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原理(精选12篇)
生态规划原理 篇1
1 问题的提出
1.1 系统思维―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需要
自1998年以来, 我国林业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历史性变革, 林业已从过去的资源开采向现在的生态环境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展。近年来, 林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 当前林业建设的模式依然是按照工程类型分类建设的模式发展, 在具体的建设中, 往往因缺乏系统规划, 林地的增长模式是以数量增长而非效益增长的模式。就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言, 当前林业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对林业的持续性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而深入解决当前的问题, 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入手, 需要建立良性的, 健康的具有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模式。
1.2 单一目标途径――当前林业规划的途径
当前, 国家对林业的建设采取了按照工程类型分类管理, 分类建设的发展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下, 各类工程的建设是依据林业用地的布局和土地利用难易程度, 采取填空的模式。尽管在具体建设中坚持了集中连片、适地适树、混交等一些列的生态性原则, 但是就全局或区域而言, 这种规划模式仍然是一种单一目标的建设途径。在规划的过程中, 很少考虑林地小班之间、小班与林班之间, 林班与林班之间, 林班与其他土地类型 (诸如, 农地、草地、居民用地、水利用地等) 之间以及林业生产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鉴于此, 当前林业的发展已经出现并逐步产生了诸多的管理问题和其他类型的问题。
1.3 问题的分析――景观生态学途径是解决系统问题的科学
当前, 林业项目建设规划的制约条件有:①相对农业用地而言, 林业项目建设用地大多属于土壤比较贫瘠, 利用难度较大的土地, 对林业的发展十分不利;②林业用地与农业用地、水利用地、畜牧业用地、居民点等用地交叉分布, 布局十分零散;③农业用地的分散经营对林地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带来了责权不明确的问题;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学肥料等材料的应用同时也对林业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解决以上的问题, 单纯从林业产业和行业管理的角度, 手段和措施已经十分局限。生态系统是一个巨系统, 其结构和因子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要协调这些关系, 改善系统结构, 需要从更大尺度、更广的范围和领域去着手, 这些手段往往需要跨越行业领域。基于此方面的考虑, 笔者认为, 景观生态学原理因其在系统科学方面的广泛适应性特征, 更适合解决此类问题。
2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2.1 景观生态学的渊源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作为一门学科,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 20世纪80年代初, 景观生态学在北美得到迅速发展, 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 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也很快, 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多, 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2.2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地植物学家Troll1939年利用航空像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来的, 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Vink (1983) 则强调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 是一个控制系统。R.Forman和M.Godron (1986) 在合著《Landscape Ecology》一书中认为:“景观生态学探讨生态紫铜——如林地、草地、灌丛、走廊和村庄——异质性组合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笔者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系统研究了景观研究的空间结构, 景观动力学, 景观的异质性原理。总之, 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 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 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的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 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空间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景观生态学强调异质性, 重视尺度性, 高度综合性[1]。
3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林业规划中的应用构想
3.1 建设景观廊道, 抵抗景观破碎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林地和农地、草场、居民点、道路等用地的交错的零散的布局模式, 导致了林地景观的破碎化和生态功能的不健全性, 由此也引发了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及濒危物种的出现。首先,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景观单元, 应满足景观中物质流、能量流、生物流的需要;鉴于此, 有必要在各林地斑块之间搭建起生物通道 (即景观廊道) , 来抵抗景观的破碎化, 满足各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和生物的流动, 形成健康的生态格局和物种多样性。关于生态廊道的规模和尺度的问题, 不同的学者看法尚不一致。但有一些普遍认同的规律, 是值得在实践中参考的。详见表1。
注:资料引自《“反规划”途径》俞孔坚等著
参考以上数据, 在规划实践中, 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确定生态廊道的宽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景观廊道, 解决景观破碎化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
3.2 建立景观单元之间联系, 协调人类生活与生态之间的矛盾, 抵抗人类活动的干扰
沿道路、水系建立绿色廊道, 形成网络体系, 满足景观单元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生物流, 抵消了人类生产生活对景观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道路是人类活动十分重要的通道, 其存在不仅加剧了景观的破碎化, 也加剧了人类活动对生态斑块的干扰和破坏。加快道路两旁绿化带廊道建设的目的是在景观斑块与道路之间建立缓冲地带、隔离带, 减弱人为活动对各景观单元的干扰, 形成有效的防护。
水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 因此, 建立水系两旁的滨水廊道, 十分有利于加强林地景观之间的生物流、物质流。同时, 水系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水系分布的区域, 除了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外, 动物活动也十分频繁。建立水系廊道, 非常有利于加强个景观斑块之间的横向联系, 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生境来说, 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3.3 建立生态跳板, 消除景观斑块之间的隔离
在农地占绝大多数的区域内, 林地景观斑块之间往往处于隔离状态, 而且, 林地斑块的尺度都比较小。就动物生境而言, 这种生态格局极不利于动物生存和栖息;就植物群落结构而言, 小尺度的斑块和过于分散的布局模式, 使得植物生态系统抵抗自然灾害方面的功能明显降低, 更不利于植物群落的演替和物种的延续。鉴于以上问题, 在一定尺度内, 适度建立生态跳板 (即在适当范围的农地内建设一定规模的林地) , 来满足动物在林地斑块之间过度的需要。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不影响农业生产, 而且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环境的改善。当前农药、杀虫剂、化学肥料的大量运用, 主要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结果。比如, 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遭到破坏, 某些病虫害天敌的灭亡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最终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景观生态学的途径, 就是要通过研究各种用地类型的斑块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生态机制, 最终达到景观的良性的持续发展。
3.4 依据林业用地实际情况, 营造适宜的群落结构, 实现景观的异质性
就我国国情而言, 目前林业用地多属于土壤贫瘠, 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的土地。依据土地情况和植物生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物种搭配结构, 对林业建设和管理来说, 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对于景观系统的健康发展来说, 增强了景观的异质性, 建立了适宜基地实际条件的生态群落, 就意味着建立了生态安全格局。例如:在兰州市北山等区域, 如果选择当地乡土植物, 如, 红沙、盐爪爪等耐盐碱、耐旱的植物物种为基础, 适当补充柠条、柽柳等灌木树种的种群结构, 比当前的乔木和灌木结合的结构要更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 其景观特征也会富有地方特色。
4 结论
景观生态学原理是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优化景观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 解决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的科学。在林业规划中贯彻景观生态学原理, 十分有利于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效益的增长, 并有利于解决林业与农业及其他行业之间的环境矛盾, 促进景观安全格局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俞孔坚, 李迪华, 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9) .
生态规划原理 篇2
第一部分
城市规划概论 :
城市、社会学家:城市是人口密集的社区,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对乡村); 经济学家:城市是生产力的聚集区及经济活动的中心; 地理学家:城市是人口和物质高度集中的特定地域;urban 政治学家:城市是政治活动的中心舞台。
city
城市化(定义、表现特征)、定义: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表现特征:
特征:
1.人口与土地向非农业形态转化
2.产业结构:一产比重降低;二、三产提高 城市化水平往往是经济发达程度及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表现 城市规划;
1)必要性:城市化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自演进特征。城市规划,作为应对城市问题,配置空间资源,有目的地干预城市化的一种社会分工。
2)内核: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绿地生态、建筑形态、支持设施、环境景观 3)实质:具有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安排好城市中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与土地使用相关的事项。
4)特点:是一门综合的学科,这是因为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经济以及所有物质要素形成的基础。因此,规划通过对土地使用的调节,改善土地使用中包含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进而协调城市的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指导城市发展的目的。
《雅典宪章》、背景: :
产生:1933 年,CIAM 在希腊雅典举行会议,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Charter of Athens)
内容:
1)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2)居住问题:城市的人口密度过大,生活环境质量差,公共设施少且分布不合理等。建议住
宅区按邻里单位规划。
3)工作问题:是由于工作地在城市中无计划的布置,远离居住区,从而造成过分拥挤而集中的人流交通。
4)游憩问题:主要有大城市缺乏空地,城市绿地面积少。建议新建的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增辟旧区绿地,在市郊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
5)交通问题:靠局部的放宽改进道路并不能解决问题,须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的全新道路系统。
缺陷:
形成了物质空间决定论,认为在城市规划中通过控制物质空间变量,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就能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这一思想是 50 年代以前城市规划领域中的主导思想。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所形成的城市规划方式主要是物质空间规划(Physical P1aning)。
当时意义:
大多数城市无计划、无秩序发展,尤其是在 19 世纪快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张发展的大中城市中,工业和居住混杂,工业污染严重,土地过度使用,设施不配套,缺乏空旷地,交通拥挤,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卫生问题、交通问题和居住环境问题等,而功能分区方法的使用确实可以起到缓解和改善这些问题的作用。
历史意义:
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过程来看,《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是一种革命。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突破了先前的城市规划追求图面效果的局限,对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起了引导作用。
《马丘比丘宪章》、背景:
1977 年 12 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于秘鲁利马(LIMA),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集会后发表了《马丘比丘宪章》 内容: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在城市规划中运用改变过去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进行描述的观点,而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着重指出了在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协调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思想:
1)批评《雅典宪章》的功能区,认为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结构的有机性,没有考虑城市居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2)宪章认为城市规划和住房设计必须反映“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础”,并提倡“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建立公平的土地使用法规,公交优先才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定义: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
托管理。
实质:
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结合体,并形成一个“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特点:
1)提出限制城市的规模: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三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
2)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由六个单体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把城市和乡村统一成一个相互渗透的区域综合思想,形成一个多中心,整体化运作的城市系统。
3)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影响: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 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案:《明日的城市》、《阳光城》伏埃森(Voison)规划 规划观点:
1)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出现功能性的老朽;城市中缺少绿地,日照、通风、采光、游憩、运动的条件差 2)关于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 3)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提高城市中心区的高度,向高层发展,低密度、高容积率的发展模式 4)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加宽道路、加强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 实质:
城市集中主义 缺点: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完整过程由两个阶段、五个层次组成,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含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区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分区规划 详细规划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部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城市用地分类
按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采用大、中、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为 8 大类、35中类、44 小类。BMW
USA
GR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绿地、居住用地 住区的类型与规模、类型:
1)按位置 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 城市住区 乡村住区 2)按建设条件 新建住区 城市旧住区 3)按建筑层数 低层住区(1~3)
多层住区(4~6)
中高层住区(7~9)
高层住区(10 以上)
各种层数混合修建的住区 规模:居住区规划一般按三级设置: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组团
居住小区
居住区 户数(户):
300~1000
3000~5000
10000~16000 人口(人):
1000~3000
10000~15000
30000~50000 占地(公顷):
4~6
10~35
50~100
其他划分:
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街坊-居住组团-住宅群-单栋住宅
没有一个城市只有一种住区类型。没有一个城市只需要一种住区类型。每个城市的住区都有自己的类型和自己的特征。多样性是城市的天然属性。城市住区是反映这种天然属性的基调。
邻里 单位 — 居住小区 —— 扩大小区 —— 居住综合体和综合区的规划
邻里单位:
提出:1929 年美国建筑师佩里提出 六个基本原则:
1)规模(size):以一所小学所服务人口提供住房,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 5000 人左右,规模小的 3000-4000 人 2)边界(boundaries)周边以城市干道为界,避免过境交通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内部道路系统(internal street system)利于邻里内部交通的道路系统。出入口不能与干道对面邻里单位出入口相接。
4)开放空间(open
space)提供一系列小公园及娱乐空间构成的开放空间系统,以满足特殊人群和小孩身心发展。
5)机构位置(institution sites)学校、教堂和社区中心集中设置,服务范围与邻里单位界限吻合。
6)当地商店(local shops)为邻里单位人口服务,自给自足
邻里单位案例:上海曹杨新村
居住小区:
我国从 50 年代末开始使用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至今仍沿用。
扩大小区:在干道间的用地内(100-150ha)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的边缘 居住综合体: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合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居住综合区:
技术思想演进脉络;
住宅的类型与户型;
类型:
按建筑层数:低层 1-3
多层 4-6
中高层 7-9
高层 10 以上 按户型组合:
A 单元式住宅: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点
式 B 低层花园式:独立式/并列式/联立式【 每种类型的住宅每户都占有一块独立的住宅基地。基地一般在 250--0 500平米之间。】
户型:
梯间式
每层联系的户数一般在 2-4 户。户数越少,更好地保证住户的私密性和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一般在多层住宅中采用较多,可作条式连接。
点式
楼梯间和电梯间都集中在住宅中央,无直接采光。因此,点式住宅与内廊式住宅有相同的缺点,但对住户影响较小。通风和采光较好,每层联系的户数可多可少,一般在高层住宅中采用较多,独立性强。
外廊式:每层户数一般在 4 户以上,且每户都能得到均等的居住条件。由于公共外廊对住户私密性有一定影响,居室的位置宜远离外廊布置。
内廊式
内廊式住宅走廊较暗,对住户私密性的影响也较大。住户的通风和采光也不良。
独立式
拥有较大的基地,住宅四周均可直接通风和采光,可布置车库。、并列式((双拼)
为两栋住宅并列建造,住宅有 3 面可直接通风采光,可布置车库。基地较独立式住宅小。并列式(双拼)。为两栋住宅并列建造,住宅有 3 面可直接通风采光,可布置车库。基地较独立式住宅小。
联立式
为一栋栋住宅相互连接建造,即城市住宅(Town House)。每宅占地规模为最小,面宽从 6.5-13.6 米不等。
住宅群体平面组合基本形式及特点、(课本 p505--507)
类型:1)行列式
2)周边式
3)点群式
4)混合式
5)自由式
行列
基本形式平行排列 交错排列(前后/左右/前后左右/山墙/)
变化间距
单元错接(不等长错接/等长错接)
成组改变朝向
扇形排列
曲线形
折线形 优点:日照好,有利通风 /有规律,也富于变化 /工程简单,便于施工。
缺点:空间缺乏封闭感/小空间缺乏停留感,易产生交通穿越/连续性过强时,易显得呆板。
丰富空间的措施
山墙错落——增加停留感及围合性。
单元错落拼接——产生体型变化。
成组变向——打破单调感。
案例 源宏世纪花园
上海凉城新村
周边
单周边
双周边
自由周边
优点: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建筑密度 / 组成的院落完整,封闭性好 /安静、安全
/ 寒冷地区有利挡风与防寒。
缺点:相当多居室朝向不好 / 炎热地区较难适应 / 不能适应地形变化,土石方量大 / 结构与施工较为复杂 / 不利于抗震。
案例 万科四季花城
上海临港新城主城区
点群
是低层独立式、多层点式和高层塔式住宅自成相对独立的群体布置形式。
优点:利于通风和日照 / 规律性较强,生动、富于变化。
缺点:空间缺乏封闭感 / 寒冷地区不利于挡风。
混合混合式为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的结合。
常见的是以行列式为主,辅以院落周边布置或点式结合。
具有行列式、周边式与点群式布局的优缺点特征。
自由
散立
曲线形 曲尺形
建筑结合地形,在满足日照通风等要求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
自由式由不规则平面外型的住宅形成的,或住宅不规则地组合在一起的群体布局方式。
优缺点须结合具体空间。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对比
韵律节奏
比例尺度
色彩
绿化
道路
建筑小品 住宅群体组合与日照、通风、噪声的防治;
日照间距系数:是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需要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的条件。
群体组合的类型: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与内容、类型:
八大公服
按性质分
金融邮电
商业服务
医疗卫生
教育
社区服务
市政公用
文化体育
行政管理及其他
按使用频率
按是否盈利
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
影响因素:使用频率和设施的规模效应 按时间距离算/按空间距离算 居住区
800-1000m 小区 400-500m
组团 150-200m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配置的类型和原则;
千人指标:
公共服务设施的 数量、用地和建筑面积的计算以“千人指标”为主。
对于新建居住区 商业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规划控制可采用“千户指标”。
千户指标:
即每千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对于商业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规划控制可采用“千户指标”。优点:
家庭是组成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商业部门的商品供应主要根据 户的经济水平、生活购买力进行预测。
避免千人指标因 户均人口变化弹性较大的不足。
原则:
1)须与居住区人口规模相对,并考虑不同城市、不同地点、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2)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和规划用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建项目进行合理的归并、调整,但不应少于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应配建项目与千人总指标 3)当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界于组团和小区之间或小区和居住区之间时,除配建下一级应配建的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及规划用地周围的设施条件,增配高一级的有关项目及增加有关指标.考虑因素 与规划结构相适应 保证各级公共服务设施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形成各级生活中心 相关项目可组合布置 结合上下班人流方向、公交站点布置 充分发挥设施的经营效益 充分考虑到发展的需要
常见的布局方式:
住区道路的类型与和分级、居住区级
小区级
组团级
宅间小路 车行道
10-14
6-9
3-5
人行
2.5 以上 红线宽度
20-30
10-14
建筑控制线之间 8-10
规划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叫做道路红线宽度,它由三部分组成:
1)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 2)铺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 3)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等。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规定(自己添加)
1)居住(小)区在城市交通性干道上的 出口,设置 间距在 0 150 米以上,与道路 交角不小于5 75 度; 2)区内 尽端式车道长度 不超过 0 120 米,尽端设 2 12 x12 米的 回车场; 3)当 道路坡度大于 8%,应辅以 台阶解决竖向交通
住区道路交通的组织模式与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组织模式:一般分为“人车分行”和“人车混行”和“局部分行”三种 居住区内主要 道路布置形式常见的有:
丁字形、十字形、山字形。
居住小区内部 道路的布置形式有: 环通式(内环式、外环式)、尽端式、半环式、混合式等。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与构成、城市绿地系统:
功能:美化环境、改善地区小气候、为居民提供游憩场。所在居住用地上栽植树木、花草,改善地区小气候并创造优美的绿化环境。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包括宅旁绿地、居住区街区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区小游园、组团或街坊绿地)
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分类与布置;
居住区公共绿地分类:居住区公园、小区小游园、组团或街坊绿地
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内容与作用)。(此部分内容可以结合期中的居住区调研报告复习,关键是掌握对居住区(小区、组团)规划,各个方面的分析)
内容:
作用:
1)用数量表明住宅区的用地状况; 2)初步评价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3)初步审核各项用地分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 4)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第三部分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与特征;
控规的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与要素(规定性指标与引导性指标、用地; 兼容性的意义、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之间的关系等);
用地兼容性意义:为了使控制性详细规划 既有“弹性”,又不失去控制作用,各地拟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使用性质兼容表。
用地性质 的确定要有一定的弹性余地,要制定土地相容规划。所谓“相容”,是指某一类性质的用地内 允许建、不许建或经过某规划部门 批准后许建的建筑项目。
土地使用兼容的原则
(1)促进相关功能建筑的 集中布置;(2)提高土地 经济效益;(3)减少环境 干扰;(4)确保 非营利性设施、市政设施用地 不被占用;(5)保持土地使用的 有限灵活性,允许部分建筑、设施 混合布置:
(6)土地使用兼容应注意到其宽容度和灵活性以 提高应变能力,同时又 不 违背 总体规划。就具体分类各地应 从实际出发具体对待,不强求一律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 内容;
新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的调整;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要求(规定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2、理解:
第一部分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的形成、城市进化理论; 城市规划体系。
第二部分
居住区规划原理:
住宅区与社区;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家庭生活与住宅功能、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的定额指标; 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结合地形、气候、用地规模、规划结构、周边条件、居民出行特征,规划设计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断面形式 2)居住区道路设计注意“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的同时减少外部人员与车辆的穿越 3)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的要求,尽量少反向交通 4)道路布置应满足创造良好环境卫生要求,走向有利于住宅的日照与通风。
5)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敷设要求 6)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疏散通道、场地、救护等)。
7)在旧城改建地区,应充分考虑地上地下建筑、市政设施和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
8)道路的线形、断面应与建筑群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地结合。
9)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原则; 1)有恰当的服务半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组团绿地、道路绿地、小游园/公园)
2)公共绿地应考虑不同年龄结构的居民 3)结合地形尽量保留原有的绿地和大树 4)植物配置应具有环境识别性,地区特色 5)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考虑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 1)公共绿地应分级设置有恰当的 服务半径:
【一般情况下,人的步行速度为 5km/h,即是 80mm/min】
居住区公园 小游园 组团绿地 其他条块绿地 最小规模(公顷)0.4 0.04 0.04(宽度≥8米)
步行时间(min)
8-15 5-8 3-4
2)
至少应有一个边与 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3)宜采用 开敞式,并设置一定的居民活动场地与设施,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等; 4)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 70%; 5)组团绿地和其它块状条状绿地的设置应有不小于 3 1/3 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 建筑日照 阴影线 范围之外,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面积计算
居住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部分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地位与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3、了解:
第一部分
城市规划概论:
《华沙宣言》、《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 世纪议程》、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流变。
第二部分
居住区规划原理:
郊区大盘的起源与发展、新城市主义关于居住区规划的思想、新城市主义反对僵化的绝对的功能分区,尤其反对尺度巨大的功能单一化。
基本原则:
(1 1)紧凑性原则。要生成有活力的社区,足够的人口密度是基本前提,因而要有足够的容积率和紧凑度。这样也可以提高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街区的尺度控制在边长 600 英尺(183 米)格子(2 2)适宜步行的原则。步行对营造城市社会生活非常关键。为了支持步行与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人汽车出行,应该将各种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设施布局于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之内,而公交站点与住宅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也应该在步行范围之内。通过适宜步行的空间设计,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有助于消解汽车造成的种种负面效应;干道宽度大约 34 英尺(10 米),标准街道宽约 24 英尺(7 米)人行道至少 4~5 英尺宽(1~2 米)
(3 3)功能复合(多样性)原则。要在邻里街坊内或以公交站点为中心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布置商店、服务、绿地、中小学、活动中心以及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以便支持步行和公交主导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以这种多样性增强街坊社区的活力与魅力,从而吸引人们外出步行、介入社会生活;(4 4)可支付性原则。通过紧凑性开发,提高土地以及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与效益、降低开发成本,并“浓缩”了税源,因而让市政当局负担得起(而在松散低密度的郊区,市政所获得的税收及其他收益,根本不足以抵偿所投入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花费,市政是入不敷出的)。通过在社区中提供多种类型不同价格的住宅,让更多不同阶层的家庭都有可能支付得起。
新城市主义两大组成理论为:
1)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2)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
丰富住宅群体空间组合的手法; 广州市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标准; 住区内静态交通的组织; 1)国家康居小区的 机动车停车按 0.2--5 0.5 车位/ / 户设置 2)居民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 3)停车车位数 大于 0 50 辆,应设置 2 2 个出入口。
大于 0 500 辆时,应设置 3 3--4 4 个出入口。
出入口之间的 净距大于 0 10 米。
停车库出入口应 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 0 10 米。
车辆 双向 行驶的 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 7 7 米,单向不小于 5 5 米。
停车场布局
1)集中式或分散式停车库
(地面车库 / 底层架空 / 地下或半地下停车库 /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2)集中式或分散式停车场 3)路边分散式停车位 4)分散式私人停车房 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
第三部分
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生态原理发展现代农业 篇3
路明认为,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生态现代农业,要以生态原理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推广行之有效的生态模式,推进产业升级。事实上,国家对于生态农业早有“布局”。在2013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成为重要内容。行动计划提出,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生态农业讲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与环境的关系出发,以个体至生物圈各层次为对象是现代生态学的主要内容。生态农业应从以下五个层次安排和设计。
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环境资源对生物的分布与生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同时,生物也通过其形态、生理和生化机制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首先,环境对生物有制约作用,应倡导资源节约型农业。一是对资源使用进行制度约束,如我国实行的土地、草原和林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改革。二是对农作物生产所缺营养物质进行补齐,如我国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和配合饲料技术。
其次,生物会逐渐适应自然环境。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长期生长在不同环境中会发生变异。根据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原理,农业部在“十五”期间编制了作物优势生产区的规划,为全国作物生产布局提供了依据。
再次,生物也会影响自然环境。生物对环境有利的影响很多,如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农业上的作物生产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如甘肃省双垄全膜玉米栽培对防治沙尘暴有一定作用。
种群结构与种群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不同种群间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即互不影响、竞争和互利共生。人类利用生物种群间相互关系原理设计并推行了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模式,如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作套种,不同物种的共养模式,例如蔗田种菇、鱼类分层放养等等。
生物群落理论与生态自然修复
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种群组成的复杂生物体系。农业生产中间作套种就是人类模拟天然植物群落的层性,将高矮作物或根系深度不同作物合理搭配而创造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例如:甘肃河西走廊小麦玉米间作,华北平原棉花小麦间作。
由于自然因素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一个地段上的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群落代替的过程叫演替。演替符合当地生态环境时可以进行环境修复,例如:利用植物对重金属镉污染农田的生物修复,以生态措施治理官厅水库水质恢复。群落受到干扰破坏,会出现逆行演替。如过度放牧下的草原生产力下降,甚至出现裸露退化,引起沙尘暴。
生态系统与循环农业
自然界依照食物链的流向,形成了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循环系统,按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人类在农业上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循环系统。
(1)农田内的循环模式。农田内由植物生产和微生物还原组成循环系统。最有代表性的是农田保护性耕作,即实行免耕措施,把秸秆留在农田内,实行秸秆还田。
(2)种养业的循环。根据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全食物链循环,各地形成了“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等生态模式。
(3)农业与加工业的循环。种植业或畜牧业产品经过加工业深加工。其中,废弃物经过微生物处理(厌氧或好氧)作为饲料或肥料利用,再回到农田。
(4)城乡间的循环。我国城镇产生的餐厨垃圾、泔水猪、地沟油是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BGB为生物处理餐饮垃圾,生产肥料和饲料,实现了城乡间的物质循环。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城镇化
我国现在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同时也出现很多环境问题。如何破解城镇化遇到的生态问题,在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中引入景观生态学的理念是一个重要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英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念和德国的城市分散配置理论。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在实现工业文明中以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可承载为前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社会。
路明强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新世纪农业科学、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他认为,生产健康安全农产品有三个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二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应对绿色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生产健康安全农产品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保证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四个环节,建立农产品安全管理的五个体系。即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中,要保证最佳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达到安全标准,实行清洁生产,产品的加工、储存、包装达到安全标准四个环节。要建立健全农产品的安全标准、监督检测、质量安全执法、质量安全认证、质量安全市场五个体系。
第二,提高资源特别是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第三,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做到物质循环使用,能量平衡开发,采取与环境友好的作物生产方式。
第四,拓宽农业发展领域,开发能源农业和化工农业。
人物介绍:
生态规划原理 篇4
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 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建议[1]。
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的转化过程中,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起初的敬畏到慢慢地了解自然, 适应自然;再到工业社会以及现在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尊敬———适应———改造———共处的过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新纪元, 城市化进程发展越来越快, 一些现代化的设施也越来越普及, 随之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弃物, 从而造成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作为主角的人类开始深深地认识到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随之产生了“生态宜居城市”、“园林城市”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标准, 生态规划理论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景观生态规划学也应运而生, 并且应用到各种规划领域当中。当然高校校园环境也不例外,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旨在为师生提供一个生活舒适、生态健全、环境优美的生活、学习、游憩场所。
2 适应于校园生态规划原理
2.1 生态环境优先原则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依托现有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 再加上园林艺术手法进行景观设计, 总体要以绿色生态为原则, 在满足校园场所功能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以绿色植物为主, 植物配置要注意多方位、多层次、多用途配置, 着力打造一个稳定的生态群落。
2.2 景观多样性原则
生态学中有“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 意思是丰富的植物物种构成的生态群落稳定性及生态效益更好, 同时丰富的物种能增强群落的韧性和抗逆性, 多层次、多方位的物种构成的群落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校园景观设计中注重景观多样性, 可以满足学生、老师等不同人群的观赏要求, 同时也能更好发挥生态效益。
2.3 可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最早由生态学家提出, 意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强度、程序间的平衡性, 不能一味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 要科学地使发展脚步与自然生态恢复程序达到平衡。校园景观更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的景观领域, 所以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文化理念, 植物生长的空间性及时序性。
2.4 整体规划设计原则
丰富的物种构成稳定的群落, 稳定的群落再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所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 必须先从整体把握再到局部细节的规划设计, 校园景观亦是如此, 在规划初期先把握学校整体的定位, 做好功能分区再进行局部细节刻画。
2.5 地域化原则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这句话就阐释了自然中有地域性这一现象, 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着不同的物种, 适应同一环境的物种生活在一起;人也不例外, 生活在一起的人, 至少是能适应当地文化的人, 在景观规划领域就体现在打造地域性景观上, 不同的景观领域类型在规划设计时有些不同要求。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一个以“林”为特色的大学, 所以在景观设计上肯定要用景观手法突出“林业院校”特色。
2.6 人本化原则
以人为本, 人性化设计, 是近几年来提倡最多的理念之一。但现在国内的一些景观项目真正做到完全以人为本的还是很少, 还主要停留在理念阶段, 校园景观设计中, 学生是这个场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体验对象, 如何满足学生在学校学习是校园景观设计要考虑的重点, 也是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3 结语
城市规划原理 篇5
(一)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基本组织形式: 唐代以前——里坊制 北宋仁宗末年以后——街巷制 元代以后——胡同结构形制
1.里坊制
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西汉至唐代年间为发展的鼎盛时期。特点:
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具有封闭性,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指导思想。2.街巷制
北宋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封闭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坊墙逐渐被商店所代替,住宅直接面向街巷,与商店、作坊混合排列。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3.胡同
元朝以后,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大街——胡同——四合院三级组织结构。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二)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 1.大街---里弄
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尽端路。
里弄的出现实际是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街巷、三合院空间压缩形成的,日照、通风条件较差、几乎没有绿化,空间呆板单调。2.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 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邻里单位理论的基本原则:
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3.扩大街坊
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组织形式。与邻里单位相比在空间布局上更自由灵活。
优点:形成完整的街景和内向的院落; 缺点:住宅拐角多,东西向多,不利于通风采光
4.人车分流 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1933年在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被称为雷德朋体系。设计原则:
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道路与汽车道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围绕住宅区或住宅群落布置的方式,并以枝状尽端路或环状尽端路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位,在尽端车行路的尽端应设回车场地。
4、步行路应贯穿于住宅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串联起来,并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正面的入口,起到连接住宅院落、住宅私院和住户起居室的作用。
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一般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在空间上不能重叠,在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局部立交的工程措施。
5.居住小区
指以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穿越的完整地段,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小区基本特征:
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城市道路、绿地、水面、沟渠、铁路或其他专用地界等)划分,用地的界限明确,地块完整,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分割。
2.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的上限。
3.小区内设置小学、托幼、会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4.道路自成系统,避免将城市干道上的机动车交通引入到居住小区内。5.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
6.居住区
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由多个居住小区组成,除小区级公共中心外,同时设有更加完善的居住区级公共中心,实际基本具备了小型城市的功能。
7.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综合居住区
(1)扩大小区:在城市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
(2)居住综合体: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综合体。(3)综合居住区:将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优点:生活与工作方便,减少交通,节约时间,城市建筑空间形态丰富多样。如:
生产综合居住区——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
办公综合居住区——居住与行政办公结合商业综合居住区——居住与商业服务结合等 8.社区理论
社区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四个条件: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区与小区的共同点:
都存在相对独立的区域 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与小区的不同点:
社区是从人的价值、物质关系确定的,小区从人口、用地规模数量决定 价值取向不同
9.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作为一种以再造城市社区活力的设计理论和社会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的。
基本理念: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现代生活的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被人们所钟爱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紧凑性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
1993年召开了新城市主义协会(CNU)的第一次会议。1996年CNU第四次大会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宪章”,主要原则有:
社区的紧凑;
清晰的中心和边界的邻里结构;
各种城市功能和居住类型、居住人群的混合; 适合步行的环境和尺度; 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核心思想:
(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城市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2)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3)尊重历史和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新城市主义的两种开发和组织方式:
(1)TOD体系(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以区域城市理论(宏观)为基础,提倡建立区域性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结构,引导城市和郊区沿大型公共交通的路线进行集约式发展,减少对私人汽车的依赖。使城市和郊区经过发展逐渐融合成为有多个核心的网络。
(2)TND体系(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传统住区开发)
提倡学习美国传统的城镇形态和结构,主张相对密集的开发,混合的功能和多元化的住宅形式,创造街道、广场及社区活动场所等有意义的空间并加强步行可达性。
TND鼓励和建设多种交通方式,狭窄的网络行街道是TND开发模式的基础。设计原则:
1.具有容纳商业、文化或行政活动的邻里中心; 2.到达工作或购物地点的距离在5分钟行程内;
3.小尺度的街区划分,街道以网格状布置从而提供多种选择的交通路线,减轻交通压力; 4.以巷道辅助街道使其尺度减小,人行道带来开放性和步行性;
5.建筑物容纳多种功能,他们的高度和退界受到限制使街道得以保持统一性; 6.在显著位置安排市政建筑或社区公共建筑; 7.在尽可能近的距离内安排多种住宅形态,使不同收入的人能彼此产生联系; 8.与大型公共交通有直接联系; 9.推动社区氛围和公众的责任感。
二、现代居住区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三、居住区规划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数量、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出入口位置、停车数量和方式
6、拟定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的布置
7、拟定有关的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四、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集约化 人口增长,资源紧张——节地、节能、节材 社区化 识别性与归属感、文化与活力
生态化 合理绿化;太阳能、风能、废水、垃圾的利用 颐养化 人口老龄化——增设老人公寓及设施 智能化 科技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四新”
一、居住区的组成
(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1.物质要素
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
人工要素:各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等
2.精神要素
人的因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生理、居民心理等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物业管理、邻里关系等
(二)居住区各类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的总称(包括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又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其他用地: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河流等不可建设用地等
二、居住区规模
居住区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决定规模大小的因素有: 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配套公建。
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800---1000m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400---500m 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150---200m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城市干道间距在600---1000m之间,干道间用地为36—100h㎡左右。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管理人口一般为3---5万人
4.住宅层数对居住区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等 综合以上分析:居住区规模一般为
人口:3—5万人
用地:50—100h㎡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三、居住区类型
按性质分:新建居住区和改建居住区
按位置分:市内居住区、近郊居住区和远郊居住区
按住宅层数分:高层居住区(10层以上)、中高层居住区(7-9层)、多层居住区(4-6层)、低层居住区(1-3层)和混合居住区
按功能分:单一居住区和综合居住区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居住小区
居住区——组团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五、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基本要求 1.使用要求
2.卫生要求 日照、通风、噪声和空气污染等
3.安全要求 防火、防震(位置选择、疏散场地、道路交通疏散、建筑防震设计等)、防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等)4.经济要求
5.美观要求 地方特色,追求个性等
六、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态
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讲,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和节点,从此角度居住区规划布局可以概括以下主要形式: 1.片块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2.轴线式布局
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3.向心式布局
将一定空间要素围绕占主导地位的要素组合排列,表现出强烈的向心性,易于形成中心。这种布局形式山地用的较多,顺应自然地形布置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4.围和式布局
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5.集约式布局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开发地下空间,依靠科技进步,使地上地下空间垂直贯通,室内外空间渗透延伸,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空间流通的集约式整体空间。6.隐喻式布局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境界升华。在实际方案中往往同时采用几种布局方式
七、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主要因素: 住宅——主体 道路——骨架 公建——核心
绿化——空间、生态、视觉 基本要求:
1.方便居民生活,便于组织管理 2.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利于安全防卫 3.公共活动中心方便使用、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4.规划设计构思新颖、环境协调,富有特色 一)道路系统 1.布置要求(1)使用要求
·交通运输:上班、上学、购物、清运垃圾、消防救护等 ·利于整体规划布局:用地的划分、建筑及设施的布置 ·利于工程设施布置(2)安全与防护要求
·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功能明确、线路便捷,妥善处理不同功能道路的交点、减少交通穿越等 ·与抗震防灾结合:设置疏散通道、消防通道(3)经济和节约用地要求 ·合理的道路线路、路基断面
·适应地形:平行或斜交于等高线、平行河流 ·利用现有线路 2.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1)道路网布置的基本形式
(2)人流、车流的组织 ·人车混流 ·人车分流 常用方式: 车行道附设人行道 人车各设独立系统 人车立交
(3)道路分级布置(4)静态交通布置
停车设施、回车场、交通岛、地下停车设施 3.有关技术要求(1)出入口
·居住区、小区主要车行道至少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150m ·人行出入口间距≯80m ·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60m时,设不小于4×4m的消防车通道 ·建筑物长度>80m时,在底层加设人行道
·居住区、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夹角≮75°(2)尽端式道路
长度≯120m,应设面积≮12×12m的回车场(3)道路纵坡、最大纵坡坡长(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近郊居住区设专用公交线路,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
(1)方便使用:居民行为、服务半径(2)利于形成社区活动中心(3)自身建设要求
(4)利于经营管理(增加创收)(5)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老龄化 2.公建系统的规划布局
(1)社区活动中心 :集中形成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2)教育设施:中小学、幼托——安静、安全地段,室外活动场地(3)医疗卫生设施:安全、卫生、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独立地段(4)基层商业服务设施:日常必需品,分散设置(5)市政公用设施
变电所、煤气调压站——位于负荷中心 锅炉房——下风位,设有运输通道 垃圾收集站注意遮蔽
(三)绿化系统
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
非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绿地、道路绿地 生态、防护绿地(1)集中、分散相结合
(2)绿化余活动场地、建筑空间相结合(3)植物品种选择
考虑地方气候土壤条件、反应地方特色,住宅庭院注意透光、遮阳、无毒、防火等。4.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2)整体中突出中心(3)连续中沟通交往(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满足日照、通风、防灾要求;防止污染;提高绿化率;增强自循环能力
一、住宅类型选择
(一)住宅类型
(三)住宅类型的选择
1.住宅标准
面积标准、质量标准
2.套型和套型比
参照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 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
⑴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
⑵年龄老龄化
⑶家庭人口的流动化(两代居、核心家庭等)3.确定住宅建筑的层数和比例
综合考虑用地经济、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居民生活水平等
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和居民的生活习惯 5.节约用地,结合地形
6.城市整体建筑面貌要求
二、住宅合理间距
1.日照间距: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
住宅不同方位对日照间距的影响
3.住宅侧面间距 多层:不小于6m 高层与其他:不小于13m *侧面有窗应适当加大间距。
三、住宅的规划布置(一)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1.行列式
优点:通风、日照好
缺点:单调、呆板 2.周边式
优点:封闭、防风、防噪音等
缺点:部分住宅朝向差 3.混合布置
行列式和周边式的结合,常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半开敞的院落。4.自由布置 结合地形,灵活布置
如:散立、曲线形、曲尺形、点群式等(二)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1.成组成团
由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成规模:1000~3000人 住宅组团的的分隔方式: 1.用绿化分隔 2.用公共建筑分隔 3.用道路分隔 4.用河流分隔 5.利用地形高差分隔 2.成街成坊
主要道路沿线和带型地段
旧居住地段改建
街坊: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面积比居住小区小的、供生活居住使用的地段。
成组成团、成街成坊往往组合使用
3.整体式
连廊、高架平台连成一体
(二)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住宅与公建、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
空间构图手法:
对比
节奏和韵律
比例和尺度
建筑本身、建筑之间尺度关系
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1:3 色彩 整体考虑,重点处理
使用建筑材料固有色泽,减少维护
绿化 联系 分割 衬托 补充
道路 直线、曲线
建筑小品 围墙、花架、座椅、挡土墙、台阶等
四、住宅群体规划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争取日照,防止西晒
日照:点式建筑放南边等
西晒:利用绿化、设置阳台和遮阳板等 1.利用点状住宅以增加日照效果,可适当缩小间距 2.住宅错落布置,提高日照水平
3.将建筑方位偏东(或西)布置,等于是加大了间距,增加了底层的日照时间,但阳光入室的照射面积比南向要小
4.利用绿化,防止西晒
(二)提高通风能力和防风能力
利用道路、建筑布置、绿化和水面等
(三)防治噪声规划 合理布局
利用绿化
利用地形
利用人工障壁等
(四)注意节约用地
从建筑单体和群体规划布置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筑单体方面: ⑴提高住宅层数
⑵采用北向退台式住宅
⑶适当加大住宅进深 12m左右 2.群体规划方面:
⑴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底层功能:对居民干扰不大的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梳形等住宅
用山墙一侧布置低层公建 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 采用『型、E型、梳形等住宅 ⑵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①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②空间的借用
利用北侧道路、河流、绿地等空间
③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④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
五、宅旁绿地组织 一)近宅空间
(二)庭院空间
1.场地布设
动与静
向阳与背阳
显露与隐蔽
2.植物
空间组织手法:围合、覆盖、凹凸、架空、机理变化、孤植观赏
3.建筑小品
园路铺装(宅旁小路、绿地园路)、水、置石、设施小品 设施小品:
建筑部件:单元入口、室外楼梯、平台、连过街楼、雨篷等
工程小品:天桥、室外台阶、挡土墙、护坡、围墙等
公用设施:垃圾箱、灯柱、路障、绿标等
活动设施:游戏器具等
一、公共服务设施分类与内容
按性质分:
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一般由国家统一制定
影响因素: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原有公建可利用程度、公建本身规模效益等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1.千人指标(主):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2.千户指标:每千户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网点的建筑面积
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应按照居民的使用频率进行分级并和居住人口规模相呼应,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还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
2.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 : 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3.结合职工上下班流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4.商业服务、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
5.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特征和居住区的规划分级结构类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如医院安排在安静、交通方便地段等。
6.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
7.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市郊居住区,应同时考虑方便就近地区、农村的使用和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8.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四、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方式
三级布置:
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 两级布置:
小区级和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日常必需,称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可分可不分。
(二)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一般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中心
主要指文化商业服务中心 1.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
几何中心 沿主要道路 沿主要出入口
分散在道路四周
2.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1)沿街线状布置
交通量不大:两侧布置
交通量大:一侧布置
过于繁忙的交通干线不宜布置文化商业中心
交通量大的交叉口不宜布置人流量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并应设置广场等缓冲人流
(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
沿街:改变街道面貌、住宅底层商店节约用地
成片:形成完整区域,利于使用和经营管理
3.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1)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
不宜布置噪声、气味、烟尘大的项目(饭店、浴室)
(2)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
(二)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1)商业服务设施 集中布置,形成小区生活服务中心,设置在小区中心地段或主要出入口。
(2)儿童教育设施——中小学的规划布置
服务半径:小学≤500m,中学≤1000m 建筑层数:小学 2—3层,中学3—5层 位置:中心、一角、一侧、规模大时可设两所
3.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
联合设置为好,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地段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建筑层数:1—2层为主,在用地紧张地段可考虑三层 位置:位于组团之间、组团内或小区中心
一、用地平衡表 作用
现状分析,作为规划依据
检验方案用地分配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审批依据
二、各项用地界限划分的技术性规定 1.居住区用地范围的确定 居住区以道路为界限时,如属城市干道或公路,则以道路红线为界,如属居住区干道时,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与其他用地相邻,以用地边界线为界;
同天然障碍物或人工障碍物为邻时,以障碍物边线为界。2.住宅用地范围的确定
以居住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如住宅与公共绿地相邻,没有道路或其他明确界限时,通常在住宅长边一住宅的1/2高度计算,住宅两侧按3~6米计算。
3.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4.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筑的使用性质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5.道路用地范围确定
城市道路一般不计入居住区的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作为居住区用地界限时,以道路红线的一半计算;小区道路和住宅组团道路按道路路面宽度计算,包括人行便道;公共停车场、回车场以设计的占地面积计入道路用地,宅前宅后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界限外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按道路用地计算,属于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的道路不计入道路用地。6.公共绿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三、技术经济指标 1.居住户数 2.居住人口
3.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公建建筑面积
4.住宅平均层数: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
5、人口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
6、住宅建筑套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7、住宅建筑面积毛(净)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
8、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总面积
9、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0、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1、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12、总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13、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四、居住区的定额指标 1.用地的定额指标
2.住宅建筑净密度与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某号建筑气候地区内,居住小区用地为10h㎡,其住宅用地占50%,拟建住宅层数为6层,试问允许建设的最大住宅总建筑面积是多少?(查表得多层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控制值30%)10×50%×30%×6=9万㎡
天津万科水晶城
一、项目概况
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原天津玻璃厂厂址 总占地面积50.72公顷 可用地面积38.41公顷
二、设计理念 对比 保留 叠加
三、规划布局 1.总平面规划 行列式 多层为主 南向为主 2.空间轴线分析 3.道路规划 4.公建分析 5.绿化及景观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要点:
一、道路系统
综合考虑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周围环境、居民出行方式、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等因素(一)道路系统规划布置要求:
1.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各种交通运输要求/利于居住区的规划布置/利于工程设施布置 2.满足安全与防卫要求:行人、行车安全/抗震防灾
3.满足经济与节约要求:合理选择道路线路和路基断面/适应地形布置要求/ 利用现有线路设施
(二)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1、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
2、人车流组织:人车混行/ 人车分流/人车共存
3、道路分级: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
4、静态交通布置:停车设施、广场、回车场、交通岛等
(三)有关技术要求 1.出入口
⑴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一般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⑵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m ⑶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大于80m ⑷沿街建筑长度大于150m时,应设不小于4m x4m的消防车通道 ⑸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⑹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2.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在尽端应设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地 3.道路纵坡i(%)、最大纵坡坡长L(m)机动车道 0.2≤i≤8.0 L≤200 非机动车道 0.2≤i≤3.0 L≤50 步行道 0.2≤i≤8.0 4.公交站
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市郊或近郊居住区,应为居住区设置专用公交线路,公交站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
二、公建系统 1.规划要求
方便使用/利于形成社区中心/满足公建自身建设要求/利于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发展 2.规划布置
⑴社区活动中心:商业集中于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文体与公共绿地结合/商业与文体结合,要考虑经营管理
⑵教育设施:中小学环境安静、交通安全的独立地段/ 托幼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 ⑶医疗卫生设施:安静、卫生、交通方便 ⑷基层商业服务设施:分散设于组团、邻里 院落内或主要出入口附近,便于居民购物
⑸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煤气调压站处于负荷中心;环卫设施要袋装化,垃圾收集站便于清运
三、绿化系统
1.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特点,突出系统设计 2.与居住建筑和公建融合
3.反应地方特色:植物配置、空间布置、建筑小品等
四、空间环境 1.协调中创造特色 2.整体中突出中心 3.连续中沟通交往 4.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⑴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日照、通风、朝向、防火、防灾等 ⑵适应环境、防护疏导:地形、通风、防风、噪音、防灾等 ⑶提高绿化率
生态规划原理 篇6
【关键词】造林 绿化 林业生态工程 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S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8809(2010)08-0293-02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 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定义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 科学 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 农村 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其中包含的知识涉及 中国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中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整地与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以流域、水网、山系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农林复合、灾害地植被恢复、河岸道路防护、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系统论原理
(1)结构的有序性。一个系统既然是一有机整体,它本身必须具备自然或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边界内的功能具有明显相对的立性。一片果园、一个人工林它与相邻的系统是具有明显边界的,其功能与其他系统也是不同的。同时,每一个系统本身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所组成。系统内的组分之间具有复杂的作用和依存关系。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本身就包括着森林生物和森林环境两大组分,而其两大组分又可以自成系统(子系统)。像森林生物要分成植物(林木与伴生植物)、动物(鸟兽、昆虫)、微生物(真菌、细菌);从环境角度讲,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又应当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2)系统的整体性。为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各组分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的转换功能。系统中某一个组分发生量的变化以后必然影响到其他组分的反应,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
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 计算 单位,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由收集整理。
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叫叶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于植株之中,所以,称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这些动物中有的吃草,有的吃其他动物以维持其生命。植物和动物残体又可为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后两者分别称之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多少年来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就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猪和鸡。林业建设几年来—直认为用材林才是林,造林就是刨坑栽树,农出防护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网。林业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如中草药、食用菌、野生动植物、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果树都拒之门外。这种观点对我国林业的 发展 是十分有害的。提出林业生态工程就是要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来看待,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现代林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森林生态环境意义的加强。世界环发大会秘书长斯特朗指出,“森林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方面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针对这种形势,大多数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出新的选择,进行深刻革新。无论是提供林产品、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还是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还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管理,按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必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人类的利用和干扰保持在森林生态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了水土流失控制的工程措施和快速的工程绿化技术,致力于形成以森林为主的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其发展趋势是,生态环境治理与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合理利用相结合、以充分发展水土资源的生态、 经济 效益,促进区域生态安全与协调发展。我国林业生态工程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并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学术水平,但从林业生态工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湖泊水体生态工程原理与应用 篇7
水生生态系统修复 (Aquatic Ecosystem Restoration, 简称AER) 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将已经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恢复或修复到使其能够长久保持稳定的水平, 即补救已经退化的水生生态系统, 减轻其影响, 使水生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生态耐受性。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生态学过程, 包括各类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和驱动力、退化过程、特点等;二是通过生态工程技术对各种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4]。
1 湖泊水体退化的原因
近年来, 我国湖泊退化严重, 太湖蓝藻频繁暴发, 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和农村污水排入太湖造成的富营养化。G·P·Shang&J·C·Shang分析了巢湖尤其是西巢湖富营养化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认为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适宜绿藻生长、环境恶化污染增多、玉溪关建设以及人口增长等[5]。
Thomas Neumann等使用13C和18O标记观察了湖泊许多年来来的演变过程, 阐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机理以及可能受12C、13C和少量CO2影响的可能原因, 并发现增加的TIC、TOC、TN和TP富集是由1971到1974年邻近湿地排水进入的营养负荷和悬浮物引起的[6]。
在一些酸性矿区附近的湖泊酸化是湖泊退化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2 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措施
除了依靠水生态系统本身的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能力恢复破坏的水生态系统外, 还可采取人工方法恢复, 这被称为生态修复。这种方法就是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以自然演化为主, 通过人工强化, 加速自然演替过程。
目前,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技术主要分为3大类:一是营养盐控制, 二是直接除藻, 此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消除水华现象。三是生物调控和生态恢复, 以浮游动物及鱼类控制浮游植物, 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营养盐, 同时结合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 恢复受损生态系统, 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通常采取控制污染源、恢复生态和控制水华及实施流域管理3个步骤。其中恢复水生高等植物是生态恢复与水华控制的主要步骤。因为水生植物可以遏制沉积物的动力悬浮, 同时可以吸收水体与沉积物中的营养盐, 降低营养盐负荷, 遏制水华的发生。在太湖地区, 北太湖的梅梁湾与东太湖的营养盐浓度都比较高, 但是前者表现为蓝藻水华大量发生, 水体浑浊;而后者清澈见底, 表现为高等水生植物茂盛。通过恢复水生植物, 可以有效达到改善水质, 控制富营养化发展的目的。因此恢复水生植物, 净化水质成为湖泊生态修复的核心内容。
一般的湖泊水体富营养修复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修复等。
2.1 化学法
一些化学物质可以络合氮磷营养物质从而降低水体的营养负荷。向湖泊投加化学络合剂可以降低氮磷营养含量。Alan J·Martina等研究了受采矿影响的富营养化湖泊, 认为是由于矿区的N、P营养盐, 限制因素是磷。系统后来趋于贫营养的原因是P的减少和由于Fe (Ⅲ) 氧化还原层的加深使得As转移建立的贫营养环境[7]。G·Yuan, L·Wu指出含铝蒙脱土是一种环境友好而且经济的材料, 可以吸附磷, 从而降低富营养化[8]。
2.2 物理法
2.2.1 底泥疏浚
疏浚底泥可在短期内减少表层底泥的营养盐浓度、减少藻类种群和孢子现存量, 改善水质, 但从长时间来看, 疏浚底泥不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充要条件。疏浚工程处理不当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9]。应考虑采用环保疏浚技术, 环保疏浚技术要求疏浚精度高, 在疏浚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并对清除的底泥进行安全处置等[10,11]。
濮培民等研究了玄武湖清淤的效果, 认为即使截污后比较彻底的清淤, 对于水质的改善也并不明显, 透明度仍然只有20 cm, 离控制富营养化相差很远。
J·G·M.Roelofs等对荷兰的酸化和富营养两种湖泊的植物修复试验发现, 仅仅底泥疏浚不能使软水植物恢复, 附加的对抗酸性的措施是必要的。只撒石灰而不疏浚底泥会导致水质再次酸化。底泥疏浚后在水层撒石灰会使得植物在撒石灰后的几年重建, 但是会造成很高的浊度和底泥富营养[12]。
2.2.2 物理生态工程
物理生态工程 (PEEN) 技术以4 m高等水生植物、宏观仿生学、微生物及管理为核心, 主要技术有4个方面:一是能适应多种底质、风浪、湖流条件的软隔离墙过滤技术;二是水生生物群落镶嵌技术;三是捕藻技术;四是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PEEN已经在太湖梅梁湾、五里湖、贵阳红枫湖和南京莫愁湖等地试验过[13]。
2.3 植物修复
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在污染水体中种植对污染物吸收能力强且耐性好的植物, 应用植物对污染物的吸附、吸收、富集和降解以及植物根系—根际微生物的联合作用等, 将水体中污染物去除或固定, 从而实现水体修复。常用于水体修复的植物包括各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湿生植物, 如凤眼莲、芦苇、香蒲、喜旱莲子草、水芹、浮萍、菱和菖蒲等等[14]。
植物修复可以和其他方法联合实施。童昌华等采用水生植物修复和物理措施处理底泥, 结果表明, 水生植物能有效抑制底泥中硝态氮和氨态氮的释放, 沉水植物狐尾藻比漂浮植物凤眼莲的效果好。水生植物修复能有效抑制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15]。
引清调水是一种利用水利工程改善河湖水环境的新思路。将引清调水与生物修复相结合, 能发挥各自优势, 弥补其局限性。何用等以汉阳4湖为例, 通过3种主要途径将引清调水与生物修复结合, 即短期引清调水与长期生物修复相结合, 局部生物修复与大区域调水置换结合, 水力调度调控与湖泊生物恢复结合, 最终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16]。
低温季节植物修复对环境的要求更严格。童昌华等利用人工模拟的方法, 在低温季节用金鱼藻等6种植物对养鱼池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 即使在冬季或低温条件下, 6种植物对TN、TP和硝态氮仍有较好的吸收效果, 对氨态氮的吸收效果稍差。处理4~8 d后能显著提高水体透明度, 改善水质, 但对改善COD和DO的效果不理想。另外, 冬季或低温使植株或部分组织衰老枯死, 并不会使水中的营养盐浓度增加, 但会导致COD上升。为了提高修复工程在冬季净化水质的能力, 胡春华等在太湖引种耐寒的飘浮物种, 采取若干防寒措施后, 水生植物能青翠越冬并改善水质。水质净化的机理为高等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细菌的共同作用, 使其成为能够抵抗环境变化的稳定的生态系统, 从而净化水体[17,18]。
另外, 水生植物的死亡会导致水质下降。成小英等在莫愁湖生态工程围区内, 将凤眼莲压入水下, 待其自然腐烂分解, 跟踪监测水质变化情况, 研究凤眼莲腐烂分解对湖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初冬压入水下的凤眼莲腐烂并对湖泊水体产生污染, 水质变化呈抛物线状。由于残体释放量与水体自净力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提高湖泊水体自净能力是降低冬季水生植物死亡污染水体的关键所在[19]。
2.4 动物修复
动物修复是指利用湖泊中的动物如田螺、鱼类等对水体的净化。
A·G·Rogozin在5个湖泊中, 用片段取样和平均取样法测定了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数量, 表明浮游动物的数量和湖泊营养情况指数TSI相关性良好[20]。但是植物、动物的培育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 生物修复往往受湖泊水环境制约, 周期长, 见效慢, 净化效果受季节变化影响。因此, 并非所有污染物都能被生物吸收、利用和降解, 其处理能力受环境因子制约[21,22]。
3 湖泊水体生态工程实例
3.1 五里湖示范工程
陈开宁等在五里湖建立了生态重建示范工程。地点设在五里湖西部南岸水域。大型围隔示范工程区地处风浪冲击带, 岸线长735 m, 其中除150 m的硬质水泥立岸外, 水陆交错带由碎石和粗沙组成。
经过生态重建, 示范区内的水生植物种类增多, 多个月份总氮<2.5 mg/L;总磷<0.08 mg/L, 透明度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逐步实现水体从浮游植物占优势的浊水态向大型水生植物占优势的清水态转变。
结论一是五里湖生态系统退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造成的因素较多。二是水生植物的恢复与重建要从湖岸带挺水植物与浮叶植物着手, 随整个湖区水质改善后逐步建立与发展沉水植物群落。三是清除鱼类是初期建立沉水植物群落的关键。特别是一些小体型野杂鱼不仅增殖速度快, 而且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扰动沉积物再悬浮, 对沉水植物初期生长有较大破坏性[23]。
3.2 梅梁湾示范区
针对蓝藻水华浓度高和易于堆积的特点, 秦伯强等建立的示范区采用了PVC围隔挡藻, 围绕牵龙口水厂取水口组成两道隔离。除了软围隔挡藻外, 还在生态净化区布设了滤食性鱼控藻、贝控藻、机械除藻和絮凝除藻等其他辅助措施。在基础环境改善与综合控藻除藻的基础上, 强化净化区实施水生植物恢复与生态系统构建, 进一步实施水质净化的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措施。沉水植物主要在浅水水域种植, 深水水域种植了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工程建成后许多水质指标都有好转, 但就叶绿素a而言, 改善并不显著[24]。
3.3 骆马湖生态工程
影响骆马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有京杭大运河和沂河来水携带的营养物质和水生高等植物的破坏。
骆马湖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南水北调骆马湖水源保护区、骆马湖湖滨生态林业建设和骆马湖东大堤多功能生态堤岸建设。示范工程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入湖口人工湿地、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从而实现了骆马湖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5,26]。
3.4 什刹海生态工程
以物理除藻为前提, 通过实施基底修复而开展水体充氧等手段, 达到恢复水生植被的目的。应用的修复技术有臭氧/超声波除藻、基底修复、水下曝气充氧及冬季冰下底部充氧等。工程实施近一年后效果明显, 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大幅提高, 后海的水体水质正向着良性生态的方向发展[27]。
3.5 滇池生态工程
为了加快治理滇池的富营养化水体, 采取了污染源治理和控制措施, 包括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控制、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和控制及面源污染控制等。滇池内源综合治理包括了草海底泥疏浚工程、取水口净化工程、捕获水体中的蓝藻和湖滨带水生植被和湿地的恢复。此外还进行了滇池水污染防治管理和法制建设[28]。
4 结论
湖泊水生态工程已经成为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必要工程。目前, 主要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的方法。大型的示范工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大多是在靠陆地的湖泊沿岸设围隔, 然后进行处理。要在更大规模上取得成功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何克服外界环境的影响, 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治理以及人类污染排放的限制管理措施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关注。而在工程措施上则要进一步研究各种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有利的生态修复程度, 从而净化水源地, 美化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摘要:湖泊作为陆地水系, 与人类生活用水、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主要介绍富营养化湖泊和酸化湖泊的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污染湖泊修复的生态工程复杂多样, 且都是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 其中采用物理化学生物联合修复, 以恢复大型植物为标志的方法是主要的。目前, 各种生态示范工程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湖泊水质的完全恢复还有漫长的道路。
生态规划原理 篇8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景观设计
1 生态美学原理
生态美学,是国内近些年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它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有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毋庸置疑,生态美学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长期以来,在美学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自然如何在人的作用下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人本质力量的体现,而忽视自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生态美学强调不仅人,自然也有其自身的价值;强调不仅要从人,也要从生态、宇宙自然的意义上去看待审美方面的问题,这对破除对美的僵化理解、将美学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界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应该明确的是,生态美学作为当今美学研究的一种显学和理论思潮的出现,它是与特定的哲学思想相关的,特别是受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哲学影响深刻,西方生态主义和生态哲学则诞生于西方的生态学视野下。西方当前的生态主义有3个特点,一是以自然为本;二是反人类中心主义;三是认为作为自然界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人和动物是完全平等的[1]。
1.1 我国的生态美学观点
在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说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即道。庄子也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不仅是物我不分的审美观照,也是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从我国近些年流行的生态美学观点来看,其内涵已超出这些,更多的是从人的生命存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谐和的关系看待审美,更多地看到社会文化和人类实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果从这一立场出发,就不能简单地提以“生态”为中心的美学原则,将“生态中心”与“人类中心”对立起来。生态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它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肯定自然生物的存在权利,但是,它在涉及人与自然的差异,人有着不同于生物存在的社会性、文化性这一方面上,又有着明显的局限[2]。美学研究不能忽视人与自然的差异,不能不以社会性、文化性的眼光看待生物存在。也就是说,不能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和立场。只是这里所说的以“人类”为中心,不是不尊重自然,与环境和生态保护相违背,而是充分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生物存在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相协调,它实际上也是以“自然”、“生态”为中心[3]。从这一意义上说,简单地提以“生态”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都是不妥当的,最好的说法应该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不过,谈到这一点时,又需明确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环境的统一,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而非自然,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美学研究是对人自身而言的,没有人,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存需要,也无所谓美不美的问题。
因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整体论方法为基础,以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和权利学说为依据,通过体验、感受、领悟,可以发现大自然对人的唯美意义,更为有意义的是,也可以发现大自然结构内部物种多样性造就的和谐完美的大自然图景。这种审视和研究已不再把人作为中心和主体,而是将人类看作地球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置身于大自然中,发现人的自然美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美中的价值,以及反思地球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自然和谐关系,揭示地球生态整体生态美的破缺和人类的责任和义务,提升人与自然唯美关系的层次和境界。这种对生态美学的理解似乎是一种在自然中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和在人类中实现了的“自然主义”的统一[4]。彭锋在《完美的自然》中指出:“自然美不是指自然事物符合某种抽象的形式美的规律,而是指自然在根本上是我们人类及其世界的真身和根源。换句话说,从自然是我们人类及其世界的原初形式来说,自然本身就是美的。”“消融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的距离感,从而使得欣赏者以一种全方位、多感官的方式沉浸在欣赏对象之中,无论此欣赏对象是自然还是艺术。”
1.2 西方生态美学观点
西方哲学家尼认为:“美是人的自我肯定,根本不存在‘自在之美’,‘自在之美’纯粹是一句空话,从来不是一个概念。”在美之中,人把自己树为完美的尺度;在精选的场合,他在美之中崇拜自己。一个物种舍此便不能自我肯定……人相信世界本身充斥着美———他忘了自己是美的原因……归根到底,人把自己映照在事物里,他又把一切反映他的形象的事物认作美的:“‘美’的判断是他的族类虚荣心……人把世界人化了,仅此而已。”人不但是惟一的审美主体,而且归根到底是惟一的审美对象。“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而美学的第二真理:没有什么比衰退的人更丑了则使审美判断的领域从此被限定了。
马斯洛说:“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和自然相似)才能在自然中生长……在人和超越他的实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裂缝。”美学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保护宇宙自然中的生命、如何拥有生存权利的问题,而是人如何更好地生存于他所生活的世界上,与世界和谐共存的问题,也是人如何在他所生活的世界上实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问题[5]。
2 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是指导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石。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大系统,大自然有价值和权力等都是生态旅游规划者必须具备的意识和伦理素质。要求人们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强调自然主题和保护要求,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生态旅游设施纳入整个生态系统中,不能在景区内大搞人工建设,更不宜集中修建宾馆、饭店、商店、银行等形成旅游集镇。避免生态旅游景区城市化、园林化倾向。提倡“生态旅游建设”,开发出人与自然协调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项目本身充分体现生态伦理学的要求,要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使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满足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方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切不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和局部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伦理学要求,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6]。
3 西方工业基地的景观改造
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时,欧洲工业化问题和旧城市改造面临的诸多难题日益突出,促使整个欧洲开始思考以新的建筑、景观设计手法解决这些问题。而建筑、景观学术界各种思潮的出现及对新世纪的思考催生了以“生态”为理念的现代景观设计。它围绕“人·自然·技术”三要素为核心,力求平衡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达到生态上的“平衡”。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崛起的标志是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和建造。瓦伦汀教授通过“德国鲁尔区艾美溪工业景观改造”、“慕尼黑旧机场改造”和“巴伐利亚环保部景观设计”3个案例,依照由大到小的尺度,分别解析了地区生态改造恢复、城区规划设计和建筑细部景观设计中体现的现代生态景观设计理念。鲁尔工业区北部艾美溪河的绿色景观系统重建项目是现代欧洲生态景观设计的典型。在艾美溪河附近聚集了大量的大型工矿企业,使得该地区的景观具有强烈的工业化特点。如今,很多废弃的工厂矿区被改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许多残存的重型机械和高炉、气罐不仅成为人们游玩的项目,更是成为工业化发展进程的象征;同时,生态系统的改造也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长足的改善。在慕尼黑旧机场改造项目中,设计师以生态的理念,将慕尼黑老机场规划成商务办公区、住宅区和生态公园3个部分,并通过多变的手法,将三者自然地衔接起来。巴伐利亚环保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在建筑物的周围和一些细部作了非常巧妙而合理的布置,使得整个景观设计显现出生态的气息,充分体现了“人·自然·技术”的理念[7]。
参考文献
[1]郭玲玲.从生态伦理学到环境伦理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4):57-59.
[2]黄炎平,朱月兵.生态伦理视野中的自然价值[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19-22.
[3]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J].社会观察,2005(6):50-51.
[4]叶平.自然辩证法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11):8-10.
[5]毛宣国.当下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理论与制作,2008(5):40-41.
[6]佑素珍,王南浞.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透视兼论生态伦理学的存在[J].中州学刊,2003(2):147-149.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 篇9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理,人文特点,自然环境
1 生态建筑的含义和特点
1.1 生态建筑的含义
生态建筑是指运用生态学知识, 结合建筑和环境, 将人、自然、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 科学地利用自然环境, 寻找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 使对人类有益的能源在建筑和环境中高效地循环运转, 并将人、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 从而创造一个最佳的建筑环境。
1.2 生态建筑的特点
1.2.1 生态建筑的设计特点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 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 有很多不同之处: (1) 生态建筑的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都非常强, 强调整体带来的实际意义; (2) 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利用能源, 并且不会造成污染, 与传统的建筑相比, 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生态建筑具有循环再生性, 并非一次性的资源利用; (4) 生态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 适宜大面积发展、使用。
1.2.2 生态建筑的自然特点
生态建筑, 顾名思义, 从生态而来, 终究还要回归生态, 降低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伤害, 保持着生态的稳定性。任何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消耗自然能量, 并且产生建筑垃圾, 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 生态建筑的设计就是通过与自然的关联和运作,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控制在最低限度, 以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
1.2.3 生态建筑的社会特点
生态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 它与人们的意识形态有着极大的关联——人们的价值观念决定着生态建筑是否能够发展并完善, 管理制度决定着生态建筑的建设方向, 政府法规从根本上保证了生态建筑的建设。人们正确的意识形态促使生态建筑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2.4 生态建筑的人文特点
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而生态建筑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而且关注更多的是人们的精神、心理和生理健康, 创造让人们身心都感到舒适的环境, 这就是生态建筑的人文特点。生态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 同时还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2 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和原则
2.1 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
2.1.1 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
在建造生态建筑时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很多, 为了保护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并发挥其最大效用。在建筑设计时, 要重点考虑周边环境, 比如光、风能、水源等;绿化布置尽量与周边的绿化体系形成系统的网络化关系。此外, 还可利用自然光线采光, 利用水池等亲水设备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调节周边的小气候。
2.1.2 能源的节约
在建造生态建筑时, 要注意减少能源以及物质资源的使用及浪费, 尽量不作多余的设计, 不特意追求建筑外表及装修上的华丽、独特。在必要的内部设计中, 应尽量节约资源;在非必要性的设计中, 应根据其实用性作适当的调整, 尽可能地运用建筑本身具有的自然环境优势。总之, 生态建筑设计和建设都要遵循“节约能源”的原则。
2.1.3 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设计生态建筑时, 要充分考虑如何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当建筑不能继续使用时, 需将其用料尽可能地回收再利用。好的建筑设计也可在建筑的内部创造水、生物养分、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 比如地下水、中水、下水、净化水的循环再利用, 太阳能、电能、热能、生物能的转换利用, 从而维持生态建筑使用上的长远效益。
2.2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2.2.1 整体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保证建筑本身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和谐地统一起来, 尊重当地文化特色, 将建筑与人文相结合, 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2.2.2 舒适原则
在生态建筑中, 舒适度总与能源资源的消耗成反比关系, 并且这个矛盾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生态建筑在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同时, 还要尽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有效运用科学技术手段, 积累建筑经验, 总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建设技术, 才能坚持生态建筑的舒适原则。
2.2.3 高效、环保原则
生态建筑要实现高效、环保的目标, 就需要降低建筑物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使用,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要运用高新科技, 比如新的建筑材料等, 以降低建筑当中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要避免使用带有污染性或者危害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创造健康、舒适的自然环境。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依托, 其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均应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2.2.4 经济原则
生态建筑的建造、使用和维护是一个多元性的建筑系统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的问题。高投入和高技术的生态建筑虽然可以满足人们高水平的生产生活需求, 可以反映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 但是, 并不是只有高投入的建设才能够实现生态建筑的全部功能, 适当的技术、因地制宜的材料选取以及符合地域特色的建造风格同样可以引导生态建筑的发展。
3 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3.1 整体的设计方法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方面, 设计师必须从整体上来看待生态建筑中的每一个问题。生态建筑的整体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即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和谐。
在设计应用型的生态建筑时,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建筑地段, 使建筑处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建筑的建设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还要通过即将建造的建筑来弥补已经造成的社会环境的不平衡。除此之外, 在生态建筑设计时还要注意尊重地形地势、保护现有绿化植被、结合当地水文特征、保护土壤等方面的问题。
在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时, 应采用能够使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的设计方法。妥善保存原有的建筑, 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建筑景观;保护好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 并积极创造新的建筑景观;适度、合理地使用城市的交通和土地, 尽量不改变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 保持城市恒久的活力和精神文化魅力。
3.2 单体的设计方法
3.2.1 自然通风
在生态建筑的通风设计中, 要充分利用小气候自然通风, 或者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提升建筑物的通风效果。
3.2.2 采取降温隔热措施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 要充分分析、研究建筑所在地的区域环境和气候特点数据, 引导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利用窗帘、百叶窗、挑檐板等合理控制光线, 以降低阳光对室内温度、湿度或小气候的影响。
3.2.3 自然采光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 要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阳光采光, 在设计中可通过加设玻璃墙、通窗、天窗等使室内光线充足, 以满足建筑采光要求。同时, 在生态建筑中通过安装日光反射器、反射板等设备, 并结合智能操作控制系统, 从而可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 我国的建筑业正处在由数量向质量过渡的重要发展阶段, 而建设生态建筑则是建筑品质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标杆。随着生态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流”, 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借助高新科技手段, 努力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刘强.生态建筑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方法[J].现代园艺, 2012 (10) .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篇10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
近年来建筑类行业发展速度有所加快, 虽然受去年经济形势影响, 房地产开发产业有所降温,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 人们对建筑设计理念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 需要了解其设计原理并加以科学的设计方案, 才能完成一系列有意义的生态建筑设计。当前, 国外的生态建筑发展程度比国内要好, 我国目前却处于刚刚开始发展的起步阶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需要真正地融入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 以此促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全面发展, 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1 生态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生态建筑即将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相融合后所采用的一种新型建筑形式。通过对建筑本身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 并加以适当的组织设计, 使得生态能源能够在建筑环境中得以高效运用。同样, 这也可节约生态资源、降低环境污染, 从而达到人与建筑及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目的。
在设计过程中, 生态建筑主要以建筑学、结构工程、建筑生态学及相关设计学科为其基础, 通过现代科技手法, 对建筑的内外在因素、周边生态环境进行高效融合。其中建筑是主体, 生态灵魂。生态建筑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生态建筑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及整体性; (2) 生态建筑可以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能源的合理利用性; (3) 生态建筑涉及了人们的生活中所积累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更体现出了生态建筑的社会性。
2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
2.1 坚持人文属性
我们当前所采用的建筑设计, 其最终目都是服务人民。但是, 生态建筑更要关注人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健康, 并且创造出对人类交往有利的生活环境, 设计生态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适应自然环境, 满足生活的更高要求, 这是生态建筑在人文属性方面的重要体现。因此, 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应保持其最大化的人文属性, 最大限度的实现人门各类生活需求, 营造出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生态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单位, 而是一个社会, 经济, 自然和人文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上的全面体现。
2.1 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将人、自然及建筑的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应用生态学的方法和原理, 对自然进行有节制的改造和利用, 从而找到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所体现的根本理念就是和谐相处, 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每一栋建筑在其建造过程中, 都或多或少的对自然环境有很大影响。生态建筑就是要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和破坏, 使自然界在其能承受的范围内惊醒循环, 保持生态平衡。通过生态建筑的设计寻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从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2.3 注重因地制宜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和都市人口的迅速聚集, 土地资源已经是愈发紧张。设计方案应该追求建筑与环境的最佳融合方案, 对其周边环境做好优化分析, 应体现出其对周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尊重和关系, 关注地域性特点, 注重因地制宜。在适当的地理位置及适当的条件下合理利用生态建筑理念开展设计工作, 充分发挥出环境的生态效益。
3 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3.1 充分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资源
从目前普遍存在的普通建筑设计来看, 大部分建筑都采用的是传统发电照明。随着生态建筑设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节能理念势在必行。其对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和要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太阳能是充足的绿色能源之一,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 可以通过对自然阳光的利用减少水煤电的使用, 即可减少环境污染又提升能源重复利用。例如在照明采光环境中, 我们可以利用幕墙来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光照资源, 减少对电力照明设备的使用, 从而促进生态建筑的发展。此外, 北方除了将太阳能用于热水器之外, 其冬季供暖系统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这一绿色能源。
建筑物的通风也是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点, 为了保证通风设计符合标准, 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当地的气候条件考虑到设计方案中, 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 实现室内气流和室外气流进行实时交换, 从而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
3.2 选择可循环利用的生态建材
生态建材是指人类所需要的一些新型可重复再循环利用建筑材料, 主要指在前期加工生产、中期使用及后期废弃再回收过程中能最大限度提高回收使用率、降低环境负面影响的新型建材。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人类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行, 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少。人类及地球上其他的物种的生存面临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我们只有改变观念, 选择可循环利用的生态建材, 才能更好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生态建材则既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又不会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进步, 能够做到自然环境、建筑及人类的融合统一。生态建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及绿色化进程, 都关系到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是生态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根基。
3.3 增加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更好的体现生态建筑的环保理念, 生态建筑在设计及施工中应该采用新技术进行施工。比如在建筑外墙施工过程中, 可以采用新型保温材料, 通过新型施工技术手法, 快速安装操作, 减小墙体传热性并增加墙体的保温效果, 降低室内温度的散失。通过此类新技术的应用, 也可减少燃煤发电等旧产业对大气及环境的污染, 这便与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此外, 如上所述, 利用太阳能的手法可以不断创新, 如增加路灯照明设施、光能备用储存系统等。
3.4 结合地域性特征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还需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的人文及地理特征。生态建筑设计就是需要将建筑周围的环境作为依托, 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水、风、阳光和植被等自然资源进行设计。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到设计中去, 在保持建筑周边环境健康的基础上, 使得我们对建筑物的设计也能够遵循自然与人文共有的地域特性。此外, 充分使用当地建材和当地乡土植物, 也是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
4 结论
生态建筑对建筑界及整个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绿色效应, 让更多的人关注绿色技术, 让人们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上找到了突破口。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做到以人为本,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找到适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发展的道路, 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 从而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也希望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推动整个建筑行业能够不断创新, 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史洪.生态建筑入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09.
[2]谢秋凤.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门窗, 2014 (01) :171.
[3]周宵.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低碳世界, 2014 (19) :22-23.
[4]张强.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J].现代营销, 2012 (1) .
生态规划原理 篇11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理念;设计原则
自改革开放以来,资源浪费减少使我国的园林建设逐步向合理利用资源、完善生态环境的状态中发展,因此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我们要遵循生态化的原则,考虑园林的设计对自然资源损坏、生态发展及环境改善的影响。因此国家在园林建设上提出了将开采资源变成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园林生态化设计的内涵
越来越工业化的都市生活对于绿色园林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创造舒适健康的园林环境它不仅需要满足我们对社会的艺术需求更要能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有原则、有技巧的进行改变,体现社会意识[1]。
1、生态化园林的内涵
生态园林是在传统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多样化、植物多层次、水土多循环兼具观赏艺术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对于现代园林来说人们追求环境的舒适化的同时更多的希望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改善生态园林不仅是提高其观赏的价值还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旅游提供休闲地区;城市的工业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空气、水源、土地方面的污染,为了更好的改善环境气候,转化污染物质的存放,减少风沙噪音,我们需要合理有效的改善园林系统和周围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在催促我们进行合理的空间结构和环境结构的改造,植物的选择、水土的利用、地理的改造都是很好的进行生态园林建设的方法[2]。
二、景观园林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
1、忽略了当地的环境特色
园林建设的完整性就是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设计师需要结合风土人情、环境的地理地势来进行设计,不能一味的根据提供的图纸来凭空想象设计,反而会显得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生活来源于实践,对于设计师来说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环境的植物类型、建筑类型、规划轮廓等才能更好的设计符合人们文化需求的园林,而现在很多的设计师对园林建设的地理位置、地势走向、植物分布、土地结构等没有很好的深入了解,只是凭想象进行植物搭配、土地改善,最终因达不到环境和人们的设计要求而遭到淘汰。
2、缺乏特点、无代表性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气温、地势、文化造就了城市独有的形象特征,而我们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需要有自己的特点才能很好的吸引人,长久的使用下去。但现代过多的园林设计中不论是植物的选择、水景的造就、地坪的铺贴都是千篇一律,完全没有做到符合当地环境的特点和地势、气候的要求,盲目的跟风载种移植一些大型昂贵的树木和石景最后发现只能简单的进行摆设,对环境气候的改善起不到一点作用,而有的设计甚至会在一个园林中出现不同季节的植物和地坪铺贴、突兀的造型,这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不仅丢失了它原本设计的出发点另一方面也已经失去了事物本身存在的意义[3]。
3、未合理利用水循环系统
城市的风景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水景的建造和土地改善、绿植的引入,水永远是环境的主体,不论是水景的维护还是植物的栽种、保养都离不开,但现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水资源严重缺失、浪费及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而城市供水主要是供给生活、生产方面的用水,而园林、水景方面的用水也是一个很大的投入。一些地方园林用水方面利用率很低,在水景方面存在一些污染物没有及时清理,最后只能直接排放到下水道里面,不能进行水资源的进一步洁净和循环利用。同时对于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北方城市来说,用水是比较紧张及缺少的,而在园林用水方面有的地区还用一些老牌的洒水工具进行浇灌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减少了它的利用率,因此从生态学的理念来讲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维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起到很大的挑战。
三、生态理念在园林设计中所遵循的原则
1、合理的定位及选址,发挥特色
园林设计进行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到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影响和阻碍、如何定位才能减少对现有地形大规模的破坏及长久的发展维护,因此为了更好的改善和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我们在园林建造方面需要进行合理的选址和定位。因此我们在进行风景园林选址和定位时要慎重的考虑城市周围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风土人情,思考设计什么类型风格的景点才能符合社会和人文环境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发挥城市的特色[4]。
2、因地制宜、良性建设
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只有进行实地考察才能更好的了解到园林植物、水景的建造是否和周围的地势环境能良好的融合。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地方文化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尽量保持生态环境的原始性。在原始地形的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其现有的地势造型进行改造但我们可以将其不完美的地方进行设计、改造和修复,使其更好的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特征和风土人情。
有思想的设计师就是能够使园林设计和周围环境高度的融合,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特点来进行潜移默化的设计,不一味的进行模仿,同时在进行植物移植和选择时不能一味的贪图昂贵、好奇盲目的选择,长久下来会出现与当地环境、气候、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尽量选择符合气候、环境地势的植物。比如在一些地势低的地方可以栽种一些能维持水土造型的植物减少水土流失;在本身存在一些水池的地方可以尽可能利用,进行改造成湿地景观。好的园林设计手法就是将节约型的环境理念落实到实际设计中,达到环境的整体和谐又减少了经济维护。
- 保护资源、节约利用
在现代社会发展不仅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注意环境的生态平衡。在合理利用资源损耗的基础上进行的资源节约和保护。当今社会各种资源损耗较大,而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都是一种消失,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节约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率。
对于园林建设来说,不同的设计配置都会有不同的资源损耗,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我们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把握当地的每一分的资源将其改善、利用,在植物选择方面尽可能选择当地的树种来代替外来物种的投入,减少资金的同时也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在土地、水源方面要尽可能减少土地资源的开采和水资源的污染和消耗,同时为了更好的利用在一些园林造景方面建立一些工程渠道进行水循环系统的存储和流动并及时清理污染的水源,进行进一步的保护和利用,直接减少水资源的排放量。
结语:
人与环境是维持空间的平衡者,也是空间中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所以为了更好的维持生态平衡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而园林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的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了更好的体现人性化设计,减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在遵循生态化的原则的基础上,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和环境的发展中不仅要做到生态维持功能、使用功能也要做到观赏和调节的功能,这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蒋靓.如何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9):121-123.
[2]徐华萍.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3,(11):59-61.
[3]沈乐娜.生态学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5)219-221.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探究 篇12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模式下,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诞生, 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又添加了新的活力, 在国外生态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但在就我国的生态建筑发展来看, 当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在建筑设计中, 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并针对已经存在的相关问题还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只有将生态建筑设计原理真正的融入到设计中, 才能全面的实现我国的生态建筑发展, 并全面的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
2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
2.1 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众所周知, 建筑工程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如果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以后, 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而是对其继续进行破坏和污染, 结果只会加快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程度。因此,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者必须着重考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 一方面能够降低建筑物自身的能耗, 另一方面还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对太阳光的利用, 减少室内照明设备的使用;考虑利用水池、喷水系统来降低室内温度, 减少室内制冷设备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留置通风口, 促进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与的循环流通等。
2.2 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
从建筑设计的功能需求上讲, 在满足所有功能的条件下最大化的降低能源物质的使用, 减少对建筑能源物质浪费, 注重建筑功能和结构的设计。不能够过分的追求建筑的豪华、新奇、气魄、突出, 以及所谓的“史无前例”。对于为了增加建筑的创造感性空间而必须增加的构造材料部分, 应最大程度的进行节制, 使其不能超过“必要消耗之能量物质”。在建筑设计中进行人文艺术特质的表现时应尽可能的使用人工和自然材质。因此, 生态建筑设计应遵守材料使用量最少和能源的设计、建造、维持的原则。
2.3 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生态建筑的另一大要点就是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增强用户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沟通。 (1) 生态建筑必须具有完善的使用功能, 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需求。 (2) 生态建筑设计中必须注重建筑采光的设计、通风的设计以及温度和湿度有效控制等, 为用户提供更加高质、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居住以及工作环境。
2.4 新技术的有效利用
减低建筑的能耗、采用与环境相适应的的材料和采取无污染的工程施工措施:采用能够循环利用和无污染的材料;高效节约的使用能源和能源的循环使用;采用降低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先进施工方法。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应方法是:在设计中冲刺利用日照强度, 通过日照强度来自动的调节建筑室内的照明和蓄热系统;充分利用二次能源;充分利用室内水压、水温、排热回收以及建筑的节水系统;材料应选用耐久性强、易于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提倡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使用经无害加工处理的再生材料;在使用自然材料时应注重其使用强度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的再生系统;提倡建筑的工厂化生产, 减少建筑工程现场作业量, 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和工程施工效率;设计中还应注重建筑的后期保养、修缮和更新。
3 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方法
3.1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方法
要想充分的掌握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首先必须从建筑设计的整体上全面的去看待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每一个问题。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共生;建筑和社会环境的共生。
生态建筑设计, 首先应对建筑所处的地段进行慎重选择, 尽量使其处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建筑的建设应尽量将对土地的破坏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 对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造成的不平衡必须通过建筑物的建造来弥补。此外, 对于已经确定的建筑基地, 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即尽最大可能的保留和尊重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 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原有的完整性。另外, 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自然生态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尊重地形、地貌;保护植被的现状;结合水文地质情况;保护土壤资源。
建筑和社会环境共生的设计方法, 简单的说就是在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对古建筑进行妥善的保存, 对传统街区的景观进行继承和发展;对地域和城市的自然生态景观特色进行继承和保护;积极创造城市的新景观;对城市的交通、能源、土地进行适度的使用;保持居民原有生活方式, 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保持城市发展的持久活力和魅力;让城市居民也能参与到生态建筑设计和街区的更新中等。
3.2 高效无污染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高效无污染的设计方法通常将其分成高效和无污染两大部分。生态建筑的高效主要体现在建设设计的节能,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将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到最小的同时, 还要充分地实现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想充分的实现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新型的建筑节能材料, 比如充分考虑对太阳能能源的有效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使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青睐, 同时在国家推行的新能源工程中, 太阳能的使用最受人们的重视。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 太阳能已经被用到了建筑中很多功能中, 比如:采暖、干燥、热水、降温等。除此之外, 还可以利用物理学的知识, 利用温差和压力的知识来实现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
3.3 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法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采用适应变化的设计方法, 就是在选择生态建筑材料时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选择建筑材料是生态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设计师来说,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恰当的选择建筑材料, 比如生态建筑材料能够增加建筑的节能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废弃的建筑材料进行灵活的利用, 能够进一步节约自然资源, 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消耗。为了适应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建筑材料选择和使用中增加了难度和深度, 其和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每一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如材料的选取、成品的加工、功能的分配、日常的维护、建筑物的拆除或废物的处理等都和自然能源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4 生态建筑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态建筑的智能效应给予了更大的重视, 比如把智能型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和生态建筑相结合, 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灵活的生活空间, 进一步促进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发展, 使生态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生态建筑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和国外的生态建筑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此,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 开创适合我国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促进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促进自然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云松, 倪金卫, 蒋正跃.现代建筑转向生态建筑[J].华中建筑, 2010.
[2]张强.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J].行业经济, 2012.
[3]李显凤.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