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创新

2024-07-27

延展创新(精选10篇)

延展创新 篇1

摘要: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往往决定着科技创新的不同研发形式。在科学技术高度一体化、科技高度社会化、社会高度科技化的当今时代,创需型创新和延展型创新日益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研发形式。创需创新即针对人们潜在需求进行的创新研发,其基本模式是:挖掘人们的潜在需求→基于当代科技进行创新研发→形成具有商业生产价值的产品。延展创新即直接对基础研究成果进行延展性创新研发的创新,其基本模式是:基础研究成果→针对其特定技术环节进行创新研发→形成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产品。了解和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的主要研发形式和特征,对实际创新研发工作的有效开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技创新,研发形式,创需创新,延展创新

一引言

科技创新是以一定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为大背景,以特定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为基础,针对生产、生活中那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开展的创造性研发活动。不同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决定着科技创新的不同研发形式和特征。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限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其创新的主要形式是工匠依赖实际工作经验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对当时的科学体系并没有直接的依赖关系。无论是“珍妮纺车”(1764)、水力纺纱机(1769),还是蒸汽机动力机(1698、1769)及其随后的各种应用,均主要出自工匠基于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升。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由于近代科学技术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其学科领域和研究对象已经广泛涉及了社会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科技创新的研发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是创新研发的主体由工匠转变为掌握了相应科学技术知识的专家,二是绝大多数的创新都是直接依赖于当时的科学知识原理研制完成的。无论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还是运输技术和电讯技术的创新研发,均是掌握相应科学知识的专家开展创造性研究的结果。20世纪初期发生的现代科学革命,尤其是20世纪中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重新构筑了当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基础,而且再次根本性地改变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生产生活关系的这种深刻变化,也使得当代科技创新的研发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当代科技创新特有的创新研发形式。

那么,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哪些重要的创新研发形式?这些创新研发形式的属性和特征是什么?其一般逻辑结构和思维过程如何?显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会有力推动实际创新研发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将结合当代科技创新的具体案例,对当代科技创新的两种重要研发形式———创需型创新和延展型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揭示这两种创新研发形式的属性、特征、一般逻辑结构和思维过程,以期对实际的科技创新研发工作有所助益。

二创需型创新及其研发形式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某方面的需求,也必须是满足了人们某方面需求的创新才是成功的创新。从创新的视角来看,人们的需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的需求,即研发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明确地认识到某种产品尚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另一类则是潜在的需求,即人们尚未意识到的某种需求,这种需求往往是科技创新研发人员的创造引导出来的。第一种需求比较容易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和创新组织所进行的创新研发都是针对这种需求。其特征是:已经存在可以满足人们某个方面需要的产品,但这种产品还需要进行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要求。比如,通过创新,把人工连接的电话改进为程控电话、把电视机改进得更加清晰、更符合人的视觉特征、给计算机增加更多的功能、使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等等。这种创新虽然也很重要,但由于是人们普遍认识到的创新研发方向,而且创新研发的门槛较低,其创新出来的产品往往具有较大的可代替性,不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第二种需求是大多数人暂时尚未意识到的需求,需要研发人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是有待创新研发人员开发的需求。针对这种潜在需求的创新就是创需创新:先创造性地发掘人们的潜在需求,再针对这种潜在需求进行创新研发。创需创新研发出的产品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具有很大的持续发展潜力,不仅能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创造出具有独占性的市场,而且往往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创需创新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创新研发形式。我们以两个具体案例来阐释这种创新形式的实现方式及其重要意义。

案例一,西门子公司楼宇节能技术的创需创新。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进程,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构成城市的楼宇也越来越多地成为高大的“城市综合体”,大楼内部的供水、供热、供电和空调等越来越成为耗能巨大的庞大系统。据统计,全球能耗的大约40%是耗费在楼宇中。西门子公司的创新研发人员通过深入调研认为,随着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楼宇节能技术必将是潜在需求十分巨大的新型节能技术,尽管人们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需求。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楼宇节能技术的创新研发,随后创造性地研发出西门子GAMMA系列楼宇智能控制系统这项楼宇节能技术,并于1998年10月成立“西门子楼宇科技公司”,开始为客户提供楼宇节能的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由于当时人们并未认识到对这项新技术产品的需求,西门子公司根据这项科技创新的特征,采取了推展其创新产品的新方式:楼宇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全部由公司投入,客户不必承担任何费用,而楼宇进行节能改造后的节能收益则由公司和客户按一定比例分成。由于节能收益远大于进行节能改造的成本,公司和客户均能从这项技术改造中受益。运用这项创需创新技术和推展创新产品的新方式,其产品市场迅速建立起来,短短几年,西门子公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改造了近1万座大楼,节能总额达到10多亿欧元。[1]楼宇资源集成节能这项创需创新的研发,不仅把楼宇集成节能这项潜在需求发掘了出来、“创造”出了楼宇节能这个新市场,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门子公司度过了危机。

案例二,触摸屏手机的创需创新。作为移动电话的手机,是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1973年首先推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既然是无线的、可移动的“电话”,其基本构造当然就是拨号盘、听筒和话筒。早期的“移动电话”典型地体现着电话的这一特征。虽然后来有了显示来电的小屏幕,但很少有人想到把手机做成触屏式的。而当时规模较小的苹果公司经过深入调研发现,人们对全触屏产品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尽管遭到许多人对研发这种产品的质疑,但乔布斯坚信:手是人类最好的工具,实现全触摸操作的手机必然有巨大的需求。于是大力研发全触屏式手机等电子产品,终于在2007年研发出i Phone、i Pad等全触屏式电子产品。该型手机等电子产品一投入市场,即迅速风靡全世界。该项创新的效益,从苹果的股价迅速从100美元飙升至600多美元可见一斑。苹果公司的这项创需创新的成功研发给手机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手机市场风云变幻,重新洗牌。曾经的手机行业领头羊摩托罗拉、诺基亚等,由于没有及时意识到消费者的这种潜在需求,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迅速下滑。自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手机后,短短几个月,诺基亚的市值就下降了近700亿欧元。到2009年,诺基亚的股价已累计下降67%,并亏损5.8亿欧元。[2]46而苹果公司则以这项创新主导着全世界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利润和营业收入。据市场调查公司Asymco公布的数据,苹果公司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全部利润的73%,与苹果公司协作的三星公司占据26%,而其他所有厂商则只能去分割剩下的1%的利润。[3]16

上述两个例子代表的是不同类型的创需创新。第一个例子所创造的需要是此前没有相应产品的需要。节能是一种显性的需求,也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比如提高煤炭、燃油的燃烧率、提高热的利用率等等。但通过把一座楼宇内的供热、供水、供电、空调等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来达到节能的目标,则是此前没有过的。这种创需创新既创造出新的产品(相应的供热、供电、空调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等),也创造出新的市场(这种市场是由于这种创新而产生的)。第二个案例所创造的需要则是此前已经有产品占领的市场:此前已经有手机满足着人们的基本需要,但人们对此前的产品有潜在的不满意的地方,也就是还有对某种新产品的潜在需求。尽管这两种创需创新有所不同,但它们开展创新研发的基本模式却是相同的:

创需创新是创新研究的最高境界,是所有创新中最具原创性特征的创新。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人群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只有进行大量、充分的研究性调研,才可能真正把握人们的潜在需求;也只有充分了解某领域科技发展的状况,才可能成功地实现创需创新。所以,进行创需创新首先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西门子公司关于楼宇集成节能技术的创需创新,正是首先以其集团公司的中央研究院进行的大量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为基础的。此外,创需创新在许多时候还需要创新其新产品的推展方式,只有好的产品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适合这种新产品的营销手段,还要把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挖掘出来、培养起来。只有把这些方面协调一致,才能使创需创新真正获得成功。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科技高度社会化、社会高度科技化的当今时代,创需创新是当今最重要的创新研发形式之一。运用高度发展的当代科学技术,面向未来,针对人们的潜在需求进行创新,已成为当代创新研发的基本趋势。

三延伸型创新及其研发形式

所谓延伸型科技创新,即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开展以商业化应用和规模化生产为目标的后续创新性研究和开发。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和广度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越来越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一特征使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距离大为缩短,也使得直接基于基础研究来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为当代创新研发的基本趋势之一。科学的技术化,一方面表现为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操作,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科学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技术操作的产品。技术的科学化则主要表现为现代技术对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直接依赖:越是新的技术包含的科学知识越密集,高技术实质上就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当代科学技术关系的这一基本状态,不仅为延伸型创新研发提供了可能和基础,而且使直接基于基础研究开展创新研发成为当代创新研发的重要形式。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科学技术一体化虽然是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特征,但基础研究毕竟不同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无论是研究方式、研究内容,还是研究目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均有着实质性不同。这样,对基础研究开展延伸性的、旨在商业化应用的开发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也正是通过这种延伸型创新研发,基础研究成果才得以进入社会生产生活领域,而成为可应用的产品。当代的许多重大科技创新正是直接对基础研究成果开展延伸性的商业研发而实现的。

案例一,转基因技术的创新研发。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华生和克里克对DNA双螺旋结构及其分子构成的发现,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特定基因的分子构成以及相应基因和生物性状的关系日益明确地被揭示出来。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Waclaw Szybalski)提出重组生物基因以合成新的生物的概念,他称之为“合成生物学”。1978年三位生物学家发现了DNA限制酶,并研究了以之重组生物基因的原理。1980年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培育出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1983年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培育出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1988年美国科学家莫里斯(Kary Mullis)又发明了转基因操作的PCR技术。应该说,至此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基础研究已经完成。然而,这种研究虽然取得成功,但代价昂贵,根本不可能直接进入社会生产领域加以应用。必须在此基础上开展应用和开发性研究,才可能实现这项技术的社会应用。事实也正如此。在转基因生物基础研究刚刚完成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物科技研发企业,率先开展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很快,美国、德国、法国等也纷纷制定相关发展计划、成立生物技术研发公司,展开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2000年以后,随着各种转基因技术应用研发的不断突破,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也越来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20种植物已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植物,包括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番茄、马铃薯、油菜等,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已经成为人类食物的重要构成部分。[4]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基础研究虽然已经具有明显的技术操作的特征,但它仍然是基础研究,仍然不具有直接应用价值;只有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社会生产过程开展相应的应用和开发研究,才可能使之真正成为商业上可应用的技术。

案例二,光通信技术的创新研发。早在1880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就提出了用光来传播声音的“光电话”构想。1960年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激光器的发明和使用,一些科学家开始“认真”研究光通信问题。1966年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发表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述了利用光纤进行光通信的基本原理:把声音或图像变为电信号,再把电信号加到激光发射机上发出相应的光信号,通过带有包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把光信号传播到另一端的激光接收机上,把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尔后进入电话机或电视机复制出声音或图像。这篇论文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光通信的基本问题,但要真正进入应用,显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应用性研发。随后,美国的康宁公司、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日本的电报电话公司、日本电器公司等,大规模地展开了通信光纤和相应激光发射器、电光转换器的早期研究。1976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亚特兰大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1980年美国标准化FT-3光纤通信系统投入商业应用。1989年第一条横跨太平洋的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建成。如今,光纤通信系统已发展到第六代,成为最重要的通信系统之一。[5]光纤通信的研发是直接基于基础研究(关于受激辐射、激光器、光传播原理等问题的研究)开展应用型研发而实现创新的又一典型案例。

延伸型创新研发的基本模式图式如下:

关于延伸型创新研发的上述一般逻辑程式,需要指出几点。第一,基础研究成果往往是在实验室中“不计代价”作出的,一般只具有阐明制造原理的作用,并不能直接进入社会性应用。第二,制约基础研究成果社会性应用的技术环节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多个,需要解决多个技术环节的问题才能使之进入应用领域。如上述的光纤通信系统的研发,就不仅需要解决光纤的质量问题,还需要解决激光器的寿命问题、声图的光电转换问题等。第三,对制约性技术环节的创新研发往往需要涉及利用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原理,如上述转基因技术的创新研发,就不仅涉及生物学,还涉及化学、免疫学和物理学等学科领域。第四,对特定技术环节的创新研发并不是一劳永逸地完成的,生产出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产品后,往往还需要进行多次的持续创新研发。如光纤通讯系统的应用研发,从1980年投入商业应用后,不到30年的时间就已经进行了5代技术更新。

直接对基础研究成果进行应用开发研究而实现科技创新是当代创新研发的重要形式之一。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发展使基础研究越来越接近于应用开发研究,使基础研究的成果往往可直接成为应用开发研究的基础。科学与技术关系、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关系的这一变化,使得直接基于基础研究成果开展应用开发研究的延伸型创新研发形式越来越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重要形式。事实上,关注各学科领域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率先对基础研究成果进行应用性开发研究,甚至直接开展特定问题的基础研究以抢占研发先机,正在成为国际知名大型企业和工业研发中心进行创新研发的基本趋势。

四结语

科技创新是推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动力,正是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推动着当代社会和人类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对科技创新的基本类型和研发模式进行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社会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一向重视科技创新方法论的研究,取得了诸多重要研究成果,大大推动了科技创新的社会化开展。比较而言,我国关于科技创新哲学及其方法论的研究却极为薄弱,对于实际的科技创新工作、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社会的国家战略,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虽然2010年中国制造业已经以1.995万亿美元的产值,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我国工业由于缺乏创新能力,没有核心技术,产量大而利润低,实际上是大而不强。就连制造圆珠笔的核心技术也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中国圆珠笔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但我国的圆珠笔生产却是没有核心技术的“空心化”生产。我国出口一支圆珠笔的价格大约是0.5元到1元人民币,但在美国的超市可卖到1美元(约6.3元人民币)以上。而更残酷的是,中国企业获得的这1元钱中,进口的笔头、笔芯、技术和设备却占了大头,除去低廉的劳动成本后,企业的利润大约只有2分到5分钱。[6]至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手机、摄像机、汽车等高科技产品的情况,就更可想而知了。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就是要不断地通过科技创新,使我国经济社会以自主创新为基础而实现持续的良性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首要的工作当然是开展实际的创新研发。然而,基于当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大背景,基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特征,深入研究当代科技创新的研发形式和实现方式,也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种关于科技创新研发形式的研究,对于科技创新研发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确立正确的创新研发理念、开启创新研发的思路和途径,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我们通过对当代科技创新研发的具体案例的分析,提出并初步论述了当代科技创新的两种主要研发形式———创需型创新和延伸型创新,希望对当代科技创新研发形式的这种研究能够对实际创新研发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拉.德库汀斯.百年基业:西门子的机遇、困惑和梦想[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87-135.

[2]尤一.诺基亚的黄昏[J].新经济杂志,2010(11):46.

[3]郭丽君.国产智能手机能否赢得市场青睐[N].光明日报,2012-06-20.

[4]杨长青,等.植物转基因技术的诞生和发展[J].生命科学,2011(2):140.

[5]周靖.科学技术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6.

[6]郭丽君.中国离工业强国有多远[N].光明日报,2012-06-12.

延展生命的路程 篇2

其实,“运动赛跑”与“人生赛跑”是两种不同的心境,前者欲快速,后者求丰富。前者更明了直接,后者却往往难以言喻。固然,求速度不失其积极意义,然而,在人生中只拿着一路飞奔的尺度去评价,难免急躁心生,如冲刺后的精疲力竭,落入迷惘与空洞。“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应以平和之心去求索路之丰富与充实。

因求索一生的长远、心境平和及行路笃定坚实,他们达到了人生的峰巅。钱钟书与杨绛老人的一生实为不易。他们数历浩劫,几经流离。时间对钱、杨二老有限更稀缺,然他们终因心中满怀一份人生路程的求索之境,不骛于“赛跑的速度”,用漫漫时间刻出了有如《围城》《管锥篇》的创造,不慕于赛场边上的喝彩与掌声,用皓首穷经的经历走出了一生的长远路程。静思二老的“人生赛跑”,对人生的丰富的求寻不可谓是一种避世,而应是一种智慧。试比时下冲出象牙塔的作家们,有多少人在用快餐文学向利益的飞速快感献媚,真正能静心而治学以求深远之作的人鲜少了。钱、杨式的“人生赛跑”是行路,是耕耘,更是对生命的真谛的信仰。因行程而求索,故人生放慢充盈。

“路程”对于人生更有精神境界之味,坚于延展人生之路的人往往体悟深长,精神高尚。弘一法师临寂前曾书下“花开满径,天心月圆” 。思及大师一生数历红尘,由绚烂归至平淡,这便是一条长远的人生之路。然而,这“路程”与其说是遭际,不如说是追求,对人生精神高地的追求。如大师一样掸去时代加诸的尘埃,用一种肃穆庄严的态度去圆满内在的精神修为,这样的人生之途才可延展。虽生命短暂,但精神求索却令其漫长。由此观之,人生的路程应是精神内心之路,而非无知欢愉之路。

时下通病,多为“躁”字之谓:“急躁”“浮躁”“心急气躁”……其实质多为运动式的赛跑,一心求快,或在欲望之中作“精神的旅程”。众生多不清醒!须知:求速求快的是竞技,求实求丰的是人生;声色犬马,酒池肉林,是物淖,是人生路程的死巷道。真的人生大道,如前人之行,质朴无声,洗尽铅华。怀着对人生路程的求索,更是众生蜕变于浮杂一生的不二之途。

或如纪伯伦之言:“大地在沉睡,我们仍在行路。”当去求索、延展人生的路程了。

【高分解密】善于分析是本文最大的亮点:第二段对“运动赛跑”与“人生赛跑”的辨析,让人感到作者思想的凸显与缜密;第三段对“人生的路程应是求索一生的长远”的分析,让人感到作者思想的深刻;第四段对“人生的路程应是精神求索之路”的论证,让人感到作者思想的层进;第五段对“时下通病”的论证,让人感到作者的思想已经“照进现实”。另外,作者凭借积淀的厚实,选取了“钱、杨二老”与“弘一法师”的事例,选例典型,用例精当。(马俊强)

水墨的延展 篇3

此前,由于绘画艺术创作多是职业画师行为,对于水墨的实践,一般都是采用了工整细腻的画面处理模式进行的,这在《女史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经典图卷上都有清晰的体现。莫高窟千佛洞佛教壁画以飘逸灵动的形象和复杂多变的线条使人叹为观止。南宋梁楷的传世经典作品《泼墨仙人图》,这件作品一改绘画重工整不重写意、重工具材料的变化轻墨色丰富变化的特征,大胆采用“泼墨”这种酣畅淋漓的写意表现手法,在摈弃颜色的视觉感受前提下,以痛快的大团墨色,在逸笔独舞的意境当中创造出水墨的崭新气象。

画面中憨态可掬的敦厚长者,闲适洒脱、袒胸叠腹、如仙翁般的造型符号,记录了传统水墨语言的突破。就水墨人物的表现而言,这件《泼墨仙人图》就像天外神物,似乎毫无预兆地降临人间,开创了中国水墨人物另类表现的辉煌成就。

外国绘画艺术当中,古埃及的墓室壁画,古印度阿旃陀洞窟彩绘造型的基本材料,仍然是由水墨构成。在已经成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当中,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都大量采用水墨这种简单又变化丰富的表现语汇,绘制了大量的手稿和人物形象。

水墨的广泛使用,尤其是水墨和艺术思想高度统一以后,我国的绘画艺术,除了在创作构图和表现手法方面,总结了完备的样式与形象符号。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水墨的表现语言上面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式”印记。其中留下深刻记忆的无疑是宋元以后异军突起的“文人画”表现方式。

伴随着文人士大夫阶层进入绘事当中,中国以专业画师为主体的“院体画”迅速走向没落,新兴的以写意“意笔”、“借物抒怀”为主的作画方式成为主流。绘画走向另一重要方向,那就是注重对笔墨的领悟和深度发掘。

“笔墨”其实包含了技能和品性这两方面的综合结果。国画讲究“神品”、“逸品”、“妙品”与“能品”,这些都是对技巧精神领域的感性评价,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绘画主流意识和审美评判的核心认识。除此之外,形成画面的最高境界无疑是“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对艺术作品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等等,这些大多重在“领悟”和“感觉”方面。而对于形式展现的视觉效果,必然是由“笔墨”的老辣来演绎和展示的。

文人特别擅长“诗词歌赋”和“畅怀书写”,这些必然成为区别于以往纯绘事创作的外在表现样式。如果再加上对印学,也就是治印和篆刻的表达,“诗书画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些内容在绘画领域全面绽放,使中国绘画重在写意,西方绘画重在写形的认识方法得以形成。

笔墨和“水墨”有什么区别呢?

上面说过,笔墨是国画“品”、“能”的综合说法。对于传统国画来说,评价作品多在笔墨的范畴。对一件艺术作品,如果肯定了其笔墨表现,几乎就等同于对艺术家和作品的全面认可。相反,如果否定了作品的笔墨,也就是对其艺术表现能力的否定。石涛谓之“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一代山水画宗师在长期的笔墨实践当中,不断求索事物的变化之源,面对自然物象有感而发的体悟之语。

以吴昌硕大写意为表征的“海派”艺术成为近现代中国绘画重笔墨功夫,强调“神韵”和“味道”的重要代表。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直接从自然当中,从生活当中汲取营养。“生活”成为当代中国画艺术探索实践的重要命题。赵望云先生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率真地把传统和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鲜活生动的隽永画卷,并影响到同样对表现生活充满热忱的一批同道,开辟了新中国立足西北地区,从生活当中汲取营养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画派——“长安画派”。中国当代绘画艺术重视在笔墨当中寻找情趣,从生活当中发掘素材,坚持对自然的感悟与表现,使当代中国绘画的艺术创作道路异军突起、流派纷呈,笔墨成为引领时尚和潮流的重要认知方式。为了在已经相对成熟的绘画造型方面形成突破,上世纪80年代,由李小山提出的“中国绘画已经走向穷途末路”的说法掀起轩然大波,各方观点轮番上阵,各展所能。

水墨向何处去?笔墨怎样诠释?众多美术评论家和画家的广泛思考与参与,直接造就了“新水墨”模式的展示和蜕变。无论是当年新意象表现的谷文达还是倡导材料新法的刘国松,都试图从不同方面实践“中国画”新语言的重新建构。艺术表现手法与形式语言呈现出丰富的变数。纵肆恣显的水渍墨趣,往往借助对渗化与“积”、“破”的万千变数尽情展开,墨色的铺陈则更多地通过“控制”,在“中墨”这个有限的色彩空间游曳。“水为墨之魂、墨为水之魄”,两者相互依存,充分显示水墨这个艺术精灵发自深层的自信和张力。

新的水墨表现法则一改以往的国画程式化面貌,使载体从古法演进到新意的萃取。但这一切又和造型功力与新思维的表现联系在了一起。无论是传统笔墨还是新的水墨拓展,追究其精神本质还在“改良”和“创新”这二个不同的变数当中展开。我们常常戏谑地调侃“不能自己抓着头发离开地球”,直观当今变化莫测的水墨新语汇,传统的印记仍然保有其稳定的基础,中国绘画张弛之道和固有的笔墨语言,并没有从根本上失去光彩。那些不断抨击传统绘画模式的新新画家,正在通过个性化的追求和今天比之以往更加开放的外部环境,在借鉴西方现代绘画理念和表现方式,深刻挖掘自身艺术品味的道路上执着而艰难地前行。

设计延展与交叉 篇4

近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融合,工业设计的发展呈现了更加多姿多彩的局面:交互设计、用户研究、可穿戴、智能硬件等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已经是一种趋势所向。在这种趋势下,如何把握和坚守经典工业设计赖以支撑的产品设计领域,似乎成了一个业内关注却又回避的敏感话题。

科技的进步必然会推动设计的延伸与拓展,同时,这种延展也会带来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甚至衍生出更加細分或优化的设计领域。当下以交互设计为代表新兴设计领域的繁荣恰恰是这种细分和优化的结果,是科技与社会进步过程中对工业设计活动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同时也是传统工业设计在“趋势”引导下与互联网、生物智能等先进科技融合交叉的体现。在这个时代,“大设计观念”已经势之所趋,这在近期更新的国际工业设计组织命名与定义中都有明确体现。从理论回到现实生活,依托推动经济、改善服务、惠利民生这样的宏伟背景,任何细分和优化的设计领域都有可能迎来自己的春天,同时也会为曾经孕育她们的母体——工业设计,带来更加广泛和耀眼的收获。

设计的目标是一致的,领域的差异只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不同而已。基于此,现代设计的探索和人才培养,更应跨越传统观念禁锢的藩篱,在更多的新领域进行尝试,与更多的先进学科交叉互补,汲取养分,在不断的丰富修正中发展和完善自己。当然,无论将来工业设计以怎样的形式或领域存在,我们都很期待,因为那必定是一种时代的选择,另—种设计的涅磐与蝶舞。

海绵城市落实&延展 篇5

首先,城市人民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和“指挥者”角色。

统筹协调规划、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分解和明确各地块低影响开发主要控制指标,并通过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编制及实施,具体落实建设任务。

其次,相关从业人员要扮演好“设计者”和“建设者”角色。

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落实各层级相关规划中确定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建设。低影响开发设施应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再次,低影响开发设施维护运营单位要扮演好“养护者”角色。

要做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管理,保障设施正常、安全运行。要配备相应的监测手段对设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设施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最后,社会公众要做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

社会公众可因地制宜“创造”各类低影响开发的新模式、新技术,如在房前屋后建设各类雨水花园、绿色阳台、微型湿地、屋顶菜园,建设成千上万的“海绵社区”、“海绵校园”、“海绵公园”应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普及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的理念,让海绵城市建设蔚然成风,成为一种自发、自觉、自愿:的行为。

在海绵城市的“延伸”角度,海绵城市建成后能够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邵益生表示,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如,通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可以明显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为更多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开放:延展“校本课程”的张力 篇6

为了更好地使用这套校本教材,并形成“ 校本课程”,北小语文老师们几易其稿,制定了翔实的《“ 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 明确了使用的时间、方式及内容。 大家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落实了各年级的“ 必读、选读篇目”及“ 必背、 选背”篇目,既保证每个孩子读有所获,又留给他们一定的弹性学习空间,更给每位语文老师留下可发挥的教学空间。对于儿童文学, 我们鼓励学生海量阅读, 以激发兴趣为主;对于国学和古诗, 我们借助活动让学生“ 熟读成诵、不求甚解”,以积累丰富为主。

“ 校本课程” 时间, 弹性又轻松

1.晨读 ———书声琅琅, 朗朗乾坤。

清晨, 漫步于北小校园,你会被朗朗的读书声吸引,这儿是“ 人之初,性本善…… ”, 那儿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定睛一看,北小的孩子们正手捧一本书在那儿摇头晃脑地朗读、吟诵。 清晨的阳光斜射到课桌上, 你会感觉那一刻非常神圣,书籍是美的,读书的孩子更是美的。

2.默读 ———静谧美好, 持续不断。

午餐后, 北小的校园静悄悄,偶有鸟儿低鸣几声,此外皆是孩子和老师们翻阅书本的声音,他们聚精会神,徜徉书海,乐不思蜀。 每天的这个时候,是北小的“ 持续默读”时间,此时此刻,书籍仿佛有了魔力,让师生不愿离开片刻。

3.课内 ———情智语文, 别样课堂。

“ 情智语文课” 是北小每周一节的特色语文课,成为了师生精神的家园。 语文老师办法多, 他们或组织学生们进行辩论,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或指导学生们吟诵诗词,字正腔圆;或带领学生排演情景剧, 有模有样;或给学生们推荐阅读, 身心入境; 或指导学生读写结合,书写华彩文章……

4.课外 ———亲子共读, 书香家庭。

不仅北小的师生爱读书, 北小的家长们更是一个个“ 读书人”,课外的时光大家争相阅读学校推荐的优秀儿童文学, 亲子共读、 共学、 共创“ 书香家庭”。

“ 校本课程” 课堂, 快乐又深刻

在北小,老师们既重视学生的阅读数量,更注重学生的阅读质量,力图在“ 情智语文课”上让起点高些、容量大些、节奏快些, 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沐浴更多的经典内容,这里的课堂异彩纷呈!

1.国学诗歌———亲近经典, 熟读成诵。

孙双金校长率先开设了多节校本教材经典课堂,给所有的语文老师做好示范。他上国学课“ 儿童学《 论语》 ”,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走近孔子和《 论语》 ;他上图画书《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学生们沉浸在一只猫的世界中,久久不愿散去;他上卡尔维诺的童话《 幸福人的衬衣》 ,学生们在课堂中感受到了幸福的真谛;他上《 走近李白》 ,所有的学生都被李白的诗歌深深吸引;他上《 思乡组诗》 ,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让学生们为之动容; 他上 《 儿童诗》 ,富有童趣、幽默的课堂让孩子们诗情飞扬,瞬间都化作了妙语连珠的小诗人……

朱志林老师对古诗教学情有独钟,他为学生们上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等杜甫的系列诗。 课堂中他借助古诗营造意境,将“ 安史之乱”的历史画卷徐徐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孩子们对那段历史、那个诗人、那些诗作有了深刻的认识。

2. 儿童文学———激发兴趣, 展现树林。

“ 拉卡纳姆因弗拉马瑞! ”学生们正拿着笔当魔法棒,在课堂上有模有样地练习咒语呢!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吴静老师把“ 哈利·波特”请进语文课堂中来了。 吴老师为孩子们开设了 《 哈利·波特与我们》 系列语文课外阅读课,这些课,仿佛魔法一样,让孩子们着迷。 孩子们天马行空,奇思妙想,妙笔生花,相信以后一定会诞生更多的想象大师。

朱萍老师是玩转“ 绘本”的高手, 她创生了“ 绘本作文”系列,将一本本乍看很简单的绘本上出了新意, 让孩子们在阅读、 赏析绘本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习作练习。在朱萍老师的课堂上, 孩子们趣味盎然、流连忘返。

我们力求在指导儿童文学的阅读中,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能照见整个“ 儿童文学的树林”,拥有更大的阅读视野。

“ 校本课程” 活动, 丰富又精彩

北小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在“ 校本课程”中亲近经典,丰富自己。

1.“ 娃娃国学院”的风景。

娃娃国学院中汇集了各班推选的喜爱、擅长国学的同学, 由他们担任娃娃国学院的小院士。 每年由娃娃国学院承办学校的“ 孔子文化节”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互赠国学书签、 制作国学小报、排演诵读节目, 国学学习在学校蔚然成风。 与此同时, 国学小讲堂也会向全校师生开放, 国学专家将在这里传经送宝。

2“. 小诗人”走来了。

北小的娃娃喜欢诗词歌赋, 五年级的一个学生说:“ 与《 喜羊羊和灰太狼》 相比,我更喜欢读读诗词! ”这样的孩子在北小不在少数,诗词已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元素,因为每天都能沉浸在诗词优美的意境中。 每年,北小都会举办全校性的经典吟诵大会,届时,全校总动员,人人参与。 东南大学的礼堂上空,时常回响着北小人抑扬顿挫的吟诵声。江苏省“ 中华诵·我与经典有约” 启动仪式在北小隆重举行时,北小学生的经典诵读表演给所有嘉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好书“ 漂流”起来。

《 逃家小兔》《 鲁滨孙漂流记》《 城南旧事》 ……一本本好书像被施了魔法, 它们自己会漂移。北小一直倡导“ 读书漂流”活动,让好书流动起来,让孩子们分享读书的乐趣,全班、全年级共读一本书。学校图书馆定期更换新书,每个班级内都设有班级图书角,孩子们随时随地都有好书可看,读书之风盛行!

4.相约“ 童话节”。

《 龟兔赛跑》《 不一样的卡梅拉》《 灰姑娘》 ……一个个经典的童话故事,被北小娃娃们搬上了舞台,他们身着华美的演出服,有模有样的表演常常引来阵阵掌声,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如此精彩, 最欣慰的还是老师和家长们。

5.作家“ 面对面”。

郑渊洁来了, 梅子涵来了,金波来了,方素珍来了,祁智来了,沈石溪也来了……一位位儿童文学作家,纷纷走进北小的校园,和孩子们倾心交谈,能够和自己崇拜的作家明星见面,孩子们兴奋不已,奔走相告。

《 12岁以前的语文》 校本教材已经使用多年,孩子们的变化是喜人的, 他们一个个出口成章,腹有诗书气自华。 很多北小孩子升入中学后还获得了中学语文老师的盛赞:北小的学生文学底子厚实,学习语文更加如鱼得水!

北小的“ 娃娃诵读队”远赴新加坡参加国际中小学华文诵读大赛总决赛获第一名,去台湾参加全球华文诵读大会荣获“ 孔子奖“” 荀子奖”的殊荣。 在台湾期间,北小娃娃还担任大会的领诵,广受好评;同时,北小娃娃们还应邀前往佛光山,为星云大师表演国学诵读,并给星云大师赠送小礼物,星云大师也盛赞北小娃娃诵得好。北小娃娃还多次荣获南京市“ 美诗文诵读”比赛一等奖。 孩子们不仅喜欢诵读,还喜欢创作,一个个小诗人、小词人从这里走出来,在江苏省举行的小学生诗词歌赋创作中,北小的孩子摘金夺银,学校还多次获得“ 优秀组织奖”。

语文课堂的诗意自觉和延展 篇7

一、语文需要诗意的介入

回顾我们的成长历程, 屈原、杜甫、李白、王维、普希金还有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 涵养了我们性情, 培养了我们的正义感, 给了我们诗一般的对美好追求的启迪。

中国的历史也是诗歌的发展史, 从孔子时代的“不学诗, 无以言”, 到以诗律为主的科举考试;从民间以读诗懂诗作诗为荣的风尚, 到佳作纷呈的诗歌鼎盛朝代, 无不说明诗歌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诗歌不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描绘的景象, 发现古人的智慧, 而且能开阔我们的眼界, 丰富我们的内心。语文课堂不能弃如此丰富的人文资源于不顾, 剥离历史人文的语文是苍白的, 语文课堂应该给人如诗般的感觉。

社会上对语文教学的诟病由来已久, 人们把社会阅读氛围的单薄, 良好阅读习惯的缺失, 甚至人文精神的衰落, 都归咎于语文教学。扪心自问, 我们有时确实充当着尴尬的角色, 我们宣讲着语文, 却成为语文学科最大的掘墓人。用课堂唤醒阅读的兴趣, 激发人的诗意情怀, 扭转目前把考试作为唯一追求的教学活动, 让语文的课堂激荡诗意, 应该是我们“语文人”的内在自觉。

二、语文课堂应追求诗意

◎语文课堂能否充满诗意, 更多◎◎取决于教师能否有诗意的自觉。

社会对人文精神的渴望, 要求我们当仁不让应对此有所担当。如果把语文仅当作迎合考试的傀儡, 把语文课变得现实而功利, 那就无法规避一个结局:教语文的人, 在葬送语文的前途。语文只有回归自身的开放性, 人文性和诗意美感, 才会让学生保持对语言文字的热情, 让语文如醇香的酒, 历久弥香, 这应该是每个教师首先要面对的。教者应有追求诗意的自觉,

语文教师, 必须正确定位语文学科的价值, 必须有较强的阅读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社会经验和情感体验。只有这样, 才能以较高的眼界和更宽的视野来解读和处理教材, 才能让课堂的深度和广度有突破, 才会使课堂多些情趣和思辨。要做到这些, 教者应有丰富自身素养的自觉, 有打造诗意课堂的自觉。

像执教《罗密欧与朱丽叶》前, 教师应深入了解重要的情节, 理清人物的关系。授课时,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作讲解;朗读时, 凭对人物性格的解读, 还原人物的语气;还可以扩展相关故事情节, 或结合自己的阅历介绍类似的故事。采用可能而有效的方式为教学增添诗意的审美感受, 调动学生的兴趣, 使教与学变得轻松愉悦。

三、诗意课堂的自觉创设

要想有一个诗意的语文课堂, 教师要运用诗意的语言组织教学, 创造诗意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唯有这样, 才能展现语文课堂的诗意美。语文对课堂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 除了准确之外, 还要生动有韵味。要想语言富有文采, 教师就必须夯实文字基础, 丰富自身的知识。如果语文老师才华横溢, 妙语连珠, 学生也定会充满激情。罗曼·罗兰说过“要想播撒阳光在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充满阳光。”

苏教版教材中有大量插图, 可以依托这些元素, 发挥能动性, 创设诗意。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增添学生阅读的兴趣, 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登高》一诗配制的杜甫的画像, 运用白描的手法, 勾勒出清瘦而潦倒的杜甫形象。那瘦削的面庞, 愁凝的眼神, 简朴的衣着, 足以让我们体会到诗人的处境和心境。花费少许课堂时间, 跟学生谈谈这幅画像, 交流这幅画作给人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何尝不会获得更多触动和感悟?

借助相关资源, 丰富教材内容, 也可以营造诗意。教学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 她总是依托一定的时代, 依托有着特定经历的作者。把她放到原来属于她的坐标中去看, 我们才会体察更多。执教李贺的《天上谣》时, 为了更好地了解李贺的传奇经历, 可以让学生阅读李贺的轶事传闻, 如“负囊投诗”“临死前绯衣人接引”等, 进而让学生真切感知李贺的执着和神话般的才气, 这对理解课堂的主体内容大有裨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增添教学诗意美。如王实甫的《长亭送别》, 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幻灯片, 用古筝乐《送别》作为教学的背景音乐, 结合精美的幻灯片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 使师生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会。之后还可以教学生这首词的唱法, 这不仅会增添课堂乐趣,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首词的印象。

四、诗意课堂的延展

课堂内的诗意, 多是从感官上让学生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 我们姑且称之为浅诗意。作为人文学科的执教者, 我们的目标不应该仅止于此, 社会对我们的期待和需求也远不止于此, 所以我们应有更高远的目标, 期待这诗意能够超越课堂, 得到延伸、深化, 甚至成为永恒的存在。即从让学生感染陶醉的感官浅诗意, 深化到能涤荡学生性情, 进而提升其境界, 改变其思想行为方式的深诗意。

如学生赏析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时, 透过作者犀利变幻, 富有气势, 满怀正义的语言, 我们感知到作者的人格品位和价值观, 参透了她对世间丑陋现象的态度, 看到了她果敢的行动。我们感动于她的尖锐、勇敢、直率。而课堂教学不应止于此, 还应该引导学生把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跟当下的社会现象进行对接, 从而把课堂从对文本的欣赏和作者的赞叹, 引导到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丑陋的鞭笞上来, 让学生能明辨是非, 能催生抗争丑陋现象勇气。学生改变了, 这个世界就改变了, 那语文的功德岂不无量?

企业员工职业延展度问题研究 篇8

延展的意思就是延长、伸展、扩展之意。延展度可以理解为在某个领域内向广度和深度的延伸。员工职业延展度就是指员工专业技能、人脉资源、工作和社会经验、职场能量等一切与员工职业有关的职业能力的扩展和延伸。职业延展度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要素:

1.硬性技能维度。硬性技能是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硬性技能是可以拓宽深度和广度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实效性和动态性特征, 它们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发生革新, 员工如果没能及时拓展和延伸专业知识和技能, 将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所以, 硬性技能直接影响着职业延展度。

2.软性技能维度。软性技能是指人的潜质和能力, 如情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谈判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软性技能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需要。

3.职场能量维度。职场能量包括两方面, 一是常说的经验, 即从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做人做事的方法, 二是员工在职场中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气质、眼光、胸怀、直觉等无法用“经验”来代替的东西。职场能量对于在职场中的每一位人士都非常重要, 当代职场的压力越来越大, 大多数员工面临职场危机, 员工每天在高压环境下势必会造成身心疲劳、精力耗竭等消极的状态。

二、影响员工职业延展度的因素

1.职业发展“天花板”。天花板现象是指在干部成长过程中, 大多数人达到一定级别后, 晋升空间便会越来越小, 从而在不同阶段遇到自身仕途的“天花板”的状况。新、老员工的职业规划经常发生冲突, 一旦出现新员工能力出众, 对其地位造成威胁, “老”员工往往就会抱成一团, 共同打压新员工, 人为制造的玻璃天花板限制了新员工的发展。2012年调查报告中中国内地的女性高管比例为25%, 而2011年的调查结果34%, 性别的歧视也制造了职场中的“天花板”。当然, 员工遇“天花板”效应也有一些客观的原因—员工自身的职业延展度没有达到企业设置晋升的硬性条件。要破除“天花板效应”, 员工必须丰富自身的职业资源, 通过有效投入, 突破人为的或者客观存在的“天花板”, 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2.职业稳定性差。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后, 社会上待业人员增多, 求职竞争愈演愈烈, 员工跳槽, 频繁换工作现象大量存在, 原因何在?自由竞岗过程中, 职业能力突出的才能得到HR亲睐, 员工职业延展度一直停留在一般水平, 自然就会面临升职就业危机、方向危机、饭碗危机、定位危机, 直接导致员工被跳槽, 频繁换工作, 职业稳定性差。2012年, 1.94万名接受调查的职场人士中, 已经有29.93%的人完成跳槽, 同比2011年多出7.6%, 还有47.96%的职场人士表示自己有跳槽的打算。

3.职业心理安全感低。职业心理安全感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个人职业危机;另一个是个人的职业发展被限制。“天花板现象”导致员工晋升渠道不畅通, 员工自我成就感和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 员工职业心理安全感偏低;就业危机、方向危机等使员工职业不具有稳定性, 处于一种失业、无序的恐惧之中, 无法投入到工作中, 每天患得患失, 职业心理安全感偏低。引起“天花板现象”、职业的不稳定性也是因为员工在企业的硬性技能、软性技能、职业能量达不到岗位或者晋升要求。所以, 员工职业延展度低直接会引起员工的职业心理安全感低。

三、员工职业延展度低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1.企业高层人才缺乏。高级管理人员职位空缺在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位居前三, 北大国际MBA对房地产行业高管人员的调查显示:副总裁、副总经理系列人员流失率达54.3%, 一级主管流失为66%。高管人才的缺乏归根结底是因为复合型应用高端人才的缺乏。在企业中, 大部分员工由于自身的职业能力局限, 从事的都是中低端事务性工作。提升企业员工职业延展度, 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内部晋升的方式填补企业中一部分中高端职位的空缺。据《北京晨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 即使开出“普通工程师年薪38万元、主任工程师年薪90万元”的高薪, 也未必招得到人, 高级技术人员也存在很大职位空缺。

2.企业人员流动率大, 人才队伍不稳定。企业内部骨干人才流失, 带走了企业的知识、经验及其它资源, 遗留下来的是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 使得其他员工也随之频繁“跳槽”, 企业进入一个“招聘—流失—再招聘”的恶性循环中, 加大了企业的人才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员工进入企业起初是看中企业提供的某一项东西, 比如说工资, 随着员工在企业的硬性技能的增长和职场能量的储蓄, 员工会追求更高的个人目标, 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的管理让员工在企业中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可, 员工很快就会跳槽, 特别是新生代群体。DDI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 年龄介于25~30岁的雇员, 在一份工作上的平均任职时间1~2年。前程无忧2013年发布数据显示企业85后员工离职率为21.9%。

3.增加企业的心理成本。企业心理成本是指由于员工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所造成的企业利益的损失, 它是一种无形的成本, 被很多企业管理者忽略。员工职业延展度低, 会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能岗不匹配, 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会感觉恐惧, 向阳生涯对182名职场人士进行调查, 有57%人表示面对办公室里的冷暴力倍受压力, 难以负荷就会选择辞职离开。这些消极的情绪都会在员工从事的工作中得到体现,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虽然在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的改革, 但是企业利润仍然存在上不去的“奇怪现象”的原因。

四、解决员工职业延展度低问题的对策

1.把握好招聘关。有最差的员工, 只是没有把员工放到是适合他的岗位上。在用人的第一关—招聘, HR就应该把好关, 提高人才留用率。可以把职业延展度的三个维度细化成一些聘用、选拔员工的关键指标, 在人才进入企业的时候就对员工的硬性技能、软性技能及潜在的职业能量和对应的岗位进行一个初步的匹配, 减少员工进入企业后因职业延展度而造成的一系列不稳定性问题, 增强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度。

2.增加内生知识与经验的培训, 提升职业延展度。在全国1.4亿城镇企业职工中, 技术工人为7000万人, 60%以上的人技术水平属于初级, 其中高级工只占3.4%, 安徽省合肥市做的问卷调查显示, 71.3%的被调查者对专业技能培训有需求。每个企业都希望用最低成本让员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地不断发展, 企业道德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现代企业将培训纳入了企业发展的目标。虽然培训次数、种类在增加, 但是员工通过培训还是停留在0的状态, 企业培训更多地是以一种员工福利的形式呈现。企业培训应将硬性技能、软能力和职场能量纳入培训内容, 把互动训练、沟通技巧、客户服务等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提升性的内容添进去, 真正让员工增加内生知识与经验, 增强终身就业能力。

3.全方位关注员工职业心理健康。资料显示, 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员工的心理健康直接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成为一些企业的心病, 48.6%的职场人表示压力很大, 44.4%的职场人表示压力处于一般状态, 完全没有压力感的职场人只占7%。企业应当全方位关注员工职业心理健康, 做好EAP计划, 开展心理咨询辅导, 构建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机制, 关爱员工职业心理健康, 从心理层次上帮助员工提高员工幸福满意度。

4.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员工想在什么样的企业发展、通过什么方式发展、发展的目标是什么等这些都是要经过准确规划、严格实施的, 员工只有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才会为了这个目标去准备。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全面分析了解自己在某个领域内的硬实力、软实力及具备的职场能量, 增强职业竞争力, 做好职场风险的防范, 发现新的或者更好的职业机遇。

摘要:现代职场竞争愈演愈烈, 员工在企业中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逐步增加, 职业延展度问题在职场中慢慢地被提及, 但很少有人系统、深入研究此类问题。本文整理了大量关于职业延展度方面的信息, 分析怎样对待职业延展度低的问题, 希望给企业和职场人士带来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职业延展度,硬性技能,软性技能,职场能量

参考文献

[1]王鉴忠.培训:重视员工心理资本开发[J].人力资源, 2010 (09) :36─39.

[2]陈文.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J].改革与开放.2010.

[3]曹德骏.比较管理学科的发展问题[J].比较管理, 2010 (2) :12-22.

[4]李素朵, 张宾.浅析职业生涯规划[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 2009 (4) .

直联互通 纵向延展 篇9

延庆县人民政府、北京奥促会主要领导,丹麦驻华大使馆商务官员,几十家品牌展商及经销商,多家媒体记者出席了发布会。

据发布会消息,本届展览面积达10,000平方米,预计将吸引百余家中外知名厂商和来自15个北方重点城市约2,000名经销商参加。展品范围涉及运动型自行车、城市自行车整车及零部件,骑行服饰、装备、户外用品以及运动食品饮料、专业媒体、车友俱乐部等。博览会同期举行的第三届北京自行车文化节,也将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骑行文化,普及大众绿色骑行。

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长郭文玉出席发布会并作了发言,郭秘书长表示中自协将通过自行车文化节达成专业市场与自行车文化的直联互通,更好的宣传骑行文化,普及绿色骑行,弘扬低碳环保理念并助推自行车产业升级,同时大力支持北京国际自行车博览会的经营推广。

博览会的主办方豪思国际总裁叶迅在发布会上对博览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预告和发布。博览会突出“前沿、专业、国际化”的特点,多方位展示国际新品和流行趋势,关注行业最前沿话题,增进专业领域的产品推广、技术探讨和贸易交流,是自行车产业制造商发布新品的最佳场所和完善品牌经销体系的有效通路。

本届博览会的另一大特点是打造中国北方专业自行车经销商的服务平台,在展会期间增设教育讲座、知识培训及高端论坛,将涵盖前沿技术应用、成功营销案例分享、消费者沟通方式拓展、传统车店转型、新媒体推广等内容,为经销商搭建至关重要的学习交流系统,提升品牌行销力。

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秘书长贾刚针对文化节作了详细介绍,他认为此次将专业贸易展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实现共同展示,相互促进。文化节将以“风尚秀、品牌廊、展中赛、新品体验、骑游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自行车企业与直接消费者的亲近,推动低碳绿色的健康出行与生活方式。

据了解,以本届博览会和文化节为基础,打造中国北方“自行车生态圈”是最终目标。生态圈不仅仅是厂商、经销商、用户之间的产品运转,还要通过骑行产品、骑行者、骑行文化形成对时尚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扬。并且,作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大经济圈的中心,依托于北京更能实现在专业自行车领域的经济、产业、政府、企业之间的资源嫁接和信息流通。另外,也会围绕市场需求提供专业的营销、策划以及产品分析、消费者洞察等服务。力求用3-5年时间,通过对行业圈、文化圈、产业圈、市场圈的层级建设,最终打造一个完整的“自行车生态圈”,形成专业自行车领域的垂直整合与纵向延展。

2014北京国际自行车博览会暨第三届北京自行车文化节得到延庆县人民政府和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的大力支持。延庆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先忠出席此次发布会并作了讲话。延庆县一直十分重视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大型赛事的举办,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也被北京市领导明确指出“适合发展自行车骑游运动”。近年举办的北京市民环延庆妫河绿色走廊骑行活动、北京妫川自行车骑行比赛等活动、北京国际自行车骑游大会等均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李县长表示,作为支持单位,延庆将为2014北京国际自行车博览会暨第三届北京自行车文化节提供坚实的设施基础和资源保障,为活动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大力推进产业合作升级,并持续推广和普及低碳绿色的自行车文化。

现代自行车骑行是一种公认的耐力性有氧运动,而随着对世界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自行车所代表的低碳环保生活方式也受到更多推崇。近年来,国内运动自行车市场每年增幅超过30%,自行车品牌和品类急剧增长。北京具有发展自行车运动的天然条件,国际交流频繁、新事物接受度高,需求群体集中且消费力强,环山多山的自然地貌,都使北京在自行车运动发展方面势头强劲。目前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受到国内外专业自行车品牌的更多重视,均加大渠道和市场布局,以求在新一轮骑行运动中占得先机。

2014北京国际自行车博览会吸引了美利达、捷安特、富士达、航轮、UCC、LOOK、创酷库、河北欧耐、CUBE、摩杰罗克、康园、CANNONDALE、BH、GHOST、MARMOT、FOCUS、KONA、闪电、Scott China、HAIBIKE(排名不分先后)等知名品牌的高度关注。多家厂商代表出席了发布会,捷安特、美利达、GHOST、MARMOT、闪电等作为展商代表在发布会上作了发言,他们表示非常期待此次博览会暨文化节的模式创新与专业服务,认为能很好的促进自行车行业交流与市场发展,对拓展北方渠道也极具价值,并能有力推进骑行运动和低碳生活的普及。新闻发布会现场,博览会暨文化节承办单位中自协下属企业海兰基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赵克旺总经理、北京豪思创艺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会展总监孟繁涛与十余个品牌展商进行了签约,为博览会和文化节的顺利举办夯实了基础。很多经销商也对展会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与参会展商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度洽谈。

延展保证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篇10

1 延展保证及其价值

1.1 延展保证的内涵

基本保证和延展保证是产品保证的两个方面, 基本保证由产品制造商提供;而延展保证是在基本保证基础上扩展出来的保证, 其承保主体除产品制造商外, 还可来自维修服务商、销售终端或专业的延展保证服务企业等企业。延展保证需要消费者付费购买, 只有购买了延展保证的用户才能在限定的保证期限内享受相应的保证服务。延展保证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基本保证是制造商为确保产品功能正常发挥所提供的, 且是免费的服务, 这是两者的关键区别所在。

保证政策是产品保证服务展开的依据“, 保证起止期限”“、保证服务措施”和“保证覆盖内容”是保证政策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在延展保证合同中加以明确。保证起止期限一般由使用时间、使用程度和使用频率等参数来决定, 产品延展保证期限一般在基本保证期结束后开始的, 也可以在基本保证期限内对未保证零部件或对有保证的零部件提供扩展性服务。常见的保证期限有使用时间来决定的一维保证, 这种保证期限常见于家电类产品;汽车实施的是二维保证, 用购买时间和行驶里程来进行限定, 如3年60000公里享受保证服务, 对于3年和60000公里可以规定其中一个到期保证即终止, 也可规定两者均满足条件保证才终止。保证措施主要是对故障产品提供免费更换或维修服务, 或者按一定比例分担更换 (维修) 费用[1,2]。保证措施是影响保证成本的关键因素, 进而影响延展保证价格。因此, 在购买延展保证服务时购买者必须明确提供商的服务措施。对于故障产品采用免费更换服务措施的, 若产品更换后延展保证期可以重新计算的, 则称该保证是可更新保证, 否则是不可更新保证[3]。保证覆盖内容注明了产品组成部件中哪些部件是在保证服务内, 各部件享受什么样的保证服务, 目前对于保证内容消费者还难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1.2 延展保证的价值

延展保证服务是一种服务契约, 对服务提供者、消费者、行业及社会均有益, 可实现多方共赢。第一, 延展保证是一种高利润回报率产品, 可为提供商带来优厚利润。国外汽车延展保证实践证明, 其利润率超过30%, 远远高于汽车制造商的单车利润率。第二, 延展保证是一种风险防范性产品, 可使消费者放心地使用产品, 降低其财务风险。在延保期内承保者负责对产品进行维修和保养, 降低产品使用中失效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使用风险或外部高昂的维修费。第三, 延展保证有助于理顺行业关系, 推动我国产品制造、销售与维修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当延展保证销售价格确定后, 延展保证供应者只有不断提升维修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才能获取更多的利益空间, 延展保证有利于督促维修服务行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第四, 延展保证有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实现可持续发展。产品维修服务中的不良维修现象比比皆是, 如对产品故障的过度维修或不足性维修, 这些“非诚性”维修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成本, 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延展保证下服务提供商为争取更多赢利会对预防性养护、维修等进行科学规划, 避免不当维修, 促使产品和备件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提升了社会福利。

2 延展保证提供商的来源及市场潜力

延展保证服务的承保、销售及维修等服务可由一个公司独立承担, 也可由不同商家来分担, 这些商家围绕延展保证服务的展开构成一个服务链条, 承保商是这一服务链的链主。当前, 延展保证服务链主即承保商主要有四类参与者。一是产品制造商。电脑是常见的由制造商提供延展保证服务的产品, 如戴尔为其电脑提供了多样化的延展保证服务。二是产品经销商。延展保证服务承保商需要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区域覆盖度, 一些家电产品零售商如国美曾推出由其承保的延展保证服务, 其优势在于渠道覆盖而广, 便于与消费者沟通和提供相关服务。三是维修服务商。目前一些汽车维修服务商提供了部分延展服务。四是专业延展保证商。当前, 国内专业延展保证公司均来自国外, 如新可安、美延保等。当前国内线上和线下家电类产品的延展保证服务几乎均由专业的第三方延展保证服务公司提供, 通过产品经销商销售给需求者, 经销商获得销售延展保证的佣金。

尽管延展保证的提供商可来自不同领域, 但从延展保证覆盖的产品范围来看, 主要是家用电器、汽车和一些机械类产品《。中国统计年鉴》显示, 2013年笔记本计算机产量为27279万台, 2014年我国家用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的产量分别为9337万台、7114万台和15542万台, 而移动通讯手持机的产量更是达到176444万台;到2014年底, 我国机动车保在量达到2.64亿辆, 其中汽车为1.54亿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几类产品的产销量及社会拥有量近几年还会大幅上升, 有些甚至跃居世界首位。这些产品均是适合延展保证的优秀服务对象, 为延展保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 国内延展保证服务存在的问题

延展保证进入国内后, 其服务理念和模式逐渐被消费者所熟悉。但在延展保证的发展过程中, 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 若不及时加以管控, 将会影响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1 延展保证合同不规范

当前, 消费者付费购买延展保证时仅获得注明延长期限的发票, 而延展保证起止时间、服务覆盖的部件范围、维修更换措施、服务质量、购买者及承保方的责任等内容无详细的合同条款加以确认, 消费者仅通过宣传单、说明书或销售人员的介绍来了解一些服务的细节内容。合同的不规范易引发很多问题, 如:消费者不知承保商是谁;产品出现故障时谁来负责提供服务, 是制造商的维修队伍还是社会维修企业;维修记录不规范、不统一, 服务质量易缩水。延展保证合同的不规范使消费者易遭受消费陷阱, 引发多方纠纷, 同时也影响到延展保证服务供应者的市场信誉和市场潜力。

3.2 产品制造商对延展保证“恨之入骨”

在延展保证发展之初, 制造商嗅到了它在加强客户关怀, 提升客户满意度及获取高回报上的优势, 纷纷加入到承保商行列, 如海尔、海信等制造商曾积极参与延展保证。但在热闹一段时间后, 产品制造商纷纷抛弃了延展保证服务。究其原因, 同一产品的延展保证承保商较多, 由于延展保证合同不规范, 消费者不清楚其购买的延展保证是谁提供的;但若出了问题消费者均找制造商进行维修, 对于非制造商提供的延展保证制造商当然是拒绝服务。可是, 当产品售后部门拒绝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服务时, 制造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会急剧下降, 从而影响了制造商的声誉。在我国特殊的维修体系下, 制造商对产品维修备件会严格“管控”, 社会维修服务企业很难获得正规的备件和产品维修技术。因此, 非制造商的承保商很难保证延展保证期内的产品维护质量, 导致产品故障维修不到位或故障一再发生, 使消费者对产品失去信心。在“多主体”参与下, 延展保证服务质量的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制造商产品的好感, 违背了制造商参与延展保证的初衷, 为此, 许多产品制造商远离了延展保证, 并与之划清界限。在当前的产品维修服务体系下, 制造商不愿放弃维修服务, 而其他承保商难于寻找到合格的维修商, 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制造商与其他承保商的利益着重点的不同, 使两者存在暗中对抗[4]。这种情况若不加以解决将会严重损害延展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3.3 延展保证服务不到位

为保护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不受影响, 大多数制造商选择退出延展保证, 当延展保证由非制造商提供时, 各环节的沟通对保证服务质量非常重要。当前, 延展保证中的许多问题就出现在多个环节的沟通上, 提供商并未将承保、销售和维修服务这三个主要环节协调好, 被割裂的一些服务细节被忽略。若承保商在今后的延展服务中不能加以改进, 建立统一的、标准的服务规则和质量准则, 将难以再次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3.4 延展保证法治化环境缺失

产品质量法对产品售后服务作了明确规定, 延展保证虽也是一种特殊的售后服务, 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此产品的条款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责任等并无明确规定, 缺少对这类产品及从业者的管制和约束。延展保证涉及到众多购买者的产品能否稳定运行, 为此要从法律法规上对从业者进行严格限定, 以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得到维护。

4 延展保证市场可持续发展策略

4.1 推进行业规范化

首先, 要推动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面对延展保证服务行业的不规范化发展, 应尽快完善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对延展保证承保者的资质、服务规范等进行明确, 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在承保商的资质审核中要突出对维修服务质量的审核, 并对承保商的可持续经营进行评价, 防止其短期经营行为对消费者带来损害。其次, 推行延展保证服务销售合同化。为避免服务中暗藏猫腻, 消费者在购买延展保证时必须就保证期限、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利用制式合同进行规范, 上述内容取得购销双方一致认同后签订服务协议。合同中要避免服务内容、承保范围等模糊不清甚至偷换概念等现象出现。最后, 积极推进延展保证服务行业协会建设。利用协会推进行业内的沟通与协调, 避免行业内的不规范竞争和相互间的暗战。

4.2 推动维修服务体制创新

制造商要提供延展保证服务需对其销售体系和维修体系大力投入, 以扩展服务资源。在产业分工日益专业化趋势下, 交由专业延展保证企业开展该项服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产品维修的正规备件只有制造商加盟或管控的维修商才能获得。在产品生产技术和零部件升级加速的今天, 若维修服务商不能及时获得维修备件和产品生产技术, 则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促使维修服务商做大做强, 使维修服务行业能成为一个独立于制造商的行业。2016年开始实施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意在破除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垄断的局面, 为维修行业的独立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西欧和美国一开始就实施了汽车产、销和维修服务业的分离, 如欧盟2002年修订了限制竞争免责条款中的汽车部分 (Automotive Block Exemption Regulation 1400/2002/EC) , 汽车经销商被赋予了很多的从业自由, 可以销售多个品牌车辆;制造商按要求及时向修理商提供最新车辆的技术信息、维修工具等。我国的改革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应积极借鉴国外维修服务行业发展的经验, 积极推进维修行业改革, 打造独立运营的产品维修服务体制。

4.3 推进延展保证服务运营体系建设和规范化运作

延展保证服务一般包含承保者、销售者和维修服务者等多个参与主体, 各方分工合作形成了延展保证服务供应链, 当产品发生故障时消费者希望能得到快速的服务响应, 链条企业间的无缝性合作是延展保证服务到位的关键。为确保消费者能就近得到快速服务, 需要延展承保商具有较大的规模性, 并积极利用加盟、连锁等方式扩展业务, 在较广的区域内建立起延展保证服务网络。承保商还需积极规划和构建完善的延展保证商务信息平台, 规划维修备件储存策略和仓储网络布局, 对维修服务网点进行精心布局, 在信息共享下对服务请求进行科学调度, 以保证服务质量和反应的敏捷性。在供应链竞争时代, 延展保证服务链需利用好合作契约构建链条利益共同体, 避免成员各自为战致使顾客满意度下降而带来的市场空间萎缩。在信息越来越透明化的今天, 承保商应主动明确服务标准和细节, 强化对各参与方的管理, 明确各参与者的服务标准, 对各环节的衔接事项进行准确定义并同步记录, 确保消费者接受服务的各环节都有清晰的记录可查, 在便于追责和奖励的同时督促服务者认真履行服务合约。

4.4 推进延展保证服务的个性化

面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承保商必须积极丰富延展保证服务“菜单”, 提升服务的灵活性。延展保证服务可在保证维度、维修更换措施、保证范围、保证期限等方面进行灵活调整和设计, 使服务如“菜单”一样可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在设计好服务“菜单”后, 对“单品”的保证服务成本进行测算, 确定其服务定价“。菜单”价格是对“单品”价格的组合, 但在组合定价时应避免简单的价格加总, 需针对部件的故障特征和需求的渴求度进行科学组合定价, 使组合价格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灵活性和优惠性, 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扩大市场覆盖面[5]。

4.5 发挥制造商对延展保证市场的“监管”职能

当由第三方提供延展保证服务时, 制造商并不能袖手旁观, 应积极发挥其对延展保证服务的“监管”职能, 以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首先, 制造商应将产品质量信息清晰地传递给第三方。制造商应意识到第三方开展延展保证服务是社会对其产品质量的认可。为此, 制造商应通过一些公开的、正规化的渠道向外传递产品质量信息, 切不可因为第三方开展延展保证服务而随意降低产品质量, 因为, 在影响第三方收益的同时往往也会影响到自身最终的收益。其次, 制造商应时刻监督承保者的服务质量。对于延展保证服务中的质量问题, 制造商可通过取消代理权限、市场公告及诉诸法律等措施来确保延展保证服务质量。最后, 制造商应积极地为维修服务商提供基础性的支持工作。

4.6 丰富延展保证的营销手段和策略

对于习惯享受免费售后服务的广大消费者而言, 让其花钱购买延展保证服务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延展保证营销手段当前主要依靠产品销售人员的口头推销, 其他营销手段还未使用, 这也导致消费者对该服务性产品不熟悉, 难以引发消费兴趣。应提升延展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性价化, 以细致和高水平的服务作为营销宣传点, 利用丰富的营销策略使延展保证服务真正深入人心, 以获取消费者好评, 提升市场认可度。

5 结语

延展保证作为新兴服务行业, 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在行业快速发展中必须正视其所隐含的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切实强化行业资质管理, 从法律上明晰参与者的职责和作业规范, 提升行业的透明度, 将服务做深、做细, 在各服务环节沟通顺畅的基础上保证服务质量和水平。唯有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为行业的蓬勃发展打开可行之路。

摘要:延展保证近几年在国内获得了快速发展, 其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保证政策也日趋灵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暴露出了合同不规范、服务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明确延展保证的法律责任, 规范服务合同, 创新服务模式并推进维修行业独立发展可有效发挥延展保证的作用, 促进延展保证服务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延展保证,保证政策,产品保证,维修,更换

参考文献

[2]Su C, Shen J Y.Analysis of extended warranty policies with different repair options[J].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12, 25 (1) .

[3]Hartman J C, Laksana K.Designing and pricing menus of extended warranty contracts[J].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9, 56 (3) .

[4]Heese H S.Retail strategies for extended warranty sales and impact on manufacturer base warranties[J].Decision Science, 2012, 43 (2) .

上一篇:设计引言下一篇: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