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改革

2024-09-23

外汇改革(精选11篇)

外汇改革 篇1

海关保税监管区域是一国或地区实现某些特定目的 (如吸引外资、扩大出口、促进贸易、增加就业等) 而实行特殊的海关监管制度和政策 (关税减免、贸易自由、资金自由、投资优惠等) 的特定区域。海关保税监管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亮点和焦点,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拓宽外贸渠道和连接国际、国内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保税监管区域的外汇管理一直遵循着“区内适当超前”的管理原则。但是, 自2012年8月1日全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 由于区内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未同步进行完善, 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正逐步丧失, 面临着较区外更为严格的尴尬局面。在此背景下, 为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 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 2013年4月, 外汇管理局对《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进行全面地修订, 先后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的通知》 (汇发【2013】15号) 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2013】22号) 。该政策并未完全解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存在的问题, 存在一定的风险点, 值得引起重视。

一、保税监管区域货物贸易特点及外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资金流与货物流不匹配导致真实性审核难度较大

特殊经济区域内企业 (以下简称“区内企业”) 的贸易模式和物流模式复杂多样, 物流与资金流分离呈常态, 这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总量核查带来一定挑战。近年来, 区内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跨国物流企业大量进入, 国内物流行业加快发展, 保税区国际贸易运作方式趋于多样化, 国际贸易物流与资金流不对应现象大量涌现。物流与资金流相分离通常出现于多次贸易形成的贸易链条中, 所涉及的部分企业只收付货款, 不涉及货物实际流动, 资金流、货物流发生的次数少于贸易的次数。区内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不匹配导致真实性审核较困难, 成为当前特殊经济区域外汇管理潜在风险的主要根源。

(二) 制度设计囿于海关管理配套

长期以来, 海关将特殊经济区域视同境外, 对货物流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管理原则。一是将境外与特殊经济区域之间视为一线、特殊经济区域与境内其他区域之间视为二线;二是进口货物进入一线, 管理宽松、无需完税, 进口货物进入二线, 管理严格, 必须完税。现行政策在制度设计上局限于为海关提供政策配套, 监管重心置于资金流与货物流是否一致之上。现有制度设计理念, 难以避免对海关管理模式的跟随配套, 并且直接导致企业提交单证困难, 交易成本增加。

(三) 个性化政策需求难以满足

特殊经济区域从最初设立至今已经过20余年, 各地特殊经济区域发展状况不尽相同, 优势产业、发展方向也千差万别。现行政策立足现有保税监管区域共性业务开展模式, “一刀切”式制定管理措施, 侧重于解决具体操作问题。随着特殊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现行政策与各区域发展中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与面临的特殊问题的矛盾日益凸现。同时, 现行政策也未能对地方外汇局制定符合本区域特点与发展的方向的专项政策创新与先行先试预留制度设计空间。未来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自由港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而当前的外汇管理政策缺乏相应的弹性, 前瞻性不足。

(四) 主动性防控风险手段不足

目前, 特殊经济区域外汇管理货物贸易非现场监测失灵与服务贸易交易背景虚构等风险并存。一是海关进出境备案清单数据尚未纳入货物贸易监测系统。进出境备案清单是保税货物的主要物流单证, 数据缺失直接导致保税监管区域内企业资金流数据与物流数据无法对应, 非现场监测结果失真。二是服务贸易交易限于程序性审核, 交易背景、价格等要素监管手段滞后。在日常操作中主要依赖银行“代位监管”, 由银行审核交易单证, 个别交易项目事后向银行补充单证。外汇管理主动性监管手段不足, 防控风险手段缺失。

二、保税监管区域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一) 调整思路, 重构政策顶层设计

2012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 各类型保税监管区域将进一步整合优化。国家对于保税监管区域定位已接近自由贸易区, 外汇管理也应跳出海关对货物流划分“一二线”管理思路, 围绕资金流重构制度顶层设计。一是从总量上把握外汇管理真实性审核的要求。不再拘泥于货物流与资金流一一对应的管理原则。树立以离岸账户、在岸划分一、二线, 符合外汇资金流动特点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思路, 即境外资金进出离岸账户自由, 资金跨境重点监管。二是以区内企业为监管主体, 区内企业对境内或境外交易审核单证统一, 不再列举海关单据名称, 统称海关单证, 并且大幅简化。三是将监管重心后移, 将专重前置性审核转为重点对异常资金流动进行监测、核查。

(二) 鼓励创新、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应深入落实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要求, 将保税监管区域建为外汇管理改革试验区, 允许在保税监管区域内进行外汇管理创新, 保持“区内适度超前”优势。一方面总局出台外汇业务、外汇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可在保税监管区域内先行先试;另一方面鼓励地方外汇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模式, 有针对性地制定外汇管理措施。向总局备案后, 地方外汇局可根据区域特点与发展方向进行外汇管理创新试点。同时加强政策跟踪反馈, 定期向总局报告政策实施效果。

(三) 有管有放, 防控交易风险

在简化交易审核单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同时, 对于少数可能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风险交易项目, 应把握防控风险这条主线, 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则、充实手段, 实现业务风险的全覆盖。一是将进出境备案清单电子数据纳入监测系统, 实现非现场资金流与货物流全口径核查;二是引入“交易报告”机制。企业将服务贸易项目合同等单证向外汇局事前报告, 外汇局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对报告事项进行总体评估;三是设立政策“应急闸门”, 制定突发事项处置条款。通过事前备案与非现场监测相结合、日常监管与应急处置相结合, 实现对风险交易的有管有放、有效管理。

外汇改革 篇2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一时期,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也迈出了重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9-1993年,重点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的总体部署,整顿外汇管理秩序,积极探索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第二阶段为1994-1996年,主要是按照党中央部署,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实现了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从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顺利过渡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

第三阶段是1997年以来的5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加入世界贸易的挑战,适应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外汇管理不断完善经常项目管理手段,调整资本项目管理政策。到目前,已建立起适合我国当前实际的外汇管理体制框架,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这对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三年来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 第一,由与市场共同配置外汇资源的方式,转变为政府宏观

调控下市场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方式。1979-1993年期间,我国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在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保证重点的前提下,适当留给创汇企业、部门和地方一定比例的外汇,逐步由改革开放以前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过渡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双轨制体制。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取消了实行15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和40多年的外汇上缴制度,取消了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对中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强制结汇。从1997年10月起,为方便企业经营,开始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中资企业开立外汇账户,保留一定限额外汇收入,由强制结售汇逐步过渡为部分强制结售汇。

第二,从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过渡为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1994年以前,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所有用汇都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批。尽管当时存在外汇调剂市场,可满足部分计划外的用汇需求,但仍受调剂用汇指导序列的限制。1994年取消了经常项目对外付汇的大部分汇兑限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1996年又顺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这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正如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先生所说的:“这是中国在历史性变革和果断融入世界经济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将进一步加强国内、国际对中国改革光明前景的信心”。

第三,从外汇调剂市场发展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1994年以前,各地均设有外汇调剂中心。这对于调剂外汇余缺、提高外汇资金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市场分割,外汇资金横向流通不畅,汇率不一。1994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使外汇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大大优化了外汇资金的配置效率,而且奠定了人民币单一汇率的市场基础。

第四,人民币汇率由官方定价和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转变为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88年外汇调剂中心公开市场业务开办以后,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由于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差价较大,加剧了不公平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外汇秩序的稳定。1994年1月1日起,成功地实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五,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相适应,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循序渐进地开放资本项目交易,在鼓励外商来华直接投资、规范外债管理制度、建立外债监测体系以及完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对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资本项下43个交易项目,我国完全可兑换和基本可兑换(经登记或核准)的有12项,占28%;有限制的16项,占37%;暂时禁止的有1

5项,占35%。

浮动汇率的类型

人浮动汇率是固定汇率的对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涨跌,货币当局不进行干涉的汇率。在浮动汇率下,金平价已失去实际意义,官方汇率也只起某种参考作用。就浮动形式而言,如果政府对汇率波动不加干预,完全听任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称为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但是,各国政府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或出于某种政治及经济目的,要使汇率上升或下降,都或多或少地对汇率的波动采取干预措施。这种浮动汇率在国际上通称为管理浮动或肮脏浮动。1973年固定汇率制瓦解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

1、按照政府对汇率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

自由浮动汇率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 , 完全听任外汇市场供求力量的对比自发地决定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这种浮动也称清洁浮动。

管理浮动汇率是指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公开或不公开的干预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 , 使汇率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动。这种浮动也称肮脏浮动。

2、按照汇率的浮动方式,可分为单独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浮动和联系汇率制 单独浮动是指一国货币不与任何国家货币发生固定联系 , 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而自动调整。如美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采取单独浮动。

联合浮动又称共同浮动 , 是指国家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 , 同时对非成员国货币采取共同浮动的方法。如在欧元推出之前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实行联合浮动。

钉住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与外币保持固定比价关系 , 随外币的浮动而浮动。依据钉住货币种类不同,分为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合成货币两种。钉住单一货币浮动是一些国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 , 对外经济往来主要集中于某一发达国家、或主要使用某种外币,这些国家使本币汇率钉住该国货币变动。钉住合成货币是指一些国家为了摆脱本币受某一种货币支配的状况 , 将本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一篮子货币或是复合货币单位、或是以贸易额为权数计算出来的货币篮子(篮子货币是由与该国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的货币组成的)。

外汇改革 篇3

关键词:外汇管理体制简约化市场化改革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00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要实现外汇管理从重审批到重监测、从重事先监管到重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监管到重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到无罪假设,以及从正面清单到负面清单的转变。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涉外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亟需在上海两个国际中心建设中进行探索改革,推进外汇管理的五个转变,率先实现外汇管理的便利化、简约化、市场化和规范化。由此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主要有:如何寻求推进外汇管理简约化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近期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未来改革的重点在哪里等。

一、推进当前外汇管理体制简约化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基本取向

当前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可以概括为:找准外汇管理职能定位。全面掌握跨境资金流动情况;强化监测分析,逐步淡化行政审批管理痕迹;提升监管效率,更好地履行外汇管理维护经济金融稳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责。从而加快推进外汇管理向“便利化、简约化、市场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一是便利化。从银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简化外汇业务手续。减少繁琐的环节和一些不必要的审核材料。做到流程最短、程序最简、效率最高。二是简约化。解决好“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等问题,针对不同业务进行适当的繁简度设计,并将部分业务交由外汇指定银行办理,使外汇局将有限的监管资源集中到对重点企业和关键业务的监管上去。三是市场化。尽可能减少直接强制性行政手段的运用,发挥市场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利率、汇率等价格柙杆进行调节,引导外汇资金合理流动。四是规范化。通过形成一套公开透明、上下认同、内容完整、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体系来实现管理目标。

(二)主要原则

1、总体规划与局部突破相结合。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方面,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着眼于解决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全局性、方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出发,制定外汇管理模式改革的总体性规划。另一方面,要正视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改革的需求和基础性条件区别较大、“一刀切”式的改革难度较大等现状,采取“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的方法,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先行试点,待试点成熟后向全国推广。

2、有效监管与便利服务相结合。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既涉及微观层面的收支管理。更是开放经济下宏观金融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关系大量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时,既要确保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提升监管手段,改善监管效能,注重国际经济风险的防范;又要最大限度地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满足经济主体真实合理的用汇需求,避免因过度管理而带来社会成本的增加,不断增强市场配置外汇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分类监管与动态监管相结合。随着涉外经济活动主体数量的成倍增长和结构多元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速度的增加和流向的不确定变化,改变目前全面铺开、平均用力的做法,有重点、有差别地对涉外经济主体实行动态分类监管。动态筛选出重点监管对象,同时通过密切监控违规经营主体,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有限的监管资源发挥最大的监管效用。同时,完善外汇收支信息收集,实现主体信息的动态记录、信用等级的动态调整、检查内容的动态更新、警示信息的动态提示,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适应性与原则性相结合。外汇管理的对象是各类涉汇主体的外汇收支或者经营活动,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因此,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要在维护现行管理架构的稳定性和局部的突破超前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即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调整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通过调整和更新积极应对各种不同环境和各种变化,但无论怎样调整,其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基本政策应保持一定的原则性,确保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予市场主体稳定的预期,便利市场主体了解和执行,保证其正常的生产和经营节奏。

(三)重点环节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环节可以概括为“主体监管、综合账户、一站服务、间接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主体监管和综合账户的外汇管理模式,逐步减少行政手段的使用,推动外汇监管服务方式向一站服务和间接监管转变,从而实现外汇管理体制的简约化和市场化。

1、主体监管。与现行的行为监管模式相比,主体监管模式更适应外汇管理市场化改革的需求。外汇局内部要根据特定监管对象(如中资企业、外资企业、金融机构、个人等)设置相应的监管部门,每个部门专门对某一类主体实施监管,并按照涉汇主体业务规模种类、影响外汇收支程度、信用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筛选重点监管对象。完善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监管和服务,充分发挥其外汇资金流动枢纽和外汇政策传导机制的核心作用;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服务,防范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带来的风险;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监管和服务,适应新型贸易、资金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同时,建立统一的涉汇主体外汇信用数据库,将辖内地区、行业和市场主体分成不同风险类别和信誉级别,对监管对象实施分类监管。

2、综合账户。要充分发挥主体监管的优势,外汇账户管理改革势在必行。目前,一家企业根据资金性质不同开立多个外汇账户,分散在多家银行,外汇管理部门内部也由不同的部门对其分别实施监管。这种做法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不利于外汇管理部门全面监测一家企业的资金运动情况。因此,今后要努力实现通过外汇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对一家企业的全部外汇账户实施统一监管,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外汇资金的分布与变动情况,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可以试行外汇账户主账户制度,企业不再区分资金性质开立多个外汇账户,而是选择一家外汇指定银行作为主账户开户行,基本的外汇资金收付都通过这一综合账户集中办理,由开户行承担主要的监督责任。

3、一站服务。一站服务是实现外汇管理便利化的重要手段。现行外汇管理模式偏重于按照国际收支活动的统计口径实行分类监管,不同性质的业务由不同的部门受理,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办事成本。还造成一些处在交叉领域和模糊地带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不便。采取主体监管模式后,外汇管理部门按监管对象设置机构,涉汇主体

只要找到对应的监管处室就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这将给企业和个人办理外汇业务带来很大便利。

4、间接管理。推进外汇管理简约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逐步减少行政审批,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外汇管理部门要将一些法规明确、操作简单、风险较小的业务授权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赋予由外汇指定银行进行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以“外汇局←→外汇指定银行←→一般工商企业和个人”为主,以“外汇局←→一般工商企业和个人”为辅的管理模式。外汇管理部门要定期对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从而达到间接监管企业和个人的目的。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外汇管理部门早日从一一对应、逐笔审批(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非现场监管和监测分析。

二、近期外汇管理体制简约化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以信息系统建设为抓手,加快外汇管理模式转变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系统建设与整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实现方式,由易到难、由重点到一般逐步展开。

1、进一步完善现有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覆盖丽。增强直接投资外汇业务信息系统和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扩大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范围,加快全口径对外或有负债统计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对外债权的统计监测,将现有的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升级为完整的对外债权债务统计监测系统,加强对证券资金跨境流动的统计监测等。

2、调整系统设计思路,改变以业务为中心的开发模式。在系统开发和升级时,把业务操作和统计监测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供强大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功能,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打破“各自为政”的开发思路。尽量采用与已有系统统一的数据结构、信息代码和指标口径,从技术上为系统整合创造条件。现阶段。可利用数据抓取软件作为过渡,建立国际收支申报系统、结售汇统计系统与企业、个人等主体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的连接,实现系统数据的交互使用。

3、加快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整合。通过进一步改进外汇账户管理模式,完善外汇账户系统功能,建立集统计、分析、监测、预警功能于一体的全口径、全主体的外汇管理信息体系。首先,实现全面、规范、准确、及时采集外汇收支数据,搭建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外汇收支数据的全口径采集平台,建立按交易主体归类的外汇资金流动的全口径数据库。其次,逐步实现各管理系统与外汇账户系统的对接,按照主体监管的思路,本着“成熟一个,嫁接一个”的原则,将包括进出口核销系统、服务贸易监测系统、直接投资信息系统、外债统计监测系统、贸易信贷登记系统等整合为统一的管理实施平台——“外汇管理信息系统”。再次,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整合监管资源,根据外汇资金流出入均衡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功能。

(二)以加强法规建设为依托,实现外汇管理规范化

外汇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是外汇管理体制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建议按照“外汇管理条例——主体管理办法——具体实施细则”的结构。对现行的法规进行清理,构建层次合理的法规体系。现阶段。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实现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管理的简约化。随着当前贸易便利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建议加快推进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改革。通过制定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相关的内部操作指引。以及出口收汇存放境外管理办法。对现有涉及有关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合。

2、加快出台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新办法。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服务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服务贸易外汇收支迅猛增长,支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日益迫切。建议改变过去主要偏重于服务贸易项下外汇资金流出环节的管理,加快出台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新办法和实施细则。

3、加快修订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现行的对外担保管理政策法规主要有:国家外汇管理局1996年和1997年制定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2005年施行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境内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管理方式的通知》,以及分散在多个外债管理规定中的对外担保管理条款。近年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已发生深刻变化,建议从满足企业和银行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快修订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简化审批环节。

4、加快《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条例》立法进程。随着国际收支交易类型的多样化及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的迅速扩大,为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的法律框架,科学有效地开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从根本上加快外汇管理“从事先管理到事后管理,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转变,建议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条例》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以更有效地规范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行为,确保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此基础上,有效简化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有关规定。

5、加快提高外汇管理法律文件的执行力。建议进一步充实完善操作规程,统一执法标准,缩小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加强法律文件对外宣传培训力度,提高透明度,让行政管理人员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外汇管理政策法规。

(三)逐步减少行政审批,促进外汇管理简约化

建议在全面梳理现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开展对具体项目实施情况的有效性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三种类型,区分情况适用不同的处理原则。

1、应该管且管得住的,仍由外汇管理部门负责审批,但可以适当简化审批流程。例如,目前QDII业务需逐级上报进行审批,申请、审批的时间较长。国际资本市场波动较大,投资机会稍纵即逝,这种管理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市场主体对效率的要求。建议改为总局一分局两级管理体制,由总局负责总量控制,而由分局承担日常监管。

2、有必要管但管理难度较大、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可以对管理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例如,目前我国不允许境内个人对外直接投资,但个人境外购房、投资移民的事例并不少见。由于没有法规依据,这些资金都是以经常项目的名义或通过地下渠道流出的,既扰乱了正常的外汇管理秩序。也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境内个人对外直接投资的需求确实存在且有一定的合理性,单纯采取“堵”的办法,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还造成市场主体行为扭曲、统计数据严重失真等问题。从现实需要出发,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变“堵”为“疏”,出台专门法规,允许有条件地开展境内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把“地下”资本外流引导到“地上”来。

3、管制的必要性不大,且事后监管完全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可以将事前审批制改为事后备案制。或授权外汇指定银行办理。例如,2008年5月,直接投资外汇业务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外汇管理部门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可以对银行办理的每一笔业务进行监控,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技术手段已能满足陈管要求的情况下,

建议进一步改革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方式,将部分业务授权给符合条件的外汇指定银行“接办理,一方面为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另一方面也将外汇管理部门职工从繁琐的审批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统计监测和调查研究。

(四)适应经济主体需求,推动外汇管理便利化

积极适应经济主体的需求,在日常管理中围绕便利化要求。开展对具体项目实施情况的评估,尽量简化手续,缩短流程。方便经济主体操作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电子数据取代纸质材料。企业到外汇局办理业务,通常要提供大量书体面材料,其中很多都是上游部门批文的复印什。外汇局实现与商务、工商、海关等上游部门的数据联网后,完个可以直接从系统中提取相关信息,不再要求企业提供纸质的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等材料,从而降低企业的办事成本。

2、在满足真实性的前提下以概括式规定取代列举式规定。目前,操作规程大多采取列举式规定,详细列明每一项业务需提供的审核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对号入座”,操作比较简便,但规定过细容易造成管理比较僵化,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例如,企业办理外债还本付息业务必须提供现汇账户5个工作日对账单,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实时了解账户变动情况,但证明材料仅限于对账单,不能用其他材料如账户余额证明来替代。外汇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真实性审核,只要交易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能够得到保证,可以简化相关审核流程和报送材料要求,尽量避免一一列举的方式。

3、对相似或相关业务以合并管理取代分立符删。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似、相关业务的合并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减少企业的成本。例如,出口核销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这两项业务在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等方面重合度较高,前者采取南货物流逐笔匹配资金流的方式,核实企业贸易出口的真实性,而后者通过采取由资金流总量匹配货物流的方式,核实企业贸易收汇的真实性。从便利企业、银行操作的角度,建议将出口核销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合二为一,现行出口核销制度退出,借助中国电子口岸业务平台,南银行对企业出口贸易收汇真实性进行核查。

(五)发挥外汇指定银行作用,助推外汇管理简约化市场化改革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加快,外汇指定银行在外汇管理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建议要充分考虑加强银行经营便利化与合规化的协调,有效发挥外汇指定银行的作用。

1、梳理外汇管理事项,给予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更大的权限。对于银行经常项下自身结售汇,如服务贸易、利润等项目外汇收支和结售汇,可按照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允许银行参照其他境内机构的管理规定,自行进行操作。允许银行在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上实行正负区间管理,增强银行汇率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活跃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

2、以强化银行内控为重点,提高银行执行外汇管理政策的自觉性。一方面要强调银行内郎控制制度能够覆盖所有机构网点和所有外汇业务,并应随外汇管理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外汇局对银行采取“上纠一级”制度,要求银行高度重视外汇业务内控制度的制订、执行和完善工作,上级行必须切实承担起对下级行外汇业务合规监管的职责,把对银行内控制度的监督和现场检查结合起来,作为衡量银行执行外汇管理政策情况的重要标准。

3、依据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实施分类监管。目前外汇局已对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进行了年度考核,可结合考核等级评定结果及日常监管情况,对不同类别的银行施以不同的管理措施。对执行外汇管理情况较好的银行,在业务授权、市场准入等方面予以便利;对执行外汇管理情况较差的银行,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从严从重查处违规行为,以维护外汇管理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达到奖优惩劣的效果。

三、展望

外汇改革 篇4

1 改革宗旨和改革要点

1.1 改革宗旨

一是完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涉外经济发展;二是贸易外汇收支与货物进出口一致性、真实性;三是外汇局建立进出口货物流与收付汇资金流匹配的核查机制,对企业外汇贸易收支进行非现场总量核查和检测,对异常或可疑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对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合规性实施非现场和现场核查。

1.2 改革要点

改革要点包括:企业名录管理、企业报告和登记管理、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管理、非现场 / 现场核查制度、企业分类管理(A、B、C)对于A类企业的业务办理便利化、B、C类企业电子数据核查制度。

2 货物贸易外汇改革对企业业务影响

2.1 对一般贸易的影响

2.1.1政策引导

通过海关和外汇局同时对企业资金流与货物流实施监控,更加规范了企业的进出口行为。对报关金额与实际货物价值的对等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效的控制企业走私行为的发生,防止企业偷逃应缴纳税款,防止热钱涌入与境内资产转移。

2.1.2操作层面

外汇管理局停止发放核销单,无需口岸备案;报关单上批准文号不再显示核销单;电子口岸出口收汇中交单一环取消,报关单自动传送至外管局,无法依据电子口岸核销信息查询并核对发票开票信息,需要依据预录单结合电子口岸报关单信息核对发票开票信息。

2.2 对转口贸易的影响

单笔合同项下转口贸易收支日期间隔超过90天且先收后支项下收汇金额(或先支后收项下付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的业务,企业应当在收付款之日起30天内,通过监测系统企业端向外汇局报告相应的预计收付款日期、收付款金额等信息。

2.3 对出口退税的影响

第一,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须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并按规定提供收汇资料;未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的出口货物,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

第二,单据由两票两单(即核销单,报关单,对外发票,增值税票)改为一票一单,不再提供核销单以及对外发票,备案资料中保留对外发票复印件即可。

第三,退税资料申报期限由以往出口日期起90天后第一个征期改为次年4月15日前。

2.4 对业务系统操作的影响

第一,原外汇核销系统关闭,无需进行核销工作。第二,原贸易信贷登记系统关闭,贸易信贷业务改为以报告形式在新系统进行登记;新启用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须在此系统上进行报告以及业务查询。第三,外管局对贸易项下国际支付不予限制和取消对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核销管理,提高了企业对外支付的效率,有利于企业收汇和及时结汇,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 企业应对改革的措施建议

外汇局通过对企业报告的制度设计,实施监测和管理,确定企业分类,实施分类监管。绝大多数A类企业贸易获得便利。被降级为B或C类企业,适用于严格政策,受到重点监测。这就要求企业的总量差额、总量差额比率、资金货物比率、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四项主要指标应保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现场核查和降级。

3.1 业务台账登记工作

设计外汇收支业务办公平台(统计台账),业务部和财务部协同填列,包括正常收付汇和涉及信贷的收付汇业务。业务部主要填写进出口报关信息,财务部主要填写银行收付汇信息。主动掌握需要报外管局的数据信息。根据这样的序时统计台账,由业务部及财务部专人登录外汇监测系统,分别填列业务信息和银行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监测指标结果。

3.2 进出口台账登记工作

每笔进出口业务发生后第2天,由业务部登记货物贸易外汇监

第二,进口货物的预付付汇,延期付汇也比照出口收汇填列统计台账。

3.3 收付汇台账登记工作

每笔货物贸易项下收付汇发生当日,由财务部登记收付汇统计台账。可延用办公系统现有拨款及收款统计台账,增加收付汇水单号信息列,并筛选货物贸易项下的收付汇进行登记。

3.4 转口贸易台账登记工作

业务部设立转口贸易登记台账,登记每笔业务相关信息。

4 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报告工作

每月25日前后登陆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检查针对上月25日 - 本月25日中下列信息是否已进行义务报告及主动报告。

4.1 报告范围

第一,预收货款,货物30天内尚未出口;预付货款,货物30天内无法进口。第二,货物已出口,但预计90天内无法收到货款(根据业务不可控性质,将此日期调整至30天,然后每月25日做延期处理);货物已进口,但90天内无法付款(根据业务不可控性质,将此日期调整至30天,然后每月25日做延期调整处理)。第三,90天以上信用证结算的业务。第四,转口贸易收汇和付汇之间间隔90天以上并且收或付汇金额大于50万美元。第五,进出口与收付汇金额之间的差额超过2000美元,要在差额出现起30天内做报告。第六,转口贸易,收汇和付汇之前超过20% 差异时要到外管局现场做出报告。第七,上述1-6项未能及时在系统做出报告的,可持相关文件到外管局现场报告。

4.2 报告分工

第一,业务部负责。贸易信贷业务中,延收延付业务报告、贸易融资业务(远期信用证、海外代付)报告;差额业务报告。第二,财务部负责。贸易信贷业务中预收预付业务报告;转口贸易收支业务报告;现场报告。第三,注意使用月末调整功能,如遇到不能按照当初填报的日期收付汇,则应该在月末进行适当调整日期。一般结关后5天左右,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将显示关单信息,可在此基础上做延期收汇或者延期付款的报关。报告预付或者预收货款时,根据向银行做申报的单据号码、水单号码或收付汇时间查询相关信息。经外管局做现场报告的无法自行调整。

5 关注总量核查指标

财务部时时关注总量核查指标,分析导致指标异常的原因,业务部协助提供相关业务信息。

6 应对现场核查

由财务部、业务部共同应对现场核查。

7 结语

本次货物贸易外汇制度改革,在业务操作层面简化了具体业务操作人员的重复劳动,降低了企业与外管局、银行沟通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实则通过对总量指标的总体分析替代了对操作层面的把空,实质上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企业的外汇风险防空意识。希望各企业通过对改革意义的理解与政策措施的掌握,规范业务行为,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发展更为高速,前景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法规有关问题的通知[Z].2012.

[2]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2013.

[3]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公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告[Z].2011.

[4]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Z].2011.

外汇改革 篇5

一是全面改革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简化贸易进出口收付汇业务办理手续和程序。外汇局取消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逐笔核销,改为对企业货物流、资金流实施非现场总量核查,并对企业实行动态监测和分类管理。银行为企业办理收付汇的单证和流程均大幅简化。二是调整出口报关流程。取消出口收汇核销单,企业办理出口报关时不再提供核销单。三是简化出口退税凭证。自2012年8月1日起报关出口的货物,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时不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税务部门参考外汇局提供的企业出口收汇信息和分类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审核企业出口退税。

四是提升监管手段,防范外汇收支风险。通过总量核查和分类管理对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对少数异常、可疑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监管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增强了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威慑力。

五是加强部门联合监管。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协调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形成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跨境资金流动以及走私、骗税等违法行为。

浅析外汇指定银行外汇风险控制 篇6

关键词:外汇;指定银行;控制;风险;问题

一、当下外汇指定银行所存在的风险现状

1.外汇指定银行当中涉汇账户所存在的外汇风险

在当下双向汇率的机制基础上,外汇指定银行的涉汇账户,一定会因为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变化而产生波动。比如外汇存款、贷款,一些账户资金肯定会因为发生变化而出现盈亏的情况,外匯指定银行存在着涉汇账户经营过程当中基础性外汇风险。

2.外汇指定银行涉汇在用户理财方面存在外汇风险

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化通常说来都会对涉汇企业以及个人外汇理财产品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对于用户的收益以及偿债能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且还间接的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资产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其外汇指定银行涉汇的用户理财方面存在的风险加剧。

3.外汇指定银行涉汇普遍存在经营性工作人员缺乏所导致的外汇风险

因为对外汇业务每个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重视程度都各有不同,并且人员的变动较为频繁,这就需要经营性人员对外汇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操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但是实际上很少有经营性员工对此有全面的了解,这就导致了,在对外汇业务进行操作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失误,或者在政策执行方面出现一定的偏差,这就极有可能导致涉汇风险出现,从而引发指定银行经营性风险的情况出现。

二、目前外汇指定银行外汇风险控制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1.领导阶层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严重缺乏对于外汇风险的掌控力

由于领导阶层对于外汇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使得外汇风险控制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并且没有一定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支持,使其掌控力严重缺乏,外汇风险的掌控程度将会直接决定涉外业务的成功与否,对于银行外汇业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风险控制效果也有着一定影响。在当下一部分外汇指定银行领导阶层没有和外汇风险控制相符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对外汇风险没有清晰的认知,对此,外汇业务发展就存在很多不确定的潜在风险。

2.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对外汇风险缺乏约束力

外汇指定银行对于外汇风险的控制缺乏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并且操作流程也不够规范,有些不能够达到发展外汇业务的需求。尤其是有些基层银行在进行外汇业务经营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更有甚者为了谋取小集团利益,在给客户办理涉汇业务的时候刻意违反规定,这当中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有的甚至存在于业务监管范围之外,对此,就使得涉汇风险加剧。

3.缺乏保证外汇业务的技术手段,不能对外汇业务风险进行综合判断

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的保证外汇业务发展,对此,陈旧的经营模式以及落后的技术手段将会带来一定的外汇风险,目前,有些银行还在实行人工操作,这就让风险得到不到有效的控制。由于基层行业主要根据上级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营运,这就让其对于自身风险缺乏一定的认知,不能够及时发现隐患所在。

4.外汇指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缺乏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

有部分外汇指定银行还没有建立和外汇业务经营部门相互独立的外汇控制机制。尤其是一些基层行,有些职责分工较为模糊,多头分管,各个行一般都是使用上级规定的制度,没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适自己发展的控制细则以及操作流程。所有存在一定的风险控制漏洞,严重缺乏外汇风险控制的能力。

三、提升外汇指定银行外汇风险控制水平的相关策略

1.加强领导阶层对于外汇风险控制的认识

在外汇指定银行的工作中,上级的支持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对此,就必须要让领导阶层对于外汇风险控制有所认识,充分引起领导重视,推行本外币一体化,并且把外汇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保证经营的稳定。另一方面,应该将外汇指定银行的整体意识提升,将风险防控当成是外汇业务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思想上面形成统一,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外汇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2.落实外汇风险的规范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制度能够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所以上级行理应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授权制度,同时对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基层行形成规范有序的制度执行链,并且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其执行力。不断的完善外汇风险监督与管理机制,保证各个外汇风险管理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3.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是采用的人员窗口业务综合利用的方法,由于这种轮岗操作的方式,那么就会导致不熟悉外汇业务的人员顶岗办理外汇业务的情况,这当中就存在一定的人为风险,对此,就需要全面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借此来满足涉外业务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宝志:浅析外汇指定银行外汇风险控制[J].吉林金融研究,2010,(11):42-43.

[2]李艳锋:基层外汇指定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甘肃金融,2011,(8):73.

外汇改革 篇7

一、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

外汇管理制度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行适当的演变、改进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经历了汇率双轨期、汇率并轨期、汇率市场改革期三个阶段。

1. 汇率双轨期 (1978—1993) ,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以

及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 中国采取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形成机制、实行外汇留成办法、1980年10月建立外汇调剂市场, 引进更多竞争机制、增加外汇储备、存在较少的外汇风险, 缺乏外汇监管制度。

2. 汇率并轨期 (1994—2004) ,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以银行结售汇制度为基础, 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模式、形成统一、规范、有效的外汇市场、取消对外国货币在中国境内的计价、结算和流通, 提高居民用汇标准, 扩大供汇范围。1996年12月1日起, 实现人民币经常账户可兑换, 加入WTO后, 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的贸易日益增多, 外汇管理局为适应形势需要, 作出相应政策规定。

3. 汇率市场改革期 (2005至今) , 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新一轮改革:

(1) 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形成更富弹性和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改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

调整汇率水平, 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一次性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交易的中间价, 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调整汇率基准价格和挂牌汇价体系。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幅为上下浮动0.3%;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扩大到3%;扩大银行自行定价的权限, 现汇和现钞买卖价在基准汇率上下1%~4%以内由银行自行决定, 而且可以一日多价。

(2) 调整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制度。截至2008年6月, 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18 088.28亿美元, 由于过多地用美元衡量外汇储备, 加之美元兑人民币正在贬值, 这一阶段已摆脱之前经济学家所谓的“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的外汇储备政策, 中国开始运用合理的手段, 充分利用超额外汇储备使外汇储备要保持适度规模。

(3) 不断完善外汇交易制度。增加交易主体, 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即期银行间外汇市场, 将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扩大到所有银行;引进美元做市商制度, 在银行间市场引进询价交易机制;引进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增加银行间市场交易品种, 开办远期和掉期外汇交易;实行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 增加银行体系的总限额;调整银行汇价管理办法, 扩大银行间市场非美元货币波幅, 取消银行对客户非美元货币挂牌汇率浮动区间限制, 扩大美元现汇与现钞买卖差价, 允许一日多价等。

二、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绩效

1. 汇率双轨期。

改革开放使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 进行国际贸易, 引进外商投资,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主要部分。但是国家对外汇规定仍比较严格, 汇率形成机制由政府和市场双方决定, 以官方汇率为主。但与改革开放前相比, 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单一固定汇率制, 扩大了市场汇率的调节作用, 表现在贸易和利用外资上, 增长速度较快, 波动幅度较大。

2. 汇率并轨期。

1994年中国对外汇管理制度进行了新改革, 对汇率形成机制、个人和企业用汇政策、外汇市场等都有更加灵活规定, 使贸易和投资加速增长。从以下可以看出, 这一阶段外汇体制变化使贸易和投资较上一阶段有较快增长。1994年贸易额达到2 366.2亿美元, 贸易额增长率达到20.9%;投资额为339.46亿美元, 突破300亿美元, 增长率为22.24%。1996年6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 宣布中国实现人民币经常账户可自由兑换, 实现投资者换汇的便利性, 减少交易费用, 以此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包括间接投资, 1996年外商投资额为421.36亿美元, 由于时滞的存在, 其增长率为11.45%。加入WTO后, 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一些相应政策促进中国贸易和投资发展。2004年贸易额为11 574.4亿美元, 增长率为35.7%。

3. 汇率市场改革期。

在总结以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及符合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前提下, 中国在2005年又一次对外汇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使汇率灵活性加强, 外汇市场更加完善。虽然2006年外商投资增长率仅为15.23%, 但从整体规模上看, 贸易和投资都在增长, 2006年贸易额和投资额分别为17 606.9和735.23亿美元。

三、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背景及影响因素

1.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背景

(1) 国际环境变化。20世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国际上整个汇率体系都随之作出调整, 由固定汇率制开始向浮动汇率制转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各国先后调整原有政策以应对危机。2002年末以来,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激增, 由日本等少数国家开始在国际社会上散布“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 2003年进一步升级为要求人民币升值, 2005年前后日本、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又要求中国改变汇率制度或逼迫人民币升值。

(2) 国内环境变化。中国逐步放宽外汇管理, 不断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推广外汇市场工具, 各项金融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仅由国家制定固定的汇率已不适合经济发展需求, 1994年开始, 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加入WTO后,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更加明显, 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已不能体现市场的主动性, 改变中国外汇管理制度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 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具体影响因素

正如诺斯所言:“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 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 我们才可望发现在一个社会内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1]外汇管理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在于变迁主体对制度创新利益的追求。

(1) 外汇交易费用。汇率双轨期, 官方汇率干扰市场汇率有效发挥, 带来经济活动扭曲和配置失当, 产生管理费用。银行结售汇制阻碍外汇流动性和可得性, 影响个人和企业用汇, 并且容易引发外汇黑市猖獗。

(2) 博弈参与者进行博弈。在汇率双轨期和并轨期, 中国新外汇管理制度的产生是参与者重复博弈的结果。外汇管理制度的博弈参与者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及其分局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先制定新外汇管理制度, 一段时间实践, 根据博弈学习理论, 进出口企业个人等其他博弈参与者认为新制度会给自己带来一定收益, 他们选择合作博弈。到汇率市场化阶段, 进出口企业、个人不再满足被动地接受博弈的结果, 政府也相应的考虑到他们的需求, 他们开始参与到博弈中去。

(3) 意识形态变化。知识发展方式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意识到汇率制度需要由固定汇率制改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传统意识认外汇储备存在“衣柜效应”, 安全系数越高, 但现阶段过多的外汇储备导致外汇占款过多, 易压迫人民币升值, 引发通货膨胀、中国意识到对外汇市场的管理应由原来只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外汇业务, 改为现在多种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可进行外汇业务、意识到随着市场的开放, 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外汇风险, 相应的抵制风险制度也应出现, 目前中国有多种规避外汇风险的手段, 如货币远期合同、货币期权期货合同等。

四、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的方式、路径及其特点

1. 国家对汇率的干预。

虽然改革后的制度在对汇率的管理上有所放松, 汇率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浮动, 但政府仍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管理, 政府仍发挥着主导作用。

2. 中国外汇管理法规“位卑权重”[2]。

中国外汇管理法规从一开始就以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包括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 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 而不是以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法律的形式出现。导致中国在外汇管理这一领域只由一部行政法规《外汇管理条例》调整, 一切外汇管理活动都以其为准则。

五、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演变的趋势

1.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汇率制度采用浮动汇率制。

根据克鲁格曼“三元悖论”, 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 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综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中国资本市场终究会完全开放也会长期拥有独立自主货币政策选择相应的浮动汇率制度可行。

2. 合理利用外汇储备。

到国外投资、用储备换技术、关注环境变化,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的币种结构, 减持美元储备, 增持欧元、马克等货币资产[3];转变引进外资理念, 注重成本效益分析[3]。

3. 逐步确立由强制结汇制向意愿结汇制的转变。意愿结售汇下, 易于增强企业和个人自主创汇的积极性。

4. 积极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 坚持依法行政,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秩序以及完善外汇风险的监测与化解机制。

5. 建立外汇管理制度法律体系。参考别国相关法律的优点, 写出自己的法律, 与世界接轨, 促进中国外汇制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现祥, 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460.

[2]曾文革, 余盈颖.中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若干改革趋势[J].Economic& Trade Update, VoL5, 2007.

外汇改革 篇8

关键词: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核销,分类监管

2010年5月, 进口付汇核销改革在全国7个地区试点, 同年12月在全国进行推广。2011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公告, 决定自2011年12月1日起在五省两市进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优化升级出口收汇与出口退税信息共享机制, 取消出口收汇核销。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施行进出口核销制度, 但随着我国贸易主体和交易规模的急剧增长, 这一制度已无法满足当前国际收支形势发展的要求, 与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发展方向也不相适应。此次改革, 意味着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的内容, 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对试点地区的外贸企业维持正常经营, 简化操作流程,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对非试点地区企业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一、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新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在体现优化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 进一步便利贸易活动, 全面降低社会成本, 实现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由行为审核向主体分类监管的转变, 使贸易便利化和风险管理相结合, 构建企业进出口综合监测、主体分类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的新型管理模式。

此次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建立主体管理的新制度。首先, 通过非现场总量核查, 全面采集进出口和收付汇数据。其中, 总量核查不是简单汇总数据, 而是对企业外贸经营“算总账”, 对企业的进口和出口、资产和负债、货物和资金进行全面和综合的整体评估。其次, 根据企业报告, 剔除干扰因素, 筛选异常主体, 通过动态监测, 锁定排查范围, 通过现场核查, 核实可疑情况。最后, 确定企业分类, 实行分类监管, 绝大多数企业贸易获得便利, 极少数企业适用严格政策, 受到重点监管。

二、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 变逐笔核销的行为管理为总量核查的主体管理

外汇管理部门将对贸易收支资金流和进出口货物流实施全面核查, 根据企业合规情况实施分类管理, 并动态调整分类结果。分类监管, 以“无罪假设”为出发点, 根据国际收支形势和管理工作要求, 设定贸易外汇监管的容忍度, 绝大多数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将享有最大程度的便利, 加强对违规企业在贸易收支单证审核、业务类型、结算方式、办理程序等方面的监管, 将有限的监管力量集中在对少部分异常、可疑主体的重点管理和政策约束。根据改革办法, 试点地区外管局将企业分为A、B、C三类。A类企业进口付汇单证简化, 出口收汇无需联网核查;对B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由银行实施电子数据核查, 在可收、付汇额度内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 超过额度的部分应当凭《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登记表》办理;C类企业贸易外汇收支须经外管局逐笔登记后方可办理。外管局将结合企业遵守试点法规情况, 动态调整分类结果, B、C类企业的分类监管有效期为一年, A类企业如果违反外汇管理法规将被降级为B类或C类, 而B、C类企业在监管期内守法合规经营的, 监管期满后可升级为A类。

(二) 简化贸易收付汇手续和业务办理流程

试点地区的企业进出口贸易收付汇后, 无需办理核销手续, 不再办理贸易信贷登记, 不再进行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和进口报关单联网核查。进口方面, 合规企业进口付汇单证大幅简化, 可凭进口报关单、合同或发票等任一能够证明交易真实性的单证在银行办理付汇, 以方便和鼓励企业使用外汇。出口方面, 银行为企业办理付汇的单证审核程序大幅简化, 出口收汇无需联网核查。

(三) 设定总量核查指标和专项监测指标, 实施非现场核查和现场核查

外汇局依托监测系统按月对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进行非现场核查, 纳入非现场核查的数据包括企业最近12个月的相关贸易外汇收支和货物进出口数据。外汇局根据企业进出口和贸易外汇收支数据, 结合其贸易信贷报告等信息, 设定了总量差额、总量差额比率、资金货物比率、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率等四项总量核查指标, 用于衡量企业一定期间内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偏离和贸易信贷余额变化等情况, 将总量核查指标超过一定范围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测范围。

1.总量差额, 属于平衡性指标, 用于衡量企业对外贸易中“资金与货物”进出的平衡性。

2.总量差额率, 属于平衡性指标, 用于消除业务规模影响, 便于不同企业对比和计算机自动筛选处理。指标取值范围为[-1, +1], 期望值为0。指标为负值时, 代表资金或货物的净流出, 即多付汇或少收汇;为正值, 代表资金或货物的净流入, 即少付汇或多收汇。

3.资金货物比率, 属于规模性指标, 用于弥补平衡性指标的不足, 对比企业资金流和货物流的规模对应情况。指标取值范围为[0, +∞) , 期望值为1。排除来料加工的原因在于来料加工业务的资金流和货物流在规模上天然不具有可匹配性。

4.贸易信贷余额比例, 属于修正度指标, 用于评估企业未到期的贸易信贷报告总头寸及企业贸易信贷对进出口和收付汇的影响程度。

以上监测指标为外汇局用于总量筛选异常的指标。企业登录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后, 在企业信息管理业务指标情况中, 若指标值在外汇局设定的正常范围内, 则无颜色标注;若指标低于外汇局设定的阀值, 则填充为绿色;若指标高于外汇局设定的阀值, 则填充为红色。

外汇局对企业的贸易信贷、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来料加工、转口贸易、境外承包工程、进出口退汇等业务, 以及区内企业、辅导期企业等主体实施专项监测, 将资金流与货物流的规模与结构等存在异常或可疑情况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测范围。

外汇局对B、C类企业以及经总量核查与专项监测后纳入重点监测范围的企业进行持续、动态监测。对于指标出现较大偏离、连续偏离或相关指标反映情况相互背离的企业, 可实施现场核查。外汇局可实施现场核查的情况包括:任一总量核查指标与本地区指标阈值偏离程度50%以上;任一总量核查指标连续四个核查期超过本地区指标阈值;预收货款余额比率、预付货款余额比率、延期收款余额比率或延期付款余额比率大于25%;来料加工工缴费率大于30%;转口贸易收支差额占支出比率大于20%;单笔退汇金额超过等值50万美元且退汇笔数大于12次;外汇局认定的需要现场核查的其他情况。

(四) 相关部委的配套措施

由于海关异地报关的特殊性, 出口报关流程暂时不调整, 试点期间, 试点地区企业出口报关仍需按现行规定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全国推广后, 国家外汇管理局与海关总署将调整出口报关流程, 全面取消出口收汇核销单。试点地区出口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时, 不再提供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 税务部门参考外汇管理部门提供的企业出口收汇信息和分类情况, 依据相关规定审核企业出口退税。

(五) 监管系统资源的整合

配合贸易外汇管理改革, 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 试点期间, 试点地区暂停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中国电子口岸——进口付汇系统。

贸易信贷登记系统因涉及试点地区银行处理部分非试点地区企业的业务, 试点期间仍不停用。改革全面推广后, 将取代目前贸易外汇管理相关的9个系统, 即出口收汇核报系统、网上核销系统、贸易收付汇核查系统、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进口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贸易信贷登记管理系统、出口收入存放境外简易软件等7个系统, 以及涉及税务部门的出口退税无纸化传输系统和目前已停用的进口付汇系统。 (见表1)

三、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背景下企业的应对策略

作为试点地区的外贸企业, 应抓住改革的机遇, 尽快适应和充分利用现有政策, 简化手续、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加速资金周转。

首先, 应在企业内部及时宣传新政策,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尽快领会、适应新政策的要求, 避免政策理解不到位带来的损失。各企业的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等需要仔细研读辅导资料及用户手册, 熟悉新的办理流程和监测系统的使用方法。

其次, 做好试点期间过渡期的相关环节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尽管试点地区企业不再需要办理出口核销手续, 但由于存在异地报关的问题, 海关要求出口报关仍按现行规定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 因此出口企业短期内还需及时从外管局领取核销单, 以供报关使用, 避免由于报关人员不及时领取和报送核销单带来的损失。另外, 应及时注意和把握税务机关出台的关于核销单遗留问题的规定, 正确计算企业出口退税, 以免企业办税人员税收政策不及时更新造成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再次, 强化企业守法自律意识, 严格遵守外汇管理规定, 及时进行相关报告。根据改革办法, 外汇局以《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办理确认书》的形式, 明确告知企业在发生贸易外汇收支时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企业需认真阅读并正式签署确认书予以确认。此外, 按照外管局分类管理规定只要在核查期间的现场或者非现场核查情况正常的, 就可以成为A类企业。A类企业能够较为充分地享受新规定带来的好处, 因此要充分重视外管局的分类, 如果对分类有异议的可以在7个工作日内及时提出申诉。企业被评为A类企业后也要严格遵守法规, 按照外管局的规定, 不遵守法规的企业可随时被降低分类等级。改革后, 企业需要通过监测系统企业端进行义务性报告和主动性报告, 提前说明贸易项下货物流和资金流匹配的时间差和金额差等信息。其中义务性报告包括:贸易信贷业务报告、远期信用证报告、转口贸易收支业务报告、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报告以及辅导期业务报告。企业相关人员应及时进行报告, 避免由于未报或迟报被调降等级。

最后, 合理安排资金, 有效规避汇率风险。改革后, 出口收入可以按规定存放境外,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金收付情况, 选择将部分资金存放境外, 在进口货物时使用, 从而节约外汇资金的使用成本。在外汇的使用上做出整体规划, 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 调整企业本外币的持有结构。在满足日常进口付汇的要求之外, 尽量加大本币的持有比例, 辅导业务员签订好进出口合同, 充分利用新规定, 在进口方面采取合同约定的方式预付货款, 从而尽可能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丁铮.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取消企业实施动态分类管理[J].中国对外贸易, 2011 (12) :77.

[2]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鼓响催劲舟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全面启动[J], 中国外汇, 2011 (11) :30-31.

外汇改革 篇9

为加快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实现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向总量核查、非现场核查和主体监管转变,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0年4月2日发布了《关于实施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0]14号),对自2010年5月1日开始在天津、江苏、山东、湖北、内蒙古、福建以及青岛等七个试点地区进行的货物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作出了规定和指引。在此基础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进口核销改革,在2010年10月20日发布了《关于实施进口付汇核销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0]57号,以下简称“57号文”)。

本次改革侧重于实现货物贸易进口付汇管理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由现场核销向非现场核查、由行为审查向主体监管的转变,简化了企业进口付汇核销的程序。新办法从201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新办法适用范围

新办法适用于货物贸易的进口付汇,主要包括:

(一)向境外支付进口货款;

(二)向境内保税监管区域、离岸账户以及境外机构境内账户支付进口货款或深加工结转项下境内付款;

(三)其他具有对外付汇性质的货物贸易项下付款。

◎新办法对进口单位实行分类管理

外汇局对进口单位实行分类管理,在非现场总量核查及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核查情况和进口单位遵守外汇管理规定等情况,将进口单位分为“A类进口单位”、“B类进口单位”和“C类进口单位”。分类管理内容包括进口付汇审核、进口付汇登记以及逐笔报告等业务环节。

A类进口单位无需事后报告或事前登记正常办理;

B类进口单位应在进口或收付汇日后30日内逐笔报告;

C类进口单位应在付汇或开立信用证前作事前登记;

外汇主管部门对新列入“进口单位付汇名录”的进口企业进行三个月的辅导管理,期间管理方式参照B类进口单位。

◎核查方式分为非现场核查与监测预警、现场核查

(一)非现场核查与监测预警

非现场核查:外汇局将对进口付汇和货物或收汇数据进行总量比对,实施非现场核查;

监测预警:外汇局以进口单位为主体,参考地区、行业、经济类型等特点,设置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对进口付汇和货物进口及进口项下收汇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实施风险预警,识别异常交易和主体。

(二)下述情况下进行现场监督核查

进口货物金额与进口付汇金额差额在等值100万美元且相差比率在20%以上;

转口贸易与境外承包工程收汇金额和相应付汇金额差额在等值100万美元且相差比率在10%以上;

单月进口退汇频次大于5次或单笔退汇金额大于等值50美元。

◎57号文对企业的影响

57号文宣布实施的改革是对于现行外汇进口付汇核销制度的重要变革,其将对商业银行以及进口企业付汇业务带来极大的便利进而促进我国的进口贸易发展,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应注意57号文对其日常经营所产生的影响。

进口付汇核销制度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A类进口单位会更加便捷,因此企业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后应及时办理“进口单位付汇名录”登记手续,并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尽快符合A类进口单位的要求。

外汇改革 篇10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 在“双顺差”的压力之下, 人民币面临很大的升值压力。但由于央行不断的通过购买外汇干预外汇市场, 使得外汇市场供求强行均衡, 从而使得人民币汇率处于超稳定的状态。

央行自2005年开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尽管如此, 外汇市场仍然呈现出“双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程度依然非常有限。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继续保持国际收支顺差, 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之下, 央行如何在稳定汇率的目标之下,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 依然是学术界和决策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外汇市场汇率的形成机制, 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些学者从央行角度研究汇率形成机制。Mussa (1981) 与Lew is (1995) 通过信号假设理论分析央行干预, 文章把干预解释为向市场传递信息, 由此影响市场参加者的预期, 进而影响汇率走向。丁剑平、俞君钛、张景煜 (2006) 从市场微观结构出发, 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的交易层次上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效果, 结论是:中央银行的参与会使汇率更接近其真实波动水平, 并且央行通过做市商间接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比其直接参与有更好的干预效果。

此外, Evans和Lyons (2002) 运用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建立了模型, 他们设计了一个包含信息的指令流汇率决定的简单模型, 证明客户指令流与短期汇率波动是相关的, 他们揭示了指令流、宏观基本面信息以及汇率三者的关系。

最后, 陈海威 (2001) 、栗书茵 (2011) 运用SCP范式, 在对我国外汇市场集中度进行实证的基础上, 得出我国外汇市场结构呈现出“买方较高垄断, 卖方较高寡占的总体特征”判断, 并认为造成我国外汇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有外汇管制措施、人民币有限兑换、市场准入限制以及历史因素等。

三、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 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具体包括:一是自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是交易主体扩大。从2005年8月8日起, 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进行交易。三是允许人民币有更大的波动幅度。从2007年5月21日开始, 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四是交易品种更加丰富。从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 银行间市场相继推出了八个外币货币对的即期交易、远期外汇交易以及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五是允许多种交易方式。2005年8月15日, 银行间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市场率先采用询价交易, 即OTC交易。紧接着, 在2006年1月4日, 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 同时保留撮合方式。同时为了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 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了做市商制度。

图一描述了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操作流程。外贸企业在现有的结售汇制度下, 与市场上的外汇指定银行进行售汇或结汇。外汇指定银行由于客户结售汇业务、自身结售汇业务和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而形成外汇综合头寸, 如果外汇指定银行持有的外汇头寸超过规定的限额, 则必须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抛补头寸”, 据此形成对外汇的供求。外汇市场上汇率每日的变化被规定在了固定的区间内, 当汇率波动到规定的浮动区间之外时, 央行为了稳定汇率, 将进入外汇交易中心的公开市场操作室进行外汇买卖。如果汇率未波动到规定的区间之外, 央行可以根据自己的政策需要, 自行决定是否入市进行外汇干预。

(二) 我国外汇市场汇率的非均衡分析

本文在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外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之上, 对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

1. 外汇市场供求情况分析。

如果外汇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汇率将会下降, 这时中央银行为了阻止汇率下降, 会在市场上买入多余的外汇, 从而使外汇储备增加。反之, 当市场上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时, 中央银行为了阻止汇率上涨, 会在市场上卖出外汇, 从而使外汇储备减少。所以可以根据外汇储备的多少来衡量中国的外汇市场供求状况, 进而分析中国的外汇市场均衡状况。

数据显示, 我国的外汇储备逐年快速地增长, 从1994年的516亿元迅速增长到2011年的31311亿元。根据特里芬教授 (R.Tr iffin, 1960) 的观点, 一国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应该能够维持正常的3个月进口, 大约占全年进口总额的30%~40%。中国的外汇储备量高于这一规模很多, 说明中央银行进入外汇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外汇干预。由此分析出, 我国外汇市场的真实情况是供给大于需求的。

2. 均衡汇率和外汇市场效用分析。

由图一所示, 我国的外汇市场是由银行和客户间的零售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组成的。由于中国外汇交易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外汇市场, 因此本文在这一部分以银行间外汇市场为研究对象, 运用供给和需求分析方法, 来研究我国外汇市场汇率是否为均衡汇率。

目前来看, 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主要是由外汇指定银行和中央银行这两个直接的交易主体组成的。本文运用图二对银行间外汇市场主要的交易主体效用进行分析, 以探索外汇市场是否处于均衡状态。

从目的出发, 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分为主动性交易和被动性交易。前者是指央行主动在外汇市场上买卖一定数量的外汇以达到某种宏观经济目的, 如保持稳定的外汇储备数量等;后者是指央银行被动地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 目的是使外汇市场在规定的汇率波动范围内达到市场出清。如图二所示, 在我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 规定的外汇浮动区间为E1到E2。若此时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使得汇率在此范围内, 则央行不会被动进行外汇干预, 市场汇率自发形成。但正如近些年中国所面临的情况, 市场上的外汇供给为S’而并非S, 外汇需求仍然为D不变, 此时产生了一个供给缺口 (Q2-Q1) , 此时中央银行为了稳定汇率在E1到E2的区间内, 在外汇市场被动购买了 (Q2-Q1) 数量的外汇。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 按照市场自发形成的供给与需求情况, 均衡汇率应该在B点处。由于央行外汇的干预, 强行将需求提高, 使得汇率固定在C点处。此时的汇率虽然稳定, 但不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汇率。

(三) 从汇率的非均衡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这种会产生非均衡汇率的外汇干预机制将会导致如下问题:

1. 央行干预的被动性。

由于我国近些年来较大的“双顺差”局面使得外汇指定银行的外汇持有头寸远远大于对其规定的头寸限额, 因此外汇指定银行必须卖出多余的头寸, 而相对应的, 央行就必须被动买入外汇市场的净头寸。

2. 央行干预的成本大。

中央在外汇市场上大量买入外汇的同时, 为了避免人民币大量投放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必须在公开市场进行货币冲销, 这将会造成大量的成本。第一, 央行在未来将会为此刻发行的央票支付巨额的利息支出。第二, 对商业银行再贷款的减少将会导致利息收入的大幅减少。

3. 制约了外汇市场的活力。

由于中央银行为了维护汇率稳定, 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买外汇, 尤其是美元, 成为了美元的最后承担者, 担负着很大的汇率风险。这样做使得市场活力下降, 外汇市场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

四、央行干预方式的探索

(一) 汇率目标区制与汇率预期的利用

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模型是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个区域内的汇率制度。该模型充分运用了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预期途径, 揭示了该模型下汇率机制的内在稳定性, 即“蜜月效应”:假定交易者确信汇率目标区是可信的, 政府在按汇率变动到目标区的上下限时会进行有效的逆风向干预。以本币贬值为例, 当本币汇率上升到目标区上限附近时, 交易者预期到政府将会干预, 本币将会升值, 汇率向中心水平接近, 政府从而无需实际干预市场。本币升值的情况也是类似的。由于市场参加者在上述预期下的交易行为与中央银行一致, 汇率的运动轨迹是不可能达到边界的。因此, 在整个汇率目标区制下的运行过程中, 事实上无须中央银行进行干预。然而, 这种内在稳定的特性只有在央行有较高的公信力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具体运行机制图三所示。当外汇供给为S’而外汇需求为D时, 市场的均衡汇率为B, 在央行规定的汇率下限处, 市场上存在供给缺口。外汇市场上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外汇保值者, 一种是投机者。而投机者以套利为目的, 会更多的预期央行可能采取的措施。当汇率触及区间下限时, 由于投机者的预期作用, 他们会提前在市场上低价购买外汇, 从而将外汇需求提高到D’, 外汇市场在汇率下限处达到新的均衡。而新的均衡是市场上自发供求运动的结果, 央行没有参与市场。结果是, 央行的干预成本没有增加, 而汇率也稳定在浮动的区间内。

(二) 其他干预方式的改变

另一种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便是直接减少外汇干预, 允许汇率在更大的浮动范围内波动。

如图四所示, 若我国继续增加汇率可波动的区间, 由图中 (E1-E2) 扩大到 (E3-E4) , 则当外汇供给从S增加到S’时, 所产生的新的均衡点B仍然在汇率可波动的区间内, 此时, 央行不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市场所产生的汇率也是均衡汇率。

还有另外一种改变央行干预的方法是放松对数量的控制, 比如适当提高银行结售汇头寸限额, 提高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这样做使得企业和外汇指定银行, 尤其是外汇指定银行,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运营情况而不是强行的向市场供给外汇, 从而使得外汇供给有所减少, 在央行不进入市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 将均衡汇率稳定在可浮动的区间内。

从本文提出的三种央行外汇干预的改进措施来看, 第一个和第三个方法分别改变了市场上自发的外汇需求和外汇供给, 从而将均衡汇率维持在了原有的波动区间内;而第二个方法虽然在产生了均衡的汇率, 但是将波动区间扩大了, 这无疑加大了汇率的波动, 加大了外汇市场的风险。显然, 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要优于第二种方法。

五、结论

本文在详细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上, 运用供给和需求曲线深入分析了外汇市场在央行的干预汇率形成的非均衡性, 同时还提出了现行的央行干预方式存在被动性、干预成本大、制约市场活力等问题。最后, 本文在参考了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充分利用预期从而提高外汇市场自发需求的央行外汇干预方式, 另外, 本文还提出了扩大汇率波幅和放松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头寸等可行方法。

中国在推进资本账户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可见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我国未来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如何调节外汇市场需求与供给以形成均衡汇率是实现汇率市场化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 基于其他角度的研究也同样值得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去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小五.中国外汇市场培育与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曹凤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金融研究.2005, (1) :28-29.

[3]王千红, 崔俊峰.对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的SCP范式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6.6:14-19.

[4]马得功.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理论的回顾与思考[J].世界经济.2005 (3) :68-72.

论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下的外汇管理 篇11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2006年2月, 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储备大国。2007年年末外汇储备较2006年末增加了4619亿美元, 达到15282亿美元。截至2010年末, 我国外汇储备额达到28473亿美元。2011年3月, 我国外汇储备正式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 达30447万亿美元。6月新增外汇占款为490.85亿元, 较5月份的234.31亿元继续增长。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较2011年三季度末净减少206亿美元, 是近期我国外汇储备首次出现季度净减少现象。2012年6月末, 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4万亿美元, 相较3月末的3.305万亿美元下降650亿。这是自2011年4季度之后, 我国外汇储备再次出现季度负增长。

二、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

(一) 保持高额外汇储备的有利之处

巨额的外汇储备无疑是一笔丰盛财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对于确保国际清偿能力、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较为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金融安全。近年来, 充裕的外汇储备为国家干预外汇市场, 稳定人民币汇率, 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其次, 充足的外汇储备便于企业对外开展经济交往活动。在外汇储备较为充裕的情况下, 企业用汇、购汇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如企业对外投资, 只要在经济上可行, 就可以用人民币购汇投资, 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企业进口、外债等对外支付也同样能得到保障和满足。

再次, 外汇储备经营收益可增加民生支出。外汇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在管理好风险的前提下, 确保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外汇储备经营收益并入人民银行大账, 人民银行依法将央行净利润全部上缴财政, 增加了用于民生支出的财政资金的可使用量, 实际上也对国民福利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二) 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作为发行货币的储备物, 央行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 因为外汇储备越多, 相应投放的货币就会越多, 而过多投放货币, 就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和严重的货币贬值, 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控制货币供应量, 央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的方式回笼资金。这样就导致央行货币政策陷入困境:一方面, 为抑制人民币升值过快而不断购汇, 相应扩大货币投放;另一方面, 为防止通货膨胀又不得不采取措施予以对冲, 大量回笼货币造成资金闲置。一方面, 货币过多, 面对通胀, 理应较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另一方面, 如果较大幅度提高利率, 有可能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中国并带来新问题。这就迫使中央银行使用利率工具时慎之又慎。

此外, 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其它弊端。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导致大量“套利性”外汇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境内;基础货币投放和外汇占款增大, 制约了货币政策的运用和效应;高额外汇储备并不经济, 降低了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 内债与外债大幅增加;增大了储备风险;使国家储备资产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失去了国际货币基会组织的优惠贷款。

三、对我国高额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安全、流动、增值———这三个词可以说是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金科玉律”。

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处于重要地位。我国一直坚持多元化、长期性和战略性来保障外汇储备安全。多元化, 就是通常说的“所有的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既会投资不同的币种, 又会在同一币种下投资不同的资产, 是一种分散化的资产配置原则。长期性, 是指确定外汇资产配置结构时, 会综合考虑各种资产的风险收益特性、市场发展趋势等长期因素。战略性, 是指确定货币结构时, 还会综合考虑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和对外支付需要, 以及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等宏观性或战略性因素, 目的是维护大局稳定, 也就有利于保障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的安全。

外汇储备资产还需要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因为国家外储不仅要满足一般对外支付需求, 如进口国内需要的物资或技术、支持企业“走出去”等, 还要在资本可能出现快速流出、货币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 发挥保障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安全的“定海神针”的作用。因此, 任何国家的外汇储备都不会大规模地投资波动性大、市场容量小、流动性差的资产。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以及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长, 外汇储备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世界各国对它的经营管理已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保守变为进取, 增值的目标也应运而生。

为了实现国际储备“安全、流动、增值”三原则, 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要多元化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过于单一, 主要还是以美元资产为主。美元将以缓慢的速度温和贬值。美元的贬值预期将使我们以美元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外汇储备遭受资本损失, 这构成了我们在储备增量中减持美元的基本动机。我国必须逐步实现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多元化, 逐步减少美元储备比重, 增持欧元、日元以及韩元、澳元、新加坡元等, 藉以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币种配置。

(二) 开拓多元化外汇经营渠道, 分散投资风险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多为美国国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和高投资级别的公司债券等, 这些债券资产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流动性, 但其提供的收益率普遍偏低。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应逐渐提高股权、企业债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 适度降低国债、机构债在资产组合中的比重,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外汇储备的整体收益率,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分散风险。

(三) 积极建立能源、金属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的储备

目前这类资源处于至少10年来的低位, 投资价值明显上升。例如, 尽管美国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 但美国仍在利用目前的原油市场低迷时期大举囤油。相比之下, 中国的原油和大宗商品进口量却在下降, 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合理成本建立资源储备的必要性, 利用时机以较低成本建立能源与大宗商品储备。

(四) 采取多种措施, “藏汇于民”

适当加大“藏汇于民”的政策力度, 这是化解外汇储备过多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可利用市场化手段降低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合理的外汇储备, 让企业、机构和个人更多地持有并进入外汇市场。把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企业运营的资本和居民的储蓄, 这不但会增加企业、单位和个人的财富, 而且还会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经营持有的资产规避市场风险。

(五) 审慎执行走出去战略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支持社保基金、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等实体投资于国内外企业股权。我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 通过对一系列申报“走出去”的企业进行审核, 为缺乏资金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在可预见的未来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长型企业, 通过调拨一定外汇储备, 帮助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投资办厂;通过兼并购买、控股国际产业链中的企业降低企业成本, 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同时加强对境内企业走出去进行风险教育。

参考文献

[1]任飞.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及管理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8) .

[2]刘兵权, 彭菲娅.超额外汇储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7) .

[3]徐光润.热钱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措施[J].西部金融, 2010 (6) .

上一篇:检测管理技术下一篇:滨海休闲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