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感染

2024-09-29

巨细胞感染(共11篇)

巨细胞感染 篇1

摘要:目的:探讨92例幼儿巨细胞感染 (CMV) 的临床特征。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CMV感染患儿92例, 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是同期内科住院患儿例次的5.00% (174/3479) , 12周内感染68例 (73.91%)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不明原因黄疸、肝功能损害症状、病因不明肺炎等。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后, 82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总治愈好转率89.13%。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多见于足月儿, 以不明原因黄疸、咳嗽、气促、发热最多见, 更昔洛韦是有效治疗小儿巨细胞感染的药物。

关键词:巨细胞感染,儿童,更昔洛韦,临床分析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 (CMV) 感染引发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好发病于幼儿, 感染后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多脏器, 易导致黄疸、咳嗽、发热、肝脾肿大、肺炎、皮肤出血点及瘀斑等症状, 严重者还可导致患儿畸形, 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生命健康[1]。随着医学界对巨细胞病毒感染认识的不断深入, 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研究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92例CMV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CMV病毒感染患儿92例。纳入标准:根据1998年《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确诊为CMV感染患儿;患儿出生均>1个月;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 反复CMV病毒感染, 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其中男48例, 女44例, 年龄1个月~7岁;平均年龄 (33.81±2.52) 个月;住院时间3~50 d, 平均住院时间 (26.3±3.2) d。

方法:由研究者指定专门的人员, 对本次入组的92例儿童的归档病案材料进行查阅, 统计相关临床病史资料及治疗相关情况, 相关指标包括感染类型、病原学检查、发病时症状及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及治疗疗程、临床转归及药物不良反应等[2]。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上述调查的资料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般资料:本组9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 住院174例次, 是同期内科住院患儿例次的5.00% (174/3 479) , 其中多次住院治疗30例, 最多达10次;平均住院费用3 015.2元。

感染类型及年龄分布:本组92例患儿, 其中先天性感染及围生期感染68例 (73.91%) , 获得性感染24例 (26.09%) 。患儿年龄1~3个月22例 (23.91%) , 3~6个月36例 (39.13%) , 6~12个月23例 (25%) , >12个月11例 (11.96%) 。

临床表现及体征:巨细胞感染儿童临床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黄疸、肝功能损害、病因不明肺炎等症状, 还可表现为听力损害症状、营养不良、先天性畸形症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细胞病毒性脑炎和肝炎综合征等, 见表1。

病原学检测:本组92例患者经过酶联免疫法检测CMV-Ig M、CMV-Ig G或PCR法测定血、尿CMV-DNA, 部分行母乳CMV-DNA测定。结果显示, 其中CMV-Ig M阳性62例, CMV-Ig G阳性54例, CMV-Ig M、CMV-Ig G同时阳性50例;血CMV-DNA阳性48例, 尿CMV-DNA阳性83例, 母乳CMV-DNA阳性20例。

治疗及转归:在临床做出明确诊断后, 经临床医师讨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更昔洛韦5 mg/ (kg·d) , 1次/12 h静滴, 疗程14 d, 后予维持治疗5 mg/ (kg·d) , 1次/d静滴, 持续2~3周;若维持阶段病情进展, 可考虑再次诱导治疗;对于严重或反复巨细胞病毒感染予静脉用丙钟球蛋白400 mg/ (kg·d) , 治疗5~7 d。本组92例儿童MCV感染患儿中, 未予更昔洛韦治疗的患儿19例, 只完成诱导治疗的患儿29例, 余44例完成诱导及维持阶段治疗, 82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总治愈好转率89.13%, 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影响主病治疗的不良反应。

讨论

巨细胞病毒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毒之一, 且人体内有将巨细胞病毒RNA转变为DNA的逆转录酶, 故巨细胞病毒可自身繁殖, 因而难以消除或根治, 一旦侵入人体, 将长期或终身存在于人体内, 可引发肝脏损害、肺脏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 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产生极其不良影响[3]。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3~7岁儿童MCV病毒感染率高达60%[4]。因而, 目前巨细胞病毒感染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 9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是同期内科住院患儿人次的5.00% (174/3 479) ;12周内感染68例 (73.91%) , 与以往研究相符[5]。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不明原因黄疸、肝功能损害症状、病因不明肺炎等, 还可表现为听力损害症状、营养不良、先天性畸形症状、特发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细胞病毒性脑炎和肝炎综合征等。目前临床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无特效治疗方法, 儿科多采用更昔洛韦诱导治疗以维持巩固疗效, 本研究显示给予更昔洛韦治疗后, 其治愈好转率达89.13%, 与以往报道相一致[6,7,8,9]。

综上所述, 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对幼儿不明原因的黄疽、肝功能异常、病原不明的肺炎等均需考虑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并及时给予更昔洛韦治疗。

参考文献

[1]陈平洋, 谢宗德, 王涛.更昔洛韦治疗幼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03, 5 (4) :502-504.

[2]杨春芳, 陆达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30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 2011, (6) :210-211.

[3]邓学灵, 石少连, 何彩云.更昔洛韦治疗幼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1 (14) :138-139.

[4]王艳.儿童病毒巨细胞感染89例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 2012, 31 (5) :372-373.

[5]肖咏梅, 胡志红.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 12 (1) :21-23.

[6]麻庆荣, 王丹, 荣丽英, 等.2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与治疗[J].天津医药, 2010, (9) :336.

[7]边鹏.80例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26) :55-56.

[8]邱素清, 李家殊, 万胜明.更昔洛韦高剂量、长疗程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 22 (2) :151-152.

[9]邓学灵, 石少连, 何彩云.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14) :1805.

巨细胞感染 篇2

猪魏氏梭菌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20,凌源及周边地区猪场发生了猪魏氏梭菌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疫病,该病发病急,死亡快,治愈率低,用药物防治后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其中一例如下.

作 者:白建新 BAI Jianxin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凌源,122500刊 名:现代畜牧兽医英文刊名:MODERN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2)分类号:S852.61+6.3关键词:

巨细胞感染 篇3

【关键词】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白细胞;小鼠;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小鼠实验表明在长期的菌血症过程中细菌侵入CNS[3]。此外,与游离细菌相比神经元更容易被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从巨噬细胞通过细胞间传递感染[4]。结果表明,尽管庆大霉素浓度达到杀菌水平,含有胞内细菌的白细胞仍存活在血液中并进一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使用此菌株获得的数据表明,白细胞是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细菌的传播感染而不是从细胞外环境吞噬细菌。

1材料和方法

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菌株保存在脑心浸液肉汤,在70°C,109CFU/毫升。

小鼠:雌性。关在笼子里给予食物和水。10-16周龄,体重20到25g。

小鼠感染:腹腔注射2×107CFU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指定的时间,感染小鼠安乐死,然后通过心脏穿刺采血。

2结果

庆大霉素体内的抑菌浓度。初步实验表明,血清抑菌浓度1:8-1:16,杀菌浓度1:4-1:8。0.063到0.125μg/毫升浓度的庆大霉素没有抑制在肉汤培养基细菌生长。当≥25%(按体积)正常小鼠血清或胎牛血清添加到肉汤中抑制生长。被感染小鼠的抑菌浓度从1:16到1:256。

庆大霉素治療组与对照组(未经处理的)相比72小时后显著降低在大脑细菌数量。

血液中的细菌数量仍显著低于抗生素治疗组4.96±0.32log10CFU/毫升(平均值±标准差),与未经处理的动物比,6.21±0.13log10CFU/毫升(P<0.01)。相比之下,在治疗组小鼠大脑细菌数量是相似于对照组5.47±0.65和5.28±0.68log10CFU/大脑(n=10)。这些数据表明,连续输注的血液中庆大霉素浓度足以杀死细胞外的细菌和减缓体内细菌感染,但细菌仍感染大脑。

3讨论

胞外细菌的能力从血液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说明了体外和体内感染的模型[5]。然而,细胞内的细菌在神经入侵中的作用还不清楚。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穿过细胞膜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在细胞质中达到杀菌浓度。因此,庆大霉素可以用来杀死细胞外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细胞内的细菌复制和细菌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扩散没有作用[6]。对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啮齿类动物使用不连续给予(每12h)的庆大霉素体内研究表明这种抗生素并不能显著降低细菌在血液或大脑的数量。

在庆大霉素治疗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展强烈提示,它是由循环中细胞内细菌起始的。体外实验证明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机制。第一种是通过感染的单核吞噬细胞黏附在大脑内皮细胞,接着细胞内细菌从吞噬细胞到内皮的传播。这些细菌通过细胞间扩散可能继续入侵更深层次的结构。第二个机制涉及到细胞内细菌由吞噬细胞透过血脑屏障或血脑脊髓液屏障的运输。本结果正式这两种机制并存。

这些数据表明了细菌在吞噬细胞运送方式是开始于炎症细胞向感染灶的聚集。在那里,他们吞噬和杀死细胞外细菌但本身感染细胞中细菌在实质细胞扩散。被感染的巨噬细胞进入血液,也许通过反向迁移的机理,然后运输细胞内细菌到中枢神经系统。

参考文献

[1]Lorber B.(1997)Listeriosis.Clin.Infect.Dis.24:1–9.

[2]Mead P.S,Slutsker L,Dietz V,(1999)Food-related illness and 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J].Emerg.Infect.Dis,1999,(05):607–625.

[3]Berche P.(1995)Bacteremia is required for invasion of the murin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Listeria monocytogenes[J].Microb.Pathog,1995,(18):323–336.

[4]Dramsi S,Levi S,Triller A,Cossart P.(1998)Entry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to neurons occurs by cell-to-cell spread:an in vitro study[J].Infect Immun,1998,(66):4461–4468.

[5]Zhang J.R,Tuomanen E.(1999)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for microbial entry into the CNS[J].J.Neurovirol,1999,(05):591–603.

巨细胞感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巨细胞病毒病毒感染儿童患者共80例, 其中, 女性患者为35例, 男性患者为45例, 男女患者比例为1.29∶1;患者的年龄为1~6岁, 其中在1~3个月的患者共19例, 在3~6个月的患者共31例, 在6~12个月的患者共19例, >12个月的共11例;城市儿童患者共22例, 农村儿童患者共58例。

1.2 患者临床表现

在全部患者中, 有肝功能损害症状的患者共29例, 有黄疸症状的患者共35例, 有肺炎症状的患者共53例, 有特发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共2例, 有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患者共1例, 有肝炎综合征的患者共2例, 有先天性畸形症状的患者共3例, 有营养不良患者共4例, 有听力损害症状的共4例, 有生长迟缓患者共2例, 有陶土样大便患者2例, 有血尿症状患者共1例。

1.3 病原学检测

对于该80例儿童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来检测CMV-Ig M指标, 通过PCR检测定患者的血CMV-DNA指标。全部患者的母亲都进行血液CMV-Ig G和Ig M指标的检测。该80例儿童患者的CMV-Ig M指标均显示为阳性, 其CMV-DNA指标显示为阳性的患者共40例;患者母亲的CMV-Ig G指标呈阳性的共52例, CMV-Ig M指标呈阳性的共27例。

1.4 治疗和转归

全部儿童患者都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药物治疗, 该药对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3]。该项治疗分呈诱导期与维持期两个治疗阶段。在诱导期给予患者药物更昔洛韦, 每天每公斤体重10 mg, 分2次服用, 口服1次/d, 每个疗程为2周;在维持期给予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5mg进行维持治疗;同时, 要另外给予保肝和雾化等常规对症的治疗, 对于重症患者另加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如果在维持阶段患者的病情有较大进展, 要进行再次的诱导。

2 结果

经过治疗, 治愈的患者共23例, 占28.75%, 明显好转的患者37例, 占46.25%, 好转的患者共14例, 占17.5%, 无效的为6例。占7.5%, 总有效率为92.5%。

3 讨论

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 属于双链DNA病毒, 它具有较高的种属特异性, 通常只在人群之间进行传播, 患者在感染以后大约有90%没有明显症状, 有5%~10%的患者属于有症状性的感染[4]。巨细胞病毒一旦侵入到人体, 就会长期或者终身地存在于患者的机体内, 在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正常时, 经常处于潜伏感染的状态。但是在胎儿和婴幼儿等免疫系统不很成熟时, 或者是存在免疫抑制的个体患者可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症状。巨细胞病毒所感染的靶器官和宿主年龄密切相关, 对于先天性宫内感染的胎儿, 最为常见的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所造成的各类先天畸形;而婴幼儿患者往往以肺炎和肝炎为常见病症;较大的儿童患者大多都没有明显的症状。

有国外报道[5]统计, 有症状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为10%至30%, 并且存活下来的儿童患者有大约90%存在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中, 有5%~17%的患者会产生晚期的症状, 主要表现是智力于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神经性的耳聋和视网膜于脉络膜炎等等。有相关研究[6]表明, 先天性的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中, 大约22%~65%有明显症状, 有6%~23%没有出现症状的儿童患者有着听力的缺失或者障碍。患者在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以后, 可以刺激人体内产生特异性Ig A、Ig E和Ig M以及Ig G、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CMV-Ig M和Ig G来间接性的证实机体内是否存在人类巨细胞病毒病毒。本研究中的80例儿童患者, CMV-Ig M指标均显示为阳性, 其CMV-DNA指标显示为阳性的患者共40例;患者母亲的CMV-Ig G指标呈阳性的共52例, CMV-Ig M指标呈阳性的共27例。而如果Ig M呈阳性, 说明其近期感染或者是潜伏感染的病毒很有可能会被激活, 并且也表明患者在宫内即受到了感染[7]。针对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患者, 由于缺乏抗体或者是抗体出现延后, 所以血清中的早期诊断并没有多大的意义[8]。在2~4周以后进行复查, 如果HC-MV-Ig M指标或者检查母体血液中的HCMV-Ig M指标呈现为阳性, 那么可以考虑患者已经被巨细胞病毒所感染。

在临床治疗人类巨细胞病毒的药物很多, 像更昔洛韦、西多福韦和膦甲酸以及缬昔洛韦等抗病毒类药物都能发挥较大的治疗作用。其中, 药物更昔洛韦具有非常强大的抗病毒活性, 不但能竞争性地抑制CMVDNA聚合酶, 还能够直接渗入到病毒的DNA, 阻隔病毒DNA链的快速延长, 从而实现抑制病毒复制的功能。有相关研究[9]表明药物更昔洛韦在对于新生儿有症状的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中, 有很大的治疗效果, 尤其是对于预防患者听力损伤有较大的治疗效果, 这也充分说明药物更昔洛韦, 对于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并且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的新生儿患者, 有着治疗效果明确的优势。

通过该项研究结果表明, 运用药物更昔洛韦来进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 效果非常明显, 经过治疗, 治愈的患者共23例, 占28.75%, 明显好转的患者37例, 占46.25%, 好转的患者共14例, 占17.5%, 无效的为6例。占7.5%, 总有效率为92.5%。由于巨细胞病毒感染会对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后遗症, 所以对于带有症状性的感染患者, 要及时给予其更昔洛韦的治疗, 以利于预后。

参考文献

[1]闫淑媛, 陈平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5, 32 (5) :284-287.

[2]平鹦.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现状与治疗[J].上海医药, 2007, 28 (5) :224-225.

[3]陈平洋, 谢宗德, 王涛.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10, 5 (4) :502-504.

[4]杨春芳, 陆达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30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 2011 (6) :210-211.

[5]王木坤, 李占忠.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5 (2) :75.

[6]麻庆荣, 王丹, 荣丽英, 等.2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与治疗[J].天津医药, 2010 (9) :336.

[7]邓学灵, 石少连, 何彩云.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14) :138-139.

[8]沈玲云, 蒋琼俏.更昔洛韦治疗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两组方案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7) :131.

巨细胞感染 篇5

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功能紊乱是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有研究发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免疫异常者占20.9%~36%,而细胞免疫功能持续异常则是RRTI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1]。鉴于免疫功能在呼吸道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清楚了解免疫细胞的免疫功能、作用机制,将对掌握与之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现对T淋巴细胞的功能、与之相关呼吸道疾病可能作用机制及免疫治疗作一综述。

1 T淋巴细胞功能及可能作用机制

T淋巴细胞的功能大概可分为3种,即辅助功能、杀伤功能和抑制功能。T细胞具体功能及与之相关呼吸道疾病可能作用机制介绍如下。

1.1 辅助功能 T淋巴细胞辅助功能是辅助性T细胞(Th)辅助其他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活性的功能。Th细胞前体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Th0,Th0可同时产生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不同作用因素的作用下,Th0可分化为Th1和Th2。Th1细胞合成IL—2、IFN—γ、LT等,通过促进CTL、NK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化和增殖,主要负责细胞免疫应答,抑制Th2的分化,在抗病毒和细胞内寄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Th2细胞以分泌IL—4、IL—5、IL—6、IL—9和IL—10 等细胞因子为特征,辅助B细胞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抑制Th1的分化,主要负责体液免疫,主要参与B细胞增殖、抗体产生,在抗细胞外微生物、寄生虫的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抗病毒主要是由Th1类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免疫的功能,而抗细菌感染主要是由Th2类细胞因子介导的体液免疫的功能[2]。

1.2 杀伤功能 T淋巴细胞杀伤功能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或Tc)具备的对靶细胞的直接破坏功能,CTL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可进一步分化为Tc1和Tc2两个亚型。分泌细胞因子类型与Th1类似的CTL细胞称为Tc1细胞;和Th2细胞类似的CTL称为Tc2细胞。IFN—γ和IL—12可促进Tc1的生成;IL—4可促进Tc2的生成。目前认为CTL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即细胞裂解性杀伤和诱导细胞凋亡。研究发现,NKT细胞在抗隐球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Vasan S [3]认为,当机体接触病原微生物时,NKT细胞可较快分泌IFN—γ等细胞因子 ,可诱导树突状细胞(DC)的活化和成熟,从而抑制病原体的感染。

1.3 调节功能 T淋巴细胞调节功能是T细胞对机体应答的负调节功能,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主要是通过抑制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达到免疫的负调节作用,可以限制致病性抗原免疫应答过度所致的免疫损伤,在维持机体免疫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可分为CD4+CD25+Tr细胞、Tr1和Th3等多种亚型,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5%~10%,具有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两大功能特征。Tr1也属于CD4+T细胞,多在IL—10的诱导下生成,具有巨噬细胞的功能,间接地抑制Th1细胞分泌IL—2和IFN—γ。Th3主要分泌TGF—β,可抑制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还可抑制B细胞、CTL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

2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调节剂在辅助治疗呼吸道疾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对几种常见的细胞免疫调节剂的功能、作用机理及应用介绍如下。

2.1 匹多莫德 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促进剂,有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4]。文献资料表明,匹多莫德作用于免疫反应的不同阶段:在快反应期,刺激非特异性自然免疫,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伤作用;在免疫反应中期,可刺激细胞免疫,促进IL—2、INF—γ的产生,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调节Th /Ts的比例,使之正常化,通过促进CD4细胞分化成熟,提高CD4/CD8比值,因而可改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T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调,进而促进Th1、Th2分化成熟,恢复Th1、Th2之间的平衡,调节细胞免疫应答;在慢反应期,可刺激机体体液免疫,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抗体产生,通过这些免疫功能调节机制发挥其抗细菌和抗病毒功能。

2.2 转移因子 转移因子是指从健康人正常白细胞中提取的一种多核苷酸肽(分子量小于5000),不被胰蛋白酶、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所破坏,可将供体的免疫信息转移给受体,使后者的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致敏的效应Tc细胞,从而获得供体样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5],并能间接影响抗体形成。转移因子能诱生干扰素,直接阻止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与复制,并能增强细胞表面抗原表达,促进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调节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解除某些病毒对T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抑制,防止其免疫功能受损。

2.3 胸腺肽 胸腺肽是由动物胸腺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增加机体免疫监护和防御的功能,还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的目的。它通过增强T辅助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分化成熟,对T细胞亚群的异常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6]。它通过调理Thl/Th2值,刺激胸腺内的前T细胞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亚群(主要为CD4、CD8两大类)有关,还能增强成熟的T淋巴细胞对抗原或其他刺激的反应。它可以增加白细胞介素— 2(IL— 2)及—γ干扰素(IFN—γ)分泌,通过IL—2和IFN—γ激活NK细胞,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生理情况下,T淋巴细胞各分子间维持动态平衡,可发挥正常的免疫应答功能,一旦机体平衡被破坏,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可呈现过强的免疫应答或较弱的免疫抵御,使机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紊乱是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因此,免疫调节剂的使用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防治呼吸道疾病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克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及全血SIL—2R水平监测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0,18(6):352—354.

[2] 吴敏毓.医学免疫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2—84.

[3] Vasan S,Tsuji M.A double2edged sword : The role of NKT cells in malaria and HIV infection and immunity[J].Semin Immunol,2010,22(2):87—96.

[4] 齐岩,孟丽红.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95 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7,26(5):375—376.

[5] 左志文,庄绪娟,王翠梅.转移因子咽部注射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J].新医学,1996,27(2):80.

巨细胞感染 篇6

关键词:小儿,巨细胞病毒,临床诊治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双链线状DNA病毒,有着潜伏到活动的生物学特性,人类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在侵入人体后会长期性存在[1]。在世界范围内可发生感染,在我国小儿CMV感染最为常见。一直以来,对CMV感染有大量研究,受到医学界的热切关注。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小儿CMV感染的临床研究和诊疗中有新的突破。

1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概述

1.1 病原学

巨细胞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群,优质典型疱疹病毒结构,是一类大DNA病毒。病毒的壳体是一个20面对称体,内有162个颗粒[2]。外周存在单层或双层类脂蛋白套膜。其具有1个血清型,但可分3个以上亚型。通常,其只可活细胞内生长,以人类纤维母细胞进行培养[3]。在体外的生长速度较缓,复制周期一般在36~48h。如正常细胞感染CMV在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及细胞核异常增大,存在包涵体。

1.2 CMV病毒感染途径

CMV感染途径主要是母婴垂直传播。具体有:(1)宫内感染,主要经胎盘感染,特别是妊娠前3个月内胎儿感染率最高,后期不会出现感染。(2)产道感染,隐性感染孕妇通常在妊娠末期CMV能被激活,进而通过宫颈管将病毒排出,在分娩中,胎儿接触或吞咽被感染的宫颈分泌物或血液而感染到病毒。(3)出生后感染,主要是通过接触产妇含有CMV的乳汁、唾液等感染。

1.3 CMV感染的发病特点

临床发病和疾病转归通过会受到机体免疫力影响,年龄较大患儿在感染后大多没有明显症状,或表现出和其他病毒感染相似病症,比如:咳嗽、发热、呼吸不畅等,但不会有后遗症[4,5]。小儿CMV感染发病特点具体为:(1)CMV肝炎,临床表现为小儿黄疸消退变缓,粪便颜色较浅,有白陶土样便,肝功能异常,病情较重时存在肝衰、凝血功能异常等表现。(2)CMV肺炎,以3个月以下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且病程较长,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无效。主要临床表现有干咳、喘憋等,一部分合并发热,可听诊到湿啰音,有些病例无显著体征。(3)多器官感染,先天CMV感染往往会导致全身性感染,绝大多数先天性病毒感染患儿在出生时无任何症状,但是一些在出生后2年会出现临床症状,在出生时出现症状的死亡率较高,约20%,存活的绝大多数会有严重后遗症。

2 小儿CMV感染的临床诊断

2.1 CMV抗原检测

该项检测主要基于单克隆抗体和特异性抗原有效结合的原理,通过免疫组化方式检测受检样本中的病毒抗原。当前,主要对IEA、EA及LA进行相关检测。最为常用的抗原是PP65,其为CMV感染的早期标志物,其属于磷酸蛋白。在CMV的活动性感染中,PP65仅仅在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有所表达,是当前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抗原。唐华等人研究表明,PP65抗原的检测灵敏度达到89.2%,特异性达到100%[6]。另外,曾小青、俞琤等人依照PP65抗原水平,可有效预测CMV的感染风险度,进而实现临床诊断和鉴别[7]。可以看出,PP65抗原的检测分析,在早期诊断CMV感染中有着重要作用。另外,PP65抗原水平有助于预测CMV感染可能性,所以能指导预防性治疗[8]。该检测法的不足是,一旦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则PP65抗原阳性率及其水平会明显下降,虽然还会间歇性提升。另外,该检测法要求检测标本中有足量粒细胞,因此在粒细胞严重缺乏阶段,应用该法无法实现CMV感染的早期检测。

2.2 血清特异抗体检测

采用ELISA技术检测小儿血清中的CMV-IgG与CMV-IgM,检测判断为:(1)抗CMV-IgG呈阳性,则表示CMV感染,通常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需要将胎传抗体予以排除。如果抗CMV-IgM又阴转阳,则表示为原发性感染。双份血清的抗体滴度以4倍提升,表明CMV为活动性感染,如出现严重免疫异常,则可能存在假阴性[9]。(2)抗CMV-IgM为阳性,则表示为活动性感染,同时CMV-IgG为阴性,则为原发性感染。

该项检测技术在3岁以下婴幼儿的检测中有一定不足,由于其产生IgM的能力不强,即便感染了病毒,但检测结果为假阴性。所以,该项检测法的特异性相对较高,但敏感性不强。如果受到患儿体内IgG与类风湿因子等影响,或合并其他类型病毒感染,那么检测结果一般是假阳性。应母体抗体的作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先天免疫缺陷等情况对抗体检测存在一定的干扰,检出假阳和假阴的可能性无法排除掉,所以应结合其他检测指标进行综合性判断。临床上也出现多种改良检测法,且都有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10]。但是,因抗体通常是在感染之后出现的,很难满足早期诊断需要,相对免疫不强的患儿,抗体会延迟出现,所以该法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不明显。

2.3 CMV-mRNA检测

病毒复制需通过mR-NA-DNA-蛋白质这一过程。潜伏性XMV感染的病毒复制水平不高,只有少许细胞转录成CMV-mRNA,如果病毒感染进入活动期,那么病毒的复制会提升,使得CMV-mRNA随之提升。临床上最为常用的CMV-mRNA检测法包括PCR检测术、核酸杂交技术等,有着迅速、特异性和敏感性强等优势。刘文学等人通过临床研究表明,核酸杂交检测CMV-mRN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阴阳性预测率都在90%以上[11]。

2.4 病毒分离或巨细胞包涵体检测

CMV分离或巨细胞包涵体检测方法主要通过血液、尿液、脐血及唾液等检查标本进行CMV培养,如果未阳性就可确诊。但是阳性率和敏感性不强,通常需要1个月以上,当前临床已很少应用。目前,大多数是采用CMV负荷定量法或者微量培养法。前种方法是把患者定量白细胞接种到载玻片上的培养细胞,再检测它含有的CMV包涵体细胞数,如果阳性细胞所占比要大,则表明CMV负荷就越大;后种方法是把患者的受检标本接种到载玻片上的成纤维细胞,12h之后应用抗早期抗原P72单克隆抗体和CMV抗原结合,再通过荧光免疫法来显示检测结果。

3 小儿CMV感染的临床治疗

3.1 更昔洛韦的应用

更昔洛韦(GCV)属于新型核苷类抗病毒类药物,在有效进入宿主细胞之后,能够迅速诱导分泌出一种或多种细胞激酶,可阻止CMV-DNA延长,但是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比如: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肝肾功能异常等,所以该药物可否在小儿CMV感染临床治疗中应用,当前尚无规范和明确的方法。大部分研究者的观念是,该药物治疗对CMV感染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且安全性较高,尤其是对于先天性CMV感染患儿来说,不管是否有临床症状,都应开展GCV的早期治疗。但是对于无症状疑似感染患儿不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应进行临床血化检查。该药物的用法具体为:在诱导治疗阶段,5mg/kg,1次/12h,连续使用14d后改成同药量,1次/d,连续进行2~3个月,治疗后随访3~12个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GCV不良反应发生,应特别注意这几点:(1)用药之前,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2)诱导治疗阶段,每2~3d需要进行1次血常规,每周检测肝肾功能;该阶段完成后再进行复查,同时检测CMV-DNA水平,以了解临床疗效;(3)维持治疗阶段,每周需进行血常规,每2~4周检测肝肾功能,完成后对CMV-IgG、IgM、血尿CMV-DNA水平等进行检测,掌握疗效。另外,在治疗随访中,发现采用GCV治疗的先天性CMV感染患儿听力缺失未恶化。

3.2 膦甲酸钠的应用

膦甲酸钠(PFA)属于CMV-DNA聚合酶抑制剂,注意是阻断GCV-DNA多聚酶接受位点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适用于GCV耐受性差,或GCV用药无效者。研究报道称,器官移植后出现CMV抗原血症者,应用该药效果显著。国外有研究发现,PFA可不在体内活化就可对CMV-DNA聚合酶实现选择性抑制,进而阻止病毒发展。临床治疗随访中,该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肾毒性、贫血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还能导致软骨损害,所以对于小儿应慎重使用。

3.3 免疫疗法

3.3.1 转移因子: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TF能大幅提升患儿机体细胞的免疫力,强化NK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病毒灭杀力。刘文学等人对采用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小儿CMV感染,首个程转阴率到达78.2%。临床上同样应用转移因子对活动性GCV感染患儿实行治疗,首个疗程转阴率达到80.5%,充分表明转移因子法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儿治疗后阴阳性率的转变进行随访了解,以掌握转移因子应用的效果。

3.3.2 单克隆抗体:

对于采取单克隆抗体(MCAb)来进行GCV感染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当前仍处于试验期。主要对生物导弹疗法进行研究,把抗CMV药物和特异性抗原实现结合,使得药物只对CMV感染细胞和提呈CMV抗原细胞有明确作用,但是正常细胞无损害。该疗法可提高GCV疗效,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当前,应用在临床治疗GCV试验中的MCAb主要有这几种:C23单克隆抗体;针对DZ89-104单克隆抗体;MSL-109单克隆抗体等。

3.4 中医药疗法

CMV感染在世界领域发生,但到如今尚未发现安全、高效的抗CMV药物,相对西医药而言,中医中药较经济,安全性较高,特别适用在妊娠期CMV活动性感染治疗中。汪辉等报道,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活化而拮抗CMV感染。夏宇等研究表明,大蒜新素能有效抑制CMVie基因的转录,进而达到GCV复制增长的抑制效用。

巨细胞感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92例, 其中男54例, 女38例;年龄2~54 (24.3±6.7) d;62例足月儿, 30例早产儿;43例新生儿体重<2.00kg, 49例新生儿体重>2.00kg。

1.2 方法

1.2.1 收集资料

统计新生儿的胎龄、出生史、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

1.2.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新生儿给予对症治疗, 包括护肝、利胆、退黄、止咳等。同时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注射, 诱导期选择5mg/kg更昔洛韦 (黑龙江飞峡制药工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3715) 静脉注射, 1次/12h, 维持期选择5mg/kg更昔洛韦静脉注射, 1次/d。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情况。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4]。

1.4 疗效评定标准

通过治疗, 新生儿症状消失, 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为治愈;通过治疗, 新生儿症状、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为显效;通过治疗, 新生儿症状、各项指标有所改善为有效;通过治疗, 新生儿各项指标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有效组=治愈+显效+有效[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t检验, 计数资料n (%) 表示,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

以肝功能异常、脾肿大较常见。见表1。

2.2 有效组与无效组患儿临床特征比较

所有新生儿中, 24例新生儿治愈, 15例新生儿治疗显效, 22例新生儿治疗有效, 31例新生儿治疗无效。有效组61例, 无效组31例, 两组新生儿在日龄、早产、肝功能异常、脾肿大例数方面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有效组与无效组新生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两组新生儿在WBC、ALT、AST水平方面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有效组相比, *:P<0.05, △:P>0.05

注:与有效组相比, *:P<0.05, △:P>0.05

3 讨论

巨细胞病毒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一般为无症状感染, 但是会通过母婴哺乳、输血等方式传播给新生儿[6]。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并没有发育完善, 一旦感染巨细胞病毒会破坏新生儿的细胞亚群平衡, 导致免疫反应降低, 会影响患儿所有的器官, 对患儿的健康构成威胁, 情况严重的甚至导致患儿死亡[7]。有研究报告显示[8], 巨细胞病毒严重感染的患儿死亡率约占30%, 即使患儿幸存, 也会有超过9成的患儿发生低智商、视力差等后遗症, 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早发现、早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死亡率[9]。但是目前临床并没有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10]。为给临床医生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提供可靠依据, 本研究对来我院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进行分析。

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以肝功能异常、脾肿大较常见, 分别占69.57%和57.61%, 皮肤黄染、先天性缺陷、呼吸系统受累等都有发现, 说明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肝功能异常、脾肿大较常见, 临床医生需根据检查结果尽早判断是否为巨细胞病毒感染, 尽早对症治疗,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更昔洛韦中的三磷酸盐能抑制病毒DNA聚合酶, 能有效抑制病毒活性, 对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本研究结果发现, 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 有效61例, 无效31例, 且两组新生儿在日龄、早产、肝功能异常、脾肿大例数方面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效果较明显, 并且治疗效果与新生儿日龄、肝功能异常、脾肿大例数等方面关系密切, 需尽早进行对症治疗。通过本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 两组新生儿在WBC、ALT、AST水平方面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如果新生儿的WBC、ALT、AST水平升高, 则表明新生儿可能感染巨细胞病毒, 临床可以将WBC、ALT、AST水平作为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 其中以肝功能异常、脾肿大最常见, 其治疗有效率与新生儿日龄、肝功能异常等方面有关, 临床医生应该尽早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分析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 为临床医生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提供可靠依据。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92例, 了解新生儿的具体情况, 然后对症治疗, 治疗1个月后评定治疗效果, 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 观察两组新生儿临床特征。有效组61例, 无效组31例;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脾肿大较常见;两组新生儿在日龄、早产、肝功能异常、脾肿大例数、WBC、ALT、AST水平方面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 其中以肝功能异常、脾肿大最常见, 治疗有效率与新生儿日龄、肝功能异常等方面有关, 临床医生应该尽早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参考文献

[1]彭芬, 沈昌桃, 吴华莉, 等.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 (18) :4257-4259.

[2]姚丽, 张梅, 郭先成.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 (15) :3550-3552.

[3]陈鲲, 胡洪波, 彭巧英.UL37x3检测在新生儿晚期黄疸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 2015, 15 (2) :204-206, 218.

[4]李玲霞, 高申, 张特.等.人巨细胞病毒感染DNA检测和Ig M检测的比较及其联合应用价值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19 (1) :78-80.

[5]肖长纪, 杨慧霞.《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5, 18 (11) :805-807.

[6]叶黎离, 王军.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小鼠辅助性T细胞1/2类细胞因子及其转录因子表达变化及胸腺五肽的干预作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5, 18 (2) :117-122.

[7]李骥, 韦明明, 谭蓓, 等.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糖皮质激素抵抗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J].中华内科杂志, 2015, 54 (11) :936-939.

[8]徐郑丽, 黄晓军, 孙于谦, 等.巨细胞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复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2015, 54 (2) :101-105.

[9]王慧英, 于松, 于莎莎, 等.晚发性宫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致新生儿死亡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 (31) :3881-3884, 3892.

巨细胞感染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人组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组。正常人组:从本院储备血库中选取25例正常女性以及25例正常男性采用EDTA抗凝的外周血液2mL, 取出全血1 000μL进行DNA提取, 剩余血液用离心机 (2 000r/min, 15min) 提取血清, 离心后的血清置于EP管中, 在-80℃下进行保存。巨细胞感染组:全部47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收治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23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38.5岁, 所有患者的CMC-pp65以及CMC-DNA检测均呈阳性。使用EDTA抗凝, 所有患者均抽取外周血2mL, 后续处理方法同上。

1.2 测定方法

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法 (Western Blot) 研究患者血清中结合珠蛋白类型, 取5μL制得的血清蛋白质样品于EP管中, 加入缓冲液20μLPBS, 混合后加热5min, 然后用15%的SDS-PAGE进行分离, 分离后转移至PVDF膜上, 使用1%TBST冲洗聚偏氟乙烯膜, 加入羊抗人多克隆抗体, 再次用1%TBST进行冲洗, 处理完成后使用化学发光试剂盒进行显影, 并采用凝胶成像仪进行拍照。使用PCR技术测定血清结合珠蛋白基因型, 提取依据DNA-KIT提取结合珠蛋白基因组DNA, 使用适当的引物进行DNA PCR, 加入适量PPCCRR缓缓冲冲液液、、ddNNTTPP、、重重蒸蒸馏馏水水、、酶酶、、基基因因组组模模板板DDNNAA进进行行DNA扩增。扩增开始温度控制为95℃, 变性后退火, 然后73℃维持7min。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检验, 显著性水平为0.05,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PCR扩增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 研究对象结合珠蛋白基因型与表现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对象基因型分布频率对比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 HP1-1型基因对照组与患病组各4人, 各占50%, 两组无差异性;HP2-1型基因对照组中人数为29人, 占70.73%, 患病组中为12人, 占29.27%, 经统计分析P<0.05, 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P2-2型基因对照组中为17人, 占35.42%, 患病组为31人, 占64.58%, 经统计分析P<0.05, 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结合珠蛋白又称触珠蛋白, 是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以及人类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 编码基因位于人体16号染色体上, 控制结合珠蛋白的基因为HP1以及HP2等位基因。结合珠蛋白是血清的一种球蛋白, 属于α2球蛋白组。人类基因中常见的结合珠蛋白的基因型有三种:HP1-1、HP2-1、HP2-2。基因类型表现为遗传多样性, 各型基因具有显著的地域和种族差异, 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标志。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组DNA病毒, 在人群中很常见。在我国, 95%的正常人经CMV-IgG血清学检查显阳性。该病毒分布广泛, 能够引起人体泌尿生殖系统、肝脏以及中枢神经系的感染, 患者感染后症状有轻有重, 严重者可引起患者死亡。移植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尚未恢复, 机体免疫系统被抑制, 容易导致机体内巨细胞病毒发作, 引起患者发病。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 不同的结合珠蛋白表型在疾病中呈现不同的分布, 不同的结合珠蛋白表型对疾病的发生以及病情的变化具有不同的作用。

目前, 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器官移植后的病人, 在临床上通常把移植前供受者血清CMV检查结果作为评定移植手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一个参考指标。移植之前对血清CMV检测呈阳性的患者积极进行治疗, 移植后密切注意患者是否有巨细胞病毒感染, 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结合珠蛋白的三种基因型中有两种在正常人与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 而基因型的表达未表现差异性, 这表明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血清结合珠蛋白表型具有相关性。但是, 关于结合珠蛋白表型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发展以及预防治疗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血清结合珠蛋白表型与正常人表型分布间的差异, 探讨巨细胞感染与血清结合珠蛋白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方法分析血清结合珠蛋白表型, 通过PCR确定患者基因型以及表型, 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PCR扩增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 研究对象结合珠蛋白基因型与表现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1-1型基因对照组与患病组各4人, 各占50%, 两组无差异性;HP2-1型基因对照组29人, 占70.73%, 患病组12人, 占29.27%, 经统计分析P<0.05, 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P2-2型基因对照组中为17人, 占35.42%, 患病组31人, 占64.58%, 经统计分析P<0.05, 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结合珠蛋白表型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发病、疾病治疗以及疾病发展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血清结合珠蛋白表型,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韦婵, 闫鲲, 谢飞, 等.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9) .

[2]范文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02) .

[3]VAN VLIERBERGHE H, LANGLOIS M.Haptoglobin pol-ymorphisms and iron homeostasis in health and in disease[J].Clin Chim Acta, 2004, 345 (1-2) :35-42.

[4]ARREDOUANIM, MATTJOKSP, VANHOEYVELD E, etal.Haptoglobin directly affects Tcells and suppresses T help-er cellstype2cytokine release[J].Immunology, 2003, 108:144-151.

巨细胞感染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检测是否感染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的孕妇和育龄女性60例, 年龄最大40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25.6岁。30例活动性感染孕妇为观察组, 平均年龄26.2岁;30例非活动性感染组为对照组, 平均年龄为25.0岁。非孕妇事先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试验结果IgM抗体均为阳性, 孕妇采用巢式PCR法检测绒毛和脐带血的情况。

1.2 收集标本

(1) 绒毛组织:针对怀孕7周左右的女性, 使用彩超引导, 收集绒毛组织5 mg左右。 (2) 羊水:怀孕20周左右, 通过采用羊膜腔穿刺技术, 收集羊水20 mL左右。 (3) 脐带血:怀孕晚期, 在彩超下从腹中收集脐带血3 mL。 (4) 外周血:不抗凝血液5 mL, 注射肝素抗凝的血液3 mL。

1.3 诊断方法

1.3.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将收集的外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中人巨细胞病毒 (HCMV) IgM抗体[2]和IgG抗体, 这两种抗体都是特异性抗体, 检测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操作。对检测结果使用美国引进的梅标仪进行判断。

1.3.2 巢式PCR

对检测IgM抗体均为阳性的孕妇的绒毛组织、羊水、脐带血和外周血进行检测, 使用异戊醇和酚提取人巨细胞病毒中的脱氧核糖核酸 (DNA) , 再进行PCR的扩增。

1.3.3 逆转录PCR

对检测IgM抗体均为阳性的孕妇的绒毛组织、羊水、脐带血和外周血进行检测, 提取病毒中的核糖核酸 (RNA) 以及晚期MRNA。

1.4 诊断标准

人巨细胞病毒的IgM和晚期MRNA都呈阳性, 即为活动性感染;绒毛组织、羊水、脐带血和外周血中的人巨细胞病毒出现非阳性情况, 即为先天性感染。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结果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 通过巢式PCR、逆转录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 育龄女性感染HCMV率为7.88%, 育龄女性 (非孕妇) 感染率为4.35%,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另外, 活动性感染孕妇受到绒毛和脐血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感染率高达52.3%和59.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感染儿情况分析。产前诊断出孕妇患有宫内感染 (先天性感染) 的感染儿能成功分娩出来的占47.3%, 相应的, 出现异常分娩导致流产、死胎等情况的占52.7%。其中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但是生长良好的胎儿被终止妊娠的占35.8%。

(3) 绒毛组织、羊水、脐带血和外周血出现感染情况分析, 见表1。

3 讨论

人巨细胞病毒 (HCMV) 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病原体, 它会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 威胁着胎儿的健康。感染儿出现头脑畸形[3]、神经系统损害、智力缺陷、脉络膜视网膜炎等疾病的可能性较正常婴儿高。该研究结果显示, HCMV感染率在孕妇和非孕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而对于活动性感染和先天性感染在孕妇中出现的概率有显著差异。对HCMV感染产前诊断非常重要, 关系到胎儿感染以及取舍的问题。患有先天性感染的胎儿出现异常妊娠的可能性高于非感染儿。孕妇的感染情况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胎儿情况, 但是并不是很准确, 只有通过采集绒毛组织、羊水、脐带血和外周血这样的直接素材来了解胎儿的信息从而给家属提供依据, 配合巢式—PCR的检测可以提高材料的敏感性, 安全性更高。研究发现, 从绒毛中检测出病毒引起流产的例数较多, 原因可能是宫内本身就受到了感染, 或者在操作过程中不够规范引起, 通过积累经验和改进技术将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效降低流产率。

产前诊断的重要标本之一是绒毛组织[4], 它对先天性HCMV感染十分敏感, 它具有遗传学的特征, 该研究显示从绒毛中检测出先天性感染的概率接近50%。医学界还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来进行先天性感染的产前诊断, 正确率相对较高, 可有效解决病人的痛苦, 实现优生。

其他方式诊断除了通过巢式PCR、逆转录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来诊断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 核酸分子杂交也是不错的方法, 主要是进行病毒分离、制备核酸、制备探针、点样、进行预杂交和杂交、洗膜和放射自显影等步骤, 检测绒毛中可能存在的HCMV, 以此来判断胚胎是否受到感染。其中制备探针比较关键, 利用探针的高度敏感性以及不易与其他病毒或人源性细胞的DNA杂交的优势, 选择合适的探针, 控制杂交的时间, 能很快得出结果, 进行下一步骤。这种方法的诊断率高, 能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

控制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对策: (1) 加强对国内外HCMV使用药物情况的关注; (2) 吸收更多是HCMV知识, 规范诊治疗程。 (3) 加快建立和完善病毒监测的技术, 构建[5]一些基因重组突变病毒的技术。及早预防和控制HCMV感染的任务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来给临床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 巢式PCR、逆转录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能提高胎儿感染情况的准确率, 为取舍胎儿提供可靠依据, 对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 (HCMV) 感染产前诊断的价值, 分析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该研究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内来该院检测是否感染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的孕妇和育龄女性6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活动性感染孕妇为观察组, 非活动性感染组为对照组。采用巢式PCR[1]、逆转录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三种方法的联合应用。结果 活动性感染孕妇受到绒毛和脐血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感染率高达52.3%和59.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孕妇和育龄女性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产前诊断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取舍提供可靠依据, 提高了优生率, 具有临床的可行性, 科学性, 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 (HCMV) ,产前诊断,巢式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绒毛吸取,脐血穿刺

参考文献

[1]刘小华, 程蔚蔚.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和处理[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39.

[2]姚敏, 马增凤.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产前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9) :4109-4110.

[3]Guo Hong Wei, Qiaoping.ultrasonography and serology in fe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prediction value[J].infections in, 2012 (8) :56.

[4]单幼兰, 张笋华, 陈伟华, 等.关于HCMV潜伏感染与激活感染研究的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 (17) :3382-3385.

巨细胞感染 篇10

【关键词】猪;痢疾;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诊治

猪痢疾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消瘦、腹泻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病程为10~30d,死亡率高。这两种病单独发病时治疗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就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混合感染的高死亡率和高淘汰率也会给养猪业带来惨重的损失。

1 发病情况

山东省菏泽地区自2005年6月至今,在埠柳镇、泊于镇及牡丹区等饲养架子猪育肥密集区域,一些中小型养猪场饲养的猪只普遍发病。一般猪只引进后4~30d发病,病初食欲迅速降低或废绝,体温可达40.5~41.5℃。部分病猪迅速消瘦,呼吸困难,排软粪或稀便,随即变为水泻,粪便为油脂样或胶冻状,呈棕色、红色或黑色,随着病程的发展,粪便中混有黏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的碎片,味腥臭,病猪从鼻部、耳朵到全身皮肤发红或出现红斑,后期发紫。病程达7d以上后死亡率猛增,若治疗不当,死亡率可达90%以上。多数经2~5d治疗无效后到笔者处就诊,其间共收治83起病例,患病猪只达10? 087头。经过笔者临床验证,用强力附红消、澳克林配合痢菌净针剂和全群投喂盐酸土霉素、痢菌净等药物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2 临床症状

不同猪群发病后症状表现不同,多数呈急性经过,1~3d后波及全群。多数病例厌食,剧烈下痢或便秘,粪中含黏液、血液或血块,急性死亡者全身发紫或无明显变化。病猪精神沉郁,呈高度脱水状态,排便失禁,弓腰、腹痛,耳尖、腹下、四肢末端发紫,耳边缘变干并向上卷起,个别猪只出现呼吸急促现象,呈腹式呼吸、干咳,眼结膜发炎,尿液呈咖啡色或深黄色。慢性猪的胸腹部和会阴处有出血点,行走摇摆,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粪失禁,肛门周围及尾根部被粪便沾污,起立无力,极度衰弱直至死亡。

3 剖检变化

体表可见耳、鼻、四肢末端、胸部、腹部有针状出血点和紫斑,血液凝固不良;颌下、肺门、肠系膜、腹股沟淋巴结高度肿大,且有不同程度出血,咽喉部有绿豆大小的出血性溃疡灶;气管内充满泡沫样黏液,肺部大面积淤血或有点状出血,心肌变性如开水烫过;胃溃疡或胃底部潮红,胃底幽门红肿或出血。急性死亡的猪营养良好,可见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结肠和盲肠黏膜肿胀、出血,肠内容物稀薄,其中混有黏液和血液,呈酱油色或咖啡色;直肠黏膜增厚,严重的见有出血点。病变主要集中在盲肠和结肠,表现为肠壁和肠系膜充血、水肿,有的出现黏液性出血性炎症,表层黏膜坏死,形成灰色或黄色黏液纤维蛋白伪膜,呈麸皮样,剥去伪膜可见潜在的糜烂面;肝脏淤血、肿大、质脆,有的重达5kg,表面有区域性坏死灶,胆囊充盈,胆汁似米汤状,胆囊黏膜出血。有的肾肿大,包膜易剥离,有弥散性小出血点,膀胱内膜充血、出血。

4 诊断

4.1 肠黏膜和粪便检查

取病猪新鲜粪便或大肠黏膜涂片,用姬姆萨、草酸铵结晶紫或复红染色液染色、镜检,高倍镜下每个视野可见3个以上具有3~4个弯曲的较大螺旋体,即可怀疑有猪血痢的存在。

4.2 血液检查

病猪血液呈水样,不黏附试管壁,将收集在抗凝剂试管中的血液冷却后倒出来,可见试管壁有粒状微血,当血液加热到38℃时,这种现象几乎消失。

取静脉血(或抗凝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盐水混匀,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虫体呈球形、逗点形、杆状或颗粒状。

血液涂片检查,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杆状紫红色虫体,当调动微螺旋时,可发现虫体折光性较强、中央发亮、形似气泡,细胞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瑞氏染色镜检虫体呈紫蓝色。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为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5 治疗

病猪每千克体重肌内注射痢菌净针5mg(潍坊六旺生产),每天2次,连用5d;强力附红消(盐酸多西环素,齐鲁动保生产)每千克体重肌注0.1ml,每天1次,连用4d。待猪群采食后,每吨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200g、痢菌净100g饲料、强力霉素200g,连用1周。另外,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症治疗,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3,心脏衰弱者要注射强心剂(安钠咖等)。采上述方法治疗,一般第三天病情即有好转,猪只食欲开始增加。持续用药5d后,大群基本可恢复,治愈率可达85%。

6 典型病例简介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一育肥猪场于2006年3月21日外购架子猪627头,入场当日肌注猪瘟苗10头份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2头份,7d内猪群未发现异常,8d后猪只陆续发病,1周内波及全群。猪只病初采食迅速减少,皮肤发红(特别是腹下、耳后),体温升高为40~42℃,眼结膜潮红、发绀,尿液呈深黄或咖啡色,排酱油色或深黄色稀便。随病程发展,猪群食欲废绝,病重者全身发紫并开始死亡。到笔者处就诊时已死亡38头,剖检病死猪可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重度出血,心脏似水煮,心包积液,胃出血、溃疡或穿孔,盲肠、结肠呈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病变,肠内容物混有血液,肝脏肿大,胆囊多数充盈,胆汁呈米汤样、酱油色,膀胱黏膜呈弥漫性出血。经用强力附红消配合痢菌净针、维生素K3、澳克林(森澳达生产)肌注,3d后猪群采食逐渐恢复,同时在每吨饲料中加入痢菌净粉100g、强力霉素200g饲料,连用7d,治愈565头、死亡20头、淘汰4头。

巨细胞感染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72 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 例。治疗组男20 例, 女16 例, 平均年龄 (5.43±3.12) 个月;对照组男19 例, 女17 例, 平均年龄 (6.14±3.47) 个月。2 组患儿性别和年龄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儿入院后, 先行常规治疗, 并行头颅CT检查, 观察患儿病情。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 国药准字H19993919, 1 m L/0.1 g) 进行治疗, 根据患儿体重, 每1 kg给予10 mg, 分2 次给药, 每次静脉滴注>20 min, 疗程为1 周。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 国药准字20093087, 10 m L/0.5 g) 进行治疗。诱导期内将更昔洛韦5 mg/kg加入生理盐水中, 根据患儿体重, 每次7.5 mg/kg, 每12 h用药1 次, 每次时间约为2 h, 持续治疗2 周;维持期内将更昔洛韦5 mg/kg加入生理盐水中, 根据患儿体重, 每次10 mg/kg, 每日1 次, 每次约为2 h, 持续治疗1 周。诱导期内每周复查1 次肝肾功能, 每2 日进行血常规检查1 次;维持期内每周复查血常规, 2 周~4 周复查肝肾功能1 次。

1.3 观察指标对2 组患儿总有效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

1.4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 患儿肝功能恢复正常, 经检查后, 患儿尿液及先天性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DNA) 变为阴性;好转:治疗后, 患儿肝功能和黄疸有所改善, 患儿尿液及先天性巨细胞病毒DNA仍为阳性, 总胆红素降低范围超过50%, 拷贝数降低范围较少, 低于10 m L;无效:患儿肝功能和黄疸无显著变化, 患儿尿液及先天性巨细胞病毒变为阳性, 拷贝数降低范围较大, 超过10 m L。总有效率= (治愈+ 好转) /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儿临床效果和黄疸消退率比较治疗组患儿治愈21 例, 好转14 例, 无效1 例, 总有效率为97.22% (35/36) ;对照组治愈12 例, 好转16 例, 无效8 例, 总有效率为77.78% (28/36) ,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65, P<0.05) 。治疗组黄疸消退率为88.89% (32/36)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 (26/36) ,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53, P<0.05) 。

2.2 2 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厌食1 例, 腹泻2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 对照组厌食4 例, 腹泻3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846, P<0.05) 。

3 讨论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为临床常见的宫内感染, 大量实验研究[2]结果表明, 更昔洛韦能够治愈巨细胞病毒感染, 具有显著效果。更昔洛韦有广谱抗疱疹病毒的活性, 其能够对病毒DNA聚合酶进行选择性抑制, 从而抑制巨细胞病毒感染DNA的合成, 还能够直接渗入病毒DNA, 阻止病毒DNA的延伸, 起到抑制病毒复制作用。

综上所述, 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 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有效缓解黄疸症状, 具有显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7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 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治疗组黄疸消退率为88.8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 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有效缓解黄疸症状, 具有显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韦,新生儿,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金玲, 李爱香.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程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11) :1294-1295.

上一篇:恶心的力量下一篇:英译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