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语言

2024-10-04

精练语言(精选12篇)

精练语言 篇1

教师发展课堂

!!!!言!!!!!!!!泡!!!!!!!!沫!!!!

———关于实现教学语言精练的思考

陈永中

(江阴市第一中学, 江苏无锡214431)

摘要:精练是教学语言的本色, 但目前许多教师教学用语繁琐、臃肿, 条理混乱。因此, 教师要悉心研究教学语言的精练问题, 反复推敲, 长期打磨, 把教学语言锤炼得既简洁周密, 又表达丰富的内容, 节省教学时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教学语言;语言特点;学习策略中图分类号:G451.6

教学语言是教师使用的重要教学工具, 教师讲好课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精练艺术。语言修养高的教师, 讲起课来像“敲钉子———声声入耳”。

那么, 教学语言精练的内涵是什么呢?教学语言精练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应剔除冗余, 力求言简意赅、语少意丰、话短情长, 一语中的, 即用尽可能少的话语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生活经验。

一般地说, 精练的教学语言应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深刻性。教学语言体现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深度。对问题理解得越精微、透彻, 就越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 做到一语中的。2.朴实性。精练的教学语言不堆砌华丽的辞藻, 更无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的痕迹, 而是朴素、庄重、洁净, 把主要的内容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学生。3.浓缩性。精练的教学语言是经过筛选、过滤各种信息, 把精粹的东西浓缩、集中、凝聚而成的。它常常是在斟酌陈述要领、推敲表达方式的基础上, 对教学内容作近乎“框架式”的叙述, 力求以约驭博、以少胜多。

古往今来, 教育家和教学工作者一直提倡甚至推崇教学语言的精练。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意语言的“精”、“少”、“时”、“度”。在他的影响下, 弟子曾参认为“说话要考虑言辞和声调, 这可以避免粗俗和啰嗦的弊病”。先儒的这种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把“用浅近的语言却能说明深远的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 (2010) 05-0026-03

道理, 遵守简约的规则却可以给学生广博的知识”的教师看作“善说会道”的教师典范。同样, 墨家也非常讲求语言精练的问题。现代教育专家也都强调教学语言的精练。比如, 鲁迅主张“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叶圣陶建议“可否自始即不多讲, 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 指点不开窍, 然后畅讲, 印入更深。”实际上是规劝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坚持“重锤敲打关键词语, 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

传播学研究表明, “在人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总量中, 来自听觉的信息仅占11%, 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渠道获得的。”这表明在时长有限的课堂中, 学生专注于听话的时间更有限, 这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精练。另一方面, 从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来看, 真正的主角是学生, 教师应尽量用精练的语言来阐明所欲表达的丰富内容, 以免喧宾夺主。

其实, 语言精练是对教师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精练、明快、流畅的教学语言, 能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化到最低限度, 删除繁复累赘的话语, 会使课堂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 教师所费口舌不多, 学生却能心领神会、豁然贯通, 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 也大大地节省了教学时间。

然而, 目前许多教师往往不讲究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冗余、繁琐、臃肿、不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教师口头禅多, “这个”、“那个”、“也就是说”、“嗯”、“啊”、“是不是”、“我们说”等充斥课堂,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有的教师唯恐学生“消化不良”, 讲课面面俱到, 语言啰嗦、拖泥带水;有的教师, 对学生的回答总要习惯地重复一遍, 似乎只有从教师口中说出的话才可靠, 而学生说的则无足轻重;有的教师对教学难点总喜欢多讲, 其实有些难点可能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有的教师的语言词不达意、搭配失当、语序颠倒、思维混乱, 甚至夹杂生僻的土语、俚语。

如果教师长期使用赘瘤充塞、条理混乱的教学语言, 对学生是一种精神折磨。学生要么劳心费力地在教师大量的语言泡沫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要么因教学内容的混乱、不准确而抓不住要点, 要么因多余、晦涩、繁琐的信息产生错觉和歧义或者什么也听不懂。而为了补上必需的知识, 就只好复习, 但这样的复习是十分不合算的, 结果是令人痛苦的, 甚至会使学生滋长厌学情绪, 损害教师威信。

那么, 教师怎样才能挤出语言泡沫, 防止语言轰炸, 找到鲜明、准确而又经济的语言外壳, 帮助学生轻松省力地完成学习任务呢?根据以往的经验, 实现教学语言精练常可采取如下策略:

1. 深入钻研教材。

教师必须从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习惯出发, 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新课程高考说明和教材本身特点, 深刻地解读教材, 敢于改变课文的“序”, 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善用剪枝学问, 在教学内容的数量上剪裁“瘦身”, 抓重点、难点和关键, 轻一般, 去枝叶、留主干, 好中选优, 把最基本、最重要、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最有用的核心知识挖掘出来, 花大力气提炼出教学的知识主线, 使教学内容转化为简明扼要、言少意周的精辟语言加以传输。

2. 注重表达方式。

教学语言能否达到精练, 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表达方式的选择。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就其与所述内容的关系而论, 有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两种:直接表达简单明了、迅速收题;间接表达委婉详尽、故意铺陈。为达到精练, 教师可较多地使用直接表达方式, 做到直截了当、就事论事, 不拐弯抹角、不借题发挥。

3. 善于洗词练句。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没有精练, 就没有艺术性。”教学是一门艺术, 同样需要选择最精练的词语。教师在备课中要立足教学目标、围绕教学主线反复修改教案, 反复提炼教学语言, 考虑需要讲哪些话, 提问哪些问题, 哪里要多讲, 哪里要少讲。力求提问语犀利、有针对性, 过渡语要言不繁、简洁明快, 启发和点评语词约旨丰, 有的放矢, 具有点石成金的功效。应变语因势利导, 使学生幡然醒悟。结语简洁明了, 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甚至可自己对自己进行试讲, 自己请教自己的耳朵, 极少形容铺排, 力戒冗词赘语, 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净化”、“美化”。

4. 增强语言逻辑性。

教学语言给学生的逻辑感受有两大范畴:一是语言本身要准确, 不能含糊其辞、颠三倒四;二是语言链条要清晰, 不能前言不达后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一盘散沙。可以说, 逻辑性是教学语言的深层结构力量, 好比是建筑物里的钢筋。因此, 教师要学习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知识, 提高逻辑修养, 力求教学语言上承下接, 前后连贯, 推导有致, 立论有据, 顺理成章, 合乎思维的逻辑结构、规则和规律, 不信口开河, 少临场发挥, 用语言的严谨之美与逻辑力量把学生“俘虏得一个不剩”。

5. 要有节奏感。

语言表达的节奏, 主要是紧慢疏密、轻重缓急。语速要从容、稳定, “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既不能如“连珠炮”使学生应接不暇, 也不能拖拖沓沓使学生昏昏欲睡。语调要平稳, 吐字清晰, “高而不喧、低而不闪”, 音量要以全班学生都能听清楚为适度, 讲到疑点之处, 声调可以提高, 尾音适当拖长。对重、难点精细剖析, 可放慢节奏, 加强语气, 给学生联想、思考、吸收的空间。对富有激情的教学内容, 可加快节奏, 调整语言的力度, 做到抑扬顿挫, 感情充沛, 变化有序, 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秩序出现混乱, 不妨有意变换声调, 压低嗓门, 使之声缓而语重。

6. 巧用体态语言。

在组织教学中, 教师可用“目光”、“走动”等简单动作来管理课堂学习纪律, 以便减少教师维护课堂学习秩序的说话次数, 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上课时教师要心中有教学提纲、眼中有人, 两眼的注意力不能只放在教案上, 而必须聚焦在每个学生的脸上, 观察学生的表情, 揣摩他们的内心变化, 当他们听懂的时候, 教师就不要再重复了。

7. 勤奋学习。

追求教学语言的精练, 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又是一个新挑战, 这就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 不断给自己“加油充电”, 从古今中外、文史理哲等各方面的书籍和报刊中吸取有益的知识, 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 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充实自己的“语言库”, 厚积而薄发, 像作诗填词一样地“炼字”、“炼句”, 提要钩玄, 以简驭繁, 使教学语言更具简洁性、针对性。

8. 长期打磨。

教师吃的是开口饭, 十年难磨一张嘴。教师要放下架子, 不耻下问, 经常请同事, 甚至学生一起来会诊教学语言, 虚心听取别人对教学语言的取舍、详略程度的意见。必要时写在纸上, 做到多而不余一言, 少而不失一词, 既不重复、冗长、又不过分概略。教师还可运用微格教研的方式, 在教学录像中定位分析教学语言, 找出课堂语言中明显的问题, 提出诊疗方案与策略, 努力消灭口头禅, 避免多次重复学生的话, 省去把知识点反反复复强调的步骤, 不说不着边际的空话、言不及义的废话, 不讲套话和闲话, 不说半截子话。

但是, 教师打磨教学语言的精练不能故意少讲, 不能谈讲色变。课堂上该讲的一定要讲, 该空的一定要空, 讲空结合, 虚实统一。一般来说, 学生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 易错易混知识等盲点, 教师一定要讲。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 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提示。课堂中的组织教学语言, 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的指点迷津, 探究活动的要求, 学生学习中普遍性错误的订正语等教学语言是不能少的。学生已经会的知识不要讲, 凡是学生自己思考能解决的问题不讲, 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坚决不讲。

精练是教学语言的本色, 把教学语言锤炼得简洁优美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必须悉心研究教学语言的精练性, 剔除教学语言中的杂质和赘瘤, 梳理教学语言的逻辑线条, 力求教学语言既简约清晰, 又能表达丰富的内容, 干净利落, “不是蜜, 但能粘住一切”, 产生像阿拉丁神灯一样魔力。

摘要:精练是教学语言的本色, 但目前许多教师教学用语繁琐、臃肿, 条理混乱。因此, 教师要悉心研究教学语言的精练问题, 反复推敲, 长期打磨, 把教学语言锤炼得既简洁周密, 又表达丰富的内容, 节省教学时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教学语言,语言特点,学习策略

精练语言 篇2

第四节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1.下面是一篇作文中的一段文字,举例的语言不精练,请你对画横线的部分进行修改,用

一段40字左右的文字对事例进行概括。(不能改变原例的意思,要注意语句的衔接)

小议“危机意识”

当年听姥姥给我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乐得我哈哈大笑。我想,兔子怎么会跑不过乌龟呢?肯定是兔子在心里想呀,我愿意同你一起赛跑便是抬举你了,我腿长又利索,跑上十个来回你也赶不上,何不美美地睡上一觉,再来边走边看你慢腾腾的熊样,也是一桩乐事啊!可谁知兔子睡过了头,一觉醒来,乌龟居然已到了终点。可见兔子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没有危机意识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听姥姥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腿肢灵活,跑得快,却高傲轻敌,最终输给行动迟缓的乌龟。

2.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本文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被谁遗弃?

②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

③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的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

④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

⑤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在哪里呢?

解析 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上下句话题一致。这个语段说的是对崔颢这句诗的理解,从下面的五句话看,只有③句是对这句诗直接进行解说的,由此不难看出③句应为首句;接着会发现①句是对③句的发问,而④句是对①句的回答;然后从④句“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可以看出,下面的语句应是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排列,即②⑤。因此,语序应为③①④②⑤。答案 ③①④②⑤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只填序号)①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 ②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

http://club.topsage.com/forum-137-1.html全国高考试卷下载汇总

大家网高考论坛

③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

④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 ⑤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

⑥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语段的话题是“艺术修养与艺术知识的关系”,因此,由⑤首先提出语段话题。③用“但是”与上句的“当然”呼应,转入语段的论述重点“不在艺术知识中”。下面则是对“不在艺术知识中”的论述。①用“艺术知识”与上句末的“艺术知识”形成首尾相接;⑥②则用打比方来加以论述;④再补充说明“艺术知识”与“艺术修养”的关系,回应话题。答案 ⑤③①⑥②④

4.把后面的句子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 ②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 ③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 ④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 ⑤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解析 从“也不存在”中的“也”可推知②在③之后,⑤中的“铺张”和④中的“拥挤”分别与①中的“既不铺张也不拥挤”照应,合理顺序应是⑤④①,①再接“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因为论述的主体是南京,这样衔接才合乎情理。答案 ③②⑤④①

5.某市教育局组织了一场名校长报告会,先后由中华中学和蓝山中学的校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主持人拟写一段串联词,把两个报告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不超过100字。

①中华中学创建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1912年改名为中华学堂,1943年易名为中华中学。该校是全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中学。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中华中学以“严谨、求实”的校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21世纪以来,学校以“创文明校,做文明人”为主题,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②蓝山中学创办于1998年,2001年成为省三级重点中学,2003年成为省二级重点中学,2005年4月晋升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http://club.topsage.com/forum-137-1.html全国高考试卷下载汇总

大家网高考论坛

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走科研提质、科研强师、科研彰显办学特色之路,在不长的办学历程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串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求拟写串联词,把两个报告串联起来,这就要使拟写的串联词既要概括中华中学的办学特色,又要概括蓝山中学的办学特色,两部分内容衔接要自然。

答案 示例:中华中学是全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以“严谨、求实”的校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老校有老校的风范,新校有新校的绝招。蓝山中学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欢迎蓝山中学校长为我们作报告。

6.调整画线部分的文字,使各语句格式协调、衔接紧密(可以调换语句顺序和语句内部词语的顺序,但不得增、减或改换原文的文字)。

生活中肯定存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丝毫也想不起数字来。父亲不是他的工龄和退休金数目,女儿不是她的考试成绩和学生证号码;而是一张皱纹密布的脸和白发苍苍,而是笑靥浅浅和流露着渴求的双眼。体贴、娇嗔、酒吧台前温柔的细语、会心的微笑、电梯间熟悉的问候„„亲近是数字的天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将第一句话的顺序调整为“父亲不是„„而是„„;女儿不是„„而是„„”。②将“而是一张皱纹密布的脸和白发苍苍”调整为“而是白发苍苍和一张皱纹密布的脸”。③将“体贴、娇嗔、酒吧台前温柔的细语、会心的微笑”调整为“体贴、娇嗔、会心的微笑、酒吧台前温柔的细语”。

7.《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公开征集意见,此事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专家在“穷折腾”。为此,某电视台一档文化访谈节目邀请参与研制“征求意见稿”的王教授做了一期有关争议的访谈节目。请根据主持人的话以及王教授的回答,补写节目的开场白及第一个提问。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公开征集意见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争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场白)主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club.topsage.com/forum-137-1.html全国高考试卷下载汇总 ?

大家网高考论坛

(提问)王教授:国家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第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世纪语言生活的需要,第二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解析 答题时,一要注意主持人面对的对象有两个——观众和王教授,所以要做到称呼得体;二要注意交代事由,因此,主持人在开场时需要简明地说出邀请王教授来做节目的原因;三要注意根据王教授回答的内容来推测主持人的提问。

答案 示例:为了解答观众朋友们的问题,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参与研制“征集意见稿”的王教授来到我们的访谈节目,和我们谈谈与《通用规范汉字表》有关的话题。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王教授

王教授,您好!请您给我们讲一讲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目的好吗

8.根据下列提供的信息,以理想中学高三(1)班班委会的名义,向学校的林校长写一封邀请函。邀请函的格式已拟好,请你拟写邀请函的正文,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不要超过90字。

①高中三年以来,理想中学高三(1)班学生发展势头很好,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爱好广泛,多才多艺。②该班学生要举行“放飞梦想”的文艺晚会。③文艺晚会于2011年1月28日晚7点开始。④文艺晚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⑤再过130天,同学们就要走上高考考场,开始放飞人生理想、书写壮美华章的行程,希望校长在晚会开始时给他们加油鼓劲,说些祝福的话。

邀请函

尊敬的林校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1)班班委会 2011年1月21日

答案 示例:我班拟定于2011年1月28日晚7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放飞梦想”文艺晚会。诚请您莅临(或光临)晚会,并恳请您在晚会开始时给我们这些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学子送上温馨的祝福。

9.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对同一内容的表达是不同的。请将“请对方到时参加”的意思放在下面限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表述,要求简明、得体。①在商店开业的广告词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学校给学生的会议通知书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给上级领导的邀请函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club.topsage.com/forum-137-1.html全国高考试卷下载汇总

大家网高考论坛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邀请别人参加商店开业仪式要用敬辞,可 以用“惠顾”;通知是实用文本,应用书面语,可以用“出席”;邀请函也是实用文本,因是给上级领导的,除了用敬辞外,语言还应谦虚,可以用“莅临”。

答案 示例:①欢迎大家届时惠顾。②请你务必准时出席。③敬请您届时莅临指导。10.随着“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车标语”文化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品味把玩。请从下

面车标语中任选一则,写一段鉴赏性文字(不少于40字),并自拟一则车标语。①距离产生美。②你让我也让,心宽路更宽。③别吻我!我怕羞!(1)鉴赏性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车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选②。它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你”“我”“心”“路”巧妙对应相 连,不仅含蓄形象地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互相礼让,而且含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

车标语示例:①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②人与人近点,车离车远点;③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④当您看到这行字时,您的车离我太近了。

11.请分别以“绿色环保”和“节约用水”为主题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生动的能力。公益广告的特点是:主题鲜明,朗朗上口、利于传播。在拟写时可参考生活中常见的宣传标语的形式,然后融入自己的巧思。

答案 示例:“绿色环保”:①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②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③爱护树木花草,就是爱护自己。

“节约用水”:①爱惜生命之源,关“住”点点滴滴。②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③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12.为了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开展了阅读名著系列活动。下面是某班同学写的两段名著导读推荐词,这两段推荐词在语法、逻辑、句式、文学常识等方面存在一些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论语》·推荐词】

它是散文的典范,文化的经典,智慧的宝库。它用智慧把一道道尘封的门开启,用教诲铸造了一柄柄锋利的斧;于是,千百年来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往往在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总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club.topsage.com/forum-137-1.html全国高考试卷下载汇总

大家网高考论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莎士比亚作品·推荐词】

它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几百年来,莎士比亚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和小说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情节、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放射出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本题时,较难找出的是第(1)处——将“把一道道尘封的门开启”改为“开启了一道道尘封的门”。

答案 示例:(1)“把一道道尘封的门开启”改为“开启了一道道尘封的门”。(2)“往往在构建汉民族文化”改为“在构建汉民族文化”或将“总是起着无可替代”改为“起着无可替代”。

(3)“戏剧和小说”改为“戏剧和诗歌”(或“戏剧”)。

(4)“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改为“体现了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13.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自选角度发表你的看法,写一段新闻点评。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100字。

新闻出版总署调查组赴山西忻州调查“记者村”

2010年3月24日新华网消息:针对近日一些媒体关于“山西忻州涌现‘记者村’,大量无业青年冒充记者敲诈煤矿”的报道,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23日表示,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已派出调查小组赴当地进行调查核实,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及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将根据调查结果采取进一步措施。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表示:“一些单位因自身存在问题害怕曝光,为假记者行骗、长期横行提供了条件。一些单位害怕媒体曝光,只要有记者光临,不论真假,都宁可花钱消灾,甚至被骗也不敢公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是一种新型的语言运用题,作答时不可贪多求全,只需要就所给新闻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示例:政府应该按照相关条例对媒体进行管理,使媒体发挥其作用,一方面要规范记者的采访活动,一方面也要保障记者的合法采访权益。总体的目标是要满足群众对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14.10月24日,湖北长江大学的3名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因救两个落水少年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此,网友纷纷发帖,发表见解。现在请你也参与讨论,反驳网http://club.topsage.com/forum-137-1.html全国高考试卷下载汇总

大家网高考论坛

友甲的观点。要求:态度鲜明,至少运用一个反问句,60字左右。

网友甲: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非常不容易,而且又是三个人为了救两个人而遇难,所以,无论是从教育成本还是从人生价值来看,都太不值。反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把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鲜明、得体等考点综合起来考查,能力要求较高。反问是无疑而问,能增强语气,表达鲜明的立场。在组织答案时,要针对网友甲“太不值”的观点进行反驳。

答案 示例:救人,从来就没有值不值的问题,就像母亲从狼口奋勇夺回孩子一样,它迸发的是让人感动不已的人性之美,这难道不可歌可泣、可敬可赞吗?

15.2010年1月,同在上海的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等6所高校,各自进行了2010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其中有4所高校未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这引起教育界的一片哗然,母语教育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请针对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选取一个角度,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无论是持赞成态度还是持反对态度,都要有自己充分的理由;②笔力集中,切入点要小;③语言要准确、鲜明、简明。

答案 示例一:赞成。自主是强调一所高校对人才的选拔的主动性,减少考试科目可以为学生减负,不会让自主招生考试成为另一场高考,学校也能通过自己的选才标准发现人才,这绝对不是对语文的“学科歧视”。

示例二:不赞成。高校自主招生,是新体制下的一种尝试,应是更加完备和科学的,而不应该是极端的和自我的,自主招生考试会影响高中新课改教学,甚至会成为新形势下高中教学的风向标,且把母语科目——语文踢出门外,可能会使语文“边缘化”。16.禁止使用塑料袋的规定实施后,环保袋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认为,环保袋有如下的特点:

①可以降解,用它可以大大减少白色污染 ②使用期比塑料袋长 ③可以循环使用

④装食品,食品不易变质 ⑤价格低廉

http://club.topsage.com/forum-137-1.html全国高考试卷下载汇总

大家网高考论坛

请从以上环保袋的特点中选取两点对环保袋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使用修辞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目要求选取环保袋的两个特点进行说明,既要说明,又要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环保袋的口吻叙述就是最佳选择。

答案 示例:我是环保袋,我与天然微生物的关系可好啦。当我生命结束的时候,它们就会把我化成泥土,让我得到新生,所以我不会因“顽固不化”而污染环境;不过,我可没那么容易走到生命的尽头,我的生命比塑料袋要长,我要尽力为大家服务。17.《儿童文学》杂志上有这样一句广告词:“本刊适合9~99岁公民阅读。”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用一句话表述,不超过2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题干信息。这句广告词是《儿童文学》杂志上的,那么它的意思就是说:儿童文学适合所有人阅读。

答案 示例:优秀的儿童文学不仅仅属于儿童,更属于所有人。18.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对人生的启发。

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去,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再瘦下来,才钻了出去。①从肯定的角度写(20字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否定的角度写(20字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的能力。解答写启发类的题目,首先要把握文段主题。文段中狐狸为吃葡萄(得),先“瘦身”(失);吃肥后要钻出来,再次“瘦身”(失)。两次“瘦身”的结果(人生收获)在于:品尝到了葡萄的美味。得失的主题非常鲜明。然后,就可根据要求和文段内容组织答案了。

答案 示例:(1)生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人生重在经历。(2)人不能有贪欲,贪婪的人最终还是会两手空空。

19.以“蜘蛛结网”为话题,分别写出含褒义、贬义且语意完整的一句话,要求运用比拟的手法。

(1)褒义:像蜘蛛结网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club.topsage.com/forum-137-1.html全国高考试卷下载汇总

大家网高考论坛

(2)贬义:像蜘蛛结网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从人的角度表达为好。从肯定(含褒义)的角度看,有认真、执著、有始有终等;从批判、否定(含贬义)的角度看,在网住别人的同时也网住了自己。这样即可组织出答案。

答案 示例:(1)一丝不苟、有始有终,直到圆满完成。(2)网住别人,同时也网住自己。2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明嘉靖“错”字大铁钟,悬挂在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的胡氏宗祠里,堪称绩溪县的一大奇观。

大铁钟高85厘米,直径为75厘米。钟身上共铸有铭文108字,其中最为显眼也最耐人 寻味的是“国泰民安”四个大字,“国”字中没有那一点,而“民”字上却多了一点,似乎成了两个大错字。据说,这是有意之错。

你认为这样“错”写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愿?(不超过4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文段,结合语境理解文意。然后再仔细推敲其言外之意。

答案 示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泰民安”,国家就要少收一点,多给人民一点。

“动词填空”精练 篇3

1. Mary often_____ (do) he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2. Please let the little boy_____ (try) a second time.

3. —Do you remember_____ (see) me somewhere in Shanghai?

—Yes, of course. Two years ago.

4. A talk on science_____ (give) in our school next Monday.

5. I’m sorry, Mr White can’t come. He_____ (have) a meeting.

6. —What did the teacher say just now?

—He said that the earth_____ (go) round the sun.

7. Physics_____ (be) my favorite subject.

8. Do you know when he_____ (come) back tomorrow?

9. Look! One of the girls_____ (clean) the door.

10. —When did you see Carl, Tom?

—I saw him while I_____ (get) off the train.

11. He_____ (live) in Changsha since 1958.

12. I think he will be very happy_____ (see) it.

13. Would you like_____ (fly) a kite with me?

14. I_____ (be ) to Beijing once. I_____ (go) there last July.

15. The teacher made him_____ (write) the word five times.

16. Young trees must_____ (water) well when it is dry.

17. I saw him_____ (play)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on my way home.

18. —This computer doesn’t work.

—Really? I’ll have it_____ (repair) tomorrow.

19. —_____ you_____ (buy) a ticket for the football match?

—Not yet.

20. My grandpa wants_____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because he enjoys

_____(see) new places.

21. Jim’s father is used to_____ (work) in China.

22. My sister practises_____ (speak) English every day.

23. The teacher told us_____ (arrive) at the school on time.

24. Jim spent three years_____ (learn) Chinese before he came to China.

25. It took me an hour_____ (finish)_____ (do) the work last night.

26. The two boys prefer watching TV to_____ (play) games.

27. The foreigners_____ (visit) our school in an hour.

28. I_____ (phone) my aunt three times today but her line was always busy.

29. They_____ (talk) about the TV play when I came into the room yesterday.

30. Could you please go_____ (dance) with us?

31. Thank you for_____ (come) to see me.

32. We have worked for three hours. Now let’s stop_____ (have) a rest.

33. —Dad, please open the door. It_____ (lock).

—OK. I’m coming.

34. His grandma has been_____ (die) for about two years.

35. The Greens_____ (watch) TV at this time yesterday.

精练语言 篇4

一、教师课堂语言不精练方志的危害

1. 学生认为它是一种语言暴力。

在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最不喜欢的是老师啰嗦。教师的啰嗦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厌烦感,甚至认为听××老师上课是折磨。同时教师啰嗦的语言缺乏艺术性和感染力,不但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性,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心里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在不断降低。

许多教师都感觉自己在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话中耗费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3.

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二、教师课堂语言不精练方志的原因

既然语言不精练、啰嗦有那么严重的危害,那为什么老师还要日复一日地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1. 长期的教学习惯所致。

知识点不管难易和轻重,一律讲个遍,重点和难点更是一再强调,生怕学生听不到、听不懂。

2. 自身素质不高。

备课不充分,讲到哪儿算哪儿,天马行空,自以为是“旁征博引”,实则“东拉西扯”,说半天也说不到点子上。

3. 提问提不到点子上,问题不准确,目标不明确。

一个问题提出后,发现学生不知如何解答时,又在解释自己的问题,或又补充许多小问题,以至于不停地提问,不住地说,不断地教。

三、教师在课堂语言精练方志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教师在课堂上只有注意语言的精练方志,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尽量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精练方志自己的语言方面应该做到哪几点呢?

1.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物理学语言的确切、适度、简洁是物理科学自身的需要,也是物理思维逻辑性的直接体现,它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准确地使用概念,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概念都会给学生的思维造成混乱。例如老师不能说“某物体重50公斤”,虽然生活中可以这么说,但在物理语言中,重指的是重量,单位应该为牛顿,而公斤是质量的实用单位。质量和重量虽有联系,但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所以应说成是“某物体的质量是50千克”。

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要经过懂、熟、化的过程,认真思考教材中每一段、每一个基本概念、每一句话,甚至每个关键的字和词。要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耐心,发扬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精神,斟字酌句,用最简洁的话语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2. 注意语言的简约性。

孔子认为,教学语言在做到规范、准确的基础上,就应该注意简约,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辞达而己”。教师只有领会这种精神,并把它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才能收到提纲挈领、言简意赅、语约旨运、妙语天下的效果。

就物理教学而言,精练方志的语言易于学生集中注意力,领会要点。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不要故意绕圈子,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上要简单明了,切中要害、简洁明快,起到立杆见影之功效。在讲授具体规律或原理时,则更要突出语言的简约性,做到句句适用。教师还要用简练合理的最优方法解答习题,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样做,使学生能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事实证明:使用精练简明、明快流畅的语言,学生才能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3. 注意语言的通俗化和形象化。

同样是经典,《老子》、《墨子》却因为其语言的“玄之又玄”而使得大家觉得晦涩难懂,而《论语》则由于表达得通俗,即使经历了两千多年,不但不难看懂,而且读起来还有亲切感。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听懂、想懂,那就要求教师的语言通俗易懂,易于接受。教师还要经常地、有目的地做好语言的“翻译”工作,引导学生善于把一般语言转化成物理语言,或者把物理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使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

4. 少说多动手,用可以替代的语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实验最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在“详详细细”地讲实验时,学生可能是一头雾水,如果能亲手做一下,他们是无不兴致高涨。例如:物态变化这个章节的概念特别多,非常容易混淆,光靠老师说,说了十几遍,学生还是稀里糊涂,而用实验的手段,学生个个精神百倍,学得轻松。

5. 用别人的语言。

精练教师语言,多让学生发表观点,由“一言堂”向“互动式”教学转移。课堂教学由于受空间、时间的制约,它要求教师要有惜话如金、少说为佳的意识,要多沉默、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讲究跳跃和留白。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巧设悬念,问而不答,有意留下空白,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节拍“转”;在讲新课或疑难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讲到学生兴趣正浓时,有意戛然而止,留下空白,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集中精力,努力思考,最终用自己的语言填补空白,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某一知识点教学结束后,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继续进行,达到“余音绕梁三日”的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师生心灵联系的纽带,必须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实践证明:真正有效的教育其实是“短平快”的方式,而不是马拉松的状态;不是苦口婆心,而是言简意赅。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好好反思语言的质量问题:研究说什么和怎么说,做到至关重要的话———说,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说了反而有害的话———坚决不说;考虑自己的讲话时间是否恰当,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检查自己讲话的数量与质量的“效率比”,争取做到如古诗语言一样“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让我们在新的物理教学模式下,充分发挥语言的育人价值,构建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课程发展、学生进步、教师提高的教学新境界。

摘要: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 向课堂要效益成为教师的共识。“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师生心灵联系的纽带, 必须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追求语言的精练, 提高语言数量与质量的“效率比”, 这才是提高课堂效益, 实现减负增效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散文精练(推荐) 篇5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①,买一凫②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③得他兔否?”

(《艾子杂说》)【注释】①鹘:一种打猎用的凶猛的鸟。②凫:野鸭子。③搦(nuò):持握、捕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原上兔起()

(2)投于地()(3)凫忽蹒跚而人语曰()

(4)我谓尔为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七、1.(1)原野

(2)掉落

(3)像人那样讲话(4)以为

2.我是鸭子,杀了吃肉,才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

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本文的基本主题。实际上是借物喻人,告诉我们,在选用人才时,一定要避其所短,用其所长。

猩猩馋酒

猩猩,兽之好①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②,陈③之饮器,小大具列焉④。织草为履,勾连相属⑤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刘元卿《贤奕编•警喻》)【注释】

①好(hào):喜欢。②麓(lù):山脚下。醴(lǐ)尊:装满甜酒的酒壶。醴,甜酒。尊,同“樽”,酒壶。③陈:陈列,陈设。④具:全部。⑤属(zhǔ):连接。【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已而谓其朋曰()

(2)相与取小器饮

()(3)骂而去之

()

(4)遂大爵而忘其醉()(5)醉则群睨嘻笑()

(6)取草履着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从这则故事中,你读懂了怎样的道理?

二、1.(1)随后

(2)共同,一起

(3)离开(4)酒杯

(5)斜看

(6)穿,套

2.(1)咱们为什么不去尝它一小杯呢?当心不多喝(不上当)就是了。

(2)埋伏在周围的猎人扑向猩猩,喝醉的猩猩互相踩踏,被拘囚,没有一个能逃脱。

3.文中的猩猩明明知道是猎人设下的圈套,却忍不住甜酒的诱惑,最终还是陷入了圈套。故事嘲讽了那些因为经不起诱惑,贪图享乐而铸成大错的人。

(三)巨商蓄鹦鹉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半年方得释()(2)就笼与语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

3.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1)能诵读诗文;(2)向客人问安;(3);(4)。4.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才(2)说话

2、(商人)就许诺它,说:“我应当亲自送你回归大自然。”

3、(3)思维灵敏,及时倾诉自己的不幸(4)离别时情真意切

4、不要剥夺他人的自由,不要剥夺其它生命的自由

闾丘先生说齐宣王

齐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闾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日来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闾丘先生对曰:“唯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①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②其法度,如是臣可少得以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则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

(刘向《说苑•善说》)【注释】①廪:米仓;粮仓。②平:公平。【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父老皆拜,闾丘先生独不拜

()(2)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3)愿大王出令()(4)无烦扰百姓()2.“父老幸而劳之”中的“之”指代的内容是()。A.无徭役

B.闾丘先生 C.赐父老田

D.齐宣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闾丘先生面对齐宣王恩赐,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指出国君的恩赏虽符合百姓的长远利益,但是作为人臣的却不能接受。B.闾丘先生提出修明政治、公平法度、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才是国君应关注的当务之急,反映了他高明的政治见解。

C.闾丘先生讲究进谏的方式,先用“不拜”引起齐宣王的注意,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D.闾丘先生指出:如果选用贤明有修养的人为吏,公平执法,百姓就不会含冤而死,社会也能相对稳定,不发生战乱。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刘贤冰

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部份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痛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③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④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⑤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⑥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徒„„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⑦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⑧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⑨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有改动)16.文章开头说“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 么?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4分)

17.阅读①~④段回答:(6分)(1)作者写自己对村庄的思念,为什么在文章第②段写“想念一个人”?(2)为什么在第④段写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 18.作者写道,城市“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联系全文看,为什么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6分)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这篇抒情散文感情浓郁,脉络分明,以对乡村的眷恋深情将文章逐层推进,使文章布 局严谨而又自然。

B.本文的标题形象、凝练,意味深长,引人思考。城市,像一座纪念碑,默默地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纪念着逝去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乡村人。

C.作者在第一段中,连用比喻,把家乡村庄比作“一剂良药”“一项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灶”,把抽象的思乡之情描绘得生动形象。

D.“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作者巧妙地插入广播的播报,结合自身感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顿悟时产生的神圣庄严的感觉。

E.在作者心中,村庄是一种象征,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是一个难舍的人生情 结。

五、1.(1)只有

(2)贤明修养

(3)颁布(4)打搅;干扰

2.D 3.这本来就不是当臣子的所敢奢望的。4.A

(五)16.【答案】(4分)答题要点:思念家乡能平息城市喧嚣带来的烦燥心绪。(写出思念家乡得2分,写出平息城市喧嚣带来的烦燥心绪得2分)17.【答案】(6分)①通过与“相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比较,突出了在城市里想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因而感觉特别辛苦,不易。(“想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与“在城市里想 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身处城市思念 村庄的辛苦和不易。)(3分)②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在作者看来,是对他的一种讨好,是别有用心的表演,想借此让他忘掉村庄,因此让他反感,而这种反感更增添了对村庄的思念。(3分)18.【答案】(6分)因为城市生长在乡村的芏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2分),但却失去了乡村的宁静自由,它的喧嚣让人烦躁、压抑,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村庄(4分)。所 以作者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

完形填空精练 篇6

A

爱心存在于世界的任何角落,本文乞丐把麦当劳留给孩子的行为让人震撼。

The day was Thankful Thursday. Its a weekly__1__ that my two little girls and I began years ago. Thursday has become our day to go out and make a positive__2__.

My girls shouted “McDonalds, McDonalds” as we__3__ along a busy Houston road. Suddenly I__4__ that almost every crossing I passed through was__5__ by a panhandler(乞丐). And then it hit me! All these panhandlers must be hungry, too. Perfect! After we ate, I ordered a(an)__6__ fifteen lunches and we set out to deliver them. We would pull__7__ a panhandler, make a contribution, and tell him or her that we hoped things got better. Then wed say, “Oh, __8__ ... heres lunch.”

We handed our final contribution to a small woman and then immediately__9__ back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for home. __10__, the light caught us again and we were stopped at the same crossing where this small woman stood. I was__ 11__ and didnt know quite how to behave.

She made her way to our car, “No one has ever done__ 12__ like this for me before,” she said with__ 13__. Feeling uneasy, and wanting to move the conversation along, I asked, “So,__ 14__ do you think youll eat your lunch?”

She just looked at me with her huge, tried brown eyes and said, “Oh honey, Im not going to eat this lunch.” I was__ 15__, but before I could say anything, she continued, “You see, I have a little girl and she__16__ loves McDonalds, but I dont have money. But you know what ... tonight she is going to have McDonalds!”

I dont know if the kids__ 17__ the tears in my eyes. So many times I had questioned whether our acts of kindness were too__18__ or insignificant to really effect change. __19__ in that moment, I recognized the__20__of Mother Teresas words: “We cannot do great things—only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

1. A. traditionB. ceremony

C. customD. habit

2. A. decisionB. choice

C. contributionD. plan

3. A. walkedB. ran

C. wanderedD. drove

4. A. remindedB. realized

C. understoodD. thought

5. A. crowdedB. occupied

C. discoveredD. laid

6. A. additionalB. expensive

C. cheapD. special

7. A. closeB. together

C. alongsideD. throughout

8. A. in factB. to tell the truth

C. generally speakingD. by the way

9. A. facedB. headed

C. tookD. looked

10. A. UnfortunatelyB. Luckily

C. UnexpectedlyD. Hopefully

11. A. excitedB. embarrassed

C. frightenedD. annoyed

12. A. somethingB. everything

C. anythingD. nothing

13. A. amazementB. fear

C. sorrowD. amusement

14. A. whatB. howC. whereD. when

15. A. shockedB. confused

C. pleasedD. worried

16. A. reallyB. evenC. justD. never

17. A. watchedB. felt

C. noticedD. recognized

18. A. manyB. smallC. bigD. simple

19. A. ThereforeB. Although

C. MeanwhileD. Yet

20. A. promiseB. oath C. truthD. spirit

B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用友谊来化解,远比用仇恨更有效得多。

Not too long ago, I went to see a movie with my two best friends on Saturday.__1__ we arrived at the theater, I__2__ a man standing by the door__3__ the way.__4__ I knew who it was. STEVE! The__5__ movie theatre ticket taker(检票员)! I watched in disgust as he so__6__ took the__7__ from innocent hands. In fact, he was so evil that he tore the tickets and__8__ them back into the innocent hands. I had known this man, always in his ugly red suit and hat,__9__ I was four years old.

As soon as we__ 10__ the car, I realized that I FORGOT MY TICKET! Steve did__11__things to people who forgot their tickets, even though he still let them in. When we__ 12__ the door, the evil man gave me a smirk(得意的笑). He could__ 13__ I had forgotten my ticket. “DROP AND GIVE ME TWO HUNDRED!” he ordered.

I did two hundred and one.

“Now jump__ 14__ a ring of fire!” and I did, but I hated it. I had to do it for hours, so I missed the movie. I was very__ 15__.

I went home and made hundreds of__16__to take him down until I found a good__17__. I realized I could make peace, but HOW? HOW? HOW?

So after hours of__ 18__ my head on my desk, knocking stuff over, and blaming my sister, I__ 19__ a solution so complicated that I__ 20__ understood it. I was going to bake Steve a cake. I went to his house and left the cake with the words “Will you be my friend?” on the porch(门廊).

I met him in the park the next day and we became friends forever.

1. A. WhileB. Though

C. BecauseD. When

2. A. lookedB. saw

C. watchedD. glared

3. A. blocking B. to block

C. blockedD. to be blocking

4. A. At timesB. After all

C. Right away D. By no means

5. A. evil B. good

C. handsomeD. kind

6. A. gentlyB. carefully

C. honestlyD. rudely

7. A. tickets B. money

C. billsD. changes

8. A. pulledB. heldC. tookD. pushed

9. A. sinceB. afterC. beforeD. as

10. A. got intoB. got out of

C. got onD. got off

11. A. friendlyB. beneficial

C. horrible D. helpful

12. A. reached B. came out of

C. went towardD. left

13. A. touchB. smellC. senseD. taste

14. A. overB. through C. onD. under

15. A. angryB. happyC. tiringD. exited

16. A. ticketsB. tricksC. meansD. plans

17. A. itB. thatC. the oneD. one

18. A. hitting B. beating

C. throwingD. resting

19. A. came up with B. kept up with

C. came upD. kept up

20. A. nearlyB. hardlyC. simplyD. only

答案及解析:

A

1. A。分析上下文,这个日子已成为“我”家的传统。

2. C。make a contribution“作贡献”。

3. D。根据第四段“She made her way to our car”可知是开车。

4. B。突然我“意识到”每个十字路口都被一个乞丐“占据”。

5. B。

6. A。额外订购了15份食物分给乞丐吃。

7. C。把乞丐拉到一边。

8. D。by the way“顺便说一下”。

9. B。head for“朝……方向前进”。

10. A。分析上下文,“我”感到这种情景很不幸。

11. B。“我”感到很尴尬。

12. C。没有人以前为我做任何这样的事。前面有否定词No one,所以用anything。

13. A。这个女乞丐感到惊讶。

14. D。根据下一段“Im not going to eat this lunch.”可知是问时间。

15. B。我很迷惑。

16. C。just“恰好”。

17. C。“我”不知道孩子们是否注意到我眼中的泪水。

18. B。由下文insignificant可知选B,善举是否太小或不重要。

19. D。分析上下文,有意义上的转折,故选D。

20. C。领会的特雷萨修女话语的真正含义。

B

1. D。当我们到达电影院时。When“当……时”,强调时间点。

2. B。此处表示看的结果,故选saw。

3. A。see sb. doing“看见某人在干什么”,此处blocking the way作宾语补足语。

4. C。分析上下文,可知“我”立即认出了Steve这个人。

5. A。分析下文,出现了evil,可知Steve很坏。

6. D。分析上下文,Steve很粗鲁。

7. A。既然是检票员,从观众手里夺的肯定是票。下文也有提示。

8. D。撕了票,又塞回观众的手里。

9. A。自从四岁以来一直认识Steve。

10. B。一出小车,“我”发现自己忘了带电影票。Get out of指从小车或出租车等矮小的车出来,get off从高的汽车等下来。

11. C。Steve通常对没有票的人做出可怕的事。

12. A。“我”显然到达了检票口。

13. C。sense“意识到”。

14. B。through“穿过”。

15. A。没有看成电影,我肯定很生气。

16. D。制定数百个计划要Steve大失面子。

17. D。one指代前面计划的一个。

18. A。在桌子上敲打着脑袋。

19. A。come up with“想出”,人作主语,如果是事物作主语用come up。

本月阅读精练 篇7

李渔

读书, 最乐之事, 而懒人常以为苦;清闲, 最乐之事, 而有人病其寂寞。就乐去苦, 避寂寞而享安闲, 莫若与高士盘桓 (1) , 文人讲论。何也?“与君一夕话, 胜读十年书。”既受一夕之乐, 又省十年之苦, 便宜不亦多乎?“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既得半日之闲, 又免多时之寂, 快乐可胜道乎?善养生者, 不可不交有道之士;而有道之士, 多有不善谈者。有道而善谈者, 人生希觏 (2) , 是当时就口招, 以备开聋启聩之用者也。即云我能挥麈 (3) , 无假于人, 亦须借朋侪起发, 岂能若西哉之钟虡 (4) , 不叩自鸣者哉?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 (1) 盘桓:交往。 (2) 希觏:罕见。 (3) 挥麈:讲玄妙。 (4) 钟虡:一种悬钟的格架。上有猛兽为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就乐去苦 ( ) ⑵因过竹院逢僧话 ( )

2.翻译句子:

莫若与高士盘桓, 文人讲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阅读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相同, 都是描写什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阕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 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词的基调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滁

欧阳修

花开浓烂柳轻明, 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 莫教弦管作离声。

1.本诗描写的是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践行, 本诗即写当时的情景, 诗中情景描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醉翁亭记》, 本诗中的“醉”包含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论真性情

周国平

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 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 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 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 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 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 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 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一个人活在世上, 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 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 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 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 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 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就好像一个园丁, 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 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 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 他心里非常踏实。无论他走到哪里, 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 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 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相反,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 不管他当多大的官, 做多大的买卖, 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 破了产, 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 会惶惶然不可终日, 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 也没有人需要他, 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人做事情, 或是出于利益, 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 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 一面依然奋斗不止, 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 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 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 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 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 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 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如果不感到愉快, 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

你说, 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 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 不妨弄件穿穿。可是, 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 我还是我。脱尽衣裳, 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 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 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 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如果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 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此生此世, 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 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 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 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 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 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 第一源自生命, 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 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 同时又关注灵魂, 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 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 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所说的“真性情”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 (3) (4) 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上下文, 说说第 (5) (6) 段中的“样儿”“味儿”“陶醉和满足”等词语的含义。

样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醉和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 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 同时又关注灵魂, 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 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 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这句话富有哲理, 你是怎样理解的?

本月阅读精练 篇8

说骥

刘禹锡

伯氏佐戎于朔陲, 获良马以遗予。予不知其良也, 秣之稊秕, 饮之污池。厩枥也, 上痹而下蒸;羁络也, 缀索而续韦。其易之如此。予方病且窭, 求沽于肆。肆之驵亦不知其良也, 评其价六十缗。将剂矣, 有裴氏子赢其二以求之, 谓善价也, 卒与裴氏。裴氏所善李生, 雅挟相术, 于马也尤工。睹之周体, 眙然视, 听然笑, 既而抃随之。且曰:“久矣吾之不觏于是也。是何柔心劲骨, 奇精妍态, 宛如锵如, 晔如翔如之备邪!今夫马之德全然矣, 顾其维驹藏锐于内, 且秣之乖方, 是用不说于常目。须其齿备而气振, 则众美灼见, 上可以献帝闲, 次可以鬻千金。”裴也闻言竦焉。遂儆其仆, 蠲其皂, 筐其恶, 蜃其溲, 禾崔以美荐, 秣以芗粒, 起之居之, 澡之挋之, 无分阴之怠。斯以马养, 养马之至分也。居无何, 果以骥德闻。

客有唁予以丧其宝, 且讥其所贸也微, 予洒然曰:“始予有是马也, 予常马畜之。今予易是马也, 彼宝马畜之。宝与常在所遇耳。且夫昔之翘陆也, 谓将蹄将啮, 抵以木过策, 不知其云耳。昔之嘘吸也谓为疵为疠投以药石不知其喷玉耳夫如是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由是而言, 方之于士, 则八十其缗也, 不犹逾于五羖皮乎?”客谡而竦。予遂言曰:马之德也, 存乎形者也, 可以目取, 然犹为之若此。矧德蕴于心者乎?斯从古之叹, 予不敢叹。

3.对本文相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伯氏送给我良马, 因为我不识货, 喂养不当, 马养得差, 仅以八十缗的价格卖给了裴氏, 我却很满意, 当裴氏用恰当的方法喂养它, 使它显示了名马本色后, 我并不沮丧, 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B.裴氏的朋友李氏是相马的行家, 看出了这匹马是匹良马, 并预测如果喂养方法得当, 它将价值非凡。

C.裴氏相信朋友的眼光和他的话, 亲自精心喂养这匹马, 不久就让它显示出良马的本色。

D.本文多处对比, 如我和裴氏对马的态度的对比, 马的前后状态的对比, 都突出了文章的讽谏之意。

4.用“/”线给文中无句读的句子断句。 (3分)

昔之嘘吸也谓为疵为疠投以药石不知其喷玉耳夫如是则虽旷日历月将至顿踣曾何宝之有焉

5.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1) 有裴氏子赢其二以求之, 谓善价也, 卒与裴氏 (4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久矣吾之不觏于是也 (3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

(3) 始予有是马也, 予常马畜之 (3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阅读

小圣乐·骤雨打新荷

元好问

绿叶阴浓, 遍池亭水阁, 偏趁凉多。海榴初绽, 朵朵蹙红罗。乳燕雏莺弄语, 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 琼珠乱撒, 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 念良辰美景, 休放虚过。穷通前定, 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 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 任他两轮日月, 来往如梭。

[注]:元好问 (1190-1257) , 金元时期著名诗人。本曲作于元朝初期, 诗人失意时。

1.上阕中“骤雨过, 琼珠乱撒, 打遍新荷”, 历来受人称道。请从遣词造句的角度, 说说好在何处。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 本曲表达诗人乐天知命的情怀, 有人说是表达诗人失意的苦闷之情。你同意哪一种?试说明理由。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访洛阳白园

从邙山大冢认识帝王将相之城;从升仙太子碑认识出神入化之城。侠骨剑气之城, 倚在关林仪门前的铁狮子肩上;兽形怪物之城, 幽禁在王城公园内的西汉壁画墓中。盘桓几日, 洛阳如历史的万花筒, 让我目不暇接。喜欢清静的我, 来此竟不得做猿鹤之梦。为了要在这文化沃野的中州找到我的情结, 找到一个儒雅淡泊的洛阳, 因此我来香山。

香山在洛阳城南十几公里, 隔着清清伊河, 与西山的龙门石窟比肩而立。与西山相比, 这里的游客少得多了, 及顶上到琵琶峰的, 则少之又少。

琵琶峰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地。沿琵琶峰以下的香山一角, 围墙圈禁, 辟为白园。

香山本是龙门东山, 因地产香葛, 故名。北魏朝廷在西山大凿窟龛的时候, 东山也随着建起一座规模巨大的香山寺。临山起屋, 依山凿佛。一时间, 东山五色渥彩, 胜景辉煌。洛阳城中的钟鸣鼎食之家, 那年月, 莫不争当香山寺的施主。

烽镝洞穿了富贵之梦。到了唐初, 香山寺已钟磬寥寥, 残破不堪。武则天执政后, 采纳武三思建议, 重修香山寺。东山又一度天花乱坠, 香火旺盛。再过一个世纪多, 等白居易来到洛阳接任河南尹, 香山寺又因风流云散, 年久失修而门可罗雀。对这一块鱼龙寂寞的山水, 白居易可谓是一见钟情。他拿出为老友元镇写墓志铭所得的六七十万金, 开始他三修香山寺的壮举。至此, 东山的游踪才少了一些显赫的王气, 多了一些飘逸的灵气。香山寺第三次的佛界, 为诗人而开!

佛界里的尘心, 是白居易的;尘心里的佛界, 是诗人永恒的理想。自号香山居士的白居易, 从凝滞着忧怨琵琶声的浔阳古渡;从落红委地, 香消玉殒的马嵬坡前;从卖炭翁蹒跚而去的泥泞的官道;从新丰折臂翁四壁萧然的破屋, 他寻寻觅觅, 才终于找到这座香山。这位鸡肤老人, 从此隐居于此, 遗嘱葬于此, 灵魄永栖于此。

自古的中国, 通邑大都, 繁华市井莫不属于王侯, 属于将相, 属于公卿大贵, 属于风流巨贾。而深山老林, 远浦孤村则为头陀、为道人、为哲人、为诗人而生。城市的精气塑铸一尊又一尊铜驼, 山川的灵气涵养一颗又一颗真诚的心。

如今, 在王气氤氲的九朝故都, 在这香山, 那颗真诚的心, 越过迢递时空, 烟尘四合的历史, 贴近我的胸腔。两颗心在同一种节律中搏动起来, 他的和我的。我想, 所有的诗人, 不仅仅是诗人, 应该说所有的中国的仁人智士, 来这里, 心都会跳动在一起。因为他们从古到今, 从今天到未来, 都有着一脉相继的真诚。

白诗人, 我想你不会哀叹, 说你的墓园比起洛阳城下的关陵过于寒酸。如果说关将军的陵丘算是死后一抔土, 你的陵墓当然只能说是一撮微尘了。一支狼毫比起一把青龙偃月的大刀, 在中国重门深禁的历史中, 毕竟分量太轻太轻。我想你也不会生气, 说你园中的牡丹太少, 而且, 对着你墓冢盛开的牡丹, 也没有珍奇的品种。谁叫你当年那么忧伤地写着“一丛深色花, 十户中人赋”呢?深色花是大富贵, 大富贵从来与诗人无缘。

站在这里, 和四月的艳阳一道, 和自魏晋就堆在那里的乱云, 自唐自宋就一直纤瘦却还不至于衰竭的伊河的水声一道, 对着你的墓碑肃立。远处嵩峰的烟雾, 如青绡一袭, 束着故国河山, 也束着我的怅望千秋的思绪。我不是天涯沦落人, 但同你一样, 天不赐我操刀之手, 却掷我一支忧患之笔。我们同是化民间疾苦为笔底波澜的饶舌者。只是我不能像你一样归隐, 我的心尚热, 我的血不会冷。

白诗人, 是谁把你的陵园修葺成一张琵琶的形状?嘈嘈的大弦在哪里?切切的细弦在哪里?无声的肃立中, 我想听铁骑突兀, 我想听珠玉相撞, 我想突然听到裂帛一样的心音。我终于失望, 攥出汗来的手心里, 只有寂寞孵出。走了的白诗人, 你是不肯回来的。你只把一大把没有写尽的忧患留给我, 留给我们这些后来者, 只把这春雨秋风的白园留给洛阳。

走出白园, 回望琵琶峰, 不知怎的, 我觉得它更像一方古砚。聚五岳的松烟为墨, 磨黄河的浪, 在那古砚里, 研出民族的浓汁来。我想, 蘸这样的浓汁写出的诗篇, 必定可以惊天地, 泣鬼神。

(选自熊召政《文明的远歌》。有删节)

1.第一段尾画线的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佛界的尘心是白居易的;尘心里的佛界, 是诗人永恒的理想”在文中的含义。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远隔历史, 作者却与白居易“两颗心在同一种节律中搏动起来”。结合上下文, 简述“两颗心在同一种节律中搏动起来”的主要内容。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举例说说本文用第一、二人称的表达效果。 (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月阅读精练参考答案

《说骥》精练答案

1.A应为“轻视”。

2.D两个“之”均为代词, 代“马”。

3.C是裴氏严肃地叮嘱仆人好好喂养此马。

4.也/疠/石/耳/月/踣

5.译文: (1) 有个姓裴的人增加二十缗的价钱买我的马, 我认为这是好价钱, 最终卖给了姓裴的。 (2) 我很久没有遇到这样的好马了。 (3) 当初我拥有这匹马时, 我用对待普通的马的方式喂养它。

《小圣乐·骤雨打新荷》精练答案

6.答: (1) 用自然清新的语言, 描写眼前的景象。“骤雨过, 琼珠乱撒, 打遍新荷”用直白之言, 描写初夏时天气突变, 大雨无序地打在新长出的荷叶上, 如珠玉乱滚的情形, 描写十分生动、传神, 暗含声响。 (2) 巧用比喻、夸张。“琼珠乱撒”描绘雨珠在荷叶上的映衬下, 显得晶莹、圆润的情景, 十分形象又极具动态感。

7.答:表达“乐天知命”的情怀。上阕所写之景, 气候凉爽宜人, 鲜花盛开, 声音悦耳, 清新怡人。下阕表现在此美景中人的理念和活动。从“念良辰美景, 休放虚过”一语, 看出作者决心及时行乐;从“穷通前定, 何用苦张罗”, 看出诗人参悟透了人生穷通之理;后面主人“命人邀客玩赏, 浅酌低歌”的行为表明诗人乐天知命的情怀。

或答为:表现诗人的苦闷之情。上阕写初夏美景, 只是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以乐景衬哀情。“穷通前定, 何用苦张罗”一句, 表面上看似参悟了人生, 实是反语。冷眼看人世, 仿佛一切都是命里所定, 非人力所能改变, 所有的“张罗”等于白费, 自己从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今后的“张罗”也是如此。表明诗人已心灰意冷。所以, 在无可奈何之中, 只有呼客唤友, 借酒浇愁, 虚掷光阴。

《访洛阳白园》精练答案

1.答:交待作者此行的目的, 为下文作铺垫。

2.答:白居易把佛教中的理念化作对人生世俗的关切。用经典创作, 展示了诗人对佛教理念的理解, 体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诗人把佛教中的理念作为人生永恒追求的目标, 以致把香山作为隐居之地和安息之地。

3.答: (1) 我和白居易都不会为墓园比关陵小, 园中的牡丹不够珍奇的感到寒酸, 不会为之哀叹。 (2) 我和白居易一样, 都是民间疾苦饶舌者。

本月阅读精练 篇9

石碏大义灭亲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 曰庄姜, 美而无子, 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 曰厉妫。生孝伯, 早死。其娣戴妫, 生桓公, 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 嬖人[1]之子也, 有宠而好兵, 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 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 所自邪也。四者之来, 宠禄过也。将立州吁, 乃定之矣;若犹未也, 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 骄而能降, 降而不憾, 憾而能昣[2]者, 鲜矣。且夫贱妨贵, 少陵长, 远间亲, 新间旧, 小加大, 淫破义, 所谓六逆也。君义, 臣行, 父慈, 子孝, 兄爱, 弟敬, 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 所以速祸也。君人者, 将祸是务去, 而速之, 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 禁之, 不可。桓公立, 乃老。

四年春, 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州吁未能和其民, 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 若朝陈使请, 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蜡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 老夫耄矣, 无能为也。此二人者, 实弑寡君, 敢即图之。”陈人执之, 而请涖于卫[3]。九月, 卫人使右宰丑涖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孺羊肩涖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 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 其是之谓乎!”

(选自《左传》)

【注释】[1]嬖 (bì) 人:低贱而受宠的人。这里指宠妾。[2]眕 (zhěn) :克制。[3]涖 (lì) :前来。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若犹未也, 阶之为祸阶:阶梯。这里的意思是引诱。

B.去顺效逆, 所以速祸也。速:加速。

C.厚从州吁如陈。如:往, 去到。

D.恶州吁而厚与焉。与:参与, 一起。

2. 下列各组句子中, 全都能体现石碏为国为民、不徇私情的一组是 () (3分)

(1) 公子州吁, 嬖人之子也, 有宠而好兵, 公弗禁。

(2) 君人者, 将祸是务去, 而速之, 无乃不可乎?

(3) 其子厚与州吁游, 禁之, 不可。

(4) 此二人者, 实弑寡君, 敢即图之。

(5) 州吁未能和其民, 厚问定君于石子。

(6) 石碏使其宰孺羊肩涖杀石厚于陈。

3.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具体分析理解, 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州吁, 是庄公的妻子庄姜所生, 在几个儿子中, 州吁最受庄公喜爱, 逐渐养成残忍暴戾的性格, 而且从小喜欢谈兵动武。

B.石碏为人耿直, 他的劝谏, 发自肺腑, 入情入理, 环环相扣, 深入地分析了由“宠”导致灭亡的必然性。可惜卫庄公并没有听进去。后来的事态发展, 果然不出老臣石碏所料, 州吁、石厚骄横跋扈不知节制的结果, 是迅速地走向灭亡。

C.“宠禄”过度是大恶之源。桓公, 这个庄姜的养子, 后来被州吁杀害。而篡位不久的州吁, 很快又为卫国有正义感的大臣们送上了西天!天堂到地狱的转变, 源自庄公生前对儿子州吁的溺爱!

D.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然而卫国大夫石碏为杀死弑君自立的州吁, 不得已杀死追随州吁的亲生儿子石厚, 这一“大义灭亲”的举动, 体现了人不能完全凭本性、天性行事, 还得要服从社会的法则、道德伦理的法则和理性的法则。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 夫宠而不骄, 骄而能降, 降而不憾, 憾而能昣者, 鲜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君人者, 将祸是务去, 而速之, 无乃不可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大义灭亲”, 其是之谓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阅读

【南仙吕入双调】江儿水·金陵杂咏

夏完淳[1]

望青烟一点, 寂寞旧山河。晓角秋笳[2]马上歌, 黄花白草英雄路, 闪[3]得我对酒销魂可奈何!荧荧灯火, 新愁转多。暮暮朝朝泪, 恰便是长江日夜波。

【注】[1]夏完淳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十四岁参加抗清, 十七岁英勇就义。这首小令写于南京狱中。[2]角:军中号角。笳:汉时流行于西域少数民族中的乐器, 这里也指军中管乐。[3]闪:抛撇。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 诗人夏完淳的作品常常洋溢着一股郁勃之情、阳刚之气。请结合这首小令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元杂剧作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

李代宽

元代初年废除科举制度后, 基本上断绝了文人的进仕之路, 许多文人走向社会底层, 与民间艺人 (如红字李二、花李郎等) 相结合, 组织“书会”从事杂剧创作。但是,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已经深深根植于他们的心中, 元杂剧作者们不可避免地要将自己接受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融入自己所塑造的戏曲形象, 这是元杂剧思想内容的主流。钟嗣成在《录鬼簿》记述与其“相知”的“名公才人”时, 多次赞赏他们的“浩然之气”, 如宫天挺“豁然胸次扫尘埃”, 郑光祖“名香天下”, 曾瑞“乐幽闲不解趋承”, 施惠“道心清静绝无尘”, 钟嗣成自己也是“杜门养浩然之志”。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 “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因素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方方面面, 伦理道德至上的观念已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尤其是面对元代没有受到教育的绝大多数社会底层民众, 杂剧就承载了更多传统伦理道德教化的功能。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说:“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 劝使为善, 诫使勿恶, 其道无由, 故设此种文词, 借优人说法, 与大众齐听。”平民百姓热爱戏曲, 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他们把戏曲中传达的伦理道德因素当作社会正义舆论的引导和现实生活的规范。

从夏商周一直到元代, 几千年的社会生活都在元杂剧中得到反映, 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农夫商贩, 各阶层人物无不笼入笔端。《蝴蝶梦》中王老汉三个儿子, 《焚儿救母》中的张屠, 《冯玉兰》中的冯玉兰, 《虎头牌》中的山寿马, 《窦娥冤》中的窦娥, 《降桑椹》中的蔡顺, 都具有善良贤孝的光辉品格。“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基础是“仁”。“孝悌”是“仁”的前提, “入则孝, 出则悌” (《论语·学而》) 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德, 这是一个家庭、家族乃至国家关系的伦理情感纽带。元杂剧的作者希望注重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调节好人际关系, 实现家庭和睦, 社会安宁的理想。《礼记·中庸》说:“仁者, 人也, 亲亲为大。”《杀狗劝夫》《老生儿》《疏者下船》实质上传达的是亲亲才能修身, 亲亲才能为政, 亲亲才是为人根本的观点。《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治家最重要的一条是教子有方, 才能让子孙后代“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孟母三移》中的孟母, 《剪发待宾》中的陶母, 《陈母教子》中的陈母, 《九世同居》中的张公艺, 《东堂老》中的东堂老无不遵循这一传统并取得成功。《范张鸡黍》中的范式和张劭志同道合, 《替杀妻》中的张千为保护朋友而宁担罪责, 更彰显了“朋友有信”这一传统美德。

《豫让吞炭》《渑池会》《伊尹扶汤》《介子推》《单鞭夺槊》等杂剧塑造了豫让、廉颇、蔺相如、伊尹、介子推、尉迟恭等忠贞报国的忠臣义士形象, 即使是《鲁斋郎》等杂剧中的包拯, 《双献功》等杂剧中的李逵也是元杂剧作者们推崇的标杆和楷模。《论语·里仁》里, 曾子曾说, “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只有从国家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 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 “义以为上”“先义后利”才能引导一种文明不断前行, 这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条主线。

元杂剧作者们坚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这一主线, 是赢得广大观众的法宝。只有当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深深扎根于作品之中时, 才能够使戏曲观众与戏剧作品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减)

1.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元代废除科举制度, 对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完全断绝了文人的进仕之路, 同时也促使许多文人进而转向杂剧创作。

B.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是元杂剧作者们坚守的主线, 他们将其融入戏曲形象中, 让其成为元杂剧思想内容的主流, 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C.钟嗣成在《录鬼簿》多次赞赏与其“相知”的“名公才人”的“浩然之气”, 并且自己也是“杜门养浩然之志”, 这说明元杂剧作者们在塑造戏曲形象时, 不可避免地将自己接受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融入作品中的这一事实。

D.在元代, 元杂剧承载了更多传统伦理道德教化的功能。有据为证:“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 劝使为善, 诫使勿恶, 其道无由, 故设此种文词, 借优人说法, 与大众齐听。”

2. 下列有关表述,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善良贤孝的光辉品格”“朋友有信”“忠贞报国”等都属于其内容, 但只有从国家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 “义以为上”“先义后利”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内容中最重要、最核心的。

B.平民百姓因为对戏曲的热爱与喜欢, 所以他们能够把戏曲中传达出来的伦理道德因素引导社会正义舆论和规范现实生活。

C.元杂剧题材广泛, 从夏商周一直到元代, 几千年的社会生活都在元杂剧中得到反映, 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农夫商贩, 各阶层人物无不笼入笔端。

D.只要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这种文化因素深深扎根于元杂剧之中时, 这样的戏曲作品就能够引起戏曲观众心灵的共鸣。

3. 下列有关分析与推断,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元杂剧作者们对时代的贡献与影响巨大。他们坚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这一主线, 并将其融入自己所塑造的戏曲形象, 从而使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因素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方方面面, 伦理道德至上的观念已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 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

B.在元杂剧产生后, 元杂剧一直就承载了传统伦理道德教化的功能, 在引导社会正义舆论和规范人民的现实生活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引起了人们心灵的共鸣, 从而也得到了平民百姓的热爱。

C.在元代, 有大量的作品彰显了元杂剧作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比如《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替杀妻》中的张千形象, 《论语·学而》中的“入则孝, 出则悌”的思想等都体现了元杂剧作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

D.元剧作家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这一主线深深扎根于戏剧作品之中, 让戏曲观众与戏剧作品之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从而赢得了广大的观众。

本月阅读精练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1.B (速:招致) 2.C 3.A (州吁, 是庄公的宠妃所生) 4. (1) 受宠而不骄横, 骄横而能安于下位, 地位在下而不怨恨, 怨恨而能克制的人, 是很少的。 (2) 作为统治民众的君主, 应当尽力除掉祸害, 而现在却加速祸害的到来, 这大概是不行的吧? (3) “大义灭亲”, 大概就是说的这种事情吧!文言文参考译文: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为妻, 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 但没有生孩子, 卫国人给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 名叫厉妫。厉妫生下孝伯, 孝伯早死。厉妫随嫁的妹妹戴妫生了卫桓公。庄姜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对待。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的儿子, 受到庄公宠爱, 喜好武事, 庄公不加禁止。庄姜则讨厌州吁。大夫石碏劝庄公说:“我听说疼爱孩子应当用正道去教导他, 不能使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淫乱、放纵是导致邪恶的原因。这四种恶习的产生, 是给他的宠爱和俸禄过了头。如果想立州吁为太子, 就确定下来;如果定不下来, 就会酿成祸乱。受宠而不骄横, 骄横而能安于下位, 地位在下而不怨恨, 怨恨而能克制的人, 是很少的。况且低贱妨害高贵, 年轻欺凌年长, 疏远离间亲近, 新人离间旧人, 弱小压迫强大, 淫乱破坏道义, 这是六件背离道理的事。国君仁义, 臣下恭行, 为父慈爱, 为子孝顺, 为兄爱护, 为弟恭敬, 这是六件顺理的事。背离顺理的事而效法违理的事, 这就是很快会招致祸害的原因。作为统治民众的君主, 应当尽力除掉祸害, 而现在却加速祸害的到来, 这大概是不行的吧?”卫庄公不听劝告。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 石碏禁止, 但禁止不住。到卫桓公当国君时, 石碏就告老退休了。鲁隐公四年的春天, 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 自己当上了国君。州吁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 于是石厚便向石碏请教安定君位的方法。石碏说:“能朝见周天子, 君位就能安定了。”石厚问:“怎么才能朝见周天子呢?”石碏答道:“陈桓公现在正受周天子宠信, 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和睦, 如果去朝见陈桓公, 求他向周天子请命, 就一定能办到。”石厚跟随州吁去到陈国。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 我年纪老迈, 没有什么作为了。来的那两个人正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 敢请趁机设法处置他们。”陈国人将州吁和石厚抓住, 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这年九月, 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 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懦羊肩前去, 在陈国杀了石厚。君子说:“石碏真是一位纯粹正直的臣子。他痛恨州吁, 把石厚也一起杀了。‘大义灭亲’, 大概就是说的这种事情吧!”

古诗词阅读答案: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位壮志未酬、希望拯救民族危亡的铮铮铁骨的诗人形象。2.这首小令是诗人血泪化成的悲壮之音。首二句写眼前景物, 形容江南一带为清兵占领, 致使江山失色, 荒凉寂寞。三、四句回忆被捕前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涯, “英雄路”是作者对他自己短暂生涯的概括, 是他个人的英雄末路、英雄悲剧, 也是整个民族悲剧的浓缩与凝聚。第五句写对酒“销魂”, 但置于全曲中, 却没有一丝消极与惆怅, 而是壮志未酬的扼腕长叹, 是“不斩楼兰终不还”式的铿锵誓言, 是“臣子恨何时灭”式的遗恨。末二句用比喻, 兼用夸张, 表现作者感情激越, 如大江之水汹涌澎湃, 日夜长流。他无私的襟怀, 豪放的气质, 都体现在其作品中, 可谓慷慨悲歌, 铮铮有声。

本月阅读精练 篇10

楚庄樊姬

樊姬者, 楚庄王①之夫人也。庄王即位, 好狩猎。樊姬谏不止, 乃不食禽兽之肉, 王改过, 勤于政事。

王尝听朝罢晏, 姬下殿迎之, 曰:“何罢晏也, 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 不知饥倦也。”姬曰: “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 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 遣人之郑、卫, 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 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 所以观人能也, 妾不能以私蔽公, 欲王多见, 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 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 未闻进贤退不肖, 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 是不忠;不知其贤, 是不智也。妾之所笑, 不亦可乎!”王悦。

明日, 王以姬言告虞丘子, 丘子避席, 不知所对。于是避舍, 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 王以为令尹, 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 樊姬之力也。”《诗》曰:“温恭朝夕, 执事有恪。”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 靡有嫉妒, 荐进美人, 与己同处, 非刺虞丘, 蔽贤之路, 楚庄用焉, 功业遂伯。

(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二)

【注释】①楚庄王:春秋时期“五霸”之一, 其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3—前590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妾执巾·栉十一年栉:梳头

·B.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擅:独占

C.温恭朝夕, 执事有·恪恪:恭敬, 谨慎

D.楚庄用焉, 功业遂伯伯:称霸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①樊姬谏不止, 乃不食禽兽之肉②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B.①姬掩口而笑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C.①庄王之霸, 樊姬之力也②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D.①楚庄用·焉, 功业遂伯②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3.以下六句话, 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直接表现樊姬善于进谏的一组是 ( ) (3分)

①樊姬谏不止, 乃不食禽兽之肉②何罢晏也, 得无饥倦乎?

③妾闻堂上兼女, 所以观人能也④知贤不进, 是不忠;不知其贤, 是不智也

⑤庄王之霸, 樊姬之力也⑥非刺虞丘, 蔽贤之路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楚庄王的夫人樊姬很有进谏的艺术, 她切中要害的一番劝谏终于使庄王看清了虞丘子的真面目, 并对他不再信任。

B.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批评, 大为惊恐, 于是马上以实际行动“进贤退不肖”, 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C.樊姬明识大体, 胸怀豁达, 善于劝谏, 对楚国的强大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所以后世史书及《诗经》对她都有很高的评价。

D.楚庄王得到贤妻良臣的辅助, 又善于吸纳批评意见, 知错能改, 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 是春秋时期一个较有作为的君王。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姬下殿迎之, 曰:“何罢晏也, 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 不知饥倦也。”

②明日, 王以姬言告虞丘子, 丘子避席, 不知所对。

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6-7题。

秋日登吴公台①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 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 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 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 长江独至今。

注:①吴公台:古台名, 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北, 原为南朝宋时沈庆之所筑的弩台, 后来陈朝名将吴明彻为围攻北齐敬子猷重修。

6.“夕阳依旧垒, 寒磬满空林”两句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加以简析。 (8分)

7.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最后一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7分)

现代文阅读

湖畔夜饮

丰子恺

前天晚上, 四位来西湖游春的朋友, 在我的湖畔小屋里饮酒。酒阑人散, 皓月当空。湖水如镜, 花影满堤。我送客出门, 舍不得这湖上的春月, 也向湖畔散步去了。柳荫下一条石凳, 空着等我去坐。我就坐了, 想起小时唱的春月歌:“春夜有明月, 都作欢喜相。每当灯火中, 团团清辉上。人月交相庆, 花月并生光。有酒不得饮, 举杯献高堂。”觉得这歌词温柔敦厚, 可爱得很!回味最后两句, 觉得我高堂俱亡, 虽有美酒, 无处可献, 又感伤得很!几个“得很”逼得我立起身来, 缓步回家。不然, 恐把老泪掉在湖堤上, 要被月魄花灵所笑了。

回进家门, 家中人说, 我送客出门之后, 有一上海客人来访, 其人名叫CT①, 住在葛岭饭店。家中人告诉他, 我在湖畔看月, 他就向湖畔去找我了。这是半小时以前的事, 此刻时钟已指十时半。我想, CT找我不到, 一定已经回旅馆去歇息了。当夜我就不去找他, 管自睡觉了。第二天早晨, 我到葛岭饭店去找他, 他已经出门, 茶役正在打扫他的房间。我留了一片, 请他正午或晚上来我家共饮。正午, 他没有来。晚上, 他又没有来。料想他这上海人难得到杭州来, 一见西湖, 就整日寻花问柳, 不回旅馆, 没有看见我留在旅馆里的名片。我就独酌, 照例倾尽一斤。

黄昏八点钟, 我正在酩酊之余, CT来了。阔别十年, 身经浩劫, 他反而胖了, 反而年轻了。略略几句寒暄之后, 我问他吃夜饭没有。他说, 他是在湖滨吃了夜饭, ─—也饮一斤酒, ─—不回旅馆, 一直来看我的。我留在他旅馆里的名片, 他根本没有看到。我肚里的一斤酒, 在这位青年时代共我在上海豪饮的老朋友面前, 立刻消解得干干净净, 清清醒醒。我说:“我们再吃酒!”他说:“好, 不要什么菜蔬。”窗外有些微雨, 月色朦胧。西湖不像昨夜的开颜发艳, 却有另一种轻颦浅笑, 温润静穆的姿态。昨夜宜于到湖边步月, 今夜宜于在灯前和老友共饮。

女仆端了一壶酒和四只盆子出来, 酱鸭、酱肉、皮蛋和花生米, 放在方桌上。我和CT就对坐饮酒。……我和CT共饮, 另外还有一种美味的酒肴!就是话旧。阔别十年, 身经浩劫。他沦陷在孤岛上, 我奔走于万山中。可惊可喜, 可歌可泣的话, 越谈越多。谈到酒酣耳热的时候, 话声都变了呼号叫啸, 把睡在隔壁房间里的人都惊醒。谈到二十余年前他在上海宝山路商务印书馆当编辑, 我在江湾立达学园教课时的事, 他要看看我的子女阿宝、软软和瞻瞻─—《子恺漫画》里的三个主角, 幼时他都见过的。瞻瞻现在叫做丰华瞻, 正在北平北大研究院, 我叫不到;阿宝和软软现在叫丰陈宝和丰宁馨, 已经大学毕业而在中学教课了, 此刻正在厢房里和她们的弟妹们练习平剧!我就喊她们来“参见”。CT用手在桌子旁边的地上比比, 说:“我在江湾看见你们时, 只有这么高。”她们笑了, 我们也笑了。这种笑的滋味, 半甜半苦, 半喜半悲。所谓“人生的滋味”, 在这里可以浓烈地尝到。CT叫阿宝“大小姐”, 叫软软“三小姐”。我说:“《花生米不满足》《瞻瞻新官人, 软软新娘子, 宝姐姐做媒人》《阿宝两只脚, 凳子四只脚》等画, 都是你从我的墙壁上揭去, 制了锌板在《文学周报》上发表的, 你这老前辈对她们小孩子又有什么客气?依旧叫‘阿宝’、‘软软’好了。”大家都笑。人生的滋味, 在这里又浓烈地尝到了。我们就默默地干了两杯。

我见CT的豪饮, 不减二十余年前。我回忆起了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 有一天, 我在日升楼前, 遇见CT。他拉住我的手说:“子恺, 我们吃西菜去。”我说“好的”。他就同我向西走, 走到新世界对面的晋隆西菜馆楼上, 点了两客公司菜, 外加一瓶白兰地。吃完之后, 仆欧送帐单来。CT对我说:“你身上有钱吗?”我说“有!”摸出一张五元钞票来, 把帐付了。于是一同下楼, 各自回家─—他回到闸北, 我回到江湾。过了一天, CT到江湾来看我, 摸出一张拾元钞票来, 说:“前天要你付账, 今天我还你。”我惊奇而又发笑, 说:“账回过算了, 何必还我?更何必加倍还我呢?”我定要把拾元钞票塞进他的西装袋里去, 他定要拒绝。坐在旁边的立达同事刘薰宇, 就过来抢了这张钞票去, 说:“不要客气, 拿到新江湾小店里去吃酒吧!”大家赞成。于是号召了七八个人, 夏丏尊先生、匡互生、方光焘都在内, 到新江湾的小酒店里去吃酒。吃完这张拾元钞票时, 大家都已烂醉了。此情此景, 憬然在目。如今夏先生和匡互生均已作古, 刘薰宇远在贵阳, 方光焘不知又在何处。只有CT仍旧在这里和我共饮。这岂非人世难得之事!我们又浮两大白。

夜阑饮散, 春雨绵绵。我留CT宿在我家, 他一定要回旅馆。我给他一把伞, 看他的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荫下的细雨中渐渐地消失了。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

三十七年 (1948年) 三月廿八日夜于湖畔小屋。

(节选自《丰子恺散文精选》)

注:①CT即西谛,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郑振铎的笔名。

8.文中第二段对前一天晚上至第二天晚上的情况做了较详细的交代, 这样写有何作用? (4分)

9.第四段两次写到“浓烈地尝到”“人生的滋味”, 目的是什么?就全文来看, 作者尝到了哪些“人生的滋味”? (6分)

10.文章第五段, 作者写到“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 似与文题无关, 可否删去? (7分)

11.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8分)

本月阅读 精练参考 答案

《楚庄樊姬》答案:

1.A (栉:梳子和篦子的总称)

2.B (而:连词, 表修饰关系。A .乃:①副词, 于是;②副词, 竟, 却。C.之:①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结构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D .焉:①代词, 相当于“之”;②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

3.B (②表示樊姬对庄王的关心, 不是进谏的话语;⑤⑥分别是史书及刘向对樊姬的评价和赞颂, 不是对樊姬善于进谏的直接表现。)

4.D (A .“看清了虞丘子的真面目”的说法于原文无据, “对他不再信任”说法错误, 因为由后文他进荐孙叔敖后, “王以为令尹”可见庄王对他仍然信任。B.推荐孙叔敖只能说明他“进贤”而无法说明他“退不肖”。C.《诗经》中的原有诗句并不是用来评价樊姬的。)

5.①樊姬下殿来迎接他, 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 怕是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 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 (4分) ②第二天, 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了虞丘子, 虞丘子离开座位, 不知道怎么回答。 (4分)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答案:

6.两句分别运用了拟人和通感的修辞手法。“依”字有“枕靠”“依凭”之意, 夕阳本是无情, 前句用一“依”字, 将“夕阳”人格化, 仿佛这缓缓落下的夕阳也为“古台”“旧垒”的沧桑之变而依恋难舍。后句用“寒”字和“满”字来写野寺钟磬的声音, 将听觉形象转化成触觉和视觉形象, 写出了弥漫林间的钟磬之声给人们带来的深深的凄凉、寒冷之感。 (8分)

7.结句寓情于景。长江自古至今独自滚滚东去, 南朝英雄们都已被浪花淘尽, 何处寻觅沈庆之、吴明彻的踪影呢?结句中既包含对物是人非、历史沧桑的惆怅之情, 也包含对人生坎坷、功业无成的伤感之情。 (7分)

《湖畔夜饮》答案:

8.充分地表现了热切盼望与CT会面及焦急等待他到来的心情, 为下文CT的终于到来及两人湖畔畅饮铺垫。 (4分)

9. 目的是强调由故友重逢所得到的深刻的人生感受。“人生的滋味”包括:①半生漂泊, 身经浩劫, 知交零落, 能得故友重逢, 畅饮话旧, 悲喜交集;②人到中年, 喜看孩童成年, 伤自己韶华已逝, 半甜半苦;③老友天涯比邻, 往事历历, 亲情友情温暖了心田, 温暖了人生, 又是一般暖滋味;④湖月花影, 微雨诗酒, 安静从容里品出了人生真味。 (6分)

10.不可删。①酒逢知己, “话旧”本是与CT共饮的美味酒肴;②旧事里同事故友的真挚情谊, 为文章增添人情之美;③用漫画式的幽默将CT的憨厚率真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丰满了CT的形象;④忆旧中的人事沧桑的况味符合全文旨意。 (7分。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如答“可删”, 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完形填空精练 篇11

One family agreed with the idea that money really can buy happiness—send the kids to summer camp! So they sent their son Joey away for the season. He was__1__ as happy about the arrangement as his__ 2__ , for after about three weeks, they finally received a__ 3__ . Both parents huddled together to read it. After a moment, Joey’s mother__4__and said to her husband, “Well, it certainly is Joey.”

The card reads: “Dear Mom and Dad, they are__ 5__everyone write home. Love, Joey.”

At times, families may need some__ 6__. They also need togetherness—lots of it. And those of us who live in families__ 7__that our family is far from__ 8__ , even on the best of days. But perfection is not__ 9__for a strong family life.

What is required, according to family expert Nick Stinnett, are three basics. “When you have a strong__ 10__ life,” he said, “you receive the__ 11__ that you are loved, that you are__ 12__, that you are important. The__13__ intake of love and affection and respect ... gives you inner resources to deal with life more__ 14__.”

Love, affection and__ 15__—a dynamic trio(三重奏) in any strong family. 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a place of__ 16__ and security. Where there is affection there is a place of__ 17__. And where there is respect there is a place where the mind and spirit can__18 __.

Not all of us live in family groups. But we probably came from families and there just may be a family in our future.

Dr. Joyce Brothers has__ 19__ her life to marriage and family issues. She says, “When you look at your life, the greatest happiness is family happiness.” That can be__ 20__ in any family where you are loved, you are cared for and where you are made to feel important. Make this three parts of your family life and you will truly find happiness.

1. A. clearlyB. obviously

C. generallyD. finally

2. A. parentsB. classmates

C. studentsD. teachers

3. A. noteB. letter

C. postcardD. message

4. A. looked upB. looked away

C. looked downD. looked through

5. A. advisingB. suggested

C. lettingD. making

6. A. spaceB. roomC. areaD. time

7. A. understandB. realize

C. masterD. enjoy

8. A. correctB. rightC. perfect D. actual

9. A. orderedB. wanted

C. demandedD. required

10. A. schoolB. family

C. campD. everyday

11. A. messageB. idea

C. thoughtD. ambition

12. A. worried aboutB. looked after

C. cared forD. taken care

13. A. activeB. negative

C. positiveD. passive

14. A. successfullyB. gently

C. easilyD. hardly

15. A. careB. respect

C. friendshipD. spirit

16. A. dangerB. closeness

C. stabilityD. safety

17. A. coldnessB. hotness

C. warmthD. happiness

18. A. waveB. developC. stayD. show

19. A. attendedB. come

C. devotedD. grown

20. A. wrongB. trueC. realD. proper

B

A great many people are disappointed because of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__1__ up to a department store’s fabric(布) counter, an attractive young woman said, “I want to buy this material for a new dress. How much does it__ 2__?”

“Only one kiss per yard,”__3__ the smirking(假笑的) male clerk.

Not to be__4__ back by the harassment(骚扰), the woman said, “That’s fine! I’ll take ten yards.”

With__5__ and anticipation(期待) written all over his face, the clerk__6__ measured out and__7__ the cloth, then held it out teasingly(逗笑地),__8__ forward to receive his “payment”.

The__9__ snapped up(一把抢过) the package and__10__ to a little old man standing beside her. “Grandpa will pay the bill,” she__ 11__.

He was no__ 12__ disappointed. But in the course of living, many people are__ 13__ when others do not__ 14__ their expectations. In order to be happy, some expectations must be__ 15__. These three particular__ 16__ and unhealthy expectations are some of the main culprits(罪魁祸首):

Do not expect appreciation. When others say, “Thank you,” or in any way show their gratitude, be__ 17__. It is a gift!

Do not expect others to make you happy. They__ 18__ cannot do that. Make yourself happy and__ 19__ your joy with others.

Do not expect not to be let down. At times, people will simply not come through for you in the way you need.__ 20__ them and move on.

Get rid of these three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and you can begin to expect more happiness right away!

1. A. RushingB. Walking

C. JumpingD. Running

2. A. costB. payC. spend D. take

3. A. shoutedB. criedC. replied D. laughed

4. A. movedB. forcedC. fought D. taken

5. A. happinessB. enjoyment

C. expectationD. courage

6. A. hurriedlyB. slowly

C. patientlyD. curiously

7. A. tookB. wrapped

C. threwD. caught

8. A. standingB. sitting

C. leaning D. sleeping

9. A. manB. childC. girlD. woman

10. A. referredB. turned

C. pointedD. nodded

11. A. smiledB. beggedC. wavedD. said

12. A. wonderB. useC. goodD. doubt

13. A. encouragedB. disappointed

C. annoyedD. surprised

14. A. live up toB. go against

C. go withoutD. hope for

15. A. setB. made

C. droppedD. completed

16. A. reasonableB. proper

C. unimportantD. unrealistic

17. A. happyB. sadC. angryD. satisfied

18. A. proudlyB. absolutely

C. simplyD. generally

19. A. spareB. shareC. makeD. control

20. A. ForgiveB. PunishC. BlameD. Praise

答案解析:

A

本文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坚固的家庭有三个重要的要素:爱、关怀、尊重。每个家庭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可以是充满爱、关怀和尊重的,惟其如此,人才能得到完整的发展,也更容易成功。

1. B。 对父母安排的夏令营活动,孩子显然(obviously)很开心。

2. A。这个安排是他的父母作出的,父母认为钱能买到快乐,就把孩子送去了夏令营。

3. C。下文有card,并且所写的内容极为简短,可以判断寄回的是明信片(postcard)。

4. A。两个人聚到一起看明信片,看了之后,抬起头来(look up),对她丈夫说话,这是个常见的现象。

5. D。然而孩子写回来的信息是如此之短,且极其不乐意。实情是夏令营组织者要求每个孩子给家里汇报情况。make somebody do ... “要求某人做某事”,带有强制的意思。

6. A。与下文的togetherness相对,space符合题意。家庭成员之间也要有自己的空间,但也需要很亲密。

7. B。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到(realize)每个家庭远非完美。

8. C。 下句“完美并非一个坚固的家庭所要求的”可以看出,这里应选perfect,far from perfect意思是“远非完美”。

9. D。从下句what is required ... 可以看出,此处应填required来与之相对呼应。

10. B。上下文呼应,“坚固的家庭生活”(strong)。

11. A。与文章的主题相合拍,three messages of strong family,如果有坚固的家庭生活,你就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message):你被爱;被关怀;被重视。

12. C。care for与affection想对应。

13. C。积极肯定的接收到爱、关怀与重视,会带来内心的力量。

14. A。一个来自有爱、关怀与重视的家庭的孩子,成长得更顺利,也更容易成功。能成功的处理生活中的问题:deal with life successfully。

15. B。 respect与important和下文的be made to feel important意义一致,尊重使之感觉重要。

16. D。感觉到爱,就觉得安全(safety),与security一致。

17. C。感受关爱,感受温暖(warmth)。

18. B。感觉到尊重,心灵能更好地得到发展。

19. C。devote one’s life to意思是一生致力于……

20. B。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家庭幸福”这句话在那些“有爱、有关怀和尊重的家庭里”是正确的。

B

文章从故事入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失望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要善于排遣,更要学会使自己避免失望。

1. B。 这是个美貌的女人,通常做事有风度,故用walking更恰当。其他几个词表示做事匆忙或举止不端正。

2. A。她是去布柜买布,所以问布的价格,pay及spend表示人花钱,主语应为人,这里不合;take通常用句型It takes / took somebody some time to do sth.,表示某人花时间做某事;cost表示值“……钱”。

3. C。有人问他,自然需要回答(reply)。

4. D。没有被他的骚扰所吓退(take back),她想了个招。

5. C。 他想得便宜,自己以为就要实现这个便宜,所以在期待预料(expectation)中,这一切都写在脸上。

6. A。因为有这样的期待,他做事也勤快(hurriedly)。

7. B。量好了布,剪下并包好(wrap),持(hold)在手中,等待她的“报酬”呢。

8. C。 他以为是铁定的事,所以完成了这个买卖之后,就期待这个“报酬”(ten kisses),他就身子前倾(lean forward),等着kiss呢。

9. D。根据上下文,这个女士是来买布的,布已经弄好,所以一把抓过的人,应该是这个买布的女人(the woman)。

10. C。 然后指着(point)这个站在她旁边的小老头,其他的动词所表示的意义与此情景不相称,她是在跟男售货员对话。

11. A。这使她脱离了困境,而且还得了好处,自然高兴而优雅地(smile)应对他。

12. D。根据以上情景,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男售货员无疑(no doubt)是非常失望的,以为即将得到的瞬间失去了。

13. B。在实际的生活中,当别人所做的事与我们的期望不一致或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时,我们常常会有失望的情绪(disappointed)。这也是人们正常的心理反应。

14. A。live up to满足,达到。

15. C。要快乐,我们要抛掉(drop)一些不恰当的过高的期望。

16. D。这些常常是不切实际(unrealistic),对我们的健康不利(unhealthy)的期望。

17. A。不要期待有人感激,如果有人表示感谢或感激,那就应当高兴(happy),因为这是一个意外的礼物(gift)。

18. C。不要期待有人会让你快乐,他们完全(simply)没有这个义务来使你开心。

19. B。因此要让自己开心,并与别人分享(share)自己的快乐。

本月阅读精练 篇12

板桥自叙

郑板桥

板桥居士, 姓郑氏, 名燮, 扬州兴化人。父立庵先生, 以文章品行为士先。教授生徒数百辈, 皆成就。板桥幼随其父学, 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 少长, 虽长大, 貌寝陋, 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 自愤激, 自竖立, 由浅入深, 由卑及高, 由迩达远, 以赴古人之奥区, 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 不知非善记, 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 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 或当食忘匙著, 或对客不听其语, 并自忘其所语, 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所刻诗钞、词钞、道情十首、与舍弟书十六通, 行于世。善书法, 自号六分半书。又以余闲作为兰竹, 凡王公大人、卿士大夫、骚人词伯、山中老僧、黄冠炼客, 得其一片纸、只字书, 皆珍藏。然板桥从不借诸人以为名。惟同邑李复堂相友善。复堂起家孝廉, 以画事为内廷供奉。康熙朝, 名噪京师及江淮湖海, 无不望慕叹羡。是时板桥方应童子试, 无所知名。后二十年, 以诗词文字与之比并齐声。索画者, 必曰复堂;索诗、字、文者, 必曰板桥。且愧且幸, 得与前贤埒也。

板桥诗文, 自出己意, 理必归于圣贤, 文必切于日用。或有自云高古而几唐宋者, 板桥辄呵恶之, 曰:吾文若传, 便是清诗清文;若不传, 将并不能为清诗清文也, 何必侈言前古哉?明清两朝, 以制艺取士, 虽有奇才异能, 必从此出, 乃为正途。其理愈求而愈精, 其法愈求而愈密。鞭心入微, 才力与学力俱无可恃, 庶几弹丸脱手时乎。若漫不经心, 置身甲乙榜之外, 辄曰:我是古学, 天下人未必许之, 只合自许而已。老不得志, 仰借于人, 有何得意?

板桥非闭户读书者, 长游于古松、荒寺、平沙、远水、峭壁、墟墓之间。然无之非读书也。求精求当, 当则粗者皆精, 不当则精者皆粗。思之, 思之, 鬼神通之!

(节选自《郑板桥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字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人咸易之易, 轻视。

B.或对客不听其·语语, 说话。

C.得与前贤·埒也埒, 等同。

D.或有自云高古而几唐宋者几, 几乎。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以文章品行为士先·以刘日薄西山

B.不知非善记, ·乃善诵耳至于鞭箠之间, ·乃欲引节

·C.其理愈求而愈精不过数仞而下

D.理必归·于圣贤圣人不凝滞·于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郑板桥的父亲很有学问, 因此郑板桥从小从父学, 没有其他老师。

B.郑板桥读书的诀窍是背诵, 为了默诵书籍, 有时在吃饭的时候忘记拿汤勺筷子, 听不到别人对自己说的话, 甚至忘记自己刚说过的话。

C.郑板桥考上秀才二十年后, 文学、艺术技艺大成, 世人都找他求取诗词字画。

D.郑板桥认为写文章要出自自己的心意, 说理要有根据, 行文要符合现实生活需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然板桥从不借诸人以为名。 (3分)

(2) 天下人未必许之, 只合自许而已。 (3分)

(3) 求精求当, 当则粗者皆精, 不当则精者皆粗。 (4分)

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完成后面的题目。

素心兰

何绍基1

深心太素绝声闻, 悔托灵根压众芬。

万古贞风怀屈子, 一江白月吊湘君。

香愈澹处偏成蜜, 色到真时欲化云。

园榭秋光都占尽, 故应冰雪有奇文。

注:1何绍基:清代著名书画家, 诗人。

1.结合诗歌内容赏析颔联的艺术手法。 (4分)

2.分析诗中“素心兰”的形象, 谈谈该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6分)

现代文阅读

淡竹

苏沧桑

(1) 初秋, 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2) 他是竹, 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 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 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3) 稻子, 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 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 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 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 并不知道, 有一种鹅掌梧桐, 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 像极薰衣草, 却更美, 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 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 却有心肺, 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 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 一边噬血, 一边甜言蜜语……

(4) 几乎所有的植物, 都攒足劲儿, 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5) 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 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 日夜暗涌不息的水, 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 水会怎样?

(6) 他是竹, 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 名利、金钱、权势, 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 蜜蜂花蝶的青睐, 他不是不想要, 可是, 要弯下腰, 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 团结土壤, 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 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 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 才能安身立命, 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7) 可是, 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 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 他不愿费尽心机。

(8) 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 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 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 有对土地的感恩, 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 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 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 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 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9) 那一节节空里, 是永远的盈满。

(10) 更让我惊异的, 他不仅直、空, 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 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 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11)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 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 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 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 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 优雅散淡而隽永。

(12) 当然, 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 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 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 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 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13) 他是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 “盖竹之体, 瘦劲孤高, 枝枝傲雪, 节节干霄, 有君子之豪气凌云, 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 “数枝淡竹翠生光, 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 他是中国儒家, “山南之竹, 不操自直, 斩而为箭, 射而则达”……

(14)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 浓墨重彩是一辈子, 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 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 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15) 于是, 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 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 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 风雨过处, 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 )

1.文章3-5段, 用不少笔墨写淡竹之外的一些事物, 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4分)

2.“他可以很入世……他可以很出世。”这里的“入世”和“出世”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4分)

3.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 精心设置了三组矛盾关系使得文章脉络清楚, 层次分明, 请你概括出这三组矛盾关系, 并作一定的说明。 (6分)

4.请你联系全文, 探究作者通过刻画淡竹赞美了人类哪些可贵品质? (6分)

本月阅读精练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

1.D (几, 通“讥”, 讽刺。)

2.C (A介词, 凭;连词, 因为。B动词, 是;连词, 才。D介词, 引出对象;介词, 表被动。C连词, 表顺承, 就。)

3.C (童子试是指童生考秀才, 这里考查一个文学常识, 问题出在求画的人找的是李复堂。)

4. (1) 然而我从不假借与他人交往来增加自己的声名。 (借, 假借, 凭借;以, 来;为, 成全, 可意译为增加。) (2) 现在的人不一定赞同我, 只能够自己赞同自己罢了。 (未必, 不一定;许, 赞同;合, 应当, 可意译为能够。) (3) 探求方法的精深恰当, 运用得恰当那么粗疏的地方也会变得精妙, 运用不恰当精妙的地方也会变得粗疏。 (求, 探求;当, 恰当;精, 变得精妙;粗, 变得粗疏。)

古诗词阅读答案:

1.1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赋予秋兰以人的精神, 歌颂其具有屈原的正直风骨, 具有明月的虽然淡雅却清操永恒的美, 表现了诗人对秋兰的喜爱之情。2诗人展开联想, 由眼前的秋兰, 联想到与其有着相同境遇的屈原, 联想到湘水之神湘君, 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拓展了诗歌的境界。

2.诗中的素心兰, 色淡香远, 胜过众芳的俗艳浓郁;虽因众芳的妒忌而愤郁, 却仍保持自己高洁的节操。本诗正是以吟颂秋兰来表达对恬淡自持又流芳万古的君子节操的赞美。

现代文阅读答案:

1.作者运用了对比 (或反衬) 的手法。用其他事物对名利的欲望和拼争, 反衬出淡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坚贞自守的品格。

2.“入世”, 是指淡竹身为济世良材, 不论活着还是死后, 都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出世”, 指淡竹超脱俗尘, 融于自然, 优雅散淡。

3.1直与弯。淡竹是植物的另类, 节是直的, 但它不委曲求全, 不愿为自己飞黄腾达而弯腰。2空与满。淡竹的心是空的, 它不愿枉费心机, 但它一节节的空里却贮满了坚持、豁达、感恩和爱的美好品质。3淡定与坚守。淡竹的外表到骨子都很淡, 与世无争, 看淡生死, 但淡竹身上却有一种浓浓的兼爱天下的品格, 坚守节操, 绝不逆来顺受。

上一篇:工程价款调整下一篇:体育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