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与局限(精选12篇)
意义与局限 篇1
一、庄子的穷欢乐内涵
庄子的生活状况:人生在世, 总是离不开衣食住行, 但庄子的穷苦只表现他的衣食住三个方面。从衣这个方面来说, 庄子《山木》载:一次, 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 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 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 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 不是潦倒。”庄子认为, 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那是潦倒, 比贫穷更可怕。从食这方面来说, 庄周家境很贫穷。一天, 因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 便向监河侯借粮。庄子如果不是揭不开锅, 没有果腹之食, 则断然不会借粮。从住这个方面来说, 《列御寇》篇记载:宋人有曹商者, 为宋王使秦。其往也, 得车数乘;王说之, 益车百乘。反于宋, 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 困窘织屦, 槁项黄馘者, 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商之所长也。”按现代的话来说, “穷闾厄巷”可以翻译成贫民窟, 若是庄子有体面的工作, 稳定的工作来源, 则不可能住在贫民窟。贫穷也许让人沮丧、颓废, 但也可能让人有承受压力和磨难的勇气, 不被贫穷压倒, 得到精神的超脱。显然庄子没有被贫穷吓倒, 反而有独特的穷欢乐思想。
庄子的穷欢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活在当下, 追求人格独立的快乐。庄子《至乐》说:吾以无为诚乐矣, 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 至誉无誉。”苦与乐互为前提, 互相渗透, 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对待苦与乐的态度是获得幸福人生的关键。要善于从痛苦中寻找快乐。不一定贫穷就是痛苦, 关键看心境。人要有宽广的胸怀, 能容纳下生活中的悲喜宠辱, 得意不张狂, 失意不自贱。二是享受精神的满足, 不追求物质财富的快乐。《庄子·庚桑楚》:“贵富显严名利六者, 勃志也。”庄子追求的快乐是纯粹精神层面的。通过克服现实的苦难生活, 达到精神境界的超越, 在与天地万物相融合中获得欢乐的感觉。庄子认为只有去掉对各种各样的物质欲望, 才能解放人的心灵, 使心中平静不受干扰。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 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蝴蝶之化是庄子借用蝴蝶的意象将人生化作快乐幸福的蝴蝶, 这是精神化或意化的快乐。“‘蝴蝶之化’是自然化人, 但不是把人客体化, 因为是主体把自己化作客体的, 是主体自由自觉的客体化。这个过程是只是借助了一个自然物象, ……所以人化自然可分为主体化自然和客体化自然, 蝴蝶之化是前者, 其特点是, 前者是自由主动、能动、快乐的意识化或实践造化;后者是自然主宰的无主体能动自由的不自觉的过程。”[1]四是超脱生死的快乐。庄子《至乐》:庄子妻死, 惠子吊之, 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 长子老身, 死不哭亦足矣, 又鼓盆而歌, 不亦甚乎!”庄子人生哲学的独特在于对生死的超脱。庄子认为生死是自然现象, 这种自然规律不能人为地被改变。“悦生而恶死”使得人们畏惧死亡, 无法享受快乐。其实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生是生命的起点, 死是生命的终结, 有生必有死。
二、庄子穷欢乐思想的实践意义
现代人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 部分人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 这些人追求务实化、个人化和功利化, 只注重实现自我价值, 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庄子的穷欢乐思想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帮助人们摆脱对金钱的过度追求。中国的经济起飞, 融入世界经济,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许多人唯利是图, 过于追求荣华富贵。从富贵两个字来说, “富”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层是物质富贵, 第二层是精神富贵, 人们最希望的是两个层面都富裕。当今社会, 似乎偏向于强调物质层面的富裕, 没有或是很少讨论精神层面的富裕。部分人眼里只有钱, 认为钱是万能的, 不考虑赚钱的途径是否合法, 只追求一夜暴富。只讲经济效益, 没有精神追求。“一叶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真正的快乐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智者之所以快乐, 并不是因为他得到了想要的金钱和一切, 而是他所拥有的他都热爱, 即活在当下、乐在当下, 而不是唯金钱而快乐、唯物质而享乐。累积财富是为了发展自己, 贡献社会。只有这样, 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才能真正快乐。“价值的本质不是物, 而是人的世界、人的关系, 是主体化人的世界和关系, 是主客体的互相造化关系, 是主体与主体的主体间性的共同体关系, 这种关系是人快乐、幸福和自由的源泉, 是生命价值意义的策源地”。[2]
二是有助于人们减弱对权利的向往。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 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现代社会, 部分人认为当官可以实现对权利的满足, 对虚荣心的满足, 对金钱贪婪的满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特点, 也反映出了这个时代的人的思想贫乏和认知肤浅。在庄子眼里, 当官只是权力的表象, 虽然他在生活上比较穷苦, 却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人拥有越多, 顾忌就越多, 庄子正是因为没有追求物质财富的占有, 他思想的自由就上升到了极限。
三是庄子哲学具有强烈的民间哲学意蕴, 之所以如此, 就是因为其穷欢乐的价值取向适合民间特别是那些物质生活匮乏的人的需要。当今社会贫富差价加大, 如此, 其穷欢乐的价值取向和自由行为, 对于广大民众特别是相对贫苦、贫困的人们来讲具有超越物质财富不足、融入和追求精神世界快乐幸福的人生意义。孔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是对这种穷欢乐价值和存在的肯定。
三、庄子穷欢乐思想的局限性
庄子的穷欢乐思想忽视社会生活的快乐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快乐生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人是社会的细胞, 社会是人类的社会, 人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庄子的穷快乐思想具有乌托邦的浪漫色彩。庄子不被外界所束缚, 他认为受制于物是不会快乐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 要生存, 离不开衣食住行。庄子实现乐活境界的方法是“心斋”和“坐忘”, 这是一种纯粹精神体验的乐活方式, 缺少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基础。
庄子穷欢乐思想过度贬低物质财富的价值, 这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生进步。我们所说、所追求的穷欢乐是反对功利主义或唯利是图意义的穷欢乐, 是在穷困中保持自信和乐观精神的穷欢乐, 是通过诚实劳动超越贫困, 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生态度和生存选择。我们在借鉴庄子哲学的穷欢乐思想的同时, 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精神为指向, 这才能创造和拥有真正的幸福、自由和快乐, 才能拥有完整的人生,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庄子的穷欢乐是孤立的个人欢乐, 无法真正抵达欢乐的境地。“一般地说, 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 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5]快乐是社会性的, 本质上是人对人的关系, 是共同体的快乐。如此, 我们要摆脱这种不现实的鼓励的个人快乐, 追求共同体的快乐生活。
摘要: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 他的人生观蕴含许多积极乐观的思想。庄子认为, 过于追求外欲, 是得不到幸福的。庄子享受“无为”, 即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关键词:庄子,穷欢乐,实践意义,局限
参考文献
[1]李晓元.人学走进工作世界——主体化人学初探.人民出版社, 2012:152.
[2]李晓元.人学走进工作世界——主体化人学初探.人民出版社, 2012:16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5:6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95:91.
意义与局限 篇2
作者:yylihailin
□李海林
1.韩军的思想家姿态
韩军是以一个思想家的姿态登上语文教育论坛的。这一点与他同时代的许多青年语文教师不一样。现在活跃在语文教育界的这一个群体,都或长或短有一个语文教学操作技术的研究阶段(其中有许多人最终也没有能走出这个阶段),但韩军一上来就表现出与他同时代的这些青年教师完全不同的研究倾向和精神风貌。读完韩的系列论文,你会发现,十余年过去了,他一直致力于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如果我们不带任何偏见,我们也应该承认,在语文教育哲学研究这块领域,韩军是最有成就的研究者之一。
2.韩军的价值
韩军的价值在未来。韩军的工作是在重建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韩军是面向新世纪对我们进行新语文的启蒙。这一点,我们会越来越看得清楚。
韩军的研究沟通了语文教育与时代、与社会、与学界的联系,韩军为语文教育打开了一扇窗户。韩军重新照亮语文教育的人学内涵,他点燃了语文教师心中的圣火。
韩军的出场有两个特点,一是厚积薄发,二是充满热情。理性的思考与诗人般的激情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唤发出一种逼人的光芒。我们从韩军的系列论文中,不仅看到了智慧,更看到了热情,不仅看到了理性的力量,更看到了生命的力量,不仅领略到了学术的境界,更感受到生活的境界。
3.韩军的批判力量
韩军在奋力批判。有人称黄玉峰是语文教学的叛徒,那么,韩军则是语文理论的叛逆。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顺着韩军的批判思路,我们的思考必然指向现代语文教育在一些根本问题上的重大失误。
韩军的批判没有停留在一般列举事实的层次上。韩军的批判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他概括为“精神专制主义”(即伪圣化)和“精神虚无主义”(即工具化)。因此他实际上同时否定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思想性和工具性这两种价值取向。这种彻底的批判意味着,韩军要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寻找新的理论基点。
4.韩军的激愤
在我的心目中韩军是一个怒发冲冠的君子。从韩军的文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激愤。这种激愤,来自于韩军对现代语文教育弊病根源的透彻认识,来自于韩军对语文教育的热诚盼望,来自于韩军孤军奋战的寂寞和悲凉,更来自于韩军对自己“中间物”历史地位无可摆脱的无奈。
韩军的激愤伤及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心境,也伤及到一个学者的理性。韩军的激愤使他的研究往往一针见血,也使他的文字有时甚至不顾及学术研究最要紧的冷静。韩军的激愤对他个人也许并不是坏事,但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研究,却绝对是一个历史遗憾。
5.我对韩军的不满
韩军对他的研究,已经不是一种学术事业,而是一种信念,一种情结。把一种研究当作一种信念,一种情结,这对个人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但对于学术事业来说却是大忌。韩军的有些文章,已经不是在说服,而是在呐喊,不是在摆事实讲道理,而是在披肝沥胆。那些激动人心的思想,深深打动他,他来不及、也不愿把它们转化成照他看来四平八稳的所谓理论慢慢道来,他把他的思想都化作激越的旋律,倾泻而出。韩军的文章,真知卓见比比皆是,如颗颗珍珠闪耀着思想的光芒;韩军的文章,只见思想的呐喊不见学理的演绎,精采的理论命题后面,我们期待着有严密的论证却常常无望而归。
6.我对韩军的期望
韩军不能仅仅提出思想还必须论证思想;韩军不能仅仅提出思想还必须构建理论。对于韩军来说,这不管是在研究工作上不是在人生境界上都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表现在研究工作方面,一是理论的系统化,二是研究领域的拓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韩军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色彩表现在他的理论命题的理性内涵,而不表现在他的研究的理论系统上。所以他的理论往往是一种平面的强调。比方说他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命题:语言是人的生命,他的有关文章其实都是这一命题的各种阐说,而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这一个命题的提出,我们更需要对这一命题作出严格的、学理的论证。也许韩军认为是不必要的,因为照他看来这样的命题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对于学术工作来说,最需要的不是一目了然,而是逻辑论证。
所谓研究的拓展,就是把自己的研究重心从哲学层次降到教育学的、语文学的和心理学的层次上来。语文教育研究没有哲学的指导不行,语文教育研究停留在哲学层次也不行,语文教育研究要在语文教育哲学的指导下,回归到它的本体层面。我们要做思想家,也要做学问家。一方面,我们要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命题作出语言学和哲学的具体讨论,另一方面我们要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层次上说明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哲学命题对语文课程的意义。
韩军的研究面临一个方法的选择。包括韩军的思维方法和表述方法。如果说,过去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一个思辨的韩军,那么今后我们想还看到一个归纳的、分析的韩军;如果说,过去韩军的文章主要是阐释他的思想,今后我们想还看到他论证他的思想。这对于韩军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韩军不仅要看哲学方面的书,语言学方面的书,还必须看教学论方面的书,课程论方面的书。韩军面临的`任务,是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化成具体的教学论的阐释,韩军的历史地位的最后完成不体现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而体现在建立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的语文课程论的构建上。实事求是地说,提出“语言是人的生命”并给予深刻阐释并不难,难的是完整阐释这一命题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0/3
----------------------------------------
有道理,批评方式值得老行伍学习。回复
作者:老行伍-plaman17(浏览次数:366次)
发表日期:2001-10-1916:56
可是不是对韩老师过于苛责了?一个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本来就很繁重,重任太多,可能适得其反哟!
其实能有根据地有分析有论证地提出思想,已经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了。
----------------------------------------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小易-xiaoyi96(浏览次数:361次)
发表日期:2001-10-1917:07
李海林老师的文章论的好,有大气,见功力!
我们对韩军也更加敬重。
----------------------------------------
岁月过去了,留给我的,是宁静的心地……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361次)
发表日期:2001-10-1917:09
海林和韩军都是我敬重的朋友,而海林对韩军的评论,让我看到了他们之间不仅仅是朋友更是真正意义上的同志。
我也一直把韩军视为“思想者”,但他是一位富有诗人激情的思想者。确如海林所说:“理性的思考与诗人般的激情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唤发出一种逼人的光芒。”
但我不同意海林对韩军的“不满”。我以为,任何一个人都以自己的个性--不仅仅是性格方面的,也包括学术以及学术表达方面的个性而出现在世人面前。我曾在评论海林著作的一篇短文中对海林的学术品格予以赞赏,这是你的长处。但长处也可能也正是你的短处。可我不愿意说这是你的短处,因为去掉了你的短处就去掉了你本身。
再说韩军,我认为呐喊与沉思正是他的方式,而且是应该坚持的生存方式。我很难设想,有一天韩军也成了李海林或李镇西(我当然是无法与你俩相比的),是幸事还是不幸?
如果用纯学术或学术规范去打量教育史,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都不配称作教育家:孔子、苏格拉底、卢梭、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其实,我们既需要赞可夫也需要苏霍姆林斯基,不可以此之履削彼之足。
我始终认为,教育是与心灵与情感相联系的,教育研究当然需要自然科学研究一样的冷静,也需要运用一些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但它绝不能成为纯粹的自然科学。寓激情与理性之中,我以为是最好的。
这还与个人的气质特征乃至智力有关。面对海林、韩军、红兵,我曾自惭形秽。因为论理性思维我永远都达不到海林、韩军和红兵的高度。像韩军《语文百年思潮》这样的文章和海林《言语教学论》这样的著作,我一辈子都写不出来,但我后来又很坦然,我何必要成为海林、韩军和红兵呢?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就够了。往大处说,每一位教育者都这样想这样做,教育科研的园地乃至教育史的天空将绚丽多彩。
当然,如果韩军立志朝纯理性方向发展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好意思,与海林抬杠了。呵呵,挑战权威,我很愉快。
----------------------------------------
想来想去,实在不想活了,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sq.k12.com.cn/forums/list.php3?f=37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zhaming-zhaming(浏览次数:340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1:55
是说真话好?还是吹捧好?
----------------------------------------
查鸣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木棉-mumjl(浏览次数:331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2:06
看三位高手切磋,不亦乐乎!
其实最重要的,是走出特色来--做自己而非别人。
----------------------------------------
木棉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张三-mdzjb(浏览次数:326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2:22
有真话,也有吹捧,但都还能接受,确实都是高手,我辈高山仰止。
----------------------------------------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木棉-mumjl(浏览次数:326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2:24
想起海林老师的《论人的语文生活》。这样的朋友,是最值得珍视的。
海林说:
韩军面临的任务,是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化成具体的教学论的阐释,韩军的历史地位的最后完成不体现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而体现在建立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的语文课程论的构建上。
海林老师的见地是超群的!
----------------------------------------
木棉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320次)
发表日期:2001-10-1923:38
知我者,海林也!
“比方说他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命题:语言是人的生命,他的有关文章其实都是这一命题的各种阐说,而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这一个命题的提出,我们更需要对这一命题作出严格的、学理的论证。也许韩军认为是不必要的,因为照他看来这样的命题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对于学术工作来说,最需要的不是一目了然,而是逻辑论证。
所谓研究的拓展,就是把自己的研究重心从哲学层次降到教育学的、语文学的和心理学的层次上来。语文教育研究没有哲学的指导不行,语文教育研究停留在哲学层次也不行,语文教育研究要在语文教育哲学的指导下,回归到它的本体层面。我们要做思想家,也要做学问家。一方面,我们要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命题作出语言学和哲学的具体讨论,另一方面我们要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层次上说明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哲学命题对语文课程的意义。”
海林,难为你了!对我的分析鞭辟入里。
“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党给指明前进的航向”。算是半玩笑话。确实是这种感觉。
我马上40岁了,所谓的激情与义愤,应该、也试探着归入“学术理性”了,我正在做这样的工作,私下里已经开始,只是时间太少,下手不快,进度太慢,产量太少。
其实,在做扎实的理性探究方面,你要给我多多指教,是真诚求教。
----------------------------------------
韩军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318次)
发表日期:2001-10-2000:04
海林,突然想起,我准备把你这篇文字收入我即将出的个人文集中,做为序。
可以吗?
----------------------------------------
韩军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309次)
发表日期:2001-10-2007:02
我认为使不得使不得--用海林这篇文章作为韩军著作的序不妥!
另,“吹捧”也罢,批评也罢,只要真诚都无可厚非。为什么真诚的赞扬和佩服总让有些人感到是“肉麻”呢?
----------------------------------------
想来想去,实在不想活了,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sq.k12.com.cn/forums/list.php3?f=37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295次)
发表日期:2001-10-2012:46
下面是我给查鸣老师的信,同时贴在这里。
查鸣老师:
谢谢你的提醒。
从你的“说真话好?还是吹捧好?”的帖子中,我似乎觉得你觉得大家是在吹捧。其实张三在后面已说了:“有真话,也有吹捧,但都还能接受,确实都是高手,我辈高山仰止。”张三所说的“高手”绝对不能包括我,高手是李海林和李镇西。
我更倾向认为,李海林、李镇西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扬。只是,我韩军不配他们这样的赞扬。但是,你不能因为我韩军不配这样的赞扬,你就怀疑李海林、李镇西说话的真诚、发自肺腑。
其实,作为朋友,我真诚建议你,应该多读点理论文章、理论著作,能够有木棉那样对语文教育的系统的理论素养才好,木棉前几天关于大阅读的长篇论文,就是宏篇是大作。有理论,有实践。比我强。
我很佩服李镇西、李海林、木棉等人,同样佩服你在实践中的勤恳扎实。
但是,我这里说佩服你们,你能说我是吹捧吗?我是真心佩服你们。
建议你,多读读李海林40万字的《言语教学论》,镇西的《从批判走向建设》《爱心与教育》等近100万字的五六本专著,你也定会觉得他们确实是大家。他们2位达到的理论高度与实践高度已经不次于前辈了,不信,你读读他们的著作、听听他们的报告、现场听听他们的讲课,你说不定会发自内心地“吹捧”他们。
然而,我与他们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总之,我的意思是是,你可以说我韩军够不上他们写我的文章里的所说的高度--我确实够不上,但是你不要怀疑他们说话的真诚,不要怀疑他们在说假话,不要说他们是吹捧。那样令他们伤心。同时建议你多丰富点理论。
请直接批评我,就如同晓无迹批评我那样。我欢迎。
祝:好!韩军
再补:
海林文章其实也说了我很多“坏话”,比如说后半部分我的局限性,说得我心服口服,绝对五体投地!
我接触的青年老师中,海林、镇西绝对是真正的学术人,学术人,好即好,歹即歹,最不希望人家瞎吹捧自己,所谓“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所以,我发自肺腑地说,知我者,海林也。
我记得,海林的著作《言语教学论》出版前,让我给他做序,电话中他特意非常郑重地说,“一定要实事求是,缺点要坚决说出来。”所以序中,我也真如实那么写了。但现在回头读那篇序,觉得说得不透。
我与海林只有短暂的1个小时的交往,那是在六七年前,我到岳阳讲课,我们前后匆匆忙忙只谈了1个小时。但是,在语文教育圈内,我真心地敬仰他。我一直再没有见过他。我觉得,真学术之友,是诤友。海林、镇西都是我如此的朋友。
----------------------------------------
韩军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287次)
发表日期:2001-10-2013:35
可能韩军对查鸣不太了解,她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因此她可能是一种提醒。
----------------------------------------
想来想去,实在不想活了,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sq.k12.com.cn/forums/list.php3?f=37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木棉-mumjl(浏览次数:272次)
发表日期:2001-10-2020:12
在我看来,韩军的“中间物”历史作用已经足够地凸现了。韩军背负的,还有新的历史使命。
韩兄,突然为你感到沉重。海林对你的期望,不只是一个人、一个朋友、一个老师、一位学术人的期望,而是整个语文教育的期望。
----------------------------------------
木棉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250次)
发表日期:2001-10-2108:38
海林,你好!看见你此刻在线,给你发了便条,但怕你不会用便条,还是在里跟一帖:我对你《言语教学论》的评论短文,《教师之友》第十期已经发表。你收到杂志了吗
----------------------------------------
想来想去,活着是多么美好啊,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sq.k12.com.cn/forums/list.php3?f=37
RE:回韩斑主回复
作者:-(浏览次数:240次)
发表日期:2001-10-2118:17
您好,韩斑竹。看到了您的回帖,很高兴您能认真的对待!我没有说假话,君不见坛子上的吹捧之风漫天飞?至于您的学识、才干、人品我从未敢怀疑!不瞒您说,我就是冲着您来这韩军在线的。之前,我没有上过K12。那时,我看此坛是带着崇敬与学习的态度的,但是最近的风气不能不令人有感慨!韩军先生的为人热心的回帖不多见了。我知道您很忙!而且赶高三阶段,还有其他的公务等等。说句真心话不容易呀!既然是论坛就应该有争论!可是争论的关于语文方面的往往不多!多者是赞美,捧吹!当心捧杀!我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而已。
李海林、李镇西老师以及所有上K12的老师我都视为同仁和师长,从没有贬谁的意思!还来不及学!怎么会对他们采取排斥或贬低的态度?我收到李老师的书后,我为他的为人敬服,并由衷的赞美。在班主任上的探讨,理论与实践并行。实事求是就是这样。
“其实,作为朋友,我真诚建议你,应该多读点理论文章、理论著作,能够有木棉那样对语文教育的系统的理论素养才好,木棉前几天关于大阅读的长篇论文,就是宏篇是大作。有理论,有实践。”恕我大段的引用您的话,我读了木棉的文章,我感到他比我的研究要深,只是当时提一些可探讨的问题而已。而您说我应该多读一些理论文章,我也认为是对的。不过您怎么知道我没有系统的读呢?您的武断让人难以想象是您的口说的!呵呵!但我依然感谢您!您毕竟提醒了我更加注重理论的学习。
还想往下写,但是,我还得上课去,打住!回来继续!
致礼!合肥三中查鸣2001、10、21
----------------------------------------
RE:回韩斑主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223次)
发表日期:2001-10-2200:25
韩军再诚恳接受查鸣的一盆凉水,好清爽呀。
顺便,我再把上面我的信中的几句“粘贴”过来----
1,真正的学术人,学术人,好即好,歹即歹,最不希望人家瞎吹捧自己,所谓“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
2,我更倾向认为,李海林、李镇西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扬,我韩军不配他们这样的赞扬。但是,你不能因为我韩军不配这样的赞扬,你就怀疑李海林、李镇西说话的真诚、发自肺腑。
3,海林文章其实也说了我很多“坏话”,比如说后半部分我的局限性,说得我心服口服,绝对五体投地!
另外,学术分析中的“赞扬”与“吹捧”是一回事吗?比方,我说“某某人对鲁迅的分析简直是深入到了鲁迅的灵魂中去了,他们的这种深入是十分罕见的,”你能说我这是吹捧吗?我这是基本的学术分析。再比方我说,“我佩服你查鸣在教学上实践功力,佩服你让你的学生写出那么漂亮的现代诗”,你能说我是吹捧你吗?这是一种学术性的“赞扬”,与“吹捧”不是一回事吧。
如果你一定说那是“吹捧”,那么,我也可以说你上面说到我的这句话是“吹捧”,恕我把你的的话粘贴过来---“至于您的学识、才干、人品我从未敢怀疑!不瞒您说,我就是冲着您来这韩军在线的。之前,我没有上过K12。那时,我看此坛是带着崇敬与学习的态度的。”
同样,我们平时说学生作文批语中写某方面真好真妙,你能说那是吹捧吗?
人对人的赞扬、尤其朋友对朋友赞扬,跟人对人的批评、朋友对朋友的批评,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最忌讳用一双“怀疑的目光”“狐疑的目光”去打量、去掂量,这种“怀疑”、“狐疑”,会让真诚的对方、真诚的朋友伤心,会让交流无法正常进行,是对他们真诚的一种亵渎、一种不敬。所以我们都要用坦荡的襟怀去对待。在学术朋友说我好话时,我当作赞扬、勉励,不怀疑那是吹捧,正如学术朋友批评我的不足,我当作是批评,不会怀疑那是说我坏话、是贬低我。
归总一句话,海林、镇西、木棉,对我的表扬,我韩军不会接受、我不配接受(我还有点自知之明),但是,我绝对不狐疑地认为他们是虚伪地“吹捧”。因为,“吹捧”是一个很令人伤心的词。
“赞扬”是诚,“吹捧”是伪;“赞扬”是无所求,“吹捧”是有所图。
查鸣,你还说“君不见坛子上的吹捧之风漫天飞?”你这句子很像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种夸张修辞句用在此,实在不适当,你能把“漫天飞”具体描绘出来吗?
再重复一下,你兜头一盆凉水我诚恳接受,
老韩当骂!
当骂老韩!
我都担着。
咱们握手吧。
----------------------------------------
韩军
RE:回韩斑主回复
作者:木先生-laomu(浏览次数:216次)
发表日期:2001-10-2207:10
韩版主对查鸣的直言,是因为怕查老师两个有些不够谐和的回帖伤害了另外一些网友的真诚和感情。查鸣老师的回帖又是在对韩版并不是十分了解的情况下,以为大家都是在瞎吹捧,而表示的真诚提醒。
都是直率的人,都是为这个论坛好,握手吧?
----------------------------------------
天灰地灰心不灰,人木口木心不木!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小易-xiaoyi96(浏览次数:212次)
发表日期:2001-10-2207:40
唉--,一声长叹--。
----------------------------------------
岁月过去了,留给我的,是宁静的心地……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李镇西-lzxlzx(浏览次数:209次)
发表日期:2001-10-2208:31
看见我心爱的两个好朋友“吵架”,我,我,我----5555555555!
----------------------------------------
想来想去,活着是多么美好啊,所以我来当版主!哈哈!
欢迎您到“这里”喝咖啡:GO!sq.k12.com.cn/forums/list.php3?f=37
RE:我的回话有点迟!回复
作者:-(浏览次数:196次)
发表日期:2001-10-2211:16
这几天因为生病,不常上网,昨天吊水回来,匆匆看了一下,匆匆贴了一段话,本打算晚上课回来,接着再写,可惜网又打不开了,只好作罢。今天是在上完了课后,才赶紧上网看看,我不知道韩先生已经给我写了信。所以我的回话有点迟,对不起。
看来,韩先生是不喜欢吹捧的,但似乎也难得听进一点不谐之音。在这里,我想真诚的说几句:
1、我的所有的回帖没有想去攻击谁谁。只是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到就说,大概是快人快语吧。有时有调侃,但一般是针对觉得不外的同仁而言。
2、至于韩斑竹,我也无捧吹之能事,往往多就论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罢了。更无端需用“怀疑的目光”“狐疑的目光”去打量、去掂量他人,何至于要用“一种亵渎、一种不敬”对待他人呢?韩斑竹的话语的言外之音何意?实在不好理解呀!
3、上K12久了,对各个斑竹的做派不能说了解,但斑竹的风格当影响论坛的风格,您的才干当之无愧,我无可厚非,可是我是领略您的大手笔,删帖不商量,批语缺情感,还是存在的。如果说,我的帖子有伤众人的情感,我可以公开检查,但您的话都十分妥帖吗?呵呵,我又苛全责备了!
4、突然想到了鲁迅,当年的唐先生<琐忆》中写鲁迅从不对青年说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话语,哦,您不是鲁迅,我也不是唐先生呀!好在我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罢了。
拉拉杂杂写下上面的话,请斑竹笑纳!
----------------------------------------
RE:我的回话有点迟!回复
作者:zhaming-zhaming(浏览次数:193次)
发表日期:2001-10-2211:19
上面是我的话语,不知道为什么不显现名字。特此说明。
----------------------------------------
查鸣
听说,听说而已,回复
作者:晓无迹-xiaowuji(浏览次数:192次)
发表日期:2001-10-2211:20
听说韩版高大,足有1米80,但这么重的使命恐怕也要压的他喘不过气来吆!李镇西老师说的对,我的肉也感觉麻丝丝的。如果是理论探讨,干脆就事说事。还得加上这么长的前奏,恐怕连这片东西本身也要成了“呐喊”的典型了。
----------------------------------------
晓无迹
请教回复
作者:pink-pinkfloyd(浏览次数:190次)
发表日期:2001-10-2211:25
李老师很久不见,读了您这篇东西,想请教几个问题,
什么是语文教育哲学研究?
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
诞生发展了近一百年的语文教育与时代、与社会、与学界从没发生过联系吗?好像与我所知不太相符。
学术研究可以不依靠信念支撑?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还怎么希望别人相信?
这一句:“要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命题作出语言学和哲学的具体讨论”。据我的粗浅了解,语言与人的关系,一直是哲学研究的范畴,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的语言哲学研究和哲学的转向。“人是一种有语言的生物”、“语言的边界”、“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等著名的哲学思想不可能没有进入阅读视野。语文教育研究是汲取这些思想和理论资源,而非对语文教育的命题作出语言学和哲学的讨论,否则的话,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
谢谢您的指教。
----------------------------------------
“在繁星寂寞的夏夜
如果有人用耳朵听出了蟋蟀
那就是我梦中的名字”
RE:请教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166次)
发表日期:2001-10-2323:44
海林可能还未看到pink的问题。
----------------------------------------
韩军
RE:如此讨论,相”见”恨晚回复
作者:-(浏览次数:157次)
发表日期:2001-10-2411:16
韩老师、海林老师、镇西老师
因网络问题,久未上论坛,今日一来,发现海林老师的这篇作品,以及后面的跟帖,真的有一种震撼。我曾牢骚满腹,我曾沾沾自喜,哪知中学语文教坛的思想者、探索者们的目光与步子足以令我望而兴叹。我相信,他们的执着与智慧,他们的学识与功力,他们的眼界与胸怀,他们的实践与探索,让时下流行的应试操作和假大空的课题汗颜不已。向中学语文教坛上精英们(我不得不用这个词)学习,学习,再学习,尤其是我自己。个人以为,海林的言辞对于学科建设更具深远意义。
韩军的文章的思想魅力、镇西老师的情感世界、海林老师的学术视野各有千秋,还有许多优秀的语文老师及教研工作者,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共鸣和理性的震撼,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照亮了一片天。
黄耀红
----------------------------------------
RE:如此讨论,相”见”恨晚回复
作者:-(浏览次数:121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1:27
打得好打得妙!这比大专辩论骞精彩何止百倍?
这真是:神仙打仗,凡人学习。瓜子只有准备笔记本的资格了。
瓜子是不敢开枪的,只是巴心(川话)这仗继续打下去才好,瓜子不会555,瓜子只会哈哈哈!
看了上面这几回合,李海林老师韩军老师李镇西老师的学问确实大妙。
但不知怎么有人大曰“高山仰止”,嘿嘿,这确实有点点肉麻。当然只是一点点。
最有风度的还是查妹子,瓜子在想,儒家的老先生给出了许多条“仁”的标准,但核心就三条,仁者自爱,仁者爱人,仁者恶人。查妹真有点仁者之风,当然也是只有一点点,但发展下去可不得了,瓜子现在就服了,查妹努力!
----------------------------------------
RE:如此讨论,相”见”恨晚回复
作者:anran-anran(浏览次数:120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1:41
瓜老师真喜欢看热闹!
----------------------------------------
zhasiyi
RE:如此讨论,相”见”恨晚回复
作者:anran-anran(浏览次数:120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1:41
瓜老师真喜欢看热闹!
----------------------------------------
zhasiyi
感奋回复
作者:shiliang-ding_shiliang(浏览次数:109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2:58
读完海林先生的文章,又看了韩老师的回帖,我看到了语文教育在这个浮躁时代的最真诚的对话。语文教育既不是建立在废墟上,也不可能建立在沙滩上,需要像平凡的我们共同努力,负起我们对于时代应该负的责任。海林先生的《言语教学论》也好,韩老师的“呐喊”与“愤激”也好,都是当下的语文教育所需要的--真诚的责任感。我们为之感奋!
以下是海林先生的“韩评”摘要,不知是否有曲解。
“语文教育哲学研究这块领域,韩军是最有成就的研究者之一。”
“军的出场有两个特点,一是厚积薄发,二是充满热情。理性的思考与诗人般的激情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唤发出一种逼人的光芒。”
“军则是语文理论的叛逆。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韩军的批判抓住了问的实质,他概括为“精神专制主义”(即伪圣化)和“精神虚无主义”(即工具化)。”
“韩军的文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激愤。这种激愤,来自于韩军对现代语文教育弊病根源的透彻认识,来自于韩军对语文教育的热诚盼望,来自于韩军孤军奋战的寂寞和悲凉,更来自于韩军对自己“中间物”历史地位无可摆脱的无奈。韩军的激愤伤及到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心境,也伤及到一个学者的理性。”
“韩军的文章,只见思想的呐喊不见学理的演绎,精采的理论命题后面,我们期待着有严密的论证却常常无望而归。”
“韩军面临的任务,是把“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化成具体的教学论的阐释,韩军的历史地位的最后完成不体现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而体现在建立在“语言是人的生命”这样的抽象命题上的语文课程论的构建上。”
----------------------------------------
RE:感奋回复
作者:韩军-hanjun(浏览次数:103次)
发表日期:2001-10-3023:41
问黄耀红、丁施亮好。夜深了。
----------------------------------------
韩军
RE:感奋回复
作者:笑春-chenxiaochun631(浏览次数:31次)
发表日期:2001-11-0118:04
确实精彩!令人佩服、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竟然我一个理论水平极差的普通化学老师也花了近四十分钟的时间来读帖!我无力回复,却也想留下真诚地敬佩。绝对地发自肺腑。
----------------------------------------
朋友,化生论坛欢迎你!
RE:论韩军的意义及其局限回复
作者:云中龙-xly1968(浏览次数:26次)
发表日期:2001-11-0119:22
意义与局限 篇3
关键词:索绪尔;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意义;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50-01
一、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关系
索绪尔在区分语言和言语后又走到了语言研究的第二条分叉路:一条通往历时态,另一条通往共时态。语言的共时研究〔synchronic study 〕和历时研究〔diachronic study 〕又称静态语言学和演化语言学。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共时和历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关语言学的静态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如朱德熙老先生的《语法讲义》属于共时研究的一个方面。索绪尔指出“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相反的,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索绪尔运用比拟来说明“共时”“历时”二者之间的关系,把历时态比作物体, 而把共时态比作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用树干纵断面和横断面来比拟历时和共时研究的不同;在众多比拟中,下棋的例子最为精辟。用通俗的例子来说,好比画家对一座山写生,他画中表现的只是就某一角度进行展示的一幅图景,而不可能是整个地壳变迁的过程,当然人们可以联想或推测这座山以往的变化情况,但这涉及到思维层面,与这幅画和整个山的现状无关。同样语言在一定时期内展现的也是“共时”的情况,人们认识到的只是话语本身而已,不可能见到任何话语,都映射出它们自古至今的整个演变过程。
二、区分共时和历时的意义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二元对立、普遍与特殊的原则。二元对立偶分是辩证分析方法的具体化。索绪尔的内在二重性把语言事实區分为共时观和历时观,并认为是绝对的。演化事实与静态事实是不同秩序的事实,两者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它们是对立的。对说话者而言,语言事实在时间上的连续是不存在的,摆在面前的是一种状态,所以语言学家要了解这种状态,排除状态外的一切而不管历时态,历时的干预只能使他的判断发生错误。索绪尔的语言共时与历时和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共时语言学是索绪尔独创的,索绪尔对于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划分,是索绪尔语言学的一门基本理论和重要思想。索绪尔机智地提出这一划分原则,可以说是对语言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次革新。正是索绪尔提出划分语言共时性和历时性原则之后,描写语法学才成为现实,不仅用来分析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内部的语言事实,后代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符号学都深受他的学说的影响,特别是为美国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流派”和“行为主义”的产生完成了理论铺垫。其次,标志着语言学从印欧语系的比较声韵学走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年轻的索绪尔也是研究过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但是后来索绪尔批判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创新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这对于语言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三)对索绪尔本人,这是他在学术上的独特和勇气。索绪尔认为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语言体系,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共时方面显然优于历时方面。这是他针对新语法学派认为只有语言的历史研究才是科学研究这一狭隘的历史主义观点所作的反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针对特征。在历时比较语言学盛行的情况下提出要着重研究语言的共时态,不仅显示了索绪尔的超前意识,还表现了索绪尔追求创新的学术的勇气。
三、局限性
(一)共存性的语言在时间的长河中,有一部分会变,也有一部分是不会变的,变了的就会成为历时性的。哲学上说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质变,语言也是如此。索绪尔说语言系统中有中心和边缘之分,共时中边缘的变化不会改变系统的本质。索绪尔并没有提出语言的什么样的要素是中心,什么样的是边缘的,或者进一步理解为这个共时是怎样变成了另一个共时而成了历时的,缺乏沟通共时态之间的桥梁。类似的,索绪尔认为两个历时事实可以造成了一个共时事实,但是是如何形成的呢?书中并没有收录索绪尔关于此方面的说法。
(二)索绪尔对历时态和共时态的定义其实是模糊的。共时态和历时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共时态指语言的暂时状态,是一个时期,是一个平面。它是人们主观的认识。何为历时语言学?一个状态向另一个语言状态的演化,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多大程度的演化和演化范围才可以算得上是历时态的,索绪尔也未确切论述语言变化必然性的基础。因此,人们并非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够区分哪些是共时现象哪些是历时现象。
(三)索绪尔强调语言的共时态优于历时态,在我们现在看来,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强调一方面的重要性是片面的,形而上的。语言这个物质的产生到发展经历的每个阶段中的各个要素和成分,小到最小的语法单位某个语素的划分、最小的语音单位某个音位的归纳等等都需要结合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来分析,尤其是词汇,词汇是最灵活的,也是变化最快的,比如低调、搁浅、勾当、爱人、批判等等的词义的分析,如果只片面分析它现在的意义,则不能很好的认识这些词汇,甚至使用起来也会词不达意,因此,我们要对这些词汇进行词源考究,兼顾它的历时性方面。
四、结语
现在,为我们认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是不能被割裂开来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统一的,但他们也是对立的。当然,其理论著作也有历史局限性,存在一些问题。如索绪尔强调共时语言学,忽视历时语言学,而且强调共时历时的区别是绝对的,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想的局限性。但是,瑕不掩瑜,对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应客观、公正、批判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年版.
[2] 浅析索绪尔的共时与历时[J].贾攀.文艺之窗.307.
[3]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J].周亚华.中国工学院.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12月.84,85,86页.
[4]索绪尔的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误解与本真状态[J].胡剑波.湖南科技大学外语与翻译.2013年第4期.30页.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共时与历时研究述评[J].林培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4月.
意义与局限 篇4
关键词:社会主体,主体间,自由主义,现代性
一、主体建构模式是现代社会之根本政治建构术。
对于社会存在及其形态的认识和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根本问题, 是一个元理论问题。诚然其中可以有很多视角可以对之进行剖析和解读。我窃认为其中的地基便是社会主体的问题—即如何理解社会主体是构建社会实在认知的核心命题, 它从根本上制约了思维的构造与社会的有机合成。从宏观的历史演进看来, 自启蒙以降, 社会就被想象成为主体之间在契约基础上建构的产品, 虽然左翼和右翼对于它是否存在仍有争议, 但是无可争辩的就是主体的优先性。
自由主义作为现代性的思想代言人 (我认为社会主义从大的框架上面并没有与自由主义完全对立, 尤其是在对于主体性的认同上面, 因此这里会将两者融入起来, 特此声明) , 它的根本特点就是个人至上于社会, 更有极端如哈耶克与诺奇克者更是主张个人是唯一实在的社会存在物, 社会就是虚拟的网络而已。从自由主义论证逻辑来看, 自由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中个人是唯一自然的存在, 而非人造的物件 (这个完全符合逻辑和常识) , 人们对于社会的需求是次生的, 社会只是是个人的衍生产品。假如个人都可以像庄子那样逍遥, 或者个人能够完全自律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中, 那么便是理想国度了, 无疑“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此至善之境了吧。区别只在于两者是否承认社会的存在, 并非两者在个人主体之优先性上存在异议。
人类社会有完美之境吗?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确认自由主义所勾画的社会图式决然不是。在主体性优先的自由主义社会里面, 在正当优先于善的根本规则的治理下, 我们人类虽然走出了原始森林却在道德与理想生活的追逐上面变得更像侏儒。“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再枷锁之中。”我们解放了主体, 也沦陷了主体。在纵欲与虚无之上颠沛流离。这样的理想之境并不理想。因此当代思想界最为波澜壮阔的景观就是挑战自由主义, 不仅在西方内部竞相出现了社群主义、共和主义以及后现代等诸多思想;包括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等等异域文化也掀起了波澜。这里暂且不谈其他文化的挑战, 就西方思想内部来看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哈贝马斯所提出和倡导的在话语伦理下阐释的主体间性这个社会主体范式的转型。
二、主体间性能否挽救现代社会的歧路?
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书中哈贝马斯这个当代西方思想的执牛耳者以自己的方式发现或者说是重构了当代西方思想的叙述史, 把自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家的发展路径进行了主体范式的批判。正如刘擎在《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所评价到的:
哈贝马斯似乎怀着一种力挽狂澜的抱负, 力图使现代性的哲学批判“迷途知返”, 重新回到黑格尔最初面对的那个历史的十字路口, 选择一条被前辈与同代思想大师们错过的出口, 一条可能走出现代性困境的新路。因此, 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欧洲现代思想史的一次重构。 (1) P5
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性问题的核心就是黑格尔发现的“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及其所导致的传统伦理生活总体性的分裂, 这也是为什么哈氏的思想谱系史将黑格尔标定为现代性哲学话语的源头的根本原因。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曾经试图用“爱和生命”观念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的一体化力量, 来反抗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权威, 以主体间的交往中介来取代主客体之间的反思关系。但是最终黑格尔错过了这个更有潜力的思想路径, 而创立了辩证法, 以“绝对精神”的概念使哲学重新获得力量。在黑格尔之后哈贝马斯辨识了现代性批判的三种路径:黑格尔左派、右派和尼采;而尼采的传人又因为思想继承的差异化解为两支:一是海德格尔到德里达, 另一支是巴塔耶到福柯。最后哈贝马斯对这个思想的谱系进行了釜底抽薪的打击, 即认为它们非但没有解决现代性的困境反而更加的加剧了现代性的悲剧。正如卡夫卡所言的“笼子找鸟”一般, 人类进入了思想的死胡同。
因此哈贝马斯认为重新回到黑格尔所站的十字路口, 然后选择被荒草淹没的“主体间”道路才能彻底走出困境。无疑哈贝马斯所发展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和富有原创性的理论之一。而其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试图解决主体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 其理论抱负可谓博大。但是我认为他的理论仍然没有走出西方哲学观念中一以贯之的形而上学的唯意志论思维框架, 哈贝马斯所主张的主体间性并非我们平素所认为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共识, 而是在应然的角度上面通过商谈理论试图完全解决主客体矛盾的形而上层面的升华, 而其最本质的话语系统却离不开西方主流的道德心理学假设。就如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对话中所表达的那样, 他并不是与广义意义上的康德先验主体思维冲突, 只是将独白的先验主体替换成先验的主体间范式而已。而对于社会的认知只是从抽象的虚拟到了更加抽象的具体罢了。
所以虽然主体间范式在理论思维上面貌似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现代性的难题, 但是在实践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西方当代的文化多元主义与认同政治的崛起就是对于这种形而上学的主体框架的反抗。无疑这个范式的转换仍然存在很大的反思空间与实践余地。
总之, 在这场主体范式的转换过程中, 西方思想尽显其优势与短板。思想的互动应该是要突破文化间的时候了。没有文化间的积极性的互动, 主体的认识就不能脱胎换骨,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责任也就不仅只是复兴中华民族了,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加】查尔斯·泰勒著, 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 译林出版社, 2001年9月, 南京
[2]刘擎《, 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 新星出版社, 2006年10月, 香港
行政授权理论的局限与发展 篇5
本文对行政授权理论初步分析,发现行政授权理论的部分局限性,针对问题完善行政授权理论体系,提出行政授权理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行政法;行政授权;理论研究
行政授权理论是研究行政授权的综合性理论,涉及权力来源、授权本质、外在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现有的行政法律理论体系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授权理论,发展行政授权理论对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政府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授权理论概述
行政授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法律文件中一般表述为授权。
胡建淼教授在《行政法学》一书中,将行政授权定义为:单项法律、法规、规章直接决定,或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明确的授权性规定,有行政机关间接决定,将某方面或某项行政职权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行使并独立承担相应责任的行政职权配置方式。
获得授权后,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并对外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何定性行政授权,是行政授权理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有学者认为,法律法规或规章直接决定是一种授权行为,其实无论是法律法规或规章直接决定还是将行政职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间接决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行政机关将固有的行政权力依法授给有关组织,实质还是“权力的转移”。
行政职权原本是立法直接赋予行政机关由其行使的专属权利,但是在特殊条件下,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派出机构及其他组织也能成为行政职权的独立行使着和责任承担者,表现为通过授权性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授予特定组织享有和行使。
所以,有学者认为行政授权理论不仅包括法律、法规或规章对有关组织的直接授权,还包括行政主体在法律、法规许可的条件下,通过法定的程序和形式,将自己的行政职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有关组织,后者据此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该职权,并承受该职权的行为效果,行政授权是一种行政权力的转移。
二、行政授权理论的局限性
该行政授权理论将行政主体授权与法律法规授权相分离,把我国行政法学的行政授权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但仔细研究会发现,该理论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
(一)行政授权依据过于绝对化
首先,行政授权理论依据是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把行政授权完全建立在法律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基础之上,过于绝对化。
只要法律、法规或规章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便可将自身职权授出,而不区分此规定是否合法,行政机关是否有权做出这样的规定。
其次,据不完全统计,有关行政授权的称谓有10多种。
除了明确的“授权”之外,还有其他称谓。
例如:(1)“授权或委托”,如国家烟草专卖局可以“授权或委托”省级烟草专卖局签发烟草专卖品准运证;(2)“授权委托”并用,如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运输的,授权委托的公路管理机构可以罚款;
(3)“决定”,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4)有关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职权的规定,对行政职权的转移以“代扣”“代收”等词语笼统含糊地表示。
上述规定都符合法律、法规许可的范畴,全都认定为行政授权的话,被“授权”主体将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这种只要有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规定就可以授权的形式,人为的扩大了行政授权的范围,导致出现行政授权背离现实的结果,既与实践相脱离,又不能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甚至会误导立法和执法活动。
(二)行政授权理论欠规范化
由于法律、法规对行政授权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在实践中,行政机关就有了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往往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授权不规范的现象。
行政授权必须是出于特殊的需要情况下做出的,在没有调查清楚必要性和授权主体条件时,行政机关往往为了自身便利,自由裁量,就会出现授权不规范的现象:(1)授权过大或者权限不够,这样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不能有效的展开工作;(2)授权内容不明确,导致授权无效,给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在实践中,往往没有一个规范的授权程序,程序合理是公正结果的保障,没有规范的程序,就不能保证公正的结果;(4)行政授权的形式也不统一,实践中大多口头通知、会议决定,内部文件等形式并存,没有一个信息公开的披露,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往往找不到正确的行政主体作为被告。
三、行政授权理论的发展
显然此理论很多方面都亟待解决,行政授权理论不在于未能与立法、司法的规定保持一致,而在于其未能反映出行政授权的本质,导致其无法指导实践。
行政授权理论的发展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顺行政授权法律依据,规范行政授权法律用语
行政授权法制不完善是导致行政授权混乱的根本原因,行政授权的依据可以是法律、法规,也可以是规章,但是要对行政授权的法律依据做出限制,并不是只要在法律、法规或规章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便可将自身职权授出,要审查行政授权的合法性和行政机关是否有权限来进行授权。
另外对于法律规定中的用词也应规范化,明确授权和委托等相关概念的区分,分别建立各自的法律体系。
(二)完善行政授权程序,加强行政授权监督
行政授权理论欠规范化,行政机关应制定合理的行政授权的程序,加强行政授权的监督。
首先行政授权之前要先调查,确定授权的必要性和授权者的资格,然后根据调查情况确定受权者;授权者在做出授权决定之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听证会;最后制作授权决定书并公布授权书。
授权不是放权,授权者要加强对受权者的监督,加强权力机关监督、授权机关对受权机关的监督以及司法机关通过司法审查和对政府部门审查监督等。
参考文献:
[1]胡建淼.行政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1.
[2]耿宝建.行政授权新论_走出理论与现实困境的一种认知尝试[J].法学,2006,(4).
电影的自由与局限 篇6
一、造梦的自由和深度感的削弱
一部电影发展史也是一部电影技术的发展史。电影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正一步步拓展着电影艺术表现的无限可能性。现实经验中不可逆的时间和无垠的空间在电影的世界中被任意塑造,在洁白的银幕上为人类弥补了生活的不足和缺憾。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观众借此离开千疮百孔的生活栖息于梦想的酣畅表达与实现。技术带来的便利使电影享有更充分的造梦自由。任何不可思议的场面都可以通过影像表现出来,并以真实性让观众身临其境,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生命体验。
科技让电影制作空前的自由,极大地挑战人的想象力,在浅层维度上发挥了电影表现的极致,却也抑制了电影在思想深度层面上的挖掘。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将人类的想象力聚焦于外太空,曾经让全球观众大开眼界。但在影评家那里,他被评价为“体现了那些除了镜头和光学镜头以外什么都没有学会的电影学生”。这句评价点出了电影在为人类制造梦想的同时流于主题肤浅的局限,卡通娱乐片的泛滥使电影这门具有无限潜能的艺术沦为了儿童的娱乐。同文学相比,电影的媒介是在银幕上闪烁的影像,而语言文字才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工具,虽然视觉是人类所有感觉中最发达的一种,但也是最流于表象的,具有欺骗性的。所以我们发现很多文学作品在改编成电影以后,韵味总会流失,甚至主题也会被篡改,即使不被篡改它的表现能力也大打折扣了。
二、体验的自由与想象力的剥除
电影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的艺术,观众在影院中,在集体观看的环境下享受电影带来的美妙的视听震撼,观看一个仿人生的故事,体验一种经过艺术家处理的生活。电影艺术表现的无限可能性带给人的是体验的空前自由,这种体验可以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又经常被忽略的人生况味,可以是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戏剧性的假定性的情感体验,或者超越平凡生活的庸常,经历一场凶险的自然灾害,在险象环生中历险,或者通过观赏一种贵族的完美无瑕的生活,从生活的缺憾中超脱出来,让自己对生活的理想得到假定性满足。电影通过提供视觉快感,能充分满足观众的窥视癖和自恋情结,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把自己投射到影像当中,从而完成情感宣泄、消除不良情绪。电影的潜力使观众充分享受到体验的自由,只有想不出的,没有做不出的,电影以它魔术一般的巨手为人类在现实生活之外创造出一个类生活的新空间。这个空间是类生活的,是存在于人的幻象中的,灯光一灭,荡然无存。
电影的媒介是活动的影像,这种媒介形式是当下主导的视觉文化范式的一部分,电影是视觉文化统治下的生力军。电影将生活图像化的同时,也必然导致人类的想象力的锐减。
电影的时空是具体的、实在的,免除了想象的程序,观众聚在一起观看电影时,银幕上闪烁的光影、音响设备中真实还原的立体声效,自动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将图景直接呈示于观众的面前,观众在这个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只消坐在座位上,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被动接受就可以了。所以电影是剥除想象的,是不允许对话的,是暴力的。电影在呈示观众前所未见、前所未想的各种超越现实体验的虚构场景过程中,也逐渐钝化了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受众的广泛性和电影的负面影响
阅读文学作品,要求读者必须有最起码的阅读能力,要有坐下来阅读的时问和精力。这个标准将现代社会中相当一部分忙碌于生计的人排除在读者行列之外。后现代语境下,印刷媒体已经趋向边缘化。而相比之下,电影向观众开放的门槛要低得多。两个小时的银幕时间,不需要阅读和想象就可以消除生活中的疲劳获得轻松快感,不需要识文断字,这些特点十分符合现代人的需求。电影通过影像讲述故事,任何故事在银幕上表现出来都是当下的,跟观众具有天然的亲近性,而在人的所有感官中,视觉具有天然的优越性。电影与电视的近亲关系,使电影更容易取得“电视人”一代的认同。这些特点使电影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受众群。
然而受众的广泛性必然带来划分归类的困难。虽然电影分级制已经在很多国家实行,政府在给电影以摄制自由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电影的管制,但分级的标准却是很难得到硬性的规范。观看电影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并不具有成熟的理性判断力,这使他们容易一股脑扎入影像的洪流,从影像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获取生活的经验,从而导致对现实的疏离,价值观的错位。电影不仅让观众失去了想象力、创造力,还使观众的感觉器官钝化,只有不断强化的视听刺激才能呼唤起他们些许的新奇感,只有在重磅的视听冲击下才能让他们有所感应,所以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充斥低级下流的性暗示和m腥恶心的暴力场面的垃圾电影倾巢出动,污染了电影市场,玷污了电影艺术,堕落了电影观众,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果电影市场不能得到合理的规范和控制,电影拷贝强大的复制能力,现代网络传媒的发达,都将进一步扩大这些负面问题带来的危害性。
新闻客观性的局限性及其现实意义 篇7
然而, 随着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发展, 西方的一些新闻学者逐渐对这一理念提出质疑和批判。他们认为新闻客观性原则在新闻实践中是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新闻报道是意识形态的东西, 本身存在倾向性, 永远不可能做到纯客观。为什么新闻客观性原则是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呢?新闻客观性原则在新闻实践中具有怎样的局限性?下文是对新闻客观性原则局限性的几点分析。
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局限性
商业利益的驱动。商业利益是新闻客观性诞生的动因。客观性诞生之初即是由商业利益驱动使然, 贴着浓厚的商业标签。新闻的客观性最早萌芽于美国, 19世纪30年代, 政党报刊在美国逐渐没落, 政党报刊的主要内容是政论, 即使有新闻也大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或偏见。政党报刊说到底是一种“观点纸”, 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新闻纸”。政党报刊上的攻击谩骂逐渐招致读者的反感, 恰在此时以《纽约太阳报》为先声的商业报刊时期到来了。自1833年《纽约太阳报》问世以来, 整个19世纪中期的美国报业就是廉价报纸的天下, 但是这种廉价的便士报“激情主义”的报道风格遭到有识之士的反对。此时, 一位在新闻客观性的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亨利·雷蒙德出现了, 他和金融界的两位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份报纸即著名的《纽约时报》。他们认为把意见和观点加入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不再受读者欢迎, 在拥有50万人口的纽约市, 创办一份“公正、稳健、客观、冷静、全面”的报纸一定会受到那些有头脑有判断力的读者欢迎。他们认为采用客观的报道手法可以提高报纸销量。于是, 客观性原则开始被应用于新闻业。可见, 客观性原则最初被应用于新闻实践中是出于商业利益的需要, 是为了使报纸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一开始, 商业利益就是促使客观性原则应用于新闻写作的诱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其后来的发展中一直在竭力摆脱商业利益的影响。
商业利益对报刊的影响从未停止过。自从党政报刊没落以后, 商业报刊逐渐崛起。商业报刊的一大特色便是“标榜独立”。“本杰明·戴在创办《纽约太阳报》时宣称:我们决定创办一个独立的报纸, 我们采取独立的方针。詹姆斯·戈登·贝内特在创办《纽约先驱报》时也宣称:我们将不支持任何政党, 不做任何集团的机关报。”[1]虽然商业报刊一直在标榜自己的独立, 但其独立化的一个最主要方面便是企业化经营。唯有争取经济上的独立才能赢得新闻报道上的独立。作为一个企业,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赢得利润, 如果没有利润企业就生存不下去。报社作为一个企业, 自然也要遵守企业的生存法则, 惟其如此才能维持报社的正常运营, 使之不受制于任何党派。然而, 报社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广告客户, 既要盈利, 就会不可避免地从党派的束缚中走入广告客户的束缚中。所以商业报刊时期各家报纸也并非真正做到了绝对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 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 新闻客观性也受制于广告客户。一百多年过去了, 现如今西方的报纸仍旧以“客观、公正、独立”来标榜, 但实际上在西方的报业巨头们看来媒体也不过是生产新闻的企业, 追逐商业利益始终是商人的本性。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体制下, 媒体要摆脱商业利益的影响, 在新闻报道中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是天方夜谭。我国的媒体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现如今我国的媒体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 作为企业, 媒体要自负盈亏, 必然也要追逐商业利益。在我国, 广告是媒体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得罪了广告客户无异于自绝财路, 因此广告客户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可见一斑。一旦触及广告客户的利益, 媒体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就岌岌可危。
政治因素的影响。新闻与政治似乎从来都紧密相连。虽然西方媒体一直标榜自己客观公正, 他们被称为独立于各党派之外的第四权力, 发挥着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 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经济领域经历了五次比较大的并购浪潮, 这五次并购浪潮推动了美国新闻业垄断的发展。“1982年, 美国学者本·巴格迪坎研究发现, 美国的全部新闻与娱乐业实际上控制在50家大公司手里;到1996年, 他发现对传媒的垄断更集中在10家公司手里。到2000年, 美国的传媒娱乐业几乎被五大财团垄断。”[2]而这几大高度垄断的传媒集团又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通常是各党派幕后的财团, 他们不可能做到完全中立客观。这一点从美国的总统大选中可见一斑, 每一次的总统大选, 美国国内的媒体都是用大量篇幅宣传和报道自己支持的政党和候选人, 甚至于竭力报道对手的丑闻, 这些媒体如此旗帜鲜明倾向性明显地报道新闻时显然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所以, 即便在民主制度已经比较健全的西方国家, 新闻媒体想要完全摆脱政治因素的干扰, 做到绝对的客观中立也是不可能的。
在我国,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提出“政治家办报”的思想, 直至今日我国媒体仍然沿袭着这种思想。既然是政治家办报, 我国的新闻媒体想要摆脱政治力量的控制, 做到绝对的客观中立更是艰难。虽然我国媒体已经走出了以前重宣传轻新闻的模式, 不再完全把媒体当做政治工具, 开始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 也把客观中立作为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理想在坚持着。但很多时候, 我国媒体的新闻报道仍会受到政府的控制和制约, 不能完全做到报道的客观中立, 如同戴着镣铐在跳舞。
无论是西方的第四权力还是我国的党报系统, 媒体想要完全摆脱政治因素的干扰, 进行绝对客观公正的报道都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媒体本身的作用决定的, 媒体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 无论在何种政治体制下, 当政者都不可能放任这个引导舆论的工具, 让其成为危害自身政权的隐患。作为引导舆论的重要工具, 媒体始终会跟政治联系在一起, 只是受其影响和控制的强弱有所不同罢了。在这种情况下, 想要追求新闻报道的绝对客观公正是不现实的。
个人局限性的影响。新闻是意识形态的东西, 新闻事实本身是客观事实, 但是一个事实有时间、地点、人物等多种要素, 这些要素有很多种排列组合, 然而一名记者只能选取其中一种组合方式来叙述这个事实。所以一旦事实经记者采写报道就成为主观的意识形态的东西, 不再是纯客观的事实。即便是摄像机在记录新闻事实时, 也会有个角度。比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同一台晚会, 由于选取的角度不同, 中央电视台拍出来的效果就远不及CNN拍出的那么美轮美奂。既然连没有情感的机器都不可能完全客观真实地再现事实的本来面目, 更何况作为新闻记录者的人呢?
一百个人眼里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 在观察事物时必然会有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比如, 美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告诉他们西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而我们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西藏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记者和中国记者怎么可能用同一种眼光看待2008年的“3·14”事件呢?来自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程度这些方面的差异性, 使每个人在看问题时都不可避免地有个人局限性, 在记录新闻事件时不自觉地打上个人的烙印。正是这种个人局限性影响着新闻的客观性。西方新闻学界提出,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应避免抒发个人情感和议论, 把基本事实和观点分开来写。这样做确实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个人局限性对新闻客观性的影响, 但正如前面所说, 新闻是意识形态的东西, 我们只能无限接近客观性, 却无法绝对摆脱个人局限性对其的干扰。
新闻客观性原则的现实意义
虽然新闻客观性原则具有上述几种局限性, 但笔者认为, 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当今仍是有现实意义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新闻客观性原则作为一种新闻理想, 像一面旗帜一样引领着新闻学的健康发展。正如李普曼所言, 客观性原则是新闻学成为专业的一个标志。虽然在新闻实践中客观性原则有种种局限性, 但是就如理想的法律专业的信念是“公正”、医学专业的信念是“救死扶伤”一样, “客观公正真实地传播新闻事实”也是新闻专业的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如同黑夜中的启明星一般, 指引着新闻学的健康发展, 让其不至于迷失在金钱和权力的漩涡里。一如法律专业, 虽然现实也有许多不公正的地方, 但“公正”仍是法律追求的目标。虽然在新闻实践中难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客观公正, 但是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总能达到无限接近的制高点。无论何时, 向受众传递客观真实的新闻事实, 都应是所有新闻人的理想。
新闻客观性原则是对记者采写新闻报道的约束力。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另一个现实意义是, 让更多的新闻从业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尚能拥有一种美好的新闻信仰———客观公正。虽不能及, 心向往之。这种信仰可以从道德上制约新闻从业者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就像那些信仰基督教的教徒,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他们死后不可能上天堂, 但是那些教徒相信如果他们从善行事, 他们死后会上天堂。其实他们死后究竟能不能上天堂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心中存着这样一份美好的愿望, 这能促使他们多多行善, 也能让他们在生活中受挫时坚强面对, 顽强地生存下来。新闻客观性原则之于新闻工作者就是这样一种信仰, 我们不必纠结于在新闻实践中究竟把客观性践行到了什么程度, 也不必纠结于新闻客观性是否真的可以完全做到, 最重要的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把客观性原则当做一种信仰, 铭记于心。
因为目前在我国尚没有相关法律约束记者的职业行为, 恪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被写进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职业道德》中, 既是道德, 就是隐存在记者内心的良知。就像医生以“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良知一样, 记者也以“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作为自己的良知。道德和法律不同, 它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 因此, 作为职业道德的新闻客观性原则只能是记者内心的良知。这种良知有没有用?我认为还是有用的, 至少每位记者心里会有这样一个行事准则, 聊胜于无。
摘要:新闻客观性原则被西方新闻学者称为“只可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在新闻实践中, 客观性原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即分析了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三点局限性:商业利益的驱动、政治因素的影响和个人局限性的影响。但是, 我认为现今新闻客观性原则仍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 它作为一种新闻理想, 像一面旗帜一样引领着新闻学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它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可以约束新闻从业人员, 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良知。
关键词:客观性,专业,局限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意义与局限 篇8
一、王韬新闻思想的开创意义
(一) 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冲破“言禁”的第一声呐喊
如果说约翰·弥尔顿是西方提出言论出版自由的第一人, 那么王韬就是在中国最先提出报刊言论自由思想的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当西方各国的报业相继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时, 正处于清王朝统治之下的中国却开始实行“言禁”制度。在这种情况下, 王韬提出了言论自由的主张, 他要求清政府放宽言禁, 允许地方办报, 鼓励民间报业的发展。他认为, 办报应当直言不讳地揭露时弊, 形成“指陈时事, 无所忌讳”, “言之者无罪, 闻之者足戒”的清议之风。王韬在《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三篇文章中集中阐述了他的自由报刊思想。[1]
王韬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中体现出了民本思想, 即他在《弢园文录外编》中阐述的“重民”思想, 这集中体现在他对民间办报的重视之中。他认为, 民间报纸代表人民, 反映人民的思想和意志, 因此应当十分重视民众的力量, 指出“天下之治, 以民为先, 所谓民惟邦本, 本固宁也。”[2]他认为统治阶层应当重视民间报纸这一民意的载体。他重视公众的言论, 主张文人论政, 认为报纸应当成为文人而非统治阶层的舆论阵地。同时, 他希望民众也能够拥有权利站在民间的立场上, 通过报纸这一平等的媒介来传播个人的思想与主张。这些都鲜明地反映出了王韬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
在“东学西渐”的浪潮中, 王韬逐渐了解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他很欣赏西方报纸开放言论、反映舆论的做法, 认为西方之所以强大不仅仅是因为坚船利炮等“硬”实力, 自由宽松的报刊言论氛围和提倡自由民主的社会风气这些“软”实力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希望清政府能够效仿西方, 并将言论自由的思想引入新闻界。
王韬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提出对中国新闻学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他敢于突破封建桎梏, 向着万马齐喑的封建集权社会和腐朽的旧制度发出追求新闻自由的第一声呐喊, 这犹如寂静中的一声春雷, 唤醒了无数国民。作为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新闻思想相结合, 提出了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利益与要求的报刊言论自由主张, 为之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资产阶级的办报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开创了近代报纸公共言论的先河, 继他创办的《循环日报》之后, 一批国人自办报刊陆续问世, 在之后的中国报业史上, 出现了诸多著名的民办报纸, 如《申报》、《立报》等, 其办报理念无不受到王韬的民间立场及言论自由思想的影响。他的新闻思想中蕴含着自由民主的新思想,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进步意义。
(二) 办报立言——开政论报纸之先河
王韬对中国新闻业的又一大贡献是他将政论与报纸紧密地结合, 通过报纸这一媒介传播其政治思想和政治言论。1874年, 王韬创办了《循环日报》, 它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使报刊不再仅仅是统治阶层的喉舌, 更肩负着“立言”的历史重任。在担任《循环日报》主笔的十年中, 王韬共发表了八百多篇政论文章, 开创了“文人论政”的传统, 被称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他的政论文集《弢园文录外编》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鸦片战争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国门, 从那以后, 中国的社会就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 列强入侵, 清政府腐败无能, 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在内忧外患的茫然与焦虑中, 无数爱国仁人志士苦苦探寻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之路, 王韬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游历过欧洲、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的中国文人, 王韬将目光放在了变法改良上。《循环日报》则成为以他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其政治思想的主要阵地。
在《循环日报》上, 王韬发表了大量鼓吹维新变法的政论文, 抨击保守势力因循守旧、顽固不化, 阐述变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他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 认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君、官、民的层层隔阂”, 而这种隔阂正是“导致国家贫弱最深层的原因”[3], 他欣赏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于上, 而民主于下”的君民共治的议会制度[4]。他发表了大量介绍西方政治制度的文章, 引用了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 他认为, 西方的政治制度优势在于其可以使“君民相通”, 这是西方国家强盛的制度保障。他将中国与日本进行比较, 希望中国能像日本一样通过维新走上强国之路, 认为变法是“时之所尚, 势之所趋”。[5]在论说自己政治主张的同时, 王韬还发表了大量剖析国内外重大时事的文章, 充分体现了他“多谈时务”的办报理念。《循环日报》也因其具有的鲜明政论特色和时代感而对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王韬的政论文章见解深刻、鞭辟入里、文风质朴、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他开创了一种政论体的写作方式, 为后人的政论文写作提供了参考与模仿的样本。他认为“文章所贵”在于“纪事述情, 自抒胸臆”, 即写文章首先要阐明事理, 论说清晰, 直抒胸臆, 而不应一味强调技巧。他在文章中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流露出自己的憎恶喜好, 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变化的理解。
王韬开创了中国报业“办报立言”、“文人论政”的传统, 他以政论为载体, 以报纸为依托, 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指出:“穷则变, 变则通。知天下事, 未有久而不变者也”, 反映出了一个文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为民立言的广阔胸襟。他的政论文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 对当时的报业和以后的维新派办报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6]康梁二人的变法主张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王韬政论中的思想, 他的政治主张的宣传活动为后来的戊戌变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同时, 王韬的报纸中体现的政论精神也逐渐深入到后来报人的心中, 渗透到他们的办报实践当中, 其后的近代中国报界形成了浓厚的政论风气, 这在两次国人办报的高潮中体现得犹为明显。可以说, 王韬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政论之先河, 对后来“政论时代”的到来产生了直接影响。
(三) 新的报刊功能理论——近代报刊理念的一大突破
王韬在办报的实践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报刊功能的认识, 他的政论文中关于报刊功能的论述对中国近代新闻理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的政论文集中, 王韬主要阐述了报刊“广见闻”、“通上下”、“通内外”这三个主要功能。[7]
和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一样, 王韬也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1849年, 应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之邀, 王韬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 翻译出版了一批外文书籍。1867年, 他游历了法、英、苏格兰等国, 对西方现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8]这些见闻与体验使王韬深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认为当务之急是让国民了解西方, 认识自身。清末, 尽管列强殖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中国, 国人对外部的世界仍缺乏了解, 思想麻木愚钝。同强大的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的“甘坐因循, 罔知远大, 溺心章句, 迂视经猷, 第据守于一隅而不屑驰观乎域外”[9]让王韬深刻体会到开民智, 广见闻的重要性。他指出, “日报之行于泰西诸国, 岂泛然而已哉!所载上关政事之得失, 足以验国运之兴衰;下述人心之事, 亦足以察风俗之厚薄, 凡山川之形胜, 物产之简番, 地土之腴瘠, 邦国之富强, 莫不一览而了然。”[10]
王韬认为, 报纸应当承担起“广见闻”的职责, 尽可能使国民了解西方的制度、文化、科技、思想观念, 从而扩充见闻, 转换头脑, 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 师其所长, 避其所短, 从而为探寻中国未来的命运提供新的思路与角度。王韬希望报刊能够成为沟通中西方的桥梁, 他在报刊上对西方政治经济情况进行了大量介绍, 这无疑从思想上震撼了当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国民。王韬曾在《循环日报》中描述过英国国会下议院开会的场景, 他很赞赏议员们能够自由地发表意见, 表达对“大政重务”的看法[11], 并大胆地提出中国统治者应向其学习。这充分体现出王韬的远见卓识和身处新旧交替时代时贯通中西的魄力与谦逊理性的精神, 在当时“万马齐喑”的社会背景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近代意义的报业观念正是在王韬这些成长于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向西看、把西方作为参照对象的过程中导入的。[12]
除了“广见闻”外, 王韬认为报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通上下”。他认为, 只要在各省省会设立报馆, 就可以“一知地方机宜”, “二知讼狱曲直”, “三辅教化之不及”, 使报纸成为“博采舆论”的工具[13]。他充分肯定了报纸在沟通民情、传播统治阶层意志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他指出报纸的一大作用是使“民隐得以上达, 君惠得以下逮”, 报纸应当成为统治阶层维系与民众良好关系的纽带, 统治阶层可以利用报纸宣扬君主恩德, 传播朝廷政令, 及时消除阶级间的隔阂, 维持社会稳定, 确保统治阶层的统治地位。他意识到了报刊在政治环境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当然, 他的出发点仍是维护封建统治, 这反映出他处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文人思想。
在翻译中外典籍和游历各国的过程中, 王韬感受到东西间文化的巨大差异, 同时也看到了落后的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文化输出束手无策的无奈局面。意识中国同西方交流的重要性, 这使王韬越加看重报纸的第三大功能——“通内外”, 即报纸不仅要向国民介绍西方文化, 而且应当对外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现状, 也就是他所说的“达内事于外”, 从而使报纸成为沟通、联系外界的广泛渠道。他最早看到了国际传播中的不平等现象, 在创办《循环日报》之时, 他便第一次提出了创办洋文日报的主张[14], 认为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对中国实行文化输出, 通过在华的外文报刊对中国国民灌输其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是一种不平等的跨文化传播现象, 由此, 他提出自办西文日报与之抗衡, 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关于加强对外宣传的第一声呐喊。这对于当代我国对外传播的战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王韬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综上所述, 王韬的新闻思想对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具有重要开创意义,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 由于其历史条件和自身思想的限制, 王韬的新闻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 王韬新闻言论自由的主张是在封建集权的社会制度下提出的, 然而, 正在衰落的封建制度无法给言论自由提供生长的土壤与空气, 这就注定了真正的言论自由在当时的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他将放开言禁和实现言论自由的希望寄托在腐朽不堪和倒退没落的清政府身上, 它终究无法彻底冲破封建制度的禁锢。新闻言论自由的形成并非易事, 它需要较为先进的社会制度、民主自由的氛围以及现代公民意识做保障, 而在当时的中国, 这些条件远没有达到要求, 无法为言论自由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 王韬新闻言论自由的主张只有在对社会进行彻底改革, 彻底推翻旧制度建立一个崭新的体制之后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 由于时代的局限, 王韬的政论思想无法完全摆脱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束缚。他并没有自觉地把报刊政论作为一种引导社会大众舆论, 促使国民觉醒的工具。作为一位有着丰富政治思想并渴望通过权力阶层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改良派人物, 王韬的政论文针对的自然主要是当权者而非没有政治权力的广大民众。他希望自己的呐喊能够通过报纸这一中介引起统治阶层的注意和重视, 把自己维新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封建君主的身上。然而, 不彻底革除旧制度的改良注定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和之后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一样, 王韬心中描绘的国家美好前景注定会落空。在政论文的写作上, 他也未能“完全突破”“‘代圣立言’的变种‘托古证今’的老路”, “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的高压, 他的政论在国内不能广泛传播”[15]。
第三, 在报刊功能理论方面, 王韬的新闻思想同现代新闻理论仍有一定的差距。王韬认为, 报纸新闻的主要功能就是抒发个人的政见与感受, 而并非现代新闻理论中认为的“传递消息”, “用事实说话”。将注意力集中在政治领域和国家命运的王韬忽略了新闻本身存在的价值, 将报纸功能的重点放在了“发挥胸臆”上, 他急切地渴望通过报纸传播自己的主张, 而自己作为“一介儒生, 何敢谬陈得失”。他的报纸缺乏西方报纸独立批判的精神, 其政论无法摆脱当时制度的束缚和个人思想观念的局限。作为转型期的知识分子, 传统价值始终是王韬个人价值体系的根基, 他的新闻思想中“通上下”的报刊功能观与儒家传统文化中拥君的封建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彻底地摒弃旧文化观念中的糟粕, 形成独立批判的精神和现代新闻理念仍需要后人的不懈努力。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 篇9
尽管企业的财务报告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并根据使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了若干创新。但迄今为止, 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是很不满意的。有人则对财务报告的有用性似乎在加速降低而表示担忧, 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告的前瞻性不强、真实性差。
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 财务报告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同时, 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 这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 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 使其判断失误。
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是指财务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情况反映的逼真程度。由于现代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 使得会计必须运用合理的假设、判断和估计才能进行有效的核算, 因此, 现代财务报告不可能绝对真实, 而只能是公允真实。而实际中会计人员经过将大量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的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这一过程造成客观的信息不一定真实。
2、财务报告的不全面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通常被短期利益所驱动, 往往尽量减少生产成本来追逐较大的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社会利益, 也不注重社会责任的披露, 甚至逃避社会责任。
财务报告的业绩评价指标是建立在人为确定的一套规则的基础上的财务评价指标, 其主观性强, 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一方面助长了公司管理者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投机行为, 另一方面财务评价方法所描述的是过去的事项, 在信息时代, 对指导和评价企业完成创造未来价值则捉襟见肘。
3、现行财务报告的不适应性。
现行财务报告无法适应知识经济需要, 其典型表现在于对一些前瞻性信息、确定性信息以及一些潜力巨大的公司的巨额无形资产在财务报告中的不充分, 使其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的需要。造成财务报告不能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原因,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首先, 我们现行的财务报告信息失真, 使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一方面, 它的模式仅将重心放在硬性资产上, 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较为轻视,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这类信息却是最重要的信息。另一方面,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 企业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对那些在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综合作用下所获得的, 超过正常报酬率而形成的自创商誉, 予以计量反映, 从而使得不少公司的潜在价值被严重低估。其次,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角度来讲, 企业的网络化, 使得会计不再是个封闭的子系统, 它除了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外, 还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分析性和预测性信息。与传统会计相比, 信息技术时代的会计空间大为拓展, 如果会计不迎合这种变化, 势必导致会计功能的萎缩。
4、财务报告无法反映非财务因素。
现在,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因素与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另外, 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 财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经营成果, 而一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体现, 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只能使报表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而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各种因素, 尤其是表外非财务因素则缺乏必要了解。
二、财务报告的改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高科技和知识化的发展, 一旦广大信息用户对无法跟上时代变革步伐, 不能提供有价值信息的财务报告失去信心, 或者他们在决策的过程中无法通过报表分析获得令人满意的信息, 那么与日俱增的不满情绪无疑将会不断削弱会计的重要地位。当务之急是找出问题的症结, 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 下面从几方面加以分析:
1、充分提示、格外关注企业分部信息。
传统的财务报告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 没有充分披露分部信息, 如集团企业提供的合并报表虽是高度综合的信息, 但它可能掩盖了处于不同行业、地区的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和差异。而分部财务报告则是将集团企业所有分支机构的主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行业、地区分解, 归类编制, 这就提高了财务报表对特定使用者的决策效用随着经济环境变化, 使用者越来越认为分部信息与企业整体信息同等重要, 表现在按行业提供的分部信息能深入说明一个企业的机会风险, 给投资者提供企业横向之间的有用信息;按地区提供的分部信息能够分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各个企业的机会和风险, 给投资者提供企业纵向之间的有效信息;而对于债权人最为关心的法律实体提供的分部信息, 则给债权人提供了法律实体的财务和经营活动。所以说分部报告信息, 对于确定和分析从事多种业务的企业的机会和风险是一个可靠有力的工具, 它有助于投资决定是否投资、信贷等经济决策。
2、表外信息的披露、人力资源的改进。
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 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 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 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 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 拓展审计范围, 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 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 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最具价值和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又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 使得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成为会计的新课题, 也就是要重新审视将人力资源纳入财务报告体系的必要性。
3、编制责任报告、建立非财务评价指标。
现在的社会公众不仅关注企业财务责任履行情况, 而且也关注企业在扩大就业范围、维护职工利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保护资源及提高环境质量等社会责任方面所作的努力与结果。因此, 必须对传统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进行拓展, 使其既能反映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各会计主体之间的交易, 又能反映会计主体与社会之间的交易, 全面披露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除此之外, 建立非财务评价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非财务指标能直接地计量企业在创造股东财富活动中的业绩。另一方面非财务计量法直接计量生产活动, 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方向。所以从长远来看, 非财务指标可以比短期的历史的财务计量指标能更好地反映企业所创造的财务报酬。因此, 建立非财务指标是很有必要的。
4、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注重未来信息。
过去, 信息使用者往往以财务报告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评价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费成果, 并影响着他们所做出的各种决策。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 有些甚至毫无用处。而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而且很容易从电脑数据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着眼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另一方面, 许多与企业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的经济业务如衍生性金融工具、信息技术资产、人力资源价值等都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有效地充分披露。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正在日益削弱。在这个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变化得迅猛的世界里, 未来预测性信息的价值已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重要。因此, 对这方面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 不再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基础。采用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显示出的种种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未来的财务报告将同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 譬如针对新金融工具的出现, 可采用公允市价来计量。在选择计量基础时, 随着对信息相关性的日趋重视, 将来市场价值或现行价值有可能作为一种计量基础形成一套独立的会计报告模式, 但就短期来看, 由于可靠性等原因, 似乎现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一时不能被取代。
第二, 更多的披露不确定性和风险信息。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 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提高, 不确定性信息大量增加, 企业需要加强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控制, 财务信息使用者也迫切需要更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7年发表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特别工作小组报告》, 专门对重大风险、不确定性和财务弹性的披露问题发表意见。因此, 财务报告将更多的披露有关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第三, 编制预测财务报告。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 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都应急需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情况。同时, 由于报表使用者自身在经验、技术和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某些欠缺, 无法对企业的未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计, 因此要求编制预测报告 (报表) 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 编制预测财务报告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 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 增强用户决策与评价相关性, 应当成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 预测信息的提供也应当注意成本与效益, 并加强规范和监督, 提高其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财务报告的发展对企业会计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领悟其精髓并以合理、慎重地态度来对其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薛云奎.会计大趋势——一种系统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2]、胡仁昱.自助式会计系统[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3]、肖泽忠.大规模按需报告的公司财务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 2000, 1.
[4]、谢姆.桑德.会计的延续与变迁[J].财会通讯, 2000, 2.
[5]、唐予华.知识经济与会计目标[J].上海会计, 2000, 8.
[6]、杨宗昌、张苏彤.论有差别的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财会通讯, 2000, 4.
[7]、袁树民、吴旺盛.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模式[J].上海会计, 2000, 10.
[8]、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J].会计研究, 2000, 12.
[9]、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2.
[10]、于振亭.对新形势下财务报告改进与发展的建议[J].财会月刊2001, 04.
语文说课的价值与局限 篇10
一、语文说课的价值
语文说课之所以在兴起之后迅速盛行, 这是与它跟讲课相比所显示出的独特价值分不开的。 (一) 说课中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讲课中, 我们只要根据要求把课文讲明白、讲生动就是一个成功的课, 至于讲明白所用的方法和讲生动所采取的手段及其原因和根据, 以及整个教学如此安排的理由是不能在讲课中单独说明的, 长此以往教师多是凭借着经验进行教学的安排, 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造成多数教师的教学水平停留在感性层面上, 很难进行理论的提升。而说课则不然, 说课既要说怎么做, 又要说明这样做的理论依据, 使理论与实践在说课层面得到结合,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尤其是适应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课程研究者的转型, 所以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 全员参与共同提高。“讲课”的形式往往是以公开课或教学比赛来呈现的, 参与的是极少数人, 而且这“极少数人”多数是语文学科的优秀者, 绝大部分人尤其是水平在一般及以下的教师是无法参与的, 而恰恰是这不能参与的绝大部分人正是急需提高教学水平的, 从这一点来看, 讲课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而说课恰恰相反, 由于它操作简单易行, 时间的要求也相对短, 所以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 都能够通过准备、构思和说课过程的体验及同事和专家的点评使自己的认识水平、理解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因此它是一种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方式, 这一点同样适应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全面提高素养的理念。 (三) 说课没有地点和环境的限制。讲课必须在课堂面对学生 (虽然个别的教学比赛时也有只面对评委的, 但那并非讲课的规范) , 两个必要的条件一个是在课堂上, 一个是面对学生。而说课就没有了这些限制, 在任何场合面对同行或专家都可以说课, 这为这种方式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上述所提到的只是“说课”价值的主要内容, 它的许多价值还大量地体现在说课过程中。正因为它的这些价值, 它才备受青睐。
二、语文说课的局限性
说课有它独特的价值, 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同样是与“讲课”比较中得出的。 (一) 不能直接面对学生。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从学生的基点出发, 以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满足学生的需要, 由于讲课直接面对学生, 所以教师在讲课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其变化对教学进行调整, 因此, 直接面对学生, 在教学的处理过程中具有适应学生变化的针对性。而说课则是一种不能面对学生的预设, 虽然在语文说课中有“说学生”或“说学法”的内容, 但那里所说的“学生”和“学法”, 往往是教师感觉中的“学生”和“学法”, 更何况这一环节又在许多情况下被简化和省略, 使后面的说教材、说教学过程往往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与讲课相比, 说课脱离学生的局限性是明显的。 (二) 教学细节的缺失。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大的设计中, 除了整体结构 (说过程) 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细节。由于讲课展示的是实际教学的操作过程, 因此不仅细节获得了完整的体现, 而且与细节相关的背景因素也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说课由于内容和时间的限制只能说到教学过程, 虽然也有谈及细节的, 但说出的细节和真实的细节是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的, 更何况这细节因缺少必要的支撑而丧失它的价值, 细节决定成败, 缺乏细节的展示就无法评价教学水平。 (三) “说”与“讲”存在着巨大反差。语文的说课往往是作为文本的旁观者对文本的教学进行理性设计。“说”是要说明教师的理性的设计思路, 这种旁观者的理性态度是绝然不能进入文本的。而“讲”则不然, 语文讲课往往是作为文本的当事人进入文本、对文本进行感悟和体验, 并把体验和感悟的结果描述给学生, 使他们同样进入文本。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跟随着教师获得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说”与“讲”的不同还表现在, 说与讲之间的游离。在语文说课中, 有的教师说课非常好, 而在讲同一篇课文时却不尽如人意, 有的教师则相反, 虽然说得不理想但讲课却很出色。因此, 通过说课的形式考查教师教学水平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三、正确认识说课与讲课的关系
通过上述对说课和讲课的比较分析获得的结论是, 说课和讲课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我们不能只见其一不见其二, 应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两者的关系, 不能进行绝对化的处理。 (一) 说课与讲课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不可偏废。说课和讲课是考查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两种形式, 这两种形式是互为补充的。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说的能力和讲的能力都是教师表达能力的基本因素, 能“说”不能讲是空谈家, 能“讲”不能说是闷葫芦, 所以“说课”和“讲课”应同时并举, 应充分认识单纯的讲课方式带来的弊端, 更要看到说课一统天下的趋势所造成的不足, 要根据不同情况, 需要说课的采用说课的形式, 用讲课形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的就用讲课形式, 它们只有适应内容的不同, 没有好坏的差别。 (二) 说课与讲课要有所侧重。说课与讲课作为两种不同的检查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方式, 有着它们各自的特点, 因此在运用中应该有所侧重, 比如全员性检查和提高的采用说课的方式, 教学评比则要采用讲课的方式, 理论研讨为重点的应采用说课的方式, 考查实际操作能力的则要采用讲课的方式, 如此等等。使语文的说课和讲课在同时并举的运用中又有相应的分工, 从而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和价值, 使在考查评价和提高教师水平的方式上更全面、更科学。
语文说课是一种新兴的、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 它的异军突起反映语文教研领域求异思变的精神状态, 这无异是令人欣喜的。但是我们在教研活动的操作中, 绝不能离弃传统的讲课, 它的独特优越性及长期运行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任何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现有的基础, 否则它必将是短命的。只有将说课与讲课同时并举, 才能使教研的发展有充分的基础, 并获得领域的拓展。□◢
参考文献
[1]秦训刚, 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克服“局限”与“失察”的对策 篇11
困境一:学生局限
(一)语言文字积累欠缺,拙于表达
由于各种原因,虽然学校和家长不遗余力地一再鼓励、要求学生增加课内外阅读,但学生仍旧普遍阅读量有限,尤其是规范的,能够化为习作原材料的文字范本。由此导致习作时错字连篇词汇少,词不达意语病多;叙事颠三倒四,状物支离破碎,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脱离生活,写作如空中楼阁,全凭想象
现在的学生久居城镇,远离自然;深陷于日常学业,困于考试压力,脱离生活。他们缺少时间和机会观察体验生活,无论写作时遇到怎样的话题都无话可说,只能翻翻作文选,套用他人习作,千篇一律;甚至全凭想象,漏洞百出。
(三)社会乱象,反面误导
社会包罗万象,像一锅粥。小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有限,极易受到社会误导。比较明显的就是各类网络恶搞和流行词汇。学生长期接触,不明就里地用在平时说话和习作中,使本应充满童真童趣的作文变得粗俗,让人叹息。
困境二:教师失察
虽然广大一线教师也一直致力于有效地结合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可迫于实际操作困难,教师自身难免有失察之处,列举如下:
(一)重体悟,轻实践
学习写作主要依靠教师对各篇教材的教授。在常规课堂上,体会文章内涵的环节固然重要,而真正磨炼学生写作能力的环节却始终不足。虽然习作课更直接,但已经是临阵磨枪了。平时缺少训练,何来写作能力的长足进步?
(二)重形式,轻创造
为了培养习作能力,在常规课堂中通常有练笔环节,可这环节也客观存在不少诟病,集中表现为形式化。比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续写、仿写环节。学生所写的内容真的与文章内容、感情契合吗?内容足够巧妙有新意吗?事实往往是写出的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不过加深学生说套话、空话,迎合教师的意识。
(三)重范文,轻素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何写作,教师通常会当堂朗读一些文辞优美的,技巧成熟的范文,却往往忽略了许多学生也可能以此为标准将自己很有新意的,很有趣味的作文盲目修改为“范文样式”,导致雷同。
困境三:应对策略
(一)积累规范,为文之先
规范的语言文字积累是作文的先决条件。与其单纯地鼓励阅读,不如切实地为学生列一个真正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书单。这些名著的规范语言,巧妙而又独特的创作对于思想和文风处在基础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有无法估量的意义。当然了,教师还应注重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和积累。
(二)真实体验,为文之基
只有具备了切实的生活体验和真实的心灵感受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因此,教师应广泛组织学生真正参与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号召学生去体味过程与意义,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为习作打下基础,学生也才能有表达的欲望。
(三)切实练习,为文之柱
广大一线教师都关注到了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会”的最终目标,可学生是真的会运用了,还仅是知道而已?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投入更多独具匠心的设计,以切实提高习作能力为目标,教会学生围绕中心选择叙述题材和写作技巧,杜绝训练环节的形式化、庸俗化。
(四)独抒性灵,个性赏评,其文乃成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明代袁宏道提出的诗文革新主张,主张抒写真情,反对模拟剽窃,力主创新求变,这与新课标中“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不谋而合。因此,教师万不可完全以应试作文的标准要求学生,要把目光尽可能地放在每一篇认真完成的习作上,做到个性赏评。否则只会助长作文的“假、大、空”,甚至是功利化。难道非要写出“样板戏”式的文章才是好的?
中国文坛曾经灿烂过,但到了如今的年轻一代,似乎真的缺少一些能够“触及灵魂”的作家出现,这与中国的教育大背景不无关系。只有真正以学生习作能力的养成为目标,精心推敲设计教学环节,切实落实指导、评价、修改,始终号召学生体验生活,拥有真实而独特的思考,这样的习作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浅析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与局限 篇12
一、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
(一)潜力企业的重生
破产重整制度的出现,为很多濒危企业伸出了法律援手。对于暂时陷入困顿局面,但内核仍然有价值和潜力的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碗还魂汤。在如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许多企业走向衰败可能并不是因为自身的缺陷,而是源于竞争对手的施压或市场震荡等不可控的因素,比如IT企业。当年李一男出走华为,在北京创办了港湾网络,一度将宽带IP领域市场占有率做到7%-8%的水平,而巨头华为的市场占有率也不过10%-15%。后来华为采取了强有力的打压措施,最终港湾被华为收购。这个事例说明了在濒危企业中不乏潜力股,重整制度恰恰给他们提供了卷土重来的机会,也为创造市场价值提供了可能。由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破产重整制度为何可以成为企业重生的推手。
1. 破产重整程序屏蔽了债权人的干扰,尤其是担保权利人的干扰。
企业的所有权人(通常就是债务人)与债权人在利益角度尤其是债务立场上是对立的。债权人基于自己所持的债权,本质上是希望能拿回所有的清偿款项。因此,并不希望企业做出任何导致财产减少或出现财产减少危险性的措施。简而言之,债权人求稳。但债务人则是希望通过债务的杠杆作用,借鸡下蛋,借他人的钱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两者出发点存在很大差异。实践中许多债权人并不很懂经营,不能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到商机和前景,只是关心能不能清偿债务。一味地行使返还债务请求权会对企业的运营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在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尤其是拥有优先受偿权的担保权利人(标的通常是厂房、设备等维持企业运转的固定资产)的请求权被暂时封存,债务人和企业经营者获得了专心经营实现企业复苏的机会。
2. 破产重整程序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产业结构。
很多根基复杂,涉及行业较多的大型企业,导致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结构成熟但笨重,转型困难,只能眼睁睁看着灵活的小企业蚕食市场份额。在这方面较为典型的就是美国的通用汽车。上世纪80年代起以丰田为首的日本汽车品牌成功打入美国市场,赢得美国消费者的青睐,他们凭借的就是对于美国消费者深入的了解所做的专门设计。而当时的美国汽车老大通用却不能对日本汽车做出有效防范和反击,因为他们的生产线是成熟固定的,如果像日本一样重新设计车型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经历了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几次冲击,再加上公司经营不力,百年的通用于2009年6月1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虽然破产,但通用的生命并未终止。在进行重组期间,通用砍掉了包括悍马在内的一部分品牌,保留了雪弗兰、别克、凯迪拉克等利润空间较大的品牌成立了新通用。这个品牌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精简内部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将先前较为分散的精力经过权衡,集中于价值更大更有优势的品牌中,如此,企业的结构规模更加小巧,精力更为集中,再加上之前的经验和技术,非常容易生成新的竞争优势,完成企业的蜕变重生。
不过这一优势,更多的是针对规模较大,体制成熟,先天实力较强的企业。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样的大型企业如果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只要核心竞争力还在,重整不失为一次精兵简政,优化结构的机会。
(二)债务清偿的希望
企业如果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并且能有一个好的重整计划,那么对于债权人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企业破产必然是进入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全部债务的状态。如果此时进入破产清算阶段,那么清算标的只是企业现存的资产。对于一些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通常其清偿比例仅有10%左右。这对于债权人是一笔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如果企业能够通过重整振作起来,比如借助DIP融资等手段,尤其是对于一些底子不错,由于突发情况等造成现金流断裂导致破产的企业,债权人们缩水的清偿款项就有恢复的可能性。例如,2009年,知名的方便面品牌“五谷道场”完成了重整再生。根据之前评估公司的报告,截止2008年10月,五谷道场资产总额为4420万元,而负债总额达到了6.28亿元,符合破产条件。如果直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普通债权的清偿比例仅为2.76%,而且五谷道场的品牌本和其“非油炸”的理念本身具有一定价值。因此,经过多方的努力,最终中粮向五谷道场注资,帮助五谷道场完成了重整。重整成功的五谷道场盘活了近5000万元的存量资产,2000多人获得了就业机会,600多位债权人的利益获得了保护,并使全部债权人拿到了高于破产清算5倍的清偿款。五谷道场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一个有效的重整可以不但可以将企业带回正常轨道,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债权人的损失,甚至实现完全给付。这样的结局才是真正双赢的结果,同时也是最有利于市场运行发展的结果。
(三)执行工作的减负
债权债务及时顺利的实现承担是保证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基础,这点在商事活动中尤为明显。但因为种种原因,债权债务不能自动的实现时,就需要国家强制力的干涉。因此,法院的强制执行是社会信用关系的基本保障。法院通过生效法律文书只是从形式上确认了权利义务,而执行程序才是最后的保障。对绝大多数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执行案件中,都需要很繁琐的执行工作进行债务清偿。
在绝大多数破产案件中,企业所牵涉的债权人群体相当庞大,例如上文中的“五谷道场”,牵涉在内的债权人达600多人,遍布全国各地。即使是较小的乡镇企业,也可能有多达近百个债权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申报债权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遑论最后的给付了。
在执行实践中,常常会存在以下问题:
1. 债权人因不满清偿比例或受偿顺序而采取过激行为。
在实践中,尤其在基层,并非每个债权人都清楚债权法、公司法等相关规定。即使了解法律法规,但受偿款项涉及自身利益,不能客观积极地对待债务清偿问题,积极配合执行工作。由此可能会产生群访等问题,增加执行难度,影响社会稳定。
2. 法院对企业资产处置难度、阻力大。
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拍卖时,债权人基于自身利益向法院施压,竞买方会从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出发一再联合压价,希望价格尽量低,这一矛盾体现在企业资产处置上,容易造成流拍,使企业债务的清偿陷入僵局,是“执行难”的一部分。
这些在濒临破产企业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究其根源还是企业资不抵债的破产状态所导致的。如果企业能够扭转这种局面,那么这些实践中的难题就会减少,而破产重整正是企业改变困境的出路之一。企业破产重整的顺利进行,可以较好的保护债权方、债务方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给法院“执行难”卸负,实现多赢。
二、破产重整制度的局限
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方面看待。破产重整制度虽然为很多企业伸出了救命稻草,其中设计的债权人多数表决原则、重整计划的强制批准制度等在拯救处于财务危机中的企业具有其他机制无法代替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一)重整价值的困惑
破产重整的动力来自于当事人的个别理性判断和社会的整体理性判断。但人的判断总是会因为利益纠葛而产生立场问题。这项制度约束着债权人,而为债务人提供了对抗债权人诉讼的法律依据。由此可见,对于企业的破产重整,不同当事人可能会因为立场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判断。在一个倾向于债务人和企业存续的制度框架下,债务人必然是希望企业能顺利进行重整,实现再生。由此一来,企业是否真正具有重整价值,是否能够有效完成重整计划的问题将被掩盖。
根据企业法第八章第七十条第二款: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七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整。这一款规定明显向债务人一方倾斜。作为最不希望企业就此破产清算的一方,这项规定给了债务人一个挽救企业的机会,债务人必然会竭力把握,而不一定会从整体客观的角度分析企业重整的价值和回归正规的希望。
此外,在重整计划草案表决程序中,根据企业法第八十二条和第八十三条,重整计划表决采用分组表决的模式,大致分为五组:(1)享有担保物权的债权人组(2)劳动债权组(3)债务税收组(4)普通债权组(5)出资人组。在这五组表决人中,除了(1)享有担保物权的债权人会基于财产继续减少的可能性提出反对和(3)债务税收组的相对中立之外,其余三组表决者都有可能在企业重整中获得更多的受偿款或收益。因此,他们对于企业的重整会抱有一个相当积极的态度。
但是,在实践中,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的中小微企业,本身市场饱和,竞争激烈,分一杯羹很不容易;再加上许多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是跟风生产。这方面体现的较为明显的就是钢铁行业,我国的钢铁行业存在产能过剩、技术不够环保、产品结构不合理、收益不理想负债率较高等种种问题。这样的企业如果走到破产的程度,自身在不能改变弱势的情况下想单纯借助重整翻身非常不现实,到头来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对社会整体利益来说,传统行业领域没有优势的企业重生并不能推动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经济健康良好地运行。由此可见,重整并非对所有企业都有必要性和价值。
(二)担保权人的困境
显而易见,企业的破产重整限制了债权人权利的行使,这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享有担保物权的债权人的权利。在破产清算的程序中,根据担保物权的优先效力,权利人无需受集体清偿程序的约束而享有别除权。而根据企业法第七十五条,在重整期间,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暂停行使。但是,担保物有损坏或价值明显减小的可能,足以危害担保权人权利的,担保权人可以向人民法官请求行使担保权。这也就是说,在重整期间,担保权人暂时不再享有优先权,只有在财产出现价值明显减小的可能性时,权利人才可能恢复担保权的行使。对于企业来说,担保权的标的通常是厂房、设备一类维持自身运转的基础财产,如果不对担保权人权利加以限制,那企业很有可能失去重整的基础。但如果通过了企业的重整计划,在重整期间,设备的运作还存在不断折旧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标的物的不断贬值,于担保权人是一项不小的损失。担保权人在破产重整上不具有参与的积极动因。这也就是在重整计划分组表决时最大的阻力可能来自担保权人的一点原因。
同时,这一矛盾还会引申出担保权人与普通债权人之间的矛盾。对于普通债权人而言,因为没有担保等保证,只能按照清偿顺序“排队等候”,因此,在一般的破产清算中只能依照申报的债权和最后的清偿比例拿到给付款项。但如果企业进入重整程序,并且可以起死回生,那么他们应得的利益也会随之丰盈。而担保权人所持的心境委实不同:他们本身有担保权护身,有优先权在手,获得清偿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企业进入重整,意味着他们本可获得受偿款项被带有风险地延后交付。这一矛盾会体现为他们在重整计划表决时的角力。虽然从长远看,企业的重整符合债权人整体利益,进而必然符合单个债权人利益,符合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效率。但对担保权人来说却增大了风险。
(三)重整融资的困局
重整程序中十分重要和困难的一个环节就是破产企业寻求融资了。在重整融资过程中,向企业注资的常常是各种机构投资者,有时甚至是政府出面。机构投资者向债务人企业提供重整所急需的紧急贷款或者是为获取巨额的贷款利息和酬金,或者通过贷款协议中所赋予的债权人对于债务人企业重整过程中的某些事项享有特定的表决权,从而对企业的破产重整进程甚至是日后企业的控制上施加影响。而政府之所以会介入企业重整融资,通常是因为该企业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地位,如果贸然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可能会对当地的银行、供应链环节上的企业或所在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引起震荡。
在这样的交易关系中,融资方提供融资,首先是基于对公司实力和潜力的考察,判断公司有无投资再生的价值和可能性(有无支付高额酬金和利息的能力或者未来发展潜力)。在前文中提到的“五谷道场”就是在重整融资的过程中,遭到中粮临阵退出的威胁而差点重整失败。所以企业实力不足是重整融资中的难以破解的困局之一。
另一方面,破产关涉到多方利益,尤其是债权人。而企业处于破产重整中,为了增大融资的吸引力,会赋予出资方许多特殊权利。甚至不惜冒着侵害其他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危险。因此,在破产中出资方的出现无疑对已存的债权人利益产生巨大影响。例如,融资协议中关于高额融资酬金及利息的约定将直接影响到债务人的偿债能力,进而威胁到债权人权益。再有,债务人企业资产出售需要得到融资者的批准,这项规定变相地肯定了融资者对于企业资产的优先购买权,甚至意味着他们可以以较低价格完成购买交易。这也会深刻影响到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此外,重整融资的另一难点就是DIP市场的萎缩。DIP作为专门向重整企业提供的融资,近几年市场不断萎缩,究其原因在于DIP融资提供者数量的锐减。在如今全球金融形势并不乐观的背景下,许多著名企业纷纷退出DIP融资市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2009年,全美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有6.08万家,相较2000-2008年的平均水平高出74.2%,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的雷曼兄弟、美林银行和瓦桥维亚银行等纷纷退出DIP融资业务,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而在中国,DIP引入制度较晚,存在规定较少、不够细致等很多不足。
而且,DIP融资极易演变为重组方借壳上市的手段,从而影响法院对于重整计划可行性的判断,因而失去企业破产重整的本身意义和价值倾向。例如,ST华源主营医药,2008年被法院裁定重整,并在12月批准了其重整计划。之后作为重组方的华润开始着手业务重组并尝试注入地产资源,但后来失败,最终,华源被另一家地产公司购入70%的股份完成融资恢复上市。但其公司已经近乎面目全非。由此可见,重整企业容易受到出资方的控制失去其自身核心业务运作的能力。
三、完善破产重整制度的启示
以上关于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局限的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如何使企业规范有序依法健康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破产重整制度的启示。
(一)企业内部完善制度框架,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行规”和“家规”,行规是指国家法律法规,家规即企业内部的制度规范。当前一些企业对外刻意规避国家法律的约束,对内制度不严谨、管理混乱,尤其财务管理不规范,乱做账、做假账,这枚定时炸弹必然时刻威胁着企业的运营,也正是实践中许多企业走到破产这一步的原因。对此,企业本身应当正视而非掩盖自身问题,守法经营,科学管理、不碰法律红线。国家要进一步整合部门职能,划分职责明确到位,避免执法不严或因多部门分管反而监管不力等问题。相关行政部门如税收及工商管理部门应当架构起严格规范、系统、科学、高效的工商管理和税收管理体系,加强账务审计,规范账务管理,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了妨害清算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虚假破产罪的刑事责任,实践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较少,对该类行为起不到刑事处罚震慑作用。因此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发现有该类犯罪行为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刑罚这个“高压线”促进企业依法规范运行。
(二)加强立法,进一步完善破产重整制度。
目前我国涉破产重整、破产与执行互转方面立法不够系统完善,有关司法解释操作性不强,实践中随意性大。现在法院审理破产案件不多,涉企业执行案件转破产审理案件极少,这是我国关于破产重整制度立法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鉴于破产重整制度具有与破产清算、执行清偿等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要重视立法,加强立法,平衡好各方利益,兼顾公平、公正和效率,明确并完善破产重整的组织实施机构,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管理和破产法律制度,努力使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
四、结论
破产重整制度作为一项挽救型制度,给企业的起死回生和良性发展带来法律上的支持和依靠,也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其中所牵涉的利益相关方的复杂性以及制度本身的不足之处,也成为企业重生所要面临的挑战。当然任何法律规定都不会是十全十美或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要具有批判性眼光,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笔者认为,在法制道路上,理性的分析和升华是制度走向成熟完善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鲍雷,刘玉民,刘娜.破产重整完美结局“五谷道场”维新再生——北京市房山区法院“五谷道场”破产重整案审理始末[J].法庭内外,2010,(1):4-9
[2]胡利玲,破产重整制度之审思[J].中国政府大学学报,2009,(4):128-160
[3]许春茂,浅析破产重整企业的融资困局[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3):1-5
【意义与局限】推荐阅读:
财务报告的局限与改进06-08
诺贝尔奖的局限与启示06-17
论听证制度的功能与局限07-18
浅谈现代民商法文化的先进性与局限性论文09-04
研究局限05-20
理论局限07-05
思想局限08-12
问题局限08-29
环境局限09-14
历史局限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