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局限(共12篇)
研究局限 篇1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 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1) 会计政策的选择使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对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的进行选择,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所得税会计的确认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完全相同,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的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2) 会计估计的存在直接影响报表数据的质量。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的确定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主观估计因素。
(3) 通货膨胀的影响使报表数据不真实。首先, 通货膨胀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可靠性。由于通货膨胀, 对货币性资产而言, 当物价上涨,其实际购买力下降,报表中列示的货币资产额与实际购买力不一致。从负债方面来看, 货币性负债在物价上升时可为企业带来利润;而非货币性负债由于需要在将来以商品或劳务偿还, 物价上涨时会使企业造成损失。其次, 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着利润表的可靠性。损益的确定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是现时的,而成本是历史的,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资产的低估导致成本偏低,因此会使收益虚增。
2. 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
(1) 财务指标分析的主观局限性。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不同的分析者对同一张报表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对报表分析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2) 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主要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局限性。 (1) 流动比率。首先, 流动资产中有相当部分是不具有清偿能力的。其次, 流动资产中还有一些项目是不能变现的。所以,有时候,高流动比率并不一定表示企业对短期债务具有很高的清偿能力。 (2) 速动比率。由于速动资产扣除了变现能力较慢的存货,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的流动比率的不足。但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能否收回, 坏账准备是否足额计提都直接影响速动资产, 进而影响速动比率。因此, 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时, 企业就必然无法准确判断其短期负债偿还能力, 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
3. 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 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一是比率分析法自身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一种事后分析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二是比率分析法受财务报表局限性影响。由于报表中的数据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对报表内的数据资料能够计量,而对一些报表外的信息,如未做记录的或有负债,未决诉讼,为他人担保等都没有在报表中反映,所以也无法通过比率分析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事后财务分析很难满足相关使用者的需求。三是比率分析法缺乏一定的相关性和预见性。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
(2) 趋势分析法的局限性。一是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 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才有意义。然而数据是否可比则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如计算方法相同、计价标准一致、时间长度相等;在进行同行业比较时,要使其具有可比性,至少应具备三个条件: (1) 同行业的业务性质相同或相似; (2) 企业的经营规模较为接近; (3) 经营方式相近或相同。这些条件自然限制了比较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二、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措施
1. 强化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控制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2. 加强时期指标在整个财务分析中的份量
时点指标是指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它们只代表企业某一时点的情况,而不能代表整个时期的情况。并且这类指标容易人为粉饰。现代的财务分析,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而是向着以收益表的分析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增加时期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份量,以避免某些人为的因素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有假。
3.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 (2) 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 (3) 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财务指标数值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如资产管理比率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越高, 一方面反映企业收账的效率高、质量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严格所致,这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丧失部分机会成本。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单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 要根据某指标对其它他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分析、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并就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提出了措施。
关键词:财务报表,局限性,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拯声:《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指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1月
[2]陆正飞:《财务报表分析》, 中信出版社, 2007年8月
研究局限 篇2
1、波浪理论家对现象的看法并不统一。每一个波浪理论家,包括艾略特本人,很多时都会受一个问题的困扰,就是一个浪是否已经完成而开始了另外一个浪呢?有时甲看是第一浪,乙看是第二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看错的后果却可能十分严重。一套不能确定的理论用在风险奇高的股票市场,运作错误足以使人损失惨重。
2、甚至怎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浪,也无明确定义,在股票市场的升跌次数绝大多数不按五升三跌这个机械模式出现。但波浪理论家却曲解说有些升跌不应该计算入浪里面。数浪(Wave•Count)完全是随意主观。
3、波浪理论有所谓伸展浪(Extension•Waves),•有时五个浪可以伸展成九个浪。但在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准则之下波浪可以伸展呢?艾略特却没有明言,使数浪这回事变成各自启发,自己去想。
4、波浪理论的浪中有浪,可以无限伸延,亦即是升市时可以无限上升,都是在上升浪之中,一个巨型浪,一百几十年都可以。下跌浪也可以跌到无影无踪都仍然是在下跌浪。只要是升势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跌势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所以运行时间等于纯粹猜测。
5、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是一套主观分析工具,毫无客观准则。市场运行却是受情绪影响而并非机械运行。波浪理论套用在变化万千的股市会十分危险,出错机会大于一切。
6、波浪理论只考虑了价格形态上的因素,而忽视了成交量方面的影响,这给人为制造形态的人提供了机会。
波浪理论的影响因素
波浪理论的三要素是:形态、比例、时间。
简单地说,形态就是上升时一浪比一浪高(下跌时一浪比一浪低);比例就是波浪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时间就是各个波浪的持续时间。原则上讲,波浪是一种自然现象,因而波浪理论更适合用于分析市场规模较的金融品种,而对于小规模的金融品种应用性比较差。这主要是因为规模较大的品种其交易受人为干扰的因素较少,其价格走势更贴近自然,而小品种却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但这并不妨碍波浪理论的某些原理在小品种的运用。
比例关系中,波浪与前面的波浪常常在长度上表现为规律性的比例关系,如0.5、1、1.618等,但在两个相邻的同向波浪关系中,1:1的比例最为常见。从中可以概括出“等高、等长原则”。
等高、等长原则的原理是:一个波浪完成后,有时会紧接着重复一次(甚至更多次),不妨称其为“克隆”,两个波浪规模几乎相同。等高是指起点基本相同、终点也基本相同;等长是指两个波浪的长度(长度=终点—起点)几乎相等。
在等高、等长原则的指导下合适的品种进行操作是成功“克隆”波段前提。
推动浪
波浪理论把以五波结构进行驱动的模式叫做推动浪,人们常说的大牛市和大熊市那就是标准的推动浪。推动浪有两个特性:
1、有趋势(有方向性);
2、走势倾泻(较短的时间走了较长的距离)。推动浪是趋势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笔直向前,比较容易认清和研判。“五”代表了一种方向,如果市场一致看好某一个方向,就自然会以一个五波甚至九波结构推动而不是以三波调整的结构去运行,推动浪的出现是人们意见达成一致的结果。
推动浪是对趋势的更进一步划分,可以让我们对趋势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推动浪或者驱动浪总是与大一浪级同向运动,由五个浪组成,并被标上数字1、2、3、4、5。推动浪中最坏的形式是衰竭浪即失败五浪,最好的形式是延长浪,通常以五波形式居多,失败的五浪极少出现,在五波的内部子浪特别是第3浪中最容易出现延长浪。所谓推动浪就是维持所在周期大趋势的波浪,在同级别的波浪里,推动浪一浪超越一浪。推动浪的形态较为简单,分为延伸浪、倾斜三角形和失败形态三种。
(一)延伸浪
其一,1、3、5浪中只有一个浪会出现延伸浪,3浪和5浪出现延伸的几率较大。其二,如果三个推动浪中的任何一浪出现延伸,那么其余两个波浪的运行时间和运行幅度会趋向接近。
(二)倾斜三角形
倾斜三角形只在5浪中出现,通常在一段非常迅速的暴涨或暴跌后,成交量逐渐萎缩,波动幅度逐渐减缓,趋势演变为倾斜三角形。多头倾斜三角形出现在头部,暗示趋势将向下反转;空头倾斜三角形出现在下降末端,暗示趋势将向上反转。
(三)失败形态
失败形态一般出现在第五浪(上升的第5浪或下跌c浪的第5子浪):在上升趋势中第五浪的高点低于第三浪的高点,形成双头形态;在下跌趋势中,c浪5的低点高于c浪3的低点,形成双底形态。
调整浪
调整浪是波浪理论的重点,共有4大类几十种变化形态,即锯齿形、平台形、三角形和联合型调整浪。悟空股票网特为股民朋友收集总结了这些调整浪的概念、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首先,调整浪是相对于推动浪而言的。众所周知,推动浪的5浪上升加上调整浪的3浪下跌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八浪循环。因此,只要一提调整浪大家就应明白一点∶调整浪是一个3波结构,用A-B-C表示。(三角形为5波,用ABCDE标识,联合型为7波或11波,用WXY或WXYXZ标识)
下面是波浪理论调整浪的基本形态,即锯齿形、平台形和三角形。联合型调整浪是上述三种的组合。
第一类∶锯齿形调整浪(又称为之字型调整)
总的结构是5-3-5结构。即A浪下跌是5波,B浪反弹是3波,C浪下跌又是5波。这种调整浪的特点一般是回调较深。市场弱势较为明显。尤其是C浪,往往杀伤力非常巨大(注:变异锯齿形杀伤力度较弱)。
下图分别是普通锯齿形、变异锯齿形和几个特例锯齿形的图解:
第二类∶平台形调整浪(又称为平坦形调整浪)
总的结构是3-3-5结构。即A浪下跌是3波,B浪反弹是3波,C浪下跌是5波。这种调整浪的特点是表明市场多头力量较强,调整不会很深。平台型调整又分为三种形态。1,规则形平台。即所谓“平顶稍破底”平台。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到几乎与前期高点相平的位置。然后C浪五波跌下来稍稍跌破A浪的低点整个调整即告结束。2,不规则形平台。里面又具体分为两种形态。
A型∶扩张形平台。即所谓“穿顶破底”平台。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创出了A浪的新高,突破了A浪的起跌点。随后的C浪五波下跌又跌穿了A浪的低点而创出了调整的新低。这种平台是非常常见的平台型调整。C浪创新低的幅度要远大于B浪创新高的幅度。因此,这种平台形的C浪的杀伤力比较大。
B型∶收缩形平台。即所谓“不穿顶不破底”平台。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没有到达前期高点,随后的C浪五波下跌也未跌破A浪的低点.这种平台型调整浪较少见。3,移动形平台。(又称为奔走形调整)。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非常猛烈强劲,突破A浪起点很高。而随后的C浪五波下跌也很浅,甚至并未跌到A浪的起点。调整完成后倒上涨了一些。这样的调整称为移动形平台调整。说明当时的市场是非常强劲的极端市场。移动形平台出现的机会比较小,而且存在争议。
一般来说,平台形调整浪按照ABC浪的起点、终点关系,可以划分为如下图的九种:
第三类∶三角形调整浪
三角形调整浪总的结构是五波3-3-3-3-3结构。用A-B-C-D-E来表示。三角形五波结构中的每一小波都是独立的三波结构。从形态上分类,三角形调整浪分为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对称三角形、扩散三角形(顺势三角形)。与道氏图形形态学分类方法类似。在三角形调整中成交量是不断缩小的。三角形调整浪通常出现在倒数第二个浪,即浪4或浪B。
第四类∶联合调整浪:即双重三波和三重三波,指由锯齿形、平台形和三角形构成的两个或三个组合调整浪。
以双重三为例,总的结构是A-B-C-X-A-B-C,也可标识为W-X-Y。即两个三波结构的调整浪并列,中间由X浪相连。X浪本身也是调整浪,一般为锯齿形。
三重三波结构是∶A-B-C-X-A-B-C-X-A-B-C,也可标识为W-X-Y-X-Z。即由三个三波结构的调整浪并列,中间由两个X浪将它们连接的调整浪结构。
研究局限 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财务报表;会计信息
一、财务报表分析存在局限性
虽然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的一些重要信息和情况,但是在制作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很多的漏洞,由于较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财务报表分析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分析存在滞后性
财务报表由于发布的时间过晚,所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投资者和使用者在利用财务报表分析进行对企业一个整体状况的考察和了解时,只能通过一些历史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无法准确的了解现时企业资金的一个流动状况。再者,一段时间内企业的整个资金流动,经济状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财务产生比较大的变化,而往往财务报表分析是在财务报表完成后才逐渐完成,此时的财务报表分析可能和现时企业的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失去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性和价值。除了报表数据存在滞后性之外,报表中的一些指标也具有滞后性。例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产生建立在某一时点上,它的流动性和变化性很大,无法从某一时点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正确断定企业的偿债能力。
2.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使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有比重法、相关比率法和因素替代法。比重法是建立在同一财务报表的同类项目之中,它的使用仅限于对同类性质项目,范围较小,对不同类性质项目不具有实际意义。相关比率法是建立在不同类但具有一定依存关系项目上的,它主要的比率有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和资产周转率,所用到的数据是历史所形成的,无法从动态上看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周转。因素替代法是通过计算一些相互联系的因素来反映对财务指标、经济指标以及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程度,这个方法使用的范围较广,但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假设性。
3.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局限性
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展示企业更好的财务状况,便会从财务报表分析中相应地去隐瞒一些数据,虚增其收入和利润情况,让很多的使用者和投资者因此错失了报表分析的真实性和价值,无法对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此外,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由于其经验、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各有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见解,容易对财务报表分析存在偏差,极大地影响着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
二、如何改善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1.增强财务报表分析的及时性
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滞后性让很多的使用者感到不便,它其中所分析的数据与现时的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容易失去财务报表分析的公信力,降低了其具有的有效性。因此,应通过缩短财务报表的制作过程和时间以及缩短财务报表分析的时间,提高制作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效率,来缩短财务报表分析发布的时间,增强其及时性,使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流动于社会,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和投资者,增强企业的影响力。
2.改善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中的比重法、相关比率法和因素替代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建立正确的分析方法,增多分析的指标,适应企业的新形势变化,切实地进行改造和修正,使分析的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具有更高的实际意义,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分析,注重方法中所使用到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降低其存在的假定性,分析方法应更多地建立在已有的数据上,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增强其对未来预测的有用性和影响程度,更好地把现有数据与未来联系起来,披露现今企业财务状况对未来财务状况的一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
3.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素质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人为性,为了降低企业对财务报表的恶意隐瞒这些不良的现象,必须切实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增强他们的分析力,通过更多地进行实践的探究,增强他们的实战经验,把静态的分析和动态的分析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价值。正确地树立分析观念,注重合作和团结的能力,快速地收集与报表有关的有效数据,增强对数据的掌握和分析。增强财务分析报表的真实性,做到不隐瞒,不虚报,不做假,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三、结语
通過对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局限性的披露,应采取增强财务报表分析的及时性、改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以及提供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素质三方面来改进财务报表分析,使它能更好地为使用者提供准确、有效和及时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冯海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 [J].中国海洋大学.2012.5.
缺陷光子晶格局限光现象的研究 篇4
1987年,E.Yablonovitch[1]把固体物理学中电子在周期势场中运动形成电子能带的概念应用到电磁波在介电系数呈周期性排列的光子晶体中,得出了光子能隙的理论,即某些频率的电磁波被周期性介电物质散射而无法在系统内传递,相当于在频率谱上形成光子能隙(光子禁带)。由于周期性介电结构的周期在光波波长量级,因此其光子禁带处在光波波段。
若在光子晶体中加入或移去一些介电物质便可以产生光子晶体“缺陷”,使其具有导引电磁波的作用,这就使光子晶体有了广泛的应用前景[2]。一个点状缺陷相当于一个微空腔。如果接连制造几个点状缺陷,形成线状缺陷,电磁波便可能沿着这些缺陷传递,就相当于一个波导。在(2+1)维波导阵列中,去除一根波导就可以形成光子晶体光纤[3]。
用光诱导的方法在光折变晶体中制作折射率周期性变化的光子晶格也具有光子晶体相同的特性,是研究光在周期性介电结构中的传播行为的最简便的方法[4,5]。目前它的制作方式有成像法、干涉法和傅里叶变换法等。
成像法是把周期性的振幅掩膜成像在光折变晶体中,辐照一定时间,光折变晶体中形成与振幅掩膜明暗反衬的波导阵列。成像法可以构造带有各种缺陷的光子晶格,比干涉法和傅里叶变换法简便且容易实现。为此,本实验采用成像法。
2 实验装置
制作并观察线形缺陷的(2+1)维光折变光子晶格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让来自YAG—1激光器的波长为λ=532nm的偏振光作为写入光,经望远镜系统扩束后照射在带有线形缺陷的掩膜上,掩膜的像通过透镜L3( f =120mm )投射于LiNbO3:Fe晶体的前表面。晶体后表面的光强分布由透镜L4成像在CCD上,CCD输出经PC的屏幕直接观察到来自晶体后表面的光强分布。这样,经过一定时间的辐照后便在晶体中形成了带有线形缺陷的(2+1)维光折变光子晶格(二维波导阵列)。为了检测三角及四方缺陷晶格局限光的能力,让来自YAG—2激光器(与YAG—1相同)与He-Ne(λ=632.8nm)激光器的光作为读出光,扩束再经减弱后通过分束器照射在LiNbO3:Fe晶体的前表面。这样,切断写入光路的同时接通读出光路就可以通过CCD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到读出光束从晶体后表面出射的光强分布了。
L—成像透镜;Mask—掩膜;BS—分束器;Crystal—LiNbO3:Fe晶体;1—写入光路;2—读出光路
3 光诱导(2+1)维缺陷光子晶格的构造及局限光现象
3.1 成像法在LiNbO3:Fe内诱导线形折射率变化区
实验制作了透光部分为“十”字和“*”字图案的2种掩膜,用于在晶体内部诱导出分布与掩膜图样完全对应的折射率变化区,掩膜的图样经CCD采集像如图2所示。
掩膜图样是按先后顺序分别写入晶体的,顺序是,“十”字掩膜图案写入晶体→读出图像→将晶体退火→写入“*”字掩膜图案→读出图像。采集的图像如图3所示。
由读出图像知,晶体内部折射率改变区的形状与掩膜透光部分形状基本一致,只是明暗对比度出现了反转,且2种波长的光读出结果相同,这表明在折射率改变区内基本没有光通过。这是因为LiNbO3:Fe是自散焦晶体,光辐照的区域折射率会相对降低形成折射率“凹陷”从而产生所谓的“负透镜”效应。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自散焦晶体内部的折射率“凹陷”不具有局限光波的能力。
3.2 线形缺陷 (2+1)维光子晶格及局限光现象
实验又制作了两种周期点阵的掩膜,点阵中挖去了一些点形成了“十”字和“*”字形的缺陷。其中“十”字缺陷掩膜点阵为四方点阵,而“*”字缺陷掩膜点阵为三角点阵。试图利用这两种掩膜构造有线形缺陷的(2+1) 维光折变光子晶格。掩膜的图像如图4 所示。
同样按先后顺序将点阵掩膜的像写入晶体。采集的图像如图5所示。
图5为晶格与缺陷的图像,比较得知532nm光读出的效果更佳。这是因为532nm与632.8nm两读出光束未能保持平行与光强不等所致。另外,图4与图5最大不同在于图4中折射率“凹陷”区没有光通过,而图5中的缺陷则有光通过。虽然缺陷部分为折射率较低区,但却没有出现“负透镜”效应,这与先前的实验现象有所出入,分析认为这是光波被晶格局域的现象。再者,对比图5(a)与(b)、 (c)与(d)又可看出三角晶格的局限光效果要更好一些,这可能是由于晶格的不同排布而产生不同的能带分布所致。
4 晶格局限光现象的初步解释[6]
目前,关于光子晶体的导向机制普遍认为有2种:第1种是全内反射型,光波的导向是通过光子晶体内部介质分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实现的,可以通过改变包层的折射率来实现;第2种是布拉格衍射型,光波导向是通过光子晶体的布拉格衍射实现的,它可以由一维和二维光子晶体中的线形缺陷来实现。因而晶格局限光的机制应属于布拉格衍射型。分析如下:
写入晶体内的波导阵列相当于是(2+1)维的体相位光栅,波导的折射率相对于衬底(LiNbO3:Fe晶体)的变化量为⊿n,⊿n可以看成是等距离的平面阵列,波导周期d相当于光栅间距,单色平面波由这些平面的反射也是镜面式的。由体相位栅的布拉格衍射条件2nΛsinθ=λ(n为晶体在入射波长处的折射率),只有读出光束以布拉格角入射时,才会产生衍射光。如果一束读出光以布拉格角入射到这种体相位栅中,那么光束的大部分能量会由于布拉格衍射而最终耗散殆尽。满足这种条件的光波组成的频段称之为布拉格带隙,频率落在该频段内的光波不能在晶体内传播。
实验在波导阵列中引入缺陷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带有缺陷的晶格是否具有局限光波的作用,观测结果显示缺陷内部有相当部分的光强分布,表明缺陷晶格确实起到了局限光波的作用,与预期的结果相吻合。结合以上的分析,最终认为缺陷的作用是降低了由衍射造成的损耗从而使光束的大部分都被限制在了缺陷的内部。如图6所示,以布拉格角入射到晶格的光束部分进入到缺陷内部,由于满足布拉格条件而在缺陷与波导的边界处往复反射,似被囚禁在了缺陷的内部。没有波导阵列的“缺陷”导光如图7所示,没有起到局限光波的作用。
5 结论
我们利用成像法成功地在自散焦LiNbO3:Fe晶体中诱导出了带有线形缺陷结构的(2+1)维光折变光子晶格,并观察对比了没有晶格与存在晶格时“缺陷”局限光波的能力与不同点阵晶格局限光的差异性,又从光子带隙的角度出发对晶格局限光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这对光子晶体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Yablonovitch E.Inhibited Spontaneous Emission inSolid-state Physics and Electronics[J].Phys.Rev.Lett.,1987,58(20):2059-2062.
[2]万钧,张淳,王灵俊,等.光子晶体及其应用[J].物理,1999,28(7):393-398.
[3]刘思敏,陈晓虎,汪大云.光子晶体光纤和波导[J].物理,2001,30(11):675-680.
[4]Dragomir Neshev,Yuri S.Kivshar Soliton stripes in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photonic lattices[J].OPTICSLETTERS,2004:29(5):486-488.
[5]Guy Bartal,Oren Cohen,Hrvoje Buljan,et al.Fleis-cher,Brillouin Zone Spectroscopy of Nonlinear Pho-tonic Lattices[J].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 94(2005),94,163902,163902-1-163902-4.
苦荞茶:走出“特产”局限! 篇5
之前,也接触到很多类似这样的行业,如高端猪肉、人工养殖鹿等等,都想通过某种方式卖一个更高的价钱或者天价。但怎么才能让这些产品物有所值,怎么才有更高的价值,则找不到支撑点和适合的渠道模式。最后,大家不约而同发现,只有做成“特产”,才能支撑高价位,因为旅游市场上有特色的产品,游客是不怎么在意价钱稍高一点的。但是,这样的市场受到“特产”的局限,做不出规模,也就是很难做大。
当然,生存之后才能求发展。只有做到了在当地有相当的市场规模和消费群,才能将产品推向全国。以下仅以环太苦荞茶等作为一个样本,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这个行业或者类似这个行业的品牌和产品有所裨益。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资料的局限,不可能对苦荞茶企业有非常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本文试图从战略、品牌、产品、渠道、推广等策略的角度进行简单分析,并不代表本文的策略就是完全正确的。
苦荞茶,作为一个茶市场的新品类,目前在四川已经形成了消费习惯,如果继续在四川本省的红海中“苦战”,无疑销量无法取得突破,而且极易形成“特产”的概念,难以自拔。如果是特产,只有旅游时,游客将其作为礼物买回去送人,一旦离开了这个地方,自然就不会再买了,这对苦荞茶品牌的全国市场推广是极为不利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局限,要从地域上甩掉“特产”的帽子。
地理标志产品。
苦荞主产区是西昌,要强化西昌作为苦荞茶的正宗地位,树立西昌苦荞的标准。如果可能,还要申请只有西昌才有的某个品种的地理标志(如果这个品种营养、保健等功能好,只有西昌才有或者西昌某个片区才有),一旦地理标志通过认证,接下来就是收到法律保护的西昌独有的苦荞茶,门槛无疑高了很多。大家都做苦荞,我的是最正宗的,这就有了说服力,也有了差异化。
行业标准制定者。
你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理所当然最具有说服力。也对其他竞争品牌是一种有效的区隔。最终能解决消费者信任的问题。
谁去做这个事情,当然是当地的有资源能力、有实力的,能整合各种资源的厂家,我觉得环太苦荞茶、三匠苦荞都可以去试试,这是一个大的战略,做成了,对于四川苦荞茶营销和推广将是一次大的质的飞跃。
下面将环太苦荞茶作为分析的蓝本,进行一次粗略的营销诊断。
从品牌的角度而言,其中环太苦荞是相对走在前面,不过离品牌的道路还很远,
作为一个行业内较早运作品牌的苦荞茶企业,其品牌运营能力还处于广告设计的初级阶段。我的意思是说,怎么定位和传播“环太”的品牌,企业还是比较初级的。从环太的户外广告、终端形象店、包括企业LOGO等都没有找准打动消费者的点;如中央电视台推荐品牌、苦荞茶领导品牌,这些是追求的目标,如果真正做到了全国市场,这样说或许有效果,如果只是区域性质,效果不会很好。在代言人上,选择宋祖英也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当然我不了解具体情况,只是从代言人的调性和关联性觉得不是太好,如果用四川本地的名人呢?仅仅是一个代言,没有相关线下整体活动跟进,代言也大打折扣了。
打造非传统茶新品类。
那就接着说说环太苦荞茶的品牌定位。品牌作为跟消费者沟通和提供承诺的有效方式,如果千人一面,无疑难以打动消费者。环太苦荞来自大凉山,具有那么多的营养、保健功能,都要进行发掘,找到最有效,最能跟竞品形成区隔额定位。如:非传统茶,新品类、大凉山最正宗的苦荞茶。当然,在全国市场上,没有领导品牌,也是其他苦荞茶企业的一个巨大机会,但为什么就没有人能看到呢!非传统茶新品类,从品类入手,打造差异化。
渠道和品牌模式单一。目前,主要销售渠道主要是以特产店、专卖店、连锁、卖场等方式进行苦荞茶的销售,这种方式对于上量的难度还是很大的。苦荞茶的渠道应该更加广阔,这就需要更加丰富的产品线和产品组合。之外,还要推出更高端或者向下延伸的一些品牌和产品,这样才能有更好的组合开发其他渠道和进行品牌化的运作。
传播聚焦,统一。
环太苦荞茶的传播主要以户外和电视为主。而在传播的时候,由于定位不清晰,也难以形成统一的主题。如户外的传播,很多地方,如商业区及周边,主要内容是央视合作品牌,推荐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而有的地方又是:苦荞茶领导品牌,有机、环保、健康,严重影响到消费者认知和传播效果。要找到一句打动消费者的话,比说十句央视合作品牌要好得多。如前面说道的:来自苦荞之都,最正宗的苦荞茶!效果不是更好?
做大,就要走出“特产”概念。
苦荞茶作为一个茶叶的新品类,不一定要是特产,但可以是西昌的独有特色,做到独有和不可复制。只有树立这样的观念才能将其做大,做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
可以总结一下“做大”的大致思路。第一,跳出特产的局限,用全国市场的思路来做新品类;第二,用地理标识来保护品牌和产地;第三,制定最好的苦荞茶的行业标准;第四,进行全新的品牌定位和运营,第五,改变和升级苦荞茶形象;第六,有必要进行卖点的重新提炼,跟消费者沟通,教育和培育外省市场;第六,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用统一、一个声音告诉消费者:我是最好的,独特的苦荞茶,与众不同。
研究局限 篇6
摘要:教材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但由于英语阅读教材在其结构设计方面的局限性,使得这一被称之为“泛读”的课程除了在题材方面体现了“泛”之外,在阅读量上显得相当不足,加之大量的语言技巧练习,实际上已变成了半个精读。要克服该教材的局限性,应该将导学理念贯彻于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特定主题的研讨来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研究、分析有现实意义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英语阅读学习任务,总结、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自身对国内外重大事务和社会问题的关注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材;教学模式;导学模式
Abstract:Textbook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However, owing to the limitations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Extensive Reading textbook and its emphasis on language skill practice, the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 is more like a semi-intensive reading course, showing its extensiveness only in topics, but not in reading quantitie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the concept of guided teaching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textbook compilation and class teaching, so as to guide students reading activities through research on specific subject in the textbook. Through explor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issue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tudents complete their tasks in the Extensive Reading course, and master the study methods and reading skills, and at the same time, cultivate their awareness to important events and social issues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textbook;teaching model;guided teaching
在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阅读课程是属于专业技能模块,顾名思义也就是技能训练课程。由于受到前苏联以《精读》和《泛读》为核心课程的传统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强调语言技能训练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学要求中强调的重点是一直是语言知识和技能。加上近年的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需求,在英语教学中技能培训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多数英语专业的阅读教材在其编写、设计方面也尽力迎合这种需要,这使得多数的英语阅读教材不能较完整地体现该大纲所提出的培养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典型的英语专业阅读教材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课堂教学效果。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英语泛读教程》为例,其主要结构为四个部分:(1)课文;(2)阅读技巧;(3)快速阅读测试练习;(4)课后阅读材料。在练习设计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部分:阅读理解练习;词汇练习;问题讨论。从该教材选材方面来看,它是满足了教学大纲关于培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人才的要求,该教材所选材料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地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但在其练习设计方面几乎全部是技巧训练。该课程的周学时一般也就是两个学时,加上课后阅读材料每单元总共也就是两篇文章,怎么看也感觉不到英语专业学生在泛读方面阅读了多少东西。如果没有机会进行广泛、大量的阅读,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技巧实际上是没有机会在实践中运用的,也就很难有所提高。而由于对相关阅读材料所涉及的主题不做深入研究,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无从得到锻炼,对阅读教程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的问题了解也极为肤浅,难以对相关主题进行阐述,更不用说提出独特的见解了,其思辨能力也不可能有机会得到训练。
但是如果我们看看教学大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教材与大纲人才培养要求的差距。在教学大纲培养目标部分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而我们的泛读教材恰恰缺失了这方面能力培养的东西和必要的指导。学生需要阅读的东西都在书本上,涉及的内容太广、提供可阅读的东西太少,而针对性的练习又主要是考查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和词汇意思。这样的课程与其说是泛读,不如说是半个精读更为贴切。
在教学原则方面,教学大纲强调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但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教材可以限定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范围。如果学生阅读的材料局限于课文和课后阅读这两篇材料,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仅仅围绕课本、阅读资料和相关练习展开,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只是一句空话。英语泛读教材在量方面的局限性和对学生阅读指导活动设计方面的缺失显然形成了一个瓶颈,它不仅限制了教师也限制了学生。
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以教师为主导,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教师如果按照该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就很难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课前学生预习(有一部分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进行课文背景介绍(学生感觉很有收获,书本上没有的),课堂上教师提问(可能有50%的问题能答上),教师课文讲解(学生很高兴,轻轻松松学知识),对课文理解和词汇问题解答题进行讲解(对答案,学生做笔记)。照这样的教学模式,四年下来学生除了在英语技能方面得到了一些训练以外,在思想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在学习中发现了什么,又在学习中研究了什么,还都值得商榷。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阅读教材在设计上的局限性是明显的,许多英语方面的专家、学者也意识到了有关问题的严重性,也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黄源深教授曾经尖锐的指出了外语人的“思辨缺席”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思想。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的自主学习是通过“阅读—讨论—写作”这一基本学习模式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思考能力,即围绕某一专题阅读相关的英语参考书(多本),用英语记下自己的心得,或收集材料自制PPT,接着是参加有关这一专题的讨论(seminar),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乃至加入由此引起的争论,最后就是这一专题用英语写一篇短论(paper)。(黄源深,2010)
黄源深教授所提出的围绕某一专题所展开的‘阅读—讨论—写作的自主学习模式在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中是可以借鉴的。如果我们在该模式上增加对学生学习指导部分,形成围绕课文所提取的特定主题的“指导—阅读—讨论—写作的课堂教学模式,或许能够找到克服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局限性之路。在此,笔者更倾向于把它称之为“导学模式”。这种“导学模式”或许对于今后英语专业阅读教材的编写的结构调整和教师目前更有创造性地运用现有英语阅读教材,发挥其长处,克服其局限性有所启示。
之所以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之为“导学模式”是因为以这种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即从语言知识、技巧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这一教学模式所遵循的教学理念是维果茨基的支架(scaffolding)理论和“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在此不做详细论述)。该理论所涉及的教学活动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探索尝试、独立探索(excursions)、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它属于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其中强调了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支架功能),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进入情境、探索尝试),使学生形成各方面的能力(独立探索),最终让学生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撤去支架)。
如果在我们分析了英语阅读教材设计方面的长处和局限性之后,再探讨一下“导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涉及的主要环节,或许能够看到该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可能带来的帮助。
既然英语阅读课程被称之为“泛读课”,那么在阅读课程对学生的教学指导设计方面必须符合其课程特点,即涉及主题的广泛。在“导学模式”中学生阅读活动的主题(或专题)设定是指导学生阅读活动开展的首要环节。英语专业的阅读教材本身涉及的题材就很广,它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有些课文主题明确,也便于指导学生展开相关阅读活动,如涉及环境、人口、妇女运动、食品安全问题等,但有些课文主题并不是很明确,个别课文还可能很难提取出有意义的主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必要的取舍。笔者认为英语泛读课强调的重点应该是专题阅读、研究、阐述和讨论,而不是技巧训练。如果一篇课文所涉及的主题无研究、探讨价值,学生不感兴趣,或很难与学生的自主阅读结合起来,教师就应该学会放弃。在英语专业的阅读教材的编写设计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为学生设定有研究、探讨价值的,符合学生心理的主题,以避免英语学生只注重课本中的语言训练而对教材中所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思想、观点不加思考地被动接受的现象。
英语阅读课程除了涉及主题的广泛之外,另一个特点是较大的阅读量。有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可进行深入探讨的主题之后,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自然就成了一项可以开展的活动了。学生为了参加课堂讨论和专题讲解必须阅读更多的资料,而课文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需要,这就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阅读活动空间。此时,教师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研究、探索活动的指导者。教师通过向学生提供或指定部分相关的阅读资料和课堂示范的方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数字期刊、数字图书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进行资料查阅、整理、分析、综合,对设定的专题展开研究性阅读。这样的阅读活动克服了英语阅读教材阅读量方面的局限性,又联系了课文内容主题,可以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锻炼。学生此时不是简单地考查自己是否读懂了课文,而是在研究相关问题的同时展开更广泛的阅读,更多地接触了相关专题的语篇和词汇,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关的英文句型、单词的用法和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在英语专业阅读教材的编写中,专家、学者们也可以考虑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涵盖其中,把局限于课本的英语阅读变成课文学习和网络阅读相结合的真正意义上的泛读。
在“导学模式”中讨论环节的设置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督促、进行检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对相关专题进行讲解、阐述,发表其见解,进行思想表达的机会。实际上该环节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讨论,而是涵盖了学生对已收集的相关主题资料的整理、归纳、总结,小组分工合作、PPT制作、专题讲解等方面的课内外学习活动。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协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批判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思想观点的平台,进而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并促使学生自然地将英语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此时英语已不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深入研究某专题、参与课堂讨论活动的手段。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核心内容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传授,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活动。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目前英语专业的阅读课程泛读不像泛读、精读不像精读的尴尬局面。
最后的写作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强化和扩展,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问题,将自己的思想、认识、观点有逻辑、有条理地、通过文字展示出来的过程,也是学生将已学到的英语用于真实环境的过程。目前高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写作任务,与英语阅读课程相关的主要是小说阅读和读书报告撰写。读书报告的撰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活动之一,但如果学生几年的高校生活中仅仅局限于对几十年前的小说中的思想进行分析研究,他们的思想势必会与社会脱节,会对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反应迟缓或漠不关心,更难说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了。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对巴以冲突、人口红利、气候变暖、转基因食品、次贷危机、多哈会议等方面的问题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我们的教学能够说是成功的吗?如果在英语阅读课程中减少一些读书报告撰写,同时结合阅读课程相关主题增加有关当今重大事务的专题写作,将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思辨能力、批判精神都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在编写教材中把英语写作活动与阅读活动、课堂教学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的对相关专题的研究就可以更加深入,知识也更加系统,认识更加深刻,分析能力会更强,对相关问题也会更有主见。这也正符合了教学大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以上对英语专业阅读教材局限性的分析和对其可能的解决方案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对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材结构设计进行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英语专业的阅读课程不应该仍然是基于一本教材的阅读教学活动,而应该是以教程为指导的、主题鲜明的、基于网络的、较为深入的阅读和研究活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泛读”。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05.
[2]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外语界,2010(1).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余震球,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谈我国政策审计研究成果及局限 篇7
一、我国政策审计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审计工作者, 从绩效审计、宏观经济管理、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政策运行等角度对政策审计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探索,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 从绩效审计角度进行的政策审计研究
竹德操等 (1997) 认为, 国家宏观财政活动有效性审查是通过对财政政策应用对国家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考察国家财政活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和绩效水平, 发现国家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利因素, 提出改善建议, 提高国家财政活动的绩效水平。
我国台湾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学者曹俊汉2000年12月发表《迈向评估审计的新纪元:美国会计总署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文, 从政治、法律、经济等诸多角度, 比较全面地介绍和研究了美国政策绩效审计的发展历史, 为我国政策绩效审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邢俊芳、陈华、邹传华等的《最新国外绩效审计》 (2001) , 审计署外事司的《国外效益审计简介》 (2003) , 鲍国明的《国外绩效审计方法与案例》 (2004) , 邢俊芳、陈华、邹传华的《最新国外效益审计》 (2004) 以及罗美富、李季泽、章轲的《英国绩效审计》 (2005) 等著作对介绍国外先进的审计理论和实务, 加深我国审计工作者对政策审计的理解, 推动我国政策审计开展, 起到了积极作用。
邢俊芳的《效益审计中国模式探索》 (2005) 、彭华章等的《政府效益审计论》 (2006) 等著作, 不同程度地探讨了我国政策审计的模式和方法。
2007年4月, 刘家义等在其著作《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中指出, 对体制、制度、政策层面的绩效审计必须满足揭露问题、促进管理、推动改革、规范秩序、提高绩效的要求。
2. 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进行的政策审计研究
上海市审计学会课题组 (2002) , 吕培俭、罗进新 (2005) , 张文祥、王羚、马绪忠 (2006) , 姚爱然 (2006) , 审计署驻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课题组 (2006) , 刘力云 (2007) 等发表文章认为, 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包括:对宏观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和后评估;促进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对宏观经济管理及时提供预警信息。国家审计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国家审计可以成为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决策信息提供者和政策效益的监督者。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信息工作, 为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决策提供事前的真实、完整、可靠的信息;二是提高监督的层次, 构建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效益的事后监督机制。
3. 从经济责任审计角度进行的政策审计研究
2004年5月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人事部及审计署等五部委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编写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知识问答》一书, 将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确定为:贯彻执行国家重要经济政策情况;重大经济政策和重大经济事项的程序和效果等。
中央《关于2007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国家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环保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成因、处理及责任追究情况等;国家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土地出让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土地批租和转让过程中有无发生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等。
吉林省审计厅袁玉岫、沐云 (2005) , 湖北省审计学会、湖北省审计厅经济责任审计处 (2006) 等提出,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突出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和效果审计, 促进领导干部提高决策能力;加强经济管理的合法性与效益性审计, 促进领导干部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武汉大学刘颖斐、余玉苗 (2007) 认为,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考查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政策和省、市、县重大经济决策及地方出台的经济法规情况。
4. 从专项审计调查角度进行的政策审计研究
天津市审计局课题组 (2006) 在《关于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 将专项审计调查分为以单位为载体、以项目为载体、以资金为载体和以政策为载体等四种类型。以政策为载体的专项审计调查就是对政策执行情况或健全程度开展的调查。实证研究显示, 2001至2004年以政策为载体的审计调查项目数占全部专项审计调查项目数的17.2%。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机关专项审计调查研究》课题组 (2007) 发表文章认为, 专项审计调查在一定范围内展开调查, 其具体目标是监督评价国家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 更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功能, 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为宏观决策服务的作用。专项审计调查不仅关注效益问题, 而且关注被调查事项的决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5. 从政策运行角度进行政策审计研究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崔孟修 (2007) 发表文章《政府审计的新领域:政策评估》认为, 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审计机关进行的政策评估应是在政策开始执行之后, 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的评估。常规审计通常以既定的政策目标为前提, 只关注政策的执行情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 并不质疑政策目标本身, 而政策评估有时需要对政策目标本身提出质疑。
《中国审计学会2005至2009年审计理论研究规划》将“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评估的探索”作为审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审计署科研所所长刘英来 (2007) 认为, 以效益审计、效能评价和政策评估为主, 可能是我们审计工作发展较高水平的标志。
二、目前我国政策审计研究的局限
可以看到, 我国政策审计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规范的操作指南。不同角度的政策审计研究, 虽然体现了研究的多样性, 但同时也暴露了政策审计研究的局限, 表现为:
1. 从绩效审计的角度进行政策审计研究, 是将政策、项目、组织、活动等混合为一体进行的研究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NTOSAI) 将绩效审计的对象定义为“政策”、“项目”、“组织”和“管理”。政策居于项目、组织、活动之上, 它既是后三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又是后三者的最终归宿的。目前的绩效审计研究并没有突出政策审计的这一重要性。
2. 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开展政策审计研究, 使政策审计研究陷入了管理研究的“泥沼”
审计应独立于具体的管理之外。政策审计应独立于宏观经济管理, 它不应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工具, 也不应是宏观调控的“提鞋人”, 而应成为宏观管理和调控的监督者。
3. 从经济责任审计的角度进行政策审计研究, 仅仅是以某某领导人在位时的政策制定、执行等为研究对象, 忽略了政策的一贯性
经济责任审计, 容易将持续性的各项政策及其效果评价因领导人的更替而结束, 从而不利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监督, 不利于审计部门在较高层次上体现其监督职能。
4. 从专项审计调查的角度开展政策审计研究, 容易使政策审计研究误入调查研究的陷阱
毕竟, 专项审计调查是一种调查活动, 仅仅是由审计部门或以审计部门为主开展的一种调查。从严谨性和权威性等方面来看, 专项审计调查无法与政策审计同日而语。
5. 从政策运行的角度进行政策审计研究, 是将政策审计完全置于政策运行的过程之中, 将政策审计作为政策监控的一个环节
在政策中研究政策审计, 使政策审计研究局限在了被审计对象之上, 削弱了政策审计的超然独立性, 不利于政策审计独立体系的构建。
摘要:我国审计工作者从绩效审计、宏观经济管理、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政策运行等角度对政策审计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探索。同时, 我国政策审计研究又有着明显的局限。
关键词:政策审计,研究,成果,局限
参考文献
[1]审计署科研所《:中国审计研究报告2006》.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7
研究局限 篇8
一、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
1.非专业工作者常常较难理解和把握会计信息
在计算机操作技术越来越简单的当下, 会计信息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对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当中越来越复杂的经济事项进行体现, 一是使表内外项目持续地扩充, 进而客观上导致会计信息的愈加难以理解;二是越来越扩大了经济概念与会计概念的差异性, 这导致非会计人员难以理解会计信息。
2.会计信息的“水分”往往存在
因为不确定的会计经济现象与分期假设, 会计计量要做的事项有判断、分配、汇总、评估、分类等, 以及相同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因此, 除一少部分情况之外, 一系列的会计计量是立足于制度、准则、从业者的判断、经验而获得的大概值。除此之外, 因为不尽完善的会计制度与准则, 会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有限, 会计信息处理中受到稳健思想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影响, 会计信息有着随意性的特点。毋庸置疑, 如此的会计信息会降低决策的准确性。
3.会计信息属于历史信息
会计信息是对已经出现的经济事项与业务进行体现, 然而决策跟企业以后的发展有关。虽然以后属于过去的拓展, 但是经济活动的未知性普遍存在。因此, 历史信息很少影响到决策, 以及创建于历史成本原则前提下的现代会计从某种意义上使历史信息的预测价值降低。
4.会计信息属于货币信息
会计信息的表述与计量是借助货币单位, 而方针说明、业务摘要等非定量信息以及销量、产量、职工人数等非财务信息通畅不涵盖于会计信息当中。然而针对企业的经济决策而言, 这一些非定量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价值非常大。其次, 因为当前的会计模式的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 如此在较大物价变动的时候, 会导致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地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现状, 从而导致应用信息者错误的决策。
5.会计信息仅仅概括性地体现主体经济事项
如此导致三种局限性的派生:一是会计信息跟个别主体相关, 虽然此主体会涵盖两个或者是至少两个的联营主体, 然而不涵盖一系列的产业部门, 一般的决策不但要求单个主体的会计信息, 而且也要求其他一些主体的会计信息。二是会计信息仅仅对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体现, 不涵盖对经济决策非常关键的技术、法律、政治等非经济活动。三是会计信息是概括性地体现主体经济活动, 换言之, 会计信息都是综合性的。虽然这导致它有着清晰简单的优势, 但是会对一些经济交易或者是业务的特殊性进行掩盖。可是针对一部分的经济决策而言, 个别业务的会计信息的价值要高于综合性的经济信息。
二、克服会计信息本身局限性的对策
1.注重分析会计理论, 健全会计假设及会计原则, 修正、规范原有的会计要素概念
重新定位稳健原则, 像是针对资产负债表的要素, 增设“递延贷项”与“递延借项”, 即“负债+递延贷项+所有者权益=资产+递延借项”。改公式“利润=收入-费用”为“净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损失) ”, 并且,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对会计计量和会计确认理论进行发展, 例如增加通货膨胀的会计计量模式。
2.对固有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改进, 重视会计信息的充分性、公允性和真实性
(1) 在存货计价上, 固有的会计制度要求存货的体现根据实际成本, 这导致一部分账面价值存货高于实际价值的企业, 能够对虚增的存货价值信息合法化的予以提供。基于此应借鉴国际惯例, 实施“成本法”体现或者是通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在它的成本高于市价的情况下, 需要将它的市价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进行说明。 (2) 在固定资产核算上, 如果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背离超出了相应的幅度, 就需要根据我国提出的生产资料物价变动指数对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进行调整, 且将历史成本揭示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当中。 (3) 对于在建工程的核算, 需要清楚办理固定资产竣工决算时间, 针对已经交付应用的固定资产, 一般是竣工决算务必在一年之内办理;针对交付使用超出一年依旧没有进行竣工决算办理的项目, 需要在当期损益中计入这个项目的长期借款利息。 (4) 在核算收入上, 防止不适宜的要求造成虚夸的收入。像是在金融企业, 除了至少三年的逾期贷款, 都需要对应收利息进行计算, 并且增记利息收入, 这其中涵盖不少债务人难以支付的欠息, 导致虚假收入的形成。合法的、自然的不真实信息的存在具有客观性, 不少的企业管理当局的违规违法造成不真实信息也具有客观性, 人们需要对企业管理当局责任进行追究, 并高度关注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利影响, 且进行重新的评价。 (5) 在核算费用上, 应当尽可能避免一部分要求导致少计费用。像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太低, 跟实际相脱离。以金融企业作为实例来讲, 计提比例为3%的坏账准备跟我国银行存在的实际现状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这个应重新加以评估和认定。 (6) 在递延资产的核算上, 需要清楚对递延资产的摊销期限、范围、核算内容等做出要求, 进而避免企业将递延资产充当调节利润的工具, 在效益不好的时候少摊, 在效益理想的时候多摊的情况。 (7) 在核算应付福利费上, 其核算的方法能够借助业务招待费进行, 也就是在企业费用中计入企业超出数额与比例的职工福利费支出, 调整所得税的缴纳, 如此不但确保国家的税收, 使会计核算简化, 而且能够对企业真实的财务现状进行揭示。
3.对会计准则与《会计法》的要求进行重新规范, 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体现会计的职能
虽然跟旧《会计法》比较, 新《会计法》更加健全与成熟, 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需要斟酌改善之处。处理会计事务的准绳是会计具体准则, 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 应当限定因为不适当的会计体现造成信息不真实的情况, 尽量地使会计工作人为判断和评估的范围减少, 确保他们的判断与评估遵循一定的章程。具体而言: (1) 在一定的范围与限度之内修正历史成本的原则, 进而跟不同项目实施的异样计价方法相符合。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 历史成本占据主导的社会时代会成为过去, 以后会并存各种计量属性。在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应当通过适宜的方式在表外披露, 通过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应用, 能够使变动的物价所影响会计信息的程度降低, 并将此信息对外披露。 (2) 模糊语言的斟酌与规范应用。在会计准则当中, 很多不确定性的“及时”“很有可能”等措辞存在。而人们的职业视角、异样的性格、金额重要性、团体跟个人关系、上下文内容等都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解决的策略是尽量地定量化。针对模糊性, 能够借助数学的方法, 像是模糊评估、模糊预测、模糊控制等。针对不确定性, 评价与体现能够借助数据统计和概率论的相关方法, 从而有效地统一数学分析和经验分析, 最终实现理想的效果。 (3) 尽可能地使处理相似或者是相同业务方法的可选择性与多样性减少, 清楚一系列处理方法的场合, 提高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能够应用IASB做法, 划分三种准则能够选用的方法:需要取消的处理方法、应备选的方案、基准处理, 且严格地限定允许的替代方法。 (4) 对固有的会计报表体系进行充实与修正。除了提供财务信息和货币信息之外, 还借助表外附注和附表等方式提供有价值的非财务信息, 要么是重新定义会计要素、增加报表容量与改变确认指标。对会计报表进行及时地编制, 及时地向外报送会计报表, 应注重报送中期财务报表, 且对实时报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三、结语
总之, 会计信息跟决策经济密切相关。倘若缺少了会计信息, 那么就难以进行经济决策。然而, 太过依靠会计信息或者是对会计信息有着非常高的期望, 也常常导致决策经济的失败。因此, 对会计信息进行科学地认知, 尤其是明确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 不管是对于应用会计信息的工作者, 还是对于提供会计信息的工作者而言, 都十分关键。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指的是反映的会计信息跟企业的客观实际不相符合, 是对企业实际现状的一种歪曲。当今, 不真实的会计报告信息造成了社会大众与政府部门的一致批评, 它的形成原因不但有主观上的, 而且也有客观上的。以会计信息自身作为视角, 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为此, 本文阐述了会计信息本身的局限性, 以及克服会计信息本身局限性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局限,克服,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宏, 李国平, 林晚发.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与补偿标准应用情况研究[J].调研世界, 2014, (11) :51-54.
研究局限 篇9
从世界人权宣言诞生的整个过程来看, 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对人权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力图从各自利益出发, 按照自己对人权的理解而创建的。所以, 尽管世界人权宣言规定的人权内容是比较全面的,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在宣言中有体现, 公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也被规定在宣言中, 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国际性人权文件[3], 但是, 实际上是各个不同的国家互相妥协的结果,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 本文从世界人权宣言的积极贡献及局限性做了探索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谨供社会参考。
一、世界人权宣言的贡献
世界人权宣言虽然没有法律拘束力, 但它构成了联合国制定其他国际人权公约的理论基础, 对于国际和国内社会成员在人权领域的活动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4]。作为超越国别的第一个国际人权文书确立了在世界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为随后的各类专门性国际人权公约和区域性人权公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5]。具体的贡献如下:
世界人权宣言促进了国际人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世界人权宣言丰富了世界人权理论的内容, 并对其继续发展起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对促进全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安全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 当国家成为侵犯人权的罪魁祸首时, 侵犯人权的行为就会与侵略战争联系在一起, 结果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破坏, 对人权的侵犯往往是最为惨烈的[6]。在世界人权宣言制定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由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残酷统治和压迫, 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自己的人权的或者说他们的人权是受到严重摧残的,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联合国的成立, 为人权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 社会主义国家和新独立的民族国家醒悟到要依靠全世界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人权, 因此, 他们在制定世界人权宣言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权主张, 虽然宣言是一个主要反映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经过各方妥协的宣言, 但是,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人权观还是在宣言中有所体现的, 这使得世界人权宣言突破了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西方人权观念的框架, 在内容和体系上具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和进步性。因此, 可以看出一种人权的发展趋势, 即以世界人权宣言为标志, 人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 发展中国家人权观的形成与发展及一系列人权新概念的诞生, 推动了全世界人权运动的发展[7]。
世界人权宣言是对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的权威解释。联合国宪章对人权的保护只是一种倡导性的规定, 正如著名国际法学家詹宁斯和瓦茨所言:“宪章没有明文规定各国遵守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法律义务。在宪章这样基本性的宪法文件中, 大概是不允许做下面这样的推论:虽然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促进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但是联合国会员国却没有尊重和遵守人权和基本自由的义务[8]。”世界人权宣言是第一个由联合国大会决议并且全体通过的国际人权文书, 可以看作是对联合国宪章中关于人权保护规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其具体内容是对联合国宪章中有关人权规定的权威性解释, 从而使得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促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宗旨更加明确和具体。
世界人权宣言已经成为国际习惯法的一部分。尽管世界人权宣言本身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但是,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公开诋毁其进步性指导意义, 有的学者还推崇其为“国际习惯法的一部分”[9]。长期的国际法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 前苏联不允许其国内重要人员自行离开其国内的行为就是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关于迁徙自由的人权的保护, 因此, 联合国决议建议前苏联撤销了那些违反人权的措施[10]。再如,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1963年12月4日的决议中认为, 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违背了其“作为一个成员国的义务及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定”[11]。
国际法院的判决经常援引世界人权宣言的相关规定, 如:联合国国际法院在有关美国在德黑兰的外交和领事人员一案的判决中, 特别地强调了基本人权的根本性, 认为美国不正当地剥夺他们的人身自由的行为明显地违反了世界人权宣言所阐述的人权保护的基本原则[12]。因此, 作为权威性的人权目录, 世界人权宣言已经成为国际习惯法的基本组成部分, 不仅对联合国会员国, 而且对所有的国家都有约束力。
二、世界人权宣言的局限性及完善
世界人权宣言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作为一个共同遵守的宣言, 需要与会各方都能做出让步和妥协, 更需要平衡各方的观点并反映大多数国家的人权要求, 但是, 宣言没有做到这一点。尽管宣言制作的过程有折中或妥协但是宣言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13]。世界人权宣言的局限性及丰富完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世界人权宣言没有明确宣告集体人权。世界人权宣言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制定的, 因而主要反应的是西方国家的人权政治观。然而西方国家一直倡导的是“天赋人权”, 认为人权是个人反对国家干涉和压迫的政治工具, 是维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的一种手段, 也是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以这种人权观制定的宣言必定是否定集体人权的存在的, 宣言大量的篇幅倡导的个人权利正是西方国家这种人权观的反映。
1966年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把民族自决权作为主要内容, 可以说这是对世界人权宣言的修正和补充。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人权宣言, 联合国应该在国际人权保护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世界人权宣言》不能及时满足国际人权保护的需要时, 应与时俱进地发展世界人权宣言或制定一系列国际公约来补充宣言的不足。
其次, 世界人权宣言不可能有统一的人权标准。世界人权宣言能否制定一种适用于所有国家的人权标准呢?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张其应该制定统一的人权标准。但是, 发展中国家则认为, 人权是与人类社会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 宣言不可能制定出适用于每个国家的人权标准。如果以某个国家和某一类国家的情况为依据来评价他国的人权状况, 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认为别国侵犯了人权而任意加以干涉, 甚至出兵动武干涉内政。因此, 应结合本国具体情况考察人权状况。世界之大, 国家之多, 各国的具体情况又如此不同, 怎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模式?如果说国际上有公认的国际人权标准的话, 那么这些标准就应该是由一系列国际公约所构成的, 而不是哪一个国家自己随意确定的[14]。
再次, 世界人权宣言没有处理好人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在涉及保护个人权利方面, 可能会存在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对其人权事务的国内管辖权发生冲突的问题, 大多数西方国际法学家认为人权的国际保护是所有国家都应坚守的, 当某一个国家国内发生侵犯人权时, 国际组织可以介入国内的人权保护事务, 而不需要征得主权国家的同意, 即国际人权高于主权。有的国际法学家认为, 人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只能是国内管辖。例如:美国学者比尔德指出:“一般来讲, 国际人权法和整个国际法一样, 主要地和直接地适用于民族国家而非个人[15]。”前常设国际法院法官安齐洛蒂也认为, 国际习惯或条约表面上似乎赋予个人义务, 实际只是命令或授权国家禁止或处罚某项个人的行为, 或只是命令或授权国家给予个人某项权利;个人所接受的权利或义务不是从国际法接受而来, 而仍是从国内法接受而已[16]。人权是否在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之事件, 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有关国际条约都没有明确地肯定或否定。
尽管存在上述一些争议, 但不可否认, 人权的国际保护和尊重国家主权是辩证统一的。一是, 世界人权宣言必须承认人权的国际保护有特定的内容和范围, 凡对国际社会安全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的行为, 国际社会对受害者的权益应给予保护。二是, 人权的国际保护并不排斥和否定国家主权, 而应在国家主权范围内相互合作并承担义务。世界人权宣言应具体地确定国际人权保护的范围和国内管辖的范围, 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与各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17]。
研究局限 篇10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E C)涵盖的业务包括:商务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广告、销售、电子支付、运输、组建虚拟企业等。电子商务现在既是一种企业营运商务模式,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还成为了一种企业运作环境。在信息时代,企业对信息处理和利用能力的强弱成为决定其兴衰成败的关键。商务智能及其技术应运而生,其研究与应用融入了企业的各个流程,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企业对此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商务智能
1. 商务智能概述
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的定义,到目前为此还没有形成统一,反映了其定义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变化密切相关。商务智能是使企业在竞争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正确的商务决策是以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为基础的,而不是靠直觉。数据分析、报告及查询工具可帮助企业用户成功穿越数据海洋,并从中得到有价值的综合信息。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对所拥有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基础上;商务智能是一种能力,也是一套辅助决策解决方案。“商务智能”还可以叫做商务流程智能,内容涉及到商务流程质量管理各环节,包括:分析、预测、监控、控制和优化。
商务智能在一个先关注数据收集、储存、转移,后关注分析处理和利用的长期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成为辅助企业决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图1归纳了关于商务智能解决方案的一个产生发展过程。
2. 商务智能支持技术现状
“商务智能”目前其智能支撑技术主要表现在三个层次;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商务智能技术状况如图2所示。
数据仓库是商务智能的基础。数据仓库是一个用于更好地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决策分析处理的数据集合,向主题、集成、相对稳定、随时间不断变化,支持管理决策的制定。数据仓库技术的智能性是有限的,其关键技术包括数据的抽取、清洗、转换、加载和维护技术。
Godd E.F.博士在1993年提出了联机分析处理(O L A P),它为准确定义多维模型、操纵多维立方体提供了技术基础,为企业的数据收集、管理、处理和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利用OLAP技术可以对基于数据仓库中多维的商务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处理,生成新的商业信息。但是,纯粹的联机分析处理是不能发现新的知识规则的,不能自动发现新问题。
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了机器学习、数理逻辑、统计学、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众多领域的知识,是解决从大量信息中获取有用知识、提供决策支持问题的有效途径。数据挖掘技术的智能化程度最高。就需要挖掘的内容来说,主要有:关联、分类和聚类。
3. 商务智能的应用现状
商务智能其目的就是要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实现快速有效的预测和决策。商务智能系统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以下三个基本的好处:(1)集成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多种数据类型;(2)提供从数据中发现新知识的能力;(3)提高预测和决策过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商务智能似乎能够应用在企业决策的每一个环节。目前商务智能的主要应用方面有:
客户关系管理(CRM)、市场营销管理、运作管理、欺诈甄别、战略决策支持。
三、商务智能的局限性
现行商务智能中的智能显然还只是利用了人们目前对智能研究的少部分成果。从智能的角度来看,目前以数据挖掘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商务智能,其行为是被动的,不能自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不能自动地发掘未知的知识。这种智能系统是永远也不会“自动成长”的智能系统,是一种“被动型商务智能”。目前仍然局限于定量数据分析,对于文本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非常有限。但实际上有8 0%的信息是储存在文本里,机器推理、学习、联想与理解的智能利用还非常有限。
现行商务智能不能满足新环境的需求,一方面由于信息共享障碍,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或者系统使用者只把目光盯住自己的业务。因此,现行的面向自组织的商务智能也是一种“自私型商务智能”。数据挖掘局限于企业(或部门)内部应用,没有放眼于所有利益相关者。这对于现在供应链管理不匹配。信息共享是实现协同的必要机制。如何在面向全局来进行数据挖掘的基础上,确保信息的有效访问和企业的安全,这是新环境下数据挖掘需要关注的问题。现在的商务智能应用领域还非常狭窄,在电子商务背景里,完全可以扩展到企业运作的每个环节,以提高预测和决策的时效性与有效性。
四、总结与展望
无论是从商务智能的支撑技术上,还是从商务智能的应用研究上来看,商务智能的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大力发展的空间;融合智能主体,Agent所具有的自主、自适应等特征,必然能为主动数据获取、主动分析、自动成长的商务智能带来新思路;融合移动技术与Web Services技术,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穿过企业人为的隔墙,Web Services是实现可信任合作共享的技术基础;加强智能基础领域研究,将大量隐含在文本甚至图形之间的信息挖掘出来,以实现高智能的商务决策;面向自组织内外,面向协同.商务的全球化既加强了竞争,也强化了合作;扩大应用领域。
摘要:商务智能是企业需要拥有的一种能力,也是企业的一套营运决策解决方案。现行的商务智能是面向企业组织自身、被动的智能,融合协同、主动的智能模式是发展现有商务智能的方向。
关键词:商务智能,协同商务,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王兆峰:基于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的战略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69~270
[2]姜方桃: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J].集团经济研究.2006,07X:272~273
研究局限 篇11
摘要: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关系到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近几年,由于学生找工作而不能安心完成毕业论文问题、论文的低劣问题、抄袭问题不仅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而且也引起社会的热议。虽然从教育主管理部门到高校都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单纯依靠加强管理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高等学校;毕业论文;管理;质量
毕业论文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综合反映了一个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也综合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所以,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层次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标志,是本科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获得学士学位的重要考核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科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因而,毕业论文不仅是本科学生必须完成的教学环节,而且必须完成一定的训练任务,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一、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制度失效”的原因
1扩招和就业制约了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有效性。扩招前,因高级专门人才供不应求,学生学业与就业的矛盾还不十分突出;但经过20世纪90年代末实施的高等教育扩招后,就业矛盾加剧了。就业难使得对教与学的质量要求即学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让位于学生的就业,就业过程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时间上的占用,成了影响毕业论文质量最直接的外部因素。与此同时,扩招导致学生的入学标准降低,新教师补充过快,教学条件被“稀释”,教学管理幅度增加等因素,引起的教学质量的下降,产生了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内部因素。在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毕业论文质量下降成了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这一要求对稳定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影响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下滑的因素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通过单纯的加强管理和控制也造成了质量监控过程的“形式化”趋势,从而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
2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对毕业论文质量引起较多讨论的是教师指导资格问题、指导人数问题、选题问题等,其根源在于教师数量、质量以及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多少。所以师资队伍建设是毕业论文质量最根本的因素。从学校开展的教学检查结果中,反映出毕业论文质量与师资队伍水平基本呈正相关,这在新建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中可以得到明显的反映。而当我们把毕业论文质量归因于学生把主要精力用于找工作上时,往往避开了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即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教学任务重、科研能力不强等。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当下的高等教育,部分存在着课程结构与现实脱节、授课内容空洞化、教育方式模式化等问题,“批量生产”的多为闭塞型人才,无法快速投身于工作一线。课程过于强调学科内容而忽略了内容的基础,即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课程与现行课程体系或与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不太相关,甚至没有关系这一趋势。直至毕业,多数学生才明白他们的学位,与其说与他们有目的地追求知识相关,还不如说与他们成功地获取了学分更加相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陈旧所导致的知识的陈旧和方法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文献检索和科研基础训练方面的课程没有开设,或者即使开设也常常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培养而陷于知识传授,学生缺乏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当面临需要多种能力的毕业论文这种综合实践形式检验时,学生的能力只能捉襟见肘。
4科研训练缺失。尽管教育部一再要求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自选课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但受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水平、科研课题数量、实验条件、管理手段以及学籍管理制度的限制,只有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受益,还无法系统地纳入学校培养方案之中,更没有落实到课程教学中。结果,毕业论文(设计)成了一个孤立的教学过程。
5时间安排缺乏灵活性。一般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一般在八周以上的集中时间完成。而第八学期学生因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上焦虑,使学生不能集中时间、精力进行毕业论文,而是全身心投入“找工作”。造成在学校规定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内,指导教师找不到学生,不能按计划进行指导;学生为了到期完成任务,不得不“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
二、提高毕业论文的做法及成效——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针对以上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我校从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室开放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和质量监控等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毕业论文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为例进行讨论。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近五年来,生科院共引进和培养博士17人,晋升教授7人、副教授9人。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导水平问题,二是缓解了因符合条件的指导教师数量不够导致的指导学生过多的问题。
2加强实验室开放,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充分利用生命科学学院的基础生物实验室和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资源,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验项目,供参加实验室开放的学生选择。学生还可以自主确定实验题目,确定实验方法,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开展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开放不仅调动了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此外,随着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逐步增多,生命科学学院鼓励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尤其对一些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作重点培养。近年来,利用组织培养实验室、水生生物实验室、细胞与遗传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等实验室,结合一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横向联合项目,如薛建平教授的“半夏脱毒培养及人工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束良佐教授的“局部根系水分胁迫下氮形态与供应部位对植物干旱胁迫反应的调节”、傅兆麟教授的“小麦超高产基因型株型结构的研究”、邓道贵教授的“塌陷区(南湖)湿地的渔业养殖与生态保护研究”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这些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小麦超高产基因型株型结构的研究”获安徽省2006年度科学技术三等奖,“半夏人工种子中试”获得了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资助。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参加实验室开放和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效果显著。例如,近五年,生科院本科毕业论文获得优秀的学生全都参加了实验室开放或教师的科研课题;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57篇。
3灵活管理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强化质量意识。兼顾学生参加实验室开放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的实践,指导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这些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在实验过程的各阶段加强指导。一方面,可以把原来集中做毕业论文的时间分散开,贯穿参加实验室开放和教师科研课题的过程中。学生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任务灵活掌握;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以前集中开展学生做毕业论文时仪器设备不足的矛盾,进而充分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在灵活安排毕业论文指导时间的同时,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论文答辩工作,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参加论文答辩,接受专家的提问,防止学生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研究局限 篇12
(一) 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
会计信息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 比较突出的表现为, 在会计制度规定的范围内, 由于选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信息在反映同一经济事项时, 显现出不同结果的特征。例如:对存货的计价,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企业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存货的计价, 都会导致收益产生差异。又如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可以选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 以及各种加速折旧法等, 不同的选择也同样会对损益产生差异。其中选择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人为的因素更明显。可见, 产生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 是由于对同一经济业务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会计处理所造成的结果不同, 而这些方面都具有理论依据并且是会计准则所允许的。
(二) 会计信息的失真
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严重影响到会计的准确度, 会计信息失真, 主要是指会计数据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 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差错和会计信息虚假。前者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守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 由于主观判断偏差, 计算失误, 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 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意之间的出入, 其特点是当事人本意上无刻意造假的主观愿望;后者则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出于种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设想, 或虚构盈利, 或隐瞒亏损, 或规避股东应分红利, 或设法偷逃国家税收等等, 其特点是当事人有意识并人为地捏造会计事实, 篡改会计数据, 制造欺诈行为。比如, 会计凭证造假。为了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谋求非法利益, 会设法造假制假。一是行为主体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伪造和变造原始凭证, 如将私人用品“变更”为办公用品, 将消费性支出“调整”为与专项资金用途相符的支出;二是凭空编制记账凭证, 混淆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内容和数额张冠李戴, 涂改记账凭证, 使其失去真实性等。还有就是财务会计报告伪装。财务会计报告, 是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在现实生活中, 基于假会计凭证、假会计账簿生成的虚假会计信息最终结果都体现在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当中。同时, 还有采取任意调节收入、成本、收益、投资和负债等手段, 以不同依据编制多套财务会计报告, 来应对不同对象之需, 达到偷逃税款、骗取荣誉、欺骗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等目的。
(三) 会计信息相关性“悖论”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 是否具有价值, 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 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具备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应该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但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很多, 大家的信息需求不可能统一;即便是投资者这一类使用者, 不同的投资者的需求也不相同。因此提供一种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的会计信息显然不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要求。因此,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生产的会计信息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信息使用者都相关。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债权人更加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 员工更加关注企业的利润分配和现金流的情况。税务部门关注的是与纳税相关的会计信息。权益投资人又可分为已有的投资人和潜在的投资者, 已有投资者更加关注企业的当前状况, 而潜在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未来发展。管理当局关注企业所有有关的信息, 不仅仅是公开披露的信息。但是, 按照现有的会计规范和会计准则生产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根据“受托责任”, 为满足权益投资人的要求而产生的, 因此对其他使用者来说, 就很难达到完全的信息相关。
二、加强会计信息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 科学识别会计信息融合的框架
根据决策目标, 确立融合问题的识别框架。识别框架是该融合问题可能答案的有限集, 而且假设已知这些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识别框架用字母Θ来表示[2]。
(二) 逐步建立会计信息融合系统
通过建立会计信息融合系统可以使决策者借助此平台较方便地实现会计信息融合的基本功能。会计信息融合系统的实现可以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的设计理念, 建成一个智能化的会计信息融合系统。会计信息融合系统建成以后, 还能以该系统为基础, 通过模拟, 实证检验以上会计信息融合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三) 科学处理会计信息融合的信息源
X B R L财务报告目前已广泛用于会计信息的披露。近年来, 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出台了各自的分类标准, 而且财政部也出台了全国性的分类标准。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提供X B R L格式的财务报告, 其他类型的公司也将陆续提供X B R L财务报告。所以, X B R L财务报告可作为一类信息源。另外, 其他公开披露的信息, 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是另外可以使用的信息源。企业公告、政府通告等也可以是信息源。即使是一些媒体报道有时也是有价值的信息源。除此而外, 专家或者分析师的经验、知识以及客观判断等也可成为很重要的信息源。
(四) 采用统一方式进行会计信息表达
首先可以对X B R L财务报告中与融合有关的信息进行提取;然后依据一定的法则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识别框架Θ上的一个基本信度分配。对于其他定性的信息, 可以请专家或者分析师将此信息映射到框架Θ上的一个基本信度分配。对于专家或者分析师本人的经验、知识以及客观判断等, 专家本人可以将其映射到框架Θ上的一个基本信度分配。总之, 经过这样一个信息表示的过程, 假设得到了框架Θ上的n个基本信度分配m 1, m 2, …, m n。
(五) 信息合成与决策判断
得到框架Θ上的n个基本信度分配m 1, m 2, …, m n, 以后, 就可以根据m 1, m 2, …, m n的冲突情况, 采用不同的合成法则予以合成得到一个合成以后的基本信度分配m。根据合成以后的基本信度分配m就可以判断得出融合问题的最佳答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会计行业的发展, 所以需要根据当前会计信息的局限性, 提出相应的措施, 进一步促进会计信息的融合与发展, 最终能够促进会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会计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会计信息则是关系会计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就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及会计信息融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信息,局限性,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宁.浅谈财务会计信息的局限性[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1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