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

2024-12-06

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精选9篇)

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 篇1

教学手段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具体到数学教学,其学时紧张与当代知识信息增加构成了突出的矛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数学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辩证地分析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而实施的教学活动。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并且可以将图形、声音、动画引入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具有教学资源丰富及教学内容形象等优势,使数学课更加充实,尤其是几何画板的应用更加快捷和方便了作图;动画演示,使学生对知识的呈现获得了清晰完整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发现和领悟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 由于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见识到更多的题目类型。尤其是对图形的变化,由有限向无限过渡的过程更加直观明晰。

例如,在讲授“数列极限”时,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正n边形的边数由4,8,16……无限增多趋于+∞ 时,正n边形趋于圆的过程。

又如,讲授“古典概率”时,可借助多媒体进行随机现象的模拟,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随机现象的全过程。

总之,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等特点,合理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多感官协同学习,达到加深印象和启迪智慧的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对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及推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的局限性在数学教学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1.影响学生思维的开展,缺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在数学解答题的教学中,教师借助于多媒体容量大、呈现快的特点,将数学教学内容全部由多媒体包办代替,结果多媒体不是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在高亮度的大屏幕前,不知所云,倍感疲劳。由于容量大、节奏快, 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更不用说记笔记。大屏幕快速放映,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导致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够深刻,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长期以往,学生兴趣缺乏, 教学效果必然不好。

2.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利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将教科书上那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形象具体,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少了教师通过目光与学生之间进行无声的交流,也是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一个优秀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非常高超的教学技巧,能有效调控学生学与思的过程。尤其在数学课的推理板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渗透在讲解引导的每一个环节。而预先设计好通过点击来实施的、没有“活力”的课件播放是无法做到的。而学生也无法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中得到鼓励,受到启发。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屏幕上,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不能通过学生的目光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课件使用频繁或不当,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演讲和板书循序渐进, 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渐渐展开的过程,教学双方在思维上基本上是同步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而在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利用课件把板书搬到屏幕上呈现, 其教学方法并没有实质性变革, 预先录入的一屏一屏的文字或解题过程使学生看不过来,也无法做笔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学习效果必然不好。尤其是数学课上复杂问题的展开和解答, 学生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进行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机器教学方式, 替代了传统教学方式求解和解惑的过程, 不仅没有帮助学生理解, 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 篇2

——以微博为例

摘要:微博作为网络时代下自媒体的最新代表,具有如下特点:传播主体平民化、自主化,传播内容简短化、碎片化,传播力量强大。它的兴起不仅深刻改变了我国公众的社会生活,也在政治参与、权力监督、议程设置、政治沟通和政治社会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政治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然而必须注意到,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在公众意见的取得、商谈政治的实现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微博对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和推进政治文明进步的作用,必须辩证看待。

关键词:自媒体;政治功能;商谈民主

一、前 言

“自媒体”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被定义为:“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

①②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在网络传播中,基于Web.2.0技术应用的博客、播客、个人空间、个人电子杂志及微博,都是常见的自媒体形式。其中,微博以其准进门槛低、随时随地、操作简便、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后来居上、急剧扩张,成为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自媒体。国际上最知名的微博网站是Twitter,目前月独立访问用户已超4亿。而在我国,自“微博元年”2010年始,一场“微博热”以裂变式的速度大范围蔓延。一份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网民的微博使用率仅占13.8%,而截止2013年6月该数据猛涨到56.0%;从数量上看,2010年微博使用人数仅有6311万,③到2013年6月则达到33077万人,暴涨400%。

微博在数量上、规模上如此爆发式的增长,引起广泛关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兴起,也被看做一场媒介革命。它开启了媒介的“民众化转向”,带来了“传播个人主义”的崛起。这不仅为传播学领域带来新的关注,也迫切需要透过政治学的视角来研究。这是因为:

首先,从大众传媒——更确切地说是从“媒介”——自身的属性和发展历史来看,它与政治系统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政治过程总是与传播过程相辅相成。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被西方学者习惯地看作是相对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而言的“第四权力”,在批评学派兴起后被视为社会公共领域的代表。而在中国,传统媒介难脱权力控制的色彩,新媒体乃至随后兴起的自媒体便在推进政治民主中被寄予更多的期望。

其次,从现实效果看,微博的广泛应用近似地实现着表达与传播的自主平等,这恰是形成公共领域的首要条件。这得益于微博自身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主体的平民化、自主化,降低了公众政治参与和意见表达的门槛,为传统媒介条件下“沉默的大多数”打开了麦克风,削弱并分享了传统“喉舌媒体”的媒介权威,拉近了精英与平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 ① 该定义援引自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在该报告中,学者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和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联合提出“We Media”(“自媒体”)的概念。Shayne Bowman,Chris Willis: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The Media Centuer at the Amreican Press Institute.2003. ② 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7月在北京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载于http://.

七个之多,其中包括公益慈善论坛、免费午餐、宝贝回家、壹基金、爱心衣橱、爱之家动物救助中心,另有“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这样的公益事件上榜。

从公民个人的角度看,政治参与是公民表达自身意愿、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还是公民自我教育重要手段;从政治国家的角度看,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政治社会化的必要工具,也是推动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政治参与,就没有民主。微博的兴起拓宽了民意表达的渠道,也为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拓宽了视野。

(二)加强权力监督 权力之所以要被监督,是因为权力意味着对资源的占用和支配,天然带有一种腐败的倾向。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重视媒介工具对权力的监督作用。现阶段行政监督机制低效,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弱化,新闻的“异地监督”受到遏制,互联网也就成了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几乎唯一的顺畅通道。微博重要的政治功能之一便是代表舆论行使对政治权力的监督。

通过微博进行舆论监督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围观”式的。通过表1可以看

⑧出,2011年的网络热点事件主要集中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围观上。从发帖的数量上看,在众多自媒体平台中,微博汇集了数量最多、规模最为庞大的“围观者”,事件的热度也取决于微博的发帖数量。

表1:201120件网络热点事件

“7•23”动车追尾事故中,官方在动车事故发生仅十几个小时之后就罢免了上海铁路局 ⑧

⑨该数据中,“发帖”指的是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强国社区为主帖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为主贴和转帖总和。

⑨ 表1数据来源: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1年12月19.

的最高官员,随后又迫不及待地公布一个被普遍认为伤害生命尊严的的赔偿方案。为急于恢复通车而出现严重的事故处置不当,不仅引起公众的强烈愤慨,更使事件背后的权力关系和利益锁链遭到严重质疑。刘志军贪腐案和“局长色情日记”这类官员丑闻也是在微博中最先被曝光。2012后,微博反腐可谓更加风生水起。继重庆官员雷政富后,多地“表叔”、“房叔”也接连被曝光并接受查处。微博的强大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纪检部门的查处力度。自2010年10月全国首个官方“防腐微博”——重庆市丰都县检察院的微博开通以来,各地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也纷纷加入了微博反腐的队伍。

微博的另一种监督方式是“压迫式”的,即网络中所说的“倒逼式”。这种监督对公共事件的介入程度更深,对政府和官员的影响力更大。“9•10拆迁自焚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面临政府强拆,宜黄一家三口愤而自焚后却依然没能讨回公道,并遭遇“抢尸”;女儿钟如九上访和接受媒体采访竟受政府阻挠和监禁。随着事件的进展,微博上指责批评的呼声愈演愈烈。最终,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宜黄县委书记和县长双双被免职。如此严厉的问责尚无先例。

诚然,并非每一例有损于公民利益的事件都能上升为舆论洪波,进而影响政府的行为和决策。但“监督权力”作为一种意识、一种政治行为和过程,通过具有微博对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本身已起到“社会排气阀”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公众的不满情绪得以宣泄,这对维护政治稳定也是十分有利的。

(三)改变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大众传媒通过其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和传播,能够决定什么能被讨论,什么不能;什么是热门话题,什么会被排斥出讨论议程。谁能够设定议程,谁就能掌握政治活动的主动权,故而政治议程设置对于政治过程来说非常重要。微博的兴起,在网络时代进一步打破了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和效果,消解了国家权力机构的话语权威。

首先,通过微博公民个体可自主设置议程。传统媒体中的传播主体以“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出现,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或资本权力的掌控。而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中,公众的自主性加强。简捷的技术操作,使他们可以遵从自身偏好,对某些议题尤其是官方和新闻机构设定好的议题自主地决定“关注”还是不“关注”,选择“精读”还是“略过”。

更重要的是,通过微博公众可以实现对公共议程的设置。由于微博强大的传播力量,个人议程开始影响社群,并在与其他媒介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公共议程。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等意见领袖往往介入其中,借助他们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优势,配合议题形成的过程,提高公共议题的显著性,并最终影响政府行为和决策。上文中提到的“宜黄拆迁自焚案”中,在小女儿钟如九被政府机构“控制”从而引起广泛关注之后,抚州市委已决定对宜黄县县委书记、县长等8名官员做出立案调查的处理,对一名组织拆迁的副县长免职,意图以此压制公众怒火、转移公众注意力。然而网民并不买账,认为官方这种“救火”措施,是在责怪下级处理突发事件不力,而并非对宜黄拆迁导致自焚进行问责。本应成为当天舆论热点的“九一八国耻日”,完全被“宜黄事件”铺天盖地的信息盖过“风头”。政府设置议程显然是失败的。

可见,在传统媒体依然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微博为公众自主设置议程开辟了更宽阔的领地。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众在大众媒介中的失语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政府机构和公众线上线下的沟通联动。

(四)增强政治沟通

英国学者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认为:“政治沟通不只是精英对其民众发送信息,而

且还包括社会范围内以任何形式„„影响政治的整个非正式的沟通过程”。政治沟通对于现代国家的政治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得以实现的基本工具就是大众传媒。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大众传媒作为政治沟通的主要渠道,被普遍要求置于执政党的直接领导或控制之下,因此有了大众传媒的“喉舌论”。微博在网络时代的异军突起,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政治信息传输障碍,即传统模式下,政治系统的信息输出往往通过法规、“红头文件”、政治学习等形式,公众对其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微博令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各种声音都得以即时表达,使得民意得以有效上达。微博搭建起政治对话的桥梁,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改善官民关系、营造宽容的政治环境。

政治沟通首先体现在“上情下达”,使政治行为和政策获得理解与支持。自2010年起,我国党政机关和各级官员纷纷开设政务微博。“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趋势。政府机构主动应用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和工作实情,取得良好效果。在上海“9•27”地铁追尾事件中,交通管理部门和救援人员利用手机微博传播现场信息,赢得了公众的信任,未给谣言留下生存空间。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在第一时间致歉的诚恳态度、较强的舆情应对能力,在官方微博上及时的信息通报,受到了公众认可,给事故的善后处理解决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次,政治沟通还表现为民意的上达。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公开自身实名微博,通过与公众的互动交流,考察、收集、分析、汇总公众意见,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将民意带到政治讨论环节。除此之外,公民个体也可以通过微博这个非制度化的渠道来表达诉求。例如,江西抚州“5·26”爆炸案肇事者因了解微博的威力,在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和天涯社区同时开通四家微博客,倾诉遭遇、寻求帮助,从而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微博,作为上下沟通的新渠道,不仅保证了公众对政府行为和公共政策的知情权、参与权,也促使政府部门提升工作效率、转变工作思路。最重要的是,在我国,良性的“政治沟通”起到了“政治润滑剂”的效果,对于拉近官民关系、缓解官民紧张、赢取相互信任以及提升政策的合法性大有裨益。

(五)推动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指的是一定的政治体系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通过一定的渠道将政治文化传授给社会成员,进而塑造合格的政治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与政治社会相辅相成,并贯穿人的一生。大众传媒在传承政治文化、习得政治知识、塑造政治人格、建构政治价值、维持政治体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在社会成员由自然人、社会人转变为政治的过程中发挥着实际作用。微博作为目前传播速度最快、覆盖内容最全面的媒体形式当然更不例外,其政治社会化功能同样表现在内化作用和外化作用两个方面。

从“内化”过程看,微博的发展拉近了公众和政治生活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政治冷漠,激发民主意识和参与热情,促使作为“政治动物”的公民从“反应型”向“参与型”转变,从“低级参与”向“实际参与”转变,并逐步加深公众自身对这种转变的认同。同时,官方微博、政务微博的大量出现没有使官方意见在传播的“新阵地”上陷入劣势,政治观点和政治价值同样被广泛地传达,并且更注重同公众的沟通互动,产生良好的效果。从上文的《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也看到,深圳大运会、神舟八号发射升空这样的在以往容易被网民看作带有灌输意识形态色彩的大事件同其他的公民维权问政事件一起,位于网络热点事件之前列,通过微博的传播威力极大提升公众的民族荣誉感、国家自豪感。

从“外化”的角度看,微博中所容纳的主体广泛、内容全面,为人们呈现出全景式社会

11生活的图景,成为“模式化社会期待的重要来源”。也就是说,微博的内容描述了当今社 ⑩

⑩11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547 张昆:政治传播与历史思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41.引自(美)梅尔文•德福勒,桑拉德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北京:1990.251

会生活中所知的各种群体的规范、角色、等级,从而影响着公民的行为取向。

有人认为基于网络技术进行传播的微博,正在消解公众对传统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坚守。微博中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价值的多元化,微博的自由自主也导致了一部分人极端化、暴力化的政治参与行为。但事实上,如果简单地将媒体视作是政治生活健康状况的晴雨表,而忽略其他大量起作用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力量,无疑会给人以误导。也就是说,笔者认为,如今在讨论微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时,问题的关键不再是微博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如何改变了公众的政治生活,使他们更多地成为了“顺民”还是“暴民”,而是在微博兴起的新型媒介环境下,是什么东西让公众意识到自己是民主政治里的一个公民,是什么东西激发了他们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这本身便是微博在政治社会化功能上超越于其他媒体之所在,对进一步研究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路和策略也是最为关键的。

三、微博的民主局限性

微博使公民的独立自主得以实现,并在影响公共治理和政治决策方面卓有成效,由此或被看作是带来了“民主的春天”。关于民主,尤以“民主斗士”哈贝马斯的理论最具代表性和优越性。他的理论抱负是找到一条通达无强制的民主生活的道路,在批判的基础上实现对现代社会民主的重建。他的“商谈民主”理论,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进行扬弃,被构建成为现代社会下最优的民主。商谈政治得以展开,必须以公共领域为重要条件。也就是说,公共领域是商谈政治的必要生成空间。简单说,公共领域是私人领域(接近“市民社会”的范畴)中关注公共事务的那一部分,且具有理性批判精神。公共领域的发展、商谈政治的实现是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与衡量指标。因此,在探讨微博的民主作用时,笔者将不离“公共领域中商谈政治的形成”这个线索。

商谈政治的实现要经过一定的过程。也就是说,若要使商谈政治具有可操作性,务必遵循一定的程序:即商谈政治首先应从个人做起,使个人具有独立的批判意识;其次,在公共领域中通过交往所形成的公众意见也要具有自立性;最后,这种公众意见要对当今的政权体系有所影响,才算是完成了商谈政治的最后一步。基于这样的理论去衡量微博中的个体意见、公众意见及其影响力,就会发现,通过微博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只是契合了民主政治的某些特征,其民主作用尚有较大局限。

(一)个体意见理性不足 商谈民主,首先要求个人必须具有独立的批判意识,这是使独立一致的公共意见得以形成的前提。在微博中个人享有自由发言的权利,哈贝马斯关于主体间交流的设想在微博上得以实现,交往的“主体间性”恰是形成公共领域政治话语权的必要前提。然而要注意到,微博上的“主体”难以有效覆盖进而代表线下的真实的公共主体,个体意见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首先,交往的主体是残缺的。如表2和表3所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微博用户数

12达到3.3亿,网民使用率为56%,而同期,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是44.1%。粗略来看,全体国民中只有大约24%的人使用微博。即便将其他自媒体形式全部考虑进来,也依然有约八成的国民在自媒体媒介中是“无声”的。网民结构受年龄、学历、职业、地域等因素差异的影响也非常大,带有明显偏向中青年、高学历、学生及白领、城镇人口等特征(如表3所示)。不论从数量还是从群体特征、阶层特征来看,尚有为数极多的公众无法通过网络媒介表达观点,他们的利益诉求被边缘化。交往主体只能是对话着的主体。“沉默着的主体”在商谈民主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遂已“缺位”,交往无法实现,交往权力更无从谈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7月在北京发布的 《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表2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表3 2012年12月-2013年6月 微博网民数及使用率

13表4 2012年12月及2013年6月 网民结构图

其次,个体意见理性不足。由于门槛低和匿名性的特点,微博中鱼龙混杂,时常出现虚假信息,严重混淆公众视听,引导错误舆论。另外,受自身篇幅短小、内容碎片化特征的影响,微博难以清晰完整地表达个体的态度和观点。比如,微博中存在着大量赚人眼球的“标题党”和具有煽动性的口号式话语,回复和评论的内容经常是只有一个表情符号或者一个“顶”字。再比如,在药家鑫杀人案审理过程中,由于其父曾是部队派驻军工企业的军代表,因而他被贴上“官二代”、“军二代”的标签。网民唯恐药父干预司法,故不分青红皂白对其进行咒骂,甚至扬言“药家鑫与法律,药家鑫与中国,只能活一个”。这些都有损于公众意见形成的效率及合法性。

诚然,哈贝马斯的商谈民主理论恰是在允许公众多样化和承认公众的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微博却时常在这个过程中助长个体意见的非理性倾向。

(二)理性共识难以形成 公众意见即为“共识”。共识是普遍接受的意见,是共同利益的体现。商谈民主中将共同利益这种一致性作为目标,并使其理性化,从而进一步参与制度化的、面向公共权力领域的商谈。也就是说,公共意见的取得是前提,公众意见的理性和合法性是其交往权力效力的保障。然而,微博在这两方面都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

首先,微博信息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使个体意见易表达、难聚合。微博中,公众意见的取得是偶然而非必然,往往须借助“意见领袖”的力量,形成“舆论波”。微博中充斥着海 1表

2、表

3、表4数据均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7月在北京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载于http://.

量的信息,一般性的话题难以聚拢公众的交往。取得“共识”的必经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即相互“理解”,其基础是立足于充足理由的相互信服。而在微博中,沟通行为只是形式上的,如对信息进行评论、转发,而从效果上和本质上看,尚无法称其为“理解”。

其次,商谈民主理论的讨论方式——即批判性论辩与商谈——可能导致某些意见在实践中或者被贬低,从而不能切实接近民主的目标。这种失语现象既包括未被纳入讨论的人群,也包括那些声音最微弱、利益最得不到照顾的群体。依照“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类群体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从而可能引发“群体极化”或者“多数人的暴政”。

另外,具有独立的批判意识的个人在交往时,形成的公众意见也要具有独立性,尤其是不要受政权和组织的操纵。2012年4月发生的“护舒宝”**(微博运营商在演艺公司强势的公关压力下,被迫阶段性屏蔽微博的评论转发功能),赤裸裸地向我们展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在交往活动中依然具有支配性、压迫性的地位。

要保证公众意见的合法性,就要求政治经济的强权者能在公共交往中自觉自律,话语强势一方应更加博爱、理性,主动扶持意见弱势者。然而,道德的约束力在利益面前总是显得那么薄弱。

(三)对行政和政权影响力有限 微博的兴起,显然有效地扩大了公众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间交往。而把目光从生活层面上升到系统层面之后,仍可以发现,网络上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繁荣对于行政管理乃至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所形成的公众意见要对国家政权一方形成影响,这恰为话语政治的最后一道程序。也就是说,公众意见能否完成从舆论向政策、法律乃至制度安排的转变,才实际上检验着“民主”的纯度。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形成于网络公共领域的公众意见成为一种舆论压力,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和刺激,促使其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然而,作为大众媒介的微博所进行的权力监督,只有与法律监督和行政监察协同运行,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否则这种监督只能造成民意的“虚假繁荣”,无异于隔靴搔痒。

其次,公共舆论必须最终形成法律,才意味着民主的落实。这是商谈民主的第二个也是最高的“商谈层次”。公共领域中的公开商谈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并能感受和辨认影响全社会的问题,以此为前提而产生的交往权力是具有合法性的。而经过立法商谈的法律才具有针对全社会的普遍约束力,才能使公共舆论达到实际的效力。非正式的政治意见必须经由规范的、体制化的途径,带入正式商谈环节——例如在我国需经由“两会”机制——才有可能转化成法律法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另外,必须注意到,不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系通过控制大众传媒来支持有利于自身的政治文化传播,以实现社会控制,都是普遍的做法。当今,传统媒介在社会生活和公共舆论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公众也往往更信赖传统媒介的消息及意见。微博上所形成的“公共领域”,对政治体系的影响力只能体现在局部微调。

总的来说,微博的兴起使我国公共领域得以生长和拓宽。民主政治所要求的平等、自由、独立、自主等基本理念在这里确有体现。在西方学者的理论中,民主制是分层次的,可以依次概括为:社会生活的民主、作为管理层次的民主和政治民主。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民主政治的理念必须外化成政权和政治机构的组织形式,必须依靠民主体制的支撑,才能够运行并持续下去。在我国的体制框架下,仅仅依赖微博的作用推动民主,作用可能是十分微弱的。

四、结语

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媒介的发展一方面会受到社会系统、政治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深深地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从根本上说,在我国自媒体的兴起激发并强化了公众的公民意识,使自由、平等、法治、责任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宽容的政治态度

和理性的政治思维正在公共领域中被孕育,理性的政治参与得以被培养和训练。被另外,自媒体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政治系统的自我完善。公共管理的思路和模式正在发生着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从“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型。经过商谈的政策和法律也拥有了更多的合法性基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全面影响到了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三个方面,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但必须意识到,尽管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民主政治的新气象,但较之真正的民主还有很大差距。通过民主机制、运用商谈原则所形成的公意,必须被转化为政治权力,并被正确地

14执行,才算得上是公共自主的真正实现,从而真正贯彻“一切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的民主原则。这就要求商谈民主必须被建制化和法制化。只有这样,民主才能变得长效、持久,才能不流于空谈。

此外,西方学者在探讨民主的落实时,大多强调或暗含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政治民主必须处在一个崇尚法治的国家以及习惯自由的政治文化当中。如哈贝马斯说过:“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不仅需要法治国家机制的保障,它也倚赖于文化传统和社会化模式的合15拍,倚赖于习惯自由的民众的政治文化。”尽管我国在民主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作为正处于改革开放关键进程中且面临着剧烈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政治文化仍属于“家长控制型”。我们距离真正的民主和高度的政治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诚然,自媒体之于民主的进步、之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自身局限性。但无论如何,只要网络上还存在着未受控制的交流,公共领域便有了它的立足之地,民主便始终在前进。

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 篇3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都喜欢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尤其是在举行公开课和参加课堂教学比赛。这并不只是赶潮流,而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有以下3大优势。

1.1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专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支持使用多媒体上课的学生占少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要是思维参与、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3个方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同样的学习材料,采用单用听觉、单用视觉、听觉视觉并用这3种方法,记忆效果是依次递增的,而且听觉视觉并用比前两者效果明显得多。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提供视听效果,对学生加快思维速度、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帮助思维记忆、创设思维的情境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2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知识、例题,教学容量大大增加。这些所增信息量包括3个方面。

1)教材中必须掌握的新的知识点。由于高中开设的科目较多,现代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所以利用好每一节课,力求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很重要。

2)例题的训练。一般教师上课都会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做随堂练习,而且这种练习是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吸收消化所必不可少的。由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容易被学生接受,且在板书方面省时间,通常会比传统教学省下更充足的时间让教师进行点评,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

3)课外知识的摄入。由于网络发展,图文资料来源丰富,教师授课时可以穿插一些图文资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背景,拓展知识面。比如,在讲授“磁场”时,让学生观看关于磁悬浮列车、古代司南以及郑和、哥仑布的航海活动的视频材料等,达到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实现的效果。

1.3 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物理模式创设物理情景,分析物理过程。物理过程是物理模型在物理环境中运动变化过程。正确分析物体运动变化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关键。有些物理情景难以被学生想象,而这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重要作用。多媒体逼真的物理模拟,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的障碍。如:两球碰撞时先压缩、后恢复过程中两球速度、加速度的变化等。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技术,建构物理模型,创设物理情景,突出主要矛盾,变抽象为具体,把物理过程、物理情境的分析落实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1.4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实验,增强实验效果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对解决一些实际物理问题感到很困难。教师利用设计的简易实验来再现物理过程和情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一些瞬时完成的实验还可以借助录像或微机模拟等现代教学手段,放慢实验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在观察中主动地探寻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物理方法,培养自己的物理思维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 多媒体在物流教学中的局限性

2.1 多媒体模拟物理实验缺乏真实性多媒体虽然能模拟各种实验,展示各种物理现象,但毕竟是人为的,不是实验现象,因此缺乏真实性,难以使人信服。

2.2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会影响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教师为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往往在一项环节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课件的设计付出太多,往往影响教师钻研教材教法。

2.3 多媒体教学的过强预设性容易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一定要按课件设计来进行,学生只能循着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学生只能沿着轨迹走。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2.4 多媒体教学中过多的视听图画不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师步入一个误区,以为多媒体教学在课堂应用中就是要尽可能发挥它所有的优越性。换句话说就是认为所有的文字内容都一定要让它富于变化,要配上图画,要配上影像,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事实上,一些具体可感的文字、一些需要学生发挥想象的,不需要配影像、图片。该让学生想象的,该进行抽象思维的,就应该让屏幕简洁而富于内涵,启人思考。

论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 篇4

一、新媒体大众自传播特征分析

大众自传播是指某种传播组织以现代化传播媒介为基础,对其具体受众所进行的传播信息活动。信息传播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其主要有传播的主体、事件内容、传播媒介、受众或对象、传播效果等要素,基于新媒体的角度,在大众自传播的方式中,传播的主体为广大群众;事件内容为发生在人们周边的活动;传播媒介为新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QQ等[2];传播对象为受到信息传播影响的群众;传播效果为新闻事件本身的影响范围。根据以上五个要素,可以总结出新媒体大众自传播中具有以下特征:

(一)复杂的传播主体

大众自传播的主体较多,具有复杂性,不管公众的学历层次、生活环境,只要其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都有可能成为传播主体。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传播中社会各个层次的公众都能够成为传播新闻的主体,简单地说,只要公众处于网络环境且有手机等信息传播工具,都能成为传播主体,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其主体的组成更加复杂。

(二)广泛的传播对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受到网络的影响,公众之间的联系变得也更密切,新闻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更容易普及到更多的人。在大众自传播中,公众会将自身感兴趣或者关注的问题进行转发评论[3],使得其他人也受到新闻事件影响,扩大了传播对象。

(三)丰富的传播内容

传播媒介变多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大众自传播新闻以网络媒介为基础,能快速传播新闻内容,且内容涵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就大众自传播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传播主体、对象、内容、媒介和效果都与传统传播方式有着较大不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应按照新媒体的实际需要,克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

大众自传播作为一种新型新闻传播手段,对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有着直接影响,为全面推动新媒体新闻传播体系的建立,合理优化和调整大众自传播形式,必须重视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深入剖析问题出现的根源,并结合我国目前发展实际情况,克服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一)大众自传播过分关注“有争议”事件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最新资讯、传播新闻事件,但是,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公众逐渐忽略掉新闻事件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等),大多采取走马观花的形式,浏览相关新闻,但当看到热点事件或有争议的事件时,马上会出主观感受出发,并发出自身评价,完成评价之后,会直接浏览到下一事件,增加了新闻评论的随意性。公众在选择评论时,都比较依赖媒体拟好的信息框架,而没有真正关注到新闻事件本身对生活的影响或教育意义[4]。如在2015年某韩国团队成员在公开场合发表不当言论,该事件马上在微博上迅速传播,引起广大网民的愤怒,直接用某些不恰当的言论抨击该成员,甚至直接抵制其进入到内地发展,这种事件的传播不利于建设新媒体自传播体系。引发这种不健康新闻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网民在不清楚事件发生始末的前提下,盲目跟风,肆意按照主观意识发表言论,从而导致更多不健康、消极的观点在群众间传播。

关注“有争议”的事件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过分关注,将会让大众自媒体传播变成“骂战”现场,如2016年某著名影星在微博中发表一则“高校杀狗事件”,瞬间在微博上掀起“轩然大波”,部分爱狗人士直接抨击高校教育的缺失,但该校学生则认为不能以该事件为借口,全盘否定学校,从而两派人士用各种言论攻击对方,但这样的传播方式只会激发矛盾,而不会真正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和谐。因此,人们应从关注事件的“争议”,转变为关注事件的本身,传播正能量。

(二)大众自传播群众缺乏主要控制力量

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很多新闻事件从最初的零星状态,逐渐发展到风起云涌,再到最后的停滞和偃旗息鼓,其传播时间有限。以大众自传播为主的新媒体新闻传播,以商业利益为主,以吸人眼球为基本目的,在公共领域中,主要发挥着辩论和参与的作用,而没有进行引导,网民的情绪很容易被煽动,如果被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不仅不利于网民自身发展,也会阻碍着新媒体新闻体系的建立。利布斯和卡茨在2007年指出,媒体事件主要包括加冕、挑战和征服三种类型[5],戴洋在2008年对该种说法做出了修正,即对事件补充了脱轨和幻想破灭两种类型。公众在传播新闻事件时,其力量不容小觑,但在大部分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新闻事件中,公众这一底层传播并不能对事件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主流媒体总能抓住时机,并扭转新闻发展方向,并控制发展态势。从以上分析可知,大众自传播仅仅能影响舆论走向,但难以确定事件发展,公众只能作为新闻的煽动者和追随者[6]。某学者曾指出:“当前的中国,公民对于新闻的影响,仅仅还停留在煽动和追随的层次,即便是在某些重大公共新闻中,也无法制造或者左右舆论。”

公众在传播新闻事件时,更多的是处于情绪性和自发性,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国内主流媒体预留了施展新闻事件传播策略的空间,较之大众自传播,主流媒体拥有着科学的传播理论,能更理性、专业的传播新闻事件,抓住大众需求心理,从而达到控制和引导舆论的效果。

(三)大众自传播对新闻缺乏理性思维

新闻事件在新媒体中传播后,公众大多带着个人主义,秉持着不参与、不互动、不交流的原则,而真正推动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则是部分有着相似经验、相似情感的群众,他们在网络平台中相互认同、呼应、感知,共同发表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推动着新闻时间在公众中传播。基于此,情感是维系新闻大众传播的重要桥梁,而非理性,在这种情形下,公众在传播新闻时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造成大众自传播新闻事件的失真性或者重点偏失[7]。

理论学家莫鲁奇认为,在研究“认同”这一情感时,公众过于偏重其具体内容,而忽略了其中包含的情感。如果公众感觉自身与其他人同属某一集体,这种情感称之为投入,当投入情感时,集体认同感也不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而加入了忠诚、爱与信仰,这些因素都激励着公众做出抗争行为。从新媒体的大众自传播的新闻事件中可以总结出,能够迅速集结网民评论、转发或点赞的新闻事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共鸣或激发人们其他情感,如悲悯、同情、愤怒、愉快等,当更多的网民受到这一事件的感染,将会进一步加快新闻事件的传播。如当前议论得最多的“住房公积金”、“二胎政策”等,但很多事件应公众缺乏基本的理性思维,在大众自传播中很容易改变舆论方向,变成另一性质,降低事件本身影响力[8]。

三、解决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问题的途径

新闻事件通过大众自传播,能够快速形成公众影响力,如当前明星发布“失踪儿童”寻找微博时,短短几分钟就能达到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转发量。在新媒体的背景下,需要充分引导大众自传播往健康方面发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升新媒体的新闻事件整体影响力,更好地建立现代化新媒体体系。解决当前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应综合考虑大众自传播的性质,并立足于我国发展实际情况,遵循市场变化规律,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建设网络新媒体

大众自传播的新闻事件大多以媒体信息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传播新闻事件的多样性,为摆脱这种过分依赖,实现大众自传播的更快发展,政府和相关新媒体工作者必须加快建设网络新媒体的步伐,让原创性新闻事件在大众自传播中形成独有影响力,并不断充实新闻事件本身价值,以科学、规范的途径吸引公众注意,促进大众自传播的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网络新媒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取缔网络中冒牌平台,为积极向上的媒体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其次,重视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的新闻事件其本身原创性和真实性,创建尊重事实的氛围;最后,组织形成大众自传播主要控制力量,规范事件传播途径,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二)弘扬大众自传播文化主旋律

公众在网络平台传播新闻事件时,缺乏一定的理性思维,情绪容易受到煽动,在这种背景下,应加强对文化主旋律的重视程度,不断宣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让公众能够自主判断新闻事件的科学性。此外,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时,必须基于公平客观的角度,尽量避免主观色彩,促进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朝着客观方向发展。

(三)加强大众自传播过程的理性建设

在传播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其传播主体复杂,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层次,且传播主体多以感性认同为基本原则,在选择新闻事件时缺乏应有的理性,这种带有个人主义的感情倾向,影响着新闻事件传播过程的客观性。但需注意的是,提高传播主体的理性思维难度较大,因此,只有不断建设新闻本身客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大众自传播的发展。新媒体在选择新闻事件时,应尽量站在客观角度,避免加入主观情感意识,防止在新闻事件传播过程中对公众起到感情引导。

(四)完善大众自传播相关法律法规

在新媒体的时代环境下,政府也应贡献出应有力量,建立起完善的大众自传播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新媒体传播新闻事件逐渐增多,使得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化,在鼓励公众参与自传播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但在目前的传播过程中,与大众自传播的法律规定仍相对不足,使得公众在传播信息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导致部分不良信息被快速传播,基于此,政府不仅需要加强对新媒体传播过程的管理,还应加快大众自传播立法进程,规范新闻事件的传播。

(五)增强公众传播信息责任意识

增强公众传播信息责任意识,不是通过几个简单宣传或者几个口号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循环、长期的过程。公众选择新媒体方式传播新闻事件,其具有便利性和匿名性,因此部分公民会肆意的在新媒体平台中发布言论、传播消息,这种盲目发言很容易传播不实消息,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公众传播信息的责任意识。首先,利用新媒体平台、教育体系、模拟实践等方式,宣传散播谣言的危害,系统提升公众传播责任意识了;其次,通过主流媒体发布规范的大众自传播行为,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观念;最后,拓宽各类大众自传播途径,建立起文明网络空间,提升公众自我约束力和网络道德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大众自传播在新闻领域的局限性,不仅有利于促进新闻行业本身的发展,也能有效推进新媒体建设进程。当前,大众自传播主要存在过度依赖媒体信息、群众情绪易受煽动、缺乏理性思维等多方面的缺陷,为改变这一局面,应立足于我国新媒体发展情况,结合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深入探讨其给新闻传播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建设网络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大众自传播文化主旋律等方面入手,充分把握好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建立健全新时代新闻传播体系,促进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引导新闻大众自传播,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必须由相关政府、媒体工作者和公众共同努力,积极宣传社会正能量,传播具有感染力的新闻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公众好发言、发好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型技术被广泛运用,新闻传播已经迎来新的时代——新媒体大众自传播,这种新方式能让人们随时随地关注新闻事件的变化并发表自身观点,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新闻大众自传播的优势,避免其劣势,是每一个新媒体工作者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只有更好地弘扬文化主旋律,引导人们正确判断新闻事件,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媒体迈向新发展高度,从而促进整个新闻领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新媒体大众自传播特征为基础,结合当前大众自传播热点事件,重点阐述其局限性,并分析其具体解决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众自传播,新闻领域,理性思维

注释

1[1]石晶君,马萍萍.企业实施微信营销的利与弊——以嘉兴洁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为例[J].科技视界,2015(36).

2[2]陈明,田君,冯营营.健康类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简析——以《健康时报》为例[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5(5).

3[3]陈丽明.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路径——以《人在囧途之泰囧》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5(16).

4[4]商珊.浅析工具性语用用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美国媒体对朝鲜的报道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4).

5[5]连艺,燕翔.浅谈媒体承载方式与传播形式多样化发展对传统播音主持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22).

6[6]谢昕潭,任颖莹,黄洁茹.传播学视域下政务微博公共对话机制建设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J].视听,2015(12).

7[7]周海金,郭冬冬.当前非洲媒体发展的困境及出路探析——兼论央视非洲分台对非洲媒体的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 篇5

【关键词】心理分析理论 媒体 文化 效用 局限性

一、引言

最著名的心理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他主要是以人的无意识以及欲望作为理论分析对象的。在他所提出的理论当中,认为所有人的心理基本都是由意识和无意识这两部分来共同构成的,其中的无意识方面可以驱动人本性深处最为根本的欲望满足及快感的享受,但也会同时产生焦虑;而其中的意识方面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人们的理性及所做出的行为进行规范。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心理分析理论理解成一个比较开放性的概念,这其中主要包括弗洛伊德对于精神层面的分析理论,以及从此之后很多心理分析学者们所做出的共同努力。

二、心理分析理论在媒体和文化研究中的效用和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看镜像理论。这种心理分析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广告作品当中,并在消费者当中产生了很好的效用。根据拉康对于心理分析理论的论述:镜像阶段,是为主体而营造出来的一个近似梦境,它容易让人们陷于对自己空间身份识别的一种诱惑,也就是说进入这个阶段之后,会以片断的身体影像来直接换取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认同。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理论,所以很多广告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就通过镜中影像的具体形式来为我们的消费者展示了他们非常渴望但是又往往达不到的一种形象,甚至通过比较具有梦幻色彩的画面和言语来激励消费者,通过为消费者展示出一个非常“理想的自我”,而使他们产生了对镜像中那个人的幻想。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

曾经有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关于OLAY玉兰油的平面广告:在这则广告当中,整版上基本只放了两幅极其漂亮的东方女性形象,其中,位于左下角的那张女性照片之上,该女性的皮肤微黄、黑黑的头发,相貌也比较一般,目光稍微有些凝滞,然后再配以该女性的基本信息,林姓,出生在1968年的2月14日,里面的所有信息都在告诉大家,这个女人只不过是一个年纪大概在三十多岁的、非常普通的一个中国女子;但是在该版面的中央位置,是另外一个镜中女性的形象,这个女子的形象与左下方的女子形象大相径庭,非常夺人眼目,有着炯炯有神的眼睛,双唇十分性感,下巴也傲然得很,颈项皮肤十分嫩白,一个大大的太阳镜佩戴在前额的上方,给人的基本印象就是:此女子是一个具有白皙皮肤、姣好面容、生动表情的魅力女郎。而这一形象则完全顺应了当今我国在通俗文化当中对于“理想女性”的一个想象。那么,在这个广告当中放了如此对照鲜明的不同女子形象,不禁会让消费者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两个女子真的是一个人吗?一个这么年轻,一个又那么普通。最后广告语出来了:“全新玉兰油,惊喜你自己。”在整个镜框外的画面右方则放了那瓶OLAY玉兰油。可以说,心理分析理论在这样一则广告当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运用,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镜像理论。

三、心理分析理论在媒体和文化研究中的局限

在现代心理分析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虽然与媒体和文化研究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在媒体和文化的研究中起到了一定的效用,但是其效用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对于弗洛伊德理论来说,该理论指出人的三部人格结构:一个是本我,一个是自我,另外一个是超我。这三部人格结构都可以运用到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分析当中。通常情况下,主体会直接被置于一种无意识和被动的地位,但是,这一点则与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主体是有意识的”是有所矛盾的。

心理分析理论的研究通常还会被应用于自由身份的获取当中,这一点拉康特是尤其比较关注的,他主要研究的就是身份的构筑过程。这种过程往往被人们赋予了一种永久性和普遍性。也就是说,无论处于哪种阶段的人们,他的身心发展必然是要经历一个非常长系列的心理阶段。比如说,人们在心理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对于性心理结构的身份形成作为重点,于是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分析当中,也会将对这方面的研究作为优先,甚至有时候是绝对的位置。在这样的研究过程当中,首先就要将被研究对象划分性别,这也是研究的主要原则。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决定论则显得非常特殊,因为它也是属于心理和无意识的一种过程。但是,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当中,对于不同主体的两性方面的涉及是非常少的,只是属于泛泛的,而不是具有明显历史和文化特质的边缘理论。两者在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在融合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心理分析理论当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就是幻想理论,在这一理论的运用过程中,主体的举止常常被当作一种无意识的冲动,而不是社会公众的集体反应。这种观念对于解释各种影视作品当中能够通过一定的标识或符号去对人内心深处施加一个印象,并影响他们的心理交织过程。但是一旦将这种具体的视觉表现应用到各类广告当中的形象设计时,由于观众对于作品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所以仅仅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就不能说明问题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媒体和文化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可以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去构想,也可以从每个不同个体的层面上去分析其主体特征,但是无论是哪种角度,都必须要强调个体所处的具体文化背景如何。由此也可以看出,心理分析理论和方法在未来媒体和文化的研究过程当中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冬梅,申荷永.解释学与荣格心理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范红霞,申荷永.心理分析治疗中“界限”的概念体系及意义[J].心理科学,2006(05).

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 篇6

1 大众自传播的特点

所谓大众自传播, 即为传播组织通过现代的传播媒介对及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拉斯韦尔研究表明, 人类传播活动均有五大要素组成, 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大众自传播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中的一种形式, 其同样具备以上五个要素, 因此在五个要素的框架下, 大众自媒体本身的特点, 就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1.1 传播主体多样化

大众自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传播形式, 其传播主体不会受到限制, 传播主体除了可以是教师集群、艺术家领域人士之外, 还可以是不同领域的人, 他们的身份五花八门、可以参差不齐。

1.2 传播内容与传播媒介形式多样

传统新闻传播过于正式, 内容上受到诸多限制, 相较而言大众自传播内容就比较宽泛, 其可以是相关报道也可以是闲谈、通知等。而大众自传播媒介包容的形式比较多样, 如新媒体、网络等, 这使得大众自传播的传播面更广。

1.3 传播对象的不确定性

不同于传统新闻传播, 大众自传播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 凡是对所传播的新闻感兴趣, 并且浏览的人均为传播对象, 因此传播对象必定来自不同领域, 有着不同身份, 其对新闻的理解也不同。

1.4 传播效果多变

大众自传播的传播者的目的不同, 可能是为了博眼球、可能是为了宣传产品、可能是为了打抱不平等, 但在事件传播的过程中, 因传播对象表达出不同的观点, 就是使事件舆论发生变化, 最后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2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存在的局限性

在对大众自传播进行深入的研究, 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自然而言的暴露出来, 即对媒体信息过度依赖、缺少主控力、非理性强。

2.1 大众自传播对媒体信息过度依赖

新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 有着很大的便利性, 这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新媒体获得较多信息, 同时因为信息量大, 人们并没有足够多的精力思考信息, 只是大概浏览, 长此以往, 人们在习惯新媒体传播的情况下, 对新闻的关注度将有很大程度的减弱。在此种情况下, 进行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 大众作为新闻主体, 随意的进行新闻传播, 信息量持续增多。人们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 只有在某事件发展到高潮时, 才会提升事件的阅读兴趣, 吸引越来越多的大众来关注此事, 但随着事件发展的越发明朗, 大众的关注度也会随之下降。所以,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中, 需要不断借助媒体信息来支撑, 使大众自传播的关注度持续存在。由此可以充分说,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过度依赖媒体信息。

2.2 大众自传播缺少主控力

新媒体传播新闻, 会经历零星发展阶段、发展高潮阶段、沉寂阶段。因此,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过程中, 有助于激发大众舆论、讨论、发表观点, 但因为没有正确引导方式来引导舆论, 使得传播缺少主控力。在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运用此种方式来传播新闻、接收新闻, 这说明大众自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其主控力的缺乏, 将会使不良舆论、言论通过大众自传播肆意蔓延, 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 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所以,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缺乏主控力是阻碍大众自传播良好发展、新媒体新闻深层次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

2.3 大众自传播非理性较强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一些新闻事件的非理性上。原因就在于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过程中, 大众在了解事件的情况下, 将自身的情感与经验掺杂到事件评价中, 使得事件越演越烈, 理性分析、理性认知的情况较少, 导致事件处理存在偏差。由此可以说明, 大众自传播的非理性较强, 很多事件的发生, 都能够使一些人产生共鸣, 或激发人的愤怒之情、或激发人的感慨之情、或激发人的喜爱之情等, 通过舆论来释放或发泄情感, 这必然会加剧事件传播的非理性。就以网络红人来说, 其所做的某些行为, 被广大网民所批判, 或认为网络红人炫富、或认为网络红人炒作、或认为网络红人博眼球等, 这些言论造成了人们对网络红人有不好的印象。这便是大众自传播非理性所造成的结果。总的来说。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非理性的存在, 会使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事实, 使得事情不能客观的、真实的呈现出来, 这不仅会影响人们观念意识, 还会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突破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建议

对于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局限性的存在, 笔者建议采用以下措施来突破和打破。

3.1 推动网络媒体建设

推动网络媒体建设, 可以使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摆脱对媒体信息的依赖, 传播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 促进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健康发展。那么, 如何推动网络媒体建设呢?其一, 构建媒体资格认证监督机构, 由专门的监督人员来负责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督和认证, 及时取缔冒牌媒体平台, 从而营造健康的、和谐的网络媒体环境。其二, 合理建设网络媒体平台, 要保证平台所发布的新闻信息真实、准确、有价值, 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其三, 与新媒体新闻组织相结合, 在网络媒体平台上有目的的传播新闻信息, 充分发挥大众自传播的影响力, 使新媒体新闻组织所传播的信息能够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关注与支持。

3.2 强化新媒体新闻的理性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中理性判断的缺失, 与新媒体新闻自身的理性引导缺失脱不开关系。为了突破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非理性较强这一局限性, 应当强化新媒体新闻的理性。也就是在新媒体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上予以控制, 尽量选用客观、真实且情感抒发不强的新闻;在新媒体新闻传播中高度重视客观性、公正性的强化, 尽量避免大众将自身情感带到事件评说当中, 引发大量不健康的舆论, 影响人们观念, 加剧事情的严重性。

在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 将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同时还会阻碍新媒体新闻的深层次发展。对此, 应当通过推动网络媒体建设、强化新媒体新闻的理性等对策来打破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 推动新媒体大众自传播健康发展, 促进新媒体新闻传播良好建设。

摘要: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因为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使得新媒体新闻的深层次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 应当打破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 推动新媒体新闻良好发展。基于此点, 本文从分析大众自传播特点出发, 分析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 进而探究突破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杨艳琪.论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J].编辑之友, 2014 (8) :50-52.

[2]申璁.关于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探究[J].科技传播, 2015 (2) :43-44, 35.

[3]段智民, 桑苗.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与建议[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20) :92, 50.

[4]张建中.让新闻重归社区:大众自我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J].新闻界, 2011 (9) :129-132.

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 篇7

新媒体在以数字技术的影响下, 对传统的媒体传播新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公共空间里形成的新媒体中, 大众自传播早已形成了巨大的传播力量, 其中在这强大的传播力量中有一重要的因素, 即大众文化心理非常重要。有关专家对大众文化心理做出一番陈述, 对人们在新媒体的空间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情感、思想和纷争、讨论等都是由于文化的心理原因而做出的反应。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情绪表达, 以及在大众媒体和相关流行文化中对一些常见的情感表达都显示出了不是多太大的理性, 但对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争论等却透漏了出来, 而在公共领域中的文化上, 这些情感的一些观点实际上和理性的观点是同样的重要的。对于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在文化心理的影响研究, 是很有必要的。

1 大众自传播的特点

大众自传播, 即传播组织通过现代的传播媒介对及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伴随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 在改变大众传播单向性的同时, 其互动性亦愈发明显, 逐渐而形成了新每天新闻的大众自传播。拉斯韦尔经过研究得出其结论, 他认为所有的人类传播活动均由五大要素组成, 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 以及传播效果。

因此, 在这个五大要素的框架下, 要想深刻分析大众自传播的特点、问题, 并从中不断提出对策和方法, 就需将其分类分析研究。首先, 在传播主体上, 与传统的传播主体不同, 他们没有统一的、专业的领域、头衔或能力, 而传统的传播主体可能是德高望重的教师集群, 亦可能涉及某类或多类艺术家领域, 而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传播主体则为诸多网民, 他们的身份五花八门、参差不齐, 任何一个传播者在传播时, 所表达的都是个人观点、甚至没有目的, 只是单纯的传播, 这种传播主体的复杂性、多结构多层次组成性成为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鲜明特征。

其次, 对于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 新媒体新闻的大众自传播倒是没有特别之处, 其一样包括相关的报道、闲谈或通知等等, 但其来源渠道则均为网络资源, 其形式或是文字、或是图片、或是视频等等, 比如某人无意间传送到网络上的照片, 亦可能是网络媒体记者针对某件事的报道等等。值得一提的是, 相较传统的传播媒介, 网络媒介包容的形式更多, 传播面也更广。

对于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而言, 相较传统的传播对象,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对象并不确定, 往往是一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也可能是人云亦云, 仅仅是恶作剧的传播, 这就直接导致传播效果无法估计, 甚至没有明确的导向, 走向无法控制的恶性舆论事件。通常, 传统的传播对象都是针对性很强, 并且有着一定的传播目的, 就像企业做销售活动或者打广告, 是为了提升自身的企业形象, 或是推销新产品。但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则不然, 第一个或是前几个传播者的目的只是为了吸引眼球, 也可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或是为事件中的当事者打抱不平、或是博取同情等等, 但通常这种传播的无法控制性很强, 往往不会按照最初传播者的意志为转移。简言之, 对于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而言, 一些看似非常简单的东西, 却可以生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组合变化, 而形成千变万化的局面。

综上所述,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特点已十分鲜明, 其传播主体均为网民, 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媒介形式多样、传播对象针对性不强或是不鲜明, 传播效果亦不好控制。

2 大众自传播对媒体信息的局限性

当前, 随着对大众自传播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已经不断暴露出来。当前, 虽然新媒体已经不在是新事物, 但是, 对于公众阶层, 理性的公民仍属少数, 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 在大众进行自传播过程中, 其对媒体的客观依赖仍然较强, 想其独立而理性地传播并不现实, 要达到相较成熟的传播模式仍有不短的距离。针对其局限性的客观存在所表现出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应对其客观公正的分析。

2.1 大众自传播对媒体信息的过度依赖

新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 有着很大的便利性, 但是随着信息的价值含量的降低, 新媒体所提供给人们一些巨大的信息时, 并没有需要思考, 而是让人们尽最大可能地知晓。人们对这种传播方式习惯之后, 对信息的关注力和耐力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 在面对新媒体时, 人们通常会迅速地传播又迅速地遗忘。造成了在文化心理传播下, 新媒体新闻特点从聚焦到失焦很大的不确定, 且这个不确定性不断得到增强。在新媒体的大众自传播的过程中, 大众已经变成传播的主体, 不再是简单的受众了, 不过, 大众的认知仍旧受到媒体的信息影响的。

例如, 在网上的一则新闻中, 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 使网络事件得到了从高潮不断地引起阅读和兴趣, 到后来的对这则新闻的沉寂, 突出显示了新媒体事件的特点, 即不确定性在不断地得到增强。在这则新闻中, 出现男女双方的争吵, 而大众对此不断地讨论谁对谁错, 再到后来的对这件事件的遗忘。大众对这则新闻的遗忘, 可以明显看到新媒体对信息的发布模式对大众的影响, 以及在男女双方骂战中, 和网络传播过程中, 不断转移焦点上。有关专家进行相关解释说, 这是因为事实的逐渐清晰时, 媒体的兴奋点和大众的注意力已经发生了变化, 早已转移到其他地方了。大众在得到的信息中很大一部分存在着蜻蜓点水的状态下, 对事件没有深入了解, 缺乏完整的认识, 进而造成了对事件的肤浅和粗俗的看法, 这是媒体公共性的不到位, 这种缺失, 能够很大程度上对大众的认知起到决定作用。

对没媒体信息的过渡依赖, 是受大众对传统信息的思维定式影响, 本能地以为媒体发出的就是正确的、对的, 不容置疑的, 而网络媒体通常在得到新闻讯息时, 只为达到快速传播或轰动效应, 这就导致在发出新闻时没有正确的导向引导, 甚至没有深度挖掘事情的根源, 而只是就事论事, 掩盖了实施真相。比如, 2014年12月发生的西安凤城手术室自拍事件, 就是一个微博引发的。而此事的轰动效应大大出乎了的最初发帖的预料之外, 一发不可收拾, 直接导致照片中的相关责任人, 被当地相关部门惩处。而在此微信的评论中, 亦有专业人士发表看法, 称其图片看来已是手术完毕, 而非手术进行过程中, 而且这种情况应是征得家属同意的, 亦有内部人透露称这是为了纪念照片中的老手术室, 因为马上要更换新手术室了。最终, 此事以相关人的处分和扣罚奖金划为句号。但真像却又让此信息对相关责任人表示了无限的同情和理解, 且当事病人亦称同意拍照等等。如此, 本完全是留念性的行为, 却造成了如此效果。这很大原因是新媒体下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造成的。

2.2 新媒体新闻的大众自传播非理性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一些新闻事件的非理性上。例如, 在事件中, 很多看客和大众对传播的情感和经验就行相互认知和赞同, 一起把事件推向新的高潮, 由于情感的原因, 对大众自传播中很少出现理性的发生, 对于理性的认知较少有人进行传播。从激发网民大量的愤怒和感慨的同时, 大众的同情心理和一些热爱心理、难过心理等一系列情感都会得到相应相应的释放和发泄, 从而形成很大的传播力量。从新媒体新闻事件的传播中可以感受到如果大众的感情被激发得越高, 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就越强势。特别是对于煽动民族仇恨、对诽谤人格等事件的新闻, 其传播力量非常强大, 容易引起更多的人的心理认同和心理感应。新媒体新闻在大众的自传播过程中, 情绪和情感的力量受到了很大的激发和挑战, 对自传播产生了强大力量, 但也会因为大众的情绪和情感的沉寂而陷入低潮和消失。

而对于一些网络新鲜娱乐新闻中, 一些网络新人中能够迅速地走红, 成为新闻的焦点, 是因为他们的走红引起了众多网民的情感爆发和吸引。比如, 早年引起轰动的犀利哥, 打破了当事人沉积的生活, 让其苦不堪言, 而他并没有得到相较“公正”的待遇等等。

归结其原因, 这是源于公民新闻报道人群对专业新闻素养的不足, 这直接导致在接收、传播、参与新闻信息的同时, 对新闻的事实原则和价值原则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这直接导致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集合行为、网络暴力行为、议程设置弱化行为等非理性行为。这从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新闻的传播特点即可看出, 大都以新闻评论形态为主, 以设置议程煽风点火制造热点为主, 对个别公共关注事件, 虽然偶尔获得了些许突破, 产生了一定轰动效果, 而实则很多都是无用功, 顾此失彼, 南辕北辙。而即便是重大事件, 公民新闻也通常只能是社会舆情的追随者或煽动者。比如, 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在那国难危机时刻, 全民响应, 很多参与此次公共事物的私媒体和个人成为一个标杆, 然而这与左右舆情、制造舆情的程度相比, 仍然相距甚远。

2.3 大众自传播的局限中的缺少主控力情况

在新媒体的大量兴盛和传播过程以来, 很多新媒体传播时间都会从最初的零星状态到后来强大的发展高潮, 再到最后的沉寂和停滞状态, 其间经历的长度有限。对于网络上的新媒体, 在优势方面主要是公共领域中能够促进和加强辩论、讨论和发表观点, 而起劣势主要是不能引导, 没有价值的引导中, 主要靠博取人们的眼球和吸引力为主。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 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在对公共领域的空间中有很大的特殊性之外, 还与大众的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关联。

新闻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力量不容小视, 在一些新闻事件的宣传上, 对于网民和底层的传播, 有时候并没有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 没有对事件的发展方向和结果能够起到影响。然而, 对于主流的大媒体、大机构, 一般都能抓住一定时机, 对事件的发展和结果进行成功地扭转, 把事件的发展方向朝着自身的有利一面发展, 从而控制事件发展。

新媒体新闻自传播能够对社会的舆论具有进行强大的影响力, 但其自身并不能对舆论进行增改和左右, 只能成为舆论的追随者。例如, 吴晓明先生对新媒体新闻和社会的舆论的相关文章中说, 新媒体新闻能够对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 对舆论的走向也有强大的影响, 但是在对大众新闻对社会的舆论的相关影响力上却有着保守的态度。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情况, 公民新闻基本上只扮演这舆论的追随者和舆论的煽动者的一些角色, 特别是对媒体和一些公共事务的报道中, 往往成为较为典范的报道, 而不能对舆论进行左右, 以及参与制造舆论的地步和情况。由此可知, 网民对于新媒体事件中所充当的传播, 主要是对自发性地传播和情绪情感性地进行传播, 对其自身并没有自控能力。而恰恰成为主流媒体所趁机的利用和施展的空间。

由此可见, 深度挖掘来看, 今天的整个社会缺乏面对思想问题的争论和讨论, 知识群体普遍的学院化和专业化, 缺乏对新事件新问题的介入, 接受和传递信息依赖于成像和解读等迅速的印象式图画。在不思考和快闪文化中长大的青年一代, 其所集聚、形成情感和思想的情形, 恰如现代传媒一样, 聚焦迅速、强烈。正由于这样, 情感和思想消解、消失得也很快。”如此文化心理背景下, 其自传播缺乏理性思考和策划, 传播的强度会因情感的激发而增大, 但其持久性和控制力却不能高估。

3 结论

对于新媒体新闻大众的自传播中可以看到, 对自传播的一些局限性的问题中, 对媒体的过度依赖、对非理性的传播以及对自控力的控制等因素, 使整个社会缺乏面对相应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的争论以及如何讨论, 普遍地对新事物和新问题缺乏介入, 而且对于信息的传播中过度依赖于印象, 不思考、不思想的情况非常严重, 在这样的文化心理的背景之下, 对自传播的思考和策划定, 都会因为传播的激发而变得很强大, 也会因为其持久和控制能力的减弱而消失。

参考文献

[1]蔡雯.重视深度新闻报道的策划——新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新闻创新[J].新闻爱好者, 2011 (9) :6-8.

[2]徐永盈.大众传媒体育新闻传播若干倾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07.

[3]张琳, 郭玉真.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功能的消解[J].东南传播, 2014 (10) :141-142.

[4]赵婧.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J].新闻爱好者, 2009 (24) :127-128.

[5]吴晓明.网络“公民”新闻的社会舆情解读[J].河北学刊, 2011, 31 (3) :167-172.

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 篇8

一、广播媒体在档案信息服务中运用的三个阶段

(一) 第一阶段:运用广播媒介讲授档案课程和档案业务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档案事业全面恢复, 各单位的档案工作开始运转起来, 对档案人员的需求十分迫切, 急需培养一批档案专业人才。但是当时我国档案专业师资有限, 需要培养的档案人员数量又多, 全部集中到课堂由教师授课可行性不大。因此国家档案局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商定, 经教育部批准, 于1985年开设了档案专业, 通过广播等方式讲授档案课程, 包括《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保护与复制技术》、《档案文献编纂学》等。运用广播媒介进行教学, 是当时经济发展条件下最为可行的远程教学手段, 使得档案专业的教师们远距离、大范围讲授档案课程成为现实, 为全国上万名档案工作者创造了理论升造的机会。这一阶段, 许多档案部门还运用广播媒介开办档案讲座, 为本地档案人员讲授档案业务知识, 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

(二) 第二阶段:运用广播媒介宣传档案工作。上世纪80年代, 社会档案意识十分薄弱, 公众对档案工作的理解还停留在“机要工作”的概念上, 这与当时对档案开放的理论探讨和开放历史档案的实践活动很不相称。档案界认识到, 需要通过广播等大众媒介加强对档案工作的宣传, 让公众了解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湖南省黔阳县档案局撰文指出, 他们宣传档案工作的第一条, 就是通过县广播电台及时报道档案工作的动态和工作成果。而上海市宝山县档案局在介绍宣传档案工作的十项做法时同样提出要利用有线广播宣传档案工作。除了在重大事情的宣传上, 档案界在平日的档案工作宣传中也会运用到广播媒介,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 参与电台的访谈节目。通过与主持人的交谈, 以及回答公众来电咨询的问题, 宣传档案工作。 (2) 与电台共同推出档案宣传节目。档案宣传节目播出周期长, 播出时间固定, 收听人数多, 是宣传档案工作的长效方式。如武汉市与当地电台合作推出了《江城档案漫谈》节目, 为期一年, 向公众介绍档案知识、档案法规、档案作用等内容。

(三) 第三阶段:运用广播媒介公布档案史料。在档案界持续深入的宣传下, 公众对档案工作有了越来越多地了解, 进入新世纪后, 他们对档案界有了更高的需求———对档案史料信息的获取。形成这一需求的背景一方面是档案界档案开放步伐的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另一方面是信息时代下, 公众信息意识的增强以及他们对优质信息的渴望。与此同时广播行业进行了市场化改革, 更倾向于制作公众感兴趣的或互动性强的节目, 来提高收听率。因此, 档案界依照《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对档案公布的相关规定, 开始运用广播媒介公布档案史料。2002年, 江苏省档案馆与省电台合作推出《江苏名人长廊》节目, 宣传报道江苏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名人, 名人们的档案材料均来自省档案馆, 并由档案馆负责文字稿的选材和编辑。该节目每天1集, 每集5分钟, 共播出1年。2007年, 上海市档案局《档案春秋》杂志与当地电台合作推出《档案揭秘》节目, 文字稿由电台编辑从《档案春秋》所刊发的档案史料中选材并编辑。该节目一经播出, 就受到公众的欢迎, 一直保留至今, 2009年还荣获该年度广播节目发行的冠军。

二、广电传播媒体在档案信息服务中的独特优势

(一) 受众面方面。广播、电视置身家庭之中, 日复一日地定期传送各类节目, 使绝大多数受众已经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作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在长期的信息接收过程中, 受众因自己的一定的情感投入而对某些节目在潜意识里面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广播、电视以其大众化和平民化,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密切的娱乐工具之一。现阶段的广播、电视传播已经突破了面向大众的单向传播模式, 形成了多层次、多网络、纵横交错的传播结构。从宏观上看, 整个广播、电视传播为社会提供着更加周到的服务, 广播、电视传播的触角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各个社会角落和社会群体之中, 广播、电视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地挖掘。

(二) 时效性方面。电视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电视拥有最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和传播手段。作为一种现代电子媒介手段, 电视媒介利用电波进行信息的传送, 可以在同一时态内实现信源———编码———发送———接收的全过程, 从而实现超越时空界限的即时传播。

(三) 传播的影响力方面。电视出现之前, 受众是通过文字、照片或声音来了解传播者的传播内容和意图。电视的出现, 将人际交流的全方位引入大众传媒的媒介形式, 突破其他传媒不能展现传播者可视形象的局限, 将无言的信息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 很容易把人们的心理卷入屏幕上的交流当中, 建立电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从长远来看, 电视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观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变化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 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方面。随着信息社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人们对档案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化,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显得越发紧要和急迫。以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化媒介的出现, 以其自身的现代化的手段, 推动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跨越到一个新层次: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上, 通过现代化手段全面深刻地把握用户的市场需求, 深层次、多途径地挖掘信息资源, 让真正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从档案中游离出来;在信息产品发布利用上, 通过卫星电视、网络电视、有线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形式进行播放;在信息发布的对象上, 面对社会公众开发的公共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公共电视台等传播媒介进行大范围的展播, 面对特定用户群体开发的题材可以通过手机付费电视、付费电视频道、网络电视收费频道等方式提供利用。

三、广电传播媒介在档案信息服务中的局限

(一) 内容形式单一。以微信技术应用于档案信息服务为例, 微信丰富的信息传播功能, 可传播信息形式多样化。微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和语音等信息的传递, 具有富媒体属性。传播模式时效性强。而广电媒介的信息服务较为滞后、信息内容刻板繁复, 不能实现用户所需要信息的精确传达, 不利于吸引更多的档案信息用户。

(二) 互动性不强。以微信技术应用于档案信息服务为例, 文字、语音短信、图片、表情、视频等微信息都能通过微信传递。用户之间可以进行“语聊”、“图聊”、“涂鸦”等, 信息的交流变得更有声有色, 用户可根据兴趣、心情及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而广电传媒在传播档案信息时, 受众只能被动接受, 不能与其进行互动交流。

(三) 时效性不强。新媒体的出现使其消息发送与接收时效性强, 可以做到即发即送, 即送即达, 可改善档案信息反馈严重滞后的现状。广电传播媒体在传播档案信息时往往制作时间长、传播方式固定, 这无疑影响了档案信息的传播速度。

参考文献

[1] .张相涛.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传播策略研究.河南大学, 2011

多媒体局限课堂的论文 篇9

多媒体能把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综合运用在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媒体的单一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 趣味性、直观性,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欧洲教育家德可乐利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 借助它, 注意的水闸被打开, 并规定了流向。”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 杜威则把兴趣作为儿童成长的“指示器”。可见, 把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 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而多媒体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又是效果非常突出的。多媒体课件中有动听的音乐, 鲜明的色彩, 华丽的影像, 甚至有活灵活现的动画效果, 可谓栩栩如生, 多方面多角度地刺激和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浩瀚的宇宙, 生命的奥秘, 尖端的科学, 醉人的音乐, 动人的画面。只要你愿意, 立马可展现在你的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因此, 在课堂上, 我们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教师以“趣”引路, 以“情”导航, 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兴趣被激发出来后,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二) 大容量、高效率, 开阔学生视野。

传统教学, 教师都是依赖于课本讲课, 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作为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便完成任务, 试想, 这样的学习怎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 获取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呢?怎么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呢?不过, 多媒体的应用, 就马上使得这一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例如教学《我们成功了》一课.传统的教学就是利用挂图, 讲讲申奥成功的一些概况, 读读课本了解申奥成功的盛大场面, 任你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仍是提不起精神.为什么?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吗!运用了多媒体, 学生的劲头完全不同, 时间可以由远拉近, 让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申奥成功之路, 讲到中国申奥成功的场面, 可以让你看看人们欢呼的情景;讲到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 可以让你看看奥组委的筹备情况。短短的四十分钟, 能让你置身于2001年7月1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让学生们意犹未尽, 不仅增长了知识, 还开阔了眼界。怎么样, 多媒体的作用确实不同一般吧!

(三) 艺术性、观赏性, 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是培养他们感受美、创造美。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语言美。多媒体的运用, 使得音画时尚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课堂, 学生可以看到最赏心悦目的画面, 在美的熏陶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可以听到最悦耳动听的乐曲, 乘着音乐的翅膀邀游和畅想。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声、图、文融于一体.形成立体的效果,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例如:训练学生学习景物描写时.可以先播放一个配乐的美丽景色片段, 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美, 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然后相互讨论比较, 补充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感受美的同时, 学会用美的文字去创造美。这样的课堂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学生与课件中的视听艺术产尘了共鸣, 视听艺术与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空前的统一, 出神入化, 妙不可言。

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

多媒体课件好处多多, 但就像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腻烦 (且营养不全) 一样, 课件亦然。几年下来, 反观语文教学质量, 也发现它的一些局限性。

(一) 冲淡对文本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语文学科它的答案只有丰富性而没有唯一性。所以, 语文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培养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多媒体课件过常有动听的音乐, 绚丽的画面, 往往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淡化了他们对文本的深入思考, 造成学生思维的肤浅而单一, 可就得不偿失了。

(二) 束缚学生的想像力。

中国文字博太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多媒体的不恰当介人, 却使这一想象空间缩小, 一方面有的教师过分追求“真实再现, 让学生直观感受把有些课上成了“场景观摩课”, 另一方面学生一味接受直观刺激, 养成不习惯思考的惰性, 从何舒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 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用课件只能演示几幅与课文有关的图片, 多媒体的过多使用使板书相对减少, 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 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 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 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 许多思辨的火花还需要教师的成功引导, 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

三、语文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

那么, 如何将多媒体课件更好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 使之为语文教学增辉添彩呢?

(一) 教师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性。

运用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实施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并非是教学本身的目的。因此, 运用多媒体课件首先一定要遵循教学为主、课件为辅的基本原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主要是依据文本设计的。运用这些课件教学, 明显在教材处理运用、知识的丰富、感觉的立体化、教与练形式的新颖等方面为语文老师提供了便利的捷径。但它并非一把万能的“钥匙”。因为课堂教学成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情况, 这一因素干变万化, 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者无法全面顾及的。运用课件之时, 必须把具体的学生因素考虑进去, 灵活的对课件进行适当的增、删、补、改的整合非常必要, 不能盲目的依赖它, 照搬它。运用一切教学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上好语文课, 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正如泰勒所说的那样, 在课堂上, 教师向学生提供各种知识, 展示各种事物, 并不是教学。真正的教学, 是让学生有机会、有可能从事学习活动, 是学习者、教师和教学内容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因此, 多媒体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应该体现它的辅助性。

(二)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适时、适当、适度。

多媒体的应用要适时。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是先读文字再看画面, 还是先看画面再读文字, 效果是不一样的。当文本内容与学生学识、阅历相接近时, 在教学程序中则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然后再辅以多媒体, 以拓展、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当文本内容与学生学识、阅历相隔较远时, 则可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辅以多媒体, 以拉近或消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借此突破理解上的难点。

多媒体的教学更要适当。多媒体要结合语文自身的特点, 遵循语文固有的规律, 该用的时候用, 不该用的时候不用。当学生完全可以读懂的时候, 就千万别让学生看懂。

多媒体的运用还需适度。一节课频繁地运用多媒体, 会极大地妨碍学生的自由探索。这种貌似“丰富多彩”, 除了满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外, 他们的思维根本没吸收到多少营养。

(三)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处理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教师的一部分工作, 但它绝不能代替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 要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只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 它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教与学这个双面活动, 目的是为教学服务, 提高教学效率。如果以一代十, 以点代面, 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课件播放取代课堂全部内容, 势必会本末倒置, 使教学步入一个现代文明的误区:以电脑为中心, 师生处于被牵引忽略的被动地位, 由以往的“人灌”式教学转而为“机灌”式教学。长此以往, 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能力可能会濒于消亡。因此, 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必须防止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的情况发生, 要在发挥多媒体作用的同时, 开展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综上所述, 多媒体课件犹如一把双刃剑, 使用时也有它的两面性。语文多媒体课件应该为教学服务。培养语文能力与课件达到有机的整合, 使语文教学取得最优化是最终目的。那么, 语文多媒体课件当用则用, 不当用就应同归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摘要:多媒体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 它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上一篇:扦插基质下一篇:国产实时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