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2024-09-13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精选12篇)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篇1

一前言

当前中国人的读书水平普遍较低。1999 年, 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0.4%, 2005 年跌至48.7%。2012年, 我国18~70 周岁的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 本。尽管中国年出版图书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但当下的中国人却很少读书。据新华网报道, 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 80%以上是教材。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表明, 教材、考试辅导类书籍占了购书量很大比重。可见, 中国人的阅读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大多数读书之人是在校学生, 阅读之目的是应付考试。这种功利性阅读产生了严重后果, 那就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缺乏理性思维。当今中国, 国民基本素质较20 多年前有所下滑。很多方面的教训, 都可以从国民素质, 包括领导素质上找到原因。

朱熹说, 读书“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周易》亦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论述。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呢?《周易》的回答是:“君子以懿文德, 以多识前贤往行, 以畜其德。君子学以聚之, 问以辨之, 宽以居之, 仁以行之。”由此可见, 人的修养与素质的形成、提高, 归根到底要靠学习。欧阳修讲过, 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这些都说明读书是关系到个人安身立命、民族兴亡之根本。事实亦如此, 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是以色列, 虽然以色列人口仅700 万, 但却是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正是这样一个全民学习的读书氛围, 使得这个人口稀少、建国时间很短的国家产生了8 位诺贝尔奖得主。

子曰:“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这说明了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和民族能否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足够的资源与生存空间, 能否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贡献, 最终都要归结于公民的个体素质。因此, 重塑中国人的学习精神, 培养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是国家可持续发展之根本所在。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阅读的历史。人不读书是没有前途的, 同样,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必然走向衰亡。当今世界, 几乎无一国家不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效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 统筹规划, 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部在2013 年印发的《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指出, 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规划”提出, 加强乡镇、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和服务网点建设, 以促进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可见, 通过基层文化建设, 提倡全民读书是实现全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提出通过社区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来提高全民阅读水平, 分析了目前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二社区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 我国图书馆大致可分为两类, 即公共图书馆和专门图书馆。专门图书馆主要是针对某一行业领域的特殊群体, 如大学里的图书馆主要针对本校学生和教师, 馆藏资料主要是和学校学科设置相关的专业书籍、期刊及电子资源。公共图书馆原则上按照行政区域划分, 数量少, 且分布不均衡, 服务范围也不是太清晰, 难以满足其服务区间内全体读者的阅读需求。

为了弥补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的不足, 社区图书馆应运而生。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根据社区居民人口数量与分布状态设置, 主要为本社区居民提供图书阅读、信息查询等服务。显然, 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是提高广大居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作为居民家门口的图书文化设施, 社区图书馆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社区图书馆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使用图书馆。因此, 社区图书馆是广大居民进行文化交流、文化创作的重要平台。推进基层社区图书馆发展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居民素质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看, 社区图书馆符合国家总体战略规划,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总体上发展水平不高, 地区差异很大, 有些社区图书馆往往成了摆设。社区图书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体制是省、市两级并存, 省图书馆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是省文化厅, 市图书馆是市文化局。而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还未被划入公共图书馆体系, 但它的日常工作由街道 (社区) 办事处负责。各级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机构, 经费来源完全依赖于各级财政拨款。目前, 政府财政对县级以下的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无任何资金支持, 许多社区根本没有图书馆, 即使有也大多是名存实亡, 要么是大门紧锁, 要么干脆把写有阅览室的地方变成了棋牌室。社区图书馆经费不足, 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建设资料齐全、信息丰富的资源共享体系, 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一些社区图书馆得不到政府的经费支持, 一些政府决策者责任心不强, 热衷于经济指标, 而对基层文化建设缺乏正确认识, 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很少, 严重阻碍了社区图书馆的发展。

2.专业人员素质不高

很多社区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是一些退休或赋闲的非专业人员, 他们的工作仅仅是看管图书馆的资料、搞搞卫生、履行借书还书手续, 对于图书资源和信息组织、共享与利用等非常陌生。对于他们来说, 使图书馆真正公共化的确有很大的难度。

3.体制制约

现有的管理体制是阻碍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复杂的隶属关系导致社区图书馆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

三建设社区图书馆的对策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社区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不能依赖于市场运作。社区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与财政支持, 没有政府的经费投入, 发展社区图书馆会是空谈。从政府层面上来说, 要通过社区图书馆的硬软件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把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基础设施投入、管理体制改革、图书资源组织、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制度与资金保障。同时, 国家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建设, 通过税费优惠政策, 鼓励民间资本在国家文化设施建设领域的投入,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营造全民资源共享、共建的局面。

2.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在各领域的投入常常令全球瞩目。故资金问题早已不是限制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因素。但从体制、人的观念等方面考察可以发现, 保守的观念、错误的认识是目前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水平提高与深入发展的瓶颈。因此, 转变和提高政府、图书馆管理者及全社会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认识水平, 是解决资源共享问题的关键。首先, 社区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全面解放思想, 深刻了解当今社会信息资源的传播与扩散途径及技术手段, 了解信息的载体不再只是传统的书籍与纸质资料, 信息复制手段也较传统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 图书馆管理者应自觉适应这些变化, 把本部门、本系统的信息资源纳入国家全局信息资源体系中。其次, 在组织机构建设上, 应适应当代信息技术的传播特点, 改革传统的组织构架, 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和图书馆工作规范。最后, 在资源获取上, 社区图书馆应依据各自的馆藏结构和馆藏重点, 采取“协调采购, 规范加工, 联合上网, 资源共享”的模式, 以实现全国范围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文献与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有一个领导机构统一协调。以往的实践证明, 若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强有力的协调, 即使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中也很难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

在知识产权方面, 要协调发展, 互利共赢。首先, 要充分挖掘非知识产权保护的文献资源, 并实现共享。这类文献资源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类是本身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文献资源, 如法律法规、国家机关发布的有关文件等;二是已经过了保护期限的文献资源, 这是一个巨大的文献资源库;三是权利人放弃其知识产权权益的文献资料。其次, 通过授权许可获取文献资料, 将受产权保护的文献资源纳入共享系统。图书馆应将受版权保护的图书、文献、信息及艺术作品等纳入资源共享平台, 管理者应通过谈判、协商获得权利人的许可,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文献资源的全社会共享。

3.社区图书馆建设应纳入城乡规划

我国的城乡规划相关规范中, 对学校、幼儿园、垃圾站、变电所甚至公共厕所的密度都有明确规定, 唯独没有社区图书馆的规划规定。住宅小区的公共活动室叫作会所, 似乎有点公共活动场所的味道。但绝大多数社区会所建成后都变成了的物业管理办公室或被用于商业用途。因此, 国家在制定宏观战略时, 应将社会文化发展纳入总体规划, 要把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建设列为文化发展中的优先政策, 明确规定社区图书馆的密度与用途。建成后的社区图书馆应移交政府相关部门直接管理, 严禁建设或管理部门侵占社区图书馆并挪作他用。

4.培养社区文化的生存土壤, 以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为平台, 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可以通过社区基层组织对社区的自然环境、人口结构、文化发展及历史沿革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组织居民进行相关文献查找、信息传播等活动, 提高广大居民的学习热情。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还可以通过工作技能、生活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丰富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居民对社区发展和建设的参与意识。这样, 通过长期的文化熏陶和培育, 支撑我们精神的精髓——文化才能逐渐回归。

5.为基层民众提供互动性服务

现代都市生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 高矗的钢筋水泥楼房阻隔了居民间的精神往来。由于缺少沟通的桥梁, 人与人之间陌生、无视和冷漠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 人类心灵深处因片面追求物质发展而压抑了的真情依然不停地涌动和流露, 仍在不自觉中企盼着同类的相互关爱、交流与沟通。社区图书馆应为现代社区居民提供互动、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彼此的交流与沟通, 及时对需求做出反应, 提供服务。社区图书馆应通过丰富的藏书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 激发社区居民对各种文化的兴趣。对于图书馆而言, 互动性服务就是通过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沟通, 在图书文化服务中与社区居民建立起互动关系。图书馆在社区中还散发着一种特殊的亲和力量, 它能诱导人们崇尚知识, 从而拓宽视野、开阔境界、唤醒良知、净化灵魂, 医治现代社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给人们留下的诸多负面精神创伤。读者之间的体悟、感受, 更容易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理解和宽容, 增进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6.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满足人的需求, 实现人的价值, 追求人的发展, 体现人文关怀是图书馆学的人文理念。社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的人文关怀,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还可以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长期持续的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为他们就业和生活的改善创造条件。

7.改善和提高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的技术水平

当代信息传播途径已较传统路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标准化的软件系统和文献格式是实现网络环境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许多图书馆采用的软件平台、标准不一, 有汉化的进口软件, 有国内开发的软件, 还有的采用本单位自行开发的软件, 等等。这些软件或未采用国家标准CNMARC机读目录格式建立书目数据库, 有些不支持TCP/IP协议及239.50 等标准接口, 这给文献资源、信息的联机检索与传递带来了极大不便, 制约了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 也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尽快制定相关标准, 提高图书馆的技术水平。

四结束语

全民学习, 已成为当今中国亟待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社区图书馆建设, 为广大基层公民提供人文关怀, 推动全民读书, 是提高公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然而, 资金不足、专业人员缺乏以及体制问题制约着社区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社区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不可能依赖于市场运作。推动社区图书馆建设, 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 唯有加大财政投入、统筹规划, 才能实现全国图书资源共享、提高社区图书馆 (文化室) 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 才能建设完备的社区图书馆体系, 引导和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夏睿.社区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调查报告——由马鞍山市社区图书馆建设引发的思考[D].安徽大学, 2013

[2]王玉芹、王鸑飞.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10)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篇2

高校图书馆构建阅读文化研究

该文通过对阅读和阅读文化的认识,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令人忧虑的阅读现状及造成这一状况的`四种原因.即视觉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就业压力的增大;重科技轻人文的一贯风气;追求物欲和享乐的社会价值取向.从而提出高校图书馆构建阅读文化的五种策略与方法,即指导阅读古代经典;开设阅读学课程或讲座:建立必读书制度;充分利用图书馆空间;成立阅读者协会,开办阅读者沙龙.

作 者:王真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河南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年,卷(期):29(5)分类号:G258.6关键词:阅读学 阅读文化 图书馆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篇3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全民阅读    有效研究

随着新时期对大学生素质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对现有图书馆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实现工作重点由单纯注重知识阅读转变为注重大学生能力成长和大学生知识学习并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特点,我们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强调让大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将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已经把“科学探究”列入管理工作重要目标,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样的要求有别于传统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修正。因为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由于过于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视对学生展开能力培养,导致大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图书馆管理工作忽视学生主体阅读地位,对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发挥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阻碍大学生学习和阅读推广。这种以接受为主的学生管理方式,确实存在很大局限,必须进行有效改革和创新。

高校图书馆改革强调对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的关系进行科学探究,让大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科学探究阅读能力。科学探究作为一项新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总目标很明确,就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以及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推广全民阅读,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关心社会与关心生活的意识,这些正是传统高校图书馆工作做不到的内容。我作为一名大学图书馆管理者,在长期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深刻感受到传统管理理念和模式的不足,结合新时期大学图书馆管理特点有步骤地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实施探究式管理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大学图书馆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实施探究式管理的有效理解

探究式管理建立在大学图书馆推进阅读推广改革的基础上,强调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指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有效引导和组织实现大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互动。所以,探究式管理中我们需要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我们创设的阅读情境中阅读和思考,并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有效引导,促使大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独立地进行阅读、调查研究、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由此可见,探究式管理的本质是培养大学生解决阅读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探究式阅读能力培养不仅重视阅读探究结果,更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果比过程更重要。探究式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掌握有效研究方法,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在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阅读能力的同时感受到阅读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揭示客观世界中复杂现象的本质,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理解并掌握社会发展规律。

二、大学图书馆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实施探究式管理的适用性

图书馆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实施探究式管理是一种精神,注重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探索精神,要求我们把科学探究精神贯穿始终,为此,我们要多组织大学生进行阅读推广,给学生提供进行阅读推广的机会。探究式管理中有很多内容可以进行科学探究,因为图书馆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的内容本身就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探索过程,这些都是科学探究实施范围。

三、大学图书馆如何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探究式管理

大学图书馆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探究式管理不仅注重探究结果,更注重探究过程。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科学探究要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大约经历如下阶段: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改革、总结结论和评估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管理者有效引导和组织,在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中通过积极引导创造一种阅读推广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和思考发现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的认知策略。

四、实施图书馆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探究式管理的反思

大学图书馆的自身特点决定实施探究式管理的优势非常明显。在图书馆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探究式管理中,探究式管理强调发挥管理者的指导作用,要求我们做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做阅读的主体和积极建构者、研究者。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结合要根据不同阅读对象合理创设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图书馆管理者的有效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有效阅读认知建构。

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推广氛围,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促进阅读推广的有效性,提高学生阅读参与度。广泛参与是实现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条件。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探究式管理需要民主阅读气氛,还需要给大学生及时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阅读时具有明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阅读实效,有效实现高校图书馆推进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的有机结合。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篇4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有效探索

1、传统与现代方式结合, 提升高校图书阅读推广的影响力

就当前我国高校图书推广的实际而言, 一方面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推广, 比如通过图书月等活动进行推广, 依靠宣传材料和传统媒体进行推广;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 很多高校在进行阅读推广的时候也开始不断创新, 通过现代化技术进行阅读推广, 比如说微信、微博以及移动终端等。

比如说, 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引入电子图书馆, 对以往传统的阅读模式进行创新, 分享“真人图书”所具有的精彩,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完成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下, 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通了微博通道, 一些重点高校的图书馆还应用了阅读2.0技术和概念对学生进行吸引。

2、不断创新, 开展多种多样的推广活动

最近几年, 看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展了诸多阅读推广的活动, 其中主要是以文化活动作为主导, 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过程中, 高校的图书馆对国外的优秀经验不断吸取, 同时依据自身的实际进行创新, 创造出属于自身的品牌。

比如, 有的图书馆对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模式进行学习, 不断鼓励读者对图书进行深度的阅读, 同时还开展了科学屋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性服务, 为图书的阅读者提供一站式科学导航, 引导读者对图书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有些图书馆对哈佛大学的阅读推广方式进行学习, 逐步摸索社会化服务, 开始将阅读的范围进行不断拓展, 不再局限在高校, 而是延伸至全社会, 为全社会提供方便、自由开放的阅读环境, 逐步推出咨询、借阅等等多种多样的阅读服务形式。

有的图书馆对江原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经验进行了学习,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阅读意识, 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继而推出了推出了将阅读看作是学生毕业资格证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必须要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之后才能够毕业。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对图书阅读的兴趣越来越高, 同时也会使得整个社会对图书的阅读的氛围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继而使得高校图书馆自身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我国高校图书馆依据自身实际, 不断进行创新, 逐步推出读书月等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 在全社会引起普遍重视。比如说湖北大学图书馆以及黄冈师范学院等院校在每年的五月份就会开展相应的“读书月”活动, 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

二、我国高校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1、数字阅读推广力度不足

就当前我国高校在阅读推广方面的实际而言, 主要是使用纸质资源进行阅读推广, 诚然, 很多高校在数字阅读推广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但是普遍性和力度依旧不够。比如, 数字资源的检索方面的普遍性还严重不足, 尽管开通了相应的课程但是主要是选修课, 对学生的覆盖面比较宅, 很多学生对数字检索不会用或者是使用不够熟练, 因此, 未来应当对读者数字资源检索的技能和技巧进行提升。有的高校数字资源自身的阅读在设计上不够舒适和温馨, 使得阅读者很难在使用数字资源的过程中获得较好的阅读体验。

2、缺少政策性支持难以获得长效性

虽然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进行了多次尝试, 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但是就当前的推广实际来说, 还没有足够的政策支持来确保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活动得到真正长效的开展, 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在推广活动方面也没有规划和整体性策划。

对于高校的阅读推广来说, 其活动的实践性相对较强, 会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或者是某个月, 对于持续性的以及规划性的活动策划很少。就算是有阅读推广也是短时间内轰轰烈烈的活动, 在定位上也不是以服务为主, 这样很难真正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但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往往是持续性的, 并不是几日的阅读推广活动就能够实现的, 因此要做好长期的阅读推广工作, 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为配套支持。

3、推广媒介过于单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 SNS、Blog、Tag等工具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提供了技术和手段。当前有很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对新技术有了重视, 并在进行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开始使用, 比如说手机终端、网络推广平台等等, 但是就当前大部分高校阅读推广的实践而言, 很多都是使用传统的方式, 比如说展览以及讲座等多种方式, 和国外的高校阅读推广进行比较, 我国高校的阅读推广显得比较单一。依据相关的调查显示, 我国高校在应用Web2.0技术方面依旧形式过于单一, 同时能够对这一技术进行熟练使用, 为高校阅读推广进行服务的状况就更少了;另一方面, 高校在图书馆的网站建设方面依旧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 没有将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及内容设置成专栏或者是网站, 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都比较匮乏, 同时也没有相应的阅读推广方面的反馈和报道等内容。

三、完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对策

1、优化及完善数字阅读推广环境

首先, 高校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对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 建立起资源导航平台, 继而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数字教学课程;其次, 要对学生使用数字资源进行指导, 随着当前数字资源在图书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对数字资源的使用进行指导就显得更有必要, 高校应当开设相应的课程, 就数字检索的方式、技巧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 通过这样一种系统化的训练方式使得学生数字阅读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再次, 对数字阅读的空间进行优化和提升, 高校图书馆要积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使得大学生能够真正享受数字阅读。当前上海交大和人大都建立了计算机硬软件、互联网以及多种资源服务综合使用的共享空间。

2、制定并完善政策支持, 完善阅读保障机制

我国高校的相应部门要制定阅读推广活动的法规和准则, 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 逐步将高校图书馆阅读归入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体系之中, 另外还应当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比如说财政支持等, 或者是逐步推广高校阅读推广的合作计划, 使得高校的图书馆能够从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等多个方面保障高校图书馆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高校应当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阅读氛围, 对高校的阅读品牌进行逐步推广, 但是这样的推广活动需要有完善的推广政策和保障机制。比如说建立推广委员会对活动的准则和目的加以明晰, 对阅读推广的经费进行明确规定, 对推广活动的方案进行整体性的规划等。要使得阅读推广活动得到长效保障, 还应当有相关的保障机制来推动, 通过学分制等多种措施将阅读教育和阅读活动结合起来。

3、推广网络阅读推广途径

一方面, 高校应当积极加强对阅读推广网站的建设, 并对其进行逐步完善。我国高校应当在阅读推广网站中设置相关的推广栏目, 要进一步加强互动与反馈, 设置读者互动交流和图书推荐栏目, 设置网络资源导航等多种特色化服务, 借力Web2.0技术开展相应的图书阅读推广活动, 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进行网上阅读。

另一方面, 要增加移动阅读的推广服务。当前社会中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因此, 高校的图书馆应当建设相应的移动数字图书馆, 同时开展相应的推广服务,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手机上对图书进行阅读, 对文献资料进行查阅, 另外, 高校还应当举办多种多样的相应活动, 比如阅读论坛、博客征文比赛以及微博征奖等多种多样的活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自身的阅读热情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阅读是社会文明传播的途径, 阅读对于社会进步的影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重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摸索,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发展, 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完善和解决, 只有通过新旧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推广, 才能够真正促进高校图书馆阅读在整个文化传播与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就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进行分析, 继而指出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最后从多个方面提出完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完善策略

参考文献

[1]方俊奇.阅读文化传播:高校图书馆阅读推介创意探究[J].图书馆杂志, 2012 (04) .

[2]郭海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机制构建[J].图书馆建设, 2012 (5) .

[3]程文艳.国外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文化的实例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 2012 (5) .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篇5

天津市静海县图书馆赵艳庆邮编301600

[摘要]一个现代化的社区乡镇图书馆不仅要重视管理与技术,还要为读者创造美好的环境。社区乡镇图书馆优美的环境,能使读者心旷神怡,刺激读者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消除读者的懒惰情绪,解除他们的紧张和疲劳,使读者在宁静和温馨的环境中吸取知识的琼浆。通过对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环境、资源环境、人文环境的研究,阐述了社区乡镇图书馆环境建设在读者服务上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环境;资源环境;读者服务

社区乡镇图书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精神和生活需求最前沿的主阵地。它应当立足基层,服务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提高农民、市民文化生活水平,加强社区乡镇文化建设,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显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社区乡镇图书馆应当具备充足的书籍以外,还应当为读者提供良好地阅读环境,图书馆为读者创造明快、清新、幽雅、整洁的阅读环境,可以陶冶人、净化人、感染人。社区乡镇图书馆其幽雅整洁的学习环境,浓厚浓郁的学术氛圈,使读者在学习中受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及美的熏陶。社区乡镇图书馆环境对读者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突飞猛进,无论工人阶级还是农民阶级在物质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也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需求, 社区乡镇图书馆对促进人口精神文明建设启动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环境优美的社区乡镇图书馆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1 优美的环境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质量激发求知欲

社区乡镇图书馆内优美的绿色环境、清新的室内空气,让读者置身其中能感受到自然和文化的融合,从而健康快乐地学习。优美的环境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诱导作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大多数图书馆虽然有宁静的环境,却缺乏新鲜的空气和美丽的绿色植物,当读者看书累了的时候,没有能够缓解疲劳的环境。通过环境的改善来吸引读者,让读者进入图书馆就像在公园一样,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面对优美清晰的绿色环境,则会大大提高阅读文献的注意力从而使读者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进入理想的阅读状态。因此,良好的社区乡镇图书馆环

境,既能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使之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又能提高阅读质量,即陶冶读者的心灵,又让读者感受到情感上的愉悦。

1.2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社区乡镇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

环境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诱导作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通过优良的社区乡镇图书馆环境,让读者感到社区乡镇图书馆是知识的圣殿,能对某些不检点行为起到约束和净化作用。是引导人们克服腐朽思想侵蚀、摒除陈旧生活方式危害、移风易俗、培养健康向上文化生活情操的重要场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素质教育的神圣课堂,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主战场,是宣传新思想、新知识、传播新文化、新信息、新科技、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作用。

2社区乡镇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

社区乡镇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就是为读者创建一个既实用又符合规律的实用空间与视觉空间。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首先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坚持实用性第一的办馆方针。社区乡镇图书馆其建筑设计要体现出自身的特定内涵,其内部环境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以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

2.1 室内布局

人类来自于自然、依存于自然,这便是人的自然属性。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人类都有一种渴望自然的需求。简洁明快、构思巧妙、格调高雅的壁挂装饰,可起到渲染气氛、协调读者情绪的作用.让读者进入社区乡镇图书馆后,会感到自己置身于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殿堂里,感到亲切而又神圣,从而诱发读者强烈的求知与奋发向上的欲望。另外还可以粘贴一些有宣传性的文明用语条幅,使读者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与社区乡镇图书馆的环境相协调。书刊架采用木质护板,有高架也有矮架,与木质桌椅、工作台协调一致,层次分明,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区域,消除冷漠和心“堵”的感觉;椅子座面往往设计成凹凸型,椅背曲线型,与人体的结构相吻合,更适合长时间学习,不容易疲劳。另外,低矮、实用的工作台,拉近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消除了读者对工作人

员的隔膜,更具亲切感,人情味更浓。

2.2 采光

光照是社区乡镇图书馆内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无论采用人工光照或自然光照明,都要求光度要适宜,因为过强或过弱的光度对读者的学习都是很不利的,可造成读者视神经疲劳、思想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将光线的照度调制适宜才能保证读者心安神宁地读书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社区乡镇图书馆建筑采光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特别是藏朽密集的书架,要以充分利用自然光为首要摆放原则,在自然光不足的情况下,再配以人工照明达到适合阅渎的光照度。

2.3绿化

许多植物具有吸尘、降噪,吸收电磁辐射和各种有害气体.吸附有毒化学物质的生态作用。图书馆室内适度种植绿色植物,如果选取得当,不仅可以美化室内环境,营造和谐氛围,装点室内建筑空阀,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化解身心疲劳,舒缓人们的情绪,而且还具有维护室内生态环境的功效。社区乡镇图书馆内绿化利用自然的生物气候来调节馆内小气候,能够减少有害气体和灰尘,形成安静、有趣、充满生机的小环境。馆内环境的绿化在形式上可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灵活点缀一些植物如:孔雀竹芋、散尾葵、鹅掌柴、米兰,吊灯花、小叶榕、印度橡皮树等是图书馆室内最普通、最常见的装饰植物。其优点是植物可在室内随意调整位置,使室内空间的层次结构变化自然,以取得较好的绿化装饰效果;还可将花盆、碗点缀于梁、网架等构件上。

2.4卫生和声音。图书馆环境卫生要求做到窗明几净,室内无灰尘,物品摆放整齐,无卫生死角。室内要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禁止接听电话、禁止高谈阔论或窃窃私语,为降低走动产生的噪音,可在地上铺地毯或橡皮垫等隔音物品。资源环境

3.1人才队伍资源

注重提高乡镇社区图书馆的整体水平,最主要的是提高社区乡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社区图书馆的管理者要有为大众服务,为社区发展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思想和建设公益事业的观念。社区信息服务工作涉及面广,事情繁琐复杂,社区乡镇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懂业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耐心、善于沟通要做群众的贴心人。还要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

知识和专业服务能力,特别是收集和检索信息的能力,尽可能迅速而准确地帮助社区公众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加之严密的科学规范管理,使业务工作走上正规化、标准化道路。

3.2文献信息资源

由于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场地小文献资源与技术设备不足也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社区乡镇图书馆就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优化馆藏结构,创办特色馆藏,要求我们在建立社区乡镇图书馆时应充分做好读者调查工作,如发放读者调查表准确把握读者需求,根据社区乡镇所在的社会群体需要,读者需要什么书就买什么书。社区乡镇图书馆之间应坚持协作协调,馆际合作,在可能的情况下按照权利、义务均衡的原则形成契约关系,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文献资源共享。建立社区乡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也显得尤为必要,网络信息环境使现代图书馆的馆藏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通过网络的建立能最有效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不同社区乡镇图书馆信息快速,及时的传递,现代信息用户也不再仅把图书馆视为收藏书籍的殿堂,更希望图书馆是快捷查找信息的中继站。从而能最有效地加强社区乡镇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社区乡镇居民共享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满足群众日益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4读者服务

4.1 社区乡镇图书馆的规范服务

社区乡镇图书馆的规范化服务是指社区乡镇图书馆对其所开展的各项服务都有规范化的要求并使工作人员按照规则实施服务。要体现以读者为主的人本主义思想,充分显示出对读者的尊重。社区乡镇图书馆对其所开展的服务既要有原则要求,又要有实现这种原则要求的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些具体细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某项服务的流程规定,二是对某项服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怎样处理的规定。馆员在开展服务时遇到各种问题必须按照规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工作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以保证所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工作方法应该更贴近社区乡镇人民的读书习惯,实施调节开放时间。积极开展组织各种读书活动,扩大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影响和地位。适时组织一些读者座谈会,对社区乡镇图书馆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其改进我们的工作,组织适合本地特点的读书读报活动,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气。利用互

联网为社区乡镇广大人民群众答疑解惑。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提高深层次、个性化服务的内涵,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加大信息服务和“便民服务”,深入研究读者需求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服务工作。

社区乡镇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建设需要科学的配置与设计。优美的阅读环境、清新的室内空气,都会使读者置身其中能感受到自然和文化的融合,从而健康快乐地学习。环境优美的社区乡镇图书馆就一定会成为自然、和谐、温馨的读者之家。

[参考文献]

[1].张秀如.《浅述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2011.[2]徐薇.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与读者情绪[J].图书馆学研究2012,[3]李京.现代图书馆建筑中的绿化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1,作者简介

赵艳庆 男 39岁汉族

工作单位:天津市静海县图书馆

通讯地址:天津市静海县静海镇胜利南大街83号

电话:022-------28942775转818

邮编:301600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篇6

【关键词】阅读能力;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缺陷;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8.6

0引言

从意义的层面;来说,阅读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阅读甚至能够对民族的进步与兴盛产生影响。因此,在高效中进行阅读推广是存在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图书馆充当着第二课堂的角色,是他们增长见识以及获取知识的重要基地。针对大学生阅读现状不太良好的局面,高效图书馆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将自身具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有效的发挥出来,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其进行正确阅读[1]。

1高校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存在的弊端

1.1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缺乏相应的合作及评价机制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对于校内社团及其有关部门重视过多,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和公共或者是区域性图书馆联合起来共同进行阅读推广活动,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图书馆之间都还没有将协调机制建立起来,因此其所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难以形成较大规模以及形成联动效应,这就对在很大程度上使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被限制了。此外,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评价机制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样才能够明确知道推广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根据当前的具体研究来看,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2]。

1.2阅读推广活动缺乏组织机构并且读者类型比较单一

当前存在着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所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都是突然兴起,然后领设计在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组建成新的组织机构,阅读推广活动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并不是一项常规的基础服务项目,所以根本不会成立对阅读推广进行专门负责的常设机构,这会导致阅读推广组织工作的效果以及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此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在你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时候往往将对象定位在大学生群体,而对教师或者是相关的教职人员形成了忽视。

1.3阅读推广活动所设计的主题以及所使用的媒介形式到比较单一

直至现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依然对展览以及讲座等一些传统方式过于重视,同一些先进的外国高校相比,本国很多高校的阅读推广所使用的媒介都显得过于单一[3]。相关调查显示,美国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对Web 2.0技术进行广泛使用,这种技术具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拥有强大的服务功能,并且界面设计友好。但是就我国高校图书馆来看,所使用的Web 2.0技术不管在形式上还是种类上都相对比较单一。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只有清华大学、厦大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极少数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使用五种类型的Web 2.0技术。此外,虽然我国各大高校开展的是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一般难以跳出竞赛、书评、展览以及讲座等系列,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在经过多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之后,主题单调和缺乏创新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因此难以将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激发出来。

2相关的解决措施

2.1将完善的阅读推广合作机制及评价体系有效的建立起来

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该将完善的阅读推广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来,主要是为了在每次进行阅读推广活动之后对其的成败以及得失进行总结,将一些效果比较良好的活动寻找出来,这类活动应该在日后继续坚持;当然也要将一些需要改善甚至是取消的活动寻找出来,制作出评估报告,并进行备案保存[4]。此外,借助地理位置的相关优势,一定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将服务与资源共享体系建立起来,从而将更多的阅读资源及服务提供给读者。比如徐州地区建立起来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联合体,就目前来看已经有4家成员馆。联合体在2012年的时候联合举办了一场读者服务月活动,其主题是“文献资源共享通四校”。成功开展这一活动,为其他高校图书馆进行区域性服务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可靠的经验。

2.2常设阅读推广组织机构

图书馆对于高校来说是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对于学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而言是主要力量,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来说,阅读推广活动本来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校内所有读者都是相关的,在策划和实施活动的过程中都依靠一定的财力和人力。促使阅读推广组织机构得以健全对于推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来说是前提条件,为了对大学生的日常阅读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必须将健全的阅读推广组织机构建立起来,做到对学校当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对阅读推广互动做出统筹安排。

2.3对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加以丰富,促使阅读推广渠道得到拓展

对于阅读推广活动的主题要不断加以丰富,将新型的阅读推广活动形式有效的挖掘出来,从而实现读者的广泛参与。我国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比较好的尝试。比如,同济大学图书馆所开展的立体阅读推广活动。此外,还需要不断拓展阅读推广渠道。对于图书管而言,其核心职能就是提供阅读推广服务,因此高效图书馆一定要增强建设和推广数字文献的力度。可以根据形式多样的主题来展开阅读推广活动;也可以结合当前形势热点,开展精品图书展览活动,以此来吸引广泛的读者参与评书、荐书以及读书的活动。此外,还应该对网络阅读提供相关的指导。当然,还可以鼓励专家学者以及专业教师对大学生经典导读工作进行参与。

3结语

阅读推广工作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是必须执行的工作也是必须承担的责任,为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清楚地审视自己在进行阅读推广活动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根据问题努力寻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今后的阅读推广工作,才能够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司莉,邢文明,谭仪,等.Web 2.0技术在美国30所高校图馆应用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1(3):20-25.

[2]郭海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机制构建[J].图书馆建设,2012(5):51-54.

[3]张建静.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2014(S2):120-125.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篇7

一、网络时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

(一) 阅读时间减少

青少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做作业上, 课余时间并不富足, 且多零碎和短暂, 难以进行苦涩、难懂的长篇名著的阅读。网络媒介恰恰因为使用方便、不受时间限制, 且覆盖面广, 人际交往超时空化、虚拟化等优点, 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因此, 青少年往往乐衷于上网聊天、游戏等方式来打发空闲时间, 少数时间进行网上阅读, 可以说, 网络媒介的普及大打削减了青少年的阅读时间。

(二) 阅读方式由纸质走向虚拟网络

网络媒介与传统的印刷媒介相比, 在内容上具有信息量大和影音、图、文并茂的优势, 在形式上又具有印刷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和高参与性的特点, 容易吸引喜欢新奇事物的青少年群体。同时, 网络媒介还把人们带入了“浅思维”的“浅阅读”时代。青少年往往进行快餐式的随意性很大的快速阅读, 极少会选择精读图书, 更会很少选择总外名著等文化精品, 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 网络阅读因为集影、音、图、文于一体, 以及电脑上同时打开的QQ、人人等网络聊天软件和电脑上安装的各种游戏, 容易造成青少年注意力分散;其次, 青少年往往将阅读等同于浏览网页, 一目十行, 只看大意, 甚至是大意都不看, 只是一眼扫过,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看过的是什么;再次, 长时间看电脑屏幕不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导致身体疲惫后, 青少年往往会选择打游戏或是聊天等方式放松一下, 由于自制力较差, 常常会浪费掉原本打算用来阅读的时间;最后, 网络媒介无限的信息量和青少年知识的片面性造成阅读的目的性和质量降低。而且, 网络传媒的这种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造成了青少年形象思维能力发达、逻辑思辨能力和想象力较差的现状。审美距离一旦消蚀, 思考回味也没了余地, 观众被投入经验的覆盖之下。”

(三) 阅读内容由单一走向多样

网络内容的多元化主要是由于网络传媒的高度自由性, 不像传统媒介容易受控制。由于青少年的认知尚未完备, 一旦在信息和知识获取上过度单一、片面, 就会引起他们看问题的片面性和极端性。

可见, 学生们的选择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为避免这种情况,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图书馆开展语文阅览课, 同时为了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 语文老师或相关专业管理人员负责陪同指导, 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督促和指导, 引导学生适度阅读娱乐、体育等方面的报刊, 鼓励学生深层次地阅读经典类文本, 同时适当引发学生们进行关于经典名著的讨论、交流等。

(四) 扩展图书馆

为了方便学生进行阅读, 扩大学生的经典阅读量,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校可以对图书馆进行拓展, 将图书馆延伸到教室或是学生频繁出入的公共领域。在综合考虑学生的意见和老师的指导两方面的因素下, 由学校挑选高档精品图书和部分优秀报刊填充公共领域, 这种做法既可以方便学生们进行借阅, 又可以节省学生们去图书馆和寻找借阅什么书刊的时间, 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进行高水平的阅读, 并逐渐改变学生们的不良阅读习惯。

(五) 提高青少年的传媒素养

所谓传媒素养, 主要是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 包括对媒介积极作用的开发能力, 对媒介消极作用的防范排除能力, 对媒介内容的分析判断能力, 以及使用媒介工具的能力。青少年由于自身的年龄、心理特点及文化水平等因素, 是不可能有较高的传媒素养的。因此, 图书馆内应该适当增加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的分析、青少年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的恶劣影响等方面的书刊, 以及选择适当的时间举办“读好书”座谈会, 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心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并自觉学会合理、合适地使用网络传媒进行网上阅读。

二、结语

读书使人进步, 养成优秀的读书习惯的人像拥有一口深深的甜水井, 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较为深邃。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应顺应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大潮, 在加强传统阅读方式阅读经典名著的同时, 进行正确、合理、适度的网上阅读, 争取实现网络传媒效益的最大化。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青少年群体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影响, 养成了许多不合理的阅读习惯:阅读时间减少, 不能保证摄入足够的文学营养;阅读方式不合理, 思维方式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阅读内容缺乏深度, 忽略名著, 造成青少年文化内蕴偏低。

关键词:网络文化,阅读习惯,青少年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2013, 1, 5.

图书馆学与阅读研究 篇8

关键词:中小学生,阅读指导,实践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是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投资兴建的一所从幼儿园至高中十五年一贯制的寄宿制外国语学校。学校以“打造中国基础教育的名牌”为办学目标, 以“尊重、平等、赏识”“爱的教育”“全面发展”“快乐教育”等为教育教学理念, 以“既要考出好成绩, 也要全面发展”“既要成才, 更要成人, 同时快乐”为人才培养目标。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活动中的作用, 本文以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图书馆为例, 紧密结合学校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 对不同学段的学生, 有针对性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一中小学生阅读指导工作的概述及意义

1.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的概述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 也称阅读辅导或导读工作, 就是图书馆主动宣传馆藏资源, 在了解和研究中小学生需要的基础上, 对其阅读目的、内容和方法给予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主要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有关阅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引导他们如何选择文献, 培养他们高尚的阅读情趣、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它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内容之一, 其作用是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即选择文献、利用文献、理解读物和消化知识的能力。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的任务包括提高阅读认识、扩大文献视野、普及检索方法、培养阅读技巧和提倡系统阅读等方面。在实践中往往根据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侧重。

2.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的意义

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指导工作, 其根本价值在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两个职能, 使有价值的文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首先, 现代图书馆强调的是文献传递, 而不是贮存, 人们将根据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而不是其所拥有的财产来评价它们。因此, 注重阅读指导, 是图书馆在未来的立身之本和竞争之道。其次, 从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点出发, 我们认为坚持以“书”育人,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深入而系统地开展阅读指导工作, 是学校图书馆培养学生应试教育的能力, 发挥素质教育职能, 参与并服务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说, 开展阅读指导工作是图书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的标志, 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阅读指导工作的好差已经成为衡量学校图书馆办馆水平的重要标尺。学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特点决定了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优势, 紧紧围绕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做文章。这一点, 既有别于课堂教育, 也有别于党政部门的形势教育。

中小学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工作尤为重要, 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青少年, 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1) 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开展阅读指导工作, 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向先进人物、英雄人物学习,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树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培养锻炼顽强的毅力和勤奋刻苦的精神。

(2) 提高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通过阅读指导工作, 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 掌握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 克服不良的读书习惯, 掌握好的读书方法。

(3) 促进课内知识的学习, 培养和发掘中小学生的特殊才能和兴趣。中小学生完成课内知识的学习, 只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当指导他们通过图书馆第二课堂, 进行阅读掌握较多的课外知识。学生的课外知识越丰富, 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越强, 课内的学习就越轻松、越牢固。如果不指导学生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 扩大其知识面, 学生的课内学习就会感到困难重重。同时, 通过帮助学生组织文艺或科技兴趣小组, 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相关资料。

(4) 有利于中小学生学会检索方法, 养成利用图书馆的习惯。通过阅读辅导工作, 可以指导他们掌握查找图书的方法, 学会文献检索和使用工具书, 学会在图书馆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中小学生阅读需求的特征和内容

由于身份的不同, 其文化特征、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 决定了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阅读方式和阅读特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要研究本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征和文献信息需求特征, 也要研究不同年级的教师以及学校教辅等其他人员的信息需求特征, 要根据不同读者的身份特点, 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相关服务工作, 如阅读指导方面,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

1. 小学生阅读需求的特征和内容

小学生是中小学图书馆读者中人数众多的部分, 他们正处于成长时期, 其阅读需求特征是: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但缺乏鉴别力和理解力, 在选择阅读的书刊时, 带有盲目性, 但他们可塑性强。因此, 因势利导做好阅读指导工作, 帮助他们正确阅读, 健康成长, 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说来, 根据小学生三个级别的阅读需求特征, 图书馆应做到:

(1)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 在文化知识学习上属于启蒙时期, 因为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来的幻想, 他们对神话、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 他们也喜欢看绘本、画册、有拼音的童书。图书馆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增强阅读能力。通过阅读, 既可以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 又可以扩大识字量。“快速识字”是新东方孩子的校本课程, 通过学习“快速识字”, 到了二年级末, 孩子们已经可以掌握小学阶段的所有生字了, 这为他们的阅读扫除了生字障碍。

(2)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 开始具有辨别能力, 他们对神话的爱好逐渐减弱, 再加上他们的识字量已经很多, 所以很多学生喜欢看一些民间故事、儿童文学读物, 图书馆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各方面知识的广泛兴趣, 要对他们进行爱学习、爱科学的教育。

(3) 五、六年级的小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理解力的增强, 他们的阅读兴趣也逐渐向知识性较强的领域扩展。这一学段他们喜欢读儿童文学、报告文学、古典名著改写的文学读物、科普常识、科学幻想和小发明、小制作等。图书馆应热情支持和发展他们的特长爱好, 同时注重向他们介绍生动有趣的图书。

2. 初中生阅读需求的特征和内容

初中阶段是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初中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 富于幻想, 兴趣广泛。初中生的阅读需求特征表现在:阅读需求的广泛性、深刻性、选择性、自觉性。不少学生用课外阅读的形式来满足求知欲。但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 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书刊对他们的影响极大。所以图书馆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就非常重要。

针对初中生阅读需求的特征, 图书馆应做到:

(1) 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3) 指导学生阅读的范围和方法, 培养学习能力。如: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阅读推荐书目、学会辨别畅销小说的文学性和健康性, 通过文学评论、美文欣赏、电影和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对名著、对推荐图书产生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 逐步完成阅读计划。

3. 高中生阅读需求的特征和内容

高中阶段是青春早期阶段,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独立思考能力有了大大提高, 具备了联系实际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掌握各种科学概念及其规律的能力。高中生的阅读需求特征表现为:逻辑性思维能力加强, 体现在阅读范围的扩大和理解的深入;高中生已开始关心国内外大事, 对政治方面的书籍较感兴趣, 同时对修养读物、自助读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中生阅读选择性、针对性强, 善于根据课程要求进行课外阅读, 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文艺作品有普遍兴趣。

针对高中生阅读需求的特征, 图书馆应做到:

(1) 正确引导高中生阅读, 维护青年读者的心理健康。

(2) 充分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功能, 为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对高中生读者的服务, 以参考咨询为主, 阅读指导为辅。

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的实践活动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成绩, 丰富学生的知识, 让学生收获快乐, 更能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图书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非常重要和有意义。以我校为例, 新东方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既要考出好成绩, 也要全面发展”“既要成才, 更要成人, 同时快乐”, 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阅读。学校非常重视各学段学生的阅读, 图书馆每个学期正常开设阅读指导课、阅读兴趣班;设立学校读书节, 每学年开展一次主题读书活动;邀请专家、作家来校为学生做专题知识讲座;设立开放式书吧、学校电子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 让学生随时随处可以阅读;定期为学生推荐新书目;每学年评选“阅读之星”以鼓励学生阅读;参加扬州市少儿图书馆以及广陵区的读书活动;根据需要及时采购新书满足师生阅读需要以及宣传新书等。具体做法如下:

1. 开设阅读兴趣班

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兴趣活动课, 新东方无论是小学部还是中学部, 都设有阅读兴趣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非常浓厚, 每次阅读兴趣班都是所有兴趣班里人数最多的。

由于学生数量庞大, 结构复杂, 如前所述, 针对学生的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阅读兴趣和文献需求等特点, 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不同内容和方法的阅读指导。比如针对中学生, 我们会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一些基本知识, 如中图分类法、图书排架规则等, 让学生掌握图书的分类知识, 了解图书排架的规则, 以便快速地找到所需图书;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如默读法、精读法、泛读法、创造性阅读法等;帮助他们制订阅读计划, 克服阅读中的盲目性和不良倾向;指导他们做读书卡片, 写读书笔记, 记心得体会, 以便集中阅读注意力, 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同时积累资料,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效果。

2. 设立学校读书节, 每学年开展一次主题读书活动

为了庆祝4月2日的“国际儿童读书日”和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两大节日,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校园充满书香氛围, 学校设立了读书节, 将每年的4、5月份设为读书节活动时间, 在此期间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 如:带学生到新华书店购书、到市图书馆参观、阅读赠送小礼品、师生互赠书、评选“阅读之星”等活动,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 引导大家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在全校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

另外, 各学部还会根据学生的特点, 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如小学部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内容就包括与父母共读一本书、评选书香家庭等读书活动;中学部各年级组的学生参加读书分享会;国际中学部开展的书虫系列阅读比赛等。

3. 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我校在扬州办学13年来, 图书馆和各学部联合举办各种专题知识讲座, 邀请名师、名家, 向学生讲解阅读、写作知识, 剖析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回答学生感兴趣的各类问题, 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梅子涵、杨红樱、王一梅、周锐、祁智、毕飞宇、顾坚等作家都曾走进了新东方课堂。

4. 设立开放式书吧、学校电子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

为了给学生提供随时随处都可阅读的读书氛围, 学校开辟建设了多种形式的阅读环境, 在图书馆大厅内设有“READ”开放式书吧, 各学部各年级教室附近都设有开放式书吧、读书椅和读书橱窗;学校还购买了中国知网的电子数据, 建立了学校电子阅览室, 师生可随时上网浏览;各学部各班级都建有班级图书角, 每个同学带10本以上不同的图书, 每学期更换一次, 保证图书角有300本以上的新书, 学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处都可以阅读。

5. 定期为学生推荐新书目

图书馆大厅设有“新书介绍”栏, 每月将购买的已编目上架的新书图片张贴公布;平时注意收集资料, 如各网站、各报纸杂志的推荐书目、新东方集团推荐的儿童经典阅读推荐书目等;利用校园网和校O A系统, 定期推出“推荐书目”, 帮助学生了解馆藏文献和新书动态, 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提倡读好书、好读书。

6. 评选学校“阅读之星”

图书馆每学年根据图书流通统计的结果, 评选本学年纸质图书借阅量名列前茅的学生为“阅读之星”, 并颁发证书和奖品, 鼓励学生阅读, 激励更多的人来享用图书馆资源。

7.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读书活动

图书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读书活动, 如参加扬州市少儿图书馆的公益讲座, 少儿图书馆邀请了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老师做了“开心读绘本, 创意写作文”专题讲座, 我们积极向学生和家长宣传, 和家长一起带学生参加;积极参加江苏省“书香扬州”评选活动、广陵区“书香校园”评选活动;通过组织参加各类读书活动, 激励了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

此外, 图书馆还可以开展网上书评、好书推荐、读书征文、读书心得交流会、辩论会、朗诵会等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以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增强读书活动的趣味性, 提高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明珺.浅谈中小学图书馆设阅读指导课堂对培养青少年读书意识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15)

[2]郭建锋.中学图书馆阅读指导实践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 (12)

网络阅读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教育 篇9

一、网络阅读的特点、阅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网络阅读是一种由文本的变化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 专指网络文化环境中的阅读活动, 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 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

(一) 网络阅读的特点

1. 阅读过程的互动性

以线性文本为主流的传统文献阅读定位相对孤立, 文本隐而不显, 要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费时费力。而网络文献以非线性的交互功能突出了文本的衔接, 大大便利了读者在文本阅读时的转换, 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 为接受信息和应用信息提供了便利。

2. 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网络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享使读者可以自由交往, 按需而阅, 阅读环境的开放使网上精品信息资源获得了广泛传播的机会。传播面愈广, 使用的人愈多, 其价值就愈大, 效益就愈好。

3. 阅读交流的即时性

网络使文献资源的生产者可直接面对使用者, 减少了中间环节, 因而阅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信息。

4. 阅读内容的丰富性

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可承载的信息量是纸质载体无法相比的, 网络的连通又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主机之间跨越时空限制, 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和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 使网络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5. 阅读体验的多重性

网络资源是集成了文字、声音、图像的“超文本”形式, 它全面调动人的感知能力, 阅读效果因而获得明显改善。

(二) 阅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 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成长的重要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对大学生人格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大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网络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的阅读方式, 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并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了很大冲击。但网络阅读的影响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网络阅读为教育开辟了令人向往的广阔天地, 拓展了读者的视野;另一方面, 网络阅读也可能导致阅读的兴趣泛化或情感缺失, 甚至导致阅读注意力、鉴赏力等弱化、退化。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广大读者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找不到阅读的方向, 许多青少年被网络信息垃圾淹没而不能自拔, 而且人们的阅读日益从原来的“研读”“精读”演变成浅阅读甚至是浏览。因此, 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当网络把关者、引导者的角色, 指导读者提高网络阅读能力。

阅读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增强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阅读评价能力, 提高阅读效率。当前, 阅读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在指导大学生网络阅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阅读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获取信息、交往、娱乐等带来不少方便, 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面的扩大、人际关系的改善, 但网络阅读对大学生也有许多消极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心理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在网络阅读中他们存在着盲目阅读、逆反阅读、猎奇阅读、恋网阅读等不良行为和现象。

大学生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形式和载体的多样化、复杂化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与感官刺激。网络阅读中令人应接不暇的画面, 强烈吸引着大学生, 却很少给他们思考的余地, 使他们失去联想的机会。由声光电所构成的信息快速地打动大学生, 但这些信息却难以构成系统的逻辑体系而在他们头脑中留下长久的记忆。长此以往, 大学生的知识有限增长, 而联想思维能力却不断衰退。二是网络阅读常常使人缺乏对自然的人文关怀精神。数字时代是一种高度物质化、技术化的时代, 逼真的音效和画面只会使人的存在进一步虚拟化, 远离自然, 淡化人群的社会交往。三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馆藏从本馆扩展延伸到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庞大, 内容包罗万象, 但是网络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没有经过筛选, 精华与糟粕并存。由于网络存在大量肤浅、无聊的信息, 加上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 很容易陷入其中。图书馆应对这种阅读加以引导, 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网络阅读习惯。

三、高校图书馆加强阅读教育的措施

面对网络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应该在大学生阅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的阅读指导同样适用于网络时代的阅读, 只是由于网络时代阅读的新特点, 这些内容也同样具有了新的内涵。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依托先进的网络阅读平台和丰富的网络文化资源开展阅读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阅读道德和技能的指导, 使他们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分析和评价, 正确引导和控制大学生的网络阅读行为,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 净化网络阅读环境

针对不良信息, 图书馆一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信息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 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意识, 教育他们按照国家、学校和图书馆的有关规定, 遵守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相关条例、制度和纪律, 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 增强自我约束意识,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和腐蚀。另一方面, 图书馆要依靠技术手段, 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 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网络阅读环境。同时加强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大学生上网情况的检查与控制, 积极巡视, 阻止不规范操作, 及时处理大学生上网的违规行为。

(二) 加强阅读技能指导, 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超文本阅读是网络时代阅读的新生事物, 受到年轻一代的极大欢迎。由于网络超文本引入了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关系, 读者可以自由地控制阅读路径, 但是由于选择太多, 读者也常常会陷入“迷航”的处境。迷航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况: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不知道怎样去自己的目的地。针对这些迷航现象, 图书馆馆员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阅读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指导读者上网时应将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好;始终牢记自己的上网目标;必要时使用网站导航;熟悉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注意网络阅读的系统性;加强读者阅读卫生习惯的培养, 避免不正确的阅读姿势, 适时休息等。大学生要把文本阅读与网络阅读紧密结合, 在拓宽阅读渠道的同时重视阅读的品位与质量, 从而提高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培养应包括良好使用信息习惯的养成, 如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习惯, 不滥用他人版权所属的信息, 不在网络阅读评价中恶意攻击他人等。

(三) 加强对资源的管理与正确评价网络资源

网上的资源极其丰富, 却良莠不齐, 这就需要图书馆馆员进行筛选整理工作。如同在传统阅读指导下所做的推荐书目和专题书目一样, 网络阅读指导也需要“推荐网站”和“专题网络”资源导航。此外, 还需指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 学会阅读中的各种评价标准, 然后创建自己的Web评价标准, 并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与研究课题有关的Web站点。如果说, 做一些“推荐网站集锦”和“专题网站导航”是“授人以鱼”的话, 那么上述的指导则可以称为“授人以渔”, 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目前有许多图书馆在自己的主页上就设有网站导航、图书借阅排行榜、推荐网站等, 建立专题和特色数据库。

(四) 举办形式多样的导读活动

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及时下载党和国家最新的政策、时事热点与焦点、学科专业发展动态等, 过滤垃圾信息, 制成特色数据库, 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网络知识竞答、网络信息咨询、网上科技知识问答、网上操作设计竞赛、个人网页大赛、网上阅读、多媒体课件展示、图书馆网友沙龙、电子刊物阅读等活动, 展示大学生的能力和个性,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吸引大学生到图书馆的文化环境中来, 以期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五) 开展网络教育服务, 利用校园网, 引导大学生正确阅读

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集散中心和传播场所, 应当为大学生网络教育服务, 让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发挥创造性的工具, 而非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障碍。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建立一个网络导航系统, 有针对性地对网上的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链接, 使无序的信息资源有序化, 并提供给大学生读者使用, 以方便他们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避免大学生在网上盲目浏览。在校园网上建立“精品网址中心”, 为读者提供集成化的阅读信息检索界面, 内容包括精选的期刊、图书和报纸等, 对这些信息分别记录其网址, 描述其内容, 介绍检索利用方法, 为大学生提供积极、有益、健康的网站评价信息。图书馆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图书评介”“新书预告”和“读书咨询”等网络板块, 组织有关教师通过网络引导大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 增强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选择、整合能力及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总之, 网络阅读既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空间, 又使大学生在面对信息爆炸时不知所措。所以高校图书馆以及相关教育部门有必要对大学生的网络阅读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 及时发现大学生在网络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阅读意识, 建立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健康向上的网络阅读体系,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责编:李瞻

参考文献

[1]熊俊超.网络时代的阅读与导读[J].图书馆论坛, 2003, (1) .

[2]周英.网络时代的阅读与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4) .

[3]耿玉玲.网络文献与网络阅读探析[J].图书馆论坛, 2006, (2) .

[4]谭泽红.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教育[J].图书馆论坛, 2006, (5) .

高校图书馆阅读指导研究 篇10

1. 促进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西方各种思潮随之涌入, 时刻影响着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 加之文化市场的管理比较混乱, 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容易出现偏差。作为高校图书馆, 有责任引导大学生阅读思想健康、品位高雅的图书,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配合教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知识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知识, 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某一学科、专业的知识不断更新, 纵向发展;而且不同学科、专业相互交叉, 向横向联系, 学生仅仅掌握课堂上、教材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 须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指导他们多读一些和本专业有关的书刊, 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真正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 不断发展专业能力。

3. 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中, 有相当多的学生读者缺乏阅读技巧, 以致阅读效率不高, 甚至挫伤了阅读兴趣。图书馆应针对这类读者进行阅读指导, 引导他们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阅读计划, 了解最新图书信息, 借阅有实用价值的图书资料, 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读者的阅读水平和效率定会大大地提高。

4. 提高馆藏利用率, 减少拒借率

目前, 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紧缺情况日益严重, 加之新生招生量逐年递增, 以致图书资料的供需矛盾日趋加剧, 借阅中的拒借率连年增长。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馆应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指导工作, 如对紧俏图书和最新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管理, 或开设专题图书架位, 或采取预借、缩短借书期, 以及资料复制等方法来提高图书利用率, 降低拒借率。

5. 充分发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潜能

如果图书馆与各系各专业密切配合, 对读者开展多学科、多专业的阅读指导, 让馆内工作人员参与各系各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就一定能发挥这些同志的知识潜能, 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也一定会大大增强。

二、阅读指导的目的和过程

我国人民有着悠久的读书历史,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读书经验, 但“阅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我国还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随着对阅读理论探讨的逐步深入和一系列“阅读学”著作的相继问世, 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般可将阅读行为分为三种类型:自发阅读、启发阅读和辅导阅读。它们分别表明了读者的阅读过程及其受到外界影响的程度。自发阅读是读者根据个人生活、本职工作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而萌发的一种阅读行为, 是在无确定阅读目标和没有对不同的阅读目标进行比较下产生的, 阅读的意向是模糊和不确切的。启发阅读是指读者在自我阅读意识产生后, 借助图书馆的目录检索系统, 比较有针对性地在缩小的范围内选择阅读目标来进行阅读。辅导阅读是读者在产生了自发的或原始的阅读意识后, 经过向图书馆员咨询, 或通过参加某个专题讨论会、报告会后, 较迅速、准确地确定其阅读目标, 并能较准确地理解阅读内容的阅读行为。

阅读指导是图书馆员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情况, 主动地、有目标、有计划地参与或部分参与读者阅读过程的活动, 即馆员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和参与阅读活动, 从而帮助读者进行阅读活动的过程。其整个过程包括四个步骤:一是帮助读者确定阅读范围或阅读对象;二是向读者提供有关其所要解决问题的相同或不同观点的图书或目录;三是向读者简单介绍有关专家及学术界对所载上述问题图书的评价;四是提供有关的参考工具书书目, 最终达到为读者释疑的目的。

三、阅读指导的主要内容

1. 阅读选择的指导

阅读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指导学习选择阅读的书籍。指导阅读选择的关键在于把握“原则”和“标准”。指导阅读选择的原则是, 既要符合阅读者的阅读目的, 又能使之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效果。指导阅读选择的标准是好的、有意义的书籍。指导学生选择书籍, 一般应注意选择能够代表某一国家 (地域) 、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学术或艺术水平较高的书籍;有新观点、新发现或取得新成就的书籍;古今中外的名著;对名人或取得某方面突出成绩产生深刻影响的书籍;获得某种荣誉或称号的书籍;经有关专家、学者或部门评介、推荐的书籍;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鉴别能力的某些存在争议的书籍。

2. 阅读方式方法的指导

阅读书籍必定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实现阅读目的, 方式方法总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阅读方式通常有:精读、略读、慢读、快读、连读、朗读、默读等。从阅读的一般规律看, 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讲的阅读的方式、方法最为简括, 也最值得借鉴, 他说:“有些书可供一尝, 有些书可以吞下, 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3. 阅读材料内容的指导

阅读材料内容的指导是指对阅读材料的主旨、特点、得失等作出分析、评价、以指导阅读者使之取得共识。这实际是引导学生理解、把握阅读材料中的知识和培养、发展其智能的过程, 因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它要求指导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学术水平。

4. 阅读热点分析及阅读导向

阅读热点是读者群体对某一本或一类书籍, 在一段时间内产生浓厚兴趣, 而争相阅读的现象。由于热点的阅读书籍质量良莠不齐, 有好的, 也有平庸的, 还有粗制滥造, 甚至格调低下的。由于学生分析、鉴别美丑、是非的能力有限, 因而阅读热点具有双重性, 既可产生积极效果, 也能带来消极影响。所以, 阅读指导应当随时掌握读者的借阅信息及反馈信息, 抓住苗头, 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引导。

四、开展阅读指导工作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阅读学是研究人们的阅读行为, 探索阅读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大学生能否成才, 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普及阅读学是高校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而图书馆则是实践和普及阅读学的最佳场所。

如果说图书馆是实践和普及阅读学的最佳场所, 那么图书馆员则是实践和普及阅读学的得力教师。阅读指导工作做的好与坏, 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质, 才能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地读更多的马列著作。提高业务素质, 就是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有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某一学科较深的专业知识。图书馆员必须熟悉馆藏,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博览群书, 掌握书籍之间的内涵联系, 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较全面的“知识网”。只有这样, 读者才能了解你、相信你、求助你、也才能使“导”有人听, “引”有人随。除了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外, 服务态度则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热情主动, 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 阅读指导也只能是一句空话。高校图书馆提倡“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宗旨, 就是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用满腔热忱的态度对待读者。

摘要:阅读指导是高校图书馆主要职能之一, 阅读指导是进一步提高读者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图书馆、阅读学关系极为密切, 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加强自身的素质, 做一个“杂家”、“专家”, 要有热情细致的服务态度, 做好阅读指导工作。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指导,必要性与紧急性

参考文献

[1]黄少玲.高等院校图书馆阅读指导之读书活动研究[J].图书馆, 2009 (4) :90-91.

[2]王滔.高校图书馆阅读指导浅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0 (5) :89-92.

[3]姚荔.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指导[J].图书馆论坛, 2006 (5) :112-114.

[4]刘贞.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阅读指导的方式[J].图书馆学刊, 2007 (3) :49-50.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篇1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研究

在数字化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师生丰富内涵,提升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传播知识信息服务的学术机构,是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献资源中心。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

据《中国青年报》对全国部分高校的调查显示,17%的学生一年中未购过一本课外读物,8%的学生从未走进过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虽然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源,大学阶段历来又被普遍认为是博览群书的黄金时期,但是当今时代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状况是高校图书馆阅读人数减少,当代大学生摆脱了应付高考的沉重负担,开始热衷于上网、旅游、看电视等消遣方式,少有人热衷于读书。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着实令人担忧,高校图书馆读者到馆率、书籍借阅率持续下滑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大学生的阅读频率和人数比例在下降,而且大学生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阅读心理浮躁,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仅仅为自己过级、就业、学技术等即时需要而阅读,或者将阅读作为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习惯于快餐式随意的阅读,缺乏阅读经典名著的能力和意识,并没有将阅读看成是一种自我的提升,还有不少大学生在阅读时没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意义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政策,过去大多数缺乏长期性与延续性,大多以通知形式发放活动文件,缺乏一套详细可行的活动指导,缺乏对活动后的经验交流、反馈建议和今后连贯性的组织参与,从而达不到预期的阅读推广效果,也不能使广大师生深刻体会到当地政府和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所付出的努力。

面对当代师生阅读率下降及阅读倾向发生偏差的严峻形势,高校图书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对广大师生进行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是一个越来越值得研究的课题。建立长效的阅读推广机制,能够建立和稳定高校的阅读推广队伍,并能彻底扭转大学生阅读“退化”的不利局面。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主动对师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大学生具备为社会服务的知识、技能和文化修养,让教师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途径

图书馆在长期的工作中已开发和积累了很多好的阅读推广途径,如充分利用先进的传媒技术与手段,网上宣传,网下结合各种读书活动和讲座等,这些活动有利于与读者互动。

四、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方法

1.“读者之星”评选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第28届大会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4月23日,各国的读书活动可谓异彩纷呈,同时推出了各种阅读推广计划。如我校图书馆开展了“读者之星”评选活动。阅读推广的活动范围以所有读者进馆阅读的数量为其评选的主要标准。

2.书展

高校阅读推广工作所承载的是一种文化底蕴。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读书月”“读书沙龙”“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新书展览等活动,通过持久的引导和图书馆弥漫的可持续性文化氛围,激发师生的阅读热情,给读者以感染和熏陶,提高了读者对阅读的兴趣,使读者的阅读行为和能力得以延续和升华。我们将阶段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和常规性的阅读推广工作结合起来,达到“标本兼治”的理想效果。

3.邀请院系师生推荐图书

教师和学生对本专业的图书较为熟悉,知道哪些书更具有实用性或启迪性。邀请院系师生参与到图书推荐活动中来,可以把教学和利用图书馆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一些有名望的专家教授,对广大师生的阅读指导会有很强的影响力。

4.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

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对阅读的需求,我们必须长期地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推广阅读服务。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作为高等学府的文化空间,图书馆的阅读环境非常重要,所以应加大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图书馆还应通过推荐图书目录等方法推广阅读服务,以培养读者的阅读能力,同时增强其识别文献好坏的能力。

五、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建议

高校图书馆对阅读推广活动也是比较重视的,举办了世界读书日、书展、讲座等社会阅读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阅读推广活动缺乏延续性、长期性及整体规划性,活动内容不够新颖,调研力度不大,阅读推广活动未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1.部门规划一定比例的经费补助图书馆举办阅读活动

图书馆举办公益性讲座,是一种新颖的文化传播方式,能使读者真正了解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并把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知识变成无限外延的动态的知识。讲座启迪了思维,在许多方面已超过知识本身,不仅开阔了公民的视野,而且在指导公民阅读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次举办讲座之后,与讲座内容相关的图书都会成为读者借阅的重点,架起了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桥梁。

2.加强导读人员的培训

为使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常办常新,我们需要培养阅读推广人。以笔者之愚见,阅读推广人至少应具备两种最基本的能力,即策划能力和营销能力。阅读推广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积极主动地宣传图书馆,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同时加强导读人员的培训工作,使读者走进图书馆,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

3.公益性延伸服务

所谓延伸服务,是指图书馆由一般性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做好常规性服务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更方便读者的服务措施。这就要求图书馆要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如图书馆“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缩短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全面了解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项目,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了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其次是促进图书馆的师德建设和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公益性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扩大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受众面和影响力,进一步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办馆宗旨。加快和谐图书馆建设、公益性服务延伸,始终是图书馆事业发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我们需要努力去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4.阅读推广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传媒手段

网上、网下结合,与读者互动,与社会合作。新华网北京2010年12月15日报道,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于当日在京启动。这项工程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核心,以技术手段使全国分散的数字图书馆系统连接为一个超大型数字图书馆,并将跟进以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最终实现使每个机构、每个家庭、每个公众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要善用社会资源,包括人力与财力资源和“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其他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平台接口,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与其他数字图书馆系统实现全面联通,建立一个超大型、跨行业、跨地域的全国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通过互联网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六、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与师生,正面临着阅读内容和方式从传统走向数字化的挑战。因此,必须在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整合开发,以及个性化服务方面下工夫,以优质的服务方便用户、吸引用户,使数字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的卓越功能。图书馆应加强与各高校、教育机构、出版商等多方面的合作,深入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营造融洽的阅读环境,做好阅读指导服务,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瑞英.论文献阅读与阅读推广活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2]程亚男.关于阅读推广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04).

※本文为江西省教育厅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ZDC0

0300。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网络阅读导读研究 篇12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阅读已成为互联网时代重要阅读方式之一,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互动的互联网,信息浩如烟海、庞杂无序、良莠不齐、日新月异,给人们查找、选择、阅读和利用带来诸多麻烦。网络阅读是大学生极为普遍的日常行为,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娱乐和交往的重要渠道。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高达97.6%,56.4%的大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1]。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学习模仿意识特别强烈,选择信息能力、自控能力、对阅读对象的价值判断力等,相对较弱。于是,在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中,出现了阅读方式的随意性,内容选择的盲目性,价值取向的非主流性和“互联网依赖症”等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大学生主流意识淡化、道德缺失、心理浮躁、思维退化、创造力减弱和理性思考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读什么”和“怎么读”的困惑已成为网络阅读失范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网络阅读导读就显得十分紧迫。

二、高校图书馆网络阅读导读的可能性

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传统互联网正向着2.0时代互联网转变[2]。Web2.0的RSS(信息聚合和推送)、Blog(博客/网络日志)、Wiki(维基)、IM(实时通讯)、Podcast/Vodcast(音/视频播客)、Tag(标签)、SNS(社交网络)等,为网络阅读导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网络资源,不乏精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生活百科、交友娱乐,应有尽有;各种网站、网页、专题栏目、数据库,不断推出;专家、学者、名人等“意见领袖”的文章,林林总总;馆藏资源,数量可观;高校集中了大批学有专长的教师。这些都为网络阅读导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网络导读是对传统导读的深化和发展,具有内容的继承性和本质的一致性,都是指导读者阅读。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丰厚经验的传统导读馆员,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知识、技术的馆员。他们具有较好的导读能力。

可见,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和工具,网络资源、馆藏资源和导读馆员等等,都为网络阅读导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客观基础。

三、网络阅读导读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阅读是一种由文本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也称“网上阅读”[3]。网络阅读可分为实时在线阅读和下载离线阅读两种形式。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阅读的特点。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超文本技术等主要特点,决定了网络阅读内容异常丰富、过程双向交互、非线性阅读、文本多样性和环境开放性等特点。

网络阅读导读,即对一种新阅读范式“网络阅读”的导读,其对象是“网民”和“网络读物”[4]。它是指在网络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加以引领和指导,即指导读者“读什么”和“怎么读”。网络阅读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它的实现方式依赖于互联网这个平台,所以网络、网络阅读的特点决定了网络阅读导读的特点:一是短小。丰富的网络文本分散了阅读者的注意力;几百上千条罗列在一起的资源目录的实用性,远不如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的推荐信息。二是实时。网络阅读导读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通过超链接技术,让读者非常轻松地即时获得原始信息。一份网络阅读导读一般都会提供相关链接,或者是指明路径,以便读者能够实时阅读。三是互动性。信息的传播方式不是单向的传递,而是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交流,如Web2.0的诸多技术,都具有很好的交流互动性。四是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导读的方法、方式、内容的多样化。五是个性化。因信息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个体信息需要。六是系统化。导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网络信息资源、馆藏资源等的系统的收集、组织等,形成网络导引系统,为读者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导读服务。

四、网络阅读导读的途径方式、措施

网络、网络阅读和网络阅读导读的特点决定了网络阅读导读途径方式和措施。

1. 构建基于Web2.

0交互式导读平台。通过Web2.0技术构建的交互式导读平台,可以实现“在线导读”、“专题推送”、“网站集锦”、“精品栏目”、“阅读社区”、“书评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网络阅读导读。(1)利用Blog技术可以进行新闻快递、阅读指导、新书通报、参考咨询和可读可听。图书馆可以根据大学生的需要,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博客系统,学生可直接与馆员进行交流,咨询的问题、需要的资料和服务的意见、建议等,可直接提交给馆员。这种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2)利用RSS技术不仅把图书馆的最新信息,如新到图书、期刊等,推送给读者,避免读者不断访问图书馆网站之累,而且可将相关的信息聚合在一起,如“专题”、“书评”、“精品栏目”、“网站集锦”等,通过定制服务,使读者及时得到更新后的信息。如清华大学的“一本书斋”以及北大的“热点问题”。(3)利用Wiki技术,导读馆员把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学术观点按照百科全书式的条目整理到系统中,建成学科知识平台或学科百科全书。Wiki不仅为馆员和读者提供了一个持久和稳定的共同创作平台,而且可以使他们共享某领域的知识。(4)通过Podcast/Vodcast可使大学生读者与导读馆员、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咨询。利用Podcast/Vodcast的可视可听特点,图书馆可以充分营造人性化服务的新形象。(5)利用Ajax技术建立一个动态主页,将各个服务模块结合起来,构建一体化的用户界面。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随意增减、移动服务模块,而这些更改将保存在用户计算机的cookie中,供用户下次使用。(6)应用Tag技术,让学生将自己读过的有价值的书籍,进行分类标识,向其他学生传播;馆员也可以将流通较多的或者是用户尚未认识到的比较有价值的书籍列成表单,推荐给学生。(7)利用IM技术可以实现导读馆员和学生之间的无极限沟通,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答。(8)利用SNS技术开辟大学生阅读社区。阅读社区是一种以文本为主的网上阅读讨论组织,它以读书论坛、讨论组、聊天室、电子公告牌等形式展开。在阅读社区内任何一个读者可以挑起一个话题,其他读者围绕这个话题各抒己见、交流看法。阅读社区中的“意见领袖”,能得到大家的响应、认可,在其中扮演有影响力的中介角色,从而起到阅读指导的作用。“意见领袖”可以是图书工作人员,也可以是经过培训的热心于阅读指导的教师、研究生等其他高校成员。

2. 建立读者信息库。

高校图书馆要对大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网络阅读导读,就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身心特征、能力水平、信息素养、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习惯、阅读需要和阅读趋势的变化。所以,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大学生读者信息库,包括读者的一些个人信息、咨询的问题、推荐的书目等,十分必要。

3. 规范读者阅读行为。

图书馆可编写“图书馆网络阅读行为规范”文册,制成图文光盘发放给读者;举办如计算机检索知识、网络知识等专题讲座;在图书馆主页上宣传相关的信息、知识产权和道德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总之,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以规范大学生网络阅读行为。

4. 净化网络阅读环境。

图书馆可借助网络技术,利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通过网上监控、过滤、屏障等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对反动、黄色、封建迷信内容及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进行有效地堵截,以净化网络阅读环境。

5. 加强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一是将传统馆藏数字化;二是引进已有的数字资源;三是利用网上免费的数字资源;四是通过馆际合作引进数字资源;五是共建共享数字资源。通过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将阅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可更有利地开展网络阅读导读工作。

摘要:网络阅读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基于网络、网络阅读和网络阅读导读的含义和特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网络阅读导读的意义、可能性和方式、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网络阅读导读,方式措施

参考文献

[1]齐江蕾,孙旭.互联网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的影响[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2]司莉,邢文明,谭仪,黄晓明.Web2.0技术在美国30所高校图书馆应用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1,(3).

[3]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4,(3).

上一篇:爱的初体验论文下一篇:基层收缩裂缝