引起造口狭窄,应观察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的症状,为避免造口狭窄,在造口开放后予以开始扩肛,扩肛时用戴手套的食指及中指涂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2-3指关节处,至造口内停留3-5分钟,开始每天一次,7-10天后改为隔天一次,造口扩张时,动作轻柔,手指插入造口不宜过深,以手指通过腹壁肌层至腹膜层为宜。④术后1至2周,教会病人自己护理肠造口和人工肛门袋,肛门袋要勤倒、勤洗,每次用肥皂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洗必泰溶液浸泡消毒。⑤造口周围皮肤涂以氧化锌软膏或氧化锌粉,保持干燥、清洁,使皮肤不受肠液及粪便刺激,从而有效防止造口周围皮肤病的发生。

3.2术前后心理护理①术前心理指导直肠癌患者造口部为在腹部,大部分患者因为要改变排便习惯和部位,患者产生严重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我们通过向患者介绍同类治愈疾病患者做正面交流,使患者处于较轻松舒畅的情况接受手术,并能得到家属的支持。②护士应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不良心理进行护理,给予同情和安慰,帮助病人解决住院期间的实际问题,给予鼓励和理解,以培养患者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配合治疗,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期恢复。③康复指导开设造口人课堂,通过图片、文字、手册讲解造口知识,交流信息。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多陪伴患者,消除孤寂心情,通过安慰,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其悲观情绪和疼痛,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自主排尿在住院期间教会患者自己护理造口,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早日适应生活融入社会。

4出院指导

①嘱托患者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如太极、练拳、散步,适当做些轻便家务。②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纤维饮食,预防便秘。③半年内禁止提超过5公斤的重物避免增大腹压引起造口脱垂

参考文献

[1]王钰.外科护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234-235.

[2]张春兰.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01).

[3]史学凤.直肠癌造口术后的护理指导[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01).

[4]傅世桃.结肠腹壁造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05).

[5]王静.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37(08).

造瘘口感染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120例, 男68例, 女52例, 年龄47~63岁, 平均 (57.94±3.47) 岁;患者肿瘤类项:黏液腺癌68例, 腺鳞癌45例, 未分化癌7例;患者肿瘤分期 (Dukes分期) :B期8例, C1期47例, C2期54例, D期11例;患者均在同一医师主刀下接受Miles手术, 手术均获得成功。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 内容包括:①健康教育: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造瘘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相应的处理方法。②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多合并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士应通过积极性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增强战胜病魔的勇气。③饮食护理:于术后3 d后开放造瘘口, 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进流食, 1周后改为半流食, 2周后改为质软、易消化饮食。④造瘘口护理: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开始放置透明造瘘口袋, 并在造瘘口周围覆盖纱布以保护造瘘口。观察组在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加用造瘘口扩张训练, 方法:对造瘘口进行常规消毒后, 护士戴无菌手套, 以石蜡油润湿示指后缓慢插入造瘘口至通过腹壁肌层并停留5 min, 之后注入100 m L温生理盐水以促进患者排便反射恢复, 最后为患者消毒并放置好造瘘口袋。上述护理干预初始1次/d, 1周后改为2次/d。

疗效评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造瘘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评价造瘘口扩张护理干预的疗效。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定量指标采用 (±s) 表示, 定量资料采用U检验进行处理, 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处理, 有序列联表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造瘘口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造瘘口周围炎发生率2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3%,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0, P<0.01) ;患者造瘘口总体并发症发生率4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3, P<0.01) ;两组患者造瘘口坏死、出血、狭窄、脱垂、水肿和肠管回缩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其发病率已达28.08/10万,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到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5位, 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其中, 多数患者由于肿瘤距肛门<5 cm而需要接受Miles手术。然而, Miles术式也存在较多缺点。其中造瘘口坏死和造瘘口回缩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避免发生。但造瘘口周围炎症则是术式本身的缺陷导致的, 难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而根除[3], 因此寻找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笔者在长期护理过程中观察到采用造瘘口扩张护理方法不但可以防止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还可以明显减少造瘘口周围炎症的发生, 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其可能原因:①通过机械刺激增强患者腹壁肌肉力量, 从而加强肌肉对肠壁的牵拉和支持作用, 减少了造瘘口脱垂的发生, 从而减少了部分患者因造瘘口脱垂导致的周围皮肤炎症发生。②机械刺激可以促进造瘘口局部血液循环, 增强造瘘口局部皮肤抗炎能力, 从而促进造瘘口水肿消退及减少了造瘘口周围炎的发生。此外,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干预措施对于减少患者造瘘口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也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表明, 应用造瘘口扩张护理可以降低患者造瘘口周围炎的发生率, 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注:*观察组同时合并两种并发症共6例, 对照组同时合并两种并发症共14例, 7例患者同时合并3种并发症。

摘要:目的:观察造瘘口扩张护理防治直肠癌根治术后造瘘口并发症的疗效, 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收治直肠癌造瘘术后患者120例, 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造瘘口扩张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造瘘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造瘘口周围炎发生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采用造瘘口扩张护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造瘘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直肠癌,造瘘口,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王宁, 孙婷婷, 郑荣寿, 等.中国2009年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J].中国肿瘤, 2013, 22 (7) :515-520.

[2]陈琼, 刘志才, 程兰平, 等.2003-2007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2012, 21 (3) :179-182.

结肠造瘘口护理的改良创新措施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9年~2012年结肠造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47例, 年龄0~76岁;女5例, 年龄23~79岁。其中结直肠外伤患者6例, 结直肠恶性肿瘤43例, 结直肠发育异常3例 (新生儿) 。

1.2 方法

52例患者对原有的护理方式进行改良创新, 取康乐宝肛袋1个, 根据瘘口大小裁剪肛袋, 粘贴固定在造瘘口上, 在肛袋近头方的上角剪出直径1cm大小的圆形通风口。患者排气后气体自动由通风口排出, 也起到排湿功能。患者排便后用50 ml注射器抽取温开水由通风口处冲洗排泄物, 反复冲洗干净为止。随时经通风口给造瘘口涂抹药物。肛袋粘贴处不开胶, 不需更换肛袋 (约7~10 d更换1个) 。

2 结果

经护理后, 52例患者造瘘口周围清洁干燥, 舒适度提高, 患者排气通畅, 未发生气体倒灌引起的腹胀, 所有患者造瘘口周围清洁无异味, 患者心理压力释放, 增进社交及夫妻感情, 1例女性患者怀孕。患者住院10 d, 肛袋费用不足100元。

3 讨论

结肠造瘘口术分为永久性例工肛门和临时性造口, 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直肠恶性肿瘤患者或者结肠恶性肿瘤患者[5], 而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闭锁、结肠或直肠损伤等疾病。结肠造瘘口术不可避免的会给患者带来了身心伤害, 这就对护理质量和方法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 结肠造瘘口护理的改良创新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6]。改良后主要有4种优点:第一, 改良前患者排便后肛袋清洁困难, 造瘘口容易出现红肿、溃烂等急性化学性炎症;而改良后能彻底清洁造瘘口, 提高造瘘口患者的舒适度。第二, 改良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排气引起的涨袋, 防止气体倒灌至肠道引起患者腹胀。第三, 改良后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肛袋93.5元/个) , 降低患者的费用。第四, 改良后, 肛袋随时彻底清洁, 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增进社交及夫妻感情, 提高了社会效益。我科在原有护理操作的基础上, 解决造瘘口的通风排气、换药的难题, 临床实用性强,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总之, 结肠造瘘口护理的改良创新符合卫生管理部门医改政策, 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明显降低了住院费用, 为社会低碳环保做出了贡献, 今后将积极努力创新, 达到缩短患者住院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全平.34例结肠造口术后造瘘口并发症原因分析与预防[J].临床医药实践, 2011, 34 (1) :134-135.

[2]李敏.结肠造瘘口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4, 32 (11) :190-192.

[3]刘玉莹, 孙晓林, 宋展.结肠造瘘口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1 (14) :156-160.

[4]王凤霞, 刘鑫, 邢英新.低位直肠癌患者肠造口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1 (6) :189-192.

[5]陆志萍.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5 (13) :111-115.

浅谈肠造瘘口病人的护理体会 篇5

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20例肠瘘口病人进行了护理, 总结出一些经验,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5年元月以来, 对20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 年龄最大76岁, 最小36岁, 手术恢复愈合良好。

2 术前心理护理

人工肛门虽然是一项抢救生命的措施, 但因其对患者肉体和精神均是打击, 给生活工作上带来许多不便, 患者大多存在惧怕、悲观失望、焦躁等心理反应, 甚至有的患者因此而拒绝手术治疗, 丧失手术时机。在护理过程中, 应多关心病人, 了解病人, 向病人详细说明人工肛门对治疗的必要性, 介绍疾病的预后、以后的生活工作问题、情绪和疾病的关系等。说明近年来由于结肠造口器材的发展及结肠造口护理技术的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保证, 可以参加正常工作和娱乐活动。这样患者从内心感到有人在关心他、照顾他,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使患者面对现实, 接受事实, 并树立起勇敢生活下去的信心。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手术治疗。

3 术后护理

3.1 切口的护理

手术后切口的护理是术后患者康复的第一步, 术后早期勤换药, 若不很好保护切口, 则易引起感染, 导致人工肛门及其周围皮肤的并发症。患者术后取低坡半卧位, 有利于骶前引流及创口的愈合。

3.2 人工肛门袋的使用

人工肛门在患者感觉有肠蠕动恢复, 腹胀时即可开放, 一般在术后3~4d开放。人工肛门开放后, 拔除胃肠减压管和导尿管。患者术后1周内排出的粪便多为不成形稀便, 量较多, 短时间内患者不易掌握排便的规律性。所以在术后1周内要特别注意护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共同管理好人工肛门, 同时配合心理疏导, 避免情绪波动, 影响疾病的康复。人工肛门袋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1) 使用前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并用软纸擦干。除去胶片外面的粘纸贴于造口位置, 轻压胶片环及其周围, 使其紧贴皮肤。用防水纸胶贴于胶片周围, 防止洗澡时水渗入胶片内。 (2) 将便袋尾端包住夹子再与外夹相扣, 再关闭夹子的一端, 便袋关闭完毕。 (3) 将袋两旁的扣洞用腰带扣上, 稳固便袋。 (4) 便袋内容物超过三分之一时应将便袋取下清洗, 替换另一便袋。 (5) 便袋取下后拔开便袋夹, 使便流入马桶, 清洗晾干备用。我科近1年来, 腹部采用一次性无菌透明薄膜巾30cm×20cm大小, 侧方剪一小圆孔约2.5cm×2.5cm, 能通过人工肛门, 结肠造瘘口接上人工肛门袋,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肠内容物排出污染结肠造瘘口周围皮肤和腹部切口, 改变了以前为保证腹壁切口清洁, 每日数次清洗人工肛门排出物的现象。

4 造瘘口护理

4.1 观察造瘘口肠粘膜的血液循环, 肠造口有无回缩、出血及坏死。正常情况下是红色或粉红色, 湿润, 防止缺血坏死, 术后早期先用凡士林纱布围绕人工肛门, 用脱脂棉或软手纸拭去粪便, 注意不要损伤粘膜导致出血, 然后用温水清洗结肠造口周围和皮肤。

4.2 使用造口袋, 应观察造口袋内液体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造口袋内有气体及排泄物, 说明肠蠕动恢复, 可开始进流质。

4.3造瘘口处拆线后, 每日进行扩肛1次, 以防肠造口狭窄, 如有狭窄迹象, 给患者服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是最好的扩张办法。

4.4 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 减少肠液的刺激及湿疹的出现, 常用氧化锌软膏或防漏膏保护皮肤。

5 饮食护理

肠蠕动恢复后, 可开始进流质, 以后逐步半流质到软食。人工肛门患者的饮食宜以少渣, 高营养高蛋白食品为主, 不食辛辣、酸、酒等刺激性食物。若患者产臭气多时, 可服些辅助消化药物。

6 健康指导

6.1 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腹泻, 避免食过多的粗纤维食物, 如笋、芹菜等、忌洋葱、大蒜、豆类、山芋等刺激性气味或胀气的食物, 以免造成肠管和造口的梗阻以及频繁使用造口袋引起生活工作的不便。调节饮食使大便成形, 必要时口服收敛药。

6.2 教会患者进行自我护理

如告知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 肛周皮肤护理等, 每天擦洗肛周, 预防肛周皮肤炎症。

6.3 训练排便习惯

如为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造口术者, 可定时反复刺激, 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6.4 适当掌握活动强度

避免过度增加腹压, 导致人工肛门脱出。会阴部切口用1:5000高猛酸钾温水坐浴, 配制浓度以杨梅红色为标准, 切口未完全愈合者定期更换敷料。

6.5 帮助病人掌握臭味管理方法

直肠癌术后造瘘口的整体护理体会 篇6

1 临床资料

2005年10月—2010年10月, 我院为58例直肠癌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 男37例, 女21例, 年龄35岁~75岁。术后腹壁单腔结肠造瘘口37例, 其中男30例, 女7例。

2 护理

2.1 做好心理护理

虽然永久性腹壁结肠造瘘口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段, 但是身体外形的改变对患者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施行肠造瘘口虽是救命的措施, 但患者一般不易接受。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安慰和鼓励, 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手术后仍然可以正常地工作和学习。帮助他们熟悉结肠造瘘口的管理和日常护理, 教会他们造口袋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 尽快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和造口袋的使用方法。

2.2 手术切口和人工结肠造瘘口的护理

(1) 结肠手术切口一般行右侧正中旁切口, 结肠造瘘口要尽量远离手术切口, 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因此要加强会阴部切口、结肠造瘘口、手术切口的观察和管理, 如果伤口敷料有渗出和潮湿, 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更换伤口敷料。结肠造瘘口应在2 d~3 d内观察血运、回缩、坏死等情况, 造瘘口出现疼痛、水肿、变黑等情况时, 说明造口肠管的血运有障碍, 要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造口如无异常, 术后2 d~3 d, 待肠蠕动恢复后可开放造口。造瘘口开放后注意保护造瘘口周围的皮肤, 粪便外溢和肠液的刺激可引起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湿疹、糜烂、化脓等。造口周围皮肤用温水洗净, 待干后用凡士林保护。 (2) 扩肛方法:肠造瘘口拆线后, 因为腹壁肌肉收缩和瘢痕挛缩易引起结肠造瘘口狭窄, 应定期扩肛, 松弛造口周围肌肉, 使造瘘口保持通畅, 避免因为造口狭窄而致排便困难。扩张方法:造口开放1周后开始, 戴无菌手套用食指涂石蜡油轻轻插入造瘘口至食指2, 3节指外关节处, 在造口内停留1 min~2 min, 每日1次, 持续3个月~6个月。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防止增加腹压的动作。教会并指导患者和家属扩肛的方法, 确保在出院前学会并熟练操作。

2.3 使用造口袋的方法

造口袋最好选用透明、带除臭功能的一次性用品, 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在使用造口袋前正确测量好造瘘口的大小, 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肛门袋, 安装造口袋时动作切勿粗暴。患者早期以卧床休息为主, 造口袋应与人体长轴垂直, 下床活动后造口袋应与人体长轴平行。使用造口袋不正确, 可使造瘘口摩擦破溃, 致粪便外溢, 引起感染、出血。

2.4 饮食方面

维持机体摄入足够营养, 术后禁食2 d~3 d.一般3 d~4 d后, 可进流食, 1周后进软食, 2个月后进普食。直肠癌术后饮食很重要, 若饮食不当可造成腹泻, 所以术后宜进食易消化、高纤维素饮食, 以豆类、蛋、鱼为宜, 适量饮用菜汤、果汁等, 使大便干燥, 便于护理, 忌烟酒。

2.5 排便训练

患者术后开始不能控制排便, 非常苦恼。术后15 d左右, 肠道功能基本恢复, 鼓励患者多饮水, 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不宜进食油腻、生冷食物。生活有规律, 训练有意识地排便, 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

2.6 健康教育指导

对康复期的肠造瘘口患者进行生活指导: (1) 告知患者穿衣要宽松, 不要穿紧身裤, 衣料要柔软舒适, 避免摩擦造瘘口, 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2) 使患者得到家属和亲友的理解和鼓励, 帮助患者完成造瘘口的护理, 并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3) 运动方面: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不剧烈的活动。 (4) 通过排便训练, 使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从而形成条件反射。如出现大便变细或排便困难, 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好与患者的沟通, 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理解、支持、关心患者, 帮助造瘘口患者尽快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完全康复[3]。

参考文献

[1]华秀琴, 朱阿丽.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J].现代护理杂志, 2007, 3 (5) :87-88.

[2]钟华, 庞娟.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2) :32-33.

造瘘口感染 篇7

1 临床资料

以我科2010年10月以来收治的大肠癌且施行腹壁结肠单腔造口的19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其中男12例, 女7例, 年龄41~78岁。其中直肠癌13例, 结肠癌6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癌症的确诊, 对患者而言是严重的心理打击,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以和蔼可亲的态度, 针对不同患者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性别、年龄有针对性的给予鼓励、安慰, 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配合医护人员的后续医疗工作。护理人员客观的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基础知识, 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手术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腹壁造瘘对以后生活的影响, 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 提前对造瘘后排便习惯将改变做好心理准备。

2.1.2 术前准备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少渣的饮食, 术前3天开始进行肠道准备, 术前1天协助医生对患者的腹部造瘘口进行定位, 瘘口除依据病情、手术方式来确定外, 还要考虑患者术后护理的方便。

2.2 术后护理

2.2.1 瘘口护理

一般于术后2天, 肠蠕动恢复后, 开放造瘘口。需要注意观察瘘口的血液循环状况, 肠黏膜的颜色是否正常, 是否为粉红色, 有无变深、发紫、坏死的表现, 肠黏膜有无水肿、出血、渗液、流脓等。

2.2.2 瘘口周围皮肤护理

术后给予造瘘的皮肤创口换药, 以碘伏、酒精棉球由内到外清洁皮肤, 注意不触碰瘘口的肠黏膜, 避免肠黏膜受到刺激, 在瘘口未开放前以石蜡纱布覆盖创口, 防止感染[2]。术后由于排便习惯尚未建立, 尤其术后1周常有稀薄粪液、肠道分泌物的溢出, 刺激瘘口周围皮肤, 引起发红、炎症。因此需要注意保持瘘口周围皮肤的干燥、清洁, 每次排便后, 清理干净排泄物后, 以温水由内向外洗净瘘口周围皮肤, 擦干水渍, 涂擦软膏, 以阻止排泄物对皮肤的浸渍, 防止皮炎、湿疹的发生。

2.2.3 造口袋的使用

一般根据患者瘘口的大小、经济条件、舒适度来选择不同的造口袋, 最好选用除臭、透明的一次性造口袋。指导患者或家属造口袋内有粪便时需及时清除, 对成形的大便以软纸轻轻抓出, 动作轻柔, 切勿用硬物触碰肠黏膜, 以免黏膜破损, 感染。随后以温水清洗瘘口及周围皮肤后再套上造口袋。

2.2.4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师观察术后造口的恢复状况。术后常见造口周围皮肤的炎症, 表现为红肿、疼痛、渗液等, 因此需要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清洁, 及时清理瘘口的分泌物, 以碘伏、酒精棉球由内向外消毒皮肤, 保护创面, 促进切口的愈合[3]。更换敷料时需仔细观察瘘口有无血液渗出及出血量, 观察瘘口的血液循环是否良好, 肠黏膜的颜色、光泽度, 若出现新鲜渗血、肠管颜色变暗、光泽度变差时, 及时通知医师以便进行处理。同时告知患者或家属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早期表现, 患者有不适时, 尽快通知医护人员。为防止造口的狭窄, 造瘘口开放后每日以手指对造口进行扩张, 防止狭窄的发生。

2.2.5 心理护理

虽然患者在术前接受了心理护理并了解造瘘的知识, 但大多数患者术后仍难以接受腹壁的造口及排便习惯的改变, 患者常有抑郁、自卑、绝望等负面心理。护理人员通过专业的心理、社会、伦理知识的培训, 分析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 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 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绝望、抑郁的负面心理, 减轻心理负担, 以轻松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逐渐接受造口。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 大肠癌的治愈率也随之提高, 5年生存率在逐渐增加。但中晚期患者的生存率仍然不高, 大肠癌术后患者对自身的远期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的保障存在着焦虑、担心, 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受教育程度、阅历等方面, 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手术情况、病检结果等为患者提供远期生活质量的评估、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的顾虑, 建立对以后生活的信心。

2.2.6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利于恢复, 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营养补充及饮食初期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无渣的流质食物为主, 避免加重肠道负担和对造瘘的损伤;不进食硬质、粗糙、辛辣食物, 避免对造口的刺激;少食牛奶、豆浆、红薯等易产气的食物, 以免引起肠道活动的增加, 排气、排便次数的增加, 造成生活中不必要的困扰;术后行放化疗时, 患者易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不良, 指导患者及家属采取少食多餐, 维持体内营养的供给[4]。指导患者训练, 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学习造口护理的知识, 学会护理造口, 观察肠道的消化情况, 若出现排便困难或造口感染应尽快就诊, 以便找出原因, 缓解症状。

3 结果

本研究19例行造瘘术后的大肠癌患者, 2例术后瘘口周围皮肤发生炎症, 通过清洁皮肤, 及时消毒换药, 涂擦氧化锌软膏的处理, 炎症得以控制。剩余患者瘘口无其它并发症发生, 术后恢复良好, 平均住院时间13天。患者对护理工作均表示满意。

4 讨论

大肠癌手术对患者的机体是重大的打击, 而手术施行的腹壁造瘘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对患者心理的冲击不亚于手术的创伤,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为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术后协助医师观察造口的血运状况, 及时发现并做好瘘口及其周围皮肤的护理, 保持创口的干燥、清洁, 避免分泌物、排泄物对皮肤的浸渍, 防止感染和炎症的发生。还要教会患者清理瘘口粪便, 学会瘘口护理, 更换造口袋。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 注重饮食调理, 减少多渣、产气食物的摄入, 保护肠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完成身心功能的全面恢复。

参考文献

[1]陈书艾, 范章云, 陈俊霞, 等.和谐-互动式护理模式在肠癌造口患者术后身心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5) :39-40.

[2]包学红, 白桂莲.直肠癌肠造瘘口术后的护理指导[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 11 (1) :49.

[3]史明芬, 马晓杰.直肠癌Miles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学, 2007, 6 (9) :127.

造瘘口感染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0-01~2013-06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经手术证实的20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 于新生儿时期行结肠造瘘, 造瘘后3~6个月行后期肛门成形术前行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 其中男19例, 女1例;年龄4~8个月, 中位年龄6个月。5例行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前采用逆行尿道造影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 VCUG) , 其中2例未发现瘘道, 3例闭锁直肠内见造影剂但瘘道显示不清。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日本岛津800 m A遥控数字胃肠X线机, 具体操作: (1) 经结肠造瘘口插入双腔气囊乳胶导尿管, 根据患儿大小选择6号、8号或10号导尿管, 使其到达降结肠远端, 甚至乙状结肠; (2) 向导尿管气囊内注入5~8 ml气体封闭造瘘远段肠管; (3) 患儿取右侧卧位, 在数字胃肠X线机透视下经导尿管注入适量30%泛影葡胺对比剂, 再适当注气加压使对比剂充盈更远部位, 促使瘘道显影; (4) 检查过程中密切监视直肠尿道区域, 动态观察瘘道情况, 并适时摄取尿道侧位片。造影检查中充盈造影剂的导尿管、直肠、膀胱及尿道等结构见图1。

图1充盈造影剂的导尿管、直肠、膀胱及尿道等结构。1:经结肠造瘘口插入双腔气囊乳胶导尿管;2:注入气体导尿管气囊;3:充盈造影剂及气体的直肠;4:膀胱;5:后尿道;6:前尿道;7:直肠尿道瘘瘘道;8:直肠后方不规则高密度影为肛门隐窝处标记

2 结果

20例先天性肛门畸形患儿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均清晰显示直肠下泌尿道瘘瘘管位置, 其中12例为直肠后尿道瘘 (图2) , 6例为直肠前尿道瘘 (图3) , 1例为直肠膀胱瘘, 1例为泄殖腔畸形 (图4) , 瘘管长3~18 mm。20例均经手术证实, 手术关闭瘘道、采取不同术式行肛门成形术。

图2男, 8个月, 直肠尿道膜部瘘。经尿道逆行插管注入造影剂, 膀胱充盈, 未见直肠尿道瘘显示 (A) ;VCUG检查患儿排尿见直肠内充盈部分造影剂, 但瘘道显示不清 (B) ;经结肠造瘘口插管, 注入造影剂, 增加直肠内压力, 瘘道清晰显示 (箭, C、D)

图3男, 5个月, 直肠尿道瘘。结肠造瘘术后, 经造瘘口插管加压造影, 充盈造影剂后见直肠远端通向尿道球部 (箭) , 直肠尿道球部瘘, 右下方见不规则高密度影 (箭头) 为肛穴标记, 与直肠远端距离17 mm

3 讨论

直肠下泌尿道瘘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常见并发症, 而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 是世界卫生组织常规监测的先天畸形之一[4], 占消化道畸形的25%, 活婴发病率为1/5000~1/1500, 此类畸形中约70%的瘘道与泌尿生殖器官或会阴部沟通[5]。X线造影是诊断直肠肛门畸形以及有无合并直肠下泌尿道瘘的重要方法之一。B超、CT、MRI检查在直肠下泌尿道瘘显示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检查无创、简便、无放射性, 可以利用肠管内粪便低回声之间的对比测量直肠盲端到肛门窝皮肤的距离进行分型[6], 但对合并畸形显示不佳[7]。CT可以显示肛门括约肌及肛提肌的位置及发育状态, 但仅局限于轴位上, 而且当合并较复杂的瘘时缺乏组织对比, 对于瘘管的走形及相互关系的评价价值有限[2,8]。MRI在T2WI轴位及矢状位扫描能提高瘘管的检出率[9], 瘘管黏膜于T2WI呈高信号, 因此可以清晰地显示瘘管内外口及与肛门直肠肌群的关系。但由于部分患儿瘘管纤细, MRI对其有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对于瘘管进入泌尿道入口的准确位置较难判断[2]。另外, MRI扫描时间相对较长, 必须在患儿睡眠状态下进行, 否则产生运动伪影, 致使瘘管显示不清。X线造影检查显示瘘管直观、可靠, 并可以进行动态观察。

既往对直肠肛门畸形合并直肠下泌尿道瘘的患儿, 常采用逆行尿道造影和VCUG检查来了解瘘道情况[10], 但尿道造影和VCUG检查往往由于膀胱尿道内压力不足、造影剂排出较快, 或因逆行插入的导管正好堵住瘘道口等原因, 使瘘道不易显示, 有时仅见造影剂充盈至直肠盲端但瘘道显示不清晰, 且经反复多次动态观察亦难以确定显影的瘘道, 从而无法准确判断瘘道的具体位置, 部分病例仅以直肠内有无造影剂充盈推断有无瘘道。另外, 由于经逆行尿道插管造影及较长时间的反复观察给患儿带来恐惧感和极大的痛苦, 致使患儿不配合检查。

图4女, 6个月, 泄殖腔畸形。经结肠造瘘口造影, 直肠前方子宫显影, 前壁略受压, 以细的窦道 (箭) 与阴道相通, 泄殖腔畸形, 直肠盲端距肛门 (箭头) 约25 mm

为了提高直肠肛门畸形合并直肠下泌尿道瘘的瘘道显示率, 准确判断瘘道的位置, 减轻患儿的痛苦, 本研究对先期行结肠造瘘的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选用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方法, 此造影技术改变了以往经尿道逆行插管进行尿道造影和VCUG检查的路径, 经先期结肠远端造瘘口插入双腔气囊导尿管, 使其到达降结肠远端, 甚至乙状结肠, 向导尿管气囊注入气体封闭造瘘远端肠管, 经导尿管注入对比剂并适当注气, 增加封闭段远端盲端直肠压力, 促使对比剂通过瘘道排出, 提高瘘道显示率, 从而获得准确的瘘管位置。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克服了以往采用尿道造影和VCUG检查因膀胱尿道内压力不足导致瘘道不易显示的缺点, 避免了由于经逆行尿道插管造影及较长时间的反复观察给患儿带来的恐惧和痛苦。我院自2010-01开始对20例先期做结肠造瘘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临床考虑并发直肠尿道瘘患儿后期术前均采用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 瘘道均清晰显示, 造影效果极佳。本组20例中, 5例先行尿道造影和VCUG检查, 因瘘道显示不清, 其中2例经造影未发现瘘道, 3例经造影直肠见造影剂, 但未见瘘道具体显示部位, 后又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 瘘道均清晰显示, 提示加压法造影效果明显优于逆行尿道造影和VCUG检查。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明显提高了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直肠下泌尿道瘘的瘘道显示率, 可以确定瘘道的位置、方向及长度, 从而为外科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科学、客观、可靠的依据, 便于手术中根据术前造影的精确定位及直肠盲端和瘘管的走行, 以最小的创伤找到直肠盲端及瘘管, 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及安全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缩短手术时间, 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注意的是, 造影过程中操作要轻柔, 要根据患儿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导尿管, 要在透视下注入适量对比剂及气体, 以控制封闭肠管内的压力, 避免引起结肠破裂。

总之, 经结肠造瘘口加压造影是一种安全、简捷、有效、实用的造影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一次检查准确诊断成功率, 缩短检查时间, 同时可以消除经尿道逆行插管给患儿带来的恐惧和痛苦, 并避免以往造影过程中因反复观察所致的患儿射线照射量,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尿瘘,结肠造口术,尿路造影术,放射摄影术,婴儿, 新生

参考文献

[1]王维林.我国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研究的历史与展望.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1, 32 (8) :561-564.

[2]陈静, 李欣, 王春祥, 等.MRI在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 22 (8) :591-594.

[3]汤绍涛, 阮庆兰.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影像学检查的研究进展.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5, 4 (2) :118-122.

[4]郑珊, 张培, 董岿然, 等.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肛门成形术后再手术的临床分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2, 33 (4) :296-299.

[5]潘恩源, 陈丽英.儿科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605.

[6]Haliloglu M, Eryilmaz M, Karnak I, et al.Fistula between rectum and duplicated vagina in an infant with anorectal malformation and biliary atresia.Pediatr Radiol, 2003, 33 (1) :75-76.

[7]李刚, 覃达贤, 胡晓明, 等.肛门直肠畸形的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 22 (7) :1120-1122, 1126.

[8]李震, 胡道予.小儿肛门直肠畸形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临床外科杂志, 2008, 16 (5) :307-308.

[9]Nievelstein RA, Vos A, Valk J, 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children with anorectal malformations:embryologic implications.J Pediatr Surg, 2002, 37 (8) :1138-1145.

上一篇:口语交际互动性的激发下一篇:政府电子政务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