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机化性肺炎

2024-10-28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共4篇)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 篇1

肺炎经过有效及时的治疗大都在10~ 21d内完全消退, 但是少数病例病变广泛, 炎症不能完全吸收, 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机化性肺炎[1]。部分患者CT征象与周围型肺癌表现相似, 难以鉴别。本文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临床、随访后证实的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和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性肺癌的CT资料, 分析总结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癌的CT鉴别诊断关键, 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2例经病理、临床、随访后证实的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和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性肺癌的CT资料和临床资料。22例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男12例, 女10例, 年龄18~87岁,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16例, 其中痰中带血3例, 胸痛5例, 低热4例, 2例无症状在体检时发现。29例周围性肺癌:男21例, 女8例, 年龄33~82岁。临床表现咳嗽、咯痰22例, 其中痰中带血11例, 胸痛10例, 低热2例, 3例无症状在体检时发现。

1.2 方法

应用美国GE公司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顶, 层厚8~10mm, 层距8~10mm。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病人薄层扫描18例 (层厚3~5mm, 层距3~5mm) 。周围型肺癌病人薄层扫描27例。

2结果

2.1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的CT扫描结果

病灶位于肺野周边部、胸膜下区20例;病变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13例;临近胸膜广泛均匀增厚17例;3例呈三角形, 4例呈菱形, 3例为类圆形, 12例呈不规则形;19例病灶与周边肺野分界清楚;病变边缘呈锯齿状或有粗长毛刺6例;血管纠集征7例;有胸膜凹陷征11例;有卫星灶9例;空气支气管征7例;21例抗炎治疗后病灶吸收缩小, 1例无变化。

2.2 周围性肺癌的CT扫描结果

病灶位于肺野周边部、胸膜下区;有分叶征及边缘细短毛刺26例, 血管集束征20例, 空洞2例, 胸膜凹陷征19例, 空气支气管征13例。其他表现为肺门或纵隔内淋巴结增大者有16例, 合并胸腔积液的有9例, 脑内有转移瘤的有4例, 有远处骨骼转移者为2例。

3讨论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周围性肺癌的CT表现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病灶边缘大多模糊;周围性肺癌病灶大多边缘清楚, 如果继发感染、肺不张、癌性浸润后则边缘不清楚。 (2) 部分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且表现为管壁柔顺, 周围性肺癌时“支气管充气征”表现为管壁僵硬。 (3) 机化性肺炎病灶边缘呈不规则、锯齿样、向心性弓形凹陷, 且相邻边缘交界处呈尖角状突起或长毛刺状, 其为病灶和周围纤维组织增生, 瘢痕收缩所致[2], 周围性肺癌表现为分叶状, 少有锯齿样改变。这个鉴别点很有诊断意义。 (4) 由于机化性肺炎常伴有肺实质的收缩, 一叶或一段可有同主轴相一致的主气管分支的聚拢是区别于周围性肺癌的重要特征[3]。其病灶周围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征”, 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僵直、边缘模糊、收缩聚拢进入病灶内, 而周围性肺癌引起的支气管血管束异常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呈串珠状增粗, 至病灶边缘出现截断现象[4]。 (5) 机化性肺炎病灶邻近胸膜是引起广泛胸膜增厚的主要原因, 有助于诊断[5]。

此外, 可在抗炎治疗的基础上短期内复查, 机化性肺炎病灶会有不同程度减小, 而周围性肺癌则会有较为明显增大。

由此可见, 根据肺内病灶的CT特点, 可以明显提高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癌的诊断正确率, 但不典型机化性肺炎与周围性肺癌难以鉴别, 需结合病理进一步检查, 以做出明确诊断。

摘要:目的:对照分析局限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性肺癌的CT影像特征, 探讨其鉴别诊断关键, 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搜集22例经病理、临床、随访后证实的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和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性肺癌的CT资料, 分析总结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癌的CT鉴别诊断关键。结果:22例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病灶位于肺野周边部、胸膜下区20例;病变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13例;临近胸膜广泛均匀增厚17例;3例呈三角形, 4例呈菱形, 3例为类圆形, 12例呈不规则形;19例病灶与周边肺野分界清楚;病变边缘呈锯齿状或有粗长毛刺6例;血管纠集征7例;有胸膜凹陷征11例;有卫星灶者9例;空气支气管征7例;21例抗炎治疗后病灶吸收缩小, 1例无变化。29例周围性肺癌病灶位于肺野周边部、胸膜下区;有分叶征及边缘细短毛刺26例, 血管集束征20例, 空洞2例, 胸膜凹陷征19例, 空气支气管征13例。结论:根据肺内病灶的CT特点, 可以明显提高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的诊断正确率, 但不典型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难以鉴别, 需结合病理进一步检查。

关键词:局限性机化性肺炎,周围性肺癌,CT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荣独山.X线诊断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85.

[2]刘庆伟, 崔允峰, 郭卫华, 等.局限性机化性肺炎的高分辨率CT表现 (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35 (8) :630-632.

[3]郭佑民, 陈起航, 王玮.呼吸系统影像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264.

[4]钟万.机化性肺炎CT诊断与鉴别诊断 (J) .临床医学杂志, 2011, 31 (1) :120.

[5]潘纪戌.胸部CT鉴别诊断学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102.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影像分析 篇2

资料与方法

2005-2012年收治COP患者17例, 年龄40~65岁, 多数患者为亚急性发病, 5例慢性发病, 患者多表现为干咳、发热和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11例表现体重减轻, 5例表现盗汗, 1例表现胸痛, 1例无临床表现, 是体检时发现, 实验室检查13例表现WBC增高, 16例表现血沉加快。肺功能表现为不同程度限制性勇气功能障碍, 弥散功能受损。

方法:17例均行CT平扫检查, 15例行HRCT检查。1例行增强CT检查。

结果

影像表现:将CT表现征像分为实变影、磨玻璃样片影、结节影、各类线带状影。本组病例中单发病变1例, 表现为单纯结节影;单纯实变影4例;其余12例均表现混合影像, 实变片影、磨玻璃样片影、线带影5例, 实变片影、结节影混合存在5例, 磨玻璃样片影、结节影、线带影混合存在2例。

影像分布:该组患者中, 1例局灶性单发结节, 位于胸膜下;其余16例均为双肺多发且混合影像。14例均出现实变片影, 4例表现为肺内单叶或多个肺叶大叶肺炎样表现, 实变片影中均可见支气管气相, 7例以分布于支气管血管束旁为主, 3例分布胸膜下为主, 出现结节影者8例, 其中大结节1例 (4.0cm) , 其余均为小结节 (<1.0cm) , 胸膜下分布为主4例, 其余均为随机分布。7例出现线带影, 主要以胸膜下及双肺下叶基底段为主。7例出现磨玻璃样片影, 呈随机分布。

伴随影像:胸腔积液1例, 7例纵隔淋巴结增大 (短径>1.0cm) , 6例 (0.5~1.0cm) 。

其他检查:1例行增强检查, 边缘轻度强化。

讨论

影像特点:①多发含支气管气相实变影及磨玻璃样片影为其主要表现, 且多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②结节影较多见, 部分较大结节影边缘可见支气管气相。③线带影较常见, 与本组病例中多数病例行HRCT检查有关, 因此怀疑此病时有必要行HRCT检查[1,2]。④胸膜反应少见, 本组病例中1例见胸腔少量积液。⑤单发局灶性病变少见, 本组病例中仅1例单发结节影, 类周边型肺癌, 行增强检查仅边缘轻度强化, 符合机化性炎症增强表现。⑥本组病例未见有空洞、钙化形成, 淋巴结增大亦较常见, 但无坏死表现, 这与结核影像表现不一致。⑦病变累及双肺且多发, 和相关文献一致[3]。

另有文献报道少见征象且本组病例中未出现者:①病变具有游走性, 本组病例中未出现, 但相关文献报道病变的游走性为本病较特征性表现。②反晕环征, 即磨玻璃片影周围有实变密度的线状影, 与其他影像同时出现时诊断更有把握。③多发肿块状影或结节状影, 类似转移性肿瘤[4]。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相应的临床-放射-病理学定义是指没有明确的致病原 (感染) 或其他临床伴随疾病 (如结缔组织病等) 情况下出现的机化性肺炎。机化性肺炎是其主要病理学特点, 可以伴或不伴细支气管管腔内肉芽组织息肉的形成。临床表现主要为干咳和不同程度呼吸困难, 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 因此为诊断带来较大困难, 临床上误诊率亦较高, 为提高本病诊断率, 应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在临床上遇到以下情况应想到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可能:①在临床上遇到持续性干咳, 呼吸困难、发热、体重减轻;②CT表现为含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为主的实变影、磨玻璃样片影, 特别是游走性斑片影。③抗生素治疗无效并除外肺结核、支原体、真菌等肺部感染。④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除此之外还应与其他相似疾病相鉴别:①慢性嗜酸性粒细胞肺炎。该病变显著病理特点是肺泡腔内和间质内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②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学大多数表现为间质性异常阴影, 常见蜂窝肺, 多数病例肺容积缩小。③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HRCT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呈网状改变, 可见肺容积缩小, 有蜂窝肺。④单纯实变影与细菌所致大叶肺炎。大叶肺炎临床多急性起病, 高热, 且抗炎治疗临床症状迅速改善, 影像消散明显。⑤单纯结节与周边型肺癌、结核球。此时应行增强及其他化验室多种检查, 多数病变可鉴别, 少数病变需行穿刺活检方能鉴别。

参考文献

[1] 陈彬, 赵峰, 何健, 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CT征象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 (6) :591.

[2] 马延贺, 李东, 于静, 等.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MDCT诊断和随访[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 (2) :204.

[3] 李惠萍, 范峰, 李秋红, 等.肺活检证实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治体会[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 (4) :263.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 篇3

1临床资料

5例中男4例, 女1例;年龄25~66岁;咳嗽、咳痰3例, 咳嗽、咯血1例, 胸痛、发热1例;被误诊肺癌4例, 结核1例。全部病例采用先常规平扫, 对可疑区加薄层扫描, 3例进行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右肺3例, 上叶后段、下叶外基底段和后基底段各1例;左叶2例, 上叶舌段和下叶后基底段各1例。病灶直径2~4cm, 平均3cm。

病灶均临近胸膜面, 表现为胸膜肥厚、粘连或不等量胸腔积液。病灶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缘平直或弓形凹陷, 病灶中心层面的上下层面呈不规则形。病灶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渗出性病灶。增强扫描病灶不同程度均匀强化。

2分析

局限性机化性肺炎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搜集我院2008 年12 月~2013 年4 月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20 例,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18例, 女2 例, 年龄42~74 岁, 平均56 岁。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咳痰8 例, 咳痰带血8 例, 咯血4 例, 发热3例, 胸痛6 例, 气短2 例, 体检发现2 例。

1.2 CT检查

3 例采用SIEMENS 16 排螺旋CT (管电压120k V, 管电流自动监测, 螺距1.15∶1, 层厚5 mm, 层距5 mm) , 17 例采用GE 64 排螺旋CT (管电压120k V, 管电流150 m A, 螺距0.984∶1, 层厚5 mm, 层距5 mm) 。自肺尖至肺底行全肺连续扫描。20 例中4 例仅做CT平扫, 16 例同时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对比剂为欧乃派克 (300) , 1.5 m L/kg体质量, 肘静脉团注, 注射流速:3.5 m L/s。

1.3 CT图像观察

平扫分别于肺窗、纵隔窗观察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征象、与胸膜的关系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增强后观察病变强化程度、强化方式等。

1.4 病理观察

手术切除标本固定于10%福尔马林缓冲液中, 石蜡包埋切片, HE染色, 镜下100 倍放大。观察手术标本大体形态及镜下表现。

2 结果

2.1 CT表现

20 例中病变位于右肺12 例, 其中上叶7 例, 中叶1 例, 下叶4 例, 位于左肺8 例, 其中上叶7 例, 下叶1 例。4 例病灶位于肺野中央部, 16 例位于周边部。以3.0 cm为界限区分结节和肿物, 8 例为结节 (图1) , 6 例为肿物 (图2) , 6 例表现为实变影 (图3) 。病变形态:7 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 13 例为不规则形。边缘:7 例见分叶, 8 例见毛刺, 7 例见尖角样改变;11 例边界清楚, 9 例边界模糊。平扫10 例密度均匀, 10 例密度不均匀;4 例见空泡征, 9 例见充气支气管征, 4 例伴空洞, 2 例伴钙化。16 例增强检查中, 5 例均匀强化, 11 例不均匀强化, 动脉期CT值上升16~48 Hu, 静脉期CT值上升28~44 Hu, 其中9 例内部出现未强化的坏死区。16 例与邻近胸膜有关系。4 例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0 例影像诊断中10 例诊断正确, 8 例误诊为肺癌, 2 例误诊为结核。

2.2 病理结果

20 例手术标本肉眼所见病灶呈灰褐色或灰白色, 质地中等, 局部肺组织实变, 光镜所见肺组织中肉芽组织增生, 其内有炎细胞浸润, 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及纤维母细胞增生, 形成洋葱皮样结构充满肺泡腔, 10 例伴有脓肿形成。病理诊断5 例为机化性肺炎, 3 例为机化性肺炎伴肺泡上皮轻度增生, 10 例为机化性肺炎伴脓肿形成, 1 例为肺组织梗死性病变伴周边机化性肺炎, 1 例为慢性炎症伴机化性肺炎。

2.3 CT诊断与病理对照

CT图像上病变呈现结节、肿块或片状阴影, 与病理学上大量间质纤维组织及纤维母细胞增生, 形成肉芽组织充满肺泡腔内相对应, 而CT病变呈尖角样改变, 或周边出现毛刺影, 则与病理上间质纤维化, 瘢痕收缩相对应, 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区在组织病理学中主要为炎性肉芽肿及较多炎细胞浸润部分, 而病灶中央出现的无强化区为脓肿形成区域。

A、B:右肺上叶结节影, 密度均匀, 边缘可见毛刺, 邻近胸膜牵拉增厚, 胸膜下脂肪间隙清晰。C:HE染色可见肺组织内大片坏死, 周围可见纤维组织及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有的肺泡腔内可见纤维母细胞增生。另可见较多畸形厚壁血管

A、B:右肺上叶肿块影,形态不规则,边缘可见分叶,其内见空泡征,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局灶状无强化区。C:HE 染色可见肺泡壁增宽,纤维组织增生,局部纤维母细胞增生,其间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

A、B:右肺下叶浸润实变影, 周围见磨玻璃渗出影, 其内见充气支气管征, 增强后病灶内部可见低密度无强化区, 形态较规则。C:HE染色可见肺泡上皮排列整齐, 间质中有纤维母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 有脓肿形成

3 讨论

机化性肺炎 (organizing pneumonia, OP) 常是肺组织损伤后的一种非特异性的病理反应[1], 其病理特点主要是炎性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增生, 形成肉芽组织填充于肺泡腔内。该病不属于独立性、呼吸系统疾病, 可以为特发性、病因不明, 也可有很多病因, 如炎症感染、药物反应、肺梗死、胸膜病变、放疗后、结缔组织病及器官移植等[2,3], 前者称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COP) , 后者称为继发性机化性肺炎 (SOP) [4]。该病过去曾被称为特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organizing pneumonia, BOOP) , 由于后来的研究发现其主要的病变过程是存在于肺泡腔内的机化性肺炎, 而细支气管闭塞性炎症是比较轻微的, 并不是主要病变, 故这一术语已经被弃用[5]。

3.1 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为发热, 咳嗽咳痰, 痰中带血, 胸背痛等呼吸系统症状, 严重者伴有胸闷气短, 呼吸困难, 极少数患者出现盗汗及关节痛等症状;亦可以无临床症状而由常规体检发现。该病一般好发于中老年人, 年龄多在50~60 岁之间, 男女无明显差异, 儿童发病罕见。本组发病年龄与文献报道相符[6], 但本组男性多于女性。方芳等[7]认为老年人全身疾病比较多, 体质弱, 抗病力差, 易患肺炎且易机化。因此, 对老年体弱患者感染后长期不消散的阴影应考虑机化性肺炎的可能。

病理上肉眼病变组织切面呈灰白或灰褐色, 质地中等, 光镜下可见肺泡腔内肉芽组织增生, 肺泡结构无明显破坏, 肺泡上皮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增生, 但无异型性, 肉芽组织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 纤维母细胞增生形成洋葱皮样结构充满肺泡腔, 伴或不伴有脓肿。

3.2 影像学表现

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多样, CORDIER[5]将机化性肺炎分成三种类型:1典型OP, 表现为肺泡内多发阴影, 多为两侧分布, 胸膜下居多, 病变大小可以为几厘米或占据整个肺叶, 在实变影中可见到充气支气管征, 病变可成磨玻璃密度, 或实变密度;2孤立致密阴影, 此种类型特征性不强, 临床上常被怀疑为肺癌而行病灶切除手术, 常发生于肺上叶, 可能会伴有空洞。这种类型的患者可以没有临床症状而由体检胸片发现, 有些患者可以追溯到肺炎病史;3渗出性OP, 影像上常呈间质性炎症和肺纤维化, 病变可呈不规则多边形, 位于小叶周边部。

本文所涉及的病例均为第二种类型, 即局灶孤立性病变。

3.3 FOP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

本文根据病变形态结构,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8,9], 将FOP分为结节型、肿块型及浸润实变型 (结节型与肿块型以3.0 cm为界) 。

3.3.1结节型 (8/20)

病变大小在3.0 cm以内, 多呈圆形或类圆形, 边缘可清晰, 也可模糊, 周边可见毛刺及索条影, 或呈尖角样改变, 周围肺组织结构扭曲, 支气管血管束可增粗, 其病理基础为病变周围渗出物及间质纤维化的改变, 结缔组织增生反应及瘢痕收缩。

3.3.2肿块型 (6/20)

当局灶性机化性肺炎范围较大 (大于3.0 cm) , 病变可呈肿块样改变, 形态不规则, 边缘可呈尖角样改变, 可见分叶, 此时与周围型肺癌常常难以鉴别, 病变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征及空泡征, CT扫描对此显示佳。周围肺组织内可见磨玻璃密度渗出影。其病理基础为病变周围炎症吸收, 纤维组织形成及纤维母细胞增生, 伴有肉芽组织增生, 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此时纤维化更加明显。

3.3.3浸润实变型 (6/20)

为本病的常见征象之一, 病灶累及整个肺叶、肺段或亚段, 好发于胸膜下区, 与炎症好发部位相同, 部分病变形态上与大叶肺炎相近, 表现为片状实变阴影, 边界多模糊, 周围斑片状及磨玻璃密度渗出影, 且较肿块型FOP范围更广泛, 并可见充气支气管征。有作者认为, 形成这种表现的病理基础为大叶性肺炎的慢性转归[9]。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 发现部分FOP病变周围可见支气管通过, 管壁清晰, 无包绕破坏, 而病变内部的支气管也可存在慢性炎症改变, 部分支气管略扩张,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其因病变破坏了支气管壁的弹力组织, 在CT扫描中表现为空泡征及含气支气管征, 但支气管管壁清晰柔顺, 无截断。部分FOP病变内可以出现空洞, 为液化坏死物排出后所致, 本组病例中此种征象较少见, 且空洞较小, 内壁光滑, 无壁结节形成。

增强扫描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可以均匀强化, 亦可不均匀强化。强化区域常位于病灶外周部位, 在病理上对应炎性肉芽肿及较多炎细胞浸润部分。而病灶中央出现灶状、片状无强化区, 形态较规则, 在病理上对应为脓肿形成区域, 这也反应了炎性坏死的特点。本组中病灶内出现无强化区征象占45.0% (9/20) , 其中1 例于CT发现病变中出现无强化区, 但病理上未见脓肿, 与病理科沟通后, 考虑与病变取材部位有关。

本组病例FOP病灶大多数位于肺野周边部, 占80.0% (16/20) , 且由于其均为孤立致密阴影, 可采用创伤性较小的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3.4 病变与胸膜的关系

从本组资料来看, 80.0% (16/20) 的病灶与胸膜有关系, 其中62.5% (10/16) 与胸膜广基底相连, 邻近胸膜增厚, 这是由于炎症使邻近胸膜受累, 胸膜炎性反应, 纤维素渗出及纤维化, 以致胸膜增厚, 其与肺癌的鉴别点在于前者胸膜下脂肪间隙清晰, 后者则胸膜下脂肪间隙消失, 有时还可见胸壁受侵。37.5% (6/16) 病灶周围见毛刺影与邻近胸膜牵拉, 致胸膜凹陷, 此时与周围型肺癌难以区分。

3.5 鉴别诊断

FOP易被误诊为周围型肺癌或肺结核, 本组误诊率分别为40.0% (8/20) 和10.0% (2/20) , 故其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3.5.1周围型肺癌

表现为深分叶、短毛刺, 病变内亦可见含气支气管征, 但表现为管壁僵硬、截断, 增强扫描不规则强化, 累及胸膜时可见胸膜下脂肪间隙消失, 常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

3.5.2肺结核

好发于上叶及下叶背段, 边缘清楚, 密度较高, 病灶内部可见小钙化灶或小空洞影, 周围见“卫星灶”, 增强扫描常呈周边强化, 有时见纵隔、肺门淋巴结钙化或胸膜钙化。

3.5.3炎性假瘤

两者概念有些不同, 炎性假瘤在大体标本上呈现肿瘤样外观, 组织病理学观察大多肺泡结构消失, 而机化性肺炎是指炎性区域的增生被纤维结缔组织所取代, 在大体标本上为不规则的实变区, 组织病理学观察肺泡结构存在, 而两者在影像表现则无特异性差别。

综上所述,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多样, 可表现为结节影、肿块影或片状实变影, 增强后病灶外周明显强化、内部出现灶状及斑片状无强化区为FOP的主要特征之一, 认识FOP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可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相关性。方法 对2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将病变的CT表现与相应的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 20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中CT表现结节型8例, 肿块型6例, 浸润实变型6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7例, 不规则形13例。边缘分叶7例, 毛刺8例, 尖角样改变7例。平扫密度均匀10例, 密度不均匀10例。4例见空泡征, 9例见充气支气管征, 4例伴空洞, 2例伴钙化。16例增强检查中, 5例均匀强化, 11例不均匀强化, 其中9例内部可见无强化的坏死灶。16例与邻近胸膜有关系。与病理对照分析:明显强化区主要为炎性肉芽肿及较多炎细胞浸润部分, 而病灶中央出现的无强化区为脓肿形成区域。结论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表现多样, 但有一定的特征性, 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病理特点, 正确诊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关键词: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体层摄影术,病理

参考文献

[1]UJITA M, RENZONA EA, VEERARAGHAVAN S, et al.Organizing pneumonia:peri-lobular Pattern AT Thin-Section CT1[J].Radiology, 2004, 232:757-761.

[2]MELLONI G, CREMONA C, BANDIERA A, et al.Localized organizing pneumonia:report of 21 cases[J].Ann Thorac Surg, 2007, 83:1946-1951.

[3]赵峰, 章士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病理及临床影像学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 28 (8) :1173-1176.[3]ZHAO F, ZHANG SZ.The Pathology and clinical radiology appearances of 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J].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 2009, 28 (8) :1173-1176.Chinese

[4]DRAKOPANAGIOTAKIS F, POLYCHRONOPOULOS V, JUDSON MA.Organizing pneumonia[J].Am J Med Sci, 2008, 335:34.

[5]CORDIER JF.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J].Eur Respir J, 2006, 28:422-446.

[6]CORDIER JF.Organising pneumonia[J].Thorax, 2000, 55:318-328.

[7]方芳, 林凤如, 李惠章.老年尸检机化性肺炎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 33:113-116.[7]FANG F, LIN FR, LI HZ.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organizing pneumonia in elderly autopsies[J].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2004, 33:113-116.Chinese

[8]王大伟, 甘新莲.机化性肺炎的MSCT征象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9) :1361-1363.[8]WANG DW, GAN XL.MSCT signs of organizing pneumonia analysis[J].Journal of Clinical Pulmonary Medicine, 2011, 16 (9) :1361-1363.Chinese

上一篇:中国传统医药下一篇:湿陷性黄土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