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偿方式

2024-10-15

财政补偿方式(精选3篇)

财政补偿方式 篇1

一、生态补偿及其理论基础

(一) 生态补偿的内涵

生态补偿是指对包括居民、农户、企业和区域政府在内的社会主体的补偿。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和激励手段。通过借助一定的经济补偿手段在生态服务消费者和提供者之间进行利益调节和再分配。实质就是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利益调节, 以达到利益的均衡。

(二) 进行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1.环境资源价值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 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在物质上体现的, 环境资源是不具备这样的交换价值的。从现代的角度来看, 环境资源在生产中体现了密不可分性。不难发现, 自然资源是具有价值的, 其价值是“凝结在自然资源中人类抽象劳动”, 具体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发现、保护、开发等劳动。因此利用生态环境资源理应支付相应的补偿。

2.经济外部性理论。根据经济外部性理论, 经济外部性应该内部化。从“庇古税”的角度看, 外部性之所以是不经济的, 原因在于外部成本游离于市场价格的体系之外。故只有政府介入才能将其消除。

3.公共产品理论。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纯粹公共产品的概念。纯粹公共产品的特点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现实中存在着大量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 称之为准公共产品。由于它不纯的血统, 在消费上具有较强的排他性, 容易产生“拥挤”的问题;如公共渔场、牧场等, 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 容易产生因资源无法有效的排他而造成的“公用地悲剧”。政府为了避免“拥挤的公用地悲剧”需要采取行动, 补偿行为就成了一种必然。

二、现行生态补偿财政政策的弊端

(一) 中央政府层面出现的问题

1.在财政支出方面出现的问题。财政投入数量不足。首先是中央政府财政投入少。如国家自1978年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 对群众植树造林给予7~10元的定额补贴未随物价上涨而上调, 造成实际投入下降。其次是地方政府资金过少, 难以推进生态建设。如贵州省按其“林业科技推广规划”, 从1996~2010年, 共需投入林业科技资金3亿多元, 平均每年2 000万元, 但1997年财政投入仅471万元。地方政府缺少了造血功能, 是没有办法合理输出的。

2.财政收入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是我国缺乏独立的生态环境税。我国没有出台真正的生态环境税, 有一些直接与生态补偿有关的财政收入, 如生态环境补偿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 但费相比较于税而言, 多了惩罚的性质, 少了激励的作用。二是涉及生态补偿税种太少。现存的税种, 名目少, 设计粗糙, 会造成污染的消费品得不到制约, 稀缺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使用。

(二) 地方政府层面出现的问题

1.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局限。由于区域边界的存在, 造成了区域的公共财政收入只来源于本区域, 故区域财政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严格限定在本行政区域内。河流、矿区、森林等存在跨不同区域的资源, 就会产生治理的权责问题。

2.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能力存在局限。地方政府在公共财政方面的局限表现为收入与支出责任的不对等。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需要资金为基础。国内外倾向于用政府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 来分析说明各级政府承担的责任。

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财政政策的措施

(一) 财政投入政策

1.加大财政投入。政府财政应增加对生态补偿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防治, 以及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应用的投入;重点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流域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应运用非直接补偿的手段, 如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物价补贴等, 对节能减排、清洁环保的产品和项目予以大力支持。

2.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部制定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 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支出项目约30项, 其中具有显著生态补偿特色的支出项目如退耕还林、沙漠化防治、治沙贷款贴息占支出项目的1/3, 但缺少专设的生态补偿科目。因此, 在政府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 要增设生态补偿项目, 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的建设补偿。

3.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现行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 转移支付的方向多为纵向, 即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的。应建立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实行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以及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二) 相关税收政策

1.调整资源税。⑴扩大征收范围。一是征税范围应将海洋、湿地、滩涂、淡水等须加以保护性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列入纳税范围。从而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水资源问题。二是开征森林、草原资源税, 以避免因过度开发而造成的破坏。三是将稀缺性的可再生资源纳入资源税征税范围。⑵完善计税依据。对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和税率的合理配置应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 以开采量为计税依据, 设计合理的定额税率。在这一层次上解决的是绝对地租的分配问题;第二, 以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 设计合理的比例税率。在这一层次上解决的是相对地租的问题。⑶调整税率。在税率方面实行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 即先在开采或生产环节实行定额税率从量计征, 之后在销售环节根据销售价格再实行比例税率从价计征。对环境危害较大的消费品, 如汽车、手机、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包装物、镍镉类电池、含磷洗衣粉等列入征税范围, 并对危害较大的产品课以重税。同时对使用新型或可再生能源的低能耗交通工具实行低税或免税。

2.开征生态税。开征生态税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税收结构, 提高生态税在税收总量中的比重, 并坚持税收中性原则。在开征生态税时应注意:执行过程中要强调生态税资金配置和行为激励的基本功能, 资金配置是指通过税收手段, 为生态补偿活动筹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此外, 开征生态税初期, 在税目划分上不宜过细, 税率结构不宜太复杂。可考虑设置具有典型区域、典型行业差异的税收体制。

3.税收优惠措施。 (1) 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具体说来:对单位和个人为生产节能产品服务的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 可予以一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为减少污染而购入的环保节能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对企业购买的防治污染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允许一次摊销。企业用于环保及环境美化方面的捐赠, 可享受与普通捐赠相同的税收优惠待遇。 (2) 完善增值税优惠政策。为促进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可在环境保税和节能减排等固定资产的购置上采取消费型增值税, 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三) 建立生态补偿财政政策的配套措施

1.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生态补偿的基本法律或行政法规, 应该尽早实现在生态补偿领域国家层面的立法, 明确补偿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创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2.建立财政、税收、环保三部门联动机制。为加强排污费的管理, 应完善排污费的核定、征收、使用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如排污费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污染者排污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数额进行核定, 地税部门负责代为征收, 银行入库, 财政统管, 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部门吃排污费的问题。

3.完善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从目前来看, 应加强部门内部和行政地域内的生态补偿工作, 整合有关生态补偿的内容;对于跨部门和跨行政地区的生态补偿工作, 上级部门应给予协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郭峰.关于生态补偿涵义的探讨[J].环境保护, 2008 (5B) :38-40.

[2]于转利.西部生态重建财政政策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32-34.

[3]钱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的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54) :39-44.

[4]罗志红, 朱青.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财税政策研究[J].税务与经济, 2009 (6) :96-100.

[5]孔凡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1) :100-102.

[6]张云辉.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黑河学刊, 2008 (1) .

财政补偿方式 篇2

内容摘要: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其热点和难点问题。补偿机制改革则是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关键。从1954年幵始,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收入三个部分。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不断减少,对医疗服务收费采取低成本定价的限价政策,因而公立医院为了维持曰常运行、提高服务水平和扩大规模,只得依靠药品加成收入来弥补,从而导致了公立医院的趋利倾向、公益性减弱,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药费贵等问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探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补偿机制改革的方案,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看病贵、看病难、药费贵”的问题,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献言献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涉及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其补偿机制属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畴,需要运用公共财政理论指导和研究解决。

1985年开始,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也逐步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2005年以前,总体方向是坚持公益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从资金来源的角度看,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由原来的单一财政拨款来源转向三个部分:药品收入、医疗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药品收入是指允许公立医院在药品批发价基础上加成15%-20%,对其放权让利,通过加成收入补偿医院自身运行和发展所需资金,从而逐步减少其财政投入。所谓医疗服务收费是指医疗机构收取的,在诊疗过程中因医疗设备、卫生材料、人力成本等产生的物化劳动消耗和体现技术劳务的挂号费、手术费、护理费等产生的费用。财政补助是指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包括根据公立医院房屋新建、大型医疗设备购买、科研项目等进行专项拨款的专项投入以及对医院工作人员工资进行拨款的经常性投入。其中,经常性投入主要有按照核定床位数量补偿、按在编人员工资补偿等方式。而这样的补偿方式,其结果,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过度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医疗服务收费定价相对偏低,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逐年减少,公立医院在维持自身运行、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所需的运转资金上越来越捉襟见射,只得依靠药品加成收入赚得更多利润来弥补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这样的补偿机制导致医生可以通过幵药获取利益,药越贵、加成额度越高,幵药越多、获利越多,出现了大处方、开贵药、乱用药的现象,“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市场竞争对传统的医德观产生巨大的冲击、医患矛盾加剧,“以药补医”逐渐变成“以药养医”,表现出严重的弊端。

二、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必然性

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以药补医制度是中国最为落后的卫生筹资方式,正是以药补医制度,造成公立医院偏离了公益性的方向。大医院药品耗材过程有水分,最主要原因就是以药补医制度,医院收入相当一部分依靠药品加成,因此也不会去控制价格带着水分的药进入医院,而受害的只能是患者。老百姓看不起病,同时也用了很多不该用的药。政府也成了冤大头,为以药补医报销,因为患者使用的医保实质上是政府的公共财政补贴。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胡伟力等也指出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回归公益性,即做到将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杜绝“趋利”行为。这就要求取消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中的药品加成收入,将现行补偿方式的三条渠道——财政补偿、医疗服务收费、药品加成相结合转变为两条主要渠道——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

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的核心,而补偿机制改革又是其重点与难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改革的成功,将有效地缓解百姓就医的经济压力,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

三、我国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方式研究

提高财政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探索新的补偿方式。财政补偿是补供方还是补需方,是采用定项补偿还是定额补偿,是按人头付费还是按病种付费,一直是卫生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杨庆松认为,无论是直接补供方,还是通过补需方来间接使供方得到补偿,财政资源最终都是流入医疗服务供方,所不同的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利益激励机制和行为的不同,由此也带来补助效果和效率的差异。高洪波、丁晓丽提出,补偿方式应由补偿人员经费为主转变为以补偿业务工作经费为主,建立预算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资金补偿的实际效果,增设“以奖代补”的补偿方式。周鑫、吴正虎通过对五种付费方式的比较研究提出,应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水平、不同保障对象和保障层次、医疗保险覆盖率选择支付方式,选择任何一种费用支付方式都要着眼于社会整体最优的目标。

四、我国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渠道研究

我国公立医院的补偿渠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财政投入、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收入。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政府财政补偿不足,医院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更多地依靠药品加成收入。新医改方案中将公立医院补偿由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医疗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偿两个渠道,同时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魏晋才等提出,要拓宽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如社会赞助、慈善捐助等方面的投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可以运用间接投资,如

投资补贴、抵税、贷款贴息等形式,引导和规范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公益事业,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立医院投入多元化。贲慧讨论了目前公立医院主要融资渠道是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同时提出在政府投入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项目融资和租赁等,来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但是要加强监管。

五、完善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对策研究

取消药品加成收入这一补偿渠道后,如何在保证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前提下,建立更为合理的补偿机制以弥补这一缺口,关系到今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新医改成败的关键。吴凌放在其研究中指出看病贵的成因很多,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是其中一方面;而“以药养医”的成因则在于此,并非取消药品加成就可以解决。公立医院是在财政补助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政府定价低的条件下,将药品加成政策作为医院经济补偿政策的。如果药品加成政策取消后,国家又没有相应的补偿政策出台,很多医院必将难以为继,因此应从整体上规划推进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刘建,万许兵等人从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的角度,指出政府应加大补偿力度、明确补偿范围。提出应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技术价格降低大型诊疗设备检查项目收费、增设药事服务费等政策建议。邢晓辉,李从东等人从政府财政补偿的角度指出改革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方式,建立以政府购买为主的补偿机制,包括按实际工作量对基本医疗服务进行补偿、按对医疗费用的控制额度给予奖励性补偿、对公共救助产生的医疗欠费实行专项补偿;减轻医院负担对公立医院人员工资全额补偿;加强区域卫生规划、控制医院基建规模;建立预算绩效评估制度。

六、总结评论

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各级卫生部门、医院、高等院校,结合我国的国情或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财政补偿的进展,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快了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的研究都是理论和政策研究,没有提出财政补偿的具体标准和适用的模型,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缺少应用价值;在研究财政补偿政策时,大都从全国角度整体出发,没有考虑地区差异性以及医院级别、经营状况的差异。

始于2009年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即新医改第一阶段的任务,至2011年底己经过去三年。种种迹象表明改革仍旧任重而道远,毕竟公立医院的改革涉及管理体制、补偿机制、治理机制和效率机制方方面面,管理体制和补偿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而补偿机制体现在财政拨款和医疗服务价格等方面。医院在国家经济体系中虽然小,但涉及到财政和行政体制等政策层面,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陈竺,以药补医中国独有最为落后[J].南方都市报,2011年第5期

[2]贲慧,对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第6期 [3]杨庆松,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几点认识[J].卫生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4]高洪波,丁晓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5]周鑫,吴正虎,关于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探讨[J].健康研究,2010第30期

[6]魏晋才,金玲,陈民等,公立医院筹资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第27期

[7]贲慧,对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第26期

[8]胡伟力,试论作为系统工程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J].重庆医学,2011年,第40卷,第19期。

[9]吴凌放,取消医疗机构药品收人加成政策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7年,第10卷,第3期。

[10]刘建,万许兵,我国公立医院政府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年,第28卷,第9期。

[11]邢晓辉,李从东等,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财政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年,第30卷,第11期。

关于公共卫生财政补偿探索 篇3

1公共卫生财政投入现状和问题

2003年“非典”以后,国家对公共卫生越来越重视,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

1.1财政投入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重视程度不够公共卫生体系不同于国家安全体系,在部分地方政府中,将公共卫生纳入一般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弱化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同时,由于我国卫生事业费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预算,因此,地方财力决定了地方财政支持卫生事业的能力。而地方经济实力是地方财政能力的决定因素: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拉大,加剧了地区间卫生支出的失衡。

1.2公共卫生财政投入政策不明晰中央从宏观上要求地方政府确保公共卫生投入。但部分地方政府一般以“政绩”为考量,重点投向了经济建设,对公共卫生投入保障力度有限。同时,政府部门预算、项目管理与公共卫生机构开展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投入之间的差异,限制了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

1.3公共卫生费用支出偏重城市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的重心在城市。2000年,政府财政用于农村公共卫生方面的资金总额还不到20亿元,平均每个农民每年只有2.5元。资金、设备、医务人员有80%以上都投入了城市,其中2/3集中在大医院,大城市的一些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占有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县以下公共卫生机构,特别是许多乡村卫生机构缺乏基本的卫生服务设备。

应由政府“买单”的乡(镇)级公共卫生工作交给乡镇卫生院承担,而又不给予合理补偿,大大加重了乡镇卫生院的负担,也降低了公共卫生工作的有效性。

1.4公共卫生费用使用“重医疗、轻预防”我国目前的公共卫生费用使用“重医疗、轻预防”。在我国的卫生事业费中,公共性更强、社会效益更大的防治防疫部门和妇幼保健部门经费比例偏低。

2公共卫生财政投入设想

改革公共卫生投入体制。做好公共卫生后勤支援工作,提高公共卫生工作效益,保护了劳动者身体健康,同样会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2.1确立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主导地位公共卫生属于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国际经验表明,各国政府都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卫生公平性评估中,我国在191个国家中居倒数第四。今后,要完善公共卫生事业,就必须发挥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

2.2科学制定公共卫生体系明确各级公共卫生机构的主要工作。包括卫生监督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乡镇防保组织尽量与卫生院分开。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经济预算的主要依据。

2.3制定较为合理、明晰的投入政策根据各机构的主要职责,以及地方政府应承担的任务制定投入政策,投入规模,内容应明确。

2.4启动对村级卫生院、乡村医生的补助投入长久以来,村卫生镇作为防保网最基层的组织,实质是作为非卫生事业人员进行管理,启动村卫生站投入,培训乡村医生,让合格的乡村医生老有所养,解除后顾之忧,就能更好地解决广大农村的公共卫生问题。

2.5建立全国公共卫生资金转移支付体系由于各地财政收入状况不一样,但人们应享受的卫生需求是平等的,加之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威胁的程度非发达地区要重些。所以,建议全国按财政收入总规模的一定比例筹集公共卫生资金,向贫困地区进行转移支付,让全国人民都享受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

2.6改革对公共卫生的预算模式由于公共卫生的特殊性、无法预测性,危害程度及速度等要求公共卫生机构必须加强日常工作,建议财政部门在对公共卫生机构预算时改革其预算办法:一是根据地方财力按政策规定预算充足;二是中央转移支付全国公共卫生资金合并预算,形成公共卫生机构总预算资金;三是在预算项目安排上,将剩余资金作为公共卫生机构项目业务经费,以解决每一个公共卫生项目都要向政府编制预算报告的繁杂程序;四是建立公共卫生机构经费监督组织,确保经费要用在公共卫生工作上。

2.7建立一定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资金资金不仅要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应按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公共卫生工作做得好的相关机构,政府有责任定期补足,确保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8改革公共卫生机构筹资模式在保证卫生事业费增长速度不低于国民生产总值或同级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基础上,公共卫生机构费用增长比例应不低于卫生事业费的增长比例,同时,提高公共卫生投入的管理级次,即由中央财政直接投入到最基本的公共卫生项目。必须通过立法建立稳定可持续性筹资机制,改变目前一次性投入筹资模式,以提高国家的投入,发挥长期效应。

上一篇:筛选和排序下一篇:不同类型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